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科学技术的缺点模板(10篇)

时间:2024-02-19 15:27:54

科学技术的缺点

篇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10-0009-04

一、“转型”而非“升格”的原因分析

高校扩招后,我国大部分院校都把研究性大学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其结果必然是学术型人才过剩,而同时技术应用型人才却供不应求,从而出现人才供给的结构性失调现象。若把一部分普通本科院校改为应用技术本科,则不仅有利于人才培养整体结构的调整,而且转型的本科院校也将获得一次重新发展的大好机会。发展应用技术本科并非意味着现有的大量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要把应用技术本科与高职升本科严格区分开来。目前,我国应用技术本科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对部分传统学术性大学进行改造。

(一)普通本科转型迫在眉睫

1.结构性失调:普通本科院校人才饱和市场高技能人才稀缺

一方面,普通本科院校人才饱和。自1998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普通本科生的数量逐年增加。据统计,2010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达630万,2011年达660万,2012年达680万,2013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数再创新高,约700万。其中,本科毕业生人数占最大比例。然而,教育部对2012年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排名的结果是:第一,985高校;第二,高职院校;第三,211大学;第四,独立学院;第五,科研院所;第六,地方普通高校。我们发现,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就业率不如高职院校,出现普通本科人才培养的浪费现象。

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却严重缺乏。据统计,我国技术工人有7 000万,其中,初级技工占60%,中级技工占36%,作为高技能人才的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只占4%(约280万人),与发达国家的35%~40%的水平差距很大。然而,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因此,我国高技能人才数量及质量显然已不能满足我国地方经济发展、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这对我国人才培养格局提出了挑战。中国人才报告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技能型人才队伍的突出问题:一是数量短缺且结构不匹配,现有技能人才队伍的等级构成、职业工种构成、知识和技能结构等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二是技师、高级技师面临断档,青年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所以,普通本科院校转型迫在眉睫。

2.处境尴尬:普通本科生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均不高

一方面,普通本科院校在学术研究方面相比“985”、“211”高校以及一些重点本科院校而言,不管是学生的知识能力还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的设备资源等都存在较大差距,且国家在政策与财政上也向名牌重点大学倾斜,从而出现“马太效应”,普通本科院校在学术方面缺少自身特色,其培养的学生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地位;另一方面,由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即主要是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学术工作打下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而不是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强的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因此,其开设的课程也以理论知识为主,缺少实践技能活动,即使有些院校在学生毕业之前也会让本科生进行实习,但大多数只是形式而已,而未发挥真正的效果。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很少愿意花时间给普通本科生培训的机会,且社会普遍反映本科生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因此,用人单位宁愿选择拥有一技之长的职教生而不愿接受拥有丰富理论知识的普通本科生。这样,普通本科生就处于两难的尴尬处境。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考虑,本科生的大量闲置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不仅国家投入了经费培养,且对家庭来说收益率也是相当低的。长此以往,会造成 “读书无用论”的重新抬头,无疑会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消极影响。

(二)高职专科“升格”弊端凸显

1.比例不合理:本、专科规模倒挂

2004年9月,国务院下发的《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不再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或并入高等学校,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再升格为本科院校”。由于社会需要各种技术人才,因此,高职专科应培养以经验技术为主、掌握单一操作技能、服务于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相对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而言要求较低;而本科技术院校则应培养更高级的技术人才,这些人才既要有较强的理论学习能力,又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能力。首先,接受普通本科教育的从业人员以学术研究型人才为主,动手实操能力弱,而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术操作型人才,能快速适应企业一线的日常操作业务,但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整合提升能力不足。其次,一般由高职专科“升格”高职本科的院校往往是高职院校中的佼佼者,而这批优秀的职业院校本可以在专科层次的院校中起引领示范作用,若将这批优秀的职业院校转为技术本科,则会造成专科职业院校缺乏本层次的优秀人才,不利于其人才培养。再次,部分高职专科为了升格至本科行列而不安于自身的层次水平,盲目追求学校的升格,这样,对高职专科自身的特色、专业发展不利。而且本科院校数量会越来越多,本专科规模倒挂现象将进一步加剧,高等教育内部层次间也难以形成稳定的结构形式。

2.师资力量薄弱:高职生师比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我国高职(专科)与本科的招生数大体相当,具体如表1所示。然而,在师资力量方面,两者差距依然很大。2013年,普通高校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为64.4%,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普通本科院校为74.5%,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高职(专科)院校为40.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为41.0%,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普通本科院校为45.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高职(专科)院校为29.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在高职院校中,高级职称者占专任教师比例为29%,中级职称者占39.3%,中级以下职称者占31.7%,高级职称比例仅为本科院校的64%,显示出师资结构的低层次化。

从表1以及以上的数据分析可知,虽然近年来我国高职(专科)院校与本科院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但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与本科院校相比还是差距悬殊的。生师比是指学生数与教师数的比值,它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效益、教育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2013年,高职高专院校的生师比为17.1∶1,如果将三年制的高职专科升格为四年制应用技术型本科,现有的高职院校生师比将进一步提高,其师资力量的薄弱性也会进一步凸显,将直接危害到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

二、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院校的困境分析

(一)转型意愿低

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仍然不高,即使职业教育有了自己的本科学历甚至是研究生学历,但相比普通本科而言,人们更倾向于学术型的教育,认为普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治人”的,而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是“治于人”的。尽管经过多年努力,职业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有所改善,但目前重理论、轻技能的社会思维定势尚未得到根本转变,“高技能人才也是人才”的观念尚未得到真正确立,正是这种狭隘的人才观制约了技能人才的培养。学校从职业教育走向普通教育,即被视为“荣升”;反之,则被看成是“降格”。部分普通高校的目标指向是办研究型的“世界一流大学”,要转型为职业院校,就显得十分不情愿,表现为转型的被动,甚至进行“冷处理”。因此,普通本科转型的积极性亟待提高。

(二)实训基地不健全

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两种,然而,普通本科院校在两种基地建设方面都不能满足应用技术本科的需求。一方面,在校内实训基地方面,普通本科院校以理论知识的讲解学习为主,因此不需要较多实训设备,若将其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院校,则需购置大量设备且学校还需布置实训场所,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投入较多,对于一般普通院校而言,原本就因为国家在财政方面的投入少而捉襟见肘,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们转型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学术型本科大学几乎都是“关起门来搞研究”,与外界联系,尤其是与企业的联系较少,通过产学合作而建立起校外实训基地也自然而然变得困难。

(三)师资队伍应用技术水平不高

应用技术本科要想得到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办出其自身有别于普通本科的特色之处,而要办出特色,就必须拥有一批有特色的教师,这些教师需要拥有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然而,一方面,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师大多是学术型的研究人员,他们虽然在学术研究方面硕果累累,拥有很多科研成果,但却都是理论型人才而无动手操作技能,这显然达不到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技能型的人才更多由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来培养,而无更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因此社会缺乏这种高技能型人才充实应用技术本科的教师队伍,培养聘用充足的高水平技术本科教师成为重中之重。

(四)与产业界合作的经验不丰富

普通本科院校长期闭门教学,单纯地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等社会团体缺乏沟通与交流,由于长期走学术化的道路,缺乏举办技术应用型院校的经验,在转型初期,其教学管理以及教学理念等易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因此,实施起来较困难。若将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学校教师的内部结构就必须进行较大程度的重组与改造,否则易出现理论课教师在黑板上教学生实践知识的局面。

三、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院校的实施策略

面对职业院校转型中的种种困难,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才能真正有利于高技术人才的培养。

(一)加强引导,营造重视技术的社会氛围

应用技术本科与普通本科是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没有等级层次之分。普通本科院校须改变“转型等同于降级”的观念,要将其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而不是理论研究型人才,转型的普通本科院校应明确其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与其他本科院校是同等地位的,只是培养人才的类型不同而已;学生、家长以及院校要明确普通本科院校是培养高水平的学术型人才,而技术本科是培养高水平、高素养的应用型人才,通过技术本科教育的培养,同样可以拥有一份理想的工作;国家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使全社会形成普通本科与应用技术本科同等重要的文化氛围,让更多的普通本科院校积极参与转型而不是回避甚至是否定转型,国家的重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变社会对应用技术本科的传统观念,因此,转型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二)突出实践,精心筛选合适院校

由高职升格为普通本科的院校,由于他们具有一定的技术教育方面的办学经验,积累了一定的适合于举办应用技术本科的师资队伍与实训设备,且大部分院校还有企业等丰富的社会资源可供联系,且大多保留了升格前的院校特色,因此能够顺应转型的需要,在设备、师资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础,而传统普通本科则缺乏相应的设备。相比而言,将这些院校进行转型能够降低成本,实施起来切合实际。虽然将由高职专科升格而来的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优势明显,但在选择试点院校时仍须提高警惕,严格把守质量关。国家在实施转型策略时,应严格考察普通本科院校的硬性、软性条件,从中挑选一些合适的院校局部试点,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再逐步推广,从而保证应用技术本科的质量,提高其声誉,为其顺利发展铺平道路。

(三)颁布政策,切实保障兼职教师的利益

将企业中的高级技术人员、民间拥有高超技艺的大师作为兼职教师聘请到职业院校任教是解决技术本科院校高水平教师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来提高兼职教师的积极性。一方面,政府可以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在拨款制度、科研项目、教师职称评聘比例方面予以一定的保障。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倡导全社会形成一种崇尚技术、尊重技能人才的氛围,这样,这些兼职的优秀技术人才才有可能不计报酬地投身于技术人才培养之中。

(四)洞悉市场,准确把握人才需求格局

应用技术本科须按职业岗位群来设置专业,突出与普通本科不同的特色专业。普通本科所培养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一些岗位的需求,但由于其供过于求,大量人才浪费,而且由于市场变化,一些专业设置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应用技术本科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加强市场调研,设置市场紧缺的专业课程,这样其培养的技能人才才能为社会所用,才能解决我国人才供给的结构性矛盾。通过项目教学、订单培养,加强学生顶岗实训等教学改革,在企业中建立教学实训基地,从而弥补其办学经验不足的缺陷,使其培养的人才能够顺应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念好四本“经”――学习贯彻“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随想[J].中国高教研究,2012(5):1.

