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5 14:47:3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德育研究的意义,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在当今中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扩大就业作为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已经被摆上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也被列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职业学校德育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校德育工作研究全面展开。
1.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校德育工作研究的目标
本研究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办学模式更新的实际出发,针对人才市场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出发点,紧密结合职业学校德育的特点和现状,积极探索职业学校德育的基本规律、实践模式,力求总结出贴近职业教育实际的职业学校德育实践体系,为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就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发挥应有作用。
2.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校德育工作研究的重要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职业学校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是否正确。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任务,是职业学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学校光荣责任和神圣使命。
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要要切实落实培养目标的实现,始终坚持德育为先,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就业能力。
3.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校德育工作研究的主要途径
3.1 学生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具体化,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坚持每月定期召开学管科和班主任会议,讨论、制定、部署学生管理工作重点。完善班级管理办法,并对各班进行认真检查评比,做到一天一检查,一周一汇总,一月一总结。加强学生管理,认真执行学生凭证出入校门制度,每学期初都为每位入校新生办理了学生出入证。实施学校“封闭式管理”的六条规定,制定学生六条禁令。认真开展法制纪律月活动,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并印发法制纪律月活动学习材料。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了法制教育报告会,邀请法律专家来校做专题报告,通过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并及时学习《公安部关于收缴非法爆炸物品、枪支弹药、剧毒化学品和管制刀具的通告》,下发贯彻落实通知,开展一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铁打的纪律,才有形成有战斗力的集体,才能适应未来就业的竞争的需要。
3.2 坚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有乐观的心理素质
注重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心理健康中心,在组织结构上,建立健全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明确任务,落实人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机构,努力建设从宣传、常规工作到危机干预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框架。在宣传手段上,在校园内明显位置设立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栏,开发心理健康网站、编辑出版心理健康报纸。在教学形式上,坚持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举办系列大型讲座。以“5.25心理健康教育周”的形式积极举办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现场心理测量和咨询,举办校园心理剧大赛、心理运动会,为学生播放心理电影。通过加强心理咨询、网络热线,贴近学生,帮助学生分析并解决心理障碍,使学生拥有一个积极乐观健康的心理素质,为走入职场打下基础。
3.3 强化学生就业指导,尽快缩短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
努力完善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尽量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从进入学校就开始关注就业前景。积极邀请校内外的专家、企业家、有成就的校友等知名人士举办专题讲座,为学生剖析就业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模拟招聘,创业大赛,简历制作比赛等多样化、多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职业指导教育,培养职业素养,提高从业能力。为学生提供学生个人咨询,让学生能够接触用人单位并讨论毕业后的就业,协助安排学生实习等等
3.4 发挥基层团组织作用,为学生走入职场提前预热
要求各级团组织要以竭诚服务青年就业需要为自己的工作目标之一,基层共青团组织要积极利用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就业,充分依靠共青团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载体,丰富社会实践的空间,发挥社会实践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推动性,利用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社会实践对于学生和企业双方的预见性,开发和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培育学生新的就业市场和空间。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促进广大青年学子突破课堂化教育模式的束缚,提高社会认知度,对于青年学生定位人生谋求个人发展具有极强的指引作用,使得这一共青团的特色活动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服务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坚持每年举行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进行综合评比,这样学生将来一旦走上社会,不至于对社会现实毫不了解,又能将某些能力运用自如,从而提高自己求职的竞争力。
3.5 促进素质教育教学,使学生在就业中展现更多人文风采
职业学校院校培养人才,不仅要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建设的需要,而且应该站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面,去引导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其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成为引领时展的精神高地。现实中,很多职业学校教育在素质教育工作中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初入职场手足无措。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气质,结合实际大力开展音乐、美术、舞蹈、戏曲、书法、摄影等课余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知美、爱美、创造美的热情,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开展职业形象教育,注意日常行为仪表、公务礼仪的教育。
3.6 促进学生就业中的其他途径
引入企业文化来开展德育工作,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入教学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将来就业中对企业的适应能力、对改革和竞争的适应能力,认识到职业精神、职业素质、职业道德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实践、实习环节,精心设计,认真组织,统筹安排,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劳动观、就业观的教育。加强对传媒的管理,保证传媒正确的导向作用,通过传媒无意识的渗透,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态度产生影响。
4.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校德育工作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对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发展的启迪
青年教师通过研习《老子》,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把民族传统文化的精萃整理好、宣传好,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因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便没有发展前途。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智慧,是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之上“辅其自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实现“大顺自然”的理想境界。教师可以根据这种思想,在教育上实现对学生的顺其自然,或者是其他的教育创新。有助于个人修养。落实到教育者身上,其实老子是倡导一种少说多做的教育方法,这其实是与儒家的言传身教是相辅相成的,作为儒家思想的一种重要的补充,老子的思想也有着其不可替代的意义,给我们以许多积极的启示。老子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学习并不是逼出来的,而是施教者以身作则,少说多做,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兴趣,而不是一味的通过一次次测试分数、评比等指标压着学生学,要以“不言之教”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和效果。返璞归真、淡泊名利。人法自然从个人学习的角度来讲便是返璞归真、淡泊名利,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相互对立,而是相互统一。作为万物的灵长,人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要以“无为”促使自然更加和谐的发展,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老子的教育之道,在于不泯灭每个人的本性,在于顺应天理。法自然,宗无为,这需要所有人共同的努力,包括人生价值观念的引导。正如法国思想家卢梭所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道法自然,在兼容并包的今天,借鉴老子自然思想的教育价值,儒道结合,充分发挥教育的最大价值,使国民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己本性而成长。
二.素质教育好形式
