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的概念模板(10篇)

时间:2024-02-27 14:46:0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低碳城市的概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低碳城市的概念

篇1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等问题的日益严峻,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开始重视对气候环境变化的控制。人类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活动产生的过量二氧化碳对生态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于是便提出了低碳的概念。2003年英国政府在政府能源白皮书中首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订的“巴厘岛路线图”,2009年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及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向全世界作出了明确承诺。低碳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城市建设、景观设计中生态低碳型景观设计成为一种趋势。

二、低碳与城市园林景观的关系

低碳包括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城市等等。其中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其核心内容。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生活,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低碳城市的主要思路包括减排和碳汇(既收集和固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而城市绿色园林景观系统作为城市中最主要的碳汇必然成为低碳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色园林景观具有固碳释氧、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美化环境等作用,同时又可作为为重要的低碳教育与展示基地。如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发低碳效应,是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从目前现状来看,城市建设对园林景观设计的认识性正逐步深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景观和可观赏性的城市发展思路也已经得到方方面面的确认和肯定,低碳园林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设计师对项目的设计及材料运用也非常重视,而城市市民也在不断追求物质生活条件以外的绿色生态感观。改善城市绿色生态环境,打造城市绿色生态名片,建设宜居的生态低碳城市是当前景观设计师的一项艰巨任务。

三、低碳概念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

1、城市雨洪管理

我国城市的雨洪管理技术相对落后,雨水多直排入排水管网,这对城市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造成较大的压力,许多城市一下大雨便是泽国一片。现在人们还没有意识到雨水资源的流失所造成的损失。在缺水的城市,大量的雨水通过市政管网排出,而雨水过后又会出现城市大量缺水的情况。城市中的园林景观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达到较好的排水、储水、净水和补充地下水源的作用。例如城市园林中的绿地系统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调蓄和净化,并使之通过自然渗透补充地下水源。这样不仅可缓解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的巨大压力,减少巨大的人力、物力消耗,同时还可以丰富城市景观,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空间。

2、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绿地减小,建筑和硬地增加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气温的升高会使城市的耗电量加大,从而导致更多的碳排放。园林绿地通过植被的蒸腾作用和遮荫可以降低城市的地面和空气温度,形成明显的城市“冷岛”。通过合理的布局,使园林的“冷岛”穿插于城市“热岛”之间,可有效地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大量减少城市耗能,并为居民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空间。

3、生产性景观的应用

生产性景观通常既可以起到可以提供能源,又能起到装饰性景观的效果,如风能、太阳能发电场、家庭园艺园、生态农业观光园等。这些景观多是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相结合的产物,既显人工之美又显自然之美。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厂通常可以看做一个大地景观的作品,其设备优雅的外形和有序列的排列可以成为城市中富有标志性的景观。同时它们提供的可再生、可持续的能源也可提供城市能源的消耗,减少城市二氧化碳的排放。城市农业景观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参与、体验农业生产活动的需要,也有一定的产出功能,提供满足部分城市农产品的需求,减小产品的运输成本、运输路程,从而减少碳排放。

四、城市风景园林的低碳措施

下文在微观层面列举几个具体的低碳措施。

1、森林城市建设

碳排放量和吸收量,与当地的自然地貌、自然资源和生态效应息息相关。因此,城市森林不单只停留在美化城市的功能,城市森林的碳汇功能在打造低碳城市过程中,显现出它的作用。陆地生态系统中储存了2.48万亿的二氧化碳,其中1.15万亿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当中,所以说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此外,森林城市在降低城市温度和热岛效应方面效果明显,从而降低能源的消耗。

2、城市景观照明系统

随着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完善,相应的景观照明耗电量也激增。LED灯以“低碳、低能耗、低污染”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景观照明灯,适合一些功率较低的景观灯。此外,广泛应用于发达城市的太阳能景观照明也是很好的低碳措施。

3、鼓励公共交通

相关部门应该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让轨道交通和公交交通成为市民乐意实用的出行工具。此外,自行车的公用化,将是实现低碳城市重要的推动力。如果能推广到城市范围,能够极大的降低私人机动车的使用率,从而降低碳的排放量。

4、清洁能源与风景园林

低碳城市将逐步摆脱对与石油的依赖,革新城市的能源供应系统。风能、太阳能和水里发电将被广泛使用。相关能源收集设施,如风车和太阳能将可以与结合景观设施造景,风车和太阳能板的放置场地既可以作为发电场地,也可以作为绿地,供人游玩和观赏。

5、生态措施与水

雨水收集、污水处理和沙漠化防治都与景观息息相关。屋顶花园将加大雨水收集的绿地;生态湿地将净化工业和生活产生的污水;沙漠化的防治与风沙抵御将依赖更多的防护绿地。

五、低碳概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践初探

在对园林景观的低碳设计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之后,并总结实际项目操作,得出以下几点低碳设计原则:

1、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认真全面的考察项目环境,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及民俗民情。不同地域都保持着各自的民族文化与居住习惯,因此我们在设计中就要充分的了解他们,并结合项目所在具体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研究,不能盲目的设计规划。

2、遵循项目所在地块本身的生态特性,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并对其加以保护

例如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公布了年度专业奖项,2010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获本年度最高设计奖――杰出奖。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是上海世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倡导生态之美、丰产与健康的作物与野草之美,生动地注解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

3、生态景观、低碳设计

有专家表示,明年中国经济关注的焦点之一极有可能是中国能否走上一条低碳的转型之路。而景观设计中的节能环保型材料应用和设计理念的加入必将受到市场的青睐。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可持续发展前景才是我们未来完美生活的追求目标。

4、合理控制成本,合理低碳化。

合理控制项目成本,不要为了低碳而低碳。因此,景观设计师必须有景观成本控制概念。

六、现状问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被打上了低碳城市的标签,但是真正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并不是短期内可以达到的,需要经过长期而艰巨的实践,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的投入,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

篇2

关键词:工程图学课程;建筑制图;CDIO;工程意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23;TU2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7)01015704

如何有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设计能力,提高工科毕业生的图形表达、团队协作和工程设计能力,是当前工程图学课程教研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建筑制图教研室结合该校特点,从传统建筑制图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的结合入手,基于CDIO理念尝试对建筑类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价进行改革,旨在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1-3]。

一、传统的建筑类制图与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开设建筑制图类课程的专业较多,除了传统的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力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外,给排水、艺术设计、园林、道铁等专业学生也需要学量的建筑制图知识。从专业设置的情况来看,学校多个学科主要培养建筑、土木和景观的结构与产品设计方面的人才,对学生在构型设计和创新能力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当前学校土木类和建筑类专业工程制图和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从整个建筑图学课程教学层次和课程安排来看,在图学课程体系中安排了大量三维CAD课程内容,各软件中的设计与建模操作都是对学生创新思维与设计表达能力的强化培训。但在教学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各专业和课程大多出现了图学课程前后脱节、难以体现课程间的交叉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其后果是:图学体系中的各门课程仍为单科性质,学习过程中仍以理论分析为主,缺少培养学生直观判断力、工程创新意识和设计理念的教学环节,难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

三、基于CDIO理念的建筑类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基于CDIO理念的建筑类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模式

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精髓主要体现在实验与实践环节,对图学课程而言,则更多地体现在大二、大三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当中。已有的研究表明,在工程图学和三维CAD技术融合式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教师往往

将工程应用软件的操作性指导和训练当作图学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以为使用软件就是教会学生操作方法,而忽略了大学本科层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应达到对学生进行思维及过程训练的目的[6-8]。有鉴于此,为真正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建筑制图教研室将图学基础课程(部分内容)与设计类专业课程有效整合,构建了基于CDIO理念的建筑类图学课程教学体系与指导模式(图2),以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工程素养。

