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的含义模板(10篇)

时间:2024-02-03 17:05: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社会政策的含义,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社会政策的含义

篇1

在较早被介绍给中国读者的各类“新知”中,关于“复杂系统”的知识与哲学或许是理论内涵最丰富并且政策意义最显著的一门科学。当我们面对复杂系统时,首先要从总体上把握它,不是沉迷于细节,而是直面“总体”现象。

借用桑塔费学派的简明语言,假设每一行为主体只熟悉它附近的局部环境并由此作出简单的适应性选择,那么,由大量这样的行为主体组成的群体将表现出复杂系统的特征。如奥墨罗德所论,这时,短期的群体行为是不可预测的,因为系统的另一特征是,不断地涌现出以往没有的性质;从而,系统的第三特征是,历史从来不是单一的。换句话说,历史从来就是“非决定论的”,这一特征导致了“多元历史”观。

生活在具有上列复杂系统三项特征的社会里,我们每一个人怎样适应我们的生存环境呢?道德哲学家和经济学家斯密曾系统地把所谓“公正旁观者的合宜同情”原理运用于西方社会,并由此撰写了《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与稳态社会不同,在转型期社会,作为斯密原理的基础的“合宜的同情”――它对应于“一般均衡”的行为与情感,离散化为许多“局部的合宜性”――它们之间可以发生激烈冲突。今天,关于复杂系统的许多局部合宜性之间潜在冲突的研究,被称为“非均质网络”的社会科学或“网络物理学”。

基于“求生存”的本能和“要生存得更好”的欲望,在上述的复杂系统内,每一社会成员只熟悉与他相邻的社会成员们的行为和情感模式,在他熟悉的这些行为和情感模式中,他选择“最好的”。假如他如通常所表现的那样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那么他会模仿“最成功的”――事实上,我们很难区分“选择”与“模仿”,因为没有人能够完全独立地选择,恰如没有人能够一模一样地模仿。

于是,我们看到,他选择“春节回家并且忍受拥挤效应”(学生和民工);他选择“买车并且比不买车更多地污染环境”(都市白领);他选择“制造或出售假冒伪劣商品并且由此获得金钱回报”(商人和学者)……概而言之,他选择“在名利场上更成功并为此而更深和更久地出卖良心”。

晚近的仿真研究表明,如果行为与情感的模式A对个体而言比模式B更成功,那么,在复杂系统内,只要采纳A的个体的总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一,模式A就会迅速取代模式B,而成为独占的行为与情感模式(参阅Martin Nowak,et.al.,2007,“the one-third law of evolutionary dynamics”,《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vol. 249,pp.289-295)。复杂系统的这一特征被称为“三分之一定律”,它广泛地出现于社会生活各领域,多年前已被诸如米尔格罗姆这样的经济学家注意到并写入“管理经济学”教科书。

篇2

一、会计政策及其选择的含义

(一)会计政策的含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定,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政策是会计处理上所选择的能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具体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会计政策是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桥梁,它体现了会计理论思想,又规范着企业会计实务,对资本市场上的利益相关者意义重大。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含义

会计政策选择是一种决策,是管理层根据特定情况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作出的选择。其主要目的在于以一定的方式影响(形式上或实质上的影响)会计系统产出的信息。

会计政策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影响客观上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只要企业在宏观会计政策范围内对会计处理方法有选择的权力-这种不确定性就始终存在。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将导致企业利害关系集团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投资决策行为,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分析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会计报告系统可以看作信号显示系统,它旨在向所有者传递管理者的努力程度和能力。例如,稳健的会计政策传递着这样的信号:公司的盈利质量高,有充足的现金流量,管理层对企业未来充满信心。如会计政策的稳定性向外界传递着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相对稳定。会计政策一旦选定,就不得随意变更。许多面临亏损和违约边缘的公司,往往通过无理由地变更会计政策,使亏损变为盈利。

在有效市场假说(EMH)条件下,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不会影响证券的市场价格,除非不同的会计政策具有直接的现金流量后果。各种会计政策如摊销方法的选择、存货的先进先出法还是后进先出法,只会影响报告期的账面利润,并不会影响现金流以及股利。只要企业披露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及与之相关的变化信息,投资者自然会根据差异作出相应的调整,不会被不同的会计政策所干扰。

从委托理论看,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信息不对称导致经理人的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增加,股东的契约监督成本很高,通过对不同会计政策的选择可以影响契约监督成本,进而影响企业价值以及各利益主体的利益。

