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境监测专业的认识模板(10篇)

时间:2024-02-23 14:56:1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对环境监测专业的认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对环境监测专业的认识

篇1

环境监测为环境保护提供各种技术支持,在环境保护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在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起现代化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建设要从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方面,环境监测体系需要现代化的管理。现代化的管理包括现代化的人才和现代化的设备,只有对环境监测各方面都非常了解的人才才知道如何运用现代化的仪器对环境做出最全面的监测,收集最准确的资料,做出最权威的判断。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依据和方案。第二方面,环境监测要从全局出发,进行整体上的监测。要从宏观上对环境监测进行认识,不只要对我国的污染源状况,环境质量的现状进行检测,还要对环境质量的变化以及环境风险进行检测。这就要求环境监测部门从整体出发,进行分层管理和宏观控制,运用科学的手段将监测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得出有用的数据。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对环境进行检测管理是环境监管部门的必然发展方向。

一: 环境监测管理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现在,我国环保系统检测站有将近三千个,但是这些检测站都显示出一个不足,那就是缺乏现代化管理,很多监测站的管理模式过于传统和陈旧,难以符合现代化环境监管的发展要求。在监测站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面临了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现代化管理意识

环境监测管理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之一是检测站工作人员缺乏现代化管理的意识,没有认识到环境监测管理的重要性,人为环境监测管理是可有可无的。这样的落后思想导致的结果就是使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停滞不前,工作流于形式,白白浪费了人力物力却没有得到有用的信息。有的监测站 缺乏有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懈怠,不只得不到有用的监测数据,还会导致后续的许多工作难以开展,直接影响整个环境保护的工作进程。所以说各个监测单位,尤其是基层的监测站,一定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好教育工作,使之树立起现代化环境监测管理的意识,认真积极主动的完成好环境监测的工作,为环境保护的后续工作提供保障。

2、缺乏相关专业人才

环境监测管理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之二是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当工作人员树立了现代化的管理意识之后,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持也是不行的。所以说专业的环境监测技术人才是实现环境监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由于监测部门大多属于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选用机制与社会企业不同,很多专业对口的人才难以进入监测站工作,而工作的人员又没有专业的技术,最后导致了环境监测部门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双重缺失。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环境监测站是基层工作,薪资福利待遇等不能满足人才的发展需要,因而造成了优秀专业人才的流失。所以完善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吸引和留住环境监测的专业人才是促进环境监测管理现代化的手段之一。

3、缺乏有效管理体制

环境监测管理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之三是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单位是事业单位,隶属于环保局。这样很容易把环境监测管理和环境管理的概念和工作进行混淆,行政上的一些措施也很容易对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进行不良的影响。而且,很多地方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环保部门没有做到公正执法,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也就变得失去了意义。所以说,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使我国的环境监测部门能都真正的发挥作用才能够真正的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

二:促进环境监测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 理顺环境监测管理体制

促进环境监测管理现代化建设首先要理顺环境监测管理体制。促进环境监测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是理顺环境监测管理体制。这首先要求我们必须重新确定好环境监测机构的职能,根据检测机构的职能逐步的理顺监测管理体制。第一:国家出台的政策和方针要具有统一适用性,方便各地区进行统一的规范管理,避免管理出现各自为政的乱象。这样做也方便对各地区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和整理,为后续工作提供支持。第二:可以实行省市两级的双重管理,双方的监测管理工作各有侧重,相互补充,这样可以使管理工作更加方便具体。

2、 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

促进环境监测管理现代化建设还需要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各个监测部门的资金支持力度也是促进监测管理现代化的手段之一。资金的支持是监测部门更新现代化设备,留住优秀专业人才的必须。只有政府不断的加大对环境监测部门的支持力度,才能使监测部门加大对现代化设备的投入,同时可以用来对人才进行技术培训,逐渐提升监测站的监测能力和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能力。

3、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

促进环境监测管理现代化建设还需要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进程。目前,环境监测对专业的工作人员和专业的管理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问题,环境的监测工作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单一型的人才已经难以符合要求,国家应该投入物力财力和人力为国家培养出复合型的专业的环境监测人才。可以通过在大学中开设专业课进行人才培养,也可以通过环保部门和其它部门对人脸进行联合培训的方式进行培养。不只要培养环境监测管理的理论知识,还要提高他们的实际业务水平,并且要培养他们在岗位上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能力。

综上所诉:在我国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期之后,当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带来的种种问题都一一显现出来。大气的污染是人类备受各种慢性病的折磨,环境污染甚至使我国的癌症病发率越来越高,这些都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了生态和环境的重要性,只有保护环境重视环境还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现在认识到这个问题还不算太晚,我国建立了众多的环境监测部门对环境实施监测,通过对环境中的各种物质进行监测,确保环境不会进一步恶化。通过对环境的监测掌握环境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环境问题,找出污染源,对危害环境的行为进行控制。同时可以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解决方案。虽然,现在要实施现代化的环境监测管理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包括缺乏现代化管理意识、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和缺乏有效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但是相信只要理顺环境监测管理体制、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和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这几方面的努力一定可以实现环境监测管理的现代化,从而改善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徐静,陈广阳,蒋火华,等.我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现状及建议[J].环境监测理,2013.

