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方式模板(10篇)

时间:2024-02-28 14:46: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外国教育方式,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外国教育方式

篇1

目前职业教育现状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太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也不愿意学习,即使愿意学习,效果也不是很好,在某些方式方法上我们是可以效仿国外的一些职业教育模式,他们提倡的是工作本位学习,如德国、英国。英国有政府机构扶持职业教育机构,在我国,政府会扶持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的费用,但我国对学校没有像英国那样全部扶持,国内中职学校还需要自己去招生,所以在国情上,有很大区别,导致我们国内的中职学校没有办法完全压制学生的毕业率,使我们的学生与国外学生相比有一点差距,虽国情不同,但是还是可以效仿他们的一些模式,改进我们的职业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合格率,为社会服务。

在英国,他们的教育中分这样几个角色,学校教师、评估师、记录员等。学校教师是作为知识传授者,学生每周会有一天在学校学习由教师讲解教授知识;评估者是取得了职业能力资格,能够对学生们的能力做出反映行业标准的的有效判断;记录员则是评估师对学生进行评估时作记录并收证。这样的几个角色在中职教育中,有部分也是可以仿效的。仿效教师角色,国内教育是不可能像英国那样,一周一天在学校,四天在企业学习,但是可以仿效他们,把我们学校课程尽量改为实作课程,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减少一贯的教师理论知识灌输,让他们参与进来,这么学生学习到的内容也容易记忆;仿效评估师角色,英国评估师具备判定学生专业技能是否合格的能力,那么国内中职教育则可以加强教师专业能力的培训,让教师具备上课能力同时还有相应的资质证书;仿效记录员角色,英国记录员是收集佐证和记录的,而教师在日常上课,也可通过记录学生学习过程的资料,通过过程资料来判断他们最后是否合格,比如他们的行为习惯,过程学习是否合格,我们的学生的自身素质不好,不能完全用学习的知识来衡量他们是否合格。

篇2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资助项目“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成果(编号:2013CJ006)。

中图分类号:G510 文献标识码:A

自然灾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全球性问题。国际上一直致力于减轻自然灾害,重视社会自然灾害教育。总体来说,国际上自然灾害教育开展早于我国,研究也较国内自然灾害教育研究更成熟,这些研究和经验对我国开展灾害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国内防灾教育现状

汶川大地震以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开始重视防灾减灾教育。然而目前,我国的防灾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防灾意识不够,对防灾教育工作不够重视。目前,在教育部、教育局要求下,一些学校已经有灾害教育计划,但真正实施灾害教育的学校却不多。有的城市小学认真搞防灾教育、训练的占到了八成,而有的高中连形式都不走。大部分高校开展灾害教育流于形式。有关调查显示,学校教育排在大学生获取灾害及减灾知识主要途径的最后一位;仅18.3%的大学生参加过救灾演习等活动[1]。

二是没有建立完整的防灾应急体系。社会各级和学校对防灾应急预案缺乏了解,缺乏实际防灾、减灾的经验,预案演练不够。有关研究表明,汶川大地震时,除了个例之外,受灾地区的行政官员、公众和灾民之中,绝大多数都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预防、应变、补救、自救等,在事先缺乏必要的认识,在物资准备、精神准备、制度管道和政策性安排上都存在不足,这也导致了不少应急救灾行动的忙乱和无序[2]。

三是防灾减灾的科普知识宣传不够,很多人缺乏必要的避灾自救常识。据有关部门对汶川震区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70 %的学生没有接受过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85%的受访者表示不会主动阅读有关防震减灾知识的书籍。接受过地震逃生训练的受访者仅占30%,知道地震有相关前兆的仅占35%,不能熟练灵活运用防震知识的占到了90%[3]。

四是各级学校的教学楼、宿舍等达不到规定的防灾标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在汶川大地震中,多所学校的教学楼垮塌,造成惨重伤亡,很大原因是学校的建筑达不到应有的防震级别 [4]。

二、国外防灾教育现状

国际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校园防灾教育的开展。在2006年各国向世界减灾大会(WCDR)呈交的报告中,有11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开展灾害教育。这些国家的灾害教育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灾害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只有了解灾害才能更好的应对灾害。日本、新西兰[12]等国由法律强制实施灾害教育,美国开设了专门的灾害课程,科特迪瓦、斯里兰卡把灾害教育整合到其他学科中进行教学,巴布亚新几内亚、加拿大和奥地利等国是在没有课程的情况下开展灾害教学。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哥斯达黎加的灾害教育是全国性的[6-7],而巴西和委内瑞拉仅在自治区或州内举行灾害教育,但毫无疑问,这些国家对灾害教育都非常重视。

(二)教师培训

加强灾害教育,最好的就是先培训老师,然后再让老师培训学生。日本学校开展定期的有关防灾对策、指导学生防灾方法、学生心理辅导为主要内容的教师防灾进修或研讨会,并编制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灾害教育课程[12]。韩国各市地都有安全教育教师研究会,他们定期召开研讨会,组织防灾教育教师就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等进行切磋交流。

(三)有针对性的开展灾害教育

面对不同的灾害,各国开展了不同的灾害教育。如斯里兰卡主要以洪水、飓风和海啸知识为主,哥斯达黎加则尤其注重地震和火山知识,德国主要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各国针对各个年龄阶段,也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教育方案。例如,日本的中小学就开设防灾课,出版针对中小学校园安全的教材,并按照年级高低不断变化其中的内容[5]。

(四)防灾演练

为了增强国民对灾害的应对经验和应对能力,一些国家非常重视防灾演练。日本各类各级学校都很注重开展灾前准备、减灾措施等活动[8],当毕业生走向社会后,同样要参加由单位组织的防灾演练。日本学生对于灾害的应对步骤基本形成了条件反射。孟加拉国儿童在学校要参与各种防灾的游戏,而后和家人一起探讨或进行家庭防灾演练。2005以来,孟加拉国在各种灾害中受伤的人数大大减少,尤其是受伤儿童比例比2005年以前减少了85%[9]。

(五)社区支持

国外防灾教育非常重视社区参与。美国政府鼓励普通民众组成“社区应急反应队”。哥斯_黎加以学校为减灾教育基地,让社区成员参与到教育和管理当中,使减灾教育持久进行。日本也非常注重学校与社区、家庭间的互动,调动多方力量有效开展灾害教育。

(六)媒体宣传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媒体是人们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平台[10]。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媒体的宣传作用,如日本、韩国从法律上明确了媒体在灾害教育中的地位和责任。德国政府建立了“危机预防信息系统”,向人们集中提供各种灾害知识和技能。除此之外,纪念日、宣传手册、报纸和互联网等也是国外实施防灾教育的普遍手段。

三、国外校园防灾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一) 将灾害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作为防灾减灾教育的客体,我国公众的防灾减灾大多停留在意识层面上,对于防灾减灾教育不重视,对于相关的信息不主动去了解甚至回避,对于政府的宣传、教育主体的培训和教育不去重视[11],在知识和物质上缺乏准备。国民的灾害意识相当薄弱,避灾自救能力差。有必要效仿新西兰等国,由法律强制实施灾害教育,将灾害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国民的防灾意识。

