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水利工程特征模板(10篇)

时间:2024-02-03 17:05: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水利工程特征,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水利工程特征

篇1

1 基层水利工程运管的特征

基层水利工程属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农村各方面的用水需求,譬如农作物的用水。尽管基层水利工程规模小,但后期的运管难度并不小于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其运管的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公益性特征。基层水利工程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目的是惠民和便民,能够带来客观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某些水利工程尽管具有经营性的特征,但其经营所得收益,基本投入到工程运管工作当中,因此广义角度来讲,基层水利工程具有明显的公益性特征。

(2)辐射范围广。与农村地点相对应,基层水利工程分散在各种河道和山上,辐射范围非常之广,给运管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很多基层水利工程每年的运行次数少,分散的项目无法进行一次性统一维修,使得维修成本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损失。

(3)专业内容多。基层水利工程的服务功能涵盖农田灌溉、人畜饮水、汛期防洪、水产养殖和供水蓄水等,要求工程运管具备相应的专业服务功能,譬如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水文监测、机电设备运行、维护等,而且这些专业服务内容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在管理方面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

(4)群众性特征。基层水利工程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支持的局限性,在水利工程开展当中,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和参与,邀约广大直接受益群众参与投资建设,以及加强工程建设的民众监督,譬如工程项目施工单位没有按照公示开展施工工作,群众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发挥工程顺利实施监督管理作用。

2 基层水利工程运管的管理对策

鉴于基层水利工程运管的特征,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运管的水平,工程需要加强对运管机构设置的分析研究,并制定资金缺口补贴方案,以及完善工程产权制度和产权收益制度,具体的管理对策如下:

(1)设置运管机构

基层水利工程运管机构的设置,要求深化内部改革和设定直管制度方案,以理顺工程公益性和经营之间的关系,并实现全国工程的垂直管理。

a.深化内部改革。首先是岗位编制的合理确定,配备专业的人员,主抓工程公益的管理,在此要求工程的管理机构应该结合管理对象的特点,设置公益的岗位。其次是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针对公益岗位和经营岗位人员分配和收入水平分配,尽可能在公益岗位当中安排管理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并协调好公益岗位和经营岗位人员的收入水平。再次是协调好与相关部门的关系,工程管理机构在进行改革之后,人员的离岗和临时工作人员的招募,会同步产生编制、社保等问题,因此需要协调好与财政部门、社保部门等的关系,以解决管理机构改革之后遗留的问题。

b.直管制度方案的设定。鉴于目前基层水利工程服务存在的不足之处,建议有必要以原基层农机站的管理机制作为参照模板,构成基层水利垂直服务体系,并设定直管制度方案,首先借鉴农业部的经验,构建水利工程管理服务总站,结合工程管理的政策主线,确定总站的相关职能;其次是结合水利工程管理需求,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措施、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等,并协调工程的跨区域业务,监管工程转移支付资金,发挥工程的公益;再次是对乡镇水利站展开调研,明确水利站的管理原则和构建稳定的水利管理队伍,同时整合各方力量,配置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以统筹兼顾的原则,对运管工作进行合理布局;最后是建立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经费机制,整个各个工程的管理体系资源,在资金分配权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水利服务补贴体系和经费支撑体系。

(2)制定资金缺口补贴方案

基层水利工程为农村建设提供公共服务,在用水价格确定方面,除了要获得市场化的经营收入,还需要考虑农民负担的适度性问题,制定资金缺口补贴方案:

a.中央财政基本水价直补。出于减轻农民用水负担的目的,水利部门和财政部门应该联合统计分析农民的用水负担情况,结合中央财政的预算负担水平和现有的农民直补政策,进一步规范农村用水价格形成机制,尤其是在目前财政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资金的筹集遇到了重重困难,我们更需要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水利建设资金当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基本水价的直补。

b.中央引导下地方财政直补。由于不同地区的基层水利工程具有差异性,因此中央制定的农民用水直补政策也会有不同的引导效果,为此,我们需要在中央财政直补政策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地方财政直补方案,首先是基于用水价格补贴原则,确定具体的补贴标准,其中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包括农民收入、农民负担水平、当地水资源成本、地方财政支付能力等;其次是规定取数的方式,保证相关数据来源渠道正式和合法,其中包括提供数据的部门和数据的取数点,常见的取数部门有统计局、农村调查队、发改委和农业部等,至于何种方式取数,要根据不同部门的取数渠道而定;再次是支付方式的明确,为了让农民从方案中受益,要根据不同地方的具体情况,制定和落实差异性的基本用水价格补贴机制。

c.工程维护补助。笔者建议根据工程维修养护完成情况、中央补助资金项目完成情况、中央补助资金项目维修资金预算等,以及按照《定额标准》的内容和标准,编制工程维护补助机制。对于没有如期完成维修养护工作任务的工程,可暂停项目的补助资金。

(3)完善相关的产权制度

基层水利工程的产权基于产权界定的法律程序,要求确认工程产权和价值,一方面调查工程和资产情况,综合考虑工程的收益问题,形成工程的产权方案,另一方面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按照工程价格确定资产额,以及鼓励地方的政府、投资者、受益者等加入到工程投资当中。在此,我们需要界定工程产权的所有人,其中包括国有资产产权所有人、集体资产产权所有人、企业资产产权所有人、个人资产产权所有人。至于工程的产权收益制度,则是在确定产权之后,在建设管理权、用水管理权、经营管理权等管理权的基础上,做好工程的各项调式工作,确保工程效益期运行的正常,以及做好各项水资源管理工作任务,从供水和供电的角度,与用户签订具体的供应合同,以及根据合同规定收取相关费用,确保工程运行管理投入和产出的正常。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层水利工程,尽管基层水利工程规模小,但后期的运管难度并不小于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其运管表现出公益性、辐射范围广、专业内容多、群众性等基本特征,藉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工程运管的水平,工程需要加强对运管机构设置的分析研究,实现工程的垂直管理,并综合考虑农民负担的适度性问题,制定资金缺口补贴方案,以及基于产权界定的法律程序,完善工程产权制度和产权收益制度。

参考文献

[1]谢振涛.现状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利弊探讨-颍上县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分析[J].治淮,2013(6):50-51.