传统文化经典何以在当代大学校园引起共鸣呢?华中科大熊良山教授说:1990年,我留校担任学生辅导员,在工作中了解了同学们面临的许多“问题”,接触了许多有“问题”的同学。我很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些问题,我有幸找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并聆听先生讲授《道德经》3月余,解开了心中的许多疑惑,并因此对《道德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96年,为适应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的需要,我在有关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开设了一门“道德经解读”选修课(面向全校本科生,2001年改名为“老子道德经”),以课堂教学方式帮助大学生学习《道德经》,理解其深刻含义,并以这门课的课堂教学为依托,进行了为期9年的“用《道德经》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深入采访之后,记者了解到:“老子道德经”课是为适应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而设立的一门人文类任选课,教学目的是通过对《道德经》的详细讲解,结合大量的历史和现实例子,使学生对《道德经》的主要思想和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我国古代先哲老子提出的以提高道德修养为核心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方法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水平和为人处世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为学生获得美好、幸福的人生,取得事业的成功,同时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中国哲学、中国历史等打下一定的基础。谈起《道德经》进课堂的事,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杨叔子院士说:“我校涂又光先生是冯友兰先生的高足。涂先生一再讲,我们中国人都要念两本书:《老子》与《论语》。我赞成涂又光先生的精辟见解。要振奋民族精神,就要‘背靠五千年’!”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冯友梅教授也认为:“我们可以将《道德经》的思想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我们的学生在了解传统道德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热爱,在热爱的基础上产生效仿的动力,最后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正是因为《道德经》这门课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使它获得了2001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文科类)。在《湖北省教学成果奖推荐书》上,校评委会的意见是:“经过5年的探索和实践,开辟了一条利用文化经典《道德经》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将素质教育进一步落到实处,取得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为人处世能力的实际效果,在武汉地区高校产生了一定影响,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具有在全国高校推广的价值。”
三.狠抓德育的根本———人格培养
肢体是舞蹈艺术展示内容、情感、思想的媒介,是舞蹈的核心力量,没有肢体的不断变化,舞蹈就不复存在。然而,舞蹈却并不只是对人类肢体的发掘与训练,它是一种艺术,一种动作与心灵的契合;它是一段传承,一段历经千秋万代仍然流传至今的永恒;它是一种精华,一种包含着全部舞蹈家们集体的结晶。
在我国,虽然舞蹈教学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发展得也比较缓慢,但对舞蹈教学问题的研究确实一直在很多舞蹈教育工作者中进行着,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专业的学科。舞蹈教学的研究为丰富当代的教育理论体系、拓宽教育研究的多学科交叉的横向式发展提供了新的领域。
一、注重教学,培养能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科学和教育的高度重视,使得艺术教育日益在教育发展潮流中呈现出活跃的现状。舞蹈艺术具有鲜明的审美愉悦性。柏拉图是最早的教育家之一,清楚地意识到全面教育的重要性。他说:“教育的目的就是赋予身体与思想最完美、最理想的能力。”这个定义到今天还是适用的。基于教育必须对人作为一个整体起作用,而不是几个分开的部分,我们必须意识到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学科——能够和谐地将身体、精神、情感以及社会关系的不同层面融合在一起。舞蹈有卓越的潜能来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舞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把舞蹈教学的全过程,作为向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无论是从选材、构思、表演形式、音乐选择,到动作设计,还是在舞蹈的教、练、表演过程中,都要注意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使舞蹈教学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做到舞蹈教学为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服务,也只有这样,舞蹈事业才能一步一步走上正轨。
通常情况下,我们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大类。一般能力是指人在一切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例如思维、记忆、想象、感觉等方面的能力。而特殊能力是指人在某种专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并保证这种专业活动获得高效率的能力,如体育竞技、舞蹈表演、钢琴演奏等方面的能力。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是彼此有机地联系着的,一般能力越是发展就越为特殊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内部条件;反之特殊能力的发展也积极地影响一般能力的发展。一般能力的某一方面突出发展后就可能成为某种特殊能力的组成部分。例如,数学方面的一种特殊能力是对数学材料的关系能迅速地进行“压缩”和概括,而这正是人的一般思维能力在特殊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舞蹈才能所需要的是艺术创造思维能力,是形象思维的一种独特思维方式,也就是人的一般表象和记忆能力在音乐中得到高度发展后的特殊表现。因此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在活动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活动的顺利进行都需要一定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根据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对培养人才的要求,既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一般能力,也要根据他们的各自特点,在发展一般能力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特殊能力。
舞蹈表演能力是在先天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训练和实践形成的。人的先天素质主要指生来具有的气质、生理方面的特点,它表现在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和大脑发育的特点等方面,它是表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生理基础。如果一个学生有良好的先天素质,如富有协调性、节奏感好、身体条件好,但是后天条件不好或者得到的学习训练方法不得当,也不够努力,那么,他的舞蹈表演能力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舞蹈教学并不只是单纯的教会学生模仿动作,学习组合,而是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也就是把相应的舞蹈常识、技能技巧、舞蹈经验、思考能力、审美体验通过肢体这一载体来充分地、综合地二度创造体现出来。可惜的是长期以来在舞蹈教学中一直偏重于对舞蹈技巧的训练,而忽略了对表演能力的培养,使很多学生成为一种表演器械,而重技轻意。一旦离开老师的指导便不能独立处理和创作新的作品,更可怕的是在面对教学工作或具有一定水平的学生时感到手足无措。对舞蹈教学的研究。就是为了从理论上为舞蹈教学实践提供具体的纲领挈要的指导原则,使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得到应有的发挥,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而对实际教学工作时能独当一面,做到胸中有数,而不至于要依靠长期的工作实践摸索中才逐渐培养起独立工作的能力,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二、调整教学内容,构建系统完善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教学方法的有机构成,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两者有着内在的关系性、统一性。舞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舞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传统的舞蹈教学偏重于动作的模仿和技能技巧的具体训练,而忽略了对其整体表现力的培养、动作的产生发展的归纳总结,使得学生不能够学以致用。舞蹈教学的研究目的就是解决舞蹈教学中各阶段的具体任务来完成整个教学的进程的全部任务。根据教学目标调整课程学习的内容,使舞蹈教学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一般的学科知识,而是上升到对舞蹈表演和教学的总体原则的归纳总结,适应学生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用系统的方法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地对舞蹈现象作多维度的静态分析。例如:在舞蹈教育专业的四年学习中,教学计划可分为:第一年以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为主,同时以剧目的排练、演出实践为主要内容,校内演出与校外演出结合;第二年在加强专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加大实践环节的力度,拓宽实践教学的内容。在增加演出实践的同时,加入编导、教育教学实践内容,让学生自编自演,边演边导,即导也教;第三、四年以实践教学为主,兼顾专业技能训练,定期到实践基地和用人单位上岗实习,除演出、编导实践外,让学生独立组织策划演出和进行教学活动。
三、研究舞蹈教学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快速提高,有关教育的范畴已不再像以往局限于某一学科、某一专业的单一性人才的培养,专业开始向多面性、综合性方向转变。舞蹈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我国现已有八百多所大专院校设立了专门的舞蹈系科,教育部对普通的高中设专职音乐教师做出了规定,普通高中的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从弹、唱、跳等方面更是要求过硬,这更使得音乐教师的师资培养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对于舞蹈教学的研究就是要通过研究缩短培养周期和实践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能够适应教学形势的新型人才。
舞蹈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培养多层次全面发展的舞蹈人才和舞蹈教师队伍的内在规律,既是舞蹈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提高舞蹈教学质量、培养新型高素质舞蹈工作者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纵向来说,与学前教育学、成人教育学、发展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相互渗透,从横向来说,与教育学、心理学、哲学、运动医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结合,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概括、研究,必能促进广大舞蹈工作者在教学上的突破性发展,为舞蹈事业和众多的有志于舞蹈教学的学生提供一个教学实践的理论依据。
舞蹈教学的研究,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既体现了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接受了实践的检验;从逻辑思维方法来说,既体现了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又体现了抽象与具体的统一。一方面,它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舞蹈理论有效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音乐舞蹈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对舞蹈教学理论的阐述和舞蹈教学实践的评价有助于推动舞蹈教育工作者对舞蹈教育的改革,为进一步提升舞蹈教学效率,更好的培养舞蹈教学人才,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展示我国舞蹈工作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舞蹈还有利于人们健身及交流思想感情,可以使人不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够消除紧张和疲劳,在保健、审美和社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等学校普及舞蹈课教学,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增进友谊,使之提高学习效率和人文素养,进而成为复合型人才,而且,舞蹈课教学在德育、美育以及构建和谐校园等方面也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平心. 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J]. 北京:舞蹈学院报,1999.
