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模板(10篇)

时间:2024-02-08 15:08:4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1

近年来,河南省粮食作物面积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其中小麦、玉米两大作物面积逐年增加,而甘薯、杂粮、杂豆等小作物面积逐年减少。

一、河南省粮食生产在的主要问题

1.夏秋粮生产发展不平衡

8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提高,社会对小麦需求量的增长,国家和农民对小麦生产十分重视。相对秋粮生产有所放松。夏秋粮生产以1984年为转折点,夏秋粮总产之比由1984年前的4:6转为近年的6:4。近10年来,夏粮总产平均21.6亿千克,秋粮总产平均12.2亿千克,其总产比例为63.9:36.1。夏秋粮生产不平衡性的主要原因,一是小麦涉及广大群众口粮和粮食安全,种植面积有保证,并且小麦具有高产稳产的特点。二是广大群众对小麦生产舍得投入。丰收年的1995年主要作物生产成本核算调查,小麦每亩生产成本和生产利润分别比玉米高出28.8%和减少31.7%,但广大群众为了小麦一季保全年口粮和完成定购粮,不惜利润的减少而舍得投入。三是小麦新品种和新技术更新速度快,而秋粮科学种田水平低,特别是红薯、大豆及小杂粮施肥少或不施肥以及粗种粗管理现象普遍,造成产量低而不稳。

2.人增地减,人均耕地不足

人口逐年增加,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萎缩,人均资源不足,是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据统计,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已由1954年的13万平方千米,减少到2005年的9.2万平方千米,减少了3.8万平方千米,平均每年减少760平方千米;而同期全省人口却由4560万人增加到9700万人,人口增加了一倍,平均每年增加102.8万人。人均耕地由2000平方米减少到667平方米。

近几年来,随着耕地减少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的趋势更加突出,自1990年到2003年的13年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3927平方千米,平均每年减少312平方千米。从现实情况来看,人口增长,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的趋势在短期内仍将是严重的。

3.自然灾害频繁,抗灾能力差,生态环境恶化

资料表明,对河南省危害最大的气象是干旱、雨涝和干热风。建国以来,全省出现明显干旱和以干旱为主的有15~20年,平均每隔6~8年一次大旱,4年左右一次中旱,4~5年出现一次重的涝灾。近20年来随着全球性厄尔尼诺现象,灾害性天气出现的概率加大,危害更重。建国以来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抗御水旱灾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抗灾标准偏低,加之经济发展对抗灾害标准有了较大的提高,水旱灾仍然是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河南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气候特点适合各种作物病虫害发生及蔓延。粮食作物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13万平方千米,因防治不及时损失粮食20亿千克以上。

目前,有些病虫害已得到控制,但小麦穗蚜、红蜘蛛和白粉病、锈病、纹枯病;玉米螟、斑病;水稻螟虫、稻瘟、纹枯等作物病虫害尚未得到完全控制,危害极大。

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对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构成威胁。

目前全省未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2.75万平方千米,未治碱面积1610平方千米,沿黄地区耕地沙化严重,土壤质地下降,水质污染面积日趋扩大。同时有机肥料使用量不足,秸秆烧毁现象严重,机耕所占比例减少,耕层变浅,地力下降,病虫害危害给粮食生产造成一定损失。

4.种粮比较效益低,粮农收入增长缓慢

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收入增长减慢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城市改革的全面推进,物价逐步放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猛,超过了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使一度缩小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又不断拉大。二是农产品加工业滞后,粮食转化增值率低,以及优质率、出口创汇率不高,从而使农民从加工增值环节和出口创汇不高,从而使农民从加工增值环节和出口创汇中得到收入非常有限。三是河南省农村二、三产业落后,农民非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仅有25.1%,特别是粮食大县,农民收入低,农村经济落后,农业投入不足,扩大再生产缺乏后劲。不少产粮大县出现了产粮越多,财政越穷,包袱越重的现象,严重挫伤了当地政府和粮农生产的积极性。

5.农村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队伍不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近10年来,县乡农技推广机构其中包括种子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在科技兴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各级财政紧张,农业科研、教学和农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二是大部分县乡的农技推广站“改性”“减供”“断奶”,人员分流经商,技术推广工作陷于瘫痪半瘫痪状态。据2004年统计,全省县乡农技推广站5164个(包括:农技、植保、土肥、种子、农经、水产等),改为公司的占12.4%,工资停发或扣发的占67.8%,部分技术人员调离岗位或提前退休,这些问题造成基层技术队伍极不稳定。三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差,农业新技术推广速度缓慢,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目前科技成果利用率仅有40%,科技在粮食增产份额中所占比重仅有35%~39%,而先进国家贡献率高达60%。

二、河南省粮食增产的主要潜力

1.粮食单产增产潜力

从粮食单产水平看,全省有2万平方千米高产区,粮食单产每亩450千克,4万平方千米中产区,粮食单产每亩300千克,2.67万平方千米低产区和丘陵旱地,粮食平均单产每亩200千克以下。同时,涌现出一大批高产典型,如小麦和玉米一年两熟吨粮县、小麦单产每亩超500千克、玉米和水稻单产每亩超600千克的县、小面积小麦单产每亩600千克、玉米单产每亩超750千克、水稻单产每亩超700千克等高产典型,为粮田由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高产再高产积累了经验。

2.中、低产田改造后增产潜力

黄河以南平原区利用贷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万平方千米,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亿千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全省沿黄沙滩地2667平方千米开发利用,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8亿千克。

据焦作市有关部门调查,小麦灌溉与不灌溉,一般年份单产每667平方米可相差150~200千克。河南适宜发展灌溉的耕地面积近5.3万平方千米,而旱涝保收田不足2.67万平方千米。

随着水利设施等生产条件的改善,可使高产区粮食单产每亩提高10千克以上,中产区粮食单产达到或接近目前高产区产量水平。届期实现粮食产量指标完全可能的。

3.依靠科技增产潜力

篇2

中图分类号: S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215-1

1 我国粮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随着粮食丰收,粮食市场供应压力趋缓,群众家中存粮比较多,农民群众对粮食安全的警惕性降低,认为粮食多了,够吃就行了,生产积极性也有所降低。农村劳动力外流,农忙时节缺劳现象突出。象邓州市的外出打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有些乡村,青壮劳动力60-70%都外出务工,并有部分人举家外出几年才回来一次,他们的承包地都由留守在农村的老弱劳力或非劳动力人员经营,每到农忙时节,这些户常常成为困难户,影响生产,贻误农时。

1.2 传统耕作方式

从总体上来讲,当今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的粮食生产还是沿袭传统的耕作方式。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到处都可以看到,牛耕马拉耕地;人工撒种,人工插秧,人工收获粮食作物;人工整晒粮食产品,肩扛背驮粮食商品出售。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传统粮食生产耕作方式,不可能促进粮食生产的现代化发展。

