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2 16:05: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语文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开门见山法
这是一种用简洁、明快的讲述或设问,直接说明学习目标和要求的导入方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文题,往往能起画龙点睛之妙;透过一些文章的题目,我们就可以窥见全文的奥妙所在,领悟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和精巧的构思意图。如在讲授《夜走灵官峡》时,板书完题目后,教师可这样导入:“标题中表示时间的词是什么?表示地点的词是什么?是谁走?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这样一问,就牢牢地抓住了全文的线索(走——不走——再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温故知新法
这是一种借故求新的导入方法,即利用旧知识获得新知识;温故是手段,求新是目地。如在讲授《茶花赋》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散文家杨朔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他曾奉献给我们北京美丽的香山红叶,请我们品尝了广东甜香的荔枝蜜;今天,他将捧给我们春城昆明的一丛鲜艳的茶花,大家喜欢吗?”学生情绪高涨,异口同声地说:“喜欢!”教师接着说:“《香山红叶》的作者借红叶喻老向导;《荔枝蜜》的作者借蜜蜂赞美辛勤的劳动人民。那么,我们现在要学的《茶花赋》中的茶花又象征着什么呢?”此时,学生已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联想导入法
这是一种由远及近、由此及彼地引导与课文有关的人、事、物,通过教师的联想介绍,因势利导地引出课文的一种方法。如讲授《老山界》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二万五千里,举世闻名。英勇的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越过了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同学们,你们知道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是什么山吗?那就是老山界。这座山高三十里,悬崖峭壁,非常险峻,可战士却勇敢地翻过去了。大家想了解这段故事吗?那就听一听翻过此山的一位老战士的讲述吧!”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了。
四、寓教于乐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就必须设计巧妙、教学方法新颖,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将知识的传授融合在兴趣盎然的智力活动中。如在讲授《统筹方法》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一般都喜欢做智力游戏。现有甲、乙、丙三人,分别拿一只、两只、三只容积相等的水桶去打水,而水龙头只有一个,如何安排他们的打水顺序,才能使三人所用时间最少?”问题一提出,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借势导入新课:“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如何全面而周密地考虑整个工作进程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统筹方法》这篇课文吧”。以这样的方式导入,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为以后的讲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谜语故事法
把课讲得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始终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采取寓意深刻而又幽默轻松的猜谜语、讲故事等方式导入新课,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在讲授《蜘蛛》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今天上课前,我们先猜一个谜语,谜面是‘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开八卦阵,单捉飞来将’。”学生一听猜谜语,兴趣立刻来了,都在积极地思考,谜底很快就出来了。教师接着问:“蜘蛛究竟是以什么为生?它是怎样吐丝的?同学们学完《蜘蛛》这篇课文就会明白的。”学生的兴趣立刻又被转移到课文学习中去了。
六、设置疑问法
这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紧密地结合课文,恰如其分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此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发学生思维的钥匙;巧妙地设疑,可使学生受到启发与鼓舞,体味到成功的欢乐,并对新的问题产生兴趣。如讲授《天上的街市》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街市,人人都很熟悉,那里,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那里,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异常热闹。但天上的街市有谁见过?试想一想,青天之上、白云之间的街市会是怎样的呢?那里有什么样的物品?有什么样的人物?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那就让我们来看一看郭沫若先生是怎样写天上的街市的。”这样层层设疑而问,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开拓了学生的智力。
这是新课程大力提倡的一种导入方法,情境导入法是给学生创设一个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真实情境,让学生进入某种情境去体会文章,进而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意图。例如,在学习江河的《星星变奏曲》一课中,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星空的图片并配乐克莱德曼的《星空》,让学生诗意地描绘星空的画面和聆听音乐的联想,创设夜晚看星空的一种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星空能给人带来静谧和心灵澄净的感觉,明确星星可以给人以希望的作用,这就为理解这首诗歌的主题奠定了基础。再比如,在《再塑生命》这一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完成把课桌上的文具整理好,放进书包的一系列动作,然后让他们谈一谈在黑暗中进行日常行为的感受,这样就创设了一个盲人做任何事情都比正常人艰难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文章的主人公海伦·凯勒所创造的奇迹。
二、写作背景导入法
孟子提出“知人论世”的主张,意思是说了解一个人要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写作背景导入方法就是这种思想的很好体现。在课前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和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让学生通过了解作者去体会文章。
比如,在教授《我的母亲》这一课时,先介绍作者,向学生说明这位大师的背后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从而引出课题。再比如,学习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一课时,导入时先让学生根据提前预习的内容介绍写作背景,即柳宗元当时政治上不得志,被贬为永州司马的经历,用这个经历先让学生感知他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情感,然后再看看这种情感在小石潭优美并且凄清的景色中的体现。
三、设置悬念导入法
即在开始设置一个有吸引力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学习文章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种导入方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比如,在《藤野先生》一课的学习中,首先应该说明鲁迅曾经说过:“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然后向学生提问:“一位日本教师为何对鲁迅先生的影响如此之大呢?让我们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来寻找答案吧。”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自主地去寻找一些藤野身上的闪光点来说明他对鲁迅先生的重大影响力。再如,教授《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先讲述:生活在哈佛尔的菲利普一家每逢星期日,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船驶进港口来,菲利普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然后导入课题:于勒到底是谁呢?为什么全家人那么热切地期盼他回来呢?这样设置悬念的提问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热切希望找到问题答案的兴趣。
四、学生参与式导入法
这种导入方法是课程一开始就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以全班参与为主。比如,在教授《孤独之旅》一课时,先让学生合唱《阳光总在风雨后》,然后教师引导:“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感受到阳光的明媚、彩虹的绚丽,人生并非一帆风顺,有人在欢乐、幸福中成长,也有人在孤独、艰辛中长大,让我们和曹文轩一起去体验少年杜小康孤独的放鸭生活吧。”以合唱歌曲的形式导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将歌曲主题和课文主题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昂扬的斗志中开始对文章的体验之旅。
