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模板(10篇)

时间:2024-02-07 14:51:5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篇1

目前网络文化造成不健康的网恋盛行,特别是在青少年当中已经习以为常,网络上黄毒肆掠,宣传暴力的思想也吸引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注意,同时近年来网络文化诱导的自杀也时有发生。一些违法网站也在宣传封建的迷信思想,极大地冲击了青少年的道德意识。

1.2造成青少年身体健康受到损害

连续长时间的上网会造成青少年视力下降、情绪低落,使其变得孤独、敏感、忧郁、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自杀等情况,这些都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受到侵害。

1.3造成青少年思维力,注意力的下降

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和注意力在经历了自由散漫的网络聊天和轻而易得的网络购买之后开始逐渐下降。由于网络的便捷以及网络知识的丰富,处于学习阶段的青少年遇见书本的难题时,他们不愿再花时间去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迅速求助于网络,照搬别人的方式方法。这样无形之中他们的潜意识就作祟,注意力开始不集中,思维能力也开始逐渐下降。

2应对网络文化对策探讨

2.1社会层面上

2.1.1要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加大网络文化立法力度,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同时相关法律部门应着力建立健全有关未成年保护法,以及网吧网络的监管法,同时要开发高端信息技术,有效地对网上的信息准入事项进行过滤与监督,确保网络文化的健康有序。我们还要呼吁社会给予青少年足够的关怀和爱。

2.1.2加强青少年网络文化宣传教育工作,要使青少年明确认识到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过度使用会对身心产生不好的影响;教育青少年提高网络信息的鉴别力,有选择的采用、学习,培养健康的应对网络文化心理,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2.1.3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各种网络文化犯罪进行打击,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好的网络文化环境,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从而促进青少年的成长。

2.2家庭层面上

2.2.1家长要懂得运用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充分的认识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带来的各种影响,进行健康的网络交流与知识运用,给孩子做好表率。

2.2.2家长要和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时刻了解学生在心理上面的变化,做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工作,以便做好对孩子的网络文化的教育工作。

2.2.3父母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要培养他们的兴趣,多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抵消网络文化的侵蚀。

2.3学校层面上

2.3.1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在对青少年教育方面必须发挥其作用。学校应积极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校园制度建设以及校园规范建设。从制度上加强对青少年接受网络文化的监管。

2.3.2学校应该积极开展有关健康网络文化传播的活动,利用活动向青少年宣传健康的网络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真正从思想上引导青少年正确利用网络。让青少年认识到上网的目的及其意义,认识到网络文化存在的不良信息,从而提高对网络文化的免疫力。

2.3.3教师最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因此教师在对青少年的引导方面很重要,作为与青少年学生合作伙伴关系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必须时刻保持敏捷的判断能力与洞察能力,并且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渗透与影响,从而使青少年青年拥有明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拥有远大的理想,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

篇2

一、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在全世界迅猛发展,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今天的互联网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向前发展,其中Internet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影响最广的计算机互联网络。据最新统计,我国网民超过一亿,其中青少年网民占80%,青少年上网大多以玩游戏和聊天为主。我国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高达250万人,14岁―24岁是网瘾最高发的时期,占整个网瘾青少年的90%。北京更是有90%的青少年犯罪案与“网瘾”有关;济南在押的1500名少年犯中,其中80%是“网瘾”造成的;2002年浙江大学开除了120名学生,他们大都是由于沉迷网络导致辍学,诸如此类的事例举不胜举。

网络是社会的产物,给人们带来的利益是不可否认的,应该如何正确维护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发展网络,笔者希望通过“体育疗法”解决大学生的网瘾问题,在大学生与网络之间建起一座美丽的桥梁。

二、网瘾对现代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一)高中的学习压力是大学生迷恋网络的主要原因

高中时代对于每个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说,那是必经之路,也是让人难以忘怀的路。在老师的细心教导下,在父母的呵护下,在自己日日夜夜的努力奋斗下,经过激烈和残酷的高考,在我选择了学校,学校选择了我,才进入大学的校园。大学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那是一个释放“激情”的地方,可以按着自己的想法,享受美好的时光。

