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4 15:23:1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现代科学的发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科研从来都不是闭门造车,刘天君教授一路走来也经历了不断的学习。他1985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方剂学硕士学位。1988年于华西医科大学进修医学心理学、精神病学;1997~1999年参加中德高级心理咨询师连续培训项目。2003年赴德国海德堡、图宾根,科隆大学做心理学高级访问学者。中外学术交流的经历大大开拓了他的视野。多年来,刘天君教授一直从事中医气功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位招收针灸推拿专业气功方向的博士生导师,也是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的首批心理督导师之一。他主编的新世纪规划教材《中医气功学》为高等中医院校的教科书。
近年来,他注重从科研入手为中医气功学的学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术源头上,他的研究团队瞄准了中医古籍《诸病源候论》。该书为隋朝太医令巢元方所编著,其重要成就在于对“病源学”和“证候学”进行了精细,准确的中医分类与描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述病源和证候的著作。全书没有记载一方一药,却留下289条导引法,分布于156条病候中。导引法即是医学气功的古称,重在以动作、呼吸调整内在的气机运行,能够充分调动人体自身固有的康复能力。然而自《诸病源候论》成书一千多年以来,尽管有人对其中的导引法做过专门的辑录――清代有廖平《巢氏宣导法》,现代亦有丁光迪《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导引法研究》,以及赵邦柱《古代气功治病法~诸病源候论导引新解》等,但在整理其功理、编创其功法上的深入系统性尚嫌不足。
刘天君教授携课题组对《诸病源候论》导引法的研究颇具新意。其团队先从基本条文对导引动作的阐述入手,参考相关文献,以求最大程度复原书中所记载的导引法原貌,并用真人模拟拍摄为音像资料。进一步,针对于现代社会常见的约10种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病、颈椎病、慢性疲劳综合症等,依据已整理出来的导引动作资料,编创一系列适合现代人学练的导引功法,以便于推广使用。在整理、编创的研究工作中,其团队还对导引法中所蕴含的导引原理与动作设计规律进行挖掘、总结,努力使之系统化、科学化,为辩证施功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和思路,为中医气功学的现代化研究从源头上引来了活水。
探现代气功科研之基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刘天君教授即专注于气功及传统健身方法的现代科学基础研究,尤其注重其心身操作过程,至今已完成多项科研课题。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他先后主持的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气功锻炼中具象思维的脑电及相关心理生理特征研究”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少林禅修功夫内外双向设计的生理心理实验研究”。
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融为一体的心身锻炼过程。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研究气功的调心操作过程,需要从思维形式八手。然而,由于气功锻炼过程中的思维形式有其独特性,现代心理学所阐述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不足以揭示气功调心的心理操作特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刘天君教授经20余年的反复论证和实验,在对国内外气功科研的深刻思考和总结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结合现代心理学与中医气功学,提炼出了“具象思维”这一包含着东方特色的,全新的心理学概念,并进行了实验科学的验证。“具象思维是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并列的一种思维形式。具象思维可以通过学习而形成,它既是气功锻炼过程中的主要思维形式,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因此,从实验科学的角度确定具象思维形式的独立性,既对气功调心的心理操作过程的研究具有奠基意义,也是思维心理学研究的创新和突破。”对于这一原创性发现,刘天君教授认为是东方传统深层意识活动研究在现代的发展。
“气功锻炼中具象思维的脑电及相关心理生理特征研究”由刘天君教授主持,是国内外第一个对具象思维进行理论及实验研究的课题。该研究立足于确定具象思维独立性,从思维形式上区别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时通过脑电资料提供的差异和变化,初步探寻具象思维的脑电分布特征。在受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支持的这一项目中,课题组按照制订好的各项标准,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大学生受试者69人,其中,男性28人,女性41人。通过一系列的思维作业培训后,根据实验规程和技术路线,运用日本产MR-31型脑电图仪,按照实验设计的11个步骤,对每个受试者开展了3个思维主题各进行三种思维形式作业的同步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出三种思维形式在e频带、a频带、B频带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尤其以B频带和a频带最显著,故二者是区别三种思维形式的差异频带。在0频带和a1频带,三种思维形式并列,而无线叉,界限清楚,在B2频带,具象思维形式与形象思维形式有明显差异。同时,不同思维主题对同一种思维形式均不构成影响。“具象思维形式、形象思维形式、抽象思维形式之间相互独立,具象思维形式是独立于形象思维形式和抽象思维形式之外的思维形式。”刘天君教授如是说明了实验结果的学术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170-02
21世纪是科技的世纪,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日益显著。高等学校能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利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做好教学方法的改革,事关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国家人才培养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稳步前进。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受到很大的阻力。受到传统的思维定式的影响,学校、教师、学生一直使用过去那种死板简化的教学方式。尽管政府高度重视教学时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但由于当下学校、教师、学生的排斥,教学方法改革收效甚微。笔者将通过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背景下的高等学校的教学方式改革,分析我国教学方式改革的新方式,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教学方式改革。
一、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概述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科学的手段实现教学的目的。好的教学方法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取得良好的教学理想,好的教学方法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方法是“方法”的属概念[1],方法就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运用方法处理问题,但是目前,学界对何为教学方法还未达成共识。尽管学者对教学方法的解释各有偏差,但是基本都认为教学方法的研究应该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教学方法流派形成的教学体系。虽然高等学校的教学活动中,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但学生具有更多的自我能动性和自我约束能力,教师传授的成分在学生学习知识的比重中逐渐减少。学生不仅具备着学习能力,还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因材施教,合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高等学校已经脱离了中小学科普性的基础教育,教授的知识变得更加专业,这就要求高校教学方法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调查、实验、推论、探索能力。教学方法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可以细分为不同的教学方法体系:理论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方法等。
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将教学目的变成现实的理想的教学结果。在一定的教学内容下,先进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正确认识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意义,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视角下考察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事关高等教育教学理论深入到高等学校管理工作中。
二、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现状
(一)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受到传统呆板简化思维方式的掣肘较多,传统教学方法的结构占据着我国教学方法的一半多。传统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主要通过老师的讲授,缺乏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将大量的教学实践投入到课堂教学,不少学校教师课堂讲授的时间占到总教学的90%,教师单向的灌输知识,和学生互动也很少。受到传统教学就是传授知识的观念的影响,不少高等学校的教师狭义地认为教学活动承载的就是教授知识的任务,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以自我活动为中心,优先考虑讲授法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观念不重视对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一些高校的教师缺乏对新科技的探索,导致其很少使用新科技来教授知识。目前,展示知识还是以传统的板书为主,是手工作坊式的教学方式。课堂缺乏新意、流于形式,长时间的呆板的讲授,使得学生越来越抵触厌恶[2]。学生厌学的情绪反馈给教师,教师教学没有成就感,而产生的负面情绪更加不利于教学方式的改革。
(二)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趋势
分析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现状,我们会发现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困扰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向前迈进的痼疾。科学地对待传统教学方式就是摒弃不合理的地方,继承传统教学方式中合理的积极的,并且可以和现代高等教育相适应的一面[1]。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现代社会对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再也不是可以通过学校就可以找到终身受用知识的人才,而是要求具有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信息化时代,知识大爆炸,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被动的知识获取者,其缺乏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诸多因素迫切要求我国高等学校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该向着培养应用型、创新型、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复合人才方向进行。
三、现代科学技术与高等学校教学方式的应用
(一)现代科学技术概述
科学技术是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同样在推动教育改革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生命科学、医学工程、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世纪取得突破进展的高新科技,对人们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高新科学技术的触角深入到生产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下,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观念发生着重要的革新,高等学校利用高新技术的更新教学条件和手段[4]。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高等教学方法应用的影响
技术与方法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方法是丰富和发展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源泉,科学技术的前进和发展与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有着直接的联系,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同时促进了各种新方法的出现[3]。
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视角下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
21世纪是科技的世纪,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日益显著。高等学校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利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做好教学方法的改革,这事关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国家人才培养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视角下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
1.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视角下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应该坚持改变传统教学思想,注重启发式教学的方向。启发式教学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使学生和老师能平等的交流,少一分敬畏多一分沟通,重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探索能力。这种思想解放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其能够创造性的发展,强调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对象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认识的主体[2]。
2.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视角下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应该坚持从教给知识到教会学习,来进行转变。在知识大爆炸的背景下,科技飞速发展,各种获取知识的终端设备极大的普及,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在局限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不再是“真理”的传授者[5]。从教给知识到教会学习的转变方向的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创新性,成为复合型人才。
3.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视角下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应该坚持多种方法相结合、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方向。当前高等学校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应实现从传统的讲授为主到多种方法相结合的转变,根据教学科目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把多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4.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视角下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应该坚持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方向。生命科学、医学工程、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世纪取得突破进展的高新科技对人们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2]。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下,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观念发生着重要的革新,高等学校利用高新技术来不断的更新教学条件和手段。
(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视角下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1.转变传统呆板僵化的教育观念,以树立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以学生的学为目标。
2.从教给知识到教会学习的转变。传统的教育方法中教师进行填鸭式教学,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视,是老师教给学生知识。教会学习的教学方法致力于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增加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6]。
3.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计算机、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革新教学方法提出了新要求。在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时,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最根本的基石就是作为高科技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新理念的融合。
结束语
笔者通过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背景下的高等学校教学方式改革,分析我国教学方式改革的新方式,探讨了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教学方式改革。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深化我国教育改革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2.