篇2

1.1对环境进行监测的目的

环境监测工作主要在于对环境中有害于人类的物质进行监测,通过对这些有害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值进行监测,可以确定环境中各种污染源的情况及污染程度。环境监测的目的在于给出准确的环境变化情况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可以帮助工作者对环境情况进行判断,还可以预测出未来短时间内环境的变化情况,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1.2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想要对环境的质量有准确的了解,并及时解决掉这些问题,保护好环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要对环境有合理的监测。环境监测可以在环保工作中作为依据,以在处理环境治理过程中产生纠纷时作为技术基础。环境监测不仅是进行环境保护的根本,还是环保部门开展一切工作的依据。近年来,环境破坏日益严重让环境监测项目变得更加繁复,监测难度加大,工作量上升,但是在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上升的情况下,监测工作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2环境保护过程中环境监测的作用

最近数十年,不仅仅是工业在不断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同样硕果累累,但是中国在取得这些发展的同时,带来的还有各种化学农药的污染、矿物污染和重金属污染,这些污染都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要想对这些环境的污染状况有准确的认识,就要通过适当的环境监测来给出相关数据,从而了解当地污染存在的范围、污染物的准确信息等。

2.1帮助解决突发性污染

工业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事故导致环境污染,如2015年发生在天津港的火灾,不仅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也造成了很严重的环境污染。一旦发生突发性污染事故,需要有一整套的处理措施,否则扩散的污染物不仅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理,还可能继续扩散开来,造成后续的治理工作难度持续增大,对人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环境监测的作用在此时就有了很大的体现,环境监测可以帮助了解污染的情况;同时,帮助预估污染物扩散的预期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若污染物实在难以在短时间内处理掉,之后进行的长时间监测也可以帮助人们避免污染物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对后期治理提供及时的资料。

2.2帮助提高环境保护的效率

在有了环境监测的条件下,环保部门可以大幅度提高对环境的治理能力。环境监测需要有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否则很难正确地监测环境中污染物的准确含量。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时,必须了解环境污染状况,管理部门才可以制定治理的标准,所以环境监测部门要给出正确的数据监测报告。

2.3环境监测在研究中的作用

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在各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环境监测技术就是21世纪高新技术的一种代表,环境监测需要有科学技术的支持;同时,环境监测也要求科学技术不断地取得进步,来监测日易繁杂的污染物。环境监测中得到的各种数据可以为许多方面的研究提供数据,帮助科学家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两者共同进步。

3环境监测的发展

3.1培养监测人才

环境监测是一项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工作人员需要进行专业的训练。近年来,环境监测这一工作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但是专业人员依然匮乏,因此培养环境监测的专业人员是一件需要持续开展的工作。环境监测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会使用各种仪器。

篇3

1监测制度不完善、监督管理不够

环境监测部门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对环境监测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督,一些监测部门忽视了对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监督,监测制度没有起到强制性和约束力。监测人员违反制度规定,不加以批评和处罚,人性化,顾及个人感情,以不触犯自己利益为前提,使环境监测质量下降。

2环境监测技术的提高、设备的更新和人员素质的问题

由于环境监测部门的监测资金投入主要依赖财政部门,有限的财政投入引起监测技术投入资金不足,无法对监测技术进行研究以及对监测设备进行更新,更有效地服务于环境监测。环境监测人员学历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复合型人才,影响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利用,无法确保监测数据的质量。

3工资待遇缺乏竞争力

影响监测队伍稳定性、工作的积极性某些非专业的监测人员缺乏对本行业的认识,对工作要求不严格,监测意识不到位,盲目完成某项任务,不求细节,不认真研究,缺乏竞争力。

二解决环境监测质量的办法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相关的政策

支持出台环境监测法规条例,增加环保系统环境监测能力与沟通协调能力,规范监测行为,对违反制度的人和行为进行批评与处罚,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和权威性,从大局出发,做到铁面无私。

2扩大监测指标,调整环境监测体系功能

原有的环境质量评估体系的评价指标,随着污染物种类的增加,已经无法评估环境质量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因此,要更好地完善环境监测体系中的评价功能,使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更加有效,真实,从而提高环境监测质量。

3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加强监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环境保护部门应抓住机遇,积极争取配套资金,对监测设备进行更新,不断完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体系,在人员配备上,要拓宽进人渠道,选拔一些热爱环境监测工作,熟知有关环境管理的标准和规定,正确掌握监测中操作技术和质量控制程序。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的业务知识。营造一种能者上,庸者下的学习氛围,增添单位的新鲜“血液”,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有条件的可以进行业务深造,跨地区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来提高监测能力和监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4加强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切实做好监测工作

提供真实有效的监测数据,承担监测工作和报告数据者都应具有上岗的合格证,按《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加大对质量控制考核、实验室间比对,加强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考核和培训力度,营造一支有实力、有能力的监测队伍。

篇4

近年来,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已引起了国家、社会和公众对环境保护问题持续高度关注,十提出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五位一体中,新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1]。2015年,我国环保行业产值将达到GDP的7%~8%,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2]。环境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环境治理需要很强的专业背景,需要环境科学类专门人才做专业的事已成为重要趋势,这对环境科学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挑战和机遇。我校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建筑类地方高校,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是在1978年天津大学建筑分校时期创办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成立最早的系部之一。现有4个本科专业,分别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其中环境科学专业2010年开始招生,2014年院系调整时暂缓招生。为了推进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建设,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组织教师于2015年4月至6月到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单位开展调研,为理清今后发展思路奠定了基础。

1环境科学专业设置现状

众多高校中,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是国内知名高校,开设环境科学专业较早,在全国具有引领作用;天津大学与南开大学同属国家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一理一文,环境科学专业各有特色;天津理工大学与天津城建大学同属天津市市属院校,开设环境科学专业较早,有很多需要借鉴的地方。为所调研高校开设环境科学专业的基本情况。1.1环境科学是新兴专业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的环境科学专业设置较早,其他高校是21世纪初开始设置环境科学专业,这与我国乃至全球的环境问题日趋复杂、对环境科学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分不开。

1.2具有优势方向才能长期生存

各高校的环境科学专业都具有各自的优势方向。例如,北京大学的大气污染监测和防控优势突出;南开大学在大气污染和环境化学方面有优势;天津大学具有较强的理工科背景,与环工、化工相结合发展优势;天津理工大学的环境科学专业在水文、地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有优势。