三、实证会计理论的三大假说

会计政策选择行为是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目的是试图解释和预测各利益集团是如何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来实现各自的目标。从契约理论出发,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与管理报酬契约、债务契约和政府契约密切相关。

(一)管理报酬契约与会计政策选择

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关系通常表现为一系列的相关契约,主要是报酬契约。由于二者的目标并不一致,所有者想要使财富最大化,而管理者则想要更多报酬和享受。管理层可能会有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这样的问题。所有者为了提高企业价值,须支付给管理者更高的享受成本,为了有效解决利益冲突,通过签订最佳管理报酬契约,所有者向管理者提供激励,促使其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努力。

为检验报酬契约和会计政策选择之间的关系,Watts和Zimmerman提出了实证会计理论三大假说之一的“红利计划假说(The Bonus Plan 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分红计划并不总是促进企业管理人员选择可增加当期盈利的会计政策,通过操纵不同期间的会计收益,将会影响经理人员红利报酬的现值,并增加其获取报酬的确定性程度。

(二)债务契约与会计政策选择

债务契约是指企业经理人员代表股东与债权人签订的、用于明确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一种法律文书,包括各种贷款契约、债券发行契约等。企业通常应以一定的债务偿付能力或水平等限制性条款来保证债权的安全,如规定最低限度的流动比率,限制对资产的清理和转移,防止支付清算股利,限制可能增加企业风险的兼并或投资活动,规定利息保障倍数,限制企业发行新债等。

Watts和Zimmerman提出的“负债权益假说”。该假说认为,较高的负债权益比意味着较高的负债程度,它能给企业带来杠杆利益,但同时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当企业负债融资的成本小于投资带来的报酬率时,企业管理人员就有可能选择提高当期盈利的会计政策;当负债融资的成本大于投资带来的报酬率时,企业管理人员就有可能选择降低当期亏损的会计政策。

红利计划假说是针对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内部契约关系而言的。负债权益比率假说则针对的是管理者与债权人、股东之间的外部契约关系。

(三)政府契约与会计政策选择

政府契约是政府为限制、规范社会团体或个人行为而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等,在此仅指与会计核算相关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税收法规等。

Watts和Zimmerman认为,政治活动是一种为转移财富而进行的竞争,这种竞争将导致企业的财富部分地被转移至经营者以外的个人手中。这种由于政治活动对企业造成的损失称为政治成本,原因可能来自政府、社会舆论及公众,其内容具体包括寻租成本、税费管制成本和社会契约成本等。

按照政治成本假说(Po1itical Cost Hypothesis),政治成本较大的公司更希望在政府和公众面前表现得成熟和稳定,此外,这类企业的自身财务制度往往相对健全,对企业或个人的声誉比较珍惜。相比之下,政治成本较小的公司,受到的关注少,声誉成本低,更可能采取会计造假手段来操纵利润。因此,对政治成本大的企业而言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来平滑各期的会计收益。

参考文献:

篇3

社会公正是一种关于社会价值取向的理想状态,在这种状态里,社会的不同利益主体(包括个人)遵照同一规则行动,在此规则下,他们保护与追逐各自应得的利益,最终实现彼此动态的利益均衡。那时,每个个人的生存空间都是不断扩展的。

社会公正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它是一种理想状态(目标状态)。。。。。。

篇4

1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 1 )物质资料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 3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生产关系

2 .经济规律

( 1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和类型

( 2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

(二)商品和货币

1 .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

( 1 )商品的二因素

( 2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 3 )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2 .商品的价值量

( 1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2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 3 )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

3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本质

( 1 )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

( 2 )货币的本质

4 .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流通规律

( 1 )货币的职能

( 2 )货币流通规律

5 .价值规律

( 1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实现形式

( 2 )价值规律的作用

(三)资本与剩余价值

1 .货币转化为资本

( 1 )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

( 2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 3 )劳动力的买和卖

2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 1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 2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

( 3 )资本的本质和剩余价值规律

3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 1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2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3 )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4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 1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 2 )工资的形式

(四)资本积累

1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 1 )生产和再生产

( 2 )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

( 3 )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 4 )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几个因素

2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相对人口过剩

( 1 )资本有机构成及其提高

( 2 )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 3 )相对人口过剩

(五)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1 .资本循环

( 1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形式

( 2 )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的统一

2 .资本周转

( 1 )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

( 2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 3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 4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六)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1 .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

( 1 )个别资本的再生产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 2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2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 1 )社会总产品实现过程的三大交换