[2]姚利民,段文.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3,(08):60-64.
[3]侯怀银,王俊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大学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4,(10):63-71.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2-0006-04
后现代系统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领域。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发展的理念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由此,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也应运而生。本文立足于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后现代系统理论做较为深刻的探讨与研究,并以此解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逻辑。
一、后现代系统理论的精神实质在于它的有机整体
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自然界、社会、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群构成。整个系统一旦形成,其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等就具有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目的性。按照西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大卫・格里芬的观点,后现代科学的特征包括整体论和有机论。整体论认为,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拥有内在联系。有机论认为,具有内在联系的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是一种动态生成关系。整体有机论对“有机”、“整体”、“内在联系”的强调提示人们:人类与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不仅包含在他人之中而且也包含在自然之中。[1]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反对把事物看成是完全外在的、机械作用的,无视内在的和整体的联系的还原论的方法,主张科学应将其方法建立在整体的有机性基础之上,只有用整体论研究宇宙与科学的统一性,才能超越个人主义、人类中心论、经济主义、生态危机等种种现代性的消极后果。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正是在吸纳和扬弃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这些科学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精神实质就在于它的有机整体性。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揭示整个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认为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的有机联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经济社会整体结构的合理性。科学发展观认为,系统性表现在一切方面,正确使用系统思想进行分析,可以使人们从宏观上把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任何事物(包括系统)都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它既具有矛盾运动、发展变化、否定自我的力量,同时,也存在肯定自身、保持自我、维护自己整体和统一的属性。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统一性。并认为,发展本身也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概念,内涵着增长、稳定、公平、民主、价值等要素,但发展并不仅仅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长,还应包括自然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全面系统性,决定了任何发展都是一个开放的、充满矛盾和曲折、不平衡的过程。发展不仅是个理论概念,更是个实践的概念。因此,无论在宏观决策上,还是在微观制度上,后现代系统理论始终应该成为人们的指导思想。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非有机、非整体发展的传统思维模式,引导人们以片面的目标与状态从事要素群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碎裂了系统的有机整体性,其结果不仅难以促进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相反还导致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从有机整体的高度有效克服了这些传统思维模式的弊端。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有机整体性还在于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性控制和现代社会发展信息的对称性要求。强调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逻辑的把握,尽可能避免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社会群体的不安定和环境的过度污染。而在信息社会和虚拟世界中,信息既非“纯粹物质”,也非“纯粹精神”,是主观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它作为能指者不同于所指者,其意义包含着很大的主观性、虚拟性、建构性、能动性、多元性、不确定性、相对性、协同性及实用性,与人之生存状态和历史进程紧密相关[2]。科学发展观认为,由于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部分组成,因此,信息是一切系统保持一定结构、实现其功能的基础。社会各子系统只有拥有更多的信息,才能有助于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做到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理性控制和理性发展。由于经济社会各子系统具有耗散结构,它们的存在与发展需要引入负熵,各子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熵交换联系,在熵交换的过程中,经济社会本身的作用相当于经信息流来调控系统间的熵交换,减低系统所构成的复合系统内部的熵增,合理地分配负熵,走向共同有序与发展。科学发展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在熵交换的有序均衡性上提升了系统的人文精神,达到经济社会整个系统的和谐,共享负熵,走向共生的发展之路。在国际上,通过融入国际社会的发展大环境,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发达经济和民主政治等发展信息,为我国的科学发展制定卓有成效的决策;在国内,使全体人民能够及时获得更多国际国内的最新技术及政治经济、环境生态等方面的信息,包括涉及这些信息的新内容与新知识,增加国内人们对于获取发展信息的对称性要求,减少人们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认识的不确定性,消除经济社会系统的熵增现象。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有机整体性更在于揭示了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平衡理论、非稳定性转变规律、非突变式质变过程。
首先,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不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而平衡是需要有文明程度与制度、立法等来保证的。科学发展观并不否定差别,更不是主张经济社会绝对平衡的发展观,而是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平衡发展,使差距控制在社会系统能够容许的限度内,使经济社会在适度发展差别中良性运行,从而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一方面主张发展的均衡性,另一方面主张发展的渐进性,要让人民认识到,发展是分层次的、有先后的,不可能让所有的人在同一个时点进入同一个层次的小康水平。
其次,后现代系统理论承认发展的非稳定性,但是,更关注社会发展非稳定性的转变规律。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稳定是动态的,是发展过程中的相对状态。这种动态的稳定,不是封闭式的绝对稳定,而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开放式的相对稳定,是一种有着局部变化而全局相对不变的大局稳定,是一种通过对局部变化的制度化调节而保持全局稳定的动态平衡。例如,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不一致,甚至尖锐对立,但它并不影响经济社会总体的健康发展,倘若管理者能高度重视发展中具体而微的民生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适疏导,就能达到更高层面的社会稳定。
再次,后现代系统理论主张社会发展的非突变式是常态,是和平演进的量变过程,而非冲突式的社会变革。按照系统的相变理论,如果中间过渡态是稳定态,相变过程就是渐变。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重视非突变式的常态研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现阶段,人们都更加注重社会变革中的非冲突形式和渐变过程,强调缩小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贫富差距,强调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人们的公平正义,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主旨之一。
二、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基本内涵在于它的动态共生
从后现代系统理论的角度看,所谓动态,是指一个具体系统如果不同周围其他系统发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即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和交换,它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发展,因此,系统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取决于系统与环境的互动。所谓共生,是事物存在和变化的一种现象,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和趋势,是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社会的必经阶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共生”还包含和谐的基本指向,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的共生、不同文明的共生等各个方面。这种全面的共生观念不是简单的概念堆,而是应内化到具体的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之中的核心理念[3]。一般来说,动态共生是一个复合概念,在实践中不可分割。
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动态共生观认为,个体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改变的;开放系统随着时间而改变和发展,并日益复杂化,而不像封闭系统一样在既定均衡和非均衡状态之间摆动;系统变化体现在其内部的各个参数内;系统内没有一个发展状态或阶段是静止的。动态共生的系统又是一个自组织、自纠正、自稳定的系统,发展过程存在多种可能性,但其结果却具有普遍性。在动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有两点非常重要:(1)子系统在与整体保持一致的过程中缺失了灵活性,但更加稳固;(2)如果整体内某一个部分显著,则系统集中于那个部分,且这个部分有一个重要的顶点,在这个点上,当系统处在一个敏感状态时,一个小小的变化都将改变系统的基础状态[4]。由此可见,发展就是一个动态共生系统的变量互动变化的结果。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强调动态共生。以往的发展观,因其片面性,所以都未能形成科学的发展理论体系。现代社会的发展观历经了工业文明观、增长极限论、可持续发展观、综合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六个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多学科介入发展观的研究,产生了综合发展观,加进了对“人”的因素的研究,但当时还并没有突出人的地位。至1995年的哥本哈根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上,“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全体人民”,才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些发展观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地完善,但它们都缺乏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共生理念,都未能把握发展过程的本质特征,也因此都没能进入科学发展系统理论所追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境界。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后,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特别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我国国内相继发生的南方雪灾、四川汶川大地震及三鹿毒奶粉事件等一系列灾祸,因此,如何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吸收和综合人类社会发展研究的优秀成果,深入研究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成为学界的重要课题。毫无疑问,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即不仅涉及自然界、社会,还涉及人的精神领域。这些研究,摆脱了以往各种片面的发展理论中单纯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忽视人的伦理判断和道德底线的设定,从哲学的高度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从而实现在扬弃中达到经济社会动态共生发展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动态共生学说还主张,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共生的过程,由于共生的元素的多样性,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形形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前进中的问题只能在前进中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只能靠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来解决。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这个观点的坚定持有者。
