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思想道德与法治实践模板(10篇)

时间:2024-02-23 14:56:15

思想道德与法治实践

篇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过程中有机遇也有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和常见形式。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其实效性受到了质疑与挑战,实质上就是理论无法有效地转化为实践。充分的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软肋。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作用,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制,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探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知行合一”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社会虽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但是教育几乎等同于道德教育,它不仅包含有丰富的内容,而且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总结起来就是,在教育目标上,注重“修身为本”,强调培养具有理想人格的“圣贤”、“君子”;在教育方法上,注重教化与修身的统一。“知行合一”思想就是古代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中国古代思想家、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时,首次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知行合一”是认识和实践、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之关系范畴。“知”指人的道德意识或者思想意念,“行”指人的道德践履或者实际行动。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特指道德的“知行合一”,包括以下两层意思:一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即知行不分。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思想,强调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二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①,即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只有把“知”与“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是“善”。重实践是知行合一思想的根本特点,它表达的是一种在一念一行中呈现道德完满性的理想境界,这一思想超越了宋学的空谈义理,使哲学由飘渺的天国降到人间的人伦日用。

王守仁“知行合一”的观点主要适合个体修身养性式的道德教育,突出意念在善行中的作用,其中确有忽略客观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之意,这固然要受到批判。但其强调“道德良知”与“道德行为”不可分,尤其突出“行”这一实践作用的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缺失这一现实具有重要的理论启发作用,是构建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思想资源之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不只是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认同所学理论的精髓,并把外在的理论内化为自己的理论素养,从而外化自觉的行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其育人功能内在逻辑的直观展现,也是其服务社会这一价值诉求的显性表达。具体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是在加强大学生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践教学模式蕴含着解决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过分偏重理论弊病之有效方法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彰显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趣味性和针对性等学科自身应有的理论品质,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责任与重大使命。显然,“知行合一”这一传统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构建重要的思想资源之一。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这一观点已成为学界共识,其中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这一命题。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来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理论,它与以往的认识论不同之处或者根本其别就在于强调实践的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即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旧唯物主义时指出:“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②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体性与实践性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直接理论依据。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参与者具有双主体的特点,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时具有主体性地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特点通过教育活动的互动性实践得以体现,即基于实践平台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社会之间的各种互动来体现师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强调在双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产生思想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情感体验,完成师生双方的思想政治、思想道德社会化,实现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行动等全方位的提高,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

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作为理论依据构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上逻辑拒绝两种极端:一是毫无实践“空”讲理论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二是过分实践不讲理论的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充分重视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理论才能够得到升华,实践才能够有效。

三、西方主体性道德教育思想

西方主体性道德教育思想是近代以来道德教育理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要思想,它以卢梭、杜威、柯尔伯格等思想家在道德教育方面所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反对灌输教育方法,提倡学生社会体验,提高道德教育有效性等组成的相关思想的总和。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多角度的介绍与解读。

“道德的主体性本质主要体现为道德与主体的不可分性,没有主体,便没有道德,即使有了主体,如果主体不服膺道德,不信服道德,也没有道德。”③在道德教育中“受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是通过为我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表现出来。”④为我性是指受教育者对教育客体选择的目的性;自主性是指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性,表现为受教育者渴望自尊、自立、自强,有着道德义务感、道德责任感,希望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能动性是主体性的突出表现,包括三方面的涵义:一是受教育者具有根据不断发展着的客观实际自觉调动情感、意志、信念,克服道德生活中的困难和阻力的特性;二是受教育者能以自己已有的道德知识、认知水平和心态来审视、认同或反对、接受或排斥道德教育信息,经过理性的加工和制作,内化为道德信仰(道德规范、道德理想和道德人格);三是把已形成的道德信仰转化为实践行为,并以其特有的自觉性、坚韧性和自制力量完善和发展自己。创新性实质上就是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意识、创造情感、创造意志和创造行为的统一。⑤

受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还具有以下特征:自主建构,受教育者有自己建构自己道德的能力。自觉践行,道德需要主体,受教育者会自觉践行道德,在自己践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的道德会更加坚固。还有道德主体会自我约束。⑥

西方主体性道德教育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大的启示作用,它关于突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与为我性等理论特质,反对教育过程中的灌输性、强制性等理论要求,对突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战场,学生积极性与自主性的激发是开展教学活动、发挥其社会功能的基本条件和前提。西方道德教育思想中所凸显的道德教育主体性、为我性、自主性、能动性等主要特征,启发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关注实践环节,展示构建实践教学模式的时代价值。

从道德主体性的特征来看,道德的自我建构,自我实践,自我约束都需要道德实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模式的构建一方面是西方主体性道德教育思想的借鉴和吸收,另一方面也印证了西方主体性道德教育思想的可能性。在包括道德教育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如果忽视或者无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身份,淹没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延续紧扣书本“自上而下”的传统灌输性教学,其教学效果必然较低,甚至出现无效和负效的局面。

从道德教育为我性特点来看,学生对教育内容具有选择的有目的性和明确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教师引领的正确方向内自主选择和主动分析教育内容、教育素材。这与灌输式的、无互动的单向、被动的教学模式来看,由于学生具有自主选择的“特权”,能够从自身发展需要入手,把握关键环节深入主动学习等优先性,教学过程体现着“为我性”气息,即课堂教学、理论探索是从自己内心需求出发的自觉行动。这一“为我性”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也是实施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前提。

从自主性来看,受教育者渴望自尊、自立、自强,有着道德义务感、道德责任感,希望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以尊重学生自主性为前提,让学生自己参与教学实践,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解决问题走出课堂。

从能动性来看,学生具有主动克服思想层面、道德生活等领域的困难和阻力的特性和能力;整合各种教育信息,内化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政治信仰的能力;把已形成的道德与政治信仰转化为自觉实践行为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在尊重学生主体性、自主性基础上,追求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能动性,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实现思想政治社会化。

综上可见,西方主体性道德教育思想尤其是其中的精华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有效思想资源之一。

四、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理论

人的思想品德既不是起因于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客观外界因素在个体身上的消极反映,而是在主体实践的过程中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思想品德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是外部制约和内在转化的辩证统一过程。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主客体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是在主体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实现的。客观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与主体相联系,才有可能达到主客体的相互协调与平衡,使主体产生一定的思想品德认识。而主体的思想品德认识,只有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转化为思想品德行为及行为习惯,才是有意义的,才可以看做是某一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完结。然后,在社会实践中通过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反馈,又开始新一轮的主客体因素之间的矛盾运动,从而获得更高水平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更搞水平的思想品德行为,如此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可见,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人的思想品德才能形成。

从人的道德形成规律来看,人类必须在实践中与环境互动,才能稳固地形成个体一定的道德。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细心考察一下学校教育中永远成功的教学方法,它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而做事有事属于这样的性质,要求进行思维或者有意识地注意事物的联系,结果他们学到了东西。”⑦把实践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是必然的趋势,也是教育哲学的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符合学生自身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也符合其主体性的要求,更重视了环境与人的互相创造过程,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总之,当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纯理论的教学使得其自身的吸引力完全丧失,学生很少或者根本没有主动接受、自主学习的诉求。这一事实迫使教育工作者及其研究者认真对待其客观存在性,更加地重视实践教学,使思想政治理论课逃出传统教育的束缚,创造一个学生自愿参与、积极探索、健康向上的学习天地。(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参考文献:

[1]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82.

