时间:2024-02-02 16:58:2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新企业财务处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引言
高新技术企业所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是指在产品升级换代、技术方面升级改造、工艺改进变更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所耗用的材料、人工、动力费用以及专用设备折旧等各项费用。在2008年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两个文件中均有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在初次认定或到期复审时,对研发费用支出金额有硬性要求,那就是企业近三年的研发费用支出必须达到当年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收入在5000万以下的不低于6%,收入在5000万至2亿之间的不低于4%,收入在2亿以上的不低于3%,而且在中国境内所发生的研发费用不得低于总研发费用的60%。另外,为了提高科学技术创新的能力,各个高新技术企业开始建立独立的研发机构,加大了对研发的投入,研发费用所占企业支出的比重不断增大,对企业的现时业绩和未来业绩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各企业的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并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是否能够运用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方法来进行研发费用核算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当前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在财务处理存在的问题
(一)主观估计的成分过高
在企业的实际操作中,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有时是很难严格区分的,有些费用是该费用化还是资本化,有时会因时、因地、因对象而不同。如果人为地规定哪些费用必须资本化,哪些费用必须资本化,在实务中又会很难操作,且存在较大的主观性。
(二)无形资产研发阶段难以区分
在新的会计准则中,虽然明确规定了研究阶段及开发阶段的划分定义,以及开发费用予以资本化的条件,但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研发活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且许多企业没有独立的研发线,都是产研结合进行的,想要会计人员明确判断两者的界限以及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是非常困难的。
(三)新准则增大了企业利润操控的空间
由于研发费用资本化确认标准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因而给企业的利润调节提供了机会。企业在将研发活动划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时候,对于开发阶段的支出是否满足新准则所规定的5个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个人判断,这样就增大了企业调节利润的空间。企业只要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人为的进行调整,就可以把研发支出费用化与资本化的分界点进行人为调整,从而达到人为调节利润的目的。
(四)受业绩考核影响,企业易倾向于技术引进
在大部分企业中,主要通过绩效考核来决定高管的薪酬,而绩效任务的主要部分就是利润指标。企业自主研发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研发费用支出,假如能够满足资本化条件,则可以予以资本化,从而相对增加企业当期的净利润。但企业对新产品、新项目在自主研发的过程中,因为种种的原因,总会有部分项目研究不成功,从而导致有一部分的研发费用不能够资本化,而要列入当期管理费用,这样就直接影响了企业当期的净利润。
企业如果选择自主研发,往往会由于研发过程与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觉得风险较大。这对于企业的高管来说,从任期的绩效方面考虑,往往会选择引进外部已研发成功且能成熟使用的技术。因为从外部直接引进的技术,与自主研发相比,一方面风险要少,另一方面所有的支出都可以作为无形资产(专有技术或非专有技术)进行资本化,然后分期摊销,不会对企业当期利润产生较大影响,也就不会对绩效考核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五)研发费用信息披露不够规范
由于我国的会计制度还没有专门的研发费用信息披露实施细则,因此,除了创业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按照规定披露得比较详细外,其他的公司在财务报告中要么不披露,要么就尽量从简披露研发费用数据。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会计报告中研发费用披露的质量,就会对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判断方面产生较大影响。
三、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财务处理的建议
(一)确认
大数据顾名思义,具有数据信息含量大,数据类型多样的特征,并依附现代信息技术和云计算的发展,促使数据的信息处理效率和精度逐渐提升。当前众多企业都在向数字化企业建设变革,企业在日常的管理和运营中所接触的和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越来越多,基于此企业管理必须要有高效的、专业化的信息数据处理技术来支撑企业的日常运营。而财务管理又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尤其对于税务公司来说,财务管理更是企业运营管理的核心方面。因此,在大数据和信息化时代下,企业必须紧紧跟随时展的需要,改变过去不适应企业财务发展的管理方式,建立专门的数据信息查询和管理平台,并将高效的管理制度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支撑,对企业的数据资源进行高度整合,从而保障企业在大数据潮流下得以持续运营和发展。
一、大数据定义
大数据(Big Date)的定义,最早是由世界知名的信息咨询公司麦肯锡进行详细解释的。再此基础上“大数据”的概念广泛的流传到世界各国国家中。“大数据”或被称为“巨量的信息资料”,大数据的信息处理主要采用的是分布式的计算架构,不能采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借助云计算的处理优势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处理。然后我们从具体的实例分析当前大数据时代下,对企业财务财务管理的影响。首先企业财务数据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展。例如在产品销售企业中,会计进行财务处理时可以利用大量的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从整体上分析企业财务运营的状况。其次大数据时代容易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一些不利影响。让企业的数据窃取变得简单。由于互联网数据存储的特性,企业财务数据极容易被不法分子有意窃取,或者还会传达一些不利信息。因此说大数据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接下来我们就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在肯尼斯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中认为大数据的处理不是随机进行分析。
二、大数据时代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哪些影响
(一)促进企业信息情报获取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的趋势已经越演越烈,尤其是伴随国内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变革,企业财务风险压力除了要面临内部微观环境风险外,还要面临外部大的宏观环境的风险压力。基于此需要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快速的反应能力,而反应能力则是在海量的数据支持下不断发展的。例如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处理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获得外部大量的信息数据,并在企业内部构建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财务决策体系。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改变了过去通过财务报表数据获取信息的方式,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样的数据获取途径,基于此,企业可以利用云计算和电子信息技术,获取大量的客户数据和业务数据等更多支撑企业财务发展的数据信息,从而有效的提升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水平。
(二)提高财务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准确度
在大数据时代没有到来之前,企业的财务管理通常采用数据编制、信息计量为基础进行财务信息处理,但是在面临企业财务信息日渐庞杂的趋势下,将不能很好的对信息进行处理,在数据的收集、处理和整合方面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企业在财务报表编制完成后也不能将其良好的运用到企业未来经营战略中,失去了财务报表的价值。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必须重视这一问题,例如企业可以在内部建立一个高效的财务数据监测和识别中心,为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和高效的多样数据支持,使企业海量的数据处理和整合成为可能,并借助规范化、标准化的信息处理技术,进一步提升财务数据处理和应用的质量和效率,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变革提供重要的保障。
(三)促使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能转变
大数据时代为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能转变提供了发展的契机,企业内部擦无人员可以从过去简单的会计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工作中得到进一步提,逐步向财务会计高层化方向发展。对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职能提供了更高层次和更加标准化的要求。尤其面临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下,大数据的时代的发展,在促进财务人员管理职能转变的同时,可以推动企业建立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战略平台,以有效解决,财务管理人员数据分析准确、数据处理技术简单、数据分析不深入的问题,从而实现对各个财务管理环节的协调和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成效的财务报告,以促进下期预算的顺利展开。
三、大数据时代下如何创新企业财务管理
