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7 16:04:3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中音乐教学方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其教学结构自当追求艺术的设计。只有当音乐教育真正遵循着音乐艺术与艺术教育自身的规律来进行时,音乐教育才能成为审美教育、艺术教育。一堂成功的音乐课更是必须有一定的艺术结构,教师作出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时,就犹如作曲家创作出一首作品;教授这堂课,就类似这首作品的演出;观摩这堂课,就是一次艺术欣赏。好的音乐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心均得到愉悦。
而在应试教育模式下,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学生如何才肯放下课堂上偷偷看高考科目书籍而认真听课呢?高中音乐教师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呢?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拟结合自身体会来谈谈对高中音乐教学的以下几个建议。
一、树立新型教学理念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高中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与认识,不仅通过老师对音乐教材的讲述,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来进行,比如电视节目上每年开展得吐火如荼的超女、快男,或多或少给了当代高中学生对音乐的一些初步认识。
在各位教师的努力下,整个高中学生的音乐素养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应当意识到当前高中音乐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变,并随之进行相应教学模式的改变,积极拓展思维,充分发挥当代科学技术进行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学方式的不断完善。
此外,在进行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将课堂实践同相关理论之间的有效结合。笔者认为,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要注意避免音乐课程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2.要注意避免音乐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而缺乏综合性和选择性;3.要注意避免内容的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音乐教学脱离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4.要善于根据时代的要求培养全面了解音乐艺术的学生;5.要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学生美育的全面发展;6.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时代精神的指引下提高音乐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以下几种方法: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景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教师创设的问题要做到小而具体、新颖有趣,又必须有适当的难度和一定的启发性,同时,我们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悬念;丰富教材呈现方式。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黑板教学,通过采用图画、幻灯、投影、录像、录音、CD、VCD、电脑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浓厚兴趣;还可以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唱、奏、舞、演、说等活动展开二度、三度的创作来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及时反馈和鼓励。了解自己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及时的反馈和鼓励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纠正错误,调整学习方法;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思维活跃,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抓住音乐音响的“延时效应”和音乐的形象思维,借助空间想象和表象联想,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音乐艺术丰富的创造力,没有亲身参与音乐活动之中的人,是无法体验的;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情绪是可以感染别人的,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很好地感染到学生,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三、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实践之后的反思是我们取得长足进步的重要环节。我们要经常静心反思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问题的提出是否能促进学生学习和小组合作,是否关注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即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纳以取舍,这样就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此外,高中音乐教师之间还应经常互相交流,探索多样化的反思方法,例如充分利用校园网及个人教育博客,将教师的教学反思内容在网上公布,或在教研组内讨论传阅,使教学反思“公开化”。
四、采用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态度
笔者认为,评价并不是仅仅简单地给学生一个分数或者是一条评语,即使是高中学生这样的年龄段,也都是需要鼓励的,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去评价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自信,有了源源不断学习音乐的动力,最终才能促进学生音乐感知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以上是笔者对高中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些教学感悟和建议,虽然高中音乐的有效教学方法不少,但以上三点,经过笔者自身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让我们更加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了建构动静结合、使学生满意的音乐课堂而继续加油吧!