五、名人名言导入法
即通过一句名人名言来引出课题,加深学生对课题的理解,为感知文章主题做铺垫。例如,在教授《我的第一本书》一课时,用高尔基的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来引出书的话题,然后说明人的一生都离不开书,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在你的记忆中,哪一本书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例如,在学习《我的母亲》一课时,也可以使用莫泊桑的名言“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来引出先生一生深受母亲影响的话题。这样既帮助学生积累了名言,又可以说明母亲的影响力之大。
六、积累知识应用导入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47-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语文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中学语文教学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对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学具有人类文化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其本质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既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还要能够在实践中进行具体的运用,在教授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获得健康科学知识的有效方法。
1.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合格的人才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是教学中一系列方法和措施的总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传授知识、锻炼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一种校园活动方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方法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有着明显的区别,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具有很大的灵活性[1],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侧重点,有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有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还有的教学方法二者兼顾。总之,虽然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其主要的目的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授知识。语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在我国古代就已经进行了语文教学活动,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依然注重知识的传递,所采用的方法是语言,通过教师的语言传授,向学生传递完整的知识信息。在老师的讲解下,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语文知识,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满足学生需求。教学是一种双向的活动,除了教师的“教”之外,还包括学生的“学”,传统的教学中主要的侧重点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除了传递知识体系之外,更加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训和发展,努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为我国培养人才。中学语文教学能够为我国培养大量的合格人才。语文教学以正确的理念为主导,教学内容都是经过精细挑选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要[2],能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观念,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体系,还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专业性人才队伍。
2.中学语文教学坚持的原则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同的教学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在教育学生方面也具有不同的特殊性。在实际的教学中并不是使用一种单独的教学方法,而是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综合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使用这种教学方式的目的在于避免因单一的教学方法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利用多种类型的教学方法并且将这些方法进行有机的融合,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采用适当的教学原则:
(1)注重因材施教。现阶段我国普遍实行素质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自主的发展,在这种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因材施教[3]。语文教学面对的是特殊年龄段的人群,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特性,在接受语文教学时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实际教学中既要以全体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还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有效节约教育资源。
(2)启发式教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在教学中实行启发式教学活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这种方法不断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教学质量。
(3)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有效进行教学的一种常用方法,中学语文教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有着紧密的联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活动,并且学习效果良好,与成绩的高低有着正相关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度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不断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
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实践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更加注重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其使用的特殊价值,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使用原有的教学方法之外还要不断的学习,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完善,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逐渐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语文教学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是一种工具,小学语文教学才刚刚起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的都是基本功。正是由于小学生是初学,加上语文学习需要的不单是记忆,更是感悟。这就说明了语文不好学,也不也教。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选择好每个知识点的最佳教学方法。
为上好每一节课,为让学生掌握好语文知识,首先做好备课工作。认真钻研学习,潜心设计教学,精心设计问题,确实把握好不讲和精讲的尺度,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训练的时间落到实处等等,这些都要在备课工作中一定要考虑到。另外,在每节课上课前,还要自己问自己几个问题:打算让学生获得什么?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让学生怎样获得?怎样知道学生达到了要求?课前的四问必须让自己准备更充分,绝对做到不上无准备之课。
