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模板(10篇)

时间:2024-02-24 09:51:0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

篇1

货币的时间价值也称资金的时间价值,是经济及财务管理学科的重要理论之一,指不同时点上数量相等的货币资金的实际价值不等。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包含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减少,即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资金比未来等量的货币资金具有更高的价值

货币时间价值的客观存在不仅在理论界得到了公认,而且其产生的作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现实生活。众所周知,20年前的100元钱和现在的100元钱的购买力显然不同。因此,掌握货币时间价值规律,研究其产生的根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当前理论界对货币时间价值根源的几种解释

对于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根源,理论界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研究,也存在不同的认识,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

1.认为货币资金周转使用后产生增值是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根源。

此种观点认为,货币资金被当做资本进行投资时,通过资本运动形式进入到生产领域,从而创造出了价值。通过资本循环运动最终使原来的货币资金产生了增值,这就是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根源。

2.认为通货膨胀的存在是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根源。

此种理论的主要观点是,通货膨胀使货币的购买力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量的货币所包含的价值在减少。因此,要保持货币原来的购买力应该使其增值。这种由通货膨胀导致的货币购买力下降,客观上要求货币保持购买力的内生动力是货币具有时间价值的根源。

3.认为机会成本的存在是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根源。

此种观点认为,货币的持有者推迟了消费,而将货币用于了其它用途。对于货币持有者的这种推迟消费的行为应该给予补偿,推迟消费的时间越长,应该给予的补偿就越多。因此,这种补偿客观上要求货币应该增值。这就是产生货币时间价值的根源。

二、当前货币时间价值根源理论的局限性

货币时间价值存在的根源确实比较复杂,再加之受到客观研究条件的限制,上述理论再解析货币时间价值根源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资金周转使用后产生增值是资本保值增值属性的内在要求,只是其时间价值在经济意义上的体现,而不是货币产生时间价值的根源。这种理论认为,货币只有通过资本循环运动才会产生增值,即才具有时间价值;储存起来或者没有参与使用的货币是不具有时间价值的。很显然,在广义的经济生活中,所有的货币都具有时间价值,因为存在家里的现金要贬值,就恰恰证明存在家中的现金具有时间价值。因此,参与资本运动的货币才具有时间价值是具有局限性的。

2.认为通货膨胀是货币时间价值的根源也是不完善的。通货膨胀和货币时间价值一样,只是现象不是本质,其原因是包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内的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现代信用社会,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在某些时期,相对范围内,通货膨胀是负的,或者说是通货紧缩状态,而货币的时间价值是不能反向的。因此,通货膨胀不是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根源。

3.资金的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上一般指的是因资金用于了某种用途而放弃的其它用途,而在放弃的用途中起最大作用的用途带来的价值就是其机会成本。很显然,按照机会成本的定义,货币资金因用于某项投资后而放弃的其它投资带来的收益就是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根源是不合理的。因为,货币用于了投资等其它非消费用途,从而推迟消费,就产生了推迟消费的机会成本,导致了时间价值,显然是不具有说服力的。可见,机会成本可能是影响货币时间价值的一个因素,甚至可以理解为,机会成本是货币的时间价值的组成部分,而不是时间价值产生的根源。

三、货币时间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及衡量

从量的规定性来看,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可以理解为资金的社会平均使用价格,是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的利润率,表现为利息率。马克思对利息的来源和本质问题做过深入的研究。他的主要观点是:利息以货币转化为货币资本以及货币资本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为前提条件。利息来源于利润,利息的本质同利润一样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因此,从形式上看,利息率是借贷资本的价格,也就是说,利息率是货币时间价值的外在表现。因此,在忽略通货膨胀及风险的条件下,通常以利息率来衡量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

四、对货币时间价值根源的再认识

讨论货币时间价值,追溯其源头,笔者认为货币时间价值形成的根源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即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正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才使货币产生了时间价值。

1.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总财富增加。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财富的增长客观上要求单位货币包含的价值含量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提高。而当货币供给量随着社会财富量同比增长时,单位货币包含的价值量虽然没有变化,但是其对于微观个体的购买力相对下降,这就客观上要求其增值,以保持其相同的购买力,于是产生了货币时间价值。

2.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同一产品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缩短,一定单位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增加,其对应的单位货币所包含的价值也就增加。比如,原来生产A产品需要2小时,设与2小时对应的货币为1元钱。当社会生产力提高后,生产A产品需要1小时,那么1小时计应对应2元钱,即2小时对应4元钱。因此,货币产生了时间价值。

3.生产力发展,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人类消耗的必要物质财富所占比例不断降低,可支配的社会总财富就以加速度递增并积累,使与之匹配的货币总量不断增加,为保持单位货币的价值含量不变,客观上要求货币增值,这一点也就是马克思对资本的本质属性的解释。

综上所诉,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根源是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所致。因此,客观理性的认识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根源,有助于更好的研究和制定货币政策,完善货币制度;为利用货币时间价值规律指导现实生产生活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郭晓晶等.金融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2

自2005年中国政府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受国内和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和货币供求关系的影响,未来人民币汇率可能与现行汇率产生较大差异。

截至2011年,东航业务跨越多个国家和地区,收入中外币金额不断增加,面临着外汇风险。本文着重分析东航流动资产项目,选取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强的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项目为例来分析汇率变动对其影响。下面所选取的数据来源于东航2011年报,数据单位统一为千元。

一、货币资金项目分析

如果2011年年度会计报表编制的时候,由于2011年12月31日人民币汇率与前一报表日不同,因而会产生会计报表折算差异。即由于汇率的变动,现行汇率(2011年)与初始汇率(2010年)的变动,使得以外币计价的货币资金折算为本币之后与初始的报表产生折算差异,即会发生折算风险。表1中显示东航2011年折算风险暴露约为3亿,即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使得货币资金在报表日的本币价值减少了大约3亿。

二、应收账款项目分析

我们同样使用分析货币资金中外币金额的方法来分析应收账款中东航的折算风险暴露状况。表3中显示东航2011年的折算风险暴露约为0.17亿,即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使得货币资金在报表日的本币价值减少了大约0.17元。另外可以看出,应收账款中外币所占比重合计为21.97%,其中日元、美元、欧元分占6.38%、5.54%、10.06%。

从表4可以看出,外币中美元占两科目合计总额的比重最大达到7.47%。

三、流动资产外汇风险管理

汇率的波动会对资产项目中的很多科目造成影响,其中流动资产可以说首当其冲。下面将结合上文的分析,对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外汇风险管理进行说明。

(一)货币资金外汇风险管理

由于货币资金的变动与其他资产负债项目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一般上市公司对货币资金的外汇风险管理都是在控制和管理好其他项目的外汇风险之后作为最后考虑的项目。例如,应收账款的收账、存货等各种资产购置的货币性支出,短期负债和借款利息的偿还等都会影响货币现金项目的数额大小。

