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扶贫项目模板(10篇)

时间:2024-02-22 16:05:2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村的扶贫项目,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农村的扶贫项目

篇1

文化建设不像经济建设,一些地方为了功绩,偏重于经济建设,忽视对文化的建设,这种做法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的文化建设必须转变观念,把文化建设纳入政绩考核的范围。

(一)确定文化扶贫对象,提高农民知识水平

农村文化建设的精准扶贫要求我们首先要确认扶贫对象,对需要扶贫的村加大扶贫力度。首先,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扶贫,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文化建设程度也就越高,这个规律同样适用到农村的文化建设中,政府可以根据各乡镇的水平进行排序,确定扶贫顺序,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要加大扶贫力度;其次,根据发展情况制定政策,经济困难的地区要注重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加大资金的投入,通过提高设施硬件来带动素质的提高,对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方,一般基层设施也到位,因此,扶贫工作要注重村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

(二)转变农村传统文化观念

文化扶贫工作要想有实质性的进展,首先要在思想上提高重视,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受到文化和素质的影响,这是因为很多贫困地区村民的思想受到阻塞,受传统观念影响深,让他们不能对现实困难用一个发展的眼光看待。其次是扶贫要先扶智,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通过扶智带动脱贫,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的同时,注重科学技术的灌输,掌握使用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提高种植水平,增加产量、改善品种、优化发展结构,最终实现经济脱贫。

二、加大投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基层设施是农村文化的载体,完善的设施才可以为农民提供充足的娱乐休闲活动,提供场所,加强农村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文化扶贫的基本的要求。

(一)全面摸底,把握农民需求

农村的文化建设如果脱离了农民的生活和需求,那么不及时投入的在多资金,设备在完善,也不能真正的激起农民的兴趣,造成资金上的浪费,设备的闲置,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要以农民的实际需求为突破口,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征求村民的意见,根据农民需求开展文化建设,首先要在政策宣传时,重视对土地确权补贴、农产品补贴等各种惠农政策进行宣传,让人民不仅了解政策,也能激发加快发展,二是开展科教卫生知识的宣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科教卫生也就越来越重视,要进行疾病防治的普及,进行优生优育。

(二)增加投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投入不足是农村建设的一个问题,要加快农村文化脱贫,就要扩宽渠道,增加文化建设投入,首先国家要加大投入机制,政府可以每年都安排一定的专额资金用到对农村的文化建设中,其次要整合社会力量,进行多方筹资,发动和利用社会带动文化建设,共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企业可以进行赞助、冠名,提供无偿公益服务,为文化困难的村争取资金和项目,利用文化带动农村脱贫。

三、建立农村文化管理机制,助推精准扶贫

文化的扶贫要一句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根据本地的特色,开展有利于农民接受的,特色鲜明的文化建设活动。

(一)文化扶贫与本地文化特色结合

文化扶贫要与本地文化特色进行融合,因地制宜不仅更容易得到群?认可,也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打造有品牌价值的文化产业,首先以传统节日为节点,开展特色文化活动,通过这些传统文化活动,激起群众的民族意识,其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剪纸等活动,不仅承载着传统文化,也可为农民带来收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二)文化扶贫与下乡结合

篇2

2.实证调查桂西北农村扶贫现状

2.1农村村民缺乏对网络营销的认识

目前桂西北农村中从事畜牧养殖等农业经济工作的人大多是年龄高、文化程度低的状况,面对新兴的网络营销技术,接受能力较差。虽然在桂西北农村中尚有少数懂技术的青壮年,但其对网络的接触面较窄,使得网络营销技术还是不能在贫困山区农村中得到全面推广。笔者选取以桂西北某农村为代表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

2.2农村网络营销缺乏资金支撑

桂西北地区农业经济水平偏低,电脑普及度不够,实施网络营销过程中由于缺乏设备购置资金往往使网络营销项目搁置,严重影响农村产业的网络发展势头。而且地方政府多把资金投向收益明显的城市项目上,贫困山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得不到重视。根据笔者实地调查,桂西北地区网络营销扶贫投资情况如下表所示:可见,资金缺乏成为限制桂西北农村网络营销模式应用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3.优化网络营销在贫困山区农村扶贫中的应用

3.1构建网络化监管平台

贫困山区农村扶贫过程中应建立专门监管管理农村网络营销的机构,制定网络营销规划措施,并指导进行相关营销行动,确保农村村民可以应用网络营销工具进行商品的网络销售,并可将所得收益,进行更大财富的网络营销投资。可运用现代化办公手段构建基于网络技术的监管系统平台,由专人进行网络营销方面的监控,并及时更新网络营销中的商品动态,及时地反映出营销信息的变化,从而使网络营销中各利益方均可合力进行该事业,实现对贫困山区农村扶贫的监管,为每个贫困山区农村建立资产、资源以及信息网络数据库,对农村“三资”实施动态监管。这样既可以实现对“三资”监管的自动预警以及程序锁定功能,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经济活动流程,也可让农村居民更多地享受网络营销服务,有效提高贫困山区农村的生活水平。

3.2提升农村居民网络营销技术

在贫困山区网络营销实践中应加强村民对网络营销理论的学习,不断强化其网络营销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网络营销观念;同时进行严格的选拔与培训,例如,可引导和培训贫困山区农村居民在淘宝网上开一个属于农户自己的营销网站,只要其按照网站提供的相应步骤进行注册很快就可以得到一个虚拟店铺,并且可以将自家能够出售的产品信息放到网上,通过网络带给自己经济收益。通过培训提升农村居民的网络营销技术水平,将网络营销与农村的产业经营机制进行有机整合,令其发挥系统性作用,给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带来推动性的发展。

3.3强化政府支持

在贫困山区扶贫网络营销实践中应加强政策引导,使其对网络营销项目有一定的认知,完善相关的政策、资金支撑④。首先,强化政府扶贫政策管理。可通过建立贫困山区商业投资、山区旅游等相关的网络营销社区,主动分享贫困山区农村的产品资源、信息,形成一种对贫困山区的归属感。其次,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增加网络营销方面的经费支持,例如,在网络营销中可开展“网络营销供销社”的形式,让农户及农业企业加入其中,为网络中的买家和卖家构建一个交流沟通平台,最终达成网络交易项目。通过实施网络营销,客户在网络上对贫困山区农户销售的产品进行选择,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外部状况对农产品销售的干预,也可以降低农户在农商品交易中的费用,从而实现真正的市场化网络营销。

