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8 14:46: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社会教育的形式,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5-0018-04
目前,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相对其他领域来说,社会教育属于比较薄弱的环节。许多教师在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时存在一些困惑,特别是对社会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组织形式还不够了解。解决这方面的疑惑,有利于提高教师组织社会教育活动的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质量。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了使教育活动既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又能对幼儿施以积极的影响,幼儿园社会教育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适度性原则
教育的适度性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把握好教育的分寸感,避免走极端,同时还要时刻注意教育对象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教育方式。教育的适度性原则体现的是教育的辩证法。“教育方法的辩证性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1〕
把握教育的适度性,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好教育的分寸感,即掌握教育的度。具体到社会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自由与限制之间的关系。马卡连柯指出,如果能找到“积极性和克制感之间的分寸感,也就等于解决了教育的问题”。〔2〕因此,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适度性的把握就是既要为幼儿创造宽松的环境氛围,又要引导幼儿遵守适当的规则。
2.一贯性和一致性相结合原则
一贯性是指教师对幼儿的教育要求不能随着时间、地点或者教师心情的不同而有所改变。〔3〕一致性则是指不同教育者对幼儿的要求应该相同。〔4〕一致性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即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以及家庭成员间教育的一致性。之所以要坚持一贯性和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是因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很大的反复性,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有时甚至可能“进一步,退两步”。因此,教师不但要注意坚持自己对幼儿要求的一贯性,同时还要争取家长的配合,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从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配合至关重要。一天24小时,幼儿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如果家长不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那么很容易导致幼儿的行为表现出两面性,即幼儿在幼儿园里表现出好的一面,在家里则会有很多不良行为表现。可见,家园教育不协调,很可能会妨碍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因为良好行为养成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为的泛化,即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都表现出一致的行为。如果家长没有坚持与教师一致的教育要求,那么幼儿在幼儿园里养成的良好行为就很难在家里延续,行为的泛化很难形成,社会教育的效果就会受到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努力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社会教育理念,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特别是在教育目标方面实现家园一致。教师应经常就幼儿在园和在家的表现与家长沟通,从而更好地坚持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以免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削弱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效果。
3.专门的教育活动和渗透教育相结合原则
幼儿园社会教育有专门的教育活动形式。专门的教育活动可以有目的地系统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的养成。同时,社会教育应该和其他领域的教育有机结合,将社会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这是因为幼儿的社会性学习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特点,它的相当一部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都不是由教师的直接教学活动引发的。例如,为了让幼儿从小学会尊重他人,宽以待人,教师会特地设计并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如“给我们送来温暖的人”“你、我、他”等,然而,事实上平时教师和家长对待周围人的态度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甚至比专门教育活动的影响更大。因此,专门教育活动和渗透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专门活动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教育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在语言、艺术等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以及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社会教育内容。要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健康发展,教师还要为幼儿创设一个使幼儿感受到关爱、支持的环境,建立亲密、平等、互相尊重的师幼关系,营造安全、宽松、自主、允许探索与失败的学习气氛,为幼儿同伴之间的自由交往提供时间和空间,等等。
4.正面教育和个别行为矫正相结合原则
所谓正面教育是指要帮助幼儿了解在社会生活的各种场合或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做,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态度和行为习惯。个别行为矫正则是指针对不同幼儿,特别是那些社会性方面存在明显问题的幼儿进行个别教育,运用行为学的原理纠正其不良行为,帮助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其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幼儿的入园年龄一般是3岁,而3岁前正是幼儿社会性的初步萌芽时期。由于不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如溺爱、过分保护等,相当一部分幼儿在进入幼儿园时会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特点,如任性、依赖性强、自私、胆小、不合群等,这些不良行为特点不仅不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更不利于幼儿良好社会性的发展。幼儿期是幼儿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幼儿的个性虽逐步趋于稳定,但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教师要抓住幼儿个性教育的关键时期,利用正面教育方式促进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同时还要关注那些存在某些不良行为表现的幼儿,运用个别行为矫正方式,帮助幼儿用好的行为替代不良行为。当然,教师在进行个别教育时一定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家园教育保持一致性和一贯性。
5.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与社会行为相结合原则
社会性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三者有机结合的统一体。社会认知是个体对自我与他人、社会环境、社会行为规范等的认识。〔5〕社会情感是个体在社会生活、社会交往中的情感体验。〔6〕社会行为是个体在与人交往、参与社会活动时表现出的行为特征。〔7〕
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三者关系密切:情感是社会行为的内在动力,认知是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前提,行为是社会性发展的最直接表现,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幼儿园社会教育要把幼儿的社会认知发展、积极的社会情感养成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相结合,以真正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二、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组织形式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可以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等多种形式,但教师最难把握的还是全班幼儿参加的集体教育活动。目前集体活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枯燥、单调、幼儿的参与性较差等。换言之,如果集体活动组织不好,幼儿容易游离在活动之外,或者导致活动变成走过场。怎样才能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效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讨论不流于形式,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的发展,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对教师教学组织能力的巨大挑战。
以下重点介绍几种适合幼儿园集体活动的社会教育组织形式,供教师参考。
1.以实践活动开始的社会教育活动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集体活动往往是针对幼儿生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设计和组织的。这时最好的活动方式就是如实再现生活场景,让幼儿从中体会学习。
(1)再现场景
教师可以在活动开始时让幼儿自由表现,不加干涉,以便让幼儿将存在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例如,在小班规则教育活动“大家轮流玩”中,教师首先让幼儿自由拿玩具玩,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玩得开心吗?为什么?”教师可以有目的地让那些没有拿到玩具的幼儿来回答问题,从而更好地揭示问题。
(2)精心设计讨论问题
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要精心设计讨论题目,由浅入深地逐步提出2~3个问题,包括“为什么”“怎么做”等。可以说,讨论问题的设计是影响教育活动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出恰当的问题,有效引发讨论,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教育目标,围绕目标设计出既符合教育目标又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例如,在“大家轮流玩”的活动中,教师针对小班幼儿规则意识差的特点,活动开始时让幼儿自由拿取玩具,导致争抢玩具的现象出现,从而让幼儿亲身感受到争抢的不良后果。教师随后提出的问题“应该怎样玩”可以有效引发幼儿讨论。
