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销优化策略模板(10篇)

时间:2024-02-18 16:00:4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促销优化策略,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促销优化策略

篇1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谈到开放,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观。“开放”二字也绝不能理解为简单的一个问题,一个情境或者一道练习的开放,而是整堂课(包括课前、课中及课后)的开放。因此,教师也不能局限于就教材教教材,而要客观认识教材,活用教材,利用好身边的生活中的资源。

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应该是民主、和谐的代名词,它应让人心灵舒展。教师在教学中应有如下的意识:以营造出情意共鸣、信息畅通、思维活跃、创新精神涌动的和谐环境为目标;课堂上提倡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质疑的学习习惯,提倡猜想、验证、讨论分析、合情推理、议疑答疑的交流方式。真正实现教与学是一种交往、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与共建。

例如:教学“减法的性质”一课时,我首先创设生活情境:小明家里有个小客人要来,妈妈要他去买点吃的。然后给学生提供了以下材料:薯片每袋8元、汽水每瓶3元、八宝粥每听5元、大雪碧每瓶6元。用30元钱去买这些商品,你打算买什么,买多少?应找回多少钱?

在解答这一实际问题过程中,学生采取的策略显然不唯一:有买两样食品的,30-(8+3)、30-(8+6)、30-(5+3+3);有买三样的,30-(8+3+5)、30-(5+5+8+6)。即使是同样的买法,学生的思维过程也不尽相同……

这样的教学以生活实例代替了课本上原本比较抽象的例题,既让学生有一个切实的具体体验,调动起学生积极性,更是在内容的展开过程中熟练了此类问题的数量关系,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人生经验,培养了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一学生阐述了自己选择食品的合理性:列式30-(6+6+8+8),因为汽水和雪碧都是饮料,买了两瓶雪碧,汽水就不用买了,薯片买两袋够了,可以开包大家一起吃嘛。

本节课通过合理情境的创设与导入,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展示和提高了自己的各方面才能,把学生先天的个性展示得淋漓尽致。

二、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是有效学习的保证

学习材料是学生个性思维的依托,教师教学所选的材料都应该是精心设计的。它要能面向全体学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可选择性。教师能够根据教学资源设计一些适合学生的具有探究价值的开放性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提供具有丰富现实背景的素材,增加材料的选择性和教学的自由度。

例如教学“质数与合数”一课。传统教法是从所给的数中,先找出它们各自的约数个数有几个,再对这些数进行分类。而在实际教学中,我结合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灵感,设计如下活动:让学生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来拼长方形,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发现:2个小正方形只能拼成一种大长方形,同样3个小正方形、5个、7个等也只能拼成一种大长方形;而4个、8个、9个……小正方形却可以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大长方形。在操作观察、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发现可以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小正方形个数有3个或3个以上的质因数,而只拼成一种长方形的小正方形个数只有两个质因数。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拼图“做数学”,经历探索“质数”、“合数”模型的过程,对概念认识充分,印象深刻。

开放的教学过程是对学生课堂表现和实际需要的开放。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数学教学根本目的不单是教会学生解答,掌握结论,而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因此,通过开放式的教学,可以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封闭式过程,构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再发现问题……”的开放式过程。

三、优化教学方式和数学问题是有效学习的关键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之一。《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只有主动参与,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牢牢把握“凡是学生能自己思考的,决不暗示;凡是学生能自己得出的,决不包办”。

例如:教学“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时,我先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问题情境:老师要买三箱牛奶,每箱24元,应该共付多少钱?再鼓励每个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高效率地进行思考,进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有效的发展。学生中出现了如下做法:

生1:24+24=48,48+24=72;

生2:24+24+24=72;

生3:24×3=72;

生4:将24看作8×3,8×3×3=9×8=72;

生5:24×2+24=72;

生6:4×3=12,20×3=60,60+12=72……

试想,如果学生拿出方法后,马上就进行优化,学生可能就会觉得:既然我的方法不是最优的,还是学老师的方法吧。因此,针对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师不可急于归纳,而应继续让学生计算其他的算法,在不断尝试、探索中领悟到哪种方法是最优的。这样,学生成了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不同的学生学到了不同的数学。

开放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数学开放题一般具有如下特点:①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②常常通过实际问题提出;③全体学生都可参与;④在寻求解答的过程中可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的重建;⑤在求解的过程中往往可引出新的问题;⑥教师难以用注入式进行教学。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适时适量的开放训练对学生有效学习的开展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这是我在教学“平均数”一课时的情境讨论题:

篇2

旅游产品宣传是旅游业为了树立良好的形象,开拓市场,吸引旅游者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关旅游产品的信息传递和沟通的各种活动。旅游产品宣传促销的重要性超过了其它商品市场。它不但可以树立起旅游产品的具体形象,提高市场知名度并将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从而缩小经营者与顾客,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距离,激起消费和购买的欲望,还能加深消费者对旅游地的了解,增加旅游消费,提高旅游者对旅游的情趣。旅游宣传具有特殊的促销作用,能否把旅游市场做大,不仅取决于旅游产品能否适销对路,而且取决于宣传促销是否到位。对于旅游产品销售,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促进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将旅游宣传活动称为旅游业的“开路先锋”。

河北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现状

有“燕赵”之称的河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化历史悠久。早在五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就在河北由征战到融合,开创了中华文明史。春秋战国时期河北地属燕国和赵国。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其历史影响了河北深厚的文化积淀。河北也是全国惟一兼有海滨、平原、湖泊、丘陵、山地、高原的省份,种类齐全的地形地貌和温和宜人的气候,造就了河北独特秀美的自然风光。它现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80处,居全国第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居全国第三。此外,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4座,国家AAAA旅游景区16处,全国十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9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壮丽的河山,使河北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资源大省,成为新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热点地区之一。

河北旅游宣传促销现状

近几年来,河北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以政府指导和组织协调为主导,试图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与推介河北的主导发展方向。在省政府、旅游局的领导下,各市、地级政府和旅游部门采取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宣传促销手段,对河北旅游文化进行了大力的宣传推介,极大地提高了河北的知名度,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宣传推介河北旅游。俄日韩一直是河北省重要的境外客源地市场。通过邀请旅行商、记者来省内考察,举办旅游业务洽谈会、旅行商恳谈会,赴外举办旅游推介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开通包机和游船航线,与当地旅行社合作,在其电视台合作拍摄反映河北旅游文化的纪录片,并在电视台、电台及报纸等平面媒体播放刊登广告、专题节目、旅游图文、参加旅游论坛等形式,形成了河北旅游宣传的立体化传播。

注重和加强旅游品牌的宣传力度。河北省根据自身的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精心设计推出了承德皇家风情、秦唐滨海休闲、张承草原冰雪、保定山水文化、石家庄红色激情、燕赵历史文化等精品旅游线路,这些线路基本涵盖了河北省的精华景区。