( 2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3 .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 1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 2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 3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 4 )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4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 1 )经济危机的现象和实质

( 2 )经济危机的根源和直接原因

( 3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

( 4 )战后经济危机的特点

(七)剩余价值的分配

• 利润和平均利润

( 1 )利润与利润率

( 2 )利润平均化与生产价格

2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 1 )商业资本的形成

( 2 )商业资本的职能作用

( 3 )商业利润

3 .借贷资本和银行利润

( 1 )借贷资本的形成、本质和特点

( 2 )借贷利息和企业利润

( 3 )利息率

( 4 )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4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地租

( 1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地租

( 2 )级差地租

( 3 )绝对地租

( 4 )地租、地价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八)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1 .垄断的形成

( 1 )从自由竞争到垄断的转变

( 2 )垄断组织的形式和实质

( 3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 4 )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2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 1 )银行业的垄断和银行的新作用

( 2 )金融资本的形成

( 3 )金融寡头的统治

3 .战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 1 )垄断程度不断提高

( 2 )垄断组织经营方式日趋多样化,“混合联合公司”广泛发展

( 3 )金融垄断集团统治的新变化、新特点

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1 )经济危机的实质

( 2 )经济危机的形成机制

(九)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 2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持续迅速发展的原因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 1 )国有垄断资本

( 2 )国家和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

( 3 )国家和私人密切联系的垄断资本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

(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必要性

( 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政策措施

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

(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 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两重作用

(十)国际垄断和经济全球化

1 .国际垄断组织

( 1 )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 2 )国际垄断组织的本质

2 .跨国公司

( 1 )跨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

( 2 )跨国公司的主要特征

( 3 )当代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特点

• 经济全球化

( 1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

( 2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 3 )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考试题型 :

• 单选 30%

• 判断 20%

• 简答 27%

• 计算 13%

• 论述 10%

主要参考教材 《政治经济学》刘熙钧主编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9 月第 3 版

第二部分:《西方经济学》( 150 分)

(一)导言

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1 )资源的稀缺性。

( 2 )选择与资源配置。

( 3 )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2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1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 2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3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1 )实证分析法。

( 2 )规范分析法。

(二)需求、供给、价格

1 、需求理论

( 1 )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

( 2 )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 3 )需求定理。

( 4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2 、供给理论

( 1 )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

( 2 )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 3 )供给定理。

( 4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3 、价格理论

( 1 )均衡价格的形成。

( 2 )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 3 )价格机制如何调节经济。

( 4 )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三)弹性理论

1 、需求价格弹性

( 1 )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及计算。

( 2 )需求弹性的分类。

( 3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2 、弹性理论的运用

( 1 )需求弹性与“谷贱伤农”现象。

( 2 ) 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四)消费者行为理论

1 、欲望与效用

( 1 )效用的含义。

( 2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

2 、边际效用分析

( 1 )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含义。

( 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3 )消费者均衡。

( 4 )边际效用与需求定理。

( 5 )边际效用与消费剩余。

3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

( 1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 2 )消费者均衡。

(五)生产理论

1 、生产与生产要素

( 1 )生产与生产要素。

( 2 )生产函数。

( 3 )短期与长期。

2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要素合理投入

( 1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 2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 3 )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3 、规模经济与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 1 )规模经济。

( 2 )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 3 )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4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 1 )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

( 2 )等产量线的含义及其待征。

( 3 )等成本线。

( 4 )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六)成本与收益

1 、短期成本分析

( 1 )短期七种成本。

( 2 )各种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

2 、长期成本分析

( 1 )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 2 )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的关系。

3 、收益与利润化

( 1 )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 2 )利润化原则。

(七)厂商均衡理论

1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 1 )完全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 2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 3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 4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 5 )对完全竞争市场的评论。

2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 1 )完全垄断的含义与条件。

( 2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 3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 4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 5 )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

3 、垄断均衡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 1 )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 2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 3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4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 1 )寡头垄断的含义与条件。

( 2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5 、各种市场结构经济效率的比较

(八)分配理论

1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 1 )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

( 2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生产要素需求。

( 3 )生产要素的供给。

2 、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

( 1 )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

( 2 )利率的决定。

( 3 )地租的性质和地租的决定。

( 4 )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

( 5 )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九)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1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

( 1 )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

( 2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

( 3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含义及其关系。

( 4 )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 5 )国民收入核算指标的缺陷

2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 1 )生产法。

( 2 )支出法。

( 3 )收入法。

(十)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 1 )总需求的构成。

( 2 )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 3 )消费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 4 )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

