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现状模板(10篇)

时间:2024-02-18 14:48: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生态经济现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生态经济现状

篇1

收稿日期:2011-05-16

作者简介:熊 亮(1979―),男,江西景德镇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科技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6-0104-02

1 引言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地理位置东经115°47′~116°45′,北纬287°22′~29°4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周边城市圈依托建立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该区域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国土面积为5.12万km [1]。区域内的鄱阳湖是长江干流重要的调蓄性湖泊,年均入江水量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在长江流域中发挥着巨大的洪水调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特殊生态功能,是我国10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也是国际重要湿地、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森林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本文根据相关资料,分析该区森林资源现状,为该区域建设“绿色生态江西”、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大尺度范围内林业资源的生产力和功能重组、森林资源的优化、高效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2 土地利用现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行政区划上分属南昌、九江、景德镇、宜春、上饶、鹰潭和抚州等设区市。各市县所处的地貌类型,资源禀赋、土地利用类型和林业用地利用方向均存在较大差异。

环湖的市县在地势上以平原岗地和低丘为主,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林业用地的比例相对较小。在林业用地中,低效的残次用材林和经济林分布较广。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的生物多样性水平常常较低。自然保护区形式的公益林地相对较少。相反,地处沿湖的市县林业用地的比例相对较大。尤其是地处庐山山脉、九岭山脉周边的市县,随着地势抬升和丘陵山地面积的增多,森林环境逐渐典型化,林木生长的立地条件明显改善。在这些区域,不但具有商品林经营的良好条件,而且由于生物多样性水平较高,也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的建立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因此,在这些市县有着与平原型市县完全不同的林业发展条件和方向。

3 森林资源现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土总面积389.8万hm 林业用地约137.3万hm 占国土总面积的34.07%,森林覆盖率37.65%,各县市森林覆盖率从0到69%不等,其中南昌湾里区最高,为69.1%,其次为奉新县60.18%和万年县52.4%。城市市区故森林覆盖率极低,南昌城区青山湖区较高为0.2%,九江浔阳区1.12%。其它市县地貌类型为低丘岗地或以平原为主,森林覆盖率均在30%~70%之间(表1)。

表1 各类林地面积

3.2 林木蓄积量

鄱阳湖周边市县林木蓄积总量达342.7万m 其中奉新、高安、彭泽、永修和鄱阳县林木总蓄积量均超过250万m 最高的近450万m ;这些市县的森林覆盖率较高,林木资源丰富,木竹生产具有较高的水平。尤其是奉新、高安的部分乡镇,成为江西省重要的毛竹生产基地。以鄱阳湖北部、东部山地丘陵地貌为主的区域,如彭泽、鄱阳、都昌、永修和临川区等县市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要的用材林生产基地。而浔阳区、南昌城区青山湖区均远小于50万m 。

3.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林资源现状

(1)油茶资源。江西是油茶的主产区全省油茶主要集中在赣中和赣南一带,以宜春和赣州面积最大。鄱阳湖周边市县的油茶林面积共43 509.8hm 占林地面积的5.5%、国土总面积的1.2%。其中,宜春地区资源最为丰富,面积共27 637.4hm 占油茶林总面积的63.52%。其次是南昌地区(8 647hm )和抚州地区(4 165.8hm ),分别占19.87%和9.57%。九江地区共1 249hm 、上饶地区共851.8hm 、景德镇市和鹰潭市只分别占总面积的2.87%、1.96%、1.96%和0.25%。

(2)毛竹资源。江西全省现有毛竹林近90万hm 鄱阳湖周边市县毛竹林共8 195.5hm 部分市县如奉新县、临川区、丰城市、永修县和湾里区、乐平市、余干县等均处于规划的商品林基地建设范围中,这些市县具有发展毛竹产业的悠久历史和良好的管理经验,在新形势下仍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资源和地理优势(表2)。

表2 各县市毛竹资源分布一览hm

2008年初,南方各省普遍发生的冰冻灾害中,毛竹纯林多遭受惨重损失,但混交林分则相对受害较轻。这一现象进一步引发经营者和管理部门对毛竹林经营理念的思考和转变,促进了将毛竹林经营方式引导至以混交林经营形式的转变。

3.4 公益林资源与分布

从公益林所占林分总面积上分析,鄱阳湖周边市县发展的格局与态势存在较大差别。九江市浔阳区最高,为100%,这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次为重要的名胜风景区南昌市湾里区81.95%、庐山区80.94%。在新形势下,一些市县通过长防林和退耕还林等途径极大地增加了县域的公益林面积,如樟树市78.98%、丰城市55.06%和鄱阳县52.48%。但有些县市受固有模式的影响,公益林面积仍保持在较低水平。如奉新县33.08%、九江县27.48%和万年县37.13%等。

我国林业实行分类经营以来,被划归为公益林面积迅速提高,公益林的效益也日益显现。2001年,江西省4个县市被列为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省份。鄱阳湖周边的樟树市和鄱阳县两县名列其中。在2001年试点的基础上,2002年退耕还林工作全面铺开。通过近6年的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已使山区丘陵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樟树市、丰城市等市县实施的退耕还林面积均超过2 000hm 。

4 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林业发展除了受地域条件的影响较大,体制上的软环境也会对林业发展构成重大影响。特别是早期以木材生产为主指导思想下形成的理念、资源现状和生产力要素等,均会对现代林业构成长期影响。

综合分析鄱阳湖周边各县市林业发展中问题的共性,可以发现主要有“三增三减三难”,即有林地面积增加,活立木蓄积增加,林木绿化率增加;宜林地面积减少,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减少,林业用地面积减少;树种、龄组结构调整难,森林质量提高难,生态林业体系建设达标难。

篇2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型经济体,大力发展县域生态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湖南省委省政府也将“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建设‘四化两型’,促进‘三量齐升’,努力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作为今年工作的总要求。就长株潭地区而言,县域生态经济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发展和壮大县域生态经济,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是实现长株潭区域经济腾飞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推进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举措。

一、长株潭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现状

经湖南省政府申请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于

2007年12月14日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该区以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为核心,区内共有七县一区、四个县级市。长株潭经济发展情况见下表:

表1 长株潭经济概况

数据来源:2013年各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长株潭地区GDP总量达10539亿元,已经突破万亿大关。相比2010年的6716亿元增长了近57%(不考虑通胀),经济总量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

表2 长株潭各县域经济概况

数据来源:2013年各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长株潭各县市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经济发展最好的长沙县和浏阳市已经接近突破1000亿元,其中长沙县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19170元。与此同时,GDP最小的炎陵县却只有不到50亿。

表3 长株潭各县域面积、人口及GDP占比

数据来源:2013年各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长株潭区域总面积28096k,其中县域面积25997k,占比92%;县域人口923万,占区内总人口的65.93%;县域GDP4738亿元,占总GDP的44.96%。县域土地面积较大,有较大的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空间,人口相对较多,能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可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持。因此,发展县域生态经济是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区域发展来看,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有所加快。2013年长株潭各县域经济GDP占比近45%,较2010年县域经济GDP(2911亿元)占总GDP(6716亿元)43.34%的比重增加了1.62个百分点。其中,株洲县域实现GDP 995亿元,占株洲市GDP的51%;长沙县域实现GDP 3163亿元,占长沙市GDP的44.22%,湘潭县域实现GDP 579亿元,占湘潭市GDP的40%。长株潭县域GDP占比达45%,由此可见,县域生态经济的发展为长株潭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次产业的增长和产业结构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间的联系、比例关系各不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有所差别。

