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处理的必要性模板(10篇)

时间:2024-03-05 14:47:3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餐厨垃圾处理的必要性,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餐厨垃圾处理的必要性

篇1

一、前言

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合理设计餐厨垃圾处理设施,不但能够提高建筑物的环保属性,同时也能满足城市环保要求,有效解决餐厨垃圾污染问题。从目前建筑工程设计来看,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建筑工程设计中有效设计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对提高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立足建筑工程设计实际,认真分析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在建筑工程中的设计方法,并探讨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效果,提高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设计质量。

二、住宅建筑和酒店建筑等建筑工程增加餐厨垃圾处理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建筑节能及环保的要求,将餐厨垃圾处理系统纳入建筑设计和施工中考虑,促进建筑功能的提升,对系统性解决城市垃圾围城有着重要的作用。考虑到餐厨垃圾处理的特殊性,以及餐厨垃圾处理对提高住宅舒适性的影响,做好餐厨垃圾处理,并将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设计与建筑工程设计结合在一起,确保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得到有效利用。

除此之外,餐厨垃圾产生者责任化---依照国外的成功实践,全国很多大中城市已在探讨垃圾收费的议案,垃圾走向收费将是必然趋势。餐厨垃圾的源头减量是解决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前环境污染的有效解决办法,最直接的源头处理就是以家庭或酒店为单位进行及时处理。在房屋建筑设计的同时设计餐厨垃圾处理、排放、收集系统,以及监控系统,通过增加合适的破碎处理设备将餐厨垃圾破碎后通过特定的排污管道进入小区收集池,适当处理后,将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由污水处理厂处理。收集池增设油水分离装置和沼气发酵、沼气发电等设备设施,将接收到的油和渣还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残渣可发酵产生沼气或沤肥,废弃油脂经提炼后卖给专业公司制备生物柴油或制皂,其收入来源用于补贴小区管理人员,提高其积极性。此外,油脂集中收集后更有利于行政部门实现监管。

此外,家庭用起来也方便、快捷,一家人一餐饭产生的垃圾量一般2―3分钟就能处理完,省去了发臭及投运的麻烦。目前,已有很多高档社区引入了餐厨垃圾处理系统。

三、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目前建筑工程设计中,对建筑物的功能性要求较高。其中餐厨垃圾的处理,成为了满足建筑物环保要求的重要目标。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不但要认识到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重要作用,还要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合理设计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结合建筑工程设计实际,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可以解决建筑物的餐厨垃圾处理问题

通过设计必要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筑物中的餐厨垃圾能够得到有效回收,对解决建筑物的餐厨垃圾处理问题有着重要意义。结合当前建筑物的使用需要,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设计是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

2、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环保属性

随着建筑物环保要求的提高,如何有效解决餐厨垃圾处理问题,成为了困扰建筑工程设计的主要问题。基于这一需要,在建筑工程中设计餐厨垃圾处理设施,不但能够提高建筑物的环保属性,还能满足建筑工程设计的环保要求。

3、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功能性

餐厨垃圾处理能力,是衡量建筑物功能性的重要指标。通过设计必要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筑物的功能性得到了有效提高,对满足建筑工程设计要求和提高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动作用。

四、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在建筑工程中的设计方法

从目前建筑工程设计来看,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设计,应与建筑工程设计结合在一起,否则无法满足建筑工程设计的需要,也无法将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增加到建筑物主体设计方案中。结合建筑工程的设计经验,在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设计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设计,应与建筑设计结合在一起

由于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只是建筑物的附属系统,在具体设计中,还是要以建筑主体设计为主,并在建筑物功能设计中加入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设计,使建筑设计能够与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设计形成有力的结合,提高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设计质量。

2、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设计,应注重其功能性的发挥

为了突出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设计质量,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除了要与建筑设计相结合之外,还要注重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功能的发挥,使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设计能够发挥其功能性,满足建筑工程设计的实际需要,提高建筑工程设计的整体水平。

为了提高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设计质量,在具体设计中,需要与建设设计特点相结合,提高设计的整体效果。

3、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设计,应构建完善的餐厨垃圾处理系统

在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设计过程中,构建完善的餐厨垃圾处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基于建筑工程设计的环保要求,以及建筑工程设计的现实需要,构建完善的餐厨垃圾处理系统是提高其设计质量的重要措施。下图为餐厨垃圾处理系统的设计流程:

五、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应用太空洞了)

基于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重要作用,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在建筑工程中的环保系统中得到了重要应用

基于建筑工程对环保属性的要求,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环保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结合建筑工程建设实际,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设计及应用,是满足建筑工程环保属性和构建完善的环保系统的关键手段,对完善建筑物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可以完全实现机械化操作,且构造小巧、操作方便,在处理过程中无臭气散发、无废水沥出.根据餐厨垃圾处理后出料成分和出料量的不同,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可分为“资源型”和“减量型”减量型处理机是将催化剂掺进预处理后的餐厨垃圾中,通过搅拌使分解垃圾的细菌活性化,经过数小时的搅拌后垃圾被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资源型处理机则是兼顾了餐厨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是一种添加了高效菌种并控制堆肥条件的动态快速有机垃圾处理器对于建筑工程建设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2、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基本功能建设中得到了重要应用

国内近年来对餐厨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逐渐开始重视.北京市在奥运会期间建立了南宫垃圾处理厂,日处理量达到200t,餐厨垃圾经过处理后,可作为堆肥原料,剩余的污水和气体经过浸化处理达标排放。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设计及应用,对完善建筑物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建筑工程设计及建设实际,正确应用餐厨垃圾处理设施,是解决建筑工程环保问题和提高建筑物基本功能的重要手段,对满足建筑工程建设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在建筑工程中的主体设计中得到了重要应用

为了保证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能够在建筑物中得到有效应用,在建筑工程设计环节就要将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增加到主体设计方案中,并监督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设计。因此,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在建筑工程中的主体设计中得到了重要应用。

餐厨垃圾处理系统的建设应根据所选工艺特点、设备的成熟度,以及该工程服务区域和用户产生的餐厨垃圾量或预测的产生量,经技术经济性比较再确定。餐厨垃圾处理工艺流程的设计应符合餐厨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的需要,做到工艺完善、流程合理、环保达标,各工艺的衔接顺畅和单体设备的可靠。

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在主体建设环节中的应用

3、

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布局合理,设备设施与构筑物的间距应符合安全要求,且预留足够的设备检修空间。此外,基础建设及相关设备设施应具有耐腐蚀性。人流和物质流的通道应划分清楚,保证必要的通道供人力器具或车辆通行。收集间应做全面通风设计和环境维护设计,且应有防臭气散发的设施。

当选用的处理工艺中有沼气产生时,沼气的产生、储存、输送环节及与之相关的设备设施等应具有防爆标准要求,不低于国家现行标准。

利用收集池中收集的油脂提炼地沟油时,应根据主体工艺要求确定油脂分离工艺,优先采用物理分离方法,如在提炼过程中产生废气,则应考虑达标排放,提炼后的残渣和废液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从目前建筑工程设计来看,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建筑工程设计中有效设计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对提高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立足建筑工程设计实际,认真分析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在建筑工程中的设计方法,融入将餐厨垃圾进行源头处理、资源化、无害化的环保设计理念,并探讨结合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效果,提高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 沈雪海,俞凯觎;餐厨垃圾的管理和处置[J];今日科技;2014年10期

[2] 魏少琴,李功;银川市阐述垃圾管理恶化处置的初步研究[J];宁夏工程技术;2014年03期

[3] 郑曼英;广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对策研究[J];环境卫生工程;2014年03期

篇2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2

引言

随着城市化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问题日益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人均日产垃圾达0.73公斤[1],这些垃圾如果处理不当,不仅给城市市容带来影响,且其所含有害成分将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和人体,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多方面的危害。

厨余垃圾是指居民在食品加工和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厨余垃圾具有含水量高、有机物质含量丰富、容易出现腐烂变质的问题、易引发二次污染等特点[2],是生活垃圾排放量的一个重要源头,占到30%~40%的比重[3]。传统的垃圾混收方式使得厨余垃圾是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一方面导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由于厨余垃圾易腐蚀和发臭等特点,使得这类填埋污水量大、污水处理困难、堆体稳定性差等问题。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的加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处置,从无害化处理逐步向资源化利用成为趋势。本文基于此,论述厨余垃圾的资源化的必要性和意义,重点分析了厨余垃圾主要资源化技术,并对资源化技术的前和潜力进行了分析。

一、厨余垃圾资源化的必要性

(一)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固体废物防治的“三化”原则,垃圾在处理处置过程当中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以广州市为例,按照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2011年[1]广州市市区(十区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平均排放338.32万吨,生活垃圾年均增长率为3.35%,按厨余垃圾30%来算,平均年排放量为101.5万吨。如果全部的垃圾都用填埋法处理,将占用大量的空地,而且由于厨余垃圾易腐蚀和发臭等特点,使得这类填埋污水量大、污水处理困难、堆体稳定性差等问题。

(二)低碳城市发展要求

低碳城市、绿色发展是近几年来提得很热的一种发展模式及方向,也是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餐厨垃圾具有高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易腐烂、营养丰富等特点,因此具有很大的回收利用价值,对其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有着深远的意义。但目前往往由于餐厨垃圾产生量分散、难以收集和处理,所以经常简单的作为生猪饲料或者与其他垃圾一起混合处理,不仅危害了环境,也造成了不小的食品安全问题,最重要的是浪费了大量资源,这与建设低碳型经济社会背道而驰。