(二) CDIO理念在建筑类工程图学课程中的实际应用

开展基于CDIO理念的建筑类工程图学与设计课程实践项目,旨在大一的建筑制图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绘图基本技能,除加强徒手绘图、制图标准规范和形体表达方法(视图、剖切、断面)的训练外,在专业图部分引入三维模型和形体设计基础内容,将原有的建筑(或结构)施工图的简单抄绘转变为具有设计和创新意识的思考训练。除在CAI课件中加强“结构”和“形体”概念外,在设计过程中融入简单的工程材料常识,并鼓励学生用三维草图快速表达其基本的设计思想。此为构想阶段。

在后期的专业绘图与分析课程教学中,尤其是设计与计算软件的学习中,任课教师可将课程涉及的具体实践科目设计成各个独立的工程项目,并相应地

将学生划入各项目小组。这些实训项目大多与工程实践或现实生活相关,要求学生从图学(或力学)基础理论知识入手,结合设计项目所处的环境及相应的使用功能要求,设计出符合实用性、美观性和经济性要求的工程结构,在突出创造性设计理念的同时保持作品的工程应用性。在指导学生设计的过程中既要特别强调作品的功能性,不能仅为创新而创新,又要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热情,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避免学生作品设计华而不实。此为设计阶段。图3和图4分别为不同专业学生在此阶段设计或计算的工程结构实例。

CDIO理念中的施与操作阶段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也是学生接触工程实际问题并进行有效实践训练的阶段,即所谓边学边做、边做边学的过程,也称为“干中学”。在这一过程中针对设计阶段教师所给出的工程结构项目,利用不同的专业软件实现其实体造型,并对构件进行模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应鼓励和带领学生将设计和构造出的工程实体按一定比例制作成模型,供学生相互学习或作为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作品。图5所示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用竹片制作的工程结构物模型。

道路CAD课程为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之一。该课程有24个学时的上机实践课,主要培养学生对路线及道路相关设施进行优化设计的能力。为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任课教师可将实践教学部分的成绩考核采用分组完成工程项目的形式进行(表1)。在道路设计中为体现公路这一带状三维空间构造体的实体造型,提高学生对三维CAD软件的应用能力,应要求学生对道路的重要路段和重要构筑物采用透视图的形式表达,并检验设计质量,引导学生将图学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效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种“干中学”的教学方式可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和协作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建筑类工程图学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成果

学校建筑类工程图学课程体系改革自2010年开始至今,已初步完成了实验班的CDIO教学方法设计,将建筑制图课程与专业课程中的绘图或设计软件等有关内容,融入设计型、综合型的创新实践项目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完成结构设计或计算,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图学、力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改革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截至2014年底,学校共有38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获批立项,其中省级项目12项;获得包括“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建筑类比赛、湖南省力学竞赛和湖南省大学生结构模型设计竞赛等在内的国家级、省级竞赛项目奖30余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5项,优胜奖/团体奖5项;共完成11项相关的教研教改项目,完成了12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设计与教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0%以上。已毕业的学生普遍认为,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图学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实验技能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实际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制作能力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对建筑类工程图学与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主要是按照CDIO教育理念与模式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在此过程中积累了相关课程项目设计与教学方法的经验。这些经验可进一步应用于建筑类相关专业的其他主干课程教学中,形成建筑类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整体教学体系。基于CDIO模式的实验课程设计与实践方法,对其他理工类学科专业的教学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伟冰,张东梅,李玉菊,等. 基于CDIO 理念的新机械制图教学模式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171-172.

[2]陈霞. 计算机绘图与工程制图课程阶段式融合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27(20):14-15.

[3]刘克非,汤小红,吴庆定. 建筑类工程图学实践创新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图学学报,2013,34(6):123-129.

[4]钟金明,李苑玲. 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6):67-69.

[5]张准,钟丽云. 基于CDIO 理念的光电技术实验课程设计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367-370.

[6]魏屏,李金伟. 基于目标分解法解析“土木工程制图”的研究[J].工程图学学报,2010(5):132-137.

[7]王国顺,张旭,李宝良.引导与创新理念在“制图实践”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 工程图学学报,2010(5):123-127.

[8]李冬梅,张持重,张耀娟,等.以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设计图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工程图学学报,2010(3):161-164.

Abstract:

篇3

由于学科历史沿革不同,目前国内的地下水科学有许多分支,其中属于地质科学分支的有水文地质学、专门水文地质学以及地下水勘测类的科学;属于水文科学分支的有地下水水文学,水资源评价、规划和管理类的科学;地下水动力学以及渗流理论及其应用类的学科可以划归流体力学的范畴。我国地下水水文学、水文地质学在历代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理论研究和工作方法方面已大大缩短了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并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地下水水文学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和地下水方向的核心课程。课程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从水文循环的基本原理出发,在完整的水循环体系内了解地下水的形成、储存、运动、补给、排泄等特征的变化规律,并使学生初步掌握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资料整理与分析的基本方法、野外实验设计与实验资料整理与分析的基本方法、水量平衡原理及其应用步骤、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水量平衡的基本分析方法,运动数理统计的方法,通过站网观测资料和实验资料来了解地下水动态,并作出地下水资源的初步评价。

由于地下水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野外实践是其基本工作方法。因此,野外实践是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教学环节。从现阶段已有的水文学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来看,地下水相关的教学实践环节显然是不充分的。本文提出在水文学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稳定不变的前提下,结合地下水科学的实际特点,提出在课堂教学开展“微实践”的教学手段,并且结合个人教学经历,开展试验性教学改革,分析了此次微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并对微实践今后发展的方向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微实践环节教学方案设计

传统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主要模式是课堂理论教学。“水文水资源”课程教学模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单向灌输。教材过分强调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偏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应对传统教学理念与不断发展的教学群体,譬如,多媒体手段等新兴的教学手段逐渐成为授课教师关注的对象,并且得到了诸多有益的尝试。然而实践教学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者提出可以在维持现有教学方案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课堂微实践的内容,弥补以往地下水教学过程中理论有余、实践不足的现状。

地下水水文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从字面上理解并不困难,但是想要掌握并灵活运用,却并不容易。这里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初学者缺乏地下水感性认识,同时地下水科学具有综合性,只有结合具体问题分析才能理解并掌握。地下水水文学课程中适宜于进行课堂实践教学的环节有水文地质特性实验、地下水渗流规律实验以及潜水与承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模拟实验。除此之外,包括抽水实验等的水文地质实验虽然也是地下水水文学教学中的重难点,但是在室内模拟实验的难度较大,因此,本次微实践环节对此知识点不予考虑。

本次微实践教学方案基于水文地质学基础和地下水动力学基本原理的课内实践内容,具体包括:(1)水文地质性质认知实践;(2)地下水渗流规律演示实践;(3)潜水与承压水的运动模拟实践。共计三次实验活动。微实践课程目标:增强学生对含水介质水理特性的感性认识,掌握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能够较好地识记不同类型的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科研素养,并且训练学生基本的动手实践与计算分析能力,能够独立解决地下水水文学的基础工程问题。

本次课程微实践结合本人教学经历,在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后,使用一定的课堂时间开展相关内容的演示与学生动手实践。单次微实践控制在一个课时之内,总计三次。为了准确评估教学效果,采用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本次教学对象共计本科生147人,其中57人报名参加微实践环节。

