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7 14:51: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网络传播学概论,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课程《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领域的一个崭新研究空间。通过学习《网络传播学》,认识该课程的学科性质及其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掌握现代网络传播学的特点,基础理论,传播模式等,并将有关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网络传播活动中,分析网络传者、受 众的点面关系,行为模式,基本规律等问题。通过学习,从多元视角探索网络传者和受众关系的变化,掌握网络议程设置,推广模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闻业对现代人素质的全面要求,同时还应努力实践网络内容传播,提高实际网络传播活动的能力和效率。
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思考
该课程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性教学为辅,使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辅以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网络教学方式。课程应该注重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使用PPT课件、电子书、音像数据库、课程案例库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使用大量的案例、多媒体内容来直观形象地讲解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增强学习的互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该课程的教学空间应该装备电脑、投影仪、录像机、影碟机、网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保障本课程现代化教学的进行。该课程需要建设专门网站,它是“网络传播”课程的教学辅助网站,与日常课堂教学相呼应,与教材以及其他相关在线资源部分组成严密的教学体系。
同时,为了保证授课效果,尽量以自然班级(一般为50人)作为授课规模的标准;在必须合班授课时,为每个班设置了课程辅导员帮助学习;在实践性教学时,指定了专门的实验指导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考试以平时课程讨论、研究、实习成绩为基础,结合期末开卷考试。开卷考试,除考察知识点掌握程度外,加大对学生应用理论分析实践问题能力的考察。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上,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得学生感到课程内容生动活泼,直观易学。
(2)案例教学。对于抽象的网络传播理论,结合了大量最新案例进行讲解、分析,使得理论更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对话教学,课程大量设置对话讨论教学,既能使学生深刻领会专业知识,也能沟通师生之间的见解。
(4)愉快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结合幽默的课堂叙事和音视频手段,以此增强教学效果。
(5)专题讲座辅助教学。针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传播实践,课程每年都会邀请学者和学界专家开设专题讲座,以开拓学生的理论视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关注。
(6)网络教学。本课程建立了内容丰富、页面美观、形式灵活的教学网站,除提供基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视频之外,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互动机会。根据教务处的历年评估和学生的反馈,这些教学方法和其他教学创新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条件的思考
(1)教材与扩充阅读。本课程目前主要使用的教材为杜骏飞教授主编《网络传播概论》该教材系全国多所院校联编教材,体例清晰,内容丰富,在学术界享有良好声誉。该教材目前已经出版第四版,堪称国内最具有生命力的教材之一。
其次,作为辅助教材,老师们又必要选择国内外知名的相关传播书籍,作为本课程学习必读的教学参考书,从而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课件。网络传播学课程注重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教师需要使用PPT课件、电子书、音像数据库、课程案例库来进行教学。教师需要通过使用大量的案例、多媒体内容来直观形象地讲解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增强学习的互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3)网络课程。本课程需要建立专门的学习网站。学习网站作为“网络传播”课程的教学辅助网站,与日常课堂教学相呼应,与教材以及其他相关在线资源部分组成严密的教学体系。它内容丰富,页面美观,界面友好,适合教学,已经成为本课程的重要教学平台。
三、教学内容的思考
(一)构建课程在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课程定位为:为培养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而设立的专业基础性理论课程。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成为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前沿性与基础性于一体的传播学基础课程。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网络传播素养。正是在这种时代的要求下,本课程希望能建设成一门与时俱进、贴近社会需求、同时又能为学生带来创新思想的精品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①使学生掌握网络传播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尤其是有关网络传播的原理、应用和基本规律的知识;②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最新网络传播现象和发展趋势;③培养学生分析网络传播现象的能力,掌握解决网络传播问题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研究和实践提供思维准备。
(二)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课程的重点在于讲解网络传播在新闻、出版、广告、社会等领域的基本应用,并且由此形成对网络传播学的各种基础理论的规律性认识,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传播观念和先进的传播思维,掌握对网络传播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当前的网络热点传播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
(2)难点首先在于本课程既要操作性地介绍网络传播的技术特征、信息使用方法,又要从人文理论层面阐释网络传播对传统传播学的革新意义。
(3)解决的办法:①“一课多人穿插制”。课程尝试采取“一课多人,相互穿插”方式授课,尽量展现各位任课教师的学术优势与教学特长。②通过大量的案例来讲解理论;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降低课程的难度。③研究性教学。带领学生围绕课程内容进行研究性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或独立展开科学研究,发表科学论文。④加强课后的练习、作业和相应的辅导;注重科研和教学相结合,随时加入最新的理论发展内容。
为了全方位反映“网络新闻编辑学”的各个方面,本文从三个层面:“宏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思想与受众的多元需求”、“中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与受众的多元需求”、“微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实务与受众的多元需求”进行分类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注重“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研究”、注重“传受双方‘良与不良’的互动研究”、注重“传播理论与新闻实例相结合的研究”。
本文第二部分,通过对网络传播特点的深入分析,提出“‘开放式’是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这一论点。文中各个部分的论述都是基于对这一基本规律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本文第三部分用了大量篇幅探讨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中“编辑思想”的重要作用,提出网络新闻编辑应该具有“全历史”、“全社会”、“全受众”“全天候”的编辑思想”。
本文第四部分对于“网络新闻策划”的研究是网络编辑研究中一个崭新的领域,学界目前对这一命题的研究还显不足。文中从“网络新闻策划的内容”、“网络新闻策划的功能”、“网络新闻策划的特点”等几方面展开论述。特别注意到了“经济功能对于网络新闻策划的要求与影响”、“网络新闻策划中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双收益?”“网络新闻策划的特殊形式”等问题,尝试通过粗浅的论述探索“经济功能在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中‘度’的把握”这一命题。
本文第五部分将研究聚焦于“网络新闻编辑实务”这一微观层面,通过对“网络新闻内容媚俗化倾向”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网络新闻编辑内容建构标准与规律”;通过对“网络新闻形式呈现方面不良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网络新闻编辑形式呈现标准与规律”。文中还首次提出了一些基于技术而形成的网络新闻编辑中的特殊手段-----“邮发之最/阅读之最---新闻之上的新闻”、“推销内容”等。
研究过程中,注重“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研究”、注重“传受双方‘良与不良’的互动研究”、注重“传播理论与新闻实例相结合的研究”。
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维度
一、问题的提出:
本文论题的选定与论述的确立基于这样一个现实层面:自1995年因特网在全世界出现,此后数以万千计的大小网站雨后春笋般地成长、发展。尽管各网站主营内容、经营模式纷繁复杂,但是提供信息与服务几乎是所有网站共同的目标。在这期间,诞生了一个全新的职业:网络新闻编辑-----以向受众提供信息及信息服务为工作任务的全新职业。伴随着新兴事物而来,学术领域可能更为关心“受众的需求对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影响”以及“受众的需求在网络新闻编辑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这一命题。具体来讲,就是要求学界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对以下问题展开研究:“什么样的信息及服务是受众关心的?怎样提供这些信息与服务被证明是有效的?有没有一些切实可循的标准可供参考?网络新闻编辑应涉及和不应涉及的领域是哪些?涉及的深度、广度是怎样的?网络新闻编辑过程中所涉及的受众、传者(编辑)、传播技术、信息等诸要素之间是何种关系?如何在它们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这一网络传播中的重要内容,源于现实的需要与紧迫性:
