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8 00:15: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电工上岗培训,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力来源已不再是单一方面而是向多元化转变。作为特种作业的电工,安全是电力工业永恒的主题,企业离开安全就谈不上生产,更谈不上经济效益。
就目前其从业人员也由单一的来自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在职电工,发展到现既有高职院校、技校毕业生,又有刚从农村进入城市、企业的外包工程的新增劳动力;既有下岗后在就业的职工,又有其他岗位的转岗人员。这些人普遍缺乏基本的职业安全意识。也缺乏电工专业方面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相当一部分参加培训,只是为了拿“电工操作证”,至于安全不安全,其他也就不再考虑。分析近年来电力安全事故其主要原因:作业人员未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按章作业,工作负责人现场查勘不到位等。凸显了作业电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责任心不强,或缺乏基本的安全技能等。对维修电工从业人员如何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是安全培训机构培训教师的首要职责与任务。
一、培训机构在执行有关规定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其一没有经过认可的未取得培训资质的也进行培训,其二培训机构为了减少开支,按国家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减少了“授课时数”;有的培训单位组织,由于条件所限,只进行了理论考试,不进行实际操作的考核;其三培训单位考试要求不严,安排闭卷考试,实作开卷考试,更有甚者是由他人代考,自己只是签名。
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基础工作薄弱
其四培训机构安全培训管理工作基础较差,没有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档案。对文化程度考核不很严格,未达到实际文化水平的也参与培训;考核不过关的往往也以已收培训费,帮助“过关”。学员的学籍档案未能如实完整建立等。
三、对特种作业岗前培训和安全意识认识和落实力度不够
从业人员都要有一个企业文化教育和岗前的认知,对真正具体从事的某种岗位具体干什么,能接触或遇到什么技术难题,没有明确的目标,对电工专业术语的掌握也不置可否,按部就班的事情已形成自然。如:什么是短路保护,起到什么作用?高压电气开关有哪几种类型?短路故障怎样排除?其电气设备涉及它们的工作特点和用途。电力系统的安装、运行和维护的相关要求和技术参照指标等等。由此可见,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生产技能是十分必要。为此,我们在培训中及安全生产中加强以下环节:
1.重视职业培训教育机构,建立健全完善培训体制。作为特种作业的主管部门,加强对培训单位的检查,抽查对未按要求操作的单位可以采取不办理证件严重的可停业整顿,主要检查培训机构的教学条件,师资的水平,学员学籍档案的建立等情况。达到提高培训机构的教学条件,师资的水平,保证培训的质量,做好学员学籍档案的建立,维护和管理。同时紧跟职业培训的各项仿真和政策,加强法制观念,与企业共存共赢,更有利于培训机构的发展。
2.管理规范化管理与考核必须规范化。(1)每个培训机构的管理人员必须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去执行。(2)严格按培训大纲和考纲要求,学员登记表,培训时间,课时计划,培训内容及考核等必须符合国家教学大纲规定。并且加强培训现场管理,做到令行禁止,遵章守纪。(3)特别是严格执行“事故责任倒查制”的管理制度。对学员考勤,考核,培训和资料,学员的就业情况等方面认真做好培训档案管理。
3.加强直观教学,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针对参加培训人员普遍素质较低的现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元件,设备及自制的挂图,进行直观教学。在实操课上,教师利用线路模拟板,在介绍模拟板上的元件的同时,介绍它在原理图的符号,以及具体符号在元件上的具体部位。进行原理图分析,让学员弄清主、辅电路,自锁、连锁的关系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最后让学员自己动手,进行接线操作。在对电工进行安全操作培训时我们还严格按照“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即“四措四制”(保证安全的四项技术措施:一是停电,二是验电,三是装设接地线,四是悬挂标志牌和装设遮栏。四项制度包括: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的要求,让学员全面了解和掌握用电安全知识。这样,学员有了感性认识,学习兴趣提高了,也有了学习的自觉性。
作者简介:何琳(1964—),女,广西玉林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技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重点项目“基于多元学业评价理论的高职教育考核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2011JGZ096,主持人:张良军)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95-02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广西某高职院校2010-2012届学生低压维修上岗证(即电工上岗证)考试成绩。
(二)统计法
应用SPSS软件对2010-2012届学生的电工上岗证考试成绩进行基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和差异性统计检验。
二、电工培训基本情况
学生在学校参加电工培训,培训结束后参加由广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的电工上岗证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2010-2012届共有1647人参加培训和考证,其中2010届492人,2011届570人,2012届585人;男生1502人,女生145人;计划内培训1223人,计划外培训424人;电子应用技术专业113人,机电一体化专业431人,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254人,制冷专业200人,电力专业106人,电气自动化专业319人,汽车维修专业224人。
三、结果与分析
(一)总体成绩
1.描述性统计。统计结果表明,总体理论成绩比实操成绩要好;成绩偏度和峰度都不趋于零,都不能看成正态分布,但理论成绩较趋于正态分布。
2.成绩相关性。总体理论成绩与实操成绩相关性检验,相关系数为0.244,显著性(双侧)为:0.000,在 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即理论成绩与实操成绩极其相关。也就是说,理论成绩好的学生实操成绩就好,相反,理论成绩差的学生实操成绩也差。
(二)不同样板差异性检验
1.各届学生成绩差异性。统计结果,三届学生的理论成绩有差异,均值:2012届79.98,2010届78.42,2011届71.73。三届学生的实操成绩相差不大,2012届70.61, 2010届70.36,2011届70.34。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届学生的理论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理论成绩存在显著的届之间差异(F=143.090,P=0.000)。F统计量是平均组间平方和与平均组内平方和的比,如果控制变量的不同水平对观察变量有显著差异,那么观察变量组间离差平方和必然大,F值也就比较大;相反,F值也就比较小;F的相伴概率P小于显著水平,则拒绝零假设,认为控制变量不同水平下各总体均值有显著差异;反之,则认为控制变量不同水平下各总体均值没有显著差异[1]。另外,采用LSD法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三届之间的相伴概率都小于0.05,说明三届理论成绩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别[1]。同理,对不同届学生的实操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实操成绩不存在显著届之间的差异(F=0.151,P=0.860)。对比检验结果得,届之间理论成绩的差异程度比实操成绩的要大。
