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18 14:48: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人文环境的重要性,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目前,农村中小学分布相对零散,规模小,条件差,教育经费短缺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总体素质的偏低和观念的陈旧,不能很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发展。
一、重新定位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角色结构的复杂性。相对学生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层面式的“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角色
面对市场经济、网络时代,面对激烈的社会变革和越来越高的社会期待,面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冲击,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这一层面式的角色问题,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努力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之目的。
(二)三维式的“导演、导游、导师”角色
在新课程中,角色的转变不仅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指导作用变得更加重要,这就加大了指导的难度。树立“导师意识”;首先是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靠创造性的劳动获得新知,并有所进步;其次是善于指导,中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够强,情绪不够稳定,方法还很欠缺,这就需要农村中小学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再次,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以有利于激发兴趣、有利于发展思维、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为原则。“导演、导游、导师”三维角色三种境界,都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后者更充分地显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益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构建农村中小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
为了促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使新课改在农村中小学得到有效地实施,就要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
(一)探究准备
这是学习新知识的前提,其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准备良好的思维材料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1.创设情景
(1)迁移学习。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知识、学法的铺垫。(2)情景引入。通过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用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实例、游戏、故事等引入。
2.提出问题
根据新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二)探究构建
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任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准备多种探究性材料;指导学生运用好探究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主动参与探究的全过程,从而获取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可分三步:
1.独立探究。采用尝试探究的方法。首先教师为学生准备尝试的材料(自学课文、操作演示、动笔练习等)和尝试思考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尝试中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做到边尝试、边思考,初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通过学生尝试思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
2.合作探究。采用讨论质疑的方法。在学生通过尝试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运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互相提问,互相帮助,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讨论;有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讨论的问题是新课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启发思维的关键或在尝试中遇到的问题。让每个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不同的见解。小组讨论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质疑;学生在讨论中不能理解和未能解决的问题或在教学中重点、难点、关键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学生讨论、质疑,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
3.发现知识。学生经过尝试、讨论试练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方法,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知识归纳构建;发现学习规律,概括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三)探究深化
这是检测巩固运用新知识,掌握运用学法、形成技能的环节。
1.尝试。这是检测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掌握学法和运用学法的尝试;练习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和迁移学法。
练习要环绕目标,突出重点,有基本练习、综合或专项练习、发展练习三个层次,练习要有开放性,形式要多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2.评价。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让学生互批、互评、互议,评出不同的思路和看法。通过师生互评,充分发挥学生协作的功能和自主学习的功能,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3.总结。一方面让学生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另一方面教师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深化作简明提示。
三、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农村中小学育人环境
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对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在教学主体、教学形式、教学氛围等方面实现有机转换,确保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尊重同学、尊重师长、尊重知识、尊重自然、尊重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祖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960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地域,为我们提拱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我们实在没有理由不去挖掘它。针对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们本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贴近实际和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德育工作。大处着眼就是对各年级学生应达到什么标准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要求、小处着手就是从平时抓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贴近实际、注重实效就是结合时代要求、社会环境和学生实际,扎扎实实工作,实实在在落实德育的各项措施。我们以“热爱家乡、热爱学校为主题,紧紧围绕发展创新的内容开展了,少先队、团队演讲比赛活动;以“养成习惯,收获命运”为主题开展了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活动;以“歌唱祖国,爱我中华”为主题连续举办了校园艺术节,开展了争创艺术教育特色班活动;以尊重自然,强化和谐”为主题,引导学生将爱护、保护环境与自,身文明修养相结合,开展了从我做起,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的活动;以“珍爱生命,遵守交规”为主题,开展了尊重社会,强化规则意识的话动;以”诚信、助人、尊师、兴教”为主题,开展了每学期四次的团队观摩话动。我们还特别重视新生人学、新队员宣誓、校园每日常规、毕业文明离校等一系列做人的教育。
(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相信学生的能力,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机会还给学生,开放学生的心灵世界,以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1.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教学就是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项基本训练。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敢问”,帮助学生“会问”引导学生“善问”。在问的形式上,可让学生课前提问,供教师备课、上课;课上提问,供师生讨论交流;课后提问,供大家学习探究.在问的内容上,指导学生”善问”,即把握何处问、怎么问?
2.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若要教学打动每个学生,就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在更多的教学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寻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如果学生有了自己的意向性选择,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去寻求自己的发展和提高。
3.给学生尝试的空间。学生的知识能力不是教师给的,而是在自主尝试、实践探究中形成的。从模仿到探究到创造,逐步构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尝试”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定向一自学—自探一交流一反思一内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不会尝试到敢于尝试到乐于尝试到善于尝试,形成了自主意识、强化了探究意识,提高了受挫意识,进发了成功意识。
4.给学生创造的天地。课堂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学习与成果的展示。但是学生中存在“三怕”:怕老师、怕提问、怕学生。应该培养“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只有体现出这种“不怕”的精神,才能显示出孩子的求知欲,学生才能敢学、敢问、敢拼、敢和教师争辩,才能创造出一堂好课,才能实现孩子真正的发展目标。树立我能、我会、我棒的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尝试、自主实践、自主创造,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
(三)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加大学校教育合力
由于农村地域的差异,决定了农村经济、文化的不平衡,积极探索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是提高农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
1.校内资源。“一段校史、一位教师、一块奖牌、一件作品、一项工程……”,若将这些统计、整理,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教育资源。
2.乡土教材。“民俗民风、乡土文化、特色产业、人才人力……”,不仅是编写乡土教材的基本内容,也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它既可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又能让受教育者看得见、摸得着,乐意接受。
3.家长交流。“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专题讲座、家长学校咨询活动……”,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增进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与交流,同时,学校也从家长那里得到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不断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难怪有人说家长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4.学生活动。“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团徽下的宣誓、板报专栏、校规校训”以及参观、访问、调查、竞赛等有益活动,让学生了解多彩的大千世界,感受劳动之艰辛,亲历知识的需求,触动求知的欲望。实践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从中得到了“崇真、尚美、启智、健体”的高尚品质教育。