( 5 )乘数理论。

2 、 IS — LM 模型

( 1 ) IS 曲线。

( 2 ) LM 曲线。

( 3 ) IS—LM 模型及其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的应用。

3 、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 1 )总需求曲线。

( 2 )总供给曲线。

( 3 )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 4 )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 5 )短期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十一)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1 、失业理论

( 1 )失业与充分就业。

( 2 )失业的类型。

( 3 )失业的影响。

2 、通货膨胀理论

( 1 )通货膨胀及其衡量。

( 2 )通货膨胀的原因。

( 6 )通货膨胀的影响。

3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十二)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

1 、经济周期

( 1 )经济周期的含义。

( 2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2 、经济增长

( 1 )经济增长的含义。

( 2 )经济增长的源泉。

(十三)宏观经济政策

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 、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3 、货币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考试题型 :

• 判断题 20%

• 单选题 40%

篇5

在我国法律上,劳动者是法律主体之一,是通过法律来赋予劳动权利与义务的自然人,但由于我国各项法律法规的立法理念和立法宗旨不尽相同,因此,在不同的法律中,劳动者的含义也不同。在我国的法律中,劳动者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宪法中的劳动者含义

在我国宪法上,对于劳动者的定义并未直接做出阐述,而是在各项条文法例中间接表现出来,在我国2004年修正的宪法中,对劳动者的定义主要有:第一种是指相对于剥削阶级的阶级群体;第二种是指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群,例如农民、城市劳动者等,在我国宪法的第8条和第42条中对此有解释;第三种是签订劳动合同的人群,我国宪法的第43条和第44条对此有解释。

(二)社会保险法中的劳动者含义

社会保险法主要阐述的是被雇佣者与雇佣单位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保险法的保障人群范围正在不断的夸大,并将公务员、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等加入其中,增加了受保障人员数量,更好的帮助了社会稳定。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保障对象是具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同时,也包括了退休后的劳动者,除此之外,劳动这的分类具有很多种,例如:国家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员工等等,根据劳动者所参与保障的险种不同、以及劳动者所在地域的保险政策不同,又可以分为更多的种类。根据我国的《工伤保险条例》(2004年)的相关规定,工伤保险的保障对象是指劳动者,这里的劳动者指的是职工和雇工,职工是指与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各种劳动形式的劳动者,雇工是指与有雇佣权利和资质的企业存在劳动关系的非确定期限以及劳动形式的劳动者(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

二、两大法系对于劳动者的含义解析

世界各国对劳动者的含义解释都是因地制宜的,且政策不同、国情不同都会影响劳动者含义的界定,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两种,接下来,本文将重点阐述劳动者定义在两种不同系别中的区别。

(一)英美法系中劳动者的含义

英美法系对劳动者的含义解释的产生是以美国和英国作为主要主体的,在美国和英国中,劳动者被称为employee,它起源于主人与仆人的老式说法,听从主人的吩咐的人群即劳动者,还有一种含义是指独立工作者,也叫自雇劳动者,即为自己工作,没有雇主,后者不存在劳动权利和劳动争议处理等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所谓的主人和仆人的概念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雇主和被雇佣者,但雇主不再控制被雇佣者的所有行为,只是思路或某项决定,对于执行情况,雇主不再有权进行控制,因此,英美法系对劳动者的含义解释已逐渐停止使用。

(二)大陆法系中劳动者的含义

大陆法系对劳动者含义的解析是依据自然人的人格属性做基础的,在大陆法系中,劳动者是指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根据他人的决定提供具有人格的从属性劳动,这里所指的人格从属性是指劳动者在接收到雇主的指挥、决定后提供劳动服务的行为。例如:劳动法中第5条规定:本法称受雇人者,谓劳动者及使用人,学徒亦包括在内。无劳动契约关系,基于特定他人之委托,为其计算而给付劳动者之人视同受雇人。由此可见,相对于英美法系对劳动者的定义更具有实用性且更符合当代社会对于劳动者的定义。