(一)提升财务管理的大数据发展意识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的海量化和集中化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但是大数据信息处理更是企业财务管理集中化、全面化、标准化管理建设的认识方法。因此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大数据认识,是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方法创新的根本途径。一方面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部门和财务人员的积极作用,将大数据的理念和高效的财务处理技术相融合,并充分运用到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从而为企业提供高效的、职能的财务管理方式,并为企业带来大量的财务数据支持,提升财务信息的应用意义和价值。一方面面临国内外财务风险压力,企业只有树立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观念,才能在企业运营和管理中提升海量财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才能更好的应对外部风险的挑战。
(二)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方法。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要着重考虑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机制是否协调统一,首先要对现有的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和完善,在保持原有体制扩展的基础上,提高新体制的建设效率。其次要注重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建设,在保持原有动力基础上,着眼企业发展全局,为企业财务报表编制和财务信息处理提供更加精准的技术支持。例如某企业创建的“财务云”管理模式,在运用财务云技术基础之上,形成企业整个财务管理系统的协调和统一,并结合公司发展的实际,创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中心,从而有效的对海量的财务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应用,从而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三)促进大数据财务管理人才建设
大数据时代下,在改变企业战略全局模式发展的基础上,对财务人员的财务思维产生了质的飞跃,财务人员要改变过去财务管理的观念,要从业务角度去考虑财务问题,不仅要完成财务核算和财务监督的工作,还要有超越传统财务管理的公司战略发展的全局观念,要从多方面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不仅要有财务组织和计划的能力还要具备公司业务分析的洞察力和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处理和应用能力。因此大数据时代下,大数据财务处理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因此要从大数据财务管理意识提升和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两个主要的方面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三、结束语
总的来看,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必然,再此基础上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时展的优势,调动内部一切积极因素,在技术和体制上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方略,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强大的支撑动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运营。
参考文献:
Abstract: Companies received government investment subsidy funds shall be credited to capital reserve funds of enterprises received financial investment subsidies or belong to a special form of subsidie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government funding documents to judge, government business loans for specific construction projectsthe discount is a government grant related to assets, "863" and "973" project funds form part of fixed assets should be recognized as capital reserve.
Keywords: financial capital, corporate accounting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央支持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财政资金就有几十项,地方政府也有名目繁多的各类支持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财政资金。企业对收到的财政资金如何进行规范的会计处理值得探讨。
一、关于财政资金财务处理的有关规定
(一)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
1、属于国家直接投资、资本注入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增加国家资本或者国有资本公积。
2、属于投资补助的,增加资本公积或者实收资本。国家拨款时对权属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由全体投资者共同享有。
3、属于贷款贴息、专项经费补助的,作为企业收益处理。
4、属于政府转贷、偿还性资助的,作为企业负债管理。
5、属于弥补亏损、救助损失或者其他用途的,作为企业收益处理
(二)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应用指南的规定
政府拨入的投资补助等专项拨款中,国家相关文件规定作为“资本公积”处理的,也属于资本性投入的性质。政府的资本性投入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均不属于政府补助。
二、相关问题探讨
(一)投资补助的会计处理
许多非国有企业企业在收到政府投资补助时,往往认为政府不是企业所有者,因此将其收到的政府补助作为收益处理。但是,按照上述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投资补助应当计入企业资本公积。对此问题,财政部企业司《企业财务通则》解读有如下说明:
“属于投资补助的财政资金,如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补助、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投资项目补助等。这类资金是对投资者投入资本的补助,但是与前一类资金最大的区别是国家不一定以投资者身份投入,大部分时候是政府为了贯彻宏观经济政策或实现调控目标,给予企业的、具有导向性的资金。因此,《通则》规定企业收到这类资金增加资本公积或者实收资本,由全体投资者共同享有;如果国家拨款时,明确形成的资本由某个单位持有,或者做出其他权属规定的,则按规定执行。”
这一解释说明了为什么政府不是以所有者身份投入的资金也可能计入资本公积的原因。
(二)投资补助与专项经费补助
企业实际收到的财政资金中,通常难以区分的主要是企业财务通则规定的第2类投资补助和第3类中的专项经费补助。企业财务通则解读对这两类资金区别有如说明:
投资补助是“政府为了贯彻宏观经济政策或实现调控目标,给予企业的、具有导向性的资金”。
专项经费补助是“对企业特定经济活动支付的成本费用的补偿”。
但上述说明比较抽象,专项经费补助资金往往是按照宏观经济政策和调控目标安排的,同时,对企业投资项目的补助也不一定就属于企业财务通则规定的投资补助。如企业财务通则解读中明确规定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属于专项经费补助,但财企[2008]179号文“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中,第六条就涉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其规定为“以自有资金为主投资的固定资产建设项目,一般采取无偿资助方式;以金融机构贷款为主投资的固定资产建设项目,一般采取贷款贴息方式” 。又如财文资[2012]4号《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对其支持方向有“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对中央级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有关费用予以补助,并对其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予以支持”的说明,这项资金既涉及对成本费用也涉及对落实宏观经济政策项目的补助。
因此,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属于原则性的规定,对企业收到的财政资金究竟属于投资补助还是属于专项经费补助,必须结合政府拨款的相关文件才能准确判别。对于中央财政支持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资金,都有财政部或财政部会同其他部门出台的相关文件规定,对于地方政府支持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财政资金,企业财务通则解读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调整、完善现行的有关资金管理办法,明确每一项财政资金的政策意图及财务处理方式”,即地方财政部门对拨付企业的财政资金也有相关的文件规定。
所以,在实务中应按如下原则处理:对企业财务通则解读中明确规定了的财政资金项目,按通则规定处理,没有明确规定的,按财政拨款文件结合企业财务通则的原则性规定进行判断处理。
(三)贷款贴息的会计处理
在一些地方财政拨款文件中,要求企业将收到的对特定建设项目的贷款贴息“冲减当期财务费用”,这一要求属于对企业财务通则中“属于贷款贴息、专项经费补助的,作为企业收益处理”的不完整理解。因为企业财务通则中所指的收益包括当期收益和递延收益。企业财务通则解读的说明如下:
“企业使用这类资金时,作为收益处理。企业在具体执行时,使用这类财政资金如果形成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应当作为递延收益,按照资产使用寿命分期确认;如果没有形成资产,则应当作为本期收益处理。”
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对企业对特定建设项目的贷款贴息也是按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进行会计处理。
所以,对企业收到的对特定建设项目的贷款贴息冲减当期财务费用,既不符合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也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不应当执行,应当将其作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在相关资产的折旧年限内分摊计入营业外收入。
(四)“863”和“973”项目经费问题