1.3 生产标准缺失

在我国农村土地由农户承包长期不变政策下,农户种植粮食有了高度的自,种植什么品种农户说了算,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几亿农户种植的粮食品种多而杂的现象。很多地方一家几亩地,一个季节同一品种的粮食作物,就种植几个不同的品种。在土地耕作、肥料使用、农药喷施、田间管理等诸多方面,不同的农户有不同的作法,没有统一的标准。这样,就造成生产的粮食品种杂乱,社会资源浪费严重。

1.4 产品质量不高

由于上述诸多原因,我国现在农户生产的粮食产品质量不高。主要粮食产品如稻米不如泰国,小麦不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不要说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地位,就是在国内很多城市居民都不愿意吃国产的粮食,就连农民生产的粮食也将品质差的粮食出售,而将品质好的粮食留给自己消费。所以,我们一方面说粮食产量增加了,但是另一方面粮食又大量积压,难以销售。主要原因就是质量差,产销不对路。

2 多管齐下,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粮食生产

2.1 促进土地集约化,有利于规模经营

一家一户生产粮食投入大、产出低,既不利于农民获得适当的利润,又占用大量的劳动力。数以百万计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种植粮食收入太低。在此情况下,我们就要因势利导,促进土地合理合法流转,发展粮食规模经营。让农户将耕地出租、转包、转让、入股等,农民暨可以得到土地流转收入(租金、股金等),又可以离土外出打工,或者给土地经营者打工。土地经营者由于有了规模化的耕地,就有可能以规模经营生产出更多的粮食,获得规模经营利润。

2.2 加强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和推广

对日新月异的农业科技知识,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要改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向农民群众传授新技术、新知识、新品种,近距离培训、零距离指导,手把手地教,真正使农民朋友融会贯通,运用到粮食生产上。

2.3 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扶植力度

财政除了对种粮大县奖励外,还应增加对种粮大乡(镇)的奖励。增加种粮补贴,改变目前不合理的种粮补贴政策,改按种粮面积补贴为卖出给储备粮库的粮食补贴或购买的种子补贴,确保种粮补贴真正补贴到种粮农民手中,不种粮的农户得不到种粮补贴。改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一年补贴一次为一年早、晚稻补贴二次,真正做到种一季水稻得一次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种早、晚稻得二次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真正发挥国家种粮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作用。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修缮好山塘、水坝、渠道、排灌机埠等水利设施,修缮好机耕道,创造有利于种粮农民的劳动条件。

2.4 促进生产标准化,有利于提高粮食商品率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于粮食的消费就出现不同的变化。在我国人民进入小康水平的阶段,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吃饱,而更侧重于吃好。这就要求作为主食的粮食生产要达到标准化。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的粮食产品。土地集约经营后,经营者就可以实现统一耕种、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获、统一出售。标准化的生产,必将提高粮食的商品率。

参考文献

篇3

人们对关粮食安全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类人认为我国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这些人认为,我国粮食生产在近几年虽然出现了一定的波动,但这是正常的产量调整,可以通过粮食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能够避免粮食短缺;其二,我国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潜在的粮食安全问题。自此它引起了群众的积极响应。怎样确保粮食安全,这也成了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

一、粮食安全的概念以及安全现状

今年7月以来国际粮价大幅攀升,国际社会着实“心慌”了一回。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粮食安全现状到底如何?

(一)产量稳定性。自2000以来,中国的粮食产量在650万吨以上是稳定,只有2003的人均约330公斤,而在2003的粮食进口量仅为208万吨,中国只占4.8%的总产量,临界线不超过5%,而中国人均每日营养摄入量超过安全标准。上述情况表明,中国的粮食生产一直处于低潮,但是还能够自给自足,并且不需要依靠大量进口。

(二)在粮食的主要生产区一定要保证有足够的耕地去生产粮食。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我国耕地面积有减少的趋势,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从统计的角度来看,并没有达到不可接受的水平。例如1989年我们国家有1.5亿亩,到2003年,这个数值已达到1.8亿亩,有一定的差异和期望。此外,非生产的耕地资源,在中国具有巨大的潜力,有约2亿亩的荒山,荒地可以使用,1亿亩的开发用地。

(三)技术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潜力。我国每年约有超过6000的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科技的力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土壤与肥料技术深应用程序使用,可以提高利用率百分之10;漫灌灌溉,节水灌溉,可以显著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到中国复种指数理论值198%,复种指数为159.7%,1996,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提高复种指数5点,是相当于750万亩的种植面积增加。

此外,由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措施的实施,人口增长率仍在增长的一个较低的水平,并在2020的人口可能会减少,所以我国的未来,在不会出现决策失误的情况下,不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然而,在中国食品安全的依然问题不容忽视,如果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面积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粮食生产条件没有得到改善,食品安全问题是可能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当前应采取的粮食安全措施

我国根本不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但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依然存在一些潜在的食品安全危机,例如我国现阶段农民的数量越来越少、人均收入低、农业生产条件恶化等不利因素。假如耕地面积减少的实际情况不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快的解决任何威胁粮食安全问题的。

(一)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技术支持系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高质量种子的培育和推广;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以便解决“农业科学技术;提高脚手架”肥料的使用效率,减少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条件下,是保证中国未来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中国目前的人口有13亿,你需要5.2吨的粮食,以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在中国2020的人口数量将达到最大值是16亿,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对中国的食品大的威胁。为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只有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三)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问题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我国现在是因为太多的农村劳动力的粮食补贴政策效率低,大量的粮食补贴更多的劳动,劳动收入都不值得一提,不足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城市,不合理的规定,取消限制农民,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在中国根本。

目前世界粮食危机日趋严重,粮食供需矛盾突出,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既要有近忧,也要有远虑,带着深刻的忧患意识,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在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健全国家和粮食储备体系、加强耕地保护和严格限制粮食的工业化等方面下大力气,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粮食安全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F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5-047-01

一、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

粮食总产量大,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省区。2007年全国粮食总播种面积为105638.4千公顷,仅黑龙江一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就达10820.5千公顷,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10.24%,居全国第一;同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总产量为3,462.9千公顷,位于全国第三。

成因分析:

1.地形与耕地资源:黑龙江省土地面积大,地形以平原为主,农用地多,耕地资源多。

黑龙江土地面积为4526.5万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76%。地形以平原为主,主要有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平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7%。农用地面积为3792.4万公顷,占全国农用地面积的5.77%。耕地面积11830.1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72%。