1.3招生规模与学校属性有关

从招生规模上,科研教学型高校,如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招生人数较少,约30人左右,其中北京大学更少,其按照环境科学与工程大类招生,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共招生30人;教学研究型大学,如天津理工大学,招生60~70人,立志于培养学科基础人才,还可以为知名大学提供再深造人才。

1.4继续深造才能体现环境科学的优势

一直以来,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较难,但是环境科学是一个科学性比较强的专业,到硕士和博士阶段,学生的专业优势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近一半以上本科生选择出国或国内深造。天津理工大学也致力于与国外知名高校进行合作办学,提高本校环境科学专业的知名度。

2各单位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特点及分析

众所周知,制订合理的培养方案对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其充分体现各校各学院各专业的办学思想、办学核心、学科优势和特点,包含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要求、标准学制和课程设置等内容。其中,各类课程的设置为主要内容。各调研高校关于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有共性也各有特点,各调研单位培养方案设置的总体分析如下。

2.1学科基础课:各校都不同程度含有一定学时的化学课

(1)北京大学设有普通化学(管理方向)和物理化学(自然方向)。(2)南开大学的学科基础课里含有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将无物理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生物化学等列在专业选修课里。(3)天津大学将四大化学没有放置在学科基础课里,而是在数学与自然学科类中包含了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无机化学实验、化学分析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等课程内容。(4)天津理工大学设有无机、有机、物化和分析化学四大化学课程。可见,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化学背景,为今后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治理打下扎实的基础,这点与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不谋而合。

2.2专业必修课:环境监测是各校的核心课程

各校都注重环境监测课程的开设,并且设有一定课时的实验课程。南开大学似乎更加注重环境监测的开设,其将环境监测和环境监测实验设为了学科基础课。可见,环境科学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过程中,大气、水体、固废、土壤环境的质量监测是基础和核心,在此基础上,才能有序地进行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和环境修复等。

2.3专业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有益补充

各校很注重专业选修课的开设,例如,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专业选修课设置学分较高,近30学分,可以大致分成生物类、计算统计类、环境伦理类、环境工程类等四大模块。

2.4实践课:各校将与环境监测相关的单位列

为实习单位(1)“985”院校,如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将实习期放置于夏季小学期进行,省市检测中心是主要的实习单位。(2)除去检测中心等单位,各校还安排了地质地貌有特点的地方的生态地质认识实习,这与环境科学主要认识和解决人文、自然与环境的问题分不开。

2.5毕业环节:各校以安排毕业论文为主体

南开大学和天津理工大学近几年认识到本科毕业生的择业需求主要侧重于设计等环节,开始安排一些学生将进行毕业设计。2.6创新与研究类:部分“985”院校设有创新研究与训练课程南开大学与天津大学设有创新研究与训练课程,主要以专业讲座为主。

3建设与发展思路

经过充分调研,汲取各单位成功的经验,我们建设和发展环境科学专业的思路如下。

3.1培养目标必须明确

我校正处在由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的进程中,所以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兼顾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专业素养的环境学科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以及继续深造的专业人才,能够在政府、企业、研究院所、高校等部门从事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修复、环境咨询及相关领域的工程、研究、教学或管理工作。

3.2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授予的是理学学士学位,相比于工学学士学位,理科生就业难度偏大。基于此考虑,在构建该培养方案时,应充分学习环境学、环境地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等课程知识基础上,以环境监测为核心,建立双体系建设,分别为以环境工程学、环境污染修复学等课程为主的环境污染修复课程体系,以环境经济学、环境评价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等课程为主的环境评价课程体系,并增加相应地选修课程体系,使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将基础理论知识和环境科学技术融合,更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3.3优化课程体系

注重实践环节注重环境科学专业的实践环节,构建环境生物学实验设计、环境监测综合性实验设计、环境工程学课程设计、环境污染修复课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性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工程实践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该专业本科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综合竞争力。

3.4建立学科优势方向

调研过程中,发现无论知名大学还是市属院校,具有自己的优势方向才能继续长期生存。我校有许多优势学科,我们可以“借力发力”,并且逐渐培养自己的优势方向。(1)首先借助本院市政工程的优势(市政工程“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连续被列入天津市重点学科,有“水质科学与技术”天津市重点实验室),主要发展环境科学专业的水体污染检测和防控,重点进行水体环境的质量评价和生物修复。(2)借助于本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优势(2010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被评为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经过“十三五”投资购买仪器设备,建设和完善室内空气环境的监测体系,积极筹配发展环境科学室内空气环境监控方向。(3)借助于本院市政工程和本校土木工程的优势,积极到房屋建筑工地实习参观,侧重发展建筑扬尘的监控和建筑场地环境的修复治理。(4)借助于本校建筑学院的优势,积极到各类建筑场地环境实习,侧重于建筑噪声的测定和防控。

3.5加强对外合作办学模式

环境科学是一个科学性比较强的专业,到硕士和博士阶段,学生的专业优势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国外多数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环境科学专业比较相近,学生出国后很多课程可以延续。天津城建大学有很好的城建类学科基础,积极鼓励学生考研的同时,可以大力发展与国外城建类大学的合作办学模式,提高自身知名度的同时,有利于开阔办学思路和视野。

4结束语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复杂和严峻,环境科学类人才的需求挑战与机遇并存。通过对国内高校的调研,天津城建大学应以自身的建筑类学科优势出发,制订目标明确的培养方案,从实践课程、专业课程模块化和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出发,办出特色。

参考文献

篇5

0.前言

环境监测点对于环境的监测与治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对于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又扮演者监测点的角色。而相关部门则是监测工作的执行者。追根溯源,因此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难点就要从企业和相关部门的工作分析起。