[2]叶澜. 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J].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李秉德等.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J].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4]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J].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我们所指的德育教育是指学校的德育教育,小学生身心发育还不成熟,在这个阶段进行德育教育见效最快,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时机。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德育教育排在首位,这也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小学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为之后的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再有,德育教育能够提升公民的个人素质,所以德育教育更应该从小开始。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缺乏重视
在传统的观念里认为,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时候,所以小孩子每天上的课就是几门主课,思想品德课也被几门主课老师“瓜分”,思想品德课就像摆设。人们的行为举止、实践方式不仅取决于知识的认知多少,更重要的在于政府和社会的重视程度。教育部门不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就不能彻底的开展,而任课教师就会敷衍了事。德育教育就完全走下坡路线。例如:学校给孩子们每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一些老师也是读读课本敷衍了事,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老师占用了思想品德课讲自己所带的主课。所以,现在教育的现状就是学校对孩子德育方面的教育很不重视。
(二)德育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小学德育教育得不到教育部门的重视,所以其教育资源十分不足。据统计显示,90%的地方小学在德育教育这块投入的经费少之又少,当然为德育教育配置的教学资源也少,在专门教学德育方面的老师也就少。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一般都是语文教师兼任,语文老师精力有限,其次在德育教学上缺乏专业知识,教学方法也单调。通常兼任的老师会占用德育课的时间做其他主课的作业。这样学生的德育课就是摆设,学生接受的德育教育就少之又少。
(三)德育教育活动缺乏创新
我们了解到,小学的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讲课的方式进行,教师讲解课本内容,学生听。这种灌输式的德育教育根本起不到实效,学生获取的少量的德育知识仅仅是从课本中获取,并没有参加过具体的活动。再有,学校在学生德育教育上,只展现社会美好的一面,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避而不谈,学生总会以为社会是完美的。这样学生接触到的东西就是不全面,学校也要注意到这一实际情况积极寻找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对策
(一)从思想上认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学校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在学校里学生不仅能学到文化知识,也能学到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再有,小学生的身心还不成熟,可塑性强,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收到明显的成效。所以学校要理清思路,为学生开设名副其实的德育课,让学生、老师都重视起德育教育。对孩子的教育不光是学校的事情,也是每位家长的责任。家长也要重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能采取野蛮粗暴的方式,要耐心讲解,带孩子参加德育教育活动。所以学校和家长要形成协作关系,给孩子建立一个德育教育良好的环境。
(二)加大对师资力量的投入,重视班主任的工作
整个教育系统要重视起德育教育,首先要在德育教育的师资上加大投入。真实的开设德育课堂,不再让德育课成为摆设。并且要分配专业知识的、有经验的老师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把德育教育工作搞活。再有,要重视班主任的工作,小学生在学校里都是班主任跟着,班主任极其重要。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向,及时地对需要谈话的学生进行谈话,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针对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了解学生思想变化和心理变化。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是,要内心讲解、疏导,把学生向积极的方面引导,循循善诱,正面解决问题。
(三)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德育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多事情好奇心强,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学校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德育活动。要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本着这样的要求,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意义的活动,精心设计、组织德育活动,如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去福利院看望老人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接触社会,接触真实的生活,在亲自体验中受到德育教育,提高对社会的认知。
三、结语
小学是个重要的教育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强,所以社会、学校、家庭,必须重视起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必须要开德育教育课,有序地开展德育活动让学生以主体地位参与其中,还要重视起班主任的工作,从这些方面改善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引言
伴随着新课改的春风,学生社团以其对学生能力培养、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德育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中学的重视和青睐。社团业已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社团发展的好坏对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丰富校园文化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机器人社团以投入巨大、吸引力巨大的特点,受到大家的重视,笔者作为机器人社团指导老师,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对中学机器人社团的创办和管理提出一些意见和观点,供大家参考。
一、建设机器人社团的意义
机器人教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机器人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目前很多学校的常规机器人培训都是少数几个学生参与培训并参加比赛,覆盖面窄,因此机器人社团的建设和组织具有重要意义
1、机器人社团能培养学生的物理结构设计能力。用最少的材料搭出最坚固#实用的结构!是学生在搭建过程中最常用的思路。 学生在制作一个作品的时候,需要不断思考怎么样的结构是最牢固的,在这样的结构哪些材料是可以省去的,经过反复推敲并在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从而提高硬件结构的设计能力。
2、能培养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软件编程是机器人设计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最终功能的实现,还关系到实现的质量与操作的灵敏性、可靠性与准确性。 好的程序设计应该是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可靠性高、执行效率高的设计。
3、能培养初中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机器人是由硬件的设计和软件的编程来实现的,一个机器人项目的比赛往往需要多人进行组队。要求学生之间必须合作,在制作与比赛过程中能全面培养学生的毅力、锻炼表达能力与合作意识。
4、能让有共同兴趣的学生得到普及教育
中学社团是学生为了实现社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他们是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是发挥学生兴趣特长的有效手段。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学习状态大多是被动的。而机器人教学不像其他教学,它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它必须带着兴趣主动地学习。在整个活动中!从策划、设计到制作、测试运行、参赛等一系列过程,都由学生自己管理与安排。而机器人社团,则让一批兴趣爱好相似的学生集中到一起,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二、机器人社团建设方法
目前,机器人社团的建设主要存在品牌价格缺乏规范、机器人价格虚高、师资专业程度低、社团之间合作少、半途而废学生多、学校关注度低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精研单一品牌
机器人在整个社团活动中起到的是教育载体的作用,在选择机器人过程中,不要为了比赛每次都选用不同品牌,不要把各式各样的机器人都买来。只需要精心地选择一种品牌,然后深入研究即可。在选择品牌的时候,教师要从教学角度出发,而不是为了竞赛去选择品牌。最好是所选择的机器人可以适应不同项目的比赛。当选择好机器人以后,就要专注于这个品牌研究下去。每个品牌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品牌只是一种载体,它只是培养初中生的工具。
2、提高师资水平
机器人的课程是综合课程,它涉及机械结构、工程力学、程序设计等。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这就使得这方面的教师更加缺乏。 目前师范学院里没有机器人专业,学校也没有专门的机器人专业教师,但有一些相近的学科专业。比如计算机等。并且还需要教师重新开始学习相关内容,这就需要学校进行相关培训,教师进行相应学习,才能适应机器人社团的发展需要。
同时,应该多寻去相关专家的指导,全力提升机器人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机器人教室的同行之间的切磋交流是相互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参加某一项比赛的人员在一起相互交流对个人素质的提高是相当明显的,大家在一起互相看看人家机器人教育的长处和特点,看其它学校是如何来处理问题的, 这些问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解决。比赛前的经验交流是双赢的,它促使各个队之间共同提高。因为一个队的想法有时候不完整,通过交流,另一个队可能会在你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灵感,从而提出更好的方法。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大家既是对手,又是朋友,既获得知识层面上的提升,又得到了经验的提升。
3、要多放沟通,获得支持
中学生参加社团活动还需和家长多做沟通! 因为中学生的社团活动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前提就是不能影响学业成绩,最好是对学业有所帮助,如果因社团活动影响到学业成绩就舍本逐末。机器人完整的社团活动比较费时间,特别是准备比赛的前几个月,要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制作和钻研。在这个过程中,就必须要和家长、和学校、和班主任多做沟通,让他们了解到学生正在做什么,这样做有什么重要的意义,获得他们的支持。
同时,要让学生正确处理机器人社团与学业的关系,若学生的学业因为社团受到影响,家长就很有可能让学生放弃参加机器人社团活动。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林崇德认为:“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①目前,加强德育工作已成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我们对于德育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实效性较差,德育工作陷入了困境。石鸥指出:“尽管德育被提到首位,巨大的德育实践并未收到应有的道德效果。”②现代中学德育要想摆脱困境,重新获得发展的活力,必须探索产生这种困境的内在的、根本的原因。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把握德育的方向,才能走出困境,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
对于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许多德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了探究。我们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认为德育工作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德育工作严重滞后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里。在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思潮相互碰撞,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取向在日益多元化,广大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也在多元化,这是我们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现代化建设要求培养大量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其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对人的道德素质的要求。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学校的教育环境也存在着严重的“重智轻德”的倾向。在学校内部,以升学为中心,以应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仍在大行其道。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主要看“升学率”的高低,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作为社会中的学校,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校长在社会压力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不得不为了学校的“声誉”和单纯的“成绩”而放弃道德教育的功能。刘铁芳指出:“不关心世界和人的价值和意义,服从与外在的目的,功利主义湮没了教育的内在意义,也不去追思教育的内在意义”。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学校的整体德育工作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学生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要求是:应该既尊重个人权益又提倡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既鼓励公平竞争,又不忘互助;既不懈求是务实,又富有远大理想;既鼓励通过正当途径发财致富,又不忘他人和国家利益。不能片面追求实惠和享受,不能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集体利益之上,不能为了金钱而不择手段,陷入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泥坑。
