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0 14:48:1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劳动文化内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国民间美术堪称国宝,它是中国五千年传统和古老的文化后裔。它承传远古发展至今,给现代文化艺术生活带来远古文明基因。在现今信息时代,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将尽消失。但是我们要在留存的现象中寻其根、溯其源,汲取其中的艺术精华并发扬光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这一领域所蕴涵的丰富内容,并推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
搜集――保护
中国民间美术被称为“劳动者的艺术”,它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的智慧结晶。对于民间美术我们讲“古为今用”,其目的就是为了认识、了解、研究和发展我国这一传统的民族文化表现方法。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个领域原来竟是一个被埋藏的、如此博大的精神世界和艺术世界。剪纸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它是劳动人民为装点自己的生活而逐渐创造的结果。它与民间风俗相结合,深受劳动人民的喜爱。它的题材丰富,涉及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劳动的各个方面,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它文化内涵深刻,并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它也是劳动人民精神的重要载体。靳之林先生在他的《中华民族的保护神与繁衍之神――抓髻娃娃》一书中,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民间文化以及民间美术的深遂与博大。“生存与繁衍”反映了先民的群体意识,“阴阳相合、化生万物”揭示了中国本源哲学观念。对于民间美术研究来讲我们刚刚起步,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为振兴中华民族这一优秀文化形式而寻求到更多的突破点,我们一定要背负起繁荣民族文化的重任,不断深入民间,走向民间,因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根是深深地扎在民间的。
搜集本身也是一种保护和发展。早在“1954年河北文化局曾派人到杨柳青收集齐键龙等著名画店的优秀木版画板16000斤,约千种版文”。①潘鲁生先生在1990年11月出版了《论中国民间美术》一书,王树村先生在1991年10月出版了《中国民间年画史论集》,王宁宇先生在1993年12月出版了《中国西部民间美术论》等等。这些都表现出了抢救传统民间文化的责任感。吕胜中在他的《民间剪纸》一书中这样写道:“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能不追随他人才能取得自己在人类文化的地位”。他以一个民间美术研究者特有的敏锐有感而发。民间美术作品随风俗、时令进行创作。如:剪纸艺术本属于广泛使用的民间艺术品,而现在却只是少数人生产的商品,并且,在生命内涵上大打折扣,取而代之的却是市井纹样。民间玩具更是凤毛鳞角,批量生产的塑料玩具以及外国卡通形象充填了儿童成长的全部过程。所以,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面貌发生巨变的今天,如果我们不保护中国民间美术这一传统文化瑰宝,它将伴随着推土机的轰鸣声与街区的改造而彻底成为不被后人知晓的历史。因此,我们有责任为我们的子孙去保护这一即将消亡的古老艺术形式。
研究――继承――发展
发展,即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它的必要条件是在接受并研究这一古老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发展就要从第一手材料入手,在人们的生活中进行,以理论的高度为标准进行研究,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从传统文化理论上讲,中国的本源哲学是“生存与繁衍”,即“阴阳相合,生命生生不息”。②民间美术这一古老文化形式正是承载了这一哲学的基本内涵,并与之互为呼应,相应相成,历经几千年而经久不衰。它同时还表达了劳动人民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因此,继承是研究的前提,发展是研究的目的。如何研究、继承、发展中国民间美术?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认识民间美术的种类上,不能忽视其各自的特点。剪纸有剪纸独有的特点,木版年画有木版年画的造型规律,刺绣、印染等也都有着各自的价值和优势。如果强行给某一种艺术形式妄加外来因素,首先劳动人民不接受。因为,民间美术作品更多的表现形式和作品内涵是无法分割的统一体。就形式来讲,抽象符号的运用和平面、向心。它是几千年发展的结果,是被劳动人民认可的。如工农兵形象作为门神出现是当时的历史所需造成的,但其最终还是恢复为神荼、郁垒的本位。另外,剪纸向绘画靠拢,木版年画吸收西方造型观念,这些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终归不能动摇其自身的独特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接受就是标准。因此,尽管风俗时令随着时代有所变化,但劳动人民仍然在自觉与不自觉地运用和秉承着这一传统文化形式的丰富内涵和表现方式。所以,民间美术有着较强的生命力。
其次,要突出地域性特征。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出现了许多地方特色相似或共通的现象。更有甚者,有人对不同的民间美术表现形式实行中西杂糅,造成东西方两种观念上的混乱。这样也使得在许多新民间美术作品中表现特色不突出,甚至一摸一样。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有56个民族,各地方在艺术上有着各自的地方特色以及文化差异。但是真正的优秀民间美术作品,其关键取决于它是否反映了本民族文化的内涵。我们要从能表现符合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着眼,决不能从表现形式上判断它的优劣。因此,可以说只有研究本民族的文化特征,才能把握这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才能更好的继承它、发展它。
再次,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才是继承发展的必由之路。现在一提到好的民间艺术作品,就是老的好。但这种判断并不是从传统文化的含量以及民族文化的特色角度的分析结果。如果从深层次的内涵上了解这一传统文化形式,你就会发现其中所包含的中国本源哲学的基本内涵:“生存与繁衍”,这一哲学的基本核心是“阴阳相合,化生万物”,即“一阴一阳为之道,生生不息为之易”。③ 也就是“阴阳相合,生生不息”的观念。它揭示了传统哲学的本源,并使这一本源哲学内涵一直保存并深深内化在民间美术作品和民间风俗之中。从历史上看,不论是半坡文化时期的“双鱼人面”,还是河姆渡文化时期的“双凤朝阳”,它们都是反映了“阴阳结合,化生万物”这一传统哲学的基本观念。因此,一个民族文化不是随意的编造,它是一脉相承的发展。民间剪纸中的“扣碗”,它的基本含义是“阴阳牡牝相合”(上男下女),即新生命诞生。这不正是新婚之意吗?它正是家族繁衍意识的再现。因此,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是他们真实生活的写照,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看来,民间美术即“劳动者艺术”。
最后,坚持审美观与造型观念是民间美术的审美要素。追求时尚在现实生活中固然重要,但民间艺术的创造者是在反映他们自己的生活和需求。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去创造艺术,他们对作品的题材、造型规律、构图以及表现手段都表现出了对自我生命的热情。他们用民间美术这一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真诚的心声和真善美的愿望,这种情趣符合劳动人民的审美需求以及他们对生活美的体验。民间美术从造型观念上讲有着自身特点,它寄托了劳动人民的情感。如“鱼”意为多子;“牡丹”为富贵;“鱼戏莲”反映了一种生命意识等等。这些都反映了人类的思维形式是人类对自然万物及其自身“观物取象”的结果,即“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民间美术是广大劳动者情感在这一表达形式的寄托代言。