2.气候: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适宜粮食作物生长。

黑龙江省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中国最东北部,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省年平均气温多在一5℃~5℃之间,年降水量全省多介于 400mm~650mm之间。

3.水资源: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好。

黑龙江为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全省多介于 400mm~650mm之间;主要有黑龙江省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大水系;另有有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和五大连池4处较大湖泊及星罗棋布的沼泽。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好。

4.土壤: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面积广阔,土壤有机质高,土壤肥沃。

黑龙江省的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等占耕地的6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

(二)粮食生产单位面积产量低

2007年,黑龙江省粮食单产每公顷产量仅3200千克,位于全国第三十位,落后于全国绝大数省市区粮食单产。

成因分析:

1.气候:黑龙江纬度位置偏高,热量条件较全国其他省区较差。

2.科学技术含量不高。长期以来,黑龙江的粮食生产靠扩大耕作面积来增加产量,对于提高单产的技术能力水平较低。

3.作物品种较差,不适用黑龙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没有利用到黑龙江自然地理的优势条件。

(三)粮食作物以豆类主,其次为玉米和稻谷

2007年,黑龙江省豆类、玉米、稻谷作物种植面积分别达全省的37.89%、35.89%、20.82%,三者几乎占到了全省粮食作物的95%左右。

成因分析:

1.历史:长期以来黑龙江都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大省,粮食种植面积居高不下。

2.政策:国家对于粮食安全的政策倾向,刺激了当地大力发展粮食作物的种植。

3.作物特性:大豆、玉米、稻谷适宜黑龙江省的自然地理环境。

4.市场需求: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豆类和饲料粮的需求增大。粮食生产结构随之发生一些相应的调整。

(四)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规模大、产量高,但单位面积产量均低于全国水平

从全国来看,豆类和玉米播种面积分别为4,099.4千公顷和3,883.6千公顷,分别占全国的34.80%和13.17%,种植规模均位于全国第一,稻谷播种面积也达2253.2千公顷,种植规模位于全国第四。但豆类、玉米和稻谷单位面积的产量都位于全国较落后的水平。

成因分析:

1.气候:黑龙江纬度位置偏高,热量条件较全国其他省区较差。

2.科学技术含量不高。长期以来,黑龙江的粮食生产靠扩大耕作面积来增加产量,对于提高单产的技术能力水平较低。

3.作物品种较差,不适用黑龙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没有利用到黑龙江自然地理的优势条件。

二、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主要问题:

1.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土地利用率低下。

2.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单一,农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减少,使黑龙江生态环境脆弱。

3.靠扩大耕作面积的增产方式,加重了资源消耗和生态消耗。

解决对策:

1.设立粮食生产多目标取向。

改变以总产量为单一目标取向,加入单位面积土地产值目标、单位面积产量目标等。

2.积极提高单产。

利用农业部高产创建重要平台和黑龙江垦区场县共建模式,推挤和采用新技术,特别强调规模化经营条件下的达机械作业、标准化作业,促进农村土地大面积均衡增产。

3.优化粮食作物种植结构

逐年优化作物种植结构,积极扩大小麦、马铃薯、杂粮杂豆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

4.发展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的商品谷物农业

积极发展精确农业、设施农业,加快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大型机械化技术、循环农业技术、环境友好农业技术等高新科技在粮食作物的种植领域的应用。

5.保护粮食生产的依赖资源,提升农田生产能力。

篇5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6月13日

2009年国务院正式将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纳入国家粮食战略,是实现河南乃至国家人民“饱暖”的重要举措。2014年河南夏粮产量667.8亿斤实现“十一连增”,用占全国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0%以上的粮食,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强。但距河南省委、省政府编制的《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要求,即河南粮食年生产能力由目前的500多亿公斤稳定提高到650亿公斤,还有不小差距。

如何采取措施改善河南粮食生产条件,夯实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基础,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粮食生产科技支撑,提高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形成以工促农发展格局,就迫切需要解决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民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的突出问题。从战略高度进行积极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是提升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主体力量的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然而,长期以来河南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重视不够,缺乏完善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体系和监管机制,故研究河南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利于实现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战略目标。

一、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意义和渠道选择

(一)河南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意义。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是一种高收益率的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贡献显著。自此,人力资本投资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舒尔茨(美)就认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长更重要”。他主张以经济视觉将教育当作投资,把教育投资所带来的成果当作资本,即人力资本。卢卡斯和罗耿也认为人力资本具有“滋出效应”和边际生产率的递增效用,对人力资本的持续投入可以提高一国的长期增长率,即“新增长理论”。因为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受教育训练程度、读写能力和身体素质决定了其劳动的边际产品。同样,内尔森和菲尔普斯通过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存量增加的方式来推动经济增长,即“更大程度的人力资本积累的增加导致了产出的增长”。

河南是一个农业人口和农业生产大省,因此如何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变人力资源优势为人力资本优势,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河南来说,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无疑可以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受教育训练程度、读写能力和身体素质,产生“滋出效应”,发挥边际生产率的递增效用。所以,完善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仅能够提高农村平均人力资本存量,而且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型升级、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的综合收入,还有利于实现河南粮食核心生产区建设的战略目标。

(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渠道选择。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渠道的选择上,河南的投资渠道与一般人力资本投资一样应该全面包括农村的基础教育、在职培训、成人教育、健康保健和劳动力流动等五种形式,实现投资渠道的多元化。

农村基础教育主要是指学前教育、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育。政府应从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上着手完善教学条件、引进优良师资,加大教育投入。在职培训,主要是对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业深加工产业人员进行的职业培训。它可以提高其适应市场和产业发展的职业技能。健康保健主要包括抚养子女、营养、衣服、住房、医疗保健和自我照管、锻炼、娱乐等。做好健康保健可以保持人们的卫生与健康,恢复农村人力资源的劳动能力。劳动力流动主要包括劳动力国内和国际的劳动力迁移和流动。

二、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6

陆良县是传统的粮食生产大县,是滇东的粮食主产区,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在土地流转政策的支持引导下,陆良县粮食生产逐渐向规模化生产过渡,粮食适度规模生产渐成气候,种粮大户不断显现。为全面了解我县种粮大户的现状,研究扶持种粮大户的政策措施,全县开展了种粮大户有关情况的调查。据调查,陆良县种粮大户总的特点是:大户不大,装备不足,扶持不够,效益不高。

一、种粮大户现状

1.大户不大、大户不多

据调查,我县共有种植大户170户,共种植6373.5亩耕地,户均35.32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马铃薯等。2010年共产出粮食317.96万kg,户均1.87万kg,亩均498.88kg。其中100亩以上种粮户3户,占1.8%,种植面积共541亩,户均180亩,三户共产出粮食32.753万kg。50~100亩种粮户3户,占1.8%,种植面积171亩,户均57亩;产出粮食81225kg,户均27075kg。30~50亩种粮户164户,占97.6%,种植面积5661.5亩,户均34.52亩;产出粮食277万kg,户均16893kg。