(四)运用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很多农村学校、教师习惯于大考、小考后把成绩公布于众,然后仔细排出名次,甚至把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这种做法偶尔为之,可能会给学生适度的压力,激发学习积极性。但频繁用这种手段,甚至将之作为控制、刺激学生的有力武器,后果必然是灾难性的。长期如此,将破坏学校教学环境,使学生始终生活在焦虑和压抑之中。最可怕的是,对排名靠后的学生在心理上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教育无小事,采取任何教育措施,都应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利益。我们在课堂上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了不同的评价形式;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认真对待;对学生的认识和实践结果。正确的给予充分的肯定,有独到见解的大加表扬,错误的不直接否定,更不草率批评,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阅读资料、师生交流诸多方面得到正确的答案。由此可见,运用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四、多种途径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
(一)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以信息化推动学校的发展
农村学校分布相对零散,规模小,条件差,在教育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如果把有限的资金均摊给各个学校;只能是杯水车薪。推进教育信息化,只有集中投资才能见效,而集中投资的前提必须是调整学校布局,撤并部分不足百名师生的“袖珍学校”,集中力量和资金建设示范化学校,因地制宜抓好“计算机、闭路电视、广播”三网合一的“乡镇网”及各个学校的信息网络建设,推动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农村“民转公”和代课教师偏多,素质偏低,观念相对落后,教法相对陈旧。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建好农村学校卫星网这一“天网”和互联网这一“地网”的同时,还要加强“人网”的建设。一是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培养培训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二是通过发达地区对贫困农村学校的支教、城镇和农村学校教师的轮流任教、城镇教师定期送教下乡等形式,共享“人网”资源;三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四是加强学历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农村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基本功素质;五是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体系,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利用农村独特环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农村进行新课程改革,环境、设施等并非课改教师所想象的那样——完美无缺。然而,没有活动场地、没有专业教室……,时刻困扰着课改的如期进行,作为课改先行者是否想到了农村那些平凡朴素的山川河流、田野村庄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诸如踢毽子、打沙包;荡秋千、促泥鳅、扭秧歌、舞龙灯等活动;都对学生的自主参与、群体合作、情趣爱好、创新思维有巨大的鼓舞作,用,只要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组织引导得当,并加以创新改进,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为教师参与教改创造条件
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忽视校本教研,盛行分数管理。为了扭转这种重分不重人,利益驱动代替事业追求的被动局面,必须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集中交流”为主,通过教学反思、交流研讨、集体备课、协作尝试、说课评课、案例评选、探究创新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教改创造条件。
(五)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强化家长与学校间的联系
相对于物质环境,人文环境是人类社会定的精神现象,包括个体的综合素质、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社会心理等要素。体育教学的人文环境应该是指向关怀人文精神生活的健康与充实,创造崇尚开放、多元的环境,以体育自身的独特性,促成教学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的密切关联与转变,以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从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看,人文环境的缺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改善与优化体育教学人文环境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与研究的课题。
1.高校体育教学人文环境的缺失
1.1重体轻育,教学观念滞后。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体育教学要让学生健体强身,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形成体育人文思想,形成人格、气质、修养等相对稳定的人格。对于一些高校来说,这种体育教育的本质是被忽略和架空的,在课堂上更多的只是让学生运动起来,笼统传授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计划、教学小结,提交考试、考查成绩即可。虽然提出“素质教育”、“文化传承”等目标,但落不到实处,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个体发展的关注和实施仍很薄弱。
1.2缺乏创意,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薄弱。
目前高校体育文化被重视的程度是远远不够的,高校体育活动基本体现在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上。但即便是运动会,现在有些高校也出现一些有别于传统的趋势:项目减少,难度降低,比如跨栏被取消,中长跑项目已经缩短至1500米。而其他大众健身娱乐项目更是少之又少,即使开展了相关活动,也缺少创新意识和科学的计划、有效的实施和反馈。这种校园体育文化的单调、缺乏创意的现状很难引起学生足够的关注度与参与度,显然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1.3不进则退,体育教师人文素养不足。
不可否认的是,部分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有待提高。体育教师重视技能和运动专项水平的保持和提高,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人文知识、文化素质会有不足;体育教学目标多确定在技术层面,偏重运动成绩和结果,在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上较难体现对人文知识、人文素养的考量。所谓“不进则退”是就人文素养在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生涯乃至高校体育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而言的,时代赋予了体育新的含义,同时对体育教师、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文素养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2.高校体育教学人文环境的优化
2.1从实处入手,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包括对中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及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了解,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素养,具备发展思维、发展个性、激发创造力的能力。体育教师面临同样的要求。一是学校相关部门和体育部门要充分重视体育教学和教育,制订具体的可行性计划,为体育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二是加强对各类图书、刊物的阅读指导和交流反馈,鼓励教师参加校级的各种活动,如读书、演讲、生活技能大赛,等等;适时地走出去、请进来,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改部门例会单调乏味的内容和方式,以大家感兴趣的方式渗透人文知识、人文素养的培养。三是包括业务考核一类的方法和标准也可以围绕上述目标进行改革和创新……持之以恒,多方合力以求,方能潜移默化地形成对体育教师的历史文化教育和审美情操的陶冶。
2.2从课程设置着眼,以学生自身发展为根本。
高校体育教学应该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构建体育课程模式,形成自身教育的风格特色。随着高校体育改革的灵活性、可变性的大大增强,其发展呈现多样化趋势。可以看到,蕴含人文体育观的体育课程改革在一些高校得以展开。一是改革内涵的日益生活化,比如以教学生活化的价值为前提,延伸出生存体育、时尚体育、生态体育、职业体育等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密切相关的体育课程。二是满足个体需求,课程改革延伸到体育课课题化、小型化,使学生各取所需、各显所长、各有所用,在创造性的自我实现过程中产生情感的高峰体验,正契合马斯洛的“需要―动机―行为”理论。首先从观念上改变“重体轻育”的局面,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人文环境。
2.3借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体育人文环境。
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态度、体育行为和体育价值观都产生直接的影响,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一是强化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认识,从上至下达成共识,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软件、硬件资源,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如合理运用板报、标语、广播、电视等媒体,学校各种社团活动、演出、竞赛,校内外专家讲座等,渗透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观念,宣传体育赛事中的重大突破和具有积极向上、拼搏精神的人物、事件。这样使得具体的体育课堂教学拓展到校园,延伸到社会。二是丰富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增强终身体育的意识与能力。相比较体育课,不少学生还是很热衷于其他灵活多样、有内涵有特色的课外活动,但在很多高校,这类活动的设计和举办还是有限的,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高校应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相对稳定又具创新性的课外体育活动,如体育文化节、综合运动会、趣味性的小型竞赛活动、体育专题讲座、国内外重大赛事观赏,等等。
高校体育教学人文环境的缺失,原因是多样而复杂的,对体育教学人文环境的优化和完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随着人们对这一现状的认识和实践的不断加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体育教学人文环境正在逐步形成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roughout human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humane environment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as an engine to push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nd different countries in different time on their way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mmarize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lessons,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eality, if we want to achiev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we must innovate humane environment factors constantly through the art and humanities, cultural traditions, ethics and values,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many other complex, so as to elevate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e environment to the key position.
