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0 15:55: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儿童体育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黄平县二中、黄平县湖里中学、黄平县旧州中学、一碗水中学、平溪中学、谷陇中学12~16岁的在校的留守儿童.
1.2研究方法
(1)发放300份调查问卷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回收279份,其中男生136份,女生143份,有效率为93%.
(2)对黄平县少数家长和留守儿童就问卷无法设计的问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课外体育锻炼的认识与意见,以便获取更多有价值的资料.
(3)将所得数据和信息归类和整理后做统计处理,分析归纳得出研究结果.
2结果与分析
2.1家长外出务工情况的现状及分析
大多数家庭外出务工状况为父亲外出.然而,近年来,多数家庭为了提高收入,改善生活质量,夫妻双双进城务工或经商,统计数据显示父母双双外出占到44.5%,与父亲外出的比例仅差1.0%.这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从原来的可以随母亲生活变为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
2.2监护状况及分析
该县留守儿童与母亲生活的比例为45.5%,然而,虽然母亲照看孩子心思细腻,但是,一般农村妇女知识文化比较低,加之农活繁重,所以,没有多余的心思顾及孩子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她们认为,不生病就是健康.留守儿童与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生活的比例其次,这种属于隔代监护,隔代监护往往给孩子带来交流不便等的问题,而农村老年人往往文化程度较低,溺爱孩子,加之年纪大精力有限,尤其在体育教育上更是无能为力了[5].另外,有6.0%的留守儿童是由叔伯阿姨监护的,他们认为只要孩子吃饱穿暖、无病、就是对孩子的关怀,这对其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2.3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目的
黄平县所有留守儿童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目的依次是强身健体、丰富课余生活、愉悦身心、缓解压力、交友、提高学习效率及其他.可见,留守儿童参加体育锻炼并不是盲目的,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多种需要.丰富课余生活、愉悦身心,缓解压力放在2~4位,说明其对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可以调节身心、减轻心理压力和消除烦恼已达成共识,这对于缓解目前留守儿童心理疾患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调查还显示,留守儿童将体育锻炼作为交友目的的比例大于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因为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渴望交友、渴望倾诉、渴望关爱.因此,通过体育锻炼交友的手段使他们的身心得到疏导,得到倾诉,得到监护人以外的其他关爱,这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2.4喜欢参与的锻炼项目调查
黄平县留守儿童比较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区别较大,喜欢的锻炼项目依次排序为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跑步、跳绳、健美操和其他.调查显示,喜爱球类运动项目的差别不大,喜欢篮球项目的男生占多数,而羽毛球、跑步、跳绳和健美操则更受女生欢迎.由于女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特殊生理及心理,她们从主观上有避开运动较激烈,对抗性较强的体育项目的倾向,喜欢轻松愉快、活泼自由的体育活动项目;另外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女生都想有一个良好的体型,而健美操能满足她们的这种欲望,达到既健美、又锻炼身体的目的,因此这些项目深受女生的欢迎.而男生恰恰相反,喜欢较激烈的、对抗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如篮球、乒乓球).
2.5锻炼地点的选择
黄平县45.8%的留守儿童所选择的锻炼地点主要是学校,但是由于大多数学校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致使体育器材陈旧、设施不全,体育教学场地十分简陋,个别学校甚至没有一条完整的100m跑道,这些场地、器材难于满足广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更别说开展其他体育活动.2.6每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64%的儿童每周都参与体育锻炼活动,说明该县留守儿童对体育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这对于课外体育的开展有其积极的作用.当然也有一部分留守儿童每周锻炼次数不到一次,尤其是女生占多数.部分女生表示,课外体育活动比较枯燥单调,除了跳绳跑步这些不受场地器材限制的项目,就找不到其他锻炼方式(如一些广受女生门喜欢的羽毛球、排球、健美操、舞蹈等由于场地器材的限制,都无法正常开展);另外,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大多留守儿童不但要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回家还要帮助家里做农活,一周的时间基本都被这些事占用,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黄平县大多数家庭外出务工状况为父亲外出或是父母双双外出,留守儿童多为母亲或隔代监护,这对其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2)黄平县留守儿童大多数以强身健体、丰富课余生活、愉悦身心、缓解压力、为主要活动动机,少部分对课外体育活动认识比较浅显.
(3)留守儿童体育锻炼经常受到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的限制,致使体育锻炼内容贫乏、单一.
3.2建议
(1)学校、社会及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学校、社会及相关部门应针对性的建立一些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由学校组织一些课外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感受到自信.