种粮大户中,耕地属自有承包地的1020.5亩,短期(5年内)流转来的耕地3916亩,长期租赁的耕地660亩,属其他情况的750亩。坝区7户种粮大户平均亩产达650kg,其中中枢镇黄涛见2010年粮食单产达816kg,在所有种粮大户中属最高水平。

2.装备不足,设施落后

这次调查中也反映出我县粮食生产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物质装备能力差,农田基础设施落后。170户种粮大户共有农机具154台(套),多为拖拉机等小型农机,户均不足一套。我县种粮大户中位于坝区的仅有7户,其余163户均位于山区、半山区,坡耕地多,交通不便,排灌设施差,机械化作业困难,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精细化生产受到制约,而且生产成本较高。

3.投入不足,扶持不够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对种粮农民的关注不多,关心不够,针对种粮户的政策扶持和技术服务少或没有。随着国家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及农机具下乡等政策的执行力度加大,170户共获各种补贴79.8925万元,各种补贴增加了种粮农民的收入。但种粮户普遍反映,用于种子、化肥、农膜、农药等生产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据调查,由于农民手中结余资金较少,170户每年约需310万元的生产投资大多需贷款或借款,农户反映贷款需要主要是5万以内的小额度贷款,27.3%的农户需要5-10万的支农贷款,主要用于购买生产资料、购买农机和灌溉水源建设。而农村的支农信贷体系不健全,信贷手续复杂、贷款额度小、贷款利率高等问题普遍存在,部份农户转向民间高息贷款或赊欠的办法开展生产,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生产成本,影响了投入产出比。

4.生产水平低下,效益不高

我县的种粮大户总体生产水平不高,产出效益低,原因是:其一我县的种粮大户96%以上分布在山区、半山区,因自然环境条件差,土地分散,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耕作粗放,生产力水平低下,粮食单产偏低。其二种粮大户农机农具持有率低,机械化生产水平低,生产投入居高不下,生产效率不高。其三种植结构单一、老化,品种更新慢,市场竞争力不强。其四粮食营销体系不健全,销售渠道窄、少,销售不畅,市场效益不高。

二、扶持种粮大户发展的建议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要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当前应认真落实各项政策,积极培育种粮大户,多树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促进陆良县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根据全县种粮大户的现状特点及县情实际,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1.制定落实扶持政策,优化外部大环境,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扶持政策,根据上级政策,制定适应我县实际的配套政策,并落到实处。一是争取国家增加粮食补贴的范围和力度,增加农民补贴;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粮食营销专业组织,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完善粮食市场机制;建立健全粮食价格保护制度,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根据中央政策逐步提高最低收购价,从而提高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二是在保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期不变的前提下,引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培育种粮大户,保护和调动种粮大户的积极性。

2.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物质装备能力

篇7

近年来遂宁市粮食生产由于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狠抓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以粮食高产创建为平台,促进集成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粮食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5年该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56.4万吨,实现了自2006年特大干旱后九年持续增长的目标.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对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该市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农村劳动力缺乏、小规模种粮“高成本、低效益”导致粗放经营、耕地撂荒面积较大等越来越突出的系列问题,农村对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快土地流转、扩大种植规模、推进社会化服务的期盼越来越迫切,因此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必须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大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这是该市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实选择.

1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现状及分析

1.1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迅速扩大

至2015年,该市种植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规模在30亩以上的种植户达694户,粮食规模化种植面积达到7.2万亩,规模化种植户比2011年的389户增加了305户,种植面积比2011年的2.2万亩扩大了327%.其中种粮面积在30—50亩的种植户占66%,50—100亩的占14%,100—500亩的占18%,500亩以上的占2%.30—100亩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及经营面积占主导地位.

1.2粮食规模经营主体趋于丰富

该市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已经从最初的以种粮农户为主的单一主体发展成了近年来的种粮大户、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全程社会化服务等多种多样的经营与服务主体.2015年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中种粮大户占34%,各类专合社等其它主体占66%.

1.3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模式不断创新

近年来,该市各地不断探索创新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模式,丰富了模式内容和运作机制.一些种粮大户、农业企业单一经营模式加入了农机专合社、植保专合社、农事服务超市等社会化服务要素,同时粮食规模种植产、加、销的综合功能也日趋完善.

2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优势

遂宁市位处四川盆地中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常年平均气温17.50C,降雨量1000mm左右,适合各种粮食作物生长,地形地貌是典型的丘陵地区,目前农村土地无人耕种、无力耕种、粗放经营种植效益差、耕地撂荒等现象突出,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重要的措施之一.目前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在粮食生产发展中已体现出了其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1促进粮食生产面积稳定,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通过耕地转包出租、入股、转让等多种形式的土地集中流转,可有效地解决土地无人耕种导致撂荒等突出问题,对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起到了明显作用,近年来该市粮食播种面积均稳定在450万亩且种粮大户粮食商品率高,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据统计2015年该市种粮大户全年生产粮食3.2万吨,80%粮食产品进入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1.2促进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种粮大户对科技的需求意识强,对粮食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肥料、农药)易于接受,集成配套技术落实到位率高、综合应用率均在90%以上.同时一些种粮大户依托自身的农用机械装备还能为周边农民提供技术、物资、机械等帮助,获取相应的服务收益,种粮大户具有开展科技示范的能力,也为实施相关科技项目实施提供了很好的平台.2.1.3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在生产过程中仍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一方面对于解决劳动力本地就业、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可有效促进农村剩余特别是青壮劳动力转移至二、三产业,使他们得到更多的收入.2.1.4促进粮食生产效益的提高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加快实现粮食生产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粮食规模种植推进了农业机械化生产经营,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强了农产品的竞争性,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据调查统计,该市企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的农业机械化率均在60%以上,高的达90%,普遍比大面积高40个百分点以上.粮食生产亩成本降低300元左右.