[2]张天宝.试论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论[J].教育研究,2000(8):50-53.

[3]张学曾.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16号).

[6]孙艳红、付凤霞.德育应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J].《教学与管理》,2010.5

[7]房玫.道德教育的主体性视角[J].《学术界》,2007.2.第123期

[8]房玫.道德教育的主体性视角[J].《学术界》,2007.2.第123期

[9]王洪席、郝德.永主体性道德教育:意蕴与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第157期

注解:

① (明)王阳明撰,于自力,孔薇,杨骅骁,注译,《传习录》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1月版。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③ 孙艳红、付凤霞.德育应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J].《教学与管理》,2010.5

④ 房玫.道德教育的主体性视角[J].《学术界》,2007.2.第123期

篇2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式,是大学生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也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取得的成绩

(一)实践教学普及率逐步攀升。为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升,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近些年来开始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环节注入到学校的教学当中,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在各个高校的普及率在逐步攀升。

(二)实践教学模式新颖。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教学模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形成了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两大类教学运行模式。实践教学内容新颖,能够抓住时代特征、突出社会主题、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向,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通过各种模式的实践教学加深了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大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大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曲解。

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大多数高校往往注重理论教学,在思想认识上忽视实践教学,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难以有效的推进。其主要表现:

首先,高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其效果如何与学校领导重视程度密切相关。就目前来讲,有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就可有可无,因此实践教学往往受到轻视,一些学校领导只关注学校排名、社会对其总体评价、专业课程设置,而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也就不可能从学校全局出发为思想政治理论的实践教学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使实践教学难以顺利实施。

其次,教师本身重视不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实践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实践教学的效果与教师精力投入的多少密切相关。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一般都是采取合班授课的方式,学生人数多,组织实践教学费时、费力,加之教师的教学工作量重,使教师本身在思想上不重视实践教学,对组织实践教学缺少积极性和热情,使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再次,学生不重视。实践教学的主体是大学生,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有些大学生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有可无,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大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实践教学的参与意识不强。

(二)教学组织实施不规范。由于有些高校对实践教学存在模糊认识,认为社会实践等同于实践教学或可以替代实践教学,甚至误认为实践教学只是课外实践的一种形式,忽视课堂实践教学的作用。因此,有些高校还没有把实践教学列入教学计划,有些高校虽然将实践教学列入教学计划,但实际执行不好,没有制定规范的教学大纲,没有统一的目标、内容、方式、要求,没有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没有实践教学效果检查,对实践教学结果缺乏管理。往往只凭借教师自己的能力水平和责任心来自行决定,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缺乏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组织领导,导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难以有效、规范、持续地开展下去,使实践教学形同虚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教学保障机制不健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实践教学保障机制,以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往往是“单打独斗”,没有协调保障机制作为支撑,导致实践教学缺乏成效。

经费保障机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尤其是校外实践)能否顺利进行、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前提条件。经费的缺乏,就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组织实践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考核评价机制是检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一些高校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既没有对实践教学活动过程的考核,又没有对活动效果的评估,实践教学没有与学生学分挂勾,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降低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

(四)实践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实践教学形式是否丰富,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热情,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从目前情况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形式和内容还比较单调、目标不符合实际、缺乏创新性,学生对实践教学不感兴趣,认可度低,参与热情不高,敷衍了事,使实践教学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因此,必须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形式,采用灵活多样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黄焕初.“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目标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10).

篇3

道德学习理论不同于以往的道德教育理论 ,它重视对道德学习问题的研究,“道德学习”是与“道德教授”相对而言的,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讲,探讨学生在道德上的发展变化,也就是他是如何学习道德的④。“实践一建构”学习理论的观点是:道德学习的内容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道德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实践 ,个体道德的学习、道德发展在本质上是主体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主动的建构来实现的。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实践~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进行借鉴,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一、“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特征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种道德学习理论,“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理论的特征,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即道德学习是实践的,是具有社会性和情境性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中,有两点是比较突出的:一是缺乏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二是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不够。

道德的习得和其他知识的学习是不一样的,它必须通过人的感性实践,通过亲身的参与,才能被人直接体验、感受和建构。因为道德这种“知识”在本体意义 L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 ,认识、掌握、创造道德的根本途径只能通过亲自去实践道德、体验道德来实现。同时,道德是知、情、意、行等要素的统一体,这些要素无法分割地统一在人的道德实践中,单纯的内部心理活动尤其是理智上的活动绝不能直面真实的道德。而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方法,都不同程度地缺乏训练和实践活动 ,单纯的知识传授现象 比较严重。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知行合一的行为习惯和勇于实践的态度与能力。单纯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手段,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主体,受教育者应该参与各种校内外活动。但实际上,学生的实践活动常常流于形式,这就必然导致我们将社会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的愿望落空,更难将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观念外化为品德行为。

“实践一建构”学习观认为,道德学习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在面对现实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实现道德的发展,这就是道德学习的社会性和情境性。道德学习之所以有这个特征,一方而是因为道德弥散在社会生活中、弥散在人际交往的氛围中、始终见诸于具体情境的,没有抽象的、独立于生活和实践之外的道德。从书本上、从课堂里学到的“道德”并不是真实的道德,也没有内化为学生心理、道德经验的一部分。所以,较之其他方面的学习,道德学习对环境、社会情境的依赖性更强。另一方面是因为个体的道德学习要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积极的和消极的社会因素在个体道德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个体尽管可以选择和超越,但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它们的影响。因此,个体的道德学习始终是在真实的、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不能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 ,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对大学生热衷和关注的一些颓事物、新现象不能给予相应研究和及时指导,难以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道德认知上的困惑,再加上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和心理欠成熟的时期,结果导致一些不良信息和行为方式乘虚而入,误导甚至贻害了大量学生,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现实面前变得脆弱和无力,不能全方位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二、“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从“如何学”逆向理解道德教育“如何教”的问题,必然催生了对道德教育课程、教育原则及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这些问题具有革新意义的理解。从解读“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角度来观照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会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1.“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学习形式及其启示。活动课程是“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学习形式,在一般的理解中,它又被称为“经验课程”“学生中心课程”,其目的不是传授与实际生活脱离、与生活经验脱离的所谓系统知识,而是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当前认为主要的问题②。“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认为道德是人际间社会交往的需要和过程的产物,对个体而言,也只有通过个人的社会交往,通过自主构建,才能将外在于己的道德约束落实为自己的道德发展。所以,道德教育的影响只有被个体纳入到“实践一建构”的自主活动中,才会产生实际效用。在高校中,和活动课程相对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践环节与各种实践活动,但是,这些环节和活动并没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起到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流于形式和被忽视掉。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而:一是主观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环节和活动对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作用;二是客观上的经费 、师资、时间等投入不够。实践环节和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 、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要把实践环节和活动纳入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与教学大纲,并付诸实施。要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增强诚信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 、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2.“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基本教育原则、形式及其启示。道德教育的顺利进行,不仅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问题,还有一个依据什么原则实施教育的问题。从 “实践一建构”这种新的道德学习理论出发进行道德教育,必须贯彻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心理匹配原则。

