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0 15:44:3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台湾师范大学家庭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一)台湾师范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概况
台湾师范大学的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成立于1953年8月,原名为“家政系”,1966年改名为“家庭教育学系”,以培养初中、高中的家政教师为主要目标。1982年,该系成立硕士班,1996年成立博士班。近年来,台湾地区面临着少子化的趋势。与此同时,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使得家庭内部与外部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和需求。于是,该系的课程以“人类发展生命历程”观点为基础进行规划,并于2002年更名为“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后又经历了数次变革。2011学年,该系学士班、硕士班、博士班都分别设置了家庭生活教育组、幼儿发展与教育组、营养科学与教育组三个组。因为幼儿发展与教育组、营养科学与教育组不属于本文研究的范围,所以,下文主要介绍家庭生活教育组所开设的课程情况。
(二)家庭生活教育组学士班课程设置情况
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家庭生活教育组学士班课程由校定共同必修科目、系必修科目、家庭组必修科目、系/组选修科目四个模块构成。其中,校定共同必修科目28学分;系必修科目5学分;家庭组必修科目34学分;系/组选修科目最低学分数为36学分,可自由选修的学分数是25学分,毕业最低总学分不得低于128学分。另外,选修教育课程的学生必须再修教育学分26学分,最终获得154学分方能毕业。
1.校定共同课程体系及特点
台湾师范大学的校定共同必修科目与大陆高校的通识课程比较相似。由表1可以看出,核心通识课程涉及各个领域,不仅注重学生对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艺术鉴赏力的培养和良好道德意识的建立。此外,开设的课程文理兼容,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并重,有利于学生发展更加健全的思维能力,开拓其视野,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虽然大陆的很多高校目前也开设了涉及诸多领域的通识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多是选修课,而且所占学分非常少,在通识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也很小;相反,思想政治和英语在通识必修课程中所占的比例过大。即便大陆高校如此重视这两门课程,学生上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还是不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只是应付各种考试,英语水平不尽如人意,反而挤占了学习其他课程的大量时间。台湾高校也十分重视英语教育,科技领域的学术刊物基本都使用英文印刷,研究生阶段的很多教材也是用英文编写的。
2.系/组必修课程体系及特点
第一,注重学生对多元家庭及家庭生活教育专业知识的掌握。系必修课程开设了人类发展与家庭发展两门课程,使学生有机会对人类发展历程和家庭发展历程有所了解,从而从更宽广的视角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家庭组开设的必修课程涉及家庭研究的各个主题,如家庭理论、家人关系、家庭资源与管理、家庭与社会的关系、亲职教育、家庭健康等。第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组必修课程不仅注重理论学习与研究,而且注重学生实际技能与实践经验的培养。例如,家庭生活教育专业实习和家庭生活教育专业观摩课程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感知力,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水平。第三,注重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系/组必修课程(如家庭生活教育方案设计、消费者行为与教育等)注重培养学生多元家庭生活教育方案设计、实施、评量与研究的能力,多元家庭及相关领域产业的推广能力,理解与尊重多元家庭的能力,应用资源提供服务的能力。第四,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系/组必修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家庭教育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注重提高学生对多元家庭教育的研究能力。例如,研究法课程的开设可以为学生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系/组选修课程体系及特点
第一,选修课程范围广泛。组专门选修课程为学生们提供了100多学分的课程,使学生能发展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开阔眼界,发展个性,提高沟通、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终身学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二,选修课程针对性强。选修课程分别为培养高中职家政科教师、家庭生活产业企划执行人员、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家庭教育专业人员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使有志成为某一方面专业人员的学生可以选择对口的课程。第三,注重课程的生活性、时代性与实用性。家庭组开设的选修课程不仅包括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还有许多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如创意生活设计、服饰流行文化、生命期营养等课程。第四,课程突出对老年人的关怀和照料。传统的家庭教育课程更多的是针对父母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这方面知识开展的教与学,而台湾师范大学的家庭教育课程内容大大拓展,开设了有关关怀与照料老人的课程,如老人与家庭、老人生活管理等。这体现了台湾师范大学面对台湾地区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及时调整课程设置,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需要。
(三)家庭生活教育组硕士班与博士班课程设置情况
1.硕士班课程体系及特点
硕士班课程分为必修科目与选修科目两种。研究生要至少修满30学分,并完成硕士论文,才能毕业。硕士班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发展领域课程两类。基础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研究能力,发展领域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水平。(1)基础课程体系及特点基础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研究与发展多元家庭生活教育方案的能力,以及研究多元家庭科学的能力。基础课程分为共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共同必修课程共5学分,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法(3学分)、两个专题讨论(各1学分);选修课程共14学分,包括高级教育统计学(3学分)、电子计算机应用(2学分)、家庭研究设计(3学分)、质性研究(3学分)、多变项分析统计法(硕博,3学分)。(2)发展领域课程体系及特点发展领域课程分为家庭、教育推广与传播两部分。该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家庭领域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而且十分注重学生的教育推广与传播能力的培养。
2.博士班课程体系及特点
博士生至少要修满27学分才能毕业。课程同样分为基础课程和发展领域课程。与硕士班的基础课程相同,博士班的基础课程同样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研究能力。相对来讲,博士生所学科目比硕士生少,但是内容更加深入。发展领域课程更加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与批判能力的培养。
三、台湾师范大学家庭教育课程设置特色
(一)根据社会生活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
