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3 15:44: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云计算的基本服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引言
数据挖掘是数据知识库发现的一个重要步骤,又被称为数据采矿和资料勘探,与计算机科学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以及检索等,可以为数据搜索的精准度提供充分的保障。云计算也是近几年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衍生出来的产物,云计算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效打破了传统计算机技术的局限。实现云计算与数据挖掘的有效结合,可以有效提高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对于促进商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云计算环境下如何建立科学的数学挖掘服务模式,就成为计算机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一)云计算的基本概念
云计算是计算机技术发展衍生出来的产物,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相关服务增加、使用以及交付的有效模式,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提供动态、虚拟化数据。云其实就是网络和互联网的另一种说法,过去经常被用来表示电信网,后来则用于描述互联网基础设施。广义的云计算指的是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网络按照需要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这种服务可以与互联网相关,也可以是其他服务,可以将计算能力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它是一种商业化的超大规模式的计算技术,使用这种技术,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将所需要处理的程序拆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子程序,减少数据处理的难度,再通过由多个服务器组成的系统对信息进行搜索、计算以及分析,从而将经过处理的准确数据返回给用户。常见的云计算技术如搜索引擎等,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云计算的基本特点
与传统计算方式不同,云计算不是计算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的数据,而是通过计算分布在大量分布式计算机上的数据,在这种计算环境下,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与互联网相似,这就可以使企业将资源切换到互联网需要的应用上,通过搜索计算机和存储系统,对所需数据进行精准化处理,确保企业获取信息的准确性。云计算的突出特点就是它可以像商品一样进行流通,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与互联网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数据传输。
三、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挖掘服务模式
随着商业迅速发展,发展过程中积累下的数据越来越庞大,使得企业数据库中的商业数据量越来越庞大,这就对企业获取数据形成了一定的障碍。传统数据挖掘模式难以满足海量数据挖掘对计算机能力的需求。为了促使商业实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目标,就需要结合数据特点,依据计算机技术,建立科学、有效的数据挖掘服务模式。云计算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应运而生,为数据挖掘提供了非常良好的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传统数据挖掘中存在的问题,对优化数据挖掘服务模式,以及促进商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数据挖掘服务架构
云计算为数据挖掘服务结构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主要是因为云计算实现了计算机设备、存储设备、集成开发环境以及应用软件共享的网络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使得数据挖掘形成了完善的服务模式。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挖掘可以为用户数据挖掘提供更加良好的解决方案,使用户更加灵活的使用服务资源,同时按照业务需求进行动态服务组合。所以,云计算环境下数据挖掘服务结构更加科学。
(二)数据挖掘服务建模基本流程
云计算环境下进行数据挖掘服务模式建立,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流程。对于数据挖掘服务建模流程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准确定位服务。这就需要通过云计算在互联网海量信息中获取与数据挖掘服务相关的信息,对数据挖掘服务的核心功能进行准确定位;第二,绑定数据和服务,主要是因为数据挖掘是由功能和数据两部分组成,构建数据挖掘服务模式,就需要建立候选服务与其相关联数据的联系,为服务找到准确的信息,从而实现网络数据调用的重要目标;第三,完整的服务组件,云计算环境下对数据挖掘服务模式建模,实现服务定义的功能,需要将服务打包为独立的组件,并通过统一的接口,构建具有有效性的服务组件。按照流程进行数据挖掘建模,可以保障云计算环境下数据挖掘服务模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云计算环境下数据挖掘服务模式基本结构
云计算为数据挖掘服务模式建立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基于云计算的数据挖掘服务模式基本结构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分别为基础设施层、虚拟化层、平台层以及应用层。其中,基础设施层主要为数据挖掘服务提供所需的计算、存储资源,虚拟化层主要是利用虚拟化工具,将云计算环境下的各种资源汇聚在一起,形成集中、统一的服务资源,为数据挖掘中资源合理分配和调度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平台层作为数据挖掘的核心服务层,包括数据挖掘服务的各种核心服务和功能,主要用于对数据管理、计算机资源调度等。而应用层则主要由接口层和终端层两部分组成,主要用于用户数据处理和请求的表达,对于实现用户数据挖掘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云计算的出现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在云计算环境下实现数据挖掘服务模式构建,根据数据挖掘的基本目标,结合云计算的基本特点,建立科学的数据挖掘服务模式,充分满足用户数据挖掘准确性和有效性的需求,实现应用数据挖掘的重要目标。因此,在商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不断优化数据挖掘服务模式,为商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引言
我国医疗信息化已经进入区域医疗发展阶段,区域医疗信息化正在使用云计算技术作为支撑。区域医疗将承担一定范围内的医疗机构的健康信息和医疗信息的数据交换和数据集成,用来支持医疗保障系统、健康保健业务管理、疾病控制、双向转诊和远程医疗等业务。因此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需要具有支持大规模计算的基础架构,包括服务器和存储等资源,并且具有支持多医疗机构同时使用,业务需求量大,业务复杂度高,数据量大的能力。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云计算平台成为医疗信息化最好的选择。
2.云计算技术概述
2.1 云计算定义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的方法。它统一管理大量的物理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虚拟化,形成一个巨大的虚拟化资源池。云是一类并行和分布式的系统,这些系统由一系列互联的虚拟计算机组成。这些虚拟计算机是基于服务级别协议(供应者和消费者之间协商确定)被动态部署的,并且作为一个或多个统一的计算资源而存在。云计算可以按照用户对资源和计算能力的需求动态部署虚拟资源,而不受物理资源的限制。用户所有基于云的计算和应用工作在虚拟化的资源上,不需要关心这些资源部署在哪些物理资源上,用户可以方便地变更对计算资源的需求。
2.2 云计算的特点
1)虚拟化技术:这是云计算最强调的特点,包括资源虚拟化和应用虚拟化。每一个应用部署的环境和物理平台是没有关系的。通过虚拟平台进行管理达到对应用进行扩展、迁移、备份,操作均通过虚拟化层次完成。2)动态可扩展:通过动态扩展虚拟化的层次达到对应用进行扩展的目的。可以实时将服务器加入到现有的服务器机群中,增加“云”的计算能力。3)按需部署:用户运行不同的应用需要不同的资源和计算能力。云计算平台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部署资源和计算能力。4)高灵活性:现在大部分的软件和硬件都对虚拟化有一定支持,各种IT资源,例如,软件、硬件、操作系统、存储网络等通过虚拟化,放在云计算虚拟资源池中进行统一管理。同时,能够兼容不同硬件厂商的产品,兼容低配置机器和外设而获得高性能计算。5)高可靠性:虚拟化技术使得用户的应用和计算分布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上面,即使单点服务器崩溃,仍然可以通过动态扩展功能部署新的服务器作为资源和计算能力添加进来,保证应用和计算的正常运转。6)高性价比:云计算采用虚拟资源池的方法管理所有资源,对物理资源的要求较低。可以使用廉价的PC组成云,而计算性能却可超过大型主机。