积极拓展合作空间,扩大影响范围。河北省旅游局积极寻求与媒体和其它旅游组织或企业的合作,扩大宣传的范围,如与河北日报合作,联合举办了“2009选美河北――河北最美30景”评选活动;与台湾中华两岸旅行协会合作,组织台湾旅行商来我省考察参观,举办了“冀台旅游合作恳谈会”;与周边旅游局合作,联合推出“寻找我最喜爱的短途旅游线路”评选及文化展示活动;与一些航空公司合作,在重点航线航班上或营业部、值机柜台放置旅游宣传品;举办空中文化体验之旅――河北旅游文化周活动等。通过与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和国家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使河北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引起了更为广泛的关注。

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旅游宣传促销手段。积极举办各类大型旅游节和多种形式宣传活动。近年来,河北省各地培育了众多主题鲜明、影响较大、特点突出的旅游节庆和旅游宣传活动:秦皇岛山海关旅游文化节、邢台太行山旅游文化节、中国承德国际旅游文化节、张承坝上草原节、廊坊热气球节、中国崇礼国际滑雪节、石家庄清凉山冰雪旅游文化节、保定敬老健身节、中国国际狼牙山登山节、邯郸太极拳国际交流大会、邯郸女娲文化节、野三坡开山节、易县时尚露营音乐节及“2007魅力河北行”、“2007百姓最喜爱的河北魅力景区”评选、“对话・体验新唐山”、“山庄月、中华情”中秋双语晚会、“2010走进世博-旅游大篷车”等,有力拓展了河北省节庆旅游市场,吸引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在国内外举办旅游推介会,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展销会、博览会,开展直接的面对面的宣传促销。通过利用中国国际和国内旅游交易会、中国旅游交易会、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华中旅游博览会、厦门海峡两岸旅游博览会、苏州国内旅游交易会、昆明国际旅游交易会、北京地坛冬春季书市、天津旅游产业节、2010年上海世博会河北周、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展会平台,多层面展示了河北省旅游整体形象。此外,赴海外多次参加各类旅游会展及举办河北旅游推介会。

河北旅游文化宣传促销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对策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继续加大宣传促销投入。宣传促销需要有持续性,这就需要大量资金,政府可以通过设立旅游业发展基金、建立旅游宣传促销专项资金、规定旅游企业(主要是旅行社、饭店、景区景点)从营业收入中提留一定比例的宣传促销费用,专款专用①,积极鼓励和引导个体和私营企业参与旅游宣传促销,多渠道筹资,不断增加宣传促销投入。

加强整体宣传意识、促进旅游企业参与合作、共同促销。旅游是需要联合发展的,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和旅游产品难以有所作为,只有以政府为主导,景区、景点、饭店、旅行社、交通运输、社会共同参与,各方加强联合促销,依靠整体力量,形成一种“同呼吸共命运”的思想,共同开展联合促销,这才是“旅游形象宣传”与“旅游产品促销”实现结合、产生最大效益的必有之路,同时也可以避免重复浪费。

注重外宣与内宣相结合。宣传推广不能只是“眼睛向外”,外面的声势很大,而家里的雨点不多。要注重旅游宣传的全社会参与,发挥社会成员在宣传旅游形象中的积极作用。在对内宣传上要形成配套的城市旅游宣传服务体系,除了注重利用传统型的节庆节日、学生假日、双休日等机遇做宣传②,还要在个市区内树立大型的旅游形象广告和标牌,在大型商店、超市里摆放独特新颖、上档次的旅游宣传品③,增加市民对自己居住的省市了解度,同时加强同社区的合作,提高市民对旅游城市的重视率、对游客殷勤度、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市民的自豪感。

加强对公众的宜传,注重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旅游市场扩大的根本在于对公众的宜传。实际上,只要公众有需求,旅行商就会顺应市场并且开发产品扩大市场。在利用媒体进行旅游宣传促销时,要注意宣传的内容。首先,要打好季节时间差,以人无我有的独特资源吸引游客。可以组织名作家、记者或专人,深入景点景区对整个景区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挖掘,然后通过归纳、整理,形成有创意的专题性或通俗易懂的小说、历史故事等文体,并在一切可以利用的报刊、电视等媒体上刊播,进行长期地广泛宣传。同时,要不断创新宣传促销的方式:在某些重点景区(点)开展一些文化艺术活动、召开学术研讨会、摄影等类型的比赛等;从城市形象塑造的角度宣传与推介。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营造良好氛围构建全民参与。做好旅游宣传促销工作,离不开高素质、会经营、懂管理、善导游的人才去挖掘推介。要把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作为旅游战略的首要工作来抓,按照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编制人才培训规划,加强对各类从业人员的教育、再教育,建立中高级旅游人才引进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旅游立市、旅游立县”认识,营造“旅游为人人,人人为旅游”的良好氛围,让旅游业的发展与市民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宣传深入人心,激发公众参与构建河北特色旅游文化的热情,提升公众的文化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对特殊环境和文化的认同和善待,自觉认识到地方文化和文脉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同时教育市民纠正不良习性,陶冶高雅情操④。(作者为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文化旅游资源宣传策略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03048)

注释

①李顺芳:“加强旅游宣传促销,促进龙岩旅游经济发展”,《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篇3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仔细地审视当今热闹而又真实的课堂探究,更多地关注探究点的学情匹配、问题创设、方法指导、动态生成、氛围营造。本文就化学课堂如何促进学生有效探究,结合自己在实际授课和听课过程的一些体会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了解起点,预设合乎学情的探究点

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如果事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不够,甚至全然不知,那么教学中肯定存在盲目性,知识点的处理往往不是过难就是偏易,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学效果很难达到理想的目的。课堂探究也是如此,探究点的预设首先要关注、了解教学的对象――学生,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与所要探究的新知识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充分考虑学生目前的学习能力和经验与所要完成的探究任务是否相匹配、相适应。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可以探究、值得探究,哪些知识探究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案例1】对苏教版《化学2》(必修)“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中,受门捷列夫编制周期表的经历的启发,我决定把元素周期律的教学预设成模拟历史史实的探究性学习过程。把1~18号元素的原子序数、名称、符号、原子量、主要化合价等写在卡片上,把顺序打乱后作为信息提供给各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分析资料中的规律,进而编制出合理的元素周期表。任务布置下去后,学生们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探究的热情,好几个小组很快就“编制”好了,但问及编制依据及所编制的周期表中所隐含的规律却很少有学生能说得清、道得明。为什么模拟历史史实所设计的探究过程却不能取得预期的结果呢?课后对学生进行了解,原来周期表在初中就已要求背1~18号,当他们看到元素符号与名称时,就会不由自主地从记忆库中提取有关元素周期表结构的表象,并回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所以课上学生普遍的做法是:首先找出某元素的名称与符号,然后回忆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默写在纸上,待所有元素都对应了相应的位置后,就“编制”好了。这样的学习过程与其说是“编制”,不如说是“回忆”。

在感叹探究过程流于形式的同时,我认识到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在探究活动中的重要性,探究点的预设一定要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尽可能与学生的实际贴近,否则就会出现“桃子”长得过高学生摘不到、过低不用费力即可摘到的现象。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探究,根据学情量体裁衣,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需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课题展开探究,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体。这样的探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探究。

二、巧设疑问,激发学生有效探究

探究只有与思维相伴相行,才是有效的。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因此探究式学习也常被人们称为“问题导向式”的学习。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是学习者思想汇集的中心和焦点。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适合探究、值得探究的问题是进行过程探究的起点和成败的关键。教师要着力将探究点进行问题化设计,即将各探究点精心设计成问题情境,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以问题为教学纽带,始终把对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为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猜想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述与交流。

【案例2】对苏教版《化学2》(必修)“乙醇的分子结构”的教学中,为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探究,我创设了以下渐进式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逐步探究乙醇的分子结构:

①有一物质真奇怪,少饮有益多饮害,可消毒来可烧菜,有人害怕有人爱。想一想这是什么物质?

