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的发展模板(10篇)

时间:2024-02-29 14:52: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陶瓷艺术的发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陶瓷艺术的发展

篇1

二、陶瓷绘画艺术的发展阶段

1、创始阶段

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的先民就已经开始制作陶器,而我国的绘画史也可以上述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最初的中国绘画是画在陶器、地面和崖壁上,距今七八千年前的仰韵文化、河姆渡文化的陶质器皿上就有鱼纹、蛙纹、凤鸟纹、猪纹等一百多种纹样,就像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描述的传说“龟纹鸟迹”或“鸟兽蹄之迹”,可以看作是文字与书画艺术的起源。

2、发展阶段

陶器上绘制基本用的是天然的矿物质,因其含有的铁质,锰铁质金属氧化物发色,在低温烧制过程中不会达到金属化合的熔点,所以和在其他材质上的绘画原理是一致的。当釉和瓷器产生以后,温度升高,一方面金属化合物达到熔点后色彩就随之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陶瓷施釉后,在陶瓷表面形成一层高温下流动的釉层,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不足以解决釉上和釉下的金属物发色颜料问题。以及色料和釉子的结合问题。所以,自春秋到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以前,几乎难以见到瓷器上的绘画形式的出现。

3、成熟阶段

原始瓷器产生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在坯、釉质量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一个突破是产生了最早的青瓷釉下彩。另一方面,低温的唐三色彩釉的烧制,积累了大量陶瓷原料发色的经验。使绘画的效果体现在陶瓷上成为可能。长沙窑釉下彩工艺的创烧,釉下的褐,绿彩绘以花鸟,人物画及书法诗歌做装饰,是冶陶瓷、书画于一炉的最初明证和范例。宋人在制瓷工艺上达到了一个新的美学境界。尤其宋代民窑磁州窑,已经大量的制作出了用金属元素铁着色的釉下彩。不少磁州窑器物上面借鉴了当时流行的画法和书法。由此证明陶瓷绘画在宋代已经基本解决了借鉴绘画语言的基本材料和工艺问题。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制瓷工艺在前代工艺基础继续发展,景德镇在制瓷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首先是制胎原料的进步,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提高了烧成温度,减少了器物变形,胎质更为细腻。其次是青花,釉里红的烧成,使中国绘画技巧与制瓷工艺的结合更趋成熟,釉下彩瓷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4、日臻完美阶段

明清瓷器明、清时期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在历代陶瓷实践和科技发展的支持下彩瓷得到巨大的发展,彩秞品种丰富多彩,“其彩色,则霁红、矾红、霁青、粉青、冬青、紫绿、金、银、漆黑、杂彩,随意而施。”另外于明朝宣德年间创的五彩瓷,由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青花瓷和五彩瓷的基础上创烧出了斗彩瓷,在从国外引进的彩料基础上创烧出了珐琅瓷。在五彩瓷基础上,吸收珐琅彩制作工艺而创制粉彩瓷器。清光绪年间,先自德国后自日本输入彩绘颜料基础上烧制成新彩瓷。

三、当代陶瓷绘画艺术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当代陶瓷绘画艺术在新世纪现代陶艺变革中仍然呈现出了某些突出的发展艺术特征,凸显其蓬勃的发展态势。首先,更强的兼容性是中国当代语境下陶瓷绘画最突出的发展特征。上世纪末的中国陶瓷绘画虽然也呈现出兼容与综合发展态势,陶瓷绘画在新世纪出现的后现代艺术之风,所有的风格流派之间的壁垒儿乎都被打破,五花八门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艺术表现都被宽容,儿乎所有进入瓷画界的外来者都能以其个性语言而找到一席之地。现代陶艺力量给传统带来显著的冲击,代表了新世纪的审美精神和文化诉求,而现代陶瓷绘画家们也正在力图摆脱西方现代艺术影响,而创造出具有浓郁中国民族风的后现代作品,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后现代陶瓷绘画发展新路。

篇2

红楼梦中一首行酒令道尽了世间女儿们的娇态。自古以来,女子就一直是历代画者较为喜爱的题材。景德镇陶瓷仕女绘画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活动,无不表现着洗礼过去及当下女儿们的常态。艺术来源于生活,无论是诗词、绘画、歌赋,都一如这首《女儿令》般是生活的写照,但作为人们上层意识的产物却高于生活,是精神文明高度概括的表现。佛语常说:“人生有苦,爱别离,怨憎会。人心难免贪爱,贪而不得,嗔生也。”可见,女儿的贪嗔最难绘。瓷绘画与纸质绘画,载体虽不一,但气神相同,顾恺之曾经说过:“凡画,人最难。”可见懂画,得先读人。在此,笔者以平常绘画之创作所得,来谈一谈女子形象描绘的变迁史,并道一道画中女儿的悲苦愁乐。

个人觉得真正意义上人物画的开端应该算是先秦时期,尽管前期石器时代也有一些简单人物壁画的描绘,但却不是真切单纯的人物绘画,只是作为远古石器时期人们崇拜或征服大自然的配角简画。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在帛或壁上描绘不同的人物,女娲、娥皇及女英等神话人物作为代表形象,其中也有着仕女的始祖——贞女、娲女的表现,尽管这只是作为当时封建社会标榜楷模或神道崇拜的用途而已,却是从非意识绘画进入有意识绘画女人的开端。由于绘画多作于墓室当中,所以还是以仙女引升题材较多,画中墓室女主的形象较为古朴于练概括。到东汉时期,壁画更加多元化,仕女描绘也增加了许多的可选择性,比如,赵夫人、京师节女、梁节姐妹等形象。由于社会等级制度的束缚,封建专权的统治者为了压抑女性思想及地位,所以大肆宣传女人贞洁的形象,在这个时期,仕女绘画多为统治者所服务,但也变相地倾诉着所处时代女人的心酸。