(二)开展教师培训,加强学校灾害教育的师资建设

灾害教育要在学校中推行,必须要有专业教师来专门进行灾害教育传承的工作。我国学校教育中没有独立的防灾教育课程,很多学校也没有专门的防灾教育教师。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必要组织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专门防灾减灾培训,并将其学习的结果纳入考核之中,提高教师的判断能力和应对能力,把防灾减灾专业知识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计划之中,以制度性保障推行师资力量的建设[13]。

(三)规范落实学校灾害知识教育与防灾演练

目前,中国灾害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形不成常态。中国的教育体系,更加重视升学,多数学校的灾害教育仍停留在意识层面或浅层次规训层面,缺乏持久性。我国学校灾害教育仍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缺乏师生互动,难以达到教学的目的。突发灾害时,若无法及时得到政府的救助,灾民自身对灾害的应对能力就至关重要。因此,全面落实防灾减灾演习,加强学校防灾安全及灾害应急技能培训,切实增强学生的防灾能力及自救能力,应是我们改善学校防灾减灾教育的重点。

(四)完善学校灾害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

防灾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减灾的多维教育包括多个方面,无论是灾害应急演习还是教学情景模拟都需要多方面、多部门的支持与参与[14]。学校举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践活动时,也需要活动学生家长的支持。可以说,学校灾害教育只有在家庭和社区的理解与协作下才能顺利实施。除了调动家长、社区的支持外,公益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政府的支持对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也非常重要,如建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地震博物馆、地震遗址纪念公园、防灾教育主题公园等灾害教育基地。通过对这些基地的参观学习,加深学生对灾害的印象,增强应对灾害的能力。另外,利用媒体加强灾害知识的宣传,对学校防灾教育来说也必不可少。

(五)开发区域性校园灾害教育教材

开展灾害教育须有对应的教材。这些教材要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们学习自然灾害知识,提高避灾自救意识,学会逃生技能。我国不同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的种类有所不同,学生需要应对的灾难也会有所差异。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做区域性的乡土教材,而不是全国性的统一读本。每个地区灾害特点不一样,所以针对区域特色开展灾害教育会更加具体、实用。

篇3

中西社会文化差异、教育体制差异决定的。西方人讲求独立,鼓励孩子较早脱离父母,而中国文化注重人际关系,强调互助和依靠。

从教育上看,西方的评价体系是多元的,学生只要某个领域表现突出,就会得到肯定,而中国教育体制是用几乎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注重学习成绩。 外国教育重视阅读而不要求背诵,因为广泛阅读可增加宽广的背景知识,开拓视野,丰富想象力;而背诵可能被前人思维所束缚而难有创新。 中国教育多以应试为目的,强调背诵和记忆,仅在考试范围内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0 引言

对于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其各有特色的考核方式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德国和澳大利亚两个国家的职业教育是成功的典范,成为许多其他国家争相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下面我们就介绍和分析这两个国家的考核模式与方法,找出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之处。

1 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考核体系

1.1 优点

1.1.1 课程考核围绕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进行

德国职教界明确提出了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大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合称为非专业能力,它们的内容和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内容十分接近。

一般来说,一个学习领域(相当于一门课程)由两个成绩组成,是专业能力成绩和非专业能力成绩。专业能力成绩需由全德工商协会(IHK)出题,或者由企业协会认定的考试委员会出题,非专业能力成绩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校评价。学校评价由教师团队集体讨论后确定。

1.1.2 毕业标准由行业协会颁布的职业资格考试标准主导

德国“双元制”教育的毕业考试分为两个部分:职业学校组织的学术评价考试和IHK组织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行业协会颁布的职业资格考试标准的影响力远远超过政府颁布的学习领域标准,它对“双元制”教育与培训的全过程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1.1.3 课堂教学考评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中德国教师对学生的考评,既有学生的自评互评,又有教师的评价,分别有不同的权重。

1.2 可借鉴之处

1.2.1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能力本位”,提高能力考核的操作性

“知识、技能、素质”综合目标是一个不能分离的整体,因而不能人为地把它们割裂开来。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要兼顾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质融为一体,进行综合培养。这样“能力本位”的目标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1.2.2 瞄准企业评价标准设计课程考核标准,提高考核标准的市场适应性

我们可以与企业一起制定出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职业考核标准。将职业考核标准细化落实到每门课程的考核中去,课程考核的能力目标尽量体现企业要求。某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考核应该与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接轨,对证施教、对证施考。除了课程考核,在条件许可下,可以引入校内毕业考试,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按照企业实际要求进行综合测试,将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的职业考核标准作为学生的毕业标准。

1.2.3 加强过程考核,促进学生发展

课程考核要转变对期末考试的过分依赖,对整个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表现、能力发展等都要进行评价,把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都纳入考核范围。

2 澳大利亚TAFE课程能力标准考核方式

2.1 优点

2.1.1 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文凭教育实行教学职能与质量管理评估职能相分离

各州政府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成立的TAFE教育专家委员会负责质量评估,TAFE学院负责教学实施。这种职能划分保证了课程设计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教学质量评价的权威性、有效性。

2.1.2 规定多种能力标准测试方法供选择

TAFE课程考核方式灵活多样,TAFE每个培训包课程都有最低的能力考核要求,要求教师在建议的观测、口试、工件制作等12种标准测试方法中至少选择两种以上进行考核。

2.1.3 教师在全国标准框架下的考核方案设计与实施

TAFE院校教师在课程培训包全国统一标准框架下,根据选择的课程证书级别从培训包选择科目,再以该科目的技能、知识作为教学设计依据,按照学生测评的实例导向设计出具体考核方案,并组织实施。

2.2 可借鉴之处

2.2.1 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要围绕能力标准,综合运用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使学生做得到位、写得明白、说得清楚。

2.2.2 考核应该针对职业岗位要求,既是实际工作需要,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需要,学以致用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认知与建构主 义学习理论 实验教学法 认知结构

一、引言

    中国经济正越来越走向世界世界也越来越关注中国.具相关数据统计.2005年中国进出口总额14221亿美元比上年又增长23.2,排列世界第三从这一点能过看出.我国对外语外贸人才的需求也来越大,怎样能培养出符合经济形势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是摆在每一个外语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

    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许多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不一而足,但总体有两个方向二一类是传统课程,即以国贸实务为核心围绕这一主线设置如怎样与外商书信往来的外贸函电、怎样与外商谈判的商务谈判等等在已开设商务英语的院校中,鉴于师资经验、学生就业的考虑这种定位占大多数:另一类是将经济管理类课程用英语(ESP)去学习.比如开设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国际金融等课程,以求拓展学生视野培养综合性人才.为以后学生深造创造可能,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代表。但这种定位要求教师素质较高除一些条件较好的院校一般不易实施。