2.男女学生成绩差异性。统计结果,男女学生的理论成绩相差较大,女生81.02,男生76.24。男女学生的实操成绩相差不大,女生71.04,男生70.38。从成绩分布来看,男生的实操成绩最不趋于正态分布,而男生的理论成绩、女生的理论和实操成绩比较接近正态分布。另外,分四层(届、性别、专业和培训方式)统计均值表明:2012届计划内机电专业女生的理论成绩最好,均值89.20;2011届计划外汽修专业女生的理论成绩最差,均值66.00。2010届计划内机电专业女生和2011届计划内电子专业女生的实操成绩最好,均值77.50;2010届计划外制冷专业女生的实操成绩最差,均值63.00。
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理论成绩的F统计量6.780,t 检验结果:t=-6.725,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则男女学生的理论成绩平均值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同理,实操成绩的F统计量2.504,t=-0.817,相伴概率为0.414,大于显著水平0.05,则男女的实操成绩平均值不存在显著差异。对比T检验结果,男女生之间理论成绩的差异程度比实操成绩的要大。
3.计划内与计划外培训学生成绩差异性。统计结果,计划内与计划外培训学生的理论成绩相差不大,计划内76.97,计划外75.76。计划内与计划外学生的实操成绩相差较大,计划内71.71,计划外66.78,计划外的标准差较大。从偏度和峰度分析结果看,计划内的理论成绩最趋于正态分布,而计划外的实操成绩最不趋于正态分布。
对理论成绩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F=2.351,t=2.273,t的相伴概率为0.023,小于0.05,拒绝T检验的零假设,也就是说,计划内与计划外培训学生的理论成绩平均值存在显著差异。同理,对实操成绩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F=7.658,t=7.933,t的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拒绝T检验的零假设,则计划内与计划外培训学生的实操成绩均值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对比T检验结果可得,计划内与计划外培训学生之间理论成绩的差异程度比实操成绩的要小。
4.不同专业学生成绩差异性。统计结果,理论均值排名依次为:电力79.59—生产过程自动化78.05—机电77.60—汽修77.58—电子76.34—电气74.62—制冷73.73。实操均值排名依次为:生产过程自动化73.95—机电71.83—电力70.88—电气70.70—电子69.87—汽修67.43—制冷66.04;根据7个专业理论成绩和实操成绩偏度与峰度分析结果比较,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实操成绩的分布最趋于正态分布,而制冷专业的实操成绩最不趋于正态分布。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理论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理论成绩存在显著的专业之间差异(F=9.675,P=0.000)。同理,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实操论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实操成绩存在显著的专业之间差异(F=20.762,P=0.000)。对比检验结果得,专业之间理论成绩的差异程度比实操成绩的要小。
四、结论
(一)电工上岗证理论成绩和实操成绩都属于中等水平,理论成绩比实操成绩要好,说明高职学理论知识比操作技能掌握得好。实操成绩与理论成绩正相关。两种成绩偏度和峰度都不趋于零,都不能看成正态分布,相对而言,理论成绩较实操成绩趋于正态分布。
(二)在理论成绩方面,届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012届最好,2011届最差;而实操成绩方面不存在届之间的显著差异。另外的研究表明,电工上岗证理论成绩与学生前期的电工应用技术成绩正相关,说明各届大学生电工理论基础有显著差异,同时也说明,各届大学生在电工培训中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有显著差异,而技能操作培训效果无显著差异。
(三)女生比男生的理论成绩和实操成绩都好,但是理论成绩存在性别间显著差异,而实操成绩无显著差异。说明女大学生的电工理论基础比男生的好,还说明女生的电工培训效果比男生的好。女大学生刚进入大学时,实操技能基础一般比男生差,但是电工考证的实操成绩不比男生差,这是女生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的结果,在电工基础实验以及电工培训中女生表现都比男生积极。
(四)计划内比计划外培训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操成绩都要好。理论成绩存在显著差异性,而实操成绩存在极其显著差异性;即实操成绩的差异性比理论成绩的差异性要大。说明计划内比计划外培训学生的电工基础要好,还说明计划外培训效果没有计划内的好。
(五)不同专业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操成绩都有差异,而且,实操成绩的差异性比理论成绩的差异性要大。说明不同专业的电工理论基础和技能操作基础有显著差异,还说明不同专业的电工培训效果不同。
五、建议
(一)要使考试成绩趋于正态分布,除了加强电工培训单位的科学性管理外;还要提高考核部门的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的科学性,可以定期对理论试卷和实操试卷进行分析,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正。2012届的理论成绩最不趋于正态分布,应该对2012届的理论试卷进行科学性分析,如检查试题区分度、难度、效度等。三届学生的实操成绩都不成正态分布,应该对实操试卷进行科学性分析,除了检查试题区分度、难度、效度外,在每年考证前,还应对考评员进行培训,这样可以使考证评分更具有科学性。
(二)根据实操成绩与理论成绩正相关的特点,可以在前期的电工应用技术或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下功夫,要求学生学好电工理论知识为考取电工上岗证做好准备。还可以在电工培训中,利用各种方法使学生牢固掌握电工理论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电工实操技能的水平。
(三)在电工培训中,要加强对男生的管理,以便提高男生的考试成绩,同时使男生的考试成绩趋于正态分布。特别要关心计划外培训女学生,首先,要让她们克服怕电的心理;其次,培训教师要热情而耐心对计划外培训的女学生进行理论和操作指导;再有,对她们进行榜样教育,让考取电工上岗证的女学生对正在培训的女学生传授经验。
(四)加强计划外培训班的管理,可以成立临时班委会,协助培训教师管理临时培训班的纪律;还可以采用导生制,即培训教师选出几位或十几位平时成绩好的学生充当指导教师,让他们与平时成绩差的学生组成互助小组,好学生带动差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培训效率。另外,增强计划外培训教师的责任意识,对计划外培训学生补习电工理论知识,增加计划外培训学生的技能操作训练时间,切实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技能培训实效,进而使学生的实操成绩接近正态分布。