Key words humane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new Needham Thesis
1 “新李约瑟命题”带来的深思
被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伯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的谜团,是由英国皇家学会(FRS)会员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在其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 Civilization of China)中提出:“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们完全一样,那么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扯力、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它表明了一个事实,即古代中国为人类科技发展中做出了卓越贡献,但近代科学成长发展于欧洲文明。
在2007年的伦敦DEMOS会议上,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所长古克礼教授重提李约瑟难题,继而抛出第二个问题:“当前中国科技和经济发展这么快,中国有无可能引领下一轮科技革命”?这一“新李约瑟命题”比 “李约瑟难题”更难回答,即一是要对中国的科技现状进行分析,二是要对科技革命进行预测。要准确判断中国既成的科技现状并进而预测科技发展的趋势,首先应分析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因素,即包括由科学技术规律所决定的内在因素和非科学技术规律所制约的外在因素。
2 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因素
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在因素中,文化因素所决定的人文环境对科学技术产生的影响虽然不及政治、经济因素极具速效且显见,但是对科学技术长期的潜在的推动力和制约力难以估量,是巨大且意义深远的。
2.1 人文环境的界定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是在自然与历史的演进中,随着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哲学、文学、艺术等为代表)之间的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下而形成的长期、自然、平等、宽松的环境。
2.1.1 人文学科的建立
以哲学、史学、法学、伦理学、文艺学、语言学为内容的人文学科是人文环境的思想基础,它对社会和文化艺术中伦理、道德、审美、艺术、哲学、意识形态的研究可谓新学科诞生的酵母,不仅能够为科学技术的孕育提供创意的温床,更能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扫清各种思想障碍,提供思想武器。
2.1.2 地域性文化传统
人文环境因地制宜,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物质条件的改变而演变,最终积淀下来的是带有显著地域性的观念形态,代表着该地区人们的人格性情、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精神风貌等等。地域性文化传统通过三个渐进的方式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是,直接地以传统文化内生的逻辑模式阐释客观世界。这使得以两极矛盾同一体系下看待世界的东方文化重整体、重演化,而以结构量化的理性来看待世界的西方文化重结构、重抽象;二是,以世界观衍生的思维模式探究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理论体系建立在逻辑思维的构架之上,而思维模式包含于世界观之中,这导致崇尚经验的东方文化演进出直观、综合性强的思维模式,崇尚理性的西方文化促成了发达的逻辑演算能力;三是,间接地潜移默化科技工作者的价值观和精神态度进而作用于科学技术的研发过程。深植在科技工作者内心的价值观决定着他们的志趣和追求,不仅左右工作时的事业观、道德观、功利观,更反映在个人对待科技工作时的内在精神。历史已表明,古代中国对仕途的追求和对民间“奇技巧”的嗤之以鼻极大地扼制了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间接导致了中国在近代科技史上的没落,而欧洲文艺复兴后,西方对怀疑精神、冒险精神、求实精神的极大阐扬则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孕育。
2.1.3 价值观念
从被动认识到主观意向,从内在决策到实践行动,价值观念作为转化的中介桥梁,是个人或群体关于客体相对主体需要是否具有意义的认识和判断,具体表现为好与坏、对与错、提倡与反对等等。它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宏观的导向作用集中地体现在国家的科技政策之中,科技政策所制定的目标和方向正确,可促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反之,则停滞或倒退。日本提出的从“贸易立国”、“科技立国”到“知识产权立国”的科技政策和美国的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正是宏观导向的积极例证;微观的导向作用则反映在个人和群体的价值观中,提倡科技的同时正视科技的负面效应,才可能营造推动科技良性发展的人文环境。
2.1.4 科技工作者的人文素养
科技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包涵哲学素养、艺术素养、历史素养、法律素养等等。它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表现为:通过影响科技工作者的世界观进而影响科技工作者的思维方式,使科技工作者对科学研究产生不同的态度和精神,最终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科技工作者哲学素养的高低程度直接决定科技工作者个人的思维方式,不仅使科技工作者具有更开阔的视野、更活跃的思维和更多元的角度,而且有助于陶冶情操、磨练意志,使得科技工作者在科学的道路上锲而不舍地追求,具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甚至可以激发科技工作者非逻辑思维的产生进而决定其创造性能力的高低。因此,人文素养的微妙差别往往指向的是迥异的科学发展轨迹,甚至于引起科学技术的变革。
2.2 “汤浅现象”中的人文环境因素由图1可看出:科学中心转移的时序依次为:意大利(1540-1610),英国(1660-1730),法国(1770-1830),德国(1830-1920),美国(1920-至今),这表明:当某个国家在某一时期内产生的重要科技成果超过全世界总量的25%,就可认定该国家是当时世界科技活动的中心,这一持续时期被称为科学兴隆期,平均长达80年。
“汤浅现象”中阐述的科学中心转移过程有很强的突变性,原因涉及社会大系统中诸多因素的作用和耦合,其中文化的震荡以及由文化的震荡所带来的文化张力是促进科学技术变革和高速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在平衡或超稳态特征的人文环境中,科学的发展也相应地平稳但发展步伐却极为缓慢。只有当人文环境表现出某种动态特征,即文化体系和结构产生大幅度激荡,新旧环境相互碰撞并与产生的文化张力相耦合,才会导致科学技术的革命式跃进,形成并发展一种孕育在新型人文环境下的科学技术。16世纪中期的意大利在文艺复兴运动后成为第一个世界科学中心,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它主张平等人权、思想自由,并且这种文化的激荡最终引发哲学认识领域内的文化张力,突出体现在科技工作者重识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与科学的互动关系上。
3 人文环境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引擎
纵观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结合“李约瑟难题”和“汤浅现象”所揭示的共性,可以看到任何时代、任何民族、任何国家在其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人文环境因素所起的重大作用。当所处时代的人文环境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阻力时,文化的激荡将直接导致对旧有环境模式的突破,这种突破带来的直接后果将为科学技术活动注入全新的精神和思想动力,进而引发科学技术创新活跃时代的到来。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实现科技事业的腾飞,必须不断地通过变革文化中的阻碍成分引发文化张力来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文环境的革新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科学技术渗透到人文环境中不可避免地改变着社会文化结构,促使形成新的人文环境;反之,人文环境的新旧变革又会更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孕育和发展。