    二、外语系学生现状分析

    以传统模式定位商务英语的院校既然占多数那么这种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呢,我们是否可以更加完善它呢,这是我们有必要讨论的。据笔者调查和粗略统计在目前我国外贸从业人员当中,外语专业毕业的占到多数,而且用人单位因其深厚扎实的语言功底也偏向于聘用外语类毕业生这可以说是我们学生的优势。

    但是我们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学生相比也存在不可回避的劣势。这特别体现在专业知识结构上。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从进校,会系统学习西方经济学、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理论、就实务还有具体的贸易惯例、国际支付、国际运输等最后还有实验操作课。可以说学生能够透彻的掌握和理解进出口贸易这一过程。而外语类学生一般在入学到二年级之前.诸多基础课程如口语、听力、综合英语等占据大部分时间.又有专业四级等考试的压力很少人会把精力放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上等到高年级开国贸实务课时上来就是英文原版教材英语授课,简直是一头水,不知究竟要干什么或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等到稍明白点了,一学期课马上也要结束了如果以后毕业从事相关工作基本上也是自己边干,边从实际中总结学习这样增加了时间成本,降低了企业效率。我们作为人才的输出者,从培养实用型人才这一角度是否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呢,通过研究学习法理论.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三、商务英语课堂的问题

    目前,我国商务英语的教学中仍主要采用普通英语的传统的系统讲授法。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内容围绕语言点展开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讲解单词、短语、句子、语法分析及课文的翻译。考试的大部分题型是英汉互译、单向选择等而缺乏具体的实务应用。

    当然系统讲授法容量大、成本低、通用性强,但这些作为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容易误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不能体现商务英语的实用性目标,难以培养出具有业务能力的人才。笔者在担任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曾安排了一次实务性练习要求学生根据合同审查对方银行信用证,找出问题并致函对方修改。结果学生感到束手无策。这说明“灌输十笔记+技艺“的学习方式对于灵活应用知识和具体操作解决问题缺乏训练。因此,笔者认为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分支必须围绕“实务性”的特点和该课程中学生的熟悉英语语言的特征,运用新型教学方法创造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动机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

    四、学习法中的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是在否定和汲取了行为主义理论后形成并成为当代心理学主流学派,在我国外语教学领域如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l、意念教学法(notional approach)等教学法中运用广泛。代表人物有托尔曼的”符号学习”、”行为的信息加工理论,布鲁那的“认知一发现学习”等。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有机体积极主动地参与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教学是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使学生达到教育者确定的目标既帮助学习者习得客观事物及其特征使外界客观事物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其中对学习理论和课堂教学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发现学习’‘是其代表,提倡发现学习也就是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知识。

 在认知学习理论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进一步提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构建,同时又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合作学习受到特别关注。针对教学实践,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提出了促进教学的四个条件:第一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第二,学习情景要与实际情景相符合:第三,注重教学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和协作学习;第四,注重教学环境的设计要为教学提供充分的资源。

    五、认知学习理论在实务课中的运用

    在引入认知学习理论之前我们应该了解国贸实务这门课程的知识特点。实务课是一门知识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对贸易术语、跟单信用证等这些概念,只靠单纯的归纳讲解是不够的,还要配以实际案例,更重要的是对于有关章节,如信用证使用流程,订舱运输流程这些偏重实际操作的部分我们一定得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他们才能发现问题找出缺漏巩固知识,将教师输入的内容,通过独立思考和自行发现转化为自己的内部认知结构。这也正是认知学习理论认同的学习的一个基本规律。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建议引入实验课。针对外语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较少、没有专用实验室及课时有限的具体情况,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应对实验课的安排精心策划。

    1基础知识的铺垫

    介绍主要的专用术语,如托收(Collectio门)、汇票(Draft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等。

    2学生的准备

篇6

一、英国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发展阶段

英国高等教育评估模式大致经历了形成与发展阶段、规范化阶段和社会化阶段。

(一)形成与发展阶段

英国大学具有自治和重视质量的传统,英国大学对质量的关注起源于达勒姆大学,英国高等教育评估理念由此可以上溯到1832年达勒姆大学的建立。尽管其时没有成型的评估制度,但它为后来的评估模式的形成埋下了伏笔。英国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雏形是与大学拨款机制相伴而生的。为了对大学进行有效监控,1919年,英国成立了大学拨款委员会(universitygrantscmmission,简称为ugc),它主要负责向政府提出大学所需经费的建议,并根据统一评估的结果把政府划拨的经费切块分给大学。二战后,随着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重要性的增强和规模的扩张,英国政府开始探索分类评估模式,将高等教育分为大学和大学以外机构两类,这种分类也形成了高等教育评估的“双轨制”(dualsystem)。大学被称为“大学部门”(universitysector),具有学位授予权,通过外部检查机构和专业认证等进行外部评估,采取的是一种自治的模式;大学以外高等教育机构被称为“公共部门”(publicsector),没有学位授予权,受地方政府严密控制,由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与女皇陛下督学团等政府设立的中介机构来进行学位授予与质量评估。至此,最初的英国高等教育评估模式初步形成。

(二)规范化阶段

在英国高等教育评估双轨制不断发展的同时,大学与多科性技术学院之间的距离也日益相去甚远,评估的横向可比性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为了消除大学与多科性技术学院的清晰界限,使评估在一个规范的框架中进行,1991年,英国颁布的《高等教育:新框架》取消了双轨制,设立了高等教育评估的单轨制,将评估合格的多科性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同时,政府开始加强对高等教育评估的行政干预,1992年,英国政府取消了女皇陛下督学团、全国授予委员会、学术审计组等多种高等教育评估和监督机构,建立了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highereducationqualitycommunity,以下简称heqc)和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highereducationfundcommunity,以下简称hefc)两套独立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系统,形成了英国高等教育评估的混合模式。heqc是在院校层次上对学术进行审查,即学术质量审查;hefc是在学术层次上对教学进行审查,即学科评估。但在实践中,两种评估模式在评估层次、评估指标、评估方法上大相径庭,使高校在评价高校时难以做出价值判断,也使高校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成为其发展的重荷。为了克服这一弊端,1997年,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共同修正评估模式,建立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thequalityassuranceagencyforhighereducation,以下简称qaa),使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从根本上走向规范化。

(三)社会化阶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英国高等教育评估日益进入公众的视野,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其评估模式也日益向着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其间,qaa在评估过程中对于精英学校较为偏袒,其公平性和导向性均受到公众的质疑,而且两套评估体系并存使高等院校接受评估的负担有增无减,加之教学评估很不成功,遭到了学者们的强烈抨击。在公众强烈的呼声中,,英国政府将学科评估减少了40%,认为只要高等院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就没有必要再进行综合性的学科评估。,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英国大学联合会及qaa等机构经过进一步讨论,从-逐步引入“院校审查”(institutionalaudit)制度,要求所有高校都在底前接受审查。从起,这样的审查将每六年举行一次,以此来加强对高等学校的管理。这一制度主张对高等院校内部质量保障工作与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而不参与到院校的直接评估之中,是对英国外部质量保障方法的修正,使院校自我评估与社会评估有机结合起来。