篇6

经济学基础实践性教学,让学生深入领会和熟练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分析和研究经济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掌握需求、供给与价格理论、弹性原理;理解消费者均衡的条件;领会生产、成本理论;理解厂商均衡理论、生产要素的分配理论;理解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掌握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货币需求、供给与利率的决定理论;理解IS—LM模型;领会财政、货币政策的种类及其手段。促进学生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能够正确领会和理解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和基本规律,能够对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进行简单分析,具备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1.总论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有相互竞争的用途的科学。了解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必然性,理解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及其解决的问题,熟悉经济学基本概念,了解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2)教学内容。稀缺性与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产品,各生产多少?用什么方法去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如何生产?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2.需求和供给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需求与供给的含义及规律;理解市场均衡价格原理,掌握价格分析方法;了解弹性的含义,掌握简单的弹性计算。(2)教学内容。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有购买能力且愿意购买该商品的数量。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有出售能力且愿意出售该种商品的数量。均衡价格;需求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

3.偏好与效用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熟悉消费者的偏好;知道完全替代品、完全互补品、厌恶品、中性商品;了解效用的概念;理解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掌握边际效用分析方法;掌握无差异曲线分析法。(2)教学内容。欲望与效用;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与价格效应。

4.厂商理论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生产函数的概念;了解单一可变生产要素条件下的产量变化规律;理解生产的合理区域;掌握两种生产要素合理组合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2)教学内容。生产与生产函数;成本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厂商均衡理论。

5.成本与收益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理解成本的含义;了解短期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的关系;掌握短期成本的简单计算;了解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的区别;理解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目标。(2)教学内容。成本的含义;短期成本;长期成本;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6.市场理论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四种市场结构类型及其特点;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特点;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商品价格的决定以及厂商如何决定其产量;理解完全垄断厂商的特点;掌握完全垄断市场商品价格的决定以及厂商如何决定其产量。(2)教学内容。市场与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7.要素收入理论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理解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了解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决定;了结洛伦斯曲线的含义;掌握基尼系数的计算。(2)教学内容。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8.市场失灵与政府垄断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掌握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标准和收入再分配政策;掌握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了解收入分配的一般原则。(2)教学内容。市场失灵;解决市场失灵的对策;政府失灵论。

9.总需求与总供给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总需求函数,宏观生产函数,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乘数的含义与计算;IS曲线、LM曲线的含义;了解需求变动时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总供给曲线变动时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2)教学内容。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函数的含义;乘数的含义与计算;IS曲线与LM曲线的含义;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是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

10.失业与通货膨胀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和类型;了解失业的含义和类型;理解通货膨胀和失业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了解菲利普斯曲线。(2)教学内容。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含义和类型;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和菲利普斯曲线。

11.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经济增长的含义;了解经济周期的含义;了解经济周期的成因。(2)教学内容。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周期的含义和成因;增长核算方程;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人口增长对经济有哪些影响;经济增长的源泉。

12.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财政政策目标;了解财政政策的运用;了解货币政策的含义;了解货币政策的运用;资本证券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2)教学内容。经济政策: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平衡国际收支。财政政策: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财政思想的演变,财政政策在实践中的制约因素,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赤字与公债,西方财政的分级管理模式。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货币创造机制,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货币政策其作用的其他途径,货币政策在实践中的制约因素,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的关系。资本证券市场:股票和债券,证券的发行和流通,证券的交易与价格,证券投资收益及风险。金融衍生品市场:期货交易,垫头交易,期权交易,双向期权。

13.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熟悉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组织;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有关倾销的基本知识;政府调节国际经济往来的措施。(2)教学内容。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金本位制的优点,金本位制的不足之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货币体系的演进。倾销的含义,倾销的特征,反倾销的措施,倾销的确定。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鼓励出口的贸易政策,外汇市场干预,关税。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刑事政策功能;科学界定;运行 

 

     刑事政策的制定与运行,其终极目的是发挥刑事政策的最佳功能,实现刑事政策的效益最大化。因而,研究刑事政策就必然要研究刑事政策的功能。目前,学界对于刑事政策功能的认识并不统一,而理论上的混乱又可能带来刑事政策运行中的误区,因而有必要予以澄清,从而使得刑事政策的运行机制能够发挥其最佳功能。