参考文献:
[1]《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
[2]王英奎,等.音乐教师新课程教学指南 [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
高中音乐教学对很多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任务,因为在课程忙碌的高中阶段,学生有着异于其他学段的浮躁和不安,音乐课作为考察科目而非考试科目,造成了很多学生的不重视,不配
合。其实这是一个普遍的误解,如果音乐课上得好,对于学生来说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繁杂课程中的调味剂,能够放松学生的心情。就如何上好音乐课,本人在这方面有多年的教学实践,并且在实际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心得与体会,在此愿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创造一种独特的音乐空间
音乐可以很好地融入生活和学习,教师上课前要积极构思,以求创造一种独特的音乐空间,让学生在音乐环境的熏陶下全身心地融入其中,从而抓住音乐给人内心所带来的触动,要创造这样的音乐空间,需要从最基本的教室设计上下工夫,音乐教室的设计要明显有别于其他的教室,让学生一走进就能深刻感受到音乐的美
感。在布置上,一切从简,而能突出艺术的气息,但也不能过于朴素,最好有很多雅致的装饰,特别是一些与音乐有关的图案或者是著名音乐家的头像和简介。
二、巧妙运用多媒体工具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逐渐丰富多彩,其中以互联网的利用最为突出。教师选用多媒体的音乐教室上课,要积极利用多媒体工具教学,互联网上有很多有趣的音乐游戏,通过和学生做游戏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音乐学习的兴趣。音乐学习室要能灵活多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改用故事型的教学方式授课,比如,以一个音乐家来设计一节课,具体方式为:首先为学生播放该音乐家的著名曲目,简单介绍他的成就后接着为学生放映该作家的一些精彩的人生故事,最后再播放之前的音乐,加深学生的印象,用这样的方式即音乐情景式教学,学生通过初次感受,以及了解以后再感受,可以领悟很多别样的精彩。
三、创新设置小课堂交流平台
教学不该是教师的独角戏,音乐课堂的创新化可以建立在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基础上,两者相互配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兴趣,更要做到正面的指引。在平常的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尽全力为学生提供一切音乐学习以及音乐交流的工具,在选择教材时应该多关注学生感兴趣的,能够彰显学生个性和青春特征的素材;上课时,播放音乐曲目时可以适时指出一些重点,提醒学生重点聆听,以便他们能从中发现音乐曲目的特质,感受作曲者内心的澎湃和
起伏;不同的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感知和旋律的分析是不一样的,通过对同一首音乐曲目的理解和探索,教师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言抒发内心的感受,通过相互的说与听,学生可以互相对比增进,补充对该音乐曲目的理解和体味。
四、独特运用联想想象式方法
音乐学习的基础是听,当学生听到某段旋律时,他的音乐感官会高速度地运转起来,在音乐欣赏中,学生通过聆听会对音乐的创作背景有一定的认知和感悟,如果创作者的心情是悲愤的,学生也会从中感受到他的无助和呐喊,教师可以先播放一遍音乐,让学生有初印象,紧接着再播一遍,然后在播放过程中为学生讲述本段乐曲的背景故事,播放完毕,让学生休息5分钟,最后再播一遍,此时学生对于音乐的认知就不再是单调的聆听,而转变成为一种思想上无形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晓芳.计算机绘图教学方法探析[J].才智,2009(06).
高中学生热衷于流行音乐,这是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是涉及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成长过程的普遍社会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我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从学生的喜欢入手,结合学生的兴趣点,选取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较深入的学习、欣赏。例如,这节课安排在爵士音乐欣赏之后,学生们已经对这种由美国黑人创造的、有独特旋律节奏特点的通俗音乐类型有所了解,这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使学生继续感受一下美国的其它流行音乐。课程一开始,我先播放一段周杰伦的音乐,学生们立刻兴奋起来,大家跟着唱起来,结束后我在黑板上写到“R&B”、“Hip―Hop”、“Rap”,学生们便脱口而出。紧接着我又问:“大家说的都很好,哪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不知怎么回答了,这时,我把这些音乐术语一一进行讲解,并展示它们的旋律特点,然后再听歌曲时,学生们便归纳出了周杰伦音乐中R&B的风格特点。之后,我又播放了一首美国组合“后街男孩”的歌曲,让学生们进行对比欣赏,通过师生的共同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R&B音乐源于美国,所以歌曲风格更加浓郁、鲜明,而周杰伦的歌曲正是借鉴美国的R&B曲风,并融入了中国的元素,所以,更加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儿,因此,他的歌曲被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R&B风格歌曲。
这节课我以周杰伦的歌曲为切入点,学生们了解并感受了美国的R&B的音乐风格,同时,对他们喜欢的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受到学生们的欢迎。由此可见,这节课不仅欣赏到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传授相关的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进行鉴赏,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而不是只停留在单纯的听几首流行歌曲上。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情景创作,渗透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领会音乐作品。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音乐与情感最完美的结合。作者何占豪、陈钢把民族音乐与西洋的小提琴与管弦乐队协奏的形式表现出来,是最成功的实践。在欣赏这首家喻户晓的作品时,首先在大屏幕上播放一段《中国戏曲》中越剧“十八相送”片段,让学生认识戏曲是通过演员的唱腔、表演来表现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那么用器乐又是怎样刻画的呢?导入本课后,在欣赏乐曲的同时,大屏幕出现了音乐中描写的画面,同时超级连接了奏鸣曲式结构的各个部分。再进行复听时,自然感受到乐曲所描绘的意境,并且掌握了奏鸣曲式。最后,让学生哼唱音乐主题,再让学生各抒己见,说出许多精彩的画面,用自己的情感编织出绚丽的画卷,心灵得到了熏陶,智慧得到了启迪,同时,也体验到了《梁祝》这部作品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感悟人间真情。
