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教学实录模板(10篇)

时间:2024-03-04 17:24:4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课堂教学教学实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课堂教学教学实录

篇1

师:大家是否还记得王安石描写江南春色的千古名句?

生:记得,(兴奋)齐诵“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一个“绿”字,写活了春到江南绿满江南的绮丽景象。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虽然在秋天到江南,也描绘了一幅“奇异的醉人的”绿的图画,令人陶醉。今天,咱们就一块去领略一番。

现在,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浏览课文,从中找出一个最能概括全文内容,表现作者感情的句子。

生甲: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生乙: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师:由此可见,梅雨潭的绿是课文描写的重点。那么,究竟梅雨潭怎样的绿使作者感到“惊诧”呢?请你从第三段中找出两个词加以说明。

生:(浏览课文后)奇异、醉人。

师:“奇异”和“醉人”正是文章内容的重心,可是,你看,作者在描写梅雨潭的绿之前还写了什么?请你快速阅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生:梅雨瀑。

师:既然主要写潭水的“奇异”“醉人”,那么,为什么还要写梅雨瀑呢?请你再一次浏览第二自然段,抓住其中的关键语句作答。

生:(浏览课文后答)“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一句,交代了梅雨潭名字的由来。

师:其实,不光交代了名字的由来,作者也描绘了瀑布的美,请大家朗读“那瀑布从上面冲下”到“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生:朗读课文。

师:梅雨瀑虽然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却如小家碧玉般的可爱,可人。由此看来,作者写梅雨瀑还有另外一个目的,请你从第三段的前半部分找出一个句子来说明。

生: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经没有瀑布了……

师:为什么找这一句?

生:以瀑布的美衬托潭的美。瀑美,令人诧异;潭美,更令人惊诧,突出绿的“奇异”“醉人”。(鼓掌)

师:这位同学的概括很准确,表达很精练。这样,我们把这篇课文的中心和思路浓缩成一个句子,那就是……?

生:我惊诧于梅雨瀑下梅雨潭的“奇异”“醉人”的绿了。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对“奇异”“醉人”的绿展开描写的。请同学们朗读第三自然段的开头到“但你却看不透她”,要求边读边划出以下词句:

1.从亭边下到潭边,使用了哪些精彩的动词?

2.从整体上描写潭水的一个句子。

3.具体描绘水波、水色、水质的比喻句。

生:读,划。

师:好,哪位同学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甲:“招引”、“追捉”、“揪”、“攀”。

生乙:还有“探身”和“鞠躬”。

师:我们把“招引”“追捉”换成“吸引”“追逐”,好不好?

生(又是刚才的那位同学):不好。“招引”我们,“追逐”她,都把潭水拟人化了,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真的像一位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令人喜爱;“吸引”而不招手;“追逐”而不“捉”,缺少灵气。(掌声如潮)

师:这位同学的语言真是很精彩,让我们再次为他鼓掌。好了,这开头几句的内容,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追”。那后边的几个动词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情态?

生:作者小心翼翼地探寻绿,急切见到的渴望之情溢于言外。

师:从整体上描绘潭水的一句是……?

生: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

师:很准确。作者初到潭边有什么感受?

生甲: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

生乙:“我想张开双臂抱住她……”

师:为什么说是“妄想”?“远”作何解?

生:幽深。

师:理解准确。我们看第三个问题,老师提示,大家齐读。

生:齐读“她松松的皱缬着……她滑滑的明亮着……她又不杂些儿尘滓……”

师:现在,把书合上。看着屏幕上的提示,老师说本体,同学们说喻体,能说准吗?

投影:她松松的皱缬着,……

她滑滑的明亮着,……

她又不杂些儿尘滓,……

师:(师生齐诵后)你能把这几句背下来吗?看谁背得快!

生:大声诵读(情绪激昂)

师:谁来试试?

生:(争先恐后)

师:咱们一块再齐背一遍。

师:现在请大家根据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想象一下,说说潭水的绿具体美在哪些方面?请注意打比方的三个角度。

生:轻柔、明亮、柔嫩、温润、清纯。

师:后两个方面概括得好,第一个方面不够味,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好的比喻句不仅能绘其形,还要能传其神,一两个词语可能概括不尽比喻句描绘出来的事物的神韵,这就需要我们从句外去体味。作者为什么不说“像少女的裙幅”呢?

多媒体放映:一、《小城旧事》中英子在皇城根跑跳的画面。

二、《茜茜公主》中,女主人公身穿深绿色长裙静坐的画面。

师:请大家把和少女的性格气质比较一下,然后用“少女…………”的对句回答,说说她们的不同。

生甲:少女天真活泼,温柔沉静

生乙:少女的裙子短,的裙幅长,所以要“拖”。

……

师:大家的想象很丰富,由此可见“像拖着的裙幅”一句,除了描绘了潭水波纹“轻柔”的形态之外,还蕴涵着一种特有的丰腴醇厚的神韵,甚至可以说,这“汪汪一碧”的“满是奇异的绿”的梅雨潭,幽深的仿佛就是温柔娴静的那双含情脉脉的眼睛。

师:现在,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再加入一些想象,我们一起再次领悟朱自清先生曼妙飘逸的文笔和细腻温婉的情怀。

师生共同低声悟读这一精彩的文段。

师:此时,作者已沉醉在眼前“绿”的美色中了。现在请大家默读“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到段尾,思考并讨论:(投影)

1.作者由梅雨潭的绿产生了哪些丰富的联想?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奇异”“醉人”的绿引发了作者哪些神奇的遐想?具体表现为哪些可爱的形象?

3.找出具有强烈感彩的句子,结合上下文人称的变化,谈谈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发展的?

生:默读课文后,分组讨论,准备发言。

师:好了,第一个问题,谁先说?

生:联想到北京的绿杨,杭州的绿壁,西湖的波,秦淮河的波。目的是要表现梅雨潭的“绿”浓淡相宜,明暗适度,恰到好处。(掌声)

师:这使我们不由想起了苏轼描写西湖的诗,是哪一首?名句是什么?一起说。

生: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齐诵“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西湖如西施般美,可是比起梅雨潭来却逊色不少,这种写法叫……?

生:衬托,以美衬美。

师:第二个问题。

生:可爱的形象有、盲妹、小姑娘。

师:作者对这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特别钟爱,是怎样描写的?看哪位同学读得好?自己先准备一下。

生:读“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诵读,从语气、感情、节奏等方面不断加以矫正。

师:作者为什么这么钟爱这位十二三岁如女儿般的小姑娘呢?

生:因为小姑娘的身上凝聚了“绿”所蕴含的青春与活力。

师:是的,“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这一艺术形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人物形象,而是绿的精灵,美的化身,是美神!

生:齐读“那醉人的绿呀!……好么?”

师:第三个问题呢?请注意一个关键句。

生:人称的变化是由“她”到“你”,感情的发展是由“赞叹”到“挚爱”。关键句子是:“可爱的,我将什么比拟你呢?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

师:这位同学能抓住上下文的联系,仔细揣摩,表达也非常简洁,让我们为她鼓掌。(掌声)现在我们再看开头句,能否将“惊诧”换成“惊讶”?

生:不能换,“惊讶”太轻了。

师:此时单是“惊诧”也轻了,而是……?

生:不禁惊诧!

师:这里“不禁惊诧”的内容恐怕已不再只是绿的色彩、绿的情状了,而是一种只可意会的东西……?