随着台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儿童发展、亲子教育、家庭生活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渴望获得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指导。因此,台湾师范大学不断调整科系设置,设立了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同时开设相应的专业(如家庭生活教育组),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问题,培养与家庭教育相关的专业人才,满足台湾社会对家庭教育方面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台湾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家庭生活教育组开设了照料老人的相关课程,如老人生活管理等,及时为社会输送相关的人才,解决老龄化社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二)课程内容全面丰富,培养学术型专门人才
台湾师范大学设立的家庭教育课程基本上涉及家庭研究的各个方面,如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家庭关系、家庭资源与管理、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儿童的健康与发展、老人生活管理等,选修课程种类众多,课程内容十分丰富,能够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另外,台湾师范大学培养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级的人才,尤其注重培养高学术型家庭教育研究方面的专门人才,并开设了一些方法论课程,促进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
(三)家庭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并重
台湾师范大学不仅注重学生对家庭教育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大三、大四阶段,学校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提高他们在家庭教育推广、传播、咨询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四)基本形成了家庭教育课程的学科体系
台湾师范大学围绕家庭设置了不同类型的课程,课程设置呈现科学化、多样化的特征,注重从知识认知、职能导向、个人特质和价值伦理四个层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将各项能力培养落实到开设的每一门课程中,切实促进学生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和相应能力水平的提高。
当今时代,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家校合作对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美国将“父母参与”列为第八项国家教育目标,日本的“家长协会”已成为日本家校合作进行儿童教育的有效形式。近年来,家校合作在我国也渐受重视。苏州作为全国第二大外来移民城市,城乡居民原有的家庭基础、背景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家长素质的高低给学生文明素质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极其关键的。面对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学段的家长群体,在原有家长学校等多样性家庭教育指导的基础上,更需要家庭教育的创新和转型,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全面大力推进家庭教育课程化势在必行。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自2006年起,一直致力于家校合作、家庭教育课程化的实践性研究,不断在“融通”上做文章,积极探索现代家校沟通策略,努力实现家庭教育的课程化、均衡化发展。
一、家庭教育课程化的含义
学校从提高家长科学育人的素质入手,以课程化的方式,对家长进行系列化、规范化的家庭教育培训,并建立长效机制,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长科学教育孩子的能力,使家长成为伴随孩子幸福成长的智慧型家长。同时,通过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系列化,以健全的制度和校本教材为保障,丰富的活动为载体,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为依托、学生为主体,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构建良好的“三维”一体教育氛围,为家长搭建实践探索的舞台,打造家庭教育专业化团队,推动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目标一致,教育理念融通、教育过程同步、教育方法互补、教育资源共享,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实现共同育人的教育目标。
二、实施家庭教育课程化的意义
(一)做孩子人生的“航标灯”
如今,苏州教育进入到了以学有优教、善教乐学为特色的发展新阶段,优质教育需要优质的家庭教育,打造苏式教育必须关注具有苏州特点的家庭教育。为此,我们把培养具有儒雅精致吴文化特质的新苏州人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充分发挥家长“同盟军”的作用,让家长参与评价,激励孩子不断修正自我,超越自我。
(二)做孩子心灵的“倾听者”
跨塘实验小学有70%以上的学生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很多家长忙于生计,长期以来,对孩子照顾甚少,更忽略了与孩子的心灵沟通。为此学校开展了“大手牵小手,幸福慢慢走”的亲子运动会,“心语心愿,幸福相伴”的亲子书信会,“体验孩子学习,分享成长快乐”的亲子阅读,“爸妈教我,我喂爸妈”的劳动实践……一系列亲子互动中,家长用心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关注孩子的迫切需求,亲子之间的障碍问题迎刃而解。
(三)做孩子成长的“助推器”
教育学研究表明,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以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形式占据了他们的生活。要想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必须将原来的单轨运行转变到家庭、学校、社会并轨运行的合作方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三维”教育网络。本着这一理念,学校的大小活动都有家长、社区、街道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是学生上学、放学路段的安全守护者,也是学校膳食领导小组的成员,更是学生外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策划者、监督员,他们为孩子的安全护航,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三、家庭教育课程化方案设计
(一)开设课程学习,构建学习型家庭教育体系
学校将构建系统的家庭教育课程,主要涵盖以下板块:①提高家庭教育的责任与理念;②孩子的身心健康指导和道德品质指导;③亲子沟通的方法和技巧;④孩子的交往能力和学业指导;⑤家校沟通与融合以及新型家长素养提升等。结合家长学校系列活动,组织授课讲座,家长自主学习,开展亲子阅读、参观体验、校园开放等活动,进行家长沙龙研讨、家长互教互学、家访指导、个别咨询等,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丰富网络资源,为家长提供信息沟通、与辅导等服务。学校将对课程体系的内容建设、资源开发、教材建设、评价制度以及教师培训、培养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做伴随孩子幸福成长的学习型家长。
(二)家校共同管理,做孩子校园生活的参与者
当前,跨塘实验小学的家长委员会成员在学校的护学岗、膳食小组管理、综合实践活动听证会等方面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家庭教育课程的开设,全面开放学校大门,欢迎家长走进学校,参与更多的活动,陪伴孩子度过美好的小学生活,如每学期的家长会的策划与组织由班级家委会成员承担,号召家长每学期至少与孩子一起参与一次升旗仪式、班会活动,参与开展一年一度的学生运动会,担任裁判或者后勤服务等。越来越多的家长走进学校,拉近了家校距离,这有利于对孩子的培养。
(三)开发资源优势,打造校外教育的管理者
通过家庭教育课程实施,学校将全面发动有一技之长的家长参与到学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成为指导教师,如烘焙班、编织班、刺绣班等;结合学校吴文化特色教育,挖掘熟知吴文化的家长走进教室,充实现有的吴文化课堂……“妈妈教师”“爸爸教师”的身影将更多地活跃在校园内,以此拓展学校吴文化课程资源。
四、家庭教育课程化在跨塘实验小学的实践
(一)家长参与,共同编写校本教材