一、网络传播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对于整个互联网来说,它至今仍然处于儿童期(从1995年到今天,不足6年),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讲,缺乏经验的累积与规律的探索。全新的事物犹如空白的纸张,充满着待垦的诱惑。
二、网络传播是一个上升的领域。全新充满着悬疑,而“上升趋势”则意味着研究更有价值。不论从全球还是我国范围来看,整个网络事业仍然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网民数量连月增加、网页内容不断翻新、网络普及范围日益深广。这一切都说明,对于网络传播的研究有前瞻与实际意义。
三、网络传播的研究依然不足。相较于传统媒体,对于网络传播这样一个全新领域,,国内外的研究都比较薄弱。台湾学者在1997年曾经做过一项对“全球资讯网传播学术资源”的研究,他们利用关键词查询“与大众传播相关的网站”,在亚太地区共找到56个中英文传播研究和教育网站,其湾有38个,澳大利亚有9个,香港有3个,新加坡2个,日本2个,泰国1个,新西兰1个。至于中国大陆则未找到任何网站。[1]虽然到目前国内也有了类似“中国传播学评论”的传播学术网站,但关于网络传播的学术研究与日益增多的网络传播现象相比,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依然显得不足。
心理学视角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规律有自身优势与独特性。本文在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规律时选择心理学视角,从受众多方需求的角度审视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在论述中,更为关注受众需求的多样性特征、传受者的心理互动机制、以及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在满足受众需求方面的“足”与“不足”等问题。
我们知道,技术赋予网络的交互特征,使得传、受者的心理互动较之传统媒体而言更为经常更为深入,而传受者的心理互动深刻影响着网络传播过程的各个方面,因此,从这一视角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规律更易贴近与深入问题的实质。从另一方面来讲,目前学界对于网络传播的研究仍较多地停留在宏观层面的理论探讨上,例如: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探讨第四媒体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影响;2)探讨第四媒体与传播新闻传媒的关系;3)探讨新闻媒体网络的建设与经营;4)对国内外网络法规的评介;5)调查新闻从业人员使用网络的状况。”[2]而对于微观层面,比方说用心理学视角、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对网络传播实务进行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本文则试图从这一角度进行一些学理意义的尝试性探讨。
由于技术的密切介入,与传统新闻编辑不同,网络新闻编辑从诞生之日起就决定着它的内容、趋势等都将更多也更密切地受到技术的影响,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将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将影响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与方式方法。这种影响可能表现为渐进式,也可能表现为瞬间突破性。正是技术的深度介入,使得网络新闻编辑工作表现为更多的动态性、开放性。因此,对它的研究也必然应该选取动态、多维、开放的视角。
二、研究的维度:
传统意义上的编辑研究一般关注报道方针、报道策划、报道实务等三方面。这三方面立体地构成了编辑学的全部内容。网络新闻编辑虽然是一门全新课题,但对它的研究依然离不开上述三个层面的内容。因此,本文在研究维度的选择上采用了传统编辑学的方法,从宏观---网络新闻编辑思想、中观---网络新闻编辑策划、微观----网络新闻编辑实务三个层面进行研究。
宏观----网络新闻编辑思想和受众的多元需求:
本文将“编辑思想”做为论述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编辑思想”是传统编辑学研究的一个方面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编辑思想”一度被人忽视或者说从来被人重视不够,这或许由于网络传播的“技术决定论”或许是“传播主体多元化”导致的网络编辑工作的“唯技术”或“人人皆为传者,无需编辑”的现实倾向;而对网络编辑工作理解上的错觉与误读已经并且还在给现时的网络编辑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正本清源-----从源头上的重新认识将有助于网络新闻编辑具体操作的良性发展。本文从“更好地满足受众多样性需求”出发,提出“全历史、全社会、全受众、全天候”的网络新闻编辑思想,着重强调了网络新闻编辑应该具有的对历史、对社会、对受众的全面负责态度。
中观----网络新闻编辑策划和受众的多元需求:
长期以来,对于编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策划的研究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近些年来,随着媒介产业化进程,这一问题又重新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毫无疑问,对于网络新闻编辑研究来讲,网络新闻策划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网络新闻策划的目标是为了让自己的新闻产品能被更多的受众接受、喜爱,因此,对于它的研究一定是基于对受众的心理特点、多元需求仔细分析基础之上的。
网络新闻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立于媒介产业化的前沿,较传统媒体而言,它带有更强的商品属性、经济功能。这使得网络新闻策划在功能与模式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本文试图探讨“经济功能对于网络新闻策划的要求与影响”、“网络新闻策划中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双收益?”“网络新闻策划的特殊形式”等等一系列问题。目的就是尝试通过粗浅的论述探索“经济功能在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中‘度’的把握”这一命题。
微观----网络新闻编辑实务和受众的多元需求:
对宏观编辑思想与中观编辑策划的研究,目的是勾勒出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应有的一种宽广视界与胸怀,它们是隐性的、稳定的,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常态。而具体到“每篇稿件的选择、每个网页的建构、每条链接的设计”这些属于编辑实务方面的具体编辑工作,则更多表现为显性的、动态的、受众能够直接感受到的编辑成果。因此,对它的深入研究最具现实指导性。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备注 011 新闻传播学院(电话:025-83686366) 70 本院所有专业都不接受单独考试。 055200新闻与传播 36 01 新闻与传播硕士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复试科目:1102 新闻与传播业务综合 《当代西方新闻报道规范:采编标准及案例精解》,张宸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9版),埃德温-埃默里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陆晔、赵民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广告策划与创意》(第2版),蒋旭峰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传媒经济与管理学导论》,阿兰.B.阿尔瓦兰 主编 崔保国 杭敏 徐佳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复试参考书:《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网络传播概论》(第4版),杜骏飞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初试参考书适应于复试。专业学位,学制2年。 050302传播学 20 01 传播史论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3 日语③620 传播史论④959 研究方法与传播业务 复试科目:1103 传播学综合及研究设计
不设特定参考书目,请参阅近年来出版的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教材译著,并关注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热点。方法部分参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相关教材。 02 影视传播 03 网络与新媒体 04 传播社会学 05 广告学 06 媒介管理 07 南海舆情管理 050301新闻学 14 01 新闻理论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3 日语③622 新闻传播史论④946 研究方法与新闻业务 复试科目:1101 新闻学综合及研究设计
不设特定参考书目,请参照近年来出版的新闻学、传播学专业基础课程教材译著,并关注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热点。方法部分参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相关教材。 02 新闻业务 03 媒介融合 04 媒介经济 05 新闻学
1.前言
网络已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它集新闻、通信、娱乐、资源共享于一体,是现代社会进行信息交流的高速公路。在信息产业高度发展,并且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的今天,网络俨然成了最好的传播媒体,它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网络缩短了时空距离,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使得社会的各种资源得以共享,同时也为各个层次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体育事业中,从体育决策管理、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与竞赛、体育锻炼到体育新闻与宣传、体育科技、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都离不开网络。[1]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武术运动也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传播功能对武术运动进行推广。
2.网络媒体与体育传播
网络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也被称作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2]网络传播是近年来广泛出现于传播学中的一个词,它是相对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与其他大众媒介相比,互联网技术的特点是:不受播出时间、版面限制的信息资源。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地选择信息;交流功能,包括个人交流、团体交流等;交互性,使受众个人达到最大程度的参与,这种交互性是电视、广播、报纸、书籍、录音带等媒体所不能比拟的。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得到飞速发展,体育信息也成为许多网站的重要传播内容。国际体育界和信息界对此反应迅速,而网络媒体的开发利用也给信息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1995年国际奥委会在因特网上设立自己的网址,并在2004年成功地建立了外联网,从而使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能够直接获得国际奥委会的信息。[3]此外,各单项组织协会、各国体育组织、各种大型运动会包括奥运会都在因特网上建立了主页,世界各国的体育爱好者可通过网络获得他们感兴趣的体育信息。从世界范围看,网络媒体对体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3.网络媒体与武术