科学发展观认为,后现代系统理论,特别是它的动态共生学说,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的需求,合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这个规律同样是对动态共生的科学发展逻辑的尊重。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吸收了其他发展理论的合理成分,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精神的发展都推动了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发展。反过来,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又更好地促进了自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精神的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发展领域,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在探索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等现实问题上,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众所周知,人炸、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是全球性问题。对尚处于转型期的我国而言,这些问题尤为严峻。在既有约束条件下,经济增长太慢则难以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需求,经济增长过快又极易陷入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恶性循环。传统的社会学与经济学理论都未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如西方人口经济学理论偏好技术分析,而忽视人的因素;我国人口经济学理论则侧重制度分析,而忽视现实需求;新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又大多是以新古典范式,试图破解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虽然它们的阐释均具有各自的部分合理性,但均难免视角陷于狭隘,无法根治经济社会发展所遭遇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问题。究其根源,或是过于陷入理论演绎,或是过于就事论事,因此,都未能从理论上真正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动态共生的核心要义。而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则能最大限度地阐释这些问题并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如关注人口增长的适度规模问题、资源利用的代际公平问题、环境保护的自律与监控问题,等等,无不可以动态共生的理论来开拓人们的思路,求得全面协调可持续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人与自然和谐
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善待自然便不能善待人类自身,而不能善待人类自身显然不符合人类追求自由发展与完善的终极目标。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主张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改变消费模式,避免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抑制人口膨胀,缓解地球生态环境压力;提倡全球的绿色运动,倡导生态文明等,以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认为的,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一是人同自然界的和解,二是人同人本身的和解[5]。而“和解”首先便是和谐。
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物本、神本、近代物本到人本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原始物本强调构成客观自然界的各种具体物质元素,把它们看成是构成世界的本源,尚未涉及人的重要性问题;在中世纪,神本思想成为奴役人的工具,现实世界的人只是神的奴隶;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才第一次提出“以人为本”的口号,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利益,提倡个性自由。但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异化了早期的人本精神,把社会发展理解为就是发展经济,形成近代的“物本主义”。物本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是“经济人”,物的增长是人类发展的最高和最终的目标,一切发展都应该以人为中心,最终形成了现代主义的“人类中心论”,强调人对自然的权利,人是自然的主人,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必然导致“人类沙文主义”,导致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度、无休止、破坏性的索取和掠夺,忽视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这种反自然的价值观,不能不说是导致今天生态危机的根源。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内在的、本质的、构成性的,人与自然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的两个部分,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反对人类优于自然的观念。提出消除人与自然的敌对的或冷漠的异他关系,重建一种联合的、快乐的人与自然的系统关系。主张人类应既充分有效地运用自然资源,同时又善待自然,反对那种靠大规模地破坏其他生物来获得人类社会“进步”的形式,否则,人类及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都将难以逃脱毁灭的命运。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实践价值就在于它最大限度地揭示了这些内在逻辑。
1.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强调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同生共存。后现代系统理论看到了传统生态观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提出了自己的生态观,主张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和谐共生,其积极意义已远超出生态本身的境界。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原意是指家或者人类的环境。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而“人态”通常指的是人的精神生态、人格生态。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精神生态健康、人格生态健全,才能真正理解和实践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同生共存、和谐相处,才能真正实现哲学意义上的和谐。人当然有改造自然的权利和自由,但同样有呵护自然的义务和责任。因为人与其他物种都是宇宙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享用自然并非人类的特权,而是一切物种共有的权利。要使人类和自然能够共同发展,人类首先要在维护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把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规范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倡导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改造和利用自然。无论是传统生态观,还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都既没有正确认识自然生态,也没有正确认识社会“人态”,更没有认识到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伦理关怀最终是为了人的,同样也没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6]当代社会,人类之所以面临着生存危机主要就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出了问题。其实,人的问题是社会的根本问题,环境问题归根结底仍是人的问题,人如何对待自然界实质上就是如何对待自身的问题。
2.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还在于它全面整合了传统生态观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后现代系统理论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二者互为逻辑前提入手,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作为其前提和条件,而且从人类发展的实践困境和生态伦理学的逻辑困难双重前提出发,将后者归结到前者来解决,因而获得了更有力的说明性。它一方面立足于人的尺度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而不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另一方面立足于自然的尺度来衡量人与人的关系,因此,也是一种环境主义的价值观,它实现了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友的结合。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发展观是人口、经济、环境等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它将人类的经济活动、环境保护活动与培育健全人格、造就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7]。它要求把握好“以人为尺度”和“以自然为尺度”之间的必要张力,明确在什么条件下以人为尺度,什么条件下以自然为尺度。正确把握和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演化规律,自觉而积极地协调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复杂关系,真正达到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共赢和谐发展的境界。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并不寻求对自然的盲目征服,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科技也不再是征服自然的统治工具,而是维护并增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加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的命运和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要求在更深层次上和更广范围内采取有效的协调行动,共同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推动人与自然同生共存的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还表现在特别强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平等观,主张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后现代系统理论的人与自然平等观并不是指不能消耗自然资源和对生态进行“必要伤害”,而是指这种“必要伤害”必须设定生态底线。“必要伤害”是人类为了发展而对自然界不得不做出的损害。“必要伤害”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伤害”现象,并以“伤害”的形式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如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对此,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必要伤害”虽然有它的自然生态学意义,但不能因此就成为人类大肆挥霍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理由。主张,“必要伤害”的底线是:第一,它是一种条件伤害。即这种伤害是有条件的,主要是指伤害行为的实施只有在人类和自然发生冲突时进行,才是合乎道德的,才是能够被容忍的。第二,它是一种限度伤害。这种限度,从个体上说,对个体的伤害不能危及到该个体的种的灭亡;从整体上说,这种伤害不能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第三,它是一种特殊的保护。这一特征是从必要伤害的另一层面来表达的。如人类通过利用一种生物的天敌来限制另一种生物的过度繁殖,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和谐;再如,令人通过科技手段采取节育来保持人口的生态平衡等[8]。设定“必要伤害”的底线,前提是生态安全原则。生态安全包括生物安全、环境安全和生态系统安全这几方面组成的安全体系。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构成了生态安全的基石,生态系统安全构成了生态安全的核心。没有生态安全,系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在生态安全的原则下,“必要伤害”的底线才有现实意义。在人与人的平等观上,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既要求代内公平,也要求代际公平。代内平等的原则强调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利均等。代内公平要求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的公平分配和负担,主张谁污染谁治理,谁最先享用了地球、最先破环了自然的生态平衡,谁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发达国家对“全球生态赤字”理应负有更大责任。而代际平等的原则要求当代人与后代人享用自然、利用自然、开发自然的权利均等。人类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不能以牺牲环境和后代人利益为代价换来现代人的高速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特征的“绿色文明”。
参考文献:
[1]朱传信.后现代“整体有机论”的生态和谐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2]张之沧.“信息”的后现代解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3]李刚.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和谐论”[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7,(12).
[4]陈向阳,张艳玲.动态系统理论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7,(5).