由此可见,加强民间美术研究,是为了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广泛收集、调查、整理是研究和发展的条件,只有充分认识了它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发展它。因此,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应把民族心理、风土人情、地域特点、文化内涵、造型观念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国粹――民间美术这一古老传统文化形式才能发扬光大,才能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更好地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①王树村著.《中国民间年画史论集》.天津杨青画社出版, 1991年10月第一版
在对劳动精神内涵及劳动情怀培育的探讨中,与会代表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种见解:第一,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劳动与劳动精神。上海交通大学陈锡喜教授认为,劳动价值论是唯物史观的基础性问题,要从这个源头来研究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东北大学田鹏颖教授认为,学说是劳模精神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逻辑展开,是打开人类社会奥秘的一把锁钥。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孙力教授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理论的基石,它决定了马克思对旧世界批判以及建构新世界观的基本点,即把资本对人的统治转变为自由的劳动。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的审视和批判是从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揭示开始的,他对未来社会的阐释也与劳动的性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劳动与人的类本质相联系,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第二,劳动精神是超出单纯为个人私利而劳动的一种精神状态。吉林大学吴宏政教授认为,劳动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它是与物质相对应的。马克思把自由自觉的劳动预设为人的类本质,这种劳动过程伴随着精神性的审美活动。作为人的生活第一需要的劳动是在共同体精神的力量下超出单纯为个人私利而从事的劳动。第三,劳动情怀是劳动观的价值追求。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刘向兵教授认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根本途径,“劳动情怀”是建立在对劳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的、升华为价值观的、较为稳固的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品德、劳动习惯等内容的总称,具有内化于心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意义,强化大学生劳动情怀培育是一项重要任务。
二、劳模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其创造性提升
劳模精神不是一个凝固的范畴,它随着历史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升华。与会代表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劳模精神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第一,劳模精神培育的现实条件与历史任务。田鹏颖教授认为,劳动是劳模精神的基本依托,异化劳动状态下无法产生劳模精神,只有劳动者从事自由自觉的劳动时才能形成劳模精神,即在扬弃了私有制异化劳动的公有制条件下才会形成劳模精神。延安大学郝琦教授认为,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劳模故事,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劳模文化是新时期弘扬劳模精神的重要任务。上海市委党校曾俊教授认为,培育劳模精神需要加强“使命感、责任感、进取意识、牺牲奉献精神、自律意识”等“人的软实力”教育。第二,新时期劳模精神需要创造性提升。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刘文教授认为,新时期劳模精神需要创造性提升。其一是劳模精神的哲学内涵提升。应从精神生产力理论出发,探究劳模精神向物质生产力转化的内在机制,丰富新时期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其二是劳模精神的价值提升。应从劳模精神的政治导向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以及道德实践价值三个层面拓展其在新时期的时代价值内涵。其三是劳模精神的实践提升。应从国家荣誉制度与治国理政的实践视角探索研究劳模精神的现实指向。第三,在当代中国弘扬劳模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孙力教授认为,社会主义对劳模精神的崇尚关联着人的解放,它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联系在一起,劳模精神在社会主义中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首先,对劳模精神的再呼唤是对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矫正;其次,对劳模精神的再呼唤是对职业精神和职业伦理的升华;再次,对劳模精神的再呼唤是对工匠精神和创造性劳动的时代追求。郝琦教授认为,延安时期的劳模运动孕育了伟大的劳模精神,劳模运动和劳模精神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改造力和影响力,劳模运动祛除了劳动人民心中“劳动下贱”的封建腐朽思想,使“劳动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了劳动者的思想觉悟和劳动热情。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徐光寿教授认为,弘扬劳模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其一,劳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榜样,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其二,劳模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具象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旗帜;其三,劳模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庆师范学院王彦玲教授认为,“铁人精神”是一种具体化的劳模精神,它具有超越时空的不朽价值,具有凝聚人心、激人奋进的永恒力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精神文明的重视,对音乐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这也是人们思想境界提高的表现。钢琴曲一直是人们喜爱的曲调,钢琴曲优美动听,音质独特。由传统民族音乐《采茶灯》改变的钢琴曲《采茶扑蝶》将传统民族音乐与西洋乐器相结合,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人对茶的热爱根深蒂固,这首钢琴曲用优美的旋律展现了采茶的场景,带给人们美好的联想和感受。《采茶扑蝶》这首钢琴曲蕴含着中国茶文化的民族特色,传递的是茶文化的精神和内涵,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本文对钢琴曲《采茶扑蝶》进行了简单介绍,对其艺术特色以及文化创意进行了分析。