②现代技术已测出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可以看作是乙烷(C2H6)分子中多了一个氧原子。请大家设想在乙烷分子中插入一个氧原子会是什么情况?有几种可能?画出它可能的结构。

③乙醇的分子结构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二者分子结构中氢原子的位置各有几种情况?可以用实验的方法加以区别吗?

④你知道金属Na通常保存在什么物质中吗?从这一事实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⑤已知实验测得1mol乙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只生成0.5mol氢气,你认为乙醇的分子结构应该是怎样的?

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催化剂”,从问题出发设计课堂探究,学生自始至终在问题驱动下动手动脑,积极思考。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的探究活动中,这都是有较高思考价值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有效的探究、真正的学有所思。

三、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新课程强调“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体验探求知识的过程,并学会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学生进行探究不仅是经历与科学家一样的探索过程,更为重要的是感受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科学思想,可以说“过程与方法”是科学探究的核心。

【案例3】在苏教版《化学2》(必修)中“元素周期表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族的递变”的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设计探究第一主族的金属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通过列表的形式感悟第一主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似之处和递变规律,再结合对照实验比较金属钠、钾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得出金属钾的活泼性强于钠。随后又播放了铷、铯与水反应的“震撼实验景观”,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钠、钾、铷、铯金属性的递增。体会过程、感悟方法。这一过程中,“采用对照实验比较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重要化学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有了这些方法支撑,学生就可以根据第七主族的原子结构特点自己预测第七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并自行设计科学探究方案加以解决。

“授之以渔”,使学生完全“自主”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但是学生自主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把握适当的时机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才能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去获取知识,发展思维,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

四、捕捉生成,启发学生拓展探究

课堂探究的动态生成是指在师生、生生合作、对话、碰撞的探究活动中,教师以即时出现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和情境或观点为契机,调整或改变预案,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从而达成或拓展探究目标,使探究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4】在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中“乙烯的性质”的教学中先组织活动探究: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到170℃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结果溴水褪色。就此现象提问学生“能否证明有乙烯生成?”大多数学生都明确表示可以,也有学生若有所思:“刚才使溴水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乙烯”。问其原因,学生答道:“生成的气体中除了有乙烯还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也能使溴水褪色。”对于这个“意外的回答”我满心欢喜却不动声色地加以引导:“有什么依据说明有SO2产生?”学生认为可以从烧瓶中的液体变黑的现象推断出有SO2产生。(评价:学生考虑到乙醇被浓硫酸炭化后,生成的碳会和浓硫酸产生SO2、CO2。SO2具有还原性,可以和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同样使溴水褪色。将氧化还原的知识点应用到这个探究点,考虑很周全。)我顺势启发:“SO2是如何产生的?究竟如何才能证明C2H4确实存在?能不能设计方案,若方案合理,我可以提供实验条件供大家验证。”(这样一说学生饶有兴趣,进入了激烈的讨论,新探究点生成。)经讨论,学生拿出了解决方案,确定乙烯的存在要先除去SO2气体的干扰:气体―品红溶液―NaOH溶液―品红溶液―溴水。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课堂探究中学生提出的想法或得出的实验结论,不是教师和学生能主观决定或能预设到的,再好的探究预案与课堂实施之间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善于发现学生质疑中可贵的探究意识,敏锐捕捉有探究价值的信息,整合、丰富、深化原探究点,使探究富有灵性,彰显智慧。

五、营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探究

为了营造良好的气氛,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1.在思想上要充分尊重学生;2.在操作上要给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意见的时间和空间;3.在评价上要更新价值标准,更多地从学生综合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学生,而不是简单地依据答案的正误来评价。

【案例5】曾经听过关于“二氧化碳的制取探究”的一堂课,学生在教师环环相扣的问题驱动下动脑、动手、探究组装出多种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教师把握时机,鼓励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让每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说出确定装置的依据,评价装置的优缺点,并完善装置的功能,很好地创设了一种争先恐后展示装置、合理有序解决问题的氛围,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成绩,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将课堂探究活动推向。装置探究出以后,又适时让学生讨论归纳制取CO2的主要步骤,并亲手实践制取一瓶CO2,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喜悦和面对失败的勇气。课接近尾声时,教师选择了两套有代表性的装置进行总结:“制取装置的探究让我们亲历了一种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完善的探究过程。”揭示了探究活动的意义及内涵,学生意犹未尽,仿佛还沉浸在知识的探索过程……

这样一堂课听下来,每个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它的过程价值和心理价值,通过教师对学生每一个合理思维过程的肯定,学生不但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而且享受了思维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思维自信心和积极探究的勇气。

综上所述,促进学生有效探究的途径很多,关键是要注重以上几点,并使之保持合理的张力,有机融合、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探究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效力,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2003.

[2]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篇4

1 幼儿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1.1幼儿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影响幼儿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大体来说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社会方面的因素

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人们一味的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在考试体制中人们也以考试科目的成绩决定一切、以智育第一的价值观念来衡量幼儿,使人们丧失了把幼儿培养成社会的人的方向性,从而过早地对幼儿进行智育方面的教育,而忽视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方面的教育。

第二,家庭方面的因素

现在的家庭结构有核心家庭和三代或四代共居的大家庭。子女在家庭中 是父母的唯一宝贝,他们整天与父辈、祖辈交往,只有亲子、亲孙的纵向关系,而无兄弟姊妹的横向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幼儿的教养态度是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从一些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看,年青一代社会化失败的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家庭方面的因素却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例如北京西城区工读学校两个班48人中,家长或其他成员有教唆行为或不良薰染作用的有16人;家庭教育不当(包括溺爱和方法简单粗暴等)也是16人;家庭自然结构破裂,父母吵架、离婚,孩子得不到应有教育的9人。上述三项占了85%以上。

第三,幼儿园方面的因素

目前绝大多数幼儿园只重视发展幼儿的智力,忽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的教师认为按幼教《纲要》要求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太麻烦,还不如教孩子几个字迎合家长。所以,即使有了有关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教学内容,也不按照这些要求安排幼儿的活动。