(3)引导幼儿实践―讨论―再实践―再讨论
活动开始时的实践引发了讨论,但此时幼儿还不一定完全理解“为什么”的问题,对“怎么做”也不太明确。因此,讨论后的再实践环节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讨论时提出的建议安排幼儿再实践一次。通过再次实践,幼儿可以进一步掌握应该怎样做。例如,在“大家轮流玩”的活动中,通过实践、讨论、再实践、再讨论的过程,幼儿可以比较深入地理解轮流玩的规则。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巡回指导很有必要。巡回指导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幼儿的最新情况,还可以及时引导幼儿解决问题。例如,在“大家轮流玩”的活动中,幼儿在活动时可能会出现排队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教师巡回指导时可以及时引导幼儿解决问题。
(4)设计相应的延伸活动
相应的延伸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大家轮流玩”活动的延伸部分可以是组织幼儿到户外玩滑梯、秋千等,提醒幼儿要排好队伍轮流玩。这些活动可以进一步帮助幼儿掌握轮流玩的活动规则。
2.以情境表演开始的社会教育活动
情境表演是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幼儿不能亲身参与活动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表演的方式来再现生活场景,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
(1)情境表演
情境表演可以是现场表演,也可以播放事先录制的情境表演录像,让幼儿观看。表演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会倾听”的社会教育活动中,教师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录像,让幼儿观看小兔子在两种不同情境中的表现,一种是插嘴,一种是不理他人自顾自玩。角色表演夸张,情节生动有趣,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参与兴趣。
(2)引发幼儿讨论
情境表演后,教师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和讨论。例如,在“学会倾听”活动中,看完录像后教师提出了问题:爸爸妈妈在忙的时候小兔子做了什么?爸爸为什么生气?别人在说话,可是你也有话想说时,该怎么做?这3个问题分别属于看到了什么、他人的情绪原因及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做。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讨论,幼儿可以学习辨别对错,了解他人的情绪及其产生的原因,掌握相应的社会行为规范。
(3)利用适当方式再现情境
情境表演和后续讨论可以使幼儿了解某种情境中应该怎样做,但由于在教育活动中无法将生活中的很多类似情境一一再现,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借助图片再现生活中各种类似的情境,引导幼儿利用刚刚掌握的社会知识去判断对错,以便幼儿将来在类似情境中可以表现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例如,在“学会倾听”活动中,教师准备了4幅相关图片,让幼儿判断图片中幼儿行为的对错。
教师还要坚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表现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并对这些行为及时予以表扬。
3.以游戏形式开始的社会教育活动
在社会教育中,教师经常要纠正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如不遵守活动规则等。这时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创设特定游戏情境,借此发现幼儿的行为问题并予以纠正。
(1)讲解游戏规则
教师先根据活动内容讲解游戏规则。例如,为了提高中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摸摸,猜猜”的游戏。教师准备一个纸箱子,里面放上各种物品。箱子用布蒙上,以免幼儿看到箱子里的物品。游戏时幼儿蒙上眼睛,然后把手伸进纸箱中拿出一个物品,猜猜是什么。在游戏开始前教师首先要讲解游戏规则,提醒幼儿在别的幼儿去摸纸箱子里的东西时自己要静静地看,不能发出声音,以免干扰到别人,也不要因为自己可以看清楚,就在摸的幼儿说出物品名称前抢先说出来。
(2)组织幼儿游戏
因为教师设计的游戏有针对性,所以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很可能会出现教师预先设想到的问题行为。例如,在“摸摸,猜猜”游戏中,经常会有一个或者几个幼儿违反规则抢先说出物品的名称。
(3)针对问题进行讨论
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针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在“摸摸,猜猜”活动中,教师首先让扰的幼儿(蒙着眼睛摸东西时被另一个幼儿抢先说出物品名称)说说自己的感受(心里不舒服,讨厌抢先说出的行为等),然后让那个抢先说出的幼儿去摸箱子里的物品,教师故意抢先说出物品名称,借此让抢先说出的幼儿体会这种情况下的心理感受,从而深刻理解遵守游戏规则的必要性。教师还可以在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充分讨论,借此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违反规则的坏处以及为什么要遵守规则等。
同样,活动结束后,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对幼儿的正确行为及时表扬强化。
除了上述三种形式外,教师还可以用以讲故事开始的方式或是以参观开始的方式等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此外,各种活动组织形式的各个环节也是可以根据需要变化的。必须强调的是,不论是何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教师都要注意在教育活动的开始部分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然后要有目的地提出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引发幼儿换位思考,帮助幼儿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从而知道该如何去做。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时,应该把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借此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扎古尔,摩西.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3〔M〕.梅祖培,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64,29.
〔3〕〔4〕郝斌.幼儿家庭教育〔M〕.大连:东北财政大学出版社,1994:27,27.
〔5〕〔6〕〔7〕李喜平.辽宁省幼儿园教师参考用书:社会性(小班)〔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5,15,15.
The Principles and Organizational Form of Social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Zou Xiaoyan
一、学习型社会的内涵与特点
最早提及“学习型社会”相关主张的人是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他于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会议上提出: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要以终身教育来满足个人及社会的永恒需要。从此“终身教育”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①。1968年,美国学者赫钦斯在《学习型社会》一书中提出了学习型社会的理想,他认为社会的教育应使人格得到完善,人得到全面发展。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对学习型社会作了描述,认为学习是终身性的和社会性的,在未来社会里,人人都是学习者,每个社会组织都是学习型组织,报告提出了“向学习型社会前进”的目标②。学习型社会必须是全社会“学习型组织”的普遍建立才能逐渐形成。什么样的组织才算是学习型组织呢?赫钦斯和马斯克用7个C来说明学习型组织的特征,即:(1)Continuous(持续不断地学习)。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从群体中学习。唯有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才能使自己和组织不断地进步。(2)Collaborative(亲密合作的关系)。在组织内通过合作学习,相互支持,协调工作,组织成员间产生良性互动,以建立亲密合作的关系。(3)Connected(彼此联系的网络)。一方面可促使成员间的关系更密切,另一方面组织与社会环境连接更紧密,使信息的交流与资源的获取更能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4)Collective(集体共存的观念)。个人与小组间的学习经验相互分享,凝聚成共存共荣的力量。(5)Creative(创新发展的精神)促进组织运作的改善与创新发展的多面性,使组织随时注入活水,增进创意。(6)Captured and Condified(系统存取的方法)。善用科技能力与方法,方便摄取信息、应用信息,建立良好的组织学习文化。(7 )Capacity building(建立能力的目的)。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学习如何应用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进组织不断地发展③。彼得•圣吉提出,要把传统组织改造成学习型组织,必须进行5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④。实质上,这个修炼的过程就是人的现代价值观的建立和系统思维方式的确定过程。
学习型社会主要特点是: (1)全面性。学习型社会应该是人人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都具有学习的愿望和需求。社会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社会的每个成员都享有学习的权利,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2)终身性。在学习型社会里,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学习型社会拥有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能为每个人提供从出生到终老不间断的学习服务。(3)学习体系的社会性。学习型社会中教育功能不再为学校所特有,
而是广泛利用社会系统中各种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构建社会化的学习体系。(4)以学习者为中心,社会组织为所有学习者提供服务。(5)既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又有助于社会的进步⑤。
总之,学习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如英国伯明翰大学教育学教授所说那样: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全员参与学习的“从做中学”的社会,在学习的每一个阶段,学什么以及如何学习,都要有学习者自身的主动积极参与⑥,在学习型社会,教育不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责任,更是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内在积极的需要;呈现出人人皆学,时时在学,事事可学的基本特征。
二、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