篇3

2.实证调查桂西北农村扶贫现状

2.1农村村民缺乏对网络营销的认识

目前桂西北农村中从事畜牧养殖等农业经济工作的人大多是年龄高、文化程度低的状况,面对新兴的网络营销技术,接受能力较差。虽然在桂西北农村中尚有少数懂技术的青壮年,但其对网络的接触面较窄,使得网络营销技术还是不能在贫困山区农村中得到全面推广。笔者选取以桂西北某农村为代表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

2.2农村网络营销缺乏资金支撑

桂西北地区农业经济水平偏低,电脑普及度不够,实施网络营销过程中由于缺乏设备购置资金往往使网络营销项目搁置,严重影响农村产业的网络发展势头。而且地方政府多把资金投向收益明显的城市项目上,贫困山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得不到重视。根据笔者实地调查,桂西北地区网络营销扶贫投资情况如下表所示:可见,资金缺乏成为限制桂西北农村网络营销模式应用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3.优化网络营销在贫困山区农村扶贫中的应用

3.1构建网络化监管平台

贫困山区农村扶贫过程中应建立专门监管管理农村网络营销的机构,制定网络营销规划措施,并指导进行相关营销行动,确保农村村民可以应用网络营销工具进行商品的网络销售,并可将所得收益,进行更大财富的网络营销投资。可运用现代化办公手段构建基于网络技术的监管系统平台,由专人进行网络营销方面的监控,并及时更新网络营销中的商品动态,及时地反映出营销信息的变化,从而使网络营销中各利益方均可合力进行该事业,实现对贫困山区农村扶贫的监管,为每个贫困山区农村建立资产、资源以及信息网络数据库,对农村“三资”实施动态监管。这样既可以实现对“三资”监管的自动预警以及程序锁定功能,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经济活动流程,也可让农村居民更多地享受网络营销服务,有效提高贫困山区农村的生活水平。

3.2提升农村居民网络营销技术

在贫困山区网络营销实践中应加强村民对网络营销理论的学习,不断强化其网络营销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网络营销观念;同时进行严格的选拔与培训,例如,可引导和培训贫困山区农村居民在淘宝网上开一个属于农户自己的营销网站,只要其按照网站提供的相应步骤进行注册很快就可以得到一个虚拟店铺,并且可以将自家能够出售的产品信息放到网上,通过网络带给自己经济收益。通过培训提升农村居民的网络营销技术水平,将网络营销与农村的产业经营机制进行有机整合,令其发挥系统性作用,给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带来推动性的发展。

3.3强化政府支持

在贫困山区扶贫网络营销实践中应加强政策引导,使其对网络营销项目有一定的认知,完善相关的政策、资金支撑。首先,强化政府扶贫政策管理。可通过建立贫困山区商业投资、山区旅游等相关的网络营销社区,主动分享贫困山区农村的产品资源、信息,形成一种对贫困山区的归属感。其次,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增加网络营销方面的经费支持,例如,在网络营销中可开展“网络营销供销社”的形式,让农户及农业企业加入其中,为网络中的买家和卖家构建一个交流沟通平台,最终达成网络交易项目。通过实施网络营销,客户在网络上对贫困山区农户销售的产品进行选择,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外部状况对农产品销售的干预,也可以降低农户在农商品交易中的费用,从而实现真正的市场化网络营销。

3.4整合网络营销工具

要想做好网络营销扶贫,就必须转变其单一的营销模式,以便可以达到理想的山区农村网络营销效益。可采取多种网络营销工具,如微信平台、微博自媒体、淘宝网、京东商城等,根据山区农村产品的特点,整合网络营销推广特色,推广关于贫困山区农村扶贫的项目软文,带来网络销售群。同时,由于政府网站提供的信息具有权威性、真实性等特点,也可以在政府网站中推广网络营销产品,拓宽贫困山区农村网络营销影响面。此外,还应该加强网络营销客服管理,一方面可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为贫困山区农村产品扩大受众群,另一方面可更好地收集客户对贫困山区农村经济产业的信息需求,及时发展新客户,优化贫困山区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方向,改进贫困山区农村扶贫工作质量。

篇4

江苏省苏北农村由于因其各种因素的影响,扶贫开发建设成本相对较高,因北,以开发式扶贫为切入点,增加农民造血功能,利用好扶贫资金,打造扶贫资金长效机制,对打进这类地区的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一、扶贫创新机制与保障机制相结合

为了适应扶贫开发“重心下移、帮扶到户”,确保每年脱贫20%的目标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扶贫机制。因为那种救济式的扶贫模式实现不了扶贫的目的。而新的扶贫机制和保障机制主要是坚持扶贫开发和小康建设二手抓,以开发式扶贫为切入点,坚持扶贫和扶智相结合,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以改革、科技为动力,重点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从根本上增加贫困农民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总的来说,苏北地区财政较为困难,扶贫项目资金也有限,如果把扶贫及其它发展资金撒了胡椒面,整村推进就很难实现。所以,应该尝试实行各种资金集中捆绑使用的投入机制。将各方面资金集中捆绑使用,集中财力办大事,发挥扶贫开发的规模效应和“集束”效应。在这里集中的资金主要向贫困群体倾斜,让贫困农民得益。必须坚持先难后易,从最贫困的农户开始,这不仅是扶贫工作必须坚持的一条的基本原则,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建设苏北和谐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同时,还必须将有限的扶贫资金主要用于进行产业建设。农村的产业发展在公司加农户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还需进行创新,将扶贫对象纳入股东范畴,但其拥有的股份不能撤出,公司每年盈利的一部分用于分红,一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其余用于扩大再生产,这种公司化经营模式不同于原先一些地方的做法:公司和农户签订合同,农户按合同进行养殖,公司再回收,这种经营模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双赢”,但农民脱贫的步伐慢,效果不是非常显著。而在此基础之上成立的由贫困户控股成立的公司,既体现了公司加农户统分结合的灵活性,又完善了公司带动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而且农民自身又是公司股东,极大地调动了贫困户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了贫困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激发了村庄内生发展动力,增强了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从而提高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而农民自身能力的提高正是扶贫的终极目标。同时,股权的配置处理模式又保障公司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从而使扶贫资金由单纯的发挥“输血”功能到“造血”功能的转变。

