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7 14:51: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医疗卫生体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1资料本研究先通过对7名专家(包括3名农村基层卫生的行政管理人员、3名农村卫生管理研究人员与1名农村新农合管理人员)的访谈,结合统计方法确定权重比例,再以随机方法在四川省川东北地区选择了60名知情人(包括县、乡、村各级从事农村卫生工作的行政人员和医务工作者)以世界卫生组织开发的“关键知情人”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1.2方法
1.2.1以多输入优序图法确定反应性各部分内容的权重。优序图法由Moody于1983年提出,在多个领域得到较好的应用效果[3]。本研究请每位专家对反应性内容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并通过对选项的赋值(表1)将自己的选择数量化,在此基础之上综合各专家的选择意见确定各部分内容的权重。
1.2.2以Likert量化法将“关键知情人”问卷的选择项分为5个等级(很好、好、一般、差、很差),并依次赋以5~1分,分别对反应性各组成部分进行评价以获得评分,然后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反应性水平与分布计算公式结合前面确定的权重测算四川省东北地区农村基层卫生系统的水平与分布状况。
2结果
2.1多输入优序图法确定的权重按照多输入优序图法将7名专家对反应性的“对人的尊重”与“以患者为中心”各4个部分的两两比较评分,然后对汇总结果进行总和检验和互补检验确认结果无误后,再将每个部分的赋分除以该部分的总分值可得到各方面所在部分的权重[4],最后以世界卫生组织对两大部分的系数分配(两大部分各为50%)为依据计算可知最终的各方面权重,其结果见表2。
2.2反应性的水平与分布状况。
2.2.1反应性的水平状况研究结合“关键知情人”调查所得的呈正态分布的各领域粗分均值与世卫组织开发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四川省东北地区农村基层卫生系统的反应性。将世界卫生组织开发的计算公式根据本研究所得的权重数进行调整如下:Y=0.175V1+0.095V2+0.09V3+0.14V4+0.155V5+0.125V6+0.115V7+0.105V8(V1~V8分别为反应性的各个部分得分且呈正态分布的平均值)。对60个“关键知情人”调查所得粗分均值见表3。经过计算并将结果换算成0~1的水平值,可知县、乡、村级医疗卫生系统的反应性水平分别为:反应性水平状况显示,县级医疗机构在保密性、基础设施的质量与选择性方面优于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乡级医疗机构在医患交流方面优于县、村级医疗机构,村级医疗机构在尊严、自主性、及时关注与社会支持网络方面优于县、乡两级医疗机构。
2.2.2反应性的分布状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脆弱人群的界定,知情人调查将贫困人群、老人、妇女与少数民族视为脆弱人群,研究利用知情人强度分数与脆弱人群在人群中所占比例计算出不公平分数以表达反应性的不公平程度[5]。本次研究的不公平分数为0.83。反应性分布显示所有脆弱人群的反应性均低于人群平均值。贫困人群的不公平分数在所有方面均为脆弱人群中的最低,妇女的反应性在尊严、自主性、保密性、医患交流、及时关注与选择性方面优于其他脆弱人群,老人的反应性在基础设施质量与社会支持网络方面优于其他脆弱人群,少数民族的反应性在多个部分落后于妇女与老人,仅优于贫困人群。
3讨论
卫生系统反应性是指卫生系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卫生系统中改善非健康方面的普遍合理的期望[6]。它是医疗卫生机构对个体普遍合理期望的认知和适当的反应[7],与医疗服务过程中“顾客”对卫生服务的医疗技术部分的满意程度存在着相关性[8-9],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0-11]。反应性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开发的衡量卫生系统绩效的重要工具。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对其35个国家的1791次访谈对构成反应性的两大方面8个部分的权重进行了赋值。本研究通过多输入优序图法对四川省东北地区的卫生系统反应性组成部分进行了排序,其重要性由高到低分别为:尊严、及时关注、医患交流、基础设施的质量、社会支持网络、选择性、自主性、保密性。在对人的尊重方面,四川省东北地区农村卫生系统的重要性排序与世界卫生组织存在着差异,而以患者为中心方面其重要性排序与世界卫生组织排序一致。
中图分类号:C913.6;R197
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的问题。据联合国预测,到2040年,全球超过60岁的人口比重将从目前的10%升至21%,平均年龄也将从目前的26岁上升至37岁。老龄化将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重大的社会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指出,中国将是世界上继日本之后的又一个人口老龄化速度极快的国家。数据显示,到2027年,65岁及以上人口将从现在的不足1亿人增加到2亿人以上,年均增长400万人,老年人口比例约14%,增长相对平缓;2028―2036年,老年人口将相应地从2亿人增加到3亿人以上,年均增加1000万,老年人口比例为20%左右。届时,全世界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生活在中国。虽然2010年GDP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①,但我国的人均收入仍然较低,以这样的经济水平应对老龄化,无疑困难将很大。
一、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巨大
老龄化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健康、就业、社会保障、教育、住房、家庭和运输等诸多方面的政策。这给那些在人口状况条件截然不同的条件下制定的政策和条例带来了尤为严峻的挑战。老龄化对一个封闭经济体的影响通过三种途径作用并反映到社会宏观层面。第一是影响劳动参与率,即年龄结构变化直接影响劳动力是否活跃于就业市场。这可以理解为老龄化影响了劳动力总量,进而对社会产生影响。第二是影响资本密度,即年龄结构改变了劳动和资本在市场的比重。国际经验表明,老龄化引起储蓄率的变化,从而影响资本回报率;反之亦然。第三是影响劳动生产率,即在人口老化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劳动回报率减少,进而影响经济。其中,老龄化直接作用于个体人群,通过健康状况(Health Status)的改变和生命长度(Life Longevity)的损失来影响群体社会的其他便利,而健康状况与生命长度的改变与医疗卫生体制的发展休戚相关。快速上涨的医疗卫生费用和现代社会发展带来的弊端,在老龄化的压力下,对人的健康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医疗卫生改革也因此成为很多国家当前的经济和政治焦点。美国、日本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医疗费用大幅度增长的原因,除了医疗技术发展造成的费用增加,主要是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不断上升导致的医疗支出对养老保障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二、老龄化对医疗费用的影响
老龄化对医疗费用的影响一般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年龄增长导致患病的几率增加,从而导致治疗疾病的费用增加,推高医疗费用;另一方面,在利用传统生命周期表(Life-table)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每一年的状态改变表,累计老龄人口的预期寿命以及每一年的健康状态和医疗费用(Lubitz、 Cai, 2003)。研究通过对美国1992―1998年老龄人口保障项目保障水平现状调查数据的计算发现:70岁的身体健康的老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14.3年,预期医疗累计总费用136000美元(以1998年的价格计算);而至少有一项身体机能丧失的老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11.6年,预期医疗累计总费用为145000美元。二者相差不是很大。这一现象表明,老龄化不是简单的独立变量,而是内嵌在医疗卫生体系中的影响因素。数据显示老龄人口的健康水平增加可以减少医疗的花费,而获得较高的健康水平又需要增加医疗投入,这种逻辑上的矛盾正体现了医疗卫生体系对两者的潜在影响。
也有众多学者将老龄化推动医疗费用增长的原因解释为医疗费用的独立变量。此类研究提出,医疗费用的增加本身可导致更长的年龄增长,继而加剧老龄化现象,进一步刺激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从而增加医疗费用(Zweifel、Ferrari,1992)。这一现象被称为“西绪福斯综合症”(Sisyphus Syndrome)。然而,这一研究一直处于提出假说的状态,众多学者根据这一理论进行实证研究,但大部分并没有得出显著结论。Zweifel和Ferrari在2002年对OECD国家数据进行回归后发现,1970―1991年“西绪福斯综合症”确实存在,但1992―1999年却又消失了。因此,理解老龄化对医疗费用增长的推动,还需要从医疗产品的特点出发,而非简单地通过数据实证进行推断。
人口老龄化导致医疗费用的增加而形成的“J型曲线”在很多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开始显现。澳大利亚政府于2005年完成了一项欧洲十一国关于不同年龄组别花费的医疗费用所占本国GDP百分比的研究(图1)。该研究表明,尽管各个国家按年龄组别的医疗费用曲线各不相同,但大致都呈现出“J”的形状。因此,我们将按年龄组别得到的医疗费用曲线称为“J型曲线”:从出生到5岁的婴幼儿时期,由于疾病风险较大,因此医疗费用较高,并逐渐下降;而5岁以后到老龄之前都处于平稳期,医疗费用缓慢增长;进入老龄阶段,身体机能下降速度加快,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迅速上升,医疗费用也迅速上升。图1显示,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各国“J型曲线”的现象将越发明显。老龄人口的医疗费用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别,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Reinhardt(2003)的研究表明,老龄人口的人均医疗费用是年轻人医疗费用的3~5倍。因此,老龄化必将导致一个国家医疗负担的增加。Dang、Antolin等学者(2001)则直接研究了老龄化与社会支出的关系,发现老龄化将导致与老龄人口相关的社会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000 年的19%上升到2050 年的26%,其中老龄人口的养老金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各起到50%的作用。Tchoe(2005)预测,到2030 年,韩国的老龄化将导致其人均实际卫生支出超过30%的增长,但年龄本身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医疗费用、保险覆盖率等其他因素对于医疗成本的增长具有重要影响。Lubitz、Greenberg等学者(2001)对1965―1998年间美国老龄人口医疗保健支出的研究发现,美国65岁以上人口人均医疗费用开支是65岁以下人口人均医疗费用开支的2.8倍以上,且随着全社会医疗费用的上涨,老龄人口的费用开支呈现出更为快速的增长,如1966年为445美元,到1995年已经达到8953美元(名义价格),增幅达20.12倍,而同时期65岁以下人口的人均医疗费用开支增幅为12.55倍。
综上,老龄化与医疗费用的关系,其内在逻辑并不是单纯的个人“年老失修”导致疾病负担过重,进而引发医疗费用增加,而是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医疗卫生制度的安排是否恰当紧密相关(图2)。不同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安排,对于医、患、保三方产生不同的激励机制,最终影响老年人实际就诊的结果,因而影响“J型曲线”的分布。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是指连接医疗卫生筹资和服务提供的制度安排,使人们获得相应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帮助。根据是否直接提供服务,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可以分为直接服务和购买服务两种模式(李玲、江宇,2008)。在直接服务的保障制度下,由国家规划和统筹全社会的医疗卫生资源,出资设立公立医疗机构,免费或收取较低的费用向所有居民提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能力范围内的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资源不是按照年龄和收入等标准进行配置,而是根据医疗卫生服务的成本效益在所有人群中进行配置,如英国的全民医疗服务体系(NHS)。在这样的体制下,国家有动力将资源配置到公共卫生领域,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总的医疗费用。而在购买服务制度下,政府和保险公司通过向定点或者非定点的医疗机构支付费用或者报销费用,减轻和分担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和分散疾病风险。但由于医疗卫生服务的特殊性,购买医疗卫生服务存在契约失灵,即使监管很严格,道德风险仍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也是美国老龄人口医疗费用急剧上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老年医疗照顾计划实行之后,老年人成为所有医院共同追逐的高利润服务对象,各个医院都有积极性增加医疗设施,提高医疗设施的技术水平。研究发现,高新技术的采用伴随着老年医疗照顾计划的推行。美国1950―1990年医疗费用的上涨有40%是由老年医疗照顾计划的推行导致的。同时,在这样的制度下,医疗资源更多地被配置在医疗上,预防服务相对不足,这也是当前美国医疗改革要重点解决的问题(Obama,2009)。