1.企业的问题分析

环境监测出现工作问题原因分析:

(1)发展粗放型经济,对环境问题不重视。由于社会责任感不足,在许多企业眼里,环境监测的工作就只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政府有责任为企业服务,治理好环境。因而不愿意与政府部门相互配合。再者,作为环境监测点,如果企业的生产污染了环境,环保部门还会要求企业进行整改治理,损害了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许多企业并没有落实好环境监测的工作,对参与环境监测的积极度不高。

(2)落实环境监测不能带给企业经济利益[2]。企业成为环境监测点,就要按照相关部门的安排,对环境进项监测,所监测的信息无论是否有利于企业的经济环境都要如实上报。此外,为了进行环境监测,企业还要安排相关相关人员负责。企业一直以来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对环境进行监测的工做不但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还增加了企业的工作量。

(3)政府相关部门政策没有落实到位。通过调查走访,我们了解到政府相关部门对于企业的服务承诺并没有兑现,成为监测点的优惠政策也没有下达至企业,成了空口白话。此外,企业即使如实的反映了问题,政府部门也不能及时的进行处理。因此造成政府公信力的下降,挫伤了企业的积极性,甚至有部分企业主动放弃成为环境监测点的资格。

(4)政府部门不能够和企业实行好双向配合。从广义上讲,大中型企业他们一般是县领导挂点企业,会安排相关人员来出理环境监测的工作,绝大部分对监测点的工作抓得比较好,要反映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也相对较少,一些职能部门不敢也不会去故意刁难他们。但是小微企业和一般个体户相比较而已就处于被动的弱势。他们缺乏政策的有力保护,甚至政府职能部门还会故意刁难他们,所以,他们就算发现问题,也因为心存芥蒂,不愿意直接反映问题。

2.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失职

2.1政府部门对环境监测点的工作不重视

落实环境监测点的工作需要政府职能部分分散许多人力物力,此外,由环境监测点所反映的问题和提交的数据,存在人为因素,科学性有待商榷。所以,政府职能部门并没有深入落实,在平时工作上也只是做面子工作,做秀给领导看,敷衍了事。由于政府职能部门的不重视,牵头作用就没有发挥好,因此监测工作的效果差强人意,可见一斑。

2.2少数单位和部门存有私心,家丑不愿外扬

对于监测点企业报送的相关信息,部分政府职能部门抱着"报喜不报忧"的侥幸心理。对于监测点所反映的问题,相关部门置之不理,不能如实上报,害怕家丑外扬,因而仅仅只是"内部消化"。所以,我们尴尬的看到,当地部门上报的环境监测数据都是达标合格,环境都是绿色友好,可是实际情况却是大相径庭。费尽心思来博得上级领导的欢喜,苦的却是广大的百姓。

2.3政府职能部门之间联动性不强

对于环境监测点所反映的问题,政府内部职能部门出现推诿责任,相互扯皮的情况。因此,许多企业反映的问题并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少数政府内部职能部门对于所处理的问题以是否有利于部门利益为标准,不能谋取利益的问题则置之不理,这些都深深破坏了政府机关在企业和人民心中的威信。

3.解决问题的对策

3.1政府部门要重视监测点信息和数据的作用,做好落实工作

政府部分要花费相应的人力物力,对监测点所反映的信息和数据,进行仔细认真的分析。让所反映的信息有的放矢,让环境监测有实际的意义。所以,政府部门可以建立信息定期通报的机制,及时奖励那些表现好的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对于表现暂时差强人意的单位和部分进行工作上的指导。从而培养全方面联动的环境监测工作。

3.2定期对表现良好的企业进行嘉奖,提高监测点企业的积极性

通过表彰授牌,旨在让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优惠,比如减少税收或者是放宽企业资金放贷等。让企业门明白进行环境监测工作的必要性和实际的收益性。通过评优工作为企业树立一张无形的名片,提高企业的主人公意识。

3.3要为监测点企业创造宽松的监测环境

对于影响环境的各项事务要认真检查管理,一旦发现有损环境安全的事,就要严格查处。以高压的形式树立全民的环保意识。如果相关部门推诿责任,就从严处理,为作为监测点的企业上报相关信息铺好信息通路,消除企业在意识上的顾虑。政府部门牵头暴露一些工作不实得案例,培养作风良好的环境监测氛围,杜绝。

3.4直面经济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政府部门应该不回避问题,敢于处理矛盾。诚恳的接受监测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建设阳光环境政府,接受人民对环境事务的监督。树立好务实高效的意识,不做面子工程。对于监测点所反映的信息,即使是家丑也不能自我消化,只有直面问题,才能解决矛盾。此外,政府还做好监督机制,以此来强化推动环境部门的办事效率。

3.5聘请专业的环境监测人员对监测工作进行指导

政府可以聘请社会上专业的环境监测人员,然后统一进行意识和专业技术上的培训。然后政府部门将这些专业人员下发到作为监测点的企业之中,由政府来支付这些专业人员的工资,专业人员到企业进行技术指导,提供建议。积极协调帮助企业开张各项活动,指导企业作为监测点的环境监测工作。

3.6统筹全局,提高环境监测的责任意识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其任务是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规律,为环境决策、环境执法、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3]。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环境的监测工作,各单位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不推诿,积极主动的处理相关问题,和企业做好沟通工作,政府部门和企业一起为环境监测做好工作,以此来推进当地经济环境的发展和建设。

4.结束语

环境监测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环境管理的科学化程度[4]。对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环境的好快对经济具有重大的影响。只有建设好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解决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叶付勇.关于我国实行环境监测体制的几点反思[J].