二、合理确定扶贫项目,进行持续性扶贫开发

在扶贫项目和具体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应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与农结合、从现有资源出发的原则。

一是扶持非农业项目以解决贫困问题。从现实看,如果贫困户没有相对稳定的就业,无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那么就不可能持续稳定脱贫。即使暂时脱贫其返贫率又很高,原因就在于这种暂时脱贫主要依靠外源力量而不是依靠内生力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扶持非农业项目的发展。苏北农村的壮男劳力基本都外出打工,剩下的基本是女劳力,针对这种劳动力状况,应该引进劳动力强度较低项目,在为这些企业提供一切优惠条件的情况下,也要求企业必须为贫困群体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工资收入。

二是以区域特色统领农业项目。江苏省苏北的一些农村离城市较远,有一些还以山区丘陵地貌为主,没有大城市和现代工业带来的污染,可以说是一方净土。这些地方还有丰富的且有特色的农富产品,如芦笋、樱桃、桑叶等。依托这样的资源,加上老百姓更加关注食品安全,就可以发展标准化、无公害的生产,且可以打造出区域性的品牌。同时,还必须与大中城市加强沟通、协调,以开辟农产品进城市、进超市的“绿色通道”。

三、高位推进,整合资源,培育特色产业,“以农带工”,形成合力,加快扶贫开发工作步伐

针对江苏省苏北农村的特殊情况,在搞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农带工”、“以农哺工”的扶贫开发新思路。工业化与城市化是苏北振兴的核心任务,但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方法和途径不是以“以工带农”、“以工哺农”,恰恰相反,只能实行“以农带工”、“以农哺工”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才能真正实现苏北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目前,苏北正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以乡镇企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苏南模式”不能移植到苏北,苏北经济薄弱,村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贫困人口较多,村民市场意识较弱,如果不根据具体情况实施一刀切式的“以工带农”经济发展模式,扶贫不仅不能取得如期效果,甚至出现越扶越贫的现象。在苏北推行“以工带农”的一些地方,扶贫的效果不显著,在人人都要招商的口号下,各个乡、镇、村都大力引进和扩建工厂以求行工业发展,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引进企业大多是其它地方限制发展的化工类企业,再加上工厂的分散性造成污水不能集中处理而造成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引起广大村民的不理解和不满意。在广泛调研的基础,我们认为苏北地区当前扶贫的重点走新型“三农”发展道路,“以农哺工”,花大力气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发展高效农业,大力提高来自农业内部的收入,帮助贫困农民发展种短平快的增收项目,让农民得到农业结构调整的实惠,从而增强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满足了农民这种“急功近利”心态,才能整合资源,培育特色产业。否则扶贫“浮在面上”,只有单向流程,没有双向互动的扶贫,在促进经济薄弱村发展进步的同时,其后劲不足,基础不牢的现象也特别明显,扶贫的结果是苏北与苏南的差距不是在逐步缩小,而是逐步扩大,相对贫困的问题更加突出,这不利于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因此,必须制定扶贫短、中、长期计划,在实施短平快的扶贫项目的基础上,着重实施中长期计划,在农业产业化上大做文章,在经济薄弱村尽快培育有规模、上档次、具有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基地,形成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推动经济薄弱的农业生产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增强苏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搞好科技智力扶贫和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贫困户脱贫致富能力

著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认为贫困并不是收入低下,而是可行能力的缺失,主体地位的丧失,消除贫困就是要赋予主体以进行活动的实质自由。所以,在反贫困实践中,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和能力,提高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地位是帮助脱贫的关键。扶贫先扶智,应高度重视贫困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技培训工作,始终将提高贫困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加强科技培训以积累起长久脱贫的内在力量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传统的科学文化学习和科技培训是农民进课堂,教师讲解,由于农民自身的素质等问题,这种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反映是“对牛弹琴”,农民反映是“坐飞机”,这种学习和培训毫无“营养”,不受农民欢迎。从实际出发,最好的应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和科技培训模式。首先请专家帮助制定和论证村级产业发展规划,理清发展思路,为经济薄弱村农户找到切实可行的致富路子。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智力资源进行农民的文化学习和科技培训,请地方院校的教授、专家定期到村头进行现场指导,切实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进行问题的延伸讲解,这种双向的互动模式使教学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还可以将本地院校列入劳动技能培训基地,利用高等院校开门办学的模式和条件,选拔农民进入院校学习法律常识、管理知识和相关实用技术。在培训中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将贫困农民科技培训与整村推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优先在经济薄弱村推进远程教育进村工程;二是将贫困农民科技培训与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重点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提高农民的职业技术技能,多渠道增加经济收入;三是将科技培训与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实用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增强贫困农民掌握实用技术的本领;四是将科技培训与提高重点村妇女文化素质结合起来,加强对农村妇女的技术培训。

通过培训,一是通过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务输出培训,使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拓宽眼界,转变观念,学到脱贫致富的一技之长,提高自我发展的技能、增加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自谋出路步伐。二是通过培训,可以引导贫困村队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在培训中,应把投资少、见效快、覆盖广、效益高、能够尽快提高贫困人口收入、密切联系千家万户的实用技术和产业为培训的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三是通过学习和培训,可以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企业意识、公民意识、民主法制意识,使之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基金项目:

2007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7JB840002。

篇5

一是立足城郊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种植业。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以香岛、绿丰苑、绿丰达等企业为龙头,通过整合政府、企业、农户各方资金,共投资3000多万元,在讨思浩、古路板、野马图等村新建温室大棚350栋,新增蔬菜保护地320亩,新增蔬菜产量3100吨。其中,香岛生态农庄投资1500万元,完善了基础设施;绿丰苑农业产业化示范园,100亩蔬菜基地和17个蔬菜品种通过了国家有机农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全区蔬菜种植业初步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的良好发展格局。