3、去电工培训学校学习时,培训学校的课程主要是面向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应用的需要,通过强化培训,培养机电一体化装备制造和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应用企业从业人员。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6-0175-01
农村电力系统员工直接肩负了农村电力安全运行、电力营销管理、电力线路设备养护维修、供应电力服务以及许多其他任务。他们是供电企业面向广大农村企业和用户的“流动窗口”,也是农村电力基层工作的主要力量。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加强农村电力管理,保持基层农电工队伍稳定,已成为供电企业的首要任务。
1 当前农电工队伍现状
1.1 薪酬体系设计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因素
近年来,新农村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农电系统建设规模不断广大,使得供电所的工作量大幅增长。与此同时,农电工在工资薪酬和福利待遇方面也有所提高。但现实情况是,农电工对于薪酬增加部分较小,没有达到心理预期,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因素,这样不利于稳定农电工队伍。
1.2 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不高
由于农电工长期工作在基层,受用工身份方面的限制,农电工很少有机会参加到企业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中去,导致一些人没有形成归属感,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都不高。在农电工队伍中普遍存在一种情绪:就算是工作做得再出色,也不能获得与正式工同样的晋升或奖励机会,还不如有一天没一天的混日子。
1.3 整体素质偏低,工作人员流动频繁
大多数农电工来自当地农村,文化程度主要是初中及以下教育层次,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而农电建设是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更新而前进,员工素质偏低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再者,由于供电所管理日趋规范,各项专业化管理逐步推行,有不少积累了丰富工作经验老农电工收入下降很多,他们不得已只有另谋高就,使企业遭受损失。
2 农电工队伍规范化管理措施
2.1 实施全面培训
根据供电所辖区内的农电工素质进行调查摸底,确定农电工队伍大致的文化程度情况,实施开展全面的培训教育计划。对已经录取即将上岗的人员进行封闭式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有职业培训、技能培训、企业文化培训等。培训工作由公司资深的专业骨干为教师,培训学时最少不低于300个学时。刚刚走上岗位的新员工,则由一名拥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师傅带着干,这种一对一式的培训方式,能够使员工尽快掌握农电最基本、最实用的专业操作技能。已经在岗的员工,选择业务能力强素质较高的人员进行重点培训,还可考虑到外地脱产培训;而业务能力弱素质较低的人员加强管理,以先进带后进的方式,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操作技能,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当然,培训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有业务培训与脱产培训互补,分散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等。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全面及多元化的培训计划,全面提高农电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2.2 择优录用,把好员工招聘关
按照供电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工作实际情况,结合企业劳动定员标准,确定招聘员工人数。以公开考试的方式,择优录用人员,做好农电工的招聘组织工作。若招聘人员经过企业系统培训且考核通过合格以后,公司即可与员工签订了一份正式的劳动合同。合同期满后,公司可重新组织考核。考核标准不合格及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人员,公司不再续聘并解除劳动合同或不现录用;考核标准合格及符合相关条件者,可以继续聘用或录用,并进行日常规范管理。
2.3 尝试人才库管理
为了更好地做好农电工队伍的规范化管理,企业可以尝试执行人才库的管理方法。就是对所有农电工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并划分成优、良、中、差四个层次。对评价结果公开公布,接受群众监督。选择评估结果为优的电工收录到企业人才库进行管理。往后,公司人事培训部门、乡镇基层电管部门对人才库里的人员个人发展愿景进行调查,有针对性的实施培训,鼓励和提升他们整体素质。为了防止人才流失,还可以与他们签订相关培训协议,稳定人才队伍。人才库应实施动态的管理,每年考核一次。对于考核不达标者,及时清理出库,旨在确保农电工人才库的真实性,促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2.4 善用政策性激励方法
企业要善用政策性激励方法,建立更为完善激励机制。政策性激励方法主要有,岗位分配、评优争先、推荐上岗等。例如,当专业小组负责人或主要责任的职位空缺时,推荐表现突出的农电工参与竞争;参加公司、省、市级别技术竞赛活动成绩优异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企业还应建立农电工专项人才基金,对有突出业绩的人才实施奖励。
2.5 建立绩效评价
0引言
安全管理是维修电工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受到施工单位普遍关注和重视。通常来说,施工单位都比较注重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规定,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但一些施工单位由于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维修电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导致安全管理存在不足,对电工维修带来不利影响。今后应该转变这种情况,从制度、人员、技术等方面人手,采取有效的改进和完善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提高维修电工的质量和效益。
1新形势下维修电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维修电工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施工单位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对安全管理缺乏足够重视,忽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例如,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维修电工人员配备不足,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职责和权限不明确,难以有效约束日常行为,容易导致相互推诿情况发生,难以形成合力,影响维修电工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另外,相关领导职责不明晰,岗位作业未能严格实施持证上岗制度,导致一些维修电工人员不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甚至出现违规违章操作,带来安全隐患。