表4 长株潭各县域三次产业结构

数据来源:2013各县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随着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也逐步完善。2013年,长株潭地区实现GDP1053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564亿元,第二产业5963亿元,第三产业4012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为5.35:56.68:38.07。长株潭县域实现GDP473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501亿元,第二产业3139亿元,第三产业1096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0.6:66.26:23.14。均呈现出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良好局面。县域经济中发展最好的长沙县本年GDP为97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1%,其三次产业结构也由上年的6.7:72.4:20.9调整为6.7:71.3:22。浏阳市本年的GDP为924亿元,同比增长1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7:72.4:20.9调整为6.7:71.3:22。

二、长株潭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生态经济总量仍相对较小。长株潭地区虽然经济总量已经突破10000亿元大关,但其县域经济总量仅有4738亿元,经济总量仍相对较小。在2010年全国百强县排名中长株潭还有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和望城县入围,排名依次为:25、65、73、92。而在第十三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中,湖南省只剩下三个县市入围。长株潭县域经济排名第一位的长沙县名列全国百强县第13位,浏阳市排名第47位,宁乡县排名第56位,其余均未能入围百强县。同时,2013年排名全国百强县(市)第一名的江阴市实现生产总值2706亿元,几乎与长沙县、浏阳市和宁乡县三个百强县的生产总值相当,占长株潭县域经济总合的57%。从上述数据反映出长株潭县域生态经济发展速度仍然较慢,经济总量较小,与其他发展较好的县域经济相比差距较大。

(二)地区内县域生态经济发展不平衡。综合2013年经济发展数据来看,区内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存在严重不平衡。湘潭市下辖三县市经济总量只有579亿元,仅占株洲市下辖5县市GDP总和的58%。同时整个株洲市下辖5县市GDP总合又仅与一个长沙县相当。另一方面,各县域生态经济单体之间的差距也是不可同日而语,其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相差巨大。GDP总量最大的长沙县接近1000亿元,而最小的炎陵县只有不到50亿元,相差近20倍。各县市的GDP增速差距也在逐步拉大,2013年GDP增速最大的是浏阳市,达14.5%;而增速最小是的攸县和茶陵县,只有10.2%,相差了4.3个百分点。区域内发展不平衡对长株潭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存在不利影响。

(三)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产业结构有待调整。长株潭县域城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2010年长株潭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12.87: 62.15: 24.98, 2013年长株潭县域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6:66.26:23.14,仍是典型的“二、三、一” 结构类型。县域城乡产业结构调整表现缓慢,三次产业内部问题较多,存在第一产业不优,第二产业不强,第三产业不大的现状。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资源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比重过大,这与生态经济发展是相违背的。第一产业普遍存在基础薄弱、现代农业发展速度缓慢的现状。第二产业方面,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县域内部与县域之间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工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过度依赖资源。第三产业方面,在资本的逐利性和县域财政有限供给下,服务业发展缓慢,难以满足城乡需求。

三、长株潭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生态县域经济,实现绿色发展。要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充分利用长株潭地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两型社会”建设核心区的有利契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突出特色,走生态之路。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必须强化资源环境管理,建立生态经济园开发区;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方能使县域生态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大生态技术投入,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创新应用生态技术助推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开展“产学研”结合,增强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加大对新能源企业的投入与扶持,加快生态技术成果转化,鼓励企业进行生态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走节约型的经济发展路子。

(二)利用优势特色产业,辐射带动发展。长株潭区域各市县处于城郊结合部,发展市县的区域性城市对于发挥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乡分工协作式的产业集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把打造以中心城市为发展极的核心、以县域中心城镇、小城镇、集镇为“卫星”的城市体系作为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思路。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县域生态经济的作用,延伸城市产业链,构造城乡分工协作式的产业集群,形成中心城市与县域生态经济联动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完善城市体系,通过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用战略眼光发展周边县域小城镇。

(三)发挥区域协同优势,平衡县域生态经济发展。通过资源整合把相关资源按照分工协作的方式,集聚在一起,实现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应,提高规模经济效益。长株潭区域县域生态经济要走分工协作式的产业集群之路,首先对县域内同类型企业或相关企业进行研究规划,实现分工协作式的产业集群;其次对同类型企业或相关企业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实现跨县域的分工协作。显然要实现跨县域间的分工协作非常困难,但是非常必要。必须要突破行政区划,才能形成长株潭地区跨县域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实现生态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资源环境审计是审计组织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对被审计单位资源环境会计披露的信息进行真实性、合法性的验证,是披露其资源环境状况及环境经济责任鉴证的特殊审计,是环境科学与审计实务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审计工作实际应用学科。资源环境审计对资源环境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处理好发展,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目前同时也是世界的最主要的目的,资源环境审计也就成了国家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国务院在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资源环境审计也得到重视。资源环境审计就是监督被审计单位在经济活动中严格执行资源环境法律法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我国资源环境审计起步较晚,发展又相对比较缓慢,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资源环境审计中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运用现状和问题,以便我们找出对策,解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现在出现但又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的现状和问题。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环境审计才刚刚起步,环境审计目前处于探索阶段。鄱阳湖经济区又是在2009年12月才被国家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两年多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发展缓慢,出现了一些问题,现状不容乐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的现状有以下几方面:在审计对象上,以环境保护资金为主;在审计类型上,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在审计内容上,目前我国政府环境审计主要包括对环境保护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的审计,对环境保护投资项目的审计,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合理、有效性的审计等内容。我国的环境法规还不够完善,环境审计的规范几乎是一片空白;审计人员的素质还不能完全满足环境审计的需要。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的问题

第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缺乏资源环境审计的标准体系。由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时间不长,就目前为止,国家没有制订一套完善的有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的发展的审计体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资源环境审计只能根据以往的环境审计进行,而以往的环境审计并不是完善的,缺乏环境审计指南,使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资源审计风险增大。又因为地区和资源环境表现方式不同,审计方式也应不同,环境审计的成本也提高了。另一方面,在环境审计中,审计人员要对环境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面对复杂的、专业的环境问题,没有环境审计指南也无法进行科学的计量,最终难以形成令人信服的审计结论。没有一套完善的审计标准体系,造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不能很好进行。

第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的法律依据不足。环境审计的法律依据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以《审计法》为主体的审计法规体系,二是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缺乏环境审计指南。由于审计法所依存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审计法的制订又是依据过去的政治环境。有些方面可能存在缺陷,如双重领导的审计体制导致审计独立性名不符实,审计机关的执法主体资格经常受到质疑,审计法与其他法律之间存在诸多冲突,以及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所出现的新的审计空白,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根据审计法进行审计,又可能出现一些从未遇到过的问题,这些都会导致环境资源审计出现问题。而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法律法规在鄱阳湖经济区从未建立,所以审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依据不足。从这些法规的内容来看,我国没有直接将审计与环境保护或环境保护资金联系起来,更没有明确政府审计机关在环境保护监督、检查方面的职能、作用和主要工作内容。在现有的法律体系下,政府审计机关如开展环境审计或环境绩效审计,往往会受到审计延伸范围的制约,难以取得直接的、关键的审计证据。

第三,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中,资源环境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专业审计人士少,不能满足环境审计的要求。资源环境审计需要审计人员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学和审计学的交叉领域,需要审计人员在拥有很好的环境管理知识的同时又要了解审计学。不仅需要审计人员懂得财务审计技术和方法,还需要审计人员具备环境政策法规、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由于我国开展环境审计的时间不长,审计人员大部分来自会计、审计等专业,对环境管理学了解不多,在同时了解环境管理学和涉及财务的专业人士很少。虽然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参与审计工作,但由于受到审计取证的规范性与外聘人员独立性的限制,他们的意见只能作为佐证和参考,无法作为直接的审计证据,且单纯地采用他们的意见往往会加大政府审计的风险。所以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的审计过程中,并没有特别的专业资源环境审计人员,会造成审计的不准确,同时审计人员的审计结果可能存在疑虑,所以资源环境审计人员的素质是鄱阳湖环境审计的又一重要的问题。