[5]海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意义与原则探讨[J].现代商业,2008,(21).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医疗卫生诊断已成为现代临床医学的重要手段之一[1],计算机应用程序也给医学研究带来了革命性发展。目前学术研究上已经提出将计算机辅助诊断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质量的不断提升,新的学术研究的快速发展,例如人工智能,特别是机器学习和人工神经网络等前沿技术的不断推广,疾病诊疗系统已成为十分热门的研究领域[2]。
1.中医眼健康
中医中对人体健康分布研究,例如通过眼睛的健康程度衡量一个人的整体健康,其原文翻译成白话文解释就是“人的目光要炯炯有神,给人没有在发呆的感觉,这样说明了这个人的精力充沛,活力十足,而且五脏六腑健康,功能良好”。另外《黄帝内经》[3]也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意思是人的眼睛为脏腑精气的汇聚之所。《黄帝内经》还有“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4]一说。这充分说明了古人对人的眼睛研究十分深入,在几千年以前就能发现眼健康对人体健康机理的表现,他们将眼睛的不同部位分为人体的五脏,眼窝是整个人的精气表现,肾的表现则体现在瞳孔上,肝的表现则体现在黑眼球的形态上,最后眼球的血络分布则体现的是人体心脏的功能是否良好。由此可见,眼睛的健康状态跟五脏六腑的精气息息相关。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医学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全新革命,1991年,陈氏等首次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中医学诊断[5],提出了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医学诊断的具体方法,并以中医病历为实验数据进行了专题研究,开辟了人工智能应用于中医诊断的先例。施氏等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基于舌诊的八纲辨证诊断[6]。
2.国民眼健康形式
据2011年与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7]》数据显示,全国中小学生近视率最高达85%。据有关部门调查,2012年我国5岁以上总人口中屈光不正(不含老视)的患病人数为4.8亿至5.31亿,且超过90%以上的屈光不正是近视。我国近视的总患病人数在4.37亿至4.87亿之间,患有高度近视的总人口高达2900万至3040万。2012年我国40岁以上人口中未矫正的老视患病人数约为3.7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27.83%。据某机构预测,中国政府如果没有有效的干预国民视觉健康政策,预计到2025年,我国近视发病率将面临超低领化,5岁以上人口的近视发病率将增长到50.86%~51.36%,患有视觉健康疾病的人数接近7.04~7.11亿。其中高度遗传性近视的总人口将达到4000万人,届时我国的近视人口将是美国总人口的两倍。
3.眼健康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功能的提升,各领域学者都在开发研究医学专家系统[8],医学专家系统的产生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使得现代医学诊疗手段将达到新高度。本文所述的眼健康系统属于医学专家系统的一个医学领域服务分支,眼部健康系统可借鉴数据库关于信息存贮、共享、并发控制和故障恢复技术,为数据库的管理、设计及大型数据库建设、共享数据库和散列式数据库提供帮助。为了改善眼健康专家系统的特性,增强眼健康系统的服务性能,扩大规模的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眼健康系统,可集中多种知识的表达形式为一体(例如文字、图像、声音及视频);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健康系统的高速处理综合问题的特点,提高系统识别能力,全面优化系统功能,有效地模拟眼科医生在临床诊断中用的直觉和模拟诊断功能;开发有友好的用户界面,模拟系统将会以类似人类眼科专家的方式传递信息,与用户深入沟通,用户可以向系统寻求常见的病症解释、咨询病情,必要时还能对患者进行心理谈话;系统利用多媒体技术获取模块,采用图像接收设备,可直接将采集的图像进行图像分析产生数字化信息,也可由人类用户自主提出问题,从而使系统收集病症信息。将网络技术用于眼健康系统,一是可采用散列式的数据库架构,将标准的比对基数据按其特点分为相关数据库,这样可以提高数据安全性,方便系统比对用户体征健康数据;二是可采用分布式推理方式,改善系统环境的运行承受能力,优化系统智能化的计算速度和其灵活性;三是大力发展远程服务能力,为眼健康系统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场所,为系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造福社会提供了更优越的条件。眼部健康系统不会像人类医生一样会受疲劳、紧张和外部压力等主客观因素的对患者诊断结果产生影响,它的优点不但可以综合众多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提高智能化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批量生产,使得其造福人类。我们相信:未来的智能专家系统在某些方面可以超越人类专家的能力[9],他将成为医生的最得力助手,是现代医学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创新性革命。
4.结语
当代科学技术全面发展,人类文明走上了新高度。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但我们即将面临的是人口质量下降,国民健康中视觉健康往往得不到应有关注,因视觉问题造成的各类社会问题面临巨大挑战[10]。眼部健康的保护不能只停留在治疗这一层面,我们常说扼至住命运的咽喉,是的,只有在疾病未发生前发现它解除安全隐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全面关注国民眼健康刻不容缓,为提高人口素质,我们急需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开发新型医疗服务系统服务社会,造福社会。
参考文献:
[1]尹荣章.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与发展[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1996(Z1):34.
[2]张长丽.新型锌离子荧光探针的细胞和组织造影研究[D].南京大学,2007.
[3]南京中医学院医U教研M.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4]闫瑞丽.泛用清肝明目治眼疾之谬误[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
[5]宋红.用于医学辅助诊断的神经网络方法的应用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6(2):141-144.
[6]谢铮桂.基于改进的BP神经网络的中医舌诊诊断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8(4):26-27.
[7]胡佩瑾.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6):391.
[中图分类号] S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218-01
一、根据新的市场环境,推动信息化的发展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已经把人们带入了以个信息化的时代。在这种大环境下,每个产业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也要适宜信息化的潮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在发展中得到提升。因此兽医行业的信息化也要树立信息化的观念,全面提高兽医行业的经济运行效率,劳动生产效率,以提高自身的行业竞争力,同时将电脑,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应用到受益管理的生产,管理,经营等方面,保证技术方面的完善。而兽医行业整个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电脑,网络设备等硬件设备是发展的基础,办公软件以及各种应用软件是发展的条件,而收集到的资料信息等信息资源是信息化重要的生产要素。
数据库指的是计算机储存设备上的信息集合,而信息化则要求建立属于兽医行业自身的信息资源数据库,并完善相关的网络建设,内容丰富,真实有效的信息资源能够有效的推动兽医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不同客户对于信息的需求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应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整理,确保信息数据库的真实有效。另外,数据库对于兽医行业诸多方面的信息资源提供了资源共享,例如疫情的防治,案例分析,技能提高等方面都有详细的信息资源叙述,同时这些资源及时传送上网络,各地的政府,大学,防疫站都能及时的查询这些信息数据,信息化的便捷性得到体现,推动了兽医科学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推动兽医行业产业化发展,形成一条新的产业链
随着时代的发展,产业化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兽医行业也不例外。所以我们要对兽医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以及新变化进行科学研究,加快配套产业的建设,推动企业走向产业化道路,保证兽医行业的又快又好发展。
过去,兽医对于群体防止处于较弱阶段,人们对于群体防治不够重视,但随着抗生素等药物滥用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为了自身安全健康,天然无残留的中草药渐渐走入人们视野,为兽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而群防群治的产业化发展方向,更是兽医行业发展的必要手段。
产业化的意识树立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对于产业的认识是要有超前性,要将以往的兽医行业向形成产业为主转变。现在动物产品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缺乏,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要吃饱更要吃好,由此对畜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兽医行业也因此受到了更多的要求。以往兽医行业小规模独立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大时展的要求,只有建立产业化经营,扩大兽医行业规模,才能兽医行业整体的经营素质。单打独斗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需求,只有运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积极进行资源共享,对疫病等问题做到有效防止,只有这样兽医的职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牲畜和人身的安全才能有保障。
政府应该加强政策上的引导,与兽医防疫站积极合作,鼓励兽医人员参与,推动新的兽医产业链的形成。这样不仅能保证兽医人员的技术水平基本一致,也能包纸防治疫病的高效率,从根本上保证畜禽的安全性。兽医行业产业链的建立与完善,使兽医行业整体对于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也得到加强,使疫病防治初具规模,保证了兽医行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三、改善兽医行业的薄弱环节,提升自身的应对能力
每个行业在自身发展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不足和缺陷,而我国兽医体制自然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相应人才缺乏,配套法律不完善,机构设施不齐全,管理手段不足。基础防疫存在问题等,都影响着兽医行业的长远发展。我们需要针对这些兽医行业出现的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整改,给兽医行业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1.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机构,来完善健全兽医行业的工作体系。中央一级的兽医行政管 理机构被列入农业部的内设机构,而省级以下的兽医行政管理机构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兽医实际工作需求被报批,保证了兽医管理的水平提高,推动兽医行业的科学化发展。