三、中国未来将面临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老龄化引起的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将给医疗卫生体系带来的负担,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增长的费用导致更多的需求被抑制,费用的增加提高了就医的门槛,应就诊而未能就诊的人群比例增加。据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现阶段我国门诊应就诊而未就诊的比例大约在40%左右,而进一步的费用增长导致居民医疗负担加剧,严重影响居民的就医行为,从而影响居民的健康状况。另一方面,增加的医疗费用对医疗保障体系是严重的挑战。近几年来,基本医疗保障的筹资有明显的提高,但边际收益却逐渐下降,尤其是筹资水平提高的空间逐渐减小。而基金的运行需稳定连续的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带来的医疗费用增长可能导致保障基金风险加剧甚至崩盘,继而引发相应的社会问题。
“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困扰我国的一个突出难题,是我国社会建设方面的一个显著薄弱环节。我国从2009年开始推动新一轮的医疗卫生改革,但医改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很多改革措施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调整医疗卫生政策以应对新的挑战仍然是社会各界需要思考的问题。
注释:
news.省略/fortune/2011-02/14/c_121073967.htm。
参考文献:
Dang,Antolin. Fiscal Implications of Aging: Projections of Age-related Spending[R]. OECD Working Paper 305,2001.
Fang, Gavazza. Dynamic Inefficiencies in Employment-Based Health Insurance System: Theory and Evidence[R]. NBER Working Paper No. W13371,2007.
Lubitz,Cai. Health, Life Expectancy,and Health Care Spending among the Elderly[J]. N Engl J Med,2003,349:1048-1055.
Lubitz,Greenberg. Three Decades of Health Care Use By The Elderly 19651998 [J].Health Aff,2001,20(2): 19-32.
Obama. Health Care Speech to Congress[Z]. United States Congress, September,2009.
Reinhardt. Does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Really Drive the Demand for Health Care? [J]. Health Affairs, 2003, 22(6): 27-39.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坚持医药同改、城乡同步、部门同推、上下同心、目标同向的理念,夯实基层医疗卫生基础,稳步推进市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健全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切实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效,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建立健全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促进全市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以深化医改为契机,切实巩固基层医改成果;以破除“以药养医”机制为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市属公立医院改革;通过完善功能,优化配置,积极构建特色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通过调整政策,强化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诊疗新机制;通过提升质效,诚信自律,营造良好的医疗生态环境。力争通过1-3年努力,逐步建成规划科学、定位明确、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富有效率的特色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实现市域内就诊率达90%的目标。
三、实施内容
(一)科学规划,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健全医疗卫生体系
1.夯实基层医疗卫生基础,切实巩固基层医改成果
按照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标准化、示范化建设要求,全面进行达标化改造,力争所有建制镇所在地乡镇卫生院和2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达到省示范化要求。同时,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提高防病治病能力。
以建制镇医院为中心,联合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组建医疗联合体,实行统一人员调配,统一规章制度,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绩效考核,统一后勤保障的一体化管理,切实巩固和完善市、镇两级,镇、村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在确保基本药物制度镇、村全覆盖的基础上,着力加强二级医院基本药物的配备和使用。严格基本药物采购、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健全考核机制,推动基本药物制度由全覆盖转向规范实施,切实让群众得实惠。
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加大政府投入,不断提高补偿比例,完善优化实施方案,确保新农合参合率达99.9%以上。加强基金日常监督和管理,落实医院监管责任,完善公示公开制度,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平稳运行。全面实行支付方式改革,门诊实行总额预付乡镇统筹使用,住院实施20种病种按病种付费和按床日付费,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开展20种重大疾病救治工作,救治医药费用实际补偿比例达70%以上。实施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减轻参合患者大病医疗费用负担。
推进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细化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确保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不低于35元。完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统筹承担组织推进、项目培训、技术指导和绩效考评工作,不断提高项目实施效果。切实加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及应用管理,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实时性和准确性,电子建档率达90%。规范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体检率达90%。进一步推进落实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和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
2.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建立特色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
从满足城乡不断增长的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出发,根据适应发展、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城乡统筹、特色鲜明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全市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建设好“三个龙头”。人民医院按照三级综合医院功能定位,三年内完成创等升级,建设成为全市医疗教学和科研的龙头;中医院按照三级中医院功能定位,三年内完成创等升级,建设成为全市中医医疗、康复、教学科研的龙头。加快推进市第一医院建设,按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形成综合医疗有优势、专科医疗有影响、特色医疗有名气的综合性公益医疗机构。二是建设好“两个区域医疗中心”。适应吕四大港开发,市第二人民医院按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功能定位,三年内完成创等升级,建设成吕四港地区医疗中心;适应滨海工业园发展,按照二级综合医院功能定位,明年规划建设一所综合性医院(作为市人民医院分院的公立医院,暂定名为市滨海医院),成为辐射滨海工业园和近海镇地区的医疗中心。三是建设好乡镇卫生院。除吕四、近海镇外,市第三人民医院建设成为省城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余镇乡分别按一级甲等中心卫生院和一级甲等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建设成为省示范乡镇卫生院,其他乡镇卫生院的分中心、分院(非建制镇所在地原乡镇卫生院)进行医养结合型转型改造,充分合理盘活存量资源,发挥资源最大效益。四是建设好相关专科医疗机构。按照二级专科医院功能定位,改造建设精神病专科医院;以市中医院为建设和运行主体,在南阳镇建设市康复护理院,同时整合南阳镇乡镇医疗卫生资源,组建医疗康复联合体;依托市第一医院单独建设感染病区;适时启动市妇幼保健院建设。五是建设好一批中心。依托卫生信息化平台,全力推进区域影像中心、临检中心、心电中心、远程会诊教育中心、病理中心等建设,巩固加强区域集中消毒供应中心建设。六是建设好中医药服务体系。以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服务先进地区为契机,全面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积极倡导全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有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努力提升中医药对健康的贡献率。
3.加强急救体系建设,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进一步完善规范全市院前急救体系,依托人民医院建设市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整合全市院前急救资源,建设七个急救分站,形成覆盖全市、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院前急救网络,做到统一调度、统一标识、统一服装、统一配置、统一管理,着力提高全市院前急救水平。同时建设市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全市医院急诊科建设,着力改善急诊科硬件配置,加大对急诊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升全市急诊急救学科水平。