主体性的教育把学生当做主体来看 、来尊重,以发挥、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主动性为己任,以培养主体性素质为丰要 目标。人的主体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教育的结果。因此,要使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首要的任务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主体觉醒阶段,需要给予正确的价值引导;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和社会太多的呵护下成长,有些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律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以至于少数大学生不敢直面社会。为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在帮助大学生确立主体性上下工夫,使大学生真正成为既具有独立人格,又能够适应社会的人。

实践性原则是指在实践中进行道德教育,把实践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工具来使用。坚持实践性原则,意味着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自觉履行道德标准,突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大学生不排斥,但是觉得政治理论与现实实际的距离太远 ,也不知道如何用科学的理论来分析、解释现实问题。因此,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拟定周密的实践教学调研课题 ,确定实践调研基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实践教学与每年的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等活动紧密结合 ,安排教师指导和带领学生进行实践调研 ,组织教师对学生的调研报告进行评阅、计算成绩,逐步形成制度化思想政治教育课课外实践教学模式。要以课外社会实践为途径,引导大学生深入实际,了解国情、民情、世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大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民主化是社会生活的必然趋势,民主性原则体现在德育的方法上 ,就是指主要采取平等对话、说服疏导、实际锻炼、自我评价等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方法。师生间、学生间的平等和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民主化原则主要强调的两点。我们要认识到大学生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看法,他们希望得到尊重得到关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自尊、自信,发挥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主体性。因此,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性格特点,在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要和他们“互相信任”“平等对话”。我们要及时、不断地了解他们的心态,关注他们心理的发展,尤其是他们的物质观 、自由观、爱情观。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只有从大学生自身的思想特点出发,从他们的实际意图出发,正确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融入他们的思想,与他们成为朋友。

心理学的研究与道德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德教育者可以从心理学的研究中汲取大量养料,有效的道德教育不仅有赖于一种适当的和成熟的思想道德观念,而且还有赖于人们对思想发展过程的理解,对学生发展水平和人格构造的理解。心理学及其所揭示的个体道德发展的规律对道德教育来说,意义是重大的,心理匹配原则要求道德教育者在工作中要正确理解和对待心理学的结论。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心理匹配原则落实到实处,要做到: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尊重心理学的规律其次,关注有关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和研究;再次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3.“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师生关系及其启示。因为教育活动是在师生之间展开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践一建构”理论认为,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对话合作的关系,通过一定媒介的师生对话,产生精神的碰撞和智慧的交接,可以增加学生的道德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加强学生的道德意志,促进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与对话合作相对应的师生关系应该包含这样几个内容:平等、尊重、宽容、信任、爱。在高校中,师生之间以进行涉及内想法和真实感受的对话机会并不多。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是相关课程教学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而这两种方式往往是一个教师对多个学生,即大班授课或对学生的日常规范与服务,这样就使得学生和教师没有机会进行一对一的对话。而在一些集体讨论之类的环节中,由于场合、时间、自身等因素的限制,而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办法去表达自己。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谈话往往也仅限于专业知识的讨论。今天 ,大学生中心理不健康者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甚至 自杀、杀人等极端事件也能经常听到,如果师生之间进行过对话,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了释放 ,不正确的观念得到了矫正 ,获得了帮助,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再有,进行对话 ,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以及良好心态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活动课形式,还是它提倡的教学原则和师生关系,都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篇4

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重要任务,通过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知识的培养,引导大学生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努力塑造健康完善的人格,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由此可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将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是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这一目标,既有赖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更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运作。

加强“基础课”实践性教学,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实践教学理念,做好实践性教学方案设计,然后在时间和经费的保障下按计划进行实践性教学的准备和组织实施。本文结合我校开展的“基础课”实践性教学活动,探讨“基础课”实践性教学。

一、树立正确的实践教学理念

伴随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素养的作用日益凸显。实践课教学相比一般的教学方法灵活、生动,而且能把学生关注的热点现实问题带到课堂上来,这样既能吸引学生,引起学生共鸣,更利于促进学生知行统一。因此,实践教学的地位必须充分被认识,以发挥它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应有的关键作用。

(一)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对德育实践教学提出了现实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毫无疑问承担着开展社会实践的重要任务,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和创新,积极开拓实践教学的新途径就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课中提高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基本法律素养,促进学生品质的完善。

(二)加强实践教学是“基础课”课程本身特点的需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道路的课程,其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门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知与行的统一,这既是它的出发点,又是它的归宿。在搞好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我们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学好马克思主义伦理、法律知识的同时,联系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身体力行,努力把道德、法律认知转化为道德、法律实践。因此,在“基础课”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教学,是“基础课”课程本身的要求。

二、“基础”课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索

“基础”课的教学目的是“塑造人的良好品行,而良好品行的形成与发展是知、情、信、行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反复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过程”。围绕教学目的,我们制定了实践教学大纲,拟定了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规定了教学实践学时,真正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为了激发学生自觉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的实践性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面上下功夫,加大了实践性教学改革和建设力度,尝试了以下模式的实践教学。

(一)课堂实践

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必须坚持理论灌输。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应当强调实践教学,以使外在灌输与内在接受达到统一。

1.案例教学式

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利用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引导、启发大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从而使大学生增强现实感、实践感,在案例的分析中加深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受到更真实的深切的教育。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坚持案例的正面引导性。通过对案例的比较、分析、讲解和讨论,引导大学生在现实事例的比较中思考,在分析中选择,在综合中提高,从而达到培养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目的。

2.课堂竞赛式

根据课程体系特点,可在教学实践中引入课堂知识竞赛的形式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基础”课程教材后四章都涉及法律方面的内容,有些知识点对于高职学院的学生而言,自己看看法律条文,附之于教师的讲解,理解完全没有问题,关键是如果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形式,可能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趣味性方面有所欠缺,而通过相对紧张与有趣的竞赛氛围则可以升华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可考虑组织课堂法律知识竞赛。从竞赛活动方案的设计、竞赛的筹备、竞赛过程的控制等每环节对学生而言都是任务的抛出。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能力往往得到提高。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我们还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在活动中承担不同的任务,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能获得个体的发展。

3.研讨式教学法

研讨式教学法就是在学生之间就某一主题展开讨论,达到某种思想共识。讨论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专题研讨会的操作程序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研讨主题并制定方案―教师布置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资料并撰写论文,教师审阅论文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修改论文―举行专题研讨会―各研讨小组上交论文和参考资料―教师批改论文并登记成绩。