为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学习了解一些音乐知识,不仅是有益的,而且是必需的。例如,交响曲、圆舞曲等。还有一些在初中学到的知识应加以巩固,例如,旋律,节奏、节拍、速度等等,以及音乐作品产生的历史年代,作品的风格流派,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及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这些知识点的了解,都是在学生愉悦的感受音乐之后,在教师的引领下,不经意间地了解掌握。这样,不仅让学生能够了解作品的外部音响形式,而且还能通过这些音乐知识进一步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三、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中,对比分析的方法是在许多音乐作品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三部曲式就是对比性原则运用的最典型的例子。因此,在音乐欣赏中,对音乐情感,音乐形象的感知往往都是在比较中进行的。例如,在欣赏《江河水》时,要求学生在欣赏作品时,对比乐曲的三个乐段,在旋律、节奏、情绪等方面的变化,以此联想主人公在三个乐段中的复杂心情,学生用心的感受作品的曲调、速度、力度及乐曲意境在音乐中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凄凉、悲伤、忧郁、回忆”,“愤怒、激愤、无奈”等情绪变化,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抓住音乐的主题形象,理解作品的主旨,既受到了音乐美的熏陶,又在思想上受到了无形的教育。
四、引导学生搜集掌握必要的相关材料
(一)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众多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缺乏一定的教学目标,或者是音乐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进而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众多学校仍然存在一种现象,学校编写的音乐教科书,并没有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使用,多数教师仅仅是找来一首流行歌曲,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翻唱。学生学到的仅仅是一首歌曲。而且,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始终停留在初学阶段。
(二)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缺乏多样化教学
当前,众多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被动地接受一些不理解的音乐知识。大多数音乐教师讲课的方式和讲课的内容缺乏多样化指导,没有章法,觉得音乐课就是一节简单的音乐课。音乐教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严重脱离教材实际。
(三)高中音乐课堂缺乏合理的教学评价
众多高中学校教师仍然受传统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如部分高中音乐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成绩仅限于考试成绩而已,忽视高中学生课堂表现能力,对学生的教学评价过于陈旧。在学期末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考核,不重视学生学习音乐的实践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式不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扼制了学生个性发展,阻碍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大大降低了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二、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音乐课堂
教学弊端而提出的教学措施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弊端而提出的教学策略,具体包括:高中音乐教师要将有效的教学资源充分挖掘;音乐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将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方式逐步完善;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培养[3]。
(一)高中音乐教师要充分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
在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教学。众多学校的音乐资料相对丰富,同时,部分学校配备了各种乐器,如钢琴和手风琴、西洋乐器和风琴等。高中学校的音乐部和图书馆给教师提供非常多的备课资料。同时,学校还可以在阅览室等学生所到之处,配备可以观看的影像资料以及各种音乐杂质供学生观看,尽可能地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音乐的氛围。另外,学校可以积极开展关于鉴赏音乐的课外活动,有助于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进而有效地将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激发,对于挖掘高质量的音乐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二)音乐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较多的教学方法进行组织教学,具体包括: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点拨式教学方式,重组法、激励法、对比法和选择法等音乐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可以使用互联网教学多媒体和各种音乐资源,辅助高中音乐教学,有效地将学生的知识面充分拓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将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方式逐步完善