(一)实现终身教育体系是继续教育发展的愿景
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而终身教育目标的确立是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破除“一次教育”一劳永逸的思维,变阶段性教育为终身教育已是当今世界的一种必然。终身教育是指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形态,是一种从摇篮到坟墓的教育。而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继续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实现个性化服务是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然
在人类历史上,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目标,而人的全面发展中最为深刻的内涵就是人的“个性”与“自由”的充分发展,继续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而个性化服务的突出特点就是为受教育主体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选择所需要的教育服务。
(三)继续教育发展是市场化的需求
继续教育是职后教育,是在已有教育基础上的再次教育,是在职人员为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技能而要求接受的继续教育,那么这种教育就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
三、创新与改革继续教育,适应学习型社会要求
(一)创新继续教育目标
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继续教育应强化学员以下三方面的能力:(1)重视提高学员的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2)重视培养学员的“信息素养”。在信息化不断推进的形势下,“信息素养”成为信息化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成为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能力。(3)重视提供社会教育。在开展目前已经形成体系的函授、培训等各种继续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继续教育的社会教育职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开办讲座、联合办学、网络教学等更多的形式提供社会教育,建立高校、社会、家庭教育一体化的终身教育体系。
(二)创新继续教育内容
终身教育要求人们根据实际的需要不断拓展、深化自身知识,因此继续教育应创新教育内容。⑴突出综合性。在当前科学、技术、经济三者互动的形势和科学发展综合化的趋势下,要让学员拥有更多的知识点,综合性地掌握知识。⑵突出实用性。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不宜过多地强调理论,而应加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⑶突出前沿性。继续教育应重视向学员介绍理论上的前沿知识,包括反映当今科技成果的新内容、理论上的新成就等,为他们今后开展对前沿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学习型社会”背景下, 继续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要解决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关系,找准继续教育的位置,发挥继续教育的优势
继续教育应该是正规教育之后的再教育,是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的人力资源培养和开发的连续不断的教育。包括了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和更高层次、更多形式的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必须从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模式向非学历教育为主的方向发展,加强以知识更新和提高技能为重点的培训教育,逐步加大再就业、转岗和在岗人员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大力发展社区教育,真正发挥继续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不断探索公司培训模式,面向社会走联合办学的道路。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继续教育改革
学习型社会背景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加快调整继续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招生、教学和管理上,针对成人学习的需求和特点,合理确定学习形式,逐步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建立宽进严出、灵活多样的招生制度,在教育形式上要更加人性化。
(三)加强管理创新,提升服务水平
为了使继续教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增强继续教育工作者的服务意识。
(四)改革课程设置,提升教育质量
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编写教材,教材具有新颖性、适用性和创造性,并最大限度地吸收新观点、新知识,以适应成人学生自学的要求。在课程内容上,要树立继续教育意识,应更加尊重学习者的个性,努力做到适度超前,保持高新水准,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动态调整,要拓宽课程领域。在课程设置方法上,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注意多媒体课程系统软件的开发,使学生在学习中随时进入互联网,获得指导和反馈,提高学习效率。
注释:
①庄灵灵.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6,1(14):106.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③汪凯.学习型社会和教育生态的转型.前沿,2003,9:7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262-01
博物馆是典型的社会教育机构,具有传统的社会教育的功能,是社会作为教育的很好的体现形式,也应该是我们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习基地。博物馆是集征集收藏、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这三项基本职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社会机构,它所承担的社会任务也是多方面的,是其他任何单一功能机构所不能比拟的。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收藏实物资料,成为信息和文化交流的中心,担负起引导人、教育人和塑造人的重任。一切业务活动的中心是传播交流信息和知识 ,使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为更多的公众所接受和共享。在博物馆的三大职能中,收集和科研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它最终是为社会教育服务。如果单讲收藏和研究工作,那么有文物管理所和档案局就行了,只有具备了社会教育的职能 ,才能称之为博物馆,如果一个博物馆不通过社会教育去为社会服务 ,它就称不上是博物馆了。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是办好博物馆的根本要求,即社会教育是博物馆的生命线。
博物馆的教育与学校及其他教育形式的最大的区别是博物馆教育对观众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博物馆环境,即建筑环境、参观环境和人文环境这些非直接的说教方式来感染、熏陶、激励、启迪大学生,继而引发大学生的情感、兴趣,从而改变和影响观众的认知结构和意识形态,提高大学生的心智能力。也就是说博物馆通过各种环境因素来影响大学生行为,从而使大学生在优雅、舒适的环境传递信息、交流感情,以至于接受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博物馆的馆舍建筑,作为一种公益性的文化,是重要的人文景观,一座具有独特风貌和格调的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大学生到博物馆参观、游览的第一印象是馆舍建筑环境,它不仅可以打动并影响大学生的情绪感受,而且还可以由此引发一系列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变化。而参观环境对于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到博物馆的主要目的是参观其陈列展品,而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对外宣传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以实物为基础,配合多样化的形式设计手段,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文化环境物证,达到研究、教育、欣赏的目的,这些馆藏文物是先辈们创造历史的智慧结晶,记录着他们征服自然,创造生存环境的历程,而且这些实物是其他机构和场所不具备的,是研究历史、继承民族文化,从而促进社会发展的实物佐证 ,是文物独有的特殊社会教育功能,也就是说博物馆的参观环境是博物馆所具备的独有优势之一。而博物馆的人文环境,就是树立以人为本、观众至上的服务理念,它能够尊重观众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平等对待每一位观众,以多种方式、全方位地给观众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对于大学生,博物馆可以根据他们,他们的特定要求来提供令人满意的讲解和服务,能够把大学生参观时的精神调整到最佳状态。引起他们的参观兴趣,让大学生在博物馆当中充分感受到友爱、和谐、美好。这对他们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对学习、生活的自信心有积极意义。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教育机构,有着与报刊、广播、电视、学校等机构和场所不同的教育形式,就是与它有着相类似作用的图书馆也不同。大家都知道图书馆和博物馆是推动文化教育事业前进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但博物馆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教育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强大优势,那就是博物馆作为教育平台,其载体主要体现在陈列展览以丰富的藏品为依托,用简练、形象化的语言及直观的表现手段展示、传达历史文化信息,并充分用声、光、电等现代化陈展形式,给大学生创造了一个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陈列环境,让大学生直接参与、感受陈列内容,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并通过讲解、文字、图片、事物等方式,接受到所需信息,从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而图书馆和其他机构所提供的大部分还是书籍、读物等等。学生在课堂上看的就是书本,假期时间还是再让他们看书本怎能不腻烦,根本就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而随着电子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的广泛应用 ,博物馆的直观教育的手段和范围正在进一步扩大,这将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其中来。