1.2维修电工安全管理教育不重视
施工单位未能建立健全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培训机制,对维修电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频次不够,导致一些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未能严格遵循规定操作,影响维修电工的安全。一些施工单位即使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但形式过于单一,局限于采用现场授课、撰写心得等方式对维修电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整个培训和教育过程单调、乏味,难以激发维修电工人员的兴趣,所起的效果也比较有限。未能从根本上提高维修电工的安全意识,影响安全管理水平提高。
1.3维修电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
现场巡视人员不足,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开展现场巡视,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处理。现场电工维修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包括责任制、抽查制、安全用电制、设备安全使用制等没有落实。未能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工序施工安全控制不严,容易导致安全隐患发生。另外,一些单位为了赶工期,工作人员存在疲劳作业情况,F场安全巡视和监督力度不够,每天施工结束后没有对现场全面检查,导致维修电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
2新形势下维修电工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2.1维修电工准备阶段安全管理对策
电工维修前,应该做好准备工作,从制度、人员、技术等方面人手,为保障维修电工安全准备条件。
2.1.1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要成立项目部,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体系,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层层分解维修电工人员的职责,使他们明确职责,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选用技术水平强,基础知识扎实的工作人员,特种作业实施持证上岗制度,并在电工维修中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规定。
2.1.2开展安全教育工作。重视维修电工安全教育,促进他们综合技能提升,让他们学习安全管理知识,提高综合技能。常用安全教育形式为:典型事故分析、专题讲座、办宣传板等,发挥教育和警示作用。增强工作人员安全责任意识,更好指导维修电工的各项工作。
2.1.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结合维修电工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推动安全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还要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更好处理和应对突发事件,降低损失。建立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责任严格落实到位,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2维修电工施工过程安全管理对策
整个维修电工施工过程安全管理中,应该把握重点,不留死角,确保每道工序安全。
2.2.1把握关键环节,保证安全生产。维修电工过程中,要把握关键环节,加强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安全检查制度、专人安全盯岗制度,全面掌握维修电工的基本情况,确保制度落实、检查落实、责任落实,有效保障维修电工安全管理关键环节的安全,防止安全隐患。
2.2.2落实标准化管理,加强全过程控制。标准化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必须全面落实。要对维修电工安全管理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严格执行标准化管理方案,保证每道工序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到位,明确施工单位职责,有效预防安全隐患发生,促进维修电工综合效益提升。
2.3维修电工现场安全管理对策
现场安全管理是重点和核心,也是施工单位必须重视的关键环节。
2.3.1建立作业管理制度。包括作业责任制、施工抽查制、安全交底制、安全用电制、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等,设专职人员监督各项制度落实。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和应对,保障维修电工现场作业安全。
2.3.2严格预防安全事故。严禁无证上岗,特种岗位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做好电气设备维修工作,加强易燃易爆物品保护。注重工序交替、工种交换施工,确保符合要求,预防安全事故。
1、煤矿主要负责人:煤矿正副矿长、正副总工程师等;
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部长(含副职)、科长(含副职)、安全监察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区队长(含副职)等;
3、特种作业人员:
(1)电工作业。含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工,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检修(维修)、试验工,矿山井下电钳工;
(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含焊接工、切割工;
(3)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含起重机械(含电梯)司机,司索工,信号指挥工,安装与维修工;
(4)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含在企业内生产作业区域和施工现场行驶的各类机动车辆驾驶人员;
(5)登高架设作业。含2米以上登高架设、拆除、维修工,高层建筑物表面清洗工。
(6)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含承压锅炉的操作工,锅炉水质化验工;
(7)压力容器作业。含压力容器罐装工、检验工、运输押运工,大型空气压缩机操作工;
(8)制冷作业。含制冷设备安装工、操作工、维修工;
(9)爆破作业。含地面工程爆破、井下爆破工;
(10)矿业通风作业。含主扇风机操作工,瓦斯抽放工,通风安全监测工,测风测尘工;
(11)矿山排水作业。含矿井主排水泵工等,尾矿坝作业工;
(12)矿山安全检查作业。含安全检查工,瓦斯检验工,电气设备防爆检查工;
(13)矿山提升运输作业。含主提升机操作工,(上、下山)绞车操作工,固定胶带输送机操作工,信号工,把勾工;
(14)采掘作业。含采煤机司机,掘进机司机,耙岩机司机,凿岩机司机;
(15)矿山救护作业;
(16)危险物品作业。含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品、放射性物品的操作工、运输押运工、储存保管员;
(17)经国家局批准的其它作业。
4、普通工种:
(1)采煤工:含回料工、下料工、送饭工、支架工、支护工、巷道维修工、零活、回柱、打眼工;
(2)掘进工:含打眼工、迎头工、推车工、送饭工、下料工、锚喷工、支护工、巷道维修工、钉道工;
(3)通风安全工:含风筒工、管子工、风袋工、密闭工、通风工;