二、生态建设稳步推进,经济林开发初见成效

三、农业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道路建设成效显著

00多万元,完成了哈拉更集中供水工程、奎素截伏流工程、面铺窑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三个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实施了庄子村、面铺窑村等一批人畜饮水改造工程;启动了投资700多万元的野马图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全区农田水利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农村的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基本解决,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旅游业开发力度不断加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按照加快大青山“一带三线”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对全区旅游业发展规划进行了重新修订,编制了保合少旅游集镇和盘龙山旅游景区规划。加快了旅游项目建设进度,巨华葡萄酒庄园酒厂开工建设;奥淳原生态酒庄园酒厂峻工投产,并新建了酒道馆;投入200余万元,启动了面铺窑农家乐旅游项目,建成农家四合院6套;尚水居画院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蒙锡玏马术俱乐部完成了项目规划和征地工作。华盛休闲体检中心等旅游项目正在加紧办理相关手续。**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增加了配套设施。小井沟生态园、绿野山村被市旅游局评为“呼和浩特市农家乐旅游点”。成功举办首届**区冰雪旅游节暨冰雪趣味运动会。旅游业从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对全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和影响力开始逐步显现。

五、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篇6

中图分类号:F3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9-0043-02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要通过“一个加大、两个提高”,到2020年我国“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要求和目标。这对进一步开展新时期的扶贫开发,消除“剩存贫困”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剩存贫困的特征

贫困是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即使到2015年,全世界也还有9亿人处于严重的贫困状态[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但依然面临严重的“剩存贫困”难题。

这种“剩存贫困”在我国农村尤为突出。国务院扶贫办新闻发言人刘福合表示:2007年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785元的绝对贫困人口从2 148万减少到1 479万;人均纯收入在789元~1 067元的低收入贫困人口从3 550万减少到2 841万。且减少贫困人口的压力越来越重,贫困群体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我国农村的“剩存贫困”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第一,贫困分布广。我国“剩存贫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山区的26个省(区、市)。其中,国家扶贫重点县地域就占国土总面积的25.3%,总人口2.23亿,占全国农村总人口近1/4。在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扶贫重点县)中,有49个县在东部地区,占8.28%;有150个县在中部地区,占25.34%;有393个在西部大开发地区,占66.38%[2]。

第二,贫困程度深。2004年末,我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有2 600万(以人均年纯收入637元以下标准),初步解决温饱但尚不稳定的农村贫困人口有5 000万(以人均年纯收入924元以下标准),也即尚未解决和尚末稳定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共有7 600万。

第三,返贫现象突出。“返贫”是指贫困人口和地区在脱贫之后又重新陷入了贫困的现象。

在我国农村,“返贫”现象十分突出,许多地方在扶贫脱贫过程中都出现过 “返贫”现象,有的还非常严重。据《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介绍,三峡某库区县(一些简称“库区县”)返贫率曾经高达51.9%。而地处秦巴山区某县的笔山镇返贫率竞达95%。世行“秦巴”扶贫项目中,1998―1999年的脱贫农户比重为8%,返贫农户却高达11.5%[3]。

第四,脱贫难度大。经过几十年的扶贫攻坚,比较优势明显的地区和人群都已经脱贫致富了,多数“剩存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都比较差,有的甚至非常恶劣不适合人居住,再加上自然灾害频发,“剩存贫困”地区的脱贫难度日益增大。而“剩存贫困”人群的抗贫能力又呈递减趋势,使脱贫难度日益加大。

第五,个体贫困突出。当前,农村贫困由 “整体贫困”向“局部贫困”或“个体贫困”转变,原来单一的“贫困区”逐步向“贫、富区”交织化发展。从“库区县”看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扶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到2004年,该县的市定特困村仅有141个,比2002年减少了149个,比2001年减少了260个。与此同时,贫困地区致富能人的不断崛起,他们用适量的资金和较大的技术支持当地农户的发展,实现了“大户帮扶贫困户”,并带动了一批农户逐步富裕起来,使 “贫困区”逐步消失,而个体贫困随之凸现,“有的落后地区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100元” [4]。

第六,持续贫困增多。持续贫困或“长期贫困”是指一个贫困个体经历了五年或五年以上的确切的能力剥夺。个体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一个家庭或家族。也有研究认为,90%的长期贫困者都经历了四年贫困时期[5]。据统计,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2.5亿减少到2002年的2 820万。但2003年由于受灾等原因,贫困人口反而又增加了80万,即达2 900万。2004年底,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610万,比上年减少290万,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2.8%,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初步解决温饱但还未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 977万,减少640万,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5.3%,下降0.7个百分点。到2005年底,中国还有2 365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及4 067万相对贫困人口,两者共计6 432万。此后,即使在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高度关注民生,美元贬值的背景下2006年仍然有2 148万,2007年也有1 479万;人均纯收入在786元~1 067元的低收入贫困人口也分别为3 550万和2 841万。这些数据在扣除“脱贫后返贫”人口以外均为持续贫困者,随着持续的时间越长剩存贫困的累积越多,甚而出现贫困的代际传递。

二、农村剩存贫困的治理路径

1.强化政府责任

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政府在农村剩存贫困治理中的责任。首先要形成“必须在全社会确立起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其次要重视加强对中国返贫问题的理论研究及政策指导。同时,要加大扶贫经费投入、管理和使用。中国目前的反贫困资金不足GDP的0.5 %,与国际上至少应占GDP的1.5 %的标准还相差甚远。《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 》中明确提出:中央财政逐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二级转移支付制度,为贫困地区提供财力支持。当前要加快公共财政供给制度改革,调整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预算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扶贫的支持力度。

2.壮大经济基础

消除农村剩存贫困必须建立在县域经济和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树立全新的科学发展理念,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贫困,把扶贫纳入发展之中统筹谋划,在发展破解剩存贫困难题。对此,一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根据自然环境条件和资源优势,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优化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质,选好产业项目,采取扶持龙头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特色经济、生态产业、绿色产品。二要加快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必经阶段,也是剩存贫困地区脱贫发展的必经之路。牢固树立以工兴农、以工脱贫的思想,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和乡村工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适宜小项目进乡村,鼓励外来资金项目入农村,为贫困户就业、增收、脱贫拓宽渠道。三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增强贫困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的能力。四要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形成“县有开发区、乡有集中区、村有创业点”,为广大农民提供就业岗位。

3.提高抗贫能力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是解决返贫问题的决定性因素。西奥多・舒尔茨指出:“土地本身不是造成贫穷的关键因素,人力才是:在提高人口素质上所进行的投资会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穷人的福利水平。”[6]

