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模板(10篇)

时间:2024-03-01 15:51:1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

篇1

许振南认为在治疗方法上,需要在定位诊断思路明确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小针刀四步进程。唐峰等[12]通过影像监控下定位操作,客服了定位差,操作难度高,松解不到位的不足。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刀治疗方法主要有[13]:(1)侧隐窝入路法;(2)椎间孔外口入路法(横突及椎间管外口松解术);(3)椎间孔内口入路法(椎间管内口松解术);(4)骶后孔入路法;(5)关节突(囊)入路法(关节突关节囊松解术);(6)神经肌肉触激术;(7)高应力点松解法;(8)棘间点松解术;(9)夹脊穴入路法(夹脊穴松解术);(10)循经取穴定位。此外段莲花[14]在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实践指南上提示,在治疗方法上,包括了施术部位的选择、选择、以及环境要求。不同部位,,环境下,针刀操作的流程有所不同。

2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2.1影响疗效的因素明确疾病的基本理论体系;明确病位,熟悉神经,肌肉的损害部位及程度;制定详细的诊疗计划都是影响疗效的因素[15]。同时穆敬平在用循证医学方法系统评价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实验中,发现针刀疗法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与施术者的操作熟练程度有关,也可能引起临床特异质性。不同的评判方法对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的判定也不一致。

2.2针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总体满意针刀的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更佳,经得住时间的考验。黄叶等对公开发表的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发现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明显优于推拿、针刺、药物等疗法。魏铭等在针刀疗效研究上得出总有效率96.67%。术后最长缓解时问6年,大部分病例随访2年无复发的结果;田平12在相同研究中同样得出较高的有效率结果,同时指出,其他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配合针刀疗效满意。杨宏斌认为针刀通过几乎无创的治疗方式松解粘连,重建机体动态平衡,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缘色疗法”。

3针刀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针刀疗法具有方法简单,痛苦小、见效快、花钱少、变不治为可治、变复杂为简单,变难治为速愈等特点。因此被广泛运用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但由于医学界对软组织损伤这一大类疾病及脊柱相关病症的诊断太笼统,无行业规范可循,学术交流和宣传管道的匮乏,针刀队伍自身素质和能力不足,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高,标准不规范等问题,限制了针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针刀医学基础研究脱离针刀临床治疗,使得针刀医学理论的先进性在诊治疾病中没有得到发挥。加强对针刀医学理论基本原理的研究,是系统研究针刀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性任务,在现阶段,更需要从坚持和发展针刀医学基本原理的角度出发,去深刻领悟和掌握针刀医学。李义凯指出术前诊断不明、无菌观念不强、局部解剖不熟、适应证掌握不当是针刀治疗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都有待解决。同时针刀的发展机遇也是非常明显的,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疾病谱发生了深刻变化,除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外,急慢性创伤和软组织损伤,运动性损伤已成为发病率居高不下的病种,这些疾病业已成为中西医研究的焦点。)针刀医学已成为中医药学的新的分支学科并且是中医药现代化的成功范例之一;随着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医、针灸的立法,针刀医学将加速在国外传播,为世界医疗事业注人新鲜血液。

篇2

痰湿体质作为基本的中医体质类型之一,与多种生活习惯疾病有关,如亚健康、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2-5] 。痰湿体质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痰湿体质形成的的各种影响因素,对于上述各种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其基本原理概括为:体质过程论、心身构成论、环境制约论、禀赋遗传论等4个基本原理[6]。

其中,环境制约论认为,环境、社会对体质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也就是说,在个体体质的发展过程中,生活条件,饮食构成,地理环境,季节变化以及社会文化因素都可产生一定的制约性影响,有时甚至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7]。

同时,我们可以从当代疾病谱的变化中,发现: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而这些疾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膳食结构,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如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每天增加看电视2小时会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的危险。[8-9]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尤为巨大[10]。因此,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其对痰湿体质的影响及在2型糖尿病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1 膳食结构变化对痰湿体质的影响

饮食物具有滋养五脏,增强体质的作用。如《素问 ・六节脏象论》指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而膳食结构不合理,会损伤人体体质。如《素问 ・五脏生成篇》则指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 … 此五味之所伤也。”

我国传统的膳食结构以谷类食物为主,特点是低脂肪、低能量密度、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膳食纤维[10] 。2000年中国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国民膳食结构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摄入量明显上升,而谷类食物、蔬菜、水果的消费量下降,与1992相比,有明显差异,这是一种“高密度能量”的膳食结构,造成脂肪摄入过高及健康食物摄入减少,慢性病危险将因此增加[11]。

与之相对应,调查还发现: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较前一次调查,具有明显增高[12]。超重的人群更是在1989-2000年的12年间,超重率由15%增加至28.2%,增长幅度为88%[13]。

而胡以松等人的研究表明:食用油、蛋类、奶类、糕点等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呈正相关;深色蔬菜、畜肉、禽肉等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呈负相关 [14] 。

中医学认为,此种膳食结构属于偏嗜肥甘,即是《灵枢・逆顺肥瘦》篇所说:肥人……

其为人也,贪于取与;”《素问・奇病论》:素食肥甘,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此种膏粱厚味,油腻腥膻,易积湿生痰,而成痰湿。故有《张氏医通》:“膏粱过厚之人,每多痰”及《杂病源流犀烛》:“饮啖过度,好食油麦猪脂,以致脾气不利,壅滞为痰”之说。更有朱丹溪“肥白人多痰湿“(《格致余论》)之著名论断。李东垣亦在《脾胃论》中指出:饮食失节,过嗜膏粱酒醴,则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致使痰湿内停。

同时,现代研究发现:脂肪摄入过高,造成的脂代谢紊乱(表现为: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产生“痰浊”的重要生化物质基础[15]。

因此,膳食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高密度能量”的膳食结构,是痰湿体质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 生活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职业性体力活动的强度在降低,家务劳动在减少,人们生活方式和体力活动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生活方式趋向静态的变化,体力活动严重不足。

2002年WHO在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每年由于体力活动不足导致全球190万人死亡;12%缺血性心脏病,11%缺血性中风,14%糖尿病,16%结肠癌及10%乳腺癌由体力活动不足引起。缺乏足够的体力活动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病关系密切,并可增加患直肠癌、乳腺癌、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的危险性[16]。

2002年中国人群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调查显示:人群中有11.7%、20.5%、44.7%和23.0%的调查对象分别从事非常轻、轻、中等和重体力劳动的工作。虽然,从事中等和重体力劳动的人,有44.7%和23.0%,但是考虑到技术革新和进步,此种工作强度仍在不断的下降之中。人群中只有18.04%的人参加体育活动。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9.0%和16.0%。3.74%的人采用静坐生活方式。因此,体力活动不足,是我国目前居民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现形式[17]。

江国虹等对天津人群的研究发现:在每天锻炼少于30分钟的813人中,超重肥胖的有413人,占50.8%。而在每天体育锻炼超过30分钟的28人中,超重肥胖的有6人,只占21.4%。统计分析显示:每天体育锻炼超过30分钟,可以有效地预防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每天运动30分钟时慢性病的保护因素。而在每天看电视超过3个小时的543人中,超重肥胖的有206人,占37.9%;在每天看电视超过3个小时的298人中,超重肥胖的有213人,占71.5%。统计分析显示:每天看电视超过3个小时,患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危险增加0.89、0.79、0.47、0.45倍。静态活动时间过多是导致慢性病的危险因素[18]。

全国各地,如吉林[19]、上海[20]、南京[21]、河北[22-23]、浙江[24]、广州[25]等地的研究,均得出相同或类似的结论。

中医学认为,这种生活方式的变化,体力活动不足,多静少动,易造成“久卧伤气,久坐伤肉”(《素问・宣明五气论》),《吕氏春秋・尽数篇》谓: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故,使中焦壅滞,脾失健运,水湿停聚,酿生痰湿。

王琦等对通过对中医痰湿体质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低运动水平、喜食油腻之物是影响痰湿体质的重要因素[26]。

因此,在对2型糖尿病的防治中,要重视对痰湿体质进行研究,其中膳食结构与生活方式是两个重要因素。同时,要对重点人群进行体质辨析,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从而提高2型糖尿病防治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29.

[2]颜平.平衡观――中医调治亚健康的根本[J].江西中医药,2006,37(2):13―14.

[3]邹志春.从中医理论探讨亚健康及其与运动的关系[J]. 江苏中医药,2005,26(4):7―8.

[4]姚晓天,程志清.社区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分析[J].浙江中医杂志,2004,(8):352―353.

[5]刘艳骄,王琦.肥胖人痰湿体质与糖尿病相关性研究[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3,17(2) ):34-39.

[6] 王琦 王睿林 李英帅.中医体质学学科发展述评[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07,Vo1(22)No.9 :627-629.

[7]王琦,于卫东.中医体质学说的基本原理[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12(1):10.

[8]Diabetes and Obesity:Time to Act;International Diatebes Federation 2004.

[9]Debate on Obesity;The Observer, London UK25/01/2004.

[10]杜树发,吕冰,王志宏,等.中国居民膳食的变迁[J].卫生研究,2001,30(4):221-225.

[11]翟凤英,何宇纳,马冠生,等.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现状及变化趋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85-488.

[12]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

[13]王惠君,翟凤英,杜树发,等. 1989-2000年中国部分省份成人超重流行趋势分析[J] .营养学报,2004,26(5):329-332.

[14]胡以松,翟凤英,何宇纳,等.中国人群代谢综合征与食物摄入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1):1-8.

[15]徐济民,蔡沛源.痰浊型冠心病与血脂水平关系的探讨[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5) :256.

[16]毛淑芳,刘岩.体力活动与慢性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4,21(1):67-70.

[17] 杨功焕,马杰民,刘娜,等.中国人群2002年饮食、体力活动和体重指数的现状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4):246-251.

[18]江国虹,李静,潘怡,等.膳食、体力活动与慢性病关系的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2):94-96.

[19]丁冬,汪丽萍,张锡斌,等.吉林省居民体力活动与慢性病的关系[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8,7(4):238-239.