(三)垃圾分类的要求

对垃圾综合处理来说,垃圾分类回收是首个环节,这是根治垃圾污染必须要走的环节,也能为开发再生资源打下基础。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在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分类是做好垃圾综合处理工作的基础,只要分类好了,才能针对性的进行处理,简化垃圾处理工艺,同时还能大大简化垃圾运输成本,提高垃圾处理效果。广州市从2011年4月1日起,率先全国施行《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并在猎德街、广卫街、沙园街等试点地区开展厨余垃圾专袋投放的试点。然而,随之垃圾分类进行,对垃圾后续处置技术和工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若后续垃圾分类处置技术跟不上,民众看不到垃圾分类的切实意义,则会丧失分类的积极性,也失去了垃圾分类的意义。

二、资源化处理技术

传统的厨余垃圾处理以填埋处理为主,也是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但这种方式不仅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极易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二次污染严重。随着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研究发展,目前,欧盟许多国家已明文禁止将餐厨垃圾填埋,好氧堆肥、厌氧发酵制气和饲料化等资源化技术成为主要研究处理技术。

(一)家居堆肥

堆肥是人类最早开始进行资源循环利用的方式之一,一直到现在还保留这样的传统,家居堆肥是一种微生物转化过程,是借助自然界广泛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地将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生化转化的微生物过程。20世纪30年代起,现代化的堆肥技术开展发展起来,到现在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艺系统和成套设备。厨余垃圾因含有较高的有机物,存在很大的利用潜力。早在1986年,美国西雅图固体废物公用事业局的第一次实施堆肥大师计划,标志着家庭堆肥的开始。堆肥大师计划主要是用堆肥技术处理家庭废弃物和食品废物。1995年,41%西雅图居民家庭实行了家庭堆肥,分流了约8300吨庭院废弃物,其中的82%堆肥用于庭院绿化。家庭堆肥具有显著的优点:费用低和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化。

(二)厌氧发酵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近年来国内兴起的一种处理方式,厌氧发酵是在无氧条件下,借厌氧微生物的作用来进行的。餐厨垃圾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有机物质通过生化反应最终被分解成CH4和CO2。国外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技术进行了较多研究[4]。德国是较早应用厌氧技术处理厨余垃圾,到20世纪90年代,厌氧技术的工程使用日益成熟,厌氧沼气工程开始在德国及整个欧洲大规模投入使用。如英国废弃物处理公司在2011年斥巨资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厌氧发酵处理餐厨垃圾的发电厂,每年可以处理4 380万t餐厨垃圾,发电量约为5.5亿kW・h,满足了数万户家庭用电的需求。厌氧发酵的资源化产品主要为动物饲料、肥料和土壤添加剂,此外通过厌氧消化设施生产沼气还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使用。

(三)饲料化

厨余垃圾因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淀粉等有机物,经过高温干化灭菌、高温压榨、烘干除盐等预处理后制成动物词料或动物蛋白。厨余垃圾饲料化处置在一段时期内被认为是资源化处置的良好方式,目前,国外这方面的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在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多有应用。但厨余垃圾作饲料对同源污染风险,且对进料纯度要求高,对餐厨垃圾存放时间要求严格,生化制蛋白处理工艺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其他技术

除了上述几种处理技术之外,在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中较为常用的还有制取生物柴油技术与热解技术。制取生物柴油则主要是利用餐厨垃圾中的大量油脂,动植物油脂进行酯交换反应,对反映产物进行分层和反复清洗后,蒸发掉甲醇再干燥除水后,得到生物柴油产品,控制的关键在于原料处理、提纯以及中间产物的处理方面。热解技术主要是通过借助于高温高热的条件,将厨余垃圾热解为可燃气体、焦油染料以及焦炭等物质,进而实现餐厨回收垃圾的高效回收利用。由于餐厨垃圾的热解区间主要集中在165-500℃,高温高热的条件可以充分的回收餐厨垃圾中生物质中的能量,同时产生的焦油焦炭的热值也较高,因此运用价值非常高。此外,还可以通过发酵可以产生乳酸,进而合成聚乳酸生产可降解性塑料制降解性塑料,不过这中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

三、厨余垃圾资源化潜力分析与建议

从国内外厨余垃圾资源化技术的综合研究来看,厨余垃圾的厌氧发酵处置不仅能够获得一定物料产物,而且能回收能源,利用沼气发电,且这项技术较成熟,在我国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另外,厨余垃圾的厌氧发酵规模可大可小,便于就地处置或分区处置,具有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友好性。但在工艺技术上,还必须根据厨余垃圾的特点,进行工艺系统的研究和处理技术的完善,以利于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总体而言,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对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厨余垃圾的资源化技术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推进垃圾分类的效果也不是特别好,至今国内仍没有真正运行很好的范例,但是其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垃圾分类的推广,传统的以填埋为主的处理方式将逐步减少,而以堆肥、厌氧发酵、饲料化等资源化技术,既能解决垃圾围城的问题,又可以缓解资源能源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具有巨大的能源效益和环境效益。对于我国循环经济的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情况》.

[2]李琳.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研究[J].环境与生活.2014(69): 168-169.

篇3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导致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增加,严重威胁着城市发展和居民的健康。因此,怎样更好的管理垃圾成为我国目前各大城市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垃圾处理所依循的制度原则及其从垃圾的分类收集、运用的处理技术到经济政策的运用进行简单的分类及总结,以便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有着更好的指导意义。

一、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法规体系

(一)法律

我国关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法律制度有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其规定了要防治包括城市垃圾在内的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2005年4月1日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提出对垃圾要进行分类管理。

(二)国务院文件

1984年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建设技术》绿皮书;1992年,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批转了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解决中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几点意见》,主要从城市建设和改善环境的角度,对垃圾管理提出要求;2010年的《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旨在规范餐厨废弃物处置、加强餐厨废弃物收运管理、建立餐厨废弃物管理台账制度;201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使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得到规范。

(三)部门规章和文件

1986年颁布的《关于处理城市垃圾改善环境卫生面貌的报告》中涉及垃圾污染及防治对策;1992年颁布的《关于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几点意见的通知》中涉及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具体内容;2007年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中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有了较详细的规定;2011年环境保护部颁布实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许可管理办法》,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许可做出规定。

(四)地方法规和文件

各地区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陆续颁布了一些与垃圾分类收集与垃圾收费相关的地方性法律文件。例如,2002年6月《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通知》、2011年l0月南京市公布《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试点方案》等。

二、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

随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成分越来越复杂,给垃圾回收利用提出了较高要求,垃圾的分类显得特别重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即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预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

2000年4月,建设部选定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桂林8个城市作为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城市。虽然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回收已经全面展开,但是收效甚微。而且,各地的分类标准也不一致。如2008年2月,上海市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有害垃圾、玻璃、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4类收集;2010年,广州市将生活垃圾该分为厨余垃圾、其它垃圾和有害垃圾3类收集等。因垃圾分类的标准在各城市并不一致,盛装垃圾的容器上的标识也只有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字样,很难引导人们去准确分清垃圾可回收的种类,加上居民缺乏垃圾分类的知识,大部分城市在垃圾分类方面还是举步维艰。

我国学者分析了垃圾分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如王子彦(2008)分析目前采用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露天堆放和卫生填埋,必然带来垃圾污染、垃圾处理场地紧张等问题,而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出路是垃圾分类回收;田立娇等(2010)分析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三、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垃圾的物理成分,再就是经济水平和技术条件以及地理、水文、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因素。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是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处理。

(一)卫生填埋处理

卫生填埋是采取防渗、铺平、压实、覆盖和导气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填埋,以及对填埋气体、渗滤液等进行治理并达标排放的处理方法。卫生填埋是一种最常用的处理方法,其处理费用低,方法较为简单,但却容易造成地下水和大气的二次污染。目前主要是施工和建设不能严格执行有关设计和建设标准。如果能做到分区建设与填埋、雨污分流、场底防渗、填埋气体的收集并利用(发电或提纯)以及渗沥液浓缩(用填埋气燃烧提供热能)或回灌到填埋场,是非常合理及实用的垃圾处理技术。我国城市垃圾大多采用这种处理方法,但是由于占地面积大,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可利用土地的减少,填埋场地选址越来越困难,此种处理方法在我国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城市已受到限制。

(二)焚烧处理

垃圾焚烧处理是使可燃垃圾与氧进行燃烧反应,将可燃垃圾转换成残渣的过程,燃烧后的残渣量只有原垃圾量的5%~10%。这是垃圾减量化最好的手段,并且垃圾中的病原体和寄生虫卵被彻底杀灭,释放的热量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而进行有效的利用。

但是垃圾焚烧主要适用于可燃垃圾,对于无机物含量较高、水分较高、发热量较低、需要添加辅助燃料才能燃烧的生活垃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堆肥处理

堆肥是依靠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地、可控制地促进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生物化学过程。堆肥包括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两种方式。堆肥是生化处理,是废物的一种无害化的稳定形式。从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成分构成变化趋势中可以看出,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垃圾中灰渣含量显著降低,厨余类垃圾成为垃圾中最主要的成分,而从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厨余类有机物垃圾处理的最佳方式就是使其转化为稳定的有机肥料。但是目前我国的城市垃圾大都采用混合收集的方式,很难实现堆肥处理。虽理论上可以通过预分选将厨余垃圾类有机物分选出来,但不仅增加了运行成本,而且也难以保证堆肥产品的质量,加上单纯的厨余类有机物水分高,需要添加骨料才适宜进行堆肥,是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堆肥处理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

对于城市到底应选择哪一种处理方法,各学者观点不尽相同:姚为等(2010)结合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性质、处理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认为卫生填埋应作为其重点发展方向;而王丰春(2003)认为应因地制宜。如,我国北方地区雨水较少、选址又不太困难,应考虑卫生填埋技术;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土地资源较宝贵,应考虑采用垃圾焚烧处理技术。陈晓艳等(2009)提出应发展垃圾综合集成处理系统,包括:可用物资的回收再利用、易腐有机物的堆肥处理、高热值不易腐烂有机物的能量利用和灰渣固化处理。虽然目前因为技术问题,利用率较低,但更适合中国的国情,也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笔者认为综合利用的处理方式,发展垃圾综合集成处理系统能更好的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四、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经济政策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经济政策是指根据价值规律利用价格、税收、信贷、投资、微观刺激和宏观调节等经济杠杆调整和影响城市生活垃圾的生成、处置,使其最大限度地被综合利用以及处置后对环境形成最小限度影响的政策。