3.区域医疗卫生云设想
多个社区医疗卫生云通过网络与区域医疗卫生云相连,区域医疗卫生云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向区域内医疗机构提供信息技术与资源共享服务。
3.1 医疗云运维方式
运营模式采用SaaS方式,服务内容为跨机构医疗信息交换服务和医疗信息服务,收费对象为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收费方式可按实际交易收费,建设规模至少为省或市。社区医疗卫生云运营模式采用SaaS方式,服务内容为社区HIS和公共卫生应用,收费对象为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收费方式可按医院收年租费,建设规模至少为区或县。
3.2 区域医疗卫生云架构(如图1)
3.3 社区医疗卫生云服务
提供商业在线服务供用户选择,客户按自身需求多项选择,服务包括以下几种:
3.3.1 基本医疗
包括其一基本功能:挂号、门诊收费、医生工作站、药房药库、医技管理、住院医生工作站、住院护士工作站、病案管理医疗保险接口;其二可选功能:家庭病房、社区护理、双向转诊和院长查询等。
3.3.2 个人健康管理
包括其一基本功能:个人健康服务门户和短信服务接口;其二可选功能为移动个人健康服务。
3.3.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包括其一基本功能: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预防接种管理、传染病管理、慢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和精神疾病管理;其二可选功能:社区残疾康复管理、计生服务和公共事件管理。
3.3.4 社区管理
包括其一基本功能:社区业务管理、社区绩效管理、社区卫生报表系统和财务物资药品监管;其二可选功能:可选功能为GIS展现。
3.3.5 CDC接口(国家传染病直报系统、国家儿童免疫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3.4 社区医疗卫生云的商务环境
包括服务运营者、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消费者。
3.4.1 服务运营者:负责社区卫生云的运营管理,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其他医疗卫生运营商。
3.4.2 服务提供者:社区医疗卫生云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例如IBM。
3.4.3 服务消费者:是使用社区医疗卫生云的单位,可以是租用的方式,也可是云建设单位;消费者包括市/区/县卫生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镇卫生院/所。
3.5 社区医疗卫生云的架构(如图2)
3.6 关键技术
3.6.1 社区医疗卫生云涉及的技术
包括大型系统的设计运行经验;多租户技术:实现集中化运营不同环境下医疗机构系统的隔离;流程引擎:满足业务流程的灵活性及差异性;报表平台:满足不同业务管理的灵活性及差异性;业务规则引擎:满足业务规则的灵活性及差异性。
3.6.2 区域医疗卫生云涉及的技术
包括EMPI、HIE、EHR信息服务;多种资源共享模式:不同粒度的共享模式运用于不同规模的租户或医院;通过共享软硬件以及人力资源降低成本;对已有应用透明;完整的生命周期管理。
3.6.3 多用户数据库服务平台
对于应用开发人员完全透明,数据库应用开发方式跟使用普通的数据库相同;最大程度的简化系统管理人员的工作,只需一些简单的配置;租户通过网络自助界面快速获得所需的软件服务,如MT Dbaas。
3.6.4 大规模租户技术
将提供多种多样的数据库资源共享模式和SLA/QoS选项,最大化资源利用率以优化成本;完整的管理和监控能力,包括资源池、租户及应用的生命周期;弹性的架构高可用性,对于大规模租户的支持以及快速的扩容能力;高度的透明性极大地减少了开发新应用和迁移已有应用的难度和工作量。
3.6.5 流程引擎
流程管理可以实现业务操作的流程规范化和自动化,满足业务的灵活性和安全性要求并提高运行效率;实现健康档案管理与业务流转的结合,文档随业务处理的环节流转,处理完毕后自动归档,并长期保存,以满足合规性要求;可以对业务操作流程的历史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得到业务绩效考核指标,方便调节和优化业务运营;图形化的流程开发和监控工具,图形化的表单设计器,例如Filenet。
3.6.6 报表平台
满足医疗机构管理灵活性和差异性要求,统一平台SOA架构,一个产品提供所有BI的服务,共享式的单一元数据,单一安全性,集中布置、配置,集中管理,例如Congnos。
3.6.7 规则引擎
实现业务规则灵化,中间件平台化和服务化,便于应用的的升级换代。
4.总结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管理方便、投资灵活、易扩展,对基层医疗单位技术人员要求低,适合我国当前卫生信息发展情况以及正在进行的医疗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云计算的优势,及时跟踪云计算的发展,开发云环境下医疗卫生信息化软件以及创新服务模式,迅速构建以国家为主导、各省级为主要区域平台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对提升我国医疗系统信息化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实现为群众提供安全、高效、便捷、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和通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信息以及网络服务正以指数级着呢国家,用户的需求对于网络需求也在不断增高,传统的计算机用户将所有的应用安装在本地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尤其是面对当前分布异构、处理复杂的网络应用来说,更是有点捉襟见肘,“云计算”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模式,将巨大的系统资源整合在“云端”,通过互联网通信技术为终端用户提供各种IT服务,从而减轻终端设备的运行压力,提升IT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云计算”技术方兴未艾,由最初的理论研究到现在的实际应用,“云计算”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并将为全球的IT产业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浪潮。所以深入学习和研究“云计算”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对于提升“云计算”技术的理解,加强“云计算”在学习和研究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云计算
由于云计算还在如火如荼地发展过程中,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简单地理解,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虚拟化的资源。根据伯克利云计算白皮书所说,云计算包括互联网上的各种服务形式的应用以及数据中心中提供的服务的软硬件设施。所以,云计算技术可以提供以服务为基本的交付方式,该交付服务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同时,云计算技术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来进行开发和服务交付的,可以实现资源虚拟化、资源的自动管理与配置以及以及较低的成本对指数数量级别的数据进行分布式并行处理。
2.1云计算的工作原理
云计算技术的实现是依赖于互联网通信技术,在典型的云计算框架中,用户通过网络终端连入互联网络,通过互联网向“云端”服务器发送相应请求,“云端”服务器接收并分析用户请求后,会自动调用可用的系统资源来完成相应的数据处理和计算,并通过互联网络将用户的请求结果发送至网络终端,从而实现云计算的数据处理过程。云计算技术使得本在网络终端上进行数据计算和处理的功能转移到了网络服务器中,所需要的应用程序不再需要运行在用户的个人电脑、手机上,而是转移到了互联网上的服务器集群上,同时,对于数据的存储也会放到相应的服务器内,这样一样极大地简化了网络终端的资源开销,减轻了个人网络终端的设备管理和维护,用户只要能够接入互联网,即可随时随地地访问“云”,完成个人的需求。
2.2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云计算是以虚拟化技术、分布式存储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现代科技为基础发展起来,从云计算的基本概念上来看,需要实现分布式的计算功能以及数据存储功能,这也是云计算最关键的技术。云计算根据功能不同不同,又分为计算云和存储云。其中存储云是通过大量的分布式存储系统来完成存储云的基本功能,而计算云就是以资源虚拟化技术,通过分布式计算云的并行计算完成用户请求数据的处理。简单地讲,虚拟化技术是请求占用计算云更少的资源来完成用户请求,通过一定的计算策略,力求将数据处理的过程在更少的服务器上实现并行计算,从而使计算云的资源分配更加合理优化。并行计算技术也是云计算的关键技术,通过对大量的任务进行合理分析拆分,并派发到各个分布式计算云的服务器上进行计算,最后收集各个节点上的计算结果进行统一整理从而完成并行计算。
3 云计算的应用