1钢琴曲《采茶扑蝶》的简介
钢琴曲《采茶扑蝶》是刘富安先生创作的,这首钢琴曲改编自传统民族歌舞《采茶等》,这是福建闽西地区客家的传统民间歌舞。这首钢琴曲吸取了原有曲调的轻快节奏,旋律优美,曲调高昂,是一首极具民族特色的钢琴曲。采茶歌舞是我国民间传统舞蹈,是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这种歌舞也是南方地区的主要舞种。《采茶灯》不仅有优美的曲调,还具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展现了茶农在劳动的过程中的快乐场景,茶女在茶公和茶婆的带领下,随心所欲唱起了歌,跳起了舞。众茶女在采茶的休息间隙,还扑着碟,一片欢乐的景象。这种类型的采茶舞多是在传统节日中表演的,为节日增添热闹的气氛。一般的采茶舞又分为正和倒两种,正采茶歌舞多用抒情的方式,歌唱的部分比较多;倒采茶歌舞则节奏更快,更活泼,曲调更欢快,这一部分重视舞蹈。在钢琴曲《采茶扑蝶》中,分为采茶和扑蝶的场景,茶女们在休息时,看到被茶香吸引而来的蝴蝶,嬉戏追逐的场景,所以整个钢琴曲都充满了快乐的气氛。
2钢琴曲《采茶扑蝶》艺术特色
2.1音乐素材的艺术特色
钢琴曲《采茶扑蝶》在传统的采茶歌舞正采和倒采的基础上还加入了扑蝶的部分,在音乐素材方面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将传统采茶歌舞的元素提炼出来之后很好地运用到了钢琴曲中。钢琴曲《采茶扑蝶》在原有的采茶歌舞的曲调上利用钢琴的音效创作出加强音效的效果,带给观众更强的听觉享受和更加浓郁的民族特色,突出了钢琴改编的效果。无论是音乐的题材还是风格和内容,都带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让观众在聆听时感受到福建当地的地域文化和民俗特色。钢琴曲《采茶扑蝶》特殊的选材和主题,更加具有文化和民族气息,为钢琴曲增添民族色彩和韵味,更加具有画面感。
2.2音乐调式的艺术特色
在音乐的调式方面,钢琴曲《采茶扑蝶》采用了很多传统民族调式,具有清晰的钢琴曲的轮廓,让《采茶扑蝶》的情感更加丰富。在钢琴曲《采茶扑蝶》的和声部分,利用强大的结构和形式,对客家文化的传统音乐进行改编。用钢琴的音调展现音乐的节奏,转换曲调,运用多种技巧和方法作为歌曲的铺垫,利用钢琴的高音区进行主题的强调,从而使整个曲调跌宕起伏,对民族音乐中的加花变奏进行再现,对民族曲调进行创新和体现。采用钢琴特有的调式,与传统民族音乐相结合,让传统民族音乐更加开阔和宽广,更加有气势,带给人们更多的震撼和听觉享受。
2.3民族精神的艺术特色
钢琴曲《采茶扑蝶》采用有特点的组成元素,将民族特色体现得淋漓尽致。民族精神是钢琴曲《采茶扑蝶》的重要内容,《采茶扑蝶》采用单三段体的方式,象征着民族精神的独特魅力。在钢琴曲的开始部分,利用钢琴的曲调对打击乐进行模仿,将听众带入活泼的气氛中,体现出采茶歌舞的特色。在音乐方面对传统民族乐器进行模仿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歌曲的场景,让音乐更加动听。钢琴曲《采茶扑蝶》是对传统采茶歌舞的成功改编,展示了民族特色和精神,对民族音乐的发扬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钢琴曲《采茶扑蝶》文化创意
3.1将歌曲与采茶情景相结合
钢琴曲《采茶扑蝶》利用无形的歌曲与采茶的情景相结合,利用优美的曲调和欢快活泼的旋律,带给人们美好的联想和精神的享受。人们通过欣赏钢琴曲《采茶扑蝶》可以感受到劳动人民劳动的快乐场景,被采茶过程中的嬉戏玩闹所打动,想象出众茶女采完茶之后扑蝶的画面,从而随着曲子忘记烦恼和忧愁,感受着收获和喜悦。钢琴曲《采茶扑蝶》中传递出的青春灵动的气息和律动,让现代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感受到身心的愉悦,心灵受到触动和洗涤,从而达到精神的享受。钢琴曲《采茶扑蝶》利用与茶文化创意的结合,带给人们全新的精神感受,将精神与物质相结合,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钢琴曲《采茶扑蝶》将歌曲与采茶的场景相结合,突出身临其境这一创意,利用音乐技巧的处理,勾画出采茶场景的画面,仅仅通过音乐表现出不同的层次和段落,让人们感受到歌曲中故事情节的变化,眼前出现一幅幅欢快的画面,融入采茶和劳动的气氛以及劳动后休息扑蝶的愉快情景。
3.2通过高雅的钢琴表现通俗的事物
钢琴曲《采茶扑蝶》通过高雅优美的钢琴艺术,表现出淳朴的采茶扑蝶的场景。利用钢琴的欢快明朗以及高亢激昂,带给人们振奋和喜悦的享受,从而感受到采茶场景的轻松愉悦以及现场的快乐。通过采用扑蝶的轻松画面,让都市的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远离心里的嘈杂,享受到自然的安宁。高雅的钢琴与通俗的采茶题材相结合,传递出劳动人民的欢乐以及勤劳的朴实品质。利用这种题材反映出劳动人们的思想内涵,用通俗易懂的内容,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这种形式与茶文化也是十分贴合,茶元素本身也是高雅和通俗共同存在的,采茶这种场景非常贴近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一种亲切的感觉,让人们不知不觉中就融入到歌曲营造的氛围中。
3.3展现出生活的真善美
钢琴曲《采茶扑蝶》运用高超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创意,展现出了劳动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其中扑蝶的亮点反映出生活的乐趣和活泼的气息。这首钢琴曲旨在表现人们自由快乐的精神追求,轻松愉悦的氛围,这些对于都市生活的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没有时间感受和接触。通过钢琴曲《采茶扑蝶》展现出乡土的宁静气息和茶乡的秀美风景,表现出当地劳动人民生活的淳朴和真挚,这得益于茶文化的熏陶,也是茶文化乐道精神的体现。通过采茶的场景表现出生活的哲理,借助茶文化的丰富内涵来感受人生,展现出生活的真善美,体现出人们的精神追求。通过钢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节奏,丰富的音乐层次和不同的部分,将采茶的协作场景以及扑蝶的欢快场景真实地还原,将无形的音乐与有形的画面相结合,调动听众的想象力,突出情感表达,让听众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感受到生活的热情和希望。
3.4体现出茶文化的精神和内涵
钢琴曲《采茶扑蝶》通过音乐的形式体现出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茶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茶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文化特色,也是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精髓,这种思想精神也反映在劳动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劳作中。钢琴曲《采茶扑蝶》通过劳动人们在采茶过程中的团结互助,勤劳勇敢的精神展现出劳动的欢快场面,将茶文化的思想精神和内涵展现的淋漓尽致,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所讲究的和谐。无论是在钢琴曲这种艺术形式上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茶文化的精神和内涵作为指导,反映出中国文化的深厚,体现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魅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琴曲《采茶扑蝶》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创意,无论是从音乐的技巧上还是在调式的运用上,都将民族传统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利用音乐形式将采茶的场景完美的呈现出来,展现出劳动人民的辛勤和朴实,反映出生活的真善美以及茶文化的精神与内涵。优美的旋律和活泼的节奏带给人们无限的联想,带领人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纷扰,进入纯净心灵的美好世界,感受自然的气息和安宁,得到精神的愉悦和洗涤。
参考文献
[1]叶碧青.浅析刘福安的钢琴改编曲《采茶扑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03:60-62.