[20]向会英,王人卫.上海中老年妇女体力活动现状及对体质健康的影响[J].医学信息,2009,1(7):269-270.

[21]洪忻,殷晓梅,梁亚琼,等.南京市居民体力活动与2型糖尿病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128-1130.

[22]王晓波,王跃进,李建国,等.高血压与膳食和体力活动相关关系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020-3022.

[23]王晓波,姜红,王跃进,等.河北省农村成人超重、肥胖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7):775-777.

[24]陈雅萍,俞敏,韩晓军,等.浙江省成年居民体育锻炼现状及体力活动与慢性病的关系[J].浙江预防医学,2006,18(8):1-2.

篇3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有9亿多农民,农村人口占了全国人口的70%左右。改革开放使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民的看病难问题还未能全面解决,仍然有农民看不起病、吃不起药、住不起院。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医疗卫生资源却仅占世界的2%,其中80%又集中在城市。据统计:1998年到2003年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48%,但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长却达到了11.48%,后者的增长已接近前者的五倍。

中医药用较低的费用解决农民的病痛,能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作为一门研究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生命科学,中医药学具有独特的病理观和疾病防治观,临床疗效确切、用药相对安全、副作用小、费用比较低廉等特色和优势十分突出。因此应该提升中医药在新农合体系中的地位,保障农民的健康水平。

二、提升中医药地位的意义

(一)可以解决农民看病贵的困难

新农合只要求农民出资10元,费用低廉,但较低的筹资水平与昂贵医药费用相比显得很不相称。如果以中医药作为新农合体系中的主体,情况就会大为改观。治疗感冒,用西医西药最少也要几十元,多则需要几百元,如果使用中药或针灸,一般几元钱或十几元钱就好了。中药材在农村资源丰富,成本很低,甚至还可以就地取材,针灸既无毒副作用又简便易行,特别适合农村。

(二)可以遏制医疗成本不断攀升

提升中医药在新农合体系中的地位可减少医疗攀比现象。目前各类医院纷纷添置昂贵的先进的医疗设备,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并促使医疗成本上涨。中医主要通过“望、闻、问、切”辨证施治,“一根针、一把草”就可以解决多发病、常见病的诊疗问题,只有大病才需要送到上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这样,不仅能节约患者看病的时间和成本,也可避免加重农民负担和看病压力的恶性循环。

(三)可以激发农民的参合积极性

如果提升中医药在新农合体系中的地位,广大农民会体会到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甜果,由此而激发广大农民的参合积极性,将使新农合覆盖面得到延展。随着参合农民的增加、覆盖面的扩大,势必会激发中医药医疗服务的优化、药剂研发和生产的扩张以及专业技术队伍的充实提高,由此推进整个新农合体系的日趋健全、完善。

此外,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知识产权、最具可持续发展优势的朝阳产业,国家作出振兴和发展中医药的战略决策,非常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中医药也完全有可能进一步在城镇医保体系中逐渐发挥出主体、主导作用来,并进而在全民医疗保险体系下,发挥更大的作用,凸显出我国医疗卫生保险体系的鲜明特色和优势。

三、中医药在新农合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投入经费不足

政府投入的农村卫生事业经费不足,投入中医药的更少。据调查,不少县级卫生经费的投入未达到国家所规定的要求,而投入农村中医药专项经费与投入农村西医药专项经费也存在明显的差距,且各项农村卫生政策(包括中医药)难以落实到位,经费运作效率低,许多基层卫生机构无法进行正常的运作,更谈不上发挥作用。

(二)农民参合路径不畅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着制度缺陷、管理不到位和医疗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影响了制度运行的效率,也致使农民参合的途径不畅。从全国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地区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满意程度比较低,参与意愿不强。

目前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县为统筹单位,各乡村的缴费都要交由县统一管理,实行缴费、筹款、核算、管理和服务的一体化。然而,这一体系存在着管理流程混乱、手续繁琐等问题,引起农民对制度的不满。据有关人员调查统计,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不足之处,54.44%的农民认为报销手续繁琐,47.78%的农民认为看病不自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多项程序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报销审批复核环节多、参合农民转诊难、定点就医不便等问题。很多地方规定参合农民医疗报销要经县、乡两级审批,农民就医要到定点医院,转院的要实行逐级转诊制度。由于受人员、时间、地点、交通、通信等因素制约,给参合农民看病带来了许多不便,降低了参合农民对医院的选择性,参合农民感到不满意。

(三)农村中医从业人员缺乏

农村是人才洼地,医务人员队伍素质低,人才流失严重。人才缺乏一直是农村卫生发展的老难题,在中医药领域中更为严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一是卫生院条件差,技术环境落后,政府又缺乏优惠政策,高层次人才“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二是人员配置不合理,无法形成竞争机制,基层医疗机构中医人员的编制远远低于西医人员,各种人员占据着工作岗位,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医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农村中医药设施缺乏

在医疗中与中医药相配套的设施差且少,无法满足现行医疗要求。据调查,大多数中医科室条件差,设施落后,除了听诊器,几乎没有其他中医诊治设施,这种条件影响农民更好地享受中医服务,而且制约着中医治病救人的疗效。

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不全、技术水平落后,很难为参合农民提供大病、重病医疗服务。一旦参合农民患上了大病、重病,就只能到县(市、区)级或以上的医疗机构就医。然而,县医院医疗费用相对较高,起付线设置也比较高,而补偿又偏低,相当比例的农民支付不起需要他们自付的医疗费用。不仅如此,农民因看病而花费的交通费、护理费等支出也将大大增加。

(五)对中医药认识存在偏差

目前,不但部分农民甚至有些医疗部门和医疗主管部门,对中医的认识也还不足。长期以来有不少人存在中医是落后的、西医才是先进的思想,这种不公平使中医药长期处于农村医疗的附属地位,服务领域不断缩小,中药特色和优势不断淡化,严重制约中医药在农村的正常发展。

四、提升中医药地位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升中医药地位

把提升中医药在新农合体系中地位的主张,纳入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才能真正提升中医药地位。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和有关行政部门还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具体引导和保证中医药在新农合中占据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如积极探索制定新农合中医药服务的补偿政策,引导农民选择运用中医药诊疗疾病。有的地区对中医药费用占治疗总费用50%以上的13类门诊慢性病人,纳入住院统筹资金的补偿范围;有的地区规定,参合农民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用中药饮片治疗疾病,提高10%的报销比例,运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疾病,提高20%的报销比例,并当场就可得到提高相应比例的报销。此外,对门诊或住院选择中医药为主进行诊疗的费用报销优惠措施也要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尽量从政策上鼓励农村患者就诊、住院时首选中医药。同时应将符合条件的县级中医医院列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将适宜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补偿范围;将必需的中成药和中草药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

(二)加大财政投入

城镇职工医保经费主要由财政和企业投入,新农合推行后,虽然各地政府的经费投入也较前有所增加,但与前者的投入和解决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需要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因此必须逐步加大投入,以确保广大农民能真正享受到新农合以中医药为主体的实惠。

此外还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卫生资源,合理利用民间资本,提高资金运作效率。我国是一个资源缺乏的国家,过分增加财政对农村中医药的投入,可能会影响到其他资源的配置。所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卫生资源,合理利用民间资本为农村中医药发展服务,提高资金利用率更为可行。

(三)改善参合路径,提高农民参合率

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经济活动的最佳决策都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农民参合实际上也是一种经济决策,也必然遵循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因此农民是否参加新农合取决其受益情况。虽然农民不懂经济学,但和任何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一样,很讲究投入产出效益。只不过农民看得更实际一些,或更眼前一些。

新农合要求参加者每人每年缴纳10元钱,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任何人都会考虑投进去的10元会得到多少,最低的回报期望值也是10元,如果低于10元,则必然会回避。因此以这种思维参合的,都是经过核算认为参合是划算的。他们认为自己出了10元钱,而实际上最终还能收回至少10元,而且有了大病还会得到一定比例的补偿。

解决路径不畅的问题,要以参合农民为本,从农民利益出发。要针对报销手续繁琐和转诊程序多、周期长等问题,进一步简化审批、审核和结算程序,明确报销时间,限定办理时限,减少中间环节,确保在短时间内报销医疗费用。要在一定范围内,取消逐级转诊的规定,放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让参合农民自由选择医院。此外,要适当调整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根据资金收支和农民生活状况,适当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逐步提高报销比例,增强政策吸引力,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路径畅通。

(四)培养大量农村初级中级中医药人才

人才是解决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面临的问题的关键也是难点之一,解决中医药人才问题,最根本办法是真正按中医自身规律特点培养人才。一是国家要在政策上扶持,如提高待遇,创造激励机制;二是承认“师徒传承”、“以师带徒”培养模式。“师徒传承”、“以师带徒”培养模式被历史验证为培养中医药人才有效模式,是中医药回归本原的教育模式。

(五)增加对中医药的宣传力度

经常组织中医讲师团,到农村普及以中医药为主的初级医学知识,为广大农民全面地准确地介绍中医药知识,消除农民对中医药怀疑心理,增强对其的信心。鼓励农村卫生医务人员积极应用中医药,引导农民自觉接受中医药诊疗服务。同时也要建立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新机制。加快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宣传和推广,鼓励在农村开办私人中医诊所。

总之,中医药大有作为,因为群众需要中医药,中医药也符合新农合“低水平、广覆盖”的宗旨。因此,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尽快提升中医药在新农合体系中的地位,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一定会有较大幅度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Z].2009.

2、卫生部.2006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Z].2007.

3、柳清瑞,宋丽娟,胡家诗.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问题与破解之策[J].经济体制改革,2007(4).

4、孙玉洁.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1).