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转型期学生的需要严重脱节。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新现象、新事物层出不穷,社会各方面变化巨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分强调教学的社会价值,忽视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而广大的中学生在对待社会的现实问题和对象,对待书本中的现成的理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不同的想法,对待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也有不同的追求和向往。反观我们的教育工作,并未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并未真正关注他们的生命成长和展现。大多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老师就是照本宣科。面对思维活跃的学生的提问,有时用“你还小不懂这些”来搪塞,学生希望解决的问题得不到回答。没有把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思想政治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授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成长实践和需要相脱节。学生不能用所学的思想政治课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当今世界的社会热点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所学知识产生怀疑,就会感到思想政治课的无趣、无利和无用,也极大的削弱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实效。
此外,不停的灌输政治理论,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树立政治的信仰,反而有可能有副作用。金一鸣指出“内容决定了方法。内容脱离当前的实际,方法必然是教条主义的,脱离学生的实际,只要学生死记教条,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④
三、学校的德育手段着重“说教”、“灌输”与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教育严重脱节。
中学德育存在着专门化和知识化的倾向,如把思想政治课置于封闭状态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形成单一的说教模式,“灌输”式的教学就成为知识化德育课程最简便易行的方式。这样,高尚的道德便缩水为逻辑严密的道德条目,从而斩断了道德与生活的血肉联系,道德成了与学生学习无关的客观知识对象。这种客观和外在的知识对象与学生当下正在进行的生活无法发生意义联系,学生无法产生真正的学习的动机和热情,无法进行也不愿意进行道德的自我实践和道德的自我教育。教师也只能将这些道德条目当作对象性知识来教授、灌输,只能借助背诵、考试和其他方法来进行强制性学习。这种灌输性的说教与强制性的学习已经走向了道德的反面,是以不道德的方式进行的道德教育。石鸥指出“这种道德教育本质上不道德,从长远看则是无效乃至负效果的”⑤这样的道德教育其实效当然不高。
现行的以灌输为主忽视教育主体的教育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道德观念,学生对规范的遵守不是出于道德的需要,而是由于外界的压力。杜威的结论是:“任何主张将(道德)知识灌注在一无所有的心灵上的各种教育方法,都应该被扬弃。”⑥
四、学校的德育工作偏重教师主导作用,导致学生道德教育主体的缺失。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动行为者,都具有主动教育功能,都是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而道德教育客体从狭义上讲是指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受教育者。但是,道德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当受教育者在进行自我教育时,他不仅是受教育者,而且成为教育者。在这种情况下,实现了道德教育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对提高中学德育实效具有重要作用。
现在,学校的德育过程本质上就是教育者把道德规范传递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形成道德的过程。德育的组织者过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德育过程往往只限于向学生传授一套固定的道德规范,而忽视了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的参与,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表现在德育过程中,常以批评、禁止、训斥、说服、榜样、奖励、与惩罚等方法,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不到发展,教育过程强求一律性,阻碍学生个性与主体性的发展。“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烁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的现实的主流特征”。⑦由于忽视或否定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德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五、学校的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严重分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在谈到本世纪的学校教育时指出,儿童的人格被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⑧在现实的德育过程中,一方面儿童的主体性泯灭了,像“傀儡”一样任人摆布;另一方面又脱离了积极的文化内容,使道德教育变为纯粹的形式。这里反映了道德教育脱离生活的严重后果。中学生生活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其中,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一种社会基本群体,是组成社会的分子。古往今来,家庭不仅是其子女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强。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包办代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过分溺爱子女,把孩子逼上了“家庭小皇帝”的“宝座”,甚至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所有这些现象,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带来了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社会生活的更新。同时也产生了道德价值的多元取向,如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思潮。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深刻影响着未成年学生的道德的养成,产生了如五天的学校道德教育抵不过两天社会影响等现象。由此可见,如何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在必行。
六、学校德育目标与内容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年龄特点的实际脱节。
中学德育目标在确立上,存在着理想化的倾向,这就导致有意无意的“拔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实际的德育活动对于正处于生理和心理不成熟期的中学生来讲,只能肤浅的唯心的理解它。得不到学生内心的认同,也极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由于目标指向的负载过重、过高,也就导致了德育内容的大而无当,宽而无边。当今学校的德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不符和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征。如在学校德育中引导学生向、等革命英雄人物学习。这些革命英雄人物是革命战争年代的产物,不具有时代的特色,也不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无法溶入学生的日常行为实践和影响人生观,这样的道德教育就变成了道德说教。最后导致个体道德的滑坡。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觉悟程度、认识能力、道德水平和境界存在着不同的层次,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样的程度和水平,显然是不切实际和不合适宜的。
经过长期的德育实践,我们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当代的中学生接受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如下一些特点:
①学生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不愿接受训导式唯书、唯上、唯长的教育,乐于以平等、民主和探讨式的态度接受教育。
②喜欢独立,求实精神大大增强,不喜欢机械、空洞的说教,喜欢在实践中明辨是非、善恶、美丑。
③渴望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中发展兴趣和特长,接受美的熏陶,创造美的生活,不愿意接受乏味的、教条的、抽象的伦理教育。
④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渴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判断,但独立能力明显不足。
根据学生的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在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应积极倡导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引导师生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应建立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的德育系统;发挥学科渗透德育的功能;开展丰富多采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优化德育小气候;努力构筑良好的大环境;形成师生参与的全员德育管理网络;协调课内外、校内外的影响,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从而走出困境,提高中学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①林崇德,《教育的智慧》,第19页,开明出版社,1999年。
②石鸥,《德育困境中病理性说服教育及其诊治原则》,《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4。
③刘铁芳,《人、世界和教育:意义的失落与追寻》,《教育研究》,1997—8。
④金一鸣,《教育原理》,第384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⑤同②
《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健康。”因此,在德育课程下,全面地了解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关注不同学生的差异,承认、尊重、善待差异。在德育课程下开展差异性个案研究,是新课程实施中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益尝试。
一、建设和规范差异性个案研究的制度
根据学生差异性个案研究的明显特征,研究对象的单一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学校对差异性个案研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规范建设并形成制度化。(2)设立和管理个案研究的档案。(3)每一阶段提出差异性个案研究主题。(4)确立个案研究的步骤和模式。结合研究对象是学生,可以把学生差异性个案研究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收集个案资料(包括个人的资料、学校有关记录、家庭和社会背景)―诊断与假设―个案分析与指导―形成结论。要求老师在做差异性个案研究时,除了收集个案相关的资料外,还需要和个案对象沟通,达到辅导、咨询、解决问题的目的。沟通方式可以是一对一的,也可以是多对一的。沟通形式可以是正式场合,也可以是非正式场合。沟通过程中,老师要关注个案的非语言信息,动作、表情等,了解个案反映的真实性。
二、重课外差异性个案研究的内容
在研究中,我们根据个案发生的时间,把差异性个案研究内容分为突发性个案、阶段性个案和长期性个案。
1.突发性个案:就是个案的内容是在平时学习生活中突然发生的事情,但对调整孩子不良心理和改正行为有很大的作用。突发性个案往往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流星,一闪而过,具有偶然性。这样的个案需要教师及时引导、梳理、总结,形成突发性个案。
个案一:“调皮精”懂得了真爱
小东是班上的顽皮精,总弄得女孩子向老师处告状,任课老师怀疑他心理有问题。有一次,他摔断了腿,只能在家。这下可好了,班里总算天下太平了。过了两天,老师建议班干部去探望他,还发动全班同学为他写祝福卡。同学们在卡上写满了祝福的语言:“祝你早日康复!”小东看到了祝福卡和鲜花高兴极了,后来,在他的作文里,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我感谢大家的关心,我常捉弄同学,同学们却没记在心里,反而在我生病时给我这么多的鼓励和关怀。以后一定不会再捉弄大家了。我会永远记住那天的美好时光!”来自班级群体情感――关怀让一个“调皮精”懂得了真爱,改掉了自身的小毛病,同时也让班集体里的所有同学都体验了真爱,感悟关怀的可贵!