“863”和“973”项目内容是高技术研究和基础研究,其财政资金不属于对投资项目的补助,而属于特定经济活动支付的成本费用的补偿,按在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应当属于专项经费补助。企业使用这类资金时,作为收益处理。企业在具体执行时,使用这类财政资金如果形成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应当作为递延收益,按照资产使用寿命分期确认;如果没有形成资产,则应当作为本期收益处理。
一、实行新的《通则》必要性及与原制度主要变化:
(一)修订《通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原《企业财务通则》是1992年国务院授权财政部,1993年开始实施的。《通则》的制定对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创造企业公平竞争环境、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现代企业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执行了10多年的《企业财务通则》日益滞后,亟需加以修订。
首先,是贯彻实施相关法律法规的需要。《企业财务通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准则,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是发挥《通则》作用的重要前提,也是贯彻实施法律法规的客观需要。
其次,是全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企业财务制度是现代企业法律制度的一项必要组成部分。修订《企业财务通则》,可以完善现代企业法律制度,进一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其三,是促进企业科学管理的需要。目前,我国许多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一些大型企业也存在内部财务管理薄弱的问题,导致财务舞弊和经营风险时有发生。修订《企业财务通则》,可以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制度,促进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四,是维护企业各方利益的需要。国家既是企业国有资本的投资者,又是企业的社会管理者,通过修订《企业财务通则》,明确企业各方的权责利关系,有利于维护国有权益,有利于保护其他投资者以及经营者等各方的利益。
其五,是财政职能转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政部门管理企业的职能有了很大的转变,不再直接管理企业的内部事务,主要是为企业开展财务活动建立法律规范。通过修订《企业财务通则》,可以规范财政部门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的作用。
(二)新《通则》修订的基本思路:
一是转换了财务管理观念。改变了原《通则》中规定的由国家直接管理企业具体财务事项转变为指导与监督相结合,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指引,企业可根据《通则》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自主决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二是还原了财务管理的本质。企业财务制度不再对税收扣除标准和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做出规定,新《通则》围绕与企业设立、经营、分配、重组过程伴生的财务活动,对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等财务行为进行组织、协调、控制、评价和监督。
三是新《通则》顺应了产权制度改革。清楚界定国家、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财务管理职权与责任,促进企业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四是新《通则》拓宽了财务管理领域。在继承现行有效规定的基础上,将企业重组、财务风险、财务信息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增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前瞻性。
(三)新的《通则》中几项具体的财务改革内容
一是改革财政对企业财务的管理方式。财政管理企业财务的主要工作内容体现为:制定财务规章制度和财政财务政策、建立健全支持企业发展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检查企业会计报表质量,实施财务评价,监测财务运行状况;主要管理方法是:指导、管理、监督、服务。
二是明确了政府投资等财政性资金的财务处理政策。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政府补助作为企业利润核算。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国家财政支持企业的资金大量存在,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及国家经济管理职能所决定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也作了一些例外安排。如果完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处理,会造成以财政拨款给股东分红的结果,有违财政扶持企业发展的目的。因此,修订的《通则》根据现阶段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对财政资金的财务处理做了特殊规定。
三是改革企业职工福利费的财务制度。将原从职工福利费列支的职工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项目统一改为按照规定比例直接从成本中列支,不再按照基本医疗与补充医疗、基本养老与补充养老、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实行不同的财务政策,相应取消按工资总额14%提取职工福利费的做法。
四是规范了职工激励制度。企业对职工激励,包括即期的奖励和远期的股权激励两大类型。即期奖励,本质上属于工资范畴,修订的《通则》规定通过调整内部分配制度来解决,或者作为销售提成而列入管理费用。远期股权激励,本质上是企业现有投资者将既得权益让出一部分给职工,因此,在通过回购股份实施激励的情况下,应当与《公司法》的规定相一致,以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解决。
五是强化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企业经营失败,不仅投资者、债权人受到损失,还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并可能转化为财政风险。为此,修订的《通则》规定了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和财务预警机制。在涉及有关资金管理、资产营运、利润分配的条款中,也体现了控制财务风险的要求。
二、《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必要性及与原制度主要变化
(一)《规则》制订是适应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和加强监管的客观要求
1993年财政部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在规范金融企业财务行为,保证金融企业资金安全运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步推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有银行、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造的不断深化,金融企业综合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及在2006年12月11日我国金融服务市场的全面对外开放,金融企业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治理结构发生变化,使原有金融企业财务制度的适用性和约束力,不能较好地适应金融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因此,亟须出台新的规则,对金融企业在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规范,同时对财政部门在新形势下管理金融企业财务的任务和方式加以明确,从而为金融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在财务管理方面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规则》实施的意义
《规则》的制定是财政部门作为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履行财务监管职责的具体体现,是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是促进企业科学管理、维护各方权益的需要,是协调好财务与税务、会计关系的需要,是进一步完善金融企业财务制度的需要。
(三)《规则》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主要内容:《规则》从风险防范、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等六个方面,明确了财政部门的财务监管职责、金融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权;提出了风险控制标准,要求金融企业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对金融企业筹资、投资、资产管理及财政资金的处理等作出规定;明确成本费用管理的基本要求;规范了财务分配制度;完善了重组清算财务管理;明确建立财务评价制度,对金融企业财务信息管理作出规范;明确了金融企业财务管理违法违规的法律责任等。
《规则》相对于原有金融企业财务制度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改革财政监管企业财务的方式,强调财政部门的社会事务管理职责,通过防范化解财务风险,维护金融企业及其相关各方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二是适应金融服务市场开放的需要,通过废止原有财务制度在成本、费用及资产等方面的规定,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自,为不同类型金融企业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三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界定了不同层次财务管理的内涵,明晰了金融企业投资者、经营者及其职能部门的财务管理职权,以促进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
四是丰富并强调了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要求金融企业建立健全包括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等内容的风险控制体系,将风险防范的关口前移。
五是改革了财务分配制度,规范人工成本开支范围,建立职工激励机制,取消税后利润提取公益金的规定,明确职工以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
六是整合提升了财务制度的层次,形成了以部门规章为依托的财务制度体系,为完善金融企业财务制度奠定了基础。
七是明确要求金融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设置财务管理职能部门,配备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系统应用财务管理方法,实现企业持续经营和价值最大化。