4 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史的发展表明,科学技术从未脱离过人文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影响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的各要素在其领域内营造着有效、和谐的氛围,合力开辟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道路。
4.1 人文环境的发展趋势
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有赖于包括哲学、史学、法学、伦理学、文艺学、语言学、教育学等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繁盛,有赖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积淀,有赖于科技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和社会价值观念的综合提升。如商品中知识含量特别是人文含量的增加、技术中高技术与高文化的联姻,企业中具有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的招聘,文化产业中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等等,普遍反映着现代社会中明显的人文特征,即科技发展中的人文化。人文环境一改往日的辅、被动性角色,从潜在力量积极转化为主导力量,使得当代的科技发展中不仅有科学和技术的向度,而且有知识和人文的倾向,人文资源将毋庸置疑成为更具高价值、更具创造力、更具战略性的可开发资源。
4.2 未来科技革命的趋势
“汤浅现象”曾以平均80年的科学兴隆期来预言美国的科技中心地位将终止于2008年,贝尔纳曾预言苏联将会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科技中心。现实表明,美国仍然处在尖端科学技术的前列并领导着全球的科技发展方向,而继承苏联主体的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其政治经济秩序方面远未达到稳定阶段,更不用提何时能成为全球科技的中心。审视现状,现代科技所创造出来的科技成果比以往任何时期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得多,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但同时也得出一项结论:研究近代科学中心转移的“汤浅现象”,已经不适用于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格局一体化的今天,仅由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主导世界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科学技术活动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霸世界科学技术的舞台。所以,具有当今时代特征的是大国之间的博弈,若借用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这一思想,则未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必与政治趋势互相影响,将呈现出“多中心”的趋势。
综上所述,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局面下解决科学技术又好又快地发展这一问题,有效地营造能够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是关键。如前所述,中国在近代没有保持住科技的优势并孕育出近代科学,究其原因,人文环境的不协调所导致的观念和文化的滞后、学科设立的缺陷、科技工作者素养和能力的落后以及科技体制的制约等等都是问题的症结。如同“李约瑟难题”是后人对中国科技史的反思,“新李约瑟命题”不可以再度覆辙,中国必须严肃对待自身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国在经历了60多年的飞速发展后要引领下一轮科技革命,机遇是存在的,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只谈科技所涉及的政治、经济是不够的,必须考虑人文的因素,将良好人文环境的营造摆在首位,以思想观念的创新、制度体系的创新、学科建设的创新、教育体制的创新、人文素养的创新、战略政策的创新等等为科学技术的前进提供多层次强有力的保证,并且将人文因素融入各个领域统筹看待,把构建人文社会环境的重要性提升至事关成败的关键位置。
参考文献
[1] 杨莉.现代科技人才素质论.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2] 张先恩.科技创新与强国之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3.
[3] 刘钒.“汤浅现象”内涵解析及其现实意义.社会科学论坛,2007(7下).
[4] 王晓文,王树恩.“三大中心”转移与“汤浅现象”的终结.科学管理研究,2007.8.25(4).
[5] 王春,杨芒.创新人文环境是科技事业腾飞的引擎――“汤浅现象”的人文思考.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总64期.
[6] 周济.“汤浅现象”的机制分析与中国科学发展的后顾前瞻.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5.16(11).
[7] 傅正华.试论科技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9.3.21(1).
[8] 傅正华.人文环境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分析――兼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人文因素.科学学研究,1999.3.17(1).
一、外语人文环境建设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是一所学校的本质特征,精神风貌,行为文体,人文环境的集中反映,具有鲜明的学术性,开放性,辐射性和兼容性。外语人文环境建设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传播外来文化的来源渠道之一,理应在有意识,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创建和繁荣具有高品位,高格调,蓬勃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动教育环境的整体优化做出自己的努力。
学校作为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决定了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广泛性和融合性,外语人文环境建设对应的外来文化在多样性的文化形态中扮演着丰富补充,兼容并蓄的作用。
首先,外语人文环境建设有利于营造和谐美好的人文氛围。人文氛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人文环境不仅是指校容,校貌,还包括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外语环境氛围的营造,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的素质,培养外语思维模式,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最大优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巨大贡献。
其次,外语人文环境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长期以来,大学教育过于重视专业能力学习而忽视人文素质培养的现象比较普遍,带来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缺乏人文修养等负面影响。同时,在外语教育被定位为语言应用技能的培养,而忽视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内的人文素质培养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意识并反思外语教学工具化的弊端,并呼吁在外语环境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的大学时光被良好的外语人文环境所浸润。外语人文环境的建设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丰富多彩的外语活动,风趣幽默的外语文化氛围,为现代大学生营造了良好氛围,大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会自觉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再次,外语人文环境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外语人文环境建设是除了专业知识之外,对学生的补充性发展,这恰恰迎合了教育部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且外语人文素质的培养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净化了大学生的心灵,塑造了大学生的良好性格,使每个同学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张扬,达到学校提出的人人成功,各个发展的目标。