3.1网络媒体有助于武术运动信息的传播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任何一种管理的依据都将是信息和数据,通过网络及时收集、掌握信息和数据是未来必不可少的方法。由于体育数据是动态的,所以,只有依靠网络才有可能以最快的速度来收集。据统计,到2007年6月我国的网民总人数为1.62亿,仅次于美国的2.11亿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网民年增长率达到31.7%,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阶段。[4]可见我国上网用户总数具有良好的增长态势,并且继续以极其飞快的速度增长。
中国武术走向国际化是大趋势,通过努力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但是,中国武术在武术国际化传播过程中不能总是停留在技术层面,还应该运用一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传播。网络传播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对武术运动的传播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为武术向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使武术的传播与宣传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武术,学习武术,必须有一个面向并且适合广大群众的传播工具,而网络传播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它使中国武术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成为可能。
3.2网络媒体有助于武术文化的交流
网络媒介是推动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蕴含诸多中国古典哲学、文学、伦理学、中医学、民俗学等文化内容,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反映和体现。武术作为养生健身、延年益寿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倡导人们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与西方体育文化主张的征服自然是一种互补。武术的独特之处已经吸引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关注,并且把它作为了解中华文化的一种途径。互联网通过大量对武术信息的报道,通过武术事件、重大比赛、武林人物,在公众中树立中国武术意识,从而对武术的含义作出全面的诠释,使武术文化得到繁荣和发展。网络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完成不同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并且在冲突和融合中实现文化传播,这个过程也是武术文化传播的过程。
3.3网络媒体有助于武术产业化发展
体育产业是网络时代的朝阳产业,它在以高科技为核心的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进入网络时代,由于电子商务在迅速发展,体育产业必然也会得到更快的发展。迄今为止,伴随着网络传播自身的高速发展,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一个有别于其他传统大众传播的传播方式,它不仅相对独立,而且渗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正是这种无可比拟的先进性使武术产业的运营获得载体和依托。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更大的满足,消费者可以更直接地参与到生产过程中,他们的需求直接影响到生产者的产品开发,他们通过网络获得商品的广泛信息,并通过比较进行选择消费。消费者只要轻轻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购买到自己喜爱的武术用品。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传播对武术产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3.4网络媒体有助于进行武术科学研究
体育科学研究是体育领域的知识创造和探索,这一切都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和收集,文献的收集可以在网上进行,调查研究可以在网上进行,在研究过程中也可以在网上消息,得到同行的交流并解决问题。一些武术网站,如中国武术协会、东亚体育史研究协会等,就在网上刊登武术学会研讨会的征稿通知,并开设网上论坛,大大扩大了学术研讨会宣传的范围,增加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对武术的认识和交流,并普及武术史学的研究成果。[5]为了促进我国武术科研事业的发展,我国武术信息工作者必须为大众提供及时、准确、全面、有价值的武术信息,而其他武术工作者应善于将获取的各种武术信息资源加工整合、去粗取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我国武术科研事业的发展。
4.结语
武术国际化是武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现代体育需要开放、沟通与交流,这是全球化趋势的必然要求。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无疑给武术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熊斗寅.网络时代与体育[J].体育与科学,2001,(3):1-7.
[2]诗兰.国际新闻界.2000,(6):49.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11―03
1 前言
中华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表现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远古先民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与生产生活实践的总结。在历史的长河中,伟大的中华民族历经时间的考验,与自然搏斗为生存竞争,在一系列的进化演变过程中,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创造出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瑰宝――武术。这是几千年来历史的积淀,这是岁月长河中华夏儿女智慧的结晶。时至今日,武术不仅仅只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武术以其独有的特色在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中经久不衰,成为自强不屈、百折不挠、坚强果敢、正义无畏的象征。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以及法制的健全等因素,武术的技击功能已逐渐淡化出人们的视野中,越来越多的传统武术成为养生保健的运动操,失去了原有的武术滋味,中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紧跟时代脚步,加快自身结构转型,适应时展已成为当今中华武术传播与发展的一大主题。互联网是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一项伟大的发明,它的出现拓宽了人们的沟通渠道,加快信息资源的传递速度,使得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中华武术应借助这一现代科技平台的优势并结合自身特点,发扬中华武术的内在精髓和传统文化的长处而后进行转变,使中华武术从新焕发生机。
2
网络传播概述
2.1 网络的定义
今天,我们说到网络时,通常是指Intemet,但从计算机技术角度来看,网络的概念远远超出了互联网。广义上讲,网络原指用一个巨大的虚拟画面,把所有东西连接起来,也可以作为动词使用。从狭义上讲,在计算机领域中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计算机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它是人们信息交流使用的一个工具。作为工具,它一定会越来越好用的。功能会越来越多,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网络会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从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其美好的使用和享受。这是整体上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总结。
2.2 网络传播的定义
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传播形式。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信息,所有网结生产、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因此,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
网络传播所具有的这些优势,都可以成为中华武术传播与发展的一次契机,怎样抓住这次机遇迎接挑战,是我们当前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难题。
3 中华武术的生存与发展现状
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冲突、生活方式的变迁,使得中华武术的生存空间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尤其是在我国实施举国体制和以竞技体育为主体的大背景下,竞技体育独树一帜,大量传统武术的传播与发展陷入了困境,加之社会物欲横流,在这个一切以金钱为衡量价值标准的社会大环境下,中华武术本身就很难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虽有一批痴心的武学大家在苦苦支撑,但从整体上看,整个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可谓是举步维艰。随着全球步入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包括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中华武术虽然也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做出一定的变化,但从根本仍然是按照自己的发展轨迹进行传承,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传统武术因为缺少合适的传播机制而渐渐消亡,有的传统武术则被改造成其他的形式而存在。