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是多样的,记得好多位著名教育专家都曾经说过:“教学有方,但教无定方。”至于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有很好的促进和提高作用的。新课标准给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所提出的问题,并从分析入手,达成对框题所含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笔者总结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有培养自学能力为核心的“学、导、练”教学模式,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训练朗读为重点的“导读、练读、评读、赏读”教学模式,以方法指导为核心的“方法渗透、领悟、小结、运用”教学模式,以获取信息、积累语言为核心的略读课、自主阅读课教学模式,以体验、探究为核心的“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或实物的模象展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辅助的教学方法,经常与讲授、谈话、讨论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和培养各种学习技能垢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操作,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并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学学科常用的一种方法。
我们知道,在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确定之后,教学方法就成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的关键。因为教学方法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学习态度、意志、情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手段。正如国外一位教育学家所指出的那样:“选择对某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
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要想充分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效能,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首先要在优选教学方法或教学方法的优化设计上下功夫。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人们在某种范围内根据特定的需要创造出来的。因此,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就拿较为简单的讲授法来讲,它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短时间内传授较多知识,系统性强,亦可引发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但是,它不容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还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和听讲能力。因此,较适合于中高年级,而且宜用于教材系统性较强的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57-0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_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中职学校中大部分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能力相对较差,他们进入中职学校读书,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为了顺利就业。大部分中职学校对基础课教学的态度也不是很明确,由于基础课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针对以上现象,本人在教学过程当中,对语文教学进行了思考,现把这些问题总结如下。
1.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服务的。中职语文教师必须要优化教学方法,利用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逐步转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的现状,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力支撑。以常用文书的教学为例。中职教师不再对着教材进行大量的讲解,不再对学生进行说教。为了增加课堂的生动性,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使用过的文书形式,也可以分享现实生活中常用的文书。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堂转变为学生合作交流的平台,使课堂充满活力。同时,学生在小组中可以更自由的进行交流与分享,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快乐,让学生获得足够的兴趣。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自主探究法等方法开展教学,让课堂变得不再枯燥,让学生在高效学习的同时获得乐趣。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讨论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其应用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课堂宽松气氛的营造,否则就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读的兴趣,使学生愿意读。让精力充沛的中职生充分理解、感受作品的内涵,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作品的教学需求,采用图文对照想象、教师范读、多媒体课件、质疑问难等各种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激活学生与所学内容有关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在欣赏美妙音乐、优美风景的情感浸润中产生读的欲望。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向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而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引导和激发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合理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职语文课堂上合理利用多媒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调节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多媒体课件具有集文字、动画、声音、图像于一体的特点,能够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为生动形象的图画,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并且富于色彩,为语文教学创新出一个更新的教学审美背景,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更加高效的理解课堂知识,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3.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对人的情感、志趣、理想、品格等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能滋润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操。如学习《废墟》一课时,我通过播放电影《》的片段,让学生真实地看到英法联军在我们北京城飞扬跋扈、烧杀抢掠的种种恶行,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圆明园在熊熊烈火中的哭泣,感受民族的耻辱和悲哀。不少学生会义愤填膺,更加深刻地体味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达到了既能让学生产生对侵略者的仇恨,又能激发起他们的爱国之情的教学效果。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职语文教学所具有的双重职能--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要为学生学习专业服务。中职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而往往忽略公共文化课,因此语文教师就要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地把语文学习同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从而喜欢并重视语文学科。
参考文献: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事关成败的重要环节。我认为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重在继承,贵在创新。 从教学方法上分类,语文课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以教师的教为主的课堂;以学生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并重的课堂。这是语文教学方法的三个分系统,它们有各自的特点,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一、 以教为主的语文教学方法