生:是绿的神韵,即青春的活力,蓬勃的生机。

师:板书学生的话:“青春的活力,蓬勃的生机。”

师:请同学们随着音乐的旋律,跟着录音,轻声地诵读课文,回味作者的温情和优美的语言。

篇2

教学目标: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教学重难点:

认识左右的相对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教学准备:

学生:铅笔、橡皮、尺子、铅笔盒。

教师:小动物头像、拼音字母、路线图。

学情分析:

这是小学数学第二节有关“空间与几何”内容的课,学生在第一节已经初步认识了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学生在入学前,已有了上、下、前、后、左、右的生活经验与感知,本节课要求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上、下、前、后,请同学们指一指你的上、下、前、后。师指着左、右这两个方向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两个叫什么吗?(同学会说出左右),好,我们今天就学习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设计思路

通过复习上、下、前、后,用旧知引入新知,从学生的直接经验出发,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

1.从左手、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用双手做很多事,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想一想,我们写作业的时候,左手和右手各做什么?

生:左手压住本子,右手拿铅笔写字。

师:我们吃饭的时候,左手和右手是怎么分工的呢?

生:用左手端饭碗,右手拿筷子。

师:左手、右手还能一起做哪些事呢?

生:看书的时候,左手翻页,右手拖住书。

师:同学们再看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谁来说一说?

生1:左耳朵、右耳朵。

生2:左眼睛、右眼睛。

生3:左腿和右腿。

……

师:我们把写字那只手叫右手,敬礼、握手等都用右手。右手那侧称作右侧,不能写字那只手称左手,左手那侧称为左侧。

设计思路

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左、右奠定基础。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使学生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教学时,学生常常因左、右手配合做事而较难分开体会,教师通过引导想左、右手的分工,使学生对左、右有了初步感知。

2.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左手捂住右眼,右手捂住左眼。

设计思路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充分体验自身的左和右,通过游戏的形式,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会用左和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1)摆一摆

师:下面,我们就来活动一下自己的双手,动手摆摆学具。(按顺序摆放好“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

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

生:摆在最左边的是铅笔。

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生:摆在最右边的是铅笔盒。

(2)数一数

师:(点着学具)从左边数一数。(师观察学生是怎么数的)

师:一共有几个学具?

生:一共有4个学具。

师:再从右边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学具?

生:也是4个学具。

师:我们数数的时候,无论从左数还是从右数,总数是相同的。

师:从左边数橡皮是第几个?

生:橡皮是第二个。

师:从右边数橡皮是第几个?

生:橡皮是第三个。

……

(3)说一说

①说一说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要求同桌合作,一个说给另一个听)

②老师站在同学中间,问:我的左面是谁?

(生只回答和老师最近的那个)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老师的左面所有同学,都该是左面的。

(师:对,这一排的都是老师左面的同学)

师:(指一个右上角的同学)她在老师什么位置,你们知道吗?

生有疑惑。回答不出。

师:(指着右上角)这个既在前面,又在右面的位置,叫做右前方,也称右上角。

师:(指着右下角问)那这个位置叫什么?

生:(齐答)右下角。

师:指着左上角,左下角问学生……

师口令:把铅笔盒推在左上角,右上角等……

(4)做一做

师:体育课上,老师经常让我们向左转、向右转,你们是怎么做的?师先示范,学生观察怎么迈脚。

生起立向左转,向右转……

师让学生面向不同的方向,指出左右,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设计思路

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做一做,把操作、观察与语言表达紧密结合。掌握以“?”作标准来确定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面对的方向不同,左右位置就不同。摆学具,利用环境与工具资源,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运用拼音字母课程资源和左右转,建立学科之间的整合。

4.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师:(举出左手)我举的是哪个手?

生有的说左手,有的说右手。

师:要想知道是哪只手,我转过去和你们面对同一个方向就知道了。

师:(举出右手)你们举出哪个手才和老师举的是同一个手?

生举得正好和老师相反。

(因为我们是面对面,左右正好相反)

师:(面对学生)老师的左面是谁?

生能从老师角度出发,找老师的左面,而不是他们的左面。

师出示小动物头像,生回答小熊猫的左面是谁。

生能从熊猫角度思考,说出它的左面有小兔和狮子。

(我们面对面的时候,因为前后的方向相反,左右的方向也相反。)

设计思路

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巧妙地用设疑的手法让学生们判断教师举的是不是右手,一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思考;再让学生举起右手与教师对照,让学生去体验、感悟其中的奥秘;最后通过教师的转身验证让学生明白:面对面地站着,因方向不同,左右也就不同。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师生的积极参与、交往与互动,做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从空间到平面,逐步建立空间观念,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5.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师:小明看见楼道上写着“右侧通行”的标语,产生了疑问,那左侧留着做什么?上下楼梯都靠右面走,不是撞架了吗?谁能帮助小明解决?

生:因为上下方向不同,左右也不同,不会撞到,正好错开。

师让两个学生到讲台前模拟右侧通行。

师: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靠右走,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不可以在楼道上拥挤,大声喧哗。

巩固性游戏

1.师口令,学生拿橡皮模仿汽车,听口令左转或右转。

2.同桌互动:一个人说,一个人做。

拓展性问题

1.公共汽车的车门在哪面?你们知道为什么在右面吗?

2.我们一些同学每天坐小轿车,说一说,方向盘在哪面?

3.轿车前面有两个灯,一个是左转向灯,一个是右转向灯。(师出示左转标志和右转标志),生活中这样的标志,你在哪见过?

探索性问题

1.出示小华家路线图,说一说怎么走可以到小华家?

2.我们走近福兴小学的大门,向什么方向走,到大厅,再向什么方向走上楼梯?再向什么方向到教室?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思考,再全班交流)

作业及其反馈

通过练习,多数学生能理解左右的相对性。能应用左右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少数学生不能快速分辨左右。

设计思路

为学生创设探索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得到真正体现。设计有梯度的内容,让每个孩子都学到基本的知识。知识的拓展和探索,使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把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说课与反思

教学目标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重难点:认识左右的相对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这是一节空间与几何初步知识的课。在学生会辨认前后、上下的基础上来辨认左右。在教学设计中,紧紧依据课标,通过数学游戏,使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按照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的结果目标来设计。内容设计层层深入,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利用学生现有的资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有趣的事物中选取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确定左右有两个标准,第一以看图人的左右为标准,另一个以图上人的左右为标准,我们看图上人是镜像关系,正好与我们实际相反,这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也是难以区分的问题,是本节的难点,教师从空间到平面的引导,符合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教师设计了一些有拓展性和探索性的习题,使内容具有一定的弹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符合新课标要求。

1.明确目标,游戏强化。

篇3

【作者简介】刘金玉,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江苏泰兴,225400)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对象。

一、课堂开启,进入角色

预备铃时,教师面带微笑地在教室门口静等,并巡看着学生;上课铃响后,教师踏着铃声走进课堂,环视四周,后充满激情地问好。

在师生问好过程中,如果发现少数学生不能严肃认真地做好此事,则需要提醒,有时,甚至要批评,以确保课堂的严肃性。

【教学意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纪律从起立开始,情感从问好开始。如此开启课堂,师生就能进入各自应有的角色,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落实好各自的角色。

二、进行学习,明确方向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道来学习中国台湾省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所写的一首诗――乡愁。大家一齐将题目读两遍,要读出感情。

学生读题目。

师:“乡愁”两个字,大家都认识。但读得没感情,这不怪大家。因为我们不了解文章的内容,毕竟我们是刚刚才拿到《乡愁》这篇文章。等学了之后,就自然能读出感情出来了。

师:同学们,每一节课都有学习目标。今天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自读、思考、品味、研讨,能够正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正确理解诗歌特色,把握诗歌情感。

【教学意图】导入新课,需要创设情境。这种创设不是人为的,而是自发的,不是教师通过语言或图画来展示,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课堂学习的氛围来创造,通过自己对文本的学习来创造,所以,语文教学从开启宜“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把创设情境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创设情境。课堂学习是要有任务、有目标的。这种目标应该从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要求、学生现实状况出发,综合考虑。这种目标,必须是显性的,而不是隐性的,即不是只有教师自己知道,而学生不知的假目标。

三、走近诗歌,初次诵背

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一次学习。请全体起立!抓紧时间背诵全诗,三分钟后检查。

学生读背……

师:时间到。会背诵的同学举手,不会背诵的同学站起来……很好,都坐下去了,说明都会背了,下面请一位同学背诵。

学生背诵。

师:请你将“后来”这节再背一遍。

学生背诵。

师:哪位同学知道哪里读错了?

