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双减政策的看法和建议模板(10篇)

时间:2024-02-18 14:48: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对于双减政策的看法和建议,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对于双减政策的看法和建议

篇1

一、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的内外因素

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开始加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不断创下汇改 以来的新高。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除不断受到美欧日等经济体联合施压的政治因素外,更 主要在于内外 经济因素的推动。第一,我国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造成储备资产过快增长,直接使外界产 生人 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第二,我国国内消费投资结构不合理,间接引发了外部经济的不均衡 。据 世界银行统计,2006年世界平均消费率为62%,发展中国家平均为58%,我国不到50%。 [1]根 据宏观经济双缺口模型:储蓄缺口(S-I)=外汇缺口(X-M),当国内储蓄>投资,即S-I>0 时,过剩的产能和积压的产品只能转向海外市场加以消化,会加大贸易顺差,形成升值压力 。第三,我国长期奉行“出口至上”战略,政府出于政绩,企业出于生存而千方百计地扩大 出口 与招商引资,形成外向型经济粗放增长的巨大惯性。第四,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如 果一国的高速经济增长是由贸易品部门生产率增长所驱动,其结果要么是国内通货膨胀,要 么是本币名义汇率升值。[2]唐旭,钱士春(2007)等人的研究结果 均支持该效应在我国的显著存在。[3]第五,2007年以来,美国金融市场因次贷危 机等原因 持续动荡,经济增速放缓,巨额贸易赤字有增无减。为防止经济陷入衰退,美国施行宽松 的 货币政策,利率下行加剧了美元贬值。美元资产吸引力的下降使不少资本开始撤离美国,重 新寻找新的避风港。第六,我国于2001年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加之国内劳 动力资源 丰富且成本低廉,基础设施和法律环境日臻完善,因此日益成为国际制造业转移和国际资本 流入的主要目的地。

二、开放经济条件下的Mundell-Fleming模型

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不仅要实现内部均衡――物价稳定、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还要实现外部均衡,即国际收支平衡。为实现内外均衡的目标,在市场经济条 件下,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除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外,还有汇率政策。20世纪50年代,英 国经济学家米德J.Meade提出“米德冲突”,认为单独使用一种政策工具要同时达到内外均 衡目 标,其结果必然是使决策者面临两难的处境。20世纪60年代,蒙代尔打破这种看法,指出只 要恰当 地搭配使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就可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他提出并经弗莱明修正形成了 著名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为我们分析在不同的汇率制度和不同的资本流动条件下的政策 搭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需要指出的是,经典M-F模型多用在对发达国家的分析上 ,至于对发展中国家是否适用,其创始者蒙代尔先生也认为要谨慎。但笔者认为,随着我国 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资本项目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的经济环境将越来越符合模型的假 设条件,分析结果是具有参考价值的。

Mundell-Fleming模型(以下简称M-F模型)由IS-LM模型推广而来,它由三条曲线及其对 应的三个方程构成,分别是:

1.IS曲线:SP(Y)+T+M(Y)=I(r)+X+G,表示经济的漏出因素等于注入因素 , 反映商品市场的均衡。式中Y代表本国国民收入,r代表本国利率;SP为私人部门储蓄,M 表示进口,二者均是Y的增函数;I为投资, 是利率的减函数;税收(T)、政府支出(G)、出口(X)视为外生变量。

2.LM曲线:Ms=Md=L(r,Y),Ms与Md分别代表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L是货币需求函 数,货币交易需求是Y的增函数,投机需求是r的减函数。该曲线反映货币市场的均衡。

3.BP曲线:CA+K=X-M(Y)+K(r)=0,反映国际收支均衡。蒙代尔认为,外部均衡是经常项目、 资本与金融项目总差额的平衡。M-F模型作为一种理论研究视角,所探讨的是在纯粹固定汇率制度或完全浮动汇率制下的政 策组合,但现实中各国采用的汇率制度大多是介于这两种极端模式之间。我国从汇改以来实 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事实上还是在努力维持汇率的稳定,汇率水平波动幅度有 限(2007年5月18日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波动区间扩大为0.5%)。为此,在分析问题时笔 者选用固定汇率制度模式近似定位。另外,由于我国对资本项目实行较为严格的管制,国际 资本流动对利率的敏感性较低,弹性较小。可以认为BP线比LM线更陡峭。[4]

M-F模型的作用在于:根据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决策者可以搭配使用手中的政策工具― ―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对这三条线进行移动,使之重新交于一点。该点对应充 分 就业下的国民收入,意味着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国际收支重新达到均衡状态 。

三、基于M-F模型的现行政策搭配探讨

从2004年开始,中国经济逐渐走出通货紧缩阴影,开始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宏观经济也 呈现出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GDP增长跨入9%区间且呈逐渐攀升之势;(2)社会部 分行业投资过旺,消费增长缓慢使银行存贷差逐年扩大。大量闲置资金滞留于金融机构内部 ,有效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3)国际收支顺差通过影响本国储备资产量,形成外汇占款 ,货币供给量快速增长。根据2008年6月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达1 8088亿美元(全球官方外汇储备也就6万多亿美元),占央行总资产的70%。过剩的流动性 , 集中在商品市场,引发通货膨胀;集中在资产市场,会推高房地产、股市等资源类产品的价 格,最终催生泡沫损害实体经济。2008年第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比上年 提高5.3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逐月攀升,分别上涨9 . 8%和6.9%;种子、仔猪、化肥、农药和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农产品生产价 格 同比上涨25.5%;此外,国际大宗商品继续提价进一步加大了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 1]高企的通货膨胀和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积累已成为宏观经济面临的两大难题。

从M-F模型出发,笔者认为,为重新实现经济的内外均衡,适宜在维持汇率渐进、有序、 小幅升值的前提下,搭配使用紧缩的货币政策与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政策取向由长期担负 的经济增长“发动机”功能向“稳定调节器”和“结构优化机”的功能适度转变。

如果政策当局采用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如图2所示,政府支出增加(或税收减少),IS 曲线右移到IS1,与LM曲线交于点A。届时,国民收入(Y)增加使进口增加,经常项目恶化 ;而资本项目反而因利率升高得到改善。由于假设我国资本流动对利率的敏感度低,资本项 目 的改善不足以补足经常项目的恶化,最终造成国际收支逆差(A点在BP线下方),本币有贬 值压力。而搭配紧缩货币政策的执行需要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抛出外汇买本币,相当于收 缩货币供应量,LM曲线左移到LM1。如果政策力度恰好合适,IS、LM、BP三线会重新交于 一点E。在新的均衡点,国民收入增加且利率水平上升。收入增长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速 度,整体利率上升有助于抑制经济过热。这里有两点需要强调:第一,财政政策的扩张程度 必须温和,否则(例如移到IS2)会同紧缩的货币政策一起形成利率上升的合力。第二,利 率上升在调控经济过热的同时也可能会加大人民币升值预期。但是,在我国仍然维持资本项 目相当管制的情况下,利率仅是引起汇率变动的因素之一。除投机资本外,外资流入更多是 因为看好我国低廉的资源价格、稳定的政治经济局势、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优惠的税收政策。 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国内外利差的不利因素可以通过其他措施的搭配加以缓解和 弥补。我们应当抓住当前的主要矛盾,而不能本末倒置。

四、人民币升值压力下政策搭配的侧重点与实施途径

社会上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利弊一直争执不下。不可否认,人民币升值对于中国既是严峻的 挑战更是难得的机遇。对于不善于从内部主动 进行转变的中国来说,借助于升值的外力与硬约束环境,变压力为动力,我们可以加快进行 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转换外贸增长方式,化解因顺差过大引发升值的恶性循 环,并着力推行以扩大内需为基点的经济发展战略。这是从源头上缓解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突 出问题的治本之道,也是运用政策工具搭配进行宏观调控的中心任务。

(一) 从紧的货币政策应侧重于总量调节和自身功能改善

克鲁格曼(Krugman,1999)提出了“三元悖论”思想,指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不能 同时实现固定汇率制、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性三个目标,只能三者取二。[2 ]我国现在的发展趋势是逐步由固定汇率制走向浮动汇率制、由资本管制向资 本自由流 动的方向平稳过渡,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汇率起伏和国际游资的频繁冲击 。在现行结售汇体制下,基础货币投放量不能完全由中央银行主动控制,货币政策独立 性受到削弱;而发达国家常用的三大工具,却因我国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传导媒介缺乏市 场基础而效率低下。因此,货币政策取向的当务之急是改进自身功能,提高政策调控实力, 从总量上抑制经济过热。具体建议有:大力发展短期融资工具;加强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 业务、再贴现工具的有机结合;灵活使用外汇掉期、货币互换等衍生金融工具;加快货币市 场――特别是同业拆借和票据贴现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进程; 改变现行的强制结汇制度;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等。

(二) 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应侧重发挥结构引导与资源配置的优势

2003年到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累计约17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计划增加10万亿元,年均 增长22.1%。2007年财政盈余占GDP的0.7%.在货币政策日益陷入被动的困境下,财政政策 大 有用武之地。我们应抓住财政增收的有利契机,灵活用好三大财政政策工具――税收工具、 支出工具和国债工具,从根本上解决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体制和结构问题。

1. 税收工具

财政收入上需要探索利用减税机制,降低经济主体的税收负担以提高其利润水平和生产积极 性。因此,应有效实施企业所得税合并政策,并加快增值税转型的推广。第一,“两税合并 ”将使国内企业总体所得税水平由33%下降到25%,这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盈利空间,减轻因 升值造成的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提价和紧缩环境中利率上升而加重的融资成本 。同时,“两税合并”对外资企业整体而言是增税,这有利于从税收、土地和融资方面减少 对外资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变“招商引资”为“选商择资”,多引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 的外资企业,对属于粗浅加工贸易和能耗高、资源占用多的外资尽量少引进甚至不引进,有 助 于扩大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实现我国从加工到制造再到创造的产业结构优化。[5] 第二, 与生产型增值税不同,消费型增值税征收时对所有房屋、基础设施和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进 项税全额抵扣,既能消除重复征税,体现税收公平、中性原则,又能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升级 ,参与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和高层次的国际分工中去。

2. 支出工具

首先,稳中趋松的财政政策意味着政府支出的适度扩张,但增加的支出――通过政府消费、 转移支付、政府直接投资等方式实现――不应进入竞争性投资领域,而要更多地用于针对农 村地区、经济落后地区及城市弱势群体等的公共服务支出。如前文所述,消费疲软、内需不 足是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深层次原因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 在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领域的缺位使居民的预期消费支出(包括住房、养老、 失业、医疗、保险、教育等项开支)增加。如何改善民生,缩小城乡、地区、行业和阶层 间的收入差距,挖掘消费 潜力,需要财政支出充分发挥引导功能。

其次,支出工具应与税收工具(主要是出口退税等)一道,共同推进贸易增长方式的转 变。第一,可以采取降低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甚至征收出口关税的做法,减少能源、原材料和 高能耗的一般工业品出口,并适当运用降低关税、调节增值税等激励措施,进口一些可用于 改善国内教育、医疗设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节能、安全生产、排污环保事业亟须的各种 设备与技术,以及国内短缺的重要能源和资源产品。这样不仅能直接减少贸易顺差,而且为 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增强了风险抵御能力。第二,可以直接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 企业研制新产品、新技术和进行技术改造,支持重点企业和重要行业科技投入,打造国际品 牌,重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3. 国债工具