[2]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石伟平,徐国庆.试论我国技术本科的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03(31):5-9.

[4]洪金建.教育部统计显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就业率垫底[N].中国青年报,2013-07-03(3).

[5]毕结礼.高技能人才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6]杨向格.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社会学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0(2):157-158.

篇2

在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领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层次逐渐加深,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如何有效整合的问题进一步凸显,不论是政府高层、理论界,还是学校和教师的实践层面,对整合表现出了高度的重视。

一、整合过程中,教师遇到的障碍和困难

(一)思想观念上的障碍:教师对信息技术充满恐惧,缺乏足够信心

1.缺乏应用和用好的信心。决定教师投入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的重要因素是教师在应用技术过程中的信心水平。那些对于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少有和缺乏信心的教师总是试图避免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许多教师认为自己缺乏应用信息通讯技术的技能,一方面,学生对于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的态度和预期可能会导致教师的恐惧,在课堂上,面对比自己更擅长操作计算机技术的学生会感到紧张和恐惧。另一方面,教师们非常担心在学生面前表现出自己不会使用信息设备,“出现故障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和“不理解信息技术术语和其提供的信息”,从而不愿意在教学中应用计算机。

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恐惧主要源于教师害怕失去自己的专业地位,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加强会降低或者削弱他们传统的教学技能。大多数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缺乏信心已经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一大主要障碍Bosley和Moon(2003)。例如,在教师接受培训的数量与教师将培训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的程度之间存在矛盾,仅仅是因为教师缺乏足够的信心将他们学习的东西应用到实践。

2.抵制变革的消极态度。对于变革的抵制是阻碍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充分整合的一大因素。这种抵制意味着教师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教学实践,而要求改变则显得比较困难或不可能。

3.缺乏对信息技术应用效益的认识。教师往往认为信息技术并不能改善和加强学习,不能充分意识到应用信息技术给学科教学带来的益处,由此导致不大愿意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二)能力上的障碍:缺乏合适的培训,不足以应对有效整合

与教师信心水平直接相关的是教师的技能和能力。为了获得基础的和更高层次的应用信息技术能力,教师们需要合适的培训。有效的培训对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至关重要。教师能力的缺乏与教师的高质量的培训相关联,一并成为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障碍。

1.缺乏对职前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过去在对师范生进行职前培训的过程中,缺乏应用信息技术的机会,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就职后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另外,教师培训机构缺乏信息技术教学法的培训,缺乏对职前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鼓励,导致职前教师无法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技能迁移到课堂教学应用中。

2.缺乏培训时间。从教育主管和行政部门来说,他们期望教师能够在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利用自己的时间参与培训。但对于教师而言,他们有良好的参加培训的愿望,但是却“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实践和接受有意义的关于有效整合的培训。”

3.缺乏教学法的培训。一般来说,培训形式不合适往往导致教师低水平的信息技术应用。当教师在信息技术技能上获得一定的培训经验后,面对的则是不知道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有效管理学生学习过程;在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不足,仅仅关注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并不能为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最可能成为严重障碍的是培训者往往缺乏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经验,自身在课程中就几乎没有应用到信息技术。这些造成了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并不能必然地让受训教师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去扩展和改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

3.缺乏技能培训。除了教学法培训的需求外,对于教师特定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仍十分重要。信息技术技能的掌握是教师能够在教学和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基础。在技能这一块,大部分教师都感到他们缺乏足够的培训,尤其是在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和理解技术的运行原理方面。

(三)保障与支持上的障碍:设备条件不足,缺乏技术和行政支持

1.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持。接触信息技术的程度决定了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一方面,学校缺乏足够的设备而让教师接触不到信息技术;另一方面,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数量足够但由于学校组织管理不充分而让教师接触不到。研究表明,那些拥有高质量的信息技术资源的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实践才开展得不错。

(1)缺乏硬件的支持。一方面,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不足会减少教师接触设备的机会,限制了教师更好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另一方面,硬件的质量太差会给教师带来应用中的技术问题,减少教师应用技术的信心。

(2)缺乏可用的有效资源。一是学校对课程教学资源的组织不利,缺乏对资源的最优化使用的规划和组织,这一点甚过硬件和资源本身的缺乏,重要的应该是安置能够为师生有效使用的适当类型和数量的资源。二是资源的可用性差。即便学校购置了大量的资源,但能够为教师所用的软件和素材却很少;同时缺乏教师个体化的资源,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很好地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

2.缺乏技术支持。要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教学,必然会在应用过程中遇到信息技术本身的问题。无法有效整合的教师们常常会抱怨硬件和资源的过时和老化,教师们在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会碰到技术本身的很多困难,导致设计良好的教学无法顺利实践。学校无法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使得技术缺乏持久维护和更新,硬件和软件等不能如预期运行,这些也已成为教师们应用信息技术的最直接的障碍。

3.缺乏行政的支持。除了硬件设备、软件资源和技术支持上的外部保障条件外,另外重要的保障条件就是学校领导的重视及其行政上的支持。行政领导对于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正确理念将影响学校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导的重视与否,是能否投入硬件和资源、能否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的关键;在教学评价和考核上,行政对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正确态度将成为教师们有效整合的导向力量。在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教师问卷调查中,有68%的教师认为缺乏足够的行政支持是他们在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中的一大障碍。

以上所列的造成教师有效整合的障碍与困难的因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教师有效整合的障碍因素。

二、针对障碍与困难所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一)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及整合的内涵,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信心

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是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涵义的前提。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仅是演示课和示范课上的简单应用,不止是表面的作秀。信息技术既是教学中很重要的应用工具,同时,也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文化,在信息技术面前教师和学生完全平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就完成了。这只是整合的具体表现之一。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应该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等多方面的根本变革,各学科的教师都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和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有着其应用的诸多效益,对于学科教学而言,首先应该明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整合实施主体和对象,信息技术应用的时机、地点,整合过程中应该采用哪些信息技术工具,教师自身对于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发挥起着决定性作用。不能强调那种为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的整合课,而应追求以优化学科教学,有效达成学科教学目标为基点的整合课,让教师们能够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宜地对信息技术进行充分而恰切的应用。

(二)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题,设计系统化培训

自从200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后,各种形式、各个部门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接踵而来。从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到整合教学,所有培训的设计不是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和持续发展系统化考虑出发,而只是针对缺什么补什么,有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感觉。

为了切实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学科教学,改进学习,提升学科学习效果,就需要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题,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和持续发展出发,设计系统化的完整培训。在设计培训之前,要对教师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全面考查和分析,同时要与学校、教师们一起研讨确定培训的计划和设计,根据教师的不同水平,分层次设计培训内容和课程。不同层级的培训对应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师,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整个系列的培训内容要为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提供有力的支撑。

1.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信息技术技能是增强教师有效整合的自信心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教师才会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加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就信息技术技能本身而言,按照技能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可以分成基础、中级和高级培训。另一个维度则是依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安排不同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大致可以分为领导层、骨干层和普及层三企层次。领导层的培训重点在于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规划的培训;骨干层的培训要基于他们已经掌握的较高信息技术水平,让他们进一步深入掌握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能力;普及层的教师在于让他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知识,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初步具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继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2.教学法培训。单纯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并不能为教师有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做好充分准备。教学法培训主要是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教学模式的讲授与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与教学设计方法等,这部分培训指向信息技术实际教学应用的策略和方法。教师们通过培训,要明确备课和课堂教学的设计,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仃比较清楚的认识,明确如何应用用信息技术有效管哩学生学习过程。作为教学法的培训者,不仅仅要具备信息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将教学方法应用的相关因素与信息技术的管理联系起来。

3.整合培训。这一层次的培训内容在于从具体学科出发,提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具体应用的案例和经验。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的有效整合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整合培训内容不能过于笼统,需要体现出不同发展地区、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有效整合的差异性。如对于小学低年级的教师而言,由于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信息技术应该怎样引人才能促进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对于体育和音乐学科而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如何体现等问题,在这一层次的培训中都要解决好。同时,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处理好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一方面,教学的预先设计是为了教学过程中更好的生成;另一方面,生成的过程也是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以及教学反思的过程。