篇6

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10-0152-02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带来的是环境的日益恶化,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的建设迫在眉睫。

1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近几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开始重视对环境的监测和治理,通过加强对环境的应急监测,为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降低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也为科学发展提供数据支持,科学的引导经济建设,保障好人们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但是,目前我国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的阻碍了我国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和监测水平的提高[1]。下面就对环境应急监测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

1.1用于环境监测的硬件设施过于落后

硬件设施是完成环境应急监测的技术支持,只有先进的监测硬件设施才能更好的对环境进行监测。但是目前,我国有些部门的监测设施过于落后,对于很多污染物的监测由于缺乏必要的监测设施而无法进行。

1.2缺乏必要的应急监测的演练和实战经验

目前我国环境应急监测大多还停留在书面文字上,真正的实战和演练机会很少,这也使得出现突发环境事故时,专业的监测队伍反应速度很慢,错过最佳的监测时机,影响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1.3缺乏专业的监测技术人员

环境应急监测是一个系统繁杂的工程,在这个工程中需要很多专业人士的配合和协调,但是目前我国环境应急监测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尤其是在偏远地区,专业的监测人员更是稀少,造成了监测数据的不完整,影响到整个监测工程的进展。

1.4缺乏统一的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环境应急监测技术规范是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布点、采样、监测项目及现场和实验室监测分析方法、监测数据的上报与处理及监测质量保证等的技术要求。但是目前我国现行的应急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应急监测要求。当发生突发环境事故时,只能依据原有的的技术规范和经验进行评估,这种方式难免会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后续事故的处理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2加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

由于环境应急监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因此,要加大对环境应急监测能力的建设,加大监测的保障经费,不断的更新监测设施,培训专业的技术人员,增加应急演练的力度并制定可行的监测预案等,下面将对如何加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进行分析和探讨[2]。

2.1加大监测经费保障,提升经济监测的设备水平

监测经费的不足是制约监测设施更新的直接原因,要想提升对突发性环境事故的监测就必须要加大经费支出,更新监测设备。因此,要加大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积极吸引民间资本的参与,此外,国家也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减少监测部门的负担,积极引进先进监测设备,为监测部门更新监测设备和必要的防护工具,购置监测车及防毒面具、化学防护服等,为提高环境应急监测能力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物质保障。

如,当发生紧急化学泄露事故时,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必要的防毒及防护设备是不可缺少的,它能保障专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提升整个环境应急监测的能力和水平,保障监测工作的顺利完成[3]。

2.2加强专业监测队伍建设,提高监测水平

专业监测人员的缺乏也会对环境应急监测造成一定的影响,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必须要有一支强有力的监测队伍做后盾,只有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才能保证监测的准确性。因此,加强专业监测队伍的建设,要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对专业监测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在演练中不断加强监测人员的实战经验,提升专业人员对突发性环境事故的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专业人员到达事故地点并快速开展监测,这种方式不仅锻炼了个人的监测水平,也加强了不同部门间的协作水平,提升了整个监测系统的应急能力。

此外,加强监测队伍的建设还要不断加强对专业监测人才的培养,监测机构可加强与专业院校的合作,建立专门的培训基地,定向培养监测型的人才,为监测队伍注入新的血液,提高监测的创新力度,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

2.3制定统一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由于没有统一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使得不同监测机构的监测标准也各不相同,这就造成了监测秩序的紊乱。因此,要建立统一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规范,使环境应急监测有据可依。国家相关部门要根据时下出现的环境问题,及时制定与之相对应的监测技术标准,为更好的进行环境应急监测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2.4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监测预案

环境监测预案是在发生突发环境事故时,为尽量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更好的进行环境监测而制定的方案。监测预案的建立要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大对本地区的预警监测,对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建立相应的危险源及处理措施和监测方式的档案库,在出现紧急事故时,能快速、准确的制定相应的监测预案,第一时间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处理,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程度减少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4]。

3结论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带来的负影响越来越明显,有些突发性的环境事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必须越来越重视对突发性环境问题的监测和处理。加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的建设,提高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很好的减低突发环境事故造成的损失,也能更好的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向,切实维护好、保障好人们的自身利益。

参考文献

[1]米同清.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11(4):23-25.

篇7

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环境污染范围的不断扩大,现在国家和人民对环境重视程度的提高,环境监测工作在其重要性提高的同时,其质量也为外界所关注同时逐渐加大了环境监测的力度。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可以有效的对环境管理的水平以及质量进行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加强环境管理的质量,就必须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工作。

一、环境监测工作的基本内容

环境保护工作的两个基本内容就是环保调查和环保措施的落实。其中,环境监测就是环境调查的基础性工作,从工作环节来区分,环境监测可以分为调查阶段的环境监测和验收阶段的环境监测:调查阶段的环境监测工作。环境调查是一切环保工作的基础,在调查阶段,环境监测将提供一切基于污染源、污染性质、污染因素以及分布的相关数据,其目的是通过数据分析,形成科学评价。环保调查阶段的监测,要充分考虑检测对象和环境影响因素,选择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法,作出符合实际的监测方案。环保监测要奉行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要充分考虑方案的经济性,同时确保检测方案能够与环境的实际情况相适用;二是对威胁性严重的污染物要给以优先监测。验收阶段的环境监测工作。这是一个重要的后续工作。其目的在于对由于项目建设所形成的新环境保护进行检验,对已落实的环保设备效果进行测试,同时对污染源、性质、分布以及敏感环境地点进行调查等。验收监测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工程项目运行的稳定性,只有稳定的工程状态,才能对污染源、污染物、污染性质以及分布有一个准确的认定,才能保证监测的精确性。

二、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原因

1、质量管理技术的问题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滞后,从水源、空气、噪音等的监测,拓展到土壤、生态和生物等的监测,而且原有的监测项目也在不断地复杂化,譬如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需要监测PM 2.5、臭氧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其中需要应用到新型实验室精密分析仪器、监测仪器等,这些都是目前监测质量提高的技术难关。 