二、英国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运行机制

在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滥觞与流变后,英国高等教育评估已形成了融院校内部评估和独立于政府的外部质量保证局评估于一体的评估模式。这种评估模式是大学自治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呈现出明显的多元评估特征,主要由质量控制、质量审核、质量评估、社会评估四个部分组成。这种评估模式采取“三级两元”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与运行机制。所谓“三级”是指:高等学校自己 负责其“课程质量控制”;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负责高等教育体系的“质量审计”;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负责教育结果的“质量评估”。所谓“两元”是指审计与评估分立。审计针对整个学校的办学效率,教育效果考虑较少;评估以学科为单位,重在质量而非效率。

(一)社会评估

qaa评估是目前英国高等教育社会评估的主体,由一个14人组成的董事会所监管,实施评估的小组成员主要来自学术界,其中4人由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指派;4人由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任命;其他6人是独立董事,来自于工商业界,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由整个董事会任命。董事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qaa的战略发展方向以及评估机构的管理模式;除北爱尔兰由当地教育部组织外,其他地区均由qaa主持评估。qaa评估包含“三级”评估中的两级,即质量审计与质量评估。qaa评估用打分评估办法,分析教学评估和学术评估。教学评估分为六大方面:课程设置和组织,教学、学习和评估,学生的进步和成绩,学生的支持和指导,学习资源,质量管理和提高。学术评估分为三个相互独立的领域:一是学术标准,包括恰当的预期学习成果、课程设计和评估安排的效果、学生学习的实际成果;二是学习机会和质量,包括教学的功效、学习资源的多寡、学生学习中所获得的学术支持;三是高等学校对学术标准和质量的管理,包括对课程批准与:评估的安排、对学术信用和质量的保障机制、评估程序的安排。qaa评估的主要职责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高等学校自身和社会都作为评估主体而参与进来。

除qaa评估以外,社会评估还有几种形式。一是政府批准。学位授予可以根据皇家或议会法案审批,也可以经教育与就业部特批。二是专业评估。对于要授予专业或职业资格证书的课程,如土木工程、法律、会计、医学和牙医等,其教学计划还要接受有关行业协会或职业机构的认证。例如,医学专业要接受英格兰国家健康服务中心的专业评估。三是新闻媒体评估。主要是大学排名,以引起社会对高等学校的质量关注,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就读专业和学校。如英国《时报》每年根据以下九个方面的数据对英国的高等学校进行排名:教学质量评估、研究水平评估、入学标准、生师比、图书资源和计算机设施的数量、教学仪器设备数量、毕业和拥有第二学位的比例、就业率、学生完成毕业的时限。

(二)院校评估

大学自治是英国的传统,英国高等教育无一例外地将这一精神贯穿教育评估的始终。英国的高等学校是实行自我管理的自治性机构。高等学校内部的质量评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课程评估,二是学校评估。高等学校通过规定课程时间、课程审批、课程监控和评估等程序确保专业教学在质量和标准方面责任的落实。大部分的学校既执行常规的监控,也采用定期的课程评估。监控主要考察课程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目标,以及学生在所选课程中的实际成绩。学校评估通常每五年举行一次。各高校都聘请校外专家向高校的领导做出报告。校外专家抽调于其他高校或来自相关的专业领域,由于不涉及诌身利益,他们对特定课程的实施情况能给出公正意见。他们通过参考学科综述、国家质量体系框架、高等学校的课程说明和其他相关事项分析所设定的授予学位的标准是否合理,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与英国其他高校开设类似课程成绩标准的可比性,学位的评估、考试和授予过程在多大程度上是合理、公平的。学校会根据年底校外专家、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反馈意见所形成的报告做出调整。

三、英国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价值取向

英国高等教育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相对完整的评估模式不仅特色鲜明,而且质量保证措施得力,体现出独特的价值取向。

(一)强调评估主体的多元性

英国高等教育设立了众多评估中介机构或者评估拨款机构以及它们的下设辅助机构,在整合与重组的基础上,形成了多元化的评估中介机构系统,不仅有社会中介机构参与评估,还有院校自身、学生、专业机构等参与评估,这些多元化的主体从不同的视角对高等教育做出评估,使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公正,也更有意义。首先,院校自评能促进院校经常性的评估,增强院校自我质量控制意识;其次,社会中介机构评估在于增加社会对高等学校的认可,增加社会参与的广泛性和透明性;再次,专业评估和认证能保障评估活动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二)重视评估客体的自觉性

英国高等教育评估经过辗转反复,最后将重心转移到院校自身。从开始,英国对其高等教育机构进行了新一轮院校审核,目标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二是敦促高校自觉建立起有效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审核的重点是院校如何对自身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管理机制进行批判性自评与反思。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使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由外部强制性约束转向内部自我规范与约束,进而使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成为英国高校普遍的自觉行为,引导高校自觉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国际国内竞争力。

(三)追求评估制度的完备性

英国高等教育评估经过qaa改革后,建立起了院校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的评估制度。院校审查制促使各学校进行自我评估,建立评估指标,使内部评估得到了加强。外部评估注重对高校自我评估的再次评估,即元评估。其主要目的是检验评估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差,运用统计和其他方法来估计产生的偏差对评估结论的影响。这种宏微渗透的评估模式,有利于促进评估工作的公平与公正,不断改进评估工作,也使评估形成有层次性的结构,促进了评估工作的科学化与系统化,提高了评估工作的效率,促进了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优化,同时使高等教育评估工作更具有可操作性与指导性。

(四)关注评估方法的综合性

英国高等教育评估遵循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的原则,评估标准中既有定量的描述,也有定性的表达。其宗旨是评估信息能够量化的尽量量化,譬如大学排行榜中的排名,就是采用精确度较高的量化评估,这种倾向使教育评估向客观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但是,要对教育评估信息做到全部量化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而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也很注重定性评估,如在评估学习经验与成果时,则采取定等分级的方法。这样的评估结果较符合公众的认知,易于被社会、学术界和高等学校所接受。

(五)突出评估结果的发展性

英国学者leeharvey等人曾指出,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观即是强调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为了使评估结果能更好地促进学校发展,英国高等教育评估结果不仅作为学校教育经费分配的依据,而且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手段。为了防止评估中出现弄虚作假、歪曲事实的现象,形成性评估和自我评估等发展性评估方法越来越被英国高等教育评估所重视,院校自我分析和自我认识水平正在提高,评估主体和评估客体之间的对话正在加强,二者的评估结果不断走向一致,为保证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标准,为学生、家长甄别和选择学校以及雇主选择雇员提供了依据和帮助,为政府、社会与高校之间的相互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

四、英国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启示

高等教育评估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英国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形成走过了迂回曲折的道路,既有深刻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这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遵循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律