国债工具的地位特殊,它既属财政政策,又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考虑充分发 挥它在两大政策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拓宽财政收入渠道的同时改善货币政策的执行效力 。第一,财政可发行专项国债,募集资金以购买中央银行富余的外汇储备。这样不仅可以直 接减 少外汇占款引起的基础货币投放,回收居民手中的流动性,而且可以丰富央行持有的国债资 产余额,改善其资产结构比例,提升冲销操作空间。2007年8月财政部开始分批次发行15500 亿元特别国债以购买外汇为中国投资公司注资,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第二,设立专门的投 资公司,财政参与国家外汇储备的投资与管理,并结合使用财政支出工具,改善国际收支, 分散投资风险。第三,大力发展短期国债市场。短期融资工具是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 要载体,而现有债券的种类、期限和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可以加大 短期国债的发行力度,既能改善央行票据日益捉襟见肘的尴尬处境,又能为财政省下一大笔 利息支出,这对于货币政策效率的提高以及进一步发展债券市场都是大有裨益的。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第四季度、2008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

篇2

职业教育面临的现状:

一、生源危机

1.学生数量萎缩。近两年“普高热、中职冷”的“生源大战”局面愈演愈烈。随着学龄人口的变化,初中毕业生本就逐年减少,而在这种形势下,“普高和高校”的扩招导向使得普职比例呈“普增职减”的趋势。而今后几年,职校招生数依然会持续下降。初中毕业生的锐减、普高的扩招、中职缺乏吸引力带来的“招生难”,无疑给职业学校带来巨大的生存危机。

2.学生状态处于弱势。由于当前社会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视普高,轻视职教的思想。人才价值观严重错位,使得家长普遍不愿意让唯一的孩子到技校、中专、职高去学一技之长。许多家长宁愿缴纳高额的费用削尖了脑袋也要把孩子硬塞进高中的队伍,而丝毫不管不顾孩子是否适合普通高中的学习。这也充分反映出技能人才得不到应用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回报,整个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严重不足。而淘汰分流机制下的职校考生分数偏低,比如,一些职业学校不得不录取分数很低的学生,所谓的“二科生”(中考只用勉强考语文、数学),甚至头脑有残疾,根本不适合普通教育方式的学生等,统统都被职校“收编”;“考不上普高到职高”的无奈选择,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人格发展。而把相当数量的不合格初中毕业生教成“学历加证书”的合格职校生谈何容易?“生源质量下降”是职教人的又一感叹。

二、体系割裂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后发的教育类型,在体系上尚不完善,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不够太清晰。

1.在层次上衔接不够。过去一般认为,“职业教育”从层次上看主要是指职高、中专和技校等中等层次,高职对于大众来说是陌生的。而且中高职在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模式等方面也缺乏有机的衔接,尽管现在有些中职学校也开办了高职,也还在探索高职教育。中职与普通高校的交叉衔接更是缺乏有效机制。 一旦进入中职,基本就断了孩子们继续深造的可能性,除了成教。

2.在类型上融通不够。初三后分流的职教与普教相互分离、高中阶段的职普二元并存,是我国中等职教模式的一大特色。职普相互融通和渗透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综合高中在国外是成功的模式,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取得经验形成特色,当然目前教育系统已经在大力推行综合高中,但其思维观念的普及尚需一段时间。普通高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也处于浅尝实验阶段。

3.职业培训在正规教育体系中没有正式的地位。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多地属于非正规社会教育系统。但随着职教事业的变化,成人的、非学历的职业培训也应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功能之一,原有的教育体系显然具有局限性。

三、模式单一

尽管多年来职教取得很多经验,但用它本应有的“多样化”的内在特征来对照,依然带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化”的痕迹。

1.办学功能单一。几乎所有的职教都离不开学历教育、正规教育。而非学历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仅仅只是一种补充形式。

2.办学体制单一。我们研究发现现有的职业教育由于走学历教育的路线,因此仅有少量是民办教育,其余均为公办学校,有些民办教育不得不挂靠公办教育。与国家积极鼓励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采取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不相适应。

3.办学形式单一。职业教育在国际上主要有三种模式:以学校为主的模式、以企业为主的模式、以企业和学校相结合的模式。我国近几年虽也有“校企合作”的提法,但依然是比较典型的学校本位模式,企业和行业参与的力度和广度不甚平衡,其中有认识问题、有政策问题、有企业的困难,但关键还是制度和机制问题。以学校为主的办学模式,带来的是资源和投入的客观需要与实际供给不足的矛盾。中等职业教育原有的办学条件和基础普遍较差,加上这几年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办学压力加重,办学投资力度远远跟不上职校规模的发展速度,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没有从本质上得到改善,很多职业学校不仅教学设备奇缺,就连实训基地也大多名存实亡。一面是高额的经费投入所引起的世界银行专家的质疑,一面又是依旧不足的经费投入导致职业教育质量效益的难以提高。

4.教学制度单一。学校系统的职业教育几乎都是长学制,或是三年制,或是四年制。一些经济和企业界人士认为,若单纯从职业能力和岗前培训的角度看,许多岗位职业(工种)根本不需要3、4年的培养;而为了一味的满足技能高考的需求,本地教育系统近两年居然“一刀切”的将中职教育模式单方面强行制定成2.5+0.5(即在校的理论学习时间为二年半,实习时间为半年)。另外,职业教育和培训主要是面向企业行业,固定而不灵活的教学制度也不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

四、管理多头

在管理体制上,多头分散的管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表现为:

1.部门分权。职业教育分属于教育部门、劳动部门、各行业部门多头领导。同是职业教育还分普通中职,成人中职,技校等各种纷繁复杂的提法,让人眼花缭乱,却实在看不出其中有何种本质区别。

2.证书分管。教育部门发学历证书,劳动部门发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不同行业又有执业证、专业技术等级证,等等。―个中等职业学校或一位职校生要面对多种证书考试。

3.中职与高职分统。同是一类教育,同归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却按层次分割开来:中等职教归职成教司(或处),高等职教归高教司(处)。

4.职前与职后分离。职前教育主要是教育部门的事,职后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多是劳动部门、人事部门、各行业、社会和个人的事。

总之,尽管职业教育很复杂,但多头的、分散的管理模式不可避免的形成交叉、争权、推委、扯皮、门户之见等弊端。

五、质量遭非议

中等职教因为先天的不足(人、财、物、办学思想等)和后天的不利因素(社会认识、用工政策、政府导向、自身条件)影响,导致它的社会吸引力和认可度都不是很高。据调查显示:公众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满意度状况,中等职教的分值最低,质量评价不仅低于学前、普通中小学和高校,甚至不如民办、私立学校及继续教育。这种状况需要客观地分析,至少职业教育的复杂性增加了职业学校教育的难度。

第一,文化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及实习的双重要求,在有限的学时下很难把握比重适当(尽管教育部门有指导性的比例分配,但其中的科学性有待考证),二者的关系始终困扰着职校,各种说法此起彼伏,畸轻畸重在所难免。

第二,升学与就业两个目标两种标准,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如何兼顾,难免此消彼长。

第三,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获得,孰轻孰重?道理上好说,实践中谈何容易!

第四,由于职校最近几年盲目扩张,一哄而上热门专业,并且出现了“无所不办,无所不能办,无所不敢办”的可笑局面,造成了对口专业教师奇缺,于是赶鸭子上架,东“聘”西“借”,由于教育毕竟有自身的规律,教师培训也有一定时间及过程,还有一些政策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教师队伍中的“人才”型教师流失,还造成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队伍中还出现了结构不合理、专业不对口,使得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第五,“双师型”教师的需求与匮乏的矛盾。在职教形势迷茫,理论和技能人才奇缺,人事制度、教师培训机制和流动机制没有健全的形势下,如何扩充“双师型”师资?

问题很多,但是不得不说,仅上述矛盾有些就是学校难以摆平的,需要靠外力来缓解。

针对上述客观存在的问题,本人归纳出以下相应建议,以供参考:

1.要有效的整合资源,治理无序竞争。目前职业学校生源竞争非常激烈,本就生源有限,一些职业学校还在招生宣传上夸大其词,利用中介、回扣等其它手段拉生源,有些学校甚至借助国家助学金直接打出零学费的旗号,严重影响职业学校的正常招生秩序。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振兴,要发展,必须整合所有的职教资源,不分公办的还是民办的,无论是招生就业,还是升学,都要进行全部整合,组建职教集团,从招生、教学管理、就业分配等全方位进行资源整治,对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坚决实行关、停、并、转,对现有的专业进行实用性的考察,包括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对不应由中等职业学校现有能力开办的专业应及时下令停止该专业的招生,避免其误导学生家长,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对相同的专业也应进行资源重组,避免学校间因利益驱使重复大量开办相同的专业。造成每个学校都有这些专业,专业水平良莠不齐,却都吃不饱的现象。提高综合实力,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办学模式要转变,并突出实用性。 职教资源整合后,要对这一地区的所有职业学校实行统筹管理,对待民办职校也要一视同仁,并建立职业教育专项基金,帮助职校改善办学设施,培训职校教师。职业教育学校要走校企联合的路子,推行企业订单,学校下单,政府买单的人才订单模式,增强学校的自身活力,职业教育还要从用人单位的立场出发,不能惟考试论,而应适应社会和专业发展的需求,在教育中突出职业性、专业性、实用性,才能实现技能人才的合理利用和顺畅流通。职业教育才会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

3.强化教学管理,提高社会认知度。 严格务实的管理,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也为学生的就业、升学提供良好的条件,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学校自身特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推进校企合作,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企业直接参与学校招生,培养全过程,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专业设置、知识技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就业为导向,采取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式,可试行“学分制”,为不同学习水平者、半工半读者、工学交替者分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只要实现了“管理有方、教学有法、升学有门、就业有路”的办学目标,就会得到社会的赞誉和肯定,就会改变学校上门求生源的尴尬局面。

另外要树立职教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主干地位,特别是其重要的经济地位,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必须改变职教是“二流教育”的看法和做法。就业与再就业工程、促进农村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其实都离不开职业教育和培训。要加强和引导舆论宣传,要创造一个“重技术,重技艺”的社会氛围,国外“博士可能失业,师傅永久吃香”的现象值得深思。就是我国也自古就有“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的提法,但要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中职教育的教学体系,切切实实把学生培养成“手艺人”。只有把正确的认识与政策和制度一致起来,职教才能真正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篇3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020.0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增长与税收收入的联系也日益密切。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的税收收入不断增长,许多年份税收的增长率都超过了经济增长率,这一现象引起了财税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多方关注与讨论。北京市作为我国的一线发达城市,其经济发展模式与走向对其他城市有着举足轻重的模范与领导作用。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对经济增长和税收增长之间的关系,尤其着重对税收弹性进行实证研究,对如何保持经济与税收的协调发展做一些分析探讨,就宏观调控、税收政策与征管等方面提出了几项建议,以期为相关政府部门提高税收收入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1 理论分析

1.1税收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税收收入的因素有很多,宏观经济情况、税制结构、税务部门的执法力度、重点纳税企业的经营状况等等都在各种程度上影响着税收收入。宏观经济情况通常被认为是影响税收收入的最根本因素,经济的增长能够扩大税源,促进税收收入的增加。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是公认的衡量宏观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因此按经济规律,税收收入应该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

1.2税收弹性与经济增长

税收弹性体现了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反应程度,是判断税收与经济增长是否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税收弹性系数是指税收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若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税收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宏观税负水平上升;若弹性系数等于1,表明税收与经济同步增长,宏观税负维持原来的水平;若弹性系数小于1,表明税收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宏观税负水平下降。由于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了保证财政收入的增长,税收弹性系数应保证在大于等于1的水平。

2 研究方法

2.1模型构建

本文用GDP作为经济发展情况的衡量指标,分别对税收收入(TAX)与GDP、税收增长率(TR)与GDP(GR)增长率构建了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经济增长促进税收增长这一经济规律作初步验证,模型基本形式为:TAX=β0+β1GDP+μ、TR=β0+β1GR+μ。为进一步研究税收弹性,又取税收收入与GDP的自然对数构建了双对数回归模型:LNTAX=β0+β1LNGDP+μ。其中,β0为常数项,β1为线性回归系数,μ为随机误差项。

