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8 15:08: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社会环境的影响,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水库的建设改变了库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库区气候、水温、水质发生变化,同时会引起水库淤积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如此,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库区社会环境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其主要包括库区的移民、疾病流行、文物古迹被破坏等。
1 库区移民问题
我国移民政策经历了60余年的探索,正逐步趋于成熟,移民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部分水库是改革开放前建设的,遗留问题较多,故移民工作尚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1 前期移民规划不当,造成土地过载
对农村移民主要采取就地后靠方式安置。由于重工程建设、轻移民工作,移民规划不当,未做详尽的环境容量分析,致使搬迁后,后靠安置区的环境容易紧张,耕地面积急剧下降,土地过载,人均占有耕地少,移民生活困难。例如,丹江口水库,1958年动工兴建,淹没区约3万hm2,涉及湖北、河南两省中的三县两市,水库移民38.2万人,其中90%以上为农业人口,少部分远迁,大部分后靠。库区原有25万人,迁入20万人以后,人均只有几分地。此外,由于盲目后靠,移民后靠新开垦的坡地,坡度超过30°的占1/3以上,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1.2 移民补偿低,后期扶持不足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只对移民进行前期补偿,其标准偏低。为了解决因前期补偿不足带来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先后设立了库区维护资金、库区建设资金和后期扶持资金,分别用于解决不同时期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但由于各地执行政策不统一,扶持基金数量严重不足,造成水库移民大部分就地后靠,少部分外迁安置。当时对移民只做了短期的生活安置,生产扶持没有跟上,尤其是安置区耕地减少,土地贫瘠。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国家对移民工作的重视,加大了库区扶持力度,改善了移民的生产条件,才使移民的生活和收入水平逐步接近当地居民的平均水平。
1.3 移民社会适应性低,依赖心理严重,生存状态边缘化
外迁后,原有的社会团体消失,移民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社会凝聚力严重消弱。同时由于移民的大量迁入,使得接受地的人口密度陡增,造成土地,、水、公共服务设施等需求的增加,使移民与当地居民产生冲突。此外,移民素质普遍偏低,安置区基础设施落后,生产基础薄弱,加之移民后期扶持设施没及时跟上,从而造成移民在搬迁后的生产和经济发展速度急剧下降,与当地群众的差距越来越大,对政府产生依赖心理。这些因素导致移民游离于当地关系网之外,使得移民群体生存状态边缘化。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在考虑移民安置时,要平衡移民的权利与迁入地原有居民的利益,应尽可能公平地对待双方。加强移民的责任感,在对移民的未来做出关键性的决定时要有移民或移民代表参与,这将有助于激发移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移民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移民自我管理在移民过程中的作用。
1.4 移民工作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
在移民管理体制方面,迄今为止中央政府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水库移民管理机构。目前各省的水库移民管理机构建设很不规范,分别挂靠不同部门,行政协调能力弱,职责职能不健全。并且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主要由民政部门主管,而水库经营单位则负责相关移民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
为健全移民工作管理体制,并规范管理,应成立全国统一的移民管理机构体制,以有效履行政府的管理职责:(1)成立统一管理全国水库移民的职能部门,统一管理全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并制定政策、法规,进行行业管理等。(2)各省政府成立对应的移民管理机构,并且将水库移民安置统一纳入行业管理。(3)加强移民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一是对经营机构的监督;二是对管理机构的监督。(4)对移民社会保障基金的经营机构实行市场准入制度,规定基金经营机构的最低法定准备金和相应责任,建立财务公开、信用和绩效评级制度以及严格的经济处罚制度。(5)管理机关的成员应由水库经营单位、移民、当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以及独立的第三方共同组成。这样既可以限制政府在移民社会保障工作中的强制执行,也可以促进移民自愿参与社会保障工作的制定与执行。
2 水库建设对库区水质的影响
水库建设改变了库区水质和生态环境,这些改变可能成为影响库区人民身体健康的潜在威胁,尤其是库区气候的改变可能增加了虫媒或者病媒传染病的传播危险。
库区水质的变化也影响了库区居民的健康。水库蓄水带来的水体富营养化降低了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的能力,并释放出有毒物质。例如,2005年三峡库区回水区多次出现“水华”现象。2005年3月,巫山县的抱龙河、大溪河、大宁河及秭归县的童庄河、吒溪河、坝前木鱼岛均出现了“水华”现象,水体呈中度富营养、轻度富营养、中~重度富营养状态。
3 水库淹没对文物古迹的影响
库区水位提高后,淹没区大量的文物古迹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或者被迫迁移。还以丹江口水库为例,该水库一期工程在1967年蓄水时,由于对文物古迹未采取任何措施,使得173处古建筑全部被淹没,其中包括著名的迎恩殿、净乐宫、周府庵等;在底下文物方面,被淹没的以淅川下寺遗址最为著名,此处被疑为楚都丹阳所在地。武当山道教建筑群始建于1412年,历时12年,该建筑群从均州古城内的净乐宫开始,“五里一庵,十里一宫”,绵延至武当山金顶,气势宏大,但在丹江口水库一期工程中,有1/3部分被库水吞没了,文物破坏在中国文物保护史上罕见。
三门峡水库淹没耕地200万亩,致使陇海铁路往南平移约130多km,潼关南迁,其中以永乐宫最为重要。永乐宫是道教三大祖庭之一,占地13万m2,是现存最大的道教宫观,它始建于元朝,建筑规模宏大。殿内960m2,巨型壁画艺术价值最高,继承了唐宋绘画遗风,堪称壁画典范。为了妥善保存这一历史瑰宝,1959~1964年永乐宫从永乐镇原貌不变地搬迁到了山西省芮城县郊区,这是世界文物史上的一大奇迹。
除此之外,三峡工程中的名胜古迹更是不胜枚举,已出土的库区珍贵文物千件以上,各类遗物标本达数万件。这些文物被逐步转移至三峡博物馆。
4 结语
水库的建设对库区的社会环境影响很严重,有些直接威胁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些则造成不可估量的文化损失,因此,水库建设期间应充分全面考虑各种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将各种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071-02
一、宗教性、儿童宗教性的概念界定
(一)宗教性的概念
1.定义
关于什么是宗教性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学术界还未形成一个大家都普遍认可的概念。“宗教性研究中,争论的焦点一直集中在宗教性的实质以及宗教性的成分与结构上,这也是宗教性概念的界定问题。”[1]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个体或团体依靠态度、行为、仪式、典礼和信仰体系使他们自己与上帝、超自然世界、以及彼此之间联系起来,形成判断客观事物的价值体系;宗教性是指个人在经验及行为上参与宗教的程度;宗教性是个体参与实践宗教活动的程度;宗教性应该包括认知、情感、行为和动机等方面,应该集中于宗教卷入、宗教态度和宗教行为取向的研究。
总之,“西方的宗教性研究几乎一直同基督教有着紧密的联系,宗教性的定义更关注基督教信仰和实践,难以反映其他宗教的状况,比如佛教对启示经验的研究、印度教对冥想的重视等。在我国传统社会中,更多的是泛化的民间宗教,不同于西方制度化的宗教模式,因而宗教性的定义应该视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宗教而有所区别,这已经为许多学者所接受。”[1]在这里,笔者更愿意将宗教性定义为开篇所说的那样,即所谓宗教性就是指人的宗教倾向和宗教态度。
2.宗教性的分类
宗教性可以划分为内外两个维度,即内在宗教性和外在宗教性。所谓内在宗教性,就是指是指“和行为由内在的精神体验因素塑造。个体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归因于对事件内控和外控的程度与宗教性联系在一起。比如个人私下的祈祷是与内在控制以及和心理、躯体的幸福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外在宗教性是指和行为由外在情境或社会文化因素塑造。”[1]
(二)儿童宗教性
1.儿童宗教性的概念
所谓儿童宗教性,就是指一个人在刚出生的婴儿到少年儿童(15岁左右)阶段(此处引用了皮亚杰所说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对宗教的一种认识、感知以及所持的态度。
2.儿童宗教性的特点
相似性。众所周知,人对于宗教现象的认识和体会,与人类其他认知活动一样,也是呈现出一定的连续性。青少年的起源与儿童对世界的认知起源于非逻辑的、自然的和直观的认知发展模式是相一致的。例如儿童对于上帝、祈祷、超自然现象、巫术等现象的反应方式与他们对现实世界的反应方式是相似的。
社会性。青少年的内化与其自我认同的发展是同步的,宗教信念内化后,如果违背了宗教规范,青少年会有羞愧和内疚感,从而起到规范青少年社会行为的作用。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如生活在宗教文化中,他们透过对身边发生的诸如上帝、祈祷、读经、信仰、体验以及健康、幸福、命运、来世、报应等一系列人物、事件因果联系的解释,建立起他们自己的心理社会理论。由此,青少年宗教性的外在宗教倾向和内在宗教倾向建立起来并开始出现分化。因此,才有心理学家提出的“孩子的最初宗教行为,与其说是宗教的,不如说是社会的”[2]。