随着环境质量和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全人类的关注点,监督者和决策者都在寻找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管理手段。陶表红(2006)总结出当前国际上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中常用的经济激励机制有价格配给(包括排污收费、产品税、补贴)、责任制(包括罚款、押金退换制度)和数量配给即可交易污染许可证。我国所采用的经济政策常用的是对垃圾收运处理收费制度。我国1991年开始提出要对垃圾处置实行服务收费,1993年规定生活垃圾管理费用要逐步扩展至居民,2002年明确指出要实行城市生活垃圾收费。

目前,许多城市已实行了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按照计费方式不同包括:定额收费、从量收费、水消费系数法。对于上述方式,各学者分别进行了论述和研究。陈科、梁进社(2002)以北京市为例,得出从垃圾收集到堆肥、填埋、焚烧处理的价格,作为计量收费的基础;陈海滨等(2005)提出了收取生活垃圾处理费的水消费系数法,与收取水费挂钩,并以中山市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优缺点。但目前我国城市大都采用定额按户征收方式;部分城市采用水消费量折算系数收取。例如:中山市、昆明、厦门等。这种方式征收垃圾费可以体现“排污者付费”的原则,实施简单具有可控性。但该方式并不是直接计量收费,折算系数的确定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但陈海滨(2005)认为水消费系数法的有利于解决垃圾处理收缴率低和收费成本高的矛盾。目前,我国的垃圾收费制度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种种不完善之处。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垃圾费与处理成本之间存在巨大的缺口。

五、结语

目前,生活垃圾已经成为我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生活垃圾排放总量以大约每年8%-10%的速度激增,因此尽快解决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更好的管理垃圾将刻不容缓。综合目前国内研究及实践,我国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管理还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我国还没有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对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法律制度;其次,我国目前垃圾处理技术还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国内学者研究垃圾处理技术的有很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实践性不强,且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再次,对于垃圾收费的标准,各个地方都相应地出台了法规来规定垃圾处置的费用,但是收取的费用和处置垃圾的费用还存在很大的空缺,收取多少费用或采用其他何种经济政策可更好的弥补这个空缺,深入研究的很少。而且,各城市的收费标准不尽相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利用税收的强制性来对垃圾征收垃圾税是否可能,鲜有学者来专门研究垃圾费改革或垃圾税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子彦.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问题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2008(11)

[2]田立娇,张健,宋静,张传义,袁丽梅.中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J].环境科技.2010(12)

[3]王丰春,田新珊,蔡广宇.城市垃圾处理方法综述[J].电力环境保护.2003(3)

[4]李礼.如何处理城市中暴露垃圾之我见[J].企业导报.2009(1):109

篇4

1 厨房垃圾的概念及特征

餐厨垃圾主要是家庭、学校、机关公共食堂及餐饮行业等就餐人员用餐后所剩的残羹剩饭及食物残余,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经过我们项目组成员通过对几大城市的资料收集统计显示,厨房垃圾在城市垃圾中所占比例中北京37% ,天津54%,上海59% ,沈阳62%,深圳57% ,广州57% ,济南41% 。垃圾中主要包括:米和面粉食品残余、蔬菜、植物油、动物油、肉、骨、鱼刺等。与其他生活垃圾相比,具有含水量、有机物含量、油脂含量及盐分含量高,营养元素丰富等特点,是可利用的再生资源,具有很大的回收利用价值。

2 现阶段国内外处理厨房垃圾的主要手段及存在的问题

2.1 私人回收作为城市近郊养猪的饲料

通过本项目组成员对当地的一些饭店、学校食堂进行了大量实地调查,也对一些群众做了现场问卷调查,最后我们作了大量数据统计以及成果分析,却发现70%的饭店的餐厨垃圾主要采取私人回收的方式,私人回收后主要用于喂养牲畜。而用餐厨垃圾饲养畜禽,特别是喂猪已成为饲养户一种传统习惯。可是很多人都缺乏一种利用未经处理的餐厨垃圾喂猪容易导致疾病传播的意识,即使有的人知道也还是这么做。清华大学环境系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及资源化研究所所长聂永丰指出,餐饮行业产生的餐厨垃圾可能含有多种病菌,未经处理直接饲养畜禽,会通过畜禽体内毒素、有害物质的积累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从而造成人畜之间的交叉传染,因此,这种食物链形式隐藏着巨大的病原体转移与扩散的危险。根据我们网上调查显示,现在美国、加拿大、欧盟等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很多法律禁止用未经处理的餐厨垃圾直接喂猪。

2.2 排入下水道

根据我们所调查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有20%的饭店是直接排入下水道,由于厨房垃圾来源比较复杂,如果不经污水厂处理而排入下水道,会腐蚀、阻塞管线,同样会造成水源污染。而且餐厨垃圾极易腐烂变质,会产生使人难以接受的不良感受,如刺激性气味。为证明厨房垃圾的极易腐烂变质程度,本项目组成员特地在学校食堂取了3脸盆同样的厨房垃圾,里面包括就餐人员用餐后所剩的残羹剩饭及食物残余,在实验室里进行3种不同温度情况下做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大约29°的高温下厨房垃圾1天左右就开始腐烂发臭,大约在12°的常温下2天开始腐烂发臭,大约在5度的低温下4天开始腐烂发臭,并且均有刺激性气味。而餐饮行业产生的餐厨垃圾中剩菜汤、馊水含量很大,更容易在下水道处腐烂。这不仅会导致下水道的堵塞和过营养化,而且这种做法会直接导致水体的污染和其他的环境污染问题。

2.3 作为垃圾填埋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还有10%的饭店的厨房垃圾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就作为垃圾填埋,而且厨房垃圾中残留着大量的细菌、病毒;还潜伏着沼气重金属污染等隐患;其垃圾渗漏液还会长久地污染地下水资源,而且,含盐量高,“盐害”问题突出,垃圾中含有很多的酱油和盐分如果将其混同生活垃圾直接进行填埋长久会导致填埋地区土壤发生恶劣变化,其中盐碱化最为严重,会导致农作物不能生长,并渗透于地下水中。所以,这种方法潜在着极大危害,会给子孙后代带来无穷的后患。这种方法不仅没有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而且大量占用土地是把污染源留存给子孙后代的危险做法。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明令禁止填埋垃圾。据我们所知,我国政府的各级主管部门对这种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有了认识势必禁止、淘汰此类行为。

3 厨房垃圾在阳台园艺中的应用

3.1 变废为宝,美化环境

环境问题一直以来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全球变暖、能源匮乏、大气污染,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每年增长4%,而对于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又明显不足。因此,本项目组成员为了使厨房垃圾变废为宝,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利用自己宿舍阳台的植物做实验,利用餐厨垃圾堆肥型处理机处理厨房垃圾,堆肥型处理机是一种添加了高效菌种并控制堆肥条件的动态快速有机垃圾堆肥器。用餐厨垃圾制作有机肥,我们通过好氧发酵堆肥法的技术,并且根据对通风、湿度、搅拌、温度的不同控制以及菌种和菌种添加方法的不同,制造出肥效高、肥效快、肥效稳定、体积少和致病菌少等优点的有机肥。并且我们把制造出的有机肥作为我们宿舍阳台植物的肥料,经过我们精心养护一段时间后观察,植物长势比较好,叶子比较绿。由于考虑到阳台园艺的存在能使人们有一个放松自己的环境,同时也有效的利用厨房垃圾所制造的有机堆肥和营养液来推进阳台园艺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起到了观赏、食用的作用,还具备净化室内空气、分解室内有害物质、吸收室内甲醛,调节了空气湿度,也不必再为难以清理的食物垃圾残渣感到困扰。而且可以缓解上班族工作上的压力,放松心情,下班后回到家,与家人一起享受园艺生活带来的乐趣,特别是家里老人感到有发挥余热空间,达到修身养性、娱乐健身、颐养天年的目的。该实验的成功和所达到的效果让我们更有信心把厨房垃圾变废为宝来美化环境。

3.2 提倡环保,低碳生活

通过本项目组成员对厨房垃圾的人为处理之后,使厨房垃圾在阳台园艺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这也更积极的响应了提倡环保、低碳生活,从生活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号召,在钢筋混泥土的城市里,空气质量受到了来自汽车尾气,空调热气的污染,如果大家在家里阳台屋顶种植绿色植物,并且利用厨房垃圾所制造的有机堆肥和营养液来培养植物循环利用,不仅可以为家庭节约经济,而且对提高空气质量有一定的帮助,减少了一氧化碳的排放,让我们每天都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3.3 回收利用,取其精华

由于阳台不像是在地面上,不可能有很多的土壤,所以在阳台园艺上培养植物中,主要用无机营养物、碳源、维生素、生长调节物质和有机附加物,而本项目组所要的无机营养物主要由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部分组成,大量元素中,氮源通常有硝态氮或铵态氮,但本项目组成员在培养基中用硝态氮的较多,也有将硝态氮和铵态氮混合使用的。而磷和硫则通过厨房垃圾里的磷酸盐和硫酸盐来提供。由于钾是培养基中主要的阳离子,所以在我们的培养基中,其数量逐渐提高。以供植物更好的吸收,而钙、钠、镁的需要则较少。本项目组培养基所需的钠和氯化物,由厨房垃圾里的钙盐、磷酸盐或微量营养物提供。而微量元素包括碘、锰、锌、钼、铜、钴和铁。培养基中的铁离子,大多以螯合铁的形式存在,即FeSO4与Na2―EDTA(螯合剂)的混合。我们项目组考虑到培养的植物组织,它们的光合作用较弱。因此,需要在培养基中附加一些碳水化合物以供需要。而本项目组培养基中的碳水化合物是蔗糖,对维持培养基的渗透压也起重要作用。由于维生素有利于外植体的发育,本项目组利用现代科技在厨房垃圾中提取所需的维生素。而本项目组所需有机附加物主要是通过本项目组成员人工合成的有机附加物,我们最常用的是椰子汁及各种氨基酸等。植物所需的生长调节物质主要有植物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赤霉素3类。而厨房垃圾与其他种类垃圾相比,厨房垃圾具有含水量高、有机物、油脂、盐分含量高,营养元素丰富等特点,家庭厨房垃圾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其中三大营养物质的含量充足,含有丰富的碳源及氮源,本项目组成员都将其一一充分利用,进行资源化处理。而在这资源化的处理中,植物所需要的碳源也就迎刃而解了,而且省时省力省钱。整个过程也就避免了厨房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对下水源的二次污染,并且能成为可利用的再生资源。