[2]吴红叶.龙岩“采茶灯”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2,06:118-119.
[3]陈志强.试探闽西民间歌舞《采茶扑蝶》之“扑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116-119.
[4]秦杰.《采茶扑蝶》音乐特点及美感体验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24:265-266.
[5]朱琼.钢琴改编曲《采茶扑蝶》的民族特征[J].福建茶叶,2016,02:242-243.
[6]祁亚楠.钢琴曲《采茶扑蝶》的民族特色与茶文化的融合[J].福建茶叶,2016,07:123-124.[7]许慧.论钢琴曲《采茶扑蝶》的民族特色与演奏风格[J].黄河之声,2013,10:45-46.
[8]习英.从传统中丢失了“集体舞”精髓——从福建民间舞《采茶扑蝶》看从传统中失去了的集体舞精髓[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S1:202-204.
二、民间美术在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不断传播和发扬,吸引了许多对我国传统文化热衷的人,而且现在一些眼光比较独到的商家就利用我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吸引力开始在商品包装上印上我国民间美术的图案,在包装设计中采用民间美术带来的灵感,使得包装变得更有文化韵味同时还能体现商品自身的文化内涵,但是随着这样设计灵感以及设计思想的不断深入和应用,一些设计者在包装设计上的图案以及内涵发生扭曲,使得一些民间美术的传统底蕴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商品的自身形象。
现在在一些商品包装上面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颜色和图案不搭配,甚至是颜色和商品自身所代表的含义不搭配的现象,有些比较沉闷、严肃的商品而它的包装上面确是极为喜庆或者更夸张的颜色拼接起来的,当我们看到这种现象时瞬间就觉得商家对商品的自身内涵的理解有所扭曲,同时也降低了消费者对该商品以及该商家的好感度,有的时候一些商品的包装设计的图案和色彩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造成与商品严重不符的现象,不但不能促进商品的销售还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三、合理在商品包装设计中应用民间美术的策略
(1)妥善应用民间美术的图案。在商品包装上面印上民间美术的相关图案,就是意味着图案所表达的意思和内涵代表着商品的功能和定位,有些商品的包装几乎没有任何解释的字眼,只是简单的一幅画足以说明商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包装设计中设计者为了追求创新,独特往往更改了图案,或者在设计图案时没有严格考察商品的作用,导致图案乱用,所以为了确保商品包装上图案应用的妥善性,设计者应该对该包装所用的商品进行考察,注重商品内涵的体现,避免追求创新,独到而随意应用民间美术图案。
(2)合理对包装上面的图案着色。商品的包装要设计符合商品自身内涵的图案,但是图案的颜色也要谨慎,既不能更改民间美术图案的基本韵味还要使得图案所着颜色符合商品的属性,避免那些性质比较严肃的商品包装上面出现艳丽的色彩,所以设计者在民间美术在商品包装设计中着色时要注意考虑商品的性质,合理的选择图案的颜色,既是对商品作用的重视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3)积极挖掘民间美术的美和内涵。在商品包装设计中应用民间美术作为设计的灵感,那么在设计中就要努力挖掘民间美术的美和它所表达的含义,只有深刻了解了民间美术的由来才能更好地设计出符合商品和文化传承的商品包装,注意民间美术的造型,在引用的同时也要不断丰富民间美术的残缺,挖掘民间美术内涵时要多接触当地的居民,从他们口中了解他们对美术的理解和诠释,这样设计的商品包装应该更有生动性。
四、结论
通过以上阐述知道,民间美术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民间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发掘,使得我国的民间美术不断发展并应用到经济生产中,利用民间美术作为商品包装设计的元素,既体现了我国民间美术的内涵美,同时也体现了商品本身的价值,更能充分展现商品的底蕴,为了能够使民间美术在包装设计应用中更得体,更好的发扬我国的民间美术,包装设计工作人员应该合理的应用民间美术图案,合理的着色和造型,不要为了满足商品的需要而使民间美术的美被破坏,同时也要鼓励大家积极发掘民间美术资源,在提高商品包装设计水平的过程中也要不断的传播我国的民间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陈竑,柯胜海.论包装造型结构虚实空间形态的美学特征[J].包装学报,2011,3(01):85~88.