对货币资金的外汇风险管理主要涉及会计风险的管理范畴。但是由于会计风险的套期保值会与交易风险的保值目标冲突。因为交易风险暴露会对实际现金流量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认为交易风险暴露要比折算风险暴露重要得多。也就是说,以产生交易风险暴露作为代价来减少或消除折算风险暴露是不合算的。因为折算过程不会对申报货币现金流量产生直接影响,只有当暴露在外汇风险中的资产被出售或清算时,才会对净资产产生真正的影响。另外,考虑到东航公司外币货币资金所占比重较少,故综合而言不建议对该项目进行套期保值操作。

(二)应收账款外汇风险管理

由上面的分析知,东航外币应收账款所占总应收账款的比重为21.97%。有必要进行套期保值。

常用的规避应收账款外汇风险的金融交易方法可以分:远期、期货、期权、BSI法、LSI法。一般来说,外汇期货和期权风险较大,是投资机构使用的工具。从财务报表可知,东航采用的是较为保守的通过出售外币远期合同进行套期保值。这种方法使得东航固定了外汇成本,无需缴纳保证金和支付期权费,对东航追求稳定性的公司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保值方法。而考虑到借款手续的复杂性和时间可能过于长久。而通过折扣要求对方提前支付,可能还需具体折扣额进行交涉,因此BSI法、LSI法对东航来说还要看具体情况进行采纳。

四、结论

从两科目总体来说,美元是其最大的外币资产,因此美元汇率的波动必然给公司带来大的汇兑损益。因此美元应该列为其流动资产中重点套期保值的币种。分开来看,货币资金外币中,除美元外,其他币种占比较小,而在应收账款中,日元、美元、欧元都占有一定的比重。而与货币资金比应收账款面临的外汇风险较大,因此综合来说东航对其他外币汇率风险也应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货币资金 持有量 模式

一、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目标

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目标就是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货币资金的同时,尽可能地节约资金,减少其持有量,而将闲置的货币资金用于投资以获取一定的投资收益。这样,既能满足企业日常的货币资金需求,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又能充分利用闲置的货币资金,增加企业的收益。货币资金的管理目标就是要在降低企业风险与增加收益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确定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提高资金的收益率。

二、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的确定模式

货币资金是企业主要的支付手段,又是一种非盈利性的资产。货币资金持有不足,则可能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货币资金持有过多,则会降低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因此,企业确定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确定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主要采用现金周转期模式、成本分析模式(重点介绍)、存货模式和随机模式。

(一)现金周转期模式

现金周转期模式是从现金周转的角度出发,根据现金的周转速度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

现金周转期是指从现金投入生产经营开始,到最终转化为现金的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三个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将原材料转化成产成品并出售所需要的时间;应收账款周转期,指将应收账款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即从产品销售到收回现金的期间;应付账款周转期,从收到尚未付款的材料开始到现金支出所用的时间。现金周转期的计算公式:

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最佳现金持有量=(公司年现金需求总额/360)*现金周转期

(二)成本分析模式

成本分析模式是根据现金有关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运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只考虑持有一定量的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及短缺成本而不考虑管理费用和转换成本,在这种模式下最佳现金持有量就是持有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与短缺成本之和最小时的现金持有量。

第一:机会成本

现金作为企业的一项资金,占用是有代价的,这种代价就是它的机会成本。企业为了经营业务,需要拥有一定数量的现金,因此,就必须付出相应的机会成本,现金持有量越多,机会成本就越大。

第二:管理成本

企业持有现金就会发生管理成本,现金的保管是一项谨慎的工作,必须花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如安全措施、管理人员工资等。管理成本是一种固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之间无明显的比例关系。

第三:短缺成本

现金的短缺成本,是指因缺乏必要的现金,不能应付正常的业务开支所需,致使企业蒙受损失或为此付出的代价。如丧失购买机会可能导致原材料供应中断、造成信用损失、得不到折扣等。现金的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现金持有量的减少而上升。

综合考虑上述三项成本,其和最小者就是最佳现金持有量。在实际工作中,最佳持有量的计算比较简单。先计算各种方案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的总和,再从中选出总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即为最佳的现金持有量。

某企业现有A、B、C、D四种现金持有方案,有关成本资料见下表:现金持有量备选方案,据以选择最佳现金持有量:

三、结论

从某种意义上讲, 并没有一种完美的货币资金持有量确定模式, 因此通过以上各种方法确定的货币资金持有量只具有决策参考价值。原因是: (1) 各种模式对于非正常、意外情况下货币资金持有量的确定可靠性差,而现实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必须应付各种非正常、意外情况, 因而模型的适用范围被大打了一个折扣, 其相对性是不言而喻的。(2) 现实中各种企业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 并非以上所有模型都适用于某个具体的企业, 因此各个企业对于以上模型及其应用结果不能盲从。(3) 模型本身只是基于当前人们的认识得到的, 其本身的科学性值得进一步探讨。(4) 即使模型本身是正确的, 各个企业运用时所收集的资料也未必是完全的、真实的。

参考文献:

篇4

美国经济学家拉佐尼克(William Lazonick)针对标准普尔500成份股的现金分红和股票回购情况进行了一项研究,2004-2013年间始终位列标普500成份股的上市公司有454家,期间这些公司用于股票回购的资金占这些公司净利润的51%、现金分红占净利润的35%,二者合计占86%。

2014年,美国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达3500亿美元、股票回购金额为5530亿美元,二者合计为903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美国上市公司净利润的95%。

与美国等成熟资本市场比较,中国上市公司不仅现金分红低,而且用于股票回购的金额也很少,2014年仅有62家A股公司实施股票回购,回购金额合计仅为94.1亿元,仅相当于当年A股公司净利润总额24516亿元的0.38%。

这种状况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8月底,财政部、证监会等联合发文,支持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和回购力度。

低盈利能力企业也应加大分红力度

2013年4月,笔者曾撰文《盈利能力、成长性与内在价值》认为,成长性对于股票内在价值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低盈利能力的成长是有害的,只有高盈利能力的成长才有价值。

想象一下,一个净资产100万元、净资产收益率3%的企业,可以实现净利润3万元,如果股东对其注入资金100万元,净资产翻番,净资产收益率保持不变,则净利润也能翻番,由3万元增至6万元。但这种低盈利能力下的高增长显然不是股东所期待的。

在企业是否应该加大分红力度问题上,应考虑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盈利能力低下的企业,成长并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如果企业没有高于市场平均盈利能力的可投资项目,就应该将利润以现金分红或回购股票的方式回馈股东,而不是将利润以留存收益的形式用于再投资,盲目追求成长而投资于低效甚至亏损的项目,实际上是挥霍股东财富。