3.4 亲近自然、绿色生活

我们深知阳台园艺是城市立体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知道要把厨房垃圾回收利用的紧迫感和必要性,阳台园艺的组成部分最重要的就是植物,而植物又不能缺少肥料,因此本项目组通过对厨房垃圾的回收利用研究制造出有机肥以及植物所需的一些无机营养物,希望能间接在阳台园艺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以达到绿色生活的标准,只要我们努力通过深入研究不仅能够缓解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而且还有效的提高了城市绿地率,丰富城市绿化的空间结构层次,提升城市居住环境。通过我们专业知识的学习知道阳台园艺具有降温增湿、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丰富生活、增加经济副产品等多方面的益处,而且阳台园艺作为国际上一种新型的城市绿化途径,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所接受。在欧洲、北美、澳大利亚、瑞士、新加坡等国的城市,都有着千姿百态、风格各异、风景绮丽的阳台风景,据本项目组成员网上查找资料得知,我国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重庆等也开始规划阳台园艺,将“阳台园艺”作为城市绿化的新亮点。居民们都是希望能在自己屋檐下,呼吸新鲜空气,欣赏利用厨房垃圾堆肥处理后培养出来的无污染植物,就能够感觉是亲近自然,体验环保绿色的生活。

4 结语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餐厨垃圾是可利用的再生资源的特点,完全可以逐步实现餐厨垃圾回收利用,同时也有效的利用厨房垃圾所制造的有机堆肥和营养液来推进阳台园艺的发展。从而能够减轻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难度,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阳台园艺是节约土地,开拓城市空间,包装建筑物和城市的有效办法,是建筑与绿化艺术的合璧,是人类与自然的有机结合。从城市发展趋势来看,阳台园艺将会在城市绿化中越来越被重视,将会使城市绿化在量和质上来一个较大的飞跃。再则,随着阳台园艺逐渐被重视,我们想厨房垃圾这等宝贵资源在阳台园艺中的应用应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耿土锁,食物性有机垃圾资源化方法[J].贵州环保科技,2002(12)

2 杨先海,吕传毅,褚金奎.城市生活垃圾预处理和资源化研究――再生资源研究,2003(1)

3 吴昊,张赣道.生活垃圾生物处理的研究与展望[J].抖技纵横,2004(8)

4 刘芳,叶滨恭.有机垃圾好氧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生长适应条件的研究[J].三峡环境与生态,2003(12)

5 黄文雄,刘畅.餐厨垃圾处理现状与发展趋势[J].建设科技,2008(3)

6 刘建丽,餐厨垃圾乳酸发酵残渣好氧堆肥处理的研究[J].硕士, 2005

7 许树龙.厨房的垃圾分类和厨内的垃圾处理机,2002(3)

篇5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国家逐步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源即为可再生能源,以农作物,树木,植物枯萎的残体和家禽的粪便等为原料,进行直接燃烧或生物能源生产的产业即为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1 生物质能源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1 非可再生性能源濒临枯竭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国家必需的战略物资,所以说石油工业的发展在一些方面上就是国家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象征。近些年来我国快速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在我们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国家的国计民生紧密相连。石油也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血脉,但石油属非可再生能源,终有用尽的一天。

1.2 非可再生性能源对环境污染严重

1.2.1 非可再生性能源开采对地层结构破坏严重

石油作为一种典型的非可再生能源,其开发的程序相对复杂,主要包括选址,打井,抽油,注水等过程,这些过程中对地层结构有较大的破坏作用。虽然抽完油要进行注水,但是由于水和石油的密度不同,长时间的石油开采必然会导致地层结构被严重破坏,导致地层土质疏松,甚至会发生底层塌陷。

1.2.2 非可再生能源利用对环境污染严重

众所周知,石油等传统非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利用可对环境造成污染。刚开采出来的原油内含有众多物质,不能被直接很好的利用,需经过石油化工企业的加工提炼,提炼出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汽油、柴油,沥青以及各种化工原料和产品。但是,开采、提炼原油的过程也是个污染环境的过程,直接导致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将有更多的化工产品和燃料被需要,更多的能源被开采,有更多的石油化工厂不得不开工建设。环境污染问题必然逐步加重。

鉴于此,我们必须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使石油化工单位产品排放更少的污染物,尽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更要另辟蹊径,探索清洁的可替代能源。促进环境与人类的和谐发展,

2 生物质能源开发的现状

20世纪以来,全球性的非可再生能源危机让新能源的开发变得迫在眉睫。生物质能源因其清洁、高效、可再生等特点而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生物质能源是位居于全球三大化石能源之后排行第四位,我国对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沼气技术

沼气是指有机质在厌氧的条件下,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因其最初的发现位置是在沼泽地区,因此被称为沼气。此技术主要是使用厌氧法处理家禽的粪便,这项技术是在我国使用较早的生物质能源的开发技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目前,很多国家都把沼气当做生活燃料,西欧部分国家生物质能源发电并网量可占总发电量的10%左右。沼气的开发和利用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迅速,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沼气发电CMD项目已有多个。

2.2 热裂解气化

在一九七零年左右,很多发达国家就已经对这项技术进行了研究,其中一项名为流化床气化的技术以其自身明显的优点占据了当时发达国家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市场,美国已有19家公司和探究机构从事生物质热裂解气化技术的探究和开发;加拿大12个大学的实验室在开展生物质热裂解气化技术的探究,近些年来,我国等发展中国家也对这项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2.3 生物质能源的转化

目前,生物质能源主要有生物乙、丁醇、生物柴油等。生物质燃料油资源的开发技术开始于“八五计划”期间,自“九五计划”以后,国家发改委颁布实施了用粮食和传统油料制备交通能源的战略方针。[4]生物质能源的转化主要是通过对植物油等代用油料的理化、酯化和裂解实现的。作为清洁燃料可以直接代替汽油等石油燃料,近些年来这项技术也得到了追捧。

2.4 压缩燃烧方法

生物质压缩技术可将固体农林废弃物压缩成型,制成可代替煤炭的压块燃料。成型燃料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炭化加工制成木炭棒或木炭块,作为民用烧栲木炭或工业用木炭原料。二是作为燃料直接燃烧,用于家庭或暖房取暖用燃料。

2.5 联合燃烧方法

联合燃烧是指将生物质压缩,掺入燃煤等传统燃料中进行混合燃烧的一种用能方式。联合燃烧可大幅降低燃煤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生成,高效环保,技术门槛较低,利用较广。

2.6 垃圾焚烧方法

垃圾燃烧的燃烧是指将垃圾分类之后对可燃垃圾进行燃烧用能的去能方式。在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去能时,要先将垃圾进行分类或者将垃圾研磨成悬浮液后进行沉降、过筛,然后再进行燃烧。实验数据显示每燃烧500t垃圾,可产生1W千万・时的电量。这种垃圾处理方式可大大减缓环境压力。

3 生物质能源的前景探析

我国现在所使用的能源中,生物质能源仅占能源总量的百分之十四,生物质能源开发具有很广阔的前景。与此同时,生物质能源也有着自己绝对的优势,这正是国家提倡生物质能源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技术又传喜讯。生物柴油加工技术目前已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一些发达国家利用餐厨废油加工成柴油,并进一步加工转化为航空煤油。与之相比,我国的生物柴油产业也已初步形成,为餐厨废油的无害化处置、防止餐厨废油流回餐桌开辟了一条新路,也为保障我国食品卫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生物柴油行业尚处在发展培育期,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更多的支持政策,严控餐厨废油非法流向,需要有更多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加入生物柴油行业,发展生物柴油行业。

生物柴油加工技术的进步,为我们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希望,大大提高我们开发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的信心,为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的开发,带来光明的前景。

结语:生物质能源必然会发挥其明显的优势,逐步的加大自己在能源领域的比重,同时,生物质能源必然会逐步减小环境的污染,有力缓解企业节能减排压力。

参考文献

[1] 兰家彬,金丛书,龚义华.随州市中小企业减排现状调查[J].武汉金融,2008(06):69-70

篇6

中图分类号:R124.3 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每年也以较快速度增长,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与日俱增的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困扰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垃圾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不相适应。审视当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只有系统地分析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路径,重构和完善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运作体系,才能更好地推进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发展进程。如何在数字化的今天更好地寻求垃圾治理路径成为摆在城市发展面前的重要任务。

二 相关概念

(一)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思想在城市范围的延伸和具体实现,即是运用信息共享的理念,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将物质城市数字化重建,据此整体研究解决城市问题的综合系统。数字城市代表了城市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推动整个国家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广义的数字城市概念即城市信息化。它是指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实现城市经济信息化、建立城市电子政府、电子商务企业、电子社区并通过发展信息家电、远程教育、网上医疗、建立信息化社区(王宏伟,2009)。狭义的数字城市是指利用传统的数字城市理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遥感RS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实施和信息系统。其本质是建立空间基础设施并在其基础上深度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研究采用的则是狭义的数字城市的内涵。