2.2数据来源

北京市GDP总量数据来源于《北京统计年鉴-2012》,税收收入数据来自北京市国家税务局网站公开统计数据。GDP及税收增长率、税收弹性系数和自然对数均基于这两项数据计算而来。本文数据分析采用Eviews 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

3 实证结果

3.1北京市1995-2011年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的总体状况

由表11995-2011年这17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北京的GDP总量始终保持增长状态,税收收入除了在2010年呈负增长,总体上一直随着GDP的增长而增加。由图1、图2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GDP增长比较平稳,税收增长波动性较大,1996、1997、2002-2004、2010年税收增长率是低于GDP增长率的,税收弹性系数小于1,其他的多数年份,税收增长率都是高于GDP增长率的,GDP和税收收入两者的增长率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相关关系。

3.2回归分析

运用Eviews软件构建回归模型,对北京市1995-2011年这17年间的GDP总量和税收收入数据加以分析,对税收收入与GDP总量、税收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和GDP与税收收入的自然对数分别进行回归分析,验证了经济增长对税收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

首先对税收收入(TAX)和GDP两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TAX=-525.407+0.366657 GDP

t = (- 4.874178) (27.01644)

R2 =0.979863 F=729.8881

判定系数为R2=0.979863,表明样本回归方程对数据的拟合优度较好;F值为729.8881,显著大于临界值F0.05(1,15)=4.54,GDP的回归系数t值27.01644显著大于临界值t0.025(15)=2.131,表明方程线性关系显著成立;GDP系数符号为正,表明北京市的GDP与税收收入是显著正相关的,我们可以认为回归方程是高度可信的。系数值表明GDP每增加一百亿,税收收入就增加36.67亿元,税收收入随着GDP总量的增加而增加,符合基本经济理论。

3.2.2税收增长率(TR)与GDP增长率(GR)的相关性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税收收入与GDP关系,再对税收增长率和GDP增长率两列数据进行回归,得到如下方程:

TR = 0.305786 - 0.565444 GR

t = (1.507082) (-0.454451)

R2 =0.14537 F=0.206525

模型判定系数R2值很小,该模型拟合程度很差,可信度极低。这主要是因为税收增长率除了受经济影响,还主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进出口贸易总额、政府财政支出等等。回归结果表明,税收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GDP的增长速度对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不存在显著影响。

3.2.3 税收收入与GDP的双对数模型分析

为获得税收对GDP的弹性,同时降低数据的波动性,分别对GDP与税收收入数据取自然对数再进行回归,得到方程:

LNTAX = - 4.819473 + 1.392685 LNGDP

t = (-14.35282) (35.50879)

R2=0.988243 F=1260.874 DW=1.148616

此模型判定系数为0.988243,显示模型有较好的拟合程度,F检验也显示方程线性关系是显著成立的。LNGDP回归系数表示,北京市税收收入对GDP弹性为1.392685,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就会增加1.392685个百分点,GDP增长显著影响税收收入的增加。因为样本数据量n=17,变量个数k=1,取显著性水平0.05,查表知dl

(1)自相关性检验。

通过偏相关系数检验,结果如图3,第二期偏相关系数的直方块超过了虚线部分,表明模型存在二阶自相关性。

nR2的伴随概率为0.0402小于0.05,不能拒绝模型存在自相关的原假设,可以认为该模型存在二阶自相关。

(2)自相关修正。

为获得更为准确的模型,采用科克伦-奥科特迭代法加入AR(1)和AR(2)项处理二阶自相关,得到如下修正模型:

LNTAX = - 5.079434 + 1.423031 LNGDP

t = (-19.15367) (46.19919)

R2=0.994286 DW=2.436091

修正后的模型可决系数增加到0.994286,模型的拟合度增加了,可信度更高。DW值显著提高到2.436091,不存在一阶自相关,LM检验表明二阶自相关也消除了,模型的自相关问题得到了解决。

(3)异方差性检验。

通过怀特检验,得到以下结果:

由于nR2的伴随概率0.5333>0.05,则可以拒绝模型存在异方差性的原假设,表明修正后的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

(4)最终模型结果分析。

修正后的模型最终模型为LNTAX=-5.079434+1.423031LNGDP,解释变量LNGDP的符号和大小都符合经济理论,且模型消除了自相关和异方差问题,从可决系数与t值来看,修正后的回归模型是一个比较好的模型。

回归结果表明,北京市税收收入对GDP弹性为1.423031,即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就显著增加1.423031个百分点,说明了税收增长速度是快于GDP增长速度的,税负水平在不断提高,这符合北京市的实际状况,也进一步验证了经济增长促进税收增长的基本经济理论。

3.2.4实证分析小结

通过以上三个回归模型的构建和结果分析,可以说明GDP总量和税收收入的变化是同方向的,国民经济对税收收入是有显著影响的;两者的增长速度间并无明显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并非税收增长的唯一影响因素;通过对两者自然对数的相关分析,可以说GDP增长是促进税收收入增加的最基本因素,符合宏观经济增长促进税收增长的经济理论。就北京市的分析结果来看,现阶段税负水平的提高并不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人们不必对税收的高速增长过于担忧。

4 政策建议

4.1宏观调控促进税收收入增加

我国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已取得了很大成效,税收成为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表1数据显示,1995至2011年这17年间,北京市的GDP总量增长近10倍,税收收入增长近19倍多, GDP增长能够有效带动税收增长,经济决定税收。不同的产业对税收贡献程度不同,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控制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来优化资源配置,从而直接影响社会生产。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优化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来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税源,是促进税收收入增加的有效途径。

4.2减税政策调整税收

税收收入增加重点并非提高税率,而是扩大税基。我国的税收收入中占比重最大的税种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政府可以通过减税政策鼓励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收益,从而提高所得税收入。对于个人来说,税收会减少可支配收入,通过减税可以提高收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促进增值税收入的增长。当然,减税并不是盲目的全面减税和税率下调,就北京市来说,可以适当扩大一些税种的税基,改变一些领域的长期低税负甚至无税负的状况,或根据实际情况开征新的税种,从而实现有增有减的结构性减税,这对增加税收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4.3继续推进税制改革,优化税制结构

若要使经济增长与税收收入的增加保持协调发展,就必须对现有的税制结构进行优化调整。首先要调整流转税与所得税的比例,采取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的双主体税制。其次要调整所得税结构,逐步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另外,北京作为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地区之一,营业税改增值税不仅进一步减少了重复征税的状况,有利于完善税制、降低企业税收成本,而且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对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

4.4加大税收征管力度

从17年的税收弹性数据可以看出,北京市的总体税收征管力度还不够。虽然税收弹性系数在0.8-1.2之间一般被认为是合理的,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弹性系数在1.0-2.0间都可以认为是合理的。北京市的税收弹性处于波动状态,最近几年有着良好的趋势,还需政府及税务部门不断加强完善税收征管制度及相关措施,以继续保持税收收入的稳步增长。我国目前的税收征管制度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许多税收流失的问题,税务部门通过加大税收征管力度,保持税收弹性系数处于合理范围,是提高税收、保证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静.经济增长与税收关系问题的研究[J].新西部, 2007,(01).

[2]谭光荣.湖南省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01).

篇4

曾几何时,越南对于云集珠三角多年的港资企业来说,似乎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珠三角做不下去就到越南去,那里什么都便宜。”说起对越南的向往,就如同旧时中原逃难的人们对户户流水家家有花的大理的向往。

一位港商曾一语道出当日选择在内地投资的赚钱之道:在大陆做加工贸易类的港商、台商所赚的钱都是一分一分“悭”出来的,在粤语里,这个字是节约,类似于国语里说的“抠门”。珠三角生产成本逐年攀升,人民币升值以及国内出口政策的频频调整,让他们可悭的钱越来越少,于是,到更能悭钱的越南去成为最有利的抉择。但形势突变,几乎是一夕之间,越南成了瞩目的热锅,已经搬家至此的企业如热锅之上的蚂蚁,开始急得团团转,这也让准备搬家过去的企业们望而生畏,近而止步。

转战越南骤然遇冷

台资企业中山永升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衍宏,最近头疼不已。公司在越南开设的分厂 ,由于严重的通货膨胀,员工工资已由1年前的每月80美金,飙升到120至150美金。“投资越南以来,去年到今年是成本增加最快的一年。”陈衍宏称,尽管如此,公司仍然觉得幸运,因为周边企业早已频繁出现严重的罢工事件和劳资纠纷。“不少业内人士预计,今年7月还有更严重的经济危机出现,现今越南的中资企业都人心惶惶。”

而同样已经在越南开设分厂的港商林生,可就没有那么好运气了。林生说,自从2005年到越南开设分厂,三年多来工厂发生的罢工事件都超过10次了。“越南的工资水平之前是整个东南亚最低的,所以投资的企业越来越多,但是产业工人的总数却一直都没有很明显的增加。”林生也告诉记者,工厂发生罢工事件,最严重的一次是整条生产线都被捣毁,工厂的一些公用设施被抢劫一空。

“这里的情况,国内难以感受”,另外一间港资加工贸易类企业越南河内分厂的负责人,在电话中这样对记者说,越南目前的25%的通胀率还未包括粮食、石油及电气价格可能出现的飞涨,因为越南政府承诺,在6月30日以前会控制这三方面的价格,不出现大幅波动,而6月30日之后,这些商品也将与其他商品一样,交由市场决定价格。目前,市场上已有价格将会上涨一倍以上的估计,部分越南人开始囤积大米。

日益恶化的外部环境,让一直在东莞经营鞋类来料加工港企华坚集团,中止了转移越南的步伐。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称,该集团早年为应对欧盟等地对中国鞋反倾销,以及应国际采购商对供货商分散生产风险的要求,选择在越南设厂 。几年过去,华坚越南的生产基地依然只有两条生产线,月产鞋7万至8万双。他告诉记者,尽管越南劳工平均成本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三,但综合各种因素,目前还是中国制鞋能力最强。

他表示,越南制鞋配套远不如珠三角,不但很多原材料需要从广东这边供应,管理层都需要从中国这边派过去,而且在熟悉当地法律法规过程中,也需要花上一定的人力物力。从综合成本上来考评,到越南的生产成本并没有降低,一直坚持下来主要是为了规避贸易摩擦。而最近的越南爆发的经济危机,让华坚坚决决定停止转移越南的步伐。

物价飞涨罢工潮频发

越南官方的一份统计资料也显示,去年越南全年有400余起罢工,但今年到4月初已达200多次。虽然越南政府在前年制定了罢工法规范罢工,但罢工情况一年比一年严重。而罢工潮又以胡志明市以及其附近的平阳、古芝、隆安、西宁、同奈等省最激烈。频频发作的罢工潮,让在此地投资的港台商们心惊胆战,相互之间问候的口头用语甚至都换做“今天你们工厂被罢工了吗?”