魏晋南北朝继承和发扬了汉代绘画艺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出现了专业的画家。著名的画家顾恺之就产生于这个朝代,他最擅长的就是“伟而有气势”、“巧密于情思”,也就是表现人物的内在气质,他认为描绘仕女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眼睛”。而笔者最为喜爱的莫过于顾恺之仕女绘画中线的描绘,其线的力度、节奏恰到好处,正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云行地”一般。画中洛神含情脉脉,若往若还,似乎像洛神在我们可望不可及的地方等待着谁。唐代时期,中国仕女绘画得到了重大的发展,但也有一些缺陷存在,这个时期多以反映贵族人物或宫廷仕女为主,民女描绘较为缺乏,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杨贵妃》、《虢国夫人》和《捣练图》等以仕女为题材的绘画。初唐仕女绘画较为代表的是李仙惠墓中的《宫女图》,画面人物前后顾盼,彼此呼应,充满了闲适优雅的宫廷气息。画中对人物前后的安排恰到好处,这正引证了谢赫《画品》中六法“经营位置”的运用,仕女绘画,除运用线条来表现气韵外,对于图面构图的安排也要求“多分则减”般严格。除一系列游玩题材的仕女绘画非常出名之外,这个时期刚兴起的宫怨图也很有代表性,如周昉的《挥扇仕女图》,这一长卷描绘了宫中嫔妃生活的哀怨,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特征,真正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画中13人,情节各不一样:或坐、或抚琴、或对镜和刺绣等,背景与情景有序地组织在一起,如对镜一节,一位嫔妃懒于梳妆、对镜而立,低眉、灰暗的双唇,描绘的是秋日凄凉时节,正是情景交融,仿佛都能听到佳人正低吟着“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懒。凄也。”可见一幅绘画作品,大到构图用色和人物姿态线条,小到妆容和手势,无不是一副绘画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情也,景也。宋代时期,士大夫文人思想占据主流思想文明,一大批的文人代表仕女画作争相浮现。而且不仿前人,物之情态形色具若自然,笔韵高简为工,“嫩绿丛中红一点”在绿树掩映下,高楼窗口有一红衣女子倚窗眺望,构图巧思不落俗套,画面将女子心思半酣半渲,引看画者遐思翩连,此类的构图方式在现今传统仕女瓷板画中较为多见。并且宋代也是人物写意画的开始,更加地注重现实生活气息的绘画风格。明清时期,由于瓷器载体的技术创新,古彩和粉彩绘画画面清新华丽,由此仕女陶瓷绘画也展开了盛世之期,传统趣味的宫怨妇女游乐图已不多见,更多的是以才女佳话为题材。绘画的仕女形象纤弱、运笔轻柔、设色清雅。以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的众多女性形象较为常见,如当今深受人们喜爱的瓷画作品《黛玉葬花》、《可卿春困》、《宝钗扑蝶》等等,瓷艺绘画构图讲究情景交融,其装饰度非常重要,在《周易》的六十四卦第二十二卦中讲到,贲卦,文饰也。意为,再强调一切文饰,都是空虚的,应当返璞归真。领悟一切,放弃虚饰,悠然自得。饰极必反,陶瓷仕女画亦如是也。

饶俊瑞 江西临川人,景德镇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景德镇陶瓷美术家协会会员.师从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赵明生。擅长工笔仕女,笔下仕女多姿多彩。风格灵秀,线条流畅,充分体现传统粉彩与现代陶瓷的艺术效果。作品受到广大收藏家的高度肯定。电话:15079893225

篇3

历史上陶瓷印记的表现方法

最早发现的秦汉及以后的印陶与秦封泥是两种材质相同的器物门类,两种器物都是以泥为材料,虽然两种泥料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在形成手法上却有相同之处,都是在湿软的泥胎坯上通过玺印的压抑所产生的阴阳印记,阳文的玺印在泥坯上经过压抑所产生的印记为阴文,相反阴文的玺印压抑在泥坯上则产生出阳文的印记。封泥的印记以阳文居多,这与秦时玺印绝大多数为阴文有关,而陶器的印记阴阳都是互相存在的。封泥在钤印时的力度不同于印陶因此印迹比较完整清晰饱满,而印陶则是在做好的陶坯上压抑,所以要用陶拍在坯内抵住进行压抑以防陶坯破碎,由于顾忌陶坯的破碎所以钤印时的力度不宜过大,所以会出现字迹残缺的现象。

印陶的文字多以制作者姓名、或斋、堂、号、馆、噐物名称为主,宋代以后纪年印比较普遍。宋代的陶瓷纪年印还是以戳子直接在瓷坯上抑压为主,同时也有少量以毛笔醮彩料在坯体上直接书写的押印,明清以后到现代的瓷噐的押印都是以毛笔书写或用毛笔画出来的。总之,纵观中国陶瓷押印的表现手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以印章在泥坯上抑压出有凹凸文字的押印。有填色和不填色的两类,此种表现手法特点是风格近于封泥文字凹凸饱满,但在陶器上用此法比较容易,在瓷噐上则有难度或者说不太适用,因为瓷坯在拉坯后要经过晾干、利坯工序才能完成,而此种表现手法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在泥坯湿软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趁湿在泥坯上抑压好押印后再经过利坯、挖足工序后会把压印挖掉,如果在利坯后用印章进行抑压此时瓷坯已干,若想在干坯上实现上述效果是根本不可能的,一是抑压不出文字,二是用力过大还会使瓷坯破裂,很显然此种方法不适用于瓷噐。

第二种,是用毛笔在泥坯的底足上直接书写或画。此种表现手法简单易行,便于操作,但缺点是字迹不工整,缺少金石感觉,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在用戳子直接抑压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至今画家和工匠们画瓷仍然采用此种办法,因为阴文的押印比较难画,因此以阳文画押印者居多。

第三种,用印章醮红色彩料直接钤压于坯体上平面的押印。此种办法如果可行是最好的,自古也有人尝试过,但是一般都使押印缺横少捺,因为图章醮彩料不像醮印泥一样,一是醮彩不匀,二是水质彩料易干,三是干后的坯体太硬所以会出现字迹不全的现象,如果醮彩料过多或抑压力度过大又会使印面文字挤死造成印面字迹模糊不清。

篇4

1.1人文特征

陶瓷雕塑艺术相对纯粹地表达作者追求的精神价值和审美观念。当代陶瓷雕塑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陶瓷雕塑是由水和泥等天然物质构成,它是人类用情感缔造出来的,与人类有着亲密关系的艺术品。陶瓷雕塑艺术家可尽情发挥其想象力和灵感,让陶土、釉料等天然原材料按照技艺和思想灵活组合,加上恰到好处的火候,酝酿出伟大的艺术结晶。陶瓷雕塑艺术既要有技术层面上的把握,也要有功能层面上的制约,同时创作主体在审美方面要有造型、构图、色彩的自由性,以及继承与创新的能力。现代陶瓷雕塑艺术的情感性已超越了传统陶艺,这充分体现了现代陶艺流露出的艺术气息。陶瓷雕塑艺术家包容着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其追求是把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思想注入到创作的作品中来,这种深远与超脱的境界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1.2个性特征

陶瓷的材质具有特殊性和装饰工艺性,其雕塑作品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特征,陶瓷质地拥有丰富的视觉元素,自然呈现出浮华、艳丽的美感。实际上,陶瓷雕塑工艺的流程很复杂,丰富多彩的装饰,其造价成本高昂。从工艺层面上讲,一件上档次的陶瓷雕塑作品涉及到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也是陶瓷雕塑与一般材质雕塑在工艺上的不同之处。有时候烧窑技师的心情和心态都会影响到作品的成败。因此,一件成功的陶瓷雕塑所用的材质和装饰是其他雕塑材质不具有的,有不可替代性。而且,陶瓷雕塑成败完全取决于创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风格与制作工艺和烧成工艺是否吻合。一般来讲,陶瓷雕塑的难度主要在于设计思路要与烧制技术、条件互相匹配,这与模具制作、印坯程序以及釉色与胎质结合等因素息息相关。不然,在高温烧制和烤花二次烧成时就会常出现胎裂现象,这为后面釉上装饰造成不必要麻烦,直接造成成本提高、成品率低的后果。严格把握完美的制瓷工艺和严谨的制瓷程序,是成功制作陶瓷雕塑作品的关键所在,正是这种具有独特性的工艺,更能显示陶瓷雕塑作品的珍贵价值。