一、刑事政策功能的科学界定

对刑事政策功能的科学界定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认识。

(一)功能词义本源的认识

《现代汉语词典》将“功能”解释为“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效能”。{1}储槐植教授认为“功能,指事物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按此释义,刑事政策的功能即刑事政策运行所产生的社会积极作用,也就是刑事政策在预防和控制犯罪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而刘仁文博士却认为,“那种认为‘刑事政策的功能指的是刑事政策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的观点并不妥当,事实上,功能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因为积极与消极是一种主观评价,例如,某一项刑事政策的出台,突破了罪刑法定的原则,它带给法治的破坏作用是一种消极功能”。{2}笔者认为,刘仁文博士的观点忽略了功能的本源意义,因为只有事物发挥有利的作用才是功能的含义,而消极的作用不是功能的含义。同时,刘仁文博士所举的例证,也不是刑事政策功能的表现形态,不足以论证刑事政策的消极功能。“政策效力是指一项政策在运行过程中对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客观影响。即一项政策付诸实施以后,所导致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或激化,社会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发展的加速或停滞等一系列变化。”“政策效力从性质上可以划分为正效力和负效力两种形式。所谓正效力,即一项政策所导致的社会问题的解决,社会关系的协调有序,社会发展目标的相互促进,社会发展的加速等一系列积极影响。在政策实践中,大量的政策是发挥正效力或正效力占主导地位。这是因为,大多数政策在出台以前都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评估论证,付诸实施后又能得到坚决有效的贯彻执行。所谓负效力,即一项政策所导致的社会矛盾的加剧,社会发展速度的下降,社会发展目标的损害,社会结构紊乱与有害结果。负效力产生的原因很多,区分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有的是由于决策失误所产生的负效力,这是政策规范本身导致的负效力;有的是政策执行不力或执行偏差所导致的负效力;有的是政策本身正确,执行得力的前提下不可避免的一些负效力。”。{3}从以上政策学者对政策效力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刘仁文博士显然是混淆了两者的概念,将政策效力视为政策功能,同时其所例举的现象只是政策决策失误所产生的负效力的表现,而非政策功能的表现形式。

(二)系统论的认识

篇8

恩斯是第一位承认市场上存在非自愿失业的经济学家,在他看来,只要社会能提供足够的有效需求,失业问题就可以解决,为此必须依靠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直接干预,来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从而解决失业。新古典综合派的失业理论也是建立在凯恩斯非自愿失业的基础上,他们认为只要提高价格水平使实际工资下降,就可以增加劳动需求实现充分就业。货币主义的弗里德曼提出了单一货币政策,即货币供给量每年按固定比例增长以此来制造通过膨胀从而减少失业。新凯恩斯主义继承了凯恩斯主义关于市场非出清的基本理念,他们主张进行微观制度改革,以降低在业工人的权利,增加失业工人对厂商的诱惑力。

综上所述,西方失业理论按其假定前提和政策含义课归结为两类:第一类是在假定条件下的非市场出清,在政策含义上国家通过宏观政策来解决失业的非自愿失业理论;第二类是在假定前提上的完全竞争市场即市场出清,在政策含义上倡导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的自然失业率理论。

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计划经济时期根本没有失业这个概念,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失业这种问题才慢慢出现,因而我国的经济学家才开始慢慢关注失业这种经济现象,对失业理论才有了深入的研究。

一、我国失业问题的原因

(一)体制性因素。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转轨,市场开始起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在竞争中一些企业因经营不善而破产引起大量失业,加上我国现在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全面建立,劳动力市场不充分,就业信息落后,劳动力流动遇到种种壁垒,都加重了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脱节,带来了失业的增加。据统计,1998年至2003年3月全国仅国企下岗工人2750万人,而且近下岗工人再就业率呈下降趋势。

(二)结构性因素。

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发展出现阶段性变化,进入产业结构升级的时期。一是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入城镇,必然会对城镇劳动力就业产生挤出效应;二是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以前依靠大量资源和人力投入发展经济的方法被结构调整冲击。

(三)人口因素。

由于我国人口多,基数大,虽然在八十年代实行计划生育缓解了人口增长,但是人口增长要在21世纪中叶才能停止,由此带来大量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近几年来,全社会经济活动人口和实际就业人口之间差距平均在1500万人左右。因此在庞大的人口压力下,就业形式十分严峻。

(四)国际因素。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的国际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使我国的就业形式与国际经济发展情况密切联系起来,在经济发展阶段,我国外贸大量出口,吸纳大批劳动力就业,在经济动荡阶段,我国外贸出口减少,致使大批劳动力失业。如由美国的次贷危机而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致使我国沿海出口型企业大量停产甚至倒闭,使许多劳动力失业。(见表1)

二、我国财政政策实施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一)宏观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总量。

从根本上讲,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我国政府从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一方面,通过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投资规模,1998―2004年,我国共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100亿元;另一方面,取消贷款额度限制,扩大货币供应量,刺激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统计资料表明,1998―2006年,我国的GDP增长速度保持在7.8%~10.7%之间,全社会就业人口由70637万人增加到76400万人,这说明,我国宏观上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不仅有效的拉动了经济增长,也有效的拉动了就业能力。(见图一)