生:后来呵(hè)。

师:后来呵(hè),是吗?带字典了吗?

生:没有。

师:语文课不用字典、词典就不是语文课。但今天因为换了地方上课大家没带字典,所以老师就暂时充当字典。这个字一般有两个音,一个音是hē,一个音念唬没有hè音,当它念hē的时候,是呵斥,呵护;当它在句首,表语气的时候,请注意念唬不过,有ā惊叹,á追问,ǎ惊疑,à明白、赞叹这四种读音。在句末,一般念轻声唬文中念什么?

生:后来呵(唬。

师:也有点别扭。呵(唬,会与前面字的韵母或韵尾进行连读。如果前面是弧e、i、o、ü,念“呀”;如果前面是u、o、ou,念“哇”;如果前面是n,念“哪”;如果前面是ng,念“ng弧薄:罄础lái”,把后来的挥搿i”连起来,连读成“后来呀,后来呀”,预备读!

生:后来呀。

师:对,后来呀。

生:后来呀。

【教学意图】语文课从学生的读书开始。而诗歌则应该从学生的背书开始。通过诵读、诵背,一方面发现读书中的问题,可以有的放矢进行解决;另一方面,学生已经自我走进诗歌,自我理解诗歌,而不是教师在讲解诗歌,每一个学生对文本都有自我的初步的理解――不管是正确的、错误的,还是不全面的,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理解与认知,这样,“我在场”“现场感”就凸显了出来。

四、走进诗歌,把握内涵

师:下面我们来剖析本文究竟写了什么。看自学指导(2)――请同学们再读诗歌,并对诗歌进行品析:①请各用四个字概括每节诗歌所表达的内容。②全诗所表达的主要感情是什么?试用自己品析、理解出的诗歌情感来朗诵诗歌,比谁能朗读出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四分钟后检查。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师:四分钟到了,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读诗。

学生读诗。

师:你自我感觉如何?

生:还行。

师:你对她朗读有何评价?

生:挺有感情的。

师:这位同学确实读得不错。那请你再说说这四节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用四个字概括。

生:分别写了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痛、分离之苦。

师:很好。同学们,乡愁是怎样的情感?不就是对故乡的情、爱、痛、苦吗?那么这几种感情里面,你们以为哪一种感情是最主要的呢?

学生回答混乱。教师让学生同桌进行讨论。

师:好,这位同学,请你到前面来讲讲。

生: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第四段。因为第四段说的是分离之苦,台湾与大陆海峡分离。还有题目是“乡愁”,“乡”的意思是故乡,就是台湾与故乡分离的痛苦。这几种情感是随时间推移、年龄增长写的,应该是越来越深刻,越来越重要。是由自己的小故乡到祖国这个大故乡的。

师:这位同学分析到位。第一,以它在诗歌最后,卒彰显志。第二,前面还讲了小的“家”,后面才是大的“家”即国家。以小家铺垫、衬托对大家的情感。

师:台湾和大陆,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什么状况,你们知道吗?

生:来往较少。

师:对,本是一家,一体,但却由于人为的因素不能常来常往,这是多么悲苦的事!这种乡愁是更大意义的乡愁。

师:下面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再将这首诗读一遍,读出这种哀愁,把这种分离之痛和迫切地希望祖国统一之情也读出来。开始,读慢一点,自读开始。

学生轻声读……

师:好,全体起立!齐读。

学生齐读《乡愁》。

师:这次读得应该是进步多了吧?

学生纷纷点头。

师:请坐,我们还能不能读得更好呢?大家看一段文字。

教师用投影出示写作背景。

师:诗人写作此诗时多大?

生:43岁。

师:已经多少年没有回过大陆了?

生:21年。

师:余光中先生说,我写《乡愁》仅花了20分钟,所以情感完全在这个字面流露出来,写完这首诗之后,余光中先生也是热泪盈眶,沉吟了很久。所以我们读的时候用什么样的感情去读啊?

生:哀愁的。

【教学意图】学生向课文学什么?学两点,一是内容,二是形式。内容包括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形式包括怎样表达。所有课文的学习都应如此。故学生学诗歌一是学诗歌内容,二是学诗歌表达。在学习内容时,仍把诗歌的学习权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感知与理解,在这基础之上,再进行研究与合作,达到问题的真解决与真应用。在理解诗歌主旨时,不必都讲所谓的“知人论世”,如果学生理解了,则根本就不必。

五、走进诗歌,体会特色

师:同学们,我们读诗还要搞清楚诗人是如何表达思想的。下面请大家继续品析诗歌,你认为诗歌用哪些方法表达这种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的,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剖析,三分钟之后发言。开始!

学生自学、思考,教师巡视。

师:时间到了,谁来回答?

生:用比喻修辞,将乡愁比作一枚小小的邮票。将乡愁比做一张船票,比作一方坟墓、一湾海峡。

师:作者将乡愁寄托在具体形象的物体上,诗歌中这些具体形象寄托了诗人主观情感的物体叫做什么呢?请记住两个字,叫意象,诗歌中的意象很重要。今天老师不具体讲,你们课后可以查资料,了解什么是意象。

生:整首诗用了排比的手法。每一小分段的最后两句,都是说“在这头”“在那头”,然后呢,整篇文章最后两小句,形式相同,根据这个手法,可以判断为排比。

师:用排比的手法,其他同学是不是也注意到了?在诗歌中,句法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吟唱,抒感,渲染氛围,增强音乐性,这叫重章叠句,这是诗歌表情达意的一种手法。还有吗?

生:对比。首先乡愁抒发了诗人想回故乡的这个情感,而这个“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描写,都是不起眼的,所以这是一处对比,浓浓的乡愁用这些微小的东西进行对比。

师:很好,不错,对比的手法,最能突出诗人的情感。还有吗?

生:叠词。诗中用“小小的、浅浅的、矮矮的、浅浅的”这些叠词表达他的思乡爱国之情。

教师:很好。本诗中多处运用叠词,可以使描绘的景物或者人更加形象,可以使表达的情感更充沛,可以使诗歌读起来更加音律和谐,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巧妙运用叠词。

【教学意图】在整体感知、感受、感悟诗歌内涵的基础之上,下一步就是深入研析诗歌,作用一是更深彻地理解诗歌内涵,二是学习诗歌的表达方法与个性化的语言,从而为积累写作知识奠定基础。故,在“品味内涵”之上,进行“特色体会”。这种体会,更应该是放手的。所以,放手是体会诗歌特色的关键。

六、走出诗歌,再次诵背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自读、思考、品味、研讨,终于实现了我们的目标。下面请同学们全体起立,在正确把握诗歌情感和理解诗歌特色的基础上,再品味、赏析诗歌。两分钟后,比一比谁更富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学生起立,自由感情朗读。

师:好,我们齐诵一下!

学生齐诵。

师:好,请坐!同学们齐诵时,可能顾及别人的语速、看法,还没有忘记自我,所以,情感表达不充分。诵诗,必须与诗融入,必须做到忘我。你们想不想也听听老师来朗读一下?

教师朗诵。

师:同学们,其实老师朗诵也不是很到位的。下面,我们来欣赏余光中本人的朗诵,好吗?

教师播放余光中先生朗诵的《乡愁》。

师:好,余先生跟我这位刘先生读的还不一样,是不是啊?为什么呢?他朗诵此诗时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当时写这首诗时是40多岁,我现在40多岁,所以对诗人的心境只能说是多少还有一些感受,但是大家还没这样的生活阅历,所以体会感情不会很深刻,我们只能靠想象。当我们想象自己真正处于那种环境之下,思乡爱国之情就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来,所以我们要学会想象,全体起立!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余光中先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诵《乡愁》,余光中先生们,准备好了吗?预备齐!