(二)城市垃圾

城市垃圾是城市中固体废物的混合体,包括工业城市垃圾,建筑城市垃圾和生活垃圾。工业废渣的数量、性质及其对环境污染的程度差异很大应统一管理,根据不同情况由各工厂直接或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放置于划定的地区。建筑城市垃圾一般为无污染固体,可用填埋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多指人们日常生活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它伴随居民生活而产生,成分和产量也伴随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的变化而改变。研究主要是以城市生活垃圾为主要分析对象展开论述的。

(三)运用数字化技术解决城市垃圾治理问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以及技术手段的限制,传统的城市垃圾治理措施只能够在一种比较被动的情形下进行实施以便解决城市垃圾治理问题。随着数字化的发展以及数字时代的到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可以使我们更加有效地去面对城市垃圾问题,使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处于或是尽量处于主动的位置。同时,现行的某些制度措施具体实施起来还存在不少制度上的局限,某些信息可能不被重视;内、外部评价所占比重不明确,绩效评价受政府内部掌控,透明度不高、操作不规范,中心的监督指挥系统负荷过载,实际运作中存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此外,许多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是数字城市赖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有了这些支撑和保障无疑会对我国解决城市垃圾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 现代城市垃圾治理现状分析

从国外看,日本的垃圾治理主要将减量化作为垃圾治理的长期战略,强调垃圾分类是实现“减量化、资源化”的基础工程,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经济政策,保障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视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为治理垃圾污染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形成了政府、企业、公众互动的“三元管理”体系,实现垃圾综合管理。美国城市垃圾处理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序列,垃圾卫生填埋、焚烧以及堆肥方式还仍然继续利用,但统计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堆肥和路边分类回收、废物回收、庭院垃圾处理、餐厨垃圾治理等组成废物变资源序列,促使废物回收与再利用得到了快速地发展。新的时期,美国是一个既能够有效防止污染,又能够开发利用再生资源的垃圾综合处理体系正在得到快速提升;西欧国家在垃圾处理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北欧也在迅速发展。

国内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成熟且常用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有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回收利用技术目前仅在少数几个城市中进行试点工作,应用实例尚不多。另外,现阶段有关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地方性法规已在陆续出台。研究认为,有效健全中国的垃圾管理体系,应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参照国外垃圾分类、收集、运输、综合利用及处置的体系,建立一套我国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体系,不断构建和完善环境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在垃圾处理过程中贯彻“4R”理念,坚持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研究则在此基础之上从一个新的角度――管理与技术角度去探讨城市垃圾治理的新路径,目的就是为努力提高城市垃圾治理的效率和效益提供思路。

四 数字化时代城市垃圾治理的趋势与路径设计

(一)发展趋势

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城市垃圾的治理不但是可行的,而且会大大提高治理的效率。研究认为数字城市的发展趋势或发展原则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最优效率和最佳效益。目前国内数字城市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结为三部分:一是各级政府努力构建综合性数字城市发展平台及应用系统。其次是实现数字化与城市垃圾治理的有效对接;三是完善数字城市中垃圾治理的操作流程与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管理、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体系,能给城市垃圾科学化治理提供科学的保障。

(二)城市垃圾处理体系建设的路径设计

1.垃圾处理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

基于数字时代垃圾处理网络化的基本要求,垃圾处理网络化体系建设势在必行而且是现行条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构建垃圾治理的信息处理体系时机已趋于成熟,具体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一,进行规范化垃圾回收、运输、登记管理工作。所谓规范化就是要不断提高此项工作的效率性和可操作性,在垃圾的分类回收等方面尽可能地使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来进行操作与控制,不断提高垃圾回收的效果与效率,实现垃圾回收的半自动化或全自动化。二,不断创新完善垃圾运输实时监测技术。根据我国垃圾处理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对城市垃圾处理车进行编号,并安装卫星定位器,以便对其进行空间直观控制。此外,对城市固定垃圾处理池进行卫星定位器置放,通过卫星的监测技术进行定点管理等。三,垃圾处理登记管理工作可以分阶段进行。目前阶段,我们可以使用电子刷卡技术定位垃圾处理人员以及垃圾处理车的工作状况,为我们以后建立更为便捷的电子信息档案打下基础。

2.垃圾处理信息化收费体系建设

城市垃圾是个社会性的问题,问题由社会产生,理所当然我们可以借助、利用社会的力量进行垃圾处理工作。城市垃圾污染防治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来建设大量的无害化处理工程,所需要的建设资金原则上应当由国家、地方和受益者共同承担。研究以为,城市垃圾的清运处置费用可以通过资源化产品的出售、已封闭城市垃圾处理场地的地产开发、城市垃圾收费以及财政补贴等途径予以补偿。外部效应存的存在要求政府与个人和组织都应该建立相互间的利益制约关系。简单来讲,包括以下几点:政府对于不同的获得城市垃圾处理权限的组织应该予以定期绩效评估,对有较大成绩的组织给与政府补贴或给予税收优惠;对其他组织和个人也应落实“排污付费”原则;对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开征城市垃圾费,以补充城市垃圾清运、处置费用的不足,减轻政府财政压力。而所有的这一切通过网络数据库则可以更快实现。

3.垃圾处理信息化制度体系建设

建立良好的垃圾处理制度体系有利于垃圾处理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与监督,更有利于垃圾治理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去思考对策。一是垃圾处理特殊许可证制度。另外就是建立和完善垃圾处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政府部门根据辖区内的城市垃圾管理目标,综合考量各区域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的消纳量和区域发展规划等因素,确定每个区域城市垃圾的最大排放量;然后,通过发放城市垃圾排污经营许可证具体分配排放指标;同时,通过建立城市垃圾排污权交易市场,使排污权能够合法合理买卖。

4.垃圾处理信息化竞争体系建设

优化绩效的评价体系,虽然分出了内评价与外评价两方面,但是对于内外评价各自所占的比例应该做适当的安排,不能盲目操作。充分运用当前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进行监督的同时建立起合理的社会评价竞争体系,充分体现出公平性,不同主体不同对待,如做好对不同主体处理垃圾数量的统计、对不同的主体进行奖励或是进行财政补贴等。建立开放、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的城市垃圾处理投入产出机制,实现社会资本资源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领域的合理配置,并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用。

(三)小结

研究主要是从数字城市发展和城市垃圾治理相结合的角度对数字城市时代垃圾治理路径进行了基本的分析,比较详细的理论基础体系并客观地预测了数字城市的发展趋势。然后从一个新的角度和侧面,比较深入地说明了现有的城市垃圾治理的努力方向,即从加强管理制度与提升技术操作手段方面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最后提出了数字城市背景下城市垃圾治理的路径设计,也为数字化时代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治理城市垃圾、保护环境,发挥其社会服务能力准备了思路。研究认为,数字化时代城市垃圾治理会有更好的效率和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平.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2006,43(1).

[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3] 杨宏山.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制度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1).

[4] 梁勇等.数字工程导论[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5] 李永田.建设“数字城市”的设想与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08,37(6).

[6] 王凤霞等.“数字城市”研究初探[J].世界地理研究,2002,11(2).

[7] 王兆喜,方伟.城市公共管理的新课题――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J].江苏科技信息,2007.

[8] 金龙,赵由才.计算机与数学模型在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中的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9] 梁勇等.数字城市建设与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10] 徐青.地形三维可视化技术[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0.

[11] 史旭晖,罗斌.用循环经济理念探索城市垃圾管理模式[J].当代经理人,2006(4).

[12] 吉林省建设厅.年底前开征生活垃圾处理费[J].长春晚报,2007.

篇7

垃圾分类综合治理总结汇报一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_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治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垃圾“出口”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根据彭州市《关于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意见》,一年来,_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精心组织,落实投入,成效显著。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镇重点工作。镇各办所目标工作季度推进专题会向镇主要领导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分类工作由开展此项工作的村支部书记亲自负责,落实相关设施设备的修建安装,宣传氛围的营造和分类有偿回收。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召开镇、村(社区)、农户三级动员会、交心谈心会等,宣传动员,讲解、学习垃圾分类的内容、意义、目的,安排各村(社区)、各办所(中心)相关工作。二是结合我镇实际,利用现有资源,如广播、宣传车、宣传栏、“快乐星期六”等多种形式、多种方式搭建宣传平台,生动宣传讲解垃圾分类相关内容。三是镇城管办牵头,各村(社区)协作,定期进行入户宣传,为全镇村(社区)人员发放《实施垃圾分类创建绿色家园》等宣传单及宣传手册_余份,并认真做好解释、宣传教育工作。

三、整治有力,措施得当

今年8月,组织镇村干部、保洁公司、小区业委会、点位居民召开农垃前端分类工作现场会。通过召开现场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教育引导村民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要求,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此外,通过集中培训、现场讲解示范、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使环卫人员懂得如何对不同垃圾进行收集、回收和处理。尤其是在集中处理的地方,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严防“分散污染”变成“集中污染”。在废旧电池和医疗垃圾的回收处理方面,坚决杜绝擅自处理、随意处理和与生活垃圾一并处理的现象。

今年我镇垃圾分类在_社区__等_个点位开展,按照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分类投放并收运垃圾。全镇20__年建成垃圾分类房_座,新配置分类果屑箱_个,前端回收分类垃圾桶_个,制作宣传展板_个,小插板_个,分发宣传资料_份,清理各类垃圾_吨。通过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目前农村环境卫生已大为改观,实现了全镇环境卫生大变化,使全镇展现新面貌。

通过一年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整治,改善了我镇农村生活环境。我们深信,有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我镇的农村生活垃圾工作一定会常抓不懈,建成环境优美、安全文明的_小镇。