作为老师,时时营造良好的班级集体情感气氛,密切观注学生的差异,让班级正面的情感气氛影响其他同学的情感,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实现教育的实效性。
2.阶段性个案:特殊学生存在的问题,先进行一段时间的了解、观察,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然后,根据心理发展原理,制定辅导和帮助的初步方案。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随时记录在老师的辅导帮助下学生的变化,同时不断地改进或调整方案,实现预定的目标。这样的个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一个阶段跟踪观察、辅导、记录。在辅导的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辅导策略。
个案二:投诉风波
当我走进行政室时,看到禾一家长脸带怒气大声地说:“我也知道这小孩的话有时是夸大的,但你平时也有对她不好的地方,我用纸条按时间顺序,把你对她不好的地方一点一滴记下来了,我复印一份交给校长了。”这位家长有这一招,这是我始料不及的事情。
第二天,一早上学,我有意观察禾一的表情,发现她在逃避我,眼神犹疑不定。于是,我找她来谈,她紧张地说:“我昨天下午不想上学,就对妈妈乱说了。”听后,转念一想,还是和孩子谈谈心吧,谈心的时候,孩子不敢正面对我。
一个学期过去了,我多次主动和家长谈话,对孩子进行辅导,孩子慢慢主动笑着叫我了。
细想这个个案,她与其他孩子不同之处是心里充满讨厌老师的情绪。假如在平时,多关注这个孩子和别的孩子的差异,对孩子进行个案研究,在孩子开始对老师有敌意时,及时谈谈心,让孩子真正喜欢老师,这样孩子才不会在家长面前三番五次夸大老师“坏”的做法。相信这件事情是可以避免的。重视差异性的个案研究,这样才可以避免此类事情发生。
个案三:强化学习动机,改变学习态度
小艺从一年级开始,不愿意主动学习、懒惰、字体马虎,学习成绩很不理想,对学习产生抗拒。很多老师都没有办法,有一次,我了解了动机心理学,从中得到了启发。动机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存在着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如果学习效果好,学生所付出的努力与所取得的收获成正比,这样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反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要使小艺对学习上的恶性循环转变成良性循环,关键是改变他的成败体验,使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按照动机心理学的做法,结果小艺的学习动机得到强化,产生新的学习需要,他以很高的学习积极性投入学习活动,各科的学习效果明显。
3.长期性个案:这是在阶段性个案基础上的一些特殊案例,这些个案的研究往往需要一年甚至是几年,从中得出的也往往具有特殊意义和参考价值的做法或经验。
个案四:引导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我担任一年3班的班主任的时候,发现班中的梁柱明同学跟其他同学不一样,怕困难,不敢面对挫折,内向自卑、缺乏自信而不愿意表达。对于这样的案例,我首先从心理方面分析原因他性格形成的原因,明白短期内不要期望孩子改变,需要一个长期性的跟踪、指导、帮助。于是我分成了三个阶段的跟踪、指导。
一年级的上学期(1-6周)主要引导他学会勇于表达。引导他有了烦心的事情可以当面和别人沟通,要及时把心中的委屈说出。想唱就唱、想哭就哭。
一年级的上学期(7-15周)主要引导他用音乐和故事疗法。用笑话和相声疗法。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
一年级的下学期主要引导他用运动疗法、心理暗示疗法。在老师和同学一年的关爱下,渐渐地成了开朗、自信、人见人爱的男孩。
在本案例中,运用的是观察法和追根溯源研究法,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多方位长期观察,从而让他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从实践上讲,必须承认任何一种相同的辅导方法最多只能让少部分学生受益。如果教师考虑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在德育课程中注意差异性个案研究,相信不同的学生都可以得到良好的
关键词:善意谎言 合作原则 礼貌理论 语用功能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撒谎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甚至遭人憎恨,为人所不能容忍。会说谎话的孩子谁都不会喜欢。从古至今,诚实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的美德,各种社会准则、伦理道德、法律法规、宗教教义、书籍报刊,都把诚实奉为至高无上的准则。但是,谎言并不是没有一点积极意义,不是所有的谎言都是恶意的。现实中善意谎言作为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出现非常频繁,在许多时候它对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试图在语用学理论框架内,从说话人的角度分析研究善意谎言,揭示善意谎言产生的原由,探讨善意谎言的语用功能。
二 善意谎言的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将“谎言”定义为“谎话”,又将“谎话”解释为“不真实的、骗人的话:假话”。
陈融(2005)总结了撒谎行为,首先从语义上讲是一个非真实的陈述,其非真实性不想被听话人识破,对说话人有利,伤害听话人或第三方。
钱冠连(2002)提出言语假信息论。言语假信息是“言语交际活动(口头、书面)中释放、接受的非真实信息”(钱冠连,2002:183)。他区分了利害假信息与功能假信息。其中利害假信息包括施害假信息和施利假信息。施利假信息是自己明知所输出的信息是错,却仍发出给不知情的接受者,造成有利于或至少是无害于对方的后果。善意的谎言就属于此类假信息。
辛菊(2003)根据谎言于己于人的利害关系,区分了9类谎言:
“1、于己有益,于人无害而有益(双方受益:游戏、娱乐、开心一刻);2、于己有益,于人无害也无益(利己不损人);3、于己有益,于人有害而无益(损人利己:法庭为证、恶意中伤);4、于己有害,于人无害而有益(舍己为人);5、于己有害,于人无害也无益(自欺不欺人,聊以);6、于己有害,于人有害而无益(自欺欺人);7、于己无益亦无害,于人无益也无害(开玩笑、白说废话);8、于己无益亦无害,于人有益而无害(安慰病人);9、于己无益亦无害,于人有害而无益(损人不利己:谣言、流言蜚语)。”
其中第1、4、8类不管对己是有害还是有益,对人都是有益的,属于善意的谎言。
综合以上观点,得出善意的谎言一般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语义上讲不具备真值;(2)意图上说话者主观故意;(3)效果上对听话者有益。
三 善意谎言的语用分析
1 善意谎言与合作原则
在言语交际中,为了实现交际目标,人们遵循着某些原则。美国哲学家Grice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双方都应遵守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为CP)。合作原则是哲学家Grice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所做的演讲中提出的,讲座的部分内容首次在1975年发表,1978年发表了第二部分内容。进而,Grice将合作原则划分为四个范畴:质量(quality)、数量(quantity)、关联(relation)、方式(manner)。质量准则是指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和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数量准则是即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交谈的现实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和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关联准则即说话要贴切。方式准则即避免晦涩的词语,避免歧义,说话要简要(避免赘述)和有条理。
例如,Grice曾经举出了这样一个违反质量准则的例子:
X把A的秘密泄露给了A的竞争对手。在A和他的听众都知道这一点的情况下,A仍然说:“X is a fine friend.”(Grice,1989:34)
A说这句话时,肯定相信听众知道,他所表达的真实意思显然与他所说的字面意义不一致,这是地地道都地使用了反语的谎言。