师生齐读《乡愁》。

【教学意图】诗歌教学由“读”开启,由“读”落幕。初读诗歌,自然感情不到位,因为还未能真正彻底地理解诗歌;二读诗歌,这种读转变为一种心读,是在研读、品读、赏读诗歌了,这时的读,不仅是一个人的读,而可能是多人甚至是全班的读,在个人研读、品读、赏读和集体研读、品读、赏读的共同作用下,自然对诗歌有了深层次地理解与把握了,“品味”二字也就落到了实处;之后还要更进一层,那就是回归“诵读”,但此时的“诵读”已绝非开始之“诵读”,已经是主题的深化、感情的升华了。这是水到渠成,渐入佳境了。如此,诗歌学习的预期目标也就在自然而然中达到了。

七、课堂落幕,退出角色

篇4

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效果。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和建立幼儿的艺术审美感受能力、情感体验和创造美、表现美的意识与能力。在以人文主题为主线,知识技能为隐线的艺术教育活动中,要培养儿童的尊重、关怀、合作、交流、反思、探索的品格,从而奠定塑造儿童完满人格的基础。因此,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全面综合的艺术底蕴,更应该具备人文精神和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担当起这个重任。

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应该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注重培养和发展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多种能力和幼儿在参与艺术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以下是一位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生进行的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课堂教学实录与作者的评价。

教师说课:今天,我上的是一节小班的美术活动《洗照片》。我的教学目标是:

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尝试用简练的语言,对玩具进行简单的描述。

2、鼓励幼儿通过大胆的尝试,掌握初步的涂刷方法,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和绘画成功的喜悦。希望各位老师课后给予指导和批评。

从现场摆放的教具(活动场地展台上摆有毛绒动物玩具若干,已用白色油画棒画好玩具造型的白色卡纸,小方桌、各色颜料、水粉笔等物品)和教师规范、条理的说课情况看,该教师实施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是正确的。教学活动目标明确,活动教具准备充分,语言逻辑叙述清晰,运用了“让孩子、尝试、鼓励、体验”等词汇,表现出了她乐业敬业的人生倾向和热爱艺术、尊重幼儿的人生态度。具备了幼儿艺术教师的基本素质。

老师:(教师带领小朋友按顺序进入教室的行进中)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这么多的客人,小朋友们!和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吧!

小朋友们:老师好!阿姨好!叔叔好!(纷纷打招呼并挥手示意)

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往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被教育对象,“和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吧!”一句话,产生的教育效果是深远的,既培养教育了幼儿懂礼貌、真诚自然和与人交往的沟通能力,又培养和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幼儿教师的言传身教,势必会培养出更高素质、更为优秀的下一代,文明呼唤、社会需要这样高素质的老师。

活动一:引导观看玩具展览

老师:(在安排好小朋友们入座后)今天刘老师要告诉小朋友一个好消息,我们幼儿园正在进行玩具展览,小朋友想不想去看一看呀?

小朋友:(稍作停顿在想)想去!

老师:好!让我们排成一个小火车去看玩具展览吧。(老师把小朋友们引领到玩具展台前)啊!看这么多的玩具宝宝,我们跟玩具宝宝问个好吧!

小朋友:(争先上前观看并打招呼)玩具宝宝好!

教师赋有想象力、创造力和稚气的语言,能够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新鲜感和探索的愿望。“让我们排成一个小火车去看玩具展览吧”,把一个普通的队形说成是“小火车”,“向玩具宝宝问好!”等话语,再次体现了教师的职业教育素养,教师能站在幼儿的角度看问题,蹲下来说话,以接纳、允许、欣赏、分享幼儿的观点、看法和表现手法,更能激发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热情。同时进一步体现出了其理解幼儿、尊重幼儿的教育理念。

活动二: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小朋友们看一看,你们喜欢的是哪一个玩具宝宝?

小朋友:喜洋洋、天线宝宝、小狗、小熊等……(老师分别回应小朋友的回答)

老师:好!让我们用眼睛去仔细看一看,最喜欢哪一个。也听听其它小朋友喜欢哪一个。(引领小朋友们就坐后。小朋友逐个举手发言说出自已最喜欢的玩具,老师一一拿玩具回应孩子们的发言。引导幼儿说出喜欢玩具的理由以及玩具的颜色、形状、特征等。有个别小朋友举手,教师没有顾及到也没有及时回应。)

此时初步实现了本次艺术活动的第1个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尝试用简练的语言,对玩具进行简单的描述。活动环节环环相扣、导引自然、过渡顺利,说明该教师组织艺术活动的条理清晰,方法得当。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在儿童艺术活动中的教师应该尊重、关怀、接纳、欣赏每个孩子,关注儿童在艺术活动中的每一个表情和反应,倾听他们的点滴想法和感受,察觉他们的困难、问题和需要,适时给与必要的帮助,让每个孩子的能力在活动中得以发展。活动中有个别小朋友举手发言刘教师没有看到,有的小朋友说话也没有及时回应,今后应该注意。

活动三:给玩具拍照——巩固认识玩具的外形特征

老师:玩具展览完以后,玩具宝宝就要回家了,也要被带走了,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些玩具宝宝留下来,随时能看见它呢?(讨论)现在就让我们做一个小小摄影师,把最喜欢的玩具拍下来,然后把照片洗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随时看见它们了。

老师:(老师领小朋友再次来到玩具展览台前,小朋友们纷纷做出照相的体态动作)小小摄影师们!赶快给你喜欢的玩具照相吧!(小朋友们纷纷做照相体态,并模仿照相机按快门时发出的“咔嚓、咔嚓”的声音)

活动四:动手能力培养——洗照片并感受油水分离画的乐趣

老师:小摄影师们都照好了吧,我也照好了我喜欢的照片。你们想知道我照了什么吗?

小朋友:不知道!

老师:让我把照片洗出来给你们看吧。(老师把小朋友领回座位,拉过一面贴有白色相纸的黑板,并拿起颜料盘和刷笔,带领小朋友学习感受油水分离画显现过程的乐趣。老师一边做一边讲握笔的方法,沾颜料的方法,并从左向右至上而下一笔一笔将颜色均匀地涂在白色相纸上。每涂一部分会显现出熊猫的部分肢体,整张相纸被涂满水粉颜料后,出现了熊猫在竹林里吃竹子的画面。)

小朋友:耳朵、头、熊猫、竹子(小朋友们惊讶地发现,从色彩鲜艳的颜料中一步步显露出事先用油画棒画好的玩具宝宝熊猫图案,并跃跃欲试)

老师:小朋友们想不想把自己的相片洗出来?

小朋友们思考:(齐呼)想!

(此时,老师领小朋友来到已摆好颜料、刷子和相纸的矮方桌前,让小朋友们用刷子沾上不同的颜料,往白色的相纸上涂,开始洗自己的相片,老师做巡回指导)

老师:(巡回期间不断地表扬、鼓励):佳佳小朋友真棒!

(小朋友的相片很快洗出来了,交给老师贴在黑板上展示。)

教师用温和、朴实、充满稚气的语言,耐心引导幼儿在观看教师涂刷颜料步骤中学习涂刷方法,实现了活动目标2:鼓励幼儿通过大胆的尝试,掌握初步的涂刷方法,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和绘画成功的喜悦。特别让小朋友惊讶的是老师的绘画技巧,当形象逼真的熊猫吃竹子的画面出现在幼儿面前,幼儿的观察力、发现美的能力以及探索艺术创造的愿望和能力得以培养和发展,幼儿在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的同时,获得了成就感。艺术活动的情感体验目标得以实现。

活动五:作品展示与欣赏

老师:洗好的照片贴在黑板上了,大家看一看,我们的照片有多漂亮呀!