篇4

1关于中医心身疾病的概念和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分类

中医心身疾病的概念是因郁致病,即因七情因素引起的脏腑疾病,不包括癫狂等精神病。为了便于国内外交流,笔者采用中西医对照的形式加以说明。根据临床实践和国内外资料,笔者认为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分为8大类较为合理。

1.1 消化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痛) 、慢性胃炎(胃痞) 、胃神经症(胃胀) 、溃疡性结肠炎(泄泻、痢疾) 、肠神经症(泄泻) 、习惯性便秘(便秘) 、慢性肝炎(胁痛) 、慢性胆囊炎(胆胀) 、慢性胰腺炎(腹痛) 、食道神经证(梅核气) 等。

1.2 心血管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原发性高血压病(眩晕) 、原发性低血压病(眩晕) 、冠心病(胸痹) 、心律失常(心悸) 、心脏神经症(胸痹) 、心因性晕厥(厥证) 等。

1.3 呼吸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支气管哮喘(哮喘) 、过度换气综合征(喘证) 、神经性咳嗽(干咳) 等。

1.4 神经系统疾病

包括脑卒中(中风) 、癫痫(痫证) 、血管神经性头痛(头痛) 、紧张性头痛(头痛) 等。

1.5 内分泌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糖尿病(消渴) 、甲亢(瘿病) 、肥胖证(痰病) 、心因性多饮(消渴) 等。

1.6 泌尿生殖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前列腺炎(白浊) 、过敏性膀胱炎(淋证) 、尿道综合征(淋证) 、原发性障碍(阳痿、)等。

1.7 骨骼肌肉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类风湿(痹证) 、全身肌肉痛(痹证) 、书写痉挛(振颤) 、局部性肌痉挛(振颤) 等。

1.8 肿瘤科心身疾病

包括胃癌(积聚) 、肝癌(胁痛) 、肠癌(便血) 、食道癌(噎嗝) 等。

2 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学临床基础研究

中医心身医学的理论基础,源于《内经》的“形神合一论”、“天人合一论”、“心身合一论”、“脏腑相关论”、“阴阳五行学说”。如《内经》所言:“主则明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精辟地阐述了心理对生理的影响,是中医的心理病理学。《内经》又指出:“人之有生也,有阴有阳,有短有长,有柔有刚。”因此中医的心理生理又具有阴阳刚柔对立统一的特点,笔者将其归纳为“中医刚柔心身论”(刚柔心理生理学说) 。

美国精神医学会也认为,心身疾病的基本原理是由情绪因素引起的机体功能异常,并表现在各个器官,即由皮肤反应、骨骼肌肉反应、呼吸器官反应、心血管反应、血液淋巴胃肠反应、生殖泌尿器官反应、内分泌、神经系统和特殊感觉器官反应。关于病因的认识《, 内经》的正(内因) 、邪(外因)学说与西方现代心身医学认识基本一致。内因包括先天禀赋、气质、体质,外因有七情、六和饮食劳逸等,包括心理、社会、伦理、生物、生活方式、行为等诸种应激因素。调查内因可以找出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的虚弱所在,即正气虚的表现。调查外因则可找出心理、社会、生物、行为诸种致病因素,即邪气实的表现。

中医心身疾病的病机研究,根据国内外的资料和笔者的临床实践认为,其病位主要在肝,波及心、脾、肺,日久及肾。初期多为肝脾同病,肝心同病,肝肺同病,后期多为肝肾阴虚或肝脾肾的阳虚。末期阴竭、阳亡、阴阳离绝而终。病性为刚柔不能相济,而致疏泄失职,气滞血瘀,痰饮湿困或气逆化火,火热伤阴,升降失司,日久由实转虚,脾虚肝郁或肾虚肝旺,极少有纯虚证。

心身疾病经过及时合理的治疗,多有较好的疗效,但容易因情志因素复发。少数患者因治疗不当可由实转虚,最后阴亡或阳亡而终。另有少数患者可因剧烈的情志刺激、气血暴逆或气血暴脱而精去神亡。理论基础的建立――刚柔心身论。

刚柔心身论源于《黄帝内经》的阴阳刚柔学说和心身合一学说认为,人可以分为阳刚和阴柔两种偏性,即两种不同的气质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又认为,人的精神情绪、心理活动对躯体内脏会产生影响, 既“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因此刚、柔二性由肝(中医认为肝主情绪) 所主。素体阳刚七情过极,则出现疏泄太过而致肝火上炎、阴虚阳亢的肝旺证候,称为刚证。素体阴柔七情过极,则出现疏泄不及而致肝郁气滞、血瘀湿困的肝郁证候,称为柔证。心身疾病发病的基本病机在于肝的疏泄失调而引起的刚柔不能相济,表现为气血阴阳失调。病机演化:情志刺激,首先伤肝,刚者及心,柔及脾肺,终必及肾。治疗应柔以制刚,刚之治柔,使其刚柔相济,心平气和。具体方法为,肝疏泄太过而致刚证者用柔肝法抑制其疏泄,肝疏泄不及而致柔证者用疏肝法增强其疏泄,即《内经》所言“用辛补之,用酸泻之”形成刚柔的辨证论治方法。

中医心身疾病的治疗,历来强调“先治其心,而后医其身”。笔者近10 多年来,把中医的心身治疗方法归纳为9种,即中医心理治疗、中医行为矫正治疗、中医心理药物治疗、辨证治疗、食物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道家松静疗法和药枕浴足疗法。中医心身疾病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功能护理,心理护理在心身疾病别重要,重点在于改善病人的情绪,消除心理矛盾和冲突。

篇5

1 四性学说

1.1 基本内容

“四性学说”由天人合一论、性智本原论、禀性论和四性气质论四部分有机地构成。(1)天人合一论即人(小世界)与宇宙(大世界)的统一于“真一”。伊斯兰哲学认为:“人之本性,乃无极样式,此身之本质,……无极虽受真主之命乾坤万物,其生死贵贱之权,必不由无极太极所能自主也。”可以归纳为“一元论”;(2)性智本原论即“真一”分化为“性”与“智”。伊斯兰哲学认为:“人体仿佛一个小世界,‘性’和‘智’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与人形影不离,相伴终生。”“性”者:根于大命中之性而起,人之所以然。‘智’者:根于大命中之智而起,物之所以然。”也就是说:性和智被认为是人和物的最直接的根据和本原。可以归纳为“二分论”;(3)禀性论:“性”和“智”与生俱来,与命共生、共存。a.“智”的基本特征:思想、意志、信念、情感、智能和知识。b.“性”可再分为“真性”和“生性”。《清真指南》[2]中说:“性有二等:一曰真性,二曰生性。真性与命同源,乃仁、义、礼之性,是人的本性。生性因形始具,乃水、火、气、土之性。二者和合则为‘禀性’。”可归纳为“四分论”;(4)四性气质论即“禀性”的四种特征。《天方性理》中说:“一曰安定性,属风(气);二曰常惺性,属水;三曰悔悟性,属火;四曰自任性,属土。”可以归纳为“四特性论”这四个理论一步步地分化为最后的“四性学说”,最终形成了回族的一种特有的病因病机理论,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1.2 理论体系

回族医学[3]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生命体身心性智为响应内外环境变化,改变内部禀性、气质、体液机能的应变能力的一种综合态势。回族医学称之为“禀性衰败”,回族医学的重要典籍《回回药方》以此为纲,提出“病理根源”说,即是“四性学说”的具体应用。“四性成化”、“四性流行”(上下流行、单行与相搀、四时成于四行、积阳之气与四性)、“四性功著”、“四性生克”、“四性显微”(四性互化、四性显级)、“四性的生理与病理”(禀性热者、禀性冷者、禀性干者、禀性湿者)、“四性与四液的病理”、“四性体质与发病”等均是“四性学说”在具体疾病的诊疗中的具体应用,从而丰富了“四性学说”的内容。

2 回回体质假说

2.1 假说的提出

任何科学假说都是人从个人或前人实践经验、科学知识的积累中通过分析和综合,对所选课题可能得到的预期结果进行解释[4]。“回回体质”是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回医研究所通过对大量回族文献的整理和在多位回族著名专家的临床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一假说。

回族医学的“四性学说”已经是一个完备的学说,在坚持回族医学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相关诊疗手段,并借鉴“中医体质学”中的相关方法学,完全有可能形成一套我们自己的体质分型体系,并对特定的人群建立一套“横断面研究体系”和“疗效评价研究体系”,并且在对相关方药进行深入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大样本的“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最后形成一套“回族的临床与科研体系”。因此说,“回回体质假说”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2 验证方法

“回回体质假说”的建立同一切假说一样,都要运用形式逻辑中的类比(类推)、归纳、演绎等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因此,我们将首先对宁夏回族人群中常见、多发的几种疾病进行研究,来论证“回回体质假说”(归纳推理:即由个别到一般);在“回回体质假说”这一前题具有充分合理性后,再以这一假说来指导其他疾病的研究(演绎推理:即由一般到个别)。并且在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中贯彻类比的推理方法(随机、对照、盲法和可比性原则)。在归纳的基础上演绎,在演绎的前提下归纳,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思维活动逐步深化。

2.3 构成体系

2.3.1 概念

“回回体质”是回族人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基因)和后天获得(宗教、饮食和地域)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这种特质反映在:①某些生理特性方面;②对自然及环境方面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③在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患性和病理过程中发展的倾向性等方面。

2.3.2 研究范畴

(1)体质人类学[5]:体质人类学是人类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的是现代人类体质特征和类型以及人群的生理、生化特征和灵长类行为等。从研究涉及的内容上来看,体质人类学中的体质概论,包括了形态结构特征、机能、代谢特征,并兼及了心理行为特征等方面的内容。(2)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中的“体质”概念,按中国解剖学会体质组的研究内容来看,其概念主要是指人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包括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及各组织、器官相各功能系统的形态特征与正常范围。(3)现代医学:现代医学中的“体质”概念尚无统一定义,应用也比较混乱,除上面所提出的人体解剖学中的体质含义外,有时则仅属“素质”的同义词。精神病学对体质所作的定义为:体质系指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个体在发育过程中,内外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个机能状态和躯体形态特征。以上各学科中的体质概念,其内涵是有差别的,但内涵的确定方法,无不是本学科研究的性质和目的所决定的,而学科性质与研究目的,也就成为该学科中概念的定义原则,“回回体质”研究亦是如此。