1.讲读法。讲读法就是讲讲读读,读读讲讲的教学方法,是语文课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教法。不少老师对此进行了改革、探讨。我个人认为讲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一般可适当讲述教材中的某些重点、难点、疑点,引导性地讲述对训练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发展智力有直接培养意义的内容,示范性地讲述某些自学方法和自学途径等。
2.讲授法。它主要用于导语、指示语、结束语、介绍作家作品和时代背景,叙述教材基本事实,分析课文,提示重点,阐明事物和事理,评述写作范文和习作例文等。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基本教法,也是目前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运用讲授法能使知识系统化,在较短的时间内教给学生全面而准确的知识。在具体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实际,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到位。教师的讲解和示范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并让学生了解方法。而现在,一些教师因为对《新课程标准》的误解,因为担心背上“满堂灌”的嫌疑而忽视对知识的系统传授。
3.串讲法。串讲法的应用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保持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避免繁锁,有利于提高讲的艺术性,抓住重点,以保持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更要防止教师唱独角戏,主观注入,平铺直叙。
二、以学为主的语文教学方法
1.以练代讲法。一般内容比较浅显的文章,教师只对个别疑点、难点稍加指点,其他让学生自己通过思考、练习去解决。对练习的项目、内容、方式都要精心设计;设计要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教给学生自学方法为出发点,要尽力注意适量和实效,决不能以多取胜,还要注意灵活、多样,力求新旧知识结合,难易结合,模仿和创新结合,知识和趣味结合,笔练和口练结合,单项和综合结合。
2.见疑法(设疑法、揭疑法)。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并且以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课堂教学,从“见疑”到“释疑”到“无疑”。教学过程一般是:首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从文章的内容到形式,从字、词、句到谋篇布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当学生提出大量问题后,教学就很快地加以归纳分类,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师生共同释疑,以便对问题有比较一致的解答。
3.讨论法。它是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向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常用教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破了传统教法重教轻学的局限,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转变,更体现出民主教学思想。
三、教、学并重的语文教学方法
1.陶冶法。这种方法强调教学中要“激发感情抓住心”“披文以入情”。课堂气氛应和课文的内容相吻合。引导同学“入境”,使学生如临其境,爱作者之所爱,憎作者之所憎,喜作者之所喜,怒作者之所怒。把作者之情,转化为自身之情,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感情得到陶冶。这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审美特性,强调了在教学中要以美去激发爱,以美感染人,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优化了语文教学效果。
2.问答法。这是在语文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法。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辩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中职培养目标的要求,中职语文课程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核心,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必要的语文素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对语文教学的整体程序及其具体环节进行精心策划。随着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语文教师不但要注重日常的备课环节,还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让中职语文教学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一、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中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具体来说,培养出来的学生应符合以下质量标准:(1)具有高中文化程度;(2)具有中专技术理论;(3)具有中专实际操作技能。达到这三条标准,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成为具备地方特色的特色人才。因此,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好职校教育。职业教育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它不等同于一般的普通学校教育,而是以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程度且具有专业技能的综合素质人才为教学目标。因此,结合中职教育的这一目标,中职语文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特色应把握三个方面:一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二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让学生在走向社会后仍能很好地利用语文工具进行交流。三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学好语文这门学科来促进并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二、有效改革教学方法
改革语文教学方法的重点是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应打破传统、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师生课堂互动的教学交流过程,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当中,不但可以使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脑,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灵动的火花。
1.让学生动手
即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实践表明,让学生动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取知识和掌握学习方法,还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2.让学生动口
即通过划分学习小组进行学习,让小组内和小组间都形成讨论与辩论的课堂气氛,每一次讨论与辩论都可使学生得到语言交际能力方面的锻炼,这样既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又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加强学生朗读、背诵、对话等语言训练,形成较强的口语能力。
3.让学生动脑
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踊跃发言,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要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并培养自己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的大脑真正地动起来。
4.语文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设疑法。设疑法是语文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案例法。即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可通过耐人寻味的故事或寓言以及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人和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竞赛法。教师可设立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几种竞赛方案,把学生分成若干竞赛或辩论小组,对教师提出的同一教学问题进行讨论或辩论,进而得出正确结论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教学过程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4)项目法。即教师根据学生所学的每一单元主题提出实验项目,让学生以实验研究与报告的形式思考并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实施步骤及研究结论,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技能进行剖析与探讨,进而让学生获得独立思考与实践的能力。
三、做好语文教学评价工作