英国高等教育评估模式从传统的文化机制到采用科层机制,最后又回归到文化机制,这是一段走了二十余年的弯路,其教训警示我们,高等教育评估必须遵守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有内适性规律与外适性规律。就内适性规律而言,即要重视基于院校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学校自我评价。围绕高校内外部对学校运作过程的评估活动,以高校的自我评估活动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辅以外部的同行评议和现场检查,才能减轻学校的负担,加快信息反馈速度,促进学校在短时间内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尽快改进,达到短时高效的目的。就外适性规律而言,即要强调各种专业组织、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外部社会力量参与高等教育评估,结合不同类型高校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这样才能使学校深入摸清家底、查找差距、理清思路、培育特色。

(二)切实推行中介机构评估

篇7

关键词:认知与建构主 义学习理论 实验教学法 认知结构

一、引言

    中国经济正越来越走向世界世界也越来越关注中国.具相关数据统计.2005年中国进出口总额14221亿美元比上年又增长23.2,排列世界第三从这一点能过看出.我国对外语外贸人才的需求也来越大,怎样能培养出符合经济形势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是摆在每一个外语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

    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许多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不一而足,但总体有两个方向二一类是传统课程,即以国贸实务为核心围绕这一主线设置如怎样与外商书信往来的外贸函电、怎样与外商谈判的商务谈判等等在已开设商务英语的院校中,鉴于师资经验、学生就业的考虑这种定位占大多数:另一类是将经济管理类课程用英语(ESP)去学习.比如开设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国际金融等课程,以求拓展学生视野培养综合性人才.为以后学生深造创造可能,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代表。但这种定位要求教师素质较高除一些条件较好的院校一般不易实施。

    二、外语系学生现状分析

    以传统模式定位商务英语的院校既然占多数那么这种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呢,我们是否可以更加完善它呢,这是我们有必要讨论的。据笔者调查和粗略统计在目前我国外贸从业人员当中,外语专业毕业的占到多数,而且用人单位因其深厚扎实的语言功底也偏向于聘用外语类毕业生这可以说是我们学生的优势。

    但是我们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学生相比也存在不可回避的劣势。这特别体现在专业知识结构上。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从进校,会系统学习西方经济学、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理论、就实务还有具体的贸易惯例、国际支付、国际运输等最后还有实验操作课。可以说学生能够透彻的掌握和理解进出口贸易这一过程。而外语类学生一般在入学到二年级之前.诸多基础课程如口语、听力、综合英语等占据大部分时间.又有专业四级等考试的压力很少人会把精力放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上等到高年级开国贸实务课时上来就是英文原版教材英语授课,简直是一头水,不知究竟要干什么或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等到稍明白点了,一学期课马上也要结束了如果以后毕业从事相关工作基本上也是自己边干,边从实际中总结学习这样增加了时间成本,降低了企业效率。我们作为人才的输出者,从培养实用型人才这一角度是否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呢,通过研究学习法理论.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三、商务英语课堂的问题

    目前,我国商务英语的教学中仍主要采用普通英语的传统的系统讲授法。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内容围绕语言点展开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讲解单词、短语、句子、语法分析及课文的翻译。考试的大部分题型是英汉互译、单向选择等而缺乏具体的实务应用。

    当然系统讲授法容量大、成本低、通用性强,但这些作为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容易误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不能体现商务英语的实用性目标,难以培养出具有业务能力的人才。笔者在担任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曾安排了一次实务性练习要求学生根据合同审查对方银行信用证,找出问题并致函对方修改。结果学生感到束手无策。这说明“灌输十笔记+技艺“的学习方式对于灵活应用知识和具体操作解决问题缺乏训练。因此,笔者认为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分支必须围绕“实务性”的特点和该课程中学生的熟悉英语语言的特征,运用新型教学方法创造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动机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

    四、学习法中的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是在否定和汲取了行为主义理论后形成并成为当代心理学主流学派,在我国外语教学领域如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l、意念教学法(notional approach)等教学法中运用广泛。代表人物有托尔曼的”符号学习”、”行为的信息加工理论,布鲁那的“认知一发现学习”等。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有机体积极主动地参与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教学是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使学生达到教育者确定的目标既帮助学习者习得客观事物及其特征使外界客观事物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其中对学习理论和课堂教学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发现学习’‘是其代表,提倡发现学习也就是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知识。

   在认知学习理论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进一步提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构建,同时又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合作学习受到特别关注。针对教学实践,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提出了促进教学的四个条件:第一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第二,学习情景要与实际情景相符合:第三,注重教学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和协作学习;第四,注重教学环境的设计要为教学提供充分的资源。

    五、认知学习理论在实务课中的运用

    在引入认知学习理论之前我们应该了解国贸实务这门课程的知识特点。实务课是一门知识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对贸易术语、跟单信用证等这些概念,只靠单纯的归纳讲解是不够的,还要配以实际案例,更重要的是对于有关章节,如信用证使用流程,订舱运输流程这些偏重实际操作的部分我们一定得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他们才能发现问题找出缺漏巩固知识,将教师输入的内容,通过独立思考和自行发现转化为自己的内部认知结构。这也正是认知学习理论认同的学习的一个基本规律。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建议引入实验课。针对外语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较少、没有专用实验室及课时有限的具体情况,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应对实验课的安排精心策划。

    1基础知识的铺垫

    介绍主要的专用术语,如托收(Collectio门)、汇票(Draft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等。

    2学生的准备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4-0077-02

我院聘请外籍教师已有近十年历史,每学期初,外教课出勤率很高,到期中期末出勤率低,还有学生逃课。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通过学生对中外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进行具体调查,探究其原因。

一、研究方法

调查对象:随机选取30名不同专业学生,每周至少上4节英语课。所上课程由外籍英语教师和本国英语教师担任。调查工具:采用Hyrkstedt和Kalaja(1998)话语分析法,以某一提示性话题方式让调查对象有机会充分自由地表述意见和看法。数据收集:调查提示性话题给学生提供两种观点,一是有同学认为只有外教才是最好的语言教师,二是有同学认为本国用于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很好,最后共收回30份报告。数据分析:在收回30份报告中27份有效。对相同或类似评价,无论正负面,均对其出现率多少加以统计。

二、调查结果:经分析,学生对中外英语教师教学看法的评价可归纳为3大类:

1.课堂教学方法:共4个小项,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重点,教师角色和课堂活动形式等。共有37次评价。

(1)教学方法:本项共有11次评价,对外教课堂教学方法评价有4次,均为正面评价。学生主要看法是外教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采用的是“互动式”交际教学方法。学生对本国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共有7次评价,3次为正面评价,3次为负面评价。数据分析来看,学生认为中国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从总体上来看属于知识传授型。持正面评价的学生认为英语教学其实根英语学习都是讲求实际的东西:持负面评价的学生则认为知识传授型的数学方法把英语当成像数理化这样的学科来教,过多地侧重语言知识,却没有突出其作为工具的特点。

(2)教学内容与重点:该项评价共8次评价, 中外教师各占一半。学生对外教上课内容有4次,其中3次为正面,1次为负面。正面认为外教较少依赖现成教材,把体裁多样,内容新颖自选材料印发给他们。学生认为外教注意培养学生对内容的整体理解力,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负面评价的看法则认为外教在选择材料上比较随意,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学生对中国教师评价共4次,正负面均为2次。主要认为中国英语教师使用固定教材,重点放在讲解词汇,分析语言点以及篇章结构上面。