如今,中华武术的生存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许多保守的门派观念仍然制约着武术的传播与发展。面对当下严峻的形式,我们必须要改变自身的想法,打破思想的禁锢,才能使中华武术重现生机。与其坐以待毙的抱着先人的遗物等死,不如大胆创新结合实践进行改变。武术从其发展之初到现在,一直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武术的转型。武术和世界其他民族的武技都是技击术,都源于原始的格斗技能。然而,这些格斗技能动作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简单而直接的,是原始的、本能的和无序的。这种原始的格斗技能动作不能称作为武术。只有在不断注入民族文化后,才能最终形成我们所说的类似于武术的“物质”。当文化融入到武术中的时候,武术就不单单只是一种格斗技能了,而是民族文化的传递与精神的象征。本着这种思想原则,武术本身便不难发生改变。在我国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武术的功能不断丰富。武术传播与发展到现代,其功能已由当初技击功能向健身和养生、健体防身、观赏等方面发展,武术通过传播使其技艺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内涵,并使自身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浓缩体而存在。无论怎样演变,武术的核心价值观念仍旧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我们所要求的传播与发展方式的改变,就是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据地,以武术本身所具有的技击技术为手段,以现代高科技手段为跳板,进行一次质的飞跃,从而实现中华武术的伟大复兴。网络传媒的出现,恰恰是这次转变的一个良好的平台,为中华武术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机遇。
4 网络传播对中华武术传播与发展的影响
网络传播过程中,其本身就具有如下优势,第一,信息多元化;第二,表现形式立体化;第三,传播互动化。随着网络传播的高速发展以及其本身所具有的诸多有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所重视,许多的产品便依托网络传播为载体进行传播发展,同样,中华武术也不例外。
4.1 网络传播对武术技术传承的影响
网络传播在对武术技术传承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尤其在学习方面效果明显。多媒体的应用、网络课堂的出现、以及远程教育等都在慢慢的改变我们的学习生活。在武术的教学过程中便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例如,在学习传统套路时,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在进行几次教学后,便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这种教学方法的缺点是学生对自己不熟悉的套路动作演练困难时,唯有等老师的再次指点,这中间便存在着学习的断层,不利于技术动作的掌握。如果把整套套路动作编成视频的格式,并附注相应的解释,把视频上传到网络中,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去网上查找所要学习的套路的视频,拷贝下进行研究学习,便会达到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有利于武术技艺的传承。当然,网络传播对武术技艺的传承不单单局限于这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提高以及人们思想的转变等因素,武术也一改往日血腥厮杀的头脸,作为传统体育项目重新正站在历史的舞台上,越来越多的武术比赛走进人们的生活中;虽然有些时候由于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人们很难在第一时间内观赏到精彩的赛程,可是网络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的现场转播,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观看武术运动员的比赛,甚至可以通过慢镜头回放清晰地看到每一种招式的变化,对自己喜欢的技术动作可以把其下载起来日后进行专研,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再比如,以太极拳为例,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现今退休的老年人群中,学习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扇等太极拳法的人数占整个老年健身娱乐人数比例的50%以上,如何把太极拳更好的向老年人进行传播,以目前现有的武术教练的师资力量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网络传播便是一个很好的基点,武术教练可以通过远程网络教学的模式在网上进行太极拳的远程教学,并加以相应的视频进行辅助,完全可以使老年健身人群达到学会太极拳的目的,不仅利于武术的传播,更推动了技艺的传承,由此带动以一些武术网络产业及产品的出现,又促进了武术的发展,是一举多得的美事。网络传播的种种便利突破了时间、地域、门派和思想上的束缚,把武术技艺的精华部分带到网络的世界中,方便人们学习浏览,利于武术技艺的传播,增加人们对武术的认识和喜爱程度,对传统武术技艺的传承功不可没。
4.2 网络传播对武术文化内涵传播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在国内外的不断普及,网络武术也在迅速的发展。现在,国家武术的有关主管部门已经设立了官方网站,各门派之间也有自己的武术网站,用以宣传武术的内在精髓以及各门派之间的渊源等,这些都为武术的传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当今社会,随着电脑家庭化的普及,网络使用的范围增大,上至年过花甲的老人,下至学龄前的幼童,或多或少的都在接触着网络,更不用说青年人们了,由此可见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已根深蒂固。如果利用好网络传播的优势,把武术中的文化内涵以及处世价值观念等一系列有利于武术文化传播的内容融入到网络中,借助网络的平台进行传播,便会一改武术在此之前出现的传播与发展的困境。通过网络技术,利用视频、图像、文字、音效、甚至是3D、4D等技术手段,改良武术传播过程中的传统方式,使其以新的技术手段、新的精神面貌、新的宣传方法展现在世人面眼前,这种传播方法会令人感觉焕然一新,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武术,接触武术,对武术起到传播的作用。当然,在武术与网络传播融合之间难免会有一些变化存在,但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如若想使中华武术继续流传下去,就必须摒弃传统武术中的陋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武术中最优秀的内容,在不改变主体思想的情况下去融合网络,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去宣传武术的文化内涵,这将会是武术传播与发展的一条最佳出路。
4.3 网络传播对武术传播整体功能性的影响
网络传播是把双刃剑,在武术融入网络进行传播过程中难免会有有一些不良因素存在,这是对任何一个改良都不可避免的。我们不应无限放大网络传播中的劣势,而应积极发挥网络传播对武术传播与发展所带来的积极作用,趋利避害加快网络传播中武术传播的转型,推动整个武术的传播与发展。从整体上看,网络传播对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利大于弊,无论是武术技艺的传承还是武术文化内涵的推广,都不能忽视网络传播所带的便利,我们应以辩证的思维去看待这一问题问题,
5 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打造良好的武术传播与发展平台
网络传播在给中华武术传播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的同时,给武术的形态和性质也不免会带来某种程度的改变,甚至会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作为一个完整的虚拟世界,网络传播过程中对武术原有的技术动作或是某些内涵方面的舍弃,就不免降低了武术以肢体动作和身体语言为表现媒介,以其中所蕴含的儒家、道家、佛家等传统文化内涵为灵魂的所特有的魅力,使得武术成为由“比特”(字节)构成、由电子传输和显像虚幻的文字世界里。这里,“比特”代替了具体的物质材料来传输武术的各种信息,这种信息与武术的载体是各自独立的,而不必是武术信息拘束于某一特定的载体。整体上讲,它既可以是文字,又可以是图片或是视频。这样,虽然避免了缺少现实材料而不能习武或是观赏武术的困惑,但同时也失去了武术在现实感性材料中表现与创造的可能性。因此,在网络传播的虚拟化世界里,用“比特”来加以传输和表现,就势必会降低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甚至还有可能使得原有的技击特点、运动风格、格斗技巧、文化内涵变得面目全非。而且,通过电脑表现出来的画面都是不完整的、片面的,虽然会有些文字性注解,但还是人们从整体上了解武术的特点,从而失去亲身体验武术的机会。
尽管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会对中华武术的传播与发展产生一些弊端,但从根本上看,网络传播是有利于武术传播与发展的。一方面,网络传播可解利用自身信息资源传播迅捷的优势,通过互联网把武术推广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有网络的角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武术,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另一方面,我们又可借着网络传播多元化和表现形式独立化的特点,把武术融入到网络发展中,形成所谓的“武侠动漫”和“功夫网游”等武术副业,从而带动一系列有关武术特色的产业的诞生和发展,使武术不再是刻薄古板的传统技艺,而是顺应时代变化的新思想,新文化,新艺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要保持武术本身的滋味,又要开拓创新为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另辟新径,其中的关键是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并要牢记武术的内涵与宗旨,不被外来思想所蒙蔽和蛊惑,促成武术的传播与发展的新飞跃。
6 结论
网络传播只是传播武术的一种方式、一个平台;但是我们不能只站在网络传播的角度去思考武术传播之路,应该以展现中国精神为前提,以弘扬中华文化为根本,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提倡文化自由思想,崇尚和平的民族精神,构建体育、文化交流的平台,展现一种厚德载物的胸襟,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我们在改造武术,大力传播与发展武术的同时,应牢记武术的核心和根本,注重其本源,完善整个传播机制。因而,中华武术可以在网络传播的带动作用下不断深化改革,吸收新信息、新技术、跟上时展的步伐,共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l张海鹰,滕谦.网络传播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民人大学出版社,2001.
[4]田胜立,肖琼,王红玉,秦洁瑜.网络传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郭玉成.武术传播引论[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7]张高顺.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8]邱丕相等.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9]邱丕相,蔡仲林.中国武术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0]张勇,郭玉成.从传播学角度看我国社会武术网站存在的问题[J].搏击・武术科学,2011(8):6-11.
[11]卢虎.网络技术对武术发展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11(9):4-6.
[12]王国志.当下中国武术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搏击・武术科学,2012(4):1-8.
[13]吴应广.从文化视角认识当前武术的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12(5):8-11.