自主性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保持主体地位。因己施教,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兴趣而选取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获取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也就是说大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参观日程和选定参观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行决定接受哪些知识,也就是说完全凭学生们自己的兴趣,愿意研究哪些方面的知识就研究哪些方面,因为博物馆的藏品丰富、展览形式丰富多样。自然就可以给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条件。这样便改变了以往大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状况,让大学生在博物馆中真正成为自我引导、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的自主学习者。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给他们以充分调动想象的空间,这对大学生接受书本上以外的新知识,启迪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职工学习论坛”上,一位工人讲述了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他说:“我借助传统的教育学习方式,用了七年的时间从一名初级工成长为一名高级工,而借助拥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远程教育,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从高级工成为了技师。”这位工人的经历从侧面显示了远程教育在成人教育中的独特功能。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远程教育能够、也最应该发挥作用的方式是对社会组织和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从这个意义出发,远程教育的质量就不仅要有学校教育的标准,而且还要兼有社会服务的标准。也就是说,远程教育的质量是需要站在其对社会需求适应性和服务性的角度来审视和评判的,实际上这也是教育为社会服务本质的回归。本文结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中央电大”)和北京市总工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的具体实践。从社会标准的角度谈谈对远程教育质量的认识和理解。
一、远程教育质量的杜会标准
远程教育的质量评判既要有教育标准,也要有社会标准,应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但以往的评判多为教育标准,很少关注社会标准。而在市场经济中,衡量产品和服务的最重要的标准是需求方(消费者)的满意度。根据世贸组织协议中的有关规定,教育属于市场中的服务业大类(远程教育最具有这方面特征),因而,我们可以仿照市场经济中对质量的评判标准,即需求方的满意度来思考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
1.需求方的多元化
在传统的学历教育领域,需求方就是学习者,二者是统一的,而且学习者经过了层次划分,某一层次的教育针对某一层次的学生。但在知识经济时代,需求方往往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首先,作为需求方的主体——社会学习者,其情况远比学历教育的学习者复杂得多,其年龄、职业、文化背景差异很大。其次,如果是社会有组织培训,需求方还包括学习者所在的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政府机构等。以“工程”为例,需求方除了职工学员外,还包括职工所在企业,“工程”的组织方(工会、教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局等),甚至还包括给本项“工程”提供经费支持的北京市政府以及社会舆论。他们都对“工程”抱有一定的期望和需求,都对“工程”的质量有监督权和相应标准。所以,虽然远程教育的质量效果最终体现在个体学习者身上,但如果不能满足其他几方的需求。特别是企业的需求,其教育质量是难以得到认可的。
2.满意度的多元化和相对化
需求方的多元化态势,必然带来对教育质量满意度的多元化和相对化。就像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对质量的满意要求是不同的:有的人要实用,有的人要感觉,有的人要价格,有的人要质地,等等。而且这种满意常常是以一种相对式满意呈现。一项高质量的产品往往兼有较多需求者的满意度,且在同类产品比较中具有较高的满意值。因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质量的满意度更多具有外延的色彩,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教育的狭窄领域。以“工程”为例,需求方有学习要求、有企业发展要求、有政治要求、有模式探索要求,等等。总之,这是一种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要求。这种教育质量就不单单是教学方面的内容,还要涉及教育的理念、教育的设计、教育的服务、教育的形象、教育的价值衡量等,甚至包含教育的文化和感情。
二、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的具体操作与校正
在长期的实践积累和理论提升下,远程教育拥有了一套清晰且可操作的教育标准。但远程教育的社会标准却是相对滞后的。更重要的是,它无法从现有的教育操作模式中分析和演绎出来,需要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并完善。以“工程”而言,其社会标准是在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总结、边总结边改进中得以彰显的,在此,通过“工程”三年来的实施,笔者尝试归纳几点与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相关的操作原则:
1.分析需求者及其需求
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的基础是“需求者的满意度”,所以,首先要确认需求者是谁?他们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如前所述,除了直接的学习者外,对于“工程”这样一种有组织的培训而言,企业、行业、政府机构等都可能是需求者(我们将这些非个人的单位统称为组织)。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形来看,由于个人接受继续教育和安排继续学习还远没有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因而组织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就显得更为重要,常常需要引发组织的需求而带动和引发个人的学习需求。由于组织的政策和经费的提供才保障了学习者个人的学习,这是远程教育在分析需求方时要特别注意的。
在明确了需求者后,我们还要仔细分析需求者的需求,这是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的基础。以本“工程”为例,工会的需求:通过这项培训,要能够提高工人的素质,增强职工的职业能力和维权能力,实现工会所承担的教育任务;教委的需求:通过此项培训,寻求到在新形势下职工教育新的发展途径;企业的需求:此项培训能使企业发展得到真正的实效,起到明显的投资效应。特别是在教育培训的形式上,要考虑到“工学矛盾”,尽量不影响工作;职工的需求最多而且最复杂:培训是否实用,是否好学,学了有什么好处,学习支持服务怎样,能否提供随时、随地、对日常工作和生活影响不大的学习,等等。
基于此,为了保证远程教育的质量,必须充分掌握需求者及需求的信息。这其中,有些信息不一定都与教育有关,甚至有些信息还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区和偏差,这就要对需求进行转化和校正。此外,某些需求还可能是相互制约的,为了保证教育质量也需对其进行平衡和协调。
2.对需求进行转化与校正
实际上,社会需求往往不是直接的教育培训需求,而是组织生存和发展、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比如,北京市委组织部就提出他们需要有一种能够有助于提升区一级干部执政能力的培训(如果能够有效地达到这一目标就认为是高质量的培训);再如,北京市总工会提出需要一种能够提升职工职业稳定和发展能力的培训;至于企业,往往提出的是企业的发展规划;而职工则关注其工作的稳定和日后的发展。这些生存和发展需求都需要远程教育机构将其转化成教育培训的需求。这种“转化”能力将成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基本功,它是质量的基石。需求搞错了,再好的教育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但是,只是知道需求方的需求还不够,还要对这种需求进行校正。教育培训与其他服务业不同,它要对人,即对“消费者”进行“加工”,这种“加工”往往会使教育培训方和需求者之间产生矛盾。一般说来,社会需求者,特别是前面提到的社会培训对象的需求,容易追求眼前和片面,而忽视长远和整体;容易关注学了就用的具体技巧,而忽视提升“举一反三”的能力。这可能也是社会标准的某种局限性,这时就需要用教育标准进行某种校正(注意,只是某种),以保证“正确地做事”,维护需求者的长远利益。
3.要在“教育外”下工夫
从社会需求者那里准确地了解需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隔行如隔山”,由于行业的隔阂,了解跨行业的需求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加上教育行业有些“清高”,往往缺乏低下身来潜心研究的态度。另一方面,由于需求者自身的限制,往往很难准确地表述出自己的需求。所以,要想真正了解需求者的需求,“教育外”的功夫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培养与需求者的感情,要与他们有共同语言,就必须了解他们的领域和工作,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和默契。
三、“工程”的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如何操作,下面我们以“工程”为例,从其结构、实施以及教学管理设计等方面如何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进行详细阐述。
1.“工程”的设计与实施面临多元化需求
“工程”面对的是多元需求。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北京市政府要建立学习型社会,提高全体市民的素质;
(2)工会要加快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提高职工维权的能力与水平;
(3)教委要提高职工教育的水平;
(4)劳动局要扩大职业资格和岗位技能的普及;
(5)企业要提高职工素质,更好地管理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要求培训尽可能低成本,符合企业的生产节奏;(6)职工要稳定岗位,提高竞争力和争取更好的待遇。同时要求培训真正适合他们的需求、口味和接受能力。
2.工程的结构设计满足多元化需求
这些需求代表了社会对该工程培训的质量标准。不满足这些需求,工程的内涵设计再好也难以推广。所以,工程定位在培养一直被忽略的广大基层一线职工的通用职业素质上,进行绝大多数广大企业和职工(跨行业、跨岗位、跨背景)都需要的通用能力的培训。其次,为了满足广大职工学习延续性的需求,工程设计了通用能力阶段的培训与电大开放教育的学历教育和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证书续接的通道。另外,工程在实施上以各级企业培训机构、各级电大和社会力量为培训站点的教学支架。它外设学习课堂,吸纳企业的优秀资源进入工程,将企业的内部培训与工程的整体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方便职工学习。“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满足了政府和工会的期望,满足了企业和职工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打破了知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之间的屏障与束缚,搭建了职工“终身教育体系”的雏形。
3.“工程”的教学设计体现教育标准与社会标准的结合真正的教育质量需要教育标准和社会标准的结合。“工程”的教学设计关键要解决好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考核评价三个环节。这一过程既充分兼顾需求者的需求,也需要教育标准的指导。