2.2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畅,影响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的扩大首先部分地方农民担心把土地流转出去以后会失去生产就业和生活生存保障,宁可自己粗放种植,甚至因无力耕种撂荒也不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造成部分耕地不能有效集中用于粮食规模化生产而形成“插花”现象.其次一些已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也还存在口头约定、书面合同不规范等问题,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纠纷,影响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的扩大.还有部分地方用于粮食规模经营的土地流转费用偏高.据调查,该些地方用于粮食规模经营的土地租金多为每亩600—800斤稻谷,相当于每亩耕地全年粮食总产的50%左右,部分经营主体因租金较高而不愿意参与适度规模经营或适度扩大经营面积.2.2.2农田基础设施薄弱,不利于粮食规模化集中连片耕种部分地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脆弱、已有设施老化严重.目前该市大中型水利工程,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工程配套设施不全,且灌溉设施老化,关键时节用水调度难度大.据统计,该市运行20-50年电灌站达2222台89047千瓦,约占电灌站总装机容量的84%,大大超过了正常服役20年的国家技术标准.同时,许多泵站的渠道“淤、堵、垮、断、漏”现象突出,提灌能力大大降低,甚至部分不能正常使用.农田旱涝保收能力差,抵御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较弱.该市仍有40%的耕地靠天吃饭,旱涝保收面积小,加之气候的不确定性因素加大,暴雨频繁、“十年九旱”,严重制约粮食作物单产水平的提高.丘陵区的地理特点导致田块细碎不平.目前流转的农田大多未经过统一整理,田面高低不平,田埂密布、大小不均,不利于集中连片机械化耕种,影响了粮食规模化生产的效率.多数农田缺少农机下田、运输等作业通道,农业机械使用程度不高.2.2.3从事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成本高、效益低粮食价格相对较低,据调查,目前小麦、水稻市场销售平均价格分别为2.0元/公斤、2.5元/公斤,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保护价2.36元/公斤、2.76元/公斤的水平,且种子、肥料、农药价格仍高位运行,土地流转费用和农业生产雇工价格较高,种粮亩收益在一般情况下多数地方在300—400元之间,不如外出打两三天工的收入.据2015年测算,大面积水稻亩产值1200元左右,扣除亩成本850元,亩效益仅350元;玉米亩产值1000元左右,扣除亩成本750元,亩效益仅250元;规模化种植效益低,个别种植户甚至因自然灾害导致减产出现亏本现象.2.2.4配套设施设备缺乏,增大了规模种植经营风险一些种植户缺乏农机停收、维修场地设施.部分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反映缺乏农机停收、维修场地,主要原因是场地的土地较难获得.规模经营的配套设施建设用地难以落实.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房、晒场、储存场地和道路设施.部分经营主体缺乏甚至完全没有合适的晒场、烘干、仓库设施,限制了粮食经营规模的扩大,同时也加大了因收获季节天气异常时,特别是水稻收获期的8—9月,遇秋瀮时种植大户的经营风险.2.2.5种植户技术水平低,种粮大户种植管理粗放由于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从事种植业的主要为老、弱、病、残,多数种粮大户他们年老体衰,掌握新技术能力弱,缺乏科学种田知识,还停留在传统的种植技术水平上,难以发挥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种植管理粗放.个别新成立的粮食规模种植农业企业,缺乏管理经验等,望国家投入的现象突出,疏于管理或管理经营不善,效益差.

3规模经营解决的对策

3.1落实相关政策,促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为土地规范流转奠定基础.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鼓励、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有序”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立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让土地经营权逐步向懂技术、有经验的粮食规模化种植户流转,探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解除粮食规模化种植大户的后顾之忧.引导工商资本进入粮食生产领域,在适宜区域引导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土地收益实行按股保底分红,同时,在有条件有基础的地方大力推广不流转耕地的农事全程(季节)托管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模式,这方面射洪大桥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取得较为成功的经验,一定程度缓解了种植大户的经营风险.

3.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复耕、农田水利工程、沃土工程等相关项目,将项目优先安排在粮食规模化经营区域中实施,做到“田网、路网、水网”配套,已建好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要积极引入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鼓励扶持粮食规模化种植户投资投劳兴修山塘、水坝、机耕路和建设排灌设施.

3.3加强对规模化种植户科技培训

针对规模化种粮户文化水平不高,科学种田技术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依托相关培训项目,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提高种粮大户的农业科技,鼓励和引导有知识、能吃苦的外出务工青年回乡承包农田.同时高产创建、产粮大县奖励资金、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的万亩示范片、核心示范区要重点安排在种粮大户集中或种粮专业合作社的区域,推进集约化经营,积极培育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病虫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

3.4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机械

积极探索推广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推进农机农艺的深度融合.目前水稻、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已趋成熟,在粮食规模种植户中应大力推广.各级财政应在中央、省规定的农机购置补贴标准基础上,依托相关项目对规模化种植户进行一定的累加补贴,提高规模化种植户购置使用农业生产机械的积极性,并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种粮大户或专业合作社给予适当的农机作业补贴.扶持在粮食适度规模化生产重点区域规划建设粮食晾晒场地、烘干中心,降低收获季节因天气异常时的经营风险.建立农机化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农业生产机械开展大面积农机作业服务.3.5打造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加强品牌建设,以打造粮食产品的“三品一标”为载体,支持粮食规模经营主体发展种、养、加、销一体化经营,扶持培育一批粮食名牌产品.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订单生产、共建基地等方式,收购加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粮食专合社等规模化生产的粮食产品,分担风险、保障收益,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钱耀才.我国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现状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3(2):62-63.

[2]胡潮水袁陈慧芳.农业机械化与土地流转关系的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8):23-24.

[3]蒋建兴.盐城尧南通粮棉油适度规模经营新观察[J].江苏农村经济,2011(7):41-43.

[4]封建强.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松江区探索家庭农场发展模式[J].上海农村经济,2009(9):13-15.

篇8

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粮食问题永远是我国农业政策的核心问题。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在任何情况下,粮食安全都处于极端重要的位置。最近两年来,我国出台了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补贴措施,经过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强化,初步形成了综合性收入补贴和生产性专项补贴相结合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符合我国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的要求,对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发展粮食生产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推进粮食补贴方式改革,逐步完善粮食补贴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作。

一、粮食补贴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种粮面积并没有持续增加和粮食也没有持续增产。在出台初期,补贴政策的效果比较明显。但由于普惠制补贴方式缺乏边际激励效应,补贴政策无法持续促使农民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经过调查,农民种粮总土地面积仍不断减少,弃荒现象严重,粮食补贴资金在促进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的作用微不足道。部分农民群众甚至把补贴款简单理解为党和政府的关心款,与粮食种植没太大关系。

2.补贴政策引发土地纠纷和制约土地流转。补贴带来利益关系调整,以往强迫农民土地流转和征地补偿不到位的,农民要求纠正或提高补偿标准;许多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纷纷弃城返乡,他们有的索要原有承包地,有的将原转包给种粮大户的耕地转交自己的亲属耕种,担心自己失去土地,从而引发新一轮土地承包纠纷(张明梅,2004)。同时,也使种粮大户的规模变小,影响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也进一步强化了小农生产方式。