第四,鄱阳湖资源环境审计主体单一,没有审计主体的多元化。我国环境审计还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审计主体主要是国家审计机关,审计机构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资源环境审计中,起主体作用的仍然是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部门的参与程度较低,甚至可以说没有起作用。可是我们从别国环境审计的开展看,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对推动环境审计的整体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不单单像我国一样由国家资源环境审计起重要作用。社会审计组织由于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独立性,不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大大提高环境审计报告的可信度,增强环境审计信息的有用性,加之其社会审计面的宽广性,对整体推进环境审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内部环境审计也有自身的优势,可以了解内部的资源环境形式,可以进行真正的资源环境审计,能促进企业按环保要求进行生产,帮助企业很好利用环境资源,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提高他们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的参与程度。所以,如何更有效地鼓励和扶持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部门参与环境审计是目前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出现的一个问题重要,使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主体不是单一,而是多元化。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可能出现缺乏资源环境审计的标准体系,资源环境审计的法律依据不足,资环环境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专业审计人士少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现阶段又不能解决,且资源环境审计现状不容乐观。不过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鄱阳湖资源环境审计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在充分了解鄱阳湖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要式的情况下,会找到针对缺乏资源环境审计的标准体系,资源环境审计的法律依据不足等方面的对策。因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时间不长,如果时间久了,审计人员的素质提高了,政府在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际来完善审计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在审计中能够找到更好的审计方法与审计对策,能够解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现在不能解决的问题。使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能够在经济与资源环境方面更好地发展,真正做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闫天池,张庆龙.资源环境审计:问题与对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

2.吴文嘉.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审计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8(7).

篇4

中图分类号:X71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0-4583-0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它是江西省首个被纳入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性发展规划,对实现江西崛起具有深远意义。该区畜牧业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持续发展对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建设目标,促进鄱阳湖地区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牧业发展调查和确定畜禽粪尿计算参数的基础上,估算了该区畜禽粪尿产生量及污染物数量,提出了防治畜牧业污染的对策,可为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牧业现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面积5.12万km2,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总人口的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经济总量的60%。该区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各种牧草及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畜牧业生产在江西省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全区(含9市38个县、市、区)畜牧业的调查统计,该区2009年肉类产量129.72万t,牛奶产量6.34万t,家禽产蛋量31.05万t,分别占全省总量的43.11%、53.32%和61.41%。2009年全区出栏生猪1 329.56万头,牛45.88万头,羊13.76万只,兔41.37万只,家禽11 636.98万只,分别占全省总量的47.24%、3.36%、15.13%、13.97%和30.72%。2009年畜牧业经济产值约占全省畜牧业总产值的60%,是全区经济总产值的7%[1]。畜牧业发展满足了人们不断提高的肉、蛋、奶等畜产品需求,也逐步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畜牧业的发展也产生了大量畜禽粪尿,成为湿地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2,3],也严重影响到全省生态环境的建设。

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2.1 畜禽粪便排泄量的估算

畜禽粪尿产生量与饲养的动物种类、品种、性别、生长期、饲料、天气条件等许多因素有关[4-6]。根据调查资料并参考国内外文献,确定了各类畜禽粪尿及其污染物排泄系数(表1)[7,8],折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9年畜禽粪尿产生量(表2)。

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共产生粪便2 489.690万t,尿液1 921.921万t,合计排泄粪尿量为4 411.611万t,畜禽粪便污染已经成为该区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严重问题。畜禽排泄物中比例最大的是猪粪尿,占48.78%,加上猪粪尿的处理难度大[9,10],因而养猪业仍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污染治理的重点;养牛业产生的粪尿占41.44%,居第二位,表明随着人们对牛肉及牛乳制品需求的增加,养牛业的发展比较迅速,成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又一大畜禽污染源;其他畜禽粪尿仅占总量的9.78%。

2.2 畜禽粪便排污量的估算

根据全年畜禽饲养总量、畜禽粪尿及其污染物排泄系数,得出畜禽粪便污染物的年产生量(表3)。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业排泄物中产生的化学需氧量(CODCr)为115.83万t;氨态氮(NH3-N)10.59万t;总氮(TN)24.15万t;总磷(TP)7.27万t;生化需氧量(BOD5)103.04万t。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畜禽粪尿污染物的流失率为30%~40%[8],按平均35%计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9年畜禽粪尿污染物流失量BOD5 36.06万t、CODCr 40.54万t、NH3-N 3.71万t、TP 2.54万t、TN 8.45万t。

2.3 畜禽养殖业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温室气体主要成分甲烷的排放也受到人们重视。据测定,甲烷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增温贡献约为15%,其中70%来源于农田土壤、农作物秸秆燃烧以及畜禽养殖业3个方面[11]。根据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所推荐的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业的甲烷气体释放总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业甲烷气体释放总量为18 583.86万kg,其中养猪业对甲烷气体的排放贡献最大,占全区畜禽养殖业甲烷气体排放总量的49.41%,其次为养牛业,占总量的47.85%。从全区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今后几年内畜禽养殖业甲烷气体排放总量仍将呈增长趋势。

同时,畜禽粪便还是大气中氨的重要排放源,约占全球氨气排放的50%以上[12],因粪便中大量氨气逸散所产生的酸沉降大约占到总量的55%左右[13]。江西省是华中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区域,酸雨频率在60%以上。仅2003年,江西省因酸雨造成GDP减少就达80亿元,给江西省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如何减少畜禽粪便中氨排放,对控制大气环境污染意义也十分重大。

3 畜牧业污染防治对策

随着新时期江西省农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业将得到继续发展,如果不加强综合管理和整治,由此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将阻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提出如下防治对策。

3.1 综合利用,合理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政策,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本着“综合利用优先,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原则。把发展生态畜牧业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为目标,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成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畜产品为特征,以生态养殖为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畜牧业示范区。推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生态畜禽养殖业发展模式。

3.2 加强调研,完善畜禽污染防治法规

解决畜牧业污染问题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畜牧业环保工作,在国家制定的GB/T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调研及评价工作,完善畜禽养殖污染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并纳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常的环境管理工作之中。

3.3 改进粪污处理技术,推广畜禽粪污“三化”处理

目前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发展迅速,新工艺不断涌现,对养殖场的粪污治理,应该改变过去的末端治理模式,同时针对畜禽粪污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源及其他微量元素的特性,对不同的畜禽粪便采用不同的资源化处理方式。如猪粪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使其中的氮素转化为易消化吸收的化合物作为饲料;鸡粪可以直接堆沤作肥料及作猪、鱼等饲料;牛粪含丰富草子,不宜直接还田,但经沼气工程处理后,一方面生成沼气用作农村燃料,另一方面发酵后的粪便可用作有机肥或掺入饲料喂猪、养鱼等,这样既减少了畜禽粪便的甲烷排放量,又提高了粪便处理率。

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大中型畜禽养殖场,通过技术改造减少冲洗舍笼,采用畜禽粪便脱水干燥技术,实现固液分离,减少畜禽粪便的处理量和排放量,使畜禽粪污处理本着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三化”原则推广发展。

4 结语

总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积极发展畜禽养殖业的同时,应防止其带来的污染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同时使之逐步向生态畜禽业发展,实现无废物、无污染生产,通过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循环来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产业优质、高效、持续发展,从而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江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2010江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 翁伯琦,雷锦桂,江枝和,等.集约化畜牧业污染现状分析及资源化循环利用对策思考[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增刊):294-299.