农村剩存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素质较低,抗贫能力弱,脱贫难度大,应着力提高贫困群体自身素质,增强劳动本领和致富能力。必须坚持扶持、扶技、扶智相结合;高度重视农村教育,落实 “两免一补”政策;加大农民继续教育力度,加强剩存贫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技能培训;扩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开发投入;扶抑并重着力提高剩存贫困农民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当前,应着重实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免费培训,使有培训需求和创业就业欲望的剩存贫困农民尤其是特困、残疾和大龄贫困劳动力都能接受免费培训;大力弘扬新时期的创业文化,努力形成“人人想做事、家家忙致富”和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全民创业的社会风尚。

4.创新扶贫机制

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展新时期的扶贫工作,一要整合扶贫资源。以扶贫开发规划为统揽整合各方资源,建立行业规划与扶贫规划相衔接的机制,把部门职责与扶贫开发工作有机结合;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统筹发展”的扶贫工作新机制、新格局。二要完善对口帮扶。加强社会扶贫工作,加强和完善“集团式”扶贫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捐助活动,为全社会参与扶贫营造氛围;建立党员干部、富裕农民结对帮扶剩存贫困农民机制。三要多元扶贫开发。拓宽扶贫途径,在发展思路、物质财力、科技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给予帮扶;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包括民营企业以各种方式予以帮扶;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支持社会组织、民间团体积极开展“脱贫工程”、“光彩事业”等帮扶活动。四要重视对贫困地区的小额信贷进行积极引导、规范运作。规范小额信贷运作,积极引导国际有偿援资金、国内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资金参与小额信贷,支持扶贫开发项目。五要转变扶贫思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第19条指出,稳步推进自愿移民搬迁。对居住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地区的特困人口,要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实行搬迁扶贫,使农村剩存贫困农民远离恶劣自然环境的居住地。当前,应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在输血式扶贫和造血式扶贫的基础上,大力实施移民式、迁徙式扶贫,切实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以降低反贫困的成本。

5.完善保障体系

由于社会保障具有防止非贫困的社会成员沦为贫困阶层及帮助贫困的社会成员摆脱生活困境的双重功能,发达国家均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站在共享改革成果,实现科学发展的高度,建立倾斜农村、关照贫困、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免除建卡贫困户的自筹参合费用,将经济扶贫与卫生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建立农村特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同时,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使剩存贫困农民“老有所养”。而且,还要完善和发展倾斜农村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

参考文献:

[1] Hulme,D.,(2003).Chronic Poverty and Development Policy:An Introduction.World Development.31(3):399.

[2] 李其道.在“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中结合实施农村水电增收解困工程论证分析[EB/OL].中国能源网,2006-10-30.

[3]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R].书号:ISBN 978-7-5037-4160-9/F.1674.

篇7

扶贫实践往往被简化为项目的实施,甚至被简化为直接给钱给物;同时从内容来看,这些项目的目标往往局限在直接提高收入、改善基础设施之上。这种简化的做法便于扶贫工作的推进,但也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项目供给与农户需求脱节、多部门难于形成扶贫合力、农户缺乏积极性、易滋生r户“等、靠、要”心理、项目实施绩效差、返贫率高等缺陷。

首先,贫困是一种涉及物质匮乏、能力不足、社会地位低下、贫困文化代际传递的多维现象。相应地,扶贫措施也应该是多维的,除通过各类项目进行经济扶持外,还需有改善医疗、教育、住房、信息接收渠道等的社会安排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其次,经济扶持是嵌入在社会、文化系统即“社会态”之中的,社会、文化系统对经济扶持具有促进或制约作用。如果经济扶持与人们身处其中的“社会态”不相契合,扶贫的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会破坏“社会态”。部分地区扶贫资源不公平配置导致的村庄分化和村民关系紧张,扶贫开发造成的贫困人群“等、靠、要”心理都是现实的例证。因此,除通过扶贫项目进行经济扶持外,精准扶贫需引入改善“社会态”和改造贫困文化的视角,建构能保障持久脱贫的社会、文化基础。 构筑精准扶贫的社会基础

精准扶贫过程伴随着大规模的资源供给和配置。要保障贫困人群有效利用和分享扶贫资源,就应有相应的机制,也即是所谓的社会基础。结合当前农村地区的扶贫实践,所谓构建精准扶贫的社会基础,就是要增强贫困社区及人群的自我发展能力,建立表达、维护和促进贫困人群利益的机制,建立有助于可持续脱贫的社会兜底政策。

精准扶贫的效果高度依赖贫困人群的能力,而他们之所以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能力缺失。这是一个悖论,其破解之法就是提升贫困社区及人群的自我发展能力。首先,吸纳多维减贫理念,建构生产和生活性公共服务体系,比如改善饮用水质、加强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农村人口的健康水平等;提供涵盖劳动力流动服务、农产品市场信息、农技培训和推广、农业生产风险防控和保险等的生产性公共服务。其次,增进村民之间关系的和谐、生产生活的互助。农村社会历来具有高效的互助功能,但市场的入侵、贫富差距扩大、劳动力流动、扶贫资源的不平等分配等原因逐渐侵蚀农村社会的机体,故应重建农村的公共性,提高村民的组织化水平,恢复农村的互助能力。再次,要把项目的实施与农业技术和手工技能培训结合起来。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不仅决定着项目的成败,更是打开可持续脱贫之门的金钥匙。

精准扶贫是以政府为主要推手的民生工程。政府在筹集扶贫资源和快速实施项目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但面对广大农户复杂多样的需求时,面临政绩锦标赛压力的政府往往无力提供细致、耐心的服务,反而倾向推动扶贫资源流向村干部、大户、能人等能较好实施扶贫项目的农村精英,导致“精英俘获”和扶贫资源瞄准偏离。要抑制精英俘获和瞄准偏离的现象,需构建社会监督和利益共享机制。首先,政府要转变角色,放弃扶贫项目具体实施者的角色,将项目实施的任务转交给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和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自己则专注于监督项目的实施、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服务。其次,通过政府购买扶贫开发服务,引进、支持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以“共享”理念为指导参与扶贫。再次,将允许贫困群体以土地、资源、扶贫资金入股。

在“两线合一”政策的推动下,“两无”贫困人口、暂不能脱贫的人口及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被纳入了兜底扶贫的社会救助之内,由政府直接提供货币和物资救助。这是典型的“收入转支”的扶贫政策。美国学者迈克尔・谢若登认为,社会政策设计应促进穷人进行储蓄和投资,进行资产积累。根据他的思想并结合纳入社会救助的人群的实际情况,兜底扶贫政策也需按“分类施策”原则重新设计:只对无力脱贫者提供“收入保护”;对于无业可扶者、暂不能脱贫人口及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则应采取有助于资产积累的、增权的社会政策。 有效利用文化资源,努力改造贫困文化