4.鼓励社会办医,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在坚持公立医院为主体的前提下,给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留出空间,增加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强化行业指导,将社会办医纳入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统筹考虑。优先支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加快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办医体系。加大发展社会办医的支持力度,放宽举办主体要求,放宽服务领域要求,放宽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完善配套支持政策,支持重点专科建设,支持引进和培养人才,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引导社会资本重点投向专科、中医、康复、养老护理等领域。鼓励扶持现有专科医院和城区医院提档升级,做优做强,持续提高社会办医的管理和质量水平,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向规模化、多层次方向发展,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床位数量不低于全市总床位的18%,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二)突出公益性,积极推进市属公立医院(以下简称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1.调整“以药补医”机制
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从2014年8月10日起,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所有药品(中药饮片和医院制剂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医院减少的药品收入80%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20%通过增加财政投入予以补偿。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严格控制非医保药品使用比例,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2.调整政府补偿机制
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履行政府出资人责任,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符合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发展建设支出由市财政统筹安排,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专项补助,对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按照服务成本予以保障。逐步化解公立医院已经形成的历史性债务,确保公立医院经济正常运行,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中心卫生院继续实行打包定额补助。所有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减少的药品收入按20%给予补偿。
3.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政策
完善医疗服务收费结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同时,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原则,降低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大型设备检查价格,合理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诊察、治疗、手术、床位、护理和传统中医项目等价格,使医院通过提供优质服务获得合理补偿。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总量控制在药品差价的80%,不增加患者的实际医药费用负担。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报物价部门批准后与其它调整政策同步实施。
4.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
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政事分开,合理界定政府和公立医院在人事、财务、资产等方面的权责关系。组建市公立医院理事会,负责确定公立医院的发展规划,行使公立医院重大事项决策权。组建市公立医院监事会,负责对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财务管理、资产保值增值进行检查、审计及监督。逐步完善理事会统一管理下的院长负责制,规范管理层的产生和任用,制定医院院长任职资格、任期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
优化医院内部运行管理。逐步取消医院行政级别,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健全院内决策执行机制,建立以成本和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严格执行绩效评估制度、年度报告制度、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审计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等。
5.改革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
科学管理使用编制。根据医院的功能定位、工作量、床位数和现有编制使用情况等合理确定医院编制数。探索建立公立医院编制年度计划申报制和备案制。医院可根据发展现状和人员的退休情况合理制定编制使用计划,报编办批准后,每年在核定的范围内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
健全人事管理制度。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完善公立医院岗位管理制度、全员聘用制度和竞聘上岗制度。坚持因事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分类管理、以岗取酬,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严格人员准入标准,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择优聘用。规范人员招聘,编内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由卫生局会同人社局组织实施,编外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由卫生局组织实施。逐步建立健全单位自主用人、科学分类管理的新体制。加大政府对卫生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区域内专业人才合理流动机制。
改革考核分配方式。建立以公益性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把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以及社会满意度等作为量化考核指标,全面推行三级绩效考核方式,即理事会对医院考核,确定医院绩效工资总额;医院对科室考核,确定科室绩效工资总额;科室对个人考核,确定个人绩效工资收入。积极探索实行院长、学科带头人、高层次人才年薪制,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6.改革新农合支付方式
建立新农合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形成医药费用增长控制机制。推行总额预付,实行按床日付费、按病种付费、门诊总额预付乡镇统筹、重大疾病保障等混合支付方式,建立大病保险制度,不断完善新农合支付方式,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有效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激励和惩戒力度,形成约束机制。通过新农合支付政策进一步向基层倾斜,促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形成。采用基药使用率及自费药品控制率、药占比、次均费用、平均住院日等指标考核与新农合基金支付挂钩,约束自负费用和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切实保障基金运行安全。
(三)完善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诊疗新机制,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1.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
按照资源共享、合理配置、上下联动、分工协作、引导规范、相互促进、确保安全、统筹兼顾原则,通过“双引导,范”(即政策引导、宣传引导;规范制度、规范考核),形成市属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合理、服务规范、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运转有效的诊疗服务新格局,引导一般常见病、慢性病、康复等患者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努力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市和市域内就诊率达到90%的目标。
2.鼓励医师多点执业
为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有序流动,充分发挥中高级职称医师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提高使用效能,促进城乡医疗机构均衡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省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要求,明确医师多点执业的条件、操作流程、管理要求、奖惩措施等,规范有效地开展医师多点执业。
3.推进智慧卫生建设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协调、资源共享”和“以需求为导向,遵循标准化、规范化”原则,完善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从加强组织领导、多方筹措资金、健全管理制度、严格督导考核入手,全力推进落实。以已经建成的全市卫生数据中心,卫生专网,基层医疗机构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人民医院、中医院、二院、三院数字化医院系统,120急救,卫生应急,卫生监督,妇幼保健,计划免疫,传染病管理,结核病防治,基本药物采购,新农合管理等系统为基础,着力推进基于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核心,以基层应用、业务协同、卫生决策、数据交换、增值服务等为主体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全市医疗卫生资源的互联共享。全力推进区域影像、区域临检、区域心电、远程会诊、远程教育、双向转诊、移动查房、移动护理等协同应用系统建设,着力提升全市优质资源共享、上下联动、合作共赢、提升质量、方便群众的能力。与建设银行合作,着力推进集健康信息储存、就诊挂号预约、医保结算、金融支付等功能一体的居民健康卡系统和医院自助付款终端,努力实现跨机构、跨区域、全人群、全过程的健康服务。全力推进医院管理系统和综合服务平台、门户网站等建设,简化与计生、药监、民政、社保、公安等部门的交互模式,着力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和便民惠民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
4.加强区域卫生合作
按照“领跑沿海、融入上海、包容四海”的战略要求,充分利用地域优势,主动接轨上海,在卫生管理、医疗服务、人才培养、技术引进、专科建设等领域,全面加强区域合作、院际合作,通过引入上海大医院的品牌、技术等优质资源,进一步提升全市医疗服务水平。巩固市人民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与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的全面合作,不断提高紧密程度,力求实效。全力引进上海知名三甲医院的优势科室,融入市第一医院建设,力求使第一医院建设成为区域合作、院际合作的典范,建设成为家门口的上海医院,同时不断加强与市等大医院的合作,努力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合作共赢。
(四)加强自律,建立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营造良好的医疗生态环境
1.改善医疗服务环境