2.加大基层防疫机构的建设力度。兽医作为一项性质多样的行业,有人为了盈利提供经营性的服务,有人为了社会公德承担起其公益性角色的职能,我们可以根据这两者分类,积极展开乡镇区域的兽医站改革,从兽医人员到产业经费,包括动物的防疫检疫,技术推广都要由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3.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兽医人员随着时代的发展,所担负的只能也发生了变化,不仅要负责畜禽的治疗,更要担负起对兽医专业的技术推广,法律宣传,疫情调查等责任,这对兽医人员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要求我们加大对相关人员的知识技术培养,保证其能应对新时期兽医行业的需求。
4.加快兽医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使动物性食品检疫时有法可依,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检疫的标准。有了成文的法律条例规定,兽医行业的违法不规范操作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兽医行业的科学发展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整个兽医行业的体系才会越来越完善,发展才能越来越辉煌。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我国目前的发展的中心任务,在科学的发展观之下,构建我国企业文化体系,提高企业职工的思政水平,能保障企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而不偏离正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就像是北极星,在人们迷失在夜的苍茫中,总能指引着人们找到正确方向,坚定地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荣使命和伟大事业迈进。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其发展的基础,也是推进其不断进步的动力。
一、音乐之于企业文化
音乐最早起源于劳动生产中,普列汉诺夫说:原始人在劳动时总是伴着歌唱。可见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已经有了音乐,其实人类有了语言,可以相互交流,在劳作的同时音乐就已经产生了,它是在劳动中被广泛传播,从而提高了劳动的效率,增进了人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可以这样说音乐对社会生产起到广推动和促进的作用。古人曾说,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曦Ⅱ义之;曦口义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觉手舞足蹈之。可见音乐从开始就已经不是单纯表现文化形式了。音乐其实是人类语言的延展,是把语言艺术化,立体化,抽象化,以声音来表现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美妙的音乐来传达和激发更多人感情的共鸣,这和企业文化的理念相辅相成。企业文化在英语是Corporate Culture它是一个组织,包括了企业的价值观、信念、符号等组成的特有文化形象。企业文化是维系企业发展,反映企业价值的一种被大众所接受的文化。而用音乐的形式把企业文化展示给大众,使大众通俗易懂,为企业更好的推广产品,树立品牌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在企业文化中,其主要内容包括很多,例如,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开展的各类文娱活动以及教育宣传工作等。这些都是企业精神面貌的一种体现,也是展示企业人际关系和作风的重要内容。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之下的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从人这一主体出发来考虑,并遵循共同的价值观念以及企业经营方式,以对制度本身所具有的严肃性进行保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职工是最为核心的,其是现代企业文化塑造的关键,而音乐中正好富含了这种人性思想,因此,现代企业应注重音乐在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三、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现代音乐所发挥的作用
第一,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现代音乐所发挥的精神支撑作用[1]。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现代音乐能对员工起到精神上的感召作用,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等,音乐以其感性的思想,来对人们产生一种精神推动力并对其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具体体现在:(1)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现代音乐能够以其感召作用,让员工全身心投入到企业中,并强化企业的领导与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可以让员工更清楚企业文化内涵以及工作核心,并充满激情迎接挑战,因此,现代音乐能够从心态上让员工接受企业改革以及再造文化过程中的创新活动,有利于最大程度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2)现代音乐对于企业价值观的塑造作用明显。在企业文化中,价值观是基石,其能够为所有员工提供一种日常行为规范,并构建其一种共同的理念,企业能否跟随时代的潮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价值观,对于企业管理的成效产生很大影响。而音乐教育能够对企业价值观塑造起到一定的作用,由于企业价值观是在长期的发展中沉淀下来的,是属于企业的稳定的文化沉淀以及心理定势,采用现代音乐能对员工的信念进行调整,使其形成对事物是非的正确判断,并约束规范其行为,从而对企业文化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现代音乐不仅为员工提供了一种新的利益观,也为其带来了安全感,为员工提供一种价值上的取向,因此是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3)现代音乐对于工作绩效的提高起到了一定作用。通过现代音乐,可以充分发挥企业中优秀人才潜力,并树立其一种榜样和典范,在企业中发挥标杆的效应,营造一种更具有创造性的企业氛围。可以通过音乐,来建立属于企业自身的文化网络体系,以更好传播其价值观。
第二,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现代音乐所发挥的维护企业形象的作用。在企业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企业品牌建设以及维护,甚至企业营销工作中,优美音乐都发挥着积极的效应,企业可以以音乐的形式,来树立起一种全新的企业形象,对企业的文化理念进行传播,从而不断将企业品牌向消费者推广,拉近其距离,让消费者原意接受,并成为忠实的客户。在06年广东所举办的第5届的企业文化艺术节中[2],在歌唱比赛的环节中,很多企业都通过音乐,展示了自身的风采和形象,从而对企业文化建设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从而确立了音乐在企业文化中的地位和潜力,另外,也为企业形象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现代音乐所发挥的经济效益作用。音乐在产生的最初,其主要是一种具有一定节奏的调子,是为古代人们在劳作过程中进行统一信息传递的途径,对于劳动者积极性的激发具有重要作用,从而提高了其劳动的效率。而目前,现代企业在文化建设中,通过现代音乐,来促进员工的交流,提高企业核心凝聚力,对于员工积极性的提高也产生了重大作用,而这就为企业经济效益带来了长足的提高。有的企业采用歌曲,作为自身形象的推广方式,并将其配上企业文化氛围,拍摄成影视作品,在网络或者电视上流传,也为企业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广作用。
第四,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现代音乐所发挥的员工归属感的作用。音乐是情感的良好载体,从其艺术的形式上来看,音乐的表现力是非常强的,跟其他的艺术学科相比较。音乐具有抒发感情、撞击情感的特点,也有利于促进情感的交流、宣泄以及审美,从特定的意义上进行分析,音乐是一门艺术,其中灌注了丰富的情感,在这种情感体验中,企业员工心中的火花很容易被点燃,从而能够进入到音乐意境当中,尽情享受音乐所带来的美好。这对于企业中员工工作激情的培养以及对企业归属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音乐,员工热爱企业的情感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致,从而坚定其为企业奉献的信念和精神。
第五,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现代音乐所发挥的和谐企业文化作用。在企业和谐文化建设中,音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企业和谐文化在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中,应该实现从、家长专制式向和谐参与型企业文化的转变,而音乐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其能够培养员工对企业的一种忠诚态度,并和企业同甘共苦,建立起守信忠诚的职业道德,在现代音乐中,强调人积极主动性以及协作能力的发挥,因此,通过音乐,企业和谐文化建设不断健全。
第六,现代音乐能促进企业职工素质的提高,从而为企业文化创造提供独特作用。第一,欣赏音乐能丰富企业员工的精神生活和思想感情。企业员工通过欣赏音乐,不仅理解了乐曲所表现的内容,而且还获得了有关表现内容的音乐手段的知识,并了解这些表现手段与作品的关系,从而受到作品艺术形象的感染,使思想受到教育[3]。如欣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就会丰富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就会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从而进一步转移到对企业的热爱上来。另外,通过音乐欣赏,可以扩大企业员工的音乐眼界,认识大量的音乐作品,有助于发展企业员工的音乐想象力和记忆力。此外通过音乐欣赏,还能使员工对历史、文学、戏剧、社会生活、各地人民的风俗等等有所了解。员工在音乐环境中,思想受到熏陶,有利于其道德素质以及工作素质的全面提升。
第七,现代音乐能够为员工行为提供导向作用,从而为企业文化建设带来更大的潜能。在音乐的影响下,企业员工能够充分发挥主观性,利用对音乐的想象能力,将其转移到工作中来,从而发挥创造性作用。员工通过对特定的歌曲中所含有的审美因素进行赏析,从而根据自身的理解,来理解音乐中所蕴含的价值,因此,企业采用激励人心的优秀音乐作品时,对员工所产生的影响更大,能够引导其行为不断沿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从而对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更多的潜能。
四、新时代下音乐的双重涵义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寄托情感的艺术,无论是唱,奏还是听都体现人们的千丝万缕的情感。音乐表达了人们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一个载体,通过音乐人们可以相互交流情感和生活体验。音乐不是简单的把声音组合起来,它承载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感受,对其内涵的表达,演奏技巧和理解力都是重要组成条件。现在对音乐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音乐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音乐作品了。我们把月光更多地投向音乐的表现形式,注重它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商业价值。这样就出现了音乐为企业文化服务,音乐作为企业文化战略的表达传播手法,不仅塑造企业形象还为推广企业文化作出贡献。这样就出现不少企业有自己的企业之歌如百粮液《仙林青梅》,广州汽车《中国创造》,格力空凋《冷暖自知》等等都反映了企业目标、追求、精神、作风等的歌曲。优秀的音乐在企业里,具有很强的激励效果,能够激发员工的上进心。
五、结束语
本文对科学发展观之下的企业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现代音乐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对现代音乐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现代音乐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精神、员工行为、企业和谐、企业形象、员工素质提高以及对企业归属感上,从这些层面上不断推动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发展,为企业在新时期下带来更大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邓兰.实践还是审美——“二元对立”批判范式下中国音乐教育的困惑[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3).