2、监测能力不够强

目前,监测部门的环境监测能力还与监测领域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受到硬件条件的限制,监测部门对上级所要求的监测任务的展开工作还不够全面,不能使监测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一级二级站的监测力度不够强,三级站的监测能力差距更加的明显。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情况下,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相应的也加大了环境监测的任务量,而监测设备、人员、技术等方面也比较紧张,难以应付大量的工作负担,以至于环境监测的工作质量也逐渐下降。

3、大型设备得不到充分的使用,产生设备闲置现象

环境监测站中很大一部分大型仪器以及成为标准的配置,各部门也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是监测部门对设备的使用程度还不够高,基本上只是为了完成考核指标而对设备进行购置,使监测工作也不够完善,不能为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有的设备购置后并没有经常性的使用,造成了设备闲置的状况。4、质量检查存在很大漏洞,部分建筑质量存在很大隐患 

4、没有进行科学管理

基层环境监测工作的基本前提是科学的管理,而基层环境监测单位没有形成对环境监测的正确认识,相关的管理工作停留于表面化,使得管理工作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环境监测的管理意识薄弱,监测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缺失,以致不能够正确对待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5、监测工作资金不足

由于经费欠缺,不能够满足环境监测工作的费用,以至于环境监测工作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环境检测的质量和水平。只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够应对大量的监测工作,提高监测能力,促进设备的健康运行,才有足够的实力去完成减排监测、土壤调查等多方面的环境监测工作。当前时期,监测部门的资金严重不足,对其标准化建设、土壤调查工作以及对空气自动检测系统的建设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程度上的消极影响,加大了监测站的工作难度。

三、加强环境监测的措施

1、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竞争制度

需制定全面的目标计划,按照明确的计划开展监测工作,尽职尽责,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奖惩以及用人制度,明确监测人员的职责并对其进行考核,使其工作量与待遇挂钩,奖惩制度得到真正的落实。环境监测部门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综合素质不断的提高,对污染源的动态以及环境的变化能够准确的分析和掌握,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环境监测中出现的问题。 

2、加强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管理

环境监测所使用的仪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对其加强管理,从设备的选型、采购、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检定到报废,都必须执行严格的程序,在设备的使用期间、要定期对设备送检。首先,要对每台设备建立技术档案,档案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制造商、出厂编号、本室编号、出厂日期、安装地点、调试验收报告、维修保养记录、检定 (校准) 记录等。新设备在投入使用前,不仅要做好档案工作,还要对仪器进行严格的校正,将检测结果汇总成报告经过专业审核才能正式投入使用。其次,设备的保养要由专人负责,并有相关的记录。设备的操作也要由专业的人员进行,尤其是大型的、精密的仪器设备,更要小心使用,严格维护。另外,对于出现的失准情况,如过载、显示可疑值、超出规定限度等问题的设备,要按规定停止使用,并加贴标签,予以隔离,直至修复并通过检测后方可再投入使用。随着新技术的改革,大量的设备由电脑控制,所以各项数据及其他检测结果都需要备份以防数据丢失并方便查阅。

3、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水平

随着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复杂化,出现了很多现有设备难以有效监测的技术难点,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管理的质量技术水平。

(1)监测机构购置和添加新的仪器设备,特别是大型精密分析仪器和应急监测设备,为了提高这些仪器设备的操作能力,监测技术人员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之处,主动接触新开发项目所涉及的技术设备,提高这些技术设备的应用娴熟能力。

(2)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根据环境监测管理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对技术,监测质量负责的人员。这些人员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所以这些人员必须具有专业的技能水平,精通业务,并熟悉相关的的法律法规。并要求技术人员具备从业的资格,为监测管理注入更高水平的技术力量。对于这些人员,应该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使得他们能更加熟悉操作,减少甚至避免出错。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明确职责,帮助他们建立得当的短中长期工作计划,并通过工作过程中的监督,实现既定的计划。另外,要贯彻执行国家的相关技术规范,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家规定来监督环境监测工作。

4、做好应急工作,提高环境质量检测,对监测报告进一步完善。对环境监测的过程中,要对周围的环境动态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提供有准确的依据。要想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必须最好环境检测的应急工作,提高检测队伍对突发性问题的应变能力,从而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除此之外,还应该监测报告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现阶段,监测报告的信息量不足,监测站在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时,要对报告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提高监测报告的质量,把环境问题梳理清晰,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的具体策略,使监测报告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从而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

结束语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要加强这方面工作,为环境保护的工作提供有效的基础保障,为环境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094-02

现代生命周期理论最早在上世纪60年代被提出,并得发展。该理论认为任何组织活动都存在发展、成长、成熟、衰退等几个阶段[1,2]。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而产生并不断发展。不同的历史阶段,教育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保持与社会同步。生命周期理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有广泛应用[3,4]。典型的课程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门课程的整个教学周期应当由四个阶段组成,即:初期导入、之后发展、中期成熟和最后完成。该理论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依据课程特点,初期引导,之后阐述课程的知识架构,而后形成课程核心内容,最后总结课程要点,体现今后的发展趋势。

环境监测课程作为环境专业一门交叉型、综合性课程。教学中,由于课程知识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往往存在教学内容深度不够,广度不足,学生所学无法满足实践应用所需的问题[5-8]。为更好地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在环境监测课程设计和课程实习中,我们将课程生命周期理论应用到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中,在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下,开展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把工程实践和科研项目引入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更多接触实践工作,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与科研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学到了课本中没有涉及的知识和经验,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科研能力,这是实现具有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有益探索。