(小朋友们围在黑板下,欣赏并评论自己和其它小朋友的相片。大家显得很兴奋,并很有成就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儿童艺术活动中,教师应该和善于担当多种角色,称职的教师应该是儿童艺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支持者、合作者、参与者,为最本质的更应该是儿童艺术活动的欣赏者。此时,一句“……看一看,我们的照片有多漂亮呀!”体现了教师积极的评价态度,以支持、接纳和陶醉般的赏识带给儿童一个宽松、和谐、愉悦、温暖的环境。让儿童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和莫大的成就感。

下课:

老师:现在我们有了这么多的玩具宝宝相片,把它们贴在教室里,我们就可以随时看见玩具宝宝了。(小朋友把自己的作品送到展台前,贴到黑板上。老师带领小朋友准备离开教室。)

老师:小朋友们和客人老师说再见吧!

小朋友:客人老师再见!(老师带领小朋友离开教室)

执教教师从说课到艺术教育活动的组织,各个环节完成的都比较顺利,可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艺术活动课。虽然在活动中出现了一些没有兼顾到个别小朋友的感受、对小朋友的回答没有及时给与回应等现象,但从她的教学语言、教学态度、艺术活动环节的设计、教具的准备等方面,可以看出她对幼儿教育教学的理论和观念掌握还是比较牢固的;从鼓励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的热情和课堂活跃的气氛,显示出通过本次艺术活动,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从艺术活动教具的准备可以看出她扎实的绘画功底,特别是让幼儿和听课教师记忆深刻的是,在刷水彩时油水分离的一瞬间展示出的逼真的动物造型,让幼儿体验到了绘画的乐趣和喜悦。可以说这是一节成功的艺术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艺术教育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篇5

1. 选准文章的切入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初读课文请同学思考:文中楚王几次侮辱晏子,给每个故事加上小标题。

2. 理解晏子语言中蕴涵的意思,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3. 抓住晏子语言中的技巧,积累语言。晏子夸奖首都临淄人才济济时,运用了推理、夸张、打比方的方法。

4. 在欣赏楚王和晏子的每一次交锋后,让学生评价“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把握文章的中心。并适时地补充“春秋形势图”,进一步理解晏子语言含蓄的原因,感受晏子的不辱使命。

5. 体会故事的结局“从这以后,楚王再也不敢不尊重晏子了。”通过课件引领,使学生理解双重否定表达的是肯定意思,有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并让学生感受到楚王不仅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更不敢不尊重齐国了。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晏子使楚》故事的内容。理解晏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凛然气节。

2.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3.抓住晏子三斗楚王时据理力争的言行,体会“侮辱”和“尊重”两个词的含义。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围绕中心,抓住主要内容,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抓住晏子三斗楚王时据理力争的言行,体会“侮辱”和“尊重”两个词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春秋战国时期形势图。

[教学方法]:教师导学,学生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实录]

一、揭题

师:板书课题,指名读。

生:晏子(Zi)使楚,即晏子出使楚国。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晏子。

二、简介背景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形势图,了解齐楚两国。

三、整体感知

师出示目标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习方法:交流――展示

生:本文主要写晏子出使楚国,

生:楚王想借机侮辱晏子,晏子能言善辩,三次反驳了楚王这件事。

四、新课学习

1、师出示目标二:说说课文中楚王几次侮辱晏子?

给每个故事加个小标题。

学习方法:交流――学生在黑板上填表格第一列。

生填:楚王让晏子钻狗洞;

生填:晏子参见楚王;

生填:晏子赴酒席。

2、师出示目标二:楚王三次侮辱晏子,边读边划出相关句子,填表格第二列。

学习方法――默读,总结概括。

生:楚王紧闭城门,让晏子钻狗洞。

生:楚王侮辱晏子,说齐国无人才。

生:楚王嘲笑齐国人做了盗贼。

3、师出示目标三:面对楚王的侮辱,晏子怎样反驳的?

找出相关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的话外音是什么?

学习方法------分角色读,总结概括

生填: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话外音楚国是狗国;

生填:访问上等国,派上等人,访问下等国就派下等人话外音楚国是下等国;

生填: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在楚国做起了盗贼,话外音楚王治国无方。

4、师出示目标四:晏子反驳后,楚王的态度如何?填表格五列。

学习方法:自学――总结概括。

生填:楚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生填:楚王只好陪着笑;

生填:楚王只好陪不是。

五、课文内容回顾;

师出示目标五:说说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分别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填表格的空白处。

学习方法――找相关的句子,概括总结

生填略。

六、人物分析:

师:走近晏子,说说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影响?

走近楚王,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影响?

生:我认为晏子是一个机智勇敢,能言善辩,维护国家尊严的人。

生:楚王仗势欺人,想侮辱晏子的人。

七、当堂训练:

1、将下列几句话概括成几个成语。

(1)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 ( )

(2)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 )

篇6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拨时间,掌握认识整时的方法和自主探索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读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

能正确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刻。

【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钟、自制钟面模型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诱发兴趣

猜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师:闹钟有什么作用呢?

生1:可以叫我们起床。

生2: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

板书:认识钟表(课件展示各式各样的钟表)

二、自主探索,认识钟面

1.引导观察,交流汇报。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小闹钟,同桌互相说一说: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生:我的钟面上有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走得慢的是时针,走得快的是分针(出示时针、分针及名称。)

……

师:这个小朋友知道得可真多,他已经认识钟表了,这是我们今后要学习的内容,今天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钟面。

2.引导观察,熟悉钟面。

师:钟面上还有什么?

生:钟面上有12个数。

师:观察这些数字,他们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生认真观察)

师:观察得很仔细,再看看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是怎么走的?(课件演示)

生: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是顺着1至12的方向走的。

师:走的速度怎么样?

生:时针慢,分针中等。

师:你能照这样的顺序拨一拨小闹钟吗?(学生动手拨实物闹钟)

三、贴近生活,认识整时

1.整时的认读。

师:请同学看这个钟面,谁知道现在表示的时刻是几时?(课件:拨出2时的钟面)

生:2点。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妈妈教过我。

生2:我是这么想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这时的时刻就是2点。

师:大家说的“几点”是口头语,正确的书面语是“几时”(贴2时钟面,并板书:2时)

师:那这个时刻又是几时呢?(大屏幕出示4时)

生:4时。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同桌互相说一说。(贴4时钟面,并板书:4时)

师:这时你能马上说出是几时吗?

生:8时。(贴8时钟面,并板书:8时)

师:这个时刻我们一般在干什么呢?

生:在上课。

生:有时候晚上的8时,我们在睡觉。

师:出示显示几个整时的钟面。

师:你从这几面钟上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对,像这样刚好几时的我们叫他们整时。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刻的方法吗?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是几时。

2.整时的两种写法。

(1)介绍用汉字表示的方法。

(2)介绍用数字表示的方法。

师:几时整还可以怎么写?出示8:00。电子钟面要求学生观察电子钟是怎样表示时间的。这种表示方法有什么特点?

师小结:用数字表示整时的时候,冒号的后边写两个0,冒号的前边是几就是几时。

(3)练习反馈:指导看书92页“小东一天的生活图”,用两种填法填时间,并说一说自己与他不同的地方。

3.拨钟游戏。

(1)师生互动拨钟。

师:你报一个整时,我来拨。

师: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拨一拨小闹钟?拨一个8时,看谁拨得又对又快。

师:你拨得和大屏幕上面的一样吗?说说你是怎样拨的?

(2)生生互动拨钟。

师:谁还愿意拨?(卡纸写上4个时刻:有汉字表示法还有数字表示法的)提供几个时刻由学生选择拨。

师: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间,并说一说“这个时间你在干什么?”(注意引导学生说明是早上、上午、下午或是晚上,让学生了解一天有两个相同的时间。)

师:12时过1小时是几时?你能拨出来吗?说说你是怎样拨的?