近年来,家长参与编写的校本德育教材(《和谐号动车在前进》《迎着朝阳起飞》)两易其稿,不仅融入了学生的道德品质要求,在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而且还发挥了家长“同盟军”的作用,让每一位家长和教师共同实施,在参与定章、争章、考章、颁章、护章系列活动中,共同监督、引领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但教材的实施还没有形成体系化、常态化,希望通过校本教材这个抓手,进一步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二)搭建平台,携手家长亲近孩子
为了让家长真正去了解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学校开展了“书信沟通,幸福相伴”活动,鼓励孩子给家长写一封信,把自己的想法真正传递给家长,学校也相继开展了“大手牵小手,幸福慢慢走”亲子活动,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包馄饨,亲子共度阅读时光等,鼓励家长多陪伴孩子,指导家长学会倾听,学会交流。但由于生源绝大部分是新苏州人,地域差异、文化背景差异,造成家庭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需要全方位的引领、激发家庭教育正能量,推动各层面家长在家庭教育领域的全面提升。
(三)知心玩伴,创新家庭教育理念
近年来,本着创新家庭教育理念的初衷,学校鼓励家长做孩子的知心玩伴,走出校门,与孩子一起学说吴侬软语、带孩子一起逛苏州园林、和孩子一起品尝苏州美食……在多形式的互动、渗透和整合中,孩子进一步理解了“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还存在参与面不广等问题,如果能借助此项目的引领,一定能实现我们创新家庭教育理念的初衷,让更多的新苏州人真正融入苏州的文化。
二、纳入“积极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一)积极的预防思想。一些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内容安排方面,通常是把心理问题、因果分析、调适措施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以案例导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成因及探讨解决方式,采取的是“关注问题”式的教育方式,这种课程内容安排从某种角度上往往将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消极的受教育对象,让学生过多的反思关注甚至怀疑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这样往往取得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还容易让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进行对号入座,反而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2]。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将积极心理学纳入课程内容中。积极心理学主要倡导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情绪体验,认为应更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弱点,认为个体自身具有积极的抵御精神疾病的能力,更注重探究如何帮助个体培养激发自身的这些优秀品质,以此便能积极的起到有效预防,如果仅仅关注个体自身的弱点与缺点,其实并不能取得有效的预防效果。因此,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中纳入“积极心理学”的预防思想,则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乐观、自信、幸福感等方面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3]。(二)兼顾社会层面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方面应避免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的缺陷与弱点,更多的帮助学生关注群体与社会心理的探讨,因为人的内在积极力量的激发与群体、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因此在课堂之外的隐性课程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利用大学生心理社团,在多数高职院校中,都有各种形态各异的心理社团,如“心理健康协会”“心理小组”“心理服务社”等,这样的社团群体能够很好的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隐性课程的形式来弥补显性课程的内容。除了社团群体的影响之外,学校应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通过如心理健康报纸,橱窗、宣传册、心理图片展览、心理电影赏析等传统媒体方式来进行,还应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网上论坛,网络直播等形式来进行教育。
三、“以发展为核心”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
(一)构建三大模块的课程群体系。在课程体系方面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干课程模块,以积极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延伸课程、热点课程作为支撑课程模块,以专题讲座及专题活动等课程作为补充课程模块,形成科学全面的课程群体系。三大课程模块体系相辅相成,各具特色。主干课程模块应结合高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来进行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必选课程的实用性;同时,围绕积极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方面开展延伸课程与热点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进行课程体系的支撑;开展多种学生有兴趣的专题讲座与专题活动,如心理情景剧表演、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作为补充课程模块,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培养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二)建立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在课程的实施中,注重理论到实践的延伸,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案例教学、任务驱动,还可以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测试、心理角色扮演、心理视频等多元化的辅助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理解心理学理论与生活实践中的相关性,提升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兴趣。师生在教学环节中应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相互尊重,彼此信任,老师能够去引导学生觉察、感受、发现自我,在讨论、争辩中提高对心理健康调适的能力,调动学生改善自我的动机与强烈的愿望,从而优化自身的行为习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本就是以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为目的,如何帮助学生发展成为更好的人,需要从外在的教育转化程学生个体自觉、自省的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应从教导式教学转变成自主式、探索式、对话式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也应看成是师生共享智慧、经验、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与组织过程中实现潜移默化的心理成长与升华。
作者:赵思思 单位:武昌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一、减灾教育:适应生命教育的诉求
2013年8月,我校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苏省减灾教育课程基地”,对减灾教育课程进行“原点”创新,继而“顶层推动”,而“原点”创新始于对减灾教育课程概念进行新的诠释,2014年10月,江苏省减灾教育课程基地在我校如期建成。
我们认为,减灾教育课程是一种敬畏自然与关爱生命的课程;是一种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相融合的课程;是一种价值坚守与责任担当的课程;是一种探索发现与主动创造相结合的课程。
二、课程架构:系统的顶层设计
(一)软硬件并举,夯实课程建设基础