4.持续的自我提升。除了以上层次的外在培训之外,教师信息技术技能与有效整合教学素养的不断自我提升是系统培训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内在的学习动机是其能够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源泉,外在培训最终还是要通过教师(内因)起作用。在学校层面,在教师的课堂教学层面,如何构建教师不断自我提升的学习共同体是系统培训要研究的一大问题,即当不再提供外在培训的时候,教师们依然能够不断寻找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支持性环境的整体构建

能够让教师们真正愿意去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活动,需要环境和氛围的支持。而这样一种环境和氛围的创设,需要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不懈努力。

1.学校资源的优化配置。硬件设备作为学校的信息基础设施,是教师们能够主动进行占总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重要的支持性物理环境;软性的教育教学资源则是教师们进行有效整合的重要条件。所谓最优化配置,重要的一个指标是教师和学生使用的可获得性,便于教师和学生的随时随地因需而用。对于学校资源的配置,要在前期进行学校和师生的实际需求调查,做出学校信息资源配置的方案。这个配置方案要坚持以下几条原则:一是硬件设备搭配合理,功能齐全,软件资源要坚持适用性;二是硬件的兼容性较好,可供随时升级更新;软件资源要注重开放性;三是注重从学校整体出发,全方位考虑设备和资源的可用、易用性,功能发挥的广泛性;四是精简节约,同时注重考虑产品售后的长期维护和其他相关服务;最后要注重利用网络平台构建设备和资源的有效共享,充分提高设备和资源的使用效率。

2.提供专门的技术支持。技术问题是教师们进行有效整合的一大障碍,如果区县甚至学校能够为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教师们才会对应用信息技术产生安全感,而不再是恐惧感。一方面,打好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的基础,以足以面对应用技术过程中的一些小状况并能迅速反应。另一方面,要提供专门的技术支持。这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而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来说,学校领导必须认识到技术支持人员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界定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职责并科学合理地考核与评价,使他们能够安心和敬业地为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服务,是学校领导应该明确的问题。技术支持人员应该对于所有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状况有一个实时的监控体系,及时掌握教室内技术的使用情况。同时,可以借助区县的力量,建议区县成立信息技术支持中心,能够建立起一套针对学校各种技术问题的迅速反应体系。

3.提供行政支持,要营造教师探索有效整合的环境和氛围,校长的理念及行政上的支持是重要因素。在大多数成功学校群体内,学校领导对于改革都比较合作和支持,愿意承担责任,同时采用民主参与式决策。在他们眼中,鼓励教师中的先行者比较重要。让一部分先行探索,之后带动其他教师逐渐适应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向有效整合发展。在这样的学校内,教职工的士气都比较高涨,教师、学生、家长对于学校的教学都比较兴奋,愿意与别人分享经验。其次是要建立鼓励性的教学评价制度,一方面,要从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适用性、有效性方面制定评价指标,引导有效整合;另一方面,要建立集体研时评课制度,通过教师之间的研讨,提出有效整合中的问题;针对困惑与问题,学校要为教师们寻求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4.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教师们在探索有效整合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电子网络的应用以及论坛的形式,得到本学区内外学校同行的支持。不仅能为教师们提供经验共享的平台,同时能够从同行的鼓励中增强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信心和动力,并由此获得更多更好的资源,有更多的机会一起探讨研究,逐渐提高整合的有效性。

篇3

一、TPACK与教师专业发展

1. TPACK概念。TPACK是整合技术学科教学知识的缩写,它由美国学者于 2005年在学科教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出的。国内外学者开始对TPACK展开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通过研究证实了TPACK有利于提高教师掌握并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因此国内外的教育学者将TPACK能力纳入教师必备的能力当中。

TPACK是教师创造性地将技术、教学法和学科内容三种关键知识整合起来而超越三者的新兴知识形态。其核心是教师在实践中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综合考虑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技术知识并创造性地将其转化为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案的知识,它具有整合性、实践性、个体性、情境性、学科性等特点。

2.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本研究中的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指的是县域内以农业人口为主要教育对象,在农村地区从事小学及普通中等教育中英语课程教育工作的中小学教师。

3.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本研究在TPACK理论框架中定义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将其定义为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学习英语学科知识、英语教学知识、教育技术知识,并在三者整合中逐步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增强专业能力,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二、英语教师TPACK框架构成分析

1. TPACK的要素。TPACK由技术知识(TK)、教学法知识(PK)、学科内容知识(CK)、学科教学法知识(P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七个要素组成,这七个要素代表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具备的七种能力。TPACK框架是教师在信息时代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培养教师的TPACK能力对于全面提高教师在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水平有着一定的意义。

图1 TPACK框架及其知识要素

2. TPACK的境脉。TPACK的境脉指的是“学生和教师组成的一个具体班级中,由包括课堂的物理环境(软硬件基础设施)、学生的家庭背景、认知特点、心理素质和班级的精神面貌等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协同作用”。可见,境脉涉及“生理、心理、认知、语言、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引自《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下文简称为《研究》。)

随着TPACK概念的发展,境脉逐渐的被融合到TPACK的框架当中。通过《研究》可知,TPACK概念的境脉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学情境所处的境脉,它具有复杂化、多元化的特征,包含了教师与学生的人口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经验等特征,同时还融合了学校的理念与期望、教师的能力与性格、教学环境的物理特征等因素。境脉概念的引入能够在一定层面上证明TPACK的学科性,因此也意味着所有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的TPACK内容都会受到学科不同、教学环境差异、教师能力差异的影响。

三、河南省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TPACK现状

1.技术知识维度。技术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集中在知识表征上面。教师在课堂上的技术知识主要表现于资源的搜索和知识的表征,对技术知识的应用比较欠缺,使得应用信息技术开发学习活动、师生沟通、应用信息技术创设、反思技术的应用、模拟教学情境等环节比较乏力,应用水平明显低于其他方面。目前河南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对于技术知识价值的认可程度比较高,具有较好的意识,但是却不具备探索新技术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

2.教W法知识维度。中小学教师教学法知识缺失,教师TPACK知识结构受师范教育的影响。从均值方面来看,有过师范类教育经历的教师,其TPACK知识结构中PK明显高于未接受师范类教育的教师。目前读书中小学的教师都缺乏相应的师范教育,因此也导致高校教师在教学法知识、心理学知识、教育学方面的欠缺,影响了三者的融合,降低教学质量。目前河南地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模式仍旧以应试教育为主,考试分数依旧是教师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忽略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3.学科内容知识维度。中小学教师对于学科内容知识掌握能力较差是目前教育界的难题,尤其是英语方面。英语是外来语种,多数教师对于该学科的内容理解不够透彻,多数教师能够简单的理解学科内容,但是无法深刻掌握其精髓,因此使得其教育手段和理念容易出现误区。目前河南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对英语知识的内容理解不够透彻,缺乏相应的科学教学规划能力,无法发掘自身的学习能力,专业化程度尚有所欠缺。

4.学科教学法知识维度。在学科教学知识维度上,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时候缺乏前沿性和交叉性。中小学英语作为最基础的英语,其作用和意义是绝不容忽视的,教师需要严格关注学科内容知识的交叉性和前沿性,保证知识基础的牢固性。河南农村中小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知识结构中PCK的处理存在误区,使得教师只能对本学科的基础知识进行很好的教授,对于其他领域的知识缺乏适当的引用和穿插,同时科研成果同教学内容的融合程度要远低于其他知识。

5.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维度。河南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对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方面做了较多的尝试,效果较好。但是对于利用技术支架辅助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能力比较弱,并且对通过教学方法和策略调整教学方式的意识和能力不够高,缺乏相应的尝试和实践。同时无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使得教师缺乏对自己教学缺点的总结,无法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和改进,加大了与同水平地区英语教学的差距。

6.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维度。在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方面,河南农村中小学能够有这方面的意识,但是受教师经验和能力的影响,其教学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别。同学科教师之间缺乏相应的研究和探讨,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师缺乏适当的交流和学习,无法将有效的教学方式大面积使用。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技术的思考,无法灵活的将技术作为教学支架,虽然有较大的升级和改进空间,但是却缺乏科学有效的办法。

7.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维度。河南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在整合学科内容、技术、教学方法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且整体整合水平不高。教师在行动和思想上都有所欠缺,没有全面的进行各维度的整合,缺乏相应的改进措施。难以驾驭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教学中更倾向于某一维度,忽略了整体的协调性,使得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水平比较低。

四、中小学英语教师TPACK的发展路径

1.提高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各个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需要认真研究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需求,设置合理的课程,进行专业化的调整,做好人才培养的基础。并且要扩大英语专业的招生数量,保证高素质、数量足的英语教学人员。相关教育部门要协调努力,根除教师编制的短缺问题,借助政策杠杆的优势,提高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物质帮扶力度,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优化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工资待遇,改善生活工作条件。制定相应政策,吸引优秀人才,鼓励支教行动,例如优先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等。

2.加大教师能力的培训力度。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实用的培训模式,强化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设置培训课程时,要保证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采用观摩示范课和讨论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实行分层培训,避免资源的浪费,将培训落到实处,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实际需求。注重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还要突出实际的教学能力,消除教师自身的教学缺陷,协助教师分析教学行为,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

3.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大部分都未曾发表过科研论文,一方面是意识不到位,另外一方面就是缺乏相关的指导和资料。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相关部门和院校要承担指导义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讲座,做好管理和考核,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4.开发基于情境的学习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TPACK知识结构,在培训过程中普及信息技术知识与教学法知识,并讲授其融合方法。组织基于技术得交流学习活动,力求能够将技术和知识进行转化,使其真正融入到学科的内容和方法,加深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同时要督促并鼓励教师,使其能够认识到整合技术学科教学知识对实际教学的帮助,激发其探究教学模式的热情。保证教师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将其有效的融合到实践教学中,结合教学情境,开展有效的教学方法。

五、结束语

文章以TPACK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出发点,对英语教师TPACK的框架构成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中小学英语教师TPACK知识框架中的各个维度进行细化分析;同时概况几点目前河南省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TPACK的常见问题,针对问题指出了几点中小学英语教师TPACK的发展路径。相关教育人员在参考本意见的时候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摸索新的发展路径,推动国内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应建芬,励艳青.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探析――一项基于培训项目的个案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0,03:156-160.