进一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和星级医院评比,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环境,优化服务流程,建立“绿色通道”,逐步推进预约挂号服务,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加强一站式服务和巡视力度,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规范实施医院等级评审,严格医疗服务要素准入管理,落实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2.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继续加强“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力度,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着力加强学专科建设,开展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专科诊疗中心动态考核,以奖代补,支持创建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专科诊疗中心,大力发展儿科、急救等薄弱临床专科,制定并落实专科发展规划。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三名战略”加大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力度。不断加强医疗质控建设,构建全过程监控的医疗质控体系,通过确立标准、实施控制、衡量成效、纠正偏差,达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目的。狠抓核心制度落实,强化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第一的意识,探索建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3.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医疗安全风险防范,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医疗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医患沟通制度建设,充分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和选择权,注重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和医患沟通技能培训,建立医患沟通科,设置具备摄录功能的医患沟通室,健全医疗纠纷应急处理平台,完善医疗纠纷应急处置预案。继续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建立独立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完善医疗纠纷责任认定和理赔制度,建立健全调解与诉讼衔接机制,使医疗纠纷解决走上理性的法律轨道。
4.创建平安医院
加强法制建设,全面提高医务人员法律素质。强化综治安全,全面执行医院安全保卫工作规范,落实各项保卫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制,开展经常性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处置预案,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管控体系,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和安全的执业环境。严厉打击医闹,对专门捏造、寻找、介入他人医患矛盾,故意扩大事态,寻衅滋事,向医务人员、医疗机构敲诈勒索的医闹分子,坚决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5.加强卫生行风建设
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督,建立诚信制度,形成和谐互信医患关系。切实抓好医德医风建设,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阳光用药”工程,扎实推进“无红包医院”建设,大力整治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深入推进“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主题实践活动,继续开展“开门评医”活动,建立完善医德医风电子考评制度,全面推行医疗单位第三方函调制,继续强化院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积极推进党务院务公开,规范运行卫生系统会计核算中心,巩固完善重点岗位轮岗交流制度,全力打造“境界高远、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学识高深、言行高雅”的“五高”型医务人员队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深化医改工作的领导,市政府建立深化医改工作组织机构。深化医改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增强政治责任感,把深化医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细化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有力有序推进,加强督导指导。
孙志刚:《规划纲要》是对未来五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全面规划,涉及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总体要求是“坚持立足国情、紧扣深化改革、着眼发展需要、顺应人民期盼”;基本思路是“在宏观调控下,适度有序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在调整结构、系统整合、促进均衡”;重点任务是解决“办什么、办在哪、办多少、办多大”等重大问题。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提出了全国2020年卫生资源总量标准。床位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核心资源要素,是国际上衡量国家间卫生资源和服务能力的主要通用指标,也是制定规划的最大难点。我们组织力量进行了集中攻关,综合考虑人口总量、老龄化、城镇化等因素,结合全国床位数的历史变化趋势,同时,借鉴了29个OECD国家人均GDP与我国2020年水平相当时的千人口床位数,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每千人口床位数达到6张的发展目标。这是我国首次对医疗机构发展床位规模提出了量化指标。
二是全面布局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规划纲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资源现状,统筹不同区域、类型、层级的医疗卫生资源的数量和布局,首次明确了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的建设数量和规模,即:每个行政村应当设置1个村卫生室,每个乡镇办好1所标准化建设的乡镇卫生院,在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或每3万-10万居民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级原则上设1个县办综合性医院和1个中医类医院。地市级区域依据常住人口数,每100万-200万人设置1-2个地市办综合性医院(含中医类医院,下同),服务半径一般为50公里左右。地广人稀的地区人口规模可以适当放宽。省级区域划分片区,依据常住人口数,每1000万人规划设置1-2个省办综合性医院。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探索建立跨区域医疗卫生机构。同时,按照统筹规划、提升能级、辐射带动的原则,在全国规划布局设置若干部门办医院。
三是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新一轮医改启动后,国务院两次专门下发鼓励社会办医文件,但社会一直反映民营资本难以进入医疗卫生事业领域。这次制定《规划纲要》,从床位标准、设备购置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对社会办医给予支持,明确了到2020年,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5张床位为社会办医院预留规划空间,同步预留诊疗科目设置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空间。同时,鼓励公立医院与社会力量以合资合作的方式,共同举办新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个体诊所的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等。这些硬性要求,突破了各种障碍,是送给民营资本实实在在的利好政策,将会有力地推动社会办医的快速发展。
四是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避免了重“物”不重“人”,对人才配备、培养和使用三个环节作出了要求,提出了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配备标准,明确了人才培养培训的目标和方向。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5人,注册护士数达到3.14人,医护比达到1:1.25,地市办及以上医院床护比不低于1:0.6,公共卫生人员数达到0.83人。这些部署,将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重硬件设施建设,轻软件内涵发展的状况。
记 者:《规划纲要》有何创新亮点?
孙志刚:在《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中,始终把改革创新贯穿到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努力编制一个反映各方面意见,符合卫生事业发展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并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规划。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亮点:
一是远近结合,注重长远。规划立足当前,紧扣当前改革需要,着力解决深化医改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改革尽快取得成效,使人民群众尽快得到实惠。同时着眼长远,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瞄准人民群众未来5年乃至更长远的健康需求,统筹谋划。比如,党的十后,加快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适应这一新变化,规划创新性地提出探索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跨区域统筹设置医疗卫生机构。根据老龄化发展趋势和适应人口计生政策调整的需要,规划对养老康复以及妇儿等专科医院建设作出了长远布局。
二是面向全行业,促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协调发展。《规划纲要》首次打破行业壁垒、部门利益、行政区划和专业局限,对卫生、教育、军队、企业、社会、民营等兴办的医疗资源进行统筹布局,体现了国家的规划、人民的规划。同时,从防治结合、上下联动、中西医并重、多元发展、医养结合等五个方面,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分工协作提出了要求,为群众提供系统、连续、全方位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是突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推进卫生事业结构性改革。《规划纲要》既提出事业发展的目标,着力发展增量,解决卫生资源总量不足问题,更注重在存量调整上下功夫,以结构性改革提升整体资源的运行效率。比如基层是薄弱环节,规划要求优先加强县办医院服务能力,支持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对公立医院资源过剩地区,要求将部分资源转为康复、老年护理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保有压,促进卫生事业协调发展。
四是加强指导,强化规划纲要的约束性。《规划纲要》最大的特色是提出了许多量化指标,增强了规划的指导性和约束性。过去,不少地方制定了区域卫生规划,但都是挂在墙上,停留在文件上,没有真正落地。这次强化了医院床护比约束,建立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分级备案和公示制度,新增床位后达到或超过1500张床的公立医院,其床位增加须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备案。同时,还要求成立专家委员会,建立国家对各省份资源配置标准和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等特殊地区规划的论证机制。这些措施确保了规划有部署、易监管、可考核、能问责。
记 者:《规划纲要》的实施会取得怎样的预期效果?