2.3.3 内涵

任何科学研究活动都是由两层因素合成的,即理论背景和经验基础。就回族体质研究来看,其经验基础是对人群中个体差异性的观察与总结;其理论背景则是人们对这种个体差异性的基本看法。例如:人群中个体差异性的决定因素是什么?遗传因素还是环境因素?是形态、功能,还是心理因素?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影响着回族体质研究的出发点和发展模式。因此,进行回医体质研究,必须探明“回回体质假说”的基本原理——“内涵”,包括以下5点:(1)禀赋遗传论(阿拉伯后裔);(2)宗教制约论(信奉伊斯兰教);(3)地理制约论(地处我国西部);(4)心身结合论(饮食习惯及信奉宗教带来的心理问题);(5)年龄发展论(小儿、成年、老年及妇女)。

2.3.4 外延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宁夏回族自治区糖尿病(DM)的发病有两大特征:第一,发病率高。①发病率明显高于当地汉族人群。1979年全国DM流行病学调查发现[6]宁夏回族DM患病率为1.95%,显著高于当地汉族。1996年全国DM流行病学调查发现[7]宁夏回族DM患病率为2.82%,仍明显高于当地汉族。②DM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国内、外。雷晨等[8]报道宁夏回族DM合并高血压和尿毒症的发生率为43.2%和3.4%,显著高于国内的发生率31.9%和1.2%。2001年全国DM慢性并发症调查发现[9]合并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率均高于国外水平。第二,发病人群以老年DM患者为主。雷晨等对2587例宁夏回族2型DM患者年龄进行调查发现[9-10]:平均年龄为(53.8±13.4)岁,且年龄与高血压(1.717%)、脑血管疾病(1.735%)、心血管疾病(1.590%)及下肢血管疾病(1.718%)呈正相关。因此,加强宁夏回族老年DM的防治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将对宁夏回族糖尿病人群进行大样本的横断面研究,并在多位著名回族专家临床经验及现代药理学证明有效的回族古方中筛选出方药,进行大样本的临床观察(包括人群的自然情况研究及多种疗效评价的确定及验证)。

3 两种学说的关系

综上,“四性学说”是“回回体质假说”的理论来源,而“回回体质假说”是“四性学说”的进一步完善。在现代医学和中医体质学说不断发展成熟的今天,其他少数民族医药已经结合了本民族的医学典籍中的体质相关内容,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体质诊疗体系。因此,我们也要在坚持回族医学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相关诊疗手段,并借鉴“中医体质学”中的相关方法学,形成一套我们自己的体质分型体系。

参考文献

[1]单于德,马成义,陈卫川,等.中国回族医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学文献整理丛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224-231.

[2]马注,余震贵.清真指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23.

[3]孙涛,牛阳.回族医学哲学基础[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16.

[4]贲长恩.医学科研基本思路方法与科研程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58.

[5]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2-3.

[6]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调查研究组.全国14省市30万人口中糖尿病调查报告[J].中华内科杂志,1981,20(3):678.

[7]向红丁,童关焕,李康.1996年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特点基线调查报告[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6(3):131.

篇6

关键词:思维方式;系统论;黄帝内经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3-0487-03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Systematic Thinking in 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

DING Bao-gang, MENG Qing-ga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Systematic thinking is a thinking style that 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ystem theory. Although system theory is originated in modern west society, its ideology had existed in China in ancient times and affected the direction of the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ystematic thinking in 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 from the angle of system theory's four basic principles, which are holism principle, relativity principle, dynamic principle and orderliness principle. Then it shows that the ancients applied systematic thinking to stud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nd accomplished lots achievements.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thinking style of the ancients in studying TCM and give some inspiration to thinking style in TCM study.省略。

思维方式是人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所形成的认识事物、研究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是该历史时期人们相对稳定的思维格局或思维定势,影响和导引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1]。系统思维主要以系统论为理论指导,对事物进行分析研究。而系统论作为一种研究系统特性和规律的科学理论,虽然产生于当代西方社会,但其思想在我国古已有之,并且早已被应用于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如农业、军事、政治、医学等。中医学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毫不例外地采用了具有系统论思想的思维方式。基于此,自古至今中医学的理论处处渗透着系统思维的内涵。明确提出中医的思维方式是系统思维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他在1980年给卫生部中医司吕炳奎司长的一封信中提到:“人体科学一定要有系统观,而这就是中医的观点”[2]。纵观历代中医著作,系统思维犹如一树奇葩,早已贯穿于中医发展的始终。

1 系统论的基本原理

系统论作为系统思维的理论模式,其基本原理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整体性原理、联系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和有序性原理。分而言之,其主要内涵可简单概括为:①整体性原理指的是系统的整体属性不是各部分属性的简单加和,而是大于各部分属性之和,并且具有各部分所不具备的某些属性,这是系统内各个部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②联系性原理主要是指系统内部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特性,它揭示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内在原因;③动态性原理指的是系统在内外条件的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趋向并保持在特定的目标值上,揭示了开放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走向并保持一种稳定目标的特性规律;④有序性原理指出有序化是系统自组织和进化的内在本质[3],体现了开放系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自我调节,进而保持和恢复平衡状态的特性。系统论的这4条原理各有特点,又彼此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系统所具有的基本特性。

2 系统思维在中医研究中的体现

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利用中医为人们解除病痛折磨的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又一部辉煌的著作。这些传世经典,不仅凝聚着他们一生行医中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也渗透着他们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推本溯源,《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作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中医理论奠基之作,是历代医家研究中医的必读之书,书中不仅汇聚着《内经》以前古人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亦是《内经》之后医者研究中医的理论源泉和思维方式之典范,故研究《内经》,可窥历代医家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

2.1 研究对象 古人研究生命规律,除了研究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精神情志等的内在变化规律外,还站在天人合一的高度,认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而且“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把人看成自然变化的产物,认为外界的一切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相应的影响,故同时还研究与人体息息相关的环境、时间等的变化,比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气候变化、节气变更等等。因此纵观《内经》全文,可以看出古人把研究对象定格为一个内有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精神情志等相互作用,外有地理环境、社会变迁、时间推移等相互影响这样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复杂生命系统,而研究这样的一个复杂系统,必须要有相应的思维方式来支撑,而系统思维就是其中之一。

2.2 研究内容 《内经》包含的内容涉及哲学、生理学、病理学、心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物候学等多学科知识,其内容可谓包罗万象。而这些复杂的内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交叉,共同构成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庞大系统。通过对具体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古人已经运用了系统思维,对人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与联系性: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系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各个部分的相互作用而发挥出各部分不具有的整体功能,比如在生理状态下,五脏系统中的心系统是由心脏、经脉、气血津液等的有机组合及其他脏腑的配合才发挥出其主血脉和主神志的作用,这些作用是部分所不具有的;二是人体是形神的统一体,形与神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灵枢・天年》:“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指出人是形神的统一体,有形无神或有神无形都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病理状态下,神的变化可影响形体的状态和功能,如《素问・疏五过论》:“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以及《素问・举痛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飧泄,故气上矣。”分别讲了神志的异常变化可以消耗精气,损伤形体或使气机逆乱;同样形体的变化也可影响神的状态,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指出气血是神的物质基础。《素问・调经论》:“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说明气血的充足与否会产生不同的情志变化趋向。而人体的这种整体性离不开联系性的作用,同样联系性也离不开整体性的配合,故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挥出各自相应的功能和系统的整体功能。

(2)人与环境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人作为大自然中的一份子,与其他万物一起共同构成大自然这个整体。大自然的各种变化(包括时间和空间),必然会影响作为大自然一部分的人类的状态。在构成大自然的各个要素中,对人的生存具有最直接影响的是其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由于人无时无刻不在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交换,因而人体自身状态的发展势必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影响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这也就是古人所讲的“天人相应”。人体运行自身这个小系统同时,又与周围环境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大系统。《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描述了各个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体质,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的多发病和治疗方法,说明自然环境对人体的生理状态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人又是社会中的人,故人又与社会环境构成一个整体,人的生存状态与社会发展的各种状况紧密相连。社会的安定与动乱、富裕与贫穷等状况以及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等等都会对人体造成影响,比如《素问・疏五过论》:“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就讲了作为社会因素之一的地位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中医大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在诊治疾病时,应该本着整体和联系的观点“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

(3)人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性:大自然的昼夜更替和四季轮回,产生了万物的寤寐与生长化收藏。人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其生理和病理状态亦必受此影响而产生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由盛转衰的变化趋势和随着昼夜四季的更替而呈现盛衰的交替变化两方面。首先,人体会随自身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由盛转衰的生理状态,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讲了男子从八岁到八八,女子从七岁到七七,精气的盛衰变化及其对人生殖功能的影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讲:“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指出了人在四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各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衰老状况。其次,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还受时间变化的影响。大到一年四季,小到一日的每个时辰,人体的状态都是不一样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讲了四季变化的特点及人们养生方式的变化,旨在使人体顺应四时变化而调节身心,以达到健身防病的最佳状态。《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盛,日中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讲了一日之中阳气的盛衰变化与昼夜晨昏的变化相应,人体的生理状态亦随之而变,反之则会产生疾病。《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则讲了在疾病状态下,随着一日之中阳气的不同盛衰变化,出现了正邪之间的胜负变化,故人体的状态亦随之而变。由上可见,人体每一时刻的状态都有变化,都在随着昼夜更替、四季轮回及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出不同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体现了人体状态的动态变化性。