为了深入了解我镇农村学校里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掌握有价值的数据和第一手资料,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形式对__镇几所学校展开了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420份,回收有效问卷365份,回收有效率为87%。同时乡镇分管教育的领导、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和部分留守儿童采取开放型深度访谈和半开放型访谈,为研究的深入奠定了基础。
在调查的农村学校里,有将近一半左右的学生是留守儿童。这种父母外出务工导致的家庭教育缺失的变化是学校教育应该面对和重视的变化,各个学校都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特殊性设置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条例如,永安小学针对农忙季节,多数农村家长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学校组织教师志愿者每天下午放学后对学生学习进行辅导,组织留守儿童在校完成作业,进行课外阅读,家长在忙完农活之后再接走孩子,切实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从2007年开始,学校实施留守学生家长工程,解决了在外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目前,该学校59名教师已有43名成为了“家长”,他们每天为留守儿童辅导一次功课;每周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电话联系1次;每学期学生共同参加1次社会实践活动,共同度过1个快乐的节日,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这些措施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为了使每个孩子健康成长,提高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成效,学校领导小组发动全校教职工探索研究关爱留守儿童的思路,从四个方面做好工作。
1、市级课题引领,走科学关爱之路。
根据校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学校申报了十一五__市级课题《留守儿童养成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在专家的指导下,从生活、学习、健康、道德等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跟踪调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结合各级各类竞赛,学校在留守儿童中开展“争当小标兵”的评比活动,分设“学习小标兵”、“自理小标兵”等。课题组的老师群策群力,根据各班实际开展各种活动,并及时总结,江都电视台《视点》栏目多次对该校留守儿童工作进行报道,《让农村少先队照亮留守儿童的心》等五篇有关留守儿童或获奖。
2、开设大课间活动,提高留守儿童身体素质。学校自编了“快乐课间三十分”系列活动课程,开设了十五个活动项目,要求留守儿童优先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项目。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独立自主的意识、合作创新意识、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远大的理想。以前,部分留守儿童生活条件很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注重自身的身体锻炼,养成不节约、懒惰等不良习惯。在活动课的参与过程中,他们变了,小胖墩少了,小病号没了,孩子们学到了本领,找到了自信。如:呼拉圈兴趣小组活动,孩子们先在腰间转,然后发展到颈部、腿部转,最后达到单腿转。孩子们在活动中提高,在运动中创新,磨练了意志,增强了体质,培养了创新意识。
3、建立“亲情结对”制度,保证关爱覆盖率。
在征得留守儿童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学校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建立“两覆盖、双自愿”的亲情结对制度。每名留守儿童和一名同龄伙伴结成互助对子,班主任是各班留守儿童的校园监护人;根据留守儿童的特点,尊重留守儿童和社会热心人士的意愿,结成父辈、祖辈“亲情”关爱对子。
4、建立成长记录袋,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
学校从去年开始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分“让你认识我”,“我很棒”,“我很满意”,“我真努力”四个版块,搜集一句评语、一次作业、一张画、一幅字等“十个一”内容,真实地记录下学生的成长历程。充分利用成长记录袋,引导留守儿童关注老师、伙伴对自己的评价,从自己的点滴进步中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从调查
来看,学校把住校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放在学校所有日常管理工作的首位。每所学校都有围墙,控制校外人员的随便进出。学校安排教师宿舍靠近学生宿舍,就近管理学生。学生住校期间,有教师的监管,不会出非常大的安全问题。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学校针对寄宿的留守儿童实行的是周返校制,即学生周五放学后回家,周日晚上返回学校,因为部分儿童家庭离学校距离比较远,在上学途中有安全隐患,也增加了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回家路上安全的担心程度,这也是调研中所普遍反映出来的问题。针对回家和返校路途中的安全问题,各个学校也都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预防。某小学校长对笔者说:我们学校对安全应该来说是非常重视,采取了严格的措施,首先我们通过家访、开家长会,让家长给予配合,明白安全的重要性。再有,我们执行严格的“接送制度”要求学生监护人星期五放学后将学生接回,星期日晚上将学生送回学校。不回家的在校登记。
留守儿童的生活被严格限定在校园范围内,接触校园外的世界的机会很少。而学校里的活动设施有限,很难满足学生需要。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如何充分合理安排安排他们的学校生活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与小学校长和教师的访谈,我们可以了解和认识到,我镇小学校在课余时间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学科兴趣小组活动,学校展开的各种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和中华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发动留守儿童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是,由于师资和资金问题,活动次数不定,在组织和制度上没有规范保障。
留守儿童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四类心理问题:情绪问题、交往问题、自卑心理、逆反心理。[2]其心理问题根源于亲情的缺失和爱的需要。父母不能给予子女的心灵关注需要学校和教师来承担、弥补。在学生问卷中,笔者对“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办?”问题设置了不定项选择,表1-1是对问卷数据的统计。
表格略
从统计数据看来,作为同辈群体的同学是学生遇到困难时最重要的心理支持,这说明留守儿童在学校里同学将是他们最亲近的群体,学生同辈群体之间的互助交往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注意的,有24%的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时选择自己解决,一方面说明这些孩子比较懂事和成熟,不想父母担心,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强,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学生心理上的压抑,封闭自己,内心的活动不愿意向外倾诉,同时又希望别人能够真正理解自己,这种不平衡状态如果不及时给予其心理疏导的话,很容易产生持久的负面情绪体验,甚至泛化,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由此可见,教师关注和沟通对于留守儿童而言是多么强大的心理支持。而在现实中,由于师生比例的差异和升学考试的压力,教师把有限的时间都用来关注学习成绩好或有希望提高成绩的学生,课下也是尽量关心学习成绩好或有希望提高成绩的学生,而最需要得到特殊关注和关心留守儿童反而成了被排除在外的对象。
对儿童来说,家庭是最早、也是最基础的社会化场所,学校是对其影响最大的社会机构,而社会教育则贯穿了人的整个人生。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才有利于实现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有利于保证整体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实现各种教育的互补作用,避免它们作用的相互抵消,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3]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一个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缺乏。学校教学因其学科多样和复杂性,使大部分家长难以涉及。而对于这些常年在外的农民工们来说,他们本身文化素质偏低,往往没有时间和能力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辅导,只有依靠学校来承担其教育责任。[4]因此,很多家长把对孩子的教育看成是学校的事,而自己的力量则可有可无,孩子在学校,也就把教育的重任完全地交给了学校。在与家长们的访谈中,我们问到孩子们在学校的事情父母知道多少时,有的父母甚至不认识孩子的老师。孩子们在学校的活动、平时的学习情况,他们也不了解。只是在考试的时候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学生在学校出了某些事情,教师打来电话时,才会跟学校联系。而教师主要通过作业完成、上课状态、考试成绩等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除一些特殊学生,不会再向家长了解更多信息。