我校在原有地理生态园、多媒体数字化地理专用教室、地理情境室、环境探究室、防震减灾体验馆、生物多样性体验和研究中心、无锡市禁毒教育基地、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站、国家区域气象监测站、区域地震监测网等课程资源基础上,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学习环境建设,进一步拓宽视野、创新思路,通过整体设计、优化升级,依据《江苏省减灾教育课程基地》实施方案,通过走访上海七宝中学、上海仙霞中学、常州北郊中学及靖江中学等省内外课程建设的特色学校,采取座谈、听介绍、看资料、临场馆的多种方式,实地了解兄弟学校建设的具体做法与取得的成效,多次召开相关学科的研讨会。
减灾教育课程基地不同于以往以做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学科教学实验室,而是为开发学生创新潜质,激发学生创新意愿,实现拓展性学习和研究性实践搭建的综合性实践平台。减灾教育课程基地实践型、开放型、研究型的特点满足和丰富了学生充分互动及个性化学习需求,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激发了学生内在需求和对学科学习的兴趣。
(二)校内外统整,丰富课程资源载体
减灾教育基地不仅是学生能力展示的平台,也是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纽带,是社会关心教育的平台。减灾教育课程基地借力无锡市相关部门,建立了省防震减灾教育基地、市地质教育基地、气象教育基地和市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充分体现课程基地的社会性,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了便于向其他学校和社区开放的共享平台,衔接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响应了“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工作的要求,实现认知教育——意识培养——行为践行的有机循环统一。
(三)学科整合,提升学生综合学习力
为系统建设减灾教育课程,提升课程的整体效能,以核心学科——地理学科为主的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基于现有学科知识体系,为加强某些规则、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而拓展组合相关学科教学。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开发课程,深入研究减灾教育元素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实施策略,使散点知识系统化,形成课程合力,促进学生对灾害知识深而广的理解。
通过学科融合,让教师在相互备课中,进行思维方式的互补和交融,使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人生和生活的一个过程。学科融合促进了教学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学科融合已从课中合作融合拓展到课前、课后辅助合作,学习空间不局限于课堂。丰富多彩的学科融合中,学生最终提升学习思考方式以及学习的综合能力。
三、课程统整:规范、可行的课程
注重生命关怀,坚守学生立场,尊重发展规律是当前教育改革倡导的理念,也是减灾课程的主旋律。
(一)减灾教育融入课程
课程是学生发展的核心载体。在减灾教育课程基地建设中,以课程内涵为价值标准,将课程核心价值及特质理念、课程目标贯彻于减灾教育课程体系中,系统思考课程理念、目标、性质、内容、实施建议和评价要求,将减灾教育课程基地进行课程转化,为更好地推进课程基地的建设,采用“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个性化”的开发原则,对国家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融入减灾教育理念,整合学校传统、师资力量、社区资源等优势,构建出一套适合高中生发展、有层次、有选择的课程体系。让课程意识无所不在,课程为学生提供适切的服务。
(二)主题活动助力减灾教育
主题活动以一个鲜明的主题为线索,主题来源于学生生活,活动项目尽可能体现主题型、教育性、实践性和渐进性。学生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活动安排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特点,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年段特点,针对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体验主题。依据共建“北原”地学社协议,践行“活动即课程经历即收获实践即学习”的教育理念,在每年3月世界气象日、4月地球日、5月防灾减灾日、6月环境日与无锡市国土资源局、无锡市环境保护局、无锡市地震局、无锡市气象局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防灾减灾日”“世界气象日”等开展系列主题综合实践探究活动,活动主要由学生设计,教师指导,既关注个体更关注团队,既关注内容更关注状态。让学生因兴趣而提升,因参与而提升。
(三)课题研究助推减灾教育
以省立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为引领,结合学科教学实际,整合不同层面的教育资源,以学校为基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发校本课程资源。通过此项研究,我们更加理性地思考并梳理校本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实施与效果,研究成果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教学成果(基础教育类)一等奖。
学校积极吸纳省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成果,有序推进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高中课程目标序列化引领下的有效教学研究》和《学校“原道”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课题研究与课程基地建设相契合。
(四)课程促进教师成长
“社会的发展变化推动着学校教育和课程的发展变化”随着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此国家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课设置方案就课程内容和学时调整、方案实施时间及其他方面的问题做出了规定。该方案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一方面继续保持德育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另一方面给了学校一定自主权,使学校可以根据形势及地区、学校、学生特点自主及时安排相关德育课教学内容。在此背景下笔者对如何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作了一些思考,认为构建新的德育课程体系,必须以和谐理念为指导。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我们国家要构建和谐社会,那么我们德育课程也应以和谐理念为指导,努力构建和谐。下面就我如何用和谐理念做指导,构建和谐课程体系谈自己的一点体会,愿和同行商榷。
那么什么是和谐、课程和和谐课程体系呢?和谐,即“安顺谓和,协调为谐”,是指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来达到一个相互容纳,相互补充且健康互动的有机共同体。课程简单地说是指课业和进程。而和谐课程体系是指在和谐理念指导下,实现课业和进程与学生、教师、家庭、学校、社会达到一个相互容纳,相互补充且健康互动的有机共同体。只有这样,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课程改革才具实效性、针对性,才有时代的特征,也才会更有理论的力量。
一、德育课程体系与学生的和谐
德育课是一门政策性很强的课程,而且新版的全国统一的德育教材及大纲都规定各地不得自编教材,其内容有了很大的改观,已经克服了过去教材中的诸多弊端,但同时以带来这样的问题,即时效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固定教材通过编写、印刷、发行,教育内容往往滞后。而德育有效性的高低,又往往体现在它的时效性上。用新近发生的鲜活事例进行教育往往更加有效。道德的提升总是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关,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有效性更强。一本固定的教材怎能涵盖千百万学生这么丰富多彩的的生活经历。学生的道德提升过程与他们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是有相当大的差异的!而一本教材却无法顾及到学生生活经历、社会影响等内容,存在着的地区差别、校际差异,却一厢情愿地试图让全国、全市学生都来“齐步走”。其本质问题是:不管何地、何校、何时学生是否“有病”(需要),全国、全市的全体学生,不但要同时吃同一种“药”(教材),且“剂量”(课时)、“服用方法”(教育手段)也须“划一”,这怎么可能对生活、学习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家庭的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呢?