3.缺乏针对粮食购销、加工环节的专项补贴。入世以来,购销和加工环节薄弱的问题对我国粮食产业竞争力的制约越来越突出。通过补贴政策引导工商企业投入粮食购销和加工环节势在必行。尽管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但这些优惠政策实际上是针对加工业实施的,而且包含各种农产品加工业,甚至包括加工进口农产品的企业。资金需求量大、风险大、盈利水平低的粮食购销和加工企业很少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限制了我国粮食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此外,最低收购价政策也存在公布时间晚、执行时间短等问题。补贴资金在主销区和主产区不匹配。粮食补贴是为了激励农民种粮,尤其是主产区的农民做种粮。但由于主销区政府财力充足,给予农民的粮食直接补贴标准往往要比主产区高出数倍,而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直接补贴资金规模仍然很小。这既违背了产业发展比较优势原则,也增大了国家粮食安全成本,损害了主产区农民的利益。

二、改革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思考

1.建立符合WTO农业协议的直接补贴方式,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改变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方式和重点,从根本上改变和改革低效率的价格支持政策,将节省出来的宝贵财政资源,转为直接补贴等其他对农业的国内支持措施,会大大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改善。

2.粮食直补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具体方式包括:改革并不断完善粮食风险基金配套政策,在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来源制度设计上应该给予主产区更多的倾斜扶持政策。国家增加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规模,并逐步提高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中国家匹配的比重(王海全、龚晓,2006):建立产销区之间的粮食直补资金转移机制,销区直补资金向产区转移的主要途径是建立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包括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及产区与销区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可尝试把我国的粮食直补资金从现行的粮食风险基金中分离出来,建立单独的粮食直补基金或粮食安全基金,吸纳销区向中央财政缴纳的直补资金,然后由中央财政转移到产区财政,最终直补到产区农民手中。

3.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则是针对我国人世后粮食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品质差等问题而出台的提高粮食产业竞争力的生产性专项补贴政策。其中,良种补贴主要着眼于引导农民采用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粮食品质和产量;农机具购置补贴主要是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粮食生产的物质装备水平和机械化进程..良种补贴则根据不同地区和作物的特点采取了直接补钱、招标补种等不同方式,也初步形成了一套相对规范的资金发放办法。农机具购置补贴则是按照农民购置农机具的发票向农户提供一定比例的补贴,并根据各地的实际需求扩大了补贴机具范围。这表明,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增支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以及最低收购价政策,从收益、成本、科技、装备、市场等不同角度和环节相互补充,充实了国家对粮食生产的调控手段,初步形成了综合性收入补贴和生产性专项补贴相结合、兼顾国家粮食安全和种粮农民收入的粮食政策框架。

推进粮食补贴方式改革,逐步完善粮食补贴制度是一项新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作,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如农发行政策性贷款问题,粮食企业的入市资格问题,放开出口问题等,都应抓紧研究

参考文献:

[1]姜少敏:中国农业支持政策的原因及其实施效果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7,(12)

篇9

(一)粮食生产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

我州具有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适宜粮食、棉花、甜菜、番茄、蔬菜等农作物的生产,稳步发展粮食生产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八十年代以前,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粮食作物面积始终保持在农作物总播面积的60%以上。九十年代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和计划经济的取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快速增长,这也是我州农业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生产、特色产业规模化的重要时期。但是,同期粮食面积在种植业结构中的比重呈快速下降趋势,1995年粮食作物面积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比率低于50%,20__年下降为30.13%,20__年为23.73%,已成为影响粮食安全不可忽视的一个突出问题。20__–20__年,全州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现出较大的波动,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

1、粮食生产缓慢下降阶段。20__–20__年,自治州提出了特色产业上规模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进一步加大特色林果业、棉花和“菜蓝子”等优势产品的发展力度。同期,棉花等经济作物的市场行情看好,农民在比较效益驱动下,不断扩大经济作物和特色林果业种植面积,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为保障粮食安全,20__年自治州开始建立州级粮食储备制度,当年储备粮食6.8万吨。

2、粮食生产恢复上升阶段。20__–20__年,在国家实行粮食直补、粮食最低保护价、农业税收减免等政策的调控下,农民种粮积极性出现了恢复性的提高。同时,我州也实行了粮食每亩补贴20元的政策,20__、20__两年州财政共发放地方粮食种植补贴2054万元,粮食生产效益明显提高。20__年,全州粮食面积和产量回升到99.89万亩、40万吨,其中地方粮食面积和产量为75.86万亩、31万吨。

3、粮食生产快速下滑阶段。20__年,自治州对粮食的补贴政策由每亩20元下调为每亩10元,20__收购时按每公斤补贴0.07元,州财政两年实际发放地方粮食种植补贴共640万元(其中20__年发放补贴210万元),较20__、20__年降低了1414万元。同期,由于农用生产资料、水费等出现较大幅度的涨价,生产成本大幅提高;棉花等经济作物市场价格快速拉升,粮经作物比较效益明显拉大,而粮食收购价格一直维持20__年水平(1.30元/公斤),粮食生产又出现了快速下滑的趋势。20__年,全州地方粮食面积仅为40.06万亩,总产16.43万吨,其中小麦25.26万亩,总产9.65万吨,成为粮食生产的低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目前,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相比,总体上来说收益偏低,处于比较劣势的位置,粮食生产也难以成为增加农民收入重要组成部分。20__年,我州小麦平均亩产414公斤,亩收入648.5元,亩成本453.8元,每亩利润为194.7元;棉花平均亩产籽棉317公斤,亩收入1489.9元,亩成本989元,每亩利润为500.9元。棉花每亩地利润比小麦多306.2元,是小麦的2.6倍,也就是说种一亩棉花相当于二亩半的小麦。同样,工业番茄、辣椒每亩地利润比分别比小麦高出360元、1038.2元,小麦的经济效益远远低于经济作物的效益。尽管如此,20__年经济作物的经济效益仍呈上升趋势,而小麦的经济效益每亩下降32.3%,进一步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2、粮食生产责任不明确,储备制度不完善。

建立粮食行政领导负责制和粮食储备,是实施粮食宏观调控、保持粮食市场稳定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州境内粮食储备已经形成了国家、自治区、自治州级多级储备,较好地发挥了以丰补歉、调剂余缺等功能,但在制度设计和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粮食安全“县市长”负责制不明确。州上对粮食生产的总体要求是做到“区域平衡、略有结余”,对每个县市下达的只是粮食生产指导性计划,而农民种不种粮食是根据粮食生产效益决定。各县市在不能使用行政命令落实粮食生产计划的情况下,可以把希望寄托于国家、自治区、自治州级粮食储备上,并不承担什么风险,最后责任实际上由州委、政府来保大区域平衡。二是粮食风险基金筹措缺乏长效机制。我州粮食风险基金从20__年设立以来,在资金筹措上主要是根据粮食部门对当年粮食供求状况分析后,按照需要储备粮食的数量和运费补贴,提出具体筹集资金的数额,经领导讨论决定。这种粮食风险基金的筹措方式表现出很强的临时性、短期性,常常因地方财力状况等因素而波动,粮食储备规模不确定,缺乏稳定的长效机制,对保障粮食市场长期供求平衡不利。三是储备粮轮换机制不够完善。在粮食市场超常波动时期,由于粮食储备预警和应急体系不健全,不能在粮价过度上涨时大量抛售,在粮价低迷时及时补库或增储,不能充分发挥储备粮的宏观调控作用。