孙志刚:《规划纲要》是首次在国家层面制定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实施后能够为深化医改增添新动力,对医疗卫生事业长远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一是更好地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有些是公益性的,有些是非公益性,但面向全体居民的公共医疗卫生是公益性的,是由政府承担责任的。《规划纲要》明确了公立医院的规模、功能定位和建设标准,从一定意义上区分了公益和非公益、基本和非基本的属性。这样可以引导和促进各级政府履职尽责,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863(2013)09-0047-04
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根据一定的医疗卫生服务标准,确保不同地区的居民享有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具有自由选择权的医疗卫生服务。
政府推进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途径有多种选择,如进行转移支付、对不同地区实施不同的上缴财政收入政策、调整行政区划等。其中,转移支付的效果较为直接,且能体现并实现中央政府的政策意图,是推进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均衡性转移支付还能促进地区间均衡发展。规范的转移支付需要按照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不均等的程度进行,然而,我国目前缺乏关于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可操作的绩效评价机制,这就需要我国建立一套具有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
从现有研究看,侯宇翔、徐勇勇从关注重点、统计数据来源、反映性指标、有效性、公平性等方面探讨了中国与英美两国国家卫生系统绩效统计指标的区别与差距。[1]刘宝等从医疗卫生系统的概念框架出发,基于筹资、服务资源、服务提供以及服务结果的结构,重点关注服务结果。[2]练惠敏、胡正路以刘宝等提出的指标体系为依托,结合广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估的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的雏形后召开专题小组讨论会讨论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框架。[3]吴海峰等以重庆市为研究个案,以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社会反应性为主要指标,确保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高质量的基础上,以较高的效率向人群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在指标体系设计上,主观性指标即满意度指标被纳入评估范畴,具体包括居民满意度、组织满意度、员工满意度、政府工作人员满意度。[4]与现有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从衡量标准上看,本文综合考虑投入、产出、结果三个方面,以期全面反映某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状况,避免因重点关注结果标准而忽视投入、产出与结果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二,从指标选择上看,本文以《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为依据,全部使用客观性指标,避免因为选择主观指标而使对一个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衡量掺杂进主观因素,从而难以为各地方政府改善本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供明确的方向。
一、构建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一个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仅反映于投入,还反映于产出和结果中,因而需要对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产出、结果进行综合考量。这表明,测算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均等,需要有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医疗卫生服务属于基本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通常需要通过财政能力均等化来实现。这就决定了投入指标对于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意义。人均医疗卫生服务支出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但并不全面。换言之,即使人均医疗卫生服务支出均等,也不能保证不同地区的居民享受均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是因为,财政能力的均等与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不同。财政能力的均等是指政府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的财政能力的均等,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是指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结果均等化或达到某种一致的标准。[5]实际上,同样的财政投入未必能取得同样的公共服务水平。相比而言,财政能力的均等较易,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较难。而且,投入指标不能只包括财力投入,还应包括软件投入、硬件投入。进一步而言,仅仅有投入指标是不够的。较高的财力投入、软件投入、硬件投入并不能完全反映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整体水平,还需要有产出指标和结果指标。产出指标反映出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所做出的努力,主要体现为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与产出比,有助于引导各级政府注重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效率。结果指标是指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后得到的关键绩效结果,反映的是政府提供某项医疗卫生服务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构建包括投入、产出、结果的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全面衡量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水平。
(二)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构建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去主观性”,即选择客观性的指标,形成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寻找相关的数据并进行科学的计算,避免因个人或群体的主观感受而影响到对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客观判断。客观性原则要求评价指标必须是可量化的,这样才具有可比较性。
(三)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所需要的原始数据应是可获取的。应从统计年鉴和政府相关部门公布的官方数据获取评价指标体系所需要的原始数据,根据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不均等的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以客观地评价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水平。
(四)整体性与个体性相结合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衡量一个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时,主要考虑这一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发展水平。个体性原则是指衡量一个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时,主要考虑这一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个体水平,即人均服务水平。整体性与个体性相结合原则,是指应区分整体性指标与个体性指标。个体性指标主要适用于投入和产出领域,应从人均的角度进行衡量,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人均投入水平和人均产出水平。整体性指标主要适用于结果领域,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结果水平。这样,既有助于衡量地区之间人均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水平、产出水平,也能反映出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均投入水平、人均产出水平与整体结果水平的对应关系与协调状况。
二、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医疗卫生服务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内,政府提供的能满足人类较低层次并且必不可少的、可以保障人人享有的、经济上公众具有承受能力的医疗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是保障和维持生命与健康的基本条件,在服务需求上基本医疗服务针对的是保障公众健康的基本医疗需求,在服务供给上基本医疗服务要求具有经济、适宜的服务,在服务承担上基本医疗服务要求社会经济承担起能保障持续提供的服务。[6]公共卫生服务是指政府为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通过公共卫生政策与规划的制定,动员社会力量,预防、监测、控制传染病及其它疾病的流行,监测公众健康,进行公共卫生研究和开发。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是卫生,强调以健康为中心。从字面含义上看,公共卫生服务的本质就是维护公众健康。从内容上看,它涵盖疾病预防、健康促进、提高生命质量等所有和公众健康有关的内容。[7]衡量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可以选择以下指标:
人均医疗卫生支出=医疗卫生支出/总人数。这一指标反映的是一级政府的财政部门对本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投入水平和支持力度。
人均卫生技术人员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总人数。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不包括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这一指标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中专业性人力资源的投入水平。
人均医疗机构床位数=医疗机构床位数/总人数。其中,医疗机构床位数是指年底固定实有床位。这一指标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中硬件的投入水平。
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诊疗人次数/医师人数/251。其中,诊疗人次数是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按照挂号数统计。这一指标反映的是医师出门诊时的工作负荷。
卫生人员平均负担住院人数=住院人数/卫生人员数。这一指标反映的是卫生人员为住院病人提供服务时的工作负荷。
医师人均每日担负住院床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医师人数/365。其中,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是指每日晚12点实际占用病床数的总和。这一指标反映的是医师提供住院服务时的工作负荷。
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病死率=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死亡数/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100%。这一指标反映的是一个地区的传染病治疗水平。
婚前检查率=进行婚前医学检查人数/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应查人数×100%。这一指标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预防先天性疾病的水平。
设卫生室的村数占行政村数的比重=设卫生室的村数/行政村数×100%。其中,行政村数是指村民委员会数计算。这一指标反映的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状况。(见表1)
三、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测量标准
(一)选取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测量标准:中等标准
关于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测量标准,可以做低、中、高三个角度的理解。一是最低标准,即国家制定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最低提供标准,通过各级政府分担经费的方式保证各地区有能力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以确保一个国家的居民不论居住在哪个地区,都有平等地享有最低标准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二是中等标准,即各地区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应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三是最高标准,即各地区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应达到全国各地区中较高的标准。实际上,三种测量标准各有利弊。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最低标准适合我国现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国情,而且,不会对财政投入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我国目前并未出台医疗卫生服务项目的最低标准,这种测量方法的操作性较差。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中等标准具有良好的数据支持,操作性较强,但对财政投入的要求较高。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最高标准,可以视为一种发展方向。而且,这种测量标准对财政投入的要求最高。
基于可操作性尤其是数据支持的考虑,建议选取的测量标准是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中等标准,即以各项医疗卫生服务的全国平均水平为均值,构建全国性的医疗卫生服务绩效评价体系。
(二)测算一级指标对于上一级指标的权重:明确比例关系
在客观数据的支持下,以全国医疗卫生服务各项指标的平均水平为标准(100分),确定各地区三级指标中每一个指标的分值。经回归分析,测算对于二级指标X而言,三级指标X1、X2、X3的权重。测算对于二级指标Y而言,三级指标Y1、Y2、Y3的权重。测算对于二级指标Z而言,三级指标Z1、Z2、Z3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根据二级指标的分值,测算对于一级指标而言,二级指标X、Y、Z的权重。
(三)比较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确定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
根据三级指标的分值和权重,确定二级指标的分值,再根据二级指标的分值和权重,确定一级指标的分值。凡医疗卫生服务分值低于100分的地区,均属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薄弱地区。在薄弱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各项指标中,凡分值低于100分的指标均属薄弱环节。在分值高于100分的非薄弱地区,凡分值低于100分的指标也属薄弱环节。
(四)改进医疗卫生服务中薄弱环节:加强专项转移支付
按照国际惯例,转移支付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用于弥补地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的差距、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另一种是专项转移支付,主要用于体现并实现上级政府的政策目标。改进医疗卫生服务中薄弱环节,需要中央政府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薄弱环节的专项转移支付,并规范其分配方法。具体而言:第一,建立严格的项目准入机制,明确规定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薄弱环节接受专项转移支付所须具备的条件、应该达到的标准等,避免专项转移支付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第二,建立规范的资金分配机制,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资金分配方式。一般而言,应要求接受专项转移支付的地区财政提供部分配套资金。当然,由于各地医疗卫生服务状况不同,配套资金也应有所差异:非薄弱地区的配套比重可稍大些,薄弱地区的配套比重可稍小些。第三,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避免改进医疗卫生服务薄弱环节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以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四、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未来发展的构想
(一)调整测量标准,建立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国家标准
建立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国家标准,对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引导作用。没有国家标准,我们很难对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行科学的测量,也很难在尽量减少财政投入要求的条件下为地方财政投入的侧重指明方向。实际上,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并不等于医疗卫生服务平均化,均等化的实质是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应有全国统一的制度安排。换言之,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可以有一定的差距,但均等化的标准必须是统一的。这就需要建立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国家标准,确定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可比较性。
建立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国家标准,应以“标准人需求”为出发点。“标准人需求”是指一个标准化的公民(去除个体特征,反映整体公民特点)实际应当享受的医疗卫生服务数量,是从国家整体和全体公民特质的层面出发划定的用于计算实际医疗卫生需求总量的计量单位。[8]“标准人需求”与公民个体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具有本质区别,它可能低于公民个体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也可能高于公民个体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我国应以“标准人需求”为基准,衡量各地区人均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标准人需求”之间的关系。如果地方政府没有能力按照“标准人需求”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上级政府应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提高该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
(二)健全政绩考核体系,推动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改革
缓解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距既是各国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被各国视为政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责任。目前,一方面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中国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差距不断扩大,正面临着多层次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将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指标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以缩小我国地区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将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指标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还面临着多方面的障碍。比如,考核理念上的障碍:偏重显性政绩,忽视隐性政绩;考核内容上的障碍:偏重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发展;考核方式上的障碍:偏重复杂全面,忽视可操作性与可比较性。这就需要丰富考核理念,逐步加大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指标的权重;规范考核内容,协同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量化考核指标,便于比较各地区综合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侯宇翔,徐勇勇.国家卫生系统绩效统计指标之比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5).