一、音乐起源于劳动
关于音乐的起源,有“游戏说” 、“巫术说” 、“劳动说”等学术观点,至今并无定论音乐到底起源于哪种学说,或许音乐的起源并非一种,有可能是多种的。其中“音乐起源于劳动”的学说观点被很多学者认同。在原始部落里,每种劳动都有自己的歌,劳动孕育了音乐,音乐就是劳动的副产品。为什么原始人在劳动时总是伴着歌唱,而非其他的艺术形式呢?因为一方面原始人用音乐来表达劳动时愉快的心情;另一方面,精确地使用这种劳动所特有的生产劳作的节奏,便于个体和集体劳作,从而提高了劳动效率。从这两点来看,音乐的作用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所无法代替的。
二、音乐专注于表达感情
音乐起源于劳动,是社会生产孕育的。反过来音乐对社会生产也起到了推动和促进的作用,这个作用是由音乐的特征决定的。从音乐的基本特征来讲,说明音乐从一开始就不是纯粹的文化形式,而是言之不足的延展手段。。也可以说是具有客观功能特征的社会体现和结果。音乐在本质上是人类特有的本能,是人类语言的一种本能上的延展,也就是说音乐实际上具有语言的属性,是艺术化、抽象化的语言。实际上含有语言功能,具有语言文化的特征部分,是言之不足的延展,从而更加说明了“以声表情”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特征。音乐很难对客观现实进行再现和描述,但音乐是“音响的艺术” 、“抒情的艺术”,通过美妙的声音极善抒发感情和情绪。音乐有一种“惊人的力量,能表达强烈的情感”。虽然情感不是音乐所专有,而是在一切艺术中普遍存在,音乐却特别专注于表达感情。因此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调动和激发群众的感情和情绪,与群众文化宣传内涵形成互动。
三、音乐是一种建立在听觉感官上的艺术形式
音乐是一门通过时空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音响艺术。从它的三种不同阶段的创作(乐谱、演奏到欣赏),再通过一定的有组织的乐音诉诸人们心灵沟通的方便快捷,它也就很容易地为大众所接受。所以,音乐艺术普遍得到大众的喜爱,并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群众文化活动由于它的群众性、教育性、娱乐性特征,历来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宣传教化和陶冶性情效能,可以培育人的品质、塑造人的灵魂、丰富人的精神内涵、提升人的文化精神,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群众文化又可以发挥其规范行为效能,在活动中自觉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道德体系。
四、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
水无渠不流,戏无台难唱。文化活动有了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平台做支撑,才能开展得更广泛,更深入人心。举办好重大节庆文化活动,围绕重大节日展开庆祝活动,一直是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头戏。如春节、庙会、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要利用国庆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七一”建党、“八一”建军等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广泛开展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分析三种核心素养体系的内容维度,可发现:三种素养体系都兼顾了传统素养(如“互动地使用语言、符号与文本的能力”)和现代素养(如“全球意识”),但具有以下三点不同。
分类上的不同 从分类上看,三大核心素养体系基本上都从文化知识、自我发展、社会发展出发分为三大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只不过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五个对应于OECD、美国21世纪核心素养体系中“与自我有关的素养”被分别划入了“文化基础”和“社会参与”方面的素养中,两个对应于OECD、美国21世纪核心素养体系中“与文化知识有关的素养”被分别划入了“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方面的素养中。
例如,在中国核心素养体系中,对应于美国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创造力与创新”素养的“理性思维、勇于探究”素养被划入文化基础方面,对应于OECD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在复杂大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素养以及美国核心素养体系中的“灵活性与适应性”素养的“问题解决”素养被划入社会参与方面。这可能体现了中国核心素养体系明显地致力于将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利用个体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服务;此外,一些中国核心素养体系的素养内容(例如“问题解决”“社会责任”)重复出现对应另外两种素养体系的不同素养内容,说明中国核心素养体系对“问题解决”和“社会责任”的内涵解读更为宽广。
增加内容上的不同 从增加内容来看,中国核心素养体系比OECD、美国核心素养体系多了“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三个文化基础方面的素养内容以及“国家认同” “劳动意识”两个社会参与方面的素养内容,体现了中国对培养兼具民族精神、本土文化特质以及人文审美能力的人才的重视。
减少内容上的不同 从减少内容来看,中国核心素养体系比OECD、美国核心素养体系少了对应于“互动地使用语言、符号与文本的能力”“交流沟通与合作”的素养内容,在中国核心素养体系中与“沟通”明显相关的描述只有“国际理解”中的“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隐含了“沟通合作”意思的描述有“社会责任”中的“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说明中国核心素养体系并没有把“沟通”作为一项单独外显的素养内容,而是把它内化融入到其他素养内容中;中国核心素养体系还缺少对应“维护权力、权益、限制与需求的能力”“理财素养”的素养内容,唯一可能与“利益财富”相关的描述只有“劳动意R”中的“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说明中国核心素养体系对“劳动”的重视多于对“财富、利益”的重视。
结束语
三种素养体系都兼顾了传统素养和现代素养,其中中国核心素养体系明显地致力于利用个体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服务,重视培养具有民族精神、本土文化特质以及人文审美能力的人才;重视“劳动”多于重视“财富、利益”。在中国核心素养体系中,“沟通”素养被内化融入到其他素养内容中,“问题解决”素养和“社会责任”素养的内涵解读更为宽广。
参考文献
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那么如何在小学劳技课堂中发掘和利用传统节日里的教育因素呢?节物的制作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
一、在小学劳技课中进行节物制作的意义
1.以传统节日节物的制作,塑造节日形象
民众过节的行为载体是丰富多彩的节俗活动,而其物质载体则是各种具有鲜明节日特色的节物。节物即节日纪念物,是指在特定节日习俗活动中反复出现、寄寓着某种文化内涵、能代表节日传统和特色的物品。中国几乎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一些特定的节物,如元宵节的灯彩、清明的风筝、端午节的布老虎、中秋节的兔儿爷等,而且这些节物大都是和孩子们有关的玩具,孩子们在节物的制作中逐渐在心中勾勒出我们的节日形象,更有利于节日文化的传播,让我们对节日感情的寄托能寄之以物。