(3)教师角色:该项评价共有9次。对外教的评价共4次,3次正面,1次负面。正面观点认为外教在课堂上扮演的是组织者这一角色,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的实践。负面评价则认为外教在知识传授方面做的不够,不合国情。对中国教师在教师角色上的评价共5次,正面为3次,负面为2次。正面评价认为中国英语教师教色扮演得比较充分。除了是知识传授者,他们也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认为知识传授对他们在外语学习的某一阶段有很重要帮助。持负面评价学生认为中国教师扮演的“master”角色太强。

(4)课堂活动形式:该项共有9次评价,对外教评价4次,2次正面,2次负面。对外教课堂活动方式提得最多的就是分组活动,游戏,两人对话等。此正面评价的学生认为外教最多地利用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给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而持负面评价观点的学生则认为,外教课堂上看似安排了形式多样的各项活动,但他们觉得那都是些花哨的招数,这种只讲形式,不讲内容的教学不是行之有效活动方式。对本国英语教师所安排的课堂活动方式共有5次评价,2次正面,2次负面。持正面评价观点学生认为本科生英语课堂教学毕竟跟中学英语课堂不一样。持负面评价观点学生认为中国英语教师试图以交代学。

2.教师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共3项,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口语能力等,共53次评价。

(1)语言知识:该评共18次。学生对外教3个评价都是负面的,认为外教在语言知识方面的教学能力差,尤其是语法,对本国英语教师的15次评价都是正面的,是3大类正面评价中次数最多得一项。学生认为中国英语教师在学生备考标准化英语考试方面帮助极大,如四,六极英语考试和“托福”考试等。(2)文化知识:该评价共13,对外教有7次正面评价,普遍认为他们可以从外教身上学到比较多的跨文化知识。对本国英语教师评价6次,5次正面,1次负面。学生认为大部分中国教师也懂得相关的英美文化知识,对他们的帮助也很大。但持负面看法的学生则认为无论中国教师英语学得如何好,他总是对自己的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情结,这一点会或隐或现的体现出来,影响老师的教学:(3)口语能力:该评价共22次评价,学生认为口语能力是外教强项。对外教评价有14次正面评价。对本国教师口语教学能力和语音语调水平评价共8次,正负面各占一半。持正面评价学生认为虽然本国英语老师的口语和语音不如外教地道,但重要的是知识,中国老师照样可以教好听力课,有些教学能力还是老外所不及的。持负面评价的学生则认为语音和口语都是门面的东西。

3. 教师个人因素:表3显示学生对中外英语教师个人因素评价中的第三类:个人因素。该类共2小项,为外语学习经验和敬业精神。共17次评价,分布在2个项下。

(1)外语学习经验:该评价共9次,可能是学生不了解外教是否有学习外语经验,没有对外教评价,对中国教师评价认为教师本身是把英语当作外语学习的,相对来说他们学习经验使他们更富有教学经验,尤其在语法和句子结构方面的教学对学生帮助较大。(2)敬业精神:该评价共8次,都是对中国英语教师正面评价。

三、讨论与分析

首先,本文目的不在于评判中外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孰优孰劣,而是试图透过学生的不同评价,了解学生认为英语课堂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调查结果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目前英语课程设置与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着不相适应问题。现有一些教材跟不上时代,阅读能力固然重要,但用人单位更注重他们实际使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其次,我国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理念正处在新旧更替过程中,教师在谨慎地吸收,使用国外较有影响的一些教学方法的同时,还继承了一些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课堂上的角色开始从过去的知识讲授者转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管理者(Richards & Rodgers,2001),同时教师现在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交流渠道,如出国与聘请外教相结合,在职进修,会议交流等,使教师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Bailey & Nunan, 1996), 课堂活动形式也更趋于多元化。但由于受到教学观念落后,英语四六级测试评估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课时有限,教师难免侧重于知识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不得不减少听说能力训练,对学生自主学习等能力培养也不够。再者,学生认为把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运用到教学当中对他们个性化学习方法形成和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有帮助。问题是大多数教师运用先进教学设备能力还有待提高:个别教师或迫于上级号召,或急于追逐潮流,在实施多媒体教学时,重形式,轻内容,不但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还浪费了许多宝贵资源。学生还认为英语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方面有优势,相对而言,他们的现代教育理念,口语水平和针对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方法能力需进一步提高。调查结果还显示外教和本国英语教师在教学上各有所长,是否可以在“协作教学”(collaborative teaching,Matsuda,1999)方面做些探讨和尝试,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外教这一资源,处进中外英语教师教学上的优势互补,让学生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Hyrkstedt & Kalaja: Attitudes toward English and its function in Finland: a discourse-analytic study [J]. World Englishes 1998

篇9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4-0096-03

当人类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增多,人们获取信息的种类、范围亦迅速增多,这带来一个后果,即人们更加偏爱生动有趣的碎片化信息。有调查显示,大学生的阅读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1];而且课外阅读时间偏少,阅读结构不合理[2]。同时,大学本科教材体系日益完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多便利;一般来说,学生只要基本了解教材的内容,就可以通过该门课程考试。总之,在很多课程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只阅读了课本(包括部分课程的学习指导书、习题集);这与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存在明显差距。应当在充分运用教材的同时,提出明确的课外阅读要求,这是增加和提高学生对于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扩展课堂内容、增加学生获取系统信息的有效手段。

1 基于课程教学的课外阅读指导的基本思路

整个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一是根据课程特点,确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范围(包括学术著作、一般专业书籍、学术论文等)或者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相关课题,让学生围绕课题展开阅读和研究。二是明确课堂内容与课外阅读的关系,以课堂讲授为基础,以课外阅读来增强教学效果,开阔学生的视野。三是对于教学方式进行必要调整,即将单纯的课堂讲授改为“课堂讲授+课外阅读指导(答疑、讨论)”。四是对于学生课程学习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即将原来的闭(开)卷考试改为“期末闭(开)卷考试+课外阅读内容和效果考核”。

通过上述改革,以期实现如下目标:其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其二,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不再限于课本,将教学内容延伸至相关专业著作、论文和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三,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倾向,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其四,使学生的学习由单纯的课堂的被动学习,变为自主性、研究性、讨论式的主动学习。

2 学生阅读情况及其分析

2011~2012学年度,笔者在进行《旅游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提出每人阅读5篇学术论文(或1本专业著作)的要求,并于学期末逐一进行了考核。从总体情况来看,学生平均阅读7.08篇(以阅读1本著作折合10篇论文计),总体完成任务要求的141.6%,完成阅读任务最好的班级完成任务的185.2%,完成任务最差的班级完成任务的111.8%;263名学生中,仅有2人未能完成阅读任务(占学生的0.76%)。具体阅读情况如表1所示。

从学生阅读的范围来看,涉及到了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等旅游研究的绝大多数领域,41%的学生成系列地阅读了诸如旅游景区规划、旅游电子商务、酒店管理、会展经济发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等自己感兴趣的论文。但对于旅游统计学以及旅游研究中涉及数量研究的论文较少涉猎。