[2]刘宝,胡善联,徐海霞,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6).
[3]练惠敏,胡正路. 广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1).
[4]吴海峰,何坪,杨森评,等.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
[5]李一花.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J].税务与经济,2008(4).
[6]梁鸿,朱莹,赵德余.我国现行基本医疗服务界定的弊端及其重新界定的方法与政策[J].中国卫生经济,2005(12).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041-03
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是中国医疗卫生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作的重点。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关键就是要解决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当前,由于历史、经济、社会等原因,广大农民的医疗隆重需求尚不能得到有效满足,由政策支撑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尚不能达到为广大农民提供病源预防、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优质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各级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河北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河北省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农村医疗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公共财政特征不突出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缓慢、水平低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经费投入不足。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水平,绝不是卫生部门一家之责,资金的投入应该以政府为主体。目前河北省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享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差距较大,说明在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中,公共财政的“公共性”特征并不突出。河北省农村医疗卫生经费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入总量不足。相对于农村居民巨大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来讲,目前财政资金的投入只是杯水车薪,同时,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也偏低。2007—2009年,全省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5.18%、6.39%、7.44%,全省平均水平尚且如此,那么分摊到农村的经费也就更少得可怜了。由于经费不足,造成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不健全,人员经费标准过低,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不得不依靠基本医疗服务的微薄利润补充人员经费的不足,“以药养医”的现状依然存在,从而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医师在看病用药上没有过多考虑农民的支付承受能力,尤其在县级医疗机构治病费用过大,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过度检查、过度用药情况,农民难以承担医疗费用,更住不起院。同时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工作经费缺口较大,疾病控制、爱国卫生、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职能履行比较艰难。二是财政医疗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向结构不合理。第一,全省的医疗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主要是向城镇居民倾斜,据测算,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医疗卫生事业经费的比例大概在4∶1,卫生资源的分配极不合理,差距过大。第二,目前的经费支出主要是向县级大医院倾斜,而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严重不足,许多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负债经营,设备老化,危房长期无力改造,严重制约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弱化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作用。经费的短缺,一方面使得农民医疗负担加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在个别地区仍比较突出,另一方面使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转难以为继。由此也造成广大农村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不满意。
(二)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自建国以来,中国卫生资源的配置一直是向城市地区倾斜的,城镇居民享受了医疗卫生资源的80%,而农村居民仅享受全部医疗卫生资源的20%,长期的资源不合理配置致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严重落后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极其薄弱。
一方面,由于乡镇卫生院、村医务室的数量、分布、诊疗条件不足等原因而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看病吃药的基本需求,群众对这些医疗机构的满意度越来越低。另一方面,出于对乡镇卫生院、村医务室的不信任,村民会比较倾向于选择去县级或以上的医院就诊,这又造成了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的闲置。这种严重循环又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供求矛盾。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尚有缺陷
河北省自2003年选取部分县(市)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的试点地区,到2011年第一季度,新农合参合人数5 020万,参合率达到95%。从2003年开始试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保障农民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减轻农民医疗负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以健康为中心,以老年、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为重点服务对象,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计划生育指导的六位一体,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很大,有利于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有利于解决社会老龄化带来的卫生问题;有利于强化医疗卫生保健网的预防保健工作。
二、提高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质量,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
1.改革课程体系,培养社区保健人才
21世纪护理发展的趋势:社区医护人员将成为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力量,保健人员将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他们将成为医生及其他健康人员的合作者。为危重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护理仍是社区保健的重要任务。
自1997年卫生部颁发了三年制社区保健专业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以来,全国各地卫校纷纷支持护理改革,对社区保健教学加大投资,推广实施“目标教学”和“整体化护理”,重点放在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卫生保健等课程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但是我国中等护理专业仍然存在“两重两轻”现象(即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人文),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中等社区保健专业培养的不仅是医院服务人员,还有社区保健人员、家庭保健人员等。如何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呢?笔者认为,首先是改革社区保健专业课程体系,从教学计划入手。因为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的“蓝本”,其制定得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产品”的销路,影响专业建设与发展。教学计划的核心是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具有特色,三年制社区保健专业才能办出色。
重视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中等职业卫生教育的教材要体现医疗卫生、医药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新理念和新成果。以医疗卫生的要求与标准进行取舍,邀请一些有经验的一线医护人员编写教材,因为一线的医护人员最了解岗位要求与新技术的使用情况。再有,根据学生的文化素质、职业资格考试特点与岗位要求自编讲义,进行教学改革。摸索案例教学与学生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医疗行业职业能力的要求。
2.多种形式培养人才
许多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开办护理专业大专自学考试辅导班,为广大中专生自学成才创造条件。有些中专卫校与电大联合办学,开办社区保健大专班,培养成人中等专业护理人才来填补卫生护理人员缺少的情况,在短期内补充人员的不足。以上两种尝试均可以改变我国护理人才水平低的现状。
3.培养“全科型”医士类学生,为社区卫生工作服务
(1)发展中等全科医学教育是中等职业卫生学校今后的出路和机遇。我国中专技校的医士专业已逐渐减少招生,因为毕业生很难分配。虽然医士水平难于适应越来越高的卫生服务需要,但从国情和省情出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医学专业的中等医学教育仍是处于一个办学层次。当前需要解决的是医士专业的定位问题,其中有不少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这些农村基层缺医少药的情况仍然比较严重。因此,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仍以农村为重点,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的卫技人才是今后医学专业中等职业卫生教育方向。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全球性战略目标,居民80%以上的健康问题应该在社区服务中解决,社区卫生服务在中国是新世纪的卫生改革工程。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在全国的推广,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全科医生,另一方面,乡镇卫生院的卫技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卫生成人中专学校应抓住机遇,发展全科医学,培养中等全科医生。
根据卫生部的规划:到2000年,经济发达地区中心卫生院的医师级卫生技术人员,应以专科毕业生为主,并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中专毕业生。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目前的全科医学教育应立足于以大专为主的培养层次,兼顾中专,逐渐发展本科教育,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模式。
(2)利用卫生成人中专教学资源,进行多层次办学。成人中专卫校具有一定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可以在师资水平高、教学设备完善、教学水平优良的卫校进行多层次中等全科教学工作。
第一,中专层次的全科医学教育。目前,成人中专卫校可根据当地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将社区医学专业改为社区全科专业。开办中专层次的全科医学教育,为今后开办全科医学高职班积累经验。
第二,大专层次的高职全科教育。师资力量雄厚的成人中专卫校曾经有办成人大专班的经验,可开办高职全科医学班,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初中毕业生,学习3~5年达到社区全职医生水平。
第三,成人全科医学教育。在有条件的卫校可开设大专、中专层次的成人全科医学教育学历班或培训班,把具有中专或相当于中专水平的在职医生纳入培养全科医学的轨道。设立乡村医生的培训和函授班、成人大专学历班、全科医学专业证书班,将专科为背景、以疾病为中心的基层医生转变为全科为背景、以病人为中心的全科医生,转变观念,树立全科意识,掌握全科医学的知识和技能,尽快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