二、实施效果对比分析

根据参与微实践环节与否,将授课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和普通组)。下面按照出勤情况(非实践环节的课堂出勤情况)和课程总评分结果来对比微实践教学效果。两组学生的出勤结果见下表。整个课程教学期间,除去微实践环节,共计以课堂作业、提问、点名等形式考察出勤情况4次,共计588人次。其中实到人次532人次,出勤率为90.48%。对比实验组与普通组的出勤结果可知实验组同学的总体出勤率和方差均要优于普通组。

下图所示为两组同学的课程总评分分布情况(上图为实验组,下图为普通组)。实验组同学平均分为88.45(100分制),标准偏差为7.433。普通组的平均分为83.13,较实验组低5.32分;标准偏差为14.14,比实验组的标准偏差高出90.23%。从直方图分布来看,实验组的同学总评分更加集中,异常值(极小值)较少,而普通组的同学总评分中尽管也有部分同学取得了优秀的总评成绩,但是仍有部分同学考核成绩不理想。

通过出勤情况和课程总评情况来看,实验组的同学普遍具有更高的参与课程的积极性,课程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也要高于普通组的同学。这里排除学生自愿参与的主观筛选因素外,课程微实践的主要教学效果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可以在感性认识上增加对地下水基本知识的掌握,并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利用地下水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这些实际能力的掌握与增强,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地下水课程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微实践环节的发展前景

在教学理念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地下水水文学(水文地质学)课程向来是秉承以学生为本、实验室与现场并重,突出能力考察的教学模式。目前纵观国内高校相关专业及课程现状,都是课堂教学远远多于实践教学。这往往是由于培养方案和培养经费等多方面的因素限制。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微”字已经体现在我们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通过我们开展的课程微实践活动,表明在不显著增加教学时间和经费的条件下,微实践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改革,作者对地下水课程课堂微实践的发展方向和注意要点做了初步的总结。

1.微实践中做到师生互动

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通常是“老师讲实验,学生照着做”。在时间较短的微实践环节中,更加要打破这种传统乏味的单一模式。教师可以事先把实验任务布置给学生,在微实践环节中用较少的时间进行纲要性地演示。把剩余的时间留给学生,各个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指导书,研究和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对各组进行提问和点评,让学生带着压力去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意识,尽量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动手机会。

2.微实践中强调实例教学

在地下水水文学课程原有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将规定内容传授给学生,尤其是注重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经常有学生会问:老师,这个理论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应用?对于科研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或许可以轻松解决学生此类的疑问。而对于多数年轻教师,要想圆满地解决学生的疑惑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微实践环节,学生更加直接地面对地下水问题,那么如何将室内模拟模型中的地下水文过程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是教师必须事先做好功课的内容。而且教师在微实践环节将实验与实际问题的内在关联解答清楚,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对实际问题的看法,而学生的这些看法可能就会给教师带来教学的灵感,从而使教师自身水平得到提高,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3.微实践中重视能力的培养

理论联系实践是地下水研究中的重要方法论。实践环节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能够在对水文现象感性认识上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和概括。因此,实践环节虽然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掌握及理解,但这一点也不能被滥用,否则就会影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不仅在于验证书本知识和巩固理论知识,而且要更加重视引导学生探讨学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这是与学科理论形成过程相反的过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的地下水现象作为知识兴趣点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这一角度来看,微实践教学环节应该重视从单一方法的培养到方法综合运用培养的高级阶段,也即是科研能力培养阶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寻求在体制范围内的微创新、微实践是教育事业改革的新方向。本文以地下水水文学现状教学体系为出发点,提出在不改变原有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引入若干次体量小、灵活性强的微实践活动。通过教学实践对比分析,表明微实践对于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具有显著的效果。

本次研究仅是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科研领域做的微小尝试,其中不乏许多不足之处。作者对于微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师生互动、实例教学和能力培养方面的认识都还不够深入。微实践作为解决信息化时代知识爆炸这一问题的有益解决方案,值得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思考和尝试。

参考文献:

[1]叶水庭.地下水水文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J].河海大学科技情报,1987.

[2]张人权,梁杏,靳孟贵,等.当代水文地质学发展趋势与对策[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

[3]崔淑卿,陈娟,杨苏荣.我国水文地质学发展与现状[J].内蒙古水利,2012.

[4]束龙仓,陶月赞.地下水水文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5]梁四海,周训,方斌,等.“水文地质学”实践教学改革点滴体会[J].中国地质教育,2005.

[6]李铎,李方红,方晓峰.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

[7]张升堂.“水文水资源”课程实例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

[8]张红霞,范玉洁,郭纯青.地下水水文学教学中多媒体手段应用的合理性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

篇4

0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国内高等教育呈现多样化的办学格局。许多新升本科院校确立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应用型本科教育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种新的重要类型。应用型人才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实际需要所培养面向实际、面向生产一线掌握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掌握和理解,更应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培养的人才面向市场、面向应用,具备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不仅要求从业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求从业者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而软件开发能力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如何通过一系列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环节的锻炼使学生获得这种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是一个非常现实和重要的课题。

本文以应用型软件开发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加强软件开发课程群建设为契机,结合CDIO的一体化、工程、主动学习等理念,对软件开发课程群的实践环节进行改进,采用先进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提升毕业生在软件产业人才市场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

1 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产业发展对工程人才的大量需求,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等4所大学从2000年起成立的跨国研究组,经过4年的探索研究后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的集合体,让学生以主动、实践、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学习工程的方式,即“做中学”的方式来学习。CDIO培养模式通过项目将整个课程体系有机而系统地结合起来,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应用人才。将CDIO理念贯穿于软件开发课程群实践教学中,对应用型工程人才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和实际意义。

2 软件开发课程群的设置

课程群是数门课程的集合,对于课程体系、课程群和课程建设,它处于中观的位置。其核心都是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研究各子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它们进行合理整合,通过课程群建设得以提升到一个新档次,从而使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软件开发课程群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软件开发课程群应以“培养应用型的本科人才,注重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建设。随着专业的发展,专业内涵逐渐从“计算机”延伸到“计算”,学科目标也应进行相应的转换和充实。在这样的背景下,跟软件开发系列有关的课程相对比较多。为了便于管理和进行分类,将软件开发课程群按递进关系进行设置,分为软件开发基础、算法分析和软件开发工具3个子课程群。软件开发课程群的具体设置如表1所示。

表1 软件开发课程群设置

上表中,随着移动应用开发成为新的热门产业,嵌入式软件开发模块侧重于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并且以Android平台为基础进行教学。

3 基于CDIO的实践教学改革

通过分析软件开发课程群的特点以及CDIO工程教育模式中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大纲和相应标准,以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对课程群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

软件开发课程群由十多门相互独立又联系紧密的课程组成,它们有着不同的课程目标,但又衔接紧密,共同构成了一个培养软件开发人才的课程体系。软件开发课程群不仅仅重视基本理论的验证,在教学过程中更应特别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制定相宜的系统实践教学计划和学生训练目标。为构建良好的实践环节,需要在CDIO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工程化实践教学的需求,全面调整实践课程与教学模式,实现工程化教学模式。

根据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目标及相应专业能力的要求,结合CDIO的一体化理念、工程理念、主动学习理念、团队协作理念等,我们将软件开发课程群实践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层、综合应用层和创新层。每个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及能力训练目标如图1所示。