生命关怀,即以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出发点,强调人的生命价值和智慧价值,赋予教育以关怀的品质。[5]“以人为本”的生本教育管理理念要求每一个学校都应该以生命关怀为办学指导思想,应该理解和尊重留守儿童的生命,让留守儿童在学校中能够充分享受童年的天真与快乐,焕发生命的活力,使“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都是其生命成长的历程”。 以“生命关怀”为教育理念,就要彻底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摆脱出来。学校在对待留守儿童这群特殊的孩子,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善于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创造性品质。把教育看作是一种生命关怀,就应该“读懂”留守儿童的需求,为其生命成长提供适切的服务,而不是一厢情愿的给予把学生当作是抽象的材料去进行“加工”,企图打造成整齐划一的“产品”。[6]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强烈愿望和坚强信念,把社会规范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观念,使他们对规范的感知变成一种积极进取的行动。因此应该更多地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参与管理,体验管理,在管理中形成内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遵守,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比如学生的宿舍生活教育,可以在学生宿舍中建立学生宿舍自治委员会,纪律检查组,扩大学生自我监督的积极性和参与的自,辅以各项有益于身心的活动——以寝室为单位的宿舍风采展示活动等。通类似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也提高他们的生活自治自理能力,使学生从被动管理的客体变为能动管理的主体。
此外,教师应该意识到集体教育的发展功能,引导和创设健康积极的班级氛围,让每一个孩子处在集体教育的场域中,这是教育别人也是教育自己的有效方式。在班级群体中学生之间在年龄、成熟程度及经验上相差不大,学生的心理比较自由,也没有压力去接受家长或教师的态度及想法,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比较自由的做出自己的选择,建立各种关系。[7]留守儿童更需要集体的帮助,在集体的交往中进行自我表达,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并以此形成和发展着自己的社会能力。学生也是教育者。学生良好的表现所形成的氛围,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学校应当去努力创造这样一种‘教育场’,去充分开发这样一种教育资源。
在广大农村地区,村里的民俗民风、民族舞蹈、民歌、民间手工艺等都是潜在的、可待开发的课程资源。乡间的植物,流传久远的民间故事及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等都可以运用和编写到学生的课本中。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资源是农村中小学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校本课程的独特资源。农村以家庭为主的思想,可以养成学生的孝悌精神,有利于养成年轻人尊老爱幼的观念;农村生活的伦理资源,可以用来教育学生如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与人相处,有益于矫正个体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态度;农民对士地的价值观念,可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恩和敬畏的态度,有助于控制甚至消除当今社会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为所欲为地掠夺的行为。
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其师资、场地和设施的优势,开展名目繁多、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团活动,以及开展“春游”、“秋游”、“野营”之类的
旅游活动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感受和体验,吸引学生。通过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与社团,既培养和发展留守儿童某一方面的兴趣与特长,又使他们在团队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与人相处。同时,在广大农村有许多善于学习、敢拼敢闯的农民科技能人,他们勤劳有头脑,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了力量。在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形势下,他们也是当地宝贵的人力资源。农村学校可以把他们请进学校,给学生讲一些科技常识和自己的拼搏历史,这些活动将农村生活中的传统资源的魅力展示给学生们,为他们树立人生路上的榜样。这种榜样案例的塑造真正实现了用生命去影响生命,抛弃了传统的空洞说教,用真实的活动来感染学生、唤醒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真实发展。美国学者克里夫顿与罗伯兹将教师的权威分成四个层面,法定的权威、传统的权威、专业的权威、感召的权威。前两者源于教育制度,后两者源于教师的个人因素。[8]对于缺少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而言,教师除了具有专业权威外,最重要的还要有感召权威。一个具有感召权威的教师,能直抵留守儿童的内心,能用情感的力量温暖感化和影响他们的内心和行为。
1.关心孩子的尊严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9]对于学生来讲,他们喜欢听的是老师的鼓励和表扬,而不是老师的挖苦、讽刺。教师不应该把留守儿童看成是特殊的群体,而应该始终关注他们作为生命个体的尊严,对于学生的错误,少惩罚、多启发,多鼓励,教师只有用自己真诚的爱去温暖犯错误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从教师的教育、关怀中获得力量,获得尊严感,才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2.做学生的朋友。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伙伴和朋友。师生之间平等交往,才能让学生敞开心扉,可以无话不谈。对于教师来说,要多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了解、认识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采取多种形式使远离父母的孩子能保持活泼、快乐、健康的心态,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调节,帮助其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教师只有做学生心灵的朋友,才能得到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会把自己的烦恼与教师进行交流,把教师当成自己心里秘密的倾听者。
任何不良的发展都不能独立于积极的个体特征而存在。这些积极的特征可能会成为一种保护性因或发展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战胜、补偿或削弱留守状况带来的消极影响。[10]父母外出务工是一种现实,正视现实、面对现实,留守儿童必须具有健康心理和积极乐观的心态。父母外出这一现实未尝不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也许这种磨练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这些观念需要教育者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传递给他们,使其感到自己不仅应成为关注和同情的对象成为生活的强者,使其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再单一化。这样,即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留守或者逆境时,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他们积极的适应环境以及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亲子教育是不可替代的。人类文明传承的自然规律是代代相传,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儿童最亲密的抚养者是其最重要的榜样,通过对榜样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获取知识。因此,学校在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同时,理应重视家长在教育中的地位,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的共同体。