[2]吴思.促进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

[3]叶小广.新课标视阈下的广西高师英Z教师专业发展――英语教学模式转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138-148.

[4]邓琪梅.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3.

[5]吴筱明.文化生态视阈下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调查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

[6]黄光银.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D].赣南师范学院,2015.

[7]闫海红.TPACK视域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8]赵明仁,丁翠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视阈[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4:9-12.

[9]王建卿,张柱平.中小学英语教师自我导向性专业发展状况调查研究――对山西省忻州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调查[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02:103-104+109.

[10]郭砚冰.从专业发展视阈看制定英语教师专业标准的必要性――以厦门市中学英语教师为例[J].英语教师,2015,20:37-42.

篇4

2  科技新闻传播准则 

鉴于科技新闻的特殊性,科技新闻传播准则包括以下三点。 

2.1  知识性 

科技事件是科技新闻报道的主体,其内容多以大量的科技知识为主,假如不能充分了解相关知识,致使新闻报道缺乏真实性,极易误导人民群众。因此,在报道科技新闻时,要充分掌握科技新闻中的科技知识,客观、准确地反映当今最新科技成果,确保科技新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防止夸大新闻内容。在报道过程中,既要注重新闻的实效性,又要保证新闻的权威性,从而确保科技新闻的可读性。 

2.2  科学性 

由于科技新闻的特殊性,因此必须保证科技新闻内容具有科学性。一旦科技新闻科学性缺乏,就必将导致其失去意义。科技事实作为科技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要保证其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科技新闻对群众的舆论和认知具有引导作用,要有充足的科学依据为报道内容提供保障,从而保证科技新闻具有正确的引导作用。 

2.3  规范性 

科学研究中存在诸多的专业术语,报道科技新闻时,禁止随意使用其他词汇进行描述,防止出现对科技技术最新研究成果的曲解,因此,必须使用专业术语报道科技新闻。 

3  科技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 

3.1  科技新闻传播真实性缺乏 

科技成果需通过权威鉴定及同行评议才可进行报道,但就科技新闻记者而言,多数记者缺乏对科技新闻的正确理解,而且记者专业大多是体育、中文、新闻、经济、政治和历史文化等,缺少对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的认知,在采访过程中,尚未充分把握科学事实的本质,就开始撰写新闻。撰写过程中,难以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描述科技事物时,引用大量数字,导致科技新闻变得枯燥无味。对科技人物报道时,过于夸大对人物事迹的赞赏,从而导致科技新闻传播缺少真实性。 

3.2  缺少人文关怀 

目前,科技新闻报道方式及手法正在不断转变,从而保证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同时,科技新闻报道也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但就目前科技新闻传播而言,仍缺少人文关怀。新闻传播缺少人文关怀,是指科技新闻主体内容具有较强的集中性,大多以宣传和政策为主,传播方式较为单一,使用专业术语过多,不利于读者阅读,而且传播形式较为呆板,缺少与读者间的互动,从而导致科技新闻传播缺少人文关怀。 

3.3  真伪科学共存 

政治和科学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大多数科技新闻工作人员,把政治和科学作为独立的两者,报道科技事件过程中,仅注重科技方面的报道,缺少与政策、政治及全局的联系,致使真伪科学共存。由于科技新闻工作人员,难以对真伪科学进行鉴别,导致科技新闻在传播过程中,错误引导人民群众的认知和舆论,给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影响。 

3.4  夹杂虚假广告 

有些工作人员为了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对某项科技成果进行独家报道,然而,在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影响下,致使出现假科技新闻。部分企业利用人们相信科技的心理,大量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制造虚假地科技广告,以获得更多人民群众的信任,从而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随着广告市场竞争越来越严峻,传媒企业降低了广告质量的要求,未按照严格的法律法规,谋取更多的广告份额,同时也未严格审查广告的可信度及真实性,致使科技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出现虚假广告,影响了人们对科技技术的了解和掌握。 

3.5  传播方式过于统一 

篇5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培养**海洋经济、临港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为重点,根据我市人才发展规划,采取切实措施,力争到2010年,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学历、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数量和比重有明显增加,我市急需人才短缺状况得到缓解,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具体项目

(一)深入实施“111人才工程”培养计划。结合国家实施的“百千万人才工程”和省“151人才工程”,在做好“11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调整补充工作的基础上,通过高校进修、承担重要科研项目、科技攻关、参加高层次研讨和到国外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培养人选的培训力度,提高培养人选的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对培养人选的考核评估,完善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队。努力在我市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培养造就一批不同层次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二)加大高学历人才的培养力度。紧密与国内有关高校合作,大力引进并开设MBA、MPA及工程硕士等我市急需的紧缺专业的研究生学历学位班和课程进修班,每年从各部门推荐的优秀中青年中选拔到国内高校、科研院所进行进修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为公务员及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创造继续教育的机会,努力造就一支优秀的中青年人才队伍。

(三)着力抓好中高级人才赴国(境)外培训。围绕我市“六六决策”的实施,海洋经济、临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大力加强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出国(境)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国际智力资源,积极开辟国(境)外培训渠道,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具有较高理论、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的中高级人才到国(境)外进行培训、研修,培养和造就一批紧跟时代、了解和掌握世界先进科技水平及管理经验的国际化专业人才。

(四)积极开发和引进紧缺人才项目培养。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训市场需求,适时开发和引进国际经贸、现代物流、石油化工、机械工业、船舶修造、航海技术、海岸综合管理、食品加工、城市规划、金融保险、旅游管理、信息技术、现代渔农业、海洋文化、专业外语等紧缺专业人才培养项目。近期,要重点引进开发培养以下紧缺专业人才:

1、临港重化工人才。“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发展成为环杭州湾地区重要的临港化工基地,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加快人才引进和本地院校化工专业的建设,为化工产业发展做好充分的人才储备工作。

2、船舶设计与制造人才。船舶修造业是我市最有基础做大、做强的港口工业龙头,而且将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因此既要重点扶持本地院校相关专业发展,也要大力选送对口人才到国内重点知名船舶院校学习深造。

3、海水产品精深加工人才。水产品精深加工业是提升我市粗放型工业向集约型工业转变的重要方面,水产品精深加工必须运用高深科技,提高科技含量。要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锻炼和造就一大批水产品加工业的科技人才,尤其是产品开发研制的科研人员和从事一线生产、管理的骨干人才,改变目前水产品加工业科技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

4、现代物流管理人才。港口物流业是我市最有发展潜力的战略产业,要引进上海现代物流管理证书培训考核项目,重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懂经营、善管理的专业物流人才,优化产业结构,为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港口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5、海洋旅游管理人才。要拓宽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学历教育和资质培训面,积极引进外来高星级酒店和百强旅游社,通过队伍的更新,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旅游企业管理经营人才。不断选派市县区及主要旅游乡镇分管旅游的领导干部到上海、杭州等地旅游管理部门挂职锻炼学习,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提高培训,扶持本地院校旅游专业的发展。

6、国际经贸人才。引进上海国际贸易操作能力证书培训考核项目,致力培养懂外语、懂专业,能直接与国际市场打交道的国际经贸人才,为我市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夯实基础。

7、信息技术人才。引进上海信息技术认证考试培训项目,重点培养网络与通信技术、软件与数据库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软件工程质量体系等专门人才,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信息产业发展。

8、海洋文化人才。随着海洋文化名城建设力度的加大,新闻体育、文化旅游、节庆会展等优势文化产业及文化演艺、艺术品经营等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将进一步繁荣和发展,要通过培训、引进等各种办法和途径,构筑海洋文化人才网络。加快文化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步伐,建立激励机制,创造有利于出作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推进海洋文化强市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编制和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由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开展人才现状调查及需求预测的基础上,科学编制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定期向社会公开,以引导紧缺人才培养方向,为强化紧缺人才培训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规范运作方式。对引进、开发的紧缺人才培养项目,实行市场化运作,部门、行业及有资质的社会办学力量均可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实力,利用互联网、远程教育等现代培训手段和方法,开发、申报紧缺人才培养项目。建立健全统一的考核评估制度,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实行优胜劣汰。