二、互联网平台在外语人文环境建设中的特点
互联网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70年代作为一种国际通讯的形式以来,已得到了全球广泛的应用,使用人数已达到数千亿,在信息技术发达的美国有百分之七十五的人口即二亿多的人在使用互联网。由于互联网能真正突破地球上时间,空间,地域,边界和媒体的界限,使得各种信息能够以文字,图片,动画乃至声音,影像等各种形式,全天候地在全球各地之间迅速,海量,互动式的交流。互联网平台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资源库,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上不可缺少的伙伴。其中,互联网平台在外语人文环境建设的特点包括:
第一,信息范围广。万维网(World Wide Web)是互联网资源最广,信息最丰富的平台。在这个无限的信息资源中,人们可以查找到几乎所有题材的资料,无所不有。互联网信息资源90%以上都是各种外文信息(英语占83.3%),因此能用作外语学习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此外,互联网平台上还有大量的文学和文化素材、新闻报刊和杂志、教学论文、英语教学杂志、教案、教参、自学辅导材料、教师进修站、学位课程选修点以及在线学习、远程教育,在线名师讲堂等为老师和学生提供方了学习的广大平台。而互联网是一个无纸化的媒体,没有纸质教材的容量限制,进入互联网彷佛进入到一个资源丰富的图书馆。这不仅为外语学习者提供所需的资料,更为外语人文氛围的营造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第二,信息传播及时性。互联网上的信息传输速度非常快,更新非常及时,网上的资源如此之多离不开不断增加和实时更新的信息。人们通过带电子论坛、新闻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各种话题的讨论与交际,获得最新的研究成果与信息,通过电子邮件,人们可以及时地收发信息。互联网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地球成为一个“地球村”,这与传统的书报相比,互联网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及时”。传统上的书报要经过印刷,发行等渠道,最快也要半天才能呈现在读者眼前,但若能够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那么人们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他国最新信息,学习最新知识,提高个人外语人文素养,从而在经济建设中,提高整个国家综合竞争力。
第三,信息资源专门化。由于网络信息量大,涉及面广,查找方便,网上资源非常规划整齐,外语学习者可根据自身特定的需要寻求特定信息。教师在准备教案时,可以将关键字输入到搜索引擎,就可以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再将找到的资料复制粘贴、重新编排成相应的材料,就可以使用个性化的教材进行教学了。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找到自身弱点,在互联网上找相关资料查缺补差,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师生都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有助于外语人文环境的营造。
第四,省钱省时,浏览方便。众所周知,大部分的网络资源可供全球共享,而且绝大多数可免费索取,虽然有一些网络资源需要付费,但是传统的报刊相比还是非常便宜的。由于外语资源的有限性,原著图书资源少,且昂价格贵,为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知识造成巨大经济压力。但是,互联网资源弥补了这一缺陷,现在大部分高校都有网上图书馆、万方数据库、CNKI、中外数据网为广大外语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的良好平台。另外,互联网页面布局精巧,设计精密,为浏览提供了方便。
三、在外语人文环境建设中互联网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人们越来月清楚地认识到互联网在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中的巨大潜力,尤其是在外语人环境建设方面更是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那么,基于互联网平台信息范围广,信息传播及时性,信息资源专门化,省钱省时、浏览方便的特点,笔者认为互联网在外语人文环境建设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图书出版业的电子音像制品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出版的大学英语教材已开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纸质平面教材到以多媒体网络为依托的立体式教材方向发展,纸质教材配备了教学光盘和网络版教材。另外,互联网平台上还有相应的各种教材解析视频,名家解疑答惑,教材课件等。例如,《大学英语》教材不仅有电子光盘,而且互联网上还有教材解析,重点难点分析,名师授课视频,教材参考答案等。
2.数字化教育
在外语人文环境建设中,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为外语人文环境提供了更大的国际合作空间。网络课程,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教学模式等的开发与完善推动了国际化人才培养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促进了优质资源共享和教学改革发展。例如,安徽理工大学图书馆资源不仅有中文数字资源、免费数字资源、特色数字资源、外文数字资源、试用数字资源、而且还有安徽高校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煤炭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EDS学术资源发现系统等。
3.互联网的知识管理平台
互联网技术不仅仅提供了计算机之间的联网,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手段,因而是极佳的知识管理依托平台。近年来,在电子邮件,电子论坛、搜索引擎等传统互联网基础上,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更强交互及协作特点的新技术,对于离散知识的结构化,隐形知识的显性化,知识交互增强等,起到了更为有效的推动作用。例如,以博客,微博为代表的个体隐形知识的显性化模式。博客,微博作为新型的开放式叙事平台,是记录个人经历,思想感悟,行为反思的有效载体,并已得到了广泛认可。如在“新思考”网站中设立的教育博客,教师教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实践反思等内容上传发表,博得了很高的点击率和跟帖,因而已成为隐形知识显性化与共享的重要途径。而高校可以自主创建博客,微博平台为大学生定期推送西方经典美文,西方古代史,学习外语的方法,最新科技成果,西方餐桌礼仪等知识。
四,总结
互联网资源作为信息和高科技时代的产物,为外语人文环境建设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言音像素材。信息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一些功能更加强大,内容更加丰富的网络资源将不断出现在互联网上,学生应该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学习新的外语知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更好地为外语人文环境建设服务,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坚林.关于“中心”的辨析---兼谈“基于计算机和课堂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中的“学生中心论”[J].外语电化教学,2005,(5).
[2]莫锦国.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开发的原则及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5,(2).
[3]韩金龙.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搞好英语教学与科研[J].外语电化教学,2002,(8):22-25.
[4]王守仁等.网络技术与外语专业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2,(12):8-11.