高职学校德育目标在确立上,存在着理想化的倾向,这就导致有意无意的“拔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实际的德育活动对于正处于生理和心理不成熟期的中等职业学校生来讲,只能肤浅的唯心的理解它。得不到学生内心的认同,也极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由于目标指向的负载过重、过高,也就导致了德育内容的大而无当,宽而无边。当今学校的德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不符和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征,不具有时代的特色,也不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无法溶入学生的日常行为实践和影响人生观,这样的道德教育就变成了道德说教。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觉悟程度、认识能力、道德水平和境界存在着不同的层次,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样的程度和水平,显然是不切实际和不合适宜的。
另外长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过于偏重教育的主观意识,忽略学生接受心理,仍以老师说教、讲授为主,不大注重学生的参与,“活动教学”或“情境教学”教学方式实施甚少。德育课的方式、方法与学生思想实际和发展规律存在着偏差,削弱了德育的感染力,学生们对德育课产生了无用心理、敷衍心理。另外,德育评价以考试分数为主,忽略学生实际行为表现,忽略对学生行为的规范训练,因此,学生往往是为应付考试而听课。这些“理论”并没有对他们的思想进步起多大的作用,一旦考试完了,这些“理论”在他们的脑子中也就荡然无存了。因此,要使德育课程体系与学生的和谐,首先就要在内容和进程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上具有时效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德育课程体系与教师的和谐
德育课程的实施最终要靠广大的德育课教师,可以说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就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而现实中我们的德育课老师却面临界这样的问题:
首先,教材贪大求全。例如,《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涵盖经济学基础知识政治及我国的基本方针政策;《法律基础知识》涵盖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我们的教材的确需要系统完整,但也要顾及教师好教好用,对这么多的内容如果浅尝辄止难出效果,讲深讲透一是课时不允许,二我们的学生是否需要和能接受,况且我们的老师是否能讲透还是个问题,我们的老师毕竟是个教师而不是专家。
其次,教师课程权力的缺失与制度保障体系不健全。我国新课程倡导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但这种权力分配主要是国家权力,地方与学校的权力显得十分有限。对中小学教师勤于检查、督促、评比,而疏于引导、服务、对话与交流。在这种科层制教育行政管理模式下,教师被置于学校科层最下面,他们的行为规范受到教育行政人员,校长以及各处、室主任等人员的约束与控制,他们被视为学校科层体系中的“技术员”.对教育、课程内容毫无选择权,成为游离于课程研究领域之外的盲目模仿者和机械执行者。在这种情况下,要使教师充分发挥积极性谈何容易。
因此,要使德育课程体系与教师的和谐,就要在教材的内容,和管理体制上加以改革,内容上教师接受,体制让我们的教师开心。
三、德育课程体系与学校的和谐
我们的学生每周的德育课课堂教学毕竟才两学时,这两课时教学再好,还是时间太少,那我们就要把德育贯穿学生在校的所有时间,为此我们就要:第一课程与学校其他教育途径的贯通,即课程与班主任工作、共青团活动及其他日常教育活动的贯通,使德育课程与学校其他教育资源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发挥整合性的教育作用;第二是教师与学生的贯通,即不是单纯的教师教育学生,而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教育;第三是教育与学习的贯通,即学生在教育中等职业学校习,在学习中无形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最后是教育与评价的贯通,即教育与评价不再是两个相互割裂的环节,而是整体教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教育中有评价,评价同样发挥教育作用。
“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使学生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各科渗透德育教育。
四、德育课程体系与学生家长的和和谐
古往今来,家庭不仅是其子女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强。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包办代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过分溺爱子女,把孩子逼上了“家庭小皇帝”的“宝座”,甚至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所有这些现象,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学校德育是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方式。但是,学校内部的德育环境建设由于受物质条件的制约普遍比较落后。而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影视、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迅速扩展,大量家长长期外出打工,单亲家庭的出现,无不使学生的成长脱离了家长的正确引导,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我们的德育离不开家长,要使家长也溶人我们的课程体系,达到课程与家长的和谐。
五、德育课程体系与社会的和谐
2016年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讲话时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青少年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阵地。铁锋区教育系统关工委充分发挥关工组织的优势和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抓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连接点,利用教育资源优势,不断创新探索家校共育活动载体,使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合力,帮助家长不断提升科学教子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做法和成效
(一)加强家庭教育课程建设,促进家庭教育指导系统化。
一是完善家庭教育内容建设。关工委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基层学校了解情况,依据校情组织教师编写“家校共育八课时”课程内容,以家庭道德教育为核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教育理念、科学育人知识等作为重要内容,结合年龄、学段特点,建立学段衔接的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围绕亲子关系构建、“学习力”培养、家风建设、习惯培养、摆脱手机迷恋等方面开发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校本课程,每学年至少进行八课时的家庭教育通识讲座或主题研修课程,关工委聘请离退休老教师、社区“五老”参与讲座授课,家长参与率达到90%以上。
二是培养专业化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为强化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关工委通过申报、选拔,确定17名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分层次、循环派送到学校,对家长开展菜单式培训,实现区级家庭教育讲师团全区覆盖,并邀请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到校进行培训和指导。另一方面,建立由校长、副校长、德育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为主体,专家学者、“五老”成员和优秀家长共同参与,专兼职相结合的校级家庭教育骨干教师队伍。
(二)完善三级家长委员会建设,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一是办好家长学校。通过家长民主推选、教师认定,组建三级家长委员会,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教学活动。家长学校达到“五有”标准,即有牌子、有阵地、有队伍、有措施、有记载。制定家委会章程,定期召开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管理,加强家校联系。每月至少设立一日为家长开放日,每学年至少召开两次家校学情沟通会。全区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成率达100%。教师利用班级微信群和QQ群平台,通过班级家委会成员带动更多的家长关注班级建设和家庭教育,通过班级家庭教育“空中课堂”,“父母课堂”微信平台等载体,营造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二是家庭教育载体建设。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沟通渠道,举办家长培训讲座,开展家长优秀教育案例交流会和优秀家长评选,推进“学习型家庭建设”。同时开展以德育活动为载体的系列亲子家庭实践,如:亲子阅读、亲子运动会、家风家训评比、孝亲评比等,打造一批家庭教育品牌活动。
(三)关注特殊群体,提高家庭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加强特殊群体家庭教育指导。制定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指导计划。重点开展学生行为习惯改善、亲子关系培养等家庭教育帮扶活动,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二是开展帮扶帮教。关工委工作者、志愿者与辖区留守儿童签订帮扶承诺书,捐款捐物救助贫困学生。成立帮教服务队,自愿担当网吧监督员,制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建立了4点半课堂,聘请“五老”人员为青少年上法制课。
(四)“五老”发挥余热,创建和谐家校育人氛围。
“五老”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始终发挥着家长学校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区关工委为“五老”颁发聘任证书,更增强了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实际工作中把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亲情优势和时间优势充分发挥,开展的家教讲座、家长培训班、“中华魂”系列读书、绿地认养等活动,丰富了家校共育的内容。
二、存在的问题
(一)关工工作整合和宣传不够。
当今时代青少年教育的渠道和形式比较多样化,在活动开展方面如何更好地与学校、社会、家庭和教育的中心工作相结合还远不够,没有形成具有一定影响、规模的参与教育活动品牌,宣传不到位,在活动的有效性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思考。
如何更好地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如何进一步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向现代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是当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全新挑战与任铡
一、学科规划之根: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的校本目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发展应立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围绕师生心理健康发展与调试的实际需要,落实学校教育理念和内涵发展要求,创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关怀个体过去、当下、未来全程”的人性化体验式心育模式。