通过讨论,教师可以掌握学生思想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具有社会性、典型性、启发性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先去阅读教材、查找课外资料,尽量多地搜集材料以增加讨论的力度,再组织学生发表看法,彼此间相互交流、相互吸收、相互完善,激发思维碰撞,产生思想火花。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实现对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探索、认知、理解,同时得到体验、交流和表现,锻炼组织表达能力、临场发挥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二)校园课外实践

现代社会生活的各种观念时时刻刻冲击着大学校园,引发着诸多的思想碰撞;同时,大学校园也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和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校园应当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实践的主要场所,校内课外实践应当作为“基础”课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校内实践教学活动要从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指导学生进行校内调查研究,使他们在实践中感悟生活,锻炼成长。针对“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比较切实可行的方式有:模拟法庭、专业知识竞赛、专题讲座、读书心得等。根据课程内容还可以拟定一系列调查研究的题目,如大学生消费观念、人际关系交往、择业心态、恋爱观、课余时间安排、家庭美德、见义勇为、法制观念等。这种实践教学方式贴近学生生活,能够让学生从枯燥无味的理论说教中走出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对理论问题的认知度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知行不一的问题。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实践性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制观念教育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实施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三者的共同努力。脱离了社会实践,实践教学的目的将无法实现,教育者的教学效果也将无从检验。因此,“基础”课实践性教学必须重视社会实践这一环节,将学生置于社会氛围之中,使其亲历其中、亲身体验,从而在实践中增强认知、激感、锻炼意志,并认真付诸行动。在安排社会实践教学时,我们根据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作多样化的安排,以便学生通过更多方式参与社会实践。第一,采用以参观考察为主要形式的感受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得到具体感受,触动思想灵魂,引发深入思考,提升社会责任感;第二,以志愿服务、公益劳动为主的体验性实践活动;第三,以社会调查和暑期社会实践为主的综合性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一方面可以将理论知识、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信念,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将自己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法律意识等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做到“知行合一”,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总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的养成,是一个知行统一的过程,大学生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向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的内化,必须通过实践去完成,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内涵,并内化为情感和意志,外化为行为和习惯。因此,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改善当前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现状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组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围绕教学的内容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形式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不断巩固、改善实践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Z].2005-02-07.

[2]陈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初探[J].继续教育研究,2008,9.

[3]张晓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探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6.

篇5

一、荀子养成教育方法的内容

荀子积善成德的养成教育法,也就是苟子所说的:“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在苟子看来,长期的学习和积累可以养成习惯,习惯可改变人的本性、思想和素质,良性的积累可以“跛鳖千里”、“丘山崇成”,而恶性的积累则会导致“江河可竭”、“六骥不致”。因此,荀子积善成德的养成教育方法注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学生良性的积累,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在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同时又要注意防微杜渐,防止恶性积累,养成“圣人”般的高尚品德。荀子养成教育方法以“性恶论”为基础,以“成圣”为教育目标,以“积和靡”为本质内容,更注重自我的反省和环境熏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荀子养成教育方法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必要性

1.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单向灌输为主,学生对道德准则和规范只限于书面的记忆和理解,并没有深入实践考察,造成他们知与行脱节,进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完善与否的标准,教师们更多地强调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全盘、机械、被动接受,忽视了学生道德心理与道德能力的培养,不能使这种道德准则和规范真正内化为学生实际的行为和习惯。审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强调知识灌输,忽视道德素质、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知识的教育,忽视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目标的实现,忽视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养成;强调制度的约束,忽视学生自律能力的提高等等。我国德育教育面临着种种矛盾:一方面呼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强调的却是文化素质的教育;一方面无时无刻不在强调德育的地位,另一方面德育不过是在课堂教育中稍稍加以落实。上述这些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道德情操、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荀子养成教育方法的优势。

荀子养成教育方法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而且更符合中国文化传统,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具有可操作性,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苟子养成教育方法是一种以“克己自省、迁善改过的修身自得”、“身体力行、躬行践履的实践示范”、“循序渐进、积善成德的持续培养”和“环境渗透、制度规约的熏陶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苟子的教学实践中,强调对立与统一,反对将矛盾双方的任何一方面作孤立的绝对的强调,既坚持人性本恶,又重视化性起伪;既坚持积善成德,又注重持之以恒;既坚持理论学习,又凸显躬身实践;既坚持制度约束,又强调行为自律;既坚持人本观念,又重视客观环境。苟子在长期的实践中提炼出的养成教育方法主要在于解决德育基础化问题。

3.荀子养成教育方法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必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时代主题,是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青少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是否能健康成长又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优劣。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注重养成教育的传统并未过时,批判性地继承中国养成教育传统的精华,对于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大有裨益的。因此,用苟子养成教育方法探索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高尚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其现实意义,实现苟子养成教育方法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是势在必行的。

三、运用荀子养成教育方法,加强和改进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1.注重环境,准确把握“适应性育人”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新情况。

荀子充分认识到环境对人的这种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良好的环境对人起着重要的教化作用,不同环境培养的人的精神气质是不同的,社会习俗与环境对人的品德与行为的塑造是至关重要并且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使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是很重要的。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环境育人作用的重要意义,并且重视对这些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分析,及时掌握环境变化的动态,坚持道德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优化社会大环境及个体生活小环境,准确把握“适应性育人”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新情况,从个人到家庭到学校到社会,营造出一个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环境,使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及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切实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第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内部环境,培养良好的品行。苟子认为:环境对人固然重要,但环境对人们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最终要取决于人们自己。当外部环境差、个体内部环境好时,个体可以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同时,个体还能或多或少影响、优化外部环境,人不是机械地被客观环境所决定。既然所有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及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都要通过个体内部环境的作用才能实现,那么优化个体内部环境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成功的根本与前提。我们必须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良好的品行,使其形成良好的内部环境。

第二,建设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校园外部环境,使青少年的人格在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校园环境中得到升华。学校环境是青少年形成认识、发展情感、实践行为形成的重要因素,是行为习惯形成发展的主要外部条件,对青少年具有潜在而巨大的教育功效。首先,我们要创建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其次,我们要营造奋发向上的校园精神环境。最后,我们要建立健全校园制度环境。

第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外部大环境,着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营造出一个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环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方面,不断充实富有时代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积极开发优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推广易于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另一方面,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加大基本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必要礼仪等的宣传力度。

2.践行实践,积极探索“全方位育人”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子。

荀子非常重视实践,认为人的道德品质好坏和行为习惯的优劣是通过实践来衡量和反映出来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也只有把思想转化为行为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荀子“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是说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身体力行,才是道德养成教育的最终目标。苟子十分倡导学以致用,非常重视实践的作用,强调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他提倡言行一致,并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把思想认识、道德信念转化为实际的行为,重视实实在在的践行对于个人道德修养、事物发展的价值和作用。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把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纯粹的理论问题,课堂教学成了“假、大、空”的说教与灌输。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全方位育人”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实践的基础上把青少年学到的和认识到的知识变为他们的自觉的行为和习惯,才能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第一,旗帜鲜明地弘扬“知”,用正确的“知”来武装、指导“行”。“知”就是青少年必须知晓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思想。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符合青少年思想认识形成和发展规律,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规律的“知”,坚持教书育人,积极改进课堂教学,开展全员教育,这样才能正确指导学生的行为。