获得性。儿童宗教性的形成,与一定社会因素的影响有着密切关系。虽然儿童思维的发展有其一定的规律性,但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而言,社会环境因素始终是人的社会意识产生的基础和来源。因此,儿童宗教性的形成是后天社会习得的结果,它并不是什么“人类宗教意识的重演”或“神的启示”所得。
差异性。儿童的宗教性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宗教的影响。有研究者将宗教性的性别差异同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联系起来,认为宗教性的性别差异是由于男孩和女孩在社会化方式上的不同造成的,比如女孩更易于在主日学校做一些辅的工作。女性更愿意参与做礼拜、教友聚会和加入不同的宗教活动。精神分析理论则认为这种差异是由于父母形象的投射,上帝代替的是真正的父亲,它是父亲形象的投射。按照恋母情结理论,女孩与其父亲的关系更为亲和,这似乎是一种万能的解释。
二、社会环境因素对儿童宗教性的影响
(一)儿童宗教性是后天获得的
社会环境是使儿童产生宗教性的深刻根源。持这种观点的宗教心理学家主要有三位,即美国心理学家艾姆斯、普拉特和斯塔伯克。
普拉特认为,儿童的个体意识发展,并没有自发性的宗教意识,即使是有那也是“获得性”的宗教意识,就是指通过后天的社会影响而习得的宗教性。普拉特提出了儿童之所以会产生上帝观念的三个原因:人的行为的影响;直接灌输;儿童心理的自发发展。其中,普拉特特别强调直接抚育者乳母的行为对儿童的影响非常大。
(二)儿童宗教性受社会因素特别是家庭因素的影响较大
前文已分析了儿童宗教性形成的原因,在诸多的社会因素当中,家庭因素是最关键的因素,它对儿童宗教性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家庭对儿童和青少年宗教性的影响家庭因素的影响要比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更为直接。它体现在父母与子女的交互作用方式和家庭种族背景等方面。大部分的宗教社会化研究认为父母对青少年的宗教性具有重要影响,心理学家通过调查发现,平均年龄为14―15岁时,那些来自宗教性最强的家庭的孩子更具有宗教性,而那些来自宗教性较弱的家庭的孩子宗教性也较弱,他们的家庭背景限制了其宗教性的发展。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父母的模仿和行为不断受到强化而实现的。”[1]
三、对现实问题的几点思考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得出一个基本的理论判断,即儿童宗教性(或者说儿童宗教心理)的产生与儿童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更是对其宗教性的形成产生着直接影响,特别是其父母。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宗教心理理论,儿童的思维发展阶段是有其规律性的,具体是分为四个阶段的,即感知运行阶段、前运演阶段、具体运演阶段和形式运演阶段。总之,人的心理成长是有规律的,不要违背规律去干预和影响儿童的心理成长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儿童的心理健康。我国宪法规定,在保障成年信徒信教自由的前提下,不应该强迫18岁以下儿童入教、出家、到寺院学经。说服教徒不在家里举行团体宗教活动。
联系新疆地区当前的形势,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不宜在儿童和青少年当中宣传和灌输宗教思想。否则,既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也不利于新疆的社会稳定和发展。以为头目的境内外“”在新疆某些地区非法私办经文学校,教育阵地密布着宗教极端势力争夺青少年的“阴云”,他们还培植高级分裂接班人和宗教极端势力,创办了所谓的“圣战大学”。从具体数据上来看,新疆南疆三地州地下教经活动屡禁不止,非法教经点由公开、集中转为分散、隐蔽和流动。其手段更加多样化,其中异地教经、学经现象依然突出。“据调查显示,学校学生到地下教经点学经的占全部非法学经人员的30%,且女性日趋增多,并出现寒暑假两个高峰期。以和田地区墨玉县为例,2008年1至5月,已查获此类案件19起,近90人,其中在校学生占总人数的47%,女性学经人员占总数的32%,学前、适龄儿童占27%,最小的仅5岁。”[3]
总之,结合以上理论笔者认为,不应在儿童和青少年当中大肆宣传和灌输宗教思想,渲染宗教氛围。特别是在新疆地区这样的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本来宗教问题就非常复杂和敏感,境内外“”的分裂渗透活动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妄图与国家争夺下一代的野心不死,他们所惯用的手段,就是在“地下讲经点”给儿童和青少年灌输宗教极端思想。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不加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正确心理引导,广大儿童和青少年就很容易被“”所拉拢和毒害,从而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
参考文献:
1我国土地规划利用现状
我国土地利用可分为农用地和非农用地,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随着经济、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镇,农用地规模缩小,而用以城镇建设的土地必然增加。其主要表现在:1优质农用地数量骤减: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在农业发展措施上,不宜耕作的土地退耕还林还牧,而一些适宜耕种的地区却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规模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种果植桑、养鱼饲畜,或者是农民大量流入外地打工而荒废了肥沃农田。同时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农用地成为城市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 2非农建设用地规模盲目扩张。非农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和水里设施用地。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化过程加快使我国城镇数量显著增长,政府为了短期经济利益而把土地作为一种资产迅速流入市场,缺乏整体规划思路,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对社会环境的破坏。
2土地利用规划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2.1土地利用规划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1.1耕地数量减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大大小小城镇数量骤增,有些地方政府为标榜绩效,快速发展本城镇经济,大规模征收农用地用以房地产开发或者交通运输建设,直接造成耕地数量的减少。而围绕在大城市周边的城郊地区,本能被好好利用作农用地,为城市发展提供粮食需要,却由于农村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城市规模向周边的城郊地区扩散,也造成耕地被建设用地占据或由于城市建设而遭到破坏。
2.1.2土壤功能转变或丧失
一方面,由于城市用地迅速扩张,大量农用地被新建住宅、厂房、道路、休闲和娱乐设施占用,成为城市建设的支撑基础,丧失原有的种植功能。另一方面,为供应城市建设所需建材,在城市周边地区采掘砂砾和取土制砖,土壤失去原有的生产力功能。
2.2土地利用规划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政府提倡改善民生,开发农村市场,大力建设新农村或村落城镇化,使大量土著住房拆迁,城镇或者部落的原来相对开放的布局被现代化高层钢筋水泥建筑替代。同时被建房布局改变的是传统居民之间的乡邻感情,共同居住在一堵墙下的城市居民成为陌生人,不同区域的民族特色也逐渐趋于同一风格。这些历史留下的珍贵遗迹,是研究环境变迁和人类文明进化的“示踪元素”,一旦遭到破坏就是永恒性的,无法弥补。
2.3土地利用规划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现代化建设是在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必然会改变周边的生态环境。工业化过程中,化工厂数量增多规模越来越密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有害物质大量富集,超出环境自净能力的界限,水土质量破坏,大量水土生物适应不了这种有毒环境而灭绝或濒临灭绝,造成生物种群的单一化。同时城市日常生活排放的垃圾堆放在城郊而未能及时有效处理,又滋养出许多新型怪异物种或病菌,给人类绿色生活埋下极大隐患。
3面对土地规划对环境破坏的解决策略
3.1土地统筹利用规划
土地统筹利用即在特定区域内遵照一定指导原则和方法,统筹兼顾,统筹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实现区域内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统筹:一,统筹城乡用地,限制城镇用地盲目扩张,保护农地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二,统筹用地结构和用地方式,规定土地利用和排除不当利用行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从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3.2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为最大限度提高土地产出率与利用率。包括两方面的专项规划:一,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严格土地规划审批和用途管制,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宣传和质量监测;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对于人为破坏还具有一定土地肥沃力或较好土地结构和利用条件的土地,采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进行整治,使土地恢复到可利用状态。
3.3强化对耕地和优质农用地的保护
国家粮食要安全,社会要长期稳定平衡发展,必须保证耕地在数量、质量、规划布局上的安全。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建立旱涝保收粮食稳产高产基地,开展农田标准化建设,控制建设占用基本农田,同时保护适量优质园地、草地、林地和养殖水面,用以提高农用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严格宅基地指标批准,防止村民随意占据耕地建设房屋。
3.4土地资源生态规划