由前文对“谎言”的界定以及对“质量准则”的精确阐述可以看出,谎言实质上就是违背了会话合作原则中“质量准则”的第一次则,即说话者给受话者提供了自知是虚假的信息。善意谎言也不例外。所有的善意谎言因为不具备语义上的真值,所以都违背了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但这种违反非但不会造成双方交际的中断,反而后果是有利于听话人的。
合作原则要求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次交谈的目标和方向,正是交谈者的这种合作使得他们能够持续地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际。何兆熊(2000:156)指出,这四条准则毕竟是几条约定俗成的规约,不是严格的语言规则,并不是绝对不可违反的。人们有时遵守合作原则,以直截了当的方式说话,有时却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暗示而不是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言不由衷、说反话。
2 善意谎言与礼貌原则
合作原则是重要的会话准则,指导人们为了达到成功的交际,如何去进行言语交际。善意谎言是表面违反合作原则的特例,其会话含义却利于交际。但合作原则不能解释人们使用间接语言的现象。1983年英国语言学家Leech提出了另一条重要原则――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简称为PP),该原则包括了六大准则:
第一为策略准则(用于指令和承诺),指使他人受损最小和使他人受惠最大;第二为宽宏准则(用于指令和承诺),指使自身受惠最小和使自身受损最大;第三为赞扬准则(用于表情和表述),指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和尽力夸大对他人的赞扬;第四为谦虚准则(用于表情和表述),指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和尽力夸大对自身的贬损;第五为赞同准则(用于表述),即尽力缩小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分歧,尽力夸大自身和他人之间的一致;最后为同情准则(用于表述),即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尽力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
Leech认为PP与CP相互补充。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之所以要故意违反CP,目的是为了保全PP。在现实言语交际中,礼貌原则的运用能帮助说话人实现礼貌的目的,减少了诸多摩擦和不愉快。人们在交际中使用善意谎言,故意违反合作原则,遵循礼貌原则,达到交际的目的。例如:
孩子的母亲有些觉得抱歉地拉皮带道:“你这淘气的孩子,去跟苏小姐捣乱!快回来。……苏小姐,你真用功!学问那么好,还成天看书。孙先生常跟我说,女学生像苏小姐才算替中国争面子,人又美,又是博士,……吓!真讨厌!我叫你别去,你不干好事,准弄脏了苏小姐的衣服。”
苏小姐一向瞧不起这位寒碜的太太,而且最不喜欢小孩子,可是听了这些话,心上高兴,倒和气地笑道:“让他来,我最喜欢小孩子。”(钱钟书 2001:3)
很明显,苏小姐说的是假话,因为说话之前已经交代她实际上最不喜欢小孩子。可是因为心里很受用孙太太的奉承话,又出于礼貌、客气的原因,接受了孙太太孩子的接近。反过来,如果苏小姐很生气,说出自己不喜欢小孩子的真实想法,结果会是双方都尴尬,关系不融洽。
再例如,A和B是同学,当B做完作业看电视时,A打电话给B,下面是他们的对话:
A:Would you like to go shopping with me now?
B:Oh,I’d love to,but I have to do my homework.
尽管B这里的回答违背了CP,撒了谎,但是,B遵从了PP。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或运用这类善意谎言来婉拒别人,其原因就是出于礼貌。但礼貌原则并不能解释以下这个例子:
一个小男孩做了一个手工制品,问妈妈:“我的作品好看吗?”尽管小孩子的作品粗糙幼稚,但妈妈还是微笑着说:“很漂亮。你真棒!”
显然这里妈妈不是出于礼貌表扬了自己儿子手工做的好。那么,善意谎言产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四 善意谎言产生的原因
1 善意谎言与面子
通过上文善意谎言与礼貌原则的关系可以看出,人们有时候说谎是出于对收话人的礼貌(保全别人的面子)。1987年,Brown和Levinson提出了“面子理论”,他们认为“face means the public self-image of a person (面子是一个人的公众自我形象)”。Brown和Levinson将面子区分为负面面子和正面面子。在谈及如何维护一个人的正面面子时,Brown和Levinson指出,为了避免与受话人观点不一致,可以采用象征性的同意、假同意、撒谎与闪避等策略方式。前面提到的妈妈称赞儿子手工做的好,可以理解为为了维护儿子的自尊心,保全他的面子。再看下面这个发生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故事:
某老师在上课时,一位女生一直低头写着什么。老师走上前去把纸条拿过来一看,竟是写给同班一男生的一封情书。老师正准备走开,男同学起哄,一定要老师当场把纸条上的内容读出来,这位老师面对大家,清清嗓子高声读道:“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然后又用饱含深情的目光看了那位女生一眼,然后继续讲课,课后也没有找那位女生谈话。可是那位女孩却找老师承认了错误,还一再感谢老师维护了她的尊严。
这个例子说明,一个美丽的或善意的谎言能够通过保全人的面子保护了孩子幼小而敏感的心灵。
2 善意谎言与社会、个人心理
王德春、孙汝建和姚远在其合著的《社会心理语言学》中,认为谎言与“虚荣心理、压抑心理、抚慰心理和返真心理”等社会心理有关。很明显,善意谎言与“抚慰心理”有关。典型的例子是医生和病人亲属往往会对濒临死亡的病人说谎,以宽其心。
五 善意谎言的语用功能
1 体现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用来建立、维系、发展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以满足社交的礼节性、应酬性、礼貌性的需要。策略是礼貌的根本,礼貌地使用语言就意味着策略地使用语言。善意谎言就是策略的具体体现,它顾及到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善意谎言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的一种语用策略,比直率的真话更得体、礼貌。例如,你正在午休时,别人找你有事,别人会说:“打扰你了,不好意思”。你肯定会说:“没事,也没睡着”,而肯定不会说出自己确实是被打扰了的事实,从而维持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2 构成修辞格,使语言符号获得最佳效果。谎言可以构成修辞格,如比喻、比拟、夸张、反语等。钱冠连(2002:188)指出:“夸张修辞即是假信息论的运用。修辞和假信息论相通。”所以可以说文学中的修辞格是作者对读者的善意谎言。以“夸张”为例,夸张是故意的“言过其实”、“行过其实”,对客观的人或事物做扩大、缩小或超前描述的一种修辞格。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合情合理的渲染,因而使人感到虽不真实,却胜似真实。
3 鼓舞人心。善意谎言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希望与动力,它让人相信自己做事情能够成功,人生充满无限美好的希望。善意的谎言是美丽的,让人们从心里燃起希望之火,为了实现心中美好的理想而一次一次地努力奋斗。
六 结语
综上所述,谎言并不一定对人有害。善意的谎言是出于好意,是站在听话人的立场上考虑,非但不会对人有害,反而对人有利。善意谎言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质准则,却遵循了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维护了自己和他人的面子,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在特定的语境下,说真话会伤害人,威胁人的面子,而善意的谎言往往是合适的说话方式,是得体的表现。在日常交际中,善意的谎言几乎每天都会说,每天都会听到,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Grice,H.P.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89.
[2] Leech,G.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New York:Longman,1983.