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在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也改变了传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为互联网经济带来了新的生机。云计算所提供的软件或者IT服务都是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传输的,所以互联网用户不需要安装任何客户端软件,只通过可通过浏览器来访问云端提供的服务。云计算在实际商业中提供的服务模式有主要分为三类,即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以及基础设备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如图1所示,为云计算提供的服务类型示意图。
图1 云计算的服务类型结构图
如图1所示,为整个云计算的服务类型结构图,网络设备、虚拟化平台,IaaS服务,PaaS服务,SaaS服务构成了整个云计算的平台,而客户只需通过互联网络即可享受云计算提供的服务。
其中IaaS服务是云计算提供的虚拟硬件服务,用户通过租赁云计算提供的虚拟硬件资源即可搭建自己的应用系统,从而节省了硬件设备的开支;PaaS服务是云计算提供的应用服务引擎,将开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客户,从而用户不必考虑底层设备与系统的兼容等问题即可在平台上搭建自己的管理系统或者通过扩展接口来完成自己的服务;SaaS服务是云计算将软件功能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客户,客户只需获得授权认证即可通过浏览器来访问云端计算机上的软件,从而避免了软件维护的成本开销,极大地方面了客户在相应功能上的应用。
4 总结
云计算以其互联网为基础,虚拟化技术、并行计算技术以及分布式存储等关键技术为主导,结合大量的网络设备以及服务器集群构成云计算体系,并以基础设备、扩展接口或应用平台、应用软件作为服务,提供给客户,客户只需通过浏览器访问互联网即可享受云计算提供的服务,极大地降低了网络终端负载,简化了客户的成本开支和系统维护的过程,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经济的IT服务。
参考文献:
[1]幸海琼.云计算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05)
[2]张建勋,古志民,郑超.云计算研究进展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02)
二、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
(一)云计算。云计算即为对互联网上的计算资源给予管理整合以及分配,从而通过统一的界面将有效服务提供给广大用户[1]。在云计算的作用下,提供服务的互联网用户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处理大量的信息,而且广大用户能够根据个人需求充分的使用诸多服务。
(二)图书馆以及云计算共同特点。服务是云计算以及图书馆的共同特点,而用户是云服务的主要服务对象。因此,可以借助浙江理工大学创建的XADL体系,其中“云”主要表现出在服务、数据安全以及资源方面的联合保障,能够将优质的“云”体验提供给广大用户。
(三)图书馆的云服务。云服务的根本目标即为将优质、便捷的服务提供给广大用户。只要人们拥有网络环境,那么就可以自由的在网上浏览个人所需的电子杂志与图书等等,同时能够获知最新的信息与资料,这样就无需前往图书馆;假如用户为了体会图书馆气氛,或者到图书馆路途较为便利,那么其就能在图书馆中的电子阅览室阅读以及查找个人所需资料或者书籍。通过计算机,用户就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借助搜索功能,根据书籍的出版时间、所属类型及具体标签等,准确的找到与阅读所需资料。总而言之,在云服务的作用下,读者能获得更加便利及优质的服务,从而得到比较稳定、高效及快捷的“云”体验。
三、云服务与图书馆的建设服务对策
(一)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服务以及建设的基本对策。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服务以及建设的最基本对策即为充分认识到云服务的优势与不足,实时掌握其发展动向。云服务具有的优势为:能够根据具体的需求实现流线化的数据及扩展中心运作,减少应用成本并健全业务流程。然而云服务也具有一定不足,例如其在数据、安全及应用上的监测、管理及相互操作等方面存在缺陷[2]。基于云计算,Gartner含有其中的安全风险为:调查支持风险、管理权限风险以及优先访问权风险等。目前,云服务还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对其具体应用时,图书馆也要面对很多问题,例如在管理及技术方面存在的知识产权与数据安全等问题。因此,图书馆必须要充分分析自身状况、研究战略定位等,从而完善计算结构及基础设施,从而实现云计算的合理利用,实现云服务的高效性与科学性。在云环境中,所有提供或者接收云服务的行业工作人员都必须具备很多技能,如各种IT预算模型等等。诸多想要应用云服务的图书馆及人员都必须不断的提高其综合能力与素养,加强学习意识。
(二)基于云计算的IaaS服务的图书馆服务及建设。基于云计算的IaaS服务,其属于提供基层技术核心与平台的云服务。如IBM以及Google等。其也被称作硬件即服务,可以为网络虚拟数据中心提供有力支持,从而保证其可以将计算与存储能力、内存等全部集中成单个虚拟资源池,这样就可以将优质服务带给互联网。虚拟数据中心会为云服务器集合中的所有应用软件集合在单个统一的界面上,现在诸多应用软件主要运行在Windows等操作系统中。由于IaaS服务必须要大量的资金以及技术支持,所以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根据现实状况,尽量的降低硬件设施投入,灵活的选取较为合理的IaaS服务。同时,可以在保留以前IT基础设施资源的基础上,使用云计算。图书馆应深入分析其新引进基础设施的基本特征,不断调整与完善服务流程,从而提高自身服务水平[3]。
(三)基于云计算的SaaS服务的图书馆服务及建设。基于云计算的SaaS属于一类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云服务。其不仅能使SaaS的提供商持续的提高满足用户硬件配置需求的能力,而且不必采购宽带及硬件资源,节约成本。在销售模式方面,SaaS提供商能帮助用户创建软硬件与基础设施平台,同时提供前后期的实施以及维护等服务。尽管现在只是很多企业管理软件采用SaaS服务,然而伴随SaaS服务的不断完善,其市场也会不断扩大,其很有可能会进入图书馆应用软件市场,从而为图书馆提供科学的自动化管理系统。所以,当部分中小型图书馆缺乏足够资金,但是又特别想达到信息化目标的时候,就能选择SaaS服务,借助网络的作用得到自身需要的服务以及软件,从而降低网络安全设施以及服务器硬件等耗费的物力、人力与财力成本,增强建设效率。而针对诸多具有良好信息化水平的大规模图书馆来说,能够采取和SaaS供应商合作的方式,积极的开发以及利用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应用软件,使其变成一类SaaS服务,为图书馆提供服务。
1 引言
计算机网络发展至今天,我们已深刻体会到其为日常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快捷。随着Google提出了新名词――云计算,其立即在互联网界掀起一股浪潮。许多跨国信息技术行业的公司如IBM、Yahoo和Google等都开始使用云计算的概念来兜售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于是,人们对于很多传统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在其服务方式和内容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大众化性质非常强的售票点应如何利用尽可能少的、合理的投资建设起一个个性化、多元化的现代化车站已迫在眉睫。此时,“云”的出现和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2 基本概念
云计算主要是基于资源虚拟和分布式并行架构两大核心技术,可以说是二者的进一步整合,其核心是向用户提供以租用计算资源为形式的服务。随着网络技术的融合,一切信息、通信和视频应用也都整合在了统一的平台之上。进而,此类“计算”可泛指一切ICT的融合应用。所以说云计算术语的关键特征不在于“计算”,而在于“云”。
云计算是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换句话说,云计算是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它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IT相关的能力,使得用户在对提供服务的技术和相关知识,以及设备操作能力不了解的情况下,能够通过Internet获得需要的服务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中,它包含硬件、开发平台以及I/O服务等大量能根据不同的负载动态地重新配置,从而达到更高的资源利用率的可用虚拟资源。从另一角度理解,云计算是虚拟化(Virtualization)、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等概念混合演进并跃升的结果。实质上,云计算技术就是软件即服务SaaS、网格计算、虚拟化三个概念的结合体。其思想即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机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给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计算分析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