1.以学校为主导,加强家校沟通。学校应该主动地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设施和即将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介绍给家长,并耐心解答他们的各种疑问。作为班主任,更应加强与学生家长和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并通过家访、电话交流或书信等及时将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和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出现的情感问题通知给家长,共同商量解决办法,及时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吸纳过来,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相促进,形成合力。同时,加强对监护人的培训,办好家长学校。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的特殊情况,往往只有在学期末才能参加学校召开的家长会。这是家长们了解孩子在校状况的最正式的途径,也是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好机会。学校可以请优秀家长介绍养育孩子的经验,由班主任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根据各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围绕孩子教育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11]在放松平等的交流氛围中,家长们一定可以分享到成功的教育经验,解决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实现家庭间的互动与互助。这种建立在经验分享基础上的互助活动,能够密切家庭与家庭之间,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以家长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其他家长,为他们创造彼此学习交流的机会,对于学校来讲,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尊重家长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除了学校要创造条件之外,家长们也必须有走入学校的积极意愿,要带着一种关怀孩子的心理,一种了解孩子的愿望。带着他们的一双眼睛去观察,带着他们的一对耳朵去聆听,带着他们谦逊的态度去请教,带着他们的关爱去感受。[12]学校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对于留守儿童的重要性,这有利于家长形成对孩子教育的更强的责任感,明白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分担学校的压力。在家长对教育问题产生错误理解或者与学校及教师发生矛盾时,教师要用真诚的语言和行动去与对方沟通,为家长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来。只有这样,家庭和学校之间才能建立起平等合作的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善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在寄宿制学校,只要家庭与学校之间建立密切的关系,经常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沟通,那么,留守儿童一定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也一定会获得长远而健康的发展。
[1]徐东.西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5).
[2]吴承红,蔡澄,邰启扬.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教育探索,2005(12).
[3] j·罗斯·埃什尔曼(英国)著.潘允康,张文忠等译.家庭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63.
[4]吴冬梅.寄宿制学校家校沟通的问题与对策[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8(6).
[5]吴锐荣.生命关怀:生本教育的起点[j].现代教育论坛,2010(4).
[6]李伟平.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j].江苏教育,2006(7).
[7]陈振中等著.社会学语境中的教育弱势现象[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2.
[8]转引自陈振中等著.社会学语境中的教育弱势现象[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23
[9]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m].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0]刘海燕.农村寄宿制中学留守儿童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d].浙江:浙江大学2010(5)
1.自我封闭,性格孤僻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把孩子托给亲属照看,孩子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说话小心翼翼,做事思前想后,怕做错或做不好遭到别人责备。他们内心的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信任。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后,会产生严重的失落心理,觉得自己没有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在一段时间里不爱说话、不愿与人交往,变得自闭、孤僻。
2.情绪失控,容易冲动
留守儿童一般年龄在16周岁以下,正处于心智成长的关键时期,却因为长期被隔代抚养或寄养,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引导,再加上意志薄弱,容易情绪失控和冲动。由于他们没有安全感,容易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其主要体现为攻击行为。有些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遇到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对他人的管教和批评也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严重者甚至还有暴力倾向。
3.认知偏差,内心迷茫
因长期缺少父母的管教和监督,他们认知能力发展滞后,自我控制能力差,接管他们的亲戚一般只管他们的生活,不管学习。慢慢地,他们失去了学习兴趣,再加上家里无人辅导,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一些儿童会因心灵空虚而盲目地寻找其他精神支柱,如拉帮结派、逃学打架、流连网吧或游戏厅等游乐场所,对未来感到十分迷茫。
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建议
1.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儿童具有需要承认和鼓励的心理,他们喜欢成功,喜欢得到大人的认同和赞扬。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经常鼓励孩子,指导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断地被鼓励和赞扬,孩子自信心就会倍增,从而激发出积极乐观的健康天性。
2.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
抗压性差、挫折容忍力低,又输不起,是现代孩子的通病。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长辈又溺爱孩子,所以当孩子遇到一点挫折时,就会感到不知所措,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偏差。孩子的成长,其实需要一些“输”的经验。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体会到“赢”的成就感。所以,教师要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意义与失败的价值,帮助孩子学习面对失败与成功,这些都是他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功课。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0-069-03
作者:肖祥敏,南华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陈海波、肖明,南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衡阳,421001
基金项目:衡阳市社科基金2006-2008年,衡阳市流动人口医疗保障问题研究ZC-032
党的十七大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公平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年龄14周岁以下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留守儿童是由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产生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所致。据全国妇联今年2月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留在农村老家生活学习、靠祖辈或其他亲友照顾的孩子)约5800万人,其中十四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人,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要让这个特殊的群体能够健康成长,因此,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促进社会教育公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衡阳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及受教育的现状