[3] Levinson,S.C.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4] 陈融:《个性论与共性论:语用学该走向何处》,《现代外语》,2005年第2期。
[5]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 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 钱钟书:《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语言哲学对语言起作用的条件也很关注。除了经典的格赖斯的合作准则,其他的如马克主义语言哲学、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以及认知语言学等对此都有论述。语言哲学关注语言起作用的社会阶级背景,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描述交际中的语言合理性,认知语言学关注语言背后的人的认知机制。可以说,语言哲学是从社会条件、交际条件和认知条件等多个角度分析了促使语言起作用的各种因素。翻译研究对促成翻译语言形成的各种条件也很关注。例如,翻译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研究就突出了社会条件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以及翻译对社会条件的反向作用。再如,译者个人条件的研究也日趋系统化,形成了以翻译能力为突出特点的多样性研究。例如,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学科能力、文化能力和转换能力(Neubert2000:3-18),还包含两种语言的交际能力、超语言能力、工具—职业能力、心理—生理能力和策略能力(Orozco2000:199-214)。此外,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理解文本时其自身条件和状况也很重要,例如翻译过程中控制干扰的能力如何,重新表述的能力和执行翻译任务的能力如何。这些因素对形成翻译的语言也很关键。
1.2关注意义、心智与语言之间的关系
语言哲学研究包含了很多关于个体心智意义与环境意义之间的互动形式。意义意味着有意识的经验,但是只有通过介质来理解的经验才能算作意义。在现实世界中,最基本的介质是实体,例如茶杯或者椅子,与一定类型的经验有关。在这种最简单的情况下,意义成为生命形式中物体角色的副产品。随着符号的兴起,意义需要获得与其介质相关的独立地位。在人类的语言中,这种地位得到最复杂的表现。随着语言的发展,人类的生命形式开始独立于意义的集体认知,而这反过来又引起了物体意义的激增。例如,Searle对社会现实的定义是内置于个体心智中的“我们意识”,而Croft认为意义是在言者大脑中发生的事情。与此相比,Hart是把个体放在意义产生的身体和来自外部世界的意义之间的接口上。这些是社会认知语言学通过意义增值来实现语言功能的方式。翻译研究一直以来也关注意义、心智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早期的“意对意”翻译还只是研究的雏形,稍后,雅各布森的语言意义与对等的本质进一步突显意义在翻译研究中的作用。后来,哈蒂姆和梅森的语境和语篇研究也关注到翻译中的意符层次。当代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更是将意义、心智与语言之间的关注在翻译过程中的显现描述得非常深入。这些认知形式对翻译研究的促进作用已经得到研究者论证(参见王寅2008:211-218;谭业升2009:36-58)。
1.3关注实现语言功能时的语境约束
语言哲学对语境研究非常关注。维特根茨坦关于意义的研究都没有离开语境的分析,连他提出的“激进翻译”也是一种在语境约束情况下的意义建构方式。哲学更是将语境约束突显为社会语境,在语言的阶级性上建构理论。言语行为理论也非常关注语言所起作用的语境,即必须从语境中概括和抽象使其成为语境类型,从言语行为中概括和抽象使其成为语言行为类型。换言之,语言与语境约束之间的关系又被视为一种语境化、实例化的语用行为。它是一种特殊的语用行为,是语言内之意和语言外之意的混合。话语环境在交际中起着决定作用,它促使言说者的话语转化成一个或另一个语用行为。言语的内容只是交流意义中的几个因素之一。翻译研究对语境的约束更为敏感。翻译依赖于两个相互分离的因素:语境效果和加工努力。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境的互动体现为双重特征。译者既能够在语境重建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也受到语境约束的影响。就语言内部的语境因素来看,韩礼德把语境分析分成三个方面:语场、语旨、语式。豪斯在韩礼德的语境分析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译文评估模式,扩大并细化了语境约束的特点,贝克也在韩礼德模式基础上将其应用于语用概念,对翻译中的语境推理与约束也做了深入分析。这些研究都显示了从选词的微观层次到篇章的建构层次乃至译文之后的社会文化意义都与语境约束相关。
2.语言哲学与翻译研究的差异
虽然同样关注使用中的语言,由于学科理论建构基础不同和研究侧重点影响,语言哲学与翻译研究的差异也很明显。首先,语言哲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翻译研究不具备,即语言哲学对语言的真值条件非常关注。就客观语义学来看,其中认知主义的客观语义学就包括真值对应论和真值条件论。真值对应论始于Frege,认为“有一个独立于人的存在而存在的客观外在世界,语义是客观世界的内在表征,来自与所指的客观范畴密切对应的关系,因而注重描述语句与环境是如何匹配的”(王寅2006:268)。真值条件论是由Tarski、Davidson等提出的,“他们更强调‘真值条件’,句子的真值条件就是决定句子真假所依赖的客观事实。句子的客观意义是由使得该句子成真或成假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若能确定所说话语赖以成真或成假的条件,也就能理解句子的意义”(王寅2006:271)。此外,在言语行为理论和格赖斯的语用传统中,对语境因素的强调同样重要。语用参照的结果体现在言语真值内容中,而这样的语用扩大或调解在建立言语意义方面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语用参照的主要成分包括:非语言意义,直观的真值条件,组成成分的验证(Jaszczolt2010:2898-2909)。其次,语言哲学的另一个突出特点而翻译不具备的,即语言哲学强调“元语言”、“言语”、“话语”、描述空间和时间体验并做出一定的逻辑判断。格赖斯的“会话与含义”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都与话语有关。认知语言学对语言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体验描写更为深入,将语言的“时”、“体”概念与人的认知体验相结合。语言哲学都关注言语行为的推理与分析,并对此做出一定的逻辑判断和理据验证。第三,与语言哲学相比,翻译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更加关注双语环境中语言间的转换情况,例如语言的对应与对等模式,语言对的转换与迁移模式,语篇的多重关系网络等等。翻译研究强调“原作者”、“源语言”、“译者”、“译入语”,它以语言对比为前提,涵盖了文体学、文学理论、文化研究、交际理论、语言哲学、普通语言学、机器翻译、人工智能、对比语言学、语用学和语篇分析等多个领域。翻译研究关注原文语言在译文中的变化,描述双语空间中语言的转化情况,并对其中的线性和非线性变化做出分析和评价。以话语和语篇连贯为例,语言哲学认为连贯与衔接是意义产生的基础,语言学意义上的连贯可以分为组合连贯与聚合连贯,局部连贯与总体连贯,有标记连贯与无标记连贯。与此不同,“翻译上的连贯是个多重关系网络,可以分为不连贯、伪连贯和互文连贯”(王东风2009:47-55)。第四,语言哲学与翻译研究有不同的语境分析路径。在语言哲学中,语境的概念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语用的定义通常与语境的含义相关。因此,Stalnaker(1999:43)认为“句法研究句子,语意研究命题,语用研究语言行为及其表现于其中的语境”。Levinson(1983:32)也认为语用学是一种将语境考虑在内来理解语言的理论。在语用学中,研究者关注意境及其所代表的内容之间是如何互动的,所使用的语言表述与语境是如何相关的。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能力被概念化为一种语境化再现过程。因为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的延伸不仅在一种新语言中给出了一个新的形式,而且是从早期的原语境中提取出来放置在一个新的语境中,同时伴有来自交际传统、类型与读者期望范式的不同价值。总之,语言哲学关注意义生成的过程、逻辑推理过程以及相关语境,而翻译研究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关注语言之间的转换和语境重建。
3.经典哲学对翻译研究的促进