(三)完善考核机制。坚持培训、考核、使用有机结合,对考核合格者颁发相应的水平能力证书,建立面向社会的紧缺人才信息库,将紧缺人才的培训考核与人才使用、职业转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资待遇等结合起来,加强与人才市场的信息沟通,充分调动紧缺人才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篇6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3-0117-02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认识活动的高级形式,是创造力的核心。思维的定义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映”。而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体,包括抽象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等。

各种创新活动,实质上就是创造性思维与方法的应用。在创新过程中,往往根据不同的创新对象,则运用针对性很强的思维方法,去探索研究。同时,还根据创新对象的特点,运用不同的创新技法,这样创新的成功率、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说明了工具方法的重要性。无数的创造、发明及创新的事实证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即只有思路对头,方法得当,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欲速则不达。在创造性思维与方法中,创新技法很多,其中“缺点列举法”是较为常用的方法。在自动控制系统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曾经运用“缺点列举法”为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创新设计制作一套“自动控制异丙醇回收装置”,并把这套自动控制装置作为教学案例,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缺点列举法”,简单地说,就是挑毛病,即是抓住事物的缺点,存在的问题,以确定解决问题及创新目标所选择的方法。“缺点列举法”的应用程序方法如下:

1)尽量列举出事物的缺点(运用发散思维);

2)将缺点归类整理(运用收敛思维。

把缺点列成功能性缺陷,原理性缺陷、结构性缺陷、造型性缺陷、材料性缺陷、制造工艺性缺陷、使用维修性缺陷等;

3)针对缺点,加以分析;

4)实施改造创新。

在改造创新的过程中,针对某个缺点,经过创新后,则产生出一种新的产物。这种新的产物可以转化为商品或进行申请专利。可以说,目前世界上所有物品都是经过找缺点创新再找缺点再创新……不断发展过来的。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发明创造史。

笔者在运用“缺点列举法”进行技术创新制作异丙醇回收装置的做法如下,供大家参考。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有引线独石电容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异丙醇溶液对独石电容器半成品进行清洗,清洗完后要对异丙醇溶液进行回收复用,以降低成本。

一直以来,该公司的异丙醇回收装置很简单。其回收过程是用电炉盘发热丝加热铁桶盛装的机油,由机油传热给装有异丙醇的玻璃容器,异丙醇经加热后达到沸点蒸发成蒸汽。此蒸汽导出后再经玻璃管冷却成液体异丙醇。这套装置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存在许多缺点。自己运用“缺点列举法”,把该套装置的缺点列出。其主要缺点如下:

1)回收率低;

2)回收纯度低,因为没有温度控制而造成水蒸汽与二丙醇蒸汽混合;

3)热散失大,因为加热电炉盘没有保温装置;

4)耗电大,因为电炉盘仅加热铁桶底部造成加热效率低;

5)操作不方便、不安全;

6)玻璃器皿容易破烂;

7)工人操作劳动强度大等。

根据以上所列缺点,进行归类整理、分析。确定解决技术问题及确定创新制作异丙醇回收装置的整合解决方案,主要的创新构思如下:

1)采用夹套结构,用不锈钢制成一台加热炉,夹套发热管直接加热由不锈钢容器盛装的机油。同时,夹套外层加保温材料,提高加热效率。

2)采用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异丙醇沸点温度。原回收装置没有温度控制,因此,使混杂在异丙醇溶液中的水也能加热成水蒸汽,这样回收纯度就很低。当加入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后,使加热回收的异丙醇(异丙醇沸点温度为85℃)溶液温度控制在90℃~95℃度之间,这样,异丙醇溶液能够加热成气体回收,而水(水沸点温度为100℃)就不能,大大提高回收纯度。

3)为提高回收效率,在加热炉顶部加装一个集气室,集气室内壁加导流片,防止凝固在内壁上的冷凝液回流到蒸发炉内重新加热蒸发。

4)冷却器采用不锈钢螺旋管式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提高冷却效率。

5)回收液的添加采用气压导流法,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原回收液的添加是用人工用力抱起用玻璃瓶盛装的回收液倒进加热的玻璃瓶内进行加热回收。但回收液的添加采用气压导流法后,后果就大不一样,原回收液是用玻璃瓶盛装,改为不锈钢容器,而且加热回收的不锈钢容器比原加热回收的玻璃瓶大几倍,大大提高回收效率。而且在准备回收与正在进行加热回收的不锈钢容器之间用气压塑料管连接起来,并在准备回收的不锈钢容器上安装一个压缩空气阀门,需要添加回收液时,只要打开阀门,回收液就源源不断地流进到加热回收的不锈钢容器内,这样,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同时也大大提高回收效率。

6)控制加热器的电气开关采用固态开关,防止电弧引燃异丙醇(异丙醇属易燃品)引起爆炸,保证回收安全。

7)加热炉容器外加装液位计,监视异丙醇回收液位高度,防止干烧出事。

按照以上的设计构思,创新出一个整合技术解决方案,创新制作出一台新型的异丙醇回收装置,经成功试验后又继续制作了几套,使用后均达到了以上各项技术指标要求,满足了生产工艺要求,克服改进了原回收炉的缺点,增加了一些科学合理的新技术。从结构、性能、工艺、技术、质量、安全保证及操作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整合解决创新,大大提高了回收纯度,回收效率、节能降耗、安全可靠、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及改善操作环境等。这个技改创新项目,每年为公司创造了数百万元的经济效益。得到企业领导的高度赞赏,并获得广东风华高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颁发的科技进步一等奖。

创造性思维与方法中的“缺点列举法”的运用是比较直观的,针对性强、思路清晰,主要是针对某个缺点运用发散思维去寻找创新的突破口,最终定能找到较好的创新解决方案。这种方法比较实用,容易获得成功。

篇7

1 问题的提出

给中国改革开放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贡献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适应目前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不能满足现阶段“三农”问题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导致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低效率运行。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我国数量本来就不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而且多数已转化的技术的应用率、普及率也仅为30%左右(黄国勤、刘宜柏,1999)。现行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如此低效运行,不仅浪费了有限的科技资源,也直接影响了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目前影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运行的问题有37个,即:(1)农业科技管理制度不尽合理;(2)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不尽合理;(3)创新资金来源单一;(4)技术市场和中介组织不完善;(5)缺乏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体系;(6)创新人才缺乏;(7)农民不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和参与者;(8)技术传播不畅;(9)投入结构不合理;(10)企业规模偏小、管理不善、融资难、投资的短期行为、科研人才匮乏;(11)科技基础设施落后,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相对滞后;(12)科研资金不足;(13)科研人员待遇差;(14)科研项目资助强度弱;(15)科研人员工作主动性差;(16)科研机构创新活力不足;(17)科研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18)企业创新能力不足;(19)基础研究储备不足;(20)科技创新体系整体创新能力不足;(21)研究课题分散、重复研究;(22)科研成果质量低;(23)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24)融资渠道过窄;(25)投资政策非农偏好;(26)推广队伍不稳、素质低;(27)推广资金投入不足;(28)推广人员待遇差;(29)推广体系不稳;(30)推广效率低;(31)科研选题与实际需要脱节;(32)技术有效供给不足;(33)中介机构组织未能有效发挥;(34)成果转化率低;(35)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系统运行效率低;(36)自主创新不足,科技储备下降;(37)综合性重大成果少(见图1)。

2 本因分析法的解题思路

本因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1)列举问题,并对诸问题进行恰当的描述;(2)梳理问题的因果关系并据此构造“本因模型”;(3)利用本因模型找出“本因”;(4)对本因模型进行定量化处理,构造系统对政策影响力的传递函数;(5)利用计算机模拟各种解决方案(“政策”或“项目”)的实施效果。

与“因果关系图”(即“本因模型”)有关的基本约定有:用方框表示“问题”;用有向线段表示因果关系,称为“因果键”,其中箭头指向结果,箭尾发自导致产生该结果的影响因素。“问题”和“因果键”的不同组合代表着不同的概念。

3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问题的本因模型

通过对37个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我们构建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问题的因果关系图(即本因模型,Root Cause Analysis,RCA)(见图1)。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有5个问题只有箭头指入,没有箭头发出,说明这5个问题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所表现出来的终结问题,它们分别是:“成果质量低”、“成果转化率低”、“系统运行效率低”、“自主创新不足,科技储备下降”和“综合性重大成果少”。

同时,也可以看出,有10个问题,它们只有箭头发出,没有箭头指入,说明这10个问题是产生上述5个终结问题的本因。这10个本因分别是:(1)“农业科技管理制度不尽合理”(包括“利益分配不科学、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的不合理”、“科技计划管理不力”等3个问题);(2)“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不尽合理”(包括“农业科技创新动力单一”、“机构布局不合理、管理条块分割、缺乏协作”、“学科专业设置过窄”、“科研、教育、推广三者缺乏有效协调机制”、“产学研互动机制不完善”、“推广体制不合理”等6个问题);(3)“科研资金来源单一”;(4)“技术市场和中介组织不完善”(包括“市场和中介组织不成熟”与“中介机构组织管理不规范、功能不全”);(5)“缺乏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体系”;(6)“创新人才的缺乏”(包括“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高级创新人才”、“农业科技管理人才缺乏”等两个问题);(7)“农民不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和参与者”;(8)“技术传播不畅”;(9)“投入结构不合理”;(10)“企业规模偏小、管理不善、融资难、投资的短期行为、科研人才匮乏”。