一家在越南投资多年的港商也告诉记者,越南盾黑市价格大幅贬值,越南盾的官价虽然维持固定汇率,但已是有价无市。因抢不到美元,必须靠台湾母公司直接结汇给当地子公司付美元货款,越南经济风暴的确令人担忧。

台湾企业可能是这次越南金融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在采访中,记者获悉,截至2007年4月22日的官方统计,台商对越南的投资额,登记资本额已达83.53亿美元,仅次于对中国内地的投资。特别是近两年来,台商对越南与中国内地投资出现极大反差,对大陆投资增长放慢,而对越南投资大幅增长。据越南政府的官方统计,台商对越南的投资在2005年超过新加坡上升到第一位,累计投资金额为80亿美元,投资项目超过3000个。台塑、统一、宝成、庆丰等一批大企业在越南有大量投资。

珠三角港台企转战越南脚步放缓

越南的经济危机,让提早一步从中国大陆转战越南的港资台资企业身陷困境,也成为珠三角港商台商们最近的热门话题。因为投资越南的企业中,不少都是自珠三角地区转移过去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在越南,来自中国的纺织企业已逾200家。但越南的此次危机,使不少原本欲转移的企业将计划搁置,甚至一些已有生产线转移越南的企业也开始停止转移。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玩具行业小组主席、广州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陈长有称,由于珠三角近两年来营商成本大增,港商聚会最热门的话题就是“投资越南”,但仅仅一年时间个中滋味已是冰火两重天。

陈长有也称,曾有不少港商朋友透露想往越南投资,最近也都纷纷表示先把计划搁置起来冷眼观望。“现在投资风险太大了,很多已投资越南的港商都叫苦不迭,短期内很多港商对投资越南兴趣大减。”

香港工业总会分组主席林广德也表示,由于国内的政策调整以及成本攀升,不少会员之前对投资越南兴趣很浓,商会方面也曾分批组织会员到越南考察。“三个月前都有组织一批过去,越南方面招商引资的条件比以前更优惠了。”林广德称,但是越南经济环境的骤然转变,令到之前不少对越南心生向往的企业,都挂起了观望牌。

东莞台商投资协会常务副会长翟所领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说,目前在东莞投资的6000多家台资企业中,已经有20%的企业进行了搬迁或者转移生产线。但越南爆发危机,让台商转移越南的步伐放缓。“货币持续大幅贬值和剧烈通胀之下,越南原来人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大打折扣,这些不利的因素直接打击了台商到越南去的兴趣。”

专家: 越南经济粗放投资宜谨慎

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丁力指出,越南经济过分粗放,且由于没有中国那样巨大的内需市场作支撑,过度依赖外源型经济,更易遭受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涨价潮的冲击。大量国际热钱炒一把就跑,使越南金融动荡加重。同时,越南本地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不高,以致此次经济危机的突然到来。

丁力表示,在货币持续大幅贬值和剧烈通胀之下,越南原来人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大打折扣,珠三角传统产业要转移越南,需要更加慎重。丁力分析,目前专家对此次经济危机有两种看法,一是国际热钱操作;二是重蹈1997年金融危机的覆辙。如果是后者,珠三角企业转移越南投资将相当危险。

他建议,目前欲转移越南的珠三角企业,近期最好观望,分析企业转移原因和越南状况。东莞台商协会前会长叶宏灯亦称,面对此次越南经济危机,港台企还需要静观其变,特别是在双方政府政策尚不明朗的情况下,等待是目前能做的唯一工作,而短期内在越南投资确实存在风险。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教授黎友焕对此也表示,越南金融危机可能演变成经济危机,对社会经济、人们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各种经济活动运作变得很困难,银行竞争体系陷于困局,金融服务能力缺失,这些都是导致珠三角企业放缓脚步的主要原因。

急寻新投资地 柬埔寨印尼成备选

近年来,媒体频频用“倒闭潮”、“大规模迁移”等词语来形容加工制造类港企高度集中的珠三角地区。而事实上,用工成本大幅增加、土地价格不断上升、电力供应日趋紧张,再加上工荒、人民币升值、国家贸易政策调整,也确实让珠三角的一众港资加工制造类企业生存日渐艰难。

东莞龙顺木业有限公司是大岭山镇的一家中型企业,年出口额约为1亿人民币,进入2007年以来,该公司经理谢先生看到财务报表上的数字就发愁,目前公司的利润很低,“就是没钱赚,只能用以前的利润来养着厂子。”谢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开一些微观市场因素的影响,从整个宏观层面上,劳动力成本增加3%,按照现在人民币的升值趋势,这块记入6%的成本,还有出口退税对来料加工企业的影响,成本起码增加了8%,他们企业从去年到今年需要面对成本至少要增加17%的现实。“为什么有企业搬到越南,原因也是这17%的差别。”谢先生告诉记者。

而记者也了解到,2007年9月1日起,珠三角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最为集中的东莞市,工人最低工资标准从574元/月提高到了690元/月;从今年4月1日起,最低工资标准又提高到了770元/月。有港商就告诉记者,工人每100元工资中就有30元是新增加的成本。“搬到中西部地区去,大的问题还是存在,还不如一步到位,搬迁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去。”有港商这样说。

政策环境多变打击投资者信心

另外,政策的不稳定、不可预期,对外来投资者心理的打击更是致命的。去年以来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加工贸易政策的频繁调整,不可避免地导致外来投资者强烈的不安全感,加之我国周边国家如越南不断地修改出台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对部分投资者诱惑很大,已经不少港资、台资企业纷纷到越南考察圈地,政策变动影响不可低估。

越南经济危机使得不少珠三角港台企业放缓投资脚步,但亦有企业在寻找新的海外投资地。对于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东南亚低廉的投资成本、优厚的招商引资条件仍具吸引力。

陈长有称,目前,不少港商也在选择新的海外投资地,因为珠三角的营商成本还在不断上升。不少港企提到希望考察柬埔寨,因为其成本目前比较低,投资环境可再进行详细了解。

台湾上市公司东莞百和制造有限公司是专为ADIDAS、NIKE等服装公司生产“魔术扣”。该公司协理郑锡铜称,投资越南主要是公司跟随大品牌的政策型部署,以及在越南没有配额限制。同时,作为服装配套企业,随着ADIDAS、NIKE等公司在越南设厂 ,该公司也在越南设立了分厂 。郑锡铜说,公司当时购买土地并不比中国便宜,每平方米68美金,但人工成本每月只要50至60美金,几乎不到国内的三分之一。“目前越南厂没有像国内市场竞争激烈,而且有充足的订单,效益高于国内厂。而越南的经济危机也给公司敲响了警钟,虽然公司暂没有受到影响,但已经不得不对投资更加谨慎。”他表示,公司没有在越南扩建计划,相反,公司已计划在印尼购置10万平米的土地以建设新厂,并准备将越南的部分生产线转移。

香港贸发局和香港制衣同业协进会、香港鞋业总会组织的考察团,在5月12日汶川地震前一个礼拜,奔赴越南和柬埔寨,参加了介绍当地投资环境的座谈会。此次的考察团包括了29位香港制衣业界代表以及14位香港制鞋业代表。

参加此次考察团的香港制衣同业协进会会长钟国斌告诉记者,越南和柬埔寨都非常重视此次考察,柬埔寨还派出了相当于中国商务部部长级别的官员来接待。考察团除了拜访当地商务部门外,主要是到当地的制衣厂去考察,包括胡志明市的两间本土制衣企业,以及柬埔寨的两间港资制衣企业等。

钟国斌说,对比越南、柬埔寨和珠三角的投资环境,柬埔寨略胜一筹。论劳工成本,一个制衣厂技术工人,在东莞月工资是150~200美金,在越南要110~120美金,在柬埔寨则需要80~90美金。论土地成本,东莞目前的每亩工业地价是30多万人民币,胡志明市每亩地价也达到30多万人民币,但柬埔寨仅需要20多万人民币。另外,越南目前的市场开放程度类似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及中期,但在税制及外汇管制方面的政策仍比较严格,而柬埔寨的市场几乎是完全开放了,不仅完全没有外汇管制,所有资金可自由进出,而且外资可全资设立公司或控股。

篇5

一、单位累犯制度的立法现状

我国1979年旧刑法典对单位犯罪未作规定是基于我国当时经济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企业发展不充分等原因,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单位的一些不法行为所体现出来的社会危害性越来越严重。①经过长时间的激烈争论后,最终新刑法规定了单位能够实施犯罪,能成为某些犯罪的主体。相对于自然人犯罪,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并不够健全成熟,尤其是近年来经济犯罪活动的日益频繁,以经济犯罪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单位再次犯罪普遍增多这一社会现象,刑法仍处于模糊地带。对于单位犯罪领域的一些问题,理论界争议颇多,同时司法实务界基于上层立法的缺失,亦存在操作困难。

(一)单位累犯制度的立法缺失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自由市场的监管力度逐渐减弱,对各类单位组织的设置条件随之放宽,各类法人、非法人性质的单位经济实体的增多一方面活跃了中国市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本身就存在着许多的不完善,在利益心的驱使及法律法规的漏洞之下,单位犯罪如雨后春笋一样,不断涌现出来。诸如金融诈骗、合同诈骗、偷税漏税等严重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行为,俨然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锁颈。从现行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条文设计来看,总则第30条和31条对单位犯罪作出了概括性规定,但要认定单位能否成为犯罪主体还必须有刑法分则的明确规定,相对于自然人犯罪而言,对于单位犯罪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也应更细致严谨。同时,由于刑法对犯罪单位的处罚仅规定了罚金这一附加刑,并未设置停业整顿、限制活动范围、剥夺主体资格等缩小或彻底结束单位主体条件的刑罚种类,因此会导致有些单位执行完罚金刑后有可能不思悔改,凭借自身存续的财力及初次犯罪所获的"经验",又再次实施犯罪行为,弃我国法律之不顾。

既然自然人构成累犯就必须从重处罚,而作为刑法的另一类犯罪主体,单位不仅拥有比自然人更为雄厚的犯罪物质基础,且其经程序化和系统化之后的犯罪意识和犯罪意志比自然人更加顽固和强烈,然而在遇到类似情形时却因无法律依据而不能对其从重处罚,显然有悖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上层建筑只有适应并服务于经济基础,才能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作为我国基本法之一的刑法,若对顺应社会经济生活日益频繁显现的单位再次犯罪现象熟视无睹,可谓刑法的一大遗憾。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修改了"强迫劳动罪",增加了单位也能成为此罪的犯罪主体,如今刑法中直接涉及单位犯罪的条文共有109条,单位能构成的犯罪达130种。可以预见,随着经济交易活动的日益频繁,单位犯罪领域的问题也将越来越多,相应的各项法律法规的配套措施也须逐渐完善。

(二)单位能否构成累犯的理论争议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规定了累犯制度,且均采取了有效措施对累犯进行严厉制裁。有的国家刑法采取了不定期刑主义,有的国家刑法采取了加重处罚主义,有的国家采取了从重处罚主义。纵观世界各国的刑法典,虽然多数国家都仅规定了自然人累犯制度,但也存在一些刑法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规定了类似单位累犯的制度。

国外许多国家称"单位犯罪"为"法人犯罪",作为大陆法系典型代表之一的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完整的法人犯罪制度的国家,其对法人累犯及其刑罚作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规定,1994年3月1日生效的《法国刑法典》以较大的篇幅全面规定了法人累犯制度,②又如1977年7月1日生效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经济违法法》也规定了法人累犯,同时还设置较特殊的责任人累犯制度。上述两个国家对法人累犯的规定相对都是比较全面的,法律说到底也是一种文化,对于外来文化,我们应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从法理学角度来讲,我们在移植外来先进文化时,必须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给予适当的阳光和雨水,使其在我国法律土壤的培养下上健康成长。

我国单位犯罪率的不断上升和单位再次犯罪现象的频频发生,早已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关于是否有必要增设单位累犯这个制度,各专家学者持有不同观点。肯定者和否定者争论纷纷,从不同角度阐发了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持否定意见的学者认为,刑法不应设立单位累犯制度,首先单位犯罪的特点已经决定了其不符合累犯制度的立法意图。③再者,根据刑法第65条的规定,构成一般累犯的条件要求前后两罪均为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而对单位的刑罚通常采取"双罚制",且就单位犯罪本身而言,只能适用罚金刑,显然不符合累犯的罪质条件。此外,"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中的"刑罚"仅指主刑,不包括附加刑。最后,单位罪过离不开单位内部特定自然人的罪过,是一种独立于自然人而又依附于自然人的超个人的集体意识和意志的体现。由此看出,否定论者主要从累犯的主客观构成要件上否定了单位累犯的设立。