对土地资源进行生态规划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然执行。土地资源生态规划对人们的土地利用行为进行调整、控制和引导,不仅追求土地自然状况的生态化,还应该保持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要求人们在土地上进行的一切活动要遵照土地利用的生态规律,保持水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可持续性,真正满足公共健康与安全的需要。
3.5土地保护区规划
土地保护区规划实质就是对一些重要却容易遭到破坏的区域进行专项规划管理,按照土地用途区分,可以建设基本农田保护区、名特优新农产品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和自然保护区,防止土地使用者由于缺乏一个全局的政策引导而人为破坏土地生态系统。以风景旅游区的建设来说,旅游区一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山体和植被的破坏往往是其基本建筑面积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这就要求土地规划者协调经营者的经济利益和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整合性关系,开发建设与景观破坏的关系,以及合理规划景点、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和建设。
4结语
人多地少是当下我国社会发展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正视和突破这个瓶颈,关系到我国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否可持续。政府作为土地的管理者,其每一个政策的出台与变化,都会引导人们如何让去行动,所以政府对土地利用必须有一个合理科学的规划,同时人们在活动时也要落实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有限土地资源的意识。全民行动,社会发展必定更加全面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A
经过30年来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经济逐渐向着高速而稳定的方向发展。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逐渐缩短了和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但面临这样的新环境,国内企业将迎接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新环境也将给企业带来新的挑战。在这一形势下,企业想要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应从财务管理着手,因为新的环境中,财务管理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它将贯穿于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对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抓住了财务管理就抓住了企业发展的命脉。
一、新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地位不断提高、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等国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国内企业财务管理在管理观念和方式上都显现出了它的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财务管理理论已不能满足现有企业的发展需求,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是建立在有形资产管理基础之上的,而新形势下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高新技术的发展让企业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得到了发展,这就让企业的管理理论和发展现状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矛盾。
2、随着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财务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但目前企业管理的手段和高速发展的网络管理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3、目前财务管理更多注重的是财务风险管理,但新形式下的企业风险投资管理让财务管理的范围显得更加狭窄。
4、现行财务制度呆板,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等、不相容。
5、目前的财务管理中的财务评价体系主要以可用货币计量来进行,而对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一类指标的评价力度却不够。
针对当代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境,为了更好地满足21世纪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将以环境变迁为契机,不断进行创新。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分析
财务管理依存于一定的环境,这就意味着企业的财务活动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总对其产生着影响,这些内外因素的综合就构成了财务管理环境。在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中,要使企业能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把握好财务管理的影响因素,对因素作出具体分析,把握住最佳的时机,掌握规避风险的应对措施。从具体的财务管理环境的分析来看,企业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首先是外部环境的分析,这主要是对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社会大环境,包括全球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竞争不断加强以及随着互联网应用下的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其次是内部环境的分析,这主要是对企业内部因素作出的分析,包括企业内部管理机构的重建和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后的虚拟公司的创建。
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对财务管理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只有充分认识到内外环境的综合影响力,方能获得发展。
(一)全球经济的发展。
“地球村”已经不是传说,对财务管理而言,经济的全球化将带给财务管理新的挑战。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的生活和财务密切相关,也正因此,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必然会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以信息为主的社会将转变为以经济为首的时代。从企业来看,全球经济的发展为企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意味着挑战的存在。首先,外部环境的变化为企业的融资和投资活动拓展了空间,企业有多少的机会参与到整个经济环境中,从而为自身的发展扩大了选择的机会;但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可以看出,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对企业无疑具有巨大的“杀伤力”,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但面临全球性的金融风暴时,自身的“抵抗力”就决定了企业的生存机会。不得不说,在面对金融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如何在外部环境中找到自身发展的机遇、规避风险成了企业研究的一个重点。
(二)知识经济的竞争不断加强。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首次正式使用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换句话说,从1996年开始,我们就逐渐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而知识作为科学的基础,带给企业的是以知识来促进企业技术的提供,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从目前的知识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来看,企业之间的竞争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加强。具体表现在:
企业以知识经济对企业技术进行改进,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逐渐提升,企业的生产成本因知识经济的参入而得到降低,利润空间变大,企业不断壮大。
知识经济注入企业生产过程中导致了企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促使企业发展变得更加迅速。这可以从美国“新经济”的表述中找到印证。自然,高新技术的发展必然会改变传统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模式,当高新技术成为企业发展的“领头羊”时,企业也就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电子商务是由美国IBM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率先提出的,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结合应用于企业经营的一种新型模式。和传统企业的经营模式相比,电子商务在经营上能更有效的降低成本。面对电子商务,实现网络财务管理也是大势所趋,实时包括的网络财务管理为企业的经营缩短了管理时间。而与此同时,网络的安全又为网络财务管理带来了威胁,这也是企业在财务管理环境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新环境企业财务管理对策分析