2 家庭教育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幼儿社会化是一个主动适应社会文化环境、接受社会规范的过程。家长作为幼儿初期社会化的主要教育者,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幼儿是否适应社会的发展,是否能独立自主的生活是与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分不开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掌握正确且有效的方法来教育幼儿,从而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使之适应社会的发展。

2.1摆正幼儿在家庭中的位置

目前独生子女成为家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而独生子女家庭中成人对幼儿的爱往往存在着单向的爱、片面的爱和溺爱三种现象。幼儿在家中随心所欲,使其形成了“自我中心、众人为我”的心理定势。这种“优势心理”与正常的社会交往所需的平等合作精神是相违背的。要促使幼儿社会化,首先必须摆正幼儿在家庭中的位置,使他们成为家庭中的一员,按照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要求他们,让幼儿懂得爱别人和被别人爱应该是双向的,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逐步树立平等合作的意识,为今后顺利地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2.2扩大幼儿的同伴交往圈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幼儿的智力发展和社会化进程主要是在他们和比自己更成熟的社会成员一起活动、一起相互作用之下,逐渐完成的。用维果茨基的话来说,年龄稍大的幼儿在和年龄稍小的幼儿一起玩的时候,同时就充当着年龄稍小幼儿的指导者角色,他们通常并不手把手地教年龄稍小幼儿做事情,而只是在旁边以教训的口气“点拨”他们,这种点拨的作用,好比盖房子时要先搭个脚手架。正是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年龄稍小幼儿再结合自身的特点完成了社会化进程。

就这样,孩子们在一起玩耍中,学会了做事情,懂得了好多不懂的东西,知道了好多游戏规则和社会规则,他们的智慧增长了,社会化进程也循序渐进地完成了。

所以,无论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幼儿的伙伴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同伴是个大学校”这个说法一点也不过分。

2.3要为幼儿的社交增强信心

大多数社会情境都带有冒险的因素,需要人的勇气。与人交往的时候,可能会有被忽视、拒绝的危险,让你感到尴尬、无能、不知所措。害羞的人为了避免这些危险,往往逃避社会交往;被拒绝的人由于害怕被再次拒绝,逐渐地缩小自己的社交圈。他们不敢接近他人,拒绝加入社会活动,害怕当众发言,这些问题的根源都在于缺乏社交自信。

增强社交信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各种社交情境中冒冒险,让孩子发现忽视、拒绝、尴尬只会带来一点不舒服的感觉,没有什么可怕的。社交冒险能带来成功,尤其是当幼儿事先已经学会了一些相关的技能时。如果他们失败了,我们一定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2.4要训练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

到了幼儿期,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愿望日益强烈,但缺乏社会交往技能,因此,同伴间的矛盾冲突也迅速增加,如果父母在这时给予正确的社会交往技能教育,就能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增进积极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也能满足幼儿与同伴相处的社会需要。这些技能主要包括礼貌、交谈、合作、助人和仪表等。这些社会技能多数幼儿通过平时社会实践的经验积累也能慢慢地掌握,但父母如果注意培养可以使幼儿的社会化过程更好更快。

社会交往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社会关系好坏、事业的成功与失败以及人在社会上的吸引力和别人对他的满意度。大量的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技能所导致的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取得学业成功的必要前提。

2.5重视家庭中隐性教育因素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家庭中存在着许多隐性教育因素,如家庭气氛、家庭环境布置、家庭人际关系、父母的言行等。这些因素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都不能低估,因为幼儿的感受性极高,模仿力、受感染力极强,这些教育因素必须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为幼儿的社会化及各方面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我们来拿电视和网络对幼儿的影响来说,现在社会是一个网络的社会,是一个全速发展的社会,幼儿接触网络和电视是一种必然,网站和电视上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图文动画的结合,加上网上同辈群体的互助和前辈的指导,使幼儿获得多重感受,形成多元化的认识,促进了幼儿社会化的进程。但是网络内容五花八门,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适合幼儿去接受,这就需要父母对幼儿进行积极的引导,让网络成为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让幼儿通过网络与社会接触,从而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

幼儿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将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问题,只要我们父母和教师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交往的机会,使用正确有效的教养方式,相信孩子们会健康地成长起来,成为社会人,完成社会化,担负起明天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周运清,社会学概论 [M],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 赵忠心,家庭教育学 [M],人民教育出版社

[3] 纪红艳,论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J],教育科学论坛,2005年第9期

篇5

1.教师个人观念的问题

受高考硬性条件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给课堂互动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一些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而没有带领学生从书本知识的学习升华到知识的应用。更多的时候,他们对自己积累的经验和技能感到满足,没有继续学习的动力,这样也就不能吸取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固化的思维也让这些老师很难有创新意识,形成了一种死板的教学模式,而有效的课堂互动是不能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存活的。

2.教师仍然在教学上占据主导地位

新课改之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之前教师占主导,学生服从的关系转变成以学生为主导的新课堂秩序。但是,新课改执行这么久以来,课堂关系的转变并没有完成得很彻底,有些学校仍以教师是课堂中的绝对主角,由教到学依然是一个单向的行为,学生还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主见、没有思考,师生之间的互动在这样的课堂上少之又少。

3.互动方式选择不当

有些课堂有互动,但是互动效果却很不理想,这是互动方式或者内容选择不恰当的结果,可能在内容上、形式上、实际上都选择不正确。甚至互动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老旧、内容死板,没有让学生真正对其产生兴趣。教师在设计互动方案的时候,不仅要结合课堂内容,更要找准学生感兴趣的点,只有成功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要参与的欲望,才能形成双方之间的你来我往,否则,只是教师在唱独角戏。

二、如何成功地策划课堂互动环节

良好的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方之间在轻松的环境下自然而然达成的一种知识传输和讨论的过程,而不是谁主宰谁的必定关系。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能够不断地推动双方之间良性的发展,在促进双方感情的基础上更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学生的成长。所以,教师需要用心设计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不断地改变方法和形式,使之成为一把促进学习的利剑。

1.情景设计

情景学习是一种很好的互动教学形式,它能够通过一个教学情景迅速地勾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其想要参与其中,探寻其中的奥秘。它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问题或者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去完成并得到结果。如果完成得顺利很容易让学生得到成就感,周而复始,可以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之一头扎入知识的海洋中去。例如,在学习盐类水解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检测几种不同盐的酸碱性,学生看到Ph纸放入不同的盐水中出现的化学反应,看到了从未见识过的世界,这会让他们很高兴,从而增加了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当然,情景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要不断地变化教学方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知化学的魅力。

2.引导学生主动研究

引导学生主动去研究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是。其一,这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来进行,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在进行这项工作之前,要做好时间的安排。其二,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真正独立地去研究解决一个问题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是教师有不能过多地干预,所以把握其中的度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学生的研究方向是否正确的,不要让其走入歧途。其三,化学教学中,实验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遇到要做实验的情况,应该事先做好实验室的安排和对学生安全性的考量,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3.制造学生互相交流的机会