(二)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是控制网瘾的重要手段

大学是培养国家高科技专业人才的基地,要求大学生能自主的学习和研究,去认真领会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而高中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上对下的教授为主,学生更多的停留在机械式的学习状态当中。所以大学生适应大学校园文化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把大学作为发泄的地方,那是可怕的。在电视报到里,经常看到许多高中生和大学生在网络里,可以一周或者是一个月不出门,也有因为网络而发生的打架斗殴和死亡事件。

三、体育对大学生“三次引导”的疗法

(一)“一次引导”以人的资源引导“人”的资源

注重人际传播渠道,引导大学生合理游戏,健康成才。我们发现,大学生接触部分网络游戏在现在生活中是存在的,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是人际传播,受到身边同学、朋友的影响较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大规模普遍性的宣传活动开展合理游戏的宣传效果并不会很好,因此,需要发挥学生骨干等的作用,将宣传工作落实到院系、落实到基层,真正深入到同学中间去,通过人际传播的方式开展合理游戏、健康成才的宣传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团组织与班集体的作用,以一些网络上有的游戏联系到院系、年级和班级间开展的体育活动中,让学生到场边观看体育活动,加强沟通,贴近同学,了解同学的实际情况与所感所想。

(二)“二次引导”以网络资源引导现实资源

各学校,应加强绿色网游宣传,丰富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对于大学生而言,接触网络游戏的主要目的是娱乐,有81.14%的被调查者认为网络游戏只是“纯粹娱乐”,而对于没有了网络游戏后的感受,选择“照样过下去”和“生活更精彩”的占了曾接触过网络游戏的被调查者总数的96.57%。因此,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网络游戏并非不可缺少,而恰恰是由于缺少足够的引导来度过课余时间,在无聊之下才选择了网络游戏这一途径。针对这一状况,我们所要做的是通过鼓励社团活动、发挥学生会等团体的作用,了解网络上的体育游戏,结合到现实生活的体育活动中来(如劲舞团、篮球和足球等),不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鼓励同学参与集体活动;另一方面则在大学生中加强宣传绿色网游,杜绝不健康的网络游戏,引导大学生合理游戏,健康成长。

(三)“三次引导”以健康引导网络

通过对大学生的前两次引导后,要及时地发挥老师和班干的作用,以讲课或者交谈的形式,使大学生明天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趣味性和简单性,(重要性表现在没有健康的体魄,就不能在网上深入持久、健康地进行;趣味性表现在网络上的很多游戏,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可以机动的选择不同的玩法;简单性表现在作为一个正常的人来说,一周保持在3-4次/ 40分钟以上的锻炼,有益身体健康的成长,并不占用生活当中的过多时间,短时间出高效益)。学生形成对网络和健康的正确认识后,老师布置一道课后作业题目,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为自己定下每周的活动计划(包括上课、私事、上网、锻炼等)安排时间。锻炼项目主要以跑和球类运动等项目为宜。学生把制定好的活动计划,上交一份给老师,老师细读学生计划后,在课堂上进行宣读,让大家进行相互监督,相互帮助。必定“解铃还须系铃人”相信学生能认真地完成自己制定的活动计划。

四、小结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良性发展,关系着国计民生。网络做为高科技的产物,无论其多么方便快捷,可网络的本质还是一种工具,它所带来的一切,本质上都是人类智力、体力的延伸,应该永远为人类所服务,而不能变成作践人类的工具。同时网络是大学生群体扩大社会交往空间的良好场所,但不认真对待将给人们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清醒地认识网络生活及选择合适的“体育疗法”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们真正发挥这一成果在大学生中间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

参考文献:

[1]林耘.论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广西教育.第8期.7

篇3

1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心理产生的积极影响

1.1 促进青少年社交能力的培养

就是因为网络文化的自由无限制性和网络文化交流的互动性,使得网络文化就像一个大熔炉,涵盖了全世界的科技、教育、艺术方面的资讯。

1.2 促进青少年思维能力的提高

青少年在面对这种庞大的信息资讯时,需要他们用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筛查、去运用这些资讯。这无形之中给他们带来了一种压力,正由此青少年开始去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他们的智力得到了升华。