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和不断进步。在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不可以分数及表面现象来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而是要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细致观察与了解学生进而得出评价结果。如,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积极发言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小测等来综合评价一个学生,这样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好语文基础知识作为重点和目标并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各种综合能力。因此,教师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很重要,每一位教师都要充分重视起来。
1.评价的基本原则
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评价原则要遵循科学性,即评价首先要围绕语文教学目标进行,其次在评价时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基准,最后则要始终把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放在教学首位来抓。在此提示以上三个基本原则缺一不可,否则体现不出评价的科学性与公正性,也就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长。
2.评价的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中职语文评价的内容包括:(1)语文基础知识评价。语文知识包括语音知识、文字知识、词汇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学知识等。评价中要突出基础二字,因为语文基础知识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也是学好专业技能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好语文基础知识,才能正确理解与掌握专业技能知识,进而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并通过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各种交际能力。(2)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即学生的各项基本能力,包括语言运用能力、写作能力及提出问题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3)语文素养的评价。即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态度、学习习惯、遇到问题后的处事原则、道德情志等。
中职学校中大部分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能力相对较差,他们进入中职学校读书,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为了顺利就业。大部分中职学校对基础课教学的态度也不是很明确,由于基础课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少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上基础课,同时一部分教师不能适应学生、社会的变化,不能改革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造成师生间的矛盾,使得语文教学更是举步维艰。针对以上现象,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对语文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把这些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一、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编写并不断改革校本教材,突出实用性
中职学校所使用的语文教材是全国通用教材,是兼顾各专业、基础不同的学生的,对于个别学校的特定专业学生并非完全适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下功夫去研究学生、研究专业,然后根据本专业、本年级学生的特点编写或改革校本教材,以适应学生的变化、社会的需求。
一定的阅读能力是所有中职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在编写校本教材时,一定要把这一项学习任务放在首要位置。由于大多数中职学生小学、初中的阅读基本功不扎实,所以在阅读全国通用教材时有一定困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由易到难地挑选课文供学生学习,还可以列一些书目供学生参考阅读,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个别指导。
虽然语文离我们的生活最近,但学生因此也就认识不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他们要求一学就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编写教材和教学中,与专业结合,提高语文教学中应用文的比例。
例如,我在教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时,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文秘等相关工作,在编写语文学材时,由易到难,最后的难度可以达到高职的水平,阅读书目也有四十多本,文史哲都有。因为学生还要学习《文秘应用文写作》一门课,所以应用文基本不编人他们的语文教材。
但在教车、钳、电、焊等工种的学生时,根据工厂对学生的需求,在编写教材时,把日常应用文的内容加入语文教材中,教学中也加强了应用文写作的训练。对学生阅读与理解的能力要求,也只达到高中一年级水平即可。
二、把文科基础课内容融入语文教学。建立大语文教学观念
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在中国古代,文学与历史、政治、礼仪、道德等是不分家的。中职学校的学生和教师没有中学升学的压力,这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学生在中职学校的语文学习,不仅要注重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要注重知识面的扩大。目前,一般的中职学校开设的文科基础课有语文、德育、礼仪等。这种分类是自然科学主义思想观念在教育中的深刻体现,它的优点是学科化,方便教学。缺点是把内容相近、功能互通的知识人为地割裂开来,把教学内容客观化。其实,语文、德育、礼仪、政治教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重视人的主观情感因素,要求学生学会感悟与想象。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学生只能学会书本中的条条框框,只会在试卷中写出好成绩,能否使学生成为道德高尚的人,还得通过学生在生活中耳濡目染,通过学习教师、同学的行为,感同身受,通过阅读感悟。礼仪教学中人文性的学习更是不容忽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把礼仪教学穿插于语文教学中间,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语文课堂会更感兴趣,教师的教学也会更加生动,更有活力,而不是纯粹的语文知识点的学习。当然,历史、政治、地理也可以融人语文课的教学当中,学生可以从教师“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文化的伟大、知识的浩瀚,从而对读书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向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而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引导和激发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服务的。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也就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教学任务,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中,必须随着众多教学因素的发展变化,灵活运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或启发学生想象,进行探究式教学;或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答,进行合作性教学,启发式教学等等。唯有新颖、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新的探求活动,使其永远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旺盛的求知欲。下面介绍几种中职语文教学最常用的方法。
1.讨论教学法。
讨论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其应用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课堂宽松气氛的营造,否则就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学《项链》一文时,我让学生讨论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学生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最后我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了总结,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2.愉快教学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事关成败的重要环节。恰当地借助这种手段,通过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知知识,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开发智力,进而形成技能、技巧,并能使学生在道德、情操、审美意识等方面得到发展。