互动交流的过程是一个激烈碰撞,否定错误论断,提出正确结论的过程。探究学习中,学生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也可能总结出错误的结论,这就需要大家在一起讨论出正确的解决方案。教师要多创造学生交流的机会,无论是在探究学习中还是在情景教学里,更多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作业,这样他们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这对于增强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同学之间的感情都很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其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这是课堂互动想要达到的目的。

4.知识的迁移训练

篇6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2-0036-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2.011

一、问题提出

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一个从表面逐步深入到内部的过程,学习也是如此。由表象逐步深入的学习过程,即是深度学习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基于学生自觉自愿原则下进行的,由于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未能很好养成,因此需借助一定的外界刺激,以激起学生的自主思维,促进深入思考,从而形成新观点、方法及结论,实现学生知识的增长。

实验是化学的典型特点,课堂学生中进行实验创新,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在苏教版《化学1》中“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学习内容中因SO2气体有毒,有关SO2的性质验证实验常被老师所摒弃,不愿进行实验教学,使学生失去了一次深度学习的良好机会,只能死记硬背SO2的性质和实验现象等,课堂教学及学习效率较低。课堂学习重点的落实、难点的突破需要有效的学习情境与学生思维的激发,笔者结合“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了一系列创新实验,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二、“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创新实验教学设计

【创新实验1】小魔术:花儿为什么会变红

教学片断

师:用坩埚钳夹持一朵用白纸做的纸花(课前在SO2漂白过的品红溶液中浸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会,观察纸花的颜色变化。

生:(好奇)白色的纸花在灼烧过程中慢慢变红(如图1),为什么会变红?

师:白色的纸花为什么变红与我们今天学习的SO2性质有关,要揭开该现象的谜底,需要熟知SO2的性质。

设计意图:以“白花变红”小魔术引入SO2教学,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高学习兴趣,促使深入思考。

【创新实验2】SO2的性质(溶解性、酸性、还原性、漂白性)实验的环保设计

(1)取一预先收集有SO2气体的无色透明塑料矿泉水瓶(用盖子密封),让学生观察气体颜色,然后取一支注射器,抽取约50mL水,并通过注射器针头注入盛有SO2的矿泉水瓶内,摇晃矿泉水瓶,观察现象。

说明:充有SO2气体的塑料矿泉水瓶遇水振荡后迅速变瘪(如图2),很好展现了SO2水溶性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单,且所得到的SO2水溶液可供以下几个实验使用,一举多得。

(2)用注射器抽取少量实验(1)所得的SO2水溶液, 注入盛有少量石蕊试液的密封滴瓶中,振荡观察现象(如图3)。

说明:证明SO2水溶液的酸性实验,也可将吸取的SO2水溶液滴在pH试纸或蓝色石蕊试纸上观察现象,判断SO2水溶液的酸碱性。

(3)用注射器抽取少量实验(1)所得的SO2水溶液,注入事先加入少量KMnO4溶液的滴瓶中,振荡观察现象(如图4)。

说明:振荡滴瓶,紫红色的KMnO4溶液明显褪色,实验能很好证明SO2水溶液的还原性, 其中KMnO4溶液也可用溴水或碘水代替进行实验。

(4)用注射器抽取少量实验(1)所得的SO2水溶液,注入试管中,滴加几滴品红溶液,试管口套上一个密封气球,振荡观察现象;然后用酒精灯加热试管,观察现象(如图5)。

说明:SO2水溶液的漂白原理是学习重点,也是难点,实验(4)有效证明了其原理,同时结合课堂引入实验“小魔术:花儿为什么会变红”的原因说明,解开了留存在学生心头的疑虑,使得学生豁然开朗。

【创新实验3】在一只锥形瓶中预先加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将一电子打火器穿过单孔橡皮塞,并在点火处固定好两根火柴,然后插入到锥形瓶中,通过点火器引燃火柴,轻轻晃动锥形瓶,火柴燃烧产生的气体使紫红色的酸性KMnO4溶液很快褪色(如图6),然后结合实验(3)对比得出火柴燃烧的气体中含有SO2气体成分。

以上实验创新点是利用了生活中常见的塑料矿泉水瓶,普通注射器,医用青霉素试剂瓶等易得用品,现象明显,操作简单,又注重了环保,可安排学生分组实验,在自我实验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创新实验关键是实验器材的组装及预先用干燥的塑料矿泉水瓶收集满SO2气体,实验准备用时较长,但课堂实验中的用时却很短。

基于创新实验下的课堂学习使学生既获得了SO2性质的相关知识, 又体验了解决疑难问题的不同方法,更是有效激发了W生的思维,体验了有趣的学习过程。

三、创新实验的设计策略

创新实验设计教学除遵循实验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安全性、简约性、可行性等,更应体现以下特点:

1. 实验激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需要激发、促进、生成,而兴趣的培养需要良好情境的创设。实验本身就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再通过实验创新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学习更加投入。

如在课堂开始引入实验“花儿为什么会变红”,借助SO2的漂白原理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在SO2的性质创新实验中使用塑料矿泉水瓶、普通注射器、医用玻璃滴瓶等用品,使得学生感到惊奇“原来实验也可这样做”,更能激发学习激情。

课堂教学实验不应一味遵循教材,而应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创新实验,做到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2. 创新实验设计的微型化和绿色化

创新实验的设计应更好地体现出其微型化和绿色化特点,且能联系生活易得用品,增加实验操作的简易性,提升学生的动手热情。SO2的性质创新实验设计中均体现了微型化和绿色化特点,使得实验过程中SO2的污染很少。

又如在学习了SO2的性质之后插入了“火柴燃烧产物中SO2成分的检验”实验,该实验不仅注重了绿色化,更是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物质的检验,有效提升了课堂学习的价值。

3. 创新实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创新实验的设计不仅仅是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学习的深入与否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对大脑皮层的有效刺激,能否引起知识的提升。

如对SO2与BaCl2溶液反应实验验证前, 可设置探究问题让学生判断分析“SO2与BaCl2溶液二者能否反应,若能其现象如何,并试写出其中的反应方程式,若不能试说明理由”。这一问题给学生思考的原因是大部分学生认为SO2与BaCl2溶液能够反应生成BaSO4沉淀,甚至写出了化学方程式:SO2+BaCl2+H2O BaSO3+2HCl;然后结合实验“将所得的SO2水溶液注入少量BaCl2溶液中”证明该实验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沉淀现象,那么造成该反应没有出现沉淀的原因是什么?实验现象与预期结果产生了矛盾,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深入地思考,以寻找问题的根本;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一旦找到问题的答案,就能解决长期困扰的诸如CO2与CaCl2溶液不能反应的问题,然后再进行SO2与H2O2的氧化实验中验证能生成BaSO4沉淀,有效解决了学习难点。