(4)人体状态的有序性:大自然的阴阳晦明和五运六气等的变化,使得整个大自然处于一种有序状态,而人作为大自然的一份子,其生理状态势必亦受这些变化的影响,从而使得人体处于一种与大自然同频共振的有序状态。如《灵枢・口问》:“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讲了人随昼夜更替而处于睡眠与清醒的有序状态;《素问・六微旨大论》:“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亢则害,承乃制。”人与自然相应,运气的变化必然影响人体的状态,使人体与自然一样皆有生有克,这样方能保持人体功能活动的最佳状态。另外,人体状态的有序性还受自身系统的调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体先天具有维持有序性的机制,主要表现在通过阴阳的对立制约和五行的生克制化来维持人体各种功能的动态有序性。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指出了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关系,并以此来维持人体的平衡状态,同时在该篇中也指出:“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指出了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人体的五脏、五体、五志等皆与之相应,并依此维系人体脏腑、情志等的平衡性;二是通过各种后天的调节方法,或自身精神的调节,或外界药物等的干涉,调动人体的自愈机制,使人体保持健康有序状态或使之从疾病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即从无序到有序,从阴阳失调到阴平阳秘的状态转变,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恬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以及《灵枢・本藏》:“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都说明保持精神的安静与调和,可以使人体正气充足、脏腑安宁,从而保持一种阴平阳秘的有序状态;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指出在疾病状态下,可根据疾病不同的发病阶段和部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使人体恢复健康有序状态。因此,人体无论是随自然变化的自动调节,还是借助于后天各种方法的配合调节,都揭示了人体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趋于有序性的特性。

3 系统思维是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之一

由上分析可见,《内经》从把研究对象设定为人体这一复杂生命系统,到对具体的内在变化及其与外界之间的相互联系等生命规律的描述,都渗透着系统思维的内涵,反映了古人早已运用系统思维来研究中医,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说明系统思维适合中医自身发展的需求。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曾说:“生命是宏观的,但20世纪的文明是微观的。用微观层次的规律不能解释宏观现象。两个层次之间的差异是由自组织机制造成的”[4]。指出了微观层次的规律不适合宏观现象的研究,而中医则偏重于对宏观现象的研究,故研究中医须用宏观层次的规律,而系统思维就属于思维方式上的宏观层次。我国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说过:“中医与西医一样,正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前进。但中医药学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走按照自身发展规律的道路”[5]。指出了在中西医的现代化进程中,研究中医必须走自己的路,而系统思维就是在思维层面上研究中医的道路。因此,无论是古人运用这种思维方式研究中医所取得的成就,还是近现代著名专家、学者的远见卓识,都证实了系统思维在研究中医中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综上所述,系统思维是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东海,林少健,李勇.从东西方文化差异谈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6):417-418.

[2] 吕炳奎.对当前中医工作中几个问题的看法[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4):1.

篇7

医学应是人类的医学。它离不开人类,只能由人类在现实中创造。

远古人类为了生存,用不同的自然资源维护着自己的生存繁延。但大自然的洪水寒暑,雷电火山,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这些必然给人类造成疾病伤害。这就是说,人类的生存中出现了痛苦,存在着疾病。

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侧然遇到一些能减轻、消除疾病的条件和几种能减轻伤痛的物质,渐渐能辨别出什么可用,什么不可用;什么能减轻痛苦,什么能增加痛苦。逐渐形成了痛苦、疾病、医学的概念,掌握了更多的物质和技能。经过漫长的时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有能力把环境、疾病、药物结合起来,形成最初的医学。

在我国有一部分被文字记载而传下来的称为中医学,是世界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鲜明代表。这种医学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人类用自身的自然器官作为工具,去直接观察接触大自然的外露现象;直接利用大自然的现成现有物质;把疾病与大自然溶为一体;其开成、存在、发展受地域方位的限制,这个水平上的医学,笔者称其为第一医学。

中医学挑战大自然的工具,方式和程度

在没有先进工具的年代里,在千万年与大自然抗争的生存中,人类只能用自身的器官加上勇气去挑战大自然。凭着目、耳、鼻、口舌等肉体器官,人类认识了大自然的外层面貌。靠这些基本工具开掘利用大自然。中医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认识大自然的结果。看到了风寒暑湿燥火对人类造成威胁。看到了七情六欲,饮食劳倦对人类造成伤害。发现不同的季节时令,方位高低对人类不同影响。木痛痒、昏花眩晕。总之用自然感官和自身体验,去认识、描述病因的痛苦。这是一种直接体验的方式。其当时的认识水平只能达到这个极限。

阴阳造天地

千姿百态的大自然,只需要有两件东西就能组成。一是实体、一个是空间。中医学的阴阳,就是两种物质的存在形成。

这是中医学的第一块基石。

天地造人

阴阳的物质基础就是实体和空间,它们以不同的配比、不同的方式,相互结合,造成了人类的出现。对于生命的形成,物种的起源,千百年来人类都在思考推测。中医学认为,生命来源于大自然,是天地精气所化,其气通于天。

这个假说,地之表一实体粒子。天之气一空间力量。阴阳齐备、阳动阴静,相互作用,造就了生命,造就了人类。

这是中医学的第二块基石。

万物化通

阴阳的抽象规律,是表示两个性质不同的物体,相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为探索阴阳更深的规律,中医学提出一个五行学说,用自然现象来喻意、揭示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所谓五行:高山岩石以金代之;流动液体以水代之;气体显形见于火,以火代之;生命密集于林以木代之;万物着落之处,以土代之。

发病原理

疾病本来是没有的。疾病的形成,也只有两类,一是实体的形成或增减,二是空间的残缺和紊乱。一切灾难均来自体外,必先有外部失衡,才会引起体内的波动。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当体

战而降, 或相对量超过体内最大抵抗力--退而降。体内的平衡被打破,疾病发生。所谓邪之所奏,其气必虚。疾病是大自然的产物。外贼遇上软家丁,灾祸顿然生。这是发病原理。

药性原理

中医学用于治病的材料也是对应三种病因而得:一是无生界中的矿物金石,二是有生界中的动植物体三是人体自身的组织。

人类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发现了许多能弥补纠正人体失衡状态的自然物质,形成了中草药体系。把药物与疾病对应起来,就描出了药性。中药学以他物之偏性,纠正人体之偏性,这是大自然平衡规律的具体应用。这是药性的基本原理。这就是中医学调整阴阳平衡的精髓含义,实为调整实体和空间的平衡关系。

中草药不仅含有实体的偏性,还含有空间的偏性。正是这一生物本质,奠定了它在保健强身,延年益寿,扶正祛病方面应用的物质基础,从而为中草药进军功能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亚健康状况,多种综合症备足了军火。正是这一药性原理,一旦引发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化,将震撼山岳。

中西医的区别

前文已论述了中医的四大特点:一、工具特点。人类挑战大自然,靠工具。工具是人体功能延伸,决定人类战胜大自然的力量,决定对大自然开垦的量度。中医学靠人类的五官四肢去直接挑战大自然,对大自然的认识,必定局限在工具所能及到的范围内。凭肉体凡胎,只能触及大自然的表层。二、对象特点。大自然是个多维立体结构。它有多层次、区域性。它首先映入人类眼帘的是外表风貌,是显性规律。人类的手足,只能获取大自然的表层物质。三、把疾病与自然统一为一体认为一切生物和疾病都是大自然的产物,重在整体,从大自然中寻得感官病因和宏观疗法。四、地域特点。中医学来源于大自然。物质上、环境上、认识上必然受当时当地的限制。同样,西医也有四大特点:一、工具特点,所用工具,已不是人类的自然感官,而是大大延伸了的器官一仪器、器械。用这些工具去间接的挑战大自然。能到达肉体器官所不能到达的地方。二、对象特点,这时的大自然表现给人类的面貌,已不是表层,而是更深一层的景观了。细胞、通道、细菌、病毒、分子、原子、离子都上台表演。三、把疾病个体化,病因单纯化,重显微镜看不到那个两米大汉的风采。只能看到一些细胞。四、地域特点。西医是工业化生产,人工合成制造。它的取材不受地域限制,所以易为全人类拥有。

从以上四个特点可以看出,中西医存在着本质的差别。是在相联续的两个不同阶段,对大自然的两个不同层面,用不同工具方法,所获得的不同成果。从中医学到西医学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阶梯,是人类历史的两个步骤。是两个层次、两个范围、两个水平,遵循着自然规律的程序。

中医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中医学的过去已成定形。仁者见二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必须澄清中医学的本质。首先它是中国人创造的,民族性、地域性医学。其次,它是用肉体器官为工具,尽最大能力描成的一幅医学作品。再次,它画尽了大自然和社会关于健康的全部外露风貌,凝结成一颗精美至真的科学化石。因而,中医学在人体的感官自然功能和大自然的地表外貌这一层次上,完成了它的一段历史使命。

中医学还有发展,提高的希望和必要吗?

篇8

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310-01

磁疗是利用磁场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生物磁学、磁性材料研究以及磁疗在康复中的应用、普及度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在治疗方法上,磁疗分静磁场疗法、动脉磁场疗法、交变磁场疗法、磁处理水疗法和磁电综合疗法等多种。这些方法除了在局部和神经节段应用之外,我国还开展耳磁和穴位磁场等颇具特色的疗法。下面就磁疗的治疗技术和方法评述如下:

1 磁疗的基本原理

磁疗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磁场对人体的作用而影响人体电流分布、荷电微粒的运动、膜系统的通透性和生物高分子的磁矩取向等,使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产生镇痛、消肿、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等作用。现代医学认为磁疗可以利用高科技的磁性材料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和患病部位,通过磁场使磁力线透入人体组织深处,以达到预防及治疗疾病的效果[1]。

2 磁疗的治疗方法

周万松将磁疗的治疗方法分为了贴磁法,旋磁法和磁电法[2]。然而磁疗中应用的磁场类型有恒定磁场、交变磁场、脉冲磁场和脉动磁场等。根据治疗过程中磁场作用的特点,磁疗法可分为静磁法与动磁法两大类。静磁法包括磁片直接贴敷法,如:磁带、磁帽、磁背心、磁裤、磁袜等;间接贴敷法,如:磁电、磁针、磁珠、磁椅等。动磁法包括旋转法、电磁按摩法、电磁法等。