第二,丰富“行”的形式与内涵,在“行”中促进“知”的升华。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单纯靠课堂教育的框框,努力把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禁锢在校园里,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不能回避社会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实事求是地分析、解释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种种现象。我们必须坚持实践育人,广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新情况、新问题,辨别出现的不合理的价值取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在“行”的过程中达到“知”的升华。

第三,坚持“知行统一”,打牢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知荣明耻的道德心理是自觉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思想基础。坚持知行统一,不断巩固和深化荣辱心理体验,是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必须把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看作是一个实践过程,引导青少年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在知行统一中形成特殊的荣辱心理体验,在奉献中感到骄傲和自豪,在实践中陶冶道德感情、锤炼道德意志、增强道德信念,做到知行合一,加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重视自律,努力构建“一体化育人”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和规范的建设不完善,很多制度的制定内容不具体,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由于家庭教育没能积极教育和引导,青少年缺乏克己、自责、自省的能力;社会道德失范现象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制度的约束和青少年行为的自律显得尤其重要。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极力倡导人人是主体的全员参与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育人”的新机制,把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篇6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治国方略的不断完善及其实践。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并上升为宪法原则。随后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强调在国家治理中德治与法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突破了将德治与法治相互对立的惯性思维定势,使两者有机糅合,是新时期党在治国理念上的一次伟大创新。本文试从实践维度阐释“以德治国”,因为任何一种治国方略不是靠形而上的纯粹思辨来演绎,作为一种实践形态,它必须诉诸于现实生活,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一、“以德治国”的现代诠释及实践意义

“以德治国”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命题,不同时代赋予它不同的内涵,具有与时俱进的流变特性和更大的实践空间。如果说历史上“以德治国”的基点在于统治者的个人道德素质与道德修养,把国家的兴衰系于个人身上,这难免陷入了道德万能的误区,使法律沦为道德的奴婢,失去独立发展的可能。那么,今天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德治国”则是从时代的视角重新诠释,是德治与法治有机糅合、相互依存的全新的治国理念。

(一)“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的内在诉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始终追求的目标。市场经济讲究等价交换、效益与成本,一方面,它解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依附关系,赋予人以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但另一方面,却加深了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客观上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滋生提供了土壤,特别是在传统农业社会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最易造成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思・韦伯曾说过:“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缺乏与之相呼应的文化精神力量是不行的,缺乏与之相适应的伦理道德是不行的”,市场经济不是道德的真空,从本质上来说,它不仅是法制经济,通过刚性、完备的市场法则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更是道德经济,要求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讲诚信,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形成的初始阶段,由于市场法规的不完善以及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驱动,制假贩假、诚信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针对目前市场出现的诚信危机和道德“滑坡”,除了通过立法手段,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严惩市场违规者,使市场经济走上法制化轨道之外,还要注重人的精神领域的规范,通过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氛围,做到经济利益取之有“道”。

(二)“以德治国”是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

今天“以德治国”的目的还在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加强党风廉正建设。党员干部只有自身道德素质过得硬,作风正派,工作中以身作则、克尽职守、秉公执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党内乃至整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风气。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正建设,一方面,通过法律手段严惩腐败,同时按照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和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完善对干部的考核机制,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另一方面,仅靠法律手段惩治腐败是不够的,它只能治标,还要坚持以德治党。党政干部要用先进的共产主义道德规范自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工作宗旨,加强道德自律意识,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提高自身的抗腐蚀能力,做到从源头上治理腐败,使法律与道德手段结合,达到标本兼治。

(三)“以德治国”,注重人的道德素质提高是实践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素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重要特征。针对社会分工和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人的畸形发展与异化,针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造成“物的世界的增殖,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①,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即要求“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②,这里“完整的人”也即全面发展的人,他的发展“不仅包含有关精神生产、能力等方面的心智的全面发展,是更具有广泛涵义的智、体、德、美等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而且这种发展的实现,是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进程密切联系的。”③这就告诉人们全面发展的人包含了道德维度上的规定,它是人的道德素质的综合体现。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成份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利益主体多样化,交往方式多样化,人们在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价值观的取向上凸显多样化的特征,同时一些人在对物质利益的追逐中采取放纵态度,漠视精神领域的道德、理想、信念,失去了人生根基,“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正确规范。”④“以德治国”的目的就在于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用富有凝聚力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规格的人才,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价值观,促使人们向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而协调发展。

二、“以德治国”的实践对策

“以德治国”作为一项复杂的治国育人的社会系统工程,它的实现是一个切实的实践问题,必须使道德实践活动与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形成有益于社会健康发展的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指导,积极汲取传统道德中的精华,整合西方道德的有益元素。“以德治国”的首要问题是“德”的内容,即以什么样的“德”来塑造人,它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先决条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着我们的思想道德内容不能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相背离,但同时又具有我国的伦理特色,《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将其概括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时代的发展,道德的内容也必将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因而要本着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富有时代特色的道德内容。一方面要积极汲取传统道德中的精华部分,发扬传统美德。另一方面,对于西方道德,我们要看到它服务于资产阶级的一面,也要看到其中的一些对人类的发展具有普适性的先进道德规范。总言,我们的道德内容既要涵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要有体现时代特色的新道德。

第二,以德治政,形成法治与德治结合的良好社会环境。今天,在治国的实践中重提“以德治国”,以德治政,并不是要回到过去只靠个人的道德修养来治理国家,而是强调:一方面,新时期党政领导干部要具有高于一般的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意识,成为道德的楷模和人们仰慕与效仿的对象。领导干部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起领导带头作用,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道德表率和人格魅力感染和教育别人,提高人们对党的信任度。另一方面,人民群众要积极参与到以德治国的实践中去,参加各种道德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从而使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孟子说过:“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⑤,在以德治政的同时,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实践证明,法治与德治相互作用,并行不悖的共存,法律鞭长莫及的地方正是道德起作用的地方。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使人们既有现代社会所必备的法律意识,又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形成德治与法治并举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三,与时俱进,注重德育方法的创新。当今世界时代的发展不仅对德育的内容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德育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将与时展要求相适应的先进道德灌输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则是一个道德教育方法上的创新问题。

一是利用互联网,增强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今天,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无限良机。互联网使教育主客体之间的界限模糊,人们可以以平等的身份积极探讨一些道德问题,在互动中解决道德上的一些困惑,加深了对道德规范的深层了解。通过设立道德网站,占领网络这块育人阵地,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互动性、共时性进行道德教育,可以避免传统德育中的教育者苦口婆心地讲大道理、受教育者却未必真正接受、甚至排斥的尴尬局面,提高思想道德的有效性。

二是综合运用各种德育方法,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古今中外,各国都注重道德的教育,并在德育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如我国古代德育中运用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等;如日本在学校中开设专门德育课程(修身科、公民科、社会科等)和特设的德育活动时间(即日本所谓的特设道德时间),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主张对道德问题进行探究、商量和讨论的探究式讨论提高方法等,这些方法都是针对道德形成的规律以及人对道德的心理发生机制、接受机制和动力机制而形成的,对我们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大有裨益,要综合地运用到德育实践中。