一、思想上要高度统一。
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发展前景和后劲。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尽管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自我发展能力仍然脆弱,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薄弱,发展环境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不仅是全县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职责,而且也是20万人民的共同责任。
推进转型跨越,一优化发展环境是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重大举措。省委袁纯清书记在省党代会所作的工作报告中强调。以大开放推动大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是制胜砝码,要下大力气解决投资者反映强烈的软环境不“软”问题。袁书记讲到制胜砝码”这四个字,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点破了环境的重要性和方向性。要把省党代会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落到实处,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是全局工作的关键,深化工作思路、落实决策部署的突破口。当前谋划部署这项工作,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全县人民的注意力引导到加快跨越发展上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努力营造人人为发展出力、人人为添彩的浓厚氛围,形成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强大活力。
形象就是吸引力。好的环境可以促进扩大投资、吸引人才、聚集各类生产要素,二优化发展环境是推动绿色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环境就是生产力。助推跨越发展。自身基础差,自我发展能力弱,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想要加快发展,除了争取国家和省市的投资、启动民间投资外,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借助外力,吸引外资,加快项目建设。可以说,优化发展环境的要求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迫切,优化发展环境的作用比任何地方都显得更重要。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形象就是吸引力的思想,把抓环境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大工作力度,使经济发展环境不断得到优化,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长期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三优化发展环境是营造文明进取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地处边塞。干部群众形成了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品格和勤劳纯朴的民风,这是加快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也应当看到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由于长期的封闭落后和贫困,使得文化和社会资源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些地方、某些领域、少数群众中存在观念落后、眼界不宽、自信不足等问题。优化发展环境,不仅可以解决影响发展环境的具体问题,而且有助于发展优秀的文化传统,挖掘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全体人民的文化素养,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开放水平,营造宽松和谐的舆论环境和人文环境,真正形成一种亲商、安商、便商、富商的社会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二、工作上要全面加强。
2提升工科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途径
2.1把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的教育相结合,逐渐渗透人文精神在提高人文素质上,不仅仅只依靠文学、历史、宗教、哲学这一类人文学科的课程,人文素质体现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价值,隐藏在各类学科。就算是在纯专业的学科内也是有人文价值的存在。虽然看似理工科类更多的是逻辑上的推演、理化的实验,似乎是跟人文相距甚远,但是经过深层的挖掘与分析,可以看出,每一门学科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一定限度的社会背景,也跟科学家的辛苦钻研息息相关,同时也都离不开一定的思想指导,所以,理工科类院校的专业课也都有着爱国主义的体现、科学道理的论证、伦理学的背景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发展,例如在数据挖掘的学科可以从古代的数据挖掘的高手,像刘伯温、赵列文等谈起,一直叙述到现代的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通过这样的方法讲述数据挖掘的整个发展史,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向上进取的科学精神。任何一门专业学科都会有一个不断生产、不断发展的过程,经过无数的科学家的不断探索,不断的追求才得以发展,通过深入挖掘这些内涵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科学的执著精神与努力奋斗的精神。
2.2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师资力量的保证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也是培养学生的人文教育素质的实施者,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想要提高与培养理工科类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师资团队的修养以及素质也是相当关键的。教师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文化修养时才能深刻地认识到身为教师的职责与意义,才能真切实际地领会到自己身上的重大责任,才会真正地自主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自己的学生,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具有实际意义的人文作用。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具体体现在他的学识与教育水平上,具有宽广的知识层面与学术水平的教师,在授课时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对于自然与社会、思想与思维上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获得在人文素养上的启迪与享受,教师也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学识,才能一直站在发展的前沿,指导学生的健康成长、启发学生思维、开阔视野、不断进取。
2.3加强学校的人文建设,发挥校园内的人文氛围达到对学生熏陶的作用校园内的人文环境主要是透过人际关系、活动环境、自然环境条件所体现的,在校园的建设上,不仅要凸显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化环境,还应该在建筑的设计、自然景观、艺术景观的布局上融入人文文化,显示人文情怀,让学生置身人文环境,随时感受到人文环境的熏陶。校园的文化内涵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且具有其他课程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多种功能,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因为工科类院校的人文色彩相对淡薄,所以在这类院校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更应该得到重视。浓郁的人文环境氛围,既可以使理工科类院校的大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发,还可以陶冶情操,达到精神上的升华,开展校园文化,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修养与教育。
2.4优化环境,发挥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对理工科类院校学生的积极作用在人文素质的教育上,学生会受到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的影响,需要各界的大力支持,这也是一个具有社会性质的综合问题,是一项整体工程,不是只依靠院校就可以解决的。在现在信息化与数字化的不断渲染下,现如今的大学生更加直接全面地了解与接触社会,而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权力与金钱往往受到重视,在家庭教育上也有着局限性,这种社会风气就对当代的大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上,不仅要优化内部的人文环境,还应当透过政府的影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以及提出相应的措施,借助传播媒体的大力推广来优化外部环境,充分发挥社会与家庭在理工科类院校里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的积极作用。
二、校园与教室人文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1.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可靠保证
例如:哈佛大学图书馆4点钟就有人去学习,这样的学习氛围直接影响着一起学习的同学,这样的学习环境,每个人都会热爱学习,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具有巨大的帮助,同时也使得学生体会时间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重要性,自己主动去学习,愿意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同时充分发挥校园墙报、标语、板报、宣传栏的宣传、鼓励的作用,一些好人好事、先进事迹。
2.和谐的教室人文环境营造有助于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最佳的心理环境
教师的环境布置过程其实就是人文环境的创设,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教室布置过程就可以完美地将教育渗透其中。精心地布置教室,教师只是参与期间的指导者,布置完之后,师生之间是一个思维与想法的碰撞,师生之间得到了交流并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宁静优雅、干净温馨、全班同学思想汇集的教室,无形中让学生保持地面整洁、窗明几净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学生有一个好的道德修养。
二、学校体育教育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可行性
(一)学校体育教育能够促进人文精神的培养
1.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学校体育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人与人交流、接触的机会,进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在人际交往过程当中还能够培养学生主动与人交往的习惯及意识。2.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生理健康、增强个人的体质,并且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比如在体育教学中,对于如何调整心态、如何控制情绪、如何面对挫折与困难等均有真实的锻炼机会和感悟机会。3.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许多需要团队合作的体育运动,比如篮球、足球,不管个人的技术能力和水平有多高,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积极配合,当今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也迫切的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而学校的体育教学则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集体责任感以及团队意识。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体育活动不仅需要团结协作,同时也需要竞争,需要团队间的角逐,培养竞争意识对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和自我超越是非常重要的,对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3]。