云计算还处于萌芽阶段,人们还在研发着各种各样的云计算服务。云计算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简单的云计算在网络服务中已经随处可见,例如,腾讯QQ空间提供的在线制作Flash图片,Google Apps等,其主要服务形式有SaaS、PaaS、IaaS等。
3 基本原理
其基本原理为在进行数据计算时,使其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这样就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各自的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云计算发展的整个过程就像是从先前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现在的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这是一种革命性的举措。打个比方,这就好比是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它意味着计算能力可以像煤气、水电等商品一样进行流通,取用方便,费用低廉。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以互联网为传输媒介。形象地描述云计算的蓝图即:通过互联网用一台笔记本或者一个手机即可实现用户需要的一切,而中间的计算都在异地的设备中完成,这个过程用户不必关心。
4 与网格计算的比较
云计算主要是以服务的方式将互联网中某些节点强大的计算资源变成可被用户使用的动态、可伸缩的虚拟资源,而用户无需了解底层的IT基础设施架构。云计算强调用户主导、按需服务、即用即付、服务完即散。其一般都是为了通用应用而设计的,并没有专门的以某种应用命名。
网格计算则主要是通过专网或者互联网,将分布在跨地域或领域的多个闲散计算机资源组织起来,以形成更为强大的计算能力,通过统一调度来组成一台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共同完成一个特定的、较为复杂的任务。例如,像生物网格、地理网格、国家教育网格等要求大量计算处理周期和成批数据的科学计算问题。
概括地讲,二者典型的区别是:网格计算是“多为一”,即多台计算机构成网络,为一个特定的大型计算机计算任务服务。整个过程中将一个庞大的项目分解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子任务,由各计算节点进行计算。从这个角度说,作业调度是网格计算的核心价值;而云计算则是“一为多”,即通过互联网将数据中心的各种资源打包成服务向外提供,而向外提供的每个资源都是为了完成某一个特定的任务。
简言之,云计算和网格没有任何内在联系。网格计算一直在发展,其作为一种面向特殊应用的解决方案将会继续在某些领域存在,而云计算可以说是网格计算的一个商业演化版,作为IT产业的第三次变革,则会深刻影响整个IT产业和人类社会。
5 云存储
云存储是一个系统,主要指在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的作用下,通过应用软件将网络中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其核心是应用软件与存储设备相结合,通过前者来实现后者向存储服务的转变,是一个以数据存储和治理为核心的云计算系统。云存储以广域网为基础,跨域/路由来实现数据无所不在,无需下载,无需安装即可直接运行,实现另外一种云计算架构。
云存储与云计算相似但也有区别。盖茨认为必须权衡云计算,因为延迟和带宽可能会影响性能。由于相对来说云存储只是文件的一种大范围的“低级”存储,是“不用权衡”的,所以他相信云存储比云计算采用的更快。
6 基本特征
6.1 超强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云计算的云端是由成千上万台甚至更多服务器组成的集群,它具有无限空间和无限速度。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采用任何设备登录到云计算系统,进行所需的任何计算服务。
6.2 虚拟化技术
现在的云计算平台的最大特点是利用软件和一系列接口或协议来实现软硬件资源的虚拟化管理、调度及应用。用户可通过虚拟平台使用网络、数据库、硬件等资源实现自己需要的一切,而无需了解程序应用运行的方式和情况,同时还可大大降低维护成本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6.3 以用户为核心
云计算集成的各类资源和服务,不仅满足用户的各类业务承载按需部署,提供高可靠、高性能服务和多层次控制,而且在业务运行过程中,按照业务突发需求,提供弹性的资源配置,在技术上对用户无过多要求。
6.4 动态可扩展性
首先,整个资源集成管理是动态可扩展的,包括硬软件系统的增加、升级等;其次,根据用户的业务需求可动态调用和管理“云”中的资源,即“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以提高“云”处理能力,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等。“云”中的服务器上千万,若某服务节点出现故障,则可动态调度别的节点接替该节点的任务,在节点恢复后再实时加入云中。
6.5 按需服务和高性价比
云计算对用户端的硬件设备要求比较低,使用起来也很方便。“云”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池,可以按照需要购买,并且服务定制即可,就像自来水、电、煤气那样计费,费用按照资源实际使用情况计算。“云”中也可以用价格低廉的PC 提供环境支撑,而计算能力却可超过大型主机,同时对用户的技术要求也比较低,投入也相对较低。
6.6 通用性强
云计算不针对特定的应用,在“云”的支撑下可以构造出千变万化的应用,同一个“云”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用户只要有一台安装有浏览器且可上网的电脑,就能在终端获取“云”所提供的各式各样的服务。
7 云计算与售票系统
7.1云计算提供的有利条件
(1)降低经济成本
现在几乎所有的售票窗和检票口都是采用PC机,单单用来售票和检票的PC机的投入就需要很大的资金。其实,整个程序的界面和操作很简单,云计算的应用将使得硬件不再受限制,不久的将来可能单依靠浏览器就能够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其他事情将由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代为解决,这将极大限度地降低了售票厅的经济成本。
(2)提高服务质量
“云”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等优势可以为用户提供即时通讯的在线帮助。同时,利用“云售票厅”开放、用户参与的特性及多种Web3.0 的信息服务方式能够实现“人脑联网”的交互,增强售票厅信息交流中心的功能,从而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了现代化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3)促进资源共享
售票厅将电子资源存储在“云”里的成千上万台服务器中,而不是某台计算机中。在“云售票厅”这个资源池中,用户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在任意一个售票点实时地获得互联网中所有售票点的详细资料,且可异地存取,从而免去了相关售票厅之间文献传递的延迟,进而也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7.2 如何运用云计算
(1)正确理解云计算的含义
Google公司是云计算的领跑者,也是最大的实践者。Google搜索引擎算得上是最早的云计算应用之一了,它的数据和计算都在数据中心。云计算的实现将带来更强的计算能力、更低的费用和以人为本的服务。云计算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先进的技术本身,更体现在其技术应用理念方面。目前,云计算概念方兴未艾,人们理解极易出错,因此,每次运用云计算时都需先正确理解云计算。
(2)寻求创新平台
像售票系统、超市等它们的大众性和协作性极其强,运用云计算时应该有自己的统一行业标准。管理者应该对于应用云计算所需的标准和相关协议进行深化研究并力求创新,并加强云计算管理服务,充分利用云计算在资源的组织、检索与共享等方面所具有的强大优势,增强新业务功能,寻求新的创新平台。
(3)以用户需求为指导方向
对于售票系统来说,云计算最大的价值在于让售票员专注于自己的业务,发挥IT的最大效益,降低管理成本,减少风险,并进行全球性的更大范围的合作,以提供更优化的服务。售票系统应借助各类云计算解决方案,将本点的资源和来自其他区域的数字化售票厅整合在一起,组成更大规模的云,实现分布式、合作和智能化的信息处理。这样,通过虚拟服务器用户随意通过一个入口就能检索售票系统所有节点的信息资源。
8 结束语
虽然云计算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能完美地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其已成为下一代IT 的发展趋势。目前,云计算的广泛普及和深入应用已经变得呼之欲出。时代的需要为云计算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其前景从IT巨头们,例如Google、微软、IBM等的动作就可以看出来。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云计算系统投入使用,国内IT行业应该加强对云计算的研发,力争尽快将其推上一个新的阶层。
参考文献:
[1]张为民,唐剑锋,罗治国等.云计算:深刻改变未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李开复.云中漫步――迎接云计算时代的到来[EB/OL].Google黑板报,(2008-05-09)[2009-05-11].
[3]王昊鹏,刘旺盛.虚拟化技术在云计算中的应用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3):1554-1565.