3月2日,福建两位小学生相约自杀,其中一个孩子爆出的遗书上写着其一大心愿就是穿越到清朝拍一部皇帝的电影。
12岁的小华和小美是漳浦前亭镇过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两人是无话不说的好姐妹。3月1日下午第一节课结束后,小华神色慌张,称找不着自家卷帘门的遥控器。她和小美商量该怎么办。当天下午4时多,小学放学后,小华和小美偷偷地将两本“遗书”藏在小华家放碟片的柜子里,随后去跳池塘。
小美在记事本上写着:老爸,老妈,我不能孝敬你们了,我要走了。弟弟要好好孝敬老爸、老妈。我的好姐妹(指小华)弄丢了钥匙,她怕回去被骂,她要去死,我决定陪她一起去死。你们要放宽心,我们不能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一辈子,我有两个秘密,一个是要穿越时空,到清朝,拍一部皇帝的电影,一个是要到太空。[1]
这则新闻看似荒谬,实则反映了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波茨曼的另一本传播学著作:《童年的消逝》阐述的就是电视的出现使得儿童与成年人的界限逐渐模糊,儿童可以轻而易举地接触到成人世界,使得儿童成人化。然而这则新闻却揭示了,由于未成年人缺乏基本的判断力,他们将电视等电子媒介所提供的内容全部当成真实的存在,扭曲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者导致上述惨剧的发生。
这几年的电视荧屏上,宫廷剧、穿越剧铺天盖地。广电总局制定了相关政策抑制此类电视剧的播放,然而却抑制不住由此产生的娱乐化的大众文化。而通过上文不难看出,大众文化的娱乐化与媚俗化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已不仅仅是法兰克福学派等学者所阐述的学术与文化层面,而深入到社会层面,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当猫扑等网站还在讨论是否是穿越剧杀死了孩子的时候,却鲜有网民质疑我国社会整体大众文化的娱乐化倾向。
当代中国社会,电子媒介及其提供的媒介内容已不再仅只是像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那样,造成社会文化的缺失与沦丧,而是使得全部媒体受众乃至全民都沉醉在媒介内容所造就的娱乐环境中,也就是早在20世纪初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李普曼在他的传播学著作《公众舆论》中提出的“拟态环境”。运用这个概念来解释当代中国的文化现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怪象、乱象)可谓是恰如其分。
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拟态环境的重要观点是: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2]
上文提到的新闻事件,就是这一理论的极端体现。从封建社会始,统治者就注重信息的封锁,直至改革开放前,普通老百姓获取信息的渠道都十分单一,更不要说主动传播信息,挑战传统的话语权威了。直至网络等新媒体出现,才使社会信息流通总量大大增加。而微博等自媒体的出现,更使普通人拥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话语权。
这种海量的信息传播使得受众变得无所适从,很多人发现,在网络上主动搜寻浏览信息,在同样时间内并不能比报纸、电视等被动接受的信息获取的要多,因为他们把很多时间用在了在海量信息中找寻自己需要的信息中。而在这种信息搜寻的过程中,出于人类的天性,人们放弃了浏览那些复杂而深刻的内容,转而搜寻一些趣味性较强又易于理解的信息。这与传统媒体中软新闻永远比硬新闻受欢迎一样,人们偏重于接受那些接受起来费力程度较低的信息。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与喧嚣浮躁的环境下,这一现象就更加不难理解。同时,媒介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也会提供更多迎合受众趣味的娱乐化媒介产品,从而通过社会中人们的言行,进一步加剧社会的浮躁。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两者的关系更像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在此不予置评。国人如今醉心于电子媒介提供的娱乐化文化产品中,并且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真实的生活环境就是如此,波茨曼的预言似乎要在当代中国变成现实。这才是我们需要警醒的问题。
大众文化的娱乐化与媚俗化对于我国文化的一大影响在于,使得我国几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很多人认为“”中“破四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场浩劫,我认为,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各种颠覆、恶搞,对于传统文化的破坏,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以前文提到的穿越剧为例,当今电视荧屏中的穿越剧层出不穷,无一不是颠覆历史,恶搞历史。这类电视剧的受众大多以未成年人和年轻人为主,他们的历史知识基础并不牢固,接受此类文化产品过多会导致他们将剧中的情节当作真实的历史。有一首网络歌曲叫做《自挂东南枝》,是将几十句互不相干的古诗词串在一起成为歌词,从而形成搞笑的效果。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破坏。比颠覆、恶搞更可怕的是无视。轻松娱乐的大众文化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更多的年轻人喜爱听流行歌曲、去电影院看电影。我国传统的戏曲则无人问津,呈逐渐衰落的态势。久而久之,便会走向消亡。
同时,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微博等自媒体的出现一方面使受众能自由发表意见,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的独立思考。然而由于整个文化环境的娱乐化,大多数受众放弃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转而阅读、转发那些娱乐化却缺乏深刻内涵的信息,使得自媒体成为了娱乐化的大众文化的又一载体。芙蓉姐姐、凤姐等人依靠恶俗地自我展现而一夜成名,令许多人心生艳羡,群起效仿。这正在颠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尺度。照此发展下去,会有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专心本职工作,而更多的人期待依靠网络媒体炒红自己,投身娱乐事业。这对我们整个国家、社会的发展毫无疑问是十分不利的。
在过去,谁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做出过重大贡献、谁拥有过人的才华、谁拥有高尚的品质,谁才能成为国人学习的榜样、崇拜的偶像;而现在,谁穿着暴露、谁的妆容妖艳、谁的言语雷人,谁就可以成为万众追捧的“偶像”,就连本应潜心写作的作家们,也加入了娱乐化的大军,纷纷将自己打造成娱乐明星一样的人物,热衷于自爆私生活。这种价值观的颠覆并不仅是文化现象,更是一种严峻的社会问题。
对于我国当今社会文化的娱乐化与媚俗化现象,电子媒介虽难辞其咎,因噎废食亦不可取。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解决这个文化问题,还需要依靠电子媒介来传播拥有正确价值取向的媒介产品。
为此,我国政府也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如在电视等媒体中确立时代精神、树立道德楷模等,北京市确立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倡导市民发扬北京精神。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栏目评选出来的道德楷模,以及他们的感人事迹也为公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了范式。
摒弃娱乐化与媚俗化既需要政府、大众媒介的正确引导,也需要公众的自觉配合。多运用独立思考的能力,关注有深度的文化产品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自身修养,还有利于身心健康(沉迷网游,染上网瘾,害人害己)。
综上所述,电子媒介环境下大众文化的娱乐化与媚俗化是一个长期以来的命题,在西方社会百年的历史中尚且没有得到解决。我国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此类文化问题蔓延迅速、较为严重,只有政府、大众媒介加以正确引导,公众加强自律,才能缓解、阻止其继续蔓延下去。创造一个文明、和谐、优质的大众文化,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
注释:
[1] 《【猫扑话题】穿越剧是不是杀死小学生的凶手?》,dzh.省略/whbm/20120307/0/OOOzO7I290218fF3.shtml,2012-03-07 10:09:34。
[2] 《拟态环境-百度百科》:baike.省略/view/460465.htm,2011-12-31,0:00。
参考文献
1. 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2. 尼尔·波茨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 尼尔·波茨曼:《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 饶立华、杨钢元、钟新:《电子媒介新闻教程——广播与电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 彭兰:《网络传播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 屠忠俊:《网络传播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 彭兰:《网络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 陈卫星、高晓虹、雷跃捷:《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10. 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1. 高翔:《探析受众微博使用心理》,载《青年记者》2010年第12期(中),第62-63页。