具体的工作目标应锁定为,创建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下的全新工作机制,壮大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构建“三位一体全程人性化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改善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策略,引领并服务于师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学科规划之本: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的校本策略
(一)树立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创新“网络式”工作机制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是当下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遍面临的困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从本质上讲是缺乏“全员参与、关注个体”的大心理健康教育观,仅靠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单打独斗”造成的。因此,心理健康教师绝不能止步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者的角色,更应成为学校大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的营造者、学校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引领者、推进者,进而通过树立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创新“网络式”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破解因人力资源匮乏造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上新台阶的问题。
首先,要树立“全员参与、关注个体”的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和通力合作。有实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既要面向全体促发展,更要关注个体解疑难。而和学生们朝夕相处的班主任老师、学科教师更容易发现学生的问题,也更具备及时解决问题的条件,因此全体教师都应该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视为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树立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结合实际工作切实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而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应在提升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与技能方面发挥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其次,要创新“网络式”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建立在主管校长领导下的,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以德育主任、德育学科教研室教师、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网络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分工负责,各司其职。
最后,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有关“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和心理辅导要计入工作量,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的相关规定,制定适切新型工作机制的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实施办法、检查评估办法和绩效奖励方案,切实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完善硬件、软件资源,提升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专业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师资培训内容,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制定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计划,分专题落实,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为核心,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交流和教研活动,走出去引进来,引领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发展,进而全面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
(三)构建“三位一体全程化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构建“三位一体全程化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指向学生身心全程、全面发展。
其次,营造“尊重”文化引领下的“关照心灵”的校园心理文化。创设符合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要求的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每学期都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物化”关照心灵的心理文化,通过学生心理社团、宣传栏、校园广播、心理网站等校园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大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氛围。
再次,充分发挥学科渗透过程中的隐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全员参与的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引领各学科教师挖掘学科心育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适时征集学科(或常规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案例,供教师学习交流。进而引领家庭教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基础性作用。与学校家长委员会积极配合,引领家长做好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学年为家长举办1~2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或宣传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教育方法。通过家长委员会、家校互动等多种途径,了解、反馈学生的心理状况,协助家长或监护人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最后,创新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策略。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体系必然会对课程实施策略提出全新的要求。“三位一体全程化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需要一套有利于学生参与和体悟的实施策略与之配合。全新的体悟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贯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针对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创设基于真实情景的活动体验课堂,通过让学生全情参与到富有启发和拓展意义的活动中来唤醒他们心灵深处的潜意识,通过体验、感受、内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学科规划之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的校本保障措施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证明,完备的组织结构、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落到实处,需要充分发挥组织保障作用,需要依靠学校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和课程观,只有在时间、空间、师资等方面提供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功能才能得以有效发挥。
一、整合教育的理念
学校从1993年开始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经过十年多的摸索,不断总结和深化责任教育的本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内化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内在动因,使学生的责任意识逐步形成责任行为,使学生的实践活动从单一社区服务途径扩展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该课题扎实有效的研究成果荣获了2002年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学校深刻意识到心理辅导不仅仅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辅导与学校德、智、体、美、劳诸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心理辅导与学校责任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为洋泾中学特有的心理辅导模式。
心理辅导与学校责任教育整合的内涵,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的辅导、社区服务、学生社团活动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责任意识,强化责任情感,培养责任能力,形成良好的责任行为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整合教育的基本做法
1.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逐层深化责任教育。学校构建了德育管理体系,“全员德育”“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双线并行”“部门、年级组、班主任分工负责分级实施”的德育组织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学校构建了学生责任教育“主题体系”,具体设计了“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相互关联、逐层递进的四大主题,组织实施了以“理想教育”“感恩教育”“荣誉感教育”“使命意识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学校近期进一步深化了责任教育的内涵,正在积极摸索高中生涯教育。生涯教育承责任教育之流,生涯教育启人生教育之脉。学校本着“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理念,正在不断深化责任教育。
2.关注教师心理成长,建设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师资队伍 。学校以“创建浦东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契机,以国家级课题为抓手,系统构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系统、管理与制度系统、活动与课程系统、评价系统和信息技术环境系统,初步形成“理念引导、工程实施、规划与评价推进”的校本研修机制。学校通过“精品工程”“磨人磨课”和“教学诊断技术的系统开发”等项目的推进,帮助教师提升职业追求与生活理想,取得了较好的示范辐射效应。早在2001年,学校就成立了“心德研究会”,坚持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培训学习、心理个案评比、经验交流会、考察观摩、案例探讨等活动,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名师和骨干力量已经形成。