然而,也有不少学者早已开始探索增设我国刑法的单位累犯制度,根据单位再次犯罪的现实状况,以及累犯制度设置的初衷,结合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和根本精神,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有学者认为,确立单位累犯制度,以便对符合条件的再次犯罪的单位进行从重处罚,以打击和预防单位再次犯罪,其理由是:首先,单位能够成为累犯是因为单位能够成为犯罪主体,这是单位成为累犯的主体条件;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确认单位能够成为累犯具有必要性。犯罪单位在刑罚的初次体验之后,在一定期间内又犯罪,足以表明其主观恶性大,社会危害性大。④另有观点认为,即使再次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和初次犯罪时的不同,也不能因此而影响单位累犯的成立。⑤综上,增设单位累犯是打击和预防单位再次犯罪、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⑥

二、单位累犯制度的立法探讨

刑法是保证市场规则得以实施的强有力手段,也是维护市场秩序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线。刑法规定了各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及相应的刑罚,目的就在于使正常的市场秩序不受干扰和破坏。在刑法中确立单位累犯制度具有现实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该制度的确立无疑是对刑法中累犯制度合理的完善。如果犯罪的单位在执行原判刑罚以后,在一定时间内又犯罪,足以表明其主观恶性之大和社会危害性之严重。照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单位屡犯罪问题必将越加突出。笔者认为,应确立单位累犯制度,依法对其从重处罚。

(一)我国增设单位累犯的必要性

经济犯罪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性特点。近几年,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加速转型,经济犯罪较为猖獗,不仅使国家的经济利益受损,甚至连政权制度的长治久安也会受到威胁。作为主要经济犯罪主体之一的单位异于自然人主体,其实施的犯罪危害涉及面广,且极具隐蔽性,不易暴露,在查处及认定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加大对这类单位犯罪的打击力度,有效地对它实施惩罚与改造,以达到刑法预防犯罪的最终目的。

第一,单位累犯制度的确立是贯彻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刑法第4条规定是宪法确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领域内的具体体现。毋庸置疑,不管是宪法中的"人",还是刑法中的"人",不仅仅是指自然人,当然也应当包括单位。根据该原则,作为我国刑法影响量刑轻重的刑罚制度也应当平等地适用于自然人和单位。

第二,单位累犯的确立符合累犯制度设立的本意。刑法设立累犯制度,并将累犯作为法定从重处罚的量刑情节之一,主要是基于特殊预防的考虑。通过规定特定的再次犯罪将构成累犯,以区别于一般犯罪情形,以保证刑罚的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目的的实现,提高惩罚犯罪、改造犯罪人的实际效果。

(二)我国增设单位累犯的可行性

累犯制度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从重处罚的法定情节之一,并且累犯不适用于缓刑和假释,对判处无期徒刑的累犯可以限制减刑。刑法之所以设置累犯制度,其理论依据就在于犯罪人所实施的后罪所反映出的社会危害性及人身危险性比一般犯罪严重。同作为刑法的基本犯罪主体,单位犯罪和自然人犯罪显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因此,根据单位再次犯罪的现实状况,单位累犯制度不仅很有必要确立,而且不管是从理论上分析,还是在实践中都是可行的。

首先,大量单位再次犯罪的事实情况的存在,为刑法增设单位累犯提供了现实依据。法人及非法人组织犯罪现象的日益频繁严重,许多单位在初次犯罪后,因其主体资格未被剥夺而在一定时间内又再次实施犯罪。初次刑罚之体验,不仅未使某些犯罪单位改过自新,从此遵纪守法,反而使其把判处的罚金看作是为自己的犯罪行为而缴纳的税收,积累了初次犯罪的"经验",再次犯罪的作案手段更加隐蔽,技巧更加灵活。

再次,单位犯罪的理论基础为增设单位累犯提供了依据。单位是人格化的社会系统责任主体,单位因具有主观意识和意志,同时具备行为能力而被刑法确定为犯罪主体。因此,单位在缴纳完罚金以后,只要其主体资格仍存续着,依然有可能基于自己的主观罪过而再次走上犯罪道路。

最后,增设单位累犯制度,并对其从重处罚是基于实践的迫切需要。刑法的功能是打击和预防犯罪,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单位再次犯罪比单位初次犯罪更为严重,因此将某些符合累犯条件的单位再次犯罪确定为累犯,使刑事立法为刑事司法实践提供法律依据。我国刑法第356条对前后两罪均为犯罪的行为,规定了从重处罚的量刑规则。犯罪前后罪均可以由单位构成,并且刑度条件上均不要求存在"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限制,虽然这并不能代表刑法已对单位累犯做出了规定,但笔者认为这条规定对我国刑法未来增设单位累犯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和借鉴作用。

三、单位累犯制度的立法构想

长期以来,我国刑法理论将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两种类型。一般累犯是常态,特殊累犯较之于一般累犯而言危害性更大,笔者认为刑法修正案八之所以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和恐怖活动犯罪增设至特殊累犯,无疑是基于近几年这两类犯罪现象的日趋增多及对社会危害性的日益严重的现实情况出发,以不断完善累犯制度。由此可以大胆假释,增设单位累犯也是大势所趋的。

(一)单位累犯的构成要件

"双罚制为主,单罚制为辅"是我国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关于单位累犯的存在范围,笔者认为,只存在于对单位处以"双罚制"的情况下。显然,在"单罚制"的情况下刑罚对象只有一个,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于在"单罚制"的情况下,单位前罪本身并未受到实际处罚,丧失了初次处罚的基础,即使再次犯罪按照"双罚制"处罚,也无法构成累犯,自然不能对单位从重处罚。同理,若前罪采用"双罚制",后罪处以"单罚制"以及前后两罪均处"单罚制",均不能构成单位累犯。因此,只有在前后罪均为"双罚制"的范围内,单位再次犯罪才可能构成单位累犯,单位累犯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单位累犯的主观条件。单位累犯的前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过失犯罪不构成累犯。有刑法学者认为,我国刑法规定累犯制度,是因为"犯罪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又犯性质比较严重的罪行,表明其人身危险性较大,应当判处较重的刑罚,才能有效地对他实施惩罚和改造,到达预防犯罪的目的,这就是刑法确立累犯制度的理由所在。"⑦刑法修正案八明确规定,自然人过失犯罪不构成累犯,无疑体现了刑法对累犯从严控制的精神。

第二,单位累犯的刑度条件。有学者认为,在"双罚制"的情况下应当以自然人和单位所受的双重刑罚为准,即直接责任人员在单位所犯前后罪中都应当承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同时犯罪单位在前后罪中都应当承担一定数额以上的罚金。⑧这种观点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笔者认为任何法律规定都应该考虑其实践的可操作性,若以自然人和单位所受的双重处罚为准,在司法实践中会遇到许多不便,比如说单位构成累犯的时间起算点难以统一计算。因此,单位累犯的刑度条件应当仅以单位所判处的罚金为准,具体数额应根据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单位犯罪的特点来确定。

第三,单位累犯的时间条件。首先,关于单位累犯的时间起算,应当以犯罪单位"刑罚执行完毕、赦免或者免除以后"为起算点。我国刑法第54条对罚金的缴纳方式规定了四种,根据不同的缴纳方式,时间起算也应有所区分。再者,对于构成单位累犯前后罪时间的间隔,有论者以为,应和自然人累犯相区别,以体现单位累犯危害社会的严重性程度,应将此时间间隔适当延长,定为七年或更长时间。⑨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考虑到单位累犯和现行自然人累犯制度的协调性,同时参照国外成熟的立法例,笔者认为,单位犯后罪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赦免或者免除以后五年以内"作为单位累犯的间隔时间更为恰当。

(二)单位累犯的处罚原则

总体上,单位累犯的处罚原则应当同自然人累犯的处罚原则相同,即从重处罚。在"双罚制"的情况下,犯罪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员同是单位犯罪的复合主体,均是刑罚对象,因此,单位犯罪行为导致刑法上的不利后果,理应由犯罪单位本身及其直接责任人员来共同承担。也就是说,对单位累犯实行从重处罚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对犯罪单位自身的从重处罚。目前我国刑法规定的适用于犯罪单位的刑罚种类只有罚金刑一种,因此,对单位实体的从重处罚就必须在刑法所规定的罚金幅度内选择较重的处罚。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借鉴《法国刑法典》中对法人累犯从重处罚的规定,采取罚金数额的倍增或按比例增加罚金数额的方式。

二是对单位累犯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从重处罚。相对于单位实体的从重处罚,对直接负责人员的从重处罚较为复杂些,是否应当从重处罚,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有论者指出,应当分情况来处理:当且仅当前后罪的直接责任人员是同一主体时,才能对其从重处罚,否则只能按照普通标准定罪量刑。另有学者提出,在认定单位构成累犯时并不需要对相关责任人员从重处罚,因为单位累犯的主客观条件等均是出于单位这个实体本身考虑的,而非各自然人意志的简单相加,因此没有必要把从重处罚的范围扩展到相关责任人员上。笔者认为,即使单位初次犯罪和在法定期间内再次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发生了变化,既不影响单位累犯的成立,也不影响对直接责任人员从重处罚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若后加入犯罪单位这一组织的直接责任人员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单位犯前罪的情况,主观上并不存在善意、不知情的减责条件,对其进行从重处罚,并不违反刑法的精神。相反,如果不加大对这些人员的打击力度,无形中放纵了部分单位直接责任人员领导、指挥单位犯罪的行为,其明知单位曾经触犯过刑法,不仅没有督促单位认真悔改、遵纪守法,反而为谋取非法利益而促使单位再次走上犯罪道路。

结 语

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与变化,依赖并建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属于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刑法,也必然要发展和发生变化。当前,刑法的任务应以服务于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重点,同时司法实践应严格贯彻落实立法精神和刑事政策。因此,单位累犯立法,是对累犯制度的完善,是刑法不断调整、修改,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综上所述,笔者提出单位累犯制度的立法构想,并将单位累犯的定义表述为:单位因犯罪被判处七十万元以上的罚金刑,在刑罚执行完毕、赦免或者免除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被判处七十万元以上罚金刑的犯罪,应当对单位及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从重处罚。单位过失犯罪的除外。

注释:

① 刘宪权:《刑法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43页。

② 罗结珍译:《法国刑法典》,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页。

③ 马克昌:《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34页。

④ 苏彩霞:《累犯制度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5页。

⑤ 沙君俊、刘孟骐:《论法人累犯》,载《人民检察》,1997年第4期。

⑥ 苏彩霞:《现行累犯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载《法学》,2002年第4期。

⑦ 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上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篇6

我市学习实践活动于3月6日正式启动。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参学单位和试点单位紧紧围绕“打造魅力敦煌,建设艺术之都”这一主题,牢牢把握“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这一要求,做到了思想重视、行动及时、措施有力,使学习调研阶段取得了明显成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组织发动全面到位。*市召开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以后,市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及时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自上而下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层层召开了动员大会,明确了活动的目标要求、方法步骤和具体任务,并确定了54个市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和7个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单位,实行了市级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和包挂制度,建立健全了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了领导责任,形成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同时,市级领导干部积极深系点抓指导,指导检查组认真巡回督查抓落实,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加强组织协调抓进度,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有序开展。