2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产生的消极影响

2.1 造成青少年道德法律意识淡化

目前网络文化造成不健康的网恋盛行,特别是在青少年当中已经习以为常,网络上黄毒肆掠,宣传暴力的思想也吸引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注意,同时近年来网络文化诱导的自杀也时有发生。一些违法网站也在宣传封建的迷信思想,极大地冲击了青少年的道德意识。

2.2 造成青少年身体健康受到损害

连续长时间的上网会造成青少年视力下降、情绪低落, 使其变得孤独、敏感、忧郁、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 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自杀等情况,这些都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受到侵害。

2.3 造成青少年思维力,注意力的下降

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和注意力在经历了自由散漫的网络聊天和轻而易得的网络购买之后开始逐渐下降。由于网络的便捷以及网络知识的丰富,处于学习阶段的青少年遇见书本的难题时,他们不愿再花时间去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迅速求助于网络,照搬别人的方式方法。这样无形之中他们的潜意识就作祟,注意力开始不集中,思维能力也开始逐渐下降。

3 应对网络文化对策探讨

3.1 社会层面上

首先,要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加大网络文化立法力度,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同时相关法律部门应着力建立健全有关未成年保护法,以及网吧网络的监管法,同时要开发高端信息技术,有效地对网上的信息准入事项进行过滤与监督,确保网络文化的健康有序。我们还要呼吁社会给予青少年足够的关怀和爱。

其次,加强青少年网络文化宣传教育工作,要使青少年明确认识到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过度使用会对身心产生不好的影响;教育青少年提高网络信息的鉴别力,有选择的采用、学习,培养健康的应对网络文化心理,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最后,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各种网络文化犯罪进行打击,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好的网络文化环境,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从而促进青少年的成长。

3.2 家庭层面上

首先,家长要懂得运用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充分的认识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带来的各种影响,进行健康的网络交流与知识运用,给孩子做好表率。

其次,家长要和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时刻了解学生在心理上面的变化,做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工作,以便做好对孩子的网络文化的教育工作。

最后,父母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要培养他们的兴趣,多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抵消网络文化的侵蚀。

3.3 学校层面上

首先,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在对青少年教育方面必须发挥其作用。学校应积极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校园制度建设以及校园规范建设。从制度上加强对青少年接受网络文化的监管。

其次,学校应该积极开展有关健康网络文化传播的活动,利用活动向青少年宣传健康的网络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真正从思想上引导青少年正确利用网络。让青少年认识到上网的目的及其意义,认识到网络文化存在的不良信息,从而提高对网络文化的免疫力。

最后,教师最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因此教师在对青少年的引导方面很重要,作为与青少年学生合作伙伴关系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必须时刻保持敏捷的判断能力与洞察能力,并且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渗透与影响,从而使青少年青年拥有明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拥有远大的理想,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

目前,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侵蚀的越来越深,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认识网络文化的影响,正确的对待,不断提高青少年对网络文化的认识,加强网络文化宣传工作,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青少年的你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才能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篇4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50-01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对青少年的教育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对青少年的教育,不仅仅是家庭的责任、学校的责任、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而作为青少年居住和生活的社区,则是广大青少年的“第二课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社区资源和优势,积极为社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服务,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社区日常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 青少年社区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加强了人们认识社区教育的重要性,需要各方面把加强未成年人教育的社会责任切实担负起来,把青少年成人成材的问题真正重视起来,有效地整合包括社区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资源,把引导和教育未成年人的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组织开展多种切实的思想教育、技能培训,这对教育和引导社区内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区要从实际出发,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积极主动地开展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青少年中的作用,在教育部的一系列课程改革中都要求进一步提高社区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影响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良好的社区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着质的变化,这个阶段又是人生的危险时期,很容易走错路,从而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危害。因此需要社区学校在这个阶段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积极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和思想品德修养。在学校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中青少年可以得到更加直观的体验和感受,体会到奉献和付出所产生的心里感知;在社区学校这样的一个集体中学习和生活,青少年无时无刻都会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和睦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每个家庭中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自己的子女,成为他们效仿的对象。因此每个人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家庭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三)和谐的社区氛围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社区文化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社区娱乐活动,更多的是着眼于普世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居民良好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进取精神。它既包括市民的行为模式、社会习俗、思维定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包括能提高市民素质、满足市民精神需求的社会性、公益性文化活动。社区根据客观情况,在继承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开展多项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为社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和谐氛围,使青少年在健康、活泼、轻松、高雅的文化气氛中健康成长。