图1还显示了:“农业科技创新力不足”与“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问题中的关键问题。它们在模型中,只有既有箭头指入,又有箭头发出,而且箭头的个数都在5个以上。

4 模型定量化处理的结果

运用专家评分法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诸问题的影响力进行了估计,取得每个因果键的参数估计值后,就可以计算各个本因对终结问题的影响程度了。定量化处理的结果如下:

(1)对终结问题“成果转化率低”影响程度比较大的前3个本因是:“创新人才的缺乏”、“农业科技管理制度不尽合理”、“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不尽合理”,它们的影响百分比分别为30.0%、25.5%、12.0%;

(2)影响终结问题“成果转化率低”的本因有8个,其中影响最大的本因是“农业科技管理制度不尽合理”,其影响百分比为36.8%,其次就是本因“缺乏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体系”,其影响百分比是22.9%,排在第3位的是本因“企业规模偏小、管理不善、融资难、投资的短期行为、科研人才匮乏”,其影响百分比为12.0%;

(3)对终结问题“系统运行效率低”影响只有4个本因,即:“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不尽合理”、“科研资金来源单一”、“缺乏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体系”和“创新人才的缺乏”,影响百分比分别为51.0%、4.2%、15.8%与20.0%;

(4)对终结问题“自主创新不足,科技储备下降”,影响程度最高的是本因“农业科技管理制度不尽合理”,影响百分比为16.6%,其次是“创新人才的缺乏”与“投入结构不合理”,影响百分比均为12.0%;

(5)影响终结问题“综合性重大成果少”的本因有8个,其中影响程度大的前3个本因是:“农业科

技管理制度不尽合理”、“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不尽合理”、“创新人才的缺乏”,影响百分比分别为:27.8%、40.0%、20.0%。

在10个本因中,“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不尽合理”、“科研资金来源单一”、“技术市场和中介组织不完善”、“缺乏法律法规、制度、政策支持体系”、“创新人才的缺乏”、“投入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偏小、管理不善、融资难、投资的短期行为、科研人才匮乏”等7个本因都影响了5个终结问题中的4个;只有“农民不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和参与者”和“技术传播不畅”这两个本因影响一个终结问题――“成果转化率低”。

5 模拟方案的测算结果与政策建议

根据本因模型定量化初步研究结果,针对6个本因(即:“农业科技管理制度不尽合理”、“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不尽合理”、“缺乏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体系”、“创新人才的缺乏”、“投入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偏小、管理不善、融资难、投资的短期行为、科研人才匮乏”)相应提出了解决方案,并进行模拟测算与评价。结果发现:对5个终结问题的直接响程度比较大的有“农业科技管理制度不尽合理”、“缺乏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体系”、“投入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偏小、管理不善、融资难、投资的短期行为、科研人才匮乏”。直接影响程度一般的是“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不尽合理”与“创新人才的缺乏”。

根据上述的结果,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本文对解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问题提出了如下的6条政策建议:

5.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体系

建立健全农业及农业科技法律法规体系是建立法制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战略和历史意义的重大命题,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问题,尽快制定有关农业科技进步方面的法规,完善农业技术市场、中介组织,以及从根本上解决在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上“以言代法”、“有言也不执行”和受制于领导者的好恶及更迭等问题。它包括:一是要建立规范的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二是要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三是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的法律、政策体系。

5.2 继续深化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的改革

继续对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有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尽快调整农业科研机构、优化布局,完善科研机构整合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学科与专业的设置。其次,要对科技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当前必须彻底改革农业科技立项、科研选题、课题组织、成果评审及职称评定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如:改变科技项目立项与委托机制;改革科技经费的管理制度;借鉴国外科研项目、基金管理的经验来进行农业科研项目的宏观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活机构的活力和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完善科技成果评审制度。三是要完善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主要指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及其运行机理。技术创新动力模式包括: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模式、技术供给创新模式、技术创新诱导模式和政府政策推动模式。目前,我国农产品整体上出现结构性过剩,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此,以政府政策推动为主,综合采用其他技术创新模式,也是生产和市场发展需要。四是构建有效的协调机制。包括科研、教育、推广三部门的协调和推广服务主体之间的协调。

5.3 建立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政府和全社会各界都要积极行动起来,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千方百计造就一大批学科带头人、科技型企业家、高级科技管理专家、技术专家和农民专业技术人才。大力实施创新人才集聚战略,以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的科技人员从事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尤其是以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科研人才为重点对象,同时通过合理使用科技创新基金,对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奖励,使科技人员乐业、敬业,不断巩固和扩大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将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通过学术交流、在职培训以及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研究,促使农业科技人员的基础知识、专业技术不断更新和提高,使其密切跟踪世界高科技最新动态,增强其持续创造力。

5.4 加强公共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和提高企业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以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为依托,组织开展农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问题和事关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全局性、方向性、规律性重大创新问题研究。

提高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一是强化其自主创新意识;二是积极引导农业科研单位进入企业,与企业结合,改变科研单位游离于企业之外的现象,从组织体系上强化农科教结合;四是加快现有农业企业改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企业才有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真正担当起技术创新的主体角色。

5.5 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技术扩散的顺畅

首先,政府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交易机构等类型)的建设。为了确保农业技术扩散的顺畅,还应加强农业科技信息的提供,农村青年科技知识培训,以及开展农村家政服务教育,引导农民合理规划、利用土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

其次,逐步建立科研、教育、推广一体化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学习和借鉴美国农业合作推广体系的经验,加强教育、科研、推广之间的联系,通过改革财政拨款制度和人才评价机制,鼓励农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从事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转让,成为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积极培育农业科技中介组织。要克服农业技术与农业经济发展“两张皮”的现象,实现农业技术供给与需求的对接,让农业技术供需之间顺畅沟通。第一,要培育技术市场,加强重大技术供需信息库以及科技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健全和完善农业技术市场法规,使农业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像普通商品那样在市场上流通。第二,要培养和发展农业技术中介组织机构。中介服务机构通过提供信息、咨询、评估、中介、法律等服务,能减少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提高技术交易的成功率。

四是发展发挥农业产业化组织,并引导其逐步成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主体。应制定优惠政策,在企业融资、税收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以吸引更多的龙头企业涉足农业高新技术研发领域,加强企业技术开发能力,鼓励企业开展农业技术创新。同时要积极探索一条农业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新路径,将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转移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以获取更多的生产成果。

五是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效应。国家财政、农业政策性银行应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园区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创造良好的投融资发展环境,支持园区高科技企业发展,使之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加速创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5.6 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农民作为农业生产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其科技文化素质直接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效果。要提高农民的素质,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引导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激励农民接受农业科技培训,特别是培训后的相关扶持政策等。如果农民接受科技培训后,得不到政府的有力支持,难以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其次,大力开展的多渠道、多形式农民教育培训。加大“绿色证书教育”、“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农民教育培训形式的培训力度。通过农业技术讲座、培训、函授、夜校等多种有效的途径和形式,大幅度提高亿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进而提高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企业也在进行如火如荼改革,虽然我国石油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技术创新取得一定的进展,但石油企业仍然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例如:企业技术创新严重的滞后,缺乏核心的石油技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占据优势,特别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暴露的更加明显,本文就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进行几点探讨,希望对我国石油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能够起到帮助作用。

一、我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石油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石油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正确思想指导下,我国高度重视石油技术创新工作,对于国外先进的石油技术积极地引入,长期的坚持科学技术攻关,经过多年的努力,石油技术创新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但是,也存在许多不足,我国石油企业与国外相比在能力、成绩、技术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机制缺乏有效性

我国石油创新机制长期不完善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了石油企业的技术创新进程,导致石油科技创新工作长期停滞不前。我国石油技术体制改革的对象模糊,范围较窄,没有着眼全局,忽略从整体考虑,片面的认为改革只是针对技术创新部门,没有形成完善健全的创新体系。石油企业在过渡时期的创新体制改革不能有效的提高员工的积极性,难以增强企业内部人员的创新活动,导致石油创新长期的滞后,阻碍企业的发速发展。

2.企业资源较为分散,人员结构不合理

石油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被分割成许多部门,整体资源被分割零散,企业资源重置严重,运行缓慢,企业的工程技术研究难以得到充足的资源支持,不能充分发挥研发潜力,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尽管我国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创新整体水平改善,但是在各个结构分布上严重均衡,人才结构不合理,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石油企业大量的囤积中低层人才,而高层次人才相对短缺,尤其是缺失对当前先进石油技术开采技术研发工作的人才;我国的模仿型人才较充裕,创新型人才较少,单一操作型人才较多,综合型人才较少,整体的科研队伍水平相对落后于外国石油企业。

3.石油工程技术创新能力较薄弱,石油技术研发效率低,市场战略性调整能力较差

虽然我国石油技术整体上有所提高,自身特色也逐渐形成,但是与国外企业相比较,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国际顶尖的石油开采技术,例如钻井、测井等先进的技术仍然停留在模仿阶段,缺少独立的自主研发能力。我国虽然拥有自己的技术专利,但是,大多数专利技术含量较低,拥有的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科技较少。我国石油工程技术没有明确清晰的创新方向,操作流程缺少严格清晰的指导,科技信息不流畅,导致科技创新管理能力低效,市场战略性调整能力较差。