[3] 马再强,薛晓玲,李小珍,等.天水市秦州区畜牧业污染及治理对策[J].畜禽业,2010(2):32-33.

[4]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有机肥料养分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5] 王新谋.家畜粪便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6] 欧阳克蕙,周萍芳,王文君,等.江西省畜禽养殖污染分析及防治对策[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9(2):2-4.

[7] 杨朝飞,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及防治对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8] 谭晓光.滁州市畜禽养殖业的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8(4):18-22.

[9] 丁疆华.广州市畜禽粪便污染与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研究,2000,13(3):57-59.

[10] 徐 谦,朱桂珍,向俐云.北京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调查与防治对策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2002,18(2):24-28.

篇5

摘要:为了适应循环经济的要求,对于环境方面我国应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让它作为一种绿色旅游消费,从而达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目前的生态旅游遭到了严重破坏,阐述生态旅游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循环经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2-0238-01

生态旅游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罗斯·拉斯科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1]。生态旅游有两个要点,一个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一个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该遭受到破坏。由于对生态旅游的模糊化,生态旅游的实践并没有真正的体现它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生态旅游的实践中出现了很多与它的基本内涵背道而驰的现象,严重缺乏管理和规划,因此许多的旅游景区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

一、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倡导在物质不

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模型,从而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2]。循环经济的建立依赖于“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这三个行为原则。

循环经济能够把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三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是一种“三赢”性经济,注重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相互结合。使资源获得了可持续的利用,并有效的解决了环境问题;它能使社会生产从物质增长到服务增长发生一个由数量型到质量型的转变,来促使经济发展;它能使生产链拉长,增加就业机会,从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生态旅游是现代文明标志之一的旅游产业,它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已经是世界最大的产业。由于我国的生态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因此大多还停留在初期发展阶段。总的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旅游资源缺乏规划,盲目开发

纵观我国许多新开发的生态旅游地,我们存在问题有很多。其中没有规划与规划和建设不合理的问题尤为突出,成为生态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首要因素。有不少的开发商、管理者,他们将景区的“精品化”建设误解为多盖建筑物,其结果造成了很多景区的“城市化”。

2.风景区生态环境的日益退化

一些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它们希望通过旅游业的收入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它们缺乏管理和经营人才,在对旅游资源认识不足的情况之下,采取掠夺式开发的手段,来追求明显的短期效益,使得景区的管理显得十分粗放。这种发展模式严重的毁坏了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造成了旅游质量严重下降,景观严重衰退的结果,使得真正的生态旅游难以开展。

3.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科学的管理

生态旅游景区的多头管理现象严重影响了其科学的管理。例如:水利风景区归水利部门管理、森林公园景区归林业部门管理、生态观光农业园区归农业部门管理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管理体制,会降低旅游开发难度。然而在多头管理之下,各部门会相互推卸责任,因而利益冲突等问题频繁出现,冲突多于积极合作,自然环境必然会成为它们的牺牲品,风景区也不能真正做到有效管理。

三、推动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

1.进行旅游区空间规划

怎样从整体上来保护生物和濒危物种的多样性,不仅仅要合理的设计好自然保护区,还要考虑到不同的栖息地之间物种的交换与迁移,考虑到它们与周围区域的生态联系。要求若干的功能相同的保护区的保护从散点状走向网络状,从孤岛式开发转向开放式经营,协调景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4]。

2.加强领导,建立管理体系

加强和完善市政府、市委对生态工作的重视。将生态旅游业列入全市经济的发展计划,来保证生态旅游业的积极健康发展。将生态旅游作为主导性旅游宣传,搞好政府基础性和引导性的投资。加强林业部门和旅游部门对生态旅游发展的综合协调、督促检查、指导服务、审查把关等职能。

3.科学开发,促进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开发、有效保护、永续利用”为基本原则,处理好有效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促进生态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相互统一。强化人们对生态的保护意识,克服建设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倡导绿色生态旅游、文明生态旅游,改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生态旅游的开发与经营应充分调动公民、个人机构和政府机构的积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满足当地居民对就业、生活等方面的需要,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质量,防止因为贫困而造成的对生态资源的破坏和掠夺。

参考文献:

[1] 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J].经济地理,1996(1):20-25.

[2] 冯久田,尹建中,初丽霞.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在中国实践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2):2.

篇6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1)06-0072-05

[作者简介]喻厚伟(1982―),男,江西南昌人,南昌工程学院思政部讲师,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研究;张朝霞(1969―),女,河南南阳人,博士,南昌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美学、文化研究。(江西南昌 330029)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2011年重点课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JC1128)阶段性成果;南昌工程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循环经济条件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竞争力研究”(2010SK030)阶段性成果;本文受到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水文化研究中心”的资助。

Title: 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ies of Poyang Lake’s Ecological Economy Zone to Develop Cultural Industry

Author: Yu Houwei & Zhang Zhaoxia

Abstract: Although it made a relatively rapid progress, cultural industry of Poyang Lake’s Ecological Economy Zone is not perfect. Its problems mainly lie in: their talents are not fully attracted, the level of talents’ structure is not rational, the business scale is small, the key technologies are not enough, private capital market doesn’t support completely, invest subjects are simple, and so on. Based on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its developing strategies of Poyang Lake’s cultural industry and gives detailed and flexible methods of operating. This paper suggests they should combine resources of culture and arts, cultivate talents, extend industrial chain and set up brands.

Key words: Poyang Lake’s Ecological Economy Zone; cultural industry;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 strategy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概念,是法兰克福学派在批判“文化工业”中获得的,而文化产业作为一个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文化经济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有不同的理解,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文化产业的定义非常之多。

一、文化产业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

(一)文化产业

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编著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中,在我国首次启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文化蓝皮书――2001―2002: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指出:就所提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①全国政协与文化部所组成的文化产业联合调查组,于2001年对国内2省1直辖市所属的9个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在总结各地实践的基础上,对文化产业作了如下界定: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②2004年,我国国家统计局了《文化与相关产业分类》,第一次提出了统计学意义上的关于文化产业的国家定义:“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国家音乐创意产业基地总裁和国影电影产业基金执行董事许晓峰,曾任华纳唱片中国公司总裁,后回母校北京大学任教,任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研究员。同时兼具业界和学界双重资历的许晓峰给文化产业的定义为:“文化产业以文化艺术为元素、以创意为核心,经过制造、营销等一系列过程,形成产业链的规模销售,并最终形成品牌,其目标是获得高额利润和社会效益。”许晓峰还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文化产业:文化艺术、创意、产业链、品牌。③本文将从这个定义的角度来探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的成长路径。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的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的60%。

国家统计局2004年3月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对文化产业的范围进行了划分。文化被划分为三个层级:文化产业核心层(主要包括:新闻、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电影、文艺表演、文化演出场馆、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群众文化服务、文化研究、文化社团、其他文化等);文化产业层(主要包括:互联网、旅行社服务、游览景区文化服务、室内娱乐、游乐园、休闲健身娱乐、网吧、文化中介、文化产品租赁和拍卖、广告、会展服务等);相关文化产业层(主要包括:文具、照相器材、乐器、玩具、游艺器材、纸张、胶片胶卷、磁带、光盘、印刷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家用视听设备、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等)。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指与其地理范围相对应的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层以及相关文化产业层。

二、江西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江西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截至2009年末,江西全省共有文化产业机构11002个,其中文化部门2558个,其他部门或企业8444个,占总数的比重分别为23.25%和76.75%。⑤总体来说,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有以下几个特点:

1.江西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加快,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大幅增加。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为7411036万元,比上年增加12.7%,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18407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7%。⑥而2001年江西省文化系统经营单位仅为5400个,总收入5.72亿。①2002年江西全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为2.6万,2003年为3万,②2009年增加至6.2万,其中高级职称的有769人,中级职称的有2441人;其他文化部门占总从业人员的63.32%,剩下的大部分集中在文化部门和国有经济文化单位。③

2.文化产业结构有所优化。在文化产业各部门中,新闻出版部门比重达到24.78%,旅游部门为9.23%,增长最快的是广播影视业,增速达到了37%;全省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体的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核心层创造的增加值达55.9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5.6%;以网络、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层创造的增加值为43.8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0.1%;2009年,江西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达到4158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2.7倍,红色旅游收入占全省旅游总量的24.6%,其中,井冈山的红色旅游业发展尤为迅猛,接待游客人数超过41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29亿元。统计显示,江西红色旅游规模已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领跑者”;以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相关层创造的增加值为118.7亿元,占54.3%。④

3.文化基础设施有所完善。2009年,江西省已拥有公共图书馆105个,艺术表演团体83个,文化馆(站)1822个,各类博物馆103个,图书馆108个,全民健身中心6个,青少年俱乐部93个,健身活动点5488个,全年共出版各种图书、期刊、报纸4002种:期刊出版量6285万册,图书15460万册,报纸70490万份。广播电视台共有12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16座,电视台有1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6.1%,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7.5%。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包含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的全部湖体范围,可以说,江西省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其较发达的北部地区即湖区,但是由于江西对文化产业的统计尚处于初步阶段,对湖区文化产业没有针对性的具体统计,故本文以南昌、景德镇、鹰潭的数据作为代表对湖区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因为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所涵盖的38个县(市、区)当中,只有这三个城市的全部区域都在生态经济区之内,其数据比较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具体见下表:

江西共有11个地级市,19个市辖区,10个县级市,70个县。从表中可以看出,南昌、景德镇、鹰潭三市就占全省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49%,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5.87%,这也说明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鄱阳湖地区,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南昌就占据了全省的36.63%,这种特点有利于江西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江西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就文化产业自身成长发展而言,江西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第一,各类文化产业人才的集聚力不够,人才结构层次不合理,高端人才严重缺乏,培养高质量的文化创意产业经营和管理人才的教育体系缺乏,后备人才资源相对缺乏。如前所述,2009年江西文化产业从业人数有6.2万人,但具有高级职称的只有769人。第二,文化产业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掌握不多。如前所述,2001年江西省文化系统有经营单位5400个,2002年增至10275个,而到了2009年却下降为8444个,这说明江西省文化经营企业实力较弱,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第三,民间资本市场支持力度不够、投资主体单一,主要靠政府政策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政府在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及公共服务平台方面还有待完善等。第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文化产业结合自身的特点、优势不够,没有充分利用好自身的文化艺术元素;创意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没有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来加以重视。第五,鄱阳湖文化产业没有形成较为有号召力的品牌,而品牌的塑造与培育正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如前文所述,许晓峰曾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文化产业:文化艺术、创意、产业链、品牌,本文就从这四个方面来探讨鄱阳湖文化产业成长的路径。

(一)整合文化艺术资源

文化艺术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中国是文化大国,各地都有自己独特而具有魅力的文化资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深厚,但是略显零散,和全国其他湖区相比,文化资源需要整合。要实现文化资源的整合,首先要做到认识上的整合,做好文化产业规划。把由“水”而生的农耕文化、商业文化、渔俗文化、茶文化、儒家文化和宗教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全国多处的“同质”文化中找到自己的特色,从而发展好自己的文化产业。

(二)加大创意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创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而创意的关键在人才。江西发展文化产业,缺少的不是文化资源,而是创意人才。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政府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兴建文化产业园区。由于江西省的文化产业企业一般自身规模都不大,在现有的情况下,单个小企业要想聘请高层次的创意人才很难实现,而如果把同一类型的文化产业企业集中在一起,通过政府政策的协调与管理,同一类别的企业可以联合起来,通过集资的方式聘请高层次创意人才,这样既能解决创意人才的聘请问题,还有利于整个园区的规模扩大,形成规模经营,特别是对于动漫等企业来说,效果尤为明显。

第二,成立江西省文化艺术基金会。在国外及国内文化产业发达地区,一般都是以艺术基金会的方式来招聘文化创意人才。文化艺术基金会一般由业内人士负责,对文化产业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较为熟悉,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手段来发展文化产业,这相比较政府兴建的产业园区而言,更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由于文化产业基金会一般规模相对较大,能够承接到大的文化产业项目,对于发挥创意人才的作用和留住创意人才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文化艺术基金会还可以解决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单一、文化产业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第三,加快高校和文化产业园区的对接。中国的文化产业园区不少,但是一般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高校的研究成果能够直接转换为产业园区生产力的少;二是文化产业园区和周边居民的互动少。高校聚集着大量的文化产业创意人才和潜在的人才,高校应该和文化产业园区对接起来,这样才能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出最适合的人才。

(三)形成和延长产业链

产业链是指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具有连续追加价值关系的企业组成的企业联盟。江西省文化产业处于初级阶段,其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中间段,即从技术集成到产品营运段,而对于高附加值的研发创新和版权贸易涉足较少,严重降低了江西省文化产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为了实现更高的价值,应该将文化产业链向两端延长。如江西省动漫产业主要集中在低廉的加工制作上,严重影响了动漫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据调查,动漫产业的播映在其价值链中只占有20%,而另外的利润都是由动漫播映制作带动的相关环节产生,特别是后期的衍生产品。再比如,文化产业对很多行业都有拉动作用,而以对传媒、旅游、房地产、餐饮等行业的影响为最。文化产业要形成产业链,就必须充分地把这几个行业结合起来。江西的红色旅游,如前文所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由于面临巨大的“同质”旅游的竞争,因此,就应该把红色文化和江西的传媒、房地产、餐饮、文艺等行业结合起来,形成较长的产业链条。

(四)加快创新和打造品牌

1.创新的概念是熊彼特在20世纪初提出的。他认为,创新就是把新的技术、生产方法、组织结构管理形式创造性地应用于经济生活中、推向市场的动态过程。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运用一些数字技术等新技术和新生产方法,如把湖区自然和文化资源通过创意,发展成为传媒、网络、手机等现代新媒体的数字内容,以及把湖区积淀的文化,通过创意变成动漫、影视作品、网络游戏等;另一方面,新的组织结构管理形式也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许多从事文化产业生产的机构还是事业建制,鄱阳湖管理和文化产业生产方面也是如此。比如,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鄱阳湖相关的出版业、文艺表演团等至今仍纯属事业单位,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鄱阳湖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所以,鄱阳湖文化产业的创新,一方面是指技术上的创新,另一方面就是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发展壮大鄱阳湖文化产业。

2.拥有知名品牌是产业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文化产业的升级,必须依靠品牌的影响力来推动。对于鄱阳湖文化产业而言,要突出资源型优势文化产业特点,打造资源型文化品牌。比如,利用鄱阳湖的历史人文资源、水文化、物产资源(渔业、茶业等),以鄱阳湖沿湖区域的民风、民俗、民间艺术等为依托,建立各种博物馆。

篇7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3-0073-0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下简称“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承载着引领江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日益成为江西省实现绿色崛起、进位赶超的关键。该区人口占全省近一半,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存量,但与国内其他省份的国家战略区划特别是发达省份的相比,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还比较低,差距较大,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高经济区人力资源质量,成为当前经济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力资源现状剖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倾斜和财政投入的追加,经济区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改善,经济区人力资源总体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也非常突出,与发达甚至中部地区其它省份的国家战略区划的比较劣势也很明显。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对经济区人力资源的现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