我国纷纷开展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众多学校纷纷进行课程改革,高中音乐课程评价也是改革的重要部分。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期末的考核方式,大多采用对学生进行理论基础知识的考核,仅仅重视书面考核结果,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音乐鉴赏能力的发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个人音乐水平发挥程度纳入最终的考核成绩中。
(四)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培养
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培养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为主,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创造美、感受美的教学气氛。在高中教材中,有非常多的具有高尚审美感受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受到美的熏陶,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通过利用乐器和音乐教学资源,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离鉴赏音乐之路更近了一步。
也许有人说,音乐课不存在提高兴趣的问题,因为每一个孩子,不管他们的学习成绩如何,对上音乐课都是绝对的兴奋。我倒觉得,这话对初中学生来说相对适用,但对高中生就不尽然了,因为高中音乐课的内容与要求跟初中相比大不相同。初中音乐课以听唱结合为主,而高中音乐课则以鉴赏为主。学生听唱当然很有兴趣,在哼唱中既愉悦了心情,又陶冶了情操。至于鉴赏,由于受到了语文水平和音乐知识的限制,一般来说,他们的兴趣不会太高。如何提高他们在鉴赏性学习中的兴趣,我认为对比法是不错的“良药妙方”。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学生不仅能增长知识,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信心,符合学生喜欢探索、猎奇的心理。比如在学习《梨园百花》时,我故意引入了我们南通的地方戏――俗称僮子戏的通剧,先介绍了通剧的历史,让学生观看通剧经典剧,如《陈英卖水》、《秦香莲》等,然后,与流行在我们南通地区的黄梅戏《天仙配》、《牛郎织女》进行比较。首先从戏剧的起源进行比较,学生发现黄梅戏的起源大致有三种传说,其中有一种与通剧起源接近,都是为了祭祀、祈求丰年而出现的歌舞演唱。从两个剧种的发展情况来看,通剧的发展可说是一波三折,到目前为止,南通地区只有零散的民间通剧队,专业团队不多,演出多以传统戏为主,更显得原生态一些,而黄梅戏却渐渐发展成为了全国五大剧种之一,其中的一些剧目更是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从这两个不同剧种的对比中,学生增长了不少知识,对后来学唱其他剧种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二、在互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实施这么多年来,大家都认识到,教学中师生应该互动,这不仅能活跃学生思维,还对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起着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以鉴赏为主的高中音乐教学,要创设融洽的氛围,只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互动、彼此探讨得以深入。若能形成良性循环,相信这种释放教学正能量的举措一定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我的具体做法是:说错不批评,说对要表扬。学生既然是来学习的,有错是很正常的事,错了就不该批评。我会在学生有错的时候,引导学生讨论,让说错的学生不但没有紧张、自卑感,反而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给予的温暖。记得一次鉴赏何纪光演唱的《挑担茶叶上北京》,有个心直口快的男生举手发言说:“真有这事吗?假的。谁会挑担茶叶上北京啊,那么多路!”他这一说,大家都笑了。笑归笑,但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对在哪里,错在何处?不一定每一个学生都懂。我引导大家讨论,通过讨论,大家明白了,是我们的大救星,那些年代曾经有过许多歌颂的歌曲,《挑担茶叶上北京》是其中流传时间较长、流传面较广的一首。挑担茶叶是虚指,不一定真有其事,但它表达的是湖南人民对的爱戴和拥护。
三、于鉴赏中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
一、融情与曲
人的兴趣来源于人的情感心灵,只有当人们的情感形成一定的舒畅心理才能去提升兴趣感。每个人都是具有七情六欲,都有着内在的丰富的情感心理,并且具有着抽象物。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考虑到歌曲音乐与人们的情感共鸣,形成融合的统一,这样就会升华为兴趣,再提升为求知欲,最后形成该科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音乐的情感感染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倾听音乐使自己能够恰当地领会作者的复杂思想感情,以及他们的人生经历和遭遇等。引导自己的人生旅程。比如,在欣赏《春节序曲》的时候,让学生们很好地欣赏这部欢快明了又有民族特色的管弦乐曲,使学生感受到那种欢快喜庆、载歌载舞、喜气洋洋、热闹非凡的欢腾局面。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舞蹈表演,感悟乐曲的那种音乐感和节奏感,培养他们的协调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音乐内容来编排出喜庆的舞蹈组合,学生的自豪感也就会油然而生了。
二、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兴趣
音乐学科是一个比较复杂而难学的学科,同时还因为它所分配的教学时数不如其他学科多,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他们对音乐的知识还是比较淡薄的,他们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不是很高,还要音乐在高考中除了艺术生外,对其他考生的作用也是毫无作用,随着年龄的增大,以及高考压力的增强,高中生对音乐学习自然就淡化了,他们严重缺少学习音乐兴趣的表现,也就更加凸显出来了。由此,我们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是必须要重视的,怎样去提高学生的学习音乐兴趣呢?让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教学中,领悟作者的深厚思想感情。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能最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因为多媒体是以一种新兴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走进教学课堂的,它以图像、音响、文字、图画、动感、静态等于一体的有声有色的音乐教学形式,通过它可以使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到美好的音乐环境中,由此使学生能够生成一种快乐、舒畅、愉悦的幸福感,这种情感是非常细腻而多彩的。比如,我执教《天鹅湖》一课时,就将芭蕾舞鞋的制作过程进行了网络链接,不但能够了解到芭蕾舞鞋的情况,还能扩大视野了解它的特点是由鞋子决定的。这时候,我又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天鹅这首乐曲的思想主题是怎么样的,演奏它需要什么样的乐器好?曲中使用了竖琴所衬托的音乐模拟效果如何?你从中有了什么样的感受?根据这些问题,同学们边听边音乐边看画面并思考着。最后,师生讨论,非常理想地总结归纳了出来。