二是学习培训扎实有效。坚持把深化学习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合理安排时间,突出学习重点,创新学习形式,努力在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进展,在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上有所提高。以必读的三本书和中央、省、市主要领导重要讲话精神为基本内容,融入旅游立市、工业强市、生态保护、城市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等相关知识,按照学分制管理的要求,在督促落实学习任务上动真格、来硬的,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学习,着力解决了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不深不透的问题。精心策划,灵活组织,采取领导带头讲学、集中培训促学、上门送教帮学、提供菜单选学、加强联系督学、知识竞赛测学等六种方式在全市开展了学习培训工作,特别是积极创新载体,开办了“周末课堂”,妥善解决了工学矛盾和学用矛盾,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了参学率和覆盖面,有效提升了党员干部运用科学发展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进发展的能力。

三是调查研究重点突出。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在市级和科级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了“科学发展,寻策问计”大型调研活动,围绕制约我市发展的各种瓶颈问题,突出实践特色,结合职责分工和工作实际,为28名市级领导选定了54个调研专题,为参学部门和试点单位确定了75个参考调研专题。全体市级领导和绝大多数科级、副科级领导干部都能够深入基层,通过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发现存在问题,总结新鲜经验,问计寻策于民,全面掌握和认真分析了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撰写各类调研报告420多篇,评选出了27篇有份量、有价值的优秀调研报告,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科学详实、富有创见的决策依据。

四是研讨交流氛围浓厚。在学习调研阶段,坚持把研讨交流作为深化思想认识的重要过程来抓,组织各参学单位围绕“打造魅力敦煌、建设艺术之都”这一主题,紧密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实际,针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和作风状况,细化讨论专题,丰富讨论载体,采取召开市级领导调研成果研讨会、科级干部交流研讨会、党员干部恳谈会、群众意见征集会和行风政风评议会等多种形式,广泛组织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交流了对解放思想的认识,找准了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征求到各类意见建议1200余条,归纳梳理出8类108条,形成了“人人参与大讨论”的良好局面。通过开展大讨论活动,有力促进了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领导方式的转变,达到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加快发展的目的,在推进我市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上形成了新的共识。

五是边学边改成效显著。按照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的要求,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群众关心什么问题就优先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整改落实突出问题32个,正在整改落实的33个,积极创造条件或协调上级部门解决的43个,办惠民实事126件,使学习实践活动真正成为了群众满意工程。同时,在查找和解决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注重在“立新规”上下功夫,从制度的层面上抓好破旧立新,重点围绕项目建设、文化旅游开发、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治理、和谐社会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八个方面,及时启动了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工作,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营造了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形成了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的正确导向。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在学习调研阶段的工作中,我市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主要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效:一是思想认识有了新提高。通过学习调研,广大党员干部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的、意义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对“打造魅力敦煌、建设艺术之都”的奋斗目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名城的紧迫感、使命感有了进一步增强,“大发展、快发展、好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特别是结合学习讨论,各参学单位和试点单位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发展目标,完善了工作措施,服务发展、推进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工作作风有了新改进。通过学习调研活动的开展,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坚持边学习边开展调研,深入研究分析工作中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不但推动了问题的解决,而且也促进了党员干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作风的形成。特别是市委常委亲自下基层,深入调研,形成了20篇调研报告,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作风转变的成效;部分科级干部、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自觉到全市重点工程建设、城市拆迁拆违、城市建设管理、企业改制等一线长期蹲点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迎难而上、克难攻坚,则更为全面地展示了我市干部作风的新变化。三是各项工作有了新突破。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紧扣发展这一要务,始终坚持以学促干、以干促学,努力把学习实践活动激发出的热情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今年全市确定各类建设项目143项,计划总投资17.2亿元,其中包括敦煌机场扩建、敦格铁路、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等46个投资在千万元以上的项目。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各类项目89项,完成投资2.84亿元,占年计划的17%,同比增长42%。敦格铁路建设项目计划年内动工建设,1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已于3月20日在北京进行了特许权招标,城市外环路建设项目已完成前期勘察测量和施工图设计。文化旅游开发势头强劲,组织参加了西安旅游博览会、大连国内旅游交易会和津洽会,签订了《中国西部旅游城市合作协议书》;在德国成功举办了“敦煌花雨文化展”开幕式;陆续恢复、增加了敦煌至北京、西安、乌鲁木齐、兰州等航班航线;探索成立了旅游执法大队,使全市40家星级宾馆饭店、62家旅行社全部纳入规范管理;经过积极汇报争取,我市被甘肃省命名为全省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和敦煌飞天文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被授牌命名为全省首批文化产业基地。城市特色化建设稳步推进,抓紧实施了立面改造、夜景灯光设置、道路建设工等工程,启动实施了有碍观瞻建筑物拆除改造工作。截至目前,2条道路建设、7幢建筑物立面改造、9幢夜景灯光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完成了3处围墙改造、3处围墙拆除。同时,新建党河大桥已全面开工,城市集中供热工程已完成招投标,投资2亿元的敦煌风情城已全面启动运营。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方山口工业园区石鑫公司输电项目已全线架通;转渠口工业园区已入住4家企业,3家企业开始生产;七里镇工业园区确定的57家石棉厂已全部签订了搬迁协议,并完成了规划选址工作,预计7月底前可整体搬迁入驻园区。同时,华夏水泥厂、西域矿业技改、敦煌石鑫铁选厂等7个投资在千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农业和农村工作进展顺利,全面实施了双215工程,全市已定植优质林果3.6万亩,输转农村劳动力1.2万人,新建节水滴灌1.02万亩,完成小康住宅建设285套,种植瓜菜4.8万亩,新增羊饲养量2.2万只。狠抓了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万亩高效节水示范园区已启动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日光温室已全部投入生产,特菜示范园区和葡萄示范园区的日光温室己全部完成安装和定植。同时,积极做好了2次大风、沙尘暴灾害性天气的抗灾救灾工作,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初步成效,编制完成了《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任务书,并通过国家水利部批复;经过积极争取,敦煌生态保护规划已列入2009年度国务院审批规划;莫高窟保护利用设施项目全面实施,已完成风沙防护工程19.7万㎡。同时,压减荒地面积3.68万亩,关闭城乡自备水源井247眼,完成“千米”防护林310公里,绿色通道60公里,治沙造林面积2.05万亩,义务植树48万株,使域内生态环境面貌得到了初步改善。

总的来看,全市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的工作,准备充分、启动及时、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这得益于*市委第8指导检查组的有力指导,得益于广大党员干部的辛勤工作,也凝聚了各参学单位领导班子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同志,兢兢业业、工作努力、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为搞好全市学习实践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学习实践活动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单位和少数党员对学习实践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还不够高,理论学习的深度与活动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二是个别部门和单位实践特色不够鲜明,实践主题不够突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强;三是个别单位及领导干部开展学习调研工作的深度、广度不够,在创新活动载体、把握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破除思想障碍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在下一步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改进。

二、把握政策,抓实环节,确保分析检查阶段工作质量

从现在开始,我市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全面转入分析检查阶段。分析检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照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任务,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分析检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各参学单位一定要按照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突出“三个重点”,抓好“三个环节”,扎实推进分析检查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一是要以找准问题、深刻剖析为重点,严格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各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要充分利用深入调研和解放思想大讨论两个环节的成果,围绕“旅游立市、工业强市、项目带动、和谐发展,打造魅力敦煌,建设艺术之都”这个主题,查摆突出问题,开展自我检查,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重点开展“六查六看”活动,即:查思想,看科学发展的观念牢不牢;查思路,看科学发展的路径对不对;查措施,看科学发展的行动快不快;查机制,看科学发展的动力活不活;查实绩,看科学发展的成效好不好;查作风,看科学发展的工作实不实。每位班子成员都要按照这一要求撰写个人分析材料,在会上发言交流,班子成员间坦诚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把民主生活会开成诊断会、研讨会、聚力鼓劲会。同时,要组织党员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参加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也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

二是要以理清思路、解决问题为重点,认真撰写分析检查报告。民主生活会后,各级领导班子必须形成分析检查报告。分析检查报告的内容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深刻分析形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要从思想深处找原因;三是确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路、工作措施和具体保障等。分析检查报告要紧密联系实际,重点突出第三部分,要把学习调研、征求意见和民主生活会的成果体现在如何“解决问题”上。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对报告全过程严格把关,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修改,避免写成一般的工作总结或工作报告。

三是要以集思广益、完善措施为重点,深入开展群众评议活动。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要采取“群众评班子、基层评机关”等形式,广泛征集“两代表一委员”、党员干部群众、归口或业务联系单位、服务或工作对象等方面代表的意见,着重从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的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得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等方面进行评议,进一步完善分析检查报告。要主动把群众评议引入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各个阶段、各个层面,根据群众的正确评议,将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将工作一步一步推进。

三、加强领导,严格要求,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

分析检查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巩固扩大学习调研阶段成果,打牢整改提高工作基础,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阶段。各参学单位一定要统一思想,周密安排,扎实推进,确保分析检查阶段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在这里,我重点向大家提四点要求: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克服厌倦情绪,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学习实践的主动性。分析检查阶段的深度和广度,决定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实度和力度。各参学单位领导班子一定要克服厌倦、松懈倾向,克服重工作、轻学习的倾向,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抓好分析评议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加强对分析评议阶段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工作,紧密联系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组织发动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于学习实践活动。同时,要把学习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继续深化学习调研,在真学真用上下功夫,努力解决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不清、能力素质不强、发展思路不畅的问题,为分析检查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思想基础。

二要突出查摆问题,梳理意见建议,切实增强分析检查阶段的针对性。在分析检查阶段,一定要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问题找准了就找到了病根,就可以治病救人、轻装上阵。一定要坦坦荡荡,恳恳切切,不回避矛盾,不讳言差距。找问题要真心实意,要有决心和勇气,不怕揭短,不怕亮丑,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找准问题。问题找准了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工作才能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和目标,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各参学单位一定要抓住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开展群众评议的有利契机,广开言路,广纳良策,更加深入、更加广泛地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分析找准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充实完善整改措施,高标准高质量地撰写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分析检查报告。

篇7

综观当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儿童早期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学前教育普及和职能的扩大,起始年龄的向前延伸,无一不表明学前教育在整个人生发展中的作用.《纲要》将0-6岁儿童的教育内容纳入五个领域,这不仅意味着学前教育机构将按照《纲要》要求,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而且也意味着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宏观层面上发生着质的变化,体现了学前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思想.

2.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

我们编纂的教材要为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牢固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依据《纲要》精神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逻辑顺序建构教材,正确把握幼儿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差异性和可持续性,将幼儿发展为本和社会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从对立向渗透和整合,反映社会发展应有的价值取向和人的发展价值取向的合一,体现时代精神和优质学前教育的理念.

3.实现领域内容的整合和共生

本着尊重幼儿生命个体的精神,我们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用整合的观念建构课程,提供幼儿需要的经验内容,着眼与幼儿最基本的感性经验的积累,获得最基本的发展;同时又顾及幼儿各自经验的扩展和特殊能力的需要,近可能地体现启蒙性和广泛性,自主性与提高性的;同时,将来自于幼儿生成的有价值的内容,合理地有效地吸纳到教师的预设内容中去.试图建立一种使人性,智性同社会相互协调的新教材.

4.注重开启幼儿多元智能

我们将理智地运用多元智能的理论,提供既兼顾幼儿发展个别差异性,又考虑幼儿发展全面性的课程构架,寻找相对符合幼儿兴趣又可以容许不同幼儿共同学习的内容,在差异性和全面性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将五个发展领域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经验有效地整合到课程目标之中,开启幼儿的多元智能.