(一)以财务理论为基础促进发展。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于21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研究,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建议采取如下对策:(1)建立一支稳定、高水平的财务管理研究队伍,以研究队伍为基础对财务管理理论进行研究,促进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2)切实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育,以此来培养财务管理所需要的新型财务管理人才,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3)理论界与实务界合作,要充分将理论的研究与财务管理实践相结合起来,在研究的同时进行财务管理实践,相互补充,共同发展;(4)成立专业的企业公关队伍,这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而言,企业应对内外环境进行分析,以专业的财务管理公关队伍来研究本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因素,然后用理论来改革企业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
(二)以新型管理模式来促进发展。
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有财务管理权的集中管理模式、自主管理的分权模式和集团总部指导下的分散管理模式三种。而集团的财务管理要以制度作为保障,在市场的引导和资本的支撑下,对集团的资产进行合理的配置,将集团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使资本能高效运营。
(1)集中管理模式。集中管理模式是指财务权都掌握在母公司的手中,子公司受母公司的控制及统一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特点是:母公司享有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决策权,包括财务、供销等都由母公司统一操作,而子公司在财务方面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决策权。
(2)自主管理的分权模式。自主管理的分权模式是指子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具有很大的自,也就是子公司也有财务管理的决策权,母公司对子公司不是直接控制而是间接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特点是:在财务管理方面,子公司有很大的支配权。
(3)集中下的分散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介于前两种模式之间,也就是指子公司在集团总部的统一领导下有一定的决策权,是集中下的分散,分散下的集中。
(作者单位: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社会环境;音乐教育;素质教育;教育体制;流行音乐;审美
本文试从18世纪末的社会大环境下以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切入点,试论证上述特征在音乐家及其作品中的体现。因为上述三位音乐家音乐家涉及的体裁广泛,音乐作品众多,为更加集中阐述观点,本文仅涉及三位音乐家的弦乐和交响乐作品。
三位音乐家出名最早也是年级最大的是海顿,海顿所在时期音乐家大多还依附于教堂或皇家贵族。海顿在1761年与一个贵族家族签订合同,合约规定了海顿仆人的地位。海顿被要求穿仆人制服,必须参加听候主人每日分派的工作,必须依主人吩咐写作,作品风格迎合主人审美。海顿作品所有权归主人所有。地位的低下和经济的依赖使得当时的音乐家需要迎合宫廷的艺术口味。海顿的遭遇也是当时音乐家的一个缩影而18世纪西欧兴起的思想启蒙运动也不可避免的影响着音乐,在音乐中的体现就是幽默,平易近人,理性控制。在海顿的音乐中,以上所述因素巧妙融合,海顿在七、八十年代获得一些创作和演出的自由。海顿顺应形势,取悦观众,他的音乐受到人们的推崇。
莫扎特的美学观念与海顿基本一致,他的作品也是讲求秩序、共同性和普遍性。但是莫扎特所处的社会环境正是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革命爆发迫在眉睫,自由民主日益觉醒的时候。
莫扎特从幼时就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认识了许多进步的知识分子,深受资产阶级新思想的影响。他有海顿等老辈音乐家所不曾有的强烈的自尊心。他不满意音乐家所处的较低的社会地位,因此他辞掉大教堂的工作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自由作曲家。
就这个时期的音乐个性化程度而言没有人比莫扎特的音乐更使人印象深刻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和贫苦不安定的生活使他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他的后期作品尤其是后三部交响曲都包含着一种新的因素---戏剧、悲剧性的因素,也有解决矛盾斗争走向光明的创作意识。莫扎特无论是思想意识的独立性上还是在音乐语言的个性化(尤其是后期)都比海顿进了一大步,给贝多芬很大的启示。
贝多芬走向历史舞台是正是资产阶级新兴力量越来越强大的时期,法国发生了大革命。这种激烈的社会变革对贝多芬的影响是巨大的。贝多芬初期的音乐虽有创新但是总体的音乐气质与海顿、莫扎特很接近。法国大革命后,贝多芬写了标题为《英雄》的第三交响曲,这是贝多芬创作生涯中里程碑式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的思想和艺术进入了成熟阶段。这部作品无论在思想意识的独立性上还是在音乐的个性化上都远远超出了维也纳古典交响曲意义和风格。这部作品不仅将重大的政治题材带入了交响曲,形成了英雄性、群众性的新风格,而且确立了贝多芬交响套曲的哲理性布局:斗争―宁静沉思―喧嚣戏谑―欢乐凯旋。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家的地位得到提高---音乐家作为艺术家受到了尊重。贝多芬有赞助者,但是贝多芬和赞助者的关系不同于海顿、莫扎特与赞助人的关系。他一生不需要奉命写作,作品基本有条件反复推敲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作为维也纳自由的音乐家,他的处境比莫扎特优越的多。因此他的创作与海顿、莫扎特相比有了更大的自由,成功率也大大提高。
贝多芬是一个感情热烈敏感,高度尊重自己的人。他的音乐热情活力,在当时以工整对称、理性客观为主流欣赏美学,贝多芬的音乐自然受到众多争议。如果说海顿、莫扎特追求一种共通的、普遍的情感,使之更加容易与观众交流,贝多芬作品中也有“共通”的情感,但这种情感不是外在的,而是成为自身的一种精神。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启蒙运动的影响是巨大的,掀起了文学、艺术普及化的潮流。因此音乐要考虑到观众的接受能力,做到客观适度控制。海顿、莫扎特快乐、幽默、平易近人的音乐风格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启蒙运动的另一面就是人文主义思想,这时期这一思想在许多文学、艺术作品中体现。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就是典型的18世纪人文主义的产物。
除启蒙运动外,19世纪法国大革命造成的剧烈动荡所引起的思想上的震动也深深的影响了音乐。就其思想体系和艺术天地而言,海顿和莫扎特是属于大革命前的一代人,贝多芬则是一位在这次大革命中成长起来的新型艺术家。贝多芬的音乐不在是纯娱乐性的音乐,他的音乐内容源于斗争,形成了一种任何前辈音乐家所从来没有过的巨大的内在张力和动人心魄的矛盾冲突。
人是社会中的人,其思想的形成不可能脱离所处的社会。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维也纳乐派三位音乐家的音乐都是外部环境、个性和音乐天赋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家自我意识的增强,使他们越来越认识到要用自己的音乐语言去表达自己的体验和心灵感受。特别是贝多芬,纯粹为自己而创作因而音乐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表现着他本身所理解的那个历史时代。贝多芬像是一把开启音乐个性化大门的钥匙,自他之后,西方音乐就进入了建立在个性化基础上的音乐风格演变越来越频繁的时期。
参考文献:
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入眼,选取了移民家庭作为访谈对象,来探讨女性在社会环境变化下对家庭关系重构的影响力。
关键词:社会性别;移民;女性;家庭关系重构
一、丹江移民的社会背景
20世纪六十年代,正是中国基础建设高涨时期,各种基础工程、水利工程等开工兴建,而湖北丹江库区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工建设。湖北丹江(现称丹江口市)位于鄂西北部,西毗邻中国道教文化名山――武当山,东北部紧邻河南省,南部为文化名城襄阳,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处;其地势西北高且多山,东南地势较平坦,是两种地形交接之口,区域内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横贯流过,并有汉江最大支流丹江汇集于此,水资源丰富,是修建大坝蓄水发电的天然优选之地。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兴建丹江大坝。1973年丹江口大坝建成蓄水,丹江口库区也因此形成,形成后的库区为当时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2012年国家规划南水北调工程,丹江水库因其良好的水源而被选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大坝再次加高,建成后库区将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省市沿线地区的20多座城市供水,成为北方各省重要的水源地。
丹江口移民也正是在20世纪六十年代修建大坝前大规模迁移出来的原居民。国家对于搬迁出来的居民在新定居地重盖房屋,并帮助居民搬迁。丹江移民和后来的三峡移民略有不同,当时丹江移民不是“整体搬迁”到一个地方定居,而是分散搬迁,即原来住在一起的同村人、邻居、亲属等全部以家庭为单位,分散搬迁到不同的新地址。因而,当时的移民不仅生活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内在情感上也有很大的触动,但在那个火热的年代更看重奉献精神,人们虽不愿意,但却接受国家的统一安排,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本文也希望通过对当年这段历史的重新回访,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来探讨当人类生活的社会环境改变时,女性承担着怎样的社会和家庭压力,并为家庭关系重构及家庭成员幸福感重建起着怎样的作用?