从学生阅读的文献来看,学生阅读了包括《旅游学刊》、《城市规划研究》、《旅游科学》、《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地域研究与开发》、《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论坛》、《旅游研究》和《旅游管理》(复印报刊资料)等主要旅游类研究期刊,还阅读了包括《浙江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南开学报》、《兰州大学学报》、《金融研究》、《经济评论》、《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东南大学学报》、《西南大学学报》等大量的知名学术期刊;部分学生阅读了诸如《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亚当斯密)、《经济学原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选择与成本》(布坎南)等经济学著作和《旅游管理》(尼尔利珀)、《生态旅游》(Weaver)、《中国旅游研究》(戴斌)、《旅游策划创意攻略》(吕志镛)、《旅游研究与旅游发展》(吴必虎)、《旅游项目策划》(杨振之)等旅游研究类著作;甚至还有2名同学阅读了北京联合大学石美玉教授的博士论文。

从学生的阅读效果来看,全部学生都按照要求作了读书笔记,从笔记及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情况来看,总体优良率为65.78%,合格率为99.24%。第二学期期末,笔者对学生阅读意愿和感受进行了调查。发出问卷205份,收回204份,有效问卷203份。统计结果如图1。

图1表明,学生阅读意愿明显增强,明确表示“不会”的学生由69.96%下降到7.39%。虽然明确表示“会”的学生比例也由30.04%下降到25.61%,但67%的学生表示“可能会”在无明确要求的情况下阅读学术论文。实际结果肯定是,67%表示“可能会”的学生分化为“会”、“不会”,即便只有其中50%选择“会”,那么,实际选择阅读论文的学生比例超过50%。有1.48%认为阅读论文收获“大”、4.93%认为阅读论文收获“比较大”的学生,选择了今后在无明确要求的情况下“不会”阅读论文,其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因为缺乏阅读相关论文应有的知识(特别是数学知识)而“读不懂”,产生了对于学术论文的畏惧情绪;二是因为对于理论问题没有兴趣。

学生通过阅读学术论文,感到收获“大”的占59.61%、感到收获“比较大”的占38.92%、感到收获“不大”的占0.98%、感到收获“无”的占0.49%;前两项合计为98.53%,后两项合计为1.47%。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绝大多数感到课外阅读具有较大的收获;少量的学生感到收获“不大”或者没有收获,其实与其自身的学习兴趣不大、习惯不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3 学生的主要收获和阅读存在的主要困难

3.1 学生阅读学术论文的主要收获

1)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第一,使学生了解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仅仅学习课本的不足;第二,使学生了解了书本以外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认识,增强了对于专业学习的兴趣,进一步爱好读书、“爱上图书馆”,进行自主学习;第三,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消除学术论文的神秘感,让学生意识到依靠自己能够读懂学术论文;第四,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的,认为“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旅游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基础”;第五,提高了学生认识事物的水平,认识到“对一件事情、一个问题要全面观察、仔细分析,辩证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第六,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了科学的严谨和学习科学所需要的态度。

2)开拓了学生的视野。第一,扩展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了解了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和解决方法”;第二,使学生对于许多特定问题(诸如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海洋旅游、会展经济、国际旅游岛建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看法;并且,学生通过个性化阅读[3]获得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有利于自身独特知识结构的形成;第三,帮助学生了解了学术论文的结构、数据收集方式、处理方法和写作方法,为今后撰写毕业论文以及学术论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锻炼了学生的能力。第一,增强了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资料的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最多的问题是不少专业术语不懂,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解决了大部分问题。部分学生学会了通过网络信息识别文献,如有同学通过中国知网()发现石美玉教授论文下载量很大,而引发兴趣,阅读了石美玉教授多篇论文;第二,帮助学生锻炼阅读能力、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对专业性问题从多方面论证的思考方法”,“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找到了理性认识旅游经济发展的途径,“在科学方法、在数据、在事实的帮助下揭示问题的实质所在”。

4)增强了教学、教育效果。通过阅读,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认识得到了提高,学习兴趣得到了增强,课程学习的内容得到了深化和扩展,且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进一步地,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水平得到了提高。应该说,学生通过阅读得到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提升,与不对学生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相比,教学、教育效果要好很多。即便那些自此以后几乎不再自觉阅读学术论文(著作)的学生,其记忆也是深刻的,笔者对于毕业生的回访中显示了这一点;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结合课程学习进行学术论文(著作)的阅读是一个较高水平学习的开始,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学会自主学习的有效机会,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一个好的起点和基础,特别是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意识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时,对此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有学生因此开始大量阅读学术期刊(著作)而十分注重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

3.2 学生阅读学术论文存在的主要困难

1)学生查阅资料中,存在资料不足的问题。第一,尽管图书馆已经拥有一定量的旅游期刊,但复本不足,当较大量的学生需要阅读时,数量不够。部分学生不得不选择较为一般的期刊、甚至个别学生选择非学术期刊进行阅读。第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学术术语不理解,图书馆拥有的相关工具书的品种和数量均不能满足需要。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个经常性的困难是经常遇到各种经济、管理模型不理解,其原因在于学生高等数学知识不够。

3)学生遇到学习困难,缺乏及时的指导。由于未能建立学生阅读过程的指导、沟通渠道和机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指导。

4 学生阅读指导的改进

4.1 学生阅读资料不足问题

可以通过指导学生使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来得到很好地解决。目前,从中国知网来看,主要的旅游类期刊基本能够在出版后一个月内上网,学生可以阅读到最新的研究论文;同时,通过中国知网,学生可以十分便捷地查到特定期刊、特定主题的论文,极大地方便学生的阅读。

4.2 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指导问题

对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应当及时加以解答或及时与学生进行探讨,需要通过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解决,如有条件时建立助教制度。另外,组织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定期举行答疑和读书心得交流会或者学术研讨会。通过这些方式,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及时、有效沟通、讨论,解决大部分学生阅读中的疑难。

4.3 学生阅读过程的控制(激励)问题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最难的是坚持,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激励),才能使大部分同学进行有效的阅读和研究。应当对于阅读过程进行必要的检查,鼓励先进、督促后进。

5 结论

前述结果及耿春红等、张海燕等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急切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约束[4,5]。以课程学习为主导,运用课堂教学的约束力,以课堂教学内容的加深和扩展为直接目标,明确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进行必要的指导、检查与考核,建立起一个学生课外阅读的约束―沟通―激励机制,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改善学生的阅读结构,能够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主性、针对性、系统性、丰富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文献阅读能力并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捷.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55-57.

[2]杨冬梅.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6,(3):93-94.