篇2

Abstract: due to the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is global, continuity, good positioning, anti-jamming and security advantage characteristic, therefore, in the hydraulic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has been widely us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secondly, on GPS in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for a statement, finally, elaborated the RTK technology in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hydraulic engineering survey; characteristics;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当前时期,GPS接收机性能以及数据处理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并且应用范围也在逐渐的拓宽、GPS技术涵盖了两个部分进行工作,即外业施测、内业数据处理。前者是GPS技术工作过程的基础,因此,只有加强GPS野外作业,才会将其外业观测数据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而获取到准确的成果。

1.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

GPS定位系统由GPS卫星组成的空间部分、若干个地面监控站组成的地面监系统和以接收机为主体的用户定位设备三部分组成。三者有各自独立的功能和用途,但又是有机地配合而缺一不可的整体系统.

1.1GPs的地面控制系统

GPS的地面控制系统包括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主控站的作用是根据各监控站对GPS的观测数据计算卫星的星历和卫星钟的改正参数等并将这些数据通过注入站注人卫星中去;同时还对卫星进行控制,向卫星指令,调度备用卫星等。监控站的作用是接收卫星信号,监测卫星工作状态。注入站的作用是将主控站计算的数据注入卫星中去。GPS地面控制系统主要设立在大两洋、印度洋、太平洋和美国本土。

1.2空间卫星群

GPS的空间卫星群由24颗高约20万km的GPS卫星群组成,并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各平面之间交角为60度,轨道和地球赤道的倾角为55度,卫星的轨道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钟,这样可以保证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地平线以上可以接收4到ll颗GPS卫星发送出的信号。

1.3GPS用户部分

GPS的用户部分由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及相应的用户设备如计算机、气象仪器等组成,其作用是接收GPS卫星发出的信号,利用信号进行导航定位等。在测量领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GPS定位装置和高精度的技术指标为工程测量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GPS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特征

水利工程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提高其工作效率、保障其安全运营是头等大事。但是水利工程规模大、施工难度大、运营管理困难,GPS技术不仅可以为水利工程的兴建提供及时准确的测量数据和信息,而且也为运营中的水利建筑物的适

时安全监测提供了可能性,全球定位技术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1高程测量

GPS测量资料与水准测量资料相结合,来确定区域性大地水准面的高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GPS观测点具有水准测量资料且密度适当,分布比较均匀。利用高精度GPS定位技术精密确定观测点的大地高程差,并根据建立的适当大地水准面数学模型,内插出计算点的高程异常或异常差,从而得出特定点的正常高。经过实践证明,采用静态定位方法测出的大地高差误差Ah/D可达到3~4 ppm,当距离小于20 km时,可达到厘米级精度引入高级水准点,进行高程转换后。在平原和丘陵地中误差可达到±5cm,山区也可以达到±15cm,可以完全代替四等水准。

2.2放样测量

在水利工程测量过程中,采取RTK点放样和线路放样,进行点放样时,首先将放样点坐标和静态网中的坐标转换参数一起上传到GPS流动站中,然后根据所放点标识进行实地放样,放样精度可以控制在5 cm以内;进行线路放样时首先在室内根据线路中心线的弯道元素编制线路中心线文件,将该文件和坐标转换参数上传到CPS流动站接收机,在实地依桩号和所放点与中心线的关系进行现场放样。

2.3平面控制测量

淘汰了常规的导线测量的控制方式,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GPS静态定位、快速静态定位和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简称RTK)控制网测量和部分碎部测量。其基本优点首先是高精度,应用实践证明,GPS相对定位精度在50 km以内可达10-6 ppm。在300一l500 m工程精密定位中,l h以上观测的解其平面位置误差小于1mm;其次观测时间短,20 km以内相对静态定位,仅需15—20min,应用RTK测量时,当每个流动站与基准站相距在15km以内时,流动站观测时间每站观测仅需几秒钟。

2.4航空摄影测量外业像控

水利工程中,测区通常都是条带狭长型,线路一般较长,而且测区树林茂密,通视条件差,而像控点布设一般较为分散,像控点间距离较远,采用传统的控制测量模式不仅耗时费力,而且也很难保证成果精度质量和工期的进度,而采用GPS就很容易解决以上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外业像控点的采集工作。

3.RTK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篇3

1引言

在传统的测量技术形式中,主要包括了水利和交通以及建筑等方面的测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智能测量仪器的出现,使得水利工程建设的测量技术在向着数字化的方向前进。数字化的测绘技术和仪器已经在我国工程测量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数字化测绘科学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果,其中以通信网络、地理信息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为核心的数字测量技术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日常水利测量的过程中,数字化测量技术因其具有较小的设备体积,重量比较轻,定位精度相对于传统测量技术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从而给现代水利测量技术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2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特征分析

首先是高效性。数字测绘不仅将工程勘测设计形成一体化,而且也能将数据进行更新、自动化以及采集等。目前,数字测绘已经属于 GIS 数据采集中的方法之一,相对比传统的经纬仪配合平板的测图手段,数字化测量具有更高的效率,即在通视良好的前提下,利用建站点作为圆心,并通过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一站测量的地形图的范围最低是可达1km;不但如此,采用数字化测绘,还能够将成图的周期进行大幅度的减少,即在通常状态下,传统的经纬测绘方法,通过白纸测图的手段进行测量地形,在 1天 时间内可测量 200个左右的地形点,然而采用数字化测图的技术,1天时间内可测量高达 400 个地形点,正好于传统的测绘手段的 2 倍。其次是精确性。所谓的数字化测绘,是指把相关的地貌以及地物进行采集之后,并将其信息以数字进行呈现,同时经过数据接口,将其数字信息输入计算机内,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有效处理后,从而获取具有丰富内容的电子地图。然而,数字测绘具有相当高的点位精度,据相关实践显示,采用数字化测图,测出的点位精度可符合相关的《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中的精度指标,该指标是点位误差