三、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一)开展身心健康教育

身心健康教育是青少年社区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既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社区在这方面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加强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教育与宣传,不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展览,关注青少年在这方面的发展。社区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要科学化,不断创造有利条件,逐步健全机制,把这部分资源充分地开发利用起来。结合家庭与学校教育,充分发挥社区的区位优势,由点到面,全方位地加强对社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社区青少年犯罪心理矫正

青少年犯罪大多是由于处在敏感的年龄段,加上心理与生理发展的不同步,以及现实社会与心理预期的巨大落差所引起的。对于这样的矛盾我们可以通过社区心理矫治的渠道来化解,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第一,积极开展多种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健康教育;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可以开设一些讲座;浪子回头的青少年,以自身的实例,给所有青少年深刻形象的展示,勿忘前车之鉴。第二,针对那些生活态度不积极、自我实现能力差、存在犯罪隐患的社区青少年,我们可以采取赏识加教育的方式。第三,对于那些存在一定心理问题并伴随较大情绪波动的潜在问题社区青少年我们可以采取心理干预、行为矫正等方法。

参考文献:

[1]T芳丽.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N].衡阳日报,2008-05-15.

篇5

首先,由于目前的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生活习惯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有必要在生物课堂中渗透加强身体健康的教育。

充分发掘教材中与身体健康有关的素材,将身体健康教育穿插到课堂讲授之中。在授课过程中注重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多以案例的形式讲解,不仅可以丰富学科的教学内容,还能让学生感到实用、有趣,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接受了健康教育。

例如:营养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合理的营养是健康的保障。在“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一节中,教材内容是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和相互转化,在这节的教学中就可以渗透饮食健康的知识。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讲述如何合理搭配食物以获得均衡的营养。结合现在社会上就营养健康状况而言,中学生饮食不当造成营养不良的现象:低血糖、肥胖与超重等现象有明显上升趋势;中学生挑食、厌食、偏食者日益增多,吃零食,食物结构简单,微量元素缺乏,如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缺碘会引起碘缺乏病等,这样就会造成营养上的不平衡。教育学生要平衡各营养成分的摄入,既不暴饮暴食造成肠胃功能紊乱,也不盲从社会为了追求时尚而减肥节食,因为各大营养成分对人体都有一定的功能,营养不均衡势必影响青春期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为未来的身体健康留下隐患;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促进健康成长,提高和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

在生物课堂中渗透身体健康教育,在教学中穿插一些学生有切身体会的健康知识,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既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开阔学生视野,了解知识的实用性;培养学生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较全面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

第二,健康的内容既包括身体的健康,又包括心理的健康和对社会的良好适应。生物学教材中含有许多适合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材料,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寻找契机,结合教材进行灵活、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坚韧的良好心理品质。

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象冷漠、孤独、意志力不强、难与人相处、缺乏耐力、经不起挫折、注意力差、厌学、缺乏观察力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将来还可能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篇6

2体育舞蹈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而通过体育舞蹈可以改进人体形态,改善身体机能,增进身体健康,对发展自我满意的身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体育舞蹈的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投入到体育舞蹈锻炼当中的人也越来越多。体育舞蹈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够提高运动系统的功能。(2)体育舞蹈对促进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也有很重要的作用。(3)对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体育舞蹈能够使人的心理素质身体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许多研究表明坚持经常性地体育舞蹈,不仅是一种积极性的休息,同时对增强体质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锻炼,能更好地改善大脑的营养状态,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不断增加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尽快消除身体疲劳,始终能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6]。