2.以传统节日节物的制作,架起现代桥梁
中国传统节日主要源于农耕生活,脱离了农耕生活,节日所蕴涵的意义缺失,使得我们的孩子离传统节日越来越远。在劳技课上将传统节日中具有积极意义的部分以手工活动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其中,能让我们的节日更有生命力。
例如端午节有戴香包的习俗,在劳技课上指导学生缝香包,并将艾草等中草药装入其中,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又起到了驱蚊虫的作用,还增加了孩子们对中草药的认识以及对端午节佩戴香包习俗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端午节以这样一个具有很强的节日感的小制作为桥梁,拉近了它与孩子们的距离,让孩子们更容易的融入到节日的气氛当中。
3.以传统节日节物的制作,承载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是一种综合的中华文化现象。无形的文化需要有形的媒介来展现,作为节日文化内涵的延伸形式和物化形态,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节物无疑是最好的媒介。例如,在端午节编织长命缕时可以借助五色线绳学习中国五行的知识,在重阳茱萸囊的缝制中了解辟邪驱虫的知识等……每一个节物都在长期的习俗传承过程中凝聚了深厚的习俗意义和历史印迹,每一堂制作节物的劳技课,都会成为一堂全方位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课。
二、在小学劳技课中进行节物制作的可行性
1.节物制作与劳技课程性质及特点的契合
根据《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标准》:“实践活动是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的主要方式,项目是组织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项目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必须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由于节物本身的文化内涵具备了很强的综合性特点,以蕴含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节物制作为项目,承载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正是符合了以上要求。
2.节物制作与劳技课程目标及内容的契合
小学劳技课的开设是在3~6年级,内容包括技术基础、家政和职业引导等方面。节物以其材料及形式的多样性,涉及到小学劳技课程中技术和家政等多方面的内容,如端午的香囊和重阳节的茱萸囊的缝制让学生学习了手缝的技术;端午节网袋和长命缕的制作让学生学习了编织的技术;春节的剪纸、元宵节灯彩的扎制与清明节风筝的制作、七夕的摩罗与中秋节兔儿爷的泥塑,分别要求学生对纸质材料、金属材料、木质材料、泥质材料等不同材料进行手工制作。从这些方面来说,节物的制作是符合小学劳技课程目标及内容的。
三、在小学劳技课上进行节物制作的实施要点
1.以节物的内涵为线索,进行多方位研究
节物是特定节日习俗整体的组成部分,是节日文化内涵的延伸形式和物化形态。例如端午节的长命缕,是用五种颜色的丝线合成一条绳索系于臂。用哪五种颜色?为什么用这五色就可以辟邪?这就要让学生先要了解到中国的五行观念了。因此,要在节物的制作之初,对节物所涉及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解,发挥节物本身特征,寓教于乐,从而更深刻的认识这个节日。
2.以节物的特征为导向,赏析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的美更多的是具有功利性这一特征。而节物这一应节而生的产物更是具有非常典型的特征。例如春节的窗花,直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因此作品主题多为寓意吉祥的图样。节物的制作走进小学劳技课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对民间艺术的审美能力。
3.以节物的作品为核心,分享节日快乐
从节日活动来说,元宵的花灯、清明节的风筝等等,这些节物均是节日习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件,节日习俗活动往往围绕着这些节物展开。劳技课完成的节物作品后,可以布置学生一些实践活动的作业,将自己的作品在节日来临时展示、利用起来,参与到节日的活动中去。
引言
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长河中,社会历史生活沉淀赋予了民间剪纸艺术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也造就了它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文化特征与民间审美情趣紧密结合的产物,但在当今大工业时代,要充分发挥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色彩价值及造型价值,就必须重新重视储存于中国民俗文化、情感意识基础上的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丰富内涵。
1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民族元素的缺失
1.1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
剪纸,民间俗称窗花,就是人们在门楣、窗户上所张贴的剪制的图案。民间用剪纸来表述个人的生活感受、情感经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祈祷,也经常用来装饰祭祀贡品,剪刀是最常用的制作工具,因为寓意明确、制作方便、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剪纸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必要条件,明清时期无论在形式类别还是题材内容上,剪纸艺术都达到了鼎盛时期。如陶瓷、彩灯、刺绣、扇面等上的画面都体现了对剪纸艺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我们可以在任何民间美术形式中找到剪纸的影子,中国民间剪纸艳丽而不艳俗的色彩匹配;真实、醇厚、积极的感彩,充分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淳朴的艺术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语言表达。
1.2 现代平面设计民族元素的缺失
在全球工业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所寄存的经济社会结构逐渐瓦解,由于近代历史原因及现代世界交流日趋频繁所造成的对外来文化特别是欧美文化的盲目崇拜、平面设计人员对民族元素符号的理解偏差以及对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的盲目追求,使得剪纸艺术传世千年的民族文化也渐行渐远,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我们很难再发现其中的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所体现的民族元素。
2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
2.1 思考现代平面设计“国际化”与“民族化”
全球社会经济一体化极大地提高了现代平面设计水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我们必须重新珍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感彩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不同时期的文化作品都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民族元素,现代平面设计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也应该充分展现它所在时期的民族元素。