3、垄断格局未被打破,粮食市场化建设滞后。

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是促进粮食流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粮食购销市场放开后,全州粮食购销市场基本形成了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主渠道,其他所有制粮食经营形式为补充,共同参与竞争的市场格局。但是,目前粮食市场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是尚未建立完善的、发育成熟的粮食市场体系。我州粮食生产量小,流出量几乎为零,从粮食市场的现状看,尚未形成规模粮食交易市场,所以在市场的集散作用、价格导向、交易份额和规模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粮食市场行业中介组织发展尚不完善,服务功能和自律作用有待加强。

二是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遗留问题解决难度大。虽然,我州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然存在遗留问题。还没有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国有粮食企业仍然存在机制不活、效益低下的问题。

三是私营、个体等其他非国有粮食企业比重低。非国有粮食流通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在市场中的份额很低,显得势单力薄。特别是缺少一批大型的、有竞争能力的粮食企业集团。

二、关于粮食直补方式的看法

1、关于粮食直补 方式。

为促进农民增收和确保粮食安全,20__年国家出台了粮食直补政策,其目的就是让粮农在市场销售价的基础上再增加一项政府补贴,以提高粮食的生产效益,保证粮食安全。我国目前实行的粮食直补方式有以下四种类型:第一种,按农民实际粮食种植面积进行粮食直补;第二种,按预计粮食产量计算粮食直补;第三种,按农民向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售粮量,实行价差直接补贴(目前仅新疆采用这一方式);第四种,按农民耕地面积计算粮食直补。第一种和第二种方式,可说是与粮食生产挂钩的直补,不种粮食即不予补贴,对保持粮田种植面积,多种粮,多产粮起到利益驱动导向作用,是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方式,保证了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缺点是操作难度大(面积、产量核定难度大)。第三种方式,国家付出直补资金时,可保留收购做为调控资源、掌握粮源的权利,且补贴兑付工作易于操作;缺点是对促进粮食生产作用不大(后面将专门分析这一问题)。第四种方式,已和粮食生产和销售完全脱钩,实质上是对农业生产补贴而非粮食补贴。

2、关于粮食直补政策的受益问题。

自20__年实行粮食直补政策以来,新疆一直采取按商品量补贴的方式,且仅限于向国有粮食企业交粮才给予补贴,造成政策杠杆作用不明显。这样粮农的收益由两部分组成,即粮食销售款和政府补贴。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即政府一方面实施按农民交粮数量给予补贴,粮食收购企业却可能从另一方面压低粮食收购价格,造成粮农收益不能有效增长。如农民按比较效益认为每公斤粮食收益达1.80元就值得种粮、售粮,若政府没有补贴,粮食企业只有支付1.80元才能收购1公斤粮食,农民交售每公斤粮食收益是1.80元;现在政府补贴0.20元时粮食企业则可以按1.60元价格收粮;进一步推理,如果政府补贴达0.80元时则粮食企业就可以按1.00元收粮;政府若按1.80元补贴时则粮食企业不需付款也可收到粮食,粮农交售每公斤粮食后收益始终是1.8元。这样看来,政府对粮农的补贴资金,又通过销收价格再次调整,可以说农民并没有得到这项收益。

那么政府对农民补贴的这0.20元到哪去了呢?去向有两处。一种情况是:如果粮食收购企业按粮食收购成本,加发生的费用,再加按行业平均利润率计算的利润,按此三项之和确定价格进行销售,则这0.20元补贴利益是粮食消费者得到了。如,粮食收购成本1.60元,发生的费用0.10元,按不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率计算的利润是0.10元,三项之和1.80元,如果企业按1.80元销售粮食,这对售粮农民0.20元补贴利益,实际上是粮食消费者受益。另一种情况是:如果粮食收购企业按粮食收购成本,加发生的费用,再加按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率计算的利润,按此三项之和确定价格销售,则这0.20元补贴利益是粮食企业得到了。如,粮食企业将每公斤粮食销售利润由0.10元调为0.30元,销售价格就是2.00元,这时0.20元补贴利益就是粮食企业受益,也就是粮食企业获取垄断利润。

现行粮食直补政策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一是农民向国有粮食企业交售粮食给予每公斤0.20元补贴,不交售粮食或不向国有企业交售粮食是得不到补贴的。粮农出售粮食后得到的收入并不能体现出国家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难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消费者感觉不到国家补贴的实惠,政府仍然不能确保粮食安全,粮食直补政策的实际目的没有达到。

二是在实际执行中占粮食收购主渠道的国有粮食企业,常常把粮食收购指导价变成了“最高限价”,其他没有获得粮食补贴权的非国有粮食企业,也要围绕着这个价格才能收购到粮食。这就引发了粮食市场的不公平竞争,既不利于粮食市场的发育,也不利于加快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

三是粮食补贴导致个体、私企在市场竞争中趋于劣势。新疆对粮农的粮食直补是按商品量补贴的,即农民向国有粮食企业交售粮食给予每公斤0.2元补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粮食农民可得到0.20元直补资金,民营粮食企业收购粮食必须比国有企业高出0.20元才能收到粮食,因此,民营企业收购成本就比国企高出0.20元。因有这0.2元利差就迫使其他企业不得不退出粮食收购环节,形成国企垄断经营的局面,破坏了市场公平性,限制了粮食经营市场化。

3、关于改革粮食直补方式的几点建议。

(1)取消按商品量补贴的方式,统一按粮食实际播种面积进行补贴。现行的粮食直补政策中,补贴依据各不相同,有的是对实际种粮面积进行补贴,有的是对农村税费改革的计税面积进行补贴,还有的是采用商品粮系数等进行补贴。从保证粮食安全出发,应该实行对实际种粮面积进行补贴的办法,执行这种办法的好处:一是直接客观,充分体现保证粮食安全的政策目标,“谁种粮,谁享受补贴”;二是虽然粮食种植面积核实工作较繁琐,但较之计税面积和计算商品粮数量等更易让老百姓接受。