磁片贴敷法属于静磁法,是用胶布或其他方法将磁片固定在治疗部位进行治疗。根据病情可贴敷一块或多块磁片,常用异极对置法。磁片与皮肤在距离越大,作用于组织的磁场强度越弱,因此,常将磁片直接贴在皮肤上或只垫一层薄的纱布。 贴磁法主治头痛,咳喘,胃脘痛,泄痢,婴儿腹泻,遗尿,腹痛,胆囊炎,痛经,风湿痛,挫伤,外伤后遗症等疾病。尤其在治疗急性腰扭方面并取得了明显效果[3]。

磁疗时间一般每次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磁片贴敷可连续进行,根据病情定期复查,一般贴敷一周后休息1~2天再贴。在剂量选择上,应考虑到病人情况,病变性质,治疗部位等。年老体弱,久病,儿童,过敏体质等开始先用小的场强,而年轻体壮者可用中或大的场强。急性疾病开始时用小或中场强,慢性疾病开始即可用中或大的场强。

3 磁疗的临床应用

3.1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对磁场作用最敏感的是神经系统,而其中又以丘脑下部和大脑皮质最为敏感。有人通过对疲劳状态下驾驶员进行穴位磁刺激,观察发现磁疗法有利于改善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精神疲劳[4],磁环穴位内植对癫痫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5]。

3.2 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强磁场可引起机体应激反应,伴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11-羟皮质酮的释放。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胰岛、甲状腺、性腺等都对磁场的作用有感受性。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对电磁场刺激反应最为敏感,因此集针灸穴位刺激和磁场效应于一体的磁疗贴可提高癌症患者化疗后免疫力,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磁场对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都有作用[6]。随着生物磁学研究的进展,磁场对肿瘤的生物效应逐渐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特别在磁场抑制肿瘤增殖效应的研究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研究资料。由于磁场治疗具有操作简单、见效快、副作用小、无痛苦等优点,部分成果已开始应用于临床[7]。

3.3 止痛镇痛作用:磁场有明显止痛作用。磁疗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如软组织损伤痛,神经痛,炎症性疼痛,内脏器官疼痛和癌性疼痛等。磁疗止痛作用的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磁疗改善微循环和组织代谢,因而纠正由缺血、缺氧、水肿、致痛物质聚集等所致疼痛;磁场能提高致痛物质水解酶的活性,使缓激肽、组胺、5-羟色胺等致痛物质水解或转化;磁疗还有降低神经兴奋性的作用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口腔颜面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表现为颞颌关节局部疼痛、关节弹响及张口受限三大症状。采用曼吉磁贴穴位贴敷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8]。

除了上述治疗作用外,磁疗还具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抗炎消肿等重要作用。

4 磁疗的未来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磁场的生物作用和生物体内磁现象研究的不断深人,以及磁疗方法的不断改进,磁疗越来越显示出其无创伤性、经济、准确、方便等优点,正在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及治疗中。如今就已经出现了许多新型磁性材料,如铁氧疗磁、铅钻镍合金、稀土钻疗磁合金等。这些材料大大增强了场源强度,为磁疗法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最近又研制成一种用磁场控制的兼有热疗和化疗的新方法,可以增强抗肿瘤疗效[9]。相信磁疗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将是相当广阔的。

参考文献

[1] 李刚 . 磁与生活健康 [J] . 中国市场 , 2008 , 3 : 129.

[2] 周万松 . 磁疗法的操作与注意事项 [J] . 人民军医 , 2003 , 46(2) : 112-113.

[3] 钟锐球,洪明飞 . 贴磁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观察 [J] . 中医正骨 , 1995 , 7(2) : 26.

[4] 李增勇,焦昆,陈铭,等. 汽车驾驶员疲劳状态下穴位磁刺激效应分析 [J]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 2003 , 37(1) : 127-129.

[5] 刘振满,张国平 . 磁环穴位植入治疗癫痫临床研究 [J] . 现代康复 , 2001 , 5(3) : 108-109.

[6] 邬仁华,郑玲,谷焰,等. 磁疗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J] . 现代医药卫生 , 2011 , 27(18) : 2812-2813.

篇9

夏天是小儿腹泻的高发季节,由细菌和病毒感染。孩子的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烂的常见临床表现,可伴有发烧,呕吐和其他西医症状,儿童腹泻,腹泻的治疗抗炎,补液,中医认为,与腹泻的儿童的主要疾病脾,脾往往是湿的治疗原则。根据这一原则,腹泻55例,辨证论治,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腹泻病诊断和治疗方案》[1]小儿腹泻的诊断标准,在我们医院就诊的小儿腹泻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男31例,女24例,平均年龄(3.8±2.2)岁,病原菌的检测,其中7例细菌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腹泻3例,45例非感染性腹泻,发热7例,呕吐12例,轻度脱水15例,14例严重脱水,中度脱水16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4±2.6)岁,病原体检测,其中10例合并细菌感染性腹泻,6例感染性的病毒性腹泻,34例非感染性腹泻,10例在发烧,呕吐8例,轻度脱水13例,中度脱水29例,8例严重脱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纠正水,控制和非感染性腹泻的电解质,酸碱失衡,加强护理,饮食调整,防止病毒感染的并发症;蒙脱石散对腹泻和口服盐酸头孢他美酯低镁联合应用治疗细菌感染性腹泻,抗感染治疗。观察组的一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医证型的不同,中医和针灸辨证。细菌性腹泻明显,中医药治疗的同时,同样的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

1.2.1.1湿热泻脏腑娇嫩,易受外邪侵袭病。由于季节性气候,长夏多湿,所以夏天容易受湿热之邪,湿热泄泻。本证多急性起病,泻多,如果不及时治疗,易伤阴,治疗不当易腹泻迁延。治疗应根据清肠解热,化湿止泻原理,用葛根黄芩黄连汤为基础方加减,重用葛根素,发表解肌,并提高清阳,腹泻,夏天孩子里热多偏生,黄芩,黄连以清热,甘草协调诸药[2]。多次腹泻,并伴有发热、马鞭草,胡椒,鸡苏散来加强清热解毒作用;呕吐、竹屑,半夏降逆呕吐;腹痛甚者加木香理气止痛。

1.2.1.2小儿腹泻有脾常不足,运输能力弱,因为夏天容易吃生的水果或冷菜,难以消化的食物,以损伤脾胃引起腹泻。食物残渣,味酸为特征,伴有腹胀,便前腹痛及压痛,并缓解后呕吐。腹泻可以单独发生。脾胃治疗,如胃。方药保和丸山楂重用,可以消除所有的食物停滞;神曲辛温,消食健胃;莱菔子感平和,下气消食除胀。三种药物与陈,加强消化功能。食品容易呛,湿,热,为半夏,陈萍罪万,气湿,和胃呕吐;茯苓甘淡,有健脾利湿;连翘味苦、性寒,能散结,而且还明确解决发热辅。各种药物的配伍,保留胃气,热,湿,然后所有的症状都会消失。呕吐次数更加藿香,生姜和胃止痛;腹痛甜,槟榔理气止痛;谢仍感腹胀、白玉兰消胀气[3]。

1.2.1.3观察组采用中药、针灸治疗配合针刺治疗,加固效果的影响。针刺足三里,中脘,天枢,脾俞,上巨虚,阴陵泉,水分和其他要点。针灸曲池湿热腹泻,消化不良,冷的腹泻和呕吐,神厥,甚至与内关,腹胀感和峡湾。用毫针针刺,神阙穴隔姜灸的方法,根据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1~2次/d针灸。此外,儿童应伴随脱水补液纠正脱水适当。

1.3疗效评价

1.3.1疗效标准 两组的效果是1998年国家公布的《腹泻疗效判断补充建议》[4]为疗效判断标准,治愈:5d内的粪便和次治疗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5d大便频率的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5d大便次数及全身症状的治疗,没有更好或更糟。

1.3.2其他观察指标 对两组小儿腹泻的总住院天数、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进行综合评估。

1.3.3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无效1例,有效4例,治愈50例,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无效6例,有效6例,治愈38例,总有效率为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

2.2两组小儿腹泻总住院天数、脱水纠正时间、止泻时间比较。观察组在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及总住院天数上均短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小儿腹泻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根据两项新的针对儿童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多个儿童腹泻,尤其是0~2岁的婴儿更可能有腹泻,在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成熟,被外部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引起腹泻。夏季由于细菌,病毒和其他致病因素多,增加小儿腹泻的风险,所以夏天是小儿腹泻病的发病高峰。在中医,腹泻为"泄泻"的范畴,其原理是小儿脏腑娇嫩,往往因为致病因素,对饮食和脾胃损伤,引起腹泻脾胃虚弱,脾中的主要病变。中医专著《汇编儿科,腹泻综合征》是"由于脾胃腹泻提到,无不为",所以脾脏治疗小儿腹泻的基本原理。最近,治疗小儿腹泻的中医学者的观察[5],如刘勇的《对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5例应用》,张文亭的《63例小儿腹泻消化不良的治疗》,这样的研究也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6]。然而,大多数这些研究在药物治疗方法,如与服药依从性较差的缺点的孩子,药物治疗是困难的,因此作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通过结合中药和针灸两种小儿腹泻辨证论治的中医治疗方法,以达到内外合治,标本的临床疗效。采用经典的处方,这源于婴幼儿腹泻的治疗,并根据临床证候特点改进[7]。从本研究的结果发现,在使用草药和两种疾病的方法和单用西药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治疗,针刺疗法,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小,彻底的治疗优势。作者认为,针灸疗法已联络脏腑,运行气血,抗御病邪的作用,正确的诊断和穴位选择可以发挥出来,促进药物或药物归经,提高中医药的疗效,但也有疗效,副作用低,夏季的腹泻患者的临床治疗,因此,在为了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减少滥用抗生素的滥用,缩短治疗周期,为了治疗,可以考虑使用针灸和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在小儿急性腹泻治疗的许多国家建议补锌。有系统地回顾了锌的治疗价值在急性腹泻、迁延性腹泻2010在印度医学研究基金[8],鼓励发展中国家锌在儿童急性腹泻治疗的基本策略。2010的欧洲对锌的制备营养杂志不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讨论,虽然锌补充剂可能影响儿童的血锌水平,但可以降低儿童腹泻的患病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①锌缺乏会影响刷状缘酶活性,与肠粘膜增生和角化不良。锌离子可减少有害物质在细胞的损伤,保护肠粘膜;②通过降低胃肠激素的分泌,降低小肠上皮细胞磷酸腺苷水平,促进吸收的钠离子和氯离子;③可能是肠道渗透压降低有关,提高肠黏膜酶的功能,加强肠道免疫功能,抑制细菌繁殖和早期清除肠道细菌[9]。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89.