传统图形作为一种体现民族语言元素的图形,在今天的设计中不断散发着无与伦比的自我魅力,充分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每一个传统图形都体现着我们的民族情结,这也是传统图形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宣扬。在当今平面设计国际化的趋势下,设计人员应以民族的审美眼光吸取外来艺术形式的营养成分,设计出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作品,这是当代设计人员的首要任务。
2.2 现代平面设计与民间剪纸艺术中民族元素的结合与创新
通过民族元素在平面设计的缺失与外来文化元素的泛滥来分析,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我们必须在坚持民间剪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条件下坚持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与创新,对于设计人员而言,需要不断吸取民间剪纸艺术中的民族文化营养成分,借鉴它艳丽而不艳俗的色彩、丰富的题材创作、独具匠心的创作形式等,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体现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
第一,我们需要将现代平面设计的构成手段与民间剪纸艺术中的“形态”相结合。充分理解民间剪纸艺术的内涵,提取民间剪纸艺术的“形态”元素并加以设计创造,将其与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打散、错位、重构、同构等构成手段相结合,最终形成富有现代气息并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图形,达到由“意”传“神”的效果,这样设计出的图形具有现代艺术与民间艺术的双重特征。
第二,在提取民间剪纸艺术的“形态”元素时,绝不能追寻“拿来主义”,在选择时必须充分揣摩它所体现的民族特性与时代特性,将艳丽、化繁为简、升华率真、推崇质朴等手段综合运用,并结合现代平面设计技法,将民间剪纸艺术所包含的抽象文化元素合理转化并应用到平面设计的美法法则中,以达到新意的视觉目的。
结语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沉淀的结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借鉴其颜色、造型等“形态”元素,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及视觉价值,我们在提高设计人员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它们与现代平面设计的巧妙结合,中外结合,以“我”为主,通过提炼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内涵,设计出简洁大方的现代平面作品并赋予其新内涵,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自2010年起,近现代书画频频出天价,甚至已成为常态。而与此同时,其他艺术品类并没有如此风光。以雕塑为例,目前被市场视为作品价格最高的当代雕塑家向京,其作品的拍卖价最高为627.2万元,而广东的著名雕塑家潘鹤作品最高拍卖成交价为89.6万元。
工艺美术在拍卖场上不敌纯艺术品的案例,如今可谓屡见不鲜,几乎成为业内人士心中的一根刺——同样是艺术创作,并且比一蹴而就的国画油画更加费时费力,为什么反而不如它们值钱呢?更让人无奈的是,和国画油画等纯艺术品市场的热火朝天相比,工艺美术行业虽然谈不上门前冷落车马稀,但转投书画等纯艺术领域的业界人士却在日益增多。
广州美院版画系的李晓毕业后一直在从事美术教育,据她介绍,和她同班的30多个同学,大部分人因为现实问题放弃了版画。“不少美院的版画系教师也逐渐改为中国画,国画的市场氛围更好,也有一些年轻版画家转画油画的,不用那么辛苦,钱还来得更多更快,何乐而不为?”另一位版画家也无奈地表示:“不光是版画,雕塑、漆画等工艺美术,都是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的‘苦力活’,得到的回报又不成正比,改行也是人之常情。”
工艺美术从业者转投纯艺术领域,似乎已成为当今工艺美术界的一股风潮。这其中固然有经济方面的现实因素,还有思想观念上的变化。“现在印刷水平这么先进,手机拍照后就可以直接打印出高清喷画,很多人都觉得版画也不过是‘印刷品’,而不知道版画的‘印痕美’是机器无法比拟的。”对于这种看法,李晓固然愤愤不平,但更多的还是无法言说的落寞。
付出越多,收获越少?
为何劳动量越大的艺术品越不值钱?这是如今工艺美术行业大家都在思索的一个问题。而艺术家在创作中花费的劳动时间和艺术强度,与艺术品价值是否成正比?更是目前艺术圈争论的焦点。
对此,跨界学者、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杨小彦提出了“审美传统”这一说法,“‘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在艺术上往往被忽视甚至无视,这往往决定于一个社会对于纯艺术的评价。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大致上艺术界都认可这样的判断,即纯艺术本身在某种程度上不应该有工艺性。也就是工艺品制作得再精美,都不能跟绘画相比,因为人们的审美共识就是纯艺术表达精神,而工艺美术只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制作,其工艺性绝对不是艺术性。”
可以说,在目前的主流思想观念里,纯艺术是反工艺、反装饰的。而这也是为什么在市场上,齐白石的画一定比紫砂壶价格高的原因。因为在传统的审美中,紫砂壶还只是器具,即使制作精美到令我们惊叹,但它也还只是茶壶,只是工艺,而齐白石就是纯艺术。“市场是不会混淆工艺品和纯艺术的。”杨小彦说,雕塑有架上雕塑,比如罗丹的作品,但也有空间的公共艺术;漆画,虽然是艺术的品类,但在相关的传统范围内,它还是工艺品。
“有一种观点认为,当工艺性越来越强、制作性越来越强,人们总认为其艺术性会被弱化。”因此,即使是今天,这些工艺美术类的艺术品始终也无法与绘画艺术相媲美。“在21世纪,一些概念都产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工艺性和艺术性一定是对立的,这是由来已久的审美传统,只能说也许以后会逐渐改变。”杨小彦说。
忽略“劳动量”的当代艺术
美术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公案”。上世纪,美国印象大师詹姆斯·阿博特·麦克尼尔·惠斯勒的一件作品《泰晤士河上散落的烟火:黑和金的小夜曲》公开展出,评论家约翰·拉斯丁评论称这件作品不该卖出那么高的价格,因为可以从画面看到画家仅仅用了很短的时间完成这件作品。画家非常生气,拉斯丁羞辱了自己的艺术,“拉斯丁只看到我这么快完成的效果,却不知道我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奋斗了几十年。况且艺术品价值不能以时间和艺术难度来衡量。”这件事情最终以拉斯丁赔偿画家10便士而了结,也因此成为艺术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
可见,投放在艺术上的时间和技术难度,并不是衡量艺术品价值的唯一条件。众所周知,不同的艺术品类的时间花费和劳动强度各有不同,有的看起来很轻松,有的看起来很苦。而在当代的浮躁氛围影响下,许多艺术家在创作中投入的精力远不如前。甚至有人开始打着“不能以投放在艺术品上所花的时间和技术难度来判断艺术品的价值”,这样的口号似乎已成为“投机取巧”的护身符。
今天,人们越来越看重抽象的艺术品,这种现象尤其在中国更为明显。对于这样的趋势,杨小彦说:“市场上具象的、花费时间长的架上绘画一定能卖出高价,而充满抽象价值、看不出艺术难度的艺术品,经过大量评论、展览、作秀、推广,最后同样也能获得不可思议的价格。”