音乐鉴赏教学实践中,各种教学方法的作用,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高中音乐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和选择教学模式,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为提高音乐鉴赏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教学方法的优劣关系到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高低。然而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有时,在一节音乐课中,可能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这里我就将自己这些年边探索边操作的一些方式方法谈一下。
一、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现今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以我讲你学、我讲你听、以自身感受代替他人体验、以间接经验代替直接经验进行教学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它致使学生机械地、被动地、接受式地学习。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泯灭了音乐课程的自身魅力和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已经步入终身学习时代的当今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了。如果我们的音乐课不能让学生喜爱音乐,音乐不能成为发自学生内心的需求,那么,任何所谓的“音乐学习”对学生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更不用谈“终身学习”了!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科的自身特点,把兴趣归还给学习者,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热爱音乐,从而对音乐产生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愿望。
二、教师要因材施教,突出个性化的教学。
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个性特长,让学生人人都能参与到音乐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当学生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如在欣赏德国作曲家舒曼的钢琴套曲中的《梦幻曲》时,请学生根据音乐要素以及音乐情绪上的变化想象音乐所描绘的内容。课上有时会邀请有舞蹈特长的学生为《梦幻曲》配舞,高雅的芭蕾很适合表现乐曲的意境,舞蹈的韵律随着音乐的节奏展开,乐与舞的融合更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学生用色彩来表现音乐给人带来的感受,大多选择浅蓝色,淡紫色,不只选用一种颜色,还有运用多种浅淡颜色描绘的。有绘画功底的学生还用画笔描绘了自己的梦幻世界。有写作特长的学生写了音乐随笔,表达自己在音乐中的感受:“它以娴熟的浪漫主义手法,把我们带进了温柔优美的梦幻境界。这首曲子主题非常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几经跌宕起伏,婉转流连,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入轻盈飘渺的梦幻世界。”学生对音乐这种深入内心的理解不禁让我感动至深。师生面对同一音乐审美对象,教师首先必须对学生持信任态度,对他们相对于艺术所处的主体地位予以尊重。
三、教师要注重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是一种简便易行且为多数音乐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其优点是使音乐教师有较充分的主动性,易于把握所传递的音乐知识及音乐常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连贯的知识。例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一部结构复杂,意蕴深刻,有一定份量的作品。欣赏时,可运用讲授法,讲述作品标题的由来,讲解变奏曲式及主题音乐等。这些内容都将对学生理解把握整部作品起到引导、启发和铺垫的作用,同时也为他们欣赏作品做好了心理和基础知识上的准备,许多难点要点在欣赏中也会迎刃而解。其他如欣赏交响乐、管弦乐等,也应该先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欣赏的基本知识。如对交响乐队的乐器、编制及位置编排和曲式结构都要有一个大概了解。若叙述和描绘教学内容时,语言生动形象或穿插一些与讲授内容有关的趣闻,更能增添教学效果,这须依赖于教师平时就做个有心人,有意识的阅读和积累。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中,音乐教学一直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从小学阶段的音乐启蒙教育,到高中阶段学生开始学习和鉴赏西方古典音乐,时间跨度长达十二年之久,尽管学生学习音乐的时间不像学习语文、数学那样长,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音乐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已经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音乐的学习能力和感知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升。西方古典音乐在人类音乐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古典音乐鉴赏能力,对于学生学习其他音乐知识也将会有极大的帮助。那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开展西方古典音乐教学呢?笔者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得出,可以从如下几点入手,展开论述。
一、以西方音乐的发展史为主线,使学生熟悉西方古典音乐
西方古典音乐不同于中国的一些传统音乐,由于文化差异的原因,许多学生对于西方古典音乐较为陌生,知之甚少,有些学生甚至连西方古典音乐有哪些种类都分不太清楚。学生对西方古典音乐的陌生,在无形中加大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因此,在进行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教学的时候,可以首先让学生了解西方音乐的发展史,熟悉西方古典音乐,这样教师在教学时就能更好地开展音乐欣赏教学。