图1 软件开发课程群实践教学层次及能力训练目标

在图1中,基础层主要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和专业基础课程的验证性实验为主,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部分实践操作由学生课后独立完成;综合应用层强调技术知识和工程能力的培养,由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项目实训)的方式训练完成,该阶段面对简单的工程问题,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组成3-5人的开发小组自行完成设计、制作、调试、测试实验结果,共同完成实验课题。面对一个综合性的小型项目,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过程与系统构建能力,在共同开发中,还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层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科研训练和科技竞赛的方式完成,它涵盖了CDIO“在企业与社会环境下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层面所需要的能力。该阶段吸纳学生进行与“产学研”相关课题的编程创新训练。通过学生科技竞赛、程序设计大赛和深入企业实践教学基地、毕业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等方式,在公司环境中,真实感受软件工程项目的整个开发流程,该实践环节要求学生按软件企业产品开发周期进行构思、设计、实现以及运作,属于高级层次的项目;或者对学术型学生,吸引他们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争取发表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等。教师在提供毕业设计选题过程中,也要注重毕业设计课题的综合性和创新性。因为在创新性实践教学环节,需要学生查阅英文资料,而且开发环境也是英文版,所以该环节也涵盖了CDIO能力大纲中的外语交流能力。

软件开发课程群实践教学中两个主体分别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显然教师也需具备CDIO能力。为了提高主讲教师的工程经验,学校派遣教师去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工程实践锻炼培养。此外还邀请软件开发企业的项目经理到校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短期培训。学校也鼓励教师承接企业委托的横向项目开发,通过实实在在的企业课题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4 学生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

为了保证软件开发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的良好运行,必须建立起一套易于操作的评价机制,对实践教学中涉及的各项能力进行有效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包括学生学习评价机制、实验评价机制、课程设计评价机制、实习评价机制、毕业设计评价机制等等。实践教学的具体考核方法如表2所示。

表2 软件开发课程群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上表中,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由于涉及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仅仅看报告并不能客观评价一个学生,因此需要学生做课堂答辩,除了当堂演示系统运行之外,还要叙述自己的系统设计思路,并回答教师提问。课程设计为小组团队完成,为了考察一个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协作能力的好坏小组成员最清楚,因此需要组员对考核者做小组评定。创新性实践教学是对学生更高层次的培养,并不需要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该项考核,对那些综合素质较高、创新能力强的学生,通过他们的获奖证书、发表的科研论文、申报的专利或者参与科研课题的总结报告,由班主任进行考核评定,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通过上表所述的各项考核方法,我们对学生基于CDIO的各项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使老师及时分析学生情况,从而为进一步调整优化工程化教学实践要求提供依据。

5 结束语

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符合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工程实践型人才,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是适应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软件开发课程群和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特点,同时综合考虑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对软件开发课程群的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软件开发课程群实践教学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重应用的完整体系,以培养学生CDIO能力为目标,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及创新性实践活动等,从基础到课程综合知识的运用,到真正的软件开发流程训练,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步步地将计算机专业学生培养成社会有用的软件人才。实践结果表明,本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一是能满足不同学生层次的学习需要;二是通过真实的企业环境进行工程化培训,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团队意识、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三是通过校企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训及创新实践教学的训练,部分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得到了提高,为今后研究性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勇,王忠群.面向应用的计算机软件方向课程群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1,21(12):98-103.

[2] 谭德坤,吴润秀.以《数据结构》为核心的软件开发课程群建设[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0(2):32-34.

[3] 廖志芳,胡志刚,任胜兵等.软件工程CDIO“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0(11):128-131.

[4] 陈昊,明仲,彭小刚.软件工程课程群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4):93-96.

[5] 陶维安,范会联.应用型软件开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0):105-106.

[6] 洪小娟,杨小进,黄卫东. 依托课程群构建信管专业模拟实验平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4):130-133,181.

[7] 丁卫平,陈建平,管致锦等.以程序设计课程群实践教学改革为契机,培养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编程创新能力[J].计算机教育,2009(20):10-13.

[8] 王艳玲.借鉴CDIO理念的软件技术专业“双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价值工程,2013(1):293-294.

篇5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重危机和挑战,为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而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必然担负着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

1 关于低碳城市理念

1.1 理论的诞生与研究进展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引起全世界对“低碳”理念的广泛关注。其后,随着将低碳研究的视角引向城市,逐渐形成一系列关于低碳城市概念的研究与实践。在低碳城市规划研究方面,ChinSiong H. and Wee Kean F. (2007)运用情景分析法预测未来发展低碳城市的几种可能模式,并指出通过政府在城市土地利用、建筑设计及交通等方面的政策引导,可以使城市CO2排放量在未来几年内减小到预期情景。Glaeser and Kahn(2008)发现城市规模与碳排放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新增人口人均碳排放量要高于存量人口,而土地开发密度与碳排放量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Jenny Crawford 和Will French研究了英国空间规划与低碳目标之间的关系,认为实现低碳目标关键在于规划系统对新技术的适应度和准备度,而规划系统必须实现国家层面的自上而下的领导性优势和地方层面强调权利分散的灵活性优势互相结合。

1.2 低碳城市概念内涵

低碳城市的概念诞生至今,国际上并未形成统一观点,我国众多学者通过研究提出以下观点:夏堡(2008)通过对“低碳经济”概念研究出发,认为,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金石(2008)认为低碳城市发展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处于较低水平。付允等(2008)提出低碳城市是通过在城市空间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逐渐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认为: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结合以上观点,所谓“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

2. “低碳城市”理念在我国城市规划研究与实践中的问题与困境

城市作为碳减排的关键,城市规划理应承担起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但是现状对于低碳相关概念研究较多,而对于低碳理念与城市规划理论及实践之间关系的探讨较少,缺乏其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如何进行有效落实的研究,而分析造成此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2.1缺乏切合中国国情低碳价值观的辩证思考

当前世界上尤其是发达国家地区已规划建设不少低碳甚至“零碳”的示范新城项目。如阿联酋阿布扎比的马斯达尔城,这一占地6平方公里的新城将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环保、固碳技术的应用几乎贯穿从设计到建造的各个环节,整个新城的“零碳”概念无处不在,但总投资高达220亿元的巨额建设资金令人咂舌。客观来讲,马斯达尔作为低碳城市建设的示范意义毋庸置疑,但发达地区的这种“高消费低碳”的壮举给人的印象更像是高碳排放过后的一种自我救赎。

在当今国际社会 “生态低碳”主题的大背景下,中国的低碳城市建设应当树立怎样的“低碳”价值观?学者龙惟定就指出“富人烧钱买低碳、穷人没钱被低碳”,都失去了低碳城市的本意。当前中国处于高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建设低碳城市不应等同于停滞不发展,保留落后状态绝不应该是低碳城市所追求的目标。因此,针对中国这样处于工业化中期和高速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国家,必须探索实现针对于中国国情的低碳城市路径。这种探索也是我国发展低碳城市所面临的机遇,一个发展中国家对适于自身低碳发展模式的探讨,在发达国家是找不到先例的,而这种探索也将让中国为国际气候变化事业作出贡献。

对低碳城市价值观的辩证思考同样可以延伸于低碳城市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零碳排放”是低碳城市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需长期努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目标模型与策略组合。同时城市类型的不同,其碳排放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在评价国内低碳城市的实践工作时,不应采取相同标准,应讲求公平、合理原则。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在充分理解了低碳城市的内涵,正确树立辩证的低碳价值观的前提下,才能公平、合理、有序、有效的开展低碳城市的研究与建设工作。

2.2 当前相关理论层面的研究多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

在低碳城市建设中,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曾提出“CIRCLE”原则:即紧凑型城市遏制城市膨胀(Compact)、个人行动倡导负责任的消费( Individual)、减少资源消耗潜在的影响(Reduce)、减少能源消耗的碳足迹(Carbon)、保持土地的生态和碳汇功能(Land)、提高能效和发展循环经济(Efficiency)。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其《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通过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活方式、加强技术创新4个方面具体落实实现低碳城市理念的发展策略。但以上实现“低碳城市”的具体策略研究集中于区域战略层面,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城市规划工作,如何在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城市规划模式中融入低碳城市的理念是目前工作的关键。