[4]孟静.云计算[J].中国信息化,2008.
网络转型也带来对于大规模处理信息的需要求,自从Web2.0的概念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变,网络已经改变了原有的"联系紧密,维护成本居高不下,承诺义务较高"的现状,逐渐发展成为维护低成本,承诺义务低的模式。传统网络金字塔式的系统,对于网络应用提供商和运营商而言,有着过于显著的弊端,像人员繁多,利润偏少,可利用的网络服务范围也过小,这种严重的不平衡给网络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而云计算也应运而生,用户可以利用云计算的平台为现有的服务迅速构建系统,并且依靠着云提供商的维护服务,可以专注于系统的开发与完善。
2 云计算基本定义
Google首先提出了云计算这一词汇,随之而来便是各种的云服务和云平台,比如像,MapReduce 、HDFS、Eucalyptus、Chubby、Bigtable、App Engine等等,与云计算有关的平台有很多,与其有关的定义也很多,Ian Foster等人就在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出云计算的定义:"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
IBM也给云计算归纳出一个定义,即"云计算是一种新的计算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数据应用以及IT中的各种资源均以服务的模式交付用户使用。用户想要得到这些服务。需要通过网络来访问,云计算可以动态的创建高度虚拟化的资源为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云计算就是系统资源虚拟化的最高境界。"
3 云计算基本特点
(一)自助服务性
云计算是一种虚拟化的技术,这种虚拟技术把物理平台隔离开来,在用户面前的就只有客户端接口,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要求,来选择不同的接口,在这一过程中,用户并不需要和云计算的平台后面的服务商进行接洽,探讨一些关于服务器时间、存储、运行等各个环节的问题,更没有必要人工去与提供商进行交流,云计算是一种基于自助化的服务,这些服务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消费者可以十分灵活的来运行平台和进行计算,也不需考虑硬件问题和基础设施问题了。
(二)广泛访问性
广泛访问性主要就是指,云计算的用户、消费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对网络进行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的访问,这种访问一般是建立在标准机制基础之上,借助网络,来达成大小客户平台的访问进程。之所以云计算可以提供如此便捷的访问服务,也要归功于本身的特性,云计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超级计算机,或者是集群技术网络的一个集合体,在内或是在外,它们之间都有着必然的联系,形成的这种平台有着超大规模性和超强计算性,云计算已经超过了传统的超级计算机和集群网络技术的专业限制性,它拥有着更为全面的服务特性和规模,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的进行各种方面的访问。
(三)资源池共享
云计算还向用户和消费者提供了独立划分的资源池,可以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来进行不同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的分类,然后再以多租户的模式供应服务。对于用户来说,这些资源池的划分的是滞准确性都于其无关,但是用户可以知道这些资源池的一些作用,我们可以较专业的称之为行政区或叫数据中心的效用,像存储、计算、处理、网络、宽带服务等功能和数量等。应用云计算的网络模式,只需要有一份数据和信息资源,在云计算的各个端口,将所有用户的电脑、或电子设备相连,那么就可以实现数以百万计的用户都在一定的时间内同步任何的信息的可能性。当然这种连接也必须是有一定访问权限的基础上进行的。
(四)弹性快速
云计算可以很快速的提供资源和释放资源,对于云用户来说,只要购买云计算的服务,云计算都会提供无限大、无限量的资源,而且随时随地的可以提供任何量化式的服务。云计算可以为客户提供所有的节点和服务,甚至是节点增删服务。如果问题出现,为了保证服务的常态性,云计算的节点通常都进行故障置换,把这一工作和服务交于其它的节点进行完善。云计算的这种特性具有快速、自助、弹性的特征,甚至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快速地向外释放和扩散。
(五)服务可计量
云计算对于客户提供的服务是具有可以计量的特性的。通过过于服务的计量来进行动态的自动监控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等。这种服务可以被测量、监控、控制,服务的提供商只需要向客户列出不同服务的报表,客户可以根据所出的列表进行服务购买,就可以实现即买即用。这种测量一般也只是一种抽象性的特征,它对于资源的使用、优化有着监督和控制作用,并且它所提供的也是透明的服务,这种特性促使云计算的访问性、服务性和资源配置性更具有其它处理平台所没有的优势。
(六)数据安全可靠
云计算是安全和可靠的平台,这就要求云计算平台的信息必须具有安全和真实、可靠性。作为数据的存储中心,当数据丢失、破坏、黑客篡改、病毒侵入的时候,客户并不需要为此而担心。这种存储并不像客户自己的电脑,当使用时如果数据丢失将很难找回,如果黑客或是病毒入侵就更难以恢复,在云计算的使用过程中的存储或是服务过程中,平台把数据已经已经保存在了网络上,形成数据副本,由另外一端的云计算团队进行管理,当数据丢失就可以轻松地在云计算中找到其原来的信息和内容。这种服务不仅可靠性高,而且相对平均利用率也较大,不需要消耗太多的资源,就可以让云计算的客户和使用者享受到安全、优质、可靠、稳定的服务。
(七)客户端需求低
云计算对于客户具有零要求的起点,只要会用计算机就可以实现云计算平台的实用。云计算平台有专业的人员对网络、硬件、软件甚至是文档等进行最为专业的维护、管理和更新服务。任何一个电脑的初学者,可能都会遇到一些电脑技术和软件上的问题,例如,当一个使用者想要下载或是安装电脑软件的时候,就会面临着软件更新、杀毒下载、硬件和软件升级等问题,而对于一个初学者,这些问题堆积在一起就无形变成了一个大麻烦和大困难,使本来就是"菜鸟"的使用者一头雾水。如果此时,使用者应用的是云计算浏览器,就可以直接登录云浏览器,享受到最优质和全面的服务,甚至使用者能够在云的另一端对文档进行编辑和存档; 也可以与朋友共享信息,云计算都可以实现所有问题的解决和帮助服务。
参考文献:
[1]邓倩妮,陈全.云计算及其关键技术[J].高性能计算发展与应用,2009.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5-0000-02
一、引言
在云计算大行其道的今天,基于云计算的应用在各行各业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教育行业,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中,基本都面临着各个教学、管理系统之间的交流和互操作问题以及机房建设成本过大的问题,提高校内系统的可重用性和硬件资源建设效率已迫在眉睫。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云计算的相关概念
(一)云计算的定义
由于目前人们对云计算的认识还在不断发展变化,关于云计算的定义有很多种,不同的组织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定义。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云计算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服务方式和易扩展的方式获取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这些服务可以是信息技术各方面应用、互联网应用等,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务。
从狭义角度来看,云计算是指通过网络方式以按需、易扩展和付费的方式,利用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获得所需的资源(硬件、平台、软件等)。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1]。
(二)云计算的关键性技术
云计算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很多计算机技术的革新,比如说;计算机硬件的高速发展、面向服务架构(SOA)的广泛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虚拟化技术的成熟、并行计算的加入和Web2.0技术的流行和广泛接受等。对于云计算来说,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就是虚拟化技术[2]。
(三)云计算的原理
云终端用户通过交互界以互联网为媒介面向“云”,发出计算或存储等服务请求,“云”通过自我智能管理处理用户的服务请求,整个运行和处理过程用户不需任何了解,只需要接收处理结果。整个运行环境的管理与维护也不需要用户参与,由云服务提供商云进行。从技术角度来看,云计算由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发展而来,在他们的基础上形成了可商业化运行的系统。
三、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校园架构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思路
随着云技术的发展壮大,整个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心将倾向于云平台的接入、应用,减少学校IT硬件方面的投入,形成办公、应用以SOA技术为基础和基础设施接入以云技术为核心的双轨并进体系。而当“城市云”或者更好的云平台的引入以及接入云平台费用的进一步降低,学校大部分的办公、应用系统也可以通过统一接口直接转移到运营商的以SOA为基础的SaaS平台,学校仅保留核心数据系统等的管理,其他绝大部分应用、平台或基础设施都交由云解决,最终形成为学校大部分的信息化资源都转移至利用SOA技术设计的云平台,辅以少量内部核心数据平台的格局。
(二)数字化校园架构设计
根据学校现状和以后建设需求,基于SOA和云计算技术,现对学校数字化校园系统的框架做如下图1所示设计[3]。