三、关于培训会的几点要求
为了加大《通则》和《规则》贯彻落实力度,我们将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一是加大宣传和培训工作力度。将利用各种媒体进一步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级财政、省级有关部门和企业集团也要认真做好《规则》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二是制定相关配套管理制度。以《通则》和《规则》为依据,结合我省的实际,我们将研究制定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和具体实施办法。三是积极推动《通则》、《规则》的实施,维护《通则》和《规则》的权威性,确保《通则》和《规则》实施取得实效,我们还将不定期对地方和部门所属企业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
近年来,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及购置指定专用设备所得税额抵免”等税收优惠政策的影响下,国内很多企业集团为积极响应国家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合理利用国家鼓励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强化科技创新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进一步提高企业集团整体科技创新水平的根本目标,纷纷加大了科研方面的支出与投入,尤其是在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以后对科研的投入与管理变得更加重视。本文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加强石油行业科技支出的财务管理和控制工作进行了探讨。
一、集团企业科研投入管理的难点
(一)科研管理涉及部门多, 管理复杂
大型国有石油企业管理职能分工较细,下属单位较多且分布地域往往比较分散,在这类企业开展的科研项目通常都会涉及多个部门及单位,包括企业的计划管理部门、生产经营管理部门、科技管理部门、人事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同时一个科研项目的管理往往又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很多方面,从企业科技项目立项的认定,到年度研发支出计划预算的编制与审批;从科技项目涉及的材料、折旧及动力等相关信息的归集分摊,到研发人员工资薪酬相关信息的统计与分配。从财务研发费用的财务处理到向税务处提供研发费用相关信息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履行企业相关的管理制度、流程,如果在执行过程中有一个环节脱节,就有可能导致科研项目的推迟,甚至失败。
(二)科研经费来源渠道较多,科研专用资产管理难度较高
在科研经费来源方面,当前国有企业的科研经费来源主要包括:国家科研项目拨款及配套资金、企业上级单位科研拨款及配套资金、下属企业自筹资金等,不同经费的来源导致了企业在财务的资金管理及核算方面均有所差异,给财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科研资产管理方面,根据相关会计核算制度规定,科研专用资产应在科研项目期间完成对该项资产的折旧计提工作,项目完成后,即使该项资产仍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已游离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围之外,容易产生账外资产,不利于企业的资产管理。
(三)企业对同一项成本信息的不同需求越来越多
企业的日常开支往往既是研发费用的支出又是企业成本的支出,过去的财务核算体系往往只重视其成本的属性,而忽略了科研的属性。随着企业对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逐步深入,同一项成本信息既要满足国家税务关于科研费用加计扣除的规定的需要,又要满足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企业应的各项成本管理的需要,如企业人工成本的管理、生产成本的管理等等。不同的成本信息的需求对成本信息的核算及归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在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管理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如何完善企业的科研财务管理工作,助力企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如何充分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科研费用加计扣除、专项资产投资税收抵免这三项税收优惠,仍是很多国有大型企业的财务管理难点。
二、大型企业科研管理的要点
(一)要建立完善企业科研管理财务管理流程
首先要明确在企业科研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财务的主要职能和责任及财务内部各岗位之间的工作界面,在制定职责分工时要充分考虑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的工作性质和实际状况,合理划分工作界面,尽量避免双重管理,互相推诿的现象发生。要制定各项与科研支出相关各类事项的流程图,让相关人员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岗位需要做什么及整个事项的管理流程,进而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在具体的科研项目执行过程中,财务部门要对项目的企业的经费开支的范围 、标准、资金的审批职责、权限和程序做出细致规定,保障科研项目经费的安全、高效的使用,此外企业的总部机关要充分发挥协调和引领的作用,要加强上下级单位的沟通与交流,要出台相关制度,确保相关业务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能够密切协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衔接。
(二)要加强企业集团全口径的科研预算管理
要在企业全面预算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科研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企业科研支出预算管理体系。一是要加强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的准确度和精细度,强化预算编制审核、变更的审批及执行考核,明确科研项目整体预算的编制及每个科研项目年度预算的编制内容,要对科研项目投入预算当中的费用支出(包括人工、材料、折旧等)及资本性投入进行分类编制与汇总,确保科研项目预算执行准确到位,充分发挥预算的刚性约束作用;二是要充分发挥项目承担部门或单位在科研管理过程中的组织、协调、服务和监督的作用,落实科技主管部门、相关责任部门的预算管理责任,促进预算管理与企业科研活动的紧密结合,构建多层次的监管体系,进而提高科研经费的安全和效率;三是在科研项目开展过程中,财务部门要加强对科研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职能,要对项目的经费支出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并定期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项目执行人员,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实施。要发挥财务人员在科研立项、预算、核算及验收工作中的决策和监督的作用,让财务管理与监督贯穿项目管理的始终,实现对科研项目的全过程跟踪管理;四是在企业内部加强对科研项目绩效评价,通过对企业科研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的定期评价与检查,引导和促进科研项目经费合理、有效使用。
(三)建立并完善研发支出核算管理制度
企业要根据自身研发支出的特点,制定及完善科研项目核算管理办法,建立科研项目独立核算制度,统一企业的核算口径及标准,要明确国家拨款科研项目、上级单位拨款科研项目、委托研发项目、自主研发项目等科研事项的核算方法,规范企业各级财务人员研发支出的财务处理方法,保证核算的合规性、真实性、准确性。企业财务人员要加强科研经费相关支出的审核,明确科研项目专款专用制度,明确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范围,对于不相关的咨询费、会议费、差旅费、材料设备费等费用,坚决不允许占用科研项目经费。同时要细化科研管理费用分摊原则,逐步建立燃料动力、设备折旧费、人员费和检测费等各类共享费用的分摊分配规则,规则的制定必须有明确的计算依据,保证研发支出数据的可靠性。
(四)引入先进的财务信息系统,满足多维度的管理需求
在当前企业管理者对公司成本管理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些传统的核算软件已经很难满足公司对科研成本管理的需要。适时引入ERP等先进的信息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以当前国内大型企业的普遍使用的SAP系统为例,通过该系统的内部订单(记账型、统计型)功能,可以既能实现对各成本中心或部门各类成本费用支出统计,又能满足研发支出核算的要求。通过SAP的CO模块自带的分摊分配功能,可实现公共费用在不同成本中心之间的自动分摊分配。通过采用SAP系统中的PS模块,为国家级科研拨款、上级单位拨款以及公司自筹经费的研发项目建立不同的WBS层级,使每一个科研项目经费的收支都对应唯一的WBS编号,从而实现对不同经费来源的独立核算和控制。总之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维度信息管理的需要,但同时又对企业的网络的建设、信息的安全及人员的素质,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协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五)加强企业研发项目财务管理培训工作
企业研发项目支出费用管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对财务人员的政策性要求较高,因此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研发项目的财务管理水平,在研发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与财务人员的贯彻执行力相关。因此要不断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的基础培训工作及企业在科技方面的各项管理流程,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水平。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因此近年来科技工作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企业的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支出金额和项目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使企业在科技研发方面的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为科研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只有不断加强企业各项科研管理尤其是在核算、预算、加计扣除等财务管理方面财务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企业科研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网络经济;财务管理;企业;影响