当前国内的低碳城市研究重点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除了战略层面的研究,其余研究重点直接落于微观的低碳建筑技术、环保技术层面。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在谈到低碳城市的时候就曾提出:“城市规划要融入低碳城市的理念,而且不仅仅是理念,应该融入到城市规划的目标、指标体系和行动计划的方方面面。”

2.3当前国内 “低碳城市”的建设实践多处于“务虚”阶段

在建设“低碳城市”的浪潮下,全国已有保定、上海、贵阳、杭州、德州、无锡、吉林、珠海、南昌、厦门等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还有不少城市希望使得城市名片前拥有“低碳”这个时髦“头衔”。

但冷静分析国内多个城市的低碳城市建设,名为“低碳”,却实为“务虚”阶段:首先,不少低碳城市的建设实际为依托出台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政策,去做一些项目的示范,堆砌展示一些并无多少推广和实用价值的新技术;其次,目前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相关评价机制不健全,相关评价依据比较模糊,科学考核存在难度。在产品生产过程做一些“减排指标”相对容易,如何确定评价指标需要探讨。因此各地打造“低碳城市”的热情值得肯定,但更应避免赶时髦、贴标签等现象的出现。

对此现象,已有学者及专家提出质疑,诸大建就指出“低碳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如没有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支撑,“低碳城市”的美好愿景就将永远停留于概念阶段。以“生态城市”的建设为例,生态城市的概念已经提出超过20年,全球各地实施生态城市规划方案也非常多,但在实施层面没有突破。综上所述,如果“低碳城市”的实践只是特别的案例,都是由于特别的政策推动的,其规划理念就没有复制性,就不能推广;同样的,如果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只停留于概念与战略阶段,其规划理念就没有实践意义。

3.促进我国低碳城市规划概念的建立

3.1低碳城市理念下城市规划的定位

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实践特征较强的学科,它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控制与指导作用,它是我国引导城市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对气候变化问题有所应对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城市规划是我国构建低碳城市的重要环节及关键技术。众多专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低碳理念下城市规划定位的看法,结合相关观点,本文认为,低碳城市规划,规划思想上强调低碳革新,具体操作上,应是延续传统城市规划体系,继承了原有城市规划思维方式,并以此为基础吸收适于低碳理念要求的规划理论,尝试对常规规划策略、规划模式与规划技术的“低碳”优化。

3.2低碳城市规划宏观层面研究内容

侧重研究城市或地区在低碳城市建设、低碳城市生产、低碳居民生活消费及低碳交通体系等等关系到低碳城市运行各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将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与城市自身的发展建立科学联结,以低碳的理念转变传统发展方式,重新审视自身发展条件,制定生态可持续的低碳发展战略,并为城市或地区建立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政策体系和实施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3.3低碳城市规划中观层面研究内容

低碳理念下的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发挥其对城市总体控制的作用,从城市整体的形态构成、土地利用模式、交通体系、经济产业发展及生态固碳方面来达到城市未来发展的过程低碳目的。例如低碳的城市用地布局与空间形态方面,可以充分吸收紧凑城市、精明增长、可持续集约式发展的理念精髓,探索对内聚式城市形态、带型城市及组团城市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低碳优化策略,并鼓励城市形态与碳排放关系方面的定量实证研究。低碳的土地利用主要探索功能充足及不同开发强度对人们日常活动的影响,通过缩短出行距离,提高生产生活效率的方式达到低碳。

篇6

工业革命以来,在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的同时,人类生活的环境也日益恶化。“高碳”成为了威胁人类正常生活的主要因素。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人们开始提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即“低碳”生活。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也受到了这一理念的影响,低碳城市的理论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低碳城市的核心理念不仅仅是通过节能减排来控制城市建设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

1.低碳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综合框架概述

低碳城市,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理念是由国际自然基金会提出的,其具体理念是通过提高紧凑化城市建设的进程,来控制城市的规模,从而降低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低碳的概念最先是有西方国家的提出的,原先是针对景观设计提出的一种理念。我国将这一概念引入后,将其应用到了城市规划设计中,并根据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现状,提出了我国实现低碳化城市建设的目标。

我国建设低碳化城市的过程主要分为五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设计低碳城市规划的整体框架和相应技术的选择。第二个步骤是对低碳化城市规划的具体过程进行一定的调整。第三个步骤是对城市建设项目规划的创新性研究。第四个步骤是制定低碳化城市化建设具体指标。最后是对城市建设的管理制度进行制定和完善。

低碳程式化建设的管理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土地管理使用、环境和区域设计、运输管理和输送系统。

2.低碳城市空间的规划和设计策略

我国对低碳化城市规划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现有低碳城市规划设计缺陷的完善。在研究界,对低碳化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理想模型已经逐渐达成了一致,即低碳化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应当以紧凑型城市为基础。

紧凑型城市是在低碳城市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建设的实际状况和要求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城市建设理念。紧凑型城市的建设采用的是土地密度和混合型的利用方式,并且引进了新的城市建设技术,能够促进城市交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从低碳城市建设的方面,紧凑型城市理念的优势在于能够对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进行有效的优化;能够显著的降低交通运输的成本;能够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使用周期;能够对土地和其他城市资源的综合利用。

3.国内外相关研究特点的总结

3.1低碳城市研究过程的阶段特征

自世界的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人们就开始关注低碳理念的研究。这为低碳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实际上,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强调节能环保的做法由来已久,但随着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节能环保的理念已经不再满足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综合性环保要求,因此低碳城市的概念逐渐被提了出来。并成为了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目标。低碳城市的理念从经济和生态的角度对城市建设的目标进行重新的定位。我国低碳城市的发展起步较晚,因此在研究成果和建设规模上都落后于西方的发达国家,并且研究的精力主要集中在理论阶段。

3.2研究领域的层次结构

当前,国内外对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上。首先是广泛意义上的生态化。低碳化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的理念。这两个概念是可以进行综合应用的,并且相关的理论可以对城市建设的流程形成一定的支持。第二个层面是对可持续理论的开发。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支撑的,因此要确保规划和建设的质量,就要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有深入全面的了解,并对其内涵进行拓展和深入研究,使其在低碳城市的建设中更好的发挥作用。最后,低碳城市的建设和开发应当将节能减排、减缓气候变化为目标,并明确各个环节的建设目标。

3.3研究范畴的横向划分

低碳城市建设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控制和城市空间布局。其次是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和设计的相制性研究。所谓的相制性就是指低碳城市规划和设计是相互制约的。对两者的协同研究能够起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3.4研究方法的技术支撑

与先前的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城市相比,低碳城市具有更加显著的特征。这一理念对环保这一抽象的概念有更加量化的标准。“碳审计”成为了低碳城市建设中的关键性因素。与传统的城市建设相比,低碳城市采取了更加有效的碳计量指标和控制措施,并对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的信息进行了动态管理。

3.5碳排放与城市空间形态的相关性研究

低碳化城市建设的根本和是对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具体的解决思路有两个。首先是在传统的建筑学理论基础上建设能源消耗和城市形态相协调的城市建设模型。其次是在规划学和地理学的基础上建立城市形态环境建设的绩效考量标准。