第四,齐抓共管,将家庭、学校、企业,单位和社会等各个思想道德教育环节紧密结合起来。“以德治国”,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但思想道德教育不是局限于某一个环节的“单打一”,而是家庭、学校、企业、单位和社会等各个环节紧凑地衔接在一起。在人的道德观形成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彼此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合力。其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是形成高尚品德的第一个台阶;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学生的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地方。学校要本着教书育人的宗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大力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社会道德责任感;社会则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大课堂,人们只有通过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做到道德的知与行的统一,才能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乃至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只有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将家庭、学校、企业、单位和社会等各个环节结合起来,多管齐下,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客观要求不断灌注到全体公民的头脑中,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以德治国”才能得到真正地贯彻与落实。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0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篇7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3-0041-02

自 2006 年以来,我国对于“两课”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鼓励高校积极探索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进入大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也日益成为各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重点关注的领域。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本文写作之前,以哈尔滨学院2012、2013级部分学生为调查主体,针对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的态度及对课堂教学的看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197份。调查结果如下:

1.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认识。有 56.3%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问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什么样的课时,有81.2%的学生认为其是一门受学生欢迎的课。

2.在教学方法方面,34.5%的同学认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提问,且提问缺乏吸引力;而且34.5%的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感兴趣或中立。

3.在教学评价方面,73.6%的学生赞成过程考核代替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78.2%的学生赞同将平时上课的表现计入该课程的总成绩。

调查表明,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期望和要求与课程本身的现实状况有一定的差距。在课堂教学环节,大多数教师采用比较单一的讲授式教学,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缺乏针对性及多样性,教学评价环节设置不合理、不系统,影响了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只有13.2%的同学在没有任何强制的时候,不会主动去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而另外45.2%的同学表示会根据老师的讲课情况而定是否主动去听课。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现状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被学生“边缘化”已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主要原因除了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功能被工具化外,还在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传统课堂一味强调讲授的教学方法差强人意,不能满足大学生群体的要求。

首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往往倾向于严格按照教材体系设定,认可教材的内容安排,由此,课堂教学的内容设计就会出现缺乏针对性设计,内容呈现较为单调等现象。对于部分理论知识学生只是实用性记忆,但并不理解,很难做到融会贯通。

其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有它自身的特点。相比传统意义上知识传输式的灌输,更注重润物细无声的内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讲授法仍然是主要手段。在教学环境中过多的使用讲授法,容易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33.5%的学生认为教学方式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再次,在考评方式上,传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评价方式为:总分 100 分,平时成绩(期中包括出勤情况以及课堂作业)占40%;期末考试占 60%。这样的考核方式直接导致了以下问题:首先,考试的内容受到教材范围的限制,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力。对于学生来说,面对期末考核不仅要记住大量的知识点,还要在此基础上准备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考试中相关的材料分析,压力很大。而对于老师来讲,要从众多知识点中确定合适进行考核的考点,并且设计合适的题型,精力和实践花费相对较大。考核方式多以书面答题的方式进行,缺乏践行道德和法律认识的有效考核,难以反映道德和法律知识在学生身体力行中的内化程度以及学生自身的道德和法律的真实水平,显然达不到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成效评价的目的。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一)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实践教学目标全面化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在制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目标通常以教材的重点、难点作为重要的依据。但同时,教材往往也束缚了教师的思维,由于指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知识点众多,完成教材上规定内容的讲授已经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教师很难在此基础目标的基础上考虑其他延伸目标。合理整合教学目标,使之更适应学生实际需要。通过将理论知识整合,制定合理实践教学目标,不仅可以达到学生学习道德知识的目标,也可以实际地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影响学生的行为,从而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感性和理性目标。

(二)系统整合课程资源,实践教学内容专项化

受传统课程资源观的影响,人们认为教科书是课程资源来源的主要途径。这种传统意义上对课程资源的认识使课程资源处于一种封闭、单一的状态,极大地妨碍了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学生在对这类文化资料的学习和认识过程中,既可以深入挖掘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又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应用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借助更加广泛的课程资源载体、平台、手段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需要,解决学生实际面临的问题。将实践教学内容专项化,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广泛的课程资源,实现课程资源的广泛化,实践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经过实际尝试,学生普遍认为这门课的实际应用性有所增强,能确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59.4%的同学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科学、生动、丰富,确实是一门成人成材的必修课。

(三)合理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多样化

教学方法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展丰富教学内容,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除了要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方面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达到科学引导思想、完成信仰塑造的效果。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能利用有限的教学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实践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在实践中加深理论以及理论知识的内化的作用。除此之外,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让课堂教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到进一步深入和内化,将书本知识和多种实践性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制定详尽的实践活动计划以及实践活动成绩评定方式,这样才能比较全面的把学生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表现综合起来进行测评。高等学校的思政课不仅要给予学生新知识,更要加强学生道德修养的实践内化,既要注意基本理论传授,又要不断陶冶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努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以此为目标,我部门实行了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共同作为修业内容的实践教学改革。在实践课时中,设立课程特色小组活动、读书活动、公益活动以及参加学校主题教育活动等内容。在鼓励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动的积极性的同时,突出的发展了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发扬个性、展现自我、完善素养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实现教学活动与教育目标的动态结合,促进学生知行统一,对学生健康成长起到了推动和导向作用。

(四)逐步完善教学指标体系,实践教学评价多元化

每位学生的综合学习成绩由传统考核方式改变为多样化考核方式。目前的考核方式主要有100%过程考核、60%实践成绩加上40%平时表现成绩等多种考核方式。在以过程考核方式考量学生平时表现时,日常学习态度、平时作业和实践活动手册三个部分构成学生的综合成绩。这三个部分的评分比例为各占百分的20、20、60。这三项就是综合考核平时学习情况,加大了对平时学生表现的测评,缩小了期末考核的比分。取消期末笔试的考核方式。其中端正的学习态度是思修课考核的首项内容。通过对学生平时学习态度的考核,体现了对学生知识、情感、行为的道德要求。平时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以书面形式上交。每学期按照实际情况至少安排两次。如:给自己的一封信、大学期间规划、实践调查报告等。以个人完成的质量进行评价。实践活动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成绩是以该小组的综合表现为依据进行评价。以实践手册为依托和体现成绩的主要载体,在课堂展示的活动如:小组研究课题的汇报展示、道德建设手抄报、读书交流会等,由教师根据小组成员在活动中的合作程度和研究成果等多方面进行合计评分。

篇8

一、道德素质内涵的界定

“道德”一词在我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在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中老子曾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在中国古代道与德是两个概念,“道德”一词并不存在。“道”与“德”连用是在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现代社会中,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自身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来调整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素质是个人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接受道德教育和自身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化为个人内心信念的道德品质。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道德素质的必要性