一、一体化教学内容与方法

(一)优化教学内容

环境监测课作为一门专业课,部分教学内容与其他相关课程重复[6,7]。为此,在设置课程教学内容时,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去繁删重,突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其次,在课程教学内容上按照综合性一体化原则考虑授课内容,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一体化的环境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然后,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弱化监测仪器的原理,突出监测方法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最后,简化课程课堂教学的同时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污染物监测不同方法的改变,在实践中去引导学生体会和感受环境监测的专业生命周期性。从而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理解环境监测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二)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决定学生的听课感受,也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6,8]。为此,在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重点开展了教学方法改革。改变传统的课堂满堂灌模式,采用项目导向法、提问法、讨论式和渐进式等多样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选择时,重视生命周期理论对教学方法的指导作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先前注重引导,之后突出重点,最后内容总结。让学生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引入、发展和总结,让学生去体会和掌握课程的知识。

(三)开展多形式教学

多样的教学形成,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6]。因此,在课程一体化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设置中,我们不仅加强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还开展网络教学、微课程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综合利用文字、音乐和图画等形式开展综合教学。将现代信息技术、媒体传播技术结合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并开展视频教学和实践案例教学等。通过多形式的教学,有效地提高了环境监测教学活动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开放性,从而更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生命周期理论教学应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据生命周期理论,结合环境监测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教学工作。

(一)课程引导期

通过对多年环境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表明,由于教师在课程教学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组织的不同,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表现出不同的反应类型,具体可以分为递增型、递减型、平淡型和波浪型四种类型[4]。为此,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将概念介绍、案例引路、师生互动、视听资料等四种方式应用其中。针对环境监测课程的特点和任课教师的实践经验,结合学生参加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的成绩,让学生在课程第一节建立课程学习兴趣,使得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对课程有了深刻的印象。在课程引导期,教学需注意一点,不仅要让学生对课程充满了期待,还应处理希望与失望的关系。要让学生意识到,未来的社会竞争及实践工作的残酷,从根本上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课程和专业学习态度。

(二)课程发展期

借助导入期的热情,课程顺利地进入发展期。在发展期,教师需要讲授课程的核心概念,并与学生展开讨论,最后,教师和学生均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发展期,学生会将遇到各种问题,这时教师需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减弱时,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在发展期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教学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明白课程各个环节内容间的关系,为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发展期教学环节,由于学生思维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对课程的认识在学生间会产生差距。在这个阶段,需要教师及时调整进度,确保整体课程的发展进度。

(三)课程成熟期

课程的成熟期在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形成。环境监测课程在经历导入和发展期教学后,需要将学生所学的课程知识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来巩固和加深。这个阶段通过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不同的课程实验中体会和实践课程的专业知识技能,熟悉环境监测的实际操作流程与规则。通过课程成熟期环节的教学与实践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为今后的就业做好铺垫。成熟期教学环节,需要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环境监测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四)课程完成期

课程最后阶段,需要教师对课程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总结,对课程教学各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指出本课程的发展趋势及需要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此阶段,教师要避免出现虎头蛇尾、草率收场的情况,而是要通过总结和展望让学生继续思考、继续深入课程所学。在完成课程教学的总结和展望后,需要为下一个周期的教学做好铺垫,确保能顺利地进入下一个生命周期教学活动,从而实现生命周期理论教学不断的更新和发展。

(五)课程改革阶段性成果

通过两个自然教学班的环境监测课程生命周期理论教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课程改革成果。首先,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明显改善。其次,课程教学改革后,学生的科研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两学期内先后有七个与课程相关的科研小组,近30名学生获得了学校的学生科研立项,学生参与浙江省生命科学竞赛也获得了良好的成绩。最后,课程教学改革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有了全面提升,课后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环境监测课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环境专业的发展趋势有了更好的了解。

三、结论

通过将生命周期理论应用到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中,将课程教学与人才高素质培养一体化考虑教学改革效果明显。实践教学表明,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下的一体化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可以使得知识体系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同时,通过开展生命周期理论教学改革让学生对课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不仅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课程专业技能,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还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总结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环境监测实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考评体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坚持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科研能力为突破口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环境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实现具有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有益探索,更是环境类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潘成云.产业生命周期规律、异化及其影响――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9):73-76.

[2]张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及其适用性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1):31-36.

[3]许崇海,秦梦华,李红霞.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视角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轻工教育,2012,(3):3-6.

[4]封俊丽.基于课程教学生命周期理论的供应链管理沙盘模拟教学[J].财会月刊,2014,(4):125-128.

[5]叶慧婷,张进.用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课程教学质量标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7):57-58.

篇9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399-01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的重点课题,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开始施行环境监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监测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引起人们对环境检测问题的广泛重视。一旦离开了环境监测技术的支撑,我国的环保工作将无法顺利开展。因此,加强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监测现状的分析

(一)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根据相关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两千多个环境监测站,在岗工作的人员与整个环保工作系统总人数的比例为1:25,大约有三十六万多人,其中中级技术人员大概有八五百个人,高级技术人员有两千四百人左右。同时,还有一万多人投身于环保监测事业,其中在岗人员约二十万人,环境监测机构的人数在两千四百人左右。从这些数据中不难发现,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环境监测技术诞生到现在,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中,环境检测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可见我国的环保监测工作发展迅猛。

(二)具备较好的环境监测能力

我国现有的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对环境的全方面检测,例如地表水、环境噪声、地下水、空气、生态、放射性生物、酸雨以及海洋等;同时各个监测站的监测设备配备也比较完善,并且也有一定的规模,而针对某些监测要素的监测站数量已经多达一千多个。由此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较好的环境监测能力。

(三)具备一定的环境自动监测能力

从目前来看,我国大概已经有八十个城市建立了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有六十个城市建设了水质自动监测站,并且在部分的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我国的三十多个省和十多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开展了环境监测信息卫星通信系统。