4.结束语

低碳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建设理念,无论是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还是环境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国应该加大对低碳城市相关概念的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定合理的建设标准和具体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全球气候暖化趋势,大城市成了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的“大户”。据统计,大城市能耗占全世界能耗总量的75%,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0%。城市化进程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关系密切。目前,全球正处于快速城市化与资源危机并存的阶段,为寻找出路和解决危机问题,低碳城市发展理念应运而生。所谓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技术为核心,低碳产业和低碳消费为重点,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本文概述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特征与基本原理,为城市的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借鉴,并为城市低碳规划建设的有序性提出建议。

一、低碳城市的概念与含义

“低碳”一词首先出现在“低碳经济”概念中。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城市作为碳减排的关键,低碳城市的概念就应运而生。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定义,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当时的国家建设部取上海市和河北省保定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由此,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在我国正式起步。

认识低碳城市的概念,首先要认识到低碳城市实际也是属于生态城市的范畴。追求低碳城市建设,实际上也是在追求生态城市的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生态城市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切入点的生态城市类型。由此,低碳城市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从而形成低碳型生态城市。可见,低碳城市有两层含义:一是城市本身是低碳的,城市的规划、交通、建筑尽量朝低碳的方向发展,城市居民有很明晰的低碳理念;二是需要对粗放的、高能耗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二、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构建低碳城市,必须制定全方位的政策和规划,重视产业结构的低碳化改造;倡导绿色建筑,设定节能标准,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通过定量分析,合理设计遮阳、建筑朝向、绿化带分布,控制热岛效应,实现最佳的自然通风效果;重视交通规划,降低交通过程的碳排放,在城市规划阶段采取预留公交、自行车空间,限制私家车的使用;等等。认识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首先必须弄清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然后才能按照低碳城市规划原理去规划设计,自觉地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一)可操作性。低碳城市的“低碳”,是为人们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行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入点,也相对容易量化衡量,因而也较容易把握和实现。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体系,至少有三点:一是低碳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二是低碳经济技术和低碳能源技术;三是生态技术。

(二)高效性。城市作为高度集聚性的人类聚居地,人们的生存途径不同、生活水准不同,欲望也不同,故生存竞争激烈,行为效率也就高了。低碳城市的高效性表现在城市的生产、运行和维护成本的能耗趋于最小化,城市物质与能量得到最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将大大提高。低碳城市规划内容的高效性主要应体现在城市能源系统的高效率,城市转换系统的高效益和城市流转系统的高效率。

(三)循环性。“循环性”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自然生态系统内在运行机制。低碳城市的循环性特征体现在城市各个系统和各个层面的良性循环,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通过自身生态系统的完善,对改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起积极的作用;②城市循环的内容全面、完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③城市各个系统以及整体的城市系统的循环速率比较合理、且保持整个城市循环系统平衡;④循环机制明确,模式正确;⑤能识别、能解决阻碍城市系统良性循环中出现的问题。低碳城市规划设计就是遵循这几种特征的特性,利用科学的手段,通过原理设计,使其更加系统性,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四)和谐性。低碳城市的和谐性,一方面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城市结合自然发展;另一方面,低碳城市的和谐性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低碳城市不是仅用自然绿色点缀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社会。这种和谐性正是低碳生态城市核心特征之一,也是低碳城市规划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之一。

三、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

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是指导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对于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良性循环原理

良性循环原理的核心是指低碳城市要充分考虑各系统关系及城市与区域关系,从而实现城市发展的趋优性。

(1)系统性原理。城市环境已经属于自然环境加人工环境的环境系统,城市环境系统所具有的自然性、人工性、开放性、相依性等特点,使其成为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从而决定其必须考虑系统的良性运转。一方面,规划建设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不仅是物质空间的建设,而且还应注重人的环境素质的培养,致力于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建设、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建设和长远的发展框架建设等。另一方面,规划建设需要完善城市低碳生态系统功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应当运用生态学的生态系统基本功能的理论,从生物生产、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系统功能的角度着手,进行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的组织实施。低碳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实现低碳生态系统与外界协调平衡的必要条件,而从低碳系统的角度进行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将有助于实现城市系统高效、循环的“自运营”,减轻城市建设与发展对区域的生态的负担,将城市建设成为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人居系统。

(2)区域性原理。城市的发展是在一定区域背景下展开的,城市与其赖以生存的区域,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低碳城市是一定区域社会、经济、自然的综合体。城市要实现有机的生态发展,区域原理可对此发挥有益的作用。首先,必须在城市和区域之间构筑有机、紧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联系网络,形成复合系统。通过统一规划和建设,使水资源、市政、教育、医疗等资源能与城乡共同使用,使资源在城市和农村间复合循环利用,同时协调城乡基础设施投资,保证城乡更大范围的支持和覆盖;整合城乡发展,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使城市与区域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的共生体。其次,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还要注意区域差别。中国的土地辽阔,地形复杂,地方的特点和历史传承等决定了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因此,低碳城市规划与建设应尊重和保留历史的记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根植于所在地域,适应地域自然,使用当地材料、植物和建材等。

(二)生态调控原理。低碳城市作为生态城市的先行者,其规划建设需要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对低碳城市进行符合生态学原理―自然原理的调控。一是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要结合自然。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建设的框架,决定了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城市形态。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要充分地结合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等。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的生态调控须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河流、水系、森林、防护林带、公园等要素形成绿色基础设施的基本空间格局,从而保证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生物要素的流通。三是空间设计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空间设计主要是通过空间要素的生态化规划布局达到系统自我循环和自我调节,减少对环境的消耗和污染,实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三)层次原理。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网络,具有复杂的结构。实现低碳城市需要区别各层次的共性和差异,层层推进,一环扣一环。层次原理的特征之一是通过改善纵向状态促使途径趋适。低碳城市规划作为指导和协调多部门利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环境的战略部署,必须在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建筑设计和施工等层面都贯彻低碳化、生态化的基本概念,并使层次之间关系协调、层次递进。

当前,我国与人居环境发展密切相关的国情包括:资源短缺、人多地少和经济在发展中。其中,资源短缺、人多地少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建设只能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节约的道路;经济在发展中决定了我国的国策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中国的经济及大多数城市的能源70%以上来自煤碳,对城市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的生态空间也受到蚕食和冲击。中国在未来几十年间,将出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城市环境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实情,我们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立即着手开发新能源,遏制污染,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四.结语

总之,低碳城市是城市建设规划的一个新趋势。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不仅是顺应当今世界低碳经济发展潮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正确战略选择,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应对复杂多变国际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意义重大,刻不容缓。未来在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上,需要实现工业布局低碳化、循环化,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倡导绿色消费。为引导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特别需要尽快建立一个量化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或衡量指标。

参考文献:

[1]巧灵,胡忆东,丘永东. 国际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实践和研究展望[J].规划师,2011(5).

[2]袁贺,杨. 中国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与实践解析[J].规划师,2011(5).