二、生活环境的突变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人是社会生物,需要群居,同时也对自己“熟悉的环境”具有内在的安全感和亲切感,而这个“熟悉的环境”包含的内容很多,如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生产资源、生活环境、情感环境、民俗等等。移民却部分或全部打破这种“熟悉的环境”,重新组合,移民将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重新开始生活,除了自己家里几个人是熟悉的外,其他所有都是陌生的,包括生活环境中的所有人和物。这种感觉对于当时的移民是种内在的惶恐:陌生的环境、亲属的分开、生存的压力、对未来的迷茫;这些移民中出现的情感问题,不仅仅是女人和儿童,包括成年男性也会有,使得原有的家庭平衡和自我满足感被打破,具体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首先,是生产方式的改变对移民是个巨大的挑战。丹江库区属于山区,居民依山而居,搬迁移民后多数在江汉平原地带居住。移民前,“山”是人们生存资源的主要来源,田地多以旱地为主,虽有部分水稻田地,但数量却很少,农作物也以玉米、小麦、红薯等为主;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男性是生产的主体,女性多以家庭和辅助劳动为主;移民到江汉平原地区后,土地是平坦的水田,农作物也以水稻为主,部分地区一年两季水稻,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决定了平原地带女性和男性在生产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移民男性和女性都要重新学会新的生产方式。另外女性承担的劳动量加大,不仅插秧、锄地、打农药等工作量轻的活要做,甚至“肩挑、背扛”等重活,女性也要一样和男性分担。生产方式的改变对家庭是种巨大的挑战,而面对这些需要重新学习的“劳动技能”,很多家庭在移民到新地址后存在很大的生存压力,很多女性甚至很多年都无法适应新的生产方式。
其次,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家庭的影响。在移民前,家庭生活方式是山地居民生活方式,家庭的作息时间也以山地耕种周期来变动,食物以玉米、面食为主,辅以大米;移民后因平原地带是水稻为主要农作物,所以在饮食方面和山地生活方式差异较大,主食以大米为主,辅以少量的面食,玉米就更少,基本不种植。食材的改变使得相应的烹饪方式也随之而改变。原来烹饪方式是面食的方法,而现在以大米为主食,习惯上口感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小孩和年青人等适应力较强,能够较快适应新的生活习惯,但对于中老年人要改变这种已经习惯了几十年的生活方式却是非常困难。其中一个细节是家庭生活燃料的改变所带来的不适应,原来山地生活家庭主要燃料是山上的木材,居民就地山上取材,而平原地区多以晒干后的水稻秸杆作为做饭燃料;两者虽然都是当时中国农村的主要燃料,但却有很大的不同,木材不容易点燃,火焰少但却燃烧缓慢,耐烧;而水稻杆易燃、火焰大,但却燃烧很快,用其方言讲“不ao(熬)火”。很多移民在搬迁到新环境后,刚开始很长一段时间无法适应新的燃料,无法把握火候;做饭时,饭不是被烧糊,就是做成“夹生”,引起家人的不满和抱怨。另外对于移民中的老年人,几十年都习惯于柔软的面食,如面条、玉米糊、蒸的馒头、包子等,而移民到平原地区后,主食换成生硬的大米,食后胃很不舒服,消化较慢;很多中老年女性为了能够适应新的主食,就将米饭煮很长时间,煮的很烂,这样的米饭迎合了老人的口味,却又被年轻人所不习惯,为此很多移民家庭在移民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家庭内部就“吃饭”问题让负责做饭的妻子或母亲们非常为难。
再次,就是人们情感的缺失。以前无论是亲属还是邻居、同村人,大家都属于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族群,有祖祖辈辈生活熟悉的环境,移民后分散在各个不同的地方,这种情感的分离对人的影响较大,也是造成人们内心不愿搬迁的主要原因。然而当时的移民政策却单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搬迁,家族中其他亲属家庭分散在不同区域;同时由于当时通讯业的不发达,搬迁后联系不方便,对女性而言,最大的感觉就是搬迁以后没了“娘家”,这在女性情感中是种很大的冲击。
三、女性移民比男性移民承受更多的社会压力
虽然丹江移民对于男性和女性而言都是环境的改变,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上看,其中的女性承担的压力比男性更大,主要体现在家庭压力,新环境适应性等方面。
女性不仅跟男性一样,需要承担周围环境的变化,更承担了来自家庭内部的压力;男性在外面无论环境如何改变和陌生,他回到家里总希望能够找到熟悉的感觉和环境,而多数男性则认为这种熟悉的环境应该由家里的女人来营造和维持,而忘记了女人其实也跟男人一样,需要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丹江移民后男人认为能否在家里找到以前熟悉的环境、熟悉的感觉、甚至熟悉的食物口味,那都是女人应该做的。调查中一位移民现在还记得其母亲曾费尽心思为家人做顿面食的事情,仅仅只是顿面条,但当时的幸福感却能在人心中持续很多年还能被回味。
除了家庭的压力外,移民中的女性更多的时候承担着来自新环境的适应压力。女性移民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刚搬迁到现在居住地时,受关注程度太高而让人心理压力很大。因为生活习惯不同,引得本地居民十分好奇,很多同村的女性都喜欢到移民家里“串门”,而“串门”后发现的新的事物、新不同就成了女人们闲聊时的话题;以往很平常的一些习惯都会被现居住地的女性拿来“探讨”,例如丹江山地女性居民很多有吸烟习惯,但他们抽的烟和男性不同,男人喜欢“旱烟”,而女性吸烟则使用一种叫“水烟袋”的工具,里面装水,上面填上烟丝,这样烟丝燃烧后产生的烟不会太“冲”(“辛辣”的意思),适合女性抽,这让本地人很是好奇,因此而被当地居民议论过很长一段时间,这让移民中的女性感觉很不舒服(被置于众人目光的“聚光灯”下的感觉),心理上觉得自己很另类,很长时期都无法融入本地女性群体中。
另外,本地女性自小就接触水田的生产劳动方式,熟悉而擅长,而移民中的女性对这些却基本不懂,所有的水田生活方式都要重新学习。例如插秧,那是本地女性居民充分展示自己才干的机会。如果哪个本地女人不会插秧会被别人耻笑的,甚至都找不到婆家。农忙时节,在宽阔平坦的水田里几十个妇女一字排开,弯腰、低头、微屈膝、左右手分工协作,倒退着插秧,左手拿秧把,右手分秧,然后快速插入田中,要求深浅适中,距离大致均等;谁插的又快又齐整,在平坦的田地中一目了然,干活的同时也是女性们相互暗自比拼的时候。然而这些都不是山地女性所擅长的,那些不懂插秧,或是插的慢,又不齐整的移民女性将在这种无言的竞争中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四、中国传统家庭中女性对家庭关系重构更具影响力
社会环境变化中,人的社会价值也必然会发生重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女性对家庭的影响力要高于男性,对家庭关系重构更具决定性。这里面有两个因素,一是传统中国女性多以家庭为主,是家庭中的主导因素,即“女主内”,二是中国女性身体中所具有的千年传承的“美德”对家庭成员更具影响力。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很多家庭成员都是从家庭主导女性――妻子或母亲身上寻找原来熟悉的情感。虽然面对环境的变化,女性和男性同样面临着恐慌和不安,但在“家”这个环境中,女性却比男性更擅长营造出家的温暖,丈夫从家庭布局、熟悉的饭菜获得安慰,孩子从母亲身上寻求保护。