(4)大巷轨道工:含轨道维修工、钉道工;
(5)电机车跟车工:含电机车跟车信号工、人行车信号工、挂钩工;
(6)电瓶车司机:含电瓶车跟车信号工、挂钩工、充电工;
(7)小电绞操作工:含挂钩工、信号工翻滚笼司机、放楼工、连续牵引装置(梭车、助行器等)操作工;
(8)输送机司机:含刮板运输机司机、采区运输机司机;
(9)水枪工、枪后工、架空乘人装置(猴车)操作工、验收员、机电安装工、井下钻探工、煤质采样工、乳化液泵站工、矿灯工、上仓司机(选矸系统司机)、拣矸工、安全生产系统监控工;
(10)班组长:采煤班组长、掘进班组长、机电班组长、运输班组长;
(11)煤矿其他从业人员需参加全员安全培训。
5、其他从事安全工作的相关人员:从事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教师、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人员和注册安全工程师等。
二、安全资格证书的有效期限
1、对调整工种岗位、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应当进行专门安全培训。未经安全培训和培训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2、煤矿安全资格证书有效期为4年,每2年由发证单位主管部门复审一次;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每2年由发证单位主管部门复审一次,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含10年)以上的,可4年进行一次复审。证书复审前应参加复训和考核。
3、证书复审包括违法违章记录,负主要责任事故记录,参加复训记录等。复审时间至复审到期前2个月内进行,不按规定办理复审的,按无效证件处理。复审不合格的,须重新参加培训。证书有效期到期前2个月内必须重新培训,领取新证书。
4、证书持有人一岗一证,因岗位变动,应取得相应岗位的证书。根据工作需要,一本证书可登记一个主工种,1—2个兼职工种,但必须经过相应工种的安全培训。
三、处罚规定:
1、未取得相应的“安全资格证书”,一律不准上岗,凡无证上岗的,属严重“三违”行为,给予留用察看处分,对单位党政主管各罚款500元,并责令立即参加安全培训,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准持证上岗;外联人员无证上岗的,一律予以辞退,并罚款1000元。
2、凡已取得“安全资格证书”,但未持证上岗的人员,给予50~500元的罚款。
图纸设计是机电工程的施工中最重要的环节,现阶段大部分施工单位都将钢筋当作防雷接闪器,再通过引下线和接地同等实现电位连接装置。但是此类施工方法一定要在设计的图纸上标明预埋件和连接点,一旦未详细标注,则会对施工的精确度和质量安全产生巨大影响。在实际的施工中,大部分施工单位对施工图设计对工作不重视,只是在电气图上粗略标注,这一做法不利于施工工作的进行。
1.2施工材料和设备有质量问题
设备的的质量会对机电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的影响加大,如果施工材料和设备均存在质量问题,那么机电工程的质量安全一定存在较大的隐患。故在施工材料和设备的选购中,需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同时禁止采购人员以次充好或者购买假冒伪劣材料。对于重要的施工设备,也需控制其质量,对其进行详细检测。
1.3设备型号不符合施工要求
机电工程中施工设备的型号一般是有明确要求的,但依照目前的形势观察,我国的机电设备型号呈现多样性,并未有统一和固定的型号标准,因此,在机电工程的设备采购中,会出现型号匹配不符合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就未在设备材料内明确规定机电设备的型号,因此,采购员采购设备时,就无法准确把握设备型号,造成设备型号与机电工程的施工要求不符的问题。
1.4操作不规范
在机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部分施工工作未给出明确的规范及操作流程,就存在施工人员未按照规定操作的问题,并出现操作失误或者操作不符合规范的现象,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也会增加返工、误工的机率。例如在机电工程的施工中需注意设备吊装的流程,确保其能发挥出正常作用,就算出现问题也能得到快速解决。假设设备吊装的过程中,未依据“配电的设备—电组—冷水机组—冰箱”这一操作流程安装,就会对机电设备检修产生影响。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施工管理水平的持续上升,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得到有效提高,但是机电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需建立一个科学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对机电工程的施工机械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2.机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2.1施工人员的控制
⑴资质和能力的控制:从事机电工程的人员,需具备基本的资质和能力,资质就是要求施工人员能获取有关的资格证书;能力则要求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综合素质等。机电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对人员的资质及能力的控制,就是在机电工程的施工中,对技术比较复杂、施工的难度较大、施工的要求高的部分,需派遣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施工人员进行;而会对机电施工人员造成部分伤害或者难度较大的施工作业,需派遣有从业资格证书的技术人员去操作,以降低对施工人员的伤害程度。
⑵实施培训上岗:由于机电工程存在工序多、难度大、施工工具多等特点,因此,其施工人员需在上岗前进行技术培训,并坚持持证上岗的原则,以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程的施工质量。并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以提高其施工技术。
2.2施工材料的控制
⑴对购买环节进行控制:在机电工程企业购买施工材料和设备时,需让购买人员熟知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采购人员在材料和设备采购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材料的质量和设备的型号。采购完后需建立采购档案,同时需定期对供货商的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测,对材料和设备的购买进行动态的质量管理、控制;
⑵对验收环节进行控制:核对产品的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等材料;抽检或者检验工程材料的时候,需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并以准确反映抽查材料的质量为主;反复多次检测特种产品,确保其与要求相符。
2.3施工设备的控制
⑴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使用施工设备,对于违规或者不按照操作流程操作的工作人员,需给予严惩;
⑵检测设备控制:要求操作人员按照使用要求及操作方法熟练操作,如果出现对操作流程和方法不熟悉的人员,则需对其进行培训合格后上岗,从而通过正确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4施工方法与技术的控制
⑴施工企业的施工方法及操作工艺的控制:在制定施工的方法和操作工艺时,需依据工程实际要求,再结合施工企业的施工能力进行制定工作,同时需综合考虑施工的方法在技术的可实现范围内经济性、操作的难度和工艺的可实施性等因素,同时还需关注施工的进度,并降低施工成本;
⑵施工的方法及操作工艺的控制要点:
①施工人员需严格按照施工的高标准、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施工;