三、开展岗位培训和卫生讲座,提高全民自我保健能力
1.加强卫技人员的培养,改善农村卫生服务的现状
我国13亿人口中,有9亿是农民,贫困地区农民疾病仍以传染病为主,发达地区农民疾病构成已转变为慢性非传染病为主的疾病谱。农村卫技人员素质较低,大专以上卫技人员比重只占8.4%,中专占38.95%,无正规学历者占52.65%。低层次的卫技人员越来越不适应农村卫生工作的要求。
政府应加大预防保健的投入,通过乡村卫生一体化,转变乡村卫生室服务模式由被动诊治疾病为主转变为主动预防和控制疾病为主的新型服务模式。在此同时,更新卫技人员的知识结构。中等职业卫生学校通过函授、面授等方式加强对在职无学历人员的中专学历教育。开办预防医学短期学习班。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卫技人员中"健康教育,自我保健"等观念淡薄的情况,开办《社区卫生服务实施》短期学习班,从整体上提高卫技人员的整体观念,提高农村人口的卫生意识。
2.加强护士的岗位培训,突出社区护理
社区卫生服务开展后,护理由临床护士转为社区护理。社区护理集预防医学和护理学为一体,以促进社区人群健康为宗旨。社区护理体现了以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应区分出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明确社区护理的特点。因此,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可以配合医院开办整体化护理学习班、卫生保健学习班,突出社区护理、社区保健,彻底转变护理人员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
3.积极开展老年健康教育
近年来,陕西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政策措施,基本完成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早在2006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从2006年起,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房屋建设和设备装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建立起以县为中心、乡为枢纽、村为基础,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服务优良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有地方看病、有人看病、看得起病的问题,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地方病等疫情在县级得到及时有效处置的目标。
同时,正式启动了“陕西农村卫生建设扶贫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在延安市的延长县和延川县、铜川市的耀州区、西安市的蓝田县建设了100所乡、村卫生机构,其中乡镇卫生院42所,村卫生室58所,对于解决当地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良好效果。
据介绍,这一项目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李嘉诚基会捐资820万元,陕西省政府配套800万元,三方合作实施。不仅如此,陕西省政府还专门成立了“陕西省农村卫生建设扶贫项目办公室”,延安、西安、铜川等三个相关市也给予大力支持、配合,并在项目定点县(区)延川、延长、蓝田、耀州相应成立了项目办,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经过三方共同努力,目前陕西已经顺利完成了项目计划的全部内容,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争取边建设边完善、边开展医疗卫生服务,而通过项目实施,使其项目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达到“一无三配套”(无危房,房屋、设备、卫生技术人员相配套)的标准,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对此,陕西省卫生厅农卫处处长石崇孝表示,陕西是西部地区农业大省,贫困县多,革命老区多。因此,保护农民健康就是保护农村生产力,减轻农民医疗费用就是增加农村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记者了解到,未来三年内,陕西还将投入15亿元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为建设新农村,解决八亿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陕西省卫生厅厅长刘少明表示,由政府举办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是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中心。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提高服务质量,控制医药费用,突出面向农村基层的服务功能,切实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乡镇卫生院则统一由政府举办、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合同制管理,建立按劳取酬、奖惩分明的分配和激励机制。村卫生室则主要承担农村预防保健、常见病诊治等工作。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一个卫生室。
刘少明说,“十一五”期间,陕西基本上完成县级医疗卫生单位业务用房建设和改造任务。国债项目要求地方配套的乡镇卫生院房屋维修改造经费,榆林、延安、西安和杨凌四市区由省级承担50%,市、县承担50%,其他各设区市由省级承担。而村卫生室建设则纳入当地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安排。
据陕西省卫生厅农卫处处长石崇孝介绍,目前,陕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已经扩大到了60%以上,随着国家对农民补助标准的逐步提高,省、市、县财政补助标准和农民的报销比例也将同步提高。
全力推进民生工程卫生项目实施
2008年以来,陕西省卫生厅便把确保“民生工程”卫生任务落实作为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进行了安排部署,以确保项目进度、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确保民生工程卫生项目顺利实施。
目前,陕西省卫生厅已经先后完成了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能力建设项目、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农村三级卫生网建设乡村卫生机构设备配置、提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项目和农村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等实施规划或指导意见,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展开,而且未来5年的规划也已初步形成。
为保证项目资金落实,陕西省卫生厅正在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整合现有的卫生项目资源,一方面加大争取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立项,一方面主动与省级有关部门联系,协商落实省级投资。
记者从陕西省卫生厅规划财务处获悉,2008年民生工程中涉及卫生系统的项目总预算31.7亿元,其中:中央投入13.41亿元,陕西省安排10.28亿元,市县及其他安排8.01亿元。截至目前项目实施方案和资金安排意见已全部确定。
农村卫生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陕西省卫生厅厅长刘少明介绍,陕西对农村卫生工作历来非常重视,早在2005年,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立农村服务体制,具体到村级卫生组织来讲,已经提供了对村级医生的补助,每个村卫生室每人有120块钱的公共卫生补助,用于乡村医生从事用于妇幼保健、康复指导等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而且对一些非贫困县的卫生室还下发了每月每人60块钱的补助。
在村卫生室的建设上,陕西省卫生厅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目前已在陕南的南郑县开展了村级卫生室建设的试点工作,陕西省政府和国家红十字会给每个卫生室补助2万块钱。在新农村建设上,陕西省政府还批了建筑20平米作为村级的卫生服务用房。可以说,这是目前陕西在乡村卫生室建设和乡村医生方面,实施的两项重要的成果。
随着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进,全省农民的门诊统筹工作将全面展开,门诊统筹就除了住院的时候可以获得补助外,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在门诊就诊的时候,就可以得到补助,全省的村级卫生组织将为农民提供有效的门诊服务,在村级卫生组织就诊的时候可以获得补助。
当然,陕西的村级卫生组织的建设和乡村医生队伍的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制约我们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具体的讲,我们的农村卫生组织建设目前还没有引起我们行政村的重视,村级卫生组织作为行政村一个有效、不可缺少的管理卫生组织的机构。目前全省仍然有15%到18%的行政村没有村级卫生组织,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乡村医生的待遇得不到合理的解决,乡村医生承担了大量的公共卫生服务,承担了门诊治疗服务,但是政府补助的数量有些小。而且,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乡村医生年龄偏大,年轻人偏少,数量偏少,不能满足人们门诊的需求。我们希望广大的有志青年,可以通过自己的所学,把自己的才能和知识用在农村医疗服务上。
刘少明表示,尽管当前陕西的卫生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差距。一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太合理,城乡的服务水平差距也比较大,陕西全省3700万人口,7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也就是说2739万人口在农村。而陕西70%以上的医疗资源却集中在城市和城市的大医院,农村的群众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民患病,很难在当地得到较高质量和水平的医疗服务。二是医疗资源的供给总量严重的不足,质量也不高,特别是农村的卫生基础仍然十分薄弱。三是管理机制、运行机制不合,由于现行的条块分割的机制,陕西省公立医院都隶属于政府各级部门和行业,政府直接管的这些医院只占全省医院总数的51.3%,分散的管理体制不利于卫生的规划,也不利于统筹卫生资源,不利于落实属地化的管理。四是政府对医院的投入严重不足,从机制上逐步的把公立医疗机构推向了市场。
随着“三医”联动改革的循序渐进,南汇卫生系统各项工作初见成效,初步理顺了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体系,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实施了“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政策,有效地控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推进了病人选择医生制度;采取了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的措施;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了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着力探索医院后勤社会化服务的改革;积极推行了以全员聘用合同制为中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了大专以下毕业生公布岗位、公开招考、择优录用的人事制度,并建立了卫生系统人才交流中心;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00年12月启动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先后将国有、集体、股份制等不同所有制的城镇企业和享受公费医疗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纳入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内;进一步巩固并发展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农民投保率达到66.1%,大病统筹筹资方式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因病致贫”问题。
__市地处宁夏中部,现辖利通区、青铜峡市、__县、同心县、红寺堡开发区5个县(市、区),总面积2.0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30.8万,其中回族人口65.6万,占总人口的50.2%,是名副其实的回族之乡。截止20__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811所(个),其中:公立综合医院6所、中医医院4所、妇幼保健院(所)5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所、卫生监督所5所、中心血站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9所、乡镇卫生院40所、村卫生室548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5个,民营医院18所、个体医疗诊所(社会办医)155所;共开设床位3464张,平均每千人口床位数2.66张;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245人,其中执业医师1751人,执业助理医师1451人,注册护士1383人,乡村医生779人。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医疗卫生资源的分布与群众健康需求不相适应。由于我市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低,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比较突出,不同群众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扩大,直接影响城乡居民健康素质进一步提度。就全市而言,近80%的人力、设备、技术等资源主要集中在二级以上医院,而承担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的农村卫生机构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且条件差、水平低。
(二)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落后。全市5所卫生监督机构基本的办公设备、取证工具、现场快检设备和交通工具严重不足,不能有效地开展日常监督工作。全市妇幼保健机构房屋绝大部分为70年代末或80 年代初建筑,在规模上、功能设置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具体表现为面积小,质量差、结构极不合理、设备缺乏且陈旧,特别是__市妇幼保健院,原身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始建于1952年,于20__年被更名为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现总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业务用房严重不足,影响全市妇幼保健工作业务的开展。