垃圾分类综合治理总结汇报二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是,近十几年来,我们的生活环境不断遭受破坏,全球气温升高,白色垃圾,水资源被污染……这些问题的始作俑者还是我们人类。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您知道这些垃圾它们到哪里去了吗?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高昂的,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200元至300元人民币。而仅北京市日产垃圾就有120__吨,目前面积在36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堆在北京五环路以内有700多处,占地500多万平方米,每年在3—5%的速度增加。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被废弃的垃圾填埋场不复为耕地,也无法建成生活小区。因此,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我校在20__年11月20__年12月份,开展了垃圾分类系列活动。

1、提高环保意识,树立分类观念。

通过校园广播、橱窗校园网络等形式,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教会学生垃圾分类的知识,使学生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性行为。

2、各班加强宣传培训,普及分类方法。

各班采用不同形式:如学生上网查资料、图片,或进行调查、采访等搜集资料,然后利用校会、午间等时间,在班里进行交流,相互受教育,让学生学会分类垃圾;养成在室内分类的习惯;对分类工作做得好的班级进行表扬奖励,树立典型,介绍经验,强化推广。

3、开展垃圾分类班队主题活动。

我校各班和少先队部共同配合,开展了有关垃圾分类的班队主题教育活动。全班的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以不同的主题来进行向大家展示垃圾分类的日常常识。例如班队的题目新颖独特,如“举手之劳,改变世界”,“小小环保袋,还我美好心愿”等。主题的班队内容十分丰富,有的同学还做了幻灯片,配了音乐,十分精彩。通过活动,让全校学生了解了更多的垃圾分类知识,更深层次的体会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成立师生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

学校成立25人的教师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及40人的学生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师生志愿队在师生团队中加强不同形式的垃圾分类常识,并时刻督促师生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对垃圾分类的行为养成。学校对表现好的师生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员进行评奖,并在全校校会上颁发了奖状和奖品。以此鼓励同学们都来了解垃圾分类,都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使有限的资源能得到重复利用,是我们生活的环境能变得更加洁净。

5、制定措施,落实到位。

学校设置分类垃圾筒:垃圾筒上贴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并且通过广播宣传,告诉学生在扔垃圾的时候分类投进不同的桶里,学校保洁人员在清理垃圾的时候,再分别进行处置。并且鼓励各班设置可回收垃圾袋或垃圾箱,将本班的可回收物品分类存放,比如我校学生每天喝过奶的奶盒,喝完后把它按扁,然后放进纸箱内,定期卖给废品收费站。所得费用可以作为本班班费,为同学们买奖品等。这样,既做到了环保,又使同学们树立了节约意识,还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

6、开展垃圾分类活动的意义。

通过在我校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是同学们明白了:垃圾处理的方法还大多处于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地污染环境。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1)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50%以上。

(2)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弃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可能减少危害性。

(3)变废为宝:我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30亿个,方便面碗5—6亿个,废塑料占生活垃圾的3—7%。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无铅汽油和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快,可少采20吨铝矿。生产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

(4)坚持不懈: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的系统工作,同学们不仅在学校要做到将垃圾进行分类,同时也要告诉自己的家人及其身边人做到垃圾分类,使我们生存的空间真正变得洁净、明亮!

垃圾分类综合治理总结汇报三

20__年__区教育系统在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公室的指导下,按照区的统一部署,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中全面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宣传教育和实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垃圾分类工作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保工作,普及程度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教育局为抓好孩子的垃圾分类常识教育,要求各校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常识纳入专题教育内容,在幼儿园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启蒙教育,在中小学实施垃圾分类常识教育。利用教工大会和学生班会课时间,广泛进行垃圾分类意义的宣传和垃圾分类概念界定的介绍。结合地球日、环境宣传日等环保特定日,外请专家举行教育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

二、做好责任落实工作

教育局要求各学校落实垃圾分类实施的主体责任,明确分管领导、管理部门及内部管理岗位职责,做好垃圾源头分类减量的培训、督促、检查、纠正工作。与具备相关资质的垃圾收运单位签订协议或合同,按时分类收运。在做好分类收运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经验做法,定期分析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垃圾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有效落实。

三、立足课堂教学,扎实开展环保教育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同时也是环保教育的好场所,教师在各科教学,尤其是品社、语文、自然、探究等学科的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保教育;中高年级班级进行环境教育主题会,开展各种形式进行教育,形成了环保良好的氛围;班级成立环保小组,认真收集信息,整理资料,进行环保知识的研究和探索。

例如:中心小学将垃圾分类知识与自然学科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朗朗上口的对话问答形式,讲述了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分类要求。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是减少垃圾的理念。指导他们把到处丢弃的树叶、果皮、剩菜剩饭变成人见人爱的环保酵素。有的可以喷,用于施肥;有的可以喝,可以帮助消化、降血脂。

四、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各学校组织实施特色系列活动。积极参与各类市区级环保杯赛,培养青少年垃圾分类、源头减量意识和责任,展示学校垃圾分类减量实践活动成果。

通过亲子活动影响学生家庭投身到垃圾分类行动之中。同时通过社区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和实践当中,与社区居一起共同行动,提升社区的整体文明水平。

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通过观察发现,学校每天丢弃的垃圾中,厨余和绿植产生的垃圾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果能够将这些垃圾有效的利用起来,将它们制成植物生长的有机肥料。既减少了学校丢弃的垃圾总量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减少了化学肥料的使用,减缓了对土壤的污染,使植物能够更“绿色”地生长。

篇8

党总支副书记××*

调研题目:关于环卫作业模式的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明确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结合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分析解决问题

调研过程:

1、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

2、与××××一线职工、兄弟单位及相关部门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

3、班子成员归纳总结、分析讨论。

调研总结:

按照城管局党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的统一部署,××××领导班子从实际出发,就当前环卫行车突出的问题,着力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准命题,选准切入点,利用几余天的时间对全区环卫作业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此次调研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服务群众、关注民生、着重解决突出矛盾为目标,以探索环卫新的作业模式为重点,紧紧围绕如何进一步改进环卫作业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美化城区这一中心,确保通过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为城市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信息,为决策者提供依据,最终达到城市环境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总目标。

下面我们就汽车一队作业模式工作情况做的调研报告如下:

一、××××现状

××××是全民事业单位,主要担负着××地区的公厕清掏、垃圾拉运、冬季清冰雪等环卫工作。截止2008年底,我队负责管理垃圾箱、站183个,公厕219座,其中旱厕208座。全队职工379人,其中退休137人,管理人员16人,一线226人,临时工按季节雇用平均用工55人。业务用车52台,其中粪罐车4台、抽子车2台,叉车4台,铲车4台,推土机2台,自卸车15台、钩臂车2台,多功能车1台、洒水车1台,在2008年底市里新购置压缩车14台。这52台车在2008年底就应报废的有6台,至2009年该报废6台。近几年,在局党政领导的指导关心下,在全队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车队的各项建设稳步发展,各项制度日益完善,长效管理、精细化作业得到更好的发挥,市容环境卫生面貌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作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卫职工队伍状况不稳定。

车队现有在职242人中,除内退、长病外,一线职工226人。其中35岁以下20人,36-45岁34人,46-55岁172人。一线正式职工面临着人员老化,后继无人的现象。到2010年退休15人,车辆维修技术、电工技术、驾驶员、管理人员的后备力量严重不足,没有新生力量充实环卫队伍,在未来几年里将出现全部使用临时工的状态。目前,大队按季节性雇佣临时工,平均每月需55人,占总人数的37%,主要从事厕所清掏,平均月收入在900元左右。随着城市用工价格上涨,环卫作业苦脏累、工资待遇少的状况招不到工人,整个队伍的稳定是急待考虑的严峻问题。与此同时,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我队未与临时工签订用工合同,未履行用工单位的法定义务,环卫工人工资未达到最低工资标准,未获得社会保险。因而在部分职工中思想不稳定、工作不尽责。如发现各种人伤害,这部分费用全由本单位自筹解决。

2.机械作业促进环卫行业发展,新型压缩车拉运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道外西部地区日产生活垃圾近400吨,集中运往垃圾处理场。15台车每天往返拉运。至2008年底,全区统一购置压缩车,我队新增14台,新型机械设置改善了作业设施,但远远满足不了全区日产垃圾运动量,实行撤箱并站集中拉运这一新的垃圾收集方式措施以来,极大推动了城区环境面貌,充分体现了城市进步和发展的步伐。但同时,这一新生事物,新的管理模式,新的作业方式还在不断改进中,在进行中必然产生一点矛盾和有需要不断调整的地方。目前制约新型作业方式发展的主要矛盾即是管理、衔接、方式以及人民群众的宣传。管理上欠缺衔接捋顺、人民群众及商户物业等部门还没有广泛认识到这一新型作业方式的有利之处,我们在执行起来较难。有的物业不按规定,而照样将垃圾卸倒在站点地上,不遵守规定,也是造成暴满的原因。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实践作业中,还发现作业方式存在浪费能源的问题,这也是制约这一作业方式发展的主要问题。例如:南马、太古办事处地区。办事处分管的小区物业垃圾收集人员,没能及时将袋装垃圾运到指定的收集车,而是还依照旧的作业方式,运到垃圾箱站的地点。而旧地点按要求不准再有垃圾堆放,汽车一队不再负责拉运。因而,造成垃圾箱站暴满,外溢暴露街边。这些现象的发现有一些客观原因,但同时也反映出管理不到位、衔接不到位、监管不到位、协调不到位的弊端。