以北京城乡(600861.SH)为例,2008年以来,该公司历年净利润的大部分作为留存收益,用于再投资,净资产由2008年末的19.43亿元增加至2014年末的22.58亿元,同期的营业收入由16.54亿元增长至22.19亿元,净利润由0.89亿元增加至1.02亿元。

从盈利能力指标来看,2008-2014年间,北京城乡历年净资产收益率在3.7%-4.7%之间,2008年之前,这一指标也长期低于5%。在此期间,大量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发行的票面利率在7%以上,一些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高于5%。北京城乡的净资产收益率显著低于上述品种,这样的收益率水平显然低于投资者的期望。因此,如果从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来看,北京城乡将大部分利润以现金分红方式分配给其股东,由股东自行投资,显然更符合股东的利益。

那么,北京城乡是否有能力加大现金分红力度呢?财报显示,2009年末北京城乡账面货币资金余额高达12.93亿元,且账面上没有一分钱银行贷款,显然,该公司当时是有能力大幅提高分红水平的。然而,随着近年来该公司在房地产项目上的大规模投资,2014年其货币资金余额下降至9.95亿元,银行借款则从无到有、上升至10.07亿元。

盈利能力较低的上市公司,除非其未来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否则,都应该将其大部分利润以现金分红的形式回报给投资者,而不是将其投资于一些收益率低、甚至亏损的项目。

类似北京城乡这样盈利能力较低的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有很多,相比较而言,北京城乡历年现金分红占净利润的比例基本上在40%以上,已高于A股市场平均水平了。一些盈利能力较低的上市公司上市以来长期低分红、甚至不分红,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利益。

高盈利能力的企业可以不分红吗?

高盈利能力的企业能够通过持续经营活动为其股东创造价值,这是否意味着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应该少分红、不分红?

笔者认为,关键看企业是否有足够多的投资项目,可以高效地将其经营活动产生的资金用于再投资。只有当企业具有盈利能力强的可投资项目、而现金分红会影响企业发展所需要资金时,不分红、少分红才有意义。

盈利能力强的企业,通过经营活动会产生大量的现金,如果企业没有大量可投资项目合理利用这些现金,也不通过现金分红或股票回购将这些资金返还给股东,那么企业账面上就会形成大量的闲置资金。随着企业账面闲置资金的累积,企业的盈利能力将呈下降趋势。

贵州茅台(600519.SH)、五粮液(000858.SZ)就属于这类企业的典型。以贵州茅台为例,作为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强大的盈利能力、强劲的现金流使其账面积累了巨额货币资金,2014年末其账面货币资金余额高达277.11亿元,相当于账面净资产的65%。

贵州茅台是A股市场为数不多坐拥巨额货币资金且没有任何银行贷款的上市公司。分析显示,其巨额货币资金主要以活期存款方式存放于银行,货币资金利息收入的年化收益率低于一年期存款的基准利率。近年来,贵州茅台成立了财务公司,账面货币资金的利息收益率有所提高,2014年货币资金年化收益率2.94%。尽管如此,这样的收益率水平甚至低于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与其将大量货币资金在账面闲置,不如将其以现金分红的方式分配给投资者。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的股利分配决策也要服从于这一目标。如果一个企业现金过剩、不能通过经营活动为股东创造价值,就应该将利润以现金分红方式分配给其股东。除非在可预期的未来,企业有重大项目投资需要资金储备,或者企业可能将面临财务危机,否则,企业都不应在账面保留大量闲置资金。

巨额闲置资金可能被关联方占用

华尔街有一个著名的膀胱理论:一个公司保有的现金量越巨大,那么这些现金流出公司的压力也就越巨大。在监管不到位的A股市场尤其如此,巨额货币资金在账面长期闲置,不能排除其被大股东等关联方违规占用的可能性。

为什么一些上市公司巨额货币资金在账面长期闲置,却无意通过现金分红或在股价低迷时以回购股票方式回馈其股东呢?

2013年10月笔者曾撰文《茅台困局:扩张受阻、巨额资金或存失控风险》,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后认为,贵州茅台巨额货币资金长期滞留于下属子公司,资金管理可能存在风险漏洞,不能排除其巨额货币资金被关联方占用、体外循环的可能性。

实际上,在2000年前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很多A股上市公司曾经长期沦为大股东及其高管的提款机,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各种手段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甚至掏空上市公司。2005年笔者曾撰文质疑一家上市公司很可能被其大股东占用巨额资金,大约一个星期后,该公司公告称:大股东占用了6亿多元资金。

2005年以来,证监会对大股东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进行了持续的清理整顿,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现象有所收敛。但近年来,上市公司大股东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等行为又有所抬头。

2013年6月,笔者曾撰文《大商股份仓促上调增发价格的幕后疑云》,认为其账面巨额货币资金存疑: 2012年末大商股份(600694.SH)货币资金余额高达60.97亿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60.76亿元,令人费解的是,2012年末其账面贷款余额却达到12.9亿元。巨额现金以活期存款方式存放银行、60多亿元货币资金一年的利息收入仅为7845万元、而10多亿元贷款一年利息支出达8740万元!如果不贷款,大商股份账面上应该有近50亿元的净存款,一年应该有近亿元的利息收入。

自2012年以来,大商股份账面货币资金余额始终保持在60亿元以上,巨额资金长期闲置;另一方面,该公司却向银行借款。大商股份2015年中报显示,货币资金余额62.52亿元,银行各项贷款合计11.72亿元。

一个资金严重过剩、账面有巨额资金闲置的企业, 却向银行借钱,实在令人费解。即使其控股子公司差钱,大商股份也完全可以通过委托贷款的方式将自有资金借给下属子公司。为什么还要向银行贷款呢?

通过分析其数据后,笔者认为,可能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大商股份之所以能为大商集团贷款提供担保,是因为双方互相为对方贷款提供担保,如果大商股份不贷款了,当然也就不能为大商集团贷款提供担保了;另一方面,大商集团的子公司大商管理原本是一家没有任何经营性资金的企业,大商股份账面坐拥巨额资金同时却大额贷款,不能排除其巨额资金为关联方占用的可能性。

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上市公司并不是你的左口袋。相反,在某些情形下,上市公司倒是有可能沦为其大股东的左口袋或右口袋。

可提高A股市场总体投资回报率

一般而言,企业的股利决策同时也是投资决策,即企业的利润多少用于向股东派发红利,多少以留存收益形式转化为企业的资本,用于再投资。分红或不分、分多少比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否有效利用留存收益。只有当企业能够将留存收益高效地用于再投资,为股东创造价值时,企业才可以将利润作为留存收益,否则,都应将利润以现金分红的方式分配给股东,由其股东自由支配,股东可能将其用于再投资,也可能将其直接用于消费。按照巴菲特的说法,1元的留存收益至少应该为其股东创造1元以上的价值,否则企业就应将留存收益以现金红利方式返还给股东。