(一)人力资源存量大、密度高、增长快

经济区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2008年底总人口为2006.6万,经济区以江西省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一半的人口。①由表1、表2可知,截至2010年年末,经济区总人口为2053.55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43.8%,较2008年年末2006.6万人增长了2.3%;人口密度为401人/平方公里,超出全国140人/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和全省267人/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一大截,相比经济区2008年的人口密度提升了2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经济区人口基数较大,人力资源存量丰富,人力资源相对比较集中,可以说,经济区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偏低,高素质人才短缺

总体而言,经济区人力资源素质整体偏低,主要表现在生理、思想和文化三个方面。生理素质方面,由于经济区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财政投入不足,卫生基础设施较差,劳动力健康状况不佳、健康水平提高缓慢;思想素质方面,受几千年的小农经济和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经济区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思想观念陈旧,保守求稳,依赖思想比较严重,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比较单薄,导致市场适应能力较差;文化素质方面,经济区人力资源平均受教育程度偏低,职业技能较差。据统计,经济区2010年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9年,虽然比全省8.6年多出0.4年,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差距。此外,当前适应经济区建设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相对不足,能掌握现代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也很欠缺,高素质人才短缺现象亟待解决。总体来说,经济区人力资源质量方面存在劣势,亟待提升。

(三)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流动性较差

随着江西全省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近年来,经济区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现象日益凸显。就人力资源在产业间的分布而言,据统计,经济区社会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比例为1∶0.5∶0.74,可见,经济区人力资源在传统产业的分布过于集中。目前,随着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区人力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劳动力资源未得到合理有效配置的现象非常严重。此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的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程度低,导致经济区劳动力就业不充分,再加之经济区当前户籍制度和劳动力市场机制存在的缺陷,阻碍了劳动力在地域、产业间的充分流动,同时增加了劳动力流动的直接成本。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相对落后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经济发展水平对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存在着重要影响。由于改革开放初期,江西全省改革力度相对不足、工业化水平较低、缺乏对人力、物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经济发展速度大大低于沿海发达省份,人才大量外流(近年来人才流进的比例略大于流出比例);而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人才外流,反过来又阻碍了经济发展。

近年来,尽管江西改革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经济区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2009年经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89.4亿元,2010年为5558亿元,增长了23.8%,然而经济区要缩短与发达甚至中部地区其它省份的国家战略区划(如:武汉经济圈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9548.5亿元)的差距,实现崛起和赶超,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

(二)缺乏统筹,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不明确

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即从根本上构建政策优惠、组织健全、市场优化、资源整合、服务完善、氛围良好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实现经济区人力资源的全面发展,为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富足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持续强大的动力。从江西全省来看,自“科教兴赣”、“人才强省”提出后,全省人力资源开发有了比较明确的目标,近年来,人力资源开发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绩,人力资源的存量、素质和流动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经济区未来要担负江西实现绿色崛起、进位赶超的“发动机”角色,必须在“科教兴赣”、“人才强省”的大背景下,制定明确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然而,目前有关部门还没有制定出针对经济区实际的系统而完整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方案,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缺乏明确方向和统筹安排。

(三)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

从政府层面来看,经济区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保健和科研三项事业的投入水平偏低,据统计,经济区201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2%,与4.5%的世界水平和3.5%的全国水平差距较大,要达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2012年4%的投入指标要求,需要经济区超常规的财政投入;从全国总体水平来看,经济区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展还处于滞后水平,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医院(卫生院)床位、卫生人力资源等指标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科研投入方面,尽管近年来总量不断增长,然而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①

从企事业单位层面来看,由于经济区内企事业单位片面追求利润和有形资产增长的眼前的短期效益,而忽视了对员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潜在的长远效益,致使企事业单位用于员工各类培训的投入很低。

从家庭或居民个人层面来看,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经济区内家庭或居民个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更加强烈,家庭或居民个人教育支出已呈现多元化趋势,然而,人力资本投资的消费性观念仍旧是制约家庭或居民个人加大教育投入的一个重要因素。①

(四)人力资源开发跟不上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当前,江西全省经济正处于快速转型期,江西省人民政府已实施《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于经济区而言,经济转型和产业调整的步伐相对更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已制定并付诸实施。然而,就当前经济区人力资源分布而言,人力资源的产业分布不均衡,人力资源相对集中于传统产业。经济区传统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已不适应经济区未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不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制约着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一)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加强高端领军人才的引进,开拓人才的国际视野

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制定清晰、明确的战略目标并有效实施,才能在根本上保证人力资源开发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为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为此,有关部门要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实际,用国际战略眼光来统筹规划经济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尽快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既立足于区内自主培养和开发,又放眼于外来人才引进和使用”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在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人力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综合运用财税、价格等政策,促进经济区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要加快引进海内外高端领军人才,鼓励支持留学回国人员来经济区发展创业,切实保障“外面的人才引得进,走出去的人才回得来”。此外,对于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有关部门要在法律法规上予以保障,为战略的实施推进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加大人力资本和教育事业投资,加强教育科研人才队伍建设

就经济区而言,要实现对国内发达甚至中部地区省份的国家战略区划的赶超,就必须充分发挥人力资本追赶的先导作用,要超常规地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首先,经济区要不断追加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育经费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教育经费的人均占有水平,多渠道、多形式筹集教育经费,提倡教育多元化投资形式。要通过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优化师资,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全面提高经济区人力资源的思想素质和知识技能,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满足经济区今后发展中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其次,要大力发展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要增加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投入,建立起基本的医疗卫生设施,不断完善公共卫生预防、保健体系,不断提高经济区全民的身体素质。要积极运用财政转移支付工具,增加对经济区内贫困地区、不发达地区等财政困难区域的转移支付,以调节经济区内不同区域之间的财力差距,改善经济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当、效率较低的现状,对经济区医疗卫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再次,要切实强化和加大社会各方面对科研的基本投入,同时,应健全和完善财政对科研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在确保政府财政投入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政策性融资和税收优惠政策,对加大和推动民间资本的介入形成积极有效的促进。要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加速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科研经费投入产出率,改进科技奖励制度,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于创造更高价值和经济社会建设之中,以切实保障经济区科研人才队伍得以不断壮大。①

此外,还要鼓励和提倡经济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加强对员工的在职培训;积极引导居民个人形成“生产性投资观念”,自觉自愿地增加对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②

(三)人力资源开发要预判经济转型的方向,要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

当前,经济区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转型时期,产业结构正在经历较大的调整,人力资源开发要有预判经济转型的超前思维。因为大量已发生的投入将失去价值,现有的经济区人力资源结构将失衡、高素质人才短缺的现象将进一步恶化。为此,相关部门应及时掌握人力资源市场动向,充分利用就业市场相关信息,通过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对人力资源培养、开发模式进行合理适度调整,切实保障人力资源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相协调。

有关部门要围绕光伏、风能核电、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航空制造、半导体照明、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生物、绿色食品、文化及创意优势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以产业为导向的人才开发平台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相应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合力构筑经济区人才高地,形成经济区特有的人才向心力与影响力。

(四)加强农村实用型人力资源的培训,实现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整体提升

篇8

中图分类号 TU9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209-02

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逐步加强,环境成本的内在化,良好的生态环境愈来愈成为城市吸引外资的重要条件。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应不以牺牲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而更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完善的生态空间系统[1-3]。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小康社会,就是要实现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共生,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1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概述

1.1 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规划的实质

城市生态系统是指以城市为中心,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的需要为目标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经济生态系统;同时又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有机生态巨系统,它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各种活动都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相反,强度过大的城市活动反过来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持续破坏,从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因此,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4-5]。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报告指出:“生态城(乡)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人类活动的最佳环境,诱发人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具体来讲,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就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目标和措施所作的规划,其目的在于提高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6]。