篇8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推行低碳生态城市的现状和实际意义

目前,低碳生态城市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低碳生态城市在规划建设理论研究方面也越来越深入。

我国众多城市也进行了相关方面的规划建设实践。2011年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共提出了15项指标,在八项有关资源环境的指标中,有七项具有强制约束性。由此可见,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在我国政策层面已经得到了极其高度的重视。可以说,在我国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只有采用低碳发展的模式与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才得以真正实现,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然而,就我国现状的国情来看,在很多方面仍并不具备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条件,包括方法体系、理论基础、政策体系、规划原理及建设技术与经验等。因此,我们国家的低碳生态城市就目前来说才刚刚起步,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态城市还有一定距离。

二、现阶段中国进行低碳生态建设所遇到主要问题

第一、大城市的建设过于盲目,忽视中小城镇

据统计,全国约90%的地级市以上的城市都提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设想,并以此为发展的目标。但往往停留在规划层面,建设中的实际运用还不成熟。同时,中小城市则缺少对自身的生态建设的关注。

第二、对“新城开发” 过于盲目,对建成区的生态改造不够重视

新开发地区实践低碳生态城市虽然投入较大,但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大部分城市在进行低碳建设时选择了“新城开发”,把推动缓慢、见效慢的建成区改造放置一边。而建成区的低碳生态改造才是城市建设的主要点。

第三、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没有充分的结合中国国情和客观需求

地少人多是我国最大的特点,开展低碳生态城市首要必须结合国情,在不占用耕地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滩涂地、盐碱地等未利用地的生态化改造来进行建设。

第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建立的指法标体系不具有权威性、导向性

任何的城市建设都需要指标体系的引导。我国缺乏指导性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各地区有地方性的指标体系,但都存在一些导向不明的问题。

第五、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多样,定义不明确,

“低碳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很早就提出,而对其还没有一个明确、公认的理解。各种概念的混淆,例如“低碳城市”“绿色生态城市”等,对这些概念的确立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基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 ,也出现了滥用概念,偷换概念的问题。

第六、没有确立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地位、编制方法和体系等

低碳城市的规划还处于探索阶段,各个地区的编制方法、内容、指标都没有得到明确规定,缺乏统一的宏观的指导,无法对规划后的城市建设起到良好保障和引导作用。

第七、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过多追求技术的奇、新、特,没有合理控制建设成本

中国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丰富的传统经验和智慧,因此,这些传统的经验与智慧加上部分简单的措施就可以使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现在进行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却不再运用以往的方法,而是在技术上有了更高更远的追求,并且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些奇、新、特的技术在没有熟练运用之前往往成本难以控制。

第八、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打着“生态”的旗号干着“反生态”事情

低碳生态城市的目标是减少对自然的破坏,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而事实上,很多地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都具有很大的问题。在生态敏感区进行开发建设,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给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留下隐患。

三、低碳生态城市内涵详述

第一、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目标

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在促进城市良性发展中是一项重要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二零零九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国际会议中,仇保兴博士首次提出了这种发展模式,组成低碳生态城需要把生态城市与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复合起来,这个理念关联度高且交叉性强。明确指出了建立在以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加深刻的认识为基础,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建立和谐、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就是低碳生态城市。

第二、低碳生态城的主要类型,具体如下:

1、在技术方面具有创新的生态城市。

2、适用性较强,适合宜居的生态城市。

3、逐步演进式的生态城市。

4、灾后重新建设、改造的生态城市(一般为乡镇)。

第三、我国各地低碳生态城的初步实践

中国截止到目前有很多改革试验区正在规划建设中,包括曹妃甸国际生态城、中新天津生态城、深圳光明生态城等,目前统计显示,已在实施生态城市计划的城市有十几个,着手规划生态卫星城的城市已有二十多个,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投入低碳生态城建设的城市会越来越多,可见,我国正在以最快的步伐迈进世界生态城市的行列。

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对于我国经济的重要影响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就是要提高能源结构与效率,这是低碳经济的核心。在最大限度上减少石油与煤炭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就是低污染、低能耗的经济。

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转变发展的观念,在发展模式上进行创新,使发展质量得以提高。

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为我国经济社会得以快速发展打下基础,对加快低碳城市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顺应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中做出积极应对与选择。可以说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多变的国际环境的应对,及对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实现来说都是具有重大影响的举措。因此我国生态城市的发展道路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五、关于低碳生态城市形成模式及建设建议

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是通过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改变社会经济与发展的模式,平衡与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使生态城的规划设计中的每一个环境都贯彻生态理念,因此,这不是一项短期的社会工程。

若想使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城市得到可持续发展,想重新建设与自然平衡的城市与多元价值的社会,需将绿色低碳价值与文化融合起来,构建一种新的社会体制,此体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与活力。城市里社区,不只是拥有教育、居住、医疗等一些基础性的设施,更是有一定社会学意义的社区,是一群人能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形成制度性与规范性的整体。

城市研究者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包括:绿色低碳本质、可持续性本质等相关的一般性的抽象问题,向着对绿色低碳城市具体的制度问题、文化问题、环境问题以及能够使这些问题得以缓解的方面转化,并对规划政策与措施进行理论研究,从而对决策者做出的决定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是积极的影响,使生态城市的理想逐步得以实现。

无论是城市的开发者还是城市的规划者,都需要反思自己,在创作思想和开发思想方面的反思,不管是在城市的规划还是建筑的设计中,都应该注重有关地域城市在文化方面的营造,注重适合技术的应用,在自然建筑环境方面创造的适应,在我国创造具有文脉的城市文化。使东方国家在对于现代以及后现代主义的理解上更具多样化,更具全面化,只有如此,我们的城市建设才能成为真正的绿色低碳城市,而不只是虚名。

六、结束语

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低碳生活,众多城市也在努力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并且数量越来越多,我们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在中国实施低碳经济指日可待,我们必将在最短的时间内走向低碳生活,实现我们的低碳生态城市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9, 16 (a) :1-6.

[2]庄贵阳.中国:以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挑战[J].环境经济,2007(1):70.

[3]方虹.国外发展绿色能源的做法及启示[J].中国科技投资,2007(11):35.

篇9

城市在一方面为人类积聚财富、实现美好梦想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占用着地球85%的资源与能源消耗总量,排放着同等规模的温室气体,并由此引发了气候变暖、臭氧减少、海平面上升、碳平衡失调、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连锁性问题。城市因此成为地球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伴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愈演愈烈,我们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审视旧有城市发展模式是否能够继续维系我们脆弱的地球。

倡行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之道,不仅是为了民族的发展,更是为了全人类的明天。低碳生态城市作为当代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和谐进步、经济持续发展的伟大探索,将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二、低碳生态城市的理论发展

“低碳生态城市(Low-Carbon Eco-city)”的概念是在“生态城市(Eco-city)”概念的基础上衍生和发展起来的。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中正式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之后经过40余年发展,逐步从理论探讨开始成为引领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目标的行动指南。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了《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Low carbon Economy),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09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出版了《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把“低碳生态城市” 的概念定义为: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节能、环保型城市,是一种强调生态环境综合平衡的全新城市发展模式,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而建立起的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需要指出的是,低碳生态城市不是“低碳”、“生态”、“城市”三个词的简单叠加或者说用“低碳”和“生态”限定“城市”,而是三者结合创造了一个新的完整的概念,并超越了原有概念的涵义。

低碳生态城市的核心价值观可以理解为:1)尊重自然,最大限度保护环境、节约资源;2)以人为本,最大限度提升生活、工作条件;3)物种多元多样、资源循环利用、社会和谐共生、人人幸福快乐。

此外,低碳生态本身还具有普适的文化内涵,可以概括为:1)崇尚健康、节约、控制、人道、平等、公正、民主、正义、协调、共存、精神追求与物质满足的协调、多种文化的互补与渗透等;2)反对浪费、挥霍、放纵、自私、特权、侵略、征服、掠夺、急功近利、、沙文主义、技术至上主义等。

三、低碳生态城市的实践进展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探索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江西省宜春市首次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向世界宣布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在节能减排的国家战略指导下,目前已有保定、上海、贵阳、武汉、杭州、德州、无锡、吉林、珠海、南昌、厦门等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或生态城市的构想和规划;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分别与深圳市人民政府、无锡市人民政府和河北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合作框架协议,为全国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发挥了示范引导作用。根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学术交流部所做的一项统计表明,截至2012年4月,提出低碳生态城市有关建设目标的城市已达280个,占到地级以上城市比例的97.6%。