二.编写特点

依据《纲要》中划分五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以"整合活动"为主要课程建构形式的系列教材,在选择和组合教材的内容方面,我们遵循两个线索:其一是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轴心,将幼儿的学习置于一个丰富的有意义的生活实景中,通过培养幼儿的各种智能促进其全面和谐的发展.其二是融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教育领域内容与一体,积累相关的经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以整合的主题为活动线索:将托,小,中,大五个领域的学习内容,按各年龄发展的阶段序和知识的逻辑序有机结合,以整合的主题形式呈现.教师用书及幼儿用书按四个年龄段划分,其中教师用书每年龄段分上,下两册;小,中,大班每学期的幼儿用书为五册(学习手册三本,操作手册两本),托班幼儿用书为四册(学习手册两本,操作手册两本).

2以趣味性,操作性为活动的主要形式:依据年幼儿童知识和经验是通过自身与客观世界的交互过程中自我建构的原理,我们在教材的内容选编和幼儿操作材料的,突出趣味性和操作性,鼓励幼儿手脑并用,看说结合.

3以开放和互动的方式建构课程:根据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儿童学习理论,我们倡导以开放和互动的方式建构课程,重视家庭,社区和幼儿教育机构间的互动,有效利用各方资源建构课程;重视师生间的共生和互动,为幼儿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

综上是我们编纂本教材的基本思想想法,力图使《纲要》精神得到全面,正确的反映.

《多元整合B>活动课程》方案

一课程理念:

纵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B>课程改革过程和趋势,我们不难发现: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幼儿主体建构,确立科学合理的以幼儿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培养目标,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多元整合B>活动课程》,以《B>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在对2-6岁儿童发展诸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上海市从一期到二期课程教材改革的10年历程,尝试将正确的教育理念应用于学前教育的实践,在寻找适合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形成我们教育实践的智慧和具体操作策略.

1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

众所周知,幼儿的发展始终是幼儿教育最根本的问题.B>课程的建构以及由此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都是围绕着"儿童发展"四个字,即"怎样发展","如何看待发展","如何有效发展".说到底是用什么样的教育观和儿童观进行幼儿教育的问题.20__年教育部颁布的《B>教育指导纲要》反复多次强调以"幼儿发展为本",明确提出:"B>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我们在建构B>课程时,努力把握好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考虑社会进步;汲取心理学,教育学多种理论的合理内核,由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内外分离走向内外结合;由重自然发展,或环境教育决定走向重相互作用.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依据"0-3岁儿童是按自己的大纲学习"和"我们的大纲必须符合幼儿(3-6岁)发展的大纲"的思想本课程.主题从"我"(幼儿)——"小小的我","长大的我","了不起的我"出发,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少至多,由表及里.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认知水平的提高,教育的内容不断的丰富,拓展,深入,体现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学习特点的尊重.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幼儿早期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正确把握幼儿发展的全面性,全体性,差异性和持续性:

全面性——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全体性——所有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和特性的幼儿都应享有每天的优质教育.

差异性——尊重有遗传携带和环境,教育不同所形成的个体特征.

持续性——所有影响幼儿的活动,都应对其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起坚决的作用.

努力使幼儿发展为本和社会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从对立走向渗透和整合,反映社会发展应有的价值取向与人的发展价值取向的合一,体现时代精神和优质整合的学前教育理念.

2努力实现课程的整合与共生:

当今,整合在学前儿童学习和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为学前儿童提供整合的课程,成为B> 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纲要》旗帜鲜明地提出了"B>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强调"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将"整合"作为一条主线清晰地贯穿于所有的教育活动中.这是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须是整体性的教育,幼儿教育需要高度的整合.这就意味着B>课程应该而且必须从提高幼儿基本素质出发,关注各种因素间的互动与渗透,反映幼儿教育的整体观.有鉴于此,本课程的整合还体现在教育观念——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教育资源——教育方法,手段——幼儿发展系统的有机,有序,有效的整合,而非简单,笼统,盲目的堆砌.

教育观念——价值观,哲学观,儿童观,合理吸纳各流派教育理论的合理内核.

活动目标——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

活动内容——五大领域,三个方面(共同生活,表达表现,探索世界)

教育资源——人力资源:家长,教师,保育员,幼儿,社会有关成员.

财力资源:信息,材料,自然领域,社会领域

教育方法,手段——游戏,运动,教学,生活,区域活动,集体,小组,个别,讨论,交流等.

我们试图通过围绕幼儿生活的核心经验选择主题,活动,使各领域及领域间得以有机整合."既考虑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幼儿的经验的积累和视野的拓展".努力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和每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使幼儿获得最基本的感性经验,得到最基本的发展,形成对幼儿的全面综合的影响.与此同时,我们还十分关注来自于幼儿生成的有教育价值的内容,或合理地有效地吸到教师的预设活动之中,或为幼儿创设探索的环境,为幼儿的生成提供广阔的空间,在尊重幼儿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和注重幼儿发展的全面性中寻找平衡点.

本课程的主题内容是通过五大领域的各类活动得以反映,是根据幼儿发展的一般规律由浅入深地安排,通过各类活动,促进幼儿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考虑到全国各地学前教育发展状况和现有条件的不同,在主题活动计划表中,凡打上*的活动内容,均有一定的拓展性,使用者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使用.

3注重多元文化影响,开启幼儿多元智能: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们的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地球村概念的形成,使得教育的国界和种族的分界线变得模糊起来,在这样的一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优质的早期教育课程理应在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海纳世界多元文化起积极的作用.椐此,优秀经典的中外儿童文学作品(三只小猪,七色花等),反映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武术,国粹京剧等),体现我国地方特点,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情等)的内容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为了让幼儿获得初步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社会,不同文化的差异性经验.

多元智能理论还给予我们启示:"每一个人的智能构造是独特的,每一个儿童的学习途径和能力发展也是不同的;但是除了个别的奇特个体外,几乎所有的人都有以多种智能组合运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而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儿童的多种智能,并帮助儿童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业余爱好和特长."(加德纳)因此,《多元整合B>活动课程》,强调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寻找相对符合幼儿兴趣,又可以满足不同需要的幼儿共同学习的经验.在幼儿发展的差异性和全面性,可能性与必要性的两端找到一个合适的支点.以幼儿现实生活为轴心,将《纲要》中提出的五大领域与幼儿的基本经验有效地整合起来,置幼儿的学习于一个有意义的丰富的生活实景中.

二课程框架:

《多元整合B>活动课程》是依据20__年教育部颁布的《B>教育指导纲要》和《B>工作规程》建构的.国家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幼儿发展和学前教育的理论与教育改革的实践三方面因素,形成了三根撑起本课程基本框架的龙骨,按照五大领域的目标,促进幼儿全面,和谐,自主发展.同时,我们强调在执行新课程中要改变传统教育中存在一些刻板的观念:

其一;以星期为完成教育任务的唯一时间表,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将幼儿看作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强调规格化,标准化,忽略了每个幼儿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每个人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其二:彻底打破单学科的体系,力图使班级两位教师单学科的分工状况成为历史.强调通过两位教师的共同执行主题活动,提高教师综合教育能力和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其三:关注幼儿个体需求与发展,突出区域活动在个别化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改变将教学活动看作是完成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努力体现B>教育活动的游戏化,个别化.

其四:本课程主题内容的安排,原则上体现了幼儿发展心理序和知识结构逻辑序的,但这个序在执行中不是一层不变的,最合理的序是最适应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情况的,所以教师在运用中还得要从实际出发.

本课程是以主题为核心构建的,它主要由主题说明与目标,主题活动计划表,活动进程一栏,活动和活动评价五部分组成.

1.主题说明与目标

是对该主题作一个简单扼要的介绍,主要说明了该主题对幼儿五大领域发展的关联性及主题实施的预期目标.但主题目标不完全等同于幼儿的发展目标.

2.主题活动计划表

它是有活动名称,活动内容,活动进程,活动形式,重点领域,幼儿用书,配套材料等七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作了概要的提示,可以帮助使用者清楚地了解该活动的实施安排,形成对该主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是给教师运用本课程时做参考,教师在运用时可根据需要选择性地使用.

3.主题活动进程一览

介绍某一内容在B>一日生活多个环节中的主要实施建议,以体现B>课程存在于幼儿的一日活动各环节,是B>与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建的思想.凡是打有*的,表示该活动还提供详细的操作过程.

4.活动:

为使用者提供了活动的详细操作步骤.但它不是封闭的,不可改变的;活动只是为方便大家的使用提供具体的参考,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本地区的特点,有选择的使用.尤其是建议与提示,留给了使用者充分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

5.活动评价:

活动评价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发展的必要手段.目的有二: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促进教师反思性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使用说明:

在使用本课程方案时,请关注如下方面:

1.尽管全国各地有许多同仁参与我们的教材编写,但是在实施本课程方案时,仍要充分考虑使用者所处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与特点,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利用本地的各种教育资源,丰富,完善,发展本课程方案.凡在活动名称旁打*的地方,既提供了一个详细的活动操作过程,同时也表示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需求 ,有选择地使用.

2.课程方案提供的具体活动进程一览,是为了强调B>的一日活动都是课程的思想,突出区域活动,游戏活动,体育活动,生活活动,亲子活动,社会(社区)活动,混龄活动,混班活动,参观活动等在B>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活动进程一览仅是提供使用者在开展某一活动时的参考进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使用者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寻找不同的活动切入口,达到同样的教育目的.

3.鉴于"0--3"岁儿童和"3--6"岁儿童在身心发展和学习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在托班教材的内容选择,活动类型,活动方式等都与小,中,大班不同,强调教育形式的个别化,游戏化,实景化.请在使用托班课程方案时,准确把握和理解编写者的意图,牢牢把握2-3岁托儿的年龄特点,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托儿教育幼儿化"的倾向.

4.为了更好地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实施个别化教学,我们除了编制一部分与带*活动内容相配套的各年龄班幼儿的操作材料,还了一部分拓展主题内容的操作材料,供幼儿在区域活动,亲子活动中使用.

四.操作策略:

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自98年拉开帷幕以来,至今已步入了地七个年头.这些年来,由二期课改所带来全新的理念,整合的课程,多元的互动,全面的开放,正以崭新的视角对广大教师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产生极大的冲击,当我们的教师放开紧拽着孩子的手,惊叹"孩子的世界真精彩"的同时,也为由教改实践所带来的许多两难问题而"无奈",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痛苦,彷徨,困惑.一些教师感叹到:当了这么多年的教师,现在越来越不会做了.这是为什么呢问题的关键恐怕还在于我们对谁是教育的"中心"和教育的"出发点"在哪儿的看法上.

"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反映二期课改中心思想和突破性口号的提出,直接地对我们以往和现在自身的教育行为产生质疑,对我们原有教育中心的确立和评价的标准进行反思.

《多元整合B>活动课程》力图尝试从根本上对B>围绕课程转,教师围着教材转,幼儿围着老师原地团团转的"教学法则"进行改革.改变惯常的以学科为主的思路,将B>的一日活动各环节看作是满足和发展幼儿多样化需要的途径,打破B>的围墙,将机构教育,家庭,社会(社区)资源有效地整合;将教育内容,要求与每个幼儿真实的生活经验和发生在其身边鲜活的事件相关联;将幼儿的学习置于一个更广泛更丰富的社会背景之中.因此,满足和发展幼儿多样化需要的教育至少应该具有:

活动的参与性——教师不是活动的唯一者.教师,幼儿,家长,社会有关成员可以共同参与B>的活动."爸爸妈妈做一天老师","牙科医生来我园".

活动类型的多样性——教学活动仅是B>多样化活动之一.游戏,运动,生活,亲子,混龄,混班,区域活动等都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活动样式."自助型活动自助午茶,午餐","混龄体育活动".

活动结构的可变性——任何活动各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有结构但不是僵化的,教师可以在执行过程中,即尊重幼儿发展规律的序,又充分考虑幼儿群体及不同个体即时的各种需求.