创新实验教学的根本是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解决学习问题的目的;创新实验有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层次,促使学生知识的增长;同时创新实验也是教师的提升,实验创新设计及实验准备的过程是比较辛苦的,但感受着学生对实验的期待与收获,也就痛并快乐着。

篇7

【中图分类号】G623.4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06-01

一、前言

《英美概况》课程是对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核心文化课程,是培养学生运用文化知识,形成文化意识,并运用文化意识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然而,学生参与教学最基本的形式和主要场所就是课堂,而课堂话语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载体,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的媒介。因此,研究教师如何运用话语,即教师的话语策略,不仅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交流信息、表达思想的课堂环境和机会,对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课堂话语分析研究的理论依据

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设对分析英语教学中的教师话语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Krashen指出,教师话语可视为可理解输入,尤其对那些受语言水平和环境限制,在自然环境中无法得到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Long的互动假设也强调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对目的语所进行的话语调整只有在交际双方的共同参与下才能对输出产生积极的影响,而非单方面输入语言信息越多越有利于语言的习得和输出。

三、实验的设计

(一)实验的内容

教师话语通过两种方式促进学习者的语言习得。一是通过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话语,包括课堂用语、指示和提问用语、语言调整、师生交流用语及教师反馈用语等;二是通过教师传授信息的话语,包括课文讲解,对学习者的回答做出的提示或者反馈等等。本文只对教师反馈话语进行分析,旨在了解教师的反馈对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课堂中教师反馈是教师话语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反馈指教师对学生行为做出的评价和给予的评论,分为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两大类。积极反馈指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赞赏。消极反馈则包括教师忽视学生的回答并且没有适当给予适当的鼓励;教师中断、纠正或批评学生的错误。

(二)研究目的、方法和对象

本研究的目的是发现并描述教师课堂反馈语言的运用和所产生的效应,采用的是自然调查法,对自然中发生与发展的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为了更好的对比分析,作者选取了两个学生英语水平相当,同样教材和同一教师授课,方法和进度一样的班级,即2007级英语45班和46班。

(三)实验过程

1.实验前。在实验还未开始的时候,对所要实施实验的班级进行口语测试。2007级英语45班和46班,共计83名学生。数据说明学生的英语口语均有较好的基础,但总体水平不是很高;两极分化严重。这一结果与任课老师在平时教学中掌握的情况相符。

2.实验中。教师在教学中对实验的班级45班95%以上的学生课堂活动的反馈给予积极反馈,对实验的班级46班很少用积极的反馈话语,95%以上的学生课堂活动的反馈给予消极的反馈。

3.实验后,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为了避免数据收集中出现的局限性和不可预计的失误,邀请4位教师对于课堂中实际发生的其他非语言交际的行为进行原始笔记纪录,课后对于课堂记录进行整理。考虑到听课的取样面较小,为避免片面性,作者还对这两班同学进行了面对面的访问调查,作为辅助手段参照分析结果。共计83名学生参与调查和访谈。

(四)调查结果和分析

实验进行了2个半月后,教师对其进行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实验后的口试结果都说明学生的英语口语有提高,但45班的提高程度好过46班,45班的成绩相差不大,而46班最高分和最低分差距较大,说明两极还加剧严重,学生的口语水平提高快的多,差的还更差。2.课堂回答问题的表现。45班因为教师使用积极的反馈话语,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积极,敢于和同学分享他的思想。而46班回答问题的人数越来越少,到实验要结束时,基本由老师点名回答问题。这一结果是任课老师和全程听课的4位教师没想到的。3.课堂中,45班教师的讲解时间明显少,学生的会话时间增多。相反46班学生主动会话时间减少,教师话语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启发。

四、结束语

实验表明,积极反馈比消极反馈更有利于改进学习者的行为。同时也说明消极反馈,特别是批评性的消极反馈,往往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产生过度的焦虑情绪,如紧张羞愧等,从而不能充分吸收课堂输入。所以教师恰当使用反馈语言是一门艺术,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篇8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0-0065-02

在牙膏市场,对佳洁士和中华牙膏市场竞争情况进行调研,调研区域选取成都市区,调研终端卖点15家,户外广告主要投放地点9处,纸媒广告主要投放期刊5类,电视频道4个,重要搜索引擎3个,重要门户网站8个,其他网站6个。共收集有效问卷1238份,其中,男性584人,女性654人,校园群体636份,非校园群体602份。

1 成都市区牙膏产品市场份额调研分析

通过对成都市区牙膏产品在终端卖点的市场调研,得出宝洁的旗下品牌佳洁士,联合利华的旗下品牌中华和其他主要品牌的市场份额。其中佳洁士牙膏占232%,中华牙膏占119%,其他品牌占649%,包括舒克、高露洁和黑人等。

调研结果可以直观发现宝洁和联合利华在牙膏产品市场占据了中国市场351%的份额,两家企业的品牌战略、促销策略,以及宣传策略都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但是宝洁和联合利华的产品同质化问题也相当严重,因此在同类产品的营销策略上两家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本文对两家企业在牙膏市场的产品佳洁士和中华牙膏进行战略对比分析。

2 两种牙膏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佳洁士与中华分别是宝洁和联合利华旗下的以美白和健康为诉求的牙膏产品,两款产品在功能,消费群体定位和价格定位等方面都大体相似,在市场营销战略的细节处又却不尽相同。

21 产品价值分析

佳洁士“健康专家”牙膏(包括佳洁士全优7效、抗敏感护理、牙龈护理产品)是有效对抗中国人最常见七大口腔问题的革命性产品。不仅帮助消费者更好改善口腔健康,同时还将带给消费者更灿烂、更自信的笑容。

中华拥有美白、口气清新、全效、中草药和防蛀5个系列,10个品种的牙膏,覆盖了较全面的牙膏功效需求,形成较为完善的产品线。主要功效包括美白健齿,清新口气,修护细小蛀斑,有效帮助防蛀固齿,减少牙斑菌、减轻红肿、出血等牙龈问题。

22 品牌策略对比分析

佳洁士于1995年在中国上市,适用于各种年龄段的消费者群体。佳洁士的消费群体中,校园群体占244%,非校园群体占371%。非校园群体中,消费者购买佳洁士的场所主要在大中型超市,大型超市,佳洁士占414%,中型超市,佳洁士占305%,在校园群体中,情况和非校园群体大体一致。佳洁士牙膏采用差异化营销战略,根据产品特性推出了差异化产品以满足不同顾客群的需要。由此细分市场可以锁定各人群的特点并根据其产品特点推广品牌。

中华牙膏于1954年开始投产,中华的消费群体中,校园群体占248%,非校园群体占249%。在非校园群体中,消费者购买中华的场所主要也是在大中型超市,大型超市,中华牙膏占38%,中型超市,中华牙膏占305%,在校园群体中,情况和非校园群体大体一致。佳洁士在产品功能方面有针对性,中华在消费者年龄细分方面有针对性,这体现了两家企业的产品侧重点不相同。