(二)收入支持政策:建立各种社会保障制度。

1998年针对国有企业大量下岗工人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问题,国务院提出建立和完善各种保障制度,为下岗工人提供必要的社会救助。第一条保障线是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这是从1998年开始为安置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产生的大量下岗工人而建立的一种临时性的保障制度,为下岗工人发放基本生活费,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第二条保障线是失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从1986年建立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体制的转轨,实现了从制度象征到有效制度的转变。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不仅限于国有企业及职工,还延伸到城镇各类企业、事业单位,使城镇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全体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参加失业保险的权利。第三条保障线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国家对实施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市居民给予必要帮助的制度。2006年底全国共有2240.9万城市居民享受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共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22.1亿元。上述三条保障线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衔接,构成了中国目前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社会救助的政策主体。

(三)就业扶持政策:减免税收,增加投入,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财政优惠政策措施,减免税收,增加财政投入,着力支持就业和再就业。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一是支持下岗工人自谋职业。下岗工人从事个体经营的,三年内免征各种税费,并提供两年的小额无息贷款。二是鼓励服务性企业吸收下岗工人,对于这种企业实行减免企业所得税,并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三是对就业困难对象实行再就业援助。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同时各地根据实际,提供适当比例的岗位补贴。

三、小结

总之,我国的就业问题虽然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最根本的是经济总量的问题。无论是从长期看还是短期来看,加快经济发展都是缓解就业矛盾的根本出路。因此,我国政府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功能,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从而吸纳更多人就业,以保证我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苏明.财政现实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2

篇9

知识经济、内生增长理论与财政政策 时间:2000年07月25日 种种迹象表明,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时代后,正逐步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按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知识包括所有的人类发明与发现,主要是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知识经济强调知识和信息是经济的基础,强调科学技术在经济中的突出作用,强调人力资本与学习的重要性,强调政府在知识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经济的逐步形成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与增长的必然结果,它呼唤一定的经济增长理论与其相适应并提供政策导向,迄今为止较全面地解释知识经济形成及其要素的经济理论是所谓“内生增长理论”(The Theory of Endogenuous Growth)或“新增长理论”。初始于八十年代中期、成型于九十年代初的这一增长理论认为,长期经济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解释的,也就是说,在劳动投入过程中包含着因正规教育、培训、在职学习等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包含着因研究与发展、发明、创新等活动而形成的技术进步,从而把技术进步等要素内生化,得出因技术进步的存在,要素收益会递增而长期增长率为正的结论。相比较而言.现代新古典增长理论虽也看到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只把它们视为外生因素,所以后者也被称为“外生增长理论”。

就知识经济社会中财政政策含义而言,内生与外生增长理论之间存在着分歧。虽然绝大多数财政经济学家一直认为财政政策会影响经济增长(如扭曲性税收的负效应,累进税对储蓄倾向的不利影响以及增税动员额外资源以提高公共投资水平等等)。但外生增长论却认为,长期经济增长完全是由经济体系之外的外生因素决定的,因此无论采取什么政策,长期增长都不变,换言之,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充其量只有短期效应,而不能影响长期增长;而内生增长论则认为,一国的长期增长是由一系列内生变量决定的,这些内生变量对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是敏感的,并受其影响。如果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决定的,则关键在于经济行为主体(特别是政府)如何能够影响增长率的大小。“因此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内生增长论的政策观点符合知识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为财政政策在知识经济中的适用一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内生增长理论的财政政策含义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即一方面一国的财政制度要不断调整以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另一方面财政政策必须努力促进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具体说来,按照内生增长的因素,我们至少可以概括出促进知识经济发展与增长的三大财政政策措施:第一、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措施:政府直接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政府提供税收刺激或财政补贴鼓励企业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第二,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措施,政府直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政府提供税收刺激或财政补贴鼓励企业投资基础设施。第三,增加研究与发展投资的政策措施,或者政府直接增加研究与发展投资,或者提供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鼓励企业增加研究与发展的投资。

篇10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经济快速增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地提高,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发生一些问题,比如说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正不断扩大甚至有两极化的趋势,各个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很大,经济发展很不均匀,一些生活在底层的人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等等。政府也将解决收入分配过大问题列入了十二五规划中。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主要表现在教育分配差距,地区收入分配差距和各行业收入分配差距三方面。通过对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原因的探索,明晰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症结所在,同时为我国政府作出合理的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二、收入分布的含义以及收入分配差距的含义