3工程测量中的现代测试技术

3.1 工程测量中的地图数字化技术

现代化的数字测量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的过程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可以解决传统测量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得数字测量在水利测量过程中变的相对容易进行。在传统的数字测量过程中,由于缺乏一定的科学技术,对于那些比例尺较大的地图,就很难顺利地完成输入工作。随着地图数字化这种技术的出现,在运用扫描矢量仪器以及手扶式数字跟踪化的基础上,就可以实现对大比例尺的水利测量地图进行输入。其中大部分的扫描器可以对地图中所呈现的信息实现数字化处理,数字化的信息处理具有高效率和便利性以及精确性等优点。目前建立GIS数据系统是对图像进行数字化信息处理的关键过程。在确保水利测量工作的前提下,要尽可能的加快数字化测量仪器工作的处理速度。

3.2 水利测量工程中的数字化成图手段

水利工程是测量工程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也是测量过程中比较传统的内容之一。但是水利测量大多数是一种野外的测量工作。野外的水利测量工作是一项比较艰辛和复杂的工作,野外水利工程的测量周期比较长,传统的测量技术并不能够满足实际测量的需求。随着数字化成图手段的出现,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水利测量地图的工程质量,同时还能够保证较高的测量精度。此外数字化的成图手段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水利工程测量人员的工作强度,使得野外测绘变成更为简单和容易的工作。目前在水利测量过程中,数字化成图技术主要包括两种成图模式,即电子平板模式以及内外一体化业务模式,这两个模式比较起来,前者的操作精度较高,操作也相对简单,所以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3.3 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点分析

与相对传统的手工作业绘图相比,现代化的数字测绘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 与传统的手工绘图相比,现代数字化的成图在测量精度方面远远要高的很多,数字化成图系统在进行对外作业的数据采集时,可以选择全站仪进行现场的全面测量,并形成自动的坐标进行存储。在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时,可以很好的保持测量作业的精度,减少人为因素所出现的误差;另外一方面,展点绘图是在传统测量工作中必须要进行的野外测量工序,在大幅度的减少野外测量的工作量的同时,还能缩短测量人员的野外测量时间,不断的提高测量作业的效率。

2) 在水利测量的过程中,现代化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各种要素实施数据的加工和处理,形成不同用途的绘图作业产品,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追求。

3) 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测绘的地图相貌以及形象,都能够比较完整的展现出来,使得测量工程人员能够一目了然,同时所取得的测量结果比较有直观性。

4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4.1 原图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原图数字化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要对当前的数字地形图进行软件化的处理和运用,添加扫描仪以及计算机、绘图仪和相关数字化软件相互配合的情况下,就可以比较顺利的实现操作,同时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比较精确的数字化测量成果。在数字化测量所得到的图像中,结果图的精度一般与原图的精度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由于在水利测量的过程中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测量误差,所以在通常情况下,数字化测量所得到的水利图对比于原图而言,其精度较差。另外一个方面,数字化测量图仅是对白纸成图时各种地貌和物体的反映,缺乏一定的现势性。为了使得这种方法能够取得充分的利用,通常可以采取补测和修测等方法来进行,从而使得原图的精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改。

4.2 地面数字测图技术的应用

在很多水利工程的测量过程中,尤其是对于某些地区的大比例尺地图还是比较缺乏的,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地面数字化测量技术。这种地面数字测量技术主要特征就是可以实现从内到外的一体化操作,所以该技术在我国的很多工程测量单位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数字化的地面测量技术具有精度较高的特点,只需要添加一些辅助设备就可以进行高精度的测量工作。另外在地理信息的相关科学中,空间数据基础的建设和完善也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为了实现我国现代化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须加大数字化测量技术在实际水利测量工程的研究与运用,对我国的传统的测绘技术进行数字化的改造;另外一方面,要尽可能的降低由于人为因素的出现,使得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率明显的降低。

5结束语

总之,数字化测量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技术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测量方法,具有传统测量技术不可比拟的优点。现代数字测量技术可以实现测量过程中对各个数据要素的处理和加工,形成不同用途的水利工程测量图,在提高产品测量精度的同时,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所以在各个水利测量工程中,数字化测量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水利测量工作者要不断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更新知识和思维,进行现代化的数字测量工作。

参考文献:

篇4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资料逐渐形成了一个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但由于严重缺乏竞争压力,在内部很难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缺乏内部管理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水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由于我国水利工程较多、内容多元化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因此,对于水利工程资料的整理有待进一步改进。在水利工程的实际活动中,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同时整理资料的人员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没有透彻了解到资料整理对整个水利工程的重要性,致使资料记录出现不完整、不健全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对整个水利工程的全过程进行详细的反映。为此,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以作参考。

1.水利工程资料的特性

1.1水利工程资料的内容

对开工前所需资料进行归纳和整理。当原材料进场后,应及时派遣相应的工作人员对材料进行现场取样,同时将取样后的原材料进行送检,试验合格后才能将其投入到施工过程中来。除此之外,对一些关键部位或重要隐蔽工程,现场人员应及时做好施工记录,当隐蔽工程具备验收条件时,应在第一时间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通知监理和建设部门,对其进行验收。同时收集声像图片以作为工程资料的一部分。

1.2 水利工程资料的重要性

随着水利工程进一步趋于正规化与科学化发展,对资料整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尤其是一些基层的水利工程,虽然这些工程的建设规模不大,但其数量庞大,其资料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对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样,工程资料也是事故处理等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参加人员应对工程资料的形成和整理予以足够的重视。

1.3 水利工程资料的作用

“内业”资料的整理和“外业”资料的收集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通常情况下,“内业”资料可对“外业”资料进行指导与追溯,判断其正确性。从某种程度上讲,“内业”资料可反映整个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因此,工程资料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水利工程资料整理的相关要求

2.1资料整理和工程之间应保持同步性

对水利工程资料的整理应做到及时而准确,推进相关信息的充分运用。各个信息的价值均具有其时间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信息越及时,那么信息所产生的价值就越高,可以说,信息的及时性与其产生的价值之间呈正比关系。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应及时对施工资料进行详细的记录,在第一时间内将相关信息传递出去。因此,资料整理和工程施工之间应保持同步性。