优化资源配置,是资本市场的一个基本功能。考虑到当前中国A股时候分红率普遍偏低的现状,一些盈利能力较低的上市公司盲目投资、乱投资,将留存收益投资于低收益甚至亏损的项目,一些上市公司大量资金长期闲置,甚至可能被关联方违规占用,损害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监管当局有必要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上市公司加大现金分红力度。

加大现金分红力度,将利润通过现金分红方式分配给股东,将会有效提高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从而提高整个A股市场的投资回报率。

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转型

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看,过去十多年来,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企业通常都具有较强的投资冲动;而且,A股市场多数上市公司为国有控股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通常需要兼顾地方政府GDP增长、税收增长等目标,因此,在利润分配方面也倾向于少分红甚至不分红,将利润留存于企业,用于再投资。

然而, 2008年以来,大规模投资使产能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更加严重。地方政府也因此债台高筑,高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难以为继。

篇5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随时间的推移而形成的增值。这是财务管理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经济范畴,是财务管理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贯穿于财务决策的各个环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也不断地完善,为货币时间价值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提高了利用货币时间价值的机会。其中,资金的时间价值揭示不同时点上的资金换算关系,是企业筹资和投资决策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企业估价的基础。离开这一因素,就无法计算不同时期的财务收支,无法正确地评价企业盈亏。这条原则要求企业在财务活动中须考虑货币时间价值,运用折现的方法,将不同时点的货币流入或流出折算为同一时点的货币流入或流出以便比较。

一、筹资管理中的应用

货币时间价值可以将不同时间发生的价值量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加总,从而提高时间价值的可比性、可加性,为长期账务决策提供了最为基础的理论依据和技术依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企业生产运行中,财务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在以货币时间价值为基础上可以提高企业资产的运行效率,提高企业整体运行水平。

在筹资管理中,货币时间价值让我们意识到资金的获取是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资金成本。资金成本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筹资决策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在项目投资决策中,项目投资长期性决定了必须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二、投资管理中的应用

货币时间价值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概念,不管是涉及到个人投资决策,还是涉及到企业的投资决策,都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一定要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重视货币时间价值,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企业投资的最主要动机是取得投资收益,投资决策就是要在若干待选方案中,选择投资小、收益大的方案。如何进行投资决策,一般有两大类决策方法,一类是非贴现指标,在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进行决策,另一类是贴现指标,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

长期投资的资金投入量大,资金回收时间长,只有认真的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才能把投资效果的分析评价建立在科学的、可比的基础上。因为同样数量的资金由于使用、周转、投放和收回的时间不同,资金的价值也不同。例如某公司计划投资一个服装项目,马上投资当年可获得100万元;3年后投资,当年可获利140万元。如果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是15%,那么应选择马上投资还是3年后投资呢?如果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接用获利金额比较,当然应选在3年后投资,可获利140万元。如果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100万元与140万元就不能直接相比较,而应该把它们换算到同一时点后再相比。假如换算到决策当年,那么140万元获利额在决策当年的价值为:140(P/F,15%,3)= 92.05万元,小于100万元,应该选择马上投资;从另一角度看,如果把马上投资所获得的100万元又用于再投资,按15%的利润率换算,3年后的价值为:100(F/P,15%,3)=152.09万元,比3年后投资多获利12.09万元,也应选择马上投资。由于货币时间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对于类似的长期投资问题当然应该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选择获利现值最大的方案。

货币假如闲置不用是不会产生时间价值的,同样,一个企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肯定会赚得比原始投资额要多的资金,闲置的资金不会增值,而且还可能随着通货膨胀贬值,所以企业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个好的投资项目将资金投入进去,让它进入生产流通活动中,发生增值。企业的投资需要占用企业的一部分资金,这部分资金是否应被占用,可以被占用多长时间,均是决策者需要运用科学方法确定的问题。一项投资虽然有利益,但伴随着它的还有风险。

三、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由于货币时间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就应充分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委托代销、应收应付、租赁寄售、股利分红、企业兼并收购、固定资产折旧及对外经济贸易等方面,都应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以使资金在周转过程中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1、对采购计划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中,物资的采购,既要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又必须讲求实效,不是立即需要的物资,不应该统统存入仓库,完全可以按需用时期及时组织入库。这就存在现货储存和期货储存的问题。这样,不仅节约了三个月的资金成本,也减少了仓储费用,期货价格决定于生产因素、供求因素和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期货和现货方式选择应根据对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比较和运用再做决定。

2、对销售方式的影响。企业销售产品有现销和赊销两种,任何企业都喜欢采用现销的方式,既能及时收到款项,又能避免坏账。但是客户的账务实力是参差不齐的,如果企业否定赊销方式那么销售量必然下降;反之,适时灵活地运用赊销方式能增加销售,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由于赊销方式能增加销售,减少库存,从而降低存货的仓储、保险等管理费用支出,减少存货变质等损失,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

3、对货币资金日常管理的影响。货币资金收入的管理应重在缩短收款时间,销售款项的收取一般经历如下过程:由客户开出支票邮寄到收款企业,收款企业收到支票后交付银行,银行凭支票通过银行结算系统向客户的开户银行结算划转款项,以上过程需要时间,缩短这一过程的时间,减少由于货币时间价值带来的损失。而货币资金支出的管理则重在推迟付款日期,企业发生应付款项时,应合理合法地推迟付款日期,因为应付款推迟支付等于在推迟期间筹措到一笔可用资金。

篇6

货币资金是指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等一系列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等。持有货币资金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民营企业的货币资金具有更加高度的流动性和更大难度的风险控制要求,因此,民营企业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和控制的目标是:第一,通过建立有效的货币资金内控体系,防止财务人员或其他能与货币资金发生关系的人员利用财务管控漏洞进行舞弊,确保资金安全;第二,做到企业货币资金应收尽收、合理开支,且所有合法的均已入账,避免出现私设“小金库”、转移、隐匿资金等一系列的货币资金违法现象,确保资金的完整性和合法性;第三,通过优化资本结构、制定科学的信用政策、合理的投融资组合等方法,使货币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二)民营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特珠性

近几年,一些民营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而引发一系列连带担保、社会就业、三角债务等经济和社会问题。货币资金管理已经成为民营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然而,民营企业的货币资金管理具有管理方式简单、一支笔审批和注重资金安全等特点。因此,民营企业在重视货币资金管理,提升货币资金管理水平的方面,具有更重要的独特性:第一,在货币资金管理的使用上更具严谨性。民营企业必须采取严谨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疏通资金流转环节,结合实际情况,在事前合理规划资金使用,在事中严格审核每笔资金的支出和项目的投资;第二,在货币资金管理的核算上更具规范性。民营企业的财务部门应保证资金核算的科学合理,强化预算管理,从而在事后及时发现舞弊事件;第三,在货币资金管理的效益上更具紧迫性。货币具有时间价值,但在现实经营中,民营企业因自身条件制约普遍融资难度大,融资成本高,所以在加强资金管理和控制,更加充分和有效地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方面,民营企业有更强烈的需求。