丹江移民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自己都认为“男主外,女主内”,移民后的女性无论是否跟男人做同样的农活,家庭事务始终都应该属于女人来打理的。调研中丹江移民多次提到一个词――“姑娘家”,这里的“家”是指家庭,而“姑娘”并不是指那些没结婚的女孩子,而是代指家庭中的妻子。“姑娘家”在他们理解有两层含义,一是表层含义,家有了妻子才能算是个完整的家,而那些家里没有妻子、单亲父亲带着孩子的家庭在他们眼中,不能算是完整的“家”;二是深层含义,妻子是家庭幸福与否的根本原因和外在代表,能干的妻子可以很好的照顾好家人,也能很好的操持好整个家庭事务,例如财务管理、人情世故、邻里关系等,这两层含义总结理解就是“有妻子才算是完整家,有好妻子才算有幸福的家”;那些虽然也“身为人妻”却不能把家庭操持好的就不能算是好妻子,自然在旁人的眼中,其家庭幸福指数就要降低很多。这个观点很符合中国儒家关于女性“贤妻良母”的要求标准,但又超出儒家的要求,不仅要对内贤惠,更要能够对外应对各种关系,甚至家庭财务管理。关于丹江移民的这个观点,本人在调查中也曾访谈过本地的居民,他们对于这个观点也持赞同态度,但对“姑娘”所代指的范围略有不同,本地人理解不仅仅可以指代“妻子”,还可以是那些可以取代妻子地位的其他家庭女性,例如祖母、长大但尚未出嫁的女儿;如果有的家庭妻子不在了,但家庭中能够有以上可以取代其“管理”地位的人,并能很好的操持家庭事务的,这个家虽不完整,但也算幸福的。
社会发展到今天早就提出“男女平等”的观念,但在传统中国家庭“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甚至很多都市现代家庭认为男性应该负责赚钱养家,负责家庭经济来源,女性只需要在家做个“全职太太”,负责相夫教子就行。从某种意义上看,这种观念说明家庭幸福与否与家庭收入高低有一定关系,但财力绝不是决定性因素,而其中家庭核心女性――妻子(也是母亲角色)才是维系家庭成员幸福感的重要支柱,特别是家庭中下一代成员尚未成年,这种对家庭关系重构以及追求幸福的自信心的作用就更强。
20世纪60年代丹江库区的移民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当时的移民现在早已经融入本地居民的中,老一辈的人多数已经去世,二代以后的与本地的居民在生产、生活、习惯等方面已无差别。然而回顾这段历史,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事件中,女性承担了比男性更多的压力和角色转变,这些压力不仅来自家庭中的男性,还有移居地的社会压力,以及女性本身自我的压力,但她们却坚韧的度过那段特殊时期,成为家庭幸福重构的主导力量。半个世纪过去,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新生代的产生,“移民”这个词也很少在当地人中提起,而当年的“移民”的后代也与本地人建立各种关系,还有很多人也走出家门,到外地工作生活,成为社会发展的新移民,但在这个历史的迁徙中,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女性对家庭关系重建的影响力值得我们深思。(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一、生平简介
伊戈尔・菲德洛维奇・斯特拉文斯基(lgor Fedorovitch Stravinsky,1882~1971),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1901年入彼得堡大学攻读法律,1903年师从里姆斯基一柯萨科夫学习作曲,1909年起写了许多著名的芭蕾舞音乐,享有世界声誉。斯特拉文斯基的生活经历复杂,创作风格多变,一生遍访欧、美、非、澳等地许多重要城市。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他长期脱离祖国,生活在国外。第一次大战期间在瑞士居住,1920年起为法国公民,1939年开始定居美国,从事指挥和创作活动,直到1971年逝世。他是现代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音乐有力地推动了现代音乐的发展。
二、不同时期的音乐创作
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创作大致可分三个时期:俄罗斯风格时期(早期)、新古典主义时期(中期)、序列主义时期(晚期)。早期创作以著名的三部芭蕾舞《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为代表,既有鲜明的俄罗斯风格,也有强烈的原始表现主义色彩:中期创作以舞剧《普尔契涅拉》、歌剧一清唱剧《俄狄普斯王》、《圣诗交响曲》、歌剧《浪子历程》以及一些器乐作品为代表,将古典音乐的特点与现代音乐的语言结合起来:晚期创作应用了威伯恩的序列音乐手法,代表作有舞剧《阿贡》电视音乐剧《洪水》、管弦乐曲《乐队变奏曲》等。
1 早期音乐创作:
他的第一部芭蕾舞剧《火鸟》(巴黎,1910)在管弦乐色彩方面,可能颇有一点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味道,但在其他方面却是《彼得鲁什卡》(1911)和《春之祭》(1913)的先声,三部作品都是为季亚吉列夫的俄罗斯舞蹈团而作的。
斯特拉文斯基这一时期的创作地主要在俄罗斯,他深受俄罗斯音乐风格和民族艺术的影响《火鸟》取材于俄罗斯民间神话《彼得鲁什卡》讲主人公彼得鲁什卡是俄罗斯古代街头集市中魔术师的一个木偶,他具有善良的人性,却受人,最后被害《春之祭》描写的是俄罗斯古代未开化民族在春天祭献大地的仪式等等。
1814年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去往瑞士。由于战时条件所限制,他创作了乐队编制不大,音乐风格较轻巧的音乐:舞蹈大合唱《婚礼》(1917)取材于俄罗斯农民风俗《士兵的故事》(1918)取材于俄罗斯民间故事,等等。在瑞士的这段时间是他早期到中期的一个过渡阶段。
2 中期音乐创作:
1920年他迁居于法国,1925年定居于素有国际艺术都市之称的巴黎,那里人才济济、思想活跃。斯特拉文斯基与那一时期的绘画大师毕加索、作家纪德、诗人瓦勒里交往甚密,他们的创作思想深深的影响了斯特拉文斯基。这也使他的创作风格发生很大变化,放弃了早期俄罗斯风格,转向了第二阶段新古典主义创作的实践。
斯特拉文斯基在这个时期的音乐创作从1920年为纪念德彪西而写的《管乐交响曲》《的交响乐管乐器》,1920)开始直到1951年的歌剧《浪子的生涯》《耙子发展》结束,持续了30年之久。在这个时期他在创作中追求“无感情性”,强调在“纯音响中建立秩序和规则”。这一时期也是斯特拉文斯基全部创作过程的最重要阶段。
3 晚期音乐创作:
1952年,斯特拉文斯基已经70岁了,可他的精力旺盛得无法搁笔。不久,他开始转向第三时期:十二音音乐时期。一生经历许多的坎坷,就他个人的生活而言,也有许多不如意。如1939年,他移居美国,遭受了三重不幸,母亲、妻子和长女相继去世,无疑是心灵上的一次重创,对他是一次严峻考验,他心灵上的感受一定不亚于他感官上的感受。思考人的心灵的痛苦,人的内心受到外界刺激下的反映,他有了更多共鸣,所以他转向序列技巧,不仅在十二音技术上,也在心灵上有了共鸣。
三、音乐创作的社会性
任何形式的音乐创作都离不开它所依附的社会环境。原始先民的劳动号子、原始歌舞、中国古人的抚琴吟歌、西方教皇统治下盛行的格利高里圣咏、流行音乐以及现代音乐,无一不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体现出它们的音乐价值。这些音乐的产生,功能作用、思想倾向、所反映的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无一不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1 民族主义
斯特拉文斯基在俄罗斯居住的30多年中,俄罗斯的社会环境在他的创作演化中所起的基础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俄罗斯民族乐派以及带有俄罗斯民族风格的音乐对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其创作的俄罗斯民族性主要来源于家庭和老师的影响,斯特拉文斯基的父亲以传统及严格的宗法制来教育这位未来的作曲家的高雅的俄罗斯文化情结。在他父亲的影响下斯特拉文斯基在少年时就欣赏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形成了未来作曲家听觉词汇的积累和鉴赏品位。在他和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学习作曲时,这位伟大的作曲家的授课不受音乐学院的规程的限制,使斯特拉文斯基与俄罗斯文化和艺术发生了密切的联系。这些影响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舞剧音乐《火鸟》在巴黎上演大获成功。表现俄国民间生活的舞剧《彼得鲁斯卡》和反映俄罗斯原始民族祭礼的舞剧《春之祭》都具有鲜明的俄罗斯音乐特色和作者独特的创作个性。《春之祭》睫用异常猛烈、紧张的节奏,大胆、奇异的和声,以及浓重的管弦乐配器,以表现原始民族的祭礼和强悍、粗犷的性格。俄罗斯民族题材的音乐以及风格贯穿了他音乐创作的一生。