3.资金不足,制约新的管理模式发展。

我队属财政补助拨款,每月拨款40万元,职工工资8万元、燃油费30万元、车辆维修4万元、每月交纳养路费1000元,交通事故约1万元,基础设施修缮5000元,水电煤每月7万元,全队日常工作还差20多万的缺口。目前欠维修零件费、燃煤费、加油费等费用30万元。临时工工资急待提高,如果临时工队伍流失不稳定,就会直接造成不能正常工作。面对资金严重不足的困难,我队积极想办法自主创收,但新型压缩车的投入使用给我队作业资金添上一笔巨款。为推进压缩车拉运工作,车队在人员少、车辆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做好司机的思想工作,克服困难,坚持突击清理。但是由于压缩车每次拉运时间过长,原定准的时间经常因为垃圾收集人员没到点装运,或是装运过慢而影响下一站时间。延长司机作业时间,返车晚,工作量加大。经常突击到晚十点多钟。而车辆拉运存在吃不饱,往返次数多,造成极大的耗油浪费,使原本就紧张的资金更加举步为艰。这些因素在推行新的管理模式中制约了发展。虽然面临着这些困难,大队还是全力做好维稳工作,尽全力稳定职工思想,促进工作,保证生产。

三、环卫作业模式持续发展的长期对策

1.加强管理。管理是提高城市环卫工作质量、塑造环卫行业形象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目前工作中的相对薄弱环节。坚持高效能管理,是保证各项工作稳步进行的前提。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环卫作业标准、服务规范、工作程序和考核奖惩细则,严格实行全员岗位责任制,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实践证明,建立科学、规范的长效管理制度与定期开展的各种卫生专项整治活动相结合,对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能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

2.加大机械设备的投入,建立高效、生态、文明的垃圾收运体系

道外区是有百年历史的老城区,历史深久但同时各项环卫基础设施也相对落后。街路狭窄、旧城区多、燃煤居民多、垃圾量大等等制约城市发展的不利因素。通过调研,针对这些现状,我们感觉必须加大机械设备的投入,确保新的垃圾收集作业方式强力推进。

3.环卫硬件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要树立超前意识

长期以来,环卫硬件设施建设中存在着一个明显的问题,在新区建设或者建设居民小区时,环卫设施未纳入规划,开发商只顾自己的利润、不顾公众利益,不建设环卫设施,待到建设项目完成之后,再建设环卫设施时,不是无处可建,就是遭受到居民或者单位的阻挠,使环卫设施的配置水平落后于全区的城市建设管理,从而导致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跟不上城市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今后,市容环卫硬件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要树立起超前的意识。一是城管部门应当纳入开发规划审核成员单位,使开发商在建设初期就将环卫设施纳入建设之内,方便新建小区居民使用,也保护环境,便于车队收集拉运。在全区形成新建一个小区,整净一方的工作模式。二是环卫设施建设应与城市的开发建设保持同步,以消除环卫设施在建设过程中遭受的阻碍。三是环卫设施建设要考虑到城市发展的未来,例如大型压缩、垃圾分选、餐厨垃圾处理等技术含量更高,符合环保及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设施建设用地和资金安排要优先考虑。

4.培养新生力量,改革用人机制,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面对职工队伍老化,临时工占有越来越多的比例的现象。我们一方面上报城管局,请求接收新职工,充实环卫队伍。另一方面改革用人机制,在用人上大胆创新。下一步,我队将推出临时工也同样享受评优、评先、模范的待遇。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临时工给予嘉奖。对有管理能力,有文化素质的临时工通过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大胆启用临时工做小组长、小队长。要进一步加强环卫职业业务素质和技能培训,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精神,广泛开展创建文明行业和规范化管理服务活动,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和群众的理解和尊重。

5.推行压缩车收集垃圾作业,促进环卫事业发展

篇9

一、加快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刻不容缓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绿色、低碳则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原则。推广绿色建筑、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新型城镇化已经在全国铺开,对建筑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优质的天然骨料在城市周边已被用尽,与此同时,建筑垃圾迅速增加,我国建筑垃圾的产生和处理有如下几个特征。

1、建筑垃圾总量庞大,增长速度迅速

我国已经经历了工业化的初期阶段,目前正在向工业化后期过度,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化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项目数量庞大不可避免,因此也必然产生大量建筑垃圾,据测算,我国每新建1万平方米的建筑,就产生500-600吨建筑垃圾。而拆除1万平方米的旧建筑时,产生的建筑垃圾达到6000-10000吨,是新建工程的10倍。相关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0%左右。仅2015年我国产出的建筑垃圾(含公路翻新维护垃圾)就高达35.5亿吨。

从2000年到2013年,我国建筑垃圾年均增长16.2%。预计未来10-20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和升级,建筑垃圾还将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有研究机构用“建筑面积估算法”和“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我国未来建筑垃圾的产量,结果显示,到2030年我国建筑垃圾将达到每年73亿吨,比现在增加一倍以上。

2、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当前,我国的建筑垃圾主要采用传统的倾倒和地下填埋处置方式,这种原始的方式不仅浪费大量的土地资源,也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堆放和填埋的建筑垃圾会因为发酵和雨水淋溶,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产生渗滤液,对周围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如果长期堆放,建筑垃圾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垃圾渗滤液对土壤产生严重污染。此外,当建筑垃圾露天堆放时,会在高温、水分、日照的作用下发生分解,产生粉尘和有害气体,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可见,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渠道多,污染程度高,治理周期长,会带来潜在的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

3、造成多种资源严重浪费

相关研究表明,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中露天倾倒的部分需要占用土地1.5亿平方米,即使填埋的建筑垃圾也要占据。建筑垃圾围城已经成为我国各大城市发展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一方面浪费了大量土地甚至是耕地资源,另一方面也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这种资源浪费还呈现出扩大化的趋势。在上一个经济快速增长阶段,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最快,是建筑垃圾的主要产生地,但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加快,建筑垃圾也随之向中西部地区扩展。

4、回收利用程度低

对国际建筑垃圾资源化情况的调研表明,当前国内建筑垃圾产业对建筑垃圾的处置方式仍停留在传统的现场移动设备处置和填埋的处置方式上,少部分地区采用了固定设施处置,但回收利用形成的主要再生产品为低品质砂石、各种砖、非承重板材、无机料等地段产品,总的资源化再利用率仍不足5%,并且未资源化部分还会产生严重二次污染。而发达国家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率远远高出我国,例如德国在2008年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就达到了95%,再生利用率也达到70%以上。根据联合国再生联合会的统计,欧洲主要国家的建筑垃圾平均利用率达到80%左右。

二、加快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选择

1、完成十三五“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任务的必然要求

针对发达国家的研究显示,在人均GDP超越3000美元之后,居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会迅速攀升,生态需求逐渐显示出超越经济需求的态势。在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就公布了绿色GDP核算体系,把环境要素囊括到人类财富中。我国人均GDP早已超越了3000美元的水平,生态环境供给与人民需求的矛盾也将日益突出。

党的十报告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中国要坚持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进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加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针对建筑垃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城市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和废旧纺织品等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系统,规范发展再制造。”

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减少建筑垃圾处置不当引发的环境污染,降低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影响,缓解资源短缺的发展瓶颈,对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可操作性。特别是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持续快速推进的形势下,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环境,也使建筑垃圾“变废为宝”,促进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

2、国内供给侧改革“补短板”的必然要求

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的重要策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经济领域的五大任务分别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而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环境质量则是“补短板”任务的重要内容。

在需求管理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主要依靠的是资源要素低价格条件下的高投入为支撑的粗放发展模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持续高消耗,已经使得传统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和挑战前所未有,破坏严重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短板。此次中央工作会议就明确指出要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作为建筑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积极减少产业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在新型城镇化如火如荼拉开的背景下,建筑行业、房地产产业势必面临新一轮增长,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有效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处理是落实供给侧改革,弥补环境短板的必要措施。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也指出,要积极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处理。

3、我国抢占环境服务行业国际话语权的客观要求

绿色经济道路,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和再利用也是势在必行。从全球来看,发达国家的环保产业已经度过了起飞阶段,进入了高速成长期,环境服务在产业产值的比重逐步提升,形成了较为充足的技术储备,从法律、产业运行规范、技术标准方面都在逐步形成完备的体系。各国纷纷努力提升技术水平,并希望把本国的行业标准上升为全球的行业标准规范,以获得行业话语权。就建筑垃圾的资源化产业而言,我国在未来将形成全球最大的市场,而这一产业在国内却刚刚起步,从技术水平来看,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第四阶段,而我国还主要停留在第一阶段(如图一所示)。充分利用大国的超市场规模优势,促进本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技术发展,并借助市场优势推动本国标准国际化,是推动我国环境服务行业发展,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有力举措。

图1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的发展阶段

三、大力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可行性

1、高度契合国家的发展理念和产业政策

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做出了关于绿色发展、低碳循环发展的战略部署。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的《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提出了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要求,并提出要研究起草《关于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试点方案》,还提出要开展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省建设工作,鼓励各地探索多种形式市场化运作机制,创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领域投融资模式。可以说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正面临发展新机遇。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始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通过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其发展,可以判断,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进程即将步入加速发展时期。

2、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广阔

建筑垃圾在加工转化处理之后可以成为各类建筑材料,再次应用于工程建设,通过“变废为宝”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从目前国际建筑垃圾再利用的情况来看,很多建筑垃圾资源化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房屋、道路、园林、市政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据专家测算,到2020年,我国每年至少将产生建筑垃圾51亿吨,如果其中的80%能够转化为建材产品,将创造价值1.6万亿元。

建筑垃圾的处理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可避免了次生环境危害。我国当前“填埋堆放”和“堆山造境”的垃圾处理方式会对堆放场地及附近地区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次生污染。例如,废砂浆和混凝土块中含有的大量水合硅酸钙和氢氧化钙,如果使用填埋方式处理,会使渗滤水呈强碱性;废金属料可使渗滤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废石膏中的大量硫酸根离子在厌氧条件下会转化为硫化氢;废纸板和废木材可溶出木质素和单宁酸并分解生成挥发性有机酸。这些垃圾衍生物质会严重污染周边的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和空气,受污染的地域还可扩大至存放地之外的其它地方。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后,这些污染问题都将局限于车间,不会产生次生污染危害环境。