二、民营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开立多个银行账户,违规支取现金

有的民营企业使用银行账户秩序混乱,多头开户,且不纳入核算范围,在账外循环;有的企业经常违反《现金管理暂行规定》进行超限额、超范围支取现金,并连续以备用金、工资、差旅费等名义套取现金,且数额较大;有的企业想方设法同开户银行不发生联系,逃避银行监管,导致大量现金交易和现金体外循环。(二)财务岗位和职责分工不明确,不相容职务未分离不少民营企业存在会计、出纳、开票岗位由同一个人担任,支票、定期存单等有价凭证与财务印鉴也由同一个人管理。在实务中,一个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这也在无形之中就给了有关人员公款私用,甚至是侵吞公款的可乘之机。再如单位现金、银行存款的核对,大都是由出纳员自己核对,没有由他人来进行核对。

(三)“账外设账”、“小金库”、“白条抵库”现象严重

为了企业或企业主私利,企业私自购买或印制票据,将经营收入存入个人账户,设立“账外账”,资金不及时入账,形成小金库,财务人员做两本账,逃避税收监管,大量资金体外循环。有部分企业用各种不合法单据、白条和借据抵顶库存现金,现金余额长期保留较大数额不加清理。上述违规做法造成企业财务账务混乱,货币资金清理不清,给货币资金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漏洞和障碍。

(四)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大量资金沉淀

资金管理薄弱,资金使用随意性大,沉淀严重,使用效率低是当前民营企业存在突出的问题。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自身规模较小,为追求短期目标,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需要,盲目投资,热衷于铺新摊子,导致投资失误多、损失严重,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资金雪上加霜。信泰集团的胡福林被誉为温州“眼镜大王”,但在企业发展顺利的时候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贸然进入自己并不太熟悉的新能源领域,巨大的投入,产出缓慢,远远超出了自身的实力,导致成为深陷债务危机的企业。(五)多以经验控制对货币资金管理,造成货币资金不足较多民营企业没有建立科学、适合的销售信用政策体系,应收账款比重过大,应收账款周转率低,甚至形成坏账;存货管理也很粗糙,存货控制较差,重财不重物,存货周转速度慢,周转环节占用过多资金。

三、民营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家族经营的管理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货币资金的规范管理民营企业大多仍是家长式管理,财务是由老板单线控制,特别出纳、会计均是与老板有沾亲带顾,于是出现了财务整体管理混乱、导致财务部门没有真正发挥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不可代替的作用,从而导致企业的货币资金管理滞后和失控。如香港上市公司诺奇服饰老板丁辉在2014年初分四次转移公司资金2.28亿元跑路,失联,致使公司面临破产。

(二)对货币资金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

一些民营企业老板法律观念淡薄,轻视自己公司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总觉得企业是自己的,资金是赚来的,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从而造成不少的货币资金管理漏洞。另外,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对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和现金流量观念认识不足,缺乏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和财务分析方法,可能导致项目资金链条断裂,严重影响企业的稳定与发展。

(三)内控制度虚设,部门设置不合理

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运营管理水平低下、运营机制不健全、财务制度不完善、社会信用观念及金融意识淡薄等问题。货币资金的内控制度不健全、会计出纳岗位职责不清、原始凭证虚假现象严重、报销审批制度不严,缺乏稽核制度,相互监督不力。

(四)现金、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管理法律法规滞后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存款人需求的不断变化,《现金条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制度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比如,制度中规定的库存限额、现金使用范围、结算起点等一些条款适应性不强;企业通过信用卡异地提取大额现金的问题,以及开户单位通过存款转账进入储蓄账户提现等新情况、新问题,商业银行履行起来已经变得矛盾重重和力不从心。

四、加强民营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货币资金管理的意识和整体素质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会计和管理方面的岗位培训,特别是有关财经法纪法规的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技能,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转变企业主、相关管理人员对于货币资金管理的观念,为企业资金安排做出最为合理的决策。

(二)合理设置岗位和建立规范的授权审批制度

企业应当针对货币资金业务管理建立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权限,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不应只由一人完成,确保资金的流通安全。货币资金内控职责分工的关键就是:会计与出纳分离、审批与经办分离、资金核算与稽核分离、登记总账与登记明细账分离、票据与印章分管等。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是让合理的资金管理岗位人员在操作中有的放矢,确保各级管理层在授权的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保证各项经济业务按规定的程序处理。审批制度应包括: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审批方式、权限、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领域。不同企业每天少则有数笔、多则有上百上千笔的货币资金流动,如何确定开支的合理性,关键是看整个支出程序是否按授权审批制度办理。

(三)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和资金流分析,严格控制资金流

企业主和企业财务人员要树立“钱到哪里,管理就紧跟到哪里”的观念,严把资金的出入关口,建立科学的预决算管理体系和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充分利用财务信息进行财务风险的预测、分析和评价,对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产生的资金流量进行严格管理,将资金流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

(四)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保持良性资金流量

在全世界经济仍处于底部,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没有明显持续改善、存货积压尚未根本解决等问题下,积极加快回收账款,去库存化,削减成本,获取流动性,是企业存活的大前提。企业应利用内外部大数据进行分析,建立科学的存货管理模型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制定完善信用体系和收款管理办法来尽量缩短账期,努力减少坏账损失。

(五)利用互联网交易优势,加强银企合作

互联网技术在现代金融业被充分利用,各大银行均提供了十分便捷的网上银行交易功能和资金归集统一管理功能。企业应善加利用网银功能,减少柜台交易的管控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比如以现金支付个人报销费用,可变成通过网上银行将对公账户的钱转入报销个人账户;又如现金收款,可变成企业安装POS刷卡机,这样不仅可以让出纳免去往来银行的麻烦,还基本上杜绝了大额现金管理上的风险,也不必担心现金被挪作它用。民营企业集团可以与银行合作,共同开发适应本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系统,统一归集团管理集团企业资金,既能避免资金分散沉淀,又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还能确保集团资金的安全。

篇7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4-0137-02

1制造企业经营资金及其运动的内涵

从所周知,制造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所拥有或控制的一定量的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以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无形资源等财产物资。这些财产物资价值的货币表现及货币本身数额的统称,就是制造企业的经营资金。它是一个价值范畴。