陶瓷雕塑艺术家创作作品所付出的代价要比其它媒介艺术家要多很多。这不仅体现在资金和时间上,还要有强大的耐心与陶瓷烧制者的默契配合,因为陶瓷是火掌控的艺术,成功作品的每一道工序都要接受烧成的挑战;我们既要掌握了解陶瓷文化艺术及传统民俗符号,更要深入了解窑区制作陶瓷的复杂工艺,必须清楚了解泥料、釉色以及各种装饰手法的烧制技巧,中国不但拥有传统窑系独有的颜色釉,而且还有釉下青花,铁锈花,刻填花,五彩青,刻划花等装饰手法,其中釉上装饰包括有斗彩、素三彩和新彩等,还有多种印花、贴花。这些传统陶瓷艺术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因此,对能合理利用传统陶瓷工艺独特性,而不是对对传统装饰符号的肤浅揉和,要让作品具有完整的工艺性,充分表达创作者的主题思想,这成了当今陶瓷艺术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1.3多元化特性

陶瓷雕塑艺术作拥有商品的属性。但艺术作品与一般商品不同,它具有特殊的商业属性,主要表现为,它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是一个欣赏和精神产品对象,它受到传统文化和社会观念和风尚的影响,因此,美术作品的价值需要很多条件才能在真正实现它的艺术价值。美术作品的商品属性需要在艺术市场的交换中,由市场经济特定的社会制度体现出来。美术作品真正的内在价值不是表面的商业价值和价格,而是主要体现在它的艺术性。当前瓷雕艺术领域存在很严重的商业目的,有很多唯利是图者在模仿、粗制滥造,达到商家的盈利要求。而这种把瓷雕创作作为一般商品的制作的图利行为,不但抹杀了瓷雕艺术是一种精神的审美对象,而且还扼杀了艺术创作者的灵魂,误导了购买者的目的性。这种倾向不能说明瓷雕艺术是没有品位的,而是某些具有商业利益者的人为因素。我们追溯整个中国陶瓷雕塑的历史,它有着灿烂的艺术魅力,具有写实主义风格,以具体形象造型表达艺术情感,让艺术家的主题思想易于普通观众所接受,让人一看就懂;这种现实主义的造型生动体现了社会现象,让艺术家和观众在视觉和精神上有完美融合,观众与艺术品得到有效的交流沟通,达到情感的共鸣;陶瓷雕塑造型出现的错位、夸张等形式能体现出作品的幽默性,能使观众获得一些审美,这不仅能为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使艺术家获得广泛认可。

2 陶瓷雕塑艺术发展建议

陶瓷雕塑艺术的生活化、艺术化,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现代新工艺把陶瓷、塑料、金属的融合体进行艺术加工,这将成为陶瓷艺术发展的方向。现代的陶瓷雕塑艺术不是缺乏陶瓷技术,而是缺乏思维创新,因此,陶瓷雕塑艺术的长远发展需要为陶瓷和陶瓷艺术品注入更多的创新思维。

2.1继承传统雕塑艺术

现代的陶瓷雕塑艺术要从传统陶瓷雕塑艺术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打造立足国内,走向世界的宏伟蓝图。中国的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制陶技艺精湛,这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明成就。这不仅有民族文化的精神滋养,还有先民对陶瓷特性和人文品格把握的精神财富。这为人们接受现代陶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历代陶瓷雕塑创作者打造的的陶瓷珍品已成为人类的宝贵遗产。中国拥有秦、汉、唐、宋、元、明、清等精湛艺术的积淀,但这些优秀的传统不能直接表述现在的生活。我们要打破固定模式和规范思维,需要在新时代和新环境中寻求审美的支撑。总之,陶瓷雕塑艺术家要立足自身传统,吸取西方现代艺术的趣味和手法,注重陶瓷雕塑艺术在精神与语言上的融合。

2.2理性追求精品

要以理性思维把握创造艺术精品每个环节。长期以来,中国陶瓷雕塑艺术家对陶艺缺乏理性的思考,其思维主要体现在表现手法上,特别突出工艺技术。由于缺乏对陶瓷工艺的正确理性把握,将有着工艺缺陷的现代陶艺作品登上大雅之堂,误导观众对现代陶艺的正确认识。在陶瓷雕塑艺术创作中,要充分考虑好各方面的因素,才能真正表达作者的意图。我们既要认识到感性对艺术创造的重要性,更要以理性思维把握艺术创作的各个环节,不断追求精品。

2.3提升陶瓷雕塑品位

篇5

中国是瓷器大国,也是瓷器的发展源头,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将传统陶瓷纹饰能与之相结合,就能促进现代艺术的繁荣发展。传统的陶瓷纹饰的类型比较多样化,也代表着诸多的寓意,通过对这些纹饰进行科学化的应用,对现代艺术的发展就能起到促进作用。通过从理论层面加强传统陶瓷纹饰的应用研究,就能为现代也似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现代艺术的发展以及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1、现代艺术的发展分析

现代艺术的发展起始受到了敌意以及嘲笑,这一反映主要是来自原来那少数拥有文化生活的阶层,在他们那里概念以及眼光是比较固定以及顽强的,而这些阶层掌握着财富,造成了现代艺术家处境从开始就被疏落。在现代艺术发展开始的时候,如果谁想成为艺术家,就必然会受到世态炎凉的对待,这是和古代艺术家有着不同的。在经历了长久发展之后,现代艺术的发展开始有了转变,尤其是进入到了新的发展时期,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世界大融合,在科技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整体的经济水平也不断提高,这对现代艺术设计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1]。现代艺术得到了良好发展,人们在这一方面的追随者也愈来愈多,在将传统的文化和现代艺术相结合下,会发生什么改变呢?这是从事现代艺术的工作者所需要考虑的,而我国作为文化悠久的古国,传统文化也比较丰富,在陶瓷纹饰元素和现代艺术相结合下,就能有助于创新现代艺术发展。