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面对这样庞大、浩瀚的古典音乐世界,难免会无所适从,不知该从何入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自身功夫要过硬,有选择地选取适合学生学习的乐曲,因为在许多高中,学生通常每周只有一节音乐课,教师如果自己都不了解西方古典音乐,教学时就会很盲目,学生也难以学到真正的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学时,根据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史及其分类,先帮学生构建一个较为清晰的古典音乐发展史的大体框架,这样,学生能够对西方古典音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后期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音乐不是孤立的艺术,多学科交叉服务音乐欣赏教学
在教学时,教师可能会发现不少学科的知识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例如,物理和化学里的不少计算知识就会用到学生学过的数学知识。同样的音乐也并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与社会风尚、文学、政治、经济和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音乐的产生,并不是毫无根由的,它是时展的产物。例如,贝多芬所创作的《第九音乐交响曲》就是与文学结合的产物,它是为德国著诗人希勒的诗歌《欢乐颂》所谱的曲。
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文学、历史学科的知识迁移运用到学生的音乐学习上,使其他学科的知识能够有效地为音乐欣赏教学服务。这样学生也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西方古典音乐,有利于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提高。
三、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发展差异
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在我国流传的时间很长。西方古典音乐学习也必须采用这一教学方式。音乐属于艺术的类别,艺术不同于普通的文化知识学习,每个人对艺术的领悟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对于音乐艺术的领悟能力强,一点就通;反之,有些学生对于艺术的领悟能力较差,始终不得其法。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因材施教,要尊重每个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进行音乐教学。比如说有些学生喜欢听轻松舒缓的抒情类音乐作品,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欣赏这个类型的音乐,并在课堂条件允许的基础下,给学生播放这种类型的音乐,还有的学生喜欢肖邦的钢琴曲,在教学时,教师也应该予以尊重。根据学生发展的差异不同,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欣赏一些难度大的音乐,取得更大的发展,而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适当地降低难度,巩固好他们的基础,循序渐进,使他们不至于失去学习的兴趣。
总之,西方古典音乐是一门高雅的音乐艺术,学生在一开始接触这个类型的音乐时难免会觉得陌生,但是音乐是不分民族、不分国界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只要找准方法,使学生对西方古典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逐渐喜欢上了这种音乐,那么在教学时,教师遇到的障碍就会小很多。而且学生学好了这门课程,也会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251-01
高中音乐课堂中的互动教学可以有多种类型与相应的方法,不同的互动教学类型适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欣赏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方法常采用体验式与情感式;歌唱教学中,互动教学方法常采用技能式、表演式、合作式;创作与拓展教学中常常使用探索式、分工式、还有创作式等。
1 欣赏教学中的互动教学
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音乐鉴赏是高中音乐新课程中的重要学习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情感。应当努力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音乐的多重对话,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走进音乐,提升思想。若是想要学生在情感与体验上达到较好的境界,就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营造良好的环境需要安静的环境与音质好的音响设备。然后要鼓励学生在欣赏音乐结束后表达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感情,从学生描述的音乐表象中抓住其所体验到的音乐的实质,以此为基础再进一步因势利导。“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引也应当如这春雨一般,在学生发挥的基础之上“随风潜入”。除此外,还可以采用绘画、讲故事、即兴表演等方式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
2 歌唱教学中的互动教学
在歌唱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互动、探索与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充分发挥出个人的能动性。在歌唱教学环节进行导入式教学时,利用开放式音乐探究活动,让合唱队指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增长音乐知识和拓宽音乐视野。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只需要做必要的引导和补充就可以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自由并充分的发挥。在发声练习环节时,由合唱队担任指挥的同学来组织大家进行合唱时的呼吸和发声练习,老师不轻易指手画脚,过多干预,但可以适时的发表必要的意见或者建议。引导学生分组排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细致的讨论、商定作品的艺术处理与各种细节问题,教师参与到各组的讨论中,启发学生对音乐情境的联想,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方案。然后协助指挥征求大家对于作品的处理意见,使意见达成一致从而确定最佳处理方案。在教学的各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协助和辅导的地位,以平等、协作的态度和学生进行交流,已达到适时的引导和启发的目的。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参与其中,并通过相互合作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