2.2数据的准确性

对于任何一个水利工程项目来说,其数据的准确性应是资料整理工作的重点。在填写工程质量评定表的过程中,应确保所填数据的准确性和相关内容的规范化,审核人员在资料审核过程中应严格把好数字关,及时而准确的对工程资料进行整理。在内业资料的编制过程中,应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应以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为填写依据,严禁虚假数据的出现。

3.水利工程资料整理措施

3.1深入现场,切实做好实际问题的解决工作

施工单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承担着资料编制和整理的重责。对于资料人员而言,其不能把工作范围局限于办公室这样一个空间,他们应不间断的与项目部质检人员、监理人员等深入施工现场,实际查看整个施工过程,及时掌握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做好工程技术交底,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工作,做好工程技术的检查和复核工作,及时掌握工程动态,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应在第一时间内对该问题进行处理。

3.2及时收集并整理工程资料

资料人员应与现场技术人员时刻保持紧密的联系,在第一时间内对施工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创建工程动态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各项资料和信息进行准确的分析,并完成对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归档,以便查阅时使用。

3.3收集工程完工后的相关资料

在竣工档案的管理中,对工程竣工资料的收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样,工程竣工资料的收集不仅是对竣工档案进行科学管理的条件,同时也是确保其完善、准确的主要措施。只有通过科学而有序的方式对工程竣工资料进行收集,确保其完整性,方可完成相关资料的立卷工作。应完善施工管理报告、竣工报告及工程结算单的签字和盖章手续。在搜集工程竣工资料的过程中,应积极采用现代化技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管理和储存,以确保其安全性,进而实现竣工资料的完整性。

3.4应规范填写工程资料

施工单位在填写工程资料时,应严格遵守相关部门发放的统一格式进行填写,同时要按照以下三个原则进行:其一,对一些规范有明确格式的工程资料,应严格相关规定和样式进行填写;其二,对一些规范中并没有明确格式的工程资料,应按照具体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来规定相关格式;其三,对一些完全没有规定格式的工程资料,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三方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相关格式,并将制定后的格式上报质检部门,批复后方可使用。

3.5工程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当水利工程完工后,应对各个阶段形成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归档,在归档过程中应结合归档的实际要求进行归档,同时应满足档案案卷的相关要求。

在水利工程中,竣工图的形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同时竣工图也是形成工程归档的重要元素,所以,对于竣工图的归档应做到清晰、准确、完整且相关手续齐全。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资料的整理和管理是整个建设项目的最为基础的工作,同样也是最为关键的工作之一,对于一家施工单位来讲,工程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其本身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衡量整个企业对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

篇5

Abstract::Rock burst is accumulated elastic deformation energy in rock mass in the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excavation suddenly released, the hard rock burst and eject or flaking off. The occurrence of rock burst is mainly composed of two factors determine geostress and lithology and rock lithology requirement with good storage performance of brittle rock mass, initial stress conditions of tunnel requirements to high stress levels, and the excavation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 profile shapes, construction blasting method. Analyzed under tranship hub hydropower diversion hole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burst phenomenon, the conditions,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burst, puts forward the practical measures of rock burst prevention and governance, make rock burst hazard is reduced to a minimum.

Key words: rock burst; Safety; Characteristic; Treat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概 况

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新疆塔里木河源流叶尔羌河主要支流之一的塔什库尔干河中下游。枢纽工程地处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班迪尔乡境内,距乌鲁木齐市1815km,距喀什市315km,距塔什库尔干县45km。

引水发电洞进水口为2级建筑物,引水隧洞为3级建筑物。引水发电洞全长4637m,由进水口、引水洞、调压室、三部分。0+000--1+400断面为圆形,洞径5.2m;洞室围岩属Ⅲ类岩体,采用全断面钢筋砼衬砌,衬砌厚度0.8m。1+400—4+637为马蹄形,边墙采用喷护C20砼衬砌,厚度如下:Ⅱ、Ⅲ类围岩段0.5m;断层破碎带为Ⅴ类围岩,衬砌厚度1.2m。引水发电洞设计最大流量89.69m3/s。

引水发电洞工程地质条件

洞身穿越角闪黑云二长片麻岩及华力西期片麻状黑云斜长花岗岩。花岗岩与片麻岩接合带接触紧密,蚀变不明显,局部有10~20cm的黑色蚀变物质,片麻岩进口段产状220°∠68°,拐点前后走向分别为310°及330°。洞室围岩以Ⅱ(占68.3%)、Ⅲ(占30.5%)类为主,断层及断层影响带为Ⅴ类(占1.2%)。从整个洞线的岩体来看,洞线方向与岩层走向及主要结构面的夹角为84°(前段)及60°(后段),对洞室稳定较有利,无大的不稳定岩体存在。受断层影响,部分断层及断层影响带属极不稳定的Ⅴ类岩体,在施工中应加强支护措施。洞室围岩最大厚度1400m,属深埋隧洞。

2 洞室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区地下水主要靠季节性融雪补给,地下水以浅循环为主, 0+000~1+240m段,地下水位低于开挖高程,仅局部沿断层带,在洞顶部有少量裂隙渗水,渗水量q=0.1~0.5L/min,开挖初期渗水量较大,后期逐渐减少。1+240~2+585m段,地下水位高于洞顶,沿部分断层带及裂隙有渗、滴或流水现象,流量不一,相差较大。反映出基岩裂隙水受上部地表水源补给较近,水量较充分。2+585~4+550m段中的部分洞段地下水位高于开挖高程,沿断层带及裂隙渗水明显,在洞顶部有少量渗水,渗水量q=0.1~2L/min,渗水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变小。