23 促销策略对比分析

佳洁士与中华牙膏购买者的渠道主要是超市和商场,由此终端促销方案在以上卖场最为有效。选取成都市区最为典型的12家大型超市,3家中小型超市对佳洁士和中华牙膏的负载广告、卖场咨询人员访谈、产品陈列格局和促销活动等进行全方位的调研。经统计得出,卖场广告投放量均为0,可能是因为佳洁士和中华品牌已经超越了品牌推广阶段。从咨询访谈满意度、货架格局、产品陈列格局等方面卖场参数的信息对比来看,不能反映出明显的差异。在价格离散程度方面,佳洁士牙膏明显大于中华牙膏,说明佳洁士牙膏的市场价格更偏离中心价格。

佳洁士系列,促销方式以惠赠促销和折价促销为主,捆绑促销起辅作用,选择最为符合日化行业的卖场促销类型,追求促销形式的多样化,但整个促销活动的投入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中华系列,折价促销几乎占据整个市场促销活动投入,且以大型卖场为主,促销类型较为单一,促销形式也无法达到很好的吸引消费者的效果。在形式与类型上均不及佳洁士。

24 宣传策略对比分析

双方都有着在电视台长期投放广告的资本,以达到最好的产品宣传效果。在网络推广方面,调研显示,佳洁士的正面、中性、负面信息比例分别是36%、18%和46%;中华牙膏的正面、中性、负面信息比例分别是54%、20%、26%。可以得出,中华牙膏在网络推广上的力度要大于佳洁士品牌。在百度、谷歌和搜狗的三个网络引擎上的投入来看,百度最多,谷歌次之,搜狗最少。在一些热门视频和社交网站对近两个月佳洁士和中华牙膏的广告进行了统计,得到的次数结果如下:佳洁士和中华牙膏在一些热门视频网站都有相当的广告投入,特别是中华在土豆网的广告投入量相当大,达到86次,而且在热门社交网站人人网也有大量广告投入,达39次。而佳洁士的广告投入相对而言较少,总共只有61次。

3 佳洁士牙膏产品营销策略的优化建议

31 产品价值优化建议

在品质改进方面,引进高科技来改良产品,提高佳洁士的使用效果。组建服务团队,定期为消费者交流,并指导消费者正确科学使用牙膏来使牙膏的使用效果达到最佳。在客户针对性改良方面,在现实中的卖场测试消费者的牙齿健康状况,针对不同群体,向其建议适合的佳洁士牙膏。定期召开消费者访谈或座谈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同时了解其需求、使用行为、满意度等的变化。

32 价格优化建议

调研数据显示,在牙膏消费市场非校园消费群体对于“16~20元”和“10元及以下”这两个价位接受度最高,分别占35%和34%,其次为“21~25元”和“11~15元”这两个价位,分别占13%和12%;校园消费群体对“11~15元”这一价位接受度最高,占44%,其次为“10元及以下”和“16~20元”这两个价位,分别占33%和16%。综合分析,消费者对牙膏中低端产品认可度较高,所以适当地使用心理定价策略来定位中低端产品,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33 渠道优化建议

开辟校园内部超市及周边超市便利店的直通渠道,对这些超市以过度让利的方式让其能迅速并很好地接受佳洁士牙膏,而且可以协同商家进行诸如价格折扣、促销支持等。在配置上,可以设置校园总经销,专门负责周边的校园销售,为校园内部及周边超市便利店以更优惠的直接供货。借助高校社团“宝洁菁英俱乐部”,佳洁士牙膏可以利用自己的社团在学校联合其他学生组织进行佳洁士校园行等活动。在辅助渠道方面,第一,将药店、牙医诊所作为新的销售渠道。药店商品的多样化导致了人们去药店的次数比以前多,很多牙膏用品也在药店以及诊所出售,而且一般消费者对于药店工作人员都很信赖,牙膏应该争取药店以及诊所这个新的零售商,在这个渠道抢占先机。第二,地域特色销售渠道。佳洁士牙膏具有清新口气,洁白坚固牙齿的功效,在成都和重庆这类以辣为主要口味,以火锅为特色的饮食文化的城市,可以将佳洁士牙膏引入大中型火锅市场终端。在消费者品尝完又辣又麻的火锅料理后向其提供佳洁士牙膏,还给他们一个清新洁白的口腔。

参考文献:

[1]贺婧快速消费品的渠道管理[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14)

[2]郭国庆市场营销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篇9

[DOI]10.13939/ki.zgsc.2016.31.028

产品生命周期即产品的市场寿命,在某产品进入市场后其具体的销售量、利润等均会在时间推移的过程中发生变化,表现出由低向高再由高向低变化的发展趋势,最终退出市场所经历的生命循环过程,保险产品其作为产品的具体形式也会表现出其全生命周期。针对保险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市场营销,需要针对其进入市场后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和优化。

1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保险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产品生命周期强调产品具有有限的市场生命,在其进入市场后不同的销售阶段,产品经营者将面临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导致利润存在波动,这决定保险企业的营销、融资、制度、人事管理等方面均要得到相应的调整,所以以产品生命周期为基础的营销策略要将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方面有机结合。[1]通常情况下,在利润和销售量最高阶段为产品成熟期,而在其由低向高发展的投入期和成长期以产品组合策略和费率营销策略为主,在其由高向低逐渐衰退的过程中采取促销策略,而且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和成熟阶段贯穿渠道营销策略,以此推动保险产品可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为保险公司带来更大的利润。

2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保险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在保险销售的过程中,销售的产品组合、渠道、服务模式和营销力等因素均会对营销成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2.1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产品组合策略

在产品组合前,需要针对现有保险产品的发展轨迹、现状等因素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为其准确定位适宜的细分市场做准备;在产品组合策略确定后,并以组合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后,保险公司要结合市场对产品的反应对组合策略的成败进行判断,其主要以保险费率和成本收入比两项数据为主,并结合客户的实际反应,对保险产品组合进行不断的优化。目前保险产品组合策略主要包括以下类型:首先,针对保险产品扩大的组合策略,其通过提升保险产品数量,在纵向上延伸产品深度,或添加新的保险产品在横向上扩展产品的空间;或两方面同时进行,在此种策略下,保险公司的资源可以被更加充分地利用,营销市场占有率更加稳定,对风险的防御能力提升,而且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样化的保险产品需求,目前此策略主要通过扩充系列化保险和增加关联性保险等方式实现;[2]其次,针对保险产品缩减的组合策略,此策略强调对目前市场状况中给企业带来利润较小或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的保险产品在原有组合上进行删减,以此保证保险组合结构与市场需求的高度一致,这对提升保险产品的销售效率,扩大销售利润、提升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保证产品组合中的产品均处于其生命周期的成长期或成熟期;最后,针对关联性较小的保险产品的组合策略,其强调将寿险或财险中的一种为主、一种为辅,具体组合结合产品功能、客户需求等灵活确定。