“文化开发”和“文化扶贫”是扶贫工作中两种常见的文化态度。前者认为文化是建筑、服饰、手工艺品、歌舞、仪式、习俗等可开发的资源,贫困的原因是文化主体缺乏开发文化、发展旅游业的市场意识和能力。后者认为文化是知识水平、科技水平、公共文化设施、生活观念、生活方式,贫困的原因是教育水平低、科学知识缺乏、文化设施匮乏、传统落后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束缚。两者对贫困的诊断相同,都认为贫困的原因是意识的制约和能力的贫乏,有其合理的一面。我们应该辩证地、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对待文化,应尊重和发挥文化主体的创造性,尊重他们对生计方式和发展道路的选择权。

首先,理解贫困地区人们的认知、思考和做事的方式。从内外因的关系来看,外部导入资金、人才、技术、信息、思想等扶贫开发资源能否发挥作用,有赖于激发贫困地区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要调动贫困地区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则需考察贫困人群自己的认知框架,考察他们如何阐释自己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当前,农村家庭普遍的劳动分工模式是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老人、妇女、小孩留守在家,而且农村人深知种植业的绝对收益和比较收益都比较低。之所以积极性不高,是因为缺劳动力和预期收入不高。政府补贴补偿了他们的生产成本,补贴终止则意味着自担成本增大,收益降低甚至亏损,所以补贴终止后,农民即中断生产。这些项目之所以遭遇困境,原因之一就是项目设计者没有与贫困人群进行良好的文化互动。所以,未建立在贫困人群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对环境的看法、对发展的看法的基础上的扶贫方略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其次,发掘和利用传统的生计方式。特定生计方式是人们适应生存环境所谋取衣食和居所的整套手段和方法,是他们在长期的生活中适应特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成果。传统的生计方式有其合理性,而且村民们也能够根据自然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而调整其生计方式。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去发现和利用他们生计方式的价值,选择与其传统生计方式契合的扶贫开发项目。

再次,适度控制和改造不适宜的贫困文化。尊重文化主体的创造性,并不是不加取舍地照单全收他们的文化。依照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的观点,贫困文化是持久贫困的人们应对贫困的一套文化态度、信念、价值观和实践。突出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是过高的人情消费、宗教消费、节庆消费、祭祀消费,这些传统取向的消费挤占了农户用于改善生计的投入;第二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生活态度和扶贫开发造成的“等、靠、要”心理。对于前者,应采取说服教育、政府规范等途径加以引导和适度控制;对于后者,要发挥能人的示范效应,塑造“等、靠、要”可耻的舆论氛围,培育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

篇8

判断与假设

基于原有的农村工作经验,我们认为外来的机构都不太可能在一个村庄进行持续的时间、资金、人员的投入。村民要致富、村庄要发展靠的还是他们自己。在外来机构撤走之后,能留下来的成绩一般是项目产生的水、路等一些基础设施及相关硬件产出。而外来者最为关心的各种制度、条例、运作机制,很多是挂在墙上,留在报告里,跟村民的实际生活关系不大,在执行中往往容易走样。在以往的很多数扶贫项目中,ngo、当地政府、项目村及村民是最主要的利益相关方。但项目村和村民一般只是作为信息、人员和场地的提供者而被动存在,ngo和政府的需求往往被摆在了第一位。

而市场改革中推行的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扶贫模式往往有以下几个限制:一、很多贫困村本身并没有发展规模产业的资源禀赋以及社会经济基础;二、村庄及村民很多现实而直接的诸如小额资金、村民就业需求容易被排除在外,对普通村民的意义不大;三、农民只是作为土地上的打工者,原有的主体性丧失,潜在利益受损;四、规模产业项目见效慢,风险高,与现存的小农户为主的经济社会制度结合难度大,农户的参与性受到限制;五、外来的项目经理人较难在本地扎根,经理人较多的选择与需求可能导致其追求短期效益。

农村生活的人群在生活方式、情感、行为选择等方面往往与有城市教育背景的农村工作者有很大的不同。相对于村民来说,外来者(政府、企业或者项目援助方)作为项目的主导者,资金的提供方,规则和权力的主要制定者,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认同在农村实际运行、并且已经为农户掌握的规则和秩序。出于工作的惯性和项目整体的考量,农户往往被要求按照外来者的方式来行事。但逻辑合理、在大城市被证明为有效的规则或方式有可能不符合村庄实际,不被农户认可,并且很难为村民掌握。如果非要农民执行这样的命令,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项目的效果也容易打折扣。

成效和社会影响

总体来看,民乐村项目目标基本达成,但经济项目的盈利则需要更多的时日。

民房重建方面,到2011年9月份,共发放民房重建补助资金1018.61万元,其中政府资金850.8万元,基金会资金167.81万元。民乐村新建农房511户,1388人;加固6户,25人。到 2011年10月初,全村517户重建的新房全部建成,村民们陆续搬入了新居。

产业发展方面,合作社现有民富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普惠缘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分别生产食用菌、獭兔等产品。2011年度,食用菌项目实际投入120万,生产菌包20万棒,完成销售收入25万元。獭兔项目一期投入100万元,其中合作社投入70万,外来经理人投入30万元。獭兔项目以生产獭兔种兔为目标,预计年生产兔种3万只,年销售收入300万元。另有肉兔试验项目实现销售收入4.5万元,已基本实现盈亏平衡。产业项目提供了30个就业岗位。

社区建设方面,以村活动中心为平台,老人念佛、妇女跳舞、小学生夏令营以及刺绣培训、电影放映等活动拓展了项目内容、丰富了村民日常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对整体项目的认同水平,为经济项目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支持。阳光社区中心项目的落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社工团队以及社会资金的进驻也将更好的促进民乐村的社会发展。

合作社作为组织和治理的平台,是民乐项目发展的主体。合作社在这两年经历了理事长辞职、会计人员改聘、经理人解聘诸多变动。理事长、财会人员也由原来的兼职改为专职,保证了合理的人力投入。原来村两委与合作社的紧张、相互推脱、指责的现象也由于理事长人员的调整得以改善。本地村民对合作社与产业项目的拥有感和认同感的逐步增加。合作社的例会,理事会、监事会、财务制度也得到了坚持和完善,会议的效率与决策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人员与制度的本土化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经验及建议