3体育舞蹈对身体的吸引力的影响

由于体育舞蹈能有效的改善人的身体形态,所以对提高身体的吸引力也有着很好的作用。拥有一个自我满意的身体形态,人们对自身的满意程度会不断提高,同时,自信心也会得到提高。因此,无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能拥有一个积极的情绪,而积极的情绪对人体经常活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效率,有助于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力,从而使自我身体的吸引力和自我价值感得到明显的提高。

4体育舞蹈对身体自我能力的影响

实践表明,通过体育舞蹈锻炼能有效提高身体自我能力。例如:人们可以通过练习华尔兹、狐步和伦巴等节奏稍慢的这一类型的体育舞蹈项目,使人们得到高层的幸福感,即精神的幸福,是一种摆脱了一切人世束缚苦恼的超现实的幸福。而对于主观幸福而言,人的主观身体感受比客观身体形象更重要。当一个人感到空虚时,他可以通过体育舞蹈来充实生活,消除空虚感,提高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时,人们可以通过参加集体舞蹈表演和团体舞等团体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有利于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的各种关系,以提高身体自我的吸引力和适应能力。此外,有研究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专业训练,人的舞蹈技能会有所提高,而随着舞蹈技能的提高而产生的骄傲和愉快的情绪能促进高自尊心的发展。

总的来说,体育舞蹈对提高身体自我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经常从事体育舞蹈锻炼能够使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极强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形成科学的身体自我概念、良好的身体自我调节能力和高自尊心,无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都能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台北:华东书局,1998.

[2]潘建芳.青少年身体自我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3).

[3]孙延林.体育活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描述的影响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2004,(1):20-22.

篇7

小学阶段,若论最受学生欢迎的学科首选一定是体育课。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普遍较高,但是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对体育并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体育课就是玩儿的,跑跑跳跳顺便就把身体锻炼了,因此,很多学生在上体育课时连基本的准备活动都不会做,有的运动后大量饮水,不知道控制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这些都是小学体育存在的问题,且不利于健康体育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以培养小学生健康体育行为为目标,针对目前小学体育的实际情况试图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培养小学生健康体育行为的必要性

1.小学生身体素质达标率低

很多学校每年都会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测试的项目主要以一些基本的体育项目为主,例如,跑步、跳远等。很多学校呈现出的报告是大部分学生都可以达标,但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由于体育测试的形式化使得这一测试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另外,学生和家长对这一测试有轻视心理,这导致学校和老师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真实身体素质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造成了体育课在所有课程中的尴尬地位,最后损害的却是学生的身体健康。

2.学生和家长对体育项目的热爱

由于家长们工作繁忙,造成了家庭运动的缺失,许多学生便将热情转移至学校的体育课上,希望在学校的体育课上可以和同学一起运动。而学校的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一些集体运动项目,例如拔河、跳绳比赛,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团结合作,有助于形成一个健康团结的班集体,进一步说明了推行健康体育的重要性。

3.课业负担重,体育课活动时间少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所拥有的体育课时间也开始慢慢变少。从课程的开展情况来看:一年级到三年级体育课开展得比较好,学生除了课程安排的体育课还开展了充足的课外体育活动;三年级到五年级的体育课就没那么乐观了,而六年级的体育课则出现了大量被挤占的情况。这说明年级越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越轻,相对而言会有更多的体育活动时间。就其原因来讲,不过是家长希望孩子能在学业上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由此形成了“重智轻体”的现象,造成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不高,身体肥胖、近视已经成为小学生典型的问题。

二、培养小学生健康体育行为的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

目前,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在大部分地区都还只是一个形式,这就造成了从学校到家长都不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认为小学生年纪小,吃饱穿暖不生病身体就一定好,且不说健康是否只关乎身体,仅就身体这个层面来说,学生的身体素质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校、老师及家长都应该树立一个健康的体育观念。例如,学校偶尔可以组织一场全校范围的体育活动,邀请家长一起参加,在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趁机向家长宣传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学校和家长联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加顺利地实现培养小学生健康体育行为的目标。