2、现代艺术的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对现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层面的因素影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重复的国际主义刻板面貌的现象比较突出。现代设计艺术从上世纪初期在欧洲以及美国形成,这一新的艺术形式对工业发展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在我国的特定环境下,上世纪八十年代现代艺术设计在我国得到了发展,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代艺术设计已经有了新的发展面貌。但是世行发展以及商业形式的功利化因素影响,使得现代艺术设计的抄袭现象比较突出,发展过程中没有充分重视创新性,这就很难创造出有着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现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在现代艺术设计的教育方面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这也对现代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很大的阻碍。现代艺术的发展和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只有充分重视现代艺术教育的系统性发展,才能有利于其更好进步。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中,经过了改革开放在发展的速度上就比较迅速,从整体上提高了现代艺术设计发展水平[2]。但是在实际教育中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对现代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就有着很大阻碍,现代艺术教学的资源以及规划和基础设施等,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区域的不同,在整体上还没有得到平衡化的发展,这些方面都会影响现代艺术的进一步发展。现代艺术设计发展中在新技术的应用环境下也有着很大影响。艺术设计是整体性的,并非是孤立存在的,在当前的经济繁荣环境下,对经济成果就要有新的认识,从多方面加强重视。在新技术的应用下,促进现代艺术的良好发展。但是当前现代艺术设计当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泛滥的现象比较突出。数码图像技术的应用成为新的新的艺术形式,为实际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新思维,对设计人员而言,新技术的应用对优化设计提供了很大帮助。但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过度的运用,不注重思考,对创作的作品没有注入精神灵魂等,这些都不利于现代艺术的发展。

二、传统陶瓷纹饰的类型以及时代特征分析

1、传统陶瓷纹饰的类型分析

中国陶瓷,不但历史久远、分布广泛、数量巨大、品类繁多,而且还随着时代的进程不断地更新着自身的面貌。从原始陶器的加饰,到釉的发明、化妆土的运用、剔刻方法的出现、彩绘装饰的普及等,每个时期都会涌现光彩熠熠的精美之作。古代陶瓷的纹饰特征归纳起来大致有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宗教文化、飞禽走兽、花卉翎毛,以及风俗习惯等。古代陶瓷的纹饰,反映出中国历史悠久的陶瓷文化,瓷器上的纹饰图案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值得文学家去探讨研究,释其文化寓言,既有趋吉避凶的吉祥,也有对生活美好的憧憬[3]。中国传统陶瓷纹饰的类型比较多样,通过不同的纹饰也能表达不同的含义。陶瓷纹饰中的几何纹饰是比较常见的纹饰类型,这一类型的纹饰通常是通过几何图形所组成。编织纹饰就是其中之一,这一纹饰有着比较浓厚的传承性,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上比较常见。编织纹在青瓷以及印纹硬陶和灰陶器上是常用的装饰。在纹样有人字状以及方格状等等。还有事网纹饰,也称为方格纹,也是比较原始的纹样,图案主要是把放歌以二方连续以及四方边疆形式进行展开的,在形状上类似于渔网。还有事条纹,也是原始陶瓷装饰纹样,相对较短以及独立的线条所构成,有竖线以及横线和斜线等多种的形状。在表现的技法方面主要是通过刻画以及压印和彩绘等。在几何纹样类型中,还有篦纹以及剔刺纹、云雷纹、回纹弦纹等。陶瓷纹样类型中的植物纹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种纹样类型。例如莲花纹,重视对瓷器装饰最早的花纹,也是比较典型的宗教纹样之一。比较常见的有对称构图的一把莲,以及均匀齐式的构图的二把莲以及三把莲等。纹样类型中还有莲瓣纹,是将莲花的花瓣作为主要的装饰纹样的类型,莲瓣纹在瓷器方面出现在南北朝时期,这就和我国的佛教盛行有着很大的关系。植物陶瓷纹样中的宝相花纹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种纹样,主要是将自然界当中花卉的花头进行了艺术性的处理,使之能够程式化以及图案化[4]。在呈现的形式上就主要有平面团形以及立面层叠形。植物纹样中的牡丹纹也是比较重要的纹样类型,指以牡丹花为主题的纹饰。唐代人崇尚牡丹,金银器等常以牡丹纹为装饰题材。宋代人受其影响,视牡丹为富贵花,瓷器上盛行牡丹纹饰,宋定窑、磁州窑、耀州窑、景德镇窑等在瓶罐、盘碗、盒枕等器皿上大量采用。表现技法有刻花、印花、绘画等;形式有独枝、交枝、折枝、串枝、缠枝等。定窑器上常出现一枝独秀的单朵牡丹,耀州窑瓷器上多见花朵两两相对,磁州窑枕面上还可见随云头形曲线绘画3朵牡丹。构图方式有适合式、对称式、均衡式等。

2、传统陶瓷纹饰的时代特征分析

传统的陶瓷纹饰的时代特征比较突出,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纹饰主要是彩陶,彩陶的图案是装饰的重点,在肩部以及口部的纹饰比较丰富。我国的彩陶文化早期的时候,主要是分布在黄河中游的河南以及陕西一带,比较重要的类型就是半坡以及庙底沟,在彩陶的纹样形式上比较简单化以及朴素。在纹样的主题方面也比较多样化,母题有鱼、鹿、蛙等动物纹和人面纹,少量植物枝叶纹,以及由直线、横条、三角形、折波、斜线和圆点组成的图案花纹。其中鱼纹数量较多,变化丰富,形象生动,有单体和复体两种组合,某些图案纹亦可能由鱼纹简化演变而成。纹样的组合变化多端,或对称,或不对称,或由同一母题的花纹连续组合,或取不同母题的花纹连续组合,气纹饰部位与器物造型配合相宜,均达到最佳的装饰效果[5]。这些陶瓷的纹饰在现代人来看也有着美感,纹饰的协调性以及对生活风貌的展现和审美观念的呈现等,和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结合有着可行性。陶瓷纹饰在的象征性以及装饰性和也似乎对载体依附性的特征,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进行应用,也有着鲜明的呈现。陶瓷纹饰的内在精神能够通过“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来进行形容。这是对中国民族的独特精神表现,在陶瓷纹饰当中就有着诸多纹饰通过借物寓意的方式来表达吉祥以及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例子。从陶瓷纹饰的象征性特征上来看,这是艺术表达的重要方式,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关系进行的总结,通过象征性的内容集中化的呈现。陶瓷纹饰的装饰性特征也比较突出,在面对新的发展时代,陶瓷纹饰的装饰性特征就得到了鲜明呈现,在现代艺术设计当中的应用,突出了现代艺术的独特风格,以及在中国特色特征上也有着呈现。再有就是陶瓷纹饰的依附性特征的呈现,陶瓷纹饰是通过瓷器为载体,在纹饰绘画方式进行美化造型,对陶瓷的艺术价值进行提高。这一特征在现代艺术设计中也能鲜明的呈现,陶瓷纹饰在和现代艺术进行有机结合下,对现代艺术设计的艺术价值就能得到有效提升,在艺术的特点上也比较鲜明。