1.2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概况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1]。

城市建设不能再重复单靠增加资源投入来推动发展的老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保持城市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不同于传统的环境规划,它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社会经济规划的桥梁,其科学内涵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生态环境的和谐[2]。

2 乡宁县生态环境现状

乡宁县位于黄河中游,山西省西部,临汾地区西隅,吕梁山南端。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呈倾斜状,地貌外形为山区,主要分为基岩山区、黄土丘陵区、黄土残垣区和河川区四大类型。乡宁地形错综复杂,地处黄河与汾河水系的分水岭。全县共辖10个乡(镇),182个行政村。总人口约22.7万人。乡宁县城自然潜质良好,山水相映、城林互染,绿化建设有一定基础,经过近几年不断建设,城市绿化水平已有一定提高。

2.1 绿地类型及分布

2.1.1 公共绿地。据2005年底统计资料,城区共有各类绿地115.7万m2,其中公共绿地64.5万m2,人均公共绿地15.4 m2。现有较大型公园2处,包括北山公园、玉环山公园,均为综合性游憩公园。此外,结合道路、广场建设了多处大小不等的绿地,公共绿地的设置为人们的居住、生活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场所。

2.1.2 生产绿地。生产防护绿地是城市绿地体系的基础和良好居住环境的保障。按其内容不同,可分为园林生产绿地和防护绿地2类。园林生产绿地指为城市内部提供苗木、草皮和花卉的圃地。乡宁县境植被良好,林业资源丰富,能够满足城市绿化建设的需要。防护绿地指用于隔离,以满足卫生和安全要求的防护林带及绿化。目前乡宁县城防护绿地没有形成规模和系统,尤其缺乏对河流、污染企业、文化古迹的防护措施。

2.1.3 专用绿地。专用绿地是城市基层单位的附属绿地,主要包括工厂、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和居住区内的绿地。现城区只有少数机关大院、学校的小区内部绿地较好,但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2.2 存在的问题

乡宁县城生态环境绿化建设成效显著,对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城市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口规模的增长,在绿化建设方面也逐渐暴露出不足:一是现有绿化建设仅停留于山体利用和改造上,缺少绿化层次,没有形成系统。二是受利益机制的驱动,作为公益设施的绿地与城市其他建设用地相互排斥,在大小级配上缺少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易于亲近的小游园和街头绿地。三是新建居住区、小区生态绿地指标偏低。四是防护生态绿地实施低效,无论工业用地周围,还是河流、冲沟两侧,均无防护绿地建设,由于体制及资金的原因,与规划严重脱节。五是盲目开山采石或削山取土,使自然山形、植被蒙受损失,造成地表和水土流失。

3 乡宁县生态环境规划建议

3.1 规划原则与理念

3.1.1 规划原则。一是注重城市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城市大环境的绿化,改善和维护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生态空间,创造现代城市风貌。二是根据山区城市独特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见缝插绿,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绿地。三是提高城市绿地质量与内涵,使城市生态建设与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相得益彰。四是规划近、远期结合,宏观控制与微观建设相联系,以宏观控制为前提,分期实施,逐步完善。

3.1.2 规划理念。规划引入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模式,以山为形、以水为脉,运用连续性原理,强调各种自然要素之间以及自然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这样有利于空间维度的转换和生态景观的延续。

3.2 规划布局

城市生态环境用地是支撑城市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规划宏观上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结合城市区域小气候特征,充分利用自然山体开辟出具有一定规模的成片成块生态绿地,发挥其对城市环境与风貌调控的效能;微观上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出发,充分利用河道整治、停车场和广场建设及单位搬迁等各种契机建设类型丰富多彩的小游园、街头绿地,发挥其对于人们生理、心理、审美方面的调节作用。在高度重视城市外部大环境对内部环境质量改善及维护生态良性循环作用的思想指导下,在规划区范围内保存较大的生态支撑能力,留有充分的绿色隔离空间,形成规划区绿色生态防护网。乡宁县城生态环境系统总格局是以城区绿地系统为核心,以规划区绿色生态防护网为基础,以公路和河流绿带相贯穿、相连接的城乡一体、内外融合的绿色生态环境系统。

3.2.1 绿核——城市内部生态系统。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以使乡宁县城成为环境优美的园林化城市为目标,结合城市山地地形特征,充分利用城市内的山形水体,着重突出山、水、城、林相互交融的特色,以城市大型公园为主体(斑块),以与居民生活亲近的小游园、街头绿地及居住区绿地、专用附属绿地为基础(基质),以纵横分布的滨河绿地、道路绿化、防护林带为纽带(廊道),形成城市高水平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

(1)绿色斑块。具体概述为三大主题公园。一是北山公园:城市中心公园,占地58.4万m2,主要结合北山自然山体的开发、利用和改造广植苗木,形成具有休闲、游憩功能的综合性公园。建设现已形成一定基础,亭台楼阁与山体形态相得益彰。主要活动内容包括植物观赏、体育健身、喷泉嬉戏、儿童迷宫等;另外结合寿圣寺钟楼的搬迁,公园将增添一定的人文景观内涵。二是南山公园。位于县城鄂河南岸二中附近,公园占地33.3万m2,以清代文笔双塔为主题开发建设,形成具有观光旅游、历史教育等功能的综合性公园。三是柏山寺森林公园。位于樊家坪村,规划以柏山寺人文景观为主题,以现状良好的自然植被为基础建设包括旅游渡假、休闲游憩等内容在内的森林公园,占地面积为36万m2。

(2)绿色基质。一是古城公园:位于旧城居民区,规划结合武装部搬迁,充分利用现有绿化基础建设为附近居民服务的开放式小游园,占地面积0.2万m2。功能上以休闲、交流、游憩为主,景观上与古老的过街门楼形成巧于因借、互为衬托的关系。二是丛林公园。位于新城区水厂东侧,占地面积0.8万m2,主要为丛林小区服务。三是职中公园。位于新城区的职教中心东侧,规划占地面积0.4万m2,是以休息、游憩为主要活动内容的街头游园。四是营里公园。位于新城区营里组团,占地面积1.7万m2。五是圪台头公园。位于新城区圪台头组团,占地面积2.2万m2。除了在重点建设以上公共绿地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城市的普遍绿化。成片开发的居住区、小区和旧村改造应按照国家规范建设绿地系统;办公、工业、仓储等单位应注重单位附属绿地的建设;城市还应加强街头绿地、绿岛、生产绿地(苗圃,草皮及花木生产基地)和防护绿地(公路、河流、工业隔离带)的建设。

(3)绿色廊道。主要是指沿罗河、鄂河等自然河流形成带状滨河公园和防护绿带。规划对鄂河进行整治,经城区分段蓄水后逐步恢复城市水体景观体系,调节城市气候和局部小气候,改善城市热岛效应,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亲近自然的机会和更多的游憩休闲场所。一是滨河公园西区段。位于城区二中桥至明珠桥范围内,占地面积21.2万m2,规划结合防洪、排污工程的改造建设,修建以自然植物景观为主的带状滨河公园绿地。该工程的启动不仅为主城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亲水、亲绿的共享开放空间,而且为新城区的开发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营造了高效、舒适的外部生态效应。二是滨河公园东区段。位于新建N4号桥至N9号桥之间范围内,占地面积23.3万m2,规划结合城市用地发展及新区组团的开发,为创造良好的滨水景观,合理利用滨水岸线,远期启动二期蓄水工程,通过调整用地布局,搬迁临水工业,建设并形成为营里—圪台头—樊家平3组团共享的带状滨河公园绿地,其主要内容安排有休闲、游憩、体育健身和植物观赏等活动。