(二)学校体育教育对培养人文精神有着独特的优势
1.学校的体育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肢体实践活动,其寓教于乐、调节节奏、强身健体、审美育德、修身养性、增添情趣等一系列功能及作用是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2.学校的体育教育具备着独特的时空属性,不会受到有限活动空间的限制和束缚,也不会受到有限时间的局限和约束,可以在学生体育课堂或者业余时间的每时每刻,同时也可以在辽阔的室外,甚至是校外的自然环境当中,能够促使学生与人类原生状态的学习环境更为接近。3.学校的体育教育可以更为自然的加强直观性、示范性教学方式的运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前的相互切磋、相互交流也变得更加便利,从根本上体现出了体育教育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由此可见,学校的体育教育对培养当代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显着的优势,体育教学的巨大作用是学校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取代的,这为学校体育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奠定了可行性的重要基础。
三、优化学校体育教育人文环境的有效措施
学校的体育教育是一种推动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极易给人们带来积极的心态、健康的身体、奋斗的激情、坚韧的意志以及向上的精神等优良的生存状态,所以,优化学校体育教育人文环境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能够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现代化人才。
(一)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
学校的体育教师不但需要具备丰富且扎实的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而且还应当具备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学能力。所以,体育教师应当以其自身的优秀人文素养来感染学生,这也是育好人、教好书所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学生通常会因为对某位教师的喜爱而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程,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人格魅力是与个人的人文素养密切相关的,所以,学校的体育教师应当重视加强自身人文素养,全面展现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4]。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体育教育是一个以身体锻炼为主、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体育教学不但需要师生对普遍的教育规律加以遵守,而且还必须切实的符合体育教学的诸多特殊要求。在学校体育教学当中,要想创设良好的人文精神环境,那么就应当及时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习不单单只是一种个体化的行为,同样也是一种组织性的行为,从教学活动组织的角度而言,不仅需要顾及每一位学生的利益,而且还需要照顾到每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求教师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来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使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让全体学生都能够拥有及享受体育的权利,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素与内在需求,从总体上来看,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师生关系建立及形成的一个动态过程,学校的体育教育活动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双边教学过程。教学课堂人文环境指的是以班为单位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被学生所体验与感知的人际环境,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行为、认知以及情感等因素,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是最佳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切入点,是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积极的教学氛围的前提及基础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活泼生动的教学气氛,充分地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尽可能地创设出师生民主交流、心理相融的良好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欢快的环境中展开体育学习。
(四)转变评价考核方式
二、学校体育教育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可行性
(一)学校体育教育能够促进人文精神的培养
1.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学校体育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人与人交流、接触的机会,进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在人际交往过程当中还能够培养学生主动与人交往的习惯及意识。2.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生理健康、增强个人的体质,并且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比如在体育教学中,对于如何调整心态、如何控制情绪、如何面对挫折与困难等均有真实的锻炼机会和感悟机会。3.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许多需要团队合作的体育运动,比如篮球、足球,不管个人的技术能力和水平有多高,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积极配合,当今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也迫切的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而学校的体育教学则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集体责任感以及团队意识。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体育活动不仅需要团结协作,同时也需要竞争,需要团队间的角逐,培养竞争意识对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和自我超越是非常重要的,对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3]。
(二)学校体育教育对培养人文精神有着独特的优势
1.学校的体育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肢体实践活动,其寓教于乐、调节节奏、强身健体、审美育德、修身养性、增添情趣等一系列功能及作用是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2.学校的体育教育具备着独特的时空属性,不会受到有限活动空间的限制和束缚,也不会受到有限时间的局限和约束,可以在学生体育课堂或者业余时间的每时每刻,同时也可以在辽阔的室外,甚至是校外的自然环境当中,能够促使学生与人类原生状态的学习环境更为接近。3.学校的体育教育可以更为自然的加强直观性、示范性教学方式的运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前的相互切磋、相互交流也变得更加便利,从根本上体现出了体育教育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由此可见,学校的体育教育对培养当代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显著的优势,体育教学的巨大作用是学校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取代的,这为学校体育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奠定了可行性的重要基础。
三、优化学校体育教育人文环境的有效措施
学校的体育教育是一种推动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极易给人们带来积极的心态、健康的身体、奋斗的激情、坚韧的意志以及向上的精神等优良的生存状态,所以,优化学校体育教育人文环境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能够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现代化人才。
(一)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
学校的体育教师不但需要具备丰富且扎实的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而且还应当具备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学能力。所以,体育教师应当以其自身的优秀人文素养来感染学生,这也是育好人、教好书所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学生通常会因为对某位教师的喜爱而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程,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人格魅力是与个人的人文素养密切相关的,所以,学校的体育教师应当重视加强自身人文素养,全面展现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4]。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体育教育是一个以身体锻炼为主、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体育教学不但需要师生对普遍的教育规律加以遵守,而且还必须切实的符合体育教学的诸多特殊要求。在学校体育教学当中,要想创设良好的人文精神环境,那么就应当及时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习不单单只是一种个体化的行为,同样也是一种组织性的行为,从教学活动组织的角度而言,不仅需要顾及每一位学生的利益,而且还需要照顾到每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求教师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来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使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让全体学生都能够拥有及享受体育的权利,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素与内在需求,从总体上来看,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师生关系建立及形成的一个动态过程,学校的体育教育活动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双边教学过程。教学课堂人文环境指的是以班为单位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被学生所体验与感知的人际环境,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行为、认知以及情感等因素,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是最佳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切入点,是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积极的教学氛围的前提及基础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活泼生动的教学气氛,充分地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尽可能地创设出师生民主交流、心理相融的良好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欢快的环境中展开体育学习。