语文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如果将它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我们可以将众多的教学方法从三个方面加以归纳:以教为主的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方法系统;教、学兼重的方法系统。这三个分系统体现着各自的特点,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第一,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体,传递知识信息,靠教师的讲述和讲解,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1、讲授法。它主要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语文知识的一种基本教法。主要用于导语、指示语、结束语、介绍作家作品和时代背景,叙述教材基本事实,分析课文,提示重点,阐明事物和事理,评述写作范文和习作例文等。
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目前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运用讲授法能使知识系统化,在较短的时间内交给学生以全面而准确的知识。在具体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到位。教师的讲解和示范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并让学生了解方法,不要因为担心背上"满堂灌"的嫌疑而忽视对知识的系统传授。
2、串讲法。
它是文言文教学中有"讲"有"串"的传统教学方法。"讲"即讲解,"串"即串连,就是把上下文串通起来,实质是"讲",讲的特征是"串",即把词、句、语段、段落、全篇连贯起来的系统讲解。串讲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翻译式串讲,一种是概括式串讲。翻译式串讲,就是以今语释古语,从现在注释的角度说,就是把古文译成白话。
串讲法的应用有利于发挥教师"讲"的主导作用,保持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变单方面的教师讲为师生双边活动,避免繁锁,兴之所至,信口开河,而有利于提高讲的艺术性,抓住重点,以保持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要防止教师唱独角戏,主观注入,平铺直叙。
第二,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努力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
1、讨论法。
它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常用教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民主教学思想。
2、研究法。它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研究的方式,借以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教法。它突破了传统教法重教轻学的局限,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转变。
第三,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系统。
1、问答法。
这是在语文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法。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辩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强调要进行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境界,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操,进而使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情境教学法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审美特性,强调了教学中要以美去激发爱,以美感染人,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优化了语文教学效果。
上述各种教学方法,虽然在以往的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我们还应努力探索,适应素质教育的切实可行的新方法,以便逐渐形成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体系。在当前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应用和完善传统教学方法,笔者认为,首先应处理好两种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互为对象和前提的。现代语文教学严格区别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师无论是对教法的选择和运用,还是对学法的指导与实践,无不贯穿着这种统一。两者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中等职业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作为文化基础课的语文教学,应该顺应趋势,积极参与课改,为专业教学服务。
一、紧贴中职培养目标,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无论是中、高等职业学校还是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都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从这一讲话中,很容易对中职语文教学目标进行定位,这就是要实现“三化”,即“人文化”,通过语文教学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工具化”,通过语文教学,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为专业学习和人际交往服务;“专业化”,结合专业差异,在语文教学中有目的地迁移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有意识地加强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结合中职现状,科学调整教学内容
目前,在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在语文学习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理论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一段话以及中职生的实际状况为语文教学内容的调整指明了方向,即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说”上,要训练学生口语表达与口语交际能力,教学内容以礼节性的交际口才、自荐求职的说服口才、与专业对口的行业口才,以及展示才能的演讲口才为重点;在“读”上,教学内容应结合专业实际,着重教会学生如何阅读说明书等;在“写”上,教学内容要重点放在如何写信、写请假条、写自荐材料等应用文上,确保没有错别字,没有病句,能将意思表达清楚。
三、围绕中职实际,科学选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因材施教是重点。在新课改视野下,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值得借鉴和选用的方法。行为导向教学又称实践导向教学,是一种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与策略,是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所构成的。 其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模拟教学,即以人为创造某种与社会交往仿真的情境作为实践教学场所或组织形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实训基地或人造情境的模拟实践中,学习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二是案例教学,即借助某个具体情境或特殊问题的描述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案例教学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整个思考运作的过程。学生通过对特殊情境或问题的思考、分析和研究,发现或抓住问题,并结合个人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寻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手段,从而诱发其创造潜能,并培养其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三是项目教学。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提高职业认知水平和职业能力。学生通过一个个相对完整独立的项目实施过程,学习和掌握每一环节的基本知识,并逐步培养出实施该项目所需的各种关键能力。项目教学强调的是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处理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四是角色扮演,即通过对某个社会情境中的角色扮演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角色扮演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群体,强化相关职业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