3.构建教育课程体系,建立规范的整合制度。学校系统构建“整合教育课程体系”。以学校培养目标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为学生的未来作好准备”的办学理念,设计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为主题的三大系列,融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主题,涵盖“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和“社团活动”四大类型,初步构建校本化的课程体系。
三、整合教育取得的主要成效
1.成功举办全国心理论坛浦东分会场活动,推广教育成果。学校举办了21世纪第三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坛浦东会场的论坛活动。学校开展的系列青春期教育得到听课教师、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评价。上海教育电视台、东广电台、新闻晨报、解放报等记者全程记录了本次活动。
2.开展学校妇女品牌工作,打造团体心理辅导队伍。学校依据浦东新区党工委的要求,积极开展学校妇女工作品牌的创建活动。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创建一支“女教师心灵导师团队”的新型心理辅导队伍,获得浦东新区社公委的赞誉。
3.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探讨医教合作模式。美国Delaware大学心理学院教授Dr.Kathleen Minke和美国Wisconsin医学院儿童临床心理学家Dr.Kenneth Grizzle来校参观交流。外国专家对于学校的心理工作和环境设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4.开展“精品课程”设计活动,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心理教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精品课程”设计活动,设计了学校心理辅导精品课程的方案,并作为样板课程供全校其他教师课程设计参考。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方案,听取不同教师的教学反馈,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5.开展学生自主活动,发挥教育主体作用。学生心理社团积极发挥社团的优势,为广大学生提供同伴互助的心理服务。学生心理社团积极参与市心理活动大赛,荣获一、二等奖。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了心理品质,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心理社团还多次荣获上海市优秀心理社团称号。
四、整合教育的发展方向
学校心理辅导从最初的个别心理辅导发展为团体心理辅导,从简单的心理辅导室发展为功能多样、设施齐全的心理健康中心,从单一的心理教师发展为全员参与的心理辅导队伍,经过十年多的不断开拓与创新,已逐步形成一套富有特色的高中心理辅导体系。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区先进单位。为了更好地开展整合的工作,学校将着重从三个方面去突破:
一、整合教育的理念
学校从1993年开始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经过十年多的摸索,不断总结和深化责任教育的本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内化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内在动因,使学生的责任意识逐步形成责任行为,使学生的实践活动从单一社区服务途径扩展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该课题扎实有效的研究成果荣获了2002年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学校深刻意识到心理辅导不仅仅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辅导与学校德、智、体、美、劳诸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心理辅导与学校责任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为洋泾中学特有的心理辅导模式。
心理辅导与学校责任教育整合的内涵,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的辅导、社区服务、学生社团活动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责任意识,强化责任情感,培养责任能力,形成良好的责任行为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整合教育的基本做法
1.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逐层深化责任教育。学校构建了德育管理体系,“全员德育”“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双线并行”“部门、年级组、班主任分工负责分级实施”的德育组织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学校构建了学生责任教育“主题体系”,具体设计了“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相互关联、逐层递进的四大主题,组织实施了以“理想教育”“感恩教育”“荣誉感教育”“使命意识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学校近期进一步深化了责任教育的内涵,正在积极摸索高中生涯教育。生涯教育承责任教育之流,生涯教育启人生教育之脉。学校本着“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理念,正在不断深化责任教育。
2.关注教师心理成长,建设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师资队伍 。学校以“创建浦东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契机,以国家级课题为抓手,系统构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系统、管理与制度系统、活动与课程系统、评价系统和信息技术环境系统,初步形成“理念引导、工程实施、规划与评价推进”的校本研修机制。学校通过“精品工程”“磨人磨课”和“教学诊断技术的系统开发”等项目的推进,帮助教师提升职业追求与生活理想,取得了较好的示范辐射效应。早在2001年,学校就成立了“心德研究会”,坚持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培训学习、心理个案评比、经验交流会、考察观摩、案例探讨等活动,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名师和骨干力量已经形成。
3.构建教育课程体系,建立规范的整合制度。学校系统构建“整合教育课程体系”。以学校培养目标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为学生的未来作好准备”的办学理念,设计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为主题的三大系列,融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主题,涵盖“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和“社团活动”四大类型,初步构建校本化的课程体系。
三、整合教育取得的主要成效
1.成功举办全国心理论坛浦东分会场活动,推广教育成果。学校举办了21世纪第三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坛浦东会场的论坛活动。学校开展的系列青春期教育得到听课教师、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评价。上海教育电视台、东广电台、新闻晨报、解放报等记者全程记录了本次活动。
2.开展学校妇女品牌工作,打造团体心理辅导队伍。学校依据浦东新区党工委的要求,积极开展学校妇女工作品牌的创建活动。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创建一支“女教师心灵导师团队”的新型心理辅导队伍,获得浦东新区社公委的赞誉。
3.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探讨医教合作模式。美国delaware大学心理学院教授dr.kathleen minke和美国wisconsin医学院儿童临床心理学家dr.kenneth grizzle来校参观交流。外国专家对于学校的心理工作和环境设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4.开展“精品课程”设计活动,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心理教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精品课程”设计活动,设计了学校心理辅导精品课程的方案,并作为样板课程供全校其他教师课程设计参考。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方案,听取不同教师的教学反馈,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5.开展学生自主活动,发挥教育主体作用。学生心理社团积极发挥社团的优势,为广大学生提供同伴互助的心理服务。学生心理社团积极参与市心理活动大赛,荣获一、二等奖。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了心理品质,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心理社团还多次荣获上海市优秀心理社团称号。
四、整合教育的发展方向
学校心理辅导从最初的个别心理辅导发展为团体心理辅导,从简单的心理辅导室发展为功能多样、设施齐全的心理健康中心,从单一的心理教师发展为全员参与的心理辅导队伍,经过十年多的不断开拓与创新,已逐步形成一套富有特色的高中心理辅导体系。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区先进单位。为了更好地开展整合的工作,学校将着重从三个方面去突破: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主要进展以下:一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课程的综合性,打破了以往基础教育课程过早开始分科教学、造成知识系统性、完整性欠缺的局面,使学生能够对知识和世界形成整体认识;二是新基础教育课程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小学生提供贴近社会生活的机会,发展综合实践能力;三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勇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四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对当前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特别是实践课程设置应具有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意识,体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协调的现代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实现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功能。
(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
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时间不长,还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其专业建设存在诸多不成熟的地方,特别是其课程体系的建构尚处于探索阶段。当前,小教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能有效融合,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小学教育相脱节;另外,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并没有作为一种课程去建设,实习内容单一,实习任务只限于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而教育科研、教育行政、教育调查等其他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极大地忽视,因而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难以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此,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要不断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建立实践课程体系,促进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需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如果像过去一样,将学习期和工作期截然分开为两个阶段,人们仅仅拥有学校学到的知识,那将难以适应知识的更新速度和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需求。由此,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备持续学习能力,满足他们终身发展的需要。早在1991年,美国劳工部就对终身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做出明确的规定,包括:收集、分析和组织信息;交流思想和信息;计划和组织资源;理解和设计系统;解决问题;使用技术;运用数学概念和技术;与他人共事。目前的高等教育课程常常只限于特定领域的知识技能,从终身学习的需要出发,坎迪等呼吁大学课程改革要以终身学习知识技能作为核心,其次一级是通用性知识技能,最后表面层为各学科内容和情景性知识。终身学习的社会现实使传统高等教育课程面临巨大挑战。作为培养教师为己任的师范院校,应该在教学目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学生成为兼具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性精神的人才。