可以说,中国正成为世界上探索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最为积极和主动的国家之一。中国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力求将城市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社会和谐的示范城市,成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板”,并力图在规划、开发、建设、管理、运营等多个方面为今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生态城提供能实施、能复制、能推广的成熟经验与模式。

四、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实践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由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且目前尚缺乏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生态城市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方法论、指标体系,规划设计原理、政策体系以及相关的建设技术和实践经验,中国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有必要结合当前国内低碳生态城市所表露出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需求,从目标、技术、示范、政策四个方面构筑中国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保障体系,从而引导城市健康合理的发展。

一是构建涵盖四个维度、三种属性的指标体系。低碳生态城市目标体系的构建就应当基于对上述低碳生态城市内涵的理解和理念的认同,并结合中国国情来构建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来达到将其内涵具体化和目标量化的目的。基于当前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实际,应当建立一套具有全国层面指导意义的指标体系来明确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该指标体系应当涵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和社会和谐四个维度,同时依据指标重要程度划分为核心、扩展和引领三个不同属性,并给出不同时间阶段的指标值,以便更好的作为低碳生态城市的实施指引、管理基准与成效度量,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支撑和引导。

二是建立集成十大关键技术领域的应用系统。低碳生态城市作为多元要素耦合的复杂巨系统,不但需要理论层面的指导和目标体系的确立,同时还需要系统化的科学技术来支撑。我们要在遵循能推广、能复制、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下,构筑一个低碳生态城市的整体解决方案,涵盖城市规划、低碳社区、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生态基础设施、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废弃物处理、低碳产业、数字城市十大领域。这十大领域的技术应当首先进行试点应用,合理评估其适用性之后再在条件成熟的地区进行推广实施。

篇10

当今,环境问题对于人类的正常生活影响更大,尤其是我国受到雾霾的影响很大,这对于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归根结低就是人类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许多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注重经济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的提升,而忽视了对城市的合理规划,这使得城市自身的吸碳能力远远低于城市的造碳能力,这就使得环境问题日益加剧,因此要在低碳理念下做好城市规划,通过对城市的能源结构进行规划、对城市交通进行一定的规划、建立立体的城市绿化规划、确保城市的绿色用地等几个方面来做好城市的规划,实现低碳城市的发展目标。

1、低碳城市规划的目标

低碳城市规划包括俩个目标:一是通过城市发展自身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来消耗更少的能源,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是通过新能源、绿色能源的推广来为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贡献一份力量。

2、低碳城市规划的手段

国土资源的规划是建立在土地资源利用的基础之上的,而土地利用则和整一个自然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土地利用不仅仅直接参与了自然生态系统,尤其是其中的独立生态系统之中的碳排放与碳吸纳过程。尤其是针对有绿色植物的土地的国土规划,更是直接影响到所在地区的碳排放量。因此,对于土地利用需要有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清楚的认识到土地资源地优化配置有着重要价值。土地资源不仅仅关系到整一个国家地区的土地利用,更是关系到国土空间开发组织、国土资源优化配置等的问题。这也是国土规划中碳概念的应用。国土资源规划部门需要更加清晰地认低碳概念的价值,在整一个规划过程中更好地进行应用贯彻。为了更好地突出工作重点,相应节能减排的发展理念,在2008年,相关部分设立了《土地利用规划的碳减排效应与调控研究》科研专项,其目的是揭示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机理的基础上,更加合理的进行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2.1对城市的能源结构进行规划

对于城市的能源结构的规划,要通过倡导新能源、绿色能源的使用来进行,比如太能能、氢能的使用,这些都是绿色环保的新能源,要注重对于新能源使用的专项研究,要加大对于研究的投资力度。例如在城市的整体规划当中,可以将太阳能的利用规划的其中,并往建筑领域等推广,鼓励企业在新建筑的建设中使用太阳能这一新能源,并通过一定的奖励来对企业进行激烈,对于积极使用太阳能的用户,在政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给与一定的照顾,这样就可以极大的提升太阳能的使用力度。在农村要大力推广沼气,号召人们放弃煤炭的使用,这样不仅节约了能源,还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2.2对城市交通进行一定的规划

人类的活动离不开交通,做好交通工作十分的重要,并且交通是消耗能源的一大方面,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碳,所以要对城市交通进行一定的规划,要大力推行绿色交通的规划,倡导人们放弃私家车出行,更多的使用低能源、低碳排放的出行方式,将公共交通作为主要的出行方式。在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要使城市公交的出行比例加强,进而使人们更主动的放弃小汽车的出行方式,城市也要对公交进行更新换代,尽早的购买绿色新能源的环保公交来投入使用。此外,在城市规划的时候,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加大人行道路和自行车道路的宽度,使人们更愿意使用绿色的出行方式,通过自己的行动来为低碳城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合理的交通规划,必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3建立立体的城市绿化规划

因为城市的绿地面积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立体绿化的方式来增加城市的绿色面积。在地面种植草坪或者树木是传统的绿化方式,而本文中提出的立体绿化指的是在屋顶或者墙上进行绿色植物的种植,这使得植物栽种的区域发生的变化很大。通过立体绿化可以营造更广阔的城市绿色环境,使得城市自身具有的环境保护作用更加突出,可以提升净化空气的力度、更多的吸收二氧化碳,还能降低噪音、防风滞尘,立体绿化对于建筑物拥挤、人口稠密地区更加的适用。但是长期以来城市规划者都忽略了立体绿化这一方式,如果在城市的屋顶进行立体绿化,将可以打造美丽环保的“空中花园”,不仅能够使建筑物具有隔热保温的功效,还可以使建筑物能耗降低,在不多占土地的情况下就实现了绿化面积的扩大,使得城市空间环境得到美化。根据相关机构的推算,如果一个城市在全部屋顶进行绿化,那么可以使城市上空的二氧化碳含量大大降低,可以减少80%左右。因此城市规划者要将立体绿色规划纳入到城市规划中来,国家相关机构也可以出台规定来促进更多的城市进行立体绿化的规划。

2.4确保城市的绿色用地

当前,许多城市都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大肆买地而导致缺乏足够的城市绿色用地,这使得城市的环境得不到大自然绿色植物的保护,因为二氧化碳可以被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所以在进行城市的规划时,一定不要为了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的保护,要合理的对城市的绿色用地进行规划,通过更大面积的绿色植物的栽种,可以使得城市的整体环境被改善,还能够对气候进行调节,使得城市的热岛效应降低。通过绿色建设还能够使城市的生态系统建设增强,而且树木、草坪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可以使城市的抗风险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对于城市的环保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户外活动上,要确保人们可以有适合健身的室外绿地,要使得城市小区绿色住宅的利用效率提升,使城市的整体吸碳能力增强,这样就可以保证人们可以生活在一个绿色美好的环境之中。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变的越来越好,但是缺忽视了人类活动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随着碳含量在大气中的不断提升,使得全球变暖这一重大问题摆在了人类面前,许多相关专家呼吁人们进行低碳生活,发展低碳城市文明,因此要做好低碳城市规划这一重大任务。对于如何更好的降低大气中的碳含量,仅仅通过节能减排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时候依照多元化的标准来衡量,通过更好的低碳城市规划来降低大气中的碳含量,并创造可持续未来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本文对低碳理念下的国土规划策略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 董祚继.低碳概念下的国土规划[J].科技研究,2010,(11).

[2] 赵秀丽.低碳概念下的国土规划[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05).

[3] 龚贵勇.加强地籍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低碳世界,2012,(08).

[4] 龚贵勇.对经济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低碳世界,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