三、传统陶瓷纹饰在现代艺术中的具体应用

将传统的陶瓷纹饰在现代艺术当中进行应用,就要充分注重遵循相应的原则。在科学性的原则层面要加强重视。陶瓷纹饰的种类比较多,不同的纹饰所表现的含义也有着不同,所以在将陶瓷纹饰和现代艺术进行结合的时候,就要能充分重视科学化的原则,将纹样的内涵能通过现代艺术设计的形式加以呈现,增加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内容,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着积极作用。陶瓷纹饰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也要注重整体性原则的遵循,在对陶瓷纹饰应用中,对现代艺术设计的整体性内容呈现加强重视,促进设计的效果良好呈现。将传统陶瓷纹饰和现代平面设计进行结合,能促进平面设计的风格多样化呈现。当前的平面设计发展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有着很大进步,平面设计过程中所运用的元素也比较多,其中的文字以及图形和版式等应用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在将传统陶瓷纹饰与之相结合下,就能促进设计的风格多样化呈现,以及在设计内容方面丰富化呈现[6]。例如在标识的设计过程中,就可将陶瓷纹饰与之相结合。标识是公司企业的团体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浸染下,所以企业管理者也对吉祥的蕴意追求比较重视。在对标识的设计中,通过和陶瓷纹饰进行结合,就能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设计形式。例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设计,就是通过对中国陶瓷纹饰的运用,是通过回环贯通的中国陶瓷纹饰盘长纹样进行演变的。盘长有着长久永恒的意思,符合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心理期待。标志中的“中国红”是蕴含着中国人几千年情结的颜色。无形中又增加了企业形象的亲和力,进一步拉近了与观者的距离;“同心结”图案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意;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圆圆满满、十全十美之意。无论从对称性还是偶数的讲究来说,该图案都洋溢着古老东方民族流传已久的吉祥气息[7]。现代艺术设计中对传统陶瓷纹饰的应用中,在吉祥物的设计方面也能加以应用。比较熟悉的就是奥运福娃的设计,在这些吉祥物的设计都是采用鱼、熊猫、藏羚羊、京燕、奥运圣火,其本身就能代表欢乐、力量、激情、健康与繁荣。在将陶瓷纹饰和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下,就能增加艺术品的文化底蕴,这对传承传统文化也有着积极作用。将传统的陶瓷纹饰在包装艺术设计中进行应用,也有着积极作用发挥。产品的包装设计是现代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装设计的创意性能给人第一印象,也对产品的销售情况有着很大影响。所以在包装设计过程中,通常会采取有着吉祥寓意的纹饰加以应用,这些主要是为了能够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对自身品牌形象的提高。将传统陶瓷纹饰中的一些植物纹饰应用其中,就能对产品包装设计起到美化的作用[8]。如将莲花纹饰与产品包装设计相结合,就能给人一种纯洁的感受,这对消费者的购买欲的激发就有着积极作用,并且也会对产品贴上文化标签。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传统的陶瓷纹饰和现代艺术的结合应用,能将传统的文化和现代艺术相碰撞,这样就能表现出不一样的设计风格。现代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演变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借鉴以及应用就成为现代艺术发展的新方向,只有通过从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真正有助于我国的现代艺术良好促进。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有助于促进现代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从理论上能对实际发展给予支持。

参考文献

[1]张驰.浅谈中国陶器上的传统纹样[J].明日风尚.2016(16)

[2]周子强.现代钧瓷龙形耳饰的造型特征[J].中国陶瓷.2016(08)

[3]郭恒.试论现代陶瓷设计中如何融入时尚元素[J].才智.2015(36)

[4]鲁毅.浅谈现代家居装饰中的陶瓷艺术[J].门窗.2015(11)

[5]李博.陶瓷材料在地铁公共艺术空间中的应用[J].学园.2015(11)

[6]扈亚改.唐代长沙窑瓷器对现代陶瓷艺术的影响[J].作家.2014(24)

篇6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陶瓷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出现与人类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世界各地的史前文明都已出现了原始制陶工艺,不同的民族与地域,都选择了泥土――这种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材质,以实用为目的,经过烘培烧制,成为器皿,满足生活需求,也体现了原始的审美意识。继而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众多的陶瓷中心,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且带有不同的文化特征。今天,传统的艺术精华已经成为宏大的资源,为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滋养。

一 当代陶艺与传统陶瓷艺术的关系

当代陶艺对传统陶瓷艺术的传承体现在传统材质和工艺的直接运用上。传统的陶瓷材质的广泛运用是艺术家创作的基础。日本的陶艺家八木一夫运用黑陶材质,美国的理查德・诺金运用中国的特有的陶泥――宜兴的紫砂泥为主要材质,法国的让・佛朗索瓦・富尤则善于发挥传统青釉材质特征。

中国的黑陶泥早在龙山文化时期就被制作成陶器使用,并且运用了烟熏的烧制方法将大量的炭渗入坯体,出现了表里墨黑、光亮如漆的黑陶器。直到今天山东淄博一带仍然是以制作黑陶为主的著名陶瓷产区。紫砂是一种陶泥,质地细腻、可塑性好,产于江苏宜兴的丁山镇。由于紫砂泥料可塑性极好、造型细致、细节生动而广泛流行开来。当代陶艺家运用紫砂进行创作,为其注入新的观念,延承了传统工艺。

通过上述几位艺术家的作品,我们很容易看出陶瓷材质的沿用是界定陶艺这门材料艺术的前提条件。尽管随着科技进步,新的材质不断地被发现被运用,但传统材料依然不可取代,由此亦可看出传统陶瓷艺术在今天的延展。

二 当代陶艺与当代艺术的关系

陶艺源于西方,属于当代艺术范畴。当代陶艺的样式在当代艺术中被归为材料学科艺术,材料是陶瓷艺术的主要体现。一部分当代陶艺家以探寻材质形态、突破材质常态为出发点,积极倡导黏土的独特表现力;一部分着眼于形式的创新,充分地运用新的媒介和新的表现形式,使艺术观念在黏土制作的雕塑作品中得以展现。

在当代艺术思潮的涌动下,各门类的艺术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推动。陶瓷艺术的迷人魅力吸引了诸多门类艺术家的参与,这不仅丰富了陶瓷艺术的创作样式,也为现代陶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事绘画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以独特的专业的绘画装饰手法创作陶艺作品,热衷于陶瓷成型与烧制过程的艺术家们为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孜孜不倦地投入了创作实验。各门类艺术家的参与创作的成果,使当代陶艺拥有多元的艺术样式。

艺术观念的传达与表现是多样的,传统的艺术语言诸如绘画、雕刻、音乐、戏剧在今天由于新观念融入其中而呈现出新的面貌:

“文化的全球性迁移带给艺术家们丰富的创作资源,便利的全球通信使艺术家之间交流的信息大大超过以前。现代陶艺家们互相借鉴众多的富有哲理的见解及工作方式,随时随地及取任何富有启发性的知识,由信息带来发展新的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的观念以及当代艺术最新的思潮作为一种启示性的创作动力。在互相观照中造就出成熟的富有生气的新视觉语言。”