[2]金世余.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21世纪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0(4).
[3]黄钟武.论音乐教育中的公平问题——以鄂南地区部分中小学为例[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2).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生活的舒适安逸,更追求的是生活的高质量,追求的是安全与健康。因此,对肉、蛋、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禽流感在全球泛滥,口蹄疫在世界各地蔓延,甲型H1N1流感正横扫五大洲,疯牛病正在一步步入侵人们的脑细胞。除此之外,猪瘟、鸡新城疫等古老的疫病又以新的流行方式威胁着畜禽,猪的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也正对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给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人们越来越重视兽医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的重要性。
中兽医学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手段的传统兽医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同动物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主要包括基础理论、诊断法、中药、方剂、针灸和病症防治等内容。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医学的影响,中兽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发展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理论体系和以四诊、辨证、方药及针灸为主要手段的诊疗方法。在古代中兽医为我国畜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随着社会发展,中兽医只有调整适应当前形式才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意识到我国现代兽医发展不仅起步晚,而且由于各种社会原因道路十分曲折,进步缓慢,尽管国家政府高度重视,但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兽医行业如何在新时期更好地发展,以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是当代兽医行业必须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的问题。以下是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适应新形势要求,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浪潮将现代人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每个行业的发展也必须适应潮流,才能在发展中进步,在发展中提升。因此,兽医行业也要树立起与时俱进的观念,在行业中推进信息化的进程。
所谓兽医行业信息化,是指为全面提高兽医行业经济运行效率、兽医行业劳动生产率、兽医行业竞争力,在兽医行业生产、管理、经营各领域不断推广和应用电脑、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智能技术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整个兽医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硬件(电脑、网络等设备)是基础,软件(办公软件、各种应用软件)是条件,信息资源(资料、消息的收集过程)则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建立行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完善网络建设。数据库是指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数据集合,内容丰富、真实有效的信息资源是兽医行业信息技术的关键。根据不同用户对信息需求多样化的实际,加强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加工工作。保障建立一个真实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数据库。这个信息库集疫情预防、疾情治疗、案例分析、技能提升、疑难问题等多方面的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将信息及时地向网络传送,全国各地的政府、研究所、大学、企业、防疫站等都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到这些数据,以进行市场预测和生产决策,享受信息化的便捷。
同时加速推进兽医行业信息网络工程的建设,加强标准和技术平台的建设,建立统一的网络平台,建立以各省兽医行业信息中心为枢纽,上联农业部,下通至全省各地市县乡的兽医行业信息网络体系,并使兽医行业信息网络与畜牧业科研机构实现计算机联网。
完善兽医行业信息网络建设,首先要加强兽医行业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开展兽医行业信息员培训,拓宽信息渠道,推广信息来源,搞好信息采集工作,建立一支自上而下、高效灵活的兽医行业信息采集、整理、队伍;其次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网站中的栏目,增加一些对兽医职业具有指导意义的信息栏目,例如“案例分享”、“疑难解答”等信息;最后,要加大网站的宣传、推广、普及,养殖户是兽医行业信息使用的主体,必须使他们学会在网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使网站上的信息真正用于生产实际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这也是建立网站的最终目的。
营造集群效应,产业化经营
产业化发展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每个行业都概莫能外。因此,我们要积极研究兽医行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趋势、新变化、新特点,并用以指导生产和工作,加快产业配套建设,增强发展科学性,走产业化道路,实现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营造集群效应,加强群防群治,在当代是兽医发展的趋向和机遇。过去群体防治一直被认为是中兽医的弱项,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但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自身健康的重视,用抗生素和化学药品进行防治所引起的各种问题迫使人们寻求一种新的代替药物。而中草药源于天然,毒副作用小,无残留的特点必然成为人们寻求的趋势,这就为中兽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而通过群防群治形成产业化发展,则是兽医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首先要从根本上树立产业化理念,具有超前意识,由“单打独斗”向形成产业为主转变。随着畜产品短缺时代过去,以及经济收入的增加,人们已经由吃饱向吃好转变,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兽医的行业要求也逐步提升。而小规模的发展,独立的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全局统筹的大方向,“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必须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动作,才能提升全局的“战斗力”,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才能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应对疫病的发生,也只有资源共享了,才能提升全队的业务素质,这是必须也是必要的。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兽医职能的充分发挥,从而保障生畜及人身的健康安全。
其次要调整思路,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推广产业链条延伸经验。实行“政策引导,防疫站联合,兽医主动参与”的模式,从疫病预防、种畜禽检疫、技术学习、经验推广,实现配套衔接,形成从源头到结局的完整产业链条,不仅可以实现统筹兼顾,高强度防治疫病,而且能够保证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基本趋于一致,从而根本性地保障畜禽的安全性,实现根源安全。总之,建立并完善兽医行业产业链条,让疫情预防、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整体行业素质改善等诸多相关环节融入到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当中去,可以实现整体应对市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规模防治,有利于兽医行业的长远发展,全局发展。
重视行业薄弱环节,提升应对能力
每个行业的自身发展都有缺陷和不足,在我国兽医体制中也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基层防疫工作不到位、缺乏专业人才与技术和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等问题,影响了行业长远发展和社会应对能力。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重视行业薄弱环节,可从几下几方面入手:
完善健全兽医行业工作体系。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机构。中央一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列入农业部的内设机构。省以下兽医行政管理机构由省级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养殖业发展情况和兽医工作需要确定,并按程序报批。上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下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负有指导职责;各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负有指导和监督职责。要加强兽医医政、药政管理,实施官方兽医制度。
加强基层防疫机构建设。根据经营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要将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进行科学界定,并与公益性职能合理分离,使其走向市场。鼓励和引导乡镇畜牧兽医站分流人员创办经营性兽医服务实体。