②严格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如操作失误等;
③在施工前便综合考虑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预备措施,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
④加强机电工程的质量预控和工程的质量检验工作;
⑤处理好施工前准备、施工中控制、竣工后检验的工作,确保工程的质量。
特种作业人员是指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对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公司各项安全生产指标的完成,切实搞好单位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公司《安全管理标准》等有关规定,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如下:
1、消灭重伤、死亡事故,杜绝重大设备及火灾事故;
2、做到“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别人伤害。
3、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架子工、焊工、塔吊工、塔吊指挥工、三机工、司机等工种的工人。
4、特种作业人员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定,接受专业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持有效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5、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复审、培训。
6、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还必须接受入场“三级”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7、特种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穿戴好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熟悉作业环境,接受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名确认。
8、作业中应正确使用工、器具,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拆移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安全警示标志、消防器材等。
9、电工应按规定每天做好电工日常巡视维修记录,塔吊工施工电梯操作工应按规定填写交接-班及维修记录。特种工作人员一旦发现不安全因素及险情应立即报告项目部。
本承诺书自签字之日起生效,工程竣工验收后自动终止。
承诺人:
1机电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带动了机电工程的迅速发展,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我虽然在此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同样存在某些问题有待解决。
1.1管理水平低下
就我国目前实况来看,机电工程整体管理水平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而言偏低,而且大多数机电工程被划分为若干个部分由小型的施工公司分包,由于水平的不一,施工整体质量,以及技术得不到有效保。制约机电工程发展的主要因素便是缺乏足够的管理水平,再加之工程分包的出现,每一项目的管理质量更是得不到有效保障,倘若在实际施工时缺乏恰当合理监督,那么不仅增加了验收负担,也直接影响了工程的总体质量。此外,某些企业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投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使用的是质量较差的材料与设备,不按照建筑设计进行施工的问题也相当常见,这无疑是为工程的质量埋下了隐患。
1.2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我国机电工程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专业水平得不到保证,有些人甚至还不明确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便上岗工作。机电工程对于整体建筑工程而言是其的难点,也是其的重点所在,倘若前者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势必会影响后者的顺利进行,也会降低企业效益,同时也会使工程延期。许多施工单位盲目的追求高效益,却忽视了人员素质问题,为了降低成本投入招聘经验不足、水平不高的施工人员,而恰恰是这类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错误频发。使得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1.3施工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施工管理中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如下几方面:责任不明确,人员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较差。虽然某些企业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方案,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却没有严格其方案进行,使得施工责任不能落实到具体个人,使得在工作的实际展开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此外,由于人员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较差,使得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直接影响了工程的顺利进行。人员的综合能力得不到保障,无证上岗的问题未能彻底根除;人员安全问题意识较差,安全对于机电工程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而有些人员为了追求进度或其他原因忽视了安全问题。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部分机电工程相应的施工现场管理相当混乱,不能针对施工材料,包括机电设备进行合理的放置,杂乱无章,未能够做到按照材料的实际用途分类,导致某些材料出现了互相干扰的情况,进而使得材料在具体的使用环节中性能被降低。倘若在施工现场一些材料未能够依据要求摆放的话,那么很容易会出现腐蚀、变形等情况。而且对于一些金属性质的设备如果维护欠妥,可能会缩短设备使用年限。
1.4缺乏合理的施工管理制
施工管理时倘若无恰当科学的管理制度作为依据势必会影响整个施工过程的进行,施工质量也就无法得到保障。再加之转包、分包的现象较多,更是加剧了这一问题。较为频繁,这就使机电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障。现阶段,我国大多数施工公司并没有主动检测的计划,未能够做到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没有项目的检测与研究等,一般均是毫无依据的施工,使得施工过程中问题频发,拖缓了施工进度。不仅浪费了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还增加了成本投入。
2机电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增强机电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