信息服务层:本层包括服务展示和服务中心二部分。服务展示部分是各类人员接入数字化校园系统的入口,通过一站式服务中心,不同身份的用户可以接入各自需要的服务;服务中心部分通过SOA技术来设计云服务中的软件即服务SaaS部分,服务中心中的各种流程服务设计是整个系统设计的重点内容。
业务系统层:包括校务管理中心、资源管理中心和文化生活中心三部分。校务管理中心主要负责教务、学生、办公及财务等系统的管理;资源管理中心负责学校学术、教学、图书和档案等资源的管理;文化生活中心主要为教师和学生的文化生活提供例如论坛、微博和短信等服务。
基础服务层:包括校务中心平台、权限认证平台和资源管理平台,还有数据支撑和软件支撑。各类平台的实现可依赖于云计算平台即服务PaaS技术,数据支撑为各类服务提供数据支持服务,软件支撑为系统整体设计提供软件开发平台。
基础设施层:现阶段基础设施层的硬件系统和网络系统包括机房硬件设备、服务器和交换机等,设备主要依靠学校自行投资建设。当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技术成熟,可以把硬件及网络支撑移植到云平台。
(三)数字化校园架构实现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可以通过SOA技术和虚拟化技术实现架构设计。
门户访问层
最终用户访问的界面,通过本层,用户获得相应用户接口服务。
业务流程层
本层包含许多具体应用系统,这些应用系统组合成了学校的整体数字化校园系统。每个应用系统包含多个业务流程,而业务流程指由下层的多个服务按照一定顺序组合而成,来完成一系列与业务相关的服务的集合。也就是说,业务流程可以看作更大的服务,它的调用方式也和服务的调用方式相同。
业务服务层
基础服务层是整体结构中最为重要的一层。本层的多个服务都可以被查找并调用。服务使用者可以通过服务接口调用服务。运行时,服务的功能由对象层来实现。服务可以组合成大的服务(业务流程)也可以独立存在,成为具体系统中的某个功能模块。
在现阶段数字化校园系统整体结构中,基础服务层又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公共服务,这一类的服务由本学校公开给外部用户所使用;第二类,内部服务,这类服务一般完成一个具体的服务操作,可能被公共服务调用,一般不会公开给外部用户直接调用和查询;第三类,技术功能服务,这类服务主要完成一些底层技术功能。
组件层
组件层包含现有系统已经实现的组件和新的组件,这些组件比服务颗粒度更细。SOA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并基于服务的集成技术来集成对象,直之成为特定服务的一部分。
信息集成与数据层
这一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层。一方面,服务的调用者可以通过服务集成、服务注册、服务来访问特定服务(当服务较多时可以使用ESB);另一方面,本层还提供服务监控和服务管理,服务监控保证服务的性能和可用性,而服务管理主要保证云服务达到安全的质量标准。
基础设施层
本层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体系架构所需要的具体技术标准;2.网络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平台;3.网络通信设备交换机、路由器以及服务器。现阶段主要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保证上面各层设计完成。随着云计算技术在高校的应用推广,基础设施层可以利用IaaS技术实现云上托管,也可以利用桌面虚拟化技术实现机房集中式管理。
四、结束语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实现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是教育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和推动力。本文针对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云计算技术,对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提出了架构建设思路。
参考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信息数据量在近年来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跨入了大数据时代。我国各行业都积极应用了云计算以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如电信、医疗、金融等领域的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已经投入实际应用,审计领域也应与时俱进,尽快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本文以供电企业为研究标的,结合电力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探索和构建一个适合供电企业的“云审计”框架。
一、关于云计算与云审计的基本概念论述
“云计算”一词源于Google等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处理过程,于2006年在国际搜索引擎大会上首次提出,以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给出的定义较为权威: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云审计”是基于云计算而产生的,可以认为“云审计”就是在审计工作中运用云计算的概念和技术。“云审计”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以审计工作为服务目的,“云审计”的应用是为了使审计师减少简单的计算劳动,提高审计效率;二是以云计算为技术手段,利用云计算技术升级和优化现有的审计方法。
随着近年来供电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服务器的后台数据也越来越多,而审计师配备的个人电脑是无法满足检查这些数据的需求的。数据库中一个简单的操作指令可能都要在个人电脑上花费十几分钟甚至数个小时。而“云审计”技术却可以很轻松地解决这些问题
二、云审计系统的框架构建
(一)云审计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云审计系统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国际上暂时还没有给出一个比较准确和完整的定义。为方便研究,本文基于信息技术现状和审计实际应用,对云审计系统的概念进行初步阐述:云审计系统是基于所获得的数据,根据审计对象的基本特性,通过设定计算、判断和限制条件建立数学或逻辑表达式,用于对审计目的进行验证的过程。云审计系统主要有五个特点:
1.审计网络自助服务。审计自助服务免去了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在数据获取上的沟通,使审计师能自行获取所需数据,并设定疑点检查条件;2.高带宽网络。多个审计师可以在不同的地点获取同样的数据,在网络速度上不会受到影响;3.审计数据资源池。审计师可以将得到的所有数据上传至“云端”,形成审计数据资源池,共享给有相关权限的其他审计师;4.审计弹性架构。使审计师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权限认证后登陆系统获取资源;5.可度量服务。为审计系统提供自动化的监控,并记录审计师的工作过程,包括审计方法、程序和证据获取手段等[1]。
(二)云审计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在理论基础方面,国际上关于云计算系统的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完备,国内云计算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也十分迅速,为云审计系统提供了充分的先决条件。在技术方面,实施云计算的各种技术方案体系已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投入应用,供电企业的审计信息化也有相当坚实的基础,完全可以借鉴其他行业在云计算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在成本方面,云审计系统的部署费用并不高昂。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现有条件加以升级和改造,不需要全部更换。用户端也不需要更换新的设备,凡是能打开浏览器的电脑、平板电脑甚至智能手机都可以登陆云审计系统[2]。
(三)云审计系统的数据处理流程
基于大数据背景,云审计系统可以将各供电企业的审计数据整合为海量的审计资源池,构成审计数据的采集、导入、分析、展示平台,使审计业务流程转化为数据处理过程。
1.云审计系统的数据采集
云审计系统的数据采集方法必须非常全面,充分考虑审计数据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异构性。常见的数据采集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复制采集,从被审计单位导出数据库信息或整个数据库的备份,用移动硬盘或U盘拷贝的方式,上传到云审计系统进行处理;另一类是在线采集,与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系统制定标准的数据接口,不间断地连续采集业务数据,实现对业务流的动态监控。在线采集方式具有时效性强、响应速度快的优点,今后将成为主流的数据采集方式[3]。
2.云审计系统的数据导入
在供电企业各类业务系统的海量数据中,数据之间的结构和类型千差万别。在进行分析之前,应先将这些数据有效地导入系统,把重要数据如重要指标、近期变化数量等置入高性能存储器中,把不常用的次要数据置入一般存储器,并去除不需要的冗余数据。
3.云审计系统的数据分析
云审计系统中集成了大量审计分析程序,利用分布式计算集群对海量数据进行各种分析和分类统计,以满足审计师的分析需求云审计系统的数据分析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审计分析程序的可构造性。各种审计分析程序以模块化的方式提供给审计师,可以进行任意调整。二是注重对数据的全面分析。在大数据处理时代,抽取样本检查和全部数据检查这两种方式,在云审计系统面前的区别,只不过在时间上相差数秒钟或数分钟而己。三是注重数据之间的关联度分析。在以往的审计中,对被审计单位工作数据的检查,只是对特定的业务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和复核[4]。