杨小彦认为,不管是什么材料,什么艺术形式,也只是人类表现情感的工具而已,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应该是各种画种都能驾驭,能运用各种材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但如今这种所谓的“取巧艺术”却屡见不鲜,除了让艺术圈啼笑皆非之外,更让一些人感到忧心。
“传统工艺文化论”
诚然,也许艺术品不应该仅以劳动量来衡量其价值,但是当艺术家投入大量的劳动和心血,他创作出来的作品仍然应当受到尊敬,无论它是纯艺术还是工艺美术。然而,如今“工不如艺”的现状却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工艺美术品的价格普遍低于纯艺术品,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劳动量”,而是在于它的文化内涵。
归根结底,工艺美术品始终是文化产品,如果说精湛的工艺始终是作品的“身体”,那么文化就是作品的“灵魂”。这种灵魂是艺人赋予的,当设计者和制作者将自己的文化情思融合进作品时,不同的文化修养就会让作品产生千差万别的气质。徐悲鸿、齐白石一张画能卖几千万甚至上亿,这就是文化的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五千多年的文明中,民间工艺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民间工艺有着自己强大的生命力和鲜明的特色。我国的民间工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我国原始艺术的一种延续,民间工艺中有很多原始艺术的影子。它同样继承了实用与审美统一的特点,大部分都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带有乐观向上、淳厚、真实的感彩,是人类劳动生活中最质朴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语言的体现,在世界艺术宝库中也光彩夺目。
一、民间工艺的分类
1.美化日常生活用品的民间工艺
为了美化日常生活,勤劳的民族围绕着直接的衣食住行制作了很多必需品,如各地区和各民族的服饰鞋帽、房间装饰品、器皿家具、雨伞、扇子、帐子、帘子等。这些民间工艺有很多都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浓厚的地方色彩。一般都是采用天然的材料和手工制作而成,简练质朴,明快大方。“在汉族地区的印蓝花布和花格土布,少数民族的蜡染和织锦,都是富有特色的染织品。贵州的蜡染,湘西的蓝印画布,云南和湘西的扎染,都是民间印染中几个极具特色的品种。”
2.装饰与美化环境的民间工艺
装饰美化环境的民间工艺有木版年画、剪纸、帐沿、挂饰等。民间木版年画分布于全国各地,是用于春节期间张贴而常年欣赏的,色彩艳丽富有装饰性。剪纸的种类很多,有窗花、墙花、顶棚花、烟格子等。帐沿有画的、绣的和彩印的数种。挂饰如陕西省的泥塑虎头挂片、山东省的刺绣门帘挂饰等。这些民间工艺形式多样,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很浓。“像民间剪纸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山东黄岛剪纸粗犷豪放;山西浮山剪纸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内容十分丰富,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江苏扬州剪纸是民间专门用做鞋花的艺术品,其特点是秀丽洒脱,光洁干净,构思新颖,布局完美。”
3.体现节令风俗的民间工艺
在中国传统节气中,从正月初一到腊月三十,一年里有许多的节令,并有相应的民间工艺产生。如春节的年画、门神、春联等,元宵节的灯彩,清明节的风筝,五月端午节的划龙船、扎彩粽、绣香包等,七月七日乞巧、刻花瓜、剪牛郎织女,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做瑞饼花馍,九月重阳登高、做重阳糕、插重阳旗,等等。这些带有民俗特点的艺术年复一年地出现,其形式既有明显的传承性,又不断地翻新,在民间的文化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我国传统年画色彩鲜艳,画法工整,构图集中,人物突出,形象优美。它多以写实与装饰、写人与写景相结合的简明、夸张手法,表现欢乐、幸福、祥和、劳动和勇敢等题材,是绘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此外,在民间工艺中有些是用来表达情谊和用作纪念的,如荷包、鞋垫、织的手帕、缝的绣球、花包等。有的是用于儿童玩耍的,有的是结合一些礼仪使用的,还有的是用来丰富文体活动的,诸如:皮影戏、木偶、舞蹈面具、纸牌、风筝、龙船等。“民间皮影的造型随历史的发展不断完善,至清代时皮影造型已具有很强的装饰特点和很高的戏剧化程度。”
二、民间工艺的特点
民间工艺的设计创造者大都是农民,也有少数专业艺人。民间工艺所使用的材料都很普通,往往就地取材,甚至是废物利用。从工艺技术上,有的制作不纯熟,但是粗放有力,从不矫揉造作。民间工艺的创作不是为了炫耀作品的贵重或珍奇,更不是为了在技术工艺上赢得观赏者的惊叹,而是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他们在制作的时候毫无顾忌,设计思维也是任其发挥,怎么想就怎么做,表现出了劳动者对生活、对艺术的坚定信心。民间工艺作品以日常的生活用品居多,所以在设计制作的时候也格外注意其实用性。民间工艺大部分是结合着婚嫁喜事和传统的节令风俗,主题以歌颂生活为主,在形式上表现了强烈的装饰性。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怎样和谐统一在一起。有许多民间工艺作品,表面上看着只是一件普通的日用品或者生产工具,但却表现了设计者的审美、情感和理想的追求。
三、民间工艺传递的思想内涵
民间工艺同劳动人民的生活与生产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它标志着劳动者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体现着他们的情感理想和审美。“就好像民间工艺围绕生存与繁衍这个基本主题,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民间工艺形成自己通达乐观、吉祥喜庆的文化感情特性。纳福求吉,也是民间工艺的重要文化内涵。”渴望生存、赞美生命是人类的共性。在民间的生存意识中,可以说万事皆求吉。吉祥的功用,更大意义在于满足求生的生存心理上,在天、地、人共存的生命信仰空间,人能顺乎自然、和谐平安地生存下去。人们在门窗上贴上用红纸剪的“吉祥如意”“五谷丰登”“富贵平安”“五福临门”等纹饰的剪纸时,就会感到红红火火,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喜悦和欣慰。避邪禳灾是民间工艺信仰观念中的又一种文化的内涵,避邪的心理贯穿于不同习俗种类的民间工艺中,这反映出民间工艺与民间信仰文化广泛而又深刻的联系。劳动群众创造了生生不息的艺术,也创造了崇高的精神境界,并成为维系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美化生活、装饰环境、表达情感寄托和丰富业余生活等都是民间工艺的重要思想内涵,大都带有淳厚、真实、乐观、积极向上的感彩,同时也传递着广大的劳动群众勤劳质朴的精神和追求美、渴望美的思想。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各民族创造的民间工艺都属于世界艺术的一部分,也只有保持了本民族独特的艺术特色,才能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有自己的位置。民间工艺也是从事设计者的宝藏和源泉,了解和学习民间工艺不但可以加强专业知识,还可以增进我们对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易心《中国民间美术》,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吕胜中《中国民间剪纸》,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