2.体育课程内容力求贴近学生生活

小学体育课的设置应力求在“健康”的基础上使教学内容丰富,包括小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我们可以对小学w育增加一些主题模块,像“舞蹈”“游戏与体育”“体操”“安全演练角色扮演”等,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以及兴趣组织开展,让学生在没有家长陪伴的情况下也能够独立、愉快地进行体育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做到既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锻炼,同时帮助他们拥有一个阳光健康的心理素质,这样有助于学生今后独立人格的形成。

3.重视小学基础教育全面发展

“重智轻体”是目前健康体育存在的根本问题,这影响的不仅是学生的身体健康,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体育学科的性质,将体育课当作学生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并将其他基础学科融入体育来解决这一根本矛盾。例如,有的学校运动会可以进一步扩展为综合运动会,从竞技模式向展示模式转变,在单纯的体育活动中加入文字游戏以及数字游戏,同时体育课应有的课时也绝不能被其他学科挤占。

随着当前学校教育的不断变革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体育教育也需要不断改革。为了适应学生健康体育行为培养的需要,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内容丰富、具体,且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

篇8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健身;体育

当代大学生在最近体育课和参加体育活动时频发个别学生猝死案例,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状况实在令人担忧,体质是智育德育的载体,好的身体应是教育的第一个环节,所以必须要强化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强化大学生的体能锻炼,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要让大学生本人充分认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曾向全国人民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今天看来仍然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对比当代和过去的大学生

以前的大学生生活,除了学习,课余时间多是看书,参加劳动,或是参加体育活动,篮球,足球,排球,单杠和双杠。虽然物质条件相对较差,但由于不缺乏锻炼都身体健康。而现在的大学生因各种的原因已很少锻炼了原因。

1.学习压力,使当代大学生们在进入大学之前极少有锻炼身体的精力和习惯。

2.大学生上网打游戏,使部分大学生达到了痴迷的状态学业都荒废了,更别提锻炼了。

3.部分大学的体育设施不健全,也对同学们参与锻炼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特别是针对于女生,除了极少人乒乓,跑步几乎在没有女生可锻炼的项目了。

4.对健身的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一个好的身体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二、身体锻炼不足出现的问题

1.体检出现的问题 沈阳市是今冬辽宁省确定的征集大学生新兵的试点城市之一。据相关资料部分大学生的 应征积极性异常高涨,但体检情况不容乐观。11月25日,全市14所大学报名应征 的203名大学生体检结束,合格率只有40.9%,与社会上应征青年相比,低了16个百分点。据负责体检的大夫介绍,在校大学生在血、尿、便常规和心电图等项目上基本合格,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视力不达标或身体偏胖、偏瘦,而且偏瘦的居多。还 有个别学生因文身被淘汰。另一方面,高营养的饮食结构使当今青年人受到极大冲击,大学生人群明显出现两种现象,要么过于肥胖,要么“豆芽菜”型,而对待美的问题上,更多的同学一贯的做法是减肥,但对于减肥,更多的人又是减食,而并非锻炼。

2.学生因参加运动猝死事件频发

参赛项目是半程马拉松在17日进行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跑中,有两名业余选手猝死。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约有400人因韧带拉伤被治疗,另外还有11人伤势严重被送往医院紧急抢救。东北大学大一学生在晚踢球时头部被球击中,在抢救了两个多小时后,心脏停止了跳动。武汉科技大学的新生典礼暨新生军训动员会上,不到一小时竟然30多名学生晕倒在现场。无独有偶,在这个月的6号、7号,在辽宁的省会沈阳,短短两天竟然发生两起大学生猝死事件。当然,不排除其中有先天体质的因素,但据已经公布的原因分析,大部分情况下是因为后天的锻炼不足所至。

三、大学生健身的益处

1.大学生参加健身的优势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健康的大学生也预示着祖国未来的良好发展。中学生和已参加工作的人相比较大学生的空余时间相对充裕拥有更多的时间去锻炼。大学生正处于体育锻炼的最佳年龄(25岁前),身体的各项生理指标处于上升阶段包括肌力肌耐力,心肺功能,骨骼肌肉等等这一时期锻炼效果最好最明显,同时效果可以保持很长的时间。另外,学习和体育锻炼相辅相成,并不冲突,每天只需要抽出1-2小时,坚持下来会有非常好的健康效果。