制造企业经营资金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要实现价值的增值。为此,制造企业就要将其拥有或控制的经营资金不断地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去,经过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对资金的使用和耗费,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再通过市场销售出去收回货币,实现经营资金的增值。这种企业经营资金的投入、使用耗费、销售和收回的过程,称为资金运动。制造企业经营资金随着生产活动的进行不断地运动的内容就构成了企业记账、算账、报账的主要内容。

2制造企业资金运动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2.1资金的取得和投入阶段

也称生产过程的准备阶段,或称产品生产要素的储备供应过程。这是指制造企业通过接受投资和举债等方式筹集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用的资金,并将筹集到的经营资金用于购买机器设备等劳动工具和原材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制造企业经营资金取得的渠道不同,其归属权也不同。通过接受投资取得的经营资金,其归属权为投资人,故称股权资金,会计上称为所有者权益;通过举债取得的资金,其归属权为债主,故称债权资金,会计上称负债。筹集资金是制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始。制造企业筹集到的资金一般多表现为银行存款或者现金,因此,将其称为货币资金形态,其实物形态为货币资产。当制造企业将筹集到的经营资金,用于购买机器设备等生产工具和原材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为生产做好准备时,其资金就从货币资金形态转化为储备资金形态,其实务形态表现为固定资产和原材料等流动资产。

例如,假设甲乙丙三人各出资三分之一注册资本人民币120万元组建ABC服装公司。公司收到每位投资人缴来的投资款40万元,共计存款120万元。这120万元资金的所有权归甲乙丙三个投资人,在会计上称其为所有者权益;假设该公司为了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需要,还向中国银行申请借款80万元。而这80万元的归属权为债主――中国银行所有,因此,会计上称其负债。到此时,该公司通过接受投资和借债等方式,筹集到了生产活动的启动资金200万元。因其是以银行存款或者现金状态存在的,故称其为货币资金形态。

再假设该企业将取得的资金用100万元购买布匹及辅助材料等,用50万元购买缝纫机等机器设备,为生产服装作好准备。到此时,用于购买机器设备的50万元,形成了企业的生产工具,会计上称固定资产,而用于购买布匹等的资金形成了企业的劳动对象等流动资产,为生产储备了劳动要素。因此,企业的经营资金就从货币资金形态转化为储备资金形态。也就是说该公司筹集到的200万元钱,投入了150万元为生产服装储备设备和布匹,准备好了生产服装的条件,可以随时为服装生产提供所需的设备、材料等劳动要素,故称为供应过程。

2.2资金使用及耗费阶段

也称生产过程,这是指生产工人开动机器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生产出产品的过程。生产过程,不仅要生产出产品,也是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活劳动的耗费过程,当然也是价值的创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劳动三要素的耗费便构成了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具体到产品对象上面便构成了该产品的生产成本。

在这一阶段中,制造企业的经营资金一般要发生两次形态变化。首先,当生产工人按照产品设计要求对原材料等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其形态,但尚未完成加工过程达到设计要求时的产品,称在产品;当继续加工达到可以独立成型的产品时,称半成品;凝结在在产品和半成品上的资金,称生产资金。当生产工人对在产品、半成品再进一步加工达到设计要求,并验收入库后,称产成品。凝结在产成品上的资金,称成品资金。

假如ABC公司将购买的100万元布料,按照预先设计的服装样式由服装生产工人对其进行裁剪成8000套服装的配件,然后再进行缝制,在未形成完工的成品衣服之前的服装称为在产品;该企业为生产这8000套服装所垫付布料价值100万元与生产过程中支付给生产工人的工资(假设为20万元)和缝纫机的磨损价值(假设为1万元)等共计121万元便构成了这批未完工服装的生产成本,会计上将这种形态的资金称为生产资金。

假设当缝纫工人对这批服装进一步加工,再支付生产工人工资20万元,服装达到设计要求,并验收入库后,会计上称这时的服装为产成品。到此时,公司为生产这批服装共垫付了资金141万元,这就是这批服装的生产总成本,并将这种形态的资金称为成品资金。

2.3资金的收回和退出阶段

也称产品的销售和分配过程。这是指企业将完工入库的产品通过市场卖出去收回货币,并按照国家的财务政策进行分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制造企业卖出产品,取得产品销售收入后,其经营资金又从成品资金形态回到货币资金形态。

制造企业取得产品销售收入后,首先要进行初次分配。在初次分配中首先要补偿在生产过程中垫付的资本,如产品销售成本、期间费用等;其次要向国家尽纳税义务,形成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当完成这些补偿后的剩余才形成产品销售利润。

产品销售利润是制造企业利润总额的主要组成内容,在制造企业没有其他业务利润的情况下,它就是制造企业的利润总额。

制造企业的利润总额形成后还要继续按照国家的税收政策,计算缴纳所得税额,形成所得税费用。当制造企业的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才形成企业的净利润额。最后,再按照国家现行的分配政策对净利润进行再次分配,形成应付股利、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通过上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后,形成的应缴税费、应付股利等负债随着支付行为的发生,企业的经营资金就退出企业了;而从收入中收回的垫付资金(即生产成本和有关费用)和提取的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将参与企业的下一资金循环周转。

比如,ABC公司将生产出来的8000套服装,假设根据市场行情以每套400元的价格全部出售,取得产品销售收入320万元。同时,随着销售的实现,这批服装的生产成本141万元便转化为产品销售成本,再假设同期还发生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10万元,计交销售税金及附加20万元,则该企业的销售利润就为149万(320万―141万―10万―20万)元。在没有其他业务利润的情况下,这便是该企业的利润总额。

当该公司按照规定的所得税率计交的所得税为37.25万(149万×25%)元后,则企业的净利润就为111.75万(149万-37.25万)元。

对111.75万元净利润,再按照政策规定的比例(10%)提取盈余公积11.175万元,经股东大会决议向投资人分配利润60万元,则未分配利润就为40.575万(111.75万-11.175万-60万)元。

经过上述分配后,该公司向国家缴纳的所得税37.25万元和向投资人分配的利润60万元以及销售税金及附加20万元,共计117.25万元随着支付行为发生将退出企业的下一个资金循环;而收回的成本费用151万元(141万+10万)和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51.175万(11.175万+40万)元,共计202.175万元将参与企业的下一资金循环,并与上一循环中留存固定资金49万元一起从事下一循环的生产经营活动。到此时,我们可以看出,企业下一生产过程循环周转的总资金是251.175万(202.175万+49万)元,与上一循环周转的生产过程相比,规模扩大了51.175万(251.175万-200万)元。这就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

ABC公司的资金循环周转内容可用下列简图说明:

从上图可以看出:制造企业的经营资金通过供应、生产、销售三个过程,经过资金的取得和投入、资金的使用和耗费、资金的收入和退出三个阶段,从货币资金形态开始,依次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最后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继而资金周而复始,往复无穷地循环构成资金周转。