[3]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4.

[4]刘景衍,马俊仙,刘益林,等.腹泻病患儿8 054例次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10(6):423.

[5]林泽军.小儿腹泻病616例流行病学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2):161.

[6]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00.

篇10

[中图分类号] R758.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1(c)-0027-04

To disscuss 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 from Chinese health preservation

JING Xia-min GONG Yu-hu JING Xin JING Ning

Yuncheng XIA Min Special Hospital of Psoriasis in Linyi County of Yuncheng City in Shanxi Province,Linyi 044100,China

[Abstract] Chinese health preservation thinks that deficiency of yang will bring many problems to the body, "a powerful yang enables longevity while yang asthenia can cause premature death",therefore, yang qi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health and longevity.In terms of psoriasis,its primary symptom presents on the skin,the fundamental reason lies in the kidney as well as the body′s original qi.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 should base on the kidney to improve body′s yang qi,and it follows the principle of "reinforce the healthy qi and eliminate the pathogenic factors",clinical treatment up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hould apply the treatment principe of "warm yang and enhance kindey" activate blood and resolve stasis "release the exterior and eliminate spot",thus it will eliminate the root causes.Health preservation is yang qi preservation indeed,maintain yang qi is supporting healthy qi,so-called "there is health qi in vivo,the pathogenic factors have no way to invade the body".therefore, maintaining yang qi can spport health and longevity.

[Key words] Chinese health preservation;Psoriasis;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Deficiency of kidney yang;Reinforce the healthy qi and eliminate the pathogenic factors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是常见的皮肤病,以丘疹、鳞屑、红斑为特点,有慢性复发倾向,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祖国医学称为“白疕”,其病因复杂,目前认为与遗传、感染、代谢、内分泌及免疫等因素有关[1-3],特别是银屑病的心理障碍、精神因素及个性特征对本病的影响受到关注。本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以及社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等有很大关系。本病宜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愈后尽量巩固治疗并做好预防其复发的措施,往往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达到延缓复发的目的。

从中医养生学来讲,所有疾病都由阳气虚弱而引发,都与一元阳气受损有很大关系。只要人体阳气旺盛,就可百病不侵。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阴阳应象大论》篇说阴阳为“生杀之本始”。张景岳注曰:“生杀之道,阴阳而已。阳来则物生,阳去则物死”,也就是说,养护阳气才是养生和治病的真谛,是养生治病之本[2]。

1 银屑病的病因病机

就银屑病而言,历代医家都主张本病属内有血虚燥热,外受风邪,皮肤失血之润所致。《医宗金鉴》亦有“固有风邪克肌肤,亦有血燥难外荣”的论述。近代医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不断深入,结合临床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大致概括为血热论、血燥论、血瘀论和血虚论四大学说[4],此外,还有毒盛学说、阴虚瘀热论等。

也有学者提出银屑病与“阳虚”相关的观点,如孙步云[5]认为:从观察银屑病患者冬病夏愈或冬重夏轻现象,得出银屑病患者“与先天肾精亏损,阴寒毒邪侵肤密切相关”;肖青林等[6]则提出阳虚体质是银屑病的根本病因,认为银屑病发病多由阳气不足、阴气侵凌而致血在脉内凝而不行,形成瘀阻,也就是西医所说的“微循环障碍”,揭示了“阳虚”、“血瘀”是银屑病发病的根本原因。

《黄帝内经》云:“肤疾之所生,为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风挟毒蕴,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气血不畅”,就是说情志失调、饮食不节、风邪侵肤,会导致人体阳虚阴盛,气血运行不畅,这才是银屑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所以,笔者认为银屑病病机基本原理是“肾阳不足、血瘀不通、风邪客表”;病理实质是:“血热是假象,血瘀是本质”[1],这一理论观点符合中医养生理论所揭示的“阳气决定健康和长生,阳虚是造成绝大多数疾病的罪魁祸首”。《素问·生气通天论》篇“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就是说人体的阳气像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如果阳气失去了正常的运作而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人就会生病、减寿或夭折[2]。

2 银屑病的治疗原则

银屑病并非“不治之症”,之所以难治在于人们没有正确掌握该病的治疗法则,多数学者对待疾病只把注意力放在“祛邪”上,而忽略了“扶正”[1],结果导致正气下降,邪毒内侵营血,愈治愈重,故遵循“扶正祛邪”的法则,临床应用“温阳强肾、活血化瘀、解表消斑”的治疗原则进行辨证论治,才能从根本上对银屑病起到治疗作用。

中医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由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以说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虽在于“邪”,但疾病发生的关键在于“正”,由于正气不足,邪气乘虚而入,故而导致疾病的发生。银屑病正是由于肾阳不足、血瘀不通,风邪客表的原因而发病,因此,只有通过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才能促使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达到治愈的目的。笔者在长达30余年的行医过程中探索出“银屑病虽然表现在皮肤上,但其根本原因在于肾,在于机体内元气,治疗银屑病必须从肾治,从提高机体内的元气着手”[7],并依据银屑病“肾阳不足,血瘀不通,风邪客表”的病机原理确立了“温阳强肾,活血化瘀,解表消斑”的治疗原则,在治疗银屑病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2.1 温阳强肾,开启人体自愈大药

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阳强则寿,阳衰则夭”[8],因此,治病养生首先要扶阳,绝大多数的疾病都可以从养护阳气、祛除病邪的角度防治。“温阳强肾”的治疗原则,正是通过提升和恢复自身阳气,开启人体自愈大药,达到抵御病邪、祛病养生的目的。

其实,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具有强大的抵御外邪的能力,那就是自身的一元阳气。《黄帝内经·素问》:“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指的就是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2]。从中医养生学来讲,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培固自身阳气,就是开启人体自愈大药,从而启动人体的自身调控和修复系统,来祛除病邪,恢复健康。那么,什么是人体自身的调控和修复系统呢?

现代经络学研究证实,人体本身存在自和谐、自调控、自调节的一种机制,而启动这一机制,发挥调整、协调、决死生和处百病的作用,正来自于人体的经络系统。经络控制并调节人体生命阴阳气血,具有防御、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功能,它是生命的综合系统,是关乎人体生命健康的关键环节,可以说,经络是人体自身的调控和修复系统。

《灵枢·经脉》篇:“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充分说明了经络调节和维系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当人体阳气虚衰时,最易受寒湿之邪侵袭,而寒湿之邪留滞于脏腑经络,可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从而导致人体自身的调控和修复系统受损,丧失了正常的功能,甚则使病情向深层发展,而笔者提出的温阳强肾旨在通过温补肾阳来提升和恢复机体内一元阳气,从而开启人体自愈大药,调动人体自身调控和修复系统,达到“正盛邪自祛”之目的。

2.2 活血化瘀,恢复气血通畅运行

银屑病的病理实质为“血瘀”,因活血化瘀药具有活血行气,祛瘀生新,畅通脏腑经络的作用,故临床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银屑病。《医林改错》中说:“元气即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也就是说,肾阳虚弱,温煦无力,气滞血瘀。银屑病正是由于阳虚血瘀所致,病久则气血运行不畅,形成脉络瘀阻,而瘀血滞络,又会阻碍阳气升发导致肾阳虚衰,形成恶性循环,这也是银屑病顽固而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

因虚致瘀者,应以扶正为本。只有彻底清除血瘀证之病源,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血瘀证。笔者在临床治疗上一般多用活血助阳、活血理气、活血祛风等方法。①活血助阳法:实验证实,助阳药与活血药同用,不仅能加强血液循环,还有兴奋和强化机体内多系统的功能,也符合《素问调经论》“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之义;②活血理气法:临床应用活血化瘀法常配伍理气之品,理气药与活血药配伍则具有协同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环;③活血祛风法:活血祛风法取“治风先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临床常用于血瘀挟风患者的治疗,特别是出现关节疼痛症状者。当然,临床应用应依据患者血瘀症状的不同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合理配伍药物,才能获得满意疗效[9]。

中医有句话叫“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情志不畅,肝就会受到影响,发生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之征象。七情长期不调,尤其是压抑、苦闷、忧郁,都会加重血瘀倾向,所以,血瘀体质的患者,应特别注重精神的调养,要培养乐观的情绪。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利于血瘀体质的改善。

2.3 解表消斑,开泄腠理消除斑疹

解表消斑即祛除表邪、消除斑疹。解表法是通过发汗,开泄腠理,逐邪外出的一种疗法,又称汗法。解表药具有祛风解表、开泄腠理、宣通气血、祛风活络、升发阳气等作用。通过发散,可以祛除表邪,解除表证[9],从而使邪气从肌表而解,气血得以通畅,阳气得以培固,达到“邪去则正安”之目的。现代研究证明,“汗法”可改善全身和局部的循环功能,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和局部炎症的吸收。

银屑病破坏正常的皮肤新陈代谢功能,从而影响人体的屏障作用,导致机体代谢功能紊乱,使机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热量得不到正常代谢,病情严重的银屑病患者往往会出现燥热、甚至低热不退或高烧症状,故采用“解表消斑”法来治疗银屑病,归属“解表扶正”法。由于寒凉药物易伤人体正气,所以解表法的运用主张“辛温解表”,即通过辛温发散的中药来祛除表邪,扶助正气,进而消除斑疹。真正的用意在于增强机体肌肤的代谢能力和皮肤排泄功能,使机体内的多余热量和内毒素得以外泄,达到祛除病邪,消除皮损的目的。临床上需依照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体质、地域以及四时合理配伍药物剂量,即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地域及四时不同而异,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4 调摄情志,提升药效促进康复