3 引水发电洞岩爆发生条件

岩爆的发生主要由地应力和岩性两个因素决定,岩性条件要求岩石具有良好储能性能的弹脆性岩体,隧洞初始应力条件要求达到高应力水平。下坂地引水发电洞主要发生岩性为角闪黑云二长片麻岩,岩层走向330°,倾向SW,倾角60°,洞线与岩层夹角60°,对洞室稳定有利,该段岩体坚硬完整,呈微风化,洞顶围岩厚度100~1380m,属深埋隧洞的混合片麻岩段,混合片麻岩属极硬岩,其弹性能量指数(Wet)和脆性指数(Kr)都高。围岩埋深大,岩体完整性好,受构造影响轻微,围岩的初始地应力及隧道开挖后形成的最大切向应力都较高,最大主应力大于30Mpa,属于高地应力水平,满足发生岩爆的条件。根据下坂地引水发电洞施工实际调查和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得出下坂地引水发电洞岩爆发生的临界条件为:

Rc≥16Rt ⑴

Wet≥2.3 ⑵

σθ≥0.28 Rc ⑶

Kv≥0.56⑷

其中:Rc—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在实验室实测。

Rt—岩石的单轴抗拉强度,在实验室实测。

σθ—隧道洞壁最大切向应力,σθ=(3σ1-σ3)。

Kv—岩体的完整性系数,由岩体和岩块的纵波速计算得到。

4下坂地引水发电洞岩爆的表现特征

根据现场地质编录,按岩爆的强烈程度可以把岩爆分为轻微、中等和强烈三级,轻微岩爆7段长(总长320为m)多呈零星分布,以破裂剥落为主,中等岩爆4段(总长为230m)呈较大规模连续分布,为弹射型和强烈剥落型,强烈岩爆2段(总长为53m)呈连续分布型,为强烈弹射型,并造成大面积开裂失稳坍塌。

从发生岩爆的岩性来看,14段岩爆中有4段,发生在黑云斜长花岗岩中,其余发生在角闪黑云二长片麻岩中,片麻岩片麻理构造发育。节理不发育至较发育,岩体多成巨块状整体结构或大块状结构,几乎所有岩爆段的岩体都呈干燥无水状态。

从岩爆的垂直埋深来看最大埋深大于1050m,最小埋深300m,在洞室开挖到桩号1+513.8~1+534段,洞顶埋深约300m,发生岩爆。岩爆发生于洞室右壁中下部,为片麻理成薄片状鼓起破裂后掉落,掉块厚度0.2~0.5m,掉落后壁面岩体完整性较好,对洞室稳定影响小。在洞室开挖到桩号K+513.8~2+585段埋深大于1050m,初期塌方发生于左侧壁及左拱脚,起因于岩爆,发生于开挖后,大塌方前,岩爆声音沉闷,似闷雷发于岩体深部,间断有声响发出,于开挖后约1天,发生第一次塌方,后在处理过程中塌方不断加大,高度增加,最高处近11m,处理时间长达两月之久,塌方与岩爆有关。在洞室开挖到桩号K4+090~4+170埋深600m~650m,岩体完整,岩爆沿一组与洞线夹角小的裂隙(产状185°∠87°)形成塌落,主要发生在右侧拱脚以上至洞顶轴线,部分以轴线处为主,一般宽度2~2.5m,深0.5~1.5m,形成人字形长凹槽。2段强烈岩爆发生在1000m,轻微和中等岩爆可发生在300-900m左右埋深。

强烈岩爆多发生在掌子面后方1—2倍洞径范围内。此范围正是开挖后地应力场调整最强烈、地应力高度集中的区域。强烈岩爆发生时间一般在响炮后20分钟—3小时左右出现,24小时后烈度及频率开始不同程度降低。其特点是爆落的岩块多,岩爆坑深、规模大,持续的时间长。因此,这种类型的岩爆在隧道的正常掘进、底部清渣、围岩支护及出渣等作业都有很大的影响。

5工程防治处理措施

针对隧洞的岩性,埋深,有无地下水等特征、在施工中可能出现岩爆的地段采取积极主动的预防措施和强有力的施工支护,确保岩爆地段的施工安全,将岩爆发生的可能性及岩爆的危害降到最低,使工程顺利进展。

5.1 调整施工方法

在洞身开挖爆破时,中等岩爆、强烈岩爆地段采取短进尺(2m/循环)、多循环、弱爆破措施采,采用光面爆破技术,保证开挖洞室轮廓圆顺,避免造成局部应力集中而加剧岩爆针对岩爆类型及大小,提前打应力释放孔或超前摩擦锚杆支护。超前摩擦锚杆采用Φ40钢管,长度3 m,用三臂液压台车施工,安设的位置主要在拱顶及左右边墙的上部,间距1—1.5 m。在岩爆地段的洞壁上打应力释放孔,孔径5cm,孔深2—3m,间距1—1.5m ,以达到减弱岩爆的强度。从而使动壁和掌子面应力降低,使高应力转移至围岩深部,既可以起到超前钻探地质的作用,又可以起到释放掌子面应力的作用。

5.2 改善围岩性质

在施工过程中,可采取对工作面附近隧洞岩壁喷水或水钻来促进围岩软化,从而消除或减缓岩爆程度。

5.3 对围岩进行加强支护

桩号2+550~2+568m段由于岩爆引起的塌方最大高度在11m;对大塌方的处理方式先采用洞段封堵后用水泥砂浆充填塌方空间,然后重新进行洞室开挖。为保证安全,开挖后及时采用钢拱架支护,拱架间距视实际情况采用0.3~1.0m不等。对洞室两拱脚各布设了4排φ25系统锚杆,长3米,间距1.5米;拱架两侧各布4排φ25锁脚锚杆,长3.5米,间距0.5米。在桩号2+568m以后至桩号2+585m段施工中采用短进尺2m/循环,预留2m厚的岩爆处理层,岩爆过后再进行二次扩挖爆破、支护,较好地通过强烈了岩爆段。由于支护得力,开挖方案较得当,岩爆破坏势头基本得到控制。安全的通过了岩爆段。

5.4安全措施

篇6

0 引言

 

在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发展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管理上还存在着不同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出现对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提升有很大的障碍,因此,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理论研究,对实际管理水平提升和促进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良好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特征分析

 

1.1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内涵分析

 

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小型水利工程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有池塘和小型水库以及管道等等内容,加上使用的作用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形式。有进行配水的,有进行引水的,也有进行蓄水的。这些水利工程对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推进作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1]。