水平不高,专业技能过低是机电从业人员的一个通病,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组织定期的培训,依据市场需求与人员自身特点制定恰当的培训方案。培训后进行相应的考核,只有考核成功后方可上岗工作,为了确保培训效果,也可以制定奖励措施。除了企业自身所组织的培训之外,也可鼓励员工参与外企培训,或者聘请某些具备先进技术的人员进行实践演示。
2.2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要求相关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针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倘若发现隐患需要进行及时的分析与解决。可以针对安全与风险管理,构建一个示意图,并交由相应的监理单位进行审核,在得到相关部门的许可之后,再进行实际的施工。除此之外,在实际的施工是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立醒目的警示牌,标明危险区域,及时处理施工留下来的建筑垃圾,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干净。
2.3健全机电工程监理制度
监理工作主要职能在于确保工程的合理有效。监理工作能够及时发现施工时所可能发生或者已发生的问题,通过具体化的分析进行相应的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工程质量。所以一个恰当完善的监理制度对于机电工程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并健全机电工程监理体系,并促使其作用的发挥。
2.4制定工程验收依据
机电工程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合作双方会签订施工合同,同时会有施工图纸指导施工的进行。而且想要开工,需要各项内容均符合国家规定。所以在工程验收阶段,应当严格依据我国在此方面的质量标准进行验收,并以此作为质量标准依据。
2.5促使竣工结算工作科学规范化
在机电工程竣工之后需要进行验收,在验收合格之后,就需要进行相应的结算工作。结算时需要把施工过程中的费用进行整理,核对无误后向合同另一方申请工程款的结算。而在实际的机电工程施工阶段,由于一系列问题所致使的工程延期问题,或者设备不当所引发的资金损失问题,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及时作出恰当的调整,在双方均满意结果的情况下签字确认。
3结束语
机电工程施工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作,特点在于繁琐复杂,所联系的领域众多,其管理质量的好坏对整体机电工程而言意义重大,关乎着整个机电工程的进度。所以,应当加强此方面的管理工作,并需要就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促使操作流程规范化,进而切实性的提升机电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内容及授课模式的“职业化”已成为当前较为热门的研究主题。高职电工实训作为电工课程的深化环节,无论对电专业还是非电专业都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特别是对通信行业,根据从业标准和国家安监部门要求,所有参加通信工程一线工作的员工都必须具备电工上岗资质。因此,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电工实训应该紧密结合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建立能够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严格参照职业资格标准进行教学和实施。
一、现状及问题
电工实训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模式与教学要求不相适应,教学设备落后、更新缓慢,实训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技术相脱节等问题。要转变思想,改进教学内容,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思路引导下融入新的教学方法,构建开放式电工实训基地,根据实际情况分层次设计电工实训教学过程等。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教学目标是对一门课程授课要求的集中反映,是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设置及学生培养目标实现中所起作用的具体体现。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电工实训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对电工课程内容的进一步巩固,是对电工基础知识的实践验证。因此,电工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一般都会概括为“知、懂、会”三个字。所谓“知”,即让学生知道所训练项目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对项目所涉及知识的初步了解;所谓“懂”,即让学生对训练项目操作流程有较准确的把握,对操作项目的内在原理有一定的了解;所谓“会”,即要求学生能较独立的、安全的完成各项训练科目的基本操作。这样的培养目标固化了课程的知识结构,学生只能局限于掌握所训练的项目,对于课程的“职业化”改革和目前倡导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内容不够“职业化”
教学内容选取的恰当与否是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基础。研究认为,目前电工实训课程内容设置存在两种现象。
一是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许多高职院校的电工实训定位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其教学内容延续着中专时期的几个老项目。对于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及创新意识激发不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是电工实训课程太过专业化,高职院校相关研究人员在改革电工实训课程的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陈旧存在一致的看法,在设法调整的过程中,部分院校将电工实训课程按照维修电工的要求进行了改革,将电气行业领域最先进的技术、标准、工艺等作为了电工实训课程的授课内容,使得非强电专业学生无法很好的接受,偏离了该课程在此类专业中开设的意义。
(三)教学模式陈旧
传统的电工实训一般采用“口授+板书+挂图”的教学模式,理论灌输比例较重,实际操作部分采用演示和学生固定式模仿操作相结合,逐步达到“会-精-快”的训练要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样的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对某个项目或某个实践领域的操作熟练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职业能力的提升促进作用较小。
(四)教学环境落后
电工实训是一门相对枯燥的专业基础课,各高职院校对其发展的重视程度相对其他专业课程较小,导致一直以来教学环境的改善欠缺,设备也相对落后。另外,由于教学内容的固化和教学模式的陈旧,导致教学环境一直停留在原实验室的条件下进行,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先进教学软件的应用程度严重不够。上述条件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实训环境的闭塞导致对外交流的机会减少,服务企业的功能得不到有效施展,形成一种不良的循环。