2.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益处

(1)使大学生的精神面貌的焕发青春的活力,给人一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感觉。

(2)缓解学习压力和各种压力,使大学生心理健康。

(3)使人开朗,可结交朋友,提高与人交际能力。

(4)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工作的保证,是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前提条件。

(5)关系个人未来的发展,健身使人有良好的体型、气质风度,对例如应聘、面试有着很大的影响。

3.健身对身体的益处

(1)坚持健身会大大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30-6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提高抵御病毒和传染病的免疫力

(2)各种健身会改善体形,增加瘦体重,20分钟的力量练习可显著改善你的情绪。

(3)在进行高强度力量练习后的12小时内你的新陈代谢率增强。

(4)20分钟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可减轻你的焦虑情绪。

(5)锻炼可激发你的创造力,坚持锻炼还可以改善睡眠。

(6)适度运动不会使你胃口大开,激烈运动则更会使饥饿感推迟15-30分钟,因此不必担心运动后胃口好使体重增加。

(7)有氧运动或力量练习均可提高你对疼痛的耐受力。

(8)在固定自行车上进行消耗350千卡热量的中等强度训练后可立即降低你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质水平,这种作用将持续24-48小时。

四、结论

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逻辑上讲,健康是人一切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环节,而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他不仅具有对人体本身健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技术技能,以及必要的体育科学和体育文化知识,并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开发和培养人的智商,情商,对人进行德育,美育的教育。要改变在校大学生身体素质差的情况,一是要积极营造适应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全社会都来关注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主动担负起和履行好各自职责,倡导健康为荣,强化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二是学校要强化大学生的体能锻炼,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学校重要职责, 摆到日程上来;三是家长要经常教育子女坚持体育锻炼,为子女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最终目的还是让大学生本人充分认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自觉自发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篇9

经多方调研,长期酝酿,积极筹备,新体育(北京)传媒公司联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青少中心及社会各界力量推出了青少年科学锻炼素养实验项目。这一学生体质健康的新型评估体系,对促进青少年科学锻炼、全面健康发展,可望起到积极正面的推动作用。

目前多数体育课并不科学

青少年科学锻炼素养实验项目旨在关注6-18岁的中小学生,通过政府关心、专家指导、学校行动、家长管理、媒体监督报道“五位一体”的项目体系,建立以生理、运动、精神三大指标为内容的新型检测评估体系,大力推广科学生活锻炼理念,将规范系统、扎实有效地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准。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青少中心副主任郭建军表示:“很多学校体育课其实上得并不科学,有的一味加强跑步,导致学生的上肢缺乏锻炼,也有的学生早早就患上腰痛、颈椎病等,与学校没有开展锻炼腰、颈部位的体育活动有关。”

郭建军指出,科学锻炼是通过满足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频率、运动种类要求的锻炼,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也是通过培养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同时,科学锻炼的形式要精心设计,满足少年儿童心理特点,有趣好玩,绝不能为了锻炼而伤害孩子的兴趣。青少年科学锻炼素养实验项目将为学校体育课提供具体的科学指导。用一个指标、一个分数来衡量所有孩子显然是不科学的。并且,现在的体育中考和学生体质测试考什么,学校就只练什么,体育课锻炼内容难免以偏概全。

家长成为实验项目的主角

为了扎实有效地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青少年科学锻炼素养实验项目集合了政府、专家、学校、家长和媒体五方力量。无锡市崇安区广丰中学成为首个项目实验基地。

五位一体是政府部门将加大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改善设施,确保学生体育活动正常开展。来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青少中心、卫生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的专家编写了《中小学生科学锻炼指导手册》,结合学校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给予专业可行的生活及运动指导。学校体育老师则将根据指导手册,制定新课程及课外活动,严格执行科学锻炼相关要求。同时,指导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勇敢、热爱运动的兴趣和能力。媒体则对项目开展进行监督。

郭建军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将家长的力量也拉了进来。”很多家长片面追求孩子学习成绩优异,认为体育运动就是玩,因而阻碍孩子参加锻炼,造成孩子活动不足。还有部分家长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却不知道如何锻炼能促进健康,导致特定锻炼不足。专家组还编写了《给学生家长的健康提示》,组织家长座谈学习和了解手册要点,指导他们加强孩子的生活管理,合理搭配膳食营养等。