(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效果的要求

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效果,不仅要求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真理的力量,而且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塑造和净化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社会道德规范的示范者。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才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才能引导受教育者朝着社会要求的道德方向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应该具备作为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即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首先,遵守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指一个社会的全体公民为了维护公共生活秩序、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及相应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包括文明礼貌、乐于助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其次,遵守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在思想和行为上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及其心里意识,行为活动的总和。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工作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工作要求具有特殊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劳动属于难以量化的精神生产活动。它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言传身教来启发、影响受教育者,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从而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劳动工具是以教育者个人的个性品质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劳动极其复杂精细的精神生产活动,他的劳动工具和手段主要是以自身的个性品质,如情感、意志、性格、品德、能力等等。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道德素质的途径

(一)完善培训机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整体素质

德才兼备和具有高尚道德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会自发的产生和形成,它取决于有关部门的有意识的教育和引导。人是一个受主客观条件影响的能动主体,他的思想行为都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变化发展的。要建设一支具备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和形势发展的需要,采取切实措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规划、教育、培训工作,制定好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规划。

(二)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道德观教育

道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可以是灵活多变的,但是都必须符合道德本身的特点和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道德教育的过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概括,主要有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和养成道德习惯五个环节来进行教育。第一,提高道德认识。提高道德认识主要是帮助教育者正确了解自身对社会和和他人应尽的道德义务,以马克思主义关于这种道德义务的理论、原则、规范、范畴、理想人格和品的内容。第二,陶冶道德情感。陶冶道德情感是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形成与应有的道德认识相一致的道德情感,改变与应有的道德认识相抵触的道德情感。第三,锻炼道德意志。是否拥有顽强的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能不能养成这种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考虑到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困难,只有具备顽强的道德意志才能克服来自各个方面的困难和阻力。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道德修养

1.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坚持道德修养和教育实践相结合。无产阶级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就是坚持自身道德修养和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进行道德修养,是因为使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转化为人的道德意志和品质的唯一途径就是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人的正确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任何个人的道德品质,都是在社会实践的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积极的思想争争和主观努力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通过实践的锻炼,是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实际相符合,经受得住实践的检验。

2.培养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道德修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道德修养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必要的外部因素和条件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最重要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努力和高度的自觉性。思想政治教育者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下逐步培养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培养和提高自身修养的自觉自性,就要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崇高的道德理想从而使自己的道德品质不断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罗红铁.《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4]罗红铁.《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篇9

综观国内高等院校,目前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普遍增强,任课老师也认真实施与组织,然而由于受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教师业绩评价体系、实践教学运作模式缺乏制度保障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实践教学的实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现状

教育部曾强调:“推进研究性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之后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1]实践教学环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有一套较为完善和成热的实践课程体系。多年来,大多数高校实际采取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外实践教学形式,与其他思想政治类课程一样,主要局限在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等几项常规活动,就我们的实际教学经验而言,以前单纯以社会调查的方式完成课外实践学时,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由于受到资金、时间和能力等因素限制,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调查任务,或闭门造车,并未实际去调查;或相互抄袭,从网上下载一些现成的调查报告,应付了事,这样往往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学校部的调研表明,几乎所有高校都认为,在思想政治课程社会实践的时间安排、经费保障、制度建立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例如,许多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都没有教学计划内固定时间安排的实践课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环节中也没有设置课外实践学时,这显然削弱了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等思想政治类课程的重视程度。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除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知识性以外,最重要的特点是其现实性和针对性。实践教学是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增强该课实效性、实现寓思想观念教育于知识教育的教学目的的当然选择。

思想品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是两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教化与内化两种机制,教化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把一定的教育内容、行为准则传授给对象的过程,也即知识教育;内化是外部事物向人的内部精神(即心理)转化的过程,也即形成思想观念。基于“建构”的学习理论认为,[2]学生的学习分初级知识学习和高级知识学习两个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有相当一部分,由于其现实性、针对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归属于高级知识的范畴,这种高级知识的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就是直接从实际问题入手来组织教学,将学科知识隐含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科知识服务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3]

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性、现实性较强的特点,研究大学生进行选择和接受教育的特点,精心选择和实施合宜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是以构建大学生的学习参与机制,形成“实践体验”与“内化践行”的学以致用能力为目标指向的。学生主体在教学环节可以形成对某种特定事物和现象的知识,即可以形成概念、判断、甚至是价值判断。但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种知识和价值判断的形成并不意味着学生主体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道德品质。因此,要考察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注重考虑两个关键性的因素,其一是实践的“中介作用”,其二是“时间的磨炼作用”。实践的“中介作用”是基础、动力,时间的磨炼作用是形成道德行为特性(是稳固还是脆弱的特性)的重要的前提条件。若没有实践的“中介作用”和较长时间的磨炼过程,人的道德品质是不可能形成的。一般的教育学科的教学过程是在其事先确定的明确教学目的的指导下,通过一个或者几个教学过程来实现的。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与一般教学过程不一样,它是需要长期的、反复的积累和发展的过程。可以肯定地说,对不少学生主体来讲,要形成稳固的道德品质,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甚至要经过他们整个一生的努力与修炼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考察,学生主体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必然的延续。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途径

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了解社会道德风尚,增强对社会主义道德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培养大学生树立一种立志、奉献、爱国、守法的基本道德观念,并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增强创新能力和创造力。[5]

实践证明,人的高尚行为是实践高尚思想的结果,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也需要经历一个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知行相统一的过程。若要顺利实现道德的内化和外化,必须促发学生的切身体验。体验是由理论知识转化为情感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个体的直接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理智上、情感上的反思感受。[6]学生获得了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久远,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德育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还是受教育者的积极响应和参与。这点也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得以证实的。

(一)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核心是深化课堂内实践教学的改革

首先,教学内容上要与现实实际相结合。教师创设的道德实践必须针对大学生实际,要不断调查研究学生的思想状况,找准学生关注的热点和存在的疑点,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要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心理解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省、自律。其次,传统教学手段要与现代手段相结合。计算机网络和声光电音像技术正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教师应当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把现代教学手段适时地引入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来,改善理论教学的呆板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最后,课堂讲授与多样化教学相结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教学相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要不流于形式,不追求表面的热烈与轰动,取得长远的、内在的实效,就应通过研讨式教学引导学生的认识逐渐从感性层面提升至理性层面,提高学生面对道德困惑和法律疑难时的分析、判断和抉择能力。[7]课内实践教学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课内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在配合课堂讲授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强调要把教学活动视为“主体(教师)一主体(学生)”的双向交流的过程。课内实践的形式主要有案例式、讨论式、辩论式、影像观摩式,等等,还要探索开展心理健康测验、团体心理辅导和案例分析等。

(二)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课外实践教学时效性的依托

学生通过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印证、深化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从而强化其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的能力,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首先,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设计的教学实践和军政训练;不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设计,但有助于养成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家务劳动、带专业性的社会服务和其他社会公益性的活动等,也是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的方式开展《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外实践教学。因为“德性发展不是在个体独自的抽象道德知识学习或知性道德思维探求下进行的,而是在人际关系背景下通过交往、互动进行的”。[8]