这是黑格比的描述,也是世界陶艺发展的现状。

三 中国陶艺创作的现状

中国的陶瓷艺术在今天已经发展成几个分支。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陶瓷得以发展,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也促进了工业产品的设计水准不断提升,陶瓷产品的设计日益精美,更加人性化,加之大工业化带来的先进的科技成果,工业陶瓷产品成为现代工业文明的典型。其次,传统手工艺在今天仍然薪火相传,并续写着新的篇章,中国有著名的陶瓷产地景德镇、宜兴、德化等,这些地区的手工艺人保留了原有的生产模式与艺术样式。景德镇是享誉世界的瓷都,陶瓷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只因它盛产的优质青花瓷器出口到全世界,所以景德镇成为世人所晓的著名瓷区。景德镇沿着传统的陶瓷样式与传统工艺发展至今,单今天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远远没能超越元明清。但是传统制瓷工艺都很好地保留了下来,以师傅传承给弟子的传统教授方法也延续至今。在瓷区小有名气的娴熟技艺手艺人在作坊或工作室从事工艺美术的创作,延袭着传统。最后,中国现代陶艺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并融入到当代艺术的大环境之中。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利用陶瓷材质创作艺术品,且逐渐受到更广泛的认同。

从世界各国陶艺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的当代陶艺发展有着截然不同的现象存在。中国的陶瓷艺术一直沿着传统的发展轨迹,以瓷区为中心发展。随着中国社会的开放,西方的艺术观念影响了中国的当代艺术,中国的当代陶艺也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随着陶艺教育的进步,艺术院校培养了新生代的陶艺家,这样,陶艺的重心慢慢由瓷区转向当代艺术发达的地区,而瓷区依然沿袭传统的艺术形式,并续写着工艺美术的新篇章。同时,由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辉煌,当代陶艺显得很弱小。与国外发达的陶艺国家相比,中国的当代陶艺受到传统陶瓷艺术的影响远远大于当代艺术形式的影响,这是中国陶艺所特有的状况。

在中国,随着陶艺创作的繁荣,传统艺术资源逐渐受到创作者的关注,传统艺术语言融入了新的时代风貌。所以,传统语言转换既是中国陶艺的发展契机,也是对中国伟大艺术传统的继承,同时也为艺术的创新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 柳宗悦:《工艺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篇7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035-01

一、培育龙头企业,创建知名品牌

龙头企业是指有着很强的研发能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能够对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形成一定的示范、引导作用。培育龙头企业有两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模式。其优势在于能集中力量干大事,但在一定程度上有碍竞争。二是市场主导模式。其好处就是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但培养成效风险系数大。

景德镇可以采取两个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在促进创新方面,用市场主导模式,保证市场的公平度,激起整个市场的活力。在资源配置方面,采取政府主导模式,把资金、人才相对集中到少数几个企业,利用优势资源牵引整个产业的发展。

二、扩大人才优势,弥补人才短板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保障;没有人才,发展就失去动力。

一是继续加大陶瓷艺术家人才的培养力度。师徒相承的方式能够保证教育的质量,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数量不多,难以满足艺术陶瓷行业发展的需求。所以,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要保证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优秀的创作平台,要扩大教育的规模。二是要加强营销专业的建设。营销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品价值的实现。“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已经不适合当代的发展,我们不仅要能生产出好的产品,还要能把它宣传出去。三是重视企业家的继续教育。目前景德镇具有广阔视野和远大抱负的企业家不多,有很多企业家的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市场意识很淡薄,很多人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经营企业。所以要重视企业家的继续教育,让他们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要鼓励他们将企业做大做强。

三、产业化拓市场,独特化创品牌

产业化生产能使产品生产标准化,产品质量稳定化,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有利于开拓市场。对于一些比较常用的陶瓷消费产品,要通过这种方式生产。

但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应该产业化生产。物以稀为贵,有人之所以出高价购置艺术品,就是因为看中其品味与个性的唯一性。独特化生产就是为了满足这类人的需要。这也许创造不了长期的利润,但是能提升公司的整体形象与品牌。

四、追求多元生产,密切联系文化

追求多元化生产,是指在生产主体、生产对象和文化内涵的多元化。

生产主体多元化,是指形成以大公司为骨架,小企业和个人艺术家为血肉的生产体系。大公司发挥规模、技术和资金优势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小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强,具有创作活力。个人艺术家是创作源泉,促进新陶瓷艺术的诞生。

生产对象多元化,是指生产产品的多元化。不能把艺术陶瓷局限于供欣赏的摆件。艺术陶瓷可以涉足建筑、装潢、收藏等领域,生产出各式各样的符合人们需求的产品。

文化内涵的多元化,是指艺术陶瓷蕴含的文化审美的多元化。以往的景德镇艺术陶瓷主要喜欢静、雅、协调,体现中国古典文化美。但是消费者审美情趣不断提升,古典的、现代的、欧化的等等,各有所需;所以,艺术陶瓷的文化内涵应该多元化,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五、加强政策引导,提供配套服务

政策引导是指通过法律法规、行政、经济等各种手段引导企业或者行业朝着一个好的方向走。一是生产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低利率贷款等方式,促进它们改进设备,培训员工,促进陶瓷企业的创新。二是销售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开办展销会、建设艺术陶瓷展览园、建立网络营销平台等方式促进宣传,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加强监管,防止销售会的混乱、非法和产品的低质量。三是服务方面,政府引导成立陶瓷业协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咨询机构等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信息、法律等服务。

六、完善法律法规,规范陶瓷市场

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艺术陶瓷交易市场是艺术陶瓷产业的基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保护知识产权要抓好两个工作: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知识产权的认定工作。二是消除行政垄断。有竞争,才有发展,要发展艺术陶瓷产业就一定得打破行政垄断。三是要提高行政效率。市场机遇,稍纵即逝。行政效率的低下,很多时候浪费的不仅是时间,还有市场带给你的机遇。四是要打击不诚信企业。诚信不仅是人,也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不诚信,害的不仅是企业本身,还损害了整个景德镇艺术陶瓷产业的形象。五是要阻止恶性竞争情况的发生。要严厉打击企业凭借自己强大资金和规模优势采用非法手段压制其它企业的发展。六是要建立淘汰机制。淘汰是对市场最好的尊重,有利于资源的重新配置。

篇8

一、遵循高等教育“精英—大众”的循环发展规律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教育的发展为高等教育实现“大众教育”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相对于1999年高校精英教育,现阶段我国正式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在弘扬民族陶瓷文化的感召下,我们要重视陶瓷人才的精英教育,因为陶瓷产业需要更多的陶瓷专业的精英人才。所以,我们要比“精英教育阶段”更加注重“精英教育”,遵循高等教育“精英—大众”的循环发展规律。