篇10

随着高校国际化的发展及全球化人才竞争的加剧,教师的国际交流是高校国际化的核心部分,而青年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直接推动教师队伍的发展,通过将青年教师派往国外有优势学科的一流科研院所、教育机构进行专项培训或者短期深造,与各国高校教师通过不断交流与合作,在思想、理论、方法等方面相互学习和融合的过程,可以直接推动教学、科研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也是高等院校实现教育国际化、优化师资队伍、提高师资队伍竞争力的培养模式。

一、国外访学项目是青年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捷径

1.优化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传统学科向纵深发展的同时,一些新兴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逐渐凸显出巨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青年教师虽然都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但往往囿于学科的狭窄视野,而且对自己毕业后本学科最新的前沿动态缺乏系统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利用做访问学者的机会,快速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可以说,接受继续教育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所必需的。

2.提升青年教师的工作能力。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高校在管理、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变革与调整,对师资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学历与职称上,更多地随着学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而转变为青年教师在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能力上,这些能力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逐步培养,其中,访学被认为是青年教师完成上述能力积累的 “速成班”。

3.为青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准备条件。做访问学者是青年教师人生历程中的一段特殊经历,一些访问学者在访学期间确定或者调整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些找到了自己进一步深造的专业或导师,有一些结识了在科研道路上志趣相投、能够相互砥砺的诤友,还有一些充分利用访学单位优越的学术资源整理收集了大量的科研基础资料。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强了青年教师的发展后劲,为他们快速成长为学校的科研骨干、学术带头人或后备干部准备了条件。

二、高校建立健全青年教师访问学者制度的保障措施

高校将“以人为本”作为实施青年教师访学提升工程的根本指针,就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于政策制定、制度设计、工作推进、效果评价等工作的全过程。就要以尊重青年教师成长规律为前提,为青年教师出国访学拓展渠道;以呵护青年教师的合理诉求为核心,为青年教师出国访学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以发挥青年教师的主体性为根本,为青年教师出国访学积极营造良好氛围;以促进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创设工作机制促成青年教师访学活动积极效应的呈现。

1.大力拓展青年教师出国访学渠道

以尊重青年教师成长规律为前提,拓展青年教师出国访学渠道。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要积极拓宽渠道,支持青年教师赴海外进修深造。高校实施青年教师出国访学提升工程,最为关键的工作就是在利用好政府公派出国渠道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其他渠道,满足青年教师出国访学提升的内在需求利用好政府公派出国渠道以下三个: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公派出国留学项目、浙江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浙江省“151 人才出国进修计划”。这些公派出国项目,资助周期长、资助强度大、含金量高,一直以来都是青年教师出国访学的首选途径,各高校都大力争取。但公派出国项目存在入选人数少、受众面窄等问题。大力开拓其他出国访学渠道成为浙江省属本科高校的必然选择。此外,学校的各类国家级平台、重点实验室也可以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提升,还可以利用中外合作办学平台,选派青年教师“走出去”赴海外研修提升。要借助中外合作办学的机制,合理选派青年教师出国研修。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既需要“请进来”,也需要“走出去”。不仅要邀请国外文教专家前来授课交流,还要选派教师到对方单位学习研修。浙江省属各本科院校可以借助现有的中外合作办学机制选派青年教师赴国外高校访学研修。

2.制定国外访学项目青年教师的利益保障制度

青年教师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面临自身的专业发展问题,还要解决家庭、生活等方面问题,青年在国外访学活动中,对学校的资助政策、保障政策、考核方式都有着特定的要求。一套健全的利益保障制度,不但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而且可以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有利于实现单位利益的最大化。学校应加大对访学人员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有效的出国留学激励机制,形成出国留学工作的良性循环。考虑合理诉求制定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支持政策、保障政策和考核方案,形成支持青年教师出国访学的制度基础、制度支撑和制度保障,从根本上解除访学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1)制定经费资助政策。对于出国访学活动,青年教师首先关心的是经费资助的问题。对于非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的青年教师,学校要多渠道筹措资助经费,按照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的资助标准对其出国期间的生活费用进行全额的经费资助,并支持青年教师从课题、项目中列支部分经费,为其访学活动提供充分的经费保障。(2)制定工资待遇政策。在资助经费问题解决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工资待遇的问题。出国访学的青年教师,一般都处于事业、家庭的起步阶段,手头并不宽裕,希望学校能够在其出国期间继续发放工资待遇。为了大力推动青年教师访学提升,高校应积极回应青年教师的合理诉求,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继续发放青年教师的工资待遇,为青年教师的访学活动提供全面的待遇保障。(3)制定灵活考核政策。考核压力是高校青年教师普遍面临的。许多青年教师往往会担心因为出国访学而完不成考核任务,进而在是否选择出国访学问题上犹豫不决。为此,实施青年教师访学提升工程,高校应该在考核上对出国访学青年教师给予政策上的倾斜照顾,形成关于出国访学青年教师的灵活考核政策,让青年教师甩开考核包袱,全身心投入出国研修活动中。

3.营造助推青年教师出国访学的良好氛围以发挥青年教师的主体性为根本,积极营造助推青年教师出国访学的良好氛围。高校青年教师访学项目本身是一种工作实践,参与实践的主体是青年教师,青年教师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直接影响其访学活动的效果。学校氛围对每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学校氛围对教师具有心理和感情上的凝聚力,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成长。积极营造助推青年教师出国访学提升的良好学校氛围,有助于大力激发青年教师从事访学活动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高校实施青年教师访学提升工程,需要管理者加强组织动员,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并与青年教师形成良性互动,积极营造青年教师出国访学良好氛围。通过二级学院办公室、人事秘书等宣传贯彻到教师个人,并精心组织出国访学项目的申报动员会。

针对青年教师出国访学问题,学校要充分听取青年教师的意见,尊重青年教师的合理诉求,维护青年教师的合法权益,做出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出国访学的决策。对已被列入出国访学计划支持的青年教师,学校应在充分沟通释疑的基础上与其签订协议书规范各自的权利、义务,明确各自的行为。此外,要注重过程管理,采取中期检查、个别沟通指导等形式有序推动青年教师自主落实出国访学计划,避免计划落空。人事部门要树立“管理即服务”的理念,加强服务的主动性,提升服务的质量,要保持与出国访学青年教师的密切联系,有效互动,使其时时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对于出国教师的家庭困难,学校要尽量帮助解决,使青年教师在国外能安心学习研修,促进其在访学过程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四.创设工作机制促成青年教师访学活动积极效应的呈现

青年高校国外访问学者应该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经验、科学技术,有利于青年教师拓宽国际视野、革新教学理念、改进科研思路,从而获得全面发展。对访学结束回国的青年教师,学校应创设工作机制,要求其从教学理念与经验、科研方法与成果等多方面认真总结访学活动的效果,突出成绩、明确不足、提出意见建议。此外,要求访学结束回国的青年教师围绕出国研修的具体内容在学科或二级学院进行专题汇报,交流心得、分享成果。开展青年教师访学活动总结汇报活动,有利于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科研方法灌输到学科教师的头脑,从而促进学科教师的全面发展。学校还应形成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对青年教师访学活动的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肯定先进、激励后进,形成积极的辐射效应。

参考文献:

[1]邱 强.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对策研究[J].教育评论,2015(1).

[2]管春英,龚方红,等.论高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