加强乡镇兽医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如今的基层兽医技术人员,不仅承担了畜禽疾病诊治任务,还肩负着新技术推广、法律宣传、疫情调查和向上级通报疫情的责任。由于兽医社会地位偏低且专业性特强,难以从社会上吸纳到所需要的优秀人才,不得不采取“近亲繁殖”和“自我膨胀”的方式解决,“子承父业”、“半路出道”的现象比较多见。他们之中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吸纳能力较差,不对其进行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很难适应新时期动物防疫工作。因此必须加大乡镇兽医和防疫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兽医业务综合素质,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的质量。应该在行业中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逐步实行执业兽医制度。各地要通过成立兽医行业协会等方式,实行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一、科学发展观是货币发行机制改革的核心。
以次贷危机为标志,二战后确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已接近土崩瓦解,美元霸主地位正在丧失,我国过去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出口型经济发展模式将无法继续维持。在本届亚欧首脑会议上,各国决心对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进行有效和全面的改革,并致力于建立一个国际货币的新体系。我国曾经长期实现盯住美元的政策,买入美元,发行固定数量的人民币,这种发展模式在美元稳定的情况下是正确的,但是现在美元的信贷扩张已经结束,全球进入了“去杠杆化”的痛苦调整,其核心就是“去美元化”。我国很难继续依靠美元的信贷扩张来支持我们的规模扩张了,我们的发展模式必须改变,这也是我国应对当前金融动荡的唯一选择。
二、科学发展观确定了标的物和衍生品的关系。
曾为美国能源署提供解决美国国内二氧化硫排放的金融方案肯尼斯·阿罗教授(kennetharrow)教授,也是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就二氧化碳排放造成全球温室效应提出的一番精妙解答,对我们更好地理解衍生交易和标的物之间的关系很有帮助:只有当标的物有价值时,衍生品才有价值。总书记反复强调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阿罗教授的互动价值论也恰恰表明了人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标的物,只有确定了人的价值,才可以确定其他物的价值。从这个方面讲,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亦体现了金融学的核心问题,是金融学的本质所在。
科学发展观帮助我们摆正了经济发展和节能环保的关系。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就开始整治苏州河,但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条件,进展非常缓慢。2002年后,上海房价一路上涨,而苏州河的治理也大大加速。因为政府通过改造苏州河,创造出一项土地看涨期权,使上海市政府有权以低价获得苏州河沿岸高价土地的权力。苏州河水越清,沿岸土地就越值钱。根据金融学的原理,苏州河水并不是标的物,沿岸的土地才是标的物,苏州河水其实是土地的衍生物,如果标的物的价值没有提升,其衍生品的价值也不会有提升空间。科学发展观并不是单纯的发展,而是在发展的同时统筹兼顾,以求全面协调可持续。事实说明,如果没有房价的上涨就不会带动苏州河的彻底治理,如果没有石油价格的飙升也不会诞生节能环保型的新能源汽车。
三、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理论中的生产力决定论。
从金融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弗里德曼全面否定凯恩斯的货币理论,米勒及其市场主义又了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观点,金融学是在实践的大浪中自我否定、自我完善并由此而不断发展的。当代金融学认为,通货膨胀是生产力现象,其原因是企业克服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能力已到了极限,只能被动适应高价原材料,并进一步压缩企业毛利率。如果商业企业运行效率很高,信用良好,资金周转很快,央行根本不需要发行那么多的货币;如果制造业企业技术能力很强,能耗很低,附加值很高,也根本不必担心原材料价格上涨;如果各级政府的效率很高,就没必要征收那么高的税收,从而可以给居民留下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因此,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制造业、商业和各级政府的微观效率问题,发行货币只是这些问题的被动反应。
传统经济学始终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可以通过央行的货币政策加以调整和治理,因而以为只要能设计出一个又一个最优货币政策,就能引导经济的起飞和着陆,这连同其他货币供求、利率政策、资金的时间价值等观点,都已无法完整解释当下的经济现实问题。所以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从每个微观单位做起,就要让企业把技术进步、节能减排、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克服通胀,实现更先进生产力的关键制胜法宝。
四、科学发展观指明了资本市场的定价原理。
对于科学与基督教的关系,英国神学家阿利斯特?E.麦克格拉思在分析时提出过这两个问题:“一是科学与宗教是否与同一事实相联系?二是科学的见识与宗教的见识是矛盾冲突还是相互补充?并据此得出两者之间的对抗模式与非对抗模式。”事实上,中世纪传统的天主教神学具有极强的排他性,由此造成了基督教与其他宗教、思想极其剧烈的冲突态势,这种激烈的冲突不仅表现在基督教对其他宗教、对科学思想的冲突,也表现在基督教内部,天主教与东正教,天主教与新教、清教之间,同时也表现在基督教各教派与所谓“异端”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冲突。
1、天主教与科学关系的现实定位
宗教作为一种信仰既然产生于对自然现象无法理解而进行的一种先验判断,所以在某些时候宗教情结在一些人那里可能会表现为一种冥冥中强大的内心力量,一份温和的爱心,一种歇斯底里的激情,不顾一切的勇气。理想、信念一般都不会得到现实的承诺,但这一切在当时对有的科学家们来说却鼓舞着他们运用科学向未知世界挑战。
卡斯特利恩在其论著《可疑的科学》中提出了知识与信仰的区别,从而奠定了反迫害论据的基础。“我们所能认识的只能是真理,他有赖于经验的感知或‘证明’,既通过可以接受的前提推导出必然的结论。但我们能够信仰并非真实的东西,信仰的基石不是证据或‘证明’,而是‘相信’......信仰的开始就是知识的终结。因为是什么或可被确定是什么属于知识的范畴。”堡垒在受到来自内部的攻击时就更容易被攻破。对于基督教这种半是主动半是被迫的改变,怀德海曾说过的话可算是最为确切的解释:“宗教如果不用与科学一样的精神接受改革,它就不能恢复其固有的权威,宗教的原理或可永存;但此种原理的表现,需要不断的发展。......宗教思想可以发展为愈来愈精确的表现,摒弃未来的偶像;而宗教与科学的互相作用,就是促进这种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宗教宽容思想的产生无疑为科学的发展开始赢得极为宝贵的思想空间。
20世纪以来,天主教自身在理性化、世俗化道路上步伐加快,逐步完成了从自身体制到神学思想的更新,传统天主教逐步被现代天主教所取代,基督教从产生长达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在进入20世纪大门的时候,因应时展的要求,需要重新整理以往留下的一切“遗产”,而这些很多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有一些则是历史的包袱,需要付出自己前所未有的勇气与智慧才能将其加以清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伴随着教会内部现实体制与神学研究的保守、开放势力当然也包括更多中立力量之间的争执、分化瓦解,在多种可能的道路中,天主教最终完成了今日形态的所谓现代更新,而对于天主教与科学的现代关系,仍然可以借用伊顿·巴博得模式对其加以分析,与现代社会与思想的特质相似,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天主教同样是一个多元、思想与现实特质复杂的混合系统,在同时态与历时态的时空转换中,我们同样需要一种多层面的维度来厘清其中的关系,事实上,很多时候对于天主教的自我更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转换而且也是深化的过程。现代天主教与科学也并非由冲突简单转换为其他模式,在相互性与交流性日益增强的时代,传统冲突模式被现代冲突所代替,存在就意味着分歧,而相互独立、对话与整合则极大地开放与拓展了天主教与科学最富有时代意义的关系空间。展现了价值巨大与层次丰富现代问题域,从而也构成了现代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现代语境与天主教时代特性
天主教在现实社会中何以存在?不容否认,这种存在的确显现为一种多元动态的混合形式,由于历史、现实多种因素的长期影响的结果,这既体现为一种历史化建制的遗留的形式和信仰服务团体的形式共存;也体现为一种现实中历史继承性所带来的被动性存在与积极迎合当下世界主动性存在的统一;同样也体现为一种文化性、精神性与理性的开放与封闭存在相结合的共同体。对现代天主教的分析首先存在一个需要对其进行现实定位的问题,然而试图给现代天主教划分一个准确的边界并作一个完整的定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现实世界的众多事物与现象既是一种独立的存在,一种显现。然而这种存在又不完全是绝对独立的存在,每一个事物同时又是作为对其他事物一种参照的存在,正是借助其它与之紧密相关的事物,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得以清晰与准确。
在对现代天主教的定位与分析中,科学与天主教的关系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参照体系。对于科学与天主教来说,在对其关系的论述与各自定位中,由于科学与天主教自身体系的复杂性,并非仅构成两个点、线或者面的关系。正如对科学定义需要借助一个复杂的内容和多元的体系描述一样,天主教同样如此,英国科学史家约翰·奇曼这样描述过科学,科学是一幅“地图”,在这幅“地图”中,有着无数人所寻找的点与各种各样联系通道,这一切随着时间的变化又构成了动态的多样化的图景本身,天主教亦具有同样复杂的图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纠葛,这就构成天主教与科学一种极其复杂的互动关系。
近现代西方社会的文明史表明,文艺复兴所带来人的思想的解放,以及现代社会思潮、文化形态、民族多样性、多元化的形成与发展,使得现代世界益发呈现出多元性、开放性的特征,如此,现实世界任何一种文化、思想形式都不可能具有独占性或垄断性的影响,而只能在参与中发挥其价值与影响,由于现代社会的开放性特征,所以思想与文化意识形式对现代社会的参与度也与其彼此间相互性、互动性、交流与对话的程度有关。而这与天主教在现代社会之前的情况已大不相同,文艺复兴前的中世纪,教会几乎是西方社会唯一的占主流的思想形态,科学及其他一切思想与文化几乎都是神学思想的一部分。文艺复兴、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后的相当的一段时间,天主教无论是作为实体的教会还是思想意识形式的神学,其存在空间与边界都在与科学及其他文化与思想的冲突中发生着较为剧烈的变动。作为一种相对古老但思想精神内涵积淀深厚的思想意识形态,教会并没有在现代社会中淡出现代人的视野的原因在于现代社会对于传统质素的天然需要,再者就是教会自身所具有对现代社会适应性所具有足够的应激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天主教之所以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力与作用发挥重新得到某种程度与形式的恢复,主要并不在于现代社会走向了天主教,而是天主教走向了现代社会。