(1)“工程”课程设置的模式是“菜单”式模式,对于入选课程,更多地是按照社会标准来确定。比如课程要具有通用性和发展性;要与实际任务目标相对应,而不是与学科知识体系相对应,课程均可独立学习;在时效和内容上有一定的持久性和前瞻性;在具体的操作上有可行性;要优先满足培训费用出资方的要求;课程名称要显示实用性等。为了保证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需求方的需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按照广泛性和一致性原则听取需求方的意见,等等。经过“工程”后续的调查,80%以上的企业和学员对设置的课程是满意的。
(2)“工程”教学资源建设上以使“所有的需求者都能受益”和“兼顾需求方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为原则。在内容形式设计上兼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知识体系及知识含量与学员的可接受性和实用性、专家意见与需求方意见、成本与价格等多方面因素。在建设过程中按照教育标准和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减少人为操作误差),大力加强实际调研和专家与需求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形式上充分考虑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学习者的需要,采取纸质教材、影像光盘和网上资源相结合的方式。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反馈机制,认真听取需求者的意见,对教学资源进行调整改进,特别是要将学习者遇到的好的案例补充到教学资源中去,以提升其可接受性和实用性。
(3)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方面是教学过程管理。“工程”创造了这样一套模式:设立标准与要求,按照标准与要求进行过程指导和督导,将一部分质量监控权移交给职工所在的企业,加强师资培训和教学交流,强调教师讲授和职工互教互学相结合,变应付学习为带着问题主动学习。要注重传授的知识和能力与职工平时的实践相结合,鼓励职工主动学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社会组织对质量监控的问题。在社会培训,特别是有组织的培训中,最关心质量的实际上是输送学员并承担学习费用的单位(由于受眼前利益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学员和办学单位在质量监控上都或多或少地出现偏差),所以,一定要引入第三方的力量——企业组织。
此外,考核评价是远程教育质量检验的关键。“工程”按照社会标准,强调考察职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的能力)。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考核,将此作为学习的动力和指导;考试中要充分考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贴近学生的实际,变压力为动力。同时要考虑考试的多样性和便捷性。
四、运用社会标准提升远程教育质量的展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逐步将眼光投向了社会教育机构,特别是远程教育。据前不久我们在北京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以上的企业希望与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合作来开展内部的培训,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完全依靠“自力更生”的操作模式已越来越难以覆盖一个组织事业发展变化的全部需要,且成本也越来越高;
(2)一个组织自己设置的培训以及课程和建设的资源,虽然针对性很强,但往往缺乏规范的标准、科学的设计和可靠的质量评价体系;
(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信息技术为主的远程教育越来越为许多组织和个人所接受。
这种变化确实为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特别是远程教育机构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但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关键要看其能否满足社会标准。
在我国,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逐步普及与学习化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逐步形成,有组织培训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会快速上升,远程教育今后为社会组织的教育培训和个人继续学习方面提供支持的比重在整个远程教育任务中会明显上升。为此,笔者认为,远程教育机构要适应社会标准,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1)“工程”的实践充分证明,社会教育机构要想独立开辟社会有组织的培训领域是相当困难的。要想增强这方面的竞争和服务能力,就必须积极探索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模式,跨出传统教育的封闭圈子。努力学习借鉴其他行业领域、社会培训机构和国外在职工教育培训上的经验与做法。同时,也帮助和配合企业建立完善自己的培训体系和规范化标准;
(2)打破传统按知识体系设置课程的模式,按照通用素质能力和任务目标设置课程,按方便需求者挑选的方式搭建课程平台或课程超市;
Abstract: The learning type city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need form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the government sleeve, education departments,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It needs to improve employee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strengthen the occupation college education ability construction.
Key words: occupation education; socialization; learning society; city service system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21 世纪是学习的时代、进步的时代。杭州市自2002年开始建设学习型社会,此举走在了全国前列。2011年伊始,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第1号文件就是《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到2015年,要初步形成学习型城市雏形,到2020年,基本建成“学习意识普遍化、学习行为终身化、学习组织系统化、学习体系社会化”的学习型城市。建设学习型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
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发展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这充分说明构建学习型社会与职业教育的社会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职业教育社会化将会为学习型城市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城市创新力和竞争力,完善学习型城市服务体系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黄炎培先生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开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先河,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黄炎培先生倡导的“社会化”涵盖了职业教育的各方面,“职业教育的原则,着重在社会需要”。他多次强调要“完全须根据那时候当地的状况”设立职业科目,“定什么课程、用什么样的教材,要看职业界的需要,要问问职业界的意见”。在教学方法上,他也提到要特别重视实习和训练,并注意去农村或工商企业实地考察,训练学生体察职业界的习惯。对于职业学校的教师,他提出了要利用职业界的人才的做法,更要多聘请其中的有经验者。黄炎培强调职业教育的社会化,显然是因为他认识到了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与城市的服务体系有着更紧密的联系。
美国早在上世纪就提出,要把美国变成人人学习之国,把社会变成大课堂。未来的竞争就是人的竞争,城市的竞争力来自学习。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瑞典对职业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建立了适合于本国需要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体化的新体制,成为北欧职业教育社会化的典范。
职业教育的社会化,指的是社会通过各种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形成社会人的过程。也就是是指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对于社会而言,这是社会文化得意延续的手段,对于个人而言,则是个体被社会认同,参与正常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社会化的过程具有终身持续性、社会强制性以及个体主动性等特点。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人人接受教育的机会均等,社会教育资源人人共享。
近年来,我国对职业教育的强力推动就是我国政府为了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国家意志的体现。因此,职业教育要在更大程度上既满足社会的发展又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培养出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具有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基本职业能力(包括专业技能)、较强的职业思维能力(从职业观到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的优秀职业技术型人才,就必须完善学习型城市服务体系,使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发展,走职业教育社会化之路。
现代的职业教育社会化是学习型社会的前驱,也是是学习型社会城市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的职业教育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为主干。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是以青少年和成人为主要对象,以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为主要内涵,以制度化、结构化、组织化为主要特征。第二,以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教成人教育为主体,同时又具有开放性的一种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则是面向社会全体成员,贯穿人生的全过程,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涵盖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各层次的学习型组织)、非正式教育和终身学习,以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为学习单位,以职业教育为主体,整合社会上的各类资源和设施,更多注重把教育、培训、学习同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紧密结合,致力于为人的终身发展和完善服务的一种教育体系。
学习型社会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丰富和拓展,从学习型社会理念的提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来看,它的起点原本是职业教育社会化的范畴,学习型社会又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职业教育社会化,同时使职业教育有了更为深刻的社会内涵。