活动内容的生成性——教师根据各类活动的预期目标,选择内容开展活动,但在各类活动进行中,对幼儿感兴趣的,即时生成的有教育价值的内容补充,吸纳到教师的预设内容之中."下雨了—霉雨季节—踩雨水—听雨声—雨水哪里去了—盛雨水—瓶口大小与多少关系—容量守恒".

活动方式的选择性——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体现自我决定与参与决策的乐趣,为不同幼儿潜能的展露提供了条件与机会."区域活动形式等".

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课程实施依内容的不同采用全班,小组,个别,亲子,混龄,混班等形式,满足幼儿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小组—自由结伴,兴趣结伴,任务结伴".

活动时空的开放性——B>一日的活动有安排,但不是唯安排.

活动评价的发展性——评价的目的不是给幼儿贴标签,排名次,而是促进在其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推动进一步的发展.

《多元整合B>活动课程》是在我国幼儿教育课程从重教到重学,从重系统知识教育到重生活教育,从重集体教育到关注个性化教育,从静态教育到动态教育的背景下产生的.体现了《B>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精神,着眼于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反映了时代精神.《多元整合》的内容以具有核心概念的主题为线索,将五大领域内容加以整合,建立了全面发展的课程构架.运用的当今全新的教育理论,全面地,细致地考虑儿童发展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平衡的课程方案,一套使人性,智性与社会相协调的新教材.我们恳切希望全国幼教同行在教育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原有的课程内容,让我们编写组的全体工作者及时分享大家的宝贵经验和体会.

五.内容,时间,教师安排

《多元整合B>活动课程》是以教育部颁布的《B>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依据,根据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以主题的形式将五大领域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的一个超领域课程.本课程与以往分学科建构的课程不一样,它试图反映幼儿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双主体"的思想.为便于广大教师领会编者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本课程,特作如下几方面说明:

内容安排

本课程每册(小,中,大班)有四个核心主题,每个核心主题包含20多个具体的活动安排.原则上教师可依据课程目录提供的内容顺序,依次作出每月,每周的活动安排.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补充.如:对于大班"我生活的环境"主题,农村和城市B>教师在内容选择上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本课程在这方面就给不同地区的教师留出了较大的选择空间.

时间安排

通常,一个核心主题能够满足教师一个月的保教活动内容需要,每册内容则可提供教师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资源.但是,由于各地幼儿的社会,生活环境不一,体验不同,教师在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切忌一刀切,每个内容进行时间的长短应视本班幼儿实际掌握的情况和兴趣而定.如:大班"了不起的我"主题可以进行一个月,也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教学安排

两位教师分学科教学的安排应成为历史.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教师要学会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因此,两位教师应共同备课,共同,安排教学活动.

附:上海市某B>使用本套教材的二个主题计划(月,周)进程表,仅供参考.

我上B>啦主题活动计划

班级:小一班预设日期:20__.9.1-20__.9.28

目标:

1.了解,熟悉B>的生活,有上B>的自豪感.

2.认识B>里的人,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

3.享受与同伴分享食物,游戏的乐趣.

4.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

课程

活动内容安排(预设)

学习

我上B>——我的B>,B>象我家,B>里做游戏,老师我爱你,五颜六色的菜

能干宝宝——爸爸的大口袋,自己动手,自己吃香喷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特别的礼物

开心乐园——快乐宝宝,好朋友,宝宝玩水,亲亲好朋友

游戏

美工区——小纸人,什锦菜,快乐小车

探索区——神奇水世界,拼拼玩玩

生活区——给娃娃喂食,苹果树

运动

1.小兔送蘑菇2.小花鹿3.跳进圆圈

生活

1.做个笑娃 娃2.吃饭

环境创设

创设温馨的家庭式教育环境,帮助幼儿尽早融入集体生活.

分批带领幼儿参观B>的环境,鼓励幼儿大胆摸摸,玩玩不同的玩具.

家长工作

提供新生入园准备细则,引导家长帮助孩子尽早适应B>的集体生活.

2.亲子游艺活动"B>真开心".3.推出家教文章,引导家长关注家园联系栏.

反思与调整:

第1周逐日活动计划

班级:小一班日期:04.9.1-04.9.3

星期

名称

课程

游戏

观察要点

是否能高兴来园,并愿意和老师打招呼.

是否会自由选择玩具.

种类

小社会

区角游戏

角色游戏

材料

拖拉玩具,大串珠,娃娃家餐具等.

运动

要求

愿意和同伴一起玩.

喜欢模仿他人的运动动作

内容

小铃铛

开火车

小铃铛

生活

要求

学习使用餐具,尝试独立进餐.

熟悉盥洗环境.

内容

吃饭不要喂2.悄悄话

学习

个别

观察XX幼儿情绪是否稳定找出其哭闹的主要原因

分组与

集体

我的B>

玩具商店

哥哥姐姐本领大

特色

活动

亲子游艺

好孩子

小电影

观察与总结:

第2周逐日活动计划

班级:小一班日期:04.9.6-04.9.10

星期

名称

课程

游戏

观察要点

是否能愉快来园,愿意自选玩具.

是否愿意和老师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

种类

区角活动

小社会

小社会

区角活动

科常室

材料

娃娃,餐具,大串珠等

运动

要求

愿意跟着老师学做模仿动作.

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

内容

小动物

小动物

小火车

小动物

小火车

生活

要求

愿意自己动手吃饭.

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内容

吃饭不要喂

2.情景表演:漱口

学习

个别

观察XX幼儿在群体中活动的情绪表现,行为,语言表现

分组与

集体

高高兴兴上B>

可爱的小动物

大家一起玩

我的B>

哥哥姐姐的画

特色

活动

好宝宝

图形宝宝找家

找颜色

能干的小手

吹泡泡

观察与总结:

第3周逐日活动计划

班级:小一班日期:04.9.13-04.9.17

星期

名称

课程

游戏

观察要点

是否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

是否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

种类

区角活动

小社会

小社会

区角活动

科常室

材料

大串珠,娃娃,餐具等

运动

要求

愿意和教师一起做模仿动作.

练习跑的动作.

内容

鱼儿游

找宝贝

鱼儿游

找宝贝

鱼儿游

生活

要求

愿意自己吃饭,知道进餐时身体靠紧桌子.

学习擦脸的方法.

内容

情景表演:擦脸

说说:今天吃什么

学习

个别

提醒,鼓励XX幼儿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观察XX幼儿与同伴一起活动时的行为表现.

分组与

集体

我上B>

送玩具回家

我的朋友在哪里

你和我,我和你

大家一起玩

特色

活动

吹泡泡

数字宝宝

盥洗室里谁在哭

香香的大米饭

喂娃娃

观察与总结:

了不起的我主题活动计划

班级:大一班日期:20__.10.8-11.13

目标:

学会关心,爱护,帮助周围的人,体验与人相处,沟通和合作的快乐.

初步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

课程

预设活动

学习

我长大啦——我长大啦,到敬老院去,我做哥哥啦,画自己

我能干——马戏团里的狮子,今天我来做爸爸,荤蔬菜认识,兰兰爱劳动,小

鬼当家,不倒娃娃,小螃蟹找工作

我快乐——街头采访队,我的生日,学做,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

游戏

生活区:和面做饼

探索区:小小食品检验员,纸娃娃

益智区:小鬼当家

运动

集体:小小运动员

分散:我的小脚本领大,踢毽

生活

卫生保洁员,帮弟弟妹妹叠小被,地上真干净,我是小帮手

环境创设

收集相关资料,布置"了不起的我"主题主题墙面

利用社区环境,让幼儿学习体验与人沟通,相处.

家长工作

了解培养幼儿社会性能力的重要性.

家园共同完成幼儿成长纪念册.

调整:

P119我们想知道,我们都是木头人.

第6周逐日活动计划

班级:大一班日期:10.8—10.10

星期

名称

课程

游戏

观察要点

幼儿在建构活动中的构造意图.

与同伴游戏中的规则意识.

材料提供

小社会用具,棋类游戏,图书

种类

美工区

益智区

运动

目标

感受身体运动中的变化,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内容

踢毽

(手眼协调)

踢毽

(手眼协调)

生活

目标

鼓励幼儿有谦让小班弟妹的行为.

内容

混龄活动:与弟弟妹妹一起做蛋糕

学习

个别

分组与

集体

国庆节的夜晚

启蒙

快乐的旅行

特色

乐园

观察与总结:

第7周逐日活动计划

班级:大一班教师:郭静日期:10.11—10.15

星期

名称

课程

游戏

观察要点

幼儿在建构活动中的构造意图.

与同伴游戏中的规则意识.

材料提供

小社会用具,棋类游戏,图书

种 类

结构游戏

小社会

美工区

科常室

智能区

运动

目标

在肢体运动中增强自信心.

锻炼手眼协调动作.

内容

球儿滚滚

(连续拍球)

小脚本领大

(跨跳)

登高

(四肢协调)

踢毽

(球儿跟我走)

小脚本领大

(跨跳)

生活

目标

体验帮助弟弟妹妹的自豪感.

内容

混龄活动:帮弟弟妹妹整理小被

学习

个别

分组与

集体

我做哥哥了

我能行

弟弟妹妹整理衣服

画自己

我长大啦

特色

恐龙去哪里1

恐龙去哪里2

思维训练

破5减1

观察与总结:

第8周逐日活动计划

班级:大一班教师:郭静日期:10.8—10.10

星期

名称

课程

游戏

观察要点

活动时的专注与责任意识.

活动时相互之间的交往.

材料提供

小社会用具,益智玩具,编织材料

种类

结构区

小社会

美工区

科常室

智能区

运动

目标

能跟上音乐节奏学做武术操,练习肩部投掷动作.

内容

球儿跟我走

毛毛虫

(弯腰爬)

小勇士

(追逐跑)

灌篮高手

(肩上投掷)

球儿跟我走

生活

目标

学会正确漱口方;法保持地面干洁.

内容

卫生保洁员

学习

个别

分组与

集体

马戏团的狮子

画自己

朋友来跳舞

爷爷奶奶

的节日

去敬老院

特色

观察与总结:

第9周逐日活动计划

班级:大一班日期:10.25—10.29

星期

名称

课程

游戏

观察要点

对游戏规则的掌握.

能否有始有终地做完一件事.

材料提供

小社会用具,构造积木,编织材料

种类

结构游戏

小社会

美工区

科常室

智能区

运动

目标

1.掌握武术操的正确要领.

2.锻炼交替走.

内容

拍球

(连续拍)

攀登

(四肢协调性)

过桥

(交替走)

风火轮

(行进跳)

蹬梯

(双替走)

生活

目标

知道节约用水,洗好手在水池里甩一甩.

内容

地上真干净;谈话:水的用途.

学习

个别

我的小脚本领大(2)

分组与

集体

兰兰爱劳动

小鬼当家

我来做爸爸

我们都是木头人

特色

破5减(1)

太阳能

破5减(2)

天和地

售货员

观察与总结:

第10周活动计划

班级:大一班日期:11.1-11.5

星期

名称

课程

游戏

观察要点

游戏中的交往,是否有主人的意识.

交流时的语言.

材料提供

小社会玩具,编织材料,拼图.

种类

结构游戏

小社会

美工区

科常室

编织

运动

目标

有节奏地做武术操动作.

锻炼四肢着地爬.

内容

小侦察兵

(四肢着地爬)

小勇士

(追逐跑)

勇敢者的道路

(四肢着地爬)

小侦察兵

(四肢着地爬)

跳一跳

(原地向上跳)

生活

目标

能正确使用洗手液.

内容

小手真干净.

学习

个别

娃娃糕饼店

分组与

集体

我的生日

猜数字

我是能干的小帮手

街头采访队

特色

节日的新装1

宇宙

节日的新装2

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