4.企业对石油研发投入不足

尽管我国石油企业在技术投入上逐年增长,但是大多数都用于研发的日常开支,实际在工程技术研发上投入有限。国外石油企业大都注重对于石油开采技术的创新投入,清晰的认识到先进的技术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外石油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是我国企业的几倍,这也是国外石油开采技术领先我国技术的根本原因。

二、石油工程服务技术创新工作的调整策略

1.石油企业要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加强技术创新投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投入,要根据自身生产的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投入策略,对科学技术投资机制不断完善、科学融资机制进行改革,确保投入的资金用技术研发上,对风险投资管理办法进行完善管理,形成多样化的投资机制,确保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

2.对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地完善

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对重点技术领域不断的明确,对新技术不断地研发,将企业自身特色的技术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该首先明确建筑核心内容,围绕核心内容进行科学技术创新,对技术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主流技术进行优化,对使用技术进行强化,对特色技术进行开发,对于世界最新技术的发展动态进行全面的动态跟踪,对科研技术重点跟进,核心特色技术加快突破,要对科技质量和科技知识产权进行强化管理,保障企业科技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3.对人力资源制度规范化进行建立

要想更好的提高我国石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地完善,评估现有的人力资本,对人才培养制定长期的计划。积极招聘思想健康、勇于创新、学习努力等优秀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员,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工作,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舒适的条件,使员工切实感受到企业带来的温暖和关怀。

4.对内部信息交流制度进行建立

石油企业应该积极的与外国企业进行定期交流,开展技术研发合作,输送专业人才对企业的先进技术进行学习。对于内部信息加强交流和保密工作,科学有效的管理,使企业的信息能够为企业的战略实施提供有效的帮助

5.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技术创新队伍

企业内部对员工的技术操作水平和专业知识进行考核,选拔优秀的技术创新人才,对企业员工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组建专业化高素质的技术研究队伍。企业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增强我国石油企业的整体科研水平。

6.石油企业加强自身结构调整,实现一体化创新能力

充分借鉴国外公司技术服务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对企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对固定资产进行压缩,对石油业务进行整合,最终打造研发生产服务一体化模式,充分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对重点科技研究加强资金投入,集中资源,确保企业在技术研发环节资金充足。

面对国际激烈的石油竞争形势,我国石油企业要大力加强科研技术投入,不断的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对人力资源制度规范化建立,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制度,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技术创新队伍,确保石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参考文献

[1]朱颖超.我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探讨[J].石油科技论坛,2009,(01).

篇9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又依赖于教育,在农业、科技、教育三点一线上,科技兴农是主心骨,在科技兴农全方位、多部门、多层次,普及推广科学种田的交响曲中,乡镇农技站应是这部曲子的主旋律。“三农”建设是关系国计民生大事,中央历来重视,连续多年发了涉及“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每次党代会都用较长篇幅论述“三农”工作,在党的十全会报告更是突出论述“三农”工作,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切实抓好“三农”工作,在党中央的英明正确领导下,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揭开了崭新一页。数月以来,笔者通过调查,农业形势仍十分严峻,粮棉产量几年来徘徊不前,主要农产品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农民实际纯收入呈缓慢趋势,工农剪刀差明显存在。工、农、副之间再次出现严重失衡现象,加之,舆论导向失控和政策上失误,农民不高兴务农,干部不愿抓农,部门不向支农,农村出现“天兵天将搞工业、精兵良将搞副业、重兵老将糊农业”的局面,这些负因素增长造成农村农民致富“三缺”(缺信息、缺项目、缺科技),农民素质“三缺”(缺知识、缺能力、缺技术),从而大大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以习见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党中央领导集体,接二连三深入基层,调研出台一系列强农重大决策,反复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兴农政策限制性、投入局限性,唯一出路依靠科学。例如:价格政策也有很大的不合理性,种粮不如种棉,种棉不如种菜,种菜不如种特经作物,种植业不如养殖业,养殖业不如服务业,服务业不如搞工业,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靠投入非常重要,但又受一定物质条件的制约,唯独科技具有无限的生命力,科技是生产力,但还不是现实的生产力,科技只有被劳动者所掌握,用于生产过程,真正实现科技兴农。科技兴农如何兴法?这就是归根到底农民的教育,而农民教育只能依靠乡镇农技站技术教育,而不少镇农技站技术人员不是唱科技兴农的主角,而是忙于种别人的责任田,甘当配角,出现“三多三少”现象,即:跑片多,蹲点做本职工作的少;中心工作多,向农民推广科学技术的少;嘴上喊得多,实际抓得少,出现少化本,增产显著适应强的良种技术,栽培技术、施肥技术没有很好得到推广和应用的现象,毗邻我市通州区的几个乡镇,他们人少田多,但田间杂草少,而一河之隔的几个乡村,人多田少,杂草丛生,关键所致是在于向群众普及和推广化除技术做得如何?因此乡镇政府对农技工作人员要摆正位置,从工作目标和手段措施上,要确保农技人员、位置、精力三到位,抓好农技普及和推广工作,作为乡镇农技站工作人员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勤劳工作,要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推广农业技术上来,真正唱好科技兴农的主角。

二、科技培训是科技兴农的主题歌

科技兴农的关键是把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传授给重视农业的农民、使之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使科技知识由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传授的过程需要教育这个环节,农村教育最佳形式是科技培训,即: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因此科技培训是科技兴农的主题歌,科技培训的主要任务积极向农民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成果,使其转化为生产力,科技培训主要内容,向农民普及推广若干项花钱较少、增产效果显著、适用性强、良好的栽培技术、施肥技术、防病治虫技术和其它科学技术。在科技培训中就乡镇农技站而言,必须增强自我意识,客观超前意识,科技培训必须坚持“三实”原则,即:实际性、实用性、实效性原则。

(一)实际性原则即结合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和农民文化,技术素质的实际,着手制订科技培训长远规划和年度规划,并协调有关部门议订相对应的措施,把农民培训工程列入政府考核行列,真正使培训落实到科技兴农的实处。例如:正余镇在完善联产承包制基础上,全面实行土地流转,实现了土地等管理体制上创新,镇成立农业服务中心,村成立了农业综合服务站,使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全镇流转土地近3.6万亩,占全镇总面积70.8%,其中:中高效农田占比达78.5%,全镇建起了种养农业科技园21个,各种形式涉农经济组织78个,基本上形成“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成为南通市一个较具规模的无公害生产基地——强盛园区,占地2000亩,注册的“真诺”牌无公害蔬菜成功打进并牢牢占据肯德基、麦当劳的原料供货市场,园区效益达1200万元以上。农业由过去的分散型、自由型、独立型转向集约农业、规模农业、高效农业、现代农业转化。镇荣获南通市高效农业规模先进单位,荣获海门市设施农业高效化目标管理特等奖项,在此荣誉中,乡镇农技站功不可灭。农技站在三个年头累计培训逾4万人次。近年来,镇财政拔款500万元建造农技培训综合大楼,添置各种培训设备30余万元,村村建立农民培训学校,可一次容纳200余人的培训教室,每年要自行开展12批次的各类农技培训活动,农技站配备具有中、高级职称技术兼职教师,镇聘任园区土专家现场讲课,利用多形式、多渠道向农民传授设施农业种养技术,镇农技站开通农技110咨询电话,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和好评。

(二)实用性原则。即科技培训的重点。就是要大力搞好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这个应用因是实用,而实用就是传授给农民少投入、多产出、易接受、能做到的某些科学种养、加工技术,这就是实用原则的具体内涵。

在贯彻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实用性原则过程是,正余镇农技站实行三步曲。(1)练内功。农技站技术人员实行一、二、三,即每天不少于一个小时自学,每周不少于二个小时互学,每季不少于三天市农干校进修,实行知识自主更新,及时掌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信息。(2)培训内容多样化。实行一、二、三、四、五,即:一是切实辅导文化基础知识,开设实用电脑培训工程,每年不少于四批次进市农干校培训,人数不少于120人;二是努力辅导学习科学种养、农产品加工技术每年不少于12批次培训人数不少于2400人;三是切实学习法律法规知识,普及《农药管理条例》及农业有关法律法规;四是学习先进思想理论,使农民素质整体提高,有知识、有能力、有技术;五是培训农民学习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3)培训方法简单化。做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点。一是请进来学习与走出去相结合;二是理论学习与实践生活相结合;三是文化知识学习与技,R相结合;四是生产知识教育与精神文明教育相结合;五是守法经营与诚信教育相结合;六是整体教育与个别培训相结合;七是重点指导与面上培训相结合;八是官教民、民教官、民教民相结合等,使农民在培训过程中增长知识,增强能力、增强胆识、掌握技术,从而达到实用性目的。

(三)实效性原则,科技培训是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一种形式,最主要的要使科学技术运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变为农民的行动,产生出实际效果,这样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培训落实到科技兴农的实处。