 

1.2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特征分析

 

从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情况来看,有以下特征体现:在公益性特征层面,主要体现在,小型水利工程需要政府扶持,为农业发展提供灌溉,为农民日常饮水等提供方便,为养殖产业的发展提供方便。小型水利工程是农村生产稳定的重要基础,这些都需要通过政府扶持,在投资的回报率上有相对长的周期。

 

另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特征还体现在,和群众的结合性特征层面。在进行管理过程中,要和农民进行紧密的联系才能实现。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对农民朋友进行详细的指导,将管理技术和理论知识进行细致的宣传教育。还有一些基础性的调研工作也要有效完善,这些工作才能有序地完成[2]。

 

还有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宏观调控特征也较为突出。这一特征主要体现为:农村地区的地理条件相对复杂,所以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也有着一定的复杂性。这就需要通过宏观调控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这样才能保证管理效率提升。

 

2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探究

 

2.1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问题分析

 

从当前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现状来看,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小型水利工程在维护资金层面比较缺乏,在后续的管理力度上还有待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建设缺少科学规划,重复建设的问题时有发生,而且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在安全隐患上也存在一定问题。

 

另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中,也存在着轻视管理,重视建设的问题。面子工程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详细分析,找到问题的针对性策略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管理水平的提升[3]。

 

2.2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优化策略探究

 

第一,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实施优化,从多方面着手,首先在施工责任上明确化,将责任制度有效落实,保证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将责任落实到人,在生产方式以及管理上结合实际加以优化。要充分重视水利工程设计图纸的科学性,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发现设计不合理要及时修改完善。

 

第二,要完善建立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结合实际进行管理上的创新。针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要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制。在管理过程中,充分重视制度的科学性和落实情况。在实际的制度操作中,要充分保障操作的合规合法。对于一些不符合要求的要加强管理[4]。

 

第三,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保障管理的可持续性。这就需要农村地方政府对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充分重视,使水利工程的维护费用得到有效保证。只有管理资金得到保证,才能真正促进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持续性开展,小型水利工程的有效价值上才能最大化的体现。

 

第四,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的应用,注重现代化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想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必须在先进的技术应用层面得以充分重视,使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管理中得以应用,这对信息的传达,以及管理的效率提升方面都有着积极促进作用[5]。尤其要注重对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从理论上和技术操作层面有效实施和配合。只有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有效提升,才能真正有助于农业生产效益有效提升,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生活水平也会随之不断提高。

 

3 结语

 

篇7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态水利工程关于环境意识的引入时间还较短,这就导致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的沟通和交流较少。此外,国内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只考虑经济性与安全性,却未深入考虑生态环境的问题。关于生态水利工程方面,我国环境评价体系还不够全面,经验与成果较少,这也导致生态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可用的资源与材料较少,生态水利工程的开发与设计工作相对滞后。

1.2生态水利工程与水利工程之间的协调工作不充分

生态水利工程的构建必须要考虑到当地生态系统的运转,同时生态水利工程的构建也需要建立在水利防洪、高效供电的基础之上。生态水利工程与传统水利工程最为显著的差异就在于其功能与服务目标之间的差异,在现阶段下,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生态水利工程和水利工程的整合。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与规划应该遵循的原则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也受到了一定的重视。在设计工作中,不仅要解决水体与水利的实际工作问题,也需要将生态环境维护好,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2.1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需要满足经济性、安全性与实践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与一般的工程施工相比,有着综合性的特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工作的难度,它不仅需要满足实际水利工程的承建需求,还需要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就必须进行统一的布局与安排,满足经济性、安全性与实践性的原则。

2.2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需要满足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需求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与建设工作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水文条件进行。举例来说,不同地区的水文条件与地质习性不同,那么就会形成不同的河槽断面。因此,在进行设计工作前,需要对具体的形态与特征进行部署,也只有全面地了解流域的环境、形态以及周围生态系统的实际情况,才能够设计出适宜当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水利工程。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仅仅考虑河流的自然特征,而生态水利工程则追求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设计人员在开展工作之前,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规律,并将其与人文科技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3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应该遵循整体性原则

在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规划时,需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就是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根据生态系统之中不同的生态因素提出综合性的设计方案。此外,生态系统是一个有着水文文化、降雨的动态系统,也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因此就必须要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大环境,这样才可以在根本上解决水利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态问题。

2.4明确生态敏感目标,对工程进行科学设计

在设计生态水利工程时,还需要充分地考虑到生态敏感目标,充分考虑到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可能发生的各种危害,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尽可能减少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此外,做好交接工作,让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明确生态水利工程的施工要求,并严格落实到施工过程中,减少施工对于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实现生态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

篇8

1工程概况

以下文章就某水利工程为例,对该水利工程中具体应用到的新技术展开探讨。着重对该水利工程中的具体新技术进行阐述。该水利工程设计最高拦河坝高度60m,设计最大蓄水量2.00亿m3,水利工程设计可以为下游的农业生产提供保障,在提供农业灌溉用水的基础上,为水利工程周边居民提供电力服务,水利工程的设计年发电量为2.5亿kw•h。该水利工程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受到地质因素和气候因素的影响,科学的对施工技术进行选择,选择了绿化混凝土技术、混凝土大面积碾压技术、生物砌块技术等进行应用,促使水利工程可以满足绿色施工和低碳生活的实际需求,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水利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水利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水利工程施工的新技术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降低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使得水利工程的施工效率,并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促使水利工程可以满足生态、绿色、环保的需求。

2.1绿化混凝土技术

绿化混凝土技术主要是在传统混凝土技术的基础上,将绿化植物与混凝土砌块相结合,从而使得水利工程的绿化效果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促使水利工程的在满足功能性的基础上,实现外观的控制。

2.1.1绿化混凝土的原理。绿化混凝土主要是将各类碎石、废料等可回收使用的集料进行应用,将混凝土制成砌块,并通过相关工艺流程,对混凝土砌块进行打磨和穿孔,促使混凝土砌块可以形成水利工程所需求的中空式混凝土,并用于水利工程的装饰中。并在空隙中,添加相关的废料和土壤,使得植物可以在空心砌块中的自然生长。