1网络经济概述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谓的网络经济,不仅包括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更包括由于高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所引起的传统产业和传统经济的深刻变革和飞跃发展。因此究其实质而言,它实际上是一种在传统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经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的、更高一级的经济发展形态。Internet所具有的强大的信息和服务功能,改变了企业原有的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管理模式,经济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日渐形成,给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让企业面临着新的竞争考验。毋庸讳言,在二十一世纪里,网络经济作为主流经济方式,打破了传统经济所受到的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渗透到了社会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使企业经济间沟通和交流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加速了企业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网络经济的崛起,也强烈地冲击了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企业要在激烈竞争中稳住脚跟并长足发展,就必然要掌握和运用网络经济的相关知识,借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所以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能否与网络经济相适应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发展进步。企业只有及时适应新的经济形式的需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领先对手。
2网络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网络经济之所以为社会广泛接受、得到迅速的应用和发展,与它的时效性和直接性等特点是分不开。也正是这些特性使得网络经济下的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必须重新给自己进行定位。如今,网络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已经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企业原有的财务管理的理念、内容、技术手段等只有主动融入到新的网络经济的工作环境中去,才能与时代的进步同步前进。笔者认为,网络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对企业财务管理手段的影响
原有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以纸媒为主要手段,不仅工作起来繁琐复杂,而且效率低下缓慢,还容易出现偏差,原始卷宗也不易保管和封存。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则不然,网络经济的智能性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例如,网络财务软件中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使用,就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财务处理能力。它将企业对所有事物的处理(比如从制造过程到资产管理)都转移到网络上进行,它根据企业依托互联网平台建立的信息管理系统,让企业实现了购销存业务、会计核算、财务监控的一体化管理,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2.2对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影响
财务会计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整个财务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各种信息汇集的中心。事实上在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针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分析和传输,然后形成综合的财务报告,为企业领导层进行下一步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网络经济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组织规模都在不断地扩大,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业务量也在不断地增大,这就定然需要先进的会计系统来处理诸如记账、数据存储等工作,高效的计算机运算系统正好适应了这一要求,有力地提高了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正确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2.3对传统财务管理中会计实务的影响
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和制约,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相对来说是处于一种静态的财务核算中,这种静态的财务核算相对于企业的动态运营而言,不能够反映出企业各业务节点的财务收支状况,是一种滞后的业绩反映,影响了企业经营者对市场变化的时机把握,影响了企业对经营策略的及时调整,使财务管理的职能发挥受到限制。但是如果是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就可以从静态走向动态。例如,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登录网站,打开管理系统,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如产品订单、销售、信息反馈等等。企业还可以查询自己账户资金明细及变更情况,如交易额、交易时间和交易用途等等,充分地优化了企业的财务资源,降低了企业的财务费用,发挥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预测、风控、考核等方面的作用。
2.4对企业财务管理评价系统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时期,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以便为企业后续的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上的依据。在网络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传统经济环境中,企业大都是把净收益的最大化作为其分析决策的依据,但是由于网络经济的形成,使得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金额、年限等都存在不稳定性,企业过去使用的净现值法已经无法再继续使用下去了,并且企业的很多无形资产(如商标权、专利权等)的重要性被突显出来,这就给企业原有的财务管理评价系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网络经济运行的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企业与各方的交集会更多一些,因此企业只有构建新的财务管理评价系统才能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需要。
2.5对企业预算控制系统的影响
尽最大可能、最大限度的谋求企业预算的准确性是所有企业在市场经营中都十分重视、且不容规避的问题。企业预算的精准性直接关乎到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经济效益,关乎到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在网络经济环境下,网络经济在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企业预算的重要性也随着企业的逐步壮大渐渐的突显出来,并且成为财务管理工作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为了有效的利用资金、技术以及人力资源,会设激励相关部门创造性与积极性,以降低财务决策的周期,提高财务工作效率。但是在网络经济形成前的财务管理中,财务预算的准确性却难以把握,财务预算的误差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出现,为财务预算的准确性提供了诸多方面的信息支持,使企业的财务预算更趋合理。
2.6对企业传统财务管理的影响
前文我们说了,网络经济使企业的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了动态,企业从此突破了异地机构财务管理所受到的时间、空间上的局限,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获得了更大的时间、空间上的延伸。从企业经营的视角看待网络经济,以远程技术为代表的计算机传输技术让企业间的财务信息变得流畅且迅捷,让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得到大幅度的增强。这就让企业有效地克服了网络经济形成前对其分支机构进行异地财务管理上的瓶颈现象,彻底清除了横亘在企业管理间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阻碍,增进了企业资本的流动性和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契合度,企业从此克服传统财务管理中的一块短板。
2.7对企业财务管理内外关系的影响
在网络经济下,企业对客户(如供应商、经销商等外部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企业在日常的经营中通过网络接口就可以进行线上销售、采购、结算、报税、报关等活动。因此,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由内部走向了外部,企业实现了基于网络技术的对内外部财务资源的整合。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使企业有条件建立自己的网站,在自己的网站里企业可以随时随地的了解客户的满意度以及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的指标,争取市场的主动权。同时,企业上网后,外部信息使用者也可通过访问企业网站主页而随时了解企业的最新动态及产品信息,做出相应的市场调整。所以,在网络经济时期,企业财务管理的各种内外关系得到了空前的加强。
3结语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网络化、数字化的进程已势不可挡,给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在这种新的历史时期,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所带来的优势进行多方面的改革,构建出与网络经济时代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创新模式,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更大的发展创造有力条件。