衡阳市地处湖南省的南部,人口近730万,流动人口已近120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7%,高于全国流动人口10%的水平,其中流出人口为105万人。由于衡阳市流动人口绝大部份是农村流出人口,规模巨大的人口外流,由于种种现实困难,大部分流动人口只能将子女留守在衡阳的农村,成为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家庭严格教育的缺失,而导致成为社会中的“问题儿童”。
以衡东县、未阳市和常宁市作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衡东县位于衡阳东部,县域面积为1926平方公里,总人口67万。而耒阳和常宁是两个县级市,分别于1986年和1996年改县设市。耒阳位于衡阳东南部,面积2656平方公里,人口113万;常宁位于衡阳西南部,面积2055平方公里,人口83万。经过调查分析,这些县(市)农村留守儿童具有以下特征:
(一)、分布广,村村有留守儿童。据统计,衡东县58.41万农业人口中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约有10万余人,由此产生大量留守家园与父母分离的少年儿童。全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6-15岁)74873人,其中留守儿童有16500余人,占总数的22%,个别地方甚至高达30-40%;全县561个村每个村都有留守儿童。
(二)、比例大,超过在校学生的半数。在校外出打工人员子女比例大,衡东县踏庄乡踏庄中学的调查显示,该校现有在校学生270人,外出打工人员子女达139人,占在校学生人数的51.48%。在这139人中,父母都外出打工或由单亲家庭直接监护的有76人,占外出打工人员子女的54.68%;由外公、外婆照料的48人,占34.53%;寄养在亲戚家的13人,占9.35%;基本无人照料的有2人,占1.44%。
(三)、沟通少,留守儿童心灵扭曲。留守儿童家庭以父亲外出和父母同时外出占了绝大多数,外出打工地点普遍较远,回家频率低,与子女缺少沟通。据耒阳和常宁两市统计表明,大部分(占总数的64%)留守儿童家庭是父亲在外、母亲留守,25%的家庭是父母双方同时外出,而母亲一人独自外出的只占11%。留守儿童的父母大都以省外、省内其他城市等的外地打工者为主,其中又以去广东居多,据统计,遥田镇和肥田乡庙下圩村两地外出务工的父母中,长期性务工的占大多数,大约77%,这77%的父母中有一半以上一年只回家一次;而此种情况在胜桥镇玉泉村尤为明显,在那绝大多数(超过95%)的农民工都是长期性务工者。而且,留守儿童与外出打工父母的联系很有限,电话是主要的联系方式。平时由于远离父母,长期得不到父母贴心关爱和心灵抚慰,很多儿童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容易形成孤僻、敏感、不合群、寡言少语的性情,长期发展下去将影响其心理健康和良好人格形成。部分儿童因感情空白、精神空虚而早恋,以致耽误学业,更有损身心健康。
(四)、成绩差,留守儿童辍学的多。这与他们缺乏父母督导、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目标不明确有关。有的父母在外挣了钱,为弥补孩子,大把地寄钱给孩子用,使孩子养成了坐享其成、不思进取、认为读书无用的心理,以致学业无成,有的甚至辍学。据衡东县调查显示,义务教育阶段中失学、辍学的留守儿童占了40%。因此,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
(五)、监督不力,留守儿童引发心理疾病。由于对儿童监管不力,易成为“社会问题儿童”,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会管,父母在外则管不到。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最后是价值扭曲。这就把留守儿童客观上造成了“准孤儿”、“准单亲家庭”的出现。公安部的一项统计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受各类犯罪侵犯的高危人群,其中,女童容易成为犯的对象,男童则容易被人贩子拐卖。
二、制约留守儿童接受正常教育的原因分析
从上述的留守儿童不能接受正常教育的现状来看,状况令人担忧,这种状况不利于中国现阶段促进教育公平的目标的实现。其原因主要有:
(一)、从社会整体发展过程来看,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教育也必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新的状况,而社会政治经济客观环境跟不上教育的发展状况,就成了实现教育公平的负面因素。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方面的原因。二元户籍制度是留守儿童不能获得公平教育的制度原因。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广大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并接受当地的教育。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的学校上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学校接收,繁杂的收费,其父母也很难承受高额的费用。
2、经济方面的原因。贫富差距悬殊是留守儿童不能获得公平教育的经济原因。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带来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的改变。这对于经济欠发 达地区,当地政府无力缓解农民外出与子女留守的矛盾;对于农民工家庭来说,同样因为贫困很难改变与子女长期分离的现实。
3、主观方面的原因。政府重视不够是留守儿童不能获得公平教育的主观原因。当前,尽管有些地方为农民工子女上学开了方便之门,但从总体看,对农村留守儿童关注还是不够。有的只关注农民外出务工创收和向城市转移,对留守儿童问题却关注不够,有的甚至认为留守儿童是农民工自己家庭的事情,没把它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来看。因此,没有对留守儿童采取任何措施。
4、物质方面的原因。教育资源短缺是留守儿童不能获得公平教育的物质原因。一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不足,教学资源严重短缺。二是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缺乏规划和措施。三是教师与留守儿童及其家长沟通有限。
(二)、从家庭来看,家庭教育意识淡漠。外出父母在城市从事的一般都是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工作,他们在工作之余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即使打电话,关注焦点是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健康。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特别是0-14岁是人生行为习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外出务工,城镇教育费用较高,由于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错过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期。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也承担不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的任务,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遇到困难不能获得感情支持,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
(三)、从学校来看,农村基础教育比较薄弱,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而且农村学校只侧重在校时段教学管理,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的教育寄望于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应试教育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有的班级人数较多,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多不好,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甚至有的厌学、辍学,是老师眼中的“双差生”和“问题儿”。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及建议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这一人群仍在加大,问题更加凸显,为此,我们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公平进行伦理思考,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从制度看。首先,户籍制度阻碍了留守儿童进入城市接受平等教育。因此,要尽快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制定有利于农民工就业、定居和公平的儿童教育体制。要逐步取消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导致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消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和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间有序流动,改善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学校就学的社会政策环境,尽量减少留守儿童产生的社会因素,保障留守儿童随父母进城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这是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根本所在。