3 创作与拓展教学中的互动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从教材内容的要点出发开展一个主题活动,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这个主题活动。在小组写作的过程中,组内每位成员都会对于自己的感受进行表达,对他人的感受进行聆听,在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音乐的情感表达在不同学生眼中具有不同的意义与内涵,一首歌曲或者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情感、意义、内涵的深刻体会与发掘才能得到,这个深刻体会与挖掘的过程需要学生自己对于该音乐作品进行不断地探索与不断体会,从运用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手段到所表达的情境与感情等进行辨析。只有当学生对音乐具有了一定的探索能力之后,才能对音乐的内涵具有一定辨析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内涵的理解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互动的探索与拓展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音乐的风格与主题等音乐要素进行分析,带领学生体会拓展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以此过程来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
除了以上所列的教学环节中互动教学方法应注意的问题外,还有一些细节方面的增进互动教学质量的建议。首先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创建和谐的互动气氛,有利于互动教学方法的实施。另外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进行教学。在刚开始教学的时候可以首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讲述音乐作品发生的背景,音乐作品创作人的一些个人背景等,如果学生对于这种授课方式不感兴趣,那么就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抓住学生兴趣点,利用互动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神贯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有效果的学习不仅仅是脑力的付出,也是情感的付出,因此,在音乐课堂上增强互动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是提高互动效果的积极方法,对于音乐教学,尤其如此。但是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学生对于同样的音乐作品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这种不同的情感体验能够影响该音乐作品在学生心中的感受与形象,这种不同的感受的后果就会对音乐互动教学的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教师在高中音乐互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观察每个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性体验的不同,并及时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保证学生对与音乐作品的良好感性体验与互动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温恒泰.声乐教学应重视体态语言的运用[J].中国音乐,1999(3):56-58.
[2] 吴跃华.怎样正确认识音乐教育以“音乐为本”[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1):78-80.
[3] 潘春荣.浅谈声乐教学中教师的素养诉求[J].乌鲁木齐教育学报,2006(3):49-50.
[4] 王岩淑.谈歌唱发声的方法纠正及艺术嗓音的保护[J].艺术教育,2009(1):78.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愉快学习氛围,让学生喜欢音乐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对作品的各种理解、想法和问题,教师以鼓励支持的态度来调动全体学生共同讨论,合作解决。教师可在课堂中说“大胆说出来吧,让我们共同来解决”。教师放下威严的外表和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有充分表达情感的机会,让他们都乐于畅所欲言。艺术鉴赏也是一种审美的过程,要给学生有视觉上的和谐和美感。教师的衣着要得体,美观大方;教态自然,示范动作有美感;要进行“微笑教学”等等。总之,要让学生尽可能喜欢你,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友好、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教育家杜威说过:“要使教学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真正愉快合作的相互的过程”。
二、创设课堂情境,体验愉悦教学,让学生融入音乐
由于受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学生大多热衷于流行音乐,追星现象屡见不鲜,而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京剧,却知之甚少,甚至有陌生感和距离感。例如:在京剧欣赏梅兰芳的代表作时,课前老师在教室里张贴几幅剧照,在教室里营造出戏剧院氛围。请部分学生跟随锣鼓的节奏简单的模仿一下戏曲的动作。动作虽简单,但学生的兴趣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在快乐体验的同时又学到了相关的知识。无论学生的即兴表现效果如何,对于他们的积极表现,老师都给予肯定。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享受表现之乐,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感。
三、探究多种课堂途径,鼓励交流合作分享,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新课改的目标也是学生获得愉悦体验的过程。曾经通过和学生交谈了解到,他们实际上并不满足于只是聆听音乐,他们更乐于动脑动手,希望老师能在课堂上留一点给他们自主活动的时间和展示他们才艺及个性的空间,以此来体验音乐的奥妙和创作的乐趣。
(一)分组交流
老师可以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六至八人,要求他们共同完成一些既定目标。在创作、表演、讨论过程中,让学生们各自发挥聪明才智。因为他们在小组中容易产生集体荣誉感,从而变得主动与活跃。
(二)故事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