(2)补贴标准应适当稳定,提高到能补偿农民种粮成本并能保证适当收益的水平。具体标准可按过去三年平均粮食种植面积及商品量,以及前三年粮食平均保护价与市场价差额计算,补贴标准水平应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到能补偿农民种粮成本并保证适当收益的水平。现有的直补标准可稳定两至三年,待粮食生产供需趋势转变时,再确定直补标准。允许适当对种粮大户予以倾斜,按土地种植面积实行累进补贴政策标准,以更好地支持种粮大户的生产。

(3)严格补贴程序,加强资金管理,保证补贴资金能够真正落实到农民手中。如果按实际面积补贴实行粮食直补,就必须逐年对粮食种植面积进行核实,必须本着公开、公平原则,进行阳光操作,对粮食种植面积实行公示,经核实后,将补贴计算到户,并编制好补贴清单和到户的直补卡或补贴通知书。在资金操作过程中,应由财政所、农发行、基层信用社签订三方监管协议。

三、建议完善粮食直补的相关配套措施

1、推行农作物保险计划。即通过政府补贴,对主产区的大宗粮食作物提供作物保险计划,特别是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保险,避免自然灾害给农民造成的损失,为种粮农民提供收入支持。在有条件的地方,有重点地选择市县扩大试点范围。

篇10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310-01

为促进兴宁市粮食发展,打造粮食品牌,提升该市粮食加工业发展的科技水平,对兴宁市粮食加工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 兴宁市粮食加工业发展现状

兴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属南亚与中亚热带过渡气候区。据统计,2011年该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41万hm2,平均单产6 375 kg/hm2,总产34.51万t。该市主要种植杂交水稻和优质稻,全年水稻种植面积4.47万hm2,平均单产6 750 kg/hm2,总产30.15万t。2011年,兴宁市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兴宁市具有加工粮食的传统,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粮食加工产业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粮食加工企业由于缺乏资金、规模小、技术创新能力差,大多停留在粮食粗加工方面,粮深加工能力较弱。

2 兴宁市粮食加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总体加工能力不强

兴宁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但产后加工能力却很低。据调查,兴宁市粮食粮食加工产业化程度不高、加工能力比较弱,尚未开展粮食副产品精深加工。

2.2 加工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

目前,兴宁市粮食加工企业以家庭式作坊为主,尚未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不仅规模小,而且加工工艺落后,市场竞争力弱。

2.3 粮深加工产品少,副产品综合利用差

兴宁市粮食加工还停留在较低水平,以初级加工为主,精深加工较少,粮食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综合利用率不高。粮食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大多数作为饲料。稻壳则作为废弃物不再进行利用,既浪费资源,又给环境造成负担。如绝大部分粮食加工企业仅将稻谷粗加工成大米,其小米和米糠作为畜禽动物饲料,稻壳丢弃。从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出发,因此,要对粮食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而且目前只有精深加工才能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如可以通过化学工艺从碎米中提取麦芽糖浆、麦芽糊精或大米蛋白粉;将米糠与稻壳混合压榨成米糠油等[1,2,4]。

2.4 粮食优势资源发挥不够

兴宁市粮食种植和加工的关系是“生产什么,加工什么”,还难以做到“需要什么,加工什么,生产什么”。粮食深加工和精深加工方面的潜力尚未发掘,导致粮食优势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2.5 基地建设不稳定

受粮食加工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低、加工业不发达等因素的影响,粮食种植基地面积不稳定。粮食种植基地的区域和种植面积无法保证,种植品种也不稳定。加工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关系不紧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者市场销售行情波动,农户和企业的利益都无法保证。

2.6 技术瓶颈制约突出

兴宁市粮食加工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加工受技术水平制约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一是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较少。兴宁市粮食加工企业大多为家庭式生产,规模小,实力弱,企业不重视自主品牌,导致其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较少。二是政府对粮食加工业的科研投入不足,尚未形成成熟的产学研机制。兴宁市现有粮食初加工专业设备,但粮食深加工关键工艺技术、副产品资源化环保化利用技术等方面仍然存在瓶颈,制约了兴宁市粮食加工业的发展。

2.7 市场流通能力差

兴宁市粮食市场和流通业的发展与生产发展不同步,相对滞后,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大部分粮食加工产品在本市内流动,经销商组织力量薄弱,缺少跨地区、跨行业、有活力的专业性粮食流通组织(协会),特别是缺乏龙头型专业性流通组织(协会)。经销商经营规模小,多属小打小闹型,无力组织大宗粮食产品的流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粮食产品营销观念和手段落后,忽视广告宣传、商标保护、产品形象,最终导致销售不畅。

3 兴宁市粮食加工业发展对策

3.1 发展龙头企业,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

龙头企业在促进粮食生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可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保证。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将当前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市场前景良好的粮食加工企业列入重点扶持范围,加大资金投入,帮助其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提高科研能力。三是提供技术支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为粮食加工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只有提高粮食加工产业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才能培育出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3-4]。

3.2 调整品种结构,确保稳定优质的粮食加工原料

兴宁市在粮食作物结构调整中,要在确保“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基础上,围绕“优质高效、生态环保、适宜加工”的原则,大面积推广种植品种优良、营养价值高、效益好的粮食作物新品种,为粮食加工提供优良的原料。

3.3 规范质量标准,强化粮食产品安全检测与监督

随着粮食市场的逐渐发展,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确保消费者的安全,提高市场占有率,要进行规范化生产,建立健全粮食安全检测体系,确保粮食安全[5-6]。

3.4 面向市场,建立高效有序的产销体系

粮食加工业要健康发展,就要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生产体系。龙头企业是粮食加工产业组织的加工中心、运营中心、服务中心和信息中心。要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加大其带动作用,逐渐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

3.5 打造粮食加工业特色品牌,发挥品牌效应

品牌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但目前兴宁市粮食加工业还未形成自己的品牌,市场占有率较低,产品销售受到限制。要打造粮食加工业特色品牌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品牌意识,提高粮食加工业从业人员对创建粮食品牌重要性的认识,将创建当地原产地品牌放在重要位置;二是普及商标意识,对已经形成的粮食品牌及时注册商标,保护现有粮食产品品牌。三是充分利用现代营销手段,对粮食品牌进行包装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四是依靠科技创新,加强质量监督,不断提高现有品牌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并积极创造更多的特色品牌[5-6]。

3.6 加强粮食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建立粮食产品流通公共信息服务网络,网络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信息,全国主产区的生产情况,全国及省内大中型粮食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主要粮食产品国际市场行情及出口情况,粮食加工、销售情况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创新粮食产品交易渠道和方式。

4 参考文献

[1] 刘英.稻谷加工技术[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 姚惠源.稻米深加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 仓泽文夫[日].大米的深度加工及其产品[M].湖南: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