经典哲学对翻译研究具有推动和促进的积极作用。早在2000年,英国翻译理论家芒迪在《翻译学导论》一书中就专门写了一章,定名为“翻译的哲学研究”,收入了斯坦纳的阐释步骤、庞德与语言的能量、本雅明之译者的任务和解构主义等内容。后来,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主编的《翻译研究读本》也收入了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将其作为从哲学途径来研究翻译的主要内容。2007年,我国学者单继刚所写的《翻译的哲学方面》是对经典哲学与翻译研究之间关系的较为全面的总结,包含了解释学、解构论、分析哲学、西方等方面。总结目前经典哲学对翻译研究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可以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促进了翻译研究从语言操作的微观层面上升到语言世界观的研究。早期的翻译研究特别是语文学阶段的翻译研究对于语言的微观层面非常关注。例如,早期西方“字对字”还是“意对意”的翻译,我国佛经翻译的“文质之争”等,都对于翻译的语言风格和翻译策略模式有了初步的讨论。后来,语言学阶段的翻译研究其模式扩大到语言意义与对等的本质,并对翻译过程中语言的转换迁移模式做了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哲学视角的翻译研究进一步将翻译研究的框架扩大到语言世界观层面。例如,翻译的本体论研究使得翻译的本质研究和翻译主体性研究打开了语言世界观的大门;阐释学的翻译哲学观更进一步,认为“作为实践哲学对话,翻译是两种世界观的融合,是人类走向‘交谈共同体’的必由之路”(单继刚2007:38)。斯坦纳则用了四步原则描述语言与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并指出“一切理解皆是翻译”。这不仅扩大了翻译行为的范围,而且进一步推动了翻译研究与语言世界观的融合。格赖斯的经典会话原则更是将翻译研究中的话语意义与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此外,解构主义进一步为翻译的不确定性研究提供了哲学视野。如果说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中所描述的译作是原作的“afterlife”,这是具有解构意义的初步阐释,那么德里达的“在场”、“延异”、“播撒”等则是对此作了进一步深入的哲学阐释,这与奎因的翻译的不确定性相呼应,促进了文本层面的翻译研究向语言世界观研究的进一步转化。第二,促进了翻译研究从语言上升到语义再上升到语用。翻译研究离不开语言研究,随着跨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翻译研究也从早期的语言形式研究(例如,词汇层、短语层、句子层、语篇层)逐渐走向深入的语义研究。例如,翻译中的意义如何再现,语境参数对其影响如何,翻译过程中的心智意向性如何体现,翻译中的准确价值、绝对价值和默认价值又该如何体现以及相关语义学对翻译的深度影响如何等等,而真值语义学则进一步促进了翻译中合并再现的认知原则。随着实践哲学的发展和促进,引导翻译研究回归生活世界的语用理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李菁的研究表明:“基于言语行为理论、规范语用学和语言观的交往实践语言观,应是实现翻译研究语用学转向的一条合理的理论途径”(2009:256)。李菁的研究还进一步分析了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语旨力、意向性、构成规则与协调规则以及语境等概念对翻译研究的指导意义;规范语用学对翻译活动的重新定位,言语的双重结构对翻译文本意义理解的制约以及言语行为有效性对重建翻译活动理性的指导作用等,对翻译研究的语用学转向做了充分描述。第三,促进了翻译研究走向心智认知深层结构。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认知哲学也逐渐为研究者所关注。“认知哲学是当代西方哲学研究中出现的一个新趋向”(侯敏2012:1)。“认知哲学采取语境实在论立场,奉行语境纲领,是一种区别于传统认知论的新认识论和方法论,主张认知现象是语境依赖、语境敏感和语境限制的”(侯敏2012:3)。认知哲学研究语言的具体途径是通过几个有限的人类的认知方式对语言现象做出统一的解释。将认知哲学引入翻译研究不仅对翻译现象进行了解释,也对翻译语言背后的认知机制作出了解释。从理论上来看,概念隐喻翻译观、概念整合翻译观、关联翻译观、原型范畴翻译观、框架语义学翻译观以及翻译认知心理学等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丰富了翻译研究走向心智认知深层结构的理论基础。从实证研究来看,研究者采用各种不同方法、使用不同工具来验证多样化的翻译过程,涉及到翻译时间、翻译阶段、翻译问题的解决方式、翻译策略的选择路径以及不同翻译背景译者的翻译心理机制比较,主要研究方法涉及有声思维、对话协议、键盘录入和眼动研究等,其结果都为翻译研究走向心智认知的深层结构提供了理据。
1、现在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应该的。不知道“报得三春晖”的道理。有68%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喜爱的食物、身体状况,甚至有40%的同学连父母做什么工作都不太清楚。
2、最近孩子们常用的一个口头禅是“nani”这个词(日语“什么”的意思,表示很惊讶,不敢相信,经常出现在日本动漫及日常口语中),34%的孩子经常用,55%的孩子偶尔用这个词。作为一种时尚口语在少年儿童中的流行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同时也反映出少年儿童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尚不成熟,对于流行文化的追求有着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3、孩子在家庭中的消费比例越来越大。工薪阶层80%的家庭中,每月除去必要的积蓄外,一个孩子的月平均消费超过一个大人。95%的家长认为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这可能导致整个家庭消费的非理性化。
4、85%孩子对父母的空洞说教不感兴趣,表示消极。10%的孩子表示父母也是为自己好,95%的孩子讨厌父母总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 表示“你瞧人家”这句话一听到就烦。
5、学生的闲置学习用品,衣物,玩具等绝大都如废品般堆积在家中或己扔掉,没有进行二次利用。
6、孩子们喜欢由自己设计、主持的队会。有63%学生提出班队会主题活动少一点大人主导,多一点儿童自主;少一点表演装饰,多一点即兴创造。
二、体验教育中“创意”活动的方式
1、集体体验。把少年儿童组织起来,在集体的实践活动中,感受集体的氛围、集体的力量,形成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心理品格,养成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行为习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如两操比赛、运动会开幕式特色表演、与小树同成长等活动。让少年儿童在集体生活中体验,以集体的形式到实践中去,是体验教育的重要形式。
2、模拟体验。设定一定的事件和环境,让少年儿童感受平时不易遇到但未来很可能出现的情况,获得有益的人生体验,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比如,火灾逃生疏散演练,浓浓的烟雾制造了紧张氛围,逃生中的孩子们体验到生命的宝贵,学会自我保护的本领。
3、岗位体验。赋予少年儿童一定的具体实践岗位,让他们在为集体工作和为他人服务的岗位实践中,感受义务,学习服务,体验责任。
4、换位体验。引导少年儿童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大自然中,以他人的身份、视角去参与体验。当一次小老师、做一次厨师、当一次营业员等活动,让他们感受了他人工作时的心情和责任、工作过程中的辛劳、完成工作后的情绪和收获,形成尊重他人、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
5、情境体验。让少年儿童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直接感受情境的冲击力,诱发和唤醒其道德体验。如图书跳蚤市场活动,以前我们只是变卖闲置的课外书,今后我们将举行红领巾义卖活动,家里的闲置品都可以拿来拍,并将义款献爱心。校园魔方吉尼斯挑战赛也将结合校级魔方活动开展,与深圳荣根学校的手拉手活动也将进一步得到深化,结对伙伴通过信件、qq、微信等多种方式交流学习,传递友谊,十二月初两校同学就齐伸援助之手,帮助身边患白血病的五(2)班洪子茜同学。每年儿童节举行的“六一剧场”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幸福。
6、自我体验。如孝德行动、生活小能手竞赛等活动,让少年儿童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视角去参与体验,让他们感受参与的真实、参与的快乐、参与的辛劳。我们将结合踏青、小记者采风活动开展自然小卫士活动,采撷树叶,制作叶画,观察动植物、调查水文气象、回收可再利用资源等,明白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的道理,养成爱护环境的品质。
三、体验教育中“创意”活动的延伸
1、“创意”活动与少先队活动课整合
如今,中小学少先队活动课程已经落实到教育部门课程文件和中小学课表。让我们可以用课程的方式构建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体系,以《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要(试行)》为依托,落实《少先队活动课分年级活动建议》,明确少年儿童每个年级具体活动主题、 目标,对活动内容、载体及评价激励方式进行再加工,细化形成以“体验教育”为特色的创意活动方案。
2、“创意”活动与品德、综合课相整合
新的学期我们准备拟定实验班级,以小学品德、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特有的自我教育激励机制注入品德及综合实践课,规范雏鹰争章的过程,努力提升队员在体验中争章的积极性。开发校外辅导力量,让家长、警察、先进模范、特殊专业人才等加入校外辅导员队伍,争取各方支持,“创意”和开发德育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