其次,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登记制度、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制度,以及入学升学指导制度等。最后,针对当前家庭、农村社区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机的合作与沟通状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社区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村委会应建立农产邻里管护网,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总之,要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从学校看。一方面,在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多建立寄宿制学校或类似托管中心的机构,由在校班主任、老师或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从生活上关心、从心理上帮助,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情感的补偿。另一方面,农村学校应尽快作出适应性调整,一是要建立留守儿童学生档案;二是开设生活指导课,增加人格教育、性格教育内容。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从政府看。首先,地方政府要坚决取消学校对外来工子女教育的一些歧视性政策。在学校中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开展“手拉手”活动,让家庭经济条件好和学习品德好的学生与留守学生结成对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其次,政府应加大投资,兴建打工子女学校,使农民工子女不再“留守”,而是随父母共同进城。使流动人口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在流动人口子女学校里,由于孩子们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比较容易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集体的归属感。再次,针对当前双亲外出打工的中小学学生双休日和暑假无人监管的情况,在有条件且必要的地方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一、当前儿童文学教育性存在的误区
(一)将儿童文学中的教育简单化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当中,往往过分推崇智力教育,而对其他方面的教育不重视,这样的认识误区导致儿童文学沦为课堂知识的补充,给孩子提供娱乐消谴的工具,严重弱化了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将儿童文学中的教育简单化。于是,人们在讲述、评论儿童文学作品的时候,也很容易忽视其对幼儿的教育意义,看不到儿童文学所要传达的信息,其中更高度的关于人生和生活内涵也很难被发掘出来,导致儿童文学的教育意义单一化。这是目前人们对儿童文学教育性认识存在的一大误区。因此,我们在进行儿童文学教育时,应该善于探究和发现儿童文学所蕴藏的丰富的教育内涵,引导儿童从中学到所需的知识,得到一些感悟。
(二)否认儿童文学的教育性
有时候我们看待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往往会有只承认它的文学价值和娱乐功能,忽略了其教育意义,而对于儿童文学教学有一种为教育而文感觉,否认儿童文学的教育性。事实上,问题的根本不在于文学性和教育性的冲突,而在于这些作品本身的故事性、趣味性以及语言的感染性。真正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既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又不影响它们的艺术品质,还能通过发挥其教育功能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二、儿童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人的幼儿阶段是一个快速学习新知识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幼儿的言语和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 对于重复接触的陌生词汇会下意识地学习直至掌握,是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期。儿童文学作品内容丰富,语句简单明了,容易被幼儿接受和理解,再加上儿童文学作品优美的韵律和故事情境,蕴含大量丰富的词汇,可以说是幼儿语言文学的精华,对于幼儿早期的学习认知和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传统文字阅读按在激发想象力方面具有无比的突出的优势。因此,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林妹妹。但是,在目前这个多媒体时代,人们只注重视听盛宴,忽视文本阅读,造成了千万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人人看到的林妹妹一样。在商品社会和多媒体普及时代,大多数家长把让孩子看看动画片替代了文本阅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和纽约州立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从1983年起,进行了长达10年的调查访问,发现经常看电视会使青少年不爱动脑筋,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我们国家为什么出不了比尔盖茨和乔布斯?因为我们缺乏想象力。
(二)促进对幼儿文化知识的教育启蒙
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对世界上一切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在这一阶段,儿童的身心得到快速的成长,同时充满了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欲望。而儿童文学作品内容生动有趣,故事情节丰富多彩,是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最佳选择,对于幼儿文化知识的教育启蒙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儿童文学作品的人物、题材、内容、情节多种多样,很容易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提高儿童学习儿童文学的兴趣,这种多样的选择有助于幼儿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并且对文学作品形成一种良好的认知。
(三)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幼儿的成长过程就是其思想行为社会化的过程,儿童通过不断学习知识和技能来提高对社会的认知。道德品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的成长过程是其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对幼儿的道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儿童文学中有很多作品中都塑造了很多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物形象,并且对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刻画和赞扬,比如美丽白雪公主,善良的灰姑娘,忠厚勤劳的阿里巴巴,正义勇敢的阿拉丁等等,都会对幼儿的道德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能够帮助儿童学会分辨善恶和好坏。而多媒体时代影视的传播更多以娱乐为主,不良内容也更易被儿童模仿。前不久央视在《新闻联播》指出,《喜羊羊》、《熊出没》这些热播的动画片就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等问题。
(四)有助于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
幼儿园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健康教育,其目标是帮助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幼儿体质。而儿童文学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方面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比如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儿歌、童话等,语言通俗易懂,儿歌节奏感强,故事情节简单,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有些儿歌还具有一定的游戏性,比如《刷牙歌》、《跳绳歌》等,适合幼儿进行游戏和表演。在游戏过程中,有助于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不仅能加强幼儿对文学文学作品的理解,还能协调儿童肢体的运动,愉悦幼儿的情绪,在活动中找到快乐,从而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儿童文学的教育性分析
儿童文学不仅有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其内在属性更体现了不可估量的教育价值,儿童文学与教育并不相悖,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儿童文学教育性的认识,不要使其简单化和片面化,更不能因为它的文学性质而弱化了教育功能。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到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及本学校电子图书馆大量查阅相关的文献,并进行整理归纳,写出文献综述,为本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切实的理论依据。