在贯彻科技培训的实效性原则过程中,正余镇农技站牢牢盯在效果上,有了效果,科技培训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农技站工作重点在“三农”,解决难点在“三农”,培训关键在“三农”,农技培训根本出路也是在“三农”。目前,农村中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缺知识、缺能力、缺技术,以前的男耕女织已成为极为普遍“女耕男织”,男外出挣钱,女在家务农。农村中大多数中、老妇女,文化知识缺少、不仅缺政治、经济道德、法律、历史、地理、天文、生物等基础文化知识,而且缺土壤、肥料、良种、农药、时令气候、合理密植、作物培管、收获保管、加工销售等农业生产上和专业知识,由于知识水平低,培训过程困难重重。正余镇农技站采用田头会诊、现场讲解方法,解决各种技术上难点难题。例如:棉花生产中,一部分农民没有掌握科学施肥技术,结果导致了“出钱”买低产的局面,这不仅浪费人力、财力、物力,还严重影响产量,挫伤了农民植棉积极性。一位棉农在培训班发言中说:“棉花棉花待你不差,三天二天田头跑跑,四天五天田间摸摸,肥料人工用得不少,到头来长得都是杈杈”。另一位菜农深有感触地说:“油菜油菜,春过半尺,一看不对,白糖水一杯抓(施尿素),结果是头重脚轻,只收半袋”。从以上两位农民感言表白中可知,前一位农民虽然精耕细作,结果不懂施肥技术,导致棉花疯长,后者则懒惰种田,只靠化肥待收,结果是出钱买了低产量,鉴于这普遍情况存在,镇农技站有责任向农民推广传授施肥技术,使有限的肥料发挥最佳边际效应。正余镇农技站把农村中常规作物的科学施肥,绘制成图片,在全镇巡回展览,使全镇大部分农民掌握了科学技术,既受到农民的称赞,又促使全镇粮、棉、油、蔬产量效益持续稳定地增长,成为南通市唯一高效农业先进乡镇,海门市高效农业目标管理特等奖。

三、村级办学是科技培训的主舞台

科技兴农,乡镇农技站的主旋律,科技培训则是科技兴农的主题,而科技培训的主要任务是向农民普及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科技培训的主要对象是直接重视农业的农民,可见培训对象之众多,涉及面之广阔,内容复杂,单纯依靠乡农技站这个舞台是不能完成科技培训任务的,笔者认为江苏省海门市正余镇做法不妨一试,该镇政府把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实事工程摆上重要位置,并将这一任务交给镇农技站和成教中心联合组织实施。列入镇政府村干部考核中,做到落实一个阵地,建立一套班子,挂起一块牌子,订好一个计划。

(一)建立村分校做到四个一

1、落实一个阵地,村村都要因地制宜建立一个能容纳200人培训教室,作为村级农技培训分校。

2、建立一套班子,阵地落实好,建立一套职能班子,镇分管农业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农技站配备专职站长与二个技术员专职抓这项工作,村由分管农业负责人担任此项工作,做到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3、挂起一块牌子,村分校落实好,必须挂牌,做到名符其实、名正言顺,实行双向管理,行政上的村管,业务上归镇农技站分管。

4、订好一个计划,镇农技站在宏观上对全镇科技培训要有一个总体规划,分校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组织实施,真正做到培训计划科学化,具体实施计划化。

(二)在培训方法上做到四个结合

村分校在实施科技培训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讲究科学的培训方法,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将农闲与农忙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字、图、音、像相结合;现场示范与课堂讲授相结合。

1、农闲与农忙相结合。村分校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农闲与农忙相结合,农闲培训一些常规技术培训,农忙培训一些实用应急技术培训,闲时多学,忙时少学。

2、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后,基本上形成了一家一户的家庭农业型,村分校要相对集一些户长、村民组长的培训,再由他们辐射到每个农户,同时村分校根据农村难统易分的特点,搞一些联户群体培训,真正做到送教到田头、宅头、户头。

3、字、图、音、像相结合,在科技培训中,村分校一定要注重提高培训质量,防止花架子、空理论,图任务的错误倾向,扎扎实实把科学技术传授给每个农户,村农技分校充分编制农技小知识,搞一些实用技术小资料,发至到每个农户手中,镇农技站把科技制图,利用市场集会展示,从而真正使科技兴农深入到每个农户。

篇10

二、陕西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与全国的情况相比,作为内陆大省的陕西又有其特殊的现状与问题,陕西的综合教育水平居西部之首,尤其是高等院校的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是典型的教育大省,也是向经济发达地区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陕西现有中等职业院校593所,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37所,职业院校在校生总数达到110万人。近些年来,陕西地方经济发展较快,以北部能源及南部有色矿藏为支柱的地方特色经济模式,带动了与之相关的开采、加工、运输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大批相关企业和制造工厂,成为陕西地方GDP飞速增长的核心因素,与此同时,以关中地区为重点的旅游业及农作物种植业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隐藏在繁荣景象背后的深层矛盾已越来越成为横亘在陕西地区经济发展面前的巨大障碍,相关高校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生培养模式上的呆板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职业技术教育人才之间的差异,使经济飞速发展与缺乏实用型人才需求方面出现巨大缺口[4],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较多缺陷。(1)不仅职业技术学校较少,设置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的高校更是偏少,目前只有四所高校且年计划招生人数总计才20人左右,毕业生人数远远无法补足职业技术院校不断发展的需求缺口。(2)四所高校在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培养方向上几乎全部偏重于理论教育,只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所高校设置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这两个专业性方向,但其招生年计划人数却只有2人,根本无法对相关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和改变作用,使得相关领域缺少专业的职业技术人才,多数企业无法从职业技术院校招收到高素质技术工人,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对称性,不平衡性被进一步放大。(3)受陕西本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认识不足,大多数毕业生在硕士深造中依然以传统高等教育学专业为首要选择,以至于使大多数院校没有开设职业技术教育学这一专业,而已开设这一专业的高校却依旧延用高等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模式来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实际需求相脱节,导致最终输出的人才与现实的需要不相适应。(4)从开设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专业的四所高校看,缺少与本地职校、相关企业的交流合作,学生缺少实践基础,固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无法培养出能够灵活适应现实要求的人才,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成为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的鸡肋,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也就相应的变为不显重要的边缘学科。

三、对陕西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与建议

1.增加培养院校,并根据本校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专业方向陕西作为中国第三的教育大省,作为西部地区的教育魁首,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西部的人才水平。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最终要依靠人才带动,一个地区的发展繁荣从来都离不开人才的贡献。因此,陕西做为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和我国内陆地区的教育大省,不仅肩负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研究方向,更应积极推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发展。(1)陕西不仅是全国的教育大省,更应该成为全国的人才大省,目前我省的经济发展己进入拐弯超车的快车道,在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方式上应做好分工,985类和211类高校应偏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和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前瞻性研究,重点培养高素质理论人才;一般类综合高校在学生学好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学生的实践性、操作性培养,注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教育部应加大对陕西地区研究生培养的扶持力度,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和有效的政策倾斜,一方面应加大陕西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发展,另一方面应扩大陕西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授权点的建设和发展,使通过自身努力和一定的学习深造,达到硕士生要求并具备资格要求的学生都能够从事职业技术学的教育和实践,从而扩大和充实职业技术教育学的人才队伍。(3)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不断加快和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方向,应适当向具有工科背景、突出实践性、注重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方向发展,适当增加理工科院校学生的招收数量。2.改变培养模式,以实际的专业需求为导向,建立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目前,陕西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课程模式仍是传统的教育学的“学科导向”模式,往往把陈述性知识放在优先地位,偏重理论和基础,强调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忽视实践作用[5]。作为实践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课程设计应当从工作实效而不是学科结构中获得,加强“实践导向”,使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置以注重学生的工作实践为侧重点重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框架,职业技术教育学人才培养在学科建设上进行分类和凝练聚焦,明确各自的主攻方向。(1)师范类高校应根据本校优势学科,选择开设有针对性的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方向,利用自身优势培养有针对性、高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在教学方向上应以职业技术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职业教育等理论研究课程为核心,加大培养教育方面的人才。(2)工科类高校和应用型高校应以专业领域研究为主,在培养方向上应以产、学、研相结合模式培养人才,注重学生的实践性操作,加大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做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业科技、农业产业等教学研究。(3)综合类高校应结合各学科特点,在现代职业技能体系与结构研究、职业技术教育质量评估与质量管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行政与管理、职业技术培训与就业等方面做深化性研究,侧重培养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型人才。3.加大高校与职校的合作交流,了解对方的优势特点,有目的建设高校、职校、企业三方联合的模式进行人才的培养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教学是影响硕士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高校的产、学、研结合都只是形式上的程序,大部分院校没有稳定的实习基地,没有与相关职业院校的合作与交流,而所谓的合作大部分是以学术研讨会的形式进行,缺乏深入的了解和长期的跟踪调研,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地方企业的参与更是少之又少,学生缺少有针对性的实践。因此,若要使职业技术教育学取得长足发展,必须要努力改善实践教学的环境与状态。首先,高校与职校必须建立长期的合作与交流平台,使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真正与本地职业技术学校需求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其次,相比于职校,高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上拥有更多的优势,所以建立以高校为枢纽点,链接职校与企业,有针对性的三方合作平台,发挥各自优势进行互补,既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还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保障,同时也能给高校的教学提供有效、稳定的实践平台,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再次,建立以企业为主导、职校为辅助的监测体系,在三方合作中,不断对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模式的应用性进行检测,不断促进高校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完善与改进,使之成为真正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输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