篇10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80611059

一、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

(一)有利于青少年非线性思维方式的形成

线性思维方式强调事物的先后顺序,对事物的认识从头到尾都遵循单一的顺序。而在网络中大量使用的超文本阅读方式是以网状形式来构筑和处理信息的。它是一种跳跃式的、综合的非线性思维方式。从非线性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同时必须考虑它与周围事物的种种联系,并透过这种网状的联系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线性思维所固有的较狭隘、死板的弊端,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发散性思维、拓展青少年的思路,有利于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网络的使用同时又可以培养青少年以一种系统的眼光看待问题和积极利用现代化工具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意识,而这恰恰是信息时代所必需的。

(二)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

随着国内几大互联网的崛起,年轻的网络创建者们成为了青少年的榜样。网络创业的神话、网络平等的故事激励着大量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知识与创造力的重要性已越来越深地植根于广大青少年的心中。网络上的信息极其丰富,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青少年在这种浩如烟海的信息面前,不再看重“博闻强记”,计算机和网络就是他们的记忆。他们面临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获取已知,而是以高度的想象力去创造和运用新知识。网络使青少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无论是在创新观念、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满足了青少年交流、沟通和理解的需要

网络高效、快速、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与当代青少年偏于好奇、乐于幻想、追求独立的要求相吻合。因此,网络一出现,便注定与青少年紧紧联系在一起。网络使得青少年和世界息息相通,使得他们在有限的学习、工作的重压之外获得了更广泛的空间。当全世界缤纷多彩的信息资源集结在青少年的面前,他们的视野、心胸会与以往完全不同。

二、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网络在为人类进步提供了历史机遇的同时,也为社会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正在成长发育的青少年而言,这些影响更加严重。

(一)在认知方面

大量的网上信息常常使得青少年应接不暇。他们注意力往往随着信息的不断变化而转移,集中注意的时间太短。加之网络诱导他们用“看”的思维方式来认知世界,而排斥“想”,因而对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维方式会有一定的影响。使之思维有广度而缺乏深度,想象过于虚幻与生活背离。

(二)在人格方面

五彩缤纷的网络信息无时空感和压抑感,容易使人产生亲密感。而这种力量是其它任何事物都无法具备的。特别是现在的青少年物质生活富裕,希望展现自我。他们极富好奇心和冒险精神,但自我监控能力又不强。在学习、工作的重压之下,为了宣泄、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互联网成为其沉醉的场所,有的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沉溺其中而欲罢不能,造成心理错位或行动失调。

(三)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有报道指出,由于计算机作业面高度欠佳,显示器的高度、角度不合理及缺乏合理的支撑,加之不合格或不合理的网络用品充斥市场,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危害。同时,长时间面对计算机屏幕,导致青少年生理机能失调、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正常节律被破坏等等。据有关专家介绍,长时间坐在计算机前的青少年中,30%患有缺铁性贫血、近视,脊椎及身体其它部位的疾患。

(四)民族意识的弱化

互联网的使用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增强了青少年地球村村民的意识,有利于他们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生存。另一方面,与这种“一体化”意识相伴的却是种族意识的弱化、民族认同感减弱、民族身份逐步模糊,特别是网上国外的信息占据了绝大部分,它们的观点和世界观会对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面对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绝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坐等事态的自然发展,而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尽可能地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毋庸质疑,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协作。为此,要坚持宏观导向和微观监管并举、宣传教育和技术监控并举、德治和法治并举、网上交流与网下社会实践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应该引起全社会关注和重视,为此在正面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的同时要把互联网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普及互联网教育,尤其是在学校普及是当务之急。

一是建立校园网,在网上实现同步教学、答疑解析,并且配合网下的定期面授。

二是建立青少年自己的网站。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不仅为青少年提供学习、交流和娱乐的空间,而且还对他们实践所学的知识提供机会。

三是以技术手段控制青少年接触网上不健康的内容,设立网站安全规则,将青少年保护在不良影响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