为了及时了解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总结经验,学期结束时,我们对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做了书面调查,并要求他们写出心得体会。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方法

我们通常认为大学的教育使命都集中在本科生教育上。[9]借鉴有关院校德育教改方面的经验,我们把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和思想整合为四部分,基本设想如下。

一是打好基础,主要是以思想政治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引导学生对社会、对学校、对自己、对未来职业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二是树立形象,主要是以思想政治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外部形象,包括言行文明、遵纪守法和参与志愿服务等几大块内容,引导学生从实际行动上来贯彻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观。三是形成习惯,主要是以思想政治理论为指导和核心内容,让学生将政治思想和职业所要求的素养内化成行为习惯。重点是使学生逐渐形成若干良好职业习惯、职业信念,以及职业品质,如以终为始、主动适应、好学善学、精益求精、百折不挠、感恩守信等。四是提升感悟,主要是以思想政治理论为指导,让学生通过自学、参加以志愿服务的方式所进行的德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自己对祖国、对情感、对人生的道德境界。

法律基础方面因为条件所限,我们预备采取丰富多彩的课堂内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法制教育实践能够锻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法制意识。如,课内开展典型案例分析、法律征文、知识测验等活动;增进诚信、守法的教育,从而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改进考试形式,是保证实践教学的关键。改变现行考试制度中只关注理论考试成绩,不考虑日常道德行为实践的学用分离现象。在考试内容上,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重视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所内化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测评,还要增加社会实践内容,以检查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在考试形式上,应改革传统的“一锤定音”的考试形式,该课程的考核应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平时考核,包括学习态度、课堂提问、完成作业、平时测验等;第二部分是理论考核,形式仍然以闭卷为主,主要考查学生掌握的法律基础方面的知识和案例分析能力;第三部分是实践考核,主要是参加实践活动时进行的调查报告。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理论、参加实践教学、思考问题的主动性,起到提高思想觉悟综合素质和培养法律精神的作用。[10]

参考文献:

[1]杨泉明主编.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8.

[2]刘儒德.基于问题的学习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2,(2).

[3]何勇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建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6,(Z2):100.

[4]祖嘉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三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47.

[5]吴建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探索成果[J].教学研究,2006,10,(下旬刊).

[6]邱柏生.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2006,(6):10.

[7]胡菊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实现策略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4):72.

[8]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1.

篇10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大学生是否具有生态文明理念与民族未来是息息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理应担当生态道德教育的重任,应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之中。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意。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继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2012年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已经进入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期。在这一新时期,必须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帮助人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习惯。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正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课题。

(二)生态道德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使命和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使大众形成与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纵观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其具体内容总会因时、因势而变,随着党的历史任务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会及时调整教育内容,为我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1]。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执行者。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优良传统,必将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和实践上。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除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一己之私外,更本质的原因是人们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新形势和变化,自觉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对党的方针政策的一种积极回应,是贯彻执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具体体现。

(三)生态道德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生态道德作为一种新型道德,既反映着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又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它不仅是人类道德进化的必然产物,而且是人类社会进一步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否具备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当代社会衡量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标准。

大学生引领着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发展命运,是将来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他们将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执行者,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具体实行者。然而某些大学生并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和良好的环境素质,这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和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学生需要接受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并通过一系列系统有力的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高校是大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教育政策,学习国家传达的时政文件的重要机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应本着增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准则和使命对大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为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提供充足的条件和设施,把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真正付诸实践并对其教育成果进行检验。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路和措施

(一)以四门基础理论课为主渠道,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的特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期,高校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知识、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态行为能力的,以及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的大学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强化生态文明知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在这些课程体系中要根据时展要求,适时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生态文明相关知识,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态环保知识,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对自然的感知能力。但由于各门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要各有侧重,互相渗透地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

1.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讲授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及实施环境保护法的现实意义,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破坏自然环境要受到法律惩罚的概念。

2.要在“中国近代史纲要”中,恰当合理地补充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资料。这门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不能牵强附会,要根据各个章节的内容合理补充,力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加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教育。马克思以前瞻性眼光关注和研究环境问题,即唯物地阐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人类发展与生态持续相统一的协调发展思想,而且还从生产和社会制度方面提供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1]。这些思想为我们如今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思路,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指导意义。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在授课中还要加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的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环境问题与人的生态道德素质之间的关系,从而更直观地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

4.要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突出探讨、邓小平、、思想中有关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本质和要求。另外,还要结合时政要点和十报告的最新精神,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二)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培养生态道德情感。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灌输”的教学方式,因此会有重说教灌输轻情感激发的局限,高校某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抱有消极甚至抵触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必须优化教育教学方法,采用学生比较欢迎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

1.创新生态道德教育方法。国外的环境教育起步较早,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的环境教育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把环境教育贯穿于游戏和活动之中。美国教育学家约瑟夫・克奈尔撰写的《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专门研究在游戏和活动中如何开展环境教育。每个游戏都会设置一个情景,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体验等形式,让参与游戏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3]。另外,美国中小学环境教育还常常采取问题教学法、户外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时,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参与到角色扮演中,或在户外教学中让学生深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在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生态道德情感。

2.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网络教学的优势。网络的发展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为人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提供了便利。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抓住网络上的资源。高校可以创立生态道德教育主题网站,设置生态文明栏目,按期更新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及世界各国生态文明的现状,了解生态环境恶化、物种减少、气温上升、沙漠化、能源危机程度;了解工业文明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及污染是怎样对人身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4]。还可以利用网络大量生态道德教育、环境教育的资源,观看生态影片或学习借鉴国外环境教育项目,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

(三)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支撑,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蔡元培说:“道德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而要注重实际行动,要“随时随地抱着实验的态度”。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通常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支撑。国外的环境教育更注重教学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增强意识,养成生态行为习惯。德国的环境教育充分利用大自然和社会公共资源,广泛开展户外教学活动,贯彻实施地方独特或国外引进的环境教育项目,如“半半项目”、“零排放项目”等。英国的环境教育鼓励学生调查研究环境问题,在实际活动中增长对环境问题的认识[5]。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要策划形式多样的校内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通过举办生态文明知识讲座、研讨会、生态文明知识竞赛,增长生态文明知识。通过观看生态题材的影片,举办生态图片展、画展,通过这种更直观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最后充分发挥学校社团作用,目前各大高校都设立“环保协会”等社团,这些社团大多以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为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可以亲近自然,培养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2.要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果的实践评价指标。不能仅仅依靠一张试卷,而要对道德行为习惯做出规范并提出一定的社会实践要求。纵观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都没有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做出规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高校应审时度势地制定大学生行为规范。如提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铺张浪费、爱护公共设施、爱护环境的规范要求,用此类规范要求约束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某些高校规定学生必须修满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规定项目的学分,这些规定项目包括、发明专利、参加学科竞赛及专业技能竞赛和参加学校指定的一些社团活动,而这些规定的项目中缺少某些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提出具体的要求,如在一学期内参与一项绿色行动、回收废旧电池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参与这些实践活动,将平时学到的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自己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6).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张书磊.国外环境教育对我国开展生态德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