4.云审计系统的数据展示
数据展示将实现可视化,能够直观地将数据的特点、变化和疑点呈现出来,将难以阅读的原始数据转变为界面清晰、易于理解的图表。进而使审计师能够与这些能讲故事的数据进行交流,对数据处理结果进行多维度分析,从中找到审计问题出现的基本规律和深度原因。
参考文献:
[1]王鹏.云计算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7-0066-04
引言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给各国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其影响至今尚未消除。世界各发达国家为了摆脱经济困境,积极致力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占领未来全球竞争的制高点。其中,云计算产业同智慧地球、物联网等概念一起迅速成为全球各界的关注焦点。云计算产业的发展能够节约用户数据中心建设费用、计算机软硬件购置费用,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信息的高度共享,因而,云计算产业被视为信息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革命性变革之一。
目前,中国的云计算产业发展正处于快速成长期,预计在2015年之后将进入成熟期,云计算模式将会被广大用户接受[1],未来市场非常广阔。中国各级政府、电信基础运营商和云计算应用开发商纷纷向云计算产业进军,以便在新一轮技术发展浪潮中抓住战略机遇,占据国际产业分工制高点。基于此,本文在对云计算、云计算产业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进行了云计算价值链与服务模式介绍,归纳与总结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主要制约因素,并为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云计算与云计算产业相关概念
(一)云计算的定义
尽管云计算概念进入人们的视野已经有一段时间,不少国际IT企业如IBM、Google、Amazon等也纷纷从各种角度诠释云计算。但云计算至今尚未出现确切的定义。
维基百科(Wikipedia)认为,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新方式,通过互联网上的异构、自治的服务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按需即取的计算。中国赛迪顾问认为,云计算是一种IT资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硬件、平台、软件及服务等),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眼中是随时可以获取、按需使用,随时可以扩展、按使用付费的。
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云计算是一种信息技术资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计算机软硬件与数据处理等功能可以作为一种商品在网络上进行流通,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所需的相应资源;同时云计算也是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云服务提供商将资源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按需的服务形式。
(二)云计算产业
业界专家对云计算产业的概念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现有研究只是形成了对云计算产业的产生路径、基本特征和范围形成了一些基本看法。
关于云计算产业产生的路径,祝小云(2011)认为,云计算产业由传统的IT产业、通信产业、广电传媒和互联网产业相互融合产生[2]。云计算产业对传统产业技术和资源实现了整合,因而具有具有资源整合性和垄断行的特征。
笔者认为,云计算产业是传统的计算机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相结合的产物,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提供云服务,具有强大的汇集整合资源能力,为社会各个部门提供软硬件资源与信息处理能力的知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云计算产业价值链条与服务模式
(一)云计算产业的价值链
一般认为,云计算产业价值链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运设施提供商、云平台提供商、云应用开发商、云服务运营商以及云系统集成商云计算产业价值链如图(见图1)。由此可以出云计算产业价值链涵盖了诸多传统IT产业,包括从芯片、服务器、PC、网络设备、存储等硬件设备,到平台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厂商,到IT服务运营和外包服务商,再到电信运营商,最后面向政府、企业、个人用户。
(二)云计算产业服务模式
根据目前国内外云计算发展实践,云计算产业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种服务模式,即IaaS模式、PaaS模式以及SaaS模式。其中:
1.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设施服务模式。该模式主要为用户提供基础性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用户可以通过Internet获得相对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服务,其典型代表产品是亚马逊的AWS(Elastic Compute Cloud)。
2.PaaS(P1atform-as-a-Service):平台服务模式。该模式主要是指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以SaaS的模式提交给用户。软件开发者可以在这个基础架构之上建设新的应用,或者扩展已有的应用,同时却不必购买开发、质量控制或生产服务器。其典型代表产品有的、Google的App Engine和微软的Azure(微软云计算平台)。
3.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服务模式。该模式面向用户提供简单的软件应用服务以及用户交互接口等,如同一种软件分布模式,是最成熟的云计算模式。其典型产品有、NetSuite、Google的Gmail和等。
三种云计算产业服务模式由低到高构成了一个完整体系,从不同层次上为用户提供资源服务(见图2)。
尽管PaaS、IaaS和SaaS模式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尽相同,但是其核心经济目的是一致的:都是采用外包的方式,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管理、维护服务器硬件、网络硬件、基础架构软件和/或应用软件的人力成本。从更高的层次上看,它们都试图去解决同一个商业问题——用尽可能少甚至是零的资本支出,获得功能、扩展能力、服务和商业价值。当某种云计算的模式获得了成功,这三者之间的界限就会进一步模糊,成功的SaaS或IaaS服务可以很容易地延伸到平台领域[3]。
三、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现状
(一)云计算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中国云计算产业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计世资讯提供了一种包含搜索引擎与网络游戏的口径较宽的统计数据,认为2009 年云计算应用的市场规模已达403.5 亿元,比2008 年的315.2 亿元增长了28%。另外,根据赛迪顾问的统计结果,2009 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为92.23 亿元,比2008 年增长26.85%。根据赛迪顾问2012年的《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初步估计2012年中国云计算产业市场规模为606.78亿元,相对于2009 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92.2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7.4%。由此可可见,中国云计算产业正处于市场起飞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二)云计算服务模式相对单一
云计算服务分为硬件层的基础架构云(IaaS)、平台云(PasS)和软件应用云(SaaS)三个层次,从长期来看,在云计算的产值中应该呈现均衡发展的格局。但是,中国目前云计算产业服务模式比较单一,大多数的云计算服务主要以PasS和SaaS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在IaaS层则主要依赖于技术实力强劲的IBM、谷歌等国际公司。计世资讯的研究提供了云计算应用的细分市场结构,其中,以软件即服务(SaaS)为代表的云应用服务所占市场比例最大,是目前云计算服务的主要方式。2009 年,SaaS 在云计算服务中所占比例为87.8%,平台即服务(PaaS)所占比例为11.8%,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所占比例为0.4% [4]。这表明,中国云计算基础设施与基础服务领域非常薄弱,对国外企业的过度依赖很有可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受制于人。
(三)云计算产业布局缺乏统一考虑
尽管云计算服务在中国尚未真正全面普及,但是国内地方政府对云计算产业表现出了高度的热情。各地纷纷建立云计算中心,投入相当高,动辄是几千万或者是上亿元;初步统计,中国正有超过20个城市将云计算作为重点发展产业,例如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很多省市都结合自身特色,推出了各自的云计算发展战略。这种一哄而上的云计算产业发展局面已经严重偏离了云计算的本质。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云计算中心吗?这些云计算中心真的能够高效地为我们提供服务吗?大多数的云计算中心建设项目不但未能对已经过剩的计算资源进行整合和高效利用,反而演化成为重复建设、重复投资,从而造成更大规模的IT资源浪费。