12. 乐程:《简析网络传播中受众角色的变化》,载《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3期(5),第114-115页。
13. 王靖东:《浅谈网络时代的受众观》,载《文海艺苑》2010年第9期,第90页。
14. 许志光:《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对策思考》,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网络发展也呈现出巨大的活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网络新闻起步相对
较晚,发展也相对滞后。我国在网络新闻的权威性欠缺、原创性匮乏以及网络新闻人才匹配程度低下的情况下,更需要加强对网络新闻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网络新闻战”中抢得先机。
一、我国网络新闻人才的培养现状
就我国网络新闻人才培养现状来说,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部分网络新闻人才的华而不实”,即当前有一部分网络新闻人才既不是电脑专家,也不具备一个优秀记者的素质,这种“人才”缺乏内涵,习惯满足于复制、粘贴他人的新闻,使得网络新闻的真实性、权威性欠缺,内容雷同。
(一)专业素质偏低
现在我国的网络新闻人才一部分是由国家和网络媒体主导的职业培训机构培养出来的,一部分是由高校培养出来的,还有一部分则是“半路出家”的非专业人士,他们是从别的行业转行成为网络新闻记者的。高校网络新闻人才培养的周期长,数量有限,网络新闻人才供不应求;由政府和网络媒体主导培训机构培养出来的网络新闻人才具有系统化、专业化、周期短、实践性强的特点,但这种人才培养方式正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并不足以改变网络新闻人才队伍供给现状;而第三类非专业人士则迅速成为了网络新闻人才队伍中的重要力量。总体来看,当前的网络新闻人才有很多既不是电脑专家也不具备一个优秀记者的素质。
(二)缺乏内涵
现阶段网络传播中的部分新闻人才属于“工具型人才”。他们的知识面狭窄,只懂得“工具式”的传播手段,满足于复制、粘贴别人的成果,稍微改头换面便成为自己的报道。而在现代“内容为王”的时代里,这种“人才”早晚会被淘汰。在电视时代,新闻传播人才指的仅仅是采编播合一的人才,但是对于网络新闻来说,这种人才已经不够用了,它所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所涵盖的内容应该更多。如果没有宽广的知识面,没有深厚的底蕴,没有跨学科的复合,更没有跨专业的复合和跨国度的复合,那么网络新闻记者在未来的竞争中又能做些什么呢?这是我国网络新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二、培养“华而且实”的现代网络新闻人才
“华而且实”的网络新闻人才的成长过程应该是高校培养、社会职业机构培养和网络媒体培养的综合产物,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不断提高的过程,应该贯穿到网络新闻职业历程的始终。现代网络新闻人才的培养之路要走多渠道培养,与实践相结合,与技术培训相结合的道路。本文主要从学院教育的角度探寻现代网络新闻人才的培养方法。
(一)加强传统新闻学教育
网络新闻专业隶属于新闻专业的范畴,只不过是其传播的途径和传播的媒介发生了变化。无论是从事何种媒体的新闻传播,教学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突出的新闻敏感和素质,因此传统新闻学教育必不可少。
1.深入了解传统媒体
网络新闻专业的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的特征和传播方法,这是因为“通过对传统媒体专业课程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借鉴传统媒体一些成功的方法,也可对网络新闻特点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现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在教授完理论课程之后,都会安排学生到报社、电台、电视台实习。
2.培养新闻理念
因为资源有限、版面有限、播出时间有限、人力有限,所以没有媒体能够包打天下,有闻必录。这就出现了选择的问题。所以,培养新闻理念,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媒体工作中“选择什么,不选择什么”。在统一恒定细化的新闻理念的指导下,可以明晰报道方向和新闻选择,少走弯路,尽早成熟。
3.丰富人文教学
在现代,传统新闻学教育应该越来越强调人文基础的培养,因此,学校应该为网络新闻专业的学生多开设一些文化素质课,鼓励学生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让学生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跨学科跨专业跨国度地思考问题。另一方面,国内高校可以试着聘请一些国外的教授,或者定期派出本校的教师到国外著名高校访问,与国外高校建立学生交流机制,并在本校的新闻传播教学中加强专业英文的教育。这样,师生可以长期处在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中,了解各国文化传统,以国际视角来观察学界、业界动态,不断培养出一群具备国际视角和深厚底蕴的高素质的网络新闻人才。
(二)加强计算机辅助新闻学教学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有其特殊的一面,因此对网络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培养也有其特殊的要求。
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网络新闻与传统媒体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播发整个过程的不同之处,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带给我们便利,使采、编、传、播,变得高效和快捷,最大限度地挖掘网络新闻的优势,以创新意识开拓出网络时代新闻活动的新领域。
另一方面,网络新闻的传播是以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所以必须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技术功底。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新闻学(Computer Assisted Journalism,简称CAJ)在西方发达国家应运而生。所谓计算机辅助新闻学,主要是借助互联网特别是万维网服务进行新闻采集,借助公共或私有的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它包括四个方面:电脑辅助报道,计算机辅助参考,计算机辅助研究,计算机辅助采集。计算机辅助新闻学的加入,不仅让学生在课程中就开始接触网络技术,打下深厚技术功底,而且可以从源头培养学生的网络新闻创新意识,熟悉网络新闻的采、编、传、播的数字化过程。
(三)改变培养模式
网络新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操作机会。高校培养方式应该由“新闻传播学+网络技术+经营管理学”的学院培养模式转向“课堂教学+实验室培训+新闻网站实习”的学院与网络媒体联合培养模式转变。
校园网站可以作为网络新闻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在校园网上开设“校内新闻”,使学生完成从新闻的采写、编辑到网页编排直到网页内容上传的网络新闻采、编、排、传的制作全过程,使学生掌握网络新闻的采写工具――计算机、数码照相机、扫描仪;图形图像处理工具软件;文字处理工具软件;网页制作工具和技术;网络数据传输技术,并对网站的构建,对网页访问机理有清晰的概念和认识等。在这一方面,我国许多高校都做得很出色。学校不仅为学生开办了“多媒体制作”、“网络传播”、“新闻网页设计”、“数据库基础”及“电子编辑出版技术”等课程,还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网站的制作和建设中,学以致用;有的学校还与多家网站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在各大网站实习,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网络时代的新闻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自我教育,是适合于个人的个性化教育。作为网络新闻专业的学生,要不断储备各种知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具备系统的网络传播理论知识与技能,熟悉网络传播的基本法规,掌握网络传播技能,具备网站策划、建设、管理基本能力的网络新闻人才。网络时代的新闻教育,又是一种素质教育,其重点是培养学生较强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造就既是电脑专家,又是新闻记者,并且底蕴深厚的复合型人才,从而为其今后的终身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彭兰.网络多媒体新闻[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1―3.
[2]廖卫民、赵民.互联网媒体与网络新闻业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82―286.
[3]陈红梅.网络表达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近十年来国外网络传播研究述略[J].新闻记者,2004,(9):46.
[4]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53―361.
[5]段鹏.港台新闻教育之比较.见: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前沿[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315―319.
[6]李希光.网络记者[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82―121.
[7]田胜立、肖琼、王红玉、秦洁瑜.网络传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97.
[8]贾易飞、方华、韩晓.美国组建媒体战部队快速应对负面新闻[J].环球时报,2006(12):4.