根据当前企业需求,结合电工上岗证认证标准,深度改革电工实训环节,通过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改善教学环境等步骤,解决电工实训存在的问题,使该课程真正发挥其专业基础课的作用,同时也使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企业。
二、课程改革
(一)教学目标明确化
高职电工实训是高职工科类(含电子、通信、电力、电气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一般安排在高职第二学期电工基础授课结束,作为知识巩固、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确立和基本用电安全常识树立的重要环节。
对于上述工科专业学生,电工上岗证已经被确立为上岗的重要指标,因此,很多院校都会对学生在在校期间专门集中进行培训认证。其认证的目标可以概括如下:使学生获得一般电气类工作岗位必备的电气测量、电路连接及电动机和触电急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日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打下基础,同时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迁移能力、环境整理整顿能力和安全生产能力以及执行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
该目标可分为三部分内容:即知识学习目标、技能训练目标和素质形成目标。对于知识目标的要求是学生能用相关知识描述问题;对于技能目标的要求是学生能使用工具完成常见技能任务;对于素质形成目标则是要在日常的学习和训练中逐渐养成符合素质要求的行为习惯。
目标与电工实训环节培养目标存在相互渗透的内容,因此,可以将两者进行结合,即电工实训环节可作为学生电工上岗证认证前培训的一部分。使学生在该环节结束后达到上岗证认证的要求,并能够直接参加认证。达到节省人力资源、节约培养成本、提高实训环节效率的目的。因此,该环节的教学目标可以进一步明确为:使学生具备一般电气类工作岗位必备的电工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基本用电安全常识及触电急救能力,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电工)资格认证及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职业化
高职学生培养目标向职业化发展一直是社会和高校最为关注的课题,教学内容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根据对课程培养目标的研究和重新确立的要求,教学内容应进行相应的改革。其改革的方向应紧密结合电工上岗认证要求、结合各项能力培养目标及电工实训课程培养目标。改革按照项目化教学设计,设计思路如下:一是分析各知识点的布局,确定学习任务;二是根据各学习任务明确该任务的学习目标,细化各项技能训练内容、要求及方式,明确考核标准;三是明确各模块授课学时。
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充分考虑职业化,由于该课程是作为普通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因此内容不能过于专业化(电专业除外),但也不能停留在电工基础水平,介于两者之间,让学生在过程中不仅掌握电工基础知识,达到认证要求,还能较全面的了解用电的基本常识,让所学知识对接各类相关企业的基本职业要求,使学生学完后能够从事基本的电工工作。根据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按照电工课程理论知识由浅入深的结构层次,选取安全用电影视赏析、火灾消防演练、触电急救演练、室内照明电路安装、低压配电箱安装、三相异步电动机典型控制电路设计与安装等项目为载体进行内容编排,使学生达到电工上岗证认证的标准,并配备相应设计项目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模式一体化
一体化教学是各高职院校在各类课程中一直改革推进的方向。对于高职电工实训课程,既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采用一体化教学是较为合适的实现手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有一支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队伍共同完成,要求能充分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提炼和分配知识技能要点,合理设计项目任务,细化各任务实施步骤,并能在授课过程中掌控全局,以学生为主导进行引领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本文列举“三相异步电动机典型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安装”项目的教学内容编排案例进一步说明该课程一体化授课的组织形式。
三相异步电动机典型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安装:
1.实训目的和要求
熟悉常用低压配电电器、低压控制电路的结构,能拆装、检修开关、按钮、交流接触器等低压电器。
能正确地将三相异步电动机接入电源并正确使用,能对电动机使用过程中一些数据进行测试。
能规范地进行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2.实训器材
(1)三相异步电动机1台;
(2)交流接触器2个;
(3)热继电器1个;
(4)熔断器5个;
(5)按钮3个;
(6)空气开关1个;
(7)导线、端子板等。
3.实训内容
一是熟悉电路元件。检查所需要的元器件的质量,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规定要求,否则应予以更换。对照电路图寻找并且熟悉电路的组成元件,在空白纸上按照比例画出以下元器件相对的安装位置,并且标明该元件在电路图上的代号:
(1)熔断器:FU1、FU2
(2)接触器:KM1、KM2
(3)热继电器:FR
(4)按钮:SB1、SB2、SB3
(5)空气开关:QS
(6)三相异步电动机:M
(7)端子板:XT
二是将学生分为5大组,每大组分为3小组,各小组分别负责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3块电路的设计和连接。要求各大组能根据电路图,在控制板上安装所有的电器元件,元件排列要求合理、整齐、匀称、间距合理,元件紧固程度适当。
三是各小组根据负责电路图,进行布线。要求“横平竖直,直角弯线,少用导线少交叉,多线并拢紧贴安装板一起走。”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接点牢靠,不松动,不压绝缘层,不露铜过长等。
四是各大组将各分电路集合,形成完成的控制电路,要求仔细检查,尤其是各电路之间的衔接部分,更应反复查验。
五是经指导教师检查通电运行。
六是观察接触器KM对电路的影响。改变接触器KM1常闭常开触点的接线顺序,观察电动机的转动情况。改变KM1、KM2的位置,观察电动机转动情况。
七是热继电器FR的作用。撤除热继电器,观察电动机转动情况,并作比较。
八是观察按钮SB对电路的影响。改变SB1的接线顺序,观察电动机的转动变化。改变SB2的接线顺序,观察电动机的转动变化。改变SB3的接线顺序,观察电动机的转动变化。
九是各大组从以上变化中,任选1个,设置完成后,互相交换电路,找出故障所在,并记录在下表中:
参考文献
[1]任晓敏.关于高职院校电工实训教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索[J].职教广角,2012(7-8).
[2]朱楠高职维修电工实训一体化教学初探[J].教育论丛,2012,(11).
[3]徐国华等.非电专业学生电工技能培训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4).
[4]叶莹电工实训教学的改革探索[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5]刘安宁.分层次教学在电工实训中的应用探索[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6]马丽娟,王平安.电工实训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