2 新古典主义
在瑞士的几年是其早期与中期音乐创作的过渡期,他离开了生养他的祖国去往他乡,在这里他受到的外来音乐因素的冲击还相对较少一些,音乐的风格也是俄罗斯民族风格为主。
1920年斯特拉文斯基来到了法国,当时的法国与维也纳是欧洲两大艺术中心,斯特拉文斯基到了法国后受到当时美术界以及其他艺术领域、社会外部环境的强烈影响,自觉、不自觉地开始放弃俄罗斯民族风格音乐的创作而转身致力于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创新。
新古典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乐坛时兴的一种音乐潮流。战争带来的社会、政治的剧变,心灵的创伤,引起了艺术趋向传统的回归。这是一场“返回巴赫”的“新巴洛克主义运动。”新古典主义作曲家仿效18世纪作曲像亨德尔、库珀兰、斯卡拉蒂、维瓦尔第等的某些风格。他们以不同于战前的方式否定着19世纪。他们极力排斥浪漫主义音乐中那 种强烈的主观性,把巴洛克音乐的客观、超然的因素作为自己艺术的准则。他们注重复调技法和18世纪音乐体裁形式的运用,在模仿过去音乐风格的同时。采用现代作曲技法。他们努力摆脱文学、绘画与音乐的联姻,提倡纯音乐,认为音乐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起自身的秩序。
斯特拉文斯基(lgor?Stravinsky,1882~1971)是新古典主义运动的重要倡导者。这位《春之祭》的作者战后的新作是芭蕾音乐《浦契涅拉》,这部作品温静、古雅的风格与《春之祭》的野蛮、凶猛形成强烈对比,这种风格的急剧转变令巴黎的观众又一次大为惊奇。他历时30年的新古典音乐风格时期音乐追求客观、冷漠理智,他认为对艺术控制、限制得越多,研究得越多,它就越自由。然而他还是保持着创作早期歌剧音乐时形成的节奏的创造性,复调性的和声对乐器组合的探索等个性。主要作品是《诗篇交响曲》、《D调小提琴协奏曲》、舞剧《阿波罗》、歌剧――清唱剧《俄狄浦斯王》《c调交响曲》和歌剧《浪子的一生》等。
3 序列主义
斯特拉文斯基的一生经历许多坎坷,在他移居美国期间,乐曲中爵士乐的风格越发浓郁:而在作曲上重新开始创作大型作品。他最有代表性的声乐作品是1951年在美国创作的英语歌剧《浪子的历程》,同时也是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部作品。如果他不离开俄罗斯,不去接触外面的世界以及社会,他就可能不了解英语,也就不会创作出这部英语歌剧,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他音乐创作的影响。这一时期他的创作数量和体裁种类既多又广,约占全部作品的一半以上。
在完成了歌剧《浪子的历程》之后,斯特拉文斯基开始对序列主义产生兴趣,他开始寻找新的创作领域――十二音音乐。
从他的《康塔塔》开始,斯特拉文斯基转向十二音音乐创作,1956年,开始创作整体序列作品。他接受了勋伯格体系,特别是对韦伯恩的作品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再次使人感到意外。但是,他把十二音融化成自己的语言,仍然保持了自己的独特个性,如舞剧《阿贡》(1957),合唱《哀歌》(1958)、《安魂赞美诗》(1966)等。总的来说,这些作品缺少新意,它们的影响无法与前两个时期,特别是第一个时期的作品相比。
结语
他的每一次社会环境的变化,都促使他的音乐风格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是有一个转变过程的。并不是到了某个国家、某个地方音乐风格就突然变了。这种音乐风格的转变是需要一个积累过程的,当到达一定的程度就会促使作曲家转变音乐风格,从上面的时间我们也可以找到答案。斯特拉文斯基在到达法国和美国之后,并不是一开始就写出了新古典主义和序列主义音乐的作品,而是对一个地方的社会环境有了深入了解后才创作出来的。由以上的例证可见,社会环境对音乐的创作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果斯特拉文斯基一生没有离开过俄罗斯,那我们将不可想象现在的现代音乐将会是怎样的。斯特拉文斯基还会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关键词:单项指标;层次分析;权重
Key words: single index;AHP;weight
中图分类号:F5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1-0044-02
1 研究背景
成兰铁路是灾后重建的一个特大项目,位于四川省和甘肃省境内,起于成都市青白江区,途径绵竹,茂县,九寨沟县,向北延伸连接在建兰合铁路的合作站。项目于2011年2月开工,预计2019年竣工。
2013年9月,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在过去,四川省政府一直坚持交通先行原则,现在,“一带一路”更成了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成兰铁路(四川段)建成后对沿线3个城市的社会环境影响机制,即对绵竹市、茂县、九寨沟县三个代表性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它们近几年人均收入增加值、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以及旅游业等因素的分析入手,寻找不同产业与交通运输的相关关系,并给出相应的评价。
层次分析评价机制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系统的思想在于不割断各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而层次分析法中每一层的权重设置最后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结果,而且在每个层次中的每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都是量化的,非常清晰、明确,容易为决策者了解和掌握,所以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模型来研究和预测成兰铁路(四川段)建成后对沿线3个城市的社会环境影响。
根据四川省统计年鉴及一些经济学知识,选择了4项成兰铁路建成后对沿线城市影响评价指标,分别为:社会发展影响A1经济发展影响A2加资源利用效果A3、交通环境影响A4。
2010年至2014年沿线地区的人居收入增加值统计见表1,地区生产总值见表2,旅游业发展情况见表3。
2 成兰铁路建成后对沿线3城市的影响预测
2.1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融
成兰铁路建成后无疑会促进沿线的17个民族(汉族、羌族、藏族、回族等)的交往、交流、团结与合作。
2.2 促进“同城化”发展
成兰铁路的建成将拉近沿线地区之间、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区域的“同城化”,既可以加强相邻城市和区域之间的合作,不同城市间的交流协作更加密切,各城市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又可以促进各地间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的流通,并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从而带动大批与之相关的产业的发展,如休闲娱乐业,旅游业,金融业等。
2.3 促进资源利用效果
绵竹市拥有2008年的地震遗址;茂县历史悠久,拥有众多的风景名胜;九寨沟为世界级自然风景名胜区,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都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绵竹市矿藏有丰富的磷矿、铝土矿、硫铁矿、煤及天然气等资源,茂县藏有磷、锰、钒、钛、石膏、大理石等,矿产资源九寨沟县境内已探明矿种11种,具有优势的矿种有金、铁、锰,马脑壳金矿、草地金矿、水神沟金矿金储量均达20吨以上。