2.1.2绿化混凝土技术主要特征。将绿化混凝土应用到水利工程中,可以使得实例工程的功能性和生态性得到结合,使得绿色植物在固定混凝土砌块的基础上,对水利工程周边的水土进行保持,发挥植物的根部的特性和依附作用,使得水利工程的抗震等级和抗冲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提高水利工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而且绿色混凝土比传统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更强,可以有效的调节技术和自然环境质检的关系,实现非再生资源的重复利用,有效的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符合低碳理念的基本要求。

2.1.3绿化混凝土技术的具体运用。绿化混凝土具体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应用到水利工程的护坡中,在满足砌块的功能基础上,形成一道植物保护平整,大大的提高了护坡的有效性,提高了水土保持的能力,使得水利工程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中,可以使得水利工程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使得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2.2.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是针对混凝土的蓄水大坝进行施工,促使大坝可以有效的对承受蓄水的压力,促使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系数得到有效的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采用分段浇筑的方式,按照设计的浇筑顺序,科学的对混凝土进行泵送,并合理的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测温,促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

2.2.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特征。大体积混凝土具有厚度大、强度高、结构厚实的特征,可以有效的提高水利工程大坝的承载能力,使得大坝可以承受更多的压力,降低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促使水利工程的安全系数得到提升。但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受到工程条件复杂和混凝土量大的影响,还受到温度控制的影响,如果温度控制不够合理,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影响应用质量。

2.2.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它是一种较新的施工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中的,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的承载能力,应用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温度的测试,科学的对温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施工技术可以得到有效的应用。

2.3防水毯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毯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对膨润土和土工织物进行综合使用,促使其形成一个具有防水效果的施工材料。应用过程中,可以将其均匀的敷设在水利工程所需求的部分,可以有效的提高水利工程重点部分的防水功能,避免渗水和漏水的情况发生,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

2.3.1防水毯施工技术主要特征。防水毯施工技术主要是对自然材料进行合理使用,符合低碳环保的需求,降低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而且,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仅仅需要均匀的对其进行铺设,不用对平整度进行控制,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防水毯施工技术的使用可以使得后续的修补较为简单,可以降低维护的难度。此外,防水毯施工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

2.3.2防水毯方式施工技术具体应用。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将防水毯施工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中,在规避水利工程渗水的情况,还能使得水利工程的安全系数得到提升。并发挥水土保持和保护的能力。

2.4生物砌块技术

将生物砌块技术应用到实例工程中,同样可以使得水土工程满足绿色施工和生态建筑的需求,并使得水利工程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生物砌块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将一些生物废弃物作为工程材料进行使用,通常有麦秸、玉米秸等生物材料,通过相关工艺加工,促使生物材料应用到水利工程中,将生物材料制成生物砌块,可以有效的降低水利工程的施工成本,使得水利工程满足环保和低碳的需求。

2.5振冲技术

2.5.1原理。振冲技术需要合理的对高压水流进行应用,使用设备对松散的地基进行振动,从而使得地基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还可以对振动成孔,并向孔中进行填充物的添加,从而使水利工程的地基的稳定性可以得到控制。

2.5.2主要特征。振冲技术具有施工快捷,操作流程简单的特点,可以应用到水利工程施工中,而且,振冲技术的加固效果明显,可以适用不同的地质环境,实现对松散地基的有效处理,可以广泛的应用到砂性岩层、粘质土、湿陷性黄土等。

2.5.3具体应用。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受到松砂类地基的影响,需要合理对地基进行处理,采用振冲技术对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行控制,促使振冲技术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3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推动农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科学的对新技术进行应用,促使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规避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实现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作者:杨建福 单位:酒泉市水电工程公司

参考文献

[1]刘洋.浅谈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0:195.

[2]姜珊,陈佳聪.浅谈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5:180.

篇9

1 工程概况

以下文章就某水利工程为例,对该水利工程中具体应用到的新技术展开探讨。着重对该水利工程中的具体新技术进行阐述。

该水利工程设计最高拦河坝高度60m,设计最大蓄水量2.00亿m3,水利工程设计可以为下游的农业生产提供保障,在提供农业灌溉用水的基础上,为水利工程周边居民提供电力服务,水利工程的设计年发电量为2.5亿kw・h。该水利工程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受到地质因素和气候因素的影响,科学的对施工技术进行选择,选择了绿化混凝土技术、混凝土大面积碾压技术、生物砌块技术等进行应用,促使水利工程可以满足绿色施工和低碳生活的实际需求,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水利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 水利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水利工程施工的新技术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降低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使得水利工程的施工效率,并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促使水利工程可以满足生态、绿色、环保的需求。

2.1 绿化混凝土技术

绿化混凝土技术主要是在传统混凝土技术的基础上,将绿化植物与混凝土砌块相结合,从而使得水利工程的绿化效果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促使水利工程的在满足功能性的基础上,实现外观的控制。

2.1.1 绿化混凝土的原理。绿化混凝土主要是将各类碎石、废料等可回收使用的集料进行应用,将混凝土制成砌块,并通过相关工艺流程,对混凝土砌块进行打磨和穿孔,促使混凝土砌块可以形成水利工程所需求的中空式混凝土,并用于水利工程的装饰中。并在空隙中,添加相关的废料和土壤,使得植物可以在空心砌块中的自然生长。

2.1.2 绿化混凝土技术主要特征。将绿化混凝土应用到水利工程中,可以使得实例工程的功能性和生态性得到结合,使得绿色植物在固定混凝土砌块的基础上,对水利工程周边的水土进行保持,发挥植物的根部的特性和依附作用,使得水利工程的抗震等级和抗冲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提高水利工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而且绿色混凝土比传统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更强,可以有效的调节技术和自然环境质检的关系,实现非再生资源的重复利用,有效的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符合低碳理念的基本要求。