[9]王蕾.网络时代的新闻教育[J]中华传媒网,(3):42―45
[10]刘吉、金吾伦.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10―23.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其中网络新闻使用率达77.2%,用户人数年增长4535万人,年增长率14.7%,在网络应用中排名第三位。这表明,我国互联网发展日趋成熟,互联网已经成为新闻传播领域中影响巨大的、最具发展潜力的主流媒体。互联网构建的网络世界,比电视机对人们生活影响更大,网络传播把人类文明带向一个新的高度,大大提高了人类处理、存储信息的能力。那么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环境下,在网络新闻传播中,互联网新闻有哪些特点?它相对于传统新闻有哪些突破和劣势?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网络新闻
关于网络新闻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闵大洪从新闻传播角度对网络新闻下的定义是:网络新闻是通过因特网、传播的新闻,其途径可以是万维网(www)网站、新闻组、邮件列表、公告板,网络寻呼等手段的单一使用或复合使用,其者、转发者可以是任何机构也可以是个人①。简而言之,网络新闻就是在互联网上和传播的新闻信息。由此定义就引出了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
二、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
所谓网络新闻传播,就是通过互联网这个新的媒介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与传统新闻传播相比较,网络新闻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1、传播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速数据传递系统,有了数字化技术才使将网络新闻传得更远,传播得更快。
2、媒体的综合性。网络新闻传播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各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融合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视频等诸多表现手段,集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的优点于一体,使新闻报道更具直观性、生动性,带给读者全新的体验,增强了新闻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网络信息的海量性。网络的容量之大,信息量之多,是任何传播媒介所不能比拟,网络传播没有报纸版面、广播电视固定时段、节目容量等诸多限制,受众可以随时浏览资料库内的信息资源。
4、网络新闻的时效性。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信息的制作与传播的速度要快得多。报刊要经过稿件的录入、排版、印刷、发行等诸多中间环节才能送到读者手中;广播电视则需要前期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使新闻的时效性大大降低,而网络传播因其技术手段的先进性,使传播周期大大降低,而信息量却大大增加。
5、交互性更强。通过网络传播,受众可以自主选择需要的或者感兴趣的新闻信息,并可以通过互动平台,向媒体和其它读者传达自已的意见与见解,实现良性互动。
6、突破线性限制的超链接方式。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传播是构建在超链接方式上的全新传播模式。受众可以根据兴趣与需要,通过链接跳到另一个信息上去,网络上有取之不尽的各类信息,而这些信息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②。
三、网络新闻传播的突破与劣势
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在传播中发展,在传播中改变的世界。与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相比较,网络新闻传播的积极效用与劣势主要表现为:
1、网络新闻传播突破了新闻传播的时间界线和空间区域界线。新闻报道速度越快,新闻性就越强,新闻的作用和新闻价值也就越大。时间为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和重要特征。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新闻报道的这一基本要求,它可随着新闻发展,不断滚动推出最新消息。比如,最近的国产J20隐形战机首飞,国内的诸多军事网站实时滚动更新战机图片和评论,受众可以及时了解最新消息。以往新闻传媒的刊期界线、时段界限等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已经开始弱化甚至消失。
传统的新闻传播使许多新闻都成为地域性新闻,这实际上降低了新闻的价值。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信息传播全球化得以实现,在突破了新闻传播的时间界线和空间区域界线后,麦克卢汉在1962年提出的“地球村”概念正由理想变为现实。
2、信息传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被打破。网络新闻传播不存在绝对的单一传播者或信息接收者,通过网络技术传者与受众之间互动,既有信息上的也有观点上的交流。受众的需求是立体的、多方面的,他们想知道不同媒体、不同信息源相同或不同的观点,而网络媒体传者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受众可以在网络上自由选择传者作为信息来源,受众在网络上可以多角度、多层次、最大限度地了解一个新闻事实包含的信息,从而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③。
3、网络新闻传播信息过剩和虚假新闻。网络媒体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鲜花和毒草并存,从网络信息传播中获益的同时,又不能忽视网络传播带来的问题和负面影响。网络新闻的传播和接收方式决定了它相对的自由特性,不可能像传统媒体那样有着严格的筛选,这样使得网络上信息和知识无限制的增长,大量相似、无用的信息充斥网络,造成了信息过剩,导致受众不能有效吸收和充分利用信息的作用,使受众在阅读新闻时花费了更多时间,使得信息贬值。不断堆积的无质量区分的信息导致受众不能区分哪些是主要的,有价值的,准确的信息,容易导致受众盲从。
大多数网络信息来源是无限制性的,互联网的匿名性也为一些信息造假者提供了平台,大量不负责任的言论和虚假信息使受众难以鉴别,使网络信息可信度变差并造成损失。比如海南香蕉致癌谣言,在网络上传播,给海南的果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另外由于网络信息的快餐化,部分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网络新闻的内容呈现恶俗化倾向。
总之,网络新闻传播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顺应了信息时代受众对于获取信息的要求,使新闻的展示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它的出现与发展给传统媒体及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带来了冲击,同时由于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时间较短和自身特性所带来的缺陷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①闵大洪,《网络新闻之我见》[J].《新闻与写作》,2006(6)
②南宏师、张浩:《网络传播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16-20
一、《新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定位
(一)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新媒体概论》是因新媒体新闻传播事业的勃然兴起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属于新闻传播学的分支学科。《新媒体概论》主要研究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各类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规律。在惠州学院,《新媒体概论》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习者了解各种新媒体的基本概念,把握各种新媒体的传播现状、效果和发展趋势,掌握各种新媒体的技术特征、信息流程以及盈利模式。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在实践中理解、掌握、深化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因此本课程除了进行理论课的教学之外,还有实践教学环节。为《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新闻网页设计与制作》等后续相关课程打好基础,为将来在新媒体传播领域中工作奠定基础。
(二)《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增强学习兴趣、改善教学环境、促进学科发展为指导思想和根本出发点。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基础之上,加强课程内容建设,争取把惠州学院《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成为广东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二、《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
为了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惠州学院的《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主要从教师队伍、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和学习环境等方面展开。
(一)教师队伍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应该由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主持建设,教学团队应结构合理。惠州学院《新媒体概论》课程的教学队伍由5人组成,其中教授2名,高级记者1名,副教授1名,讲师1名,学历均在硕士以上,年龄在35岁至45岁之间,且都是从事新闻传播学教学与科研的一线专业教师,是一支具备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惠州学院制订了课程团队发展规划、青年教师结对培养计划、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等,优化了课程团队。
1.引进高层次、高水平人才,优化教学团队。惠州学院建立高级人才引进机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引进一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课题负责人近十多年从事新媒体与网络新闻学教学与科研。担任《新媒体概论》、《传播学》、《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新闻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的教学,主持2013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舆论研究》。还引进一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传播学教授担任课程第一主讲,该主讲教师担任省级精品课程《传播学》的负责人,主持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网络非理性舆论的社会风险研究》,对新媒体课程教学有丰富的经验。
2.促进青年教师博士化。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一名主讲教师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新闻学博士学位,选修了与《新媒体概论》密切相关的课程。该主讲教师2011年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网络公共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2年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网络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与治理研究》等都是关于新媒体的研究。通过教学结合、教研结合,深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3.鼓励教师参加学习交流和学术考察。课程主讲教师先后参加过中国新闻传播学年会、中国网络传播年会等学术会议,了解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与新媒体、网络新闻学等课程教师探讨交流教学经验。教学团队反复研究中国传媒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新媒体与网络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完善《新媒体概论》课程体系设置。
(二)教学内容建设
1.更新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惠州学院通过对国内外院校相关课程的比较分析,结合本校的教学情况,按照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有利于学习者能力培养的原则,增设了一系列增强学习者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教学环节。改革前的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没有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后增加了12个实践教学学时,总学时为42学时(见表1)。