作者:王娟 单位: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今年8月,重庆市国税局高新分局在辖区内开展了一次涉外企业专项检查。在选案过程中,某厨房用具有限公司引起了选案人员的注意。这家以生产优质热水器而在高新区,乃至重庆市都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几年来月均销售收入达292万元,而今年月均产品销售收入仅十几万元,下降幅度极大。于是分局领导决定由稽查局组织力量对该公司进行重点税务稽查。
经初步检查,企业收入大幅下降的疑问似乎得到了解答。原来该厨房用具有限公司(以下称厨具公司)于1998年10月在重庆某区投资建立了一个同一法定代表人、独立核算的某某工业公司(以下称工业公司),热水器等主要产品的生产就由新成立的工业公司进行,厨具公司只进行厨柜的生产。用企业财务人员的话说,厨具公司生产规模萎缩,销售收入下降是公司整体经营战略调整的结果,公司不存在任何违反税法的问题。财务人员的解释似乎合情合理,但另一个疑问又在检查人员头脑中形成:主营业务的转移必然伴随存货的转移,特别是存货中的产成品、在产品、原材料部分,这类业务企业是如何进行财务处理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检查人员对企业机构分设前后的财务资料进行了重点检查,在1998年11月份的凭证中发现如下一笔异常会计分录:借:原材料×××元、贷:产成品×××元。从凭证附件看,企业是将14种型号一万余台合计金额达917万元的热水器从产成品转入原材料,财务人员解释企业是将这批“不合格”的热水器折成散件又入原材料库用于再生产。凭着职业的敏感,检查人员认为这是一笔虚假的会计分录,这批热水器很可能已经实现销售。但需要事实来验证,检查人员继续循着“原材料”这条线索追查下去,发现这批“原材料”最终于12月份转入如下会计分录: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元,贷:原材料×××元。经检查这笔分录是在企业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为将披着“原材料”外衣的热水器彻底从账上抹掉而做的假账。到工业公司调查的结果印证了以上结论,检查人员从工业公司提取了完整的该公司接受由厨具公司移送来的热水器的清单。按照税法规定,这批热水器应当在向工业公司移送货物之后结转收入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厨具公司不记账,不申报,还在账上做手脚,企图蒙混过关,是典型的偷税行为。
检查组迅速将检查情况向局领导进行了汇报,江浩局长对大家提出三点要求:一、再接再励,力争扩大战果;二、依法办事,文明执法;三、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做到证据充分,数据准确。检查人员继续投入到该案的调查取证当中,又查出该公司向工业公司移送大批原材料不计收入,取得维修收入不计收入等违法事实。最后,高新国税分局稽查局查实该公司总计偷税2436324.32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高新国税分局对该公司作出了补税2436324.32元的处理决定和罚款1218162.16元的处罚决定,企业法人对此未提出任何异议,并表示以后一定要加强税法的学习,合法经营,照章纳税。截止10月20日,该公司已入库税款和罚款200万元,剩余部分也已订立明确的入库计划,将在年底前清缴入库。
该案已经查结完毕了,用“战果辉煌”四个字来形容此次检查一点也不过分,但检查人员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大家都在琢磨该案暴露出的税收征管稽查中的问题。大家认为,通过本案的查处,至少有两个问题应当引起重视。一是在取消税收专管员管户制度后,我们应当如何发挥税收联系员的作用,使税务机关及时了解企业的重大经营变动,以便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税收指导和进行必要的税收监控。在当前企业改组改制活动日益频繁的形势下,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显得非常重要。二是税务稽查机构在进行税务稽查选案时一定不能被企业的名气、规模等表面现象所迷惑,而要把着眼点始终放在销售收入变动状况、税负变动状况等各项稽查选案指标上,真正做到科学、公平选案。实际上加强对大企业、重点税源户的税务稽查往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非常显著的实际效果
网络经济是新经济和科技时代进步的产物,网络经济从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传统企业或者公司的管理缺口,在新型的经济模式下,会计的发展观念日新月异,会计的管理职能与核算程序也有了相应的改进。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各个公司企业的财务部门在网络信息技术革新的条件下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财务体系,充分使企业的财务部可以及时的得到企业的财务信息,这有不但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还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网络经济的概述
网络经济,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之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它不仅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增长,也包括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和迅猛发展,更包括由于高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所引起的传统产业、传统经济部门的深刻的革命性变化和飞跃性发展。
二、网络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的特征
(一)网络信息涉及广泛性
网络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集合企业各端口的信息。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为企业了保证本公司财务的独立性和缜密性,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与其他部门都是相对独立的,但这种情况的出现阻碍了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系。这样的传统模式既会影响企业内部员工的友好相处,又不利于做好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的进行与开展。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需要负责好企业的各项运营成本及利润核算等工作。然而这项工作是需要财务信息的有效的与其他部门合作联系收集的,传统的的企业财务部门工作的管理中,缺乏与其他部门时时的联系造成工作质量下降。而网络经济的信息涉及十分广泛,从一定意义上打破了传统管理中的模式,使企业的会计核算人员可以更加高效率的结合各部门的情况有效的收集信息,提高了企业的总体发展质量与水平。
(二)信息传达速度快
往往一个企业的任何决定都是根据当时企业的发展情况来决定的,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然而这也就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一个企业的会计人员要做好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离不开企业内部各项信息的及时传送与交流。在我国传统的企业会计管理上,可能由于有限的时间和人力物力使企业各部门的各项状况传达不及时,影响到财务会计的工作,而且无法将财务信息以最迅速最完整的公布出来,而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可以整理出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这项系统不仅能够减少企业各部门信息传递的时间,加强信息传达的完整度,更有利于企业会计核算的整个工作效率。
(三)网络信息开放
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指的是网络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会计核算信息,建立一个完整而高效的会计核算系统,这个系统是开放的,企业内部人员可以很清楚的知晓本公司的发展经营状况,可以定时有效的披露企业的各项财务信息。然而有一点就是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必须要经过非常严密的系统审核与防护,然而数据的开放性不代表任何人都有对财务会计信息的更改权利,只能通过相关人员才能够对信息进行更改,这里所说的开放性是指各项财务信息对企业所有员工进行随时了解。这样也是为了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与公正,也可以有效的规范企业部分管理人员的不法行为。
三、网络经济对会计的影响
网络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财务报告、财务环境以及会计工作方式等方面。网络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务报告的总体工作效率。财务报告的定期公示与披露直接影响着企业对财务信息的透明程度,许多企业在制定财务报告以及披露时存在着时间跨越较长的弊端,这很不利于企业员工和企业投资者随时了解企业发展动态和相关的财务的信息,从而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流程与效率。而网络经济时代下的企业会计核算体系能够增强财务报告的时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投资者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再就是也是很重要的一c就是,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工作人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更加高效的提交信息,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也加强了企业了企业内部人员的交流与工作热情。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
四、网络时代会计业务面临的问题
(一)网络犯罪行为对公司财务系统的冲击
这是一个科技的时代,然而科技的发展利弊是相通的,网络环境是一个相对开放而灵活的环境,在这个网络的环境中所涉及到的各方面的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与发展网络化的信息沟通实现了企业会计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正是因为信息的透明性开放性,也使得一些网络犯罪行为频频出现,企业如果不将自己的财务系统设置更高的安全防护系统很可能就会被不法分子也就是所谓的网络黑客,尤其是网络知识的专业人员以非法程序侵蚀到自己的内部信息系统里,对于现在这个竞争力十分激烈的经济市场,好多对手企业为了窃取对手公司的信息会进行对自己财务会计系统的恶性攻击。这样是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的。
(二)网络信息传输系统不完善
我国的网络发展还是比较迅速的,但与此同时网络信息的发展也存在一些小小的问题。在网络时代,网络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企业各项指标集合数据的速度,促进了企业会计的工作效率,但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技术和管理上的不完善偶尔会导致企业数据的安全性不高导致数据在提取或者传输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随着电子计算机构造的日趋复杂化,数据通过线路传输,某个环节即使出现微小的干扰或差错,都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