(3)分辨6时和12时。

师:请同学仔细观察这两个钟面,看看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点?

生:6时,时针和分针成了一条线。12时,时针和分针合在一起了。

四、联系实际,应用提高

1.基础练习——找朋友。

练一练第2题以找朋友形式进行,教师先说明题目要求,而后学生独立完成。

2.趣味综合练习——开心北京游。

游戏规则:“天安门、长城、鸟巢和水立方”这四个地方为旅游的地点,每人选择一个地方,并写出相应的游玩时间,然后交到相应的小导游手中,并由小导游进行“验票”。

3.拓展提高练习。

师:星期天我去看了一场电影。这是我的电影票。看了这张电影票,你知道了什么?

生:电影9时开场。

师:这是我到达电影院的时间(钟面显示10:00),你有什么话要说?

生:老师,你迟到了一小时!……

4.生活实践练习——小小钟表设计师。

我们来做一个小小钟表设计师,设计一个自己最得意的钟表作品。

五、总结质疑,合理评价

篇7

师: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已写在黑板上,请同学们齐读学习目标。

生齐读三个学习目标:1.品读重要情节,感受湘西的风俗之美;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人性之美;3.探讨小说主题,领悟悲剧的艺术魅力。

师: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我们再来有步骤地进行学习。今天这节课,是以大家的展示交流、合作学习为主。我看了大家完成的导学案,一组是做得最好的,给一组的整体预习加4分;其次是四、五、六组,各加3分;给三组加2分,二组加1分。二组有同学有部分题没有做完,请及时补上。除了奖励分数之外,还特别奖励一组两次答题机会。首先是把导学案上第一题的内容展示给同学们,请一组同学派代表。请大家看题目,第一题是关于小说情节的,请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的导学案,读一读自己写的内容。请注意课文是节选的部分内容。

一组同学代表迅速在黑板上板书:

第三章:庆端午 赛龙舟 第四章:看划船 遇二老

第五章:因躲雨 见大老 第六章:忆往事 谈未来(其它组同学看自己导学案)

师:下面请其它组的同学看看自己写的跟一组的答案有什么差距,(生看黑板片刻)其它组同学有意见吗?(学生表示没有)

师:看看他们写的,第四章“看划船,遇二老”省掉的主语是谁?

生(齐答):翠翠

师:因躲雨,见大老,又是谁?谁忆往事?

生(齐答):翠翠

师:实际上在这部作品当中,主人公就是翠翠,除了翠翠,还有与她相依为命的(生答:爷爷),也就是祖父。现在看看我们一组代表展示的预习成果。请大家评价一下,如果满分是2分的话,大家看一组能不能给满分?(生答:能)好的,给他们加2分。

师:因为一组的整体预习非常好,还有一个机分给他们,当然,这个机会给一组之后,其它组还可以质疑。那就是第二小题,小说情节结构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起到什么作用?请一小组派代表回答。

生:节选部分情节结构采用插叙。回环往复,衔接得当,避免了平铺直叙,形成文章形式上的跌宕美,交待了翠翠爱情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也充实了人性美的内容。

师:那你的关键词是什么?(生答:插叙)现在能不能告诉我,根据王佳思同学写的内容,哪些是去的内容?

生:第四章的端午节是两年前的端午节,第五章的端午节是一年前的端午节。这两部分是通过第三章写端午节去的部分。(师:对不对?生齐答:对)

师:大家肯定了一组的意见,还有没有新的意见?(生答:没有)那毫无疑问要给一组加上2分。

师:一组的同学总结了小说情节的特点。我们知道小说有三要素,是哪三要素?

生:人物、情节、环境……

(接下来采取站立交流的形式,分析人物形象;然后分组展示,质疑。老师笑容亲切,学生表现积极,对人物概括简洁明了,板书速度快,质疑气氛热烈,并伴有分角色朗读,课堂气氛很好。)

篇8

师: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全国及部分省(市)、区的人口情况。

多媒体课件出示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总人数(1370536875)及北京(19612368人)、广西(46026629人)、台湾(23162123人)、(3002166人)、四川(80418200人)的人口数。

师:通过观察数据,你从中归纳出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知道了我国的总人口数。

生2:我还知道北京的人口数。

……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数学信息有什么特点?

生:这些数很大呀,比我们学过的数大得多。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比万大或大得多的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类数的读、写规则。(板书:亿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数据产生认知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师:现在来看一看云南省的人口普查情况。

1?郾多媒体分别出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云南省(45966239人)、昆明市(6432000人)及西山区(670300人)人口数。

生1:呀!我们云南省的人真多。

生2:到底是多少呀?

师:你们会读这些数吗?试一试。

生1:西山区的人口数,读作六十万七万零三百。

生2:西山区的人口数读作六十七万零三百。

生3:云南省的人口数读作四千万五百万九十万六万六千二百三十九。

生4:不对,应读作四千五百九十六万六千二百三十九。

(教师把学生不同的读法板书在黑板上,不做订正,留到后面再讲。)

(设计意图:让学生试读这几个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学生读数的“生成”,使后续的教学准确定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期。)

师:要准确地读出这些数,要知道哪些知识呢?

生1:对照数位顺序表就能读出来。

生2:还要知道新的计数单位。

2?郾认识万位以上的数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师: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数位?

生:我们学过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和万位。

师:请同学们整理出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

(学生用作业单动手整理,集体订正。)

师: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读出这些数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呀?

生1:数位不够。

生2:我们学的数位只有五个,这些数数位比五个还要多。

师:要读出这些数,还要学习新的数位。你还知道哪些新数位呀?

生1:我知道有十万位,百万位。

生2:我知道有千万位。

生3:我还知道有亿位。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迁移。)

3?郾认识万以上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些数位的呀?

生1:我是从计数器上看到的。

生2:我是预习时从书上知道的。

师:我们知道一千一千地数,十个一千是一万。如果我们一万一万地数,十个一万是多少呢?

(学生用计数器一万一万地拨珠子。)

师:谁能用计数器给全班同学演示一下。

(指定学生到黑板前演示,学生边拨珠子,边数。当学生拨到九个一万时……)

师:九个一万再拨一万是多少?

生(齐):是十万。

师:十个一万是多少?

生(齐):十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个一万是十万)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万位上拨了十个珠子,(万位上)满十向前进一位的过程。)

师: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万位的前一位是什么位?

生:是十万位。

师:为什么呀?

生:因为十个一万是十万,所以万位的前一位是十万位。

师:现在我们认识了十万位,如果十万十万地数,十个十万是多少呢?

(学生用刚才的方法得出: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万位的前一位是百万位。)

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分别板书: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4?郾小组讨论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师:我们以前学习了个、十、百、千、万,今天又学习了十万、百万、千万、亿,你们知道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

生1:是数位。

生2:不对,没有带着“位”字,应该不是数位。

生3:是计数单位。

师: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叫做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哪一位上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师:同学们怎样证明你的发现是对的?

生: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百万……

师:同学们通过拨珠、数数、观察,发现了它们的规律。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拨珠子,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加深了对“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理解,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5?郾认识数位顺序表。

(1)认识“数位”。

师:同学们能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些计数单位排列起来吗?

(学生用作业单整理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理解数位。)

(2)认识“数级”。

教师指着刚开课时学生试读的两种情况(略)。

师:我们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现在回头看一看同学们刚才的读法,哪一种读法是对的!

生1:西山区人口数的正确读法是:六十七万三百。

生2:云南省人口数的正确读法是:四千五百九十六万六千二百三十九。

师:错误的读法错在哪里?