从民乐村的实践看,在农村推行项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能急功近利,要有与农户共同发展的决心和毅力

农村的扶贫和发展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农村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时间、人员上必须有足够的投入。

项目开展需了解项目原有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

需充分尊重当地村民的行为方式、认知和态度。是非对错需要在具体的环境中做具体的判断。在组织及人员的安排上,外来人员最好能有人与当地村民生活在一起,能真正在农村生活,了解、接受并认同当地人的生活、情感。教育和改造的任务和效果对农民和外来人员是相互的。

外来机构的权力需要平衡和制约

外来的支持往往不可持续,且本身具有较大的利益需求,可通过财务公开等制度约束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达到共同监督、协同发展的目的。需要花大力气通过支持本地团队正在实践中成长并担任主要责任。政府应创造条件支持青年人(创业青年村民、村官、大学生志愿者等)到农村工作。

经济项目的选择上要求稳、求实效,最好从小项目入手

不能太注重创新性,避免经济上大的亏损。项目需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项目的前期成效会影响项目参与的判断与选择,信心很重要。

农村的组织和领导工作是必要的

篇9

中国农村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其特征是农业规模化不足和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收益率低下。这种条件下的农户及其借贷行为也就带有明显的小农经济特色。从目前我国居民手持现金的绝大部分在农村地区这一事实来看,虽然这与现金管理制度和银行服务体系未能深入广大农村有关,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小农经济下农户主要出于日常交易和预防动机的金融需求。即使存在部分贷款需求,也因为经营规模狭小,和农业固有的生产季节性强、周期长、受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严重等原因,对信贷资金的需求表现出一定特性:

(1)贷款数额小。家庭经营的规模决定了用于家庭生活和生产方面的贷款需求规模不会太大。

(2)希望采用较少抵押甚至无抵押的贷款方式。由于耕地、山林的所有权不属于农户,土地不能用于抵押,住房作为农户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又很难被用于抵押,因而农户可用于抵押担保的资产非常有限;

(3)农户的贷款需求具有很强的时间或季节性,要求信贷手续简便、灵活、及时。因为,烦琐的手续会贻误时机,往往造成贷款尚未批准,需求时机己过。

(4)我国的农村社会是由层层的亲情和友情结成的关系网络,当他们有部分资金需求的时候,会首先考虑关系网络内部的借贷。这就为纯粹商业借贷的市场开拓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信贷需求和供给的不均衡,造成了目前农村金融建设的困难局面。

(二)我国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分析

自十七大以来,国家对于“三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金额体系不断完善,从而向农村地区注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规模化的逐渐推进,农村的生产经营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新型经营主体涌现。农业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开始活跃在农村的金融市场,这些经营主体的变化也使得农村的金融需求更加多元化。据中央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统计,截止2014年6月底,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7.63万亿元,同比增长14%。主要金融机构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财务公司本外币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达到18.51万亿元,同比增长16.5%,其增长速度高于贷款规模增长平均水平。2014年上半年增加1.53万亿元,同比多增496亿元;农户贷款余额5.06万亿元,同比增长24.4%,其中上半年增加5547亿元,同比多增1043亿元;农业贷款余额3.3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上半年增加2713亿元,同比少增189亿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金融机构涉农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对于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渐增强。而涉农贷款中大部分是用于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通过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来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户脱贫致富、发展生产。随着农村经营主体从单一的农户生产,发展到现在的多元化农村经营主体,农村的信贷需求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农村不同发展阶段的经营主体资金需求特征由于其经营特征的不同而各异。贫困农户的信贷需求比较小,主要用于发展生产,其信贷需求一般通过亲戚朋友的民间借贷完成。专业化的种养殖大户和家庭农场,由于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其信贷需求要高于一般农户,启动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民间借贷和少量的商业贷款,但其发展生产依然需求资金用于启动市场和扩大规模。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产品开始为市场所接受,销售收入开始增加,并且具有少量的可抵押资产,但风险仍然比较大,因此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民间借贷以及结合政府担保的商业性信贷,因为有少量可供抵押的资产而风险仍较大,所以会有结合政府担保的商业信贷,资金主要用于生产贷款需求。处于发育期的龙头企业,产品相对成熟,市场更加广阔,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有一定的资产可抵押,是农村企业中获得资金比较容易的企业,同时,又是地方政府扶持的对象,因此,其资金来源主要有商业性信贷和政策金融,处于此阶段的企业的资金主要用于生产规模扩张。从普惠金融的视角来看,农业龙头企业获得传统商业银行信贷支持的可能性较高,而其他的农村经营组织则存在金融抑制。所以,推进普惠金融体系的发展,构建完善的农村小额信贷体系是农村的动力所在。

二、普惠金融视角下我国农户小额信贷模式分析

中国小额信贷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走过了从小额信贷试验阶段、小额信贷与非政府组织共同试验阶段、政府开始采用小额信贷的方法开展扶贫、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大力开展小额信贷的阶段、多元化信贷政策和机构发开展小额信贷业务阶段的发展。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经历了这五个阶段的发展后呈现出项目小额信贷、非政府组织专业性小额信贷、政府小额信贷、正规金融机构操作的小额信贷和民间小额信贷这五种类型的小额信贷项目并存的格局。根据资金来源和组织机构的不同,中国小额信贷可分为三大模式:

(1)孟加拉GB模式。以国际机构捐助或软贷款为资金来源,包括外国援助机构有期限的小额信贷项目、专业性NGO的小额信贷项目、慈善性或非盈利性的小额信贷项目等。

(2)政府扶贫小额信贷模式,主要是借助小额信贷这一金融工具,以实现扶贫任务为宗旨,以国家财政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为资金来源,政府和金融机构运作的政策性扶贫小额信贷。

(3)正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的小额信贷模式,如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个别信托投资公司开办的小额信贷业务。在新型农村金融信贷需求下,由于政府扶贫资金的有限,由政府担保的政策性小额信贷以及正规金融机构的经营的小额信贷业务成为农村小额信贷市场上的主力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相对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小额信贷方式,扩大农村小额信贷的覆盖面,满足我国农村当前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是我国发展农村金融的目标,也是普惠金融体系构建的政策目标。针对于目前农村生产经营状况的改变,农村小额信贷开展的方式主要以政府扶贫资金、政府担保的政策性贷款、农户信用贷款、农户担保贷款、联保互保贷款等方式开展。