就业岗位增加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也是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的有利效应。据测算,每1亿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可以带来1.5万个就业岗位,如果2015年中国建筑垃圾35.5亿吨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可以解决超过50万劳动力的就业。对废旧资源的回收利用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各类“全球城市排名”体系都对能源资源的回收利用率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建筑垃圾是现代城市最主要的可回收利用资源,提高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可以大幅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

3、国内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基础

从技术条件看,早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计划中就有建筑垃圾资源化相关技术,到“十二五”末期,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在生产设备和技术、标准规范、产品质量等环节都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成就,建筑垃圾资源化平台已初步搭建。

从产业发展情况看,据不完全统计,到2014年底,全国已建、在建处置建筑垃圾产能在100万吨以上的生产线共计60条左右,另有小规模建筑垃圾处置企业数百家。在专业设备方面,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固定式处置设备企业有100多家,另有18家企业具备制造移动式处置设备的能力。

从政策支撑来看,全国有70多个省市针对建筑垃圾制订了相关的地方法规。其中针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法规、条例文件共计32篇,涉及13个省市自治区。主要集中在源头分类、建立信息平台、运输定位及标识、资金和税收的政策优惠支持方面。

可以说,我国的建筑垃圾再利用产业已经具备相当的基础,但是实现快速发展并获得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还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四、加快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产业政策的精准度

完善产业标准体系和法律支撑,出台细化配套政策,提升产业政策精准度。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再利用产业对垃圾资源化处理和提高产品加值的需求极为迫切。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从装备制造、垃圾预处理、原料无害化、资源化、运输规范、加工流程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明确的标准来规范。而国家现行的再生产品标准不但数量少,还存在着标准低、标龄老等问题。在国家统一标准不完善的情况下,行业标准可以起到规范行业发展秩序、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

此外,还应该通过法律手段强制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并明确责任主体,避免建筑垃圾回收处理时候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严格处罚措施,提高责任主体的违法成本,保证建筑垃圾回收处置率处于较高的水平。

2、加大财政和税收政策支持力度

在行业发展初期,财政政策的支持和税收减免可以有效促进产业发展成熟。当前阶段,对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重点企业应当加大税收减免力度,建议对建筑垃圾资源化率达到100%和再生建筑垃圾使用率达到60%以上的企业,增值税按照3%简易征收,企业所得税按照15%征收。同时,针对“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利用再生资源产品面临的增值税抵扣税技术问题要尽快解决,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市场竞争力。

建议按照“十三五”规划的相关要求,将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纳入环境保护、再生资源、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领域的支持范围,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对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加强融资支持,对银行贷款给予贷款贴息。

3、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产业建设

积极落实建筑垃圾处置收费政策,促进大众对环境污染治理理念由“谁污染、谁治理”向“谁污染、谁买单”转变。以政策保障产业的市场价值。积极推广PPP模式、BOT模式、BOO模式及其融合,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模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的建设。

4、强化监管,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将建筑垃圾资源化水平纳入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加强地方政府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其次要加强建筑垃圾管理,确保建筑垃圾的拆卸、运输、回收再利用产业链封闭运行。对建筑垃圾实施备案管理,确保拆解、运输、回收利用过程中建筑垃圾不发生“跑、冒、滴、漏”现象。在已经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的城市,统一关闭建筑垃圾填埋场,暂时不能关闭的,应交由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统一管理,减少建筑垃圾的填埋和露天堆放,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李浩,翟宝辉.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5.3.

[2] 孙丽蕊,陈家珑.欧洲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及效益分析[J].建筑技术.

[3] 郭海斌.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与出路[J].中国国情国力,2015.11.

[4] 冷发光,何更新等.国内外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环境卫生工程.

篇10

二、依托《公共政策学》课程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

《公共政策学》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必修课,由于该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征,使得其教学目的不仅是公共政策理念和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策问题意识和实践能力,即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政策问题的能力。因此,公共政策课程的多元教学作为培养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有利于培养公共管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热情、创设较好的创新环境。近年来,我们结合公共政策学课程,在公共管理相关专业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采取主体参与型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其目的是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继承型教育观念,树立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的创新型教育观念。(一)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要充分把握案例教学的准备、进行和总结三个环节。高度重视案例教学的功能,精心设计案例教学的方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通过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以加强公共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案例教学要求学生进入案例描述的特定情景和角色,作为事件的参与者去面对问题并寻求答案。唯有如此,案例教学才能够是学生在模拟的实践环境中设身处地的去思考“我要怎么办”,从而激活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和理论,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群体协调和综合管理能力。由此可见,学生的这种参与起到了“角色扮演”的作用。特别是在公共政策学的案例教学中,学生被引导进入一定的决策环境中,按角色要求去分析政策问题、提出政策方案、比较各种方案并进行择优等等,如同实际的决策者一般运筹帷幄。这种模拟无疑是能够有效地架起理论与实际之间的桥梁。在案例的选择上,我们既选用了“古巴导弹危机”、“中国最牛钉子户”等经典案例,同时也开发了“为什么地沟油难以禁止?”和“青海湖湟鱼保护”等本土案例,通过案例资料的阅读,各种问题的假设,课堂上激烈的讨论,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激发了专业兴趣,提高了学习动力。(二)课堂讨论法。这种课堂讨论不同于完整的案例分析,只是在专题讨论课的进行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政策敏感度,锻炼独立思考和口头表达能力。首先教师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对较近的话题。如,针对“禁止大学生在校外租房”问题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进行分析其中的缘由并在课堂讨论发言,学生能结合自己和身边的事例踊跃发言。我们也根据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等;而且根据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多的特点和青藏高原的地域特征,讨论“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加分政策的思考”、“三江源生态保护”等等,使学生对讨论话题充满兴趣。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政策敏感度与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关注一些新闻事件和热点问题,鼓励学生在关注时事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讨论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和能独立思考并勇于表达自己观点进行充分的肯定,对学生能结合相关专业知识表达的观点和思想给予高度认同,即使出现有些学生的观点不成熟或错误的情况下,教师也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合理的解释,不要简单呵斥,从而能激发学生对该教师的热爱和对所授课程学习的积极性。经常鼓励学生不仅会强化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也能促进学生的独立性,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这种做法,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并勇于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三)社会调查法。我们在学期初,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在学习了一些理论知识之后,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定一个题目,在阅读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课外实践调研,获取并感知第一手资料,整理材料,并经过小组讨论写成小型的社会调查报告,在学期末制成多媒体课件,选择一位同学上讲台表述小组观点。选题按照学生自己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做不仅可以鼓励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对有些不太善于在课堂发言的学生来说,也给他们创造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激发了敢于实践的勇气;同时小组群体的共同调查活动还使得学生注意彼此的合作,在充分表现个体创造性的同时养成了团队精神。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探索者和研究者。从学生调查的选题来看,基本能够围绕当前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调研,也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加以联系,比如近年学生的选题有“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西宁市交通拥堵问题”“低保政策的实施状况”等,使他们学会用公共政策的理论和知识去发现和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了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也加深了对相关政策的认识,了解了政策的贯彻和实施状况。对于学生的调研与汇报,老师要多加赞扬,即对学生缜密的逻辑、新颖的观点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给予表扬,以调动学生参与调研的积极性。(四)课程辩论法。为提高专业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利用不同班次上合堂课的机会,我们在一些班级中组织实施了课程辩论,就争论性的问题进行分班讨论,提出正反两个方面不同的观点、论据。通过提出论题,准备辩论,参与辩论,点评及总结等过程,将辩论法运用在公共政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增加班级荣誉感和归属感,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曾就“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利与弊”和“大学生兼职的利与弊”等问题展开辩论,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同时,学生也感到了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勇于探究,大胆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让学生亲自体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现场参观法。学习公共政策课程,必须了解政策的基本过程及其环境,为了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通过实地参观,“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逻辑的政策运行过程在具体形象的现场得以验证和固化,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近年来,我们结合课程内容和问题讨论,曾带学生到社区参观,通过现场观摩和社区工作人员的介绍,让他们明白因地制宜的制定和执行政策的重要性,了解一些具体政策在社区的实施现状;也在理解和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后,有针对性的带学生到餐厨垃圾处理的企业,了解环境保护政策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分析探讨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政策需要改进的方面。通过这种实地调研后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不仅乐于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同时开始意识到自己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增强了公共管理意识,深感自己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和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责任。而正是这样的观摩学习,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大有提高。

三、取得的成效及今后需要改进的方面

(一)取得的成效。一是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所增强,通过课程培训,学生们开始关注一些新闻事件和身边的事情,本课程教学的影响获得了较好的延伸,取得了持续的教学效果;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得以提升,在本学院组织的“我是市长”模拟论坛中,许多学生在课程实践的基础上积极申报,曾取得一等奖和二、三等奖等好成绩,也有学生在任课老师的鼓励下积极申报清华大学等学校组织的案例征集活动等;三是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在小组汇报和课件展示后,许多同学都表示,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了很多,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他们不仅认识到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而且也看到了课件制作、演讲和辩论中需要强化和训练的地方;四是会向老师提出他们的需求与愿望,比如希望老师能够更多的带他们进行一些现场参观,希望老师能在课堂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分析一些热点问题等,从以前的“要我学习”主动变成了“我要学习”。(二)今后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一是需要完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靠《公共政策学》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显然是不行的,必须加强和其他课程的联动效应,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同时要不断提高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加大案例化教学。目前的案例教学基本依赖一些教材中的案例,今后要通过多种途径鼓励教师参与案例写作,特别是需要编写一些本土化案例;三是将课程实践纳入到专业整体计划中,由于受到教师精力和科研水平等等影响,目前只是在鼓励学生撰写相关专业论文,但学生撰写和发表课程论文很少,今后要强化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同时把课程实践和毕业论文等有效结合起来;四是要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学校目前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滞后,对实践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管理不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推广,今后要完善学校和学院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根据《公共政策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了一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加强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也创设了较好的创新环境,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发现和克服困难,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努力。

作者:张建英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J].教育研究,1999(8):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