2.2问卷调查法
通过查询量表及在导师指导下设计问卷,采用和全面覆盖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该镇初、小学校的初中生和小学高年级学生班级发放并回收。
2.3数理统计法
问卷回收后,进行数据整理,并通过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归纳和分析。
3.问卷信度及效度检验
2014年12月上旬,问卷设计完成后共寻求5名专家进行效度检验,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名,检验后确定问卷有效。2014年12月中旬向蒙城楚村镇楚店村25名学生进行问卷发放及回收,12月底再次对该25名学生发放并全部回收。经检验,两次检测相关系数为0.937,确定问卷有较高的信度。
4.数据分析
4.1现状分析
表1你一般一周进行几次体育锻炼?(留守)表2你一般一周进行几次体育锻炼?(非留守)表1与表2数据对比显示,留守儿童每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上较非留守儿童有较大差异。留守儿童中每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达到三至四次以上仅占总体的30.6%,而非留守儿童中这一比例则达到了55.4%;在基本不去这一选项上,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选择比例则相差9.8%。由此可见,留守群体的课余体育锻炼状况明显差于非留守群体。
4.2影响因素分析
4.2.1家庭因素
爸爸妈妈会经常询问你的身体状况吗?*你一般一周进行几次体育锻炼?交叉制表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父母对留守子女的健康的关注也是影响留守儿童可与体育锻炼的一大因素。数据显示,父母对留守子女身体状况的关注程度与留守子女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呈正相关。表4你现状和()生活在一起?从留守儿童监护的类型来看,有73.5%的留守儿童是与自己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农村没有广场,更没有一群群的广场舞大妈大爷们。因此农村老年人中的大部分对体育锻炼的认识都很模糊,或者直接曲解,认为做家务,在田里劳作就叫做体育锻炼,更不会带领孩子在闲时进行体育锻炼。有4.7%的留守儿童是寄居在亲戚家的,而亲戚对孩子的照顾大都仅限于吃饱穿暖,很少能顾及其他方面。最后有2.4%的学生自己独自生活,最多限于附近邻居偶尔帮忙照看,这种情况下,孩子能够照顾自己的温饱与学习已经不易。
4.2.2学校因素
学校是义务阶段学生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最适合的场所,学校体育更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培养体育兴趣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表5体育课经常是怎样上的?中小学体育课堂出现“放羊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有较长的一段时间,自有关部门对学校体育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调整与规定后,中小学的体育教育现状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在农村由于监管力度不严格、考察制度不够完善等原因,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表8显示,在所有调查对象中仅有47.7%的学生能够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正常接受体育教育,有43.4%的学生上课以自由活动为主,由此可见,“放羊”的体育教学模式依然大面积的存在于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课堂中。表6你体育课经常的上课内容是?
4.2.3场地设施
表7你经常在什么地方进行课余体育锻炼?表7显示,仅有5.9%的人有条件到相对专门的体育锻炼场所进行课余体育锻炼,除去在学校内进行锻炼的人群,有56.3%的人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体育锻炼场所。表8你认为最影响你可与体育锻炼的原因有哪些?从表8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出在众多影响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中,有过半的的选项指向缺乏场地器材和缺少指导这两项。由此可见,此两项是当前最为影响该县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的环境因素。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当前蒙城县农村留守儿童课余体育锻炼现状不容乐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校体育开展与城市中小学相比差距太大,学校领导不够重视体育教育,教师专业素质较为低下,“放羊式”的体育教学模式依然盛行,出现重形式不重实质的现象;课堂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不能起到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作用。其次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在外,孩子由祖辈隔代抚养或者寄居在亲戚家更甚至独自一人生活,这些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不喜欢与人交流。祖辈大都没有什么文化,对孩子的教育局限于基本的温饱问题,不懂得如何对孩子进行培养,更不会去主动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最后,农村体育锻炼环境较差,没有场地器材,没有人指导,每天放学后要做家务等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
5.2建议
5.2.1学校方面
从上到下的重视体育,重视学生的身体的健康发展,关注学生成长,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成长。增强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开拓知识面,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与必要性,让学生自主的进行课外体育锻炼。规范监察与考核制度,逐步促进体育课堂走向正规化。
5.2.2家庭方面
父母外出,应该经常关注留守在家的子女,经常打电话或通过网络等方式关注子女的成长。相对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缺乏亲情,在课余时间所受的关注很少,很容易犯错误。父母的关注与督促能为孩子标明前进的方向,培养适合孩子的业余兴趣,也能及时的引导子女健康的成长。
一、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为了生计走入城市,随之在农村形成了一个未成年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本文所指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0-17岁)。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由于监护不力、缺乏抚慰和疏于照顾,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一)人身(生理)安全状况令人堪忧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主要为三个方面:一是不具备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所遭受的他人的人身侵害,遭受绑架、害等人身伤害;二是由于安全知识以及自救能力所限导致的意外伤害,2012年5月,江西省宜春市农民王久寿照顾的5名留守孙辈玩耍时全部溺水身亡,这样的悲剧在农村留守家庭中数见不鲜;三是由于得不到及时到位的照顾以及必要的情感支持产生的安全问题,例如2008年2月25日,安徽太湖一12岁少年祠堂边自缢身亡,留下遗书称想念外出打工的父母。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留守儿童成为各种风险中最脆弱的群体之一。如果不好好保护这些年幼、脆弱的生命,不仅给家庭带来痛苦,也会给社会的发展进步带来消极影响。
(二)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极其突出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心理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确立的时期。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导致逾四成以上留守儿童感到孤单,三成以上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心理障碍、孤独无靠心理、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
(三)学业成绩普遍较差、道德行为失范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无法对其子女给予有效的教育,加之监护人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管教不力,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近乎无人过问的状况,造成很多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缺乏上进心。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孩子的精力不放在学习上,自然就要在其它方面加以消耗,于是其行为开始出现偏差,各种超越道德、规则的行为开始在孩子身上出现。缺乏管教引发行为失范甚至越轨,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极为普遍。