(四)转变评价考核方式
传统型的终结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身体素质差异,导致身体素质出众的学生仅仅重视考试结果,最终养成了平时不运动、不锻炼的不良习惯;而对于身材矮小、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进而造成了学生自卑心理的加重。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地转变体育课程的评价考核方式,建议采取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考核方式。所谓形成性评价指的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控,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获得成就感,能够大大地弥补传统评价考核方式的不足。两者的有机结合更加有助于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体育观念以及正确的体育意识。
会计模式是会计实践的反映,是按一定会计特征对会计系统内诸要素所进行的抽象化、典型化的综合描述。其构成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管理体制、会计规范的制定和实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会计监督体系以及其他与会计管理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
世界各国的会计模式千差万别,因此,“如果走向极端的话,比较会计将会成为考察文化背景和会计实务中细微差别的无尽无休的工作……”。因此对会计模式的分类一般是在具有相同会计模式的国家集群之间进行比较。按照不同的划分方法 ,世界各国的会计模式可以有不同的划分结果。如按照企业经营及会计发展的环境特征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以瑞典为代表的宏观经济模式,以荷兰为代表的微观经济模式,以英、美为代表的独立发展的会计模式,以法国和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为代表的统一会计模式;按照影响范围进行划分,可以分为英国模式,美国模式,法国棗西班牙棗意大利模式,德国棗荷兰模式,原苏联模式;同样按照影响范围划分,还可以分为英美模式,大陆模式,南美模式;按照不同的市场经济体制划分,一般可以分为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法国、瑞典为代表的有计划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原苏联、东欧诸国为代表的转轨型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充分竞争性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我国、越南等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等六种。
从大的方面来讲,这些会计模式又可分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以会计职业界自我管理为主的会计模式,简称民间自主型模式;另一类是以法、德等国为代表的以行政立法管理为主的会计模式,简称集中立法型模式,由于这种模式多为欧洲大陆国家所采用,因此也可叫欧洲会计模式。我国目前正在形成的会计模式从总体上看,也属于立法集中型模式的范畴。
为什么世界上会形成这么多不同的会计模式呢?这是由不同的会计环境所决定的。
二、人文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所谓会计环境,是指影响和制约会计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企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科教、自然、人文环境等。其中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人文环境对会计的影响最为显著。宏观环境属于系统性的影响因素,对所有主体的会计和会计的所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后者主要包括企业管理体制、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企业经营目标和方针、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企业领导和职工的会计意识等。一般所谓的会计环境主要指外部宏观大环境。人文环境也称社会文化环境,作为会计宏观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业已形成的社会秩序和公众长期积淀的传统思维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人们对经济、会计的传统态度和看法等因素。会计的各项人文环境因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会计模式发挥着十分明显的影响作用。
(一)何斯德(hofstede)人文环境模式诸因素对会计的影响。
以研究人文环境对会计模式的影响而闻名于世的美籍荷兰学者何斯德在1980年发表的《动机、引导和组织:美国的理论可以应用于国外吗?》一文中,把影响会计的人文环境因素分为四个方面:(1)个人主义相对集体主义;(2)权力差距大小;(3)对不确定性因素反应的强弱;(4)阳刚相对阴柔。
据此理论对中美会计模式进行比较,不难看出不同的人文环境所造成的会计模式间的巨大差异。
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尊重个性,强调个性的发展,社会结构松散,呈“横向联系型”状态;人与人之间强调平等,社会权距较小,人们在家庭和机构中皆力争权力均衡;民众对不确定、不明朗因素反应较弱,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和有差异的因素,敢于创新;是一个典型的“阳刚”的社会,人们注重成就、英雄感、决断能力和物质上的成功。在这样的人文背景下,美国会计模式呈现出以下特征:(1)在会计管理体制上,强调专业导向、行业自律,较少依赖法律和政策,政府在会计管理上的作用有限;(2)在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上,强调制定会计准则的主体以民间职业团体为主,会计准则注重灵活性、可选择性;(3)在会计职业上,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高,会计职业的社会地位也高,具有较强的权威性;(4)在会计信息披露上,倾向于透明、公开,强调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和决策相关性;(5)在会计处理方法上,强调真实反映和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会计处理偏向乐观,并不断创新,保守程度较低。
而我国从古至今不是一个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一向推崇国家、民族、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强调社会价值的实现,集体主义观念深入人心;由于长期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民众对上下等级、长幼排序更是泰然视之,社会的权距较大,人们对现存社会秩序容易接纳;人们对不确定、不明朗因素反应较强烈,习惯于按规范行事,讲究中庸之道,不易接受新生事物,冒险精神较差,思想观念偏向于传统、保守;也不象美国社会那样偏重“阳刚”,强调“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追求精神胜利和精神享受。与此相应,虽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会计模式已经在与国际接轨的道路上迈出了巨大步伐,对美国的会计模式也已有所借鉴和融合,但仍呈现出以下明显特征:(1)在会计管理体制上,强调立法管理和行政管理,虽然认为民间职业团体也有参与管理会计工作的必要,但主要是政府出面以法律、政策等形式统一管理会计工作;(2)在制定会计规范时总力求使各种会计主体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偏向统一,并力求会计规范的完备化和法制化,强调会计规范的指令性和强制性;(3)在会计职业上,民间会计团体的规模和力量都很弱小,会计职业的社会地位至今仍较低,会计人员的权威性不足,会计工作秩序仍较乱,会计工作的质量也还不高;(4)在信息披露上,偏向于适当揭示,不够透明和公开;(5)在会计处理方法上,强调统一性,会计人员习惯于遵守明文规定,不象美国那样提倡个人专业判断和灵活处理。并采取较保守的态度,严格遵循历史成本原则。这样的会计模式应该说是符合我国目前的人文环境和总体会计环境的,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与会计环境迥异的美国会计模式相比,差异十分明显。
(二)其他人文环境因素对会计的影响。
1.不同的对待功利的观念。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具有很强的功利色彩,讲究效益,注重“阳刚”,而中国文化虽然也不否认功利,但更注重“重义轻利”。对于人的行为功利性的不同理解和强调,反映在中美会计理论和实务上便表现出明显差异。在美国,人的工作及其相关活动的收益被人们视为会计核算的中心,认为收益表现了企业管理当局的工作效果,是衡量企业管理当局是否有效利用投资者或债权人所提供资金的一个最重要指标,因而损益表是美国企业中最重要的报表之一。在中国,“重义轻利”观念长期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视为“小人”之所为,在实务中表现为不重视经济核算,企业会计核算的侧重点是成本核算,企业的许多奖惩决策也不以职工创造的业绩为标准,而是看他们的成本消耗是否符合规定。而且还往往强调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2.不同的思维活动取向。
美国民众的思维与活动取向多倾向于未来,关心行动的长远后果,属于创新思维方式,而多数中国人对待新事物、新问题的态度习惯于以过去的经验加以判断或效仿别人对待这类事物或问题的做法,属于惯性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活动取向使会计也表现出不同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企业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上。我国的不少会计人员认为,只有会计业务真正发生后的结果才是真实的,预算制度是一项可以敷衍的工作。相反,美国会计则将预算看成是真实而必需的,因此企业十分重视管理会计的应用,十分强调长期投资决策和全面预算,会计工作的重心从反映过去拓展到了规划未来。
3.不同的人性善恶观念。
人性善恶观念是指对人的本性的不同理解:人到底是性本善,性本恶,抑或两者兼而有之。一般而言,在基督教盛行的国家中,往往“性恶论”占优势,而在中国、阿拉伯等地盛行的东方宗教则往往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性善恶观念对会计模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是否注重审计监控上。性恶论者和中性论者出于对人的怀疑特别强调严密的审查监控,因此在美国等国家中,审计业(包括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十分发达。相比之下,在“性善论”的文化氛围中,社会审计尤其是内部审计的起步较晚,范围较窄,尺度较宽,地位较低。我国的情况就是这样。
4.不同的民众法律意识。
一个国家民众的法律意识对会计的影响也十分巨大。美国等西方国家都强调法治,民众一般都有很强的法律意识,习惯于依法办事。会计往往也是如此,会计规范制度比较完善,会计工作质量往往较高,会计的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水平均处在世界前列。而我国由于长期受封建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强调人治,民众的整体法律意识相对较差。因此会计工作中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比比皆是,会计工作秩序较为混乱,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至今仍较为严重,会计规范制度的完善也因之受到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