中医学将人的心理活动统称为情志。情志即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调和,疾病不生,七情太过,百病滋生。《黄帝内经》所谓“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素问·举痛论》所说的“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就是这个道理。就银屑病而言,患者遭受情志内伤比较明显,七情太过一般与病程迁延、易反复和久治不愈呈正相关,往往使患者长期处于不良心境,造成疾病更加难治化,因此,银屑病患者更应注重情志的调节与疏导,及时排除不良情感刺激,保持心境平和、心情舒畅、心理健康,才有益于治疗,有益于健康。

情志在现代医学而言,指的就是情绪,故而调摄情志就是“心理治疗”。中医讲,万病皆由心生,正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临床观察证实,银屑病的个性特征、心理障碍和精神因素对银屑病患者的身心危害是相当大的,这也说明了银屑病心理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针对银屑病的治疗而言,不能只依靠药物治疗而忽视心理治疗。倘若患者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再好的药物也难发挥满意的疗效,故在临床合理用药的同时,配合适当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实践证明,实施心理治疗后,多数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通过心理疏导疗法的应急刺激,病情逐渐趋于好转,疗效明显。愈后复发的病例逐年下降,也就是说患者的愈后时间加长了[10],可见,心理治疗对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和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及心理障碍有重要作用,也会很大程度地促进疗效,缩短治疗周期。

3 银屑病的复发及预防

众所周知,银屑病易反复和复发,这也是患者最为头疼和烦心的一件事。临床观察发现,银屑病之所以复发,其原因多与诱发因素有关,如:感冒、咽喉扁桃体发炎、涉水淋雨、外伤、生活不规律、喝酒、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抑郁等。这里的关键在于,患者要弄清楚自身病情易反复或复发的原因是什么,只有消除掉导致病情反复或复发的诱因,才能免受其害,获取长久的健康。

患者应明白,银屑病不是治愈就万事大吉了。中医中药治疗银屑病,要避免急功近利,症消药止。因为银屑病体表症状消失往往并不代表病变痊愈,此时停药,往往会导致复发,为此,要彻底清除病邪,使阳气旺盛,气血流畅,阴阳平衡,一般需要3~6个月巩固用药方可。冬季气温下降,机体由阳转阴,免疫能力开始下降,是银屑病易复发的季节,故久病患者愈后应在前三年的每年入冬前服用1~2个月的药巩固,才能达到不复发或痊愈时间较长的目的[1]。银屑病患者在痊愈后还应做好预防措施,避免上述可能引起复发的诱因,消除这些诱因,才是防治银屑病的有效途径。

4 银屑病患者的养生观

中医治病是对人体进行相应的调节、调理和调整。疾病是由一些身体的不平衡造成的,一旦这些不平衡被调节过来,人体恢复了真正平和的状态,疾病也就没有了,所以,在中医看来,没病的人也可以进行调节,这就是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朱丹溪说:“与其求治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改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所以,养生之道就在于“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而先治”就是“防”,预防疾病发生。

一切中医治疗手段都是调理手段,目的在于使人体恢复平衡,激发人体的自愈功能,而不是说一有病马上就用药把它直接压下去[11]。真正好的中医,不仅是治病的能手,还必须是养生的行家。常言道:“三分治,七分养”。笔者试图用中医养生理论来阐述日常生活中一些养生保健的方法,以促进机体阴阳趋于整体平衡,避免银屑病的反复或复发,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4.1 精神养生

养生之道在于养神。《黄帝内经》说道只有形与神俱方能尽其天年。《庄子》提到“抱神以静,形将自正”、“无劳汝形,无劳汝精,乃可以长生”,而《医钞类编》中也提到“养生在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这些都体现了养神能使神健外更能使形全,这样形神共同得到健全,达到形与神俱的效果。精神养生,就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高度统一,从而使阳气得固,阴阳平衡,达到祛病养生、健康长寿的目的。

实际上,中医讲的“阳气”,就是指人的思想、人的精神。精神最容易消耗人的阳气,故养生之道重在调养精神。笔者通过多年临床研究证实,精神因素是银屑病发作或加重的重要诱因之一[12]。银屑病患者的性格特征与精神因素往往影响其治疗与预后,所以,银屑病患者不要有太多的想法和欲望,应清除贪欲,知足常乐,同时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要懂得排泄自身的郁闷等负面情绪。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使自己的心态平和、乐观、开朗、豁达,从而达到祛除病邪、健康长寿之目的。

4.2 睡眠养生

睡眠养生具体是指通过充足、高效睡眠达到保养性命,补气养精调神,防衰的目的,因此,通过一定睡眠养生的方法,能达到养神、促进气化、生精的目的,这对人类提高生存质量、抗病防衰、延年益寿具有重要意义。

历代养生家对睡眠养生都非常重视。《内经》早有记载:“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能”者,能量也。人之目视、足步、掌握、指摄等生命活动的能量,都是通过睡眠源源不断地积蓄起来,通过肝的作用不断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清代养生家李渔《笠翁文集》中所云:“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道出了睡眠养生的重要性。

人的一生,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足见睡眠对于人的重要性,所以,银屑病患者更应该充分利用1/3的时间,为生命积蓄能量,首先是改善睡眠环境,居室装修要环保,床品以天然舒适为佳,打造一个优质的睡眠环境,提高睡眠质量;其次,应顺其自然,跟着太阳走,天醒我醒,天睡我睡。遵从“子午觉”为养生妙道。午时(11~13点)休息30 min为宜;晚上最迟10点前入睡,这样才能保证子时沉睡,并易使人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以助人体自动调频,接收大自然的信号,接受天地之气,保证阳气被滋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3 饮食养生

饮食养生,中医又称之为“食养”或“食疗”,就是通过调整饮食,合理地摄取食物,以营养机体,达到辅助治疗、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养生目的。食补能起到药物所无法起到的作用,俗话说的“药补不如食补”就是这个道理。食补就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平衡机体营养,来补养脏腑功能,促进疾病康复和身体健康。

银屑病在临床上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皮损病变部位周而复始的脱落皮屑,人体中的微量元素随之丢失。如果不从饮食方面给予足够的补充,久之就会造成机体微量元素失调、脏腑功能衰竭,引起其他合并症,从而使银屑病治疗更加困难[13],可见,饮食养生对银屑病患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中医治疗皮肤病往往需要很严格的忌口,银屑病当然不能例外。中医界有学者认为银屑病存在“血热”征象,治疗上多以“清热凉血”为法度,主张忌食所有的辛辣类蔬菜及鱼虾肉类等发物,原因是此类发物食用后会助长血热,加重病情。笔者认为,一概而论的严格忌口,不但不能减轻病情,反而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这是因为,辣椒、葱、蒜、香菜等辛辣类蔬菜,除了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就是促进机体汗腺的分泌,及时排泄体内的有害致病物质[13],取“病在肌肤,汗而发之”之理。而鱼虾类食物含有特殊的氨基酸及蛋白类物质,这些物质是维持机体运动不可缺少的元素,所以,在临床上告诉患者除酒和羊肉外,其他大可不必忌口,而应合理调配饮食结构,多方面摄取和补充营养,才有利于促进皮损消退,同时还打消了患者忌口的思想顾虑,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但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由于患者机体差异的缘故,个别患者食用辛辣蔬菜类和鱼虾类中的某种食物后,会出现病情加重现象,故应相应忌口,此外,暴饮暴食是饮食养生的大忌,银屑病患者更应避免。血脂较高的患者应低脂饮食,多食蔬菜果类。

4.4 四季养生

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四季养生,《黄帝内经》明确提出“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养生要求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原则。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14],这顺从了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从而使人体阴阳气血调和,精神内守,方可达到防病抗衰之目的。

银屑病冬重夏轻的特点,与四时阳气的盛衰关系密切,表现为阳强则轻,阳衰则重。夏天是阳气最旺的时候,那么阳虚的人在夏天注意养阳性,当然比冬天效果好[15],所以,银屑病患者应注重夏季的保养,少吃生冷特别是冰镇食品,尽量不要吹空调,以免阳气受损,不利疾病的恢复。反过来,冬天是阴气最浓之时,故银屑病患者应做好保暖措施,避免风寒侵袭,还应注意节制,固护阳气,才有利于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可见利用四时阴阳变化养生,对银屑病治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季养生的目的就在于保持阳气的充沛,人体阳气充沛,则生机活泼,精神焕发,就能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总之,治病也好,养生也好,最重要的是找到并解除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才会有的放矢地运用养生和祛病的方式方法,避开不良的生活环境,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做到凡事有度,防患于未然,这才是养生治病的大智慧,才能让我们少生病,甚至不生病,收获健康和长寿。

[参考文献]

[1] 荆夏敏.银屑病理论与实践[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6.

[2] 武国忠.养生就是养阳气[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28-51.

[3] 荆夏敏,吴刚,荆宁.银屑病的中医药疗法优势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8):157-158.

[4] 李桃花.银屑病中医证候及辨证论治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11.

[5] 孙步云.中医药治疗银屑病226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1995,36(2):99.

[6] 肖青林,常开齐,司本辉,等.银肤欣系列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J].天津中医,2000,17(2):20-22.

[7] 吴刚,张江辉,赵俊萍.温阳强肾活血化瘀治疗银屑病的经验[J].山西医药杂志,2008,37(7):648-649.

[8] 武国忠.黄帝内经使用手册[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3-5.

[9] 巩玉虎,荆欣.“扶正祛邪”法则辨证论治银屑病临床浅析[J].健康之路,2013,12(4):281-282.

[10] 荆夏敏,巩玉虎.银屑病的个性特征、心理障碍和精神因素及其心理治疗[J].心理医生杂志,2012,3(1):1-2.

[11] 武国忠.黄帝内经使用手册2[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64.

[12] 北京医学院.医学心理学[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4:102.

[13] 荆夏敏.银屑病患者的饮食观[N].光明日报,2000-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