2.2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费率营销策略

保险费率即保险产品的主要收入,现阶段其厘定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首先,低费率策略,即原价格高于确定的费率,此策略虽然有利于保险产品迅速地占领市场,适用于产品投入期,但存在较大的风险;其次,高费率策略,即原价格低于费率,此策略的应用以保险标风险度为主要指标,在费率调整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消费者保险心理、促销手段、竞争地位等方面进行。[3]在保险产品生命周期的投入期和成长期,应用费率营销策略的可能性较大,具体以以下策略为主:首先,快速占领策略,即在保险市场需求旺盛、竞争对手数量少的情况下,保险企业通过确定高费用和高品质推出新的保险产品;其次,蚕食占领策略,即市场规模有限但消费者需求旺盛,市场处于常规竞争状态下确定高价格、低宣传的策略;再次,迅速渗透策略,即在市场规模大,但消费者对新产品了解较少,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通过确定低价格、高营销推出新产品的策略;最后,缓慢渗透策略,即在市场规模大,但消费者更接受低价格销售产品情况下采取的低价、低营销费支出策略。

2.3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渠道营销策略

我国现阶段保险营销采用的直销渠道、个人营销渠道、兼业银行渠道、专业渠道均存在问题,如产品结构单一、法律规范不健全、营销人员专业素质不达标、个人相关人员流动性强、佣金制度和管理体制匮乏等。结合产品生命周期,保险公司要对分销渠道的结构、分销密度和层次等进行确定,在产品成熟期保险公司应在产品不断完善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并优化售后服务;在产品成熟期要对产品的新市场、新渠道进行积极的开发,并结合渠道对产品进行优化,以此提升其竞争力。随着保险行业的发展,保险的营销渠道在原有的直接营销和间接营销的基础上出现网络营销、银行保险等新的销售渠道。

2.4促销策略

在产品衰退期,通常采取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促销策略,现阶段促销策略主要以三种方式实现:一是同业促销,其主要指分销渠道的参与主体作为对象展开促销活动,在此类促销中,需要保险公司为其提供营销相关的辅助,并通过建立相关的机制等使其对销售的热情达到较高的程度,调动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的积极性;二是消费者促销,其强调结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的促销活动,例如降低费率、提供奖励等,以此使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购买欲望更加强烈;三是可以进行买主优惠,即对购买过保险产品的老客户进行优惠,这也可以对已经占领的市场进行深度挖掘。实践证明,三种促销方式在保险产品的衰退期均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在此过程中保险企业应避免仓促地促销忽视售后服务或延误衰退时机的错误,而且应积极地开发新产品,为创造更大的利润做准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促销策略进行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产品组合策略的思路,对相关的已经进入衰退期或即将进入衰退期的保险产品进行横向或纵向的组合,使其以捆绑的方式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调动购买欲望。现阶段针对分销渠道成员和消费者分别提出了推动策略和牵引策略等,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结合消费者和市场的变化灵活地选择,切不可盲目地选择某种固定的促销方式,否则可能使保险产品在即将推出市场时影响其他保险产品的市场形象。

3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保险行业现有营销策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保险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使保险行业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以保险产品生命周期为基础的保险市场营销策略,针对保险产品进入市场的全过程进行优化,更能满足人们对保险营销的个性化、高品质需要,所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其优越性更突出,应不断地优化和推广。

参考文献:

篇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严峻。企业不仅是面对着国内的竞争,同样还要面对来自于世界各地企业的给予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形象对于企业未来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公关促销概述

(一)公关促销的内涵

促销是企业向消费者传递有关企业本身以及企业产品的一种沟通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企业要想消费者传递相关信息,并且吸引消费者或者是说服消费者购买产品,实现企业销售量增加的目的。而公关促销的内涵则是在此基础之上,利用一些社会公关手段,在企业销售量提升的同时,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唤醒消费者对于企业本身以及企业产品的好感,并且通过较好的产品质量和产品服务提高消费者对于企业的信赖程度。企业的公关促销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企业的长期促销做好铺垫,促进企业销售量的提升。公关促销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多少。

(二)公关促销的特征

首先,公关促销是以信誉投资来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企业信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形象的灵魂。公关促销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销售量的增加,在公关促销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企业的正面形象,但同时,公关促销并不是为了促销而促销,是在实现外部形象树立的过程中提高企业的产品销售量。

其次,以情感联系为公关促销的主要手段。企业拥有的忠实顾客的数量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企业拥有的客户数量越多,就越能够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企I为了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不仅是需要产品的质量过关,还需要在促销的过程中与消费者之间形成情感的联系。公关促销实际上是一种“感情投资”,这种投资能够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最后,公关促销以艺术性的手段实现。公关关系的维护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性的行为,在促销的过程中融入一些艺术性的手段,不仅可以改善促销的效果,甚至是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前的促销手段层出不穷,但是需要结合企业产品的实际情况进行促销,才能实现销售量的有效提高。

二、公共促销的策略

(一)宣传性的公关促销策略

宣传性的公关促销策略,主要是指在企业促销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潜在客户的数量,所以在促销的实施过程中主要是借助相关的大众传媒媒介,并且是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并且通过相关的公关手段扩大企业的影响范围。具体来说,企业可以利用“新闻制造”的方式,以吸引人眼球的内容吸引新闻媒介报道,这种策略使一种主动的、效果较好的宣传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制造出来的新闻应该是事实存在的,否则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二)服务性的公共促销策略

服务性的公关促销策略,具体内容是企业为了强化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同时也是为了扩大客户群的数量,以向公众提供实惠服务的方式,优化企业的服务和形象。在具体的操作中,一方面是消费管理,所谓消费管理是指通过创造某种需求的方式,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并且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企业产品销售量的增加。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印制宣传指导性的手册和刊物,并且举办展示会以及举办培训班等一系列方式,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使用方法,从而提高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实现销售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是指优质服务,当前时代是信息化的社会,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使用感受可以在网络上,潜在消费者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对企业及产品产生一个初步的印象,企业在提品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已经消费过产品的客户进行“二次服务”,通过消费者的主观感受促进企业形象的形成。

(三)社会性公关促销策略

社会性公关策略是指,企业通过举办社会性、公益性的活动,树立起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这种公关促销策略使一种长期性、间接性的投资,投资收益时间较长。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采用赞助的形式,这种方式首先是一种公益性的活动,但是企业是追求经济利益的,这就决定了企业在选择项目投资的过程中,需要赞助一些有社会价值的项目,并且这些项目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吸引消费者以及社会公众的注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企业潜在经济利益的增加。另一方面,可以采用联谊的方式,主要是借助于公司开展某项活动的时机,邀请一些社会知名人物,通过一些宣传手段的应用,促进企业知名度的提升。在采用联谊的促销公共策略时,需要注意联谊活动需要具有热点性或者是话题性,否则难以实现企业的形象提升的目的。采用社会性公关促销策略,需要在策略实施之前进行周密的计划,并且需要根据公关活动的特点,预先拟定具体的活动内容,才能保证促销策略的有效应用。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