3.2.2 绿网——城市生态防护网。生态防护网由植被层和开放空间构成,山、田、林相嵌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为规划区生态防护网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规划将城乡之间的山林、水体、农田、人工防护林带作为生态骨架,以对外交通走廊绿化带为楔型连接体,在客观上形成为城市及城镇、城市化新区不同尺度的绿色包围圈,并以带状方式将城市的生态主骨架与城市内部的生态次骨架相衔接,形成完整的生态防护网架。规划重点建设县城东北、西南两大生态防护网,与城市绿地系统交融共生,形成独特的生态格局和城市形态,创造城在绿中的生态大环境。一是东北生态防护网。位于县城与管头镇区之间,依托柏山寺人文景观区以及周围良好的自然植被,建设柏山寺森林公园,利用东北方向大面积山体林网及农田建设生态防护网。二是西南生态防护网。位于县城与西坡镇区之间,积极利用主城西南山岭凹地,广植林木,形成较为自然的植物群落。城市的园林生产绿地在上述两大生态网内设置。

3.2.3 绿轴——县域绿化空间的楔形体接体。主要由209国道、乡吉、乡襄、乡台公路等交通走廊绿化带组成,其内容包括绿化和农田,这些轴带内接城市,外连周围各县、镇、风景区,构成完整绿色生态体系。

3.3 建设措施

一是普遍绿化,见缝插绿。二是全民动员,分级建设(县级由县统一建,居住区以下由管理区建,单位附属绿地由单位建)。三是保证资金到位,分级注入资金。四是改变粗放的“铲平”开发方式,尽可能保护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尤其应注意保护山体、水体。五是将生态绿地建设与园地生产开发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环境生态效益相统一。

4 参考文献

[1] 欧阳志云,王如松.生态规划的回顾与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1995(3):203-215.

[2] 王建国.城市设计生态理念初探[J].规划师,2002(4):11-14.

[3] 王祥荣.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内涵与实证研究[J].规划师,2002(4):8-11.

篇9

一、中国当代生态坏境现状

1.水土流失严重。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区主要有:西辽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横断山脉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山地丘陵区。

2.沙漠化迅速发展。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5%。目前约有5900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

3.草原退化加剧。70年代,草场面积退化率为15%,80年代中期已达30%以上。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退化速度在扩大。由于草原退化,牧畜过载,牧草产量持续下降。

4.森林资源锐减。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林木生长量。森林赤字是最典型的生态赤字,当代人已经过早过多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5.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据估计,中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中濒危植物就高达4000-5000种。中国特有的物种和国家规定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有312个种和种类,正式列入国家濒危植物名录的第一批植物有354种。

6.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1949年以来,中国湖泊减少了500多个,面积缩小约1.86万平方公里,占现有面积的26.3%,湖泊蓄水量减少513亿立方米,其中淡水量减少340亿立方米。

7.水体污染明显加重。42%的城市饮用水源地受到严重污染;63%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调查的532条河流中,有82%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约有1.7亿人饮用受有机物污染的水。

8.大气污染严重。中国能源消耗以煤为主,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北方重于南方;中小城市污染势头甚于大城市;产煤区重于非产煤区;冬季重于夏季;早晚重于中午。

9.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农村工业化的重要方向,与此同时给农村带来生态环境更大范围的污染,对农业资源、矿产资源造成更为严重的浪费。1978年以后乡镇企业成为农村主要污染源。

二、正确建设中国当代生态文明

1.生态经济建设。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各产业和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

a.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c.实施清洁生产。要不断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教育,使采用清洁能源,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预防和减少污染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d.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要坚持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2.生态政治建设。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a.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任务。

b.加强生态法制建设。建立和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度,激发和强化各级干部群众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调动人民群众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积极性。

c.推进生态民主建设。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让人民群众从生态文明建设中深切体会和明确认识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激发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3.生态文化建设。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a.树立生态文化意识。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b.注重生态道德教育。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c.强化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研究。在认真发掘、弘扬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赋予其新的科学内涵,增强其生命力,使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基础。

d.正确处理建设生态文明与繁荣文化事业的关系。在发展文化事业中强化生态理念,在保护生态中凸显文化内涵;在文化传播中注入生态内容,在文化场所设计和建设中融人生态理念。

4.生态社会建设。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是指重视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建立法制化、民主化和安定团结的秩序以及高效率的社会管理体系,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优化“人居”生活环境,推进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镇建设。实现人口良性发展。继续贯彻优生优育的方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逐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减少或杜绝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篇10

1前言

北方林业生态环境近些年来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这不仅仅严重影响到了其应用积极效用的发挥,同时也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此,立足北方林业实际情况,转变观念,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努力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尤为关键。

2北方林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

目前北方林业生态环境发展主要面临着以下问题:

2.1理念的缺失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依然着眼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尚且没有完全树立其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先进理念,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相关工作的展开,也不利于真正做好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其次就是法律监督的力度不同从现阶段我国的立法情况来看,虽然也相继出台颁布了关于林业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立法还是相对有限的,再加上在具体操作实施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导致重开采轻保护和乱采滥罚等现象依然严重。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不足,很容易导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进而对生态环境产生更加严重的破坏。

2.2森林资源的骤减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北方森林的覆盖率日趋降低,尤其是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对林木的实际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加上保护的立足不够,导致可供开采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少。事实上,森林资源的骤减是会产生一系列危害的,例如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毁灭性破坏,湖泊富营养化的加快以及湿地面积的减少、湿地生态质量的降低等。

2.3水土流失严重

对森林资源过度开采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水土的流失。随着水土流失现象的加剧,土壤的沙化现象也日趋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土壤的肥力持续降低,在很大程度上给林业的种植以及森林资源的恢复与保护增加了不小的困难。

3北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分析

要想真正做好北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3.1要树立先进的理念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政府及各级相关部门一定要及时转变思想,提升认识水平,树立先进的理念,充分意识到加快推进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然后加大宣传的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全员参与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中来。

3.2进一步加强对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

对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培育是关系到能否加快实现森林面积扩大的关键所在。只有有了充足的森林资源保障,才能有效保证林业绿色屏障积极效用的发挥。为此,笔者建议,一定要明确林业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而且短期利益不显著,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一定要在充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做好森林资源的培育与保护和管理。

3.3争取更大的资金支持

北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为此,政府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级企业,都要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不仅仅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的扶持力度,而社会其它部门也要给予有力的资金支持,为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3.4逐步建立并且不断完善良性的循环机制

为了提高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效率,应该创建良性循环机制,以此降低森林的消亡速度,为实现森林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林业良性循环机制的重要途径是做好林业补偿工作,对于认真贯彻与落实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人群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能够有效提高人们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长远角度来说,为了实现林业资源的良性循环发展,还应让人们养成遵守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习惯,同时,将林业生态环境、水资源生态环境相结合,创建科学、统一的整体循环保护机制,以此加快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进程。

3.5创建完善的林业开发体制

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协调,从长远的角度,创建科学、完善的林业开发体制,创建新的国有林区专门管理部门,重点管理国有林区,在管理林业资源的同时,承担出资人的职责,同时享有所有者的相应权益。通过开展林业分类经营,根据利用目的的不同对森林业进行分类,即商品林业与公益林业,分别创建符合各自特征的政策措施、经营机制以及管理机制,商品林业应实施企业化管理,公益林业应以政府投资为主,以此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4结语

认清北方林业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利国利民的头等要事,绝非政府或者某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大家的积极参与与支持。为此,笔者认为一定要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北方林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效用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作者:凌艳 单位:沈阳市苏家屯区农业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