因此,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来发展云计算产业,需要从国家层面上统筹协调、统一考虑,参考各地实际需求来布局,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四)公有云难以“落地”
公有云是云计算服务的一种形式,在美国和世界很多地区已经大范围普及,对政府、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然而公有云在中国一直难以“落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客户接受程度。根据埃森哲公司对100 多位IT 高级管理人员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已开始探索使用云计算,但在态度方面依然谨慎,目前更倾向于创建私有云,而不是使用公有云服务,只有不到20%的受访企业在使用公有云服务,构建和运行私有云平台的比例要更高,愿意把核心应用委托给云服务商的用户极少[4]。另一方面,则是发展环境不成熟。机房基础设施、网络环境以及政策管制等都是公有云发展的绊脚石,国际上成熟的云服务比如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Rackspace等移植到中国困难重重;国内土生土长的阿里云和盛大云等,不仅面临政策上的限制,也面临很多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
四、制约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影响云计算产业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问题,也是云计算服务用户所关注的首要问题。云计算安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客户层面的数据安全问题。这些问题表现为计算系统问题造成的数据丢失、黑客攻击隐私泄密,以及竞争对手通过非法手段窃取商业秘密等。另一方面是国家方面的数据安全问题。公有云计算环境下可能导致有关国家经济、军事、政府部门的敏感数据以及科研成果失窃,从而威胁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安全。云计算中的数据对于数据所有者以外的其他云计算用户是保密的,但是对于提供云计算的商业机构而言确实毫无秘密可言。面对这些潜在危险,商业机构和政府机构选择云计算服务、特别是国外机构提供的云计算服务时,考虑到安全问题不得不放弃云计算服务。
(二)标准问题
标准问题是云计算产业发展中的又一个关键问题。这个问题首先表现在国际统一标准的缺位。虽然目前云计算在国际上已成为标准化工作热点之一,但多个标准化组织互有交叉和重复,云计算标准还处于草案规划阶段,国际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云计算标准体系。另一方面表现为在国内云计算的标准工作刚刚启动,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相比较严重滞后,在标准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总体来说,云计算服务标准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产业的健康发展,只有通过一致的标准才能使得云计算的应用更加广泛。
(三)人才问题
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中的人才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软硬件人才在数量上供不应求;二是质量结构不合理,缺乏多层次、复合型、交叉型、国际化的综合人才。 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是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目前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得大学生们缺乏创新的基本思维方式,创新型人才极度匮乏。其次是人才竞争问题。对于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国际大公司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和吸引力,优秀的毕业生首选外企工作,进一步加剧了中国云计算企业人才短缺困境。
(四)网络带宽问题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络的应用,网络的是否流畅直接决定了云计算服务的质量。足够高的、可靠的、低成本的、容易获取的带宽资源,是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和国际上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较中国互联网带宽差距较大,根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中国宽带用户调查》报告,“网民使用的实际宽带下载速率,低于运营商提供的名义宽带速率,超半数用户上网平均速度达不到标定速度”,“使用4M宽带的用户中,平均速度在400KB/s以下的占91.2%;使用2M宽带平均速度在200KB/s以下的占83.5%;使用1M宽带在100KB/s以下的则占67.6%”。云计算环境下,数据交互大幅度增多,互联网流量呈几何式增长,会给本来就发展滞后的互联网进一步增加服务中断、网络延迟等问题,从而严重制约云计算产业的发展。
(五)资金问题
云计算产业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高技术产业,传统的融资渠道难以满足云计算企业的资金需求,必须依靠风险资本的运作来推动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可事实上,中国目前扶持高技术企业技术转化的环境还不成熟。在美国,一项创新技术很容易获得风险投资顺利地实现商业化;但是在中国,同样的技术却难以获得风险投资。资金问题也将会严重制约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在对云计算产业相关概念界定以及云计算产业价值链和服务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现状,认为中国云计算产业市场规模发展迅速,但是存在服务模式单一、布局相对缺乏统筹考虑、公有云客户发展滞后等问题,而安全问题、标准问题、人才问题、网络带宽问题以及资金问题是制约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关键因素。
(二)对策建议
1.关于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首先,政府要积极制定云计算产业发展政策,构建宽松的发展环境。例如制定相对宽松的政策和标准,细化云安全、云可靠性和市场准入机制。 其次,提高中国网络基础设施的质量,尤其要提高中国宽带网络的速度和可用性,做好最基本的云计算产业发展保障工作。再次,政策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推动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例如重点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以及云计算产业的相关项目;政府率先应用云服务,支持诸如“政务云”、“公共服务云”的建设,起到行业表率和带动作用。 最后,做好国际对接工作,构建宽松的云计算产业发展国际环境。例如,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上云计算相关产业政策和标准的起草,确保中国具有与国际接轨的相关政策与标准;鼓励中国企业和国际领先企业交流、合作,吸取国际云计算应用和服务的成功经验,避免中国企业在发展道路上走弯路。
2.关于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首先,云计算企业要致力于云计算理念普及,提高用户云计算接受程度。云计算企业可以借助于各种技术论坛、产业峰会、高峰对话等活动,向潜在客户展示先进技术理念,可靠、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不断扩大企业在中国云计算应用领域的影响力,培育潜在市场。其次,中国云计算产业要形成云计算产业战略联盟,壮大中国云计算产业实力。云计算产业企业可通过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形式,解决行业发展的共性问题,例如,为云计算产业发展提供策略、规划及政策建议,积极维护联盟的合法权益,引领行业自律发展等。最后,积极开展云计算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中国云计算产业还在发展初期,成功的云计算应用案例还不多,经验与技术的等方面都不成熟。可以借鉴国外政府、交通、教育、物流、制造、流通等各个行业的云计算成功应用案例,为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 房秉毅,张云勇,程莹,等.云计算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J].电信科学,2010,(8A):1-5.
对私有云的基本理解是,为一个客户单独使用而构建的,提供对数据、安全性和服务质量最有效的控制。私有云建设方拥有基础设施,并可以控制在此基础设施上部署应用程序方式。私有云的典型实施是商用硬件虚拟化内部,再添加应用服务层。
在云计算从概念日渐落地过程中,有不少机构对私有云情有独钟。据悉,光大结合目前技术发展趋势和自身情况,考虑到云计算具有弹性敏捷部署、资源池化、灵活调度等特点,光大选择进行私有云规划,推动IT服务转型。
虽然,在云计算技术领域一直有公有云、私有云之争,并有人认为,在强调互联互通、开放交换互联网文化中,区隔出来、服务单个公司的私有云将不会是云计算主流框架。
但在目前云计算发展状态下,选择私有云有更多深层次原因。目前,监管部门并没有运营云的专门法律法规,公有云的使用缺乏必要保障。另外,目前能提供公有云服务的机构数量有限,其收费方式等也仍处于相对模糊状态。且公司机构在开始推进云计算初期,一般都会习惯性地选择私有云,在私有云领域探索较早,积累的经验也较多。因此,在继续推进相关项目时,也多顺势选择私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