生:四千万五百万九十万六万六千二百三十九是“万”读重复了。

生2:四千万五百万九十万六万,其实就是四千五百九十六万。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读数的错误(生成)让学生自我认识、订正,有利于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知识。)

师:同学们读这些大数还有困难吗?(大部分学生表示没有困难,有几个学生举手表示有困难。)

生:这些数数字比较多。

师:如果数字太多,就把这些数分开来读。分成几个部分读好呢?

生:分成两个部分。

师:你能上来分一分吗?

(引导学生把数位顺序表中的数在千位和万位间各画一条虚线隔开。)

师:这样,这个数就被分成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几个计数单位?

生:被分成了两个部分,每个部分有四个计数单位。

师:我们把一个大数从右到左每四个计数单位分做一级,第一个叫“个级”,从万位起的四个计数单位叫做什么级呢?

生:叫做“万级”。

师:这就是我们国家所使用的四位分级法,每四个数位分一级,依次叫“个级”和“万级”。这样分级有什么好处?

生:方便读数、写数。

师:千万位的左边是什么数位?

生:是亿位。

师:为什么不是“万万位”呢?(生没回答)如果千万位的左边是万万位,会有什么结果?

生:万级就含五个数位了。

师:千万位的左边是新的一级的开始,这个级我们叫做“亿级”。10个一千万就是一亿,所以,千万位的左边就是亿位。

师:比亿大的数我们以后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整理出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加深对该知识的理解,有利于亿以内数的读写。)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郾利用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读出下面各数。

出示:全国人口总数(1370536875);云南省人口数(45966239人);昆明市人口数(6432000人);西山区人口数(670300人)。

2?郾学生自由读数,集体订正。

师:怎样才能又对又快地读出多位数?

生:分级读最快。

师:谁能把这四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生:最大的是1370536875,其次是45966239,第三是6432000,最小的是670300。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和十万位的大小。)

师:同学们,说说在实现生活中哪些地方常用到万以上的数。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评析:

周俊(小学高级教师):西山区棕树营小学唐启盾老师执教的“亿以内数的认识”一课,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这一课程理念。这节课有以下特点。

1?郾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起点,生成新知识。在教学的起始环节,教师先问学生“以前学过哪些数位”,然后,让学生整理出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接着,问学生用以前学过的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能不能读出这些数。学生回答“不能”,因为“数位不够”后,教师进一步启发:“要读出这些数,还要学习新的数位。你们知道哪些新数位呀?”从而引出“亿以内数的认识”。

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是数学学习的知识性目标。“亿以内数的认识”的知识点是:亿以内数的读法,认识并理解对应的计数单位、数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唐老师正确把握了学生的知识起点(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数位顺序),将万以内数的数位知识顺势迁移到亿以内的数,进而生成了“新的数位”,使新知识的学习底蕴厚实,过渡顺畅。

2?郾结合实际,合理预设、自然生成。在教学的第二环节,唐老师结合实际对教材进行了加工处理,将“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换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由于使用了人口普查的最新数据,克服了教材内容的滞后性,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些数据的特征,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这些数学信息有什么特点?”学生准确地说出这些数很大,比我们学过的数大得多。自然生成“大数”的概念。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体现数学活动的教学。

在教学的第三环节,教师先出示云南省、昆明市及西山区的人口数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尝试读亿以内的数。

不同的读法(教师尚未订正),折射出新旧知识的冲突,学生产生了急需解决问题的愿望,于是教师顺势提出:“要准确地读出这些数,还要知道哪些知识呢?”自然进入对新的计数单位的探究,使掌握大数读法的关键性知识得以突出。

认识万以上的计数单位、数位以及“数级”是第四教学环节的重点,也是认识亿以内数的关键。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一千一千地数,十个一千是一万”的基础上,提出:“如果我们要一万一万地数,十个一万是多少呢?”接着,让学生用计数器一万一万地拨珠子认识十万,如此反复,相继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哪一位上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唐老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及合作者的角色,预设并参与了学生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在实践中学习,在解决问题中学习,逐步形成数学能力。

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充分了解学情,课前充分“预设”,课中适时引导“生成”,真正实现“为学生的发展而教”。

李静(小学高级教师):教材虽然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蓝本,但并不能因此成为“圣旨”,因为它要面对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学生,教师应在充分理解教材和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对教材进行适当重组,甚至超越教材,让教材与时俱进。如,“亿以内数的认识”一课,唐老师就是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对教材情境图进行了合理的改动。教材中的情境图出示的是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这些数据认识大数。而唐老师为了让教学素材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学生,把情境图换成了2010年我省人口普查的数据(云南省45966239人,昆明市6432000人,西山区670300人),这样的变换让学生产生了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赵艳(小学高级教师):我们允许学生出错,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错误是一种反正,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意识,推动学生主动地建构和发展。数学教学活动如果只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那肯定很枯燥乏味,所以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自我否定”往往表现为学生对自我错误的再认识过程,所以课堂中出现的“错误”具有教学价值,教师处理得当,课堂会因为出现错误而鲜活起来。唐老师在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时,课一开始便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2010年人口普查的资料中引出数据,然后鼓励学生大胆试读。学生试读中出现“六十万七万三百”、“六十七零三百”、“四千万五百万九十万六万六千二百三十九”等错误读法时,“错误”成为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宝贵资源。这时,唐老师并没有立即做出判断,而是将学生试读的信息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判断。不同的读法使学生的认知发生了碰撞与冲突,“错误资源”成为了教学新知的出发点,成为了学习的新契机。究竟亿以内的数怎么读才是正确的?这一疑问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探究活动由此展开。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回忆旧知,计数器演示等活动,发现了读较大数要进行分级,知道了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了数级、数位,在掌握了数位顺序表以后,学生自主地发现了试读数时出现的问题,从而纠正了各种错误读法,解决了问题,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唐老师在教学中善于利用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资源,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对先前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以求得新的深入认识。唐老师的这一教学尝试值得我们借鉴。

杨粉英(小学一级教师):课堂的主体是一个个鲜活而各不相同的生命体,教学过程又是一次次思维的碰撞。因此,教学中出现教师预设之外的生成时有发生。对于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生成,有的教师充耳不闻,有的则有意将各种有价值的生成拉回到自己的预设之中,这是忽视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悟的做法。然而,唐老师执教的“亿以内数的认识”却给人与众不同的感受。

事实上,唐老师在课前的工作与其他教师是没有区别的,同样是对教学进行精心的预设,同样制作了课件,课堂也出现过预设之外的生成,而不同的是对待课堂生成的处理方法。面对预设之外的生成,唐老师并没有回避,而是顺着学生的思维不停地调整自己的教学。例如,幻灯片的出示,就是依据学生的需要进行选择。与那些按部就班地实施自己的预设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堂教学相对照,唐老师这节课的教学显得比较“乱”,然而,这种“乱”实质上是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懂得与学生交流,善于分析学生的思想,这样的“乱”也彰显了教师的教学机智。因此,教师不要怕“乱”。这里所谓的“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了意外,而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来调整自己的教学,不是混乱。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影!”

刘松英(小学高级教师):学生在学习新知前,绝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验,从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入手,确立适应学生的教学起点,这样的教学学生才会感兴趣,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一课,如果老师按部就班地把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和读、写法一一罗列给学生,相信学生能学会,但课堂就会是一潭死水,何谈兴趣的培养?唐老师教学这一课时,开课就给出了一组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数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后西山区(670300人)、昆明市(6432000人)、云南省(45966239人)的人口简况,提出问题:“这些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由于学生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认识,因而在比较中自然而然地建立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有的学生还知道十万、百万等计数单位,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来确定新的教学起点。

篇9

生1:口腔 生2:牙齿。

师:你真是很聪明,一猜就中,奖励你一粒牛肉干,尝一尝味道怎么样?你可以吃慢点,它在你牙齿的攻击之下发生了变化,是吗?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这位同学吃的牛肉干现在在什么地方了吗?它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生1:在嘴里,它已经变碎了。

……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粒牛肉干还会经过我们人体的哪些器官,在这些器官里它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1:我认为牛肉干会经过我的喉咙,然后到胃里,接着会到肠子里,最后再拉出来。(大笑)

……

评:本节课由一个简单通俗的谜语引入,把学生最感兴趣的猜谜用到了课堂上,非常自然。并且还有奖品,学生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学生拼图,自己研究解决问题

师:这些都是我们的猜想,老师还想请你们玩一玩拼图游戏,知道怎么玩吗?