资金周转从表面看是资金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但其实质是开始的货币资金与结束时的货币资金在量上的变化。

比如ABC公司循环开始的货币资金是200万元,最后收回的货币是320万元,比开始时的货币增加了120万元,这就是资金周转的实质。企业资金每循环周转一次,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一般就扩大一次,社会财富就增加一份,人类社会就前进一分。在资金循环周转过程中表现出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要素。

3制造企业资金循环周转的特点

3.1制造企业经营资金运动表现出两种属性,即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

资金运动在相对静止状态下,表现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大要素;资金运动在显著变动状态下,表现出收入、费用和利润三大要素。制造企业资金周转及其表现形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3.2制造企业经营资金在运动过程中体现了并存性、继起性、补偿性和增值性等特点

资金运动并存性,是指资金在循环周转过程中,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等五种形态同时并存;资金运动继起性是指资金在循环周转过程是顺序地从前一种形态转化为后一种形态,它们的位置不能互换。资金的并存运动是继起运动的条件,继起运动的结果又形成了并存运动,相互联动完成经营资金运动全过程。资金在运动过程中还具有补偿性。这是指资金在循环周转过程中消耗的数额必须在取得的经营收入中获得补偿,否则企业生产就无法进行下去;同时资金运动也是增值的过程。就是说所获得的经营收入,除补偿耗费掉的资金数额外,还应有多余,否则企业就无法发展,社会就无法进步。总之,企业资金运动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在耗费上补偿,在价值上增值。

篇8

(一)岗位分工

工业企业经营生产规模较大,必须要有明确的岗位分工、合理机制指导员工合理分担自身任务、职责才能完成上级或单位业绩指标。所以,岗位分工是货币资金控制体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对促进货币资金管理有着莫大作用与现实意义。也就是说,在分配到具体岗位上的会计行为主体,必须要依据自身职责、从业标准去办理各种会计实务,正确处理好会计信息、报表、原始凭证等。为此,在资金货币管理工作所推崇的岗位分工执行方式,应当坚持以下几点执行原则。首先,凡涉及到的账务类、登记类、会计信息原始凭证、以及接收到的凭证编制等,都应该认真落实与执行。其次,出纳要明确自身职责,严格执行不相容工作分离规定,如签发支票、每日记账、负责会计信息复核等工作,而存款余额调节表工作应由其他岗位财务人员负责。再者,货币资金审计工作人员应当全面负责现金盘查、清点、定期组织抽查、以及负责好会计信息披露等。最后,会计主管人员应当保证必要的审核工作质量,即确认好收支、检查单位主要负责人印章等检核工作,同时在一定周期时间内组织对账、查账、并确保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工作质量等。

(二)收支控制

1、收入。凡是涉及与财务业务相关方面的资金活动处理必须要求有票据,并在此基础上及时结算,为现金结算与及时向银行运送现金款提供方便。此外,对于结算而言,要防范坏账、烂账的可能,避免形成赊销负担,保证资金回笼输出力度;同时,对资金收支进行控制时,应当把各种资金及时递交到单位出纳人员,并对坐支、坐收现象加以避免。

2、支出控制。企业各项财务活动的每笔支出必须经单位相关负责人审批,一般是会计工作人员负责复核,会计主管负责审核,出纳负责付款事宜。另外,也要确保各项财务活动支出是在预算编制计划之内。

3、货币资金保管控制。货币资金收付和保管只能由出纳员负责,其他任何人员(包括单位负责人),不得接触货币资金;要严格执行库存现金限额制度;出纳员要自觉进行经常性的对账,每日结出现金日记账余额与自己所保管的现金核对相符,经常与会计核对账目;所有收付款原始凭证必须事先连续编号并按顺序使用,已开出的收付款原始凭证必须全部及时入账。

二、工业企业货币资金管理重点

(一)不相容人员分离机制资金货币控制是财务活动处理、管理、控制的重点内容,所以必然涉及到人员分配、职责明确、合理分工等诸多问题。而不相容人员分离机制是工业企业财务活动应当遵行的重要机制。即涉及到付款、结算、业务手续等一切的财务活动,必须落实权责一体。

(二)加强运作资金管理只有企业的资金具备高效、快速的流动周转能力,才能切实发挥流动资金或投资的切实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实现资金的保值和增值。为此,控制资金流动、提高资金使用率,必须要从货币资金控制的“三率”着手,即“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其中,现金比率这项资金控制财务指标既是重点亦是难点,它能够直观反映工业企业最近所投项目、或者近期从事某项投资活动的具体偿还能力高低。即流转收入和流转支出要确保达到“差值余额为零”,实现逐步提高资金使用率。

篇9

第一,企业如果要进行生产经营,首先应该拥有一定数量的经营资金,一般而言,企业经营资金出处主要来自:原有资金,银行贷款,以负债形式向金融市场融资。企业原有资金筹集的主要方式就是发行股票,所以在此之前就应该先清楚的知道股票的性质、作用、价格以及发行的时间等问题。如果企业要向银行贷款进行融资,就要清楚的知道信贷的政策、利率以及贷款期限等问题。如果企业向金融市场以负债的形式进行融资,就要清楚的知道股票的发行以及发行的策略等问题。通过以上可以看出,如果没有金融管理,就不能顺利进行企业资金的筹集。

第二,企业在进行投资时,不仅可以通过扩大该企业的生产规模进行投资,而且还可以通过买进股票等进行投资,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信托进行投资,这就需要清楚的知道金融市场行情的变化情况,尤其是一些证券的收益情况以及利率情况,并在适当的时机进行买与卖。防止因判断失误而给企业带来损失。

第三,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各个企业要通过不懈努力实现生产正常和经营顺利,进而维持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所以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应该严格依据国家金融管理的相关制度;并且还要努力完成资金管理、工资基金管理以及清算管理等工作。第四,由于商品经济社会不断变化,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时,有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而使企业的经营不良,产品的销售不好,或是证券投资失败;或产品过多而堆积;或企业员工因事故造成劳动力降低,或企业破产。为了防止这类事情的发生和找到解决的办法,企业应该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序、健康的生产活动以及经营利润,同时签订保险并依照保险活动的管理要求进行管理。毋庸置疑,金融管理包含保险管理。