3、天主教的理性化、世俗化道路
天主教走向现代社会一个最为重要的表现就是教会对社会关怀的强调与实践,而在神学思想领域表现为重视神学与人类经验的关联,对走向现代社会的天主教来说,教会对于传统神学思维所造成的对现实世界的傲慢、冷漠与隔绝也是深感忧虑,因此曾这样呼吁,“我们这时代的人们,虽然对自身所有发明及技能,惊奇叫绝,但对现代世界的演变,对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及任务,对私人及团体所做诸般奋斗的意义,对人类和万物的宗旨等问题,却往往感到踌躇不安。故此,大公会议立意将基督所结合为一的天主子民的信德真理,予以阐明并诠解。同时,又将指出这天主子民对其寓居其内的世界所有联系、尊重及爱护。但为达成这目标,再没有比对上述诸难题,同人类直接交谈更妙。在这交谈内,教会将借助福音神光,将她在圣神教诲下。由其创立者所接受的神力神方。提供给人类。应予拯救者是人的人格;应于革新者是人的社会。因此,我们的言论全部集中于人,集中于整个人,即人的灵魂、肉体、心情、良知、理智及意志。”事实上,启示与教义构成了天主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启示与教义却需要借助于人的理性与学识才能为现代人所认知、理解、接受与传播,因此,“神学家们有一个普遍的共识,那就是传统、圣经和教义实际上都是对历史中人类经验的一种表述,启示不是圣灵直接灌输给人类的,上帝的话语只能在人类的历史中展开,其中耶稣的一生、受难和复活是启示最完美的表达;对这个事件的经验,是由有瑕疵的人、在具体的文化处境中、通过特定的语言表达的……传统不是以某种固定的形式传承下来的一种古老的东西,而是这个群体的信仰经验通过各种形式(教会训导、圣经、教会生活、礼仪)等传承给下一代,具有未来指向的、最后会将启示完美呈现出来的动态的传统。”
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社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关联,现代生存更多体现为一种运用性、经验性的思维方式,教会传统神学过于思辨性和形而上的思维体系已不可能再在现代人中引起太多的影响和共鸣,教会以及神学对人类经验的关注无疑表明神学对科学所对应工具理性的关注与实践,在启蒙主义世俗化浪潮中,工具理性战胜了思辨理性取得了主导地位,在传统神学中,天主教信仰需要思辨理性的论证而不断深化,而现代神学,虽然已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对工具理性的排斥,但也并未完全对其接受,神学并不需要完全抛弃其形而上思辨的超越,当然也不能完全接受甚或完全排斥工具理性,正如教会所秉承的态度一样,它需要在神性与人性、传统与现实、思辨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保持适度的弹性与张力。这就表明天主教信仰的理性基础既是一种静态的存在,同时也是一种动态的秩序。
参考文献
[1]阿利斯特.E..麦克格拉思著, 译.科学与宗教引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0.51.
[2]R·B·沃纳姆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第643页
[3]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38
[4]引自梵二会议文件《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第3节.
新世纪新阶段军事院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教学工作是院校工作的核心,院校教学管理者必须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按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统筹处理好院校教学发展中的各种关系,确保院校教学工作健康发展。
1 更新观念,科学认识教学管理现代化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军队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始终围绕育人来开展的,广大教员和学员不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教学管理的主人,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如何是教学工作成败的关键。而要想调动教员和学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强化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二要以系统科学为方法论基础。把系统思想原理和系统方法引进到军事教学管理之中,应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对教学管理整体综合优化、系统分析、定量分析,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系统化。第三,以教学质量管理为核心。从部队人才需求出发,针对军队院校自身的特点,总结和革新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进行全面的教学质量管理。要充分调研考察部队的需求和发展的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军事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发展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依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分配学时和教员资源,最后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估;依据反馈信息及时进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优化;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缩小实际教学效果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第四,采用多种多样的科学管理方法。除教育统计外,还要综合运用目标管理、教育系统工程、教育控制论、信息管理、质量管理、教育评价、行为科学等方法和技术,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通过系统分析方法,使复杂问题条理化,使教学管理中经常重复出现的工作数据、程序和方法标准化。第五,实现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信息技术为现代化教学管理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学管理信息数字化、网络化,提升了信息、反馈、传输与储存的数量、速度与质量,不仅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减低管理人员劳动强度,实现无纸化办公,更重要的是使教学管理建立在了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和广大师生提供优质便捷服务的基础之上。
2 以人为本,努力做到教学管理人性化
首先,要要把广大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教员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职员工的利益能否得到切实保障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院校改革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各方面关心教员的生活,关心他们的自身发展,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当前军事院校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就可以在后勤保障和生活服务方面给广大教职员工提供方便,安排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体育活动,改善住房条件,在子女上学、就业方面提供优惠政策等。尽可能地为广大教职员工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要为学员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学员是求学的主体,学员的全面发展问题也是军事院校发展的首要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军校自身的特殊性,在管理过程中过分强调了“以管为本”,在一定程度上把学员管得太死,制约了学员主体作用的发挥和生动活泼学习环境的营造。培养出来的学员知识面窄,不够灵活,与未来信息化战争需求的复合型军事人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要以学员为本,全方位关心、爱护学员,一切工作都要从学员发展的角度出发,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有益于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给学员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提供发展个性和特长的空间,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3 全面协调,积极实现教学管理最优化
教学管理现代化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性和协调性,就必须对教学进行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管理,实现管理过程、管理要素,管理手段等各个方面的科学优化。
全过程管理就是要 “强化过程,淡化结果”,把教学管理的重点从传统的质量检查、“事后把关”转移到对质量形成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上。协调教学管理者、被管理者和相关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控制和提高各个环节的质量,及时进行管理效果的评估,将评估结果反馈给相关单位,针对反馈结果,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最终实现整个教学管理过程的科学化。现代化教学管理不但要重视管好质量形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控制好影响教学管理质量形成的各个要素。只有各个要素和各个环节都达到最优,才能实现总体最优。因此,要提高各个要素的质量,同时优化协调好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达到“l+1>2”的效果,持续稳定地提高教学管理质量。要建立和使用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技术手段的教学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它在教学计划管理、课程设置与编排、教员管理、教学档案和教员业务档案管理、辅助测验与评分、考试成绩统计、学员学籍管理、教材的征订与供应、教学设备使用管理等方面的作用,通过计算机全面完整地储存大量数据、资料,为教学管理及时、精确提供统计、评价和分析的可靠依据,帮助院校领导、教学参谋等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决策论证,合理调度和使用教学资源,从而为大大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