(四)建立了完善的监测技术系统

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完善的监测技术系统,形成了合理的环境监测技术及其分析方法。对多数的污染分子,已经有一套完整的监测技术标准和控制规范。这对环境监测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五)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系统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县、市、省、国家四级环境监测网络系统,共有行业和专业的监测站将近5000个,其中60%为行业监测站,40%为环保系统监测站。同时我国还建立了110个左右的酸雨监测站、大约130个水质监测站以及100个左右的控制质量监测站。此外,我国还建立了辐射监测网络系统、噪声监测网络系统以及区域监测系统等。

二、我国环境保护监测技术的加强措施

(一)提高人们对环境监测技术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到环境监测技术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出来,给生态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我国应该坚持法制建设,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和组织,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制度,例如排污收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其次,我国还应该提高环境监测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准确掌握环境的污染情况,并及时制定出详细地解决措施,从而促进我国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大资金对监测设备的投入力度

要想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工作质量,首先就需要以完善监测设备作为支撑,因此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加大对监测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各个环保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努力争取该地财政部门的有利支持,争取将监测站的公用经费、科研费用、人员经费以及专项经费等纳入到财政预算的范围当中。同时各个环保部门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拓宽经费渠道,例如社会的赞助资金等,以此来完善监测站的监测设备。

(三)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就技术

国家和相关环保部门应当采取各种各样的培训方式,对监测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活动;同时还可以将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监测人员进行根本培训,建立相关的考核机制。除此之外,还需要定期的对监测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进行检查,这样不仅能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而且还能促进监测人员自主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等。

三、结语

面对我国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政府有关部门不仅要认真对环境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与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还需要环境监测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积极创新工作手段,学习国外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从而提高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使得我国环境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蒋晓军.对环境保护监测的几点思考[J].中国化工贸易,2014,(14):225-225.

篇10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创新发展,加快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人们在一味追求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也使环境污染问题越发突出,雾霾、酸雨等环境污染带来的问题对人们的生存环境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我国必须严格实施环境保护工作,而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中最为基础的工作之一,在环境保护过程中起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环境监测的概述

所谓的环境监测就是政府和环境管理部门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测定环境中可以代表环境质量物质,并结合测定结果对现阶段环境的质量水平以及环境污染程度进行评估,为环境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其主要监测流程为:(1)环境监测部门接受任务;(2)监测部门调派相关的人们去现场采集需要的数据;(3)根据收集的数据制定监测方案,经过层层审核后,达成最理想的计划方案;(4)收集样本,测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总的来说,就是计划-采样-分析-综合获得信息的过程。其主要的特点主要分为两点:(1)综合性,包括手段和对象的综合性。(2)连续性,治理污染是一项较为长久的工作,只有坚持不懈的监测,得出的数据才具有科学性,才能为分析环境质量的变化和未来趋势提供一定的帮助。

2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2.1环境监测在遏制环境污染问题中的作用

环境监测主要是对污染严重的环境中的大气、土壤、生物、水资源等环境要素进行长期、稳定的监测,在环境监测的控制范围内,运用各种科学的方式对各种环境问题进行整理、预防、排查,对已经受到污染环境要素进行有效控制和治理,定期跟踪,防止扩散。对有可能要受到污染的环境要素进行针对性的维护和防治,减少污染危害。对还没有发生污染的环境区域进性保护和预防,在源头上扼杀导致环境污染的因素。

2.2环境监测在污染处理中的作用

(1)环境污染监测部门的存在可以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排放控制,尽快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2)通过环境监测能测定出具体污染情况和位置,或者可能出现的污染等,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和治理的作用,减轻污染程度。

2.3环境监测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的作用

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提高与科学技术有密切的联系,环境监测作为一项高科技的监测方法与科技的联系也甚为密切,同时也促进了科学研究的发展。通过环境监测所得到的各种科学数据,可以为自然环境等科学考察提供准确的数据,如对各种环境污染监测的数据可为环境污染研究提供数据,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环境监测工作,这样才能为科学研究的进步提供大的帮助,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2.4环境监测在城市环境规划中的作用

优良的城市规划对环境保护工作有一定的作用,而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可以为环境规划部门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为城市的迅速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现代城市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规定在持续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也要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政策进行实施,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要同时进行,而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环境监测是非常必要的方法,相关部门可根据监测结果作出一定的规划,并进行实施,这样才能取得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

3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有效措施

3.1提高对环境监测的认识

做好环境监测工作是提高环保工作效率的前提,是环境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着环境保护措施实施的正确与否,环境监测的得出的数据信息都直接影响的该区域的环境问题。所选出的监测样品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得出的数据都有一定的科学性,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环境监测的重视,落实好环境监测质量的控制工作,提高对环境监测的认识。

3.2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

要想提高环境监测的水平,除了要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以外,还要有高技术的监测水平,因此各个监测站需要加强对环境监测专业人员的培养,针对技术人员制定有效的培养方案,培养一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验室分析能力比较强的技术骨干,形成一支专业化、高水平、反应能力强的环境监测队伍。在培训工作中,不仅要培训工作人员的环境监测理论知识、专业的监测方法、监测仪器的使用,还包括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及其它能力的培训,这样才能保证监测的质量。

3.3完善环境监测的监督机制

质量控制跟每项工作息息相关,每年的年初,管理人员要结合监测站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质量监控计划,如设备和仪器的检验、员工培训情况、考核质量控制等,并且从事管理的人员要求熟识监测业务,这样制定的监控计划实施性才比较强。作为质量管理人员一定要以质量为首要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管理体系,并且监督实施,要把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真正起到监督作用。各级政府也要加大对环境监测的资金投入,以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