2.1.3 绿化混凝土技术的具体运用。绿化混凝土具体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应用到水利工程的护坡中,在满足砌块的功能基础上,形成一道植物保护平整,大大的提高了护坡的有效性,提高了水土保持的能力,使得水利工程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中,可以使得水利工程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使得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2.2.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是针对混凝土的蓄水大坝进行施工,促使大坝可以有效的对承受蓄水的压力,促使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系数得到有效的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采用分段浇筑的方式,按照设计的浇筑顺序,科学的对混凝土进行泵送,并合理的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测温,促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

2.2.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特征。大体积混凝土具有厚度大、强度高、结构厚实的特征,可以有效的提高水利工程大坝的承载能力,使得大坝可以承受更多的压力,降低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促使水利工程的安全系数得到提升。但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受到工程条件复杂和混凝土量大的影响,还受到温度控制的影响,如果温度控制不够合理,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影响应用质量。

2.2.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它是一种较新的施工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中的,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的承载能力,应用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温度的测试,科学的对温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施工技术可以得到有效的应用。

2.3 防水毯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毯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对膨润土和土工织物进行综合使用,促使其形成一个具有防水效果的施工材料。应用过程中,可以将其均匀的敷设在水利工程所需求的部分,可以有效的提高水利工程重点部分的防水功能,避免渗水和漏水的情况发生,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

2.3.1 防水毯施工技术主要特征。防水毯施工技术主要是对自然材料进行合理使用,符合低碳环保的需求,降低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而且,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仅仅需要均匀的对其进行铺设,不用对平整度进行控制,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防水毯施工技术的使用可以使得后续的修补较为简单,可以降低维护的难度。此外,防水毯施工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

2.3.2 防水毯方式施工技术具体应用。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将防水毯施工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中,在规避水利工程渗水的情况,还能使得水利工程的安全系数得到提升。并发挥水土保持和保护的能力。

2.4 生物砌块技术

将生物砌块技术应用到实例工程中,同样可以使得水土工程满足绿色施工和生态建筑的需求,并使得水利工程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生物砌块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将一些生物废弃物作为工程材料进行使用,通常有麦秸、玉米秸等生物材料,通过相关工艺加工,促使生物材料应用到水利工程中,将生物材料制成生物砌块,可以有效的降低水利工程的施工成本,使得水利工程满足环保和低碳的需求。

2.5 振冲技术

2.5.1 原理。振冲技术需要合理的对高压水流进行应用,使用设备对松散的地基进行振动,从而使得地基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还可以对振动成孔,并向孔中进行填充物的添加,从而使水利工程的地基的稳定性可以得到控制。

2.5.2 主要特征。振冲技术具有施工快捷,操作流程简单的特点,可以应用到水利工程施工中,而且,振冲技术的加固效果明显,可以适用不同的地质环境,实现对松散地基的有效处理,可以广泛的应用到砂性岩层、粘质土、湿陷性黄土等。

2.5.3 具体应用。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受到松砂类地基的影响,需要合理对地基进行处理,采用振冲技术对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行控制,促使振冲技术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3 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推动农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科学的对新技术进行应用,促使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规避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实现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洋.浅谈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0:195.

[2]姜珊,陈佳聪.浅谈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5:180.

篇10

一、农田水利工程的特征及重要性

1、农田水利工程的特征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保证农业安全生产建设的利民工程,主要服务于农田灌溉与除涝,促使农田向旱涝稳产田转变,保证了绝大多数粮食的安全生产、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及水资源的合理管控与运用。农田水利工程里面一般包含了浇灌渠道、排水沟道、泵站、涵洞、水闸、农田桥、机电井、灌排设施等,一般都表现出占地广、工程资金投入大、总工程耗时、施工条件比较差、公益性色彩强的特征。

2、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是农业经济,水利又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中之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行小康奋斗目标的新时代新背景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建设和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管迫在眉睫。

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水利建设资金的管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很大一部分来自国家的财政补贴,但是国家对资金的落实情况缺乏监管,难免出现一些地方行政单位将水利建设费用挪用的情况。除此之外,农田水利建设投资是一种偏公益性行为,资金回收耗时长,很少会有社会性资金主动注入,导致资金来源较为单一。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很多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不能按期进行,哪怕一些已开工的水利工程项目,一些时候也会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出现不断延后的现象,大大延缓了水利工程的进度。

2、建设前期规划缺乏合理性在规模方面,农田水利工程往往不会很大,但是涉及的角度大、范围广,与农田本身的高低程度、自身原本的水利规划等因素密切相关。很多规划设计人员对水利建设工程区域的地貌缺少充分的了解,导致最终的设计存在一些或大或小的瑕疵。在施工现场也存在较多的不定因素,影响了后期的建设管理。作为后期进行工程管理的依据,如果设计图纸就存在问题,后期施工进度就必然受到影响,也不利于控制项目成本。如果规划中占用了政府没有提前与农民沟通好的农田,会让项目进展减慢。水利工程的设计要尽量减少农田的占用,减少不必要的冲突[1]。3、施工人员管理不当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人员应该招聘一些高素质并且具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做好上岗前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一些工龄较长的技术人员也要加强基本教育,切实提高技术应用的水平,防止出现技术经验与新技术不匹配的情况[2]。

三、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1、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离不开资金支持,成立农田水利工程专项津贴有利于工程的推进,要不断想方法扩大专项资金的投入规模。政府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各级政府加大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必不可少,要扩充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并且建立严格的管控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合理征收地方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可以提取一部分土地出让的获利资金投入到新的农田水利建设中。想方设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社会企业投资的主动与积极性,推动农田水利建设往良性市场方向发展。

2、前期设计规划工作要落实到位在前期设计时,负责设计的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合理规划,比如水资源的调度尽量多的保留原有的路线,减少或者避免占用农田的情况。要对原有灌溉路线进行优化,多考虑当地农户的需求。在水利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农田灌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还要多考虑水的排放问题。

3、遵循人本原则将农民用水方面的利益追求放在首位,把提升农村水利工程抗灾性能和管理工作水平作为首要目的,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加大节约用水的管理力度,确保农民经济效益的增加,使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等都能得到稳步发展,使农业经济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