1.政府扶贫资金。政府扶贫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贫困农户的生产发展,以及以村委会为单位的资金互助组织。但是由于政府扶贫资金的有限、缺乏持续性的资金支持,其对于农村的产业化发展作用较弱。

2.政府担保的政策性贷款。中央及各级财政筹措担保基金,为有发展愿望和发展能力的农户提供担保,提供部分贴息资金的小额贷款。该中小额信贷方式解决了农户在信贷需求中缺乏有效抵押担保品和风险高的难题。同时,政府的政策性贷款的贴息资金既降低了农户的自己使用成本也保证了提供小额贷款的金融机构的收益。

3.农户信用贷款、农户担保贷款以及农户联保、互保贷款。除了政府的资金支持以外,一些正规金融机构也逐渐的开始涉足农村金融市场,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向农户提供小额贷款。其主要力量为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农户及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离不开持续性资金的支持,资金的可持续才能保证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以正规金融机构开展的小额信贷业务方式是目前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主要方式。

三、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普惠金融体系框架是一种包容性和开放性的金融体系,其宗旨在于为广大被排斥在传统金融体系之外的弱势群体提供完善有效的金融服务,创新金融发展模式,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小额信贷。

(一)持续性的国家宏观政策支持

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十七大至今,国家连续提出针对“三农”的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加大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力度。伴随着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资金的可持续性供给是支撑农村生产经营和规模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需要国家持续性的宏观政策支持。

(二)加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

个人征信体系数据是正规金融机构提供信贷资金一项重要参考指标。由于农村生产的分散和参与金融活动度不高,大量的农村地区没有完善的征信体系。这就为商业信贷资金的注入造成了障碍,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的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成本,也能提升农户的贷款可获得性。

篇10

近年来,电商发展的范围已经波及了农村,农民也能利用网站、手机短信、微信群以及QQ平台来分布创业信息,进行创业交流,向他人展示创业项目,对电子商务的有关知识进行宣传,使农村人们也加入到电商发展的新趋势中来。但是,就目前而言,电商在农村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想要实现农村电商扶贫需要提出合理化的策略。

1.农村电商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农村的电商市场在日益的扩大,当时农村市场具有其特殊性,在电商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使电商惠及于农村人们仍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经研究发现,电商企业想要进入农村市场,实现电商扶贫,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出可行的方案,我国农村电商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观念陈旧,物流不畅通

在我国,大部分农村人口都缺乏对电商的了解,对电商没有足够的认识。很多农民更愿意去实体店里购买东西,由于对电商的不了解,所以不会选择去网上购买更不会通过网络销售自己的产品。因此,这为电商在农村的推广形成了一大障碍。另外,农村中较为年轻的都外出务工,留下的大多是年老者,思想观念比较陈旧,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高。另一方面,在农村,农村人购买的商品是由流动商贩提供的,这种形式不能形成销售规模,经常出现随意要价的现象。同时,农村存在网点空白,货物不便于收发也阻碍了电商的发展。据有关数据表明,快递公司多建立在县城,并且布局不合理,而农村没有快递网点,较少的存在物流快的快递公司,实现农村电商发展仍是问题。

1.2缺乏电商人才

在农村,电商人才极度缺乏。很多农产品的负责人表示,电子商务想要在农村有效开展,需要有十分懂得电子商务技术的农村卖家,并且,还需要对农业与食品安全知识有足够的了解,掌握农产品的特点以及掌握市场行情,对于客户提出的问题,能做到有效的解决。另外,农村家庭比较小,知道如何网购和网上销售的人并不多,所以农村人大多不会选择网络渠道。

2.农村电商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1开放思想,发展更为全面的发展理念

想要让电商实现农村扶贫,首先要转变农村人民的思想观念。因为电商主要注重“卖”,使农村人们的市场观念更加开放,利用自己成本低廉的优势形成聚集的货源。建立更为全面的发展理念,使用电子商务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用电商的发展来吸引和带动农村的资源,使电商的产业链延长,使农村电商经济发展。

2.2政府制定支持策略

政府应该重视电商在农村发展的问题,做好规划和引导作用。地方财政应该给予积极地资金支持。在每一村庄都建立一个自己的电商平台,政府可以组织相应的培训工作,选择一些电商的宣传员,向农村人民宣传电商的有关知识或实际教导农村人们操作,使农村人们看到电商所带来的便利与实惠。同时,农村的电商网点要加强与银行的合作,使得资金的流转更为畅通,保证账户正常使用。各个物流公司要加强合作,实现相互流转与派送,使得商品的运货速度变得更快。另一方面,银行要进行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指导农民使用网上银行等具体的使用方法。使农民也学会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背景下贩卖自己的产品。

2.3对服务进行优化

在农村市场上,人们存在着购买商品与销售商品比较困难的问题,在农村市场上出现的假货比较多,并且购买商品困难。另一方面,农村生产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销售出去又遇到各种阻碍。所以,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当前,已经有一些电子商务平台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提出了要加强电子商务平台与农村人民的协作与服务,构建更为优质的服务平台,为农产品建立电子商务品牌。在协作与服务方面,使县级领导与相关的电子商务企业、电商人才之间加强联系与协作。对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及时的跟踪与掌握,对电子商务服务的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积极地为电商企业、电商人才以及电商项目的实施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加强物流运输工作的开展,解决物流运输困难问题,组织定向培训工作促进电子商务在农村健康发展。通过电子商务销售渠道,使农村人民优质的农村品实现更好地销售。农村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下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在电商道路上越走越远。

结语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也已经看出了电商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所以,产生了业绩冲动,想更好地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没有过多地考虑电子商务扶贫所采用的方法,或者没有采取实际的行动。电子商务企业过度地追求收益。网上购物红火,但是农村人民没有实现较大的收益。所以,在电商扶贫方面仍有一些列问题急需解决,从而,使得电子商务的优势使得农村人民收益,真正做到电商扶贫。

参考文献:

[1]郑亚琴,郑文生.信息化下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及政府作用[J].情报志,2013,15(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