笔者认为,进行理念的创新,完善学习型城市服务体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转变观念
在职业教育进入学习型社会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树立学校的最终目的将由向学生传输知识培训技能向培养提高学生学力转变的新观念。
2.两个适应
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培养方案和内容与实际技能相适应。经济生活中最为活跃的变化最快的就是市场,职业技能也是生产过程中发展日新月异的因素,进入学习型社会以后的职业学校教育将以提高学习能力、掌握岗位技能为目标,两个适应的目标将由具备学习能力的学习型城市服务体系来实现。
3.课程设置
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目标,根据职业能力的分解进行课程设计,然后进行模块组合,终身教育下的课程设置理念应该是围绕着形成和提高学习力展开。
4.师资角色的转变
学习型社会要求教师是创造型、指导型人才,是既会教学,又懂经济和形势。
5.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体系
推进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向职业院校、骨干企业延伸,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骨干企业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积极培育社会化、规范化的技能鉴定机构,探索建立多元评价模式。
6.职业教育产业化
职业教育产业化可以通过机制革新体制革新得以解决,只有走产业化的路子才能构建学习型社会。构建政府主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人才培养与岗位能力对接。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促进校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与合作共赢。
城市服务体系本身是社会的一部分,是围绕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而形成的社会资源系统,它拥有丰富的教育文化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聚集着代表这整个社会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教育培训机构及优秀人才。因此,在构建学习型城市服务体系的全新理念引导下,职业教育社会化就顺理成章成为实现学习型社会的载体,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具体实践形式。因此,本课题组认为通过加快实现向职业教育社会化的转变,首先在城市范围内构建学习型城市服务体系的方式来创建学习型城市,将会是对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文化创新体系,最终实现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静.黄炎培“社会化、平民化”的职业教育方针及其现实意义[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9.9
2.张泽.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3.王钰莹、李潇.“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瑞典教育及其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1.1
4.任允熙、王滨.论学习型教育与终身教育的融合互动[J].教育探索.2006.4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教育爱缺失回归
key words: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The education loves the flaw Return
作者简介:过萍萍(1989-),女,汉族,浙江嘉兴人,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社会转型期间教育爱的剖析
教育爱,是指教师热爱学生这一基本的行为准则中引申出来的一个教育伦理概念,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促进教师与学生相互结合的积极的情感和能力,即师爱。师爱源于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是一种充满责任的,理性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①从本体论角度看,教育爱是一种驱使教师与学生融合的本体性亲和力量,这揭示了教育爱的普遍性和迫切需要性;从情感方面看,教育爱是一种教师对学生纯真的情感,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喜爱等,即教育爱的内涵;从活动方面看,教育爱是一种促进学生依其本性主动成长、增益其幸福的主动性活动。教育爱的本质就是教师帮助学生真正成为他自己。
二、教育爱的失落:社会转型期教育爱面临的困境
(一)受功利主义的影响
依照市场经济的规则,人们的经济利益与人们的行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更多地趋向于对财富的聚敛,即功利主义的思潮。在这种潮流中,社会上提出了“一切向钱看”的口号,人们不再把对他人的关心和社会的责任置于首位。教育乱收费,违规招生,教师有偿家教,形式主义盛行下学校为应付各种检查、验收、达标、评优而出现的弄虚作假问题以及某些教育官员贪污、受贿等腐败问题屡见不鲜。
(二)忽视学生个体发展问题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既富有创造精神,又富有完美人格。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以被教育者的完善和发展为根本,即以学生为根本,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而不是以知识为根本,一味忽视学生个体的发展。
(三)教育方式和目的的失衡
在教育的方式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偏向,一种认为:学生只要记诵,理解知识便能在实践中自觉应用知识,从而忽视了知识的应用过程,即“纸上谈兵”的教学方式;另一种,认为知识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实践应用中,忽视知识的教与学,因而也就产生了一味的练习方式,即“题海战术”。这两种教学方式都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显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目标相差较远。
三、教育爱的回归:树立正确的教育爱的观点
(一)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爱的品质
教育爱很多问题的存在,归根结底在于没有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热爱学生必须以学生为本。②学生首先是教育的对象,所以教师爱学生,就要着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即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学生又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师爱学生,就必须尊重学生,不仅尊重学生的言行、权利,而且尊重学生的知识、人格。
(二)以接受为前提的教育爱
大卫.杰夫里.史密斯说:“爱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与他们保持这样一种交往关系:不是事先决定好怎么样让他们成为我希望的样子,而是以这种方式接受――接受我们对彼此的局限性,而不只是想象中的可能性。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达到共享的真理。”③如果作为老师只是通过自己的想法来改造学生,由此产生的必然是一个“永久的结构”,也就是我们对于学生未来形象的设计和期望。它没有的得到被关怀对象的理解和接受,也无法使被关怀对象达到完善的和发展。④
(三)教师应该向学生学习
教师在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经验和学生经验的对话,交流和提升的过程。教师要对学生的经验施加影响,就必须进入学生的经验系统和话语系统,以学生的经验和话题为基础。而要进入学生的经验和话语系统,教师就必须向学生学习,在此过程中获得新的经验和人生感悟,并且从中得到发展,从而永葆教学青春,享受成长快乐。鲁迅说,救救孩子,其实这意味着,教师首先要治自己的病,而治病的最好良药就是:向学生学习。
(四)研究教育爱的理论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应当成为每个热爱学生的老师的基本信念,并将这种信念转化为教师对学生爱的情感,行为,艺术,并且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必须对教育爱的各种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与全面的研究,澄清许多理论困惑与错误,帮助教师克服、改善与超越自身原有的错误教育爱观念,进而从根本上杜绝披着教育爱的外衣残害学生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钱焕琦.教师职业道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164页
另一方面,民间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近年来也开始蓬勃发展,形成所谓“国学热”、“读经热”。不过,由于缺乏引导和规范,目前形势并不乐观,总的来说是问题多于贡献。当前民间开展的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主要分两类:商业性的和准宗教性的。它们存在的问题都很大,人们必须检讨。这些机构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它们共同的问题都是低俗的。相对而言,商业性的还稍好一点(有些是高校面向社会开办的“国学班”),虽然格调不高,旨在牟利,但还算有一定社会教育意义。准宗教性的模式提倡愚昧读经,贻害无穷。
在这种处境中,同济复兴古典书院想尝试一种新的可能性,依托高校学术资源,面向社会开展严肃的古典通识教育。同济复兴古典书院正式建立的时间并不长,2015年元旦开始招收第一批学员。但在书院开办之前,笔者以道里书院的名义已经做过十年的探索,积累了面向社会开展古典通识教育的经验。现在谈谈笔者对现代书院教育的思考和办学实践,请关心古典通识教育的人士批评参考。
科举制度早已取消,我们失去了传统书院存在的土壤。不过,科举制度对于古代书院的负面刺激功能,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体制内教育得到。醉心于功名利禄的科举和致力于职业培训的现代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在科举制度下,还是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中,书院作为一种社会通识教育的形式都是必不可少的。社会边缘自觉担当主流责任,古今中外往往而然。
古代书院的存在形式既非官办,亦非商办,也没有采用宗教组织的形式,而是真正的“民非”:民办非企业机构,无论注册没注册。今天,最适合书院的存在形式仍然是“民非”。古典书院在学员的努力下注册了民非,这既是适应现代社会组织形式的需要,也是继承古代书院传统的需要。以民非的形式与官办体制教育、商业和宗教都保持有距离的互动、有张力的合作,以非官方、非商业、非宗教的形式承担社会通识教育的责任:这既是古代书院一直在做的事情,也是未来书院应该继续做的事情。
但书院的教育对象不得不发生变化。以前教专职读书人,现在只能主要针对企业和事业机构的职员。以前教专业读书人倒不是因为古人爱读书,而是因为科举体制保证了专业读书人可以当官,即使不能当官也能赢得社会尊重,衣食无忧。所以,读书人心无旁骛,书院即使开到山里,也不愁生源。现代社会就业压力重,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一心想着毕业找工作,所以,他们即使心慕圣贤也没时间来书院读书,只能等到工作有成再来读书。“学而优则仕”是古代书院,“仕而优则学”是现代书院(仕不见得是当官,可以是做事)。它们的区别可以说很大,也可以说没什么本质区别。