生1:我玩过,就是把图一个一个接起来。

……

多媒体出示拼图要求:

1.选出你认为食物要经过的一些器官。

2.在纸上摆出这些器官的位置。(说出你的理由)

3.用水彩笔在各个器官内画出刚才吃下去的食物的形状。

师:别急,老师还想请同学们说说在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1:活动时要注意不能抢东西。

……

准备好了吗?行,开始。(10分钟)

师:第三组完成得最快。第五组也好了。

师:大家完成的差不多了。下面哪一组愿意上来汇报一下?好,就你们组吧,可以全部上来,也可以选派代表上来说一说。

生1:我们是这样认为的,牛肉干经过了食管,先到达胃,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烂后,还被吸收了许多营养;然后到达小肠、大肠,磨烂的牛肉干会变成“水”一样的流质物体,它们的营养会被继续吸收,最后排出体外。

师:他们小组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说得很清楚,真了不起。还有哪个小组还想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生2:……

生3:……

师:你们真是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老师这儿有一幅正确的拼图。先看一看它们的位置是怎样排放的,用到了哪些人体器官?和你们刚才拼得再对照一下,把你们不正确的地方改正过来,好吗?

评:拼图游戏,让学生亲身经历了自己研究的过程。对平时看不见的神秘的消化器官,有了一些初步的印象,然后通过看老师正确的食物拼图和老师准备的录像,进一步验证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加深了学生对人体内消化器官的认识。

师: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段录像,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体内食物到底发生了什么神奇的变化。

评:录像的展示非常清晰,展示了食物在人体内是怎样旅行的,同时食物在各个消化器官会发生什么变化都看得一清二楚,各个消化器官的作用也介绍得很详细。

师:刚才我们一起看到了食物在人体之内的旅行经过。请同学们说一说食物到底经过我们人体的哪些器官?

生:食物先从口腔经过食管到胃,然后到小肠,这时肝、胆、胰也分泌一些消化液,和食物进行充分混合,在小肠被吸收营养的食物残渣到达了大肠,吸收掉水分之后,到处被排出体外,结束了旅行。

(师同时板书: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

三、饮食习惯和民间谚语

师:既然我们人体的营养来自食物,食物由口腔到残渣到排出体外经过了许多的消化器官,那么我们该养成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呢?

生1:要注意卫生,饭前要洗手。

……

师:说得真好,在民间有许多有关饮食方面的谚语,有哪些是你们知道的?

生1: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

师:还有吗?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生4:饭后一个果,医生不找我。

……

师:其实在民间有许多这样的关于饮食方面的谚语,老师这里还有几条。

(多媒体出示)“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其实老师在网上查到资料,书上介绍的“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和“饭后一个果,医生不找我”说得并不正确。现代科学分析餐后食物集中在胃里,这时需要大量的消化液和血液来消化胃中的食物。此时,如适当休息,全身血液便可适量地进入消化器官,使食物充分消化。如果餐后马上散步,血液需运送到全身其他部位,胃肠的血液供应就相应减少,食物就得不到充分消化。

评:在教学过程中,敢于质疑,并向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树立正确的饮食观。

师:今天我们认识我们体内的消化器官,学习了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探讨了良好的饮食习惯。同学们在课后每人或每组找一条自己喜欢的谚语,用美丽图案和精美的文字把这些内容装点一下,我们可以出一期宣传栏,让全校同学都可以来分享你们的成果,感受你们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能培养起良好的饮食习惯。

篇10

【课前准备】

1.收集苏联卫国战争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2.收集夜莺资料,了解夜莺。

3.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感悟文章拟人、排比、双关、前后照应等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从课题切入,抓歌声主线,抓关键语句。

2.选取重点语段,采取多形式朗读感悟,重视分角色朗读,体会小夜莺的勇敢机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勇敢机智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从课题切入课文

师: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夜莺的歌声》,齐读课题。

生:13.夜莺的歌声。

师:这里的“夜莺”,指的就是那种会唱歌的小鸟吗?

生:不是,指的是一位苏联小男孩。

师:对,那“夜莺的歌声”指的是什么呢?

生:指的是小男孩模仿夜莺的叫声吹的口哨声。

师:好。再读课题。

生:13.夜莺的歌声。

(从课题切入,直奔主题,为实践长文短教迅速拉开序幕。开篇提纲挈领,简洁明快,既让学生明了文中的夜莺指的是什么,又为第四环节深究课题,升华主题做了铺垫。)

教师过渡:写夜莺的歌声的句子,在文中多次出现,请你默读课文,勾画出有关语句。

二、以小夜莺的歌声,机智勇敢为主线,品析、朗读并感悟课文

抓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相机理解重点语句,感悟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师:“夜莺的歌声”到底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请用波浪线勾画,并用你喜欢的符号标注。勾画、标注时,请用铅笔。

生默读、勾画,师巡视。

师:“夜莺的歌声”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生1:三次。

生2:四次。

师:那你说说,你找到的到底是哪四次?

生2:第二自然段的,“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了起来。”是第一次。

师:找得非常准确!真是个细心的孩子,不仅回答正确、清楚、完整,还说出了句子所在的自然段,这样,再长的课文,听的人也会非常清楚。掌声送给她!那第二次呢?

生2:第十一自然段,“孩子学了几声杜鹃叫。接着又把哨子塞到嘴里吹起来。”

师:找得好!接着说。

生2:第三十七自然段,“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婉转的夜莺的歌声。”这是第三次。“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有什么两样。”这是第四次。

师:这两个句子,在一处出现,应该算一次。不错,你找到了三次,都非常准确,再一次把掌声送给她!还有吗?

生3:第二十自然段,“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师:好,非常准确!掌声送给他!还有吗?仔细找找看。

生4:二十九自然段,“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师:找得好!

生5:第三十四自然段,“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但是对藏在寂静林中的人们来说,那歌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

师:很好,我们找出了六处出现“夜莺的歌声”,我们按照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标上序号吧。

生标注序号。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句。齐读句子。

生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了起来。

师:夜莺的歌声指的是什么?

生:小男孩学夜莺叫的声音。

教师引导: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突然进攻苏联,罪恶的战火烧跑了人民、烧焦了树林、烧毁了村子。满目疮痍的村子变得格外安静,一点儿声音也没有。这样的安静,静得让我们的心有种沉重的感觉,用课文里哪个词最能反映当时的这种情景?

生:沉寂!

师:能把它换成“宁静、寂静”吗?为什么?

生:不能。宁静的静,是安宁祥和的静;寂静的静,是没有一点儿人声,非常安静;沉寂,静的程度更深,让人感到压抑、沉闷。

师:说得多好啊!掌声送给她!是啊,“沉寂”静的程度比“寂静”静的程度更深。而且,我们还感受到,沉寂的静,让我们感到压抑、沉重,是我们所不喜欢的、不想要的静。

教师小结:文中战后的村庄的静,就是这种让人感到沉重、感到伤痛的静,因此不能换成寂静,更不能换成宁静。

【课后反思】

1.整体构建,践行了“删繁就简”,达到了长文短教的目的。教学中紧扣课题,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紧紧抓住课文文脉,线条清晰。通过品读重点段落、重点句子,抓住人物特点,层层推进,使学生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在反复朗读课题中总结,升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