二、企业金融管理现存的不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管理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缺少有用的内部激励制度、资金利用存在争议、经营管理的低效率等,这些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同样存在过。企业金融管理现存的不足有以下几个方面:企业要债困难。资金是企业能够正常运行下去的前提,当企业想要收回在外的资金时,就显得非常困难,主要原因是他们事先并没有对欠债的公司进行信用风险评估,也没有充分了解欠债公司资金的流动,最终导致企业要债困难,资金出现故障,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过度依赖银行借贷。正如我们所知,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原有资金、银行贷款、以负债形式向金融市场融资,但当前大部分企业进行筹资时太过依附于银行借贷。企业金融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的金融资本结构通常是和经济体制息息相关的。企业获得的流动贷款大部分都是通过不正常的途径消耗的,这不仅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使坏账的现象明显增加,严重影响了企业银行借贷的信用。企业金融管理技术不先进。当前企业还没有较为专业的金融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同时管理人员又没有充分意识到金融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技术不先进,而且他们只注重平常的核算工作,忽略了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工作。

三、针对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1.拟定企业信用评估策略。企业在与合作伙伴进行交易时,应该事先了解一下它的经营状况,检查它的产品质量是否合格、资金是否流通以及经济效益是否良好等,并根据调查的结果对它的信用进行评估,然后把这个评估结果作为企业经营的必要参考,尽量减少企业的资金风险,从而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削减贷款的消耗。

2.探索新的融资方法。探索新的融资方法,其中就有直接上市融资,上市融资不仅要求比银行贷款的低,而且还有助于企业更好的执行高科技的项目投资,进行直接上市融资有助于企业的转型。除了这个方法,企业还可以间接融资,通过间接融资可以实现与银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同时还可以约束着贷款银行。

篇10

(一)降低产品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利润

产品成本是抵减利润的一个重要因素,产品成本高,利润相应减少;而产品成本低,则利润相应增加。企业利润增加,就可以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积累。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投资者带来较好的收益,使企业的生产能正常地进行下去,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就有理可靠的保证,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则可以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降低产品成本可以节约人力物力的消耗,可以用最少的人力和物力生产出较多的产品

生产中使用的材料,特别是一些较为贵重或稀缺的材料,对材料的节约,可以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防止由于材料的短缺而影响生产的情况发生,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产品成本,而且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降低产品成本是降低产品价格的重要条件

产品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要想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使擦还能品销售量增加,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就应不断降级产品成本。只有产品成本降低了,降低产品价格才有保障,在企业采取的竞争战略中,低成本战略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方法,如果企业的产品成本比竞争对手更低,就会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利用价格手段来挤垮竞争对手,是在激烈竞争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因此,降低成本不仅增加企业的盈利,而且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和竞争能力。

二、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

(一) 强化成本目标管理,提高投入产出水平

1.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降低产品成本的主要途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单位产品中的劳动消耗量就减少了,可以使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工资等费用降低。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并对生产职工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

2.节约材料的消耗

不断降低产品成本中材料的成本也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因为在产品成本中,通常是材料成本占有很大的比重,特别是在一些加工行业中更是如此。由于材料的消耗量较大,因此,降低材料消耗的潜力很大。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诸如制定各种消耗定额、实行限额发了制度、材料数量差异分批核算等,使材料的消耗不断降低。

(二)目标责任成本管理

1.控制生产损失的发生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一些损失,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对于大部分损失,都是列入产品成本的,因而,减少生产损失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应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采取一些列细致有效的措施来控制生产损失的发生,如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控制废品损失的发生等。

2.建立各级责任成本中心

企业在开展目标控制中,应采取“制定定额、分解目标、控制费用、严格考核”方法,重点抓好3个环节。

3.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首先要从设计成本开始

企业对设计成本采用“目标控制”方法。要求设计人员在产品设计时,要充分运用价值工程原理,以功能分析为核心,使生产产品或作业能达到适当的价值,即用最低的成本来实现它应具备的价值。

4.以控制价格目标降低成本,关键是控制采购原材料价格

为了控制采购价格不突破控制目标,企业要制订采购原材料控制价格目录,实行比价采购方法,要实行货比三家、择优采购的原则,做到同质的买低价,同价的就近买,同质同价,能用国产品不买进口的,以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

5.企业要想维持生产,提高效益,就必须控制原料消耗目标,以有限的投入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三)加强货币资金管理,控制支出,节约费用

1.控制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也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费用的项目较多,应对每项费用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如对低值易耗品、办公费等,应制定相应的费用定额和开支标准,促使其不断降低。为了控制制造费用,应尽可能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划归为直接费用,减少在不同产品当中分配的比例,可使成本计算更加准确,更有利于知道费用的控制。

2.建立货币资金的预算制度

实行货币资金的预算制度,对于完善企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货币资金预算提供了控制企事业单位日常货币资金流动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各部门、各单位对货币资金管理成绩的考核标准和重要手段。货币资金的预算制度,增加了资金运行的透明度,可充分利用资金,从制度上、管理上防止挤占和挪用的现象产生。

3.完善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会计行为,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完善单位内部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4.实行不相容的职务相互分离制度

理顺财务管理关系,建立职工分工控制制度,从组织机构设置上确保资金流通安全,建立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资金的管理人员要实行互不相容的职务相互分离制度,合理设置会计、出纳及相关的工作岗位,职责分明、相互制约,确保资金的安全。会计出纳不能相互兼职,不得有一个人办理货币资金流通的全部过程。

(四)使用采购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

1.采购能够提供更为快捷的服务

采购企业拥有专业化的物资配送队伍,这就具备了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将客户所需物资准确地送到客户指定地点的能力;而且,长期从事某一类物资或几类物资的配送,对所配送物资的性能、运输要求更为了解,从而减少物资在装卸以及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节约了成本。对于客户企业,由于只要根据生产进度在合理时间前发出采购指令,所需物资就能够及时得到供应,因而,没有必要储备大量的物资,只需少量库存或者零库存,防止了原材料物资的积压,从而使库存成本降低。

2.采购财力能够有效防止物资采购中的腐败行为

传统物资采购模式中,采购人员为了确定供应商,往往需要对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而这也通常是采购环节中容易导致腐败的环节。现实中,有些供应商为了获取物资供应资格,不惜花费重金拉拢采购人员,或许诺暗中给予回扣,在价格上买高不买低、在质量上买劣不买优、在地域上买远不买近问题的发生。但羊毛出在羊身上,采购人员贪图小利的结果是企业付出更高的成本。而企业为了杜绝采购环节舞弊事件的发生,尽管建立了一系列的监督机制,但从实际执行的结果来看,企业不仅为此花费了高昂的成本,而且效果并不明显。采购模式把物资采购这一职能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采购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公开化、明晰化,对客户企业来说,减少了物资采购的环节,从而在源头上降低了物资采购中出现腐败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物资采购中的监督成本。

(五)采用高新技术,实现集团优势

1.采用高新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这些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单位产品的成本。同时,减少了废品损失、生产事故等的发生,从另一个角度相对降低了成本。在这里,应当特别强调使用企业自己拥有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转让费用。在采用高新技术的初期,可能会使企业的成本上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使企业的成本下降。

2.优化企业价值链,实现集团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