(三)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不适应
目前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深入,企业非常需要专业的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加入, 网络会计下的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从业人员网络经济下的企业会计人员不但要精通会计知识,还应当掌握各种专业的网络知识和网络信息管理的技术,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有关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以及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但目前来看,我国很多企业都缺乏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大多数企业会计人员专业素养都不高,缺乏相关意识。从而阻碍了网络经济下电子商务的发展。
五、网络经济时代会计业务开展的策略选择
(一)建立完善的数据档案管理制度
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个存在很多漏洞的系统,很多数据都会在无意间被开放或者窃取,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存在被窃取的风险。为了减少甚至避免这种不安全的情况的发生,企业必须要采取措施对企业的财务系统加以保护。对于输入的数据和各项财务信息,企业会计人员要加强对系统的安全维护与管理,做好数据档案安全的工作。企业内部的有效数据一定要由企业专门的财务人员进行录入和处理,必要时要做好备份,利用网络经济时代各种安全性高的会计财务处理方式,来更好的保护数据档案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二)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在网络经济环境中,企业的网络系统对企业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涉及到了企业的财务账户管理系统和各项企业财务信息。如今在这样一个科技发展之快,企业竞争之激烈的网络经济环境里,很多企业的账户都采取了有效的规避风险的措施。企业要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企业网络运营专员一定要定期加强对系统的维护,避免系统出现漏洞,提高数据的安全性是每个企业的网络运营专员最基本的职责,也是保护企业安全的有效方法。
(三)加强对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人才的培养
网络经济下的财务会计核算从业人员首先要精通会计知识,还应当掌握各种专业的网络知识和网络信息管理的技术,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有关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以及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再就是企业的管理者和系统开发者对网络会计风险防范意识一定要高。企业应当不定期的为企业的会计人员和网络运营专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会计人员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了加强企业网络会计的发展进程企业对复合型的会计人才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网络经济下新型的财会教育方法一定要突破原来的模式,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快建立完善的会计电算化教育体系,构建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来满足当代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企业会计电算化人员对企业的贡献。
六、结束语
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务会计的发展趋势必然离不开计算机的利用,会计电算化有其自身独特的性质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够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总体工作效率,新时代背景下,为了财务会计管理,企业必须要重视会计环境和系统的安全、并且加强会计核算的系统完善,不断提高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工作人员以及企业各个部门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营造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会计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魏联祥.企业中的网络财务会计电算化[J].中国水运,2010, (01)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财务管理观念的创新
中小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必须居安思危,并能把危机感转化为具体的创新策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的最重要措施就是财务管理观念的创新。
1.人本理财观念。传统的财务管理是以资金为中心,但当今时代,以人为本赫然已成为财务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应把人放在首位,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和发挥人的潜能。
2.动态管理观念。众所周知企业经营管理中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因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必须树立动态管理观念,根据市场信息及企业实际的不断变化来进行比较、分析和选择,在动态中发现不足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管理效率。
3.风险理财观念。市场经济机制使得任何一个市场主体客观上都承担了一定的风险,毫无疑问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风险将会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只有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加强对环境变化的监测力度,及时采取相应对的措施,才可能使企业损失降到最低。
4.融资第一观念。纵观经济市场,企业成败的关键已不再是单单的自主理财,以自有资金为核心的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早已被市场淘汰,取而代之的则是资本的不断运营、培育和扩张。中小企业要想顺应新经济发展,优化自身的资源结构,务必要树立融资第一的新观念。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如今,物质资本的地位相对下降和知识资本地位的上升这一变化则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已由股东财富最大化变为“利益相关主体”财富最大化。中小企业本身作为一个利益相关者契约集合体要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理应要维护契约的公平和有效,以使“集合体”中的各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则其管理目标务必要向这方面靠拢。
三、财务管理内容的创新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出资人的财务管理可分为投资者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者财务管理,由于两者管理目标存在差异,就必然要求企业创新管理模式。
1.融资活动的创新。知识成为资源配置的第一要素逐渐被各大企业所认可,企业不仅要筹集物质资本,还要筹集“知识资本”或者说“智力资本”,甚至筹“知”或筹“智”重于筹资。中小企业财务人员应把对知识资本的培育作为重要的理财项目。
2.投资活动的创新。随着投资的重点由有形资产转为知识资产,中小企业投资活动应更加注重投“知”或投“智”活动。优化企业资本,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通过设立董事会促进企业决策科学化,严格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已成中小企业当务之急。
3.财务分配活动的创新。拥有物质生产资料就享有收益权的时代早已过去。按“知”或按“智”分配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
四、财务管理手段的创新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带动了传统的桌面式财务管理向网络式财务管理的变化。网络财务系统突破了空间局限,使管理能够从网络上延伸到全球任何一个节点。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远程审计等一系列远程操作的实现,强化了主管单位对下属分支机构的财务监控。网络财务在时间上则实现了会计核算动态化、实时化,使得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极大地增强了财务处理活动的及时功能,提高了会计的价值。我国中小企业也应牢牢把握住网络财务给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的机遇,使企业管理实现数字化、信息化,促进中小企业经营再上新台阶。
五、风险管理方法的创新
风险是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本经营呈现出高风险性主要表现在:由于媒体空间的无限扩展及网上银行、电子货币的运用,使得资本流动加快,使货币风险进一步加剧;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不仅加大了存货风险,而且加大了产品设计、开发的风险;企业内部财务结构和金融市场的变化使财务风险更为复杂,如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殊使用寿命,知识资产摊销方法的选择,会使现有资本结构不稳定,技术资本的泄密、流失、被替代或超过保护期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作为知识资本重要构成要素的企业信誉、经营关系等变化,使企业名誉风险突出。由于上述原因,迫切要求中小企业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加强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的计量、分析、报告和监督系统,以便合理规避风险。
六、信息公开方面的创新
企业会计信息是否对外公开,主要取决于其社会影响。中小型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大部分进行了审计,从增加企业社会信用和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出发,有必要建立如下公开体系:
1.企业自主公开。小型企业可自行选择是否对外公开,若决定公开,对外公开的报表必须接受外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公开时间比中型企业可更长,此外,还应加强企业社会信用的宣传,造成公开信息的企业具有良好信用的氛围,给予纳税或银行信用方面的便利或优惠,促进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信息公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有效的财务创新能够在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快速有效地整合财务资源,适时调整投融资方案和营运资本管理策略,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小企业的财务目标。处于企业管理中心地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顺势而为,进行全方位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谈谈浅见。
一、财务管理观念的创新
中小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必须居安思危,并能把危机感转化为具体的创新策略。可以这样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的最重要的就是财务管理创新观念。
1.人本化理财观念。传统的财务管理是以资金为中心,而在当今时代,重视人的管理与发展观,已成为现代财务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应把对人的激励与约束放在首位,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充分挖掘和发挥人的潜能,调动人的创造性、主体性和自觉性。
2.动态管理观念。在当今时代,企业经营随时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变化因素的挑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必须树立动态管理观念,服从竞争需要,立足未来,根据市场信息及企业实际不断比较、分析和选择,在动态中寻找最佳平衡点,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管理效率。
3.风险理财观念。在市场经济机制下,任何一个市场主体客观上都存在着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与可能,即不可避免的承担一些风险。这种风险会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而增长。因此,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善于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科学的预测。有预见性地采取各种措施,使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尽可能最低。
4.信息理财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息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媒介,而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信息技术革命使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从而使交易、决策可在瞬间完成,经济活动的空间变成了所谓的“媒体空间”和“网上实体”。这就决定了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牢固地树立信息理财观念。
5.融资第一的观念。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是自有资本的发展和延续,以自有资金为核心。市场经济下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已不再是单单的自主理财,而是资本运营、培育和扩张。因此,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应树立融资第一的新观念,优化资源结构,顺应新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企业效益;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物质资本的地位相对下降,而知识资本的地位相对上升。这一变化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已不再仅仅归属于股东,而应归属于“利益相关主体”。企业是利益相关者契约集合体。企业要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理应维护契约的公平和有效性,使“集合体”中的各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因此,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必须创新,必须由单一的面向股东转为面向多元利益主体,由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转为满足多元主体利益目标。
三、财务管理内容的创新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出资人的财务管理可分为投资者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者财务管理,由于两者管理目标存在差异,就必然要求企业创新管理模式。
1.融资活动的创新。传统的融资活动主要是财务资本的筹资管理。在知识经济环境中,知识成为资源配置的第一要素。知识资源的拥有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因素,中小企业财务人员应把对知识资本的培育作为重要的理财活动。企业不仅要筹集物质资本,还要筹集“知识资本”或者说“智力资本”,甚至筹“知”或筹“智”重于筹资。
2.投资活动的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投资的重点由有形资产转为知识资产、无形资产。因此,中小企业投资活动应更加注重投“知”或投“智”活动。二是应加强风险投资管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使风险投资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加强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并改进无形资产价值的补偿方式,以控制投资风险。三是克服中小企业投资的盲目性。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容易一人说了算、造成投资的盲目性。因此,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化改造,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设立董事会促进企业决策科学化,严格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使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3.财务分配活动的创新。在工业时代,物质是第一生产要素,谁拥有了物质资本,占有了生产资料,谁就享有收益的分配权。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因此,按“知”或按“智”分配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
四、财务管理手段的创新——网络财务
知识经济是知识化、信息化的经济,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传统的桌面式财务管理将逐渐向网络式财务管理变化。网络财务系统突破了空间局限,使物理距离变成鼠标距离,使管理能力能够在网上延伸到全球任何一个节点。众多的远程处理功能得以实现,例如: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远程审计等,强化了主管单位对下属分支机构的财务监控。网络财务的远程处理和协同业务能力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向集中化管理跨进。网络财务在时间上,实现了会计核算动态化、实时化,使得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极大地增强了财务处理活动的及时功能,提高了会计的价值。我国中小企业应牢牢把握住网络财务给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的机遇,使企业管理实现数字化、信息化,促进中小企业经营更上一个台阶。
五、风险管理方法创新
风险是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本经营呈现出高风险性,表现在:由于媒体空间的无限扩展及网上银行、电子货币的运用,使得资本流动加快,使货币风险进一步加剧;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不仅加大了存货风险,而且加大了产品设计、开发的风险;企业内部财务结构和金融市场的变化使财务风险更为复杂,如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殊使用寿命,知识资产摊销方法的选择,会使现有资本结构不稳定,技术资本的泄密、流失、被替代或超过保护期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是作为知识资本重要构成要素的企业信誉、经营关系等变化,使企业名誉风险突出。由于上述原因,迫切要求中小企业必须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加强风险管理,确定风险管理目标,建立风险的计量、分析、报告和监督系统,以便采取恰当的风险管理政策,合理规避风险。
六、信息披露的创新
企业会计信息是否对外公开,主要取决于其社会影响。中小型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大部分进行了审计,从增加企业社会信用和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出发,有必要建立如下披露体系:
1.小型企业可自行选择是否对外披露,若披露,对外披露的报表必须接受外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披露时间比中型企业可更长,此外,还应加强企业社会信用的宣传,造成披露信息的企业具有良好信用的氛围,给予纳税或银行信用方面的便利或优惠,促进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
2.建立地方性的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媒体和渠道,如工商、税务系统的出版物或网站,可供社会公众随时进行查阅。
3.强调对成长性的披露。一般来说,中小企业板的公司通常盈利现状不太理想,但成长潜力较大,同时公司的风险也大。为了减少风险,必须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发展前景进行披露。通过对成长性披露,也可以让一批质地真正好的公司受到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青睐,求得发展。
七、财务监管活动的创新
中小企业约占40%的比例都是兼职会计,还有约10%的比例是会计记账机构记账,大多仅限于简单记账的财务管理。这都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在中小企业自身财务总监管理的基础上,应设立政府管理的公共财务总监机构(第三方内部审计部门),根据中小企业的行业分类,由专门的财务总监(专家团队)定期对中小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社会化监督管理,参与中小企业重大投资、经营的决策,进行行业性的财务分析,提出财务管理方面的建议和方案。
现代社会已进入创新时代。可以说不创新则停顿,不创新则衰退。加强财务管理的创新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