(三)应急体系能力建设不健全。近两年来,我市南部山区动物间鼠疫疫情频频发生,不明原因发热肺炎病例偶有发生,群体突发传染病、食物中毒事件及交通事故在基层时有发生,但由于投入不足,缺乏经费保障,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药械、技术、设备、交通工具、实验室等方面极为缺乏,应急指挥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缓慢,应急处置能力受到极大限制。
(四)卫生信息网络建设亟待建立。目前我市已建有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但随着疾病监测、免疫规划等工作任务增加、国家信息化建设标准提高,设备落后、功能不完善已成为突出矛盾。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信息沟通不畅、预警系统不健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整体应对能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市全面覆盖,建立市、县、乡三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网络平台已迫在眉睫。
(五)医疗卫生救治任务繁重。由于受财力的限制,除地级市外,所有县(市、区)都未建立急救体系。再加之市、县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普遍薄弱,急救设备短缺和陈旧,紧急医疗救援条件差,服务能力和水平较低,急需加强县(市、区)急救体系建设,改善紧急救援条件,提高救治能力,缓解繁重的救治任务。
(六)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亟待全面建设。我市还有2个县级人民医院(利通区人民医院、青铜峡市人民医院)、4个中医院、4个妇幼保健院(所)、撤乡并镇保留的17个乡镇卫生院未安排基础设施建设,上述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差,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所医疗设备陈旧和短缺,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七)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市基层卫生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业务水平较低,不能适时得到职业培训,已影响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突出表现在乡、村两级。部分村卫生所乡村医生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缺乏农民企盼看得了病、看得好病的好医生;面对目前优质卫生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卫生人才向城市流动趋势加剧,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留不住人才,技术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的现实,农民就近享受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难以满足,农村与城市相比存在明显的不公平。
(八)乡村医生待遇偏低。目前乡村医生每月仅有100元的劳务补助,但要承担大量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卫生服务成本高,业务收入微薄,乡村医生队伍不稳定。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步履维艰,财务统一和乡村医生的养老
保险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亟待出台相关政策,有效推进一体化进程。(九) 卫生事业发展经费不到位。目前,全国的公立医疗机构由于政府财政补助严重不足,基本上都在“自己找饭吃”,我市也不例外。政府财政农村卫生的补助经费主要是人头经费,其余经费要靠医疗机构的医疗收入补充。20__年,我市乡镇卫生院总收入6742万元,其中财政补助2758万元,占40.91%,医疗收入1660万元,占24.62%,药品收入1926万元,占28.57%,其他收入398万元,占5.90%。卫生事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业垄断和药品价格虚高利润的支撑。今年以来,随着药品“三统一”制度的实施,药品收入对医院发展的支撑力逐步弱化,由于乡镇卫生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较高,影响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十)医患关系不够和谐。医患之间缺乏理解和沟通,有些医生对患者面临的困难缺乏必要的体谅和关爱,有些患者对医生的辛苦、医疗风险和专业技术的局限性缺乏应有的理解,稍有不如意便不满,求全责备,尤其是医疗过程中的差错、事故导致医患冲突,“医闹”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正常医疗秩序。
三、对策和建议
我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多,各级政府财力有限,保障农村三级卫生网络体系建设经费落实困难,在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投资项目的同时,建议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尤其在卫生项目资金上给予支持和倾斜,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 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医疗设施条件。
首先,要不断改善财政分配结构,提高卫生事业投入水平。争取逐年增加卫生事业投入,增加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其次,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卫生事业补助和农村卫生事业补助的政策,保证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经费,再次,要改革经费运行机制,尤其是农村公共卫生工作要做到养事不养人,钱随事转,实现政府花钱买服务。同时,要加强经费使用的监管力度,保证各项经费落实到位。
(二)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增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加强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网络建设,按照“小病不出村、一般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危重病不出市”的思路,在卫生资源配置上真正向农村倾斜,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坚持发展抓项目,加大县级综合医院和中医院及卫生院、卫生室建设力度,增强县级医院的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和专科医院的专业服务水平,解决大病不出县和疑难危重病不出市的问题,减轻农民因转诊就医增加的医疗负担。加强乡镇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增强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基本医疗和农民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能力。加大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推进力度,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提高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
(三)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
按照卫生系统的投资方向,以争取县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和精神卫生防治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建设项目为重点,依据国家和自治区上颁布的相关标准,落实好项目建设条件,利用好已有的项目,实施好在建项目,争取好投资项目,规划好未来项目,着力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加大县医院建设项目争取力度,争取到20__年全市县医院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切实发挥县医院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的龙头作用。全面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积极争取乡镇卫生院加强建设项目,着力改善乡镇卫生院基础条件,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提高乡镇卫生院为群众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村卫生室建设步伐,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合理规划,统筹安排,主要依靠中央、自治区项目资金,多渠道筹措资金,重点加强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实现每一个行政村都要有一个标准化的村卫生室。
(四)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卫生服务技术结构。
制定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的政策措施。加大农村卫生人员的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力度,鼓励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持续开展对口帮扶和支援农村卫生活动,帮助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尽可能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生活待遇,落实调资、职称晋升等方面的政策优惠,探索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好“留得住”的问题。通过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医疗卫生大学毕业生进农村计划”、“卫生人才建设”等工程项目,优化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和技术结构,提高现有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到20__年,完成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中专以上学历教育,培养一批带动卫生学科发展的学术人才和满足群众看病需求的实用卫生技术人才。
(五)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着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完善传染病网络直报和健康管理,精心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强化边远、贫困地区的免疫规划工作,完善免疫服务形式,规范预防接种行为,提高免疫接种率和服务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要着力整治和规范医疗卫生市场秩序,以农村为重点,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医疗卫生市场,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医疗、饮食安全。
(六)探索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巩固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
全面落实新农合医疗补助、缴费政策,规范和完善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严格控制新农合基金结余,进一步扩大参合农民总体受益面。实行门诊统筹和住院统筹相结合的管理、补偿模式,保障门诊基金安全,缓解住院统筹基金透支压力,增加纳入住院补偿的门诊慢性病病种,让更多无法住院的参合患者受益。适度调升住院费用报销封顶线和补偿比例,适当降低二级、三级医院报销起付线,拓宽报销诊疗项目和药品目录,逐步在提高大病住院补偿水平的同时,稳步实施长期慢性病人门诊医药费用统筹报销政策。积极推行单病种最高限价和定额付费的做法,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或过快增长,不断扩大群众受益面。引入农民健康管理模式,提高家庭健康基金使用效益,激励农民自身健康消费的积极性,降低农村发病率、病残率和病死率,减轻农民医疗消费负担,防止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维护农村
劳动力健康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七)妥善解决乡村医生的报酬及养老,保障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