(一)收入分布的含义

即从一定的源泉反复取得的其源泉不受损失而可自由消费的产品或价值,它是一定经济过程分配的结果。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出来的产品或价值按一定标准分配给消费者的活动过程。

(二)收入分配差距的含义

通常是指经济发展中的规模收入分配差距,即个人之间或各类人之间所得收入的差距。相对差距是以收入比重获取收入相对份额表示的收入差距,绝对差距是指以货币单位或其他实物指标表示的收入差距。

在实际应用中,用的比较多的指标主要有五种收入分配差距的衡量指耍郝迓状那线;基尼系数;泰尔指数;阿提金森指标;五等分指标。本文主要使用的是基尼系数。这主要基于以下考虑:(1)基尼系数是国际经济学界所采用的最流行的指标,便于国际比较;(2)基尼系数能以一个数值反映总体差距,也能进行分解分析。

三、造成收入分布差距的原因

(一)我国地区对个人收入分布差距的影响分析

1.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分布差距产生的原因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经济地理都不相同,造成我国在大地带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的原因很多。但三大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平衡是导致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变动和体制或制度创新三方面内容。

各地区在市场初次分配的机会不平等导致了居民收入分配的地区差距特征收入来源于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地区差距则受限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

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使“先富”带动“后富”缩小地区差距、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基本政策最终流于形式。

市场的“马太效应”必将使我国居民收入分布地区差距呈逐步扩大的趋势。经济发展好的地区已经拥有进一步发展的资金、技术,地区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人力资本不平等是使地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随着收入上升,人们对人力资本各个组成要素的需求也上升。另外,人力资本的各个方面也会影响人们的生产力和收入水平。

2.城乡收入分布差距原因分析

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中国长期以来实行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的方针,对城市人口的增长实行双重控制方法。

二元的计划生育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计划生育政策,生育政策在城乡之间有巨大差异:城市人口生育政策规定每个家庭只能生育一个子女,只有在几种特殊情况才可以允许生育两个子女,政策生育水平大约在平均每个家庭为1.1个子女;而农村家庭有50%左右生二胎,农村政策生育水平大约是平均每个家庭为1.6个子女左右。

政府为城乡提供的公共产品不均等。首先,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过低。再者,国家对城乡教育投入不均等。我国的教育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

(二)我国教育对个人收入分布差距的现状分析

1.城乡间地区间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影响

教育理论上可以改善居民收入分配,然而我国政府在实施过程中却并没有履行好这一职责。城市学校具有充分的财力支持,办学资金充裕,农村学校办学资金缺乏,由于地方政府资金来源有限,对教育的投入也有限。这种财力不均衡必然体现在城乡教育的差异上。

2.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对于个人收入分布的影响

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劳动报酬分配的重要因素。据世界银行1991年的估算,每增加一年的学校教育,在韩国能使人们的收入增加6%,在马来西亚能使男性的收入增加17%,女性的收入增加18%;每增加一年初等教育,在泰国能使男性的收入增加17%,能使女性的收入增加13%;每增加一年中等教育,在印度尼西亚能使男性的收入增加8%,能使女性的收入增加12%,在泰国可使使男性和女性的收入分别增加7%和25%。

经济体制、社会制度是影响受教育程度与人均收入分布的根本因素。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推论:影响中国受教育程度与浪费报酬关系状况的根本因素是经济体制和相关社会制度。从根本上说,体制性,制度性因素是关键性和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在今后的改革中,我们应该注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及各项社会制度的科学安排。

(三)不同的行业对于个人收入分布差距的影响分析

每个行业有自身的特点,行业性质决定着职工收入。Sehettkat指出,不同行业自身的特征决定着行业间的收入差异,这些特征包括强度、风险、失业率和工作时间等,他们都是造成收入差距的因素。

四、结论

我国现阶段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个人收入分布差距在很多方面依然突出。从根本上讲,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等经济性,制度性因素所导致的。具体来说,本文分别阐释了地区间差异,教育的差异,行业间的差异对个人收入分布的影响。让我们对个人收入分布差距的原因有了初步且较清晰的了解。在今后的改革中,我们还应健全各方面机制,逐步缩小收入分布差距。

参考文献:

[1] 孙D.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3

[2]杨强.中国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

[3]马海涛,姜爱华.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财政研究,2003(07):39-41

[4]关搏.中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相互影响的数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