二、“同中求异”的发展思想

在国际化的现实背景下,一定要建立和肯定中国陶瓷艺术传承发展的民族主义教育观,这是“同中求异”发展思想的主旨。民族主义教育观以中国本土文化内涵和本民族陶瓷艺术特有的审美心理为基础,以中国艺术的精神为指针,实施促进陶瓷艺术与我国整体文化教育发展同步的教育思想和运行体制。中国的陶瓷文化艺术是本民族文化孕育而成的,与其他民族的陶瓷文化不能等同。陶瓷艺术的民族主义教育观是保护民族陶瓷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如果陶瓷艺术的民族主义教育观被忽视,民族陶瓷文化就会被人们渐渐遗忘,这个民族就没有了自我意识、没有主体性的民族,也就不能表达本民族独特的思想、经

验、价值与利益,不能建立起解释生活、社会、世界的意义框架。总之,坚持中国陶瓷艺术传承发展的民族主义教育观并不意味着文化上的封闭,它是在中华民族和自身

经验不断延续中作出不断合理的文化表达,同时,也要对异质文化选择和吸收,“教育要使人学会尊重和欣赏各种不同的文化,不但要‘各美其美’,而且要‘美人之美’”。

三、以素质教育为前进方向

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是陶瓷艺术教育的目的,也是素质教育之根本所在。从矿石变成泥土,经过火的焠炼后变成质地坚硬

而又美观的陶瓷,这个过程中包含物理和

化学变化,要驾驭制作“陶瓷艺术品”,首

先,逐步熟悉泥性、水性和火度;造型的重心、胎体厚薄、釉的成分、流动性等,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你的陶瓷艺术品在烧炼后的效果,这是一门科学。因此通过学习陶瓷艺术课程,能锻炼人们的综合能力,包括人的思维能力、观察与分析能力、用科学手段去调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艺术

手段的表现能力等。陶瓷艺术教育作为素

质教育的新代表,集工艺美术、绘画、雕塑于一体,是审美与实用的统一,是科学技术与审美创作的统一,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美学、人文知识等知识的综合协调。所以,从陶瓷艺术教育对个体艺术素质的培

养来看,它无论是在艺术技能的训练、个性的发展、创造力的培养、审美和鉴赏能力的提高、学科的相互作用与渗透等诸方面都有明显的素质教育表现特征,它是素质教

育内容中的佼佼者,它能作用和影响人的

终身,养成创造或者鉴赏艺术的独特审美

品格,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显示

其创造力。

四、反映社会需求的专业、专业课程

设置

由于社会功能和内涵的调整,陶瓷艺

术教育随着社会的需求改变着功能,因为

陶瓷艺术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为了满足社会和市场的普遍需求,伴随着市场的改

变以及陶瓷艺术本身的社会职能改变而进行着不断调整,使陶瓷艺术教育专业设置

反映社会需求的观念有所体现,那就是建

立在终身教育基础上以及与其他学科互融的教育内容观。终极培养目标上,不刻意追求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应重视

其适应社会的工作能力。

尽管高校陶瓷艺术“专业”这一概念带有很强的专业性,但在高等教育思想里还

是应该树立“不只是培养专业人才”或“不一定是专业人才”的意识。因为,现代社会要求陶瓷艺术教育在反映社会需求方面的培养教育目标是“生存”、“合作”、“发展”。

如,景德镇陶瓷学院的陶瓷设计专业开设了配饰陶艺设计、室内陶艺设计、室外陶艺设计、建筑陶艺设计、生活陶艺创作、实验陶艺创作等反映市场、社会需求的课程群,经过实践表明,无论是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宽还是学生就业,都有很好的效果。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16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品的不断提高,陶瓷艺术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学习陶瓷艺术,了解它的艺术特色和发展规律,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对美术的审美能力,而且也可以提高我们对美术的创作、设计水平。这对于促进我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陶瓷艺术的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品种丰富多彩,是我国艺术百花园中一枝艳丽的花朵。所以,学习陶瓷艺术,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陶瓷艺术文化和卓越成就,可以提高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陶瓷工艺美术

我国从六朝开始,就进入了瓷器时代。瓷器,在汉代后期,已经烧制完成;最早的瓷器是青瓷,种类有壶、尊、罐、碗、杯、盘、灯、炉、水注、魂瓶、唾壶、虎子等;到了六朝,瓷器制品代替铜器和漆器,成为生活用品中不可缺少的品种。

六朝的青瓷产地,主要以浙江地区为中心。属于越窑系统的有浙江的上虞、萧山、绍兴、余姚等地,古代称之为会稽窑,其烧造历史相当久远。北方瓷窑虽发现不多,但出土的瓷器却不断增加。特别是河北景鼎封氏墓出土的莲花尊,或称仰覆莲花尊,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这个慈尊设计别致,它以瓷腹为中心,下部塑饰三层向上的莲花瓣,上部塑饰三层向下的莲花瓣,层层相接;尊底也塑成莲花瓣形,共七层,是一件陶瓷珍品。

二、隋唐的陶瓷工艺美术

唐代的陶瓷工艺有较大的发展,《陶录》称“陶至唐而盛,始有窑名”。这反映陶瓷生产已逐渐形成不同的地方特色。唐代陶瓷的种类增多,有青瓷、白瓷、花瓷、唐三彩等。

1. 青瓷是一个传统的陶瓷品种,当时生产已几乎遍布南北各地,而以越窑为代表。在唐代诗文中,有许多关于越窑的描写。如孟郊:“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郑谷:“茶新换越瓯”等,反映了越窑釉色的特点和饮茶风气的盛行。

2. 白瓷是唐代陶瓷中又一个重要的品种,具有代表性的白瓷瓷窑是与越窑齐名的刑窑。唐代诗人皮日休诗:“刑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就是指这两个名窑。刑窑的地址是在河北内邱,大约在初唐就开始生产,流行在开元、贞元时期,瓷器已普遍销至全国。

3. 唐三彩是一种精美的低温铅釉陶瓷,它彩色斑斓,造型优美,故称为一朵奇异的陶瓷之花。唐三彩是用经过精炼的白粘土制成,两次烧制,先用千度左右的高温烧胎,挂釉后再经900度左右的高温焙烧,因为它经常应用黄、绿、褐等色釉,所以通称唐三彩。当时还作为珍贵物品远销海外,在印尼、伊朗、埃及、朝鲜、日本等地,都发现过唐三彩的器皿,作为我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宋代的陶瓷工艺美术

宋代的陶瓷是工艺美术中最为杰出的一个品种,也是我国陶瓷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人们通称为“宋瓷”。宋瓷大为兴盛的原因主要是:1. 饮茶之风的流行;2. 铜的缺乏,以瓷代替各种铜制器皿;3. 海上外销的兴起,特别是南宋以后,海上形成了一条“陶瓷之路”。论瓷者一般都说宋代有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实际上这是对北宋时期的一种说法。就整个宋代来看,重要的名窑有以下几种:

1. 定窑:在今河北曲阳,此地古属定州。定窑烧窑从晚唐至五代,在北宋时达到鼎盛期。定瓷胎质坚细,釉呈乳白色,器体极薄。

2. 汝窑:在河南临汝县。它是在南方越窑衰微后而兴起的,越窑的釉色和定窑的装饰形成它的艺术特色,釉呈葱绿色,刻化花则用斜刀剔地,形成一种浅浮雕的效果。

3. 耀州窑:在陕西同官(今铜川县)黄堡镇,因同官属耀州故名。产品多用刻划花和印花,装饰牡丹、、莲荷、凤鸟等纹样,其中以“把莲”(或称一束莲)和“婴戏”等题材为主,独具特色。

4. 钧窑:在河南禹县神镇,此地金代称均州,因以为名。钧窑原系青瓷,由于在钧瓷釉中含有磷的成分,而使釉色呈现混浊的乳光,形成不透明的朦胧效果,增加了釉色的浑厚美。

5. 磁州窑:以河北彭城为中心,在河北、河南、山西等地都有烧造,故宜称为磁州窑型。它的装饰方法有:白釉画黑花、黑釉剔白花、珍珠地、绿釉、黑釉褐彩等,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味道,是极重要的宋代北方的民窑。

6. 官窑:是指由宫廷官方经营垄断,并由宫廷专用的瓷窑。宋代的官窑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官窑的土质细润、釉色晶莹、造型端正、制做工整。

7. 景德镇窑:景德镇自唐代以来烧制青瓷,宋代景德镇的瓷器产品,富有特色和具有突出成就的是影青瓷,现在又称青白瓷,它是在釉汁的深厚处略呈淡青色,所以采用“影青”一词是比较富于诗意的。

8. 龙泉窑:在今浙江龙泉,是继越窑衰落之后,南移以龙泉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一个青瓷窑系。《饮流斋说瓷》记载:“宋处州龙泉县人章氏兄弟均善治瓷器。章生二所陶名章龙窑,又名弟窑。章生一之哥窑其兄也。”

9. 建窑:在福建建阳水吉镇,主要产品是黑釉茶具。

10. 吉州窑:在江西吉安永和镇,吉州窑是宋代南方最大的民窑,它与北方的磁州窑形成南北两大窑体系。

四、元代的陶瓷工艺美术

元代的陶瓷制作最有成就的是青花和釉里红的烧成。青花是用钴料在胎上画花,罩釉一次烧成,它具有雅洁优美的装饰效果。釉里红是以铜红料在胎上画花一次烧成,它和青花一样同属釉下彩,只是红、蓝色调不同。陶瓷的主要产地,以景德镇为中心。

五、明代的陶瓷工艺美术

明代以来,景德镇已成为全国制瓷的中心,产量最多,规模也最大,明代进入以彩绘为主的历史阶段,彩绘多以图案为主,虽然采用花鸟、山水、人物等绘画题材,但其表现则是图案式的,富于装饰味,在这点上,明瓷高于清瓷。此外,自明以来,瓷器上流行用年号作为款式,成为体现时代特色的标志之一。

篇10

中国画中的梅花,历代皆有名作出现,早在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张僧繇,即有《咏梅图》,当是我国较早的梅花绘画作品,唐宋至五代时期的黄签、徐熙,宋代的仲仁、杨无咎都是画梅高手,五代的王冕画梅超绝一时,明清二代画梅高手比比皆是,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人,将画梅推向了新的高度。吴昌硕、潘天寿所画梅花泼辣豪放,气势宏大。任伯年,画技清秀典雅,齐白石画梅简括苍劲,笔简意繁。

传统画中的梅花,纵观历代画卷都有佳作呈现:其中元代时期的梅花作品犹为突出:有吴镇的《梅花卷》这幅作品清楚地表明他以寥寥数笔,将梅花的形态和精神充分地刻画了出来,更显明地进入了文人画的领域,即强调了笔墨技巧、强调和刻画物象的精神实质。

二、梅花的象征特点

1,古人说,梅具四德,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后人又有另一种说法:梅花五瓣,是五福的象征。一是快乐,二是幸运,三是长寿,四是顺利,五是我们最希望的和平。

2,梅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自古以来,人们都赞美它的傲雪精神,它的孤独的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的美。所以,她象征①隐者高士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②霜美人、雪美人、冷美人 家住寒溪曲,梅花杂暖春,学妆如小女,聚笑发丹唇。③高风亮节的人 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

3,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别的花都是春天才开,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其中有一首古诗是这么写的: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花!几千年来,它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有人认为,梅的品格与气节几乎写意了我们“龙的传人”的精神面貌。全国上至显达,下至布衣,几千年来对梅花深爱有加。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

梅花,落叶乔木,树杆高近二丈许,品种有单瓣复瓣,重瓣之分,色形上有红、白、粉之区别,苍劲古朴的树桩,雅丽清润的梅花,之所以成为古今文人墨客笔下重要的题材,是因为它们在霜雪里炼造的挺秀刚劲的树姿,傲雪凌霜的风骨,缤纷绚丽的花朵,冰肌玉滑的品格,体现了中华人民不畏,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象征我国的民族性。

三、梅花在陶瓷艺术上的特点与发展

早在中国陶瓷绘画历史上,元、明、清的釉下彩绘梅花纹样中,以青花梅花纹为主,也有釉里红梅花图案,以花卉纹为主。梅是元代具有时代特点的装饰绘画,常见与新月为伴或与松竹合壁。明嘉靖年间梅花作为瓷画装饰已大量出现。清中期以后梅花广泛地被用作瓷面装饰,多配喜鹊表达人们追求吉祥喜庆的愿望。清代青花“岁寒三友”纹瓶器物造型挺拔,在画家笔下形象生动,其装饰与器物浑然一体,另有一种典雅清新的韵味。

以陶瓷为载体的作品中,明代永乐窑的青花扁壶花鸟图,描绘了一只小鸟站在梅树枝上,梅花以勾圈法描绘,作品工整严谨,因那时期作品为青花装饰,整幅作品显得清心幽雅。梅花先众木而花,先天下而春,凌冬映雪,万点飘香。在陶瓷中以单独为主体描绘它的作品,当属民国时期的“珠山八友”中的田鹤仙,其作品构图以对角线把画分作两半,所绘物象放一边,留白的一边题款落印,树干粗壮,虬曲苍老,枝桠扭曲,穿插自然,以先勾花形,后用玻璃白打底,上填红色,表现花蕊盈闹枝头,春意渐浓的景象,作品风格鲜明。

中国历代绘画传世作品中的梅花皆以水墨画为主,在以陶瓷为载体的陶瓷作品,要想达到这一效果,用釉下青花能够表现出异曲同工的装饰效果。中国陶艺大师陆如先生的《石寿梅香》笔插,梅枝秃笔中锋老辣,花头圆中带方,方中带圆,把傲霜的梅花表现的英姿勃发。生动的体现出梅花“冰姿不怕雪霜欺”的精神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