2.4 促进交通环境的改善
成兰铁路建成后对沿线地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缩短地区间的时空距离,进而促进地区间的社会经济联系和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其次,有利于地区运输网络系统的完善,增加了运输网络的运输能力,也改善了运输网络的结构,缓解了人们出行难的问题,节约了成本并提高了运输效率。
因为茂县及九寨沟县境内水系发达,水能资源丰富,所以成兰铁路的建成为沿线地区的交通运输增加了驱动力,为构建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打下了基础,将有力地促进沿线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成兰铁路沿线三个城市进行了研究,对成兰铁路建成后对沿线城市影响进行了权重计算,可以看出,成兰铁路建成后对旅游业发展影响最大,其次是促进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再次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对绵竹而言,要保持在原有经济优势基础上,加大对所含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矿、天然气等)可持续利用,加大对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对茂县而言,少数民族居多,经济实力较弱,旅游业发展起步晚,收入低,所以要加强各民族之间交流,利用好良好的自然和旅游资源优势。对九寨沟而言,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应大力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力,继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如休闲娱乐业,金融业等。因而,结合成兰铁路带来的各方面优势,绵竹、茂县需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发展;九寨沟需要加强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帅斌.高速铁路建设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1993.
[2]韩彪.运输工具的发展趋势[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0(5):37-38.
[3]张兴平,黄辉.西方国家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J].现代电力,2002(3):95-100.
[4]黄民.试论铁路项目的公益性及建设途径[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3):11-14.
从人类产生了生产活动以来,会计就开始产生,并伴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在原始社会,受环境的限制,会计的前期经历了图形记事、结绳记事和书契记事三个阶段,这些表明了在早期社会会计的萌芽已经开始破土而出,同时也证实了会计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农业经济时代到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社会主导地位,同时商业发展较为缓慢,会计还未形成较完整的体系,不过,会计方法中开始出现了单式记账,也是会计历史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自然经济不断发展,单式簿记也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成熟固定的会计方法体系。然而,世界在进步,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吸收西方思想,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应运而生,会计也随之由单式记账变为复式记账,会计分工、会计准则、会计职能确定等等也越来越完善,直至今天,信息化的发展仍在推动着会计向更完善的方面发展。
二、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一)对会计准则的影响会计准则的目的是对价值的各种要素予以确认,它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分共契约”和“私人契约”的“复合体”,随着经济大环境变化以及管理的要求提高,会计准则也在日趋完善,并根据当前经济情况以及可预见的预期环境确定会计准则的标准。当然,在21世纪,会计准则也将面临着三大挑战,第一是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的挑战,第二是股票等特殊金融资产计量的挑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衍生工具的挑战。这些挑战要求会计准则必须适应环境,不断完善。
(二)对会计目标的影响会计目标是会计运行的基本向导和最终归属。要想使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首先必须保证会计目标与社会方向的一致性,离开社会经济环境所指定出来的会计目标是不切实际的。在知识经济下,会计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是会计发展的主旋律,代表了会计发展的方向。因此,未来会计的目标将是向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同时兼顾受托责任信息,使会计目标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性。
(三)对会计对象的影响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人们对会计对象的研究也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深入的,在知识经济的发展现实情况下,对会计对象的深入认识主要体现在会计要素上,六个会计要素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会计目标,就要根据形势的发展进行不断的修改。例如,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追赶有形资产,因此资产的定义就要随之改变。
(四)对会计计量的影响会计计量是是用货币等不同的单位来计算各种经验业务发生的过程,用具体的数据计量来确定事物的等价关系。会计计量是会计的核心,传统的会计计量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但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计量模式逐渐取代传统的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同时,在会计计量上,对会计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五)对会计报表编制的影响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必要的一个工作就是编制会计报表,它能反映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在自然经济中,一直采用手工记账,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手工编制会计报表往往会出现一些从未遇到过的一些新问题而令人不知所措,因为在社会经济环境下,会计报表的编制是高度程序化、自动化和透明的,用户直接看到的就是会计报表结果本身,而编表过程完全依赖于会计信息化软件。因此,社会环境对会计报表的编制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