教育对象的变化不得不带来教育形式的调整。这个调整既要适应变化,又不宜迁就变化。适应变化,譬如教学时间只能选工作日之外的业余时间,密度不能太大等等;不宜迁就变化,譬如读书内容不能降低要求,须用经典注疏,不用心灵鸡汤、通俗读物,须写心得作业,抵制消费化、娱乐化、体验化等等。同济复兴古典书院课程体系以十三经注疏为主,以史籍、诸子(含佛学和西学古典)和中医、书画、音乐和茶道等游艺内容为辅,周末上课,课后必须写作业。这些都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尝试,也是不向现代社会完全妥协的尝试。
教育自古以来就是有张力地适应时代需要、不妥协地满足学生需要的事情。完全的迎合学生叫服务,完全的迎合时代叫媚俗。无论在服务还是媚俗中,真正的教育都荡然无存。反过来,完全不顾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需要,也会取消教育,使教育堕落为灌输。教育既非服务,亦非媚俗,更不是灌输。教育是一种自由艺术,是古今对话的艺术、师生对话的艺术、社会批判的艺术。
(一)国家与市场关系的基本观点
关于国家(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探讨,大都以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问题为核心,并将政府与市场视为两种配置资源和协调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机制或制度安排。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国家和市场的态度也在不断调整变化。尽管各流派在政府和市场的倾向性上不同,但大都认为政府与市场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是相互补充和制约的。
(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理论
围绕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探讨,形成了国家界限理论和公民社会理论。而这些理论大都以“国家产生于社会”、“社会离不开国家”、“国家与社会二元界分且疏离”三个基本假设为前提。
无论何种流派,现在都认为国家的存在是必要的,但若其无限扩张却会窒息社会的发展。因而,国家的界限即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的国家应在怎样的合法范围内活动,倡导国家与社会的共生共强、合作双赢。
(三)关于社会与市场关系的初步探讨
社会与市场,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一体的,至少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将市场视为社会的经济生活方面,将社会作为市场主体相互间以利益与需要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经济生活共同体。
从目前的文献看,国内学者在谈到市场与社会的关系时,大都拘泥于市场经济对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的促进作用,或者是两者内在关系上。
卡尔?波兰尼在《大转型》对市场与社会做了区分,提出了市场与社会的双向运动,并揭示了市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1]。
二、社会力量的崛起及其与市场的分裂
(一)社会力量在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中崛起
以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为特征、实现了政府与市场联姻的新经济模式备受推崇之时,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现象发生了。在此情况下,如果非要政府和市场去做,必然会导致效率的损失和社会福利的下降。因此,政府和市场都不能插手其中,而只能通过非市场和非政府的制度安排来弥补政府和市场的缺陷,即通过处于公共部门(国家)和私人经济部门(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对社会活动进行调节。
“第三部门”是相对独立于政治国家与市场经济组织的公民结社和活动领域,包括个人私域、非政府组织(志愿性社团、非营利组织)、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和社会运动等四个基本要素,具有不同于政府组织或企业组织的特征,即民间性(非官方性)、非营利性(不以营利为目的)、自治性(自主管理保持独立性)、志愿性(进出自由和志愿参与)、集体性(活动宗旨和范围超越了个人和家庭)等[2]。
因此,所谓的“第三部门”即指独立于国家与市场的另一股社会力量,甚至我们可以说它就是社会力量本身。而这股力量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并且在包括国家与社会治理在内的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从市民社会到公民社会:社会与市场的分离
前文提到的“第三部门”(third sector),事实上即是指civil society,现在一般译作“公民社会”, 而在近现代西方历史条件下,其长期也被译为“市民社会”。这两种不同的译法,现在往往被视为相同的概念,而实际上两者是有区别的。
首先,不同学者因对这个词的不同理解而采用了不同的译名。“公民社会”大都为从政治权利的研究角度,而从经济生活层面的研究则较多使用“市民社会”。
其次,两个概念的兴起分别有着其独特的历史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前,“市民社会”概念占据了绝大多数西方思想家的文本文献,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到马克思更加强调市民社会的经济方面;而“公民社会”概念的兴起缘于当代自由主义的崛起,他们借以要求扩大公民社会自主的活动空间,反对国家对公民社会的支配与控制[3]。
方朝晖通过对“市民社会”、“市民一公民”、“城堡一城市公社一国家”等三组概念的词源学考察,揭示了西方学者的两种不同的市民社会观念和对市民社会的两种不同的理解趋势,分析了二者赖以产生的社会背景,亦即现代市民社会的两个传统[4],事实上区分了“市民社会”与“公民社会”。
最后,从内涵来看,市民社会一般是指社会中个人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它是国家政治生活之外的所有社会秩序和社会过程,通常以政治国家作为参照体系;市民社会并非存在于一切社会之中,而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关联的现代社会形式在市民社会中[5]。
与市民社会强调“私”不同,公民社会具有了更多公共性的倾向,涉及的是公共领域,作为一种开放、多元与民主的政治空间,它鼓励每一个平等的社会共同体成员自由地参与和无歧视地交流。
现在,“国家―经济―公民社会”的三分法逐渐成为理论界主流,经济系统已从“市民社会”中分离出去构成一个独立的领域。
由此可见,市民社会作为市场主体相互间以利益与需要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经济生活共同体,而排除了经济领域的“市民社会”即“公民社会”,是脱胎于市场的一种崭新形态。从市民社会到公民社会的嬗变,表明了社会与市场的分离,乃至彻底决裂。
三、国家、市场与社会关系的矛盾运动与发展趋势
(一)国家、市场与社会关系的历史演进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写道“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维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游资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6]。这是对国家起源的论述,事实上也是对国家与社会分离过程的描述,展示了国家与社会矛盾运动的第一个阶段。
而卡尔?波兰尼则在《大转型》一书中,展示了市场与社会的矛盾运动。波兰尼认为整个欧洲近代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自我调节的市场”的发育史。“自我调解市场”的扩展,特别是国家在“重商主义政策”导引下的有计划的干预活动,将那些原来不属于商品的范畴如土地、劳动力和货币,一起卷入了市场交易的漩涡,把它们变成“虚拟商品”。结果,这种转变从根本上颠倒了市场和社会的真正关系,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进入了所谓“市场社会”:原来是市场“嵌入于”社会中,市场的原则即价格机制仅仅在经济的领域内才发挥作用;现在,市场原则却通行于整个社会,在经济以外的那些领域,如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都毫无例外地发挥作用。简而言之,“市场社会”意味着要让社会的运作从属于市场[1]。显然,波兰尼的论述展示了市场与社会的矛盾运动过程。
就国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言,则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政府从市场外部进入到市场内部,第二阶段政府从辅助功能转变为主导功能,用以弥补市场功能的不足,第三阶段政府的职能从微观层次上升到宏观层次[7]。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我们可以看出,前资本主义社会是市场产生、生长的时期,而资本主义社会则是国家反过来占领市场领域的过程。
(二)社会主义:国家、市场与社会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在国家与市场从社会分离之后,逐渐成为一种异化的力量,主导着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甚至直至今日,往往是市场退出的领域被国家占领,国家退出的领域被市场占领。因此,市场、国家的退出,并不必然产生公民社会。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1-0070-02
教师教育作为教育的十分重要的子系统,其发展的历史轨迹也必然会反映出深刻的社会变迁的标志符号。由于我国社会当前正处于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全面转型时期,而社会转型时期通常会发生急剧的、具有根本意义的社会变迁,这使得作为社会与教育子系统的教师教育也处在变革和重构的关键时期,它既要积极构建自身系统以适应当前我国的社会转型,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其独特功能以引导和促进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一、社会变迁、社会转型与教师教育
关于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基本关系问题,教育社会学家一般认为有三种:就社会变迁对教育的影响而言,教育是社会变迁的结果;就教育对主要由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引起的杜会变迁所起的作用而言,教育是社会变迁的动因;就教育对大多数社会变迁的影响而言,教育是社会变迁的条件。而吴康宁教授则认为,“无论社会变迁的成因中是否会有教育的作用,社会变迁或迟或早,或多或少地都会对教育产生影响,且最终将导致教育变迁”。即社会变迁是教育变迁的根本动力。在社会微变的情况下,教育变迁表现为“教育在较长的过程中逐步进行的、细微的结构上的调整”,即教育微调;在社会剧变的情况下,教育变迁则表现为“教育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达成的结构上的异质性更迭”,即教育重构。而在社会转型时期通常会出现社会剧变,即“社会发生急剧的、具有根本意义的社会变迁”。这里所说的社会转型时期是指“由统治阶层领导社会成员对现行社会系统进行改造,以使之更符合或更接近改造者所持特定社会形态之理想的时期。这种改造虽然并不以改变现行社会形态为目的,但改造者的种种努力,多半会对现行社会形态迄今赖以支撑的许多重要的社会观念与社会制度给予基本否定”。也就是说,在社会转型时期,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变化,为了能够与社会发展尽量协调一致。教育将不得不进行自身的“重构”。
当前,我国社会的最大变迁是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这场全面深刻的社会变迁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及萌芽的知识经济同时并存。这一切都对教育的数量类型和层次结构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需求,对人才质量也提出了新的标准,需要更全面发展的人而非仅有一技之长的人。尤其是我国在加人WTO以后,急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了满足这种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校的功能开始扩展,学校教育的新范式也正在出现,教育自身的变革与重构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中,人们愈来愈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因而,作为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密切相连、承担着培养育人之师伟大任务的教师教育。其传统的以师范教育为主的模式应当发生相应的转换,其自身的原有体制也应该重新构建。