二、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设置构想
人才培养是一个完整、动态和渐进的过程,高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构建要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建立起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这一构筑思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框架如下:在时间维度上,实践教学贯穿大学四学年八学期,体现全程性;在目标内容维度上,实践教学包括专业情意、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体现综合性;在实践课程的实施上,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体现开放性;在实践课程评价维度上,通过课程考核、职业技能展示。
三、小学教育专业全程教育实践的实践探索
(一)在教育实践的时间上安排体现全程性
目前,通常的做法是新生入学第一学年举办专业认知教育活动,同时开始学科教学和教学基本功训练;第二学年是组织各种教学实践竞赛活动、社团活动等,同时组织教育见习,主要是组织师范生到小学进行观察,深入地了解小学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小学班队会的组织与实施等;第三学年安排微格训练、小组模拟训练以及教育实习,帮助学生学会设计教案、并且能够站上讲台讲课,让学生体验课堂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同时,通过组织班队活动,培养班级管理能力;并初步学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评价;第四学年就业(顶岗)实习和进行理论提升,围绕教育见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能够撰写出符合要求的论文。
(二)在教育实践的目标与内容上体现综合性
1.专业情意培养。专业情意培养主要是通过第一学年举办专业认知教育活动,以及学科教学,还有各个学期的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来进行培养。首先是新生入学阶段就组织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其次,结合教育科学类课程,引领学生形成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等良好职业意识;第三,通过课程和课外相结合,组织教育见(实)习以及志愿支教活动,帮助学生直接的感知和体验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在这种感受体验中培养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为将来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2.专业技能训练。教师专业技能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必备技能。按照《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大纲》的要求,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有普通话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工作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技能、组织和指导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技能、教学研究技能);书写规范汉字,教育工作文本写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等。结合我校实际,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专业技能主要通过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技能和教育实践三个方面来训练。
(1)教学基本功。内容包括汉字书写(三笔字)、普通话、儿童歌舞、琴法、简笔画等。主要安排在第一至第四学期,分别开设普通话、书法和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同时安排学生通过早读、晚自习进行教学基本功训练,每学期安排基本功验收以及各项基本功比赛,促进学生进行训练。
(2)教学基本技能。主要包括:第一,教学的设计技能,主要表现在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对教材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现有水平对学习方式进行选择,根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编写教案、制作课件或设计板书等方面;第二,课堂教学的组织技能,主要表现在课的导入、讲解、提问、课堂组织、交往互动、作业的设计与批改技能等,主要通过微格训练、小组模拟训练以及教育实习进行训练。
(3)教育实践。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顶岗(就业)实习以及综合社会实践部分。第一阶段是教育见习。目的在于通过专业见习活动,让师范生对小学教育教学常规活动的构成,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心理特点和活动形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帮助其对未来职业有比较清晰的认知。一般安排在一年级、二年级,每学期集中安排一周时间。第二阶段是教育实习,要求学生在对教育理论进行学习之后,结合学科教学法课程和班主任工作课程到中小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级,大约安排五周左右。平时每周安排一个下午到小学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辅导与课外活动。第三阶段是就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阶段,主要包括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教育调查等内容,要求学生完成课堂教学,学会处理班级日常事务和学习做好个别学生的引导工作,在充分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完成教育调查报告。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年,大约13周时间。
3.班级管理能力培养。班级管理能力是合格小学教师的必备条件。这主要包括:第一,组建班集体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制订班级工作计划、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班风建设等方面;第二,进行个别教育能力,主要表现在善于对学生的观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实施发展性评价等方面;第三,班队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主要表现在根据班级特点和学校要求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主题活动方案,组
织班队主题活动;第四,与学生、学生家长、任课教师沟通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善于和学生交往、指导家长实施家庭教育、协调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等。4.教育研究能力培养。教育研究能力是现代教师专业技能的必要组成部分。这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计划的制订、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研究论文的撰写等。结合学生实际,应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1)案例研究分析。围绕案例搜集资料、写出符合要求的案例描述;能够分析案例,能够写出符合规范的案例研究报告。
(2)教育问题调研。能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按照要求制订调查问卷,列出调研提纲,在调研中能做好相关记录并进行相关分析,写出调研报告。
(3)教育论文写作。能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做好教育论文的选题、研究、写作。主要安排在毕业学年。
(三)在教育实践的实施上安排体现开放性
1.结合教师技能课程,规范校内的常规训练。技能必须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根据小学教育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我们依托校内的师范生专业技能培训中心,统一规范和安排了对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专门的教师专业技能课程的训练和学生自主练习。一是修订和完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设教师专业技能课程。如开设了《口语训练》《书法》《美术》《儿童舞蹈》《琴法》《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技能类课程,通过课程促进学生对教师专业技能的掌握。二是统一安排低年级学生的课余训练。课内学习时间和效果毕竟受到限制,因此,我们统一安排学生的早晚练习,要求全体学生在练习时间到相应的多媒体教室、琴房、舞蹈室、书画技能室等去练习技能。主要安排有:早读、每日一画(简笔画)、每日一写、每周一歌(舞)等,每学期末按年级组织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成果验收。三是抓好学生的自主练习。其余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自主选择特长项目加以练习。确保每个学生的基础技能和特长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2.结合教育实践课程,组织学生深入小学接受培养和检验。首先,组织学生到小学开展专业认知,请优秀小学教师给学生讲授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基础教育的发展的动态,同时,初步接触小学生以及小学教师的工作;其次,让学生走进小学开展教育见习活动,全方位地了解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以及安排,协助小学教师评改作业、组织班队活动等,从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与合格教师的差距,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再次,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小学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中接受培养。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围绕教育见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四)在教育实践的评价上体现形成性
1.建立训练规范,完善课程评价机制。规范的评价机制对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既有监督又有指导作用。首先,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建立规范:小学教学技能考核标准、小学教学技能训练方案、小学教学技能训练检测办法等;其次,按照标准,自我检测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更正,促使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确保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