2.调整优化课程内容,保证教学效果。关注最前沿的新媒体动态,使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保证学习者能及时获得最新、最有用的新媒体知识和技能,是《新媒体概论》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首先,惠州学院调整了教学大纲,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视频网站”、“社会化媒体”、“手机之外的移动信息传播”等内容。其次,主讲教师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把新媒体发展最新成果及行业发展动态与趋势,整理、归纳、整合为教学资源,提高课程的科学性。通过改革,《新媒体概论》的教学内容具有清晰的逻辑性、系统性,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知识点和信息量,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受学习者欢迎。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本课程经过近五年的建设,教学方法已从最早的老师单向授课模式,变为教师授课、学习者讨论、个人和小组报告、师生互动、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多元化模式,成功地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 习者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念。
2.“案例工作坊”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能力。《新媒体概论》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引入“案例工作坊”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以主讲人为核心,15名左右的成员组成的小团体。结合市场需求与行业发展,主讲教师把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各种新媒体实际应用范例结合起来,让学习者围绕某个话题、案例进行讨论或实践操作,引导学习者对问题实质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与动手能力。由于该教学模式强调面对面交流、参与者的互动学习以及实践操作,所以,学习者可以获得更多通过普通讲课无法获得的思考和成长体验,可以把课堂上的体验内化成专业素养和行为态度。课程组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习者在“案例工作坊”教学过程中积极性很高,并认为自己从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3.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在教学中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完善了多种网络资源和PowerPoint的演示教材,充分利用教学互动平台进行师生的互动。值得一提的是,《新媒体概论》课程利用魔灯教学平台,建立了具有多媒体特性的网络课堂,开展网络教学。利用魔灯教学平台提供的论坛、测验、资源、投票、问卷调查、作业、聊天室、Blog和Wiki等丰富的课程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在线自主学习、在线作业、在线答疑、在线自测/考试、在线实时交流等教学活动。使教学理念从传统的教案设计向课程设计转型,内容设计向“资源+活动”设计转型,教学方法从传统的传授型向传授型、研究型、社区型相结合的多样化的教与学方式转型。比如主讲教师和学习者可以通过新媒体网络课堂的课程管理中的资源上传、 下载教学资源, 以达到教师与教师、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多方位资源共享的目的。再比如,通过新媒体概论的论坛或博客,学习者可以在线提问,教师可以在线答疑,在虚拟的网络空间,突破空间的阻隔进行实时的同步交流,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时间进行异步交流。
(四)教学条件建设
1.教材的使用与建设。本课程早期采用中科院新媒体研究专家闵大洪研究员编写的《数字媒体概要》作为教材,该教材在编写中强调学理性、实用性、工具性、前沿性、延展性、交互性的统一。但是,随着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该教材部分内容难免过时。目前,该课程使用本课程主持人周海英教授著《数字新媒体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作为课程的主教材,并选用了如下书籍作为参考教材(见表2):
2.课程相关资料建设。课程组成员密切跟踪,及时购买与本课程相关的国内外最新出版的图书、资料,并向学生推荐阅读。比如《网络社会的崛起》(纽曼尔卡斯特著,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网众传播—— 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何威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微博—— 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喻国明、欧亚、张佰明、王斌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新媒体概论》(宫承波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出版)等研究新媒体的著作。本课程组还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目前已有国内外新媒体传播类图书约100多种,与本学科相关期刊论文数百篇,光盘数据库文献资料也非常丰富。
课程团队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跟踪和吸收国内外有关本课程研究的最新成果。如教会学生熟练使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硕博士论文库、传媒学术网、传播学论坛、中华传媒网、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网等,增强了学生自主获取学术信息的能力。
3.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教学改革重点之一是学习环境的改革。当前,课程学习环境的改革主要体现为学习者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环境的建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课程团队在惠州学院的网络教学平台上搭建了《新媒体概论》的课程网站。在课程网站中,根据《新媒体概论》的教学定位、教学内容,建设了课程介绍、教学大纲、师资队伍、教学日志、电子教材、教学课件、练习与习题、参考资料目录和教学录像等基本资源,并且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及时的更新。在基本资源的建设中力求涵盖新媒体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系统介绍《新媒体概论》的相关知识,既实用又易用,能共享,为《新媒体概论》的教与学提供平台。
除了建设《新媒体概论》课程的基本资源之外,还建立了课程的立体化拓展资源。拓展资源包括:图书资源库、多媒体素材库、视频讲座库、案例库等。在多媒体素材库中收集了中华传媒网、人民网传媒频道、新浪传媒、紫金网、中国新闻学评论等传媒学术网和传媒体资讯网,每一个条目设有网站名称、网站截图、网站链接、网站介绍。学习者可以通过这些网站了解传媒体资讯、学术动态以及前沿的学术观点,丰富自己的传媒知识。视频讲座库收集了新媒体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共20场,便于学习者领略传媒领域专家学者的风采,了解传媒热点话题。图书资源库收集了40多本传媒书籍,每一条目设有书名、网络购书链接、内容简介、内容目录、作者介绍等关键信息,为学习者拓展知识面提供参考。
三、课程建设成效
从2008年以来,惠州学院在广播电视学专业开设了《新媒体概论》课程。经过五年的探索,课程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明确了课程定位,完善了教学体系,改进了教学方法,改善了学习环境,培养了一支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2012年5月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系列专题研讨会上,惠州学院的《新媒体概论》课程获同行专家、学校、学习者、社会等方面的高度赞誉,提交的教学改革论文《新媒体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被评为优秀论文。2012年《新媒体概论》被评为院级重点课程,2013年被评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被学院推荐为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学机构、教学团队、学习者坚持不懈、共同努力,才能造就真正的优秀学习者以及惠及相关的教师和社会人士,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 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3]1号.
1.论题集中
讨论式教学法的核心是要选择一个集中的选题,这是讨论式教学法的基本涵盖,同时也是保证讨论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传播专业课程中,需要集中进行讨论的理论、知识点、方法论不在少数。因此讨论式教学的这一特点,恰恰符合了传播专业的教学需要。以“传播学概论”为例,教学进入国际传播与全球化研究的环节,有很多教学内容并不是需要学生去记忆,而是需要学生深入地研究与理解,这时讨论教学法的应用就显得尤为恰当。
2.方式灵活
讨论式教学方法适应传播学专业课程,因为它的方式是多样而灵活的。这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在日常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度与灵活度,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兴趣,便于更好地接受知识。在日常教学中,讨论可以随时进行,也可以有准备地进行,还可以分组进行等等,这样灵活的教学方式是其他很多教学法无法比拟的。
3.学生为本
在讨论式教学法应用在课堂教学上时,课堂教学的主角从教师转化成了学生。这种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教学主体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思维模式与思维能力的题目;规划利于学生思考与应用的教学环节;预期科学合理的教学效果,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在传播专业课程中,以“新闻采写”课程为例,在新闻采访方法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引入讨论式教学,可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成为课堂的主人,模拟职业特点与职业思维。
二、讨论式教学法的方法
1.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创新思维课程中的一种经典而优秀的思维方法。将这种思维方式引入传播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是一种大胆而成功的尝试。在这种思维的作用下,思考者首先并不需要过多的考虑思考的准确性与正确性,而是要大胆地去思考,先增加信息量,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归纳与总结,最终对收集到的信息做归类与取舍。以“传播学概论”中的“网络传播的影响”题目为例,在头脑风暴式的作用下,讨论者首先需要做的是将与网络传播相关的问题做回顾,在谈论中不去斟酌信息的分类与取舍,而是想到一种与之相关的信息就记录下来。这样的讨论是公开进行的,所以任何一个讨论者所提出的内容都会对其他的讨论者造成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为其他人提供了思路与灵感,这样会使讨论的意见与见解趋于丰富化、合理化、联系化、多样化,最后再根据可能存在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总结。
2.分组讨论法
在讨论模式下进行分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讨论方法。在讨论的过程中,论题往往是比较有深度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不是一个人的思维能够成功驾驭的。尤其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缜密性可能不是很强,因此在分组讨论的环境中,学生间既可以互相补充,又减少了孤军作战的压力,使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新闻采写”中,关于采访中提出问题的讨论,就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给每一个组分配一个可采访的对象,让他们共同讨论,合作式地完成问题的设计和采访的思路。通过课题教学证明,在分组讨论的情况下,学生可以设计出非常完整、有水平的采访计划,这是非常可喜的。
3.辩论式讨论
部分讨论的议题具有正反两方面的特点,针对这样的讨论议题,教学中可以采用辩论式的讨论模式。当问题具有两面性时,学生往往缺乏辩证的思维体系,运用辩论式的讨论方法,可以直接引导学生,看到问题的辩证性。当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时,无论思考正面还是负面的问题,都必然不能越过对立观点去思考,这就决定了辩论式的讨论模式,其讨论结果是具有深度的。例如,在“传播学概论”中,讲到议程设置的影响时,我们需要从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来思考问题,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先选择立场,选择支持哪种观点,然后围绕自己的观点自圆其说,这也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三、讨论式教学法的功能
利用讨论式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深度与广度,督促学生思考,促进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