二、社会转型时期的教师教育适应性问题
目前我国“普九”已基本完成,在经济发达地区高中教育也基本普及,并且“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对教师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资格的获得更加规范化。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也相应地提高了,教师职业也日益成为人们愿意从事的大众化职业。因此,无论从内涵还是从形式上,用“教师教育”代替“师范教育”来指称我国的“培养教师的活动”将更有利于教师教育的发展。这不仅仅是概念上的变化,更多的是,“培养教师的活动”其本身在内涵上发生了变化,可以说,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的学历基本上达到了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对教师提出的学历资格要求。然而,数量上的可喜变化,并不能掩盖体系上存在的缺陷,学历的达标并不意味着质量的合格,外部环境中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客观上对教师教育的资源提出了优化配置的要求,关于职前培训机构、在职机构和不同层次间结构的调整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可见,目前教师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独立定向型的教师教育制度的不适应性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教师教育自身的变革也很难获得成功。
“当我们把眼光转向未来,转向一个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对教师的要求时,当我们把今日我国师范的教育状态与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势头相比较时,就会发现,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地位的下滑和发展的滞后,它不但没有了世纪初教育改革的‘先遣队’的锐气,而且呈现出‘步履维艰’的老态,于是人们提出‘教师教育向何处去’的问题”。
三、社会转型时期的教师教育变革方向
我国教师教育要解决上述问题并顺应2I世纪我国当前社会转型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走势,在体制上应采取的基本策略是:从数量、质量、结构和效益四者间关系角度统筹兼顾,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需要,适当调整层次和类别结构,重新组织教师教育资源,走向开放,实现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培养体制,并实现教师专业化。
1 建构开放多元型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
一体化政策的含义之一是强调国家对教师教育的管治。无论办学形式如何多样,体制如何多元,世界师范教育仍然是在加强国家一体化管治,因为教师是作为国家的代表来教育年青一代的。许多迹象表明,尽管教育越来越自由。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国家的要求,比以往更加严格,且非常强调师范教育的质量要求。
一体化政策的含义之二是强调师范教育的职前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从目前的课程一体化转变为机构一体化,即从强调师范院校教育要与教师今后发展相联系,到强调师范院校与教育学院(校)的机构一体化,并把其纳入共同建设和学科发展的体系,这样师范院校职前教育就能真正成为今后发展的基础,使职前与职后培训、见习以及在职提高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变阶段性教师教育为终身的教师教育。
2 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1996年世界教育大会上通过了九项建议,其中有一条是关于教师专业化的,并把它作为一种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策略。我国教师教育面对这种教师专业化的趋势显然要进行改革,尽管有人对教师的专业性提出过疑问,但是目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法律上都已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就从国家意志
的层面规定了我国教师的职业性质。而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仅有学科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专门的教师从业资格,必须符合职业规范的要求。
确立教师的专业化地位,这不仅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而且也是切实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内在需求。应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专业知识、专业道德、专业发展和专业训练等多方面对教师进行完整的、连续的培养与训练。此外,教师培养和培训机构必须专业化,改善现行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机制,进而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教师教育的办学理念与范式。
3 实现学术性和师范性的整合
[作者简介]王秀贵(1977- ),男,山东茌平人,聊城大学东昌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家政教育。(山东 聊城 252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山东省2011年高校科研发展计划课题“基于历史文化视角的家政思想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11WC51)
[中图分类号]G40-0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182-02
一、发展家政教育的时代背景
(一)发展家政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伴随着社会的转型,我国家庭也面临着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家庭的结构、功能、关系都处在冲突与重新整合的新阶段。具体表现为,人们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家庭生活却茫然无序;盲目消费和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依然存在;家庭伦理价值观念的模糊与缺失。当前新婚家庭的主体大都为80后,他们成长于一个文化多元和价值难辨的时代。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一元价值模式下,在严峻的生存压力下,他们辛苦地奔走在应试教育的道路上。所以,80后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导致他们料理生活的能力普遍较差。他们一方面注重生活质量和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面对无休止的家庭与育儿事务无所适从。经营家庭也是一门学问,是每个现代人所必备的生活哲学。家政教育也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
另外,当前普通教育中知识化的应试教育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陈旧的知识体系与观念、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严重束缚了我们年轻人的思想、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育的平庸化和工具化阻碍了学生的个性与视野。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人们认识到了应试教育的缺陷,素质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认为,家政教育应该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部分,应把家政教育有效地纳入素质教育体系。
(二)发展家政教育是家政产业的需要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目前我国家庭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有1600万人,全国有上百万家企业和网点。但是全国家政管理服务市场上至少仍有1500万个空缺岗位,该行业有很大的人才缺口。家政行业急需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入,从事该产业的开发、设计、营销、管理、教育、咨询等工作。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家政服务业正悄然兴起,但同时家政服务行业又存在服务技能差、行业管理不到位、市场诚信度差的现象。面对需求和供应的矛盾,我们呼吁专业的家政人才来培植、健全和维护家政市场,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发展服务产业。而专业家政人才的培养,则依靠家政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家政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应用型家政人才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家政教育的含义及内容
(一)家政教育的含义
家政最早是指“家务”,即家庭事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乐生”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生活的要求日益科学化、审美化、多样化,家政也不仅指以前的穿衣、做饭、打扫卫生等简单事务。在现代社会知识背景下,家政是指人们对待生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达到个人理想家庭状态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现代家政是现代家庭观念和家政事务的结合。家政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从内容上讲,家政学主要包括家庭消费、家庭理财、科学育儿、保健养生、心理健康、情感沟通等多方面内容。家政教育是从家政学衍生的概念,它指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关于家庭生活的相关观念和技能的培养,以提高个人家庭生活质量,建立良好生活方式的一种教育形式。它的教育对象是所有人;教育者是具有家政相关理论与事务和教师资格的人。
(二)家政教育的内容
家政教育的内容包括家庭观念的培养和家庭生活技能的培养两部分。家庭观念的教育是家政教育的思想基础。与家庭事务的处理能力相比,正确的家庭观念是更为重要的前提。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家庭生活态度,才能增强一个人在家庭角色的自我认知,形成主观意志来履行自己的职责。家庭观念具体是指一个人对待家庭中人、物、事的态度。包括对自己、配偶、孩子、老人的态度;对待家庭中财产、食物、服饰、环境的态度;对待家庭事务、活动及文化生活的态度。比如,我国古代作家、诗人袁枚就饮食态度提出自己的观点:“戒耳餐,戒目餐,戒暴殄,戒纵酒,戒强让”。家庭生活技能的培养是家政教育中另一重要内容。它通过对人们进行各种各样(包括家庭管理、家庭营养与饮食、服饰搭配与制作、家居环境、科学育儿等)技能的培养,使人们成为生活的“一把好手”,从而形成一种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三、家政教育的形式
家政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目前适宜建立各种形式并存的格局,以适应当前家政学发展的需要。
(一)普通教育中的家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