二、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存在矛盾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在人口迅速增长的压力下,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全国已有两亿多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在这些农民工中,有相当数量是有孩子的父母。由于待遇低、居住条件差、流动性大等特点使他们无法将子女带到打工城市接受教育。二元户籍制度及其派生的各种制度、政策,更使两亿多农民工成了我国最大的人户分离的群体,使他们成了城市中无“根”的社会阶层,使农民工及其子女无法长期地、稳定地在城市生存下去,更无法为孩子提供正常的学习坏境。可见,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二元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等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与错位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一方面,父母外出打工后,无法对其子女进行有效地教育,家庭结构和生活环境的改变普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品德和生活习惯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近1/3农村留守儿童与祖父母一起居住,有3.37%的农村留守儿童单独居住。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祖父母在抚养和教育留守儿童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祖父母对孩子常常是无比的溺爱,致使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控制力较差,抗挫折能力减弱。许多儿童不听祖辈的教导,我行我素,在学校中也不遵守规章制度,小偷小摸、打架、早恋等问题经常发生,在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很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值得注意的是单独居住的农村留守儿童占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的3.37%,虽然这个比例不大,但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基础大,由此对应的单独居住的农村留守儿童高达205.7万,这是需要特别给予关照的。
(三)农村学校基础设施落后、师资缺乏、教学观念落后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当前我国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农村撤点并校的实施使大多数学生离家较远,上下学面临一定安全隐患。
农村学校教师数额少,体育、音乐等教师极少,年龄老化、学历较低显现严重,课程开设不全难以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各方面全面发展。很多农村学校的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仅局限在课堂上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对于学生在课堂之外、在学校之外的活动,则不再关注。学校和老师只顾及学生的成绩,反而会因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是很好,而忽视他们。农村学校里,基本没有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容易形成的心理问题在学校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学校在工作中普遍重视智育,忽视学生的德育,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而且很多留守儿童情感比较脆弱,教育的方法和方式稍有不适就可能伤及学生的自尊,以至于引发安全等问题,因此,德育工作者也通常比较消极,安全成为德育工作追求的主要目标。
三、制度规范、城乡互动、多管齐下解决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一)大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打破各种城乡壁垒
党的十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产物,着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做到:
首先,政府应加快改革,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逐步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等制度壁垒,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适当鼓励、帮助农村留守儿童随父母进城上学,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根本所在。
其次,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一方面创办乡镇企业,吸纳外出务工人员能够就近务工,而不用将子女留守在家,去很远的地方打工。另一方面政府要积极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提供资金、税收、手续等多方面的政策扶持和优惠,引导他们创业,并通过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这样,农民即使不外出务工,也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让子女接受正规教育,这是消除农村留守儿童的有效办法。
同时,政府应制定和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的相关政策,加大对打工子弟学校的投入,通过减免打工所在地学校对民工子女征收的额外费用以及降低民工子弟学校的收费标准等手段,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最终使留守儿童能够随父母一起在外生活,实现最优的家庭教育模式,促进子女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创办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在农村,创办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思想,介绍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营养保健常识以及抚养教育子女的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组织家长交流成功的教育子女的经验和研究家庭教育的有关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
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教育培训,有助于提高了家长教育孩子的素质和能力,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只要家长科学教育,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在监护人关爱下健康成长。
(三)学校应尽职尽责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首先,应全面了解本校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包括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的务工去向、联系方式和监护人情况等有关信息,对留守儿童平时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成长状况进行详细的跟踪记载,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档案,以便通过分析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有针对性的搞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2护理
肾病综合征患儿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外,科学的护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这些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生活和学习,置身于一个陌生环境,每天接触病友和医护人员,加上治疗过程中带来的痛苦和身体上的变化,使他们逐渐变得冷漠、孤独、恐惧,产生自卑心理。对于这些患儿医护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使他们懂得疾病并不可怕,只要积极治疗,身体会很快康复,并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学习和生活,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以下是肾病综合征患儿在住院期间容易出现的几种心理问题:
2.1恐惧和悲观心理
本组肾病综合征患儿多数为学龄期儿童,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由于生病住进了医院这个具有特殊环境的地方,尤其是每天看到穿着白大衣的医护人员和痛苦而陌生的病友,一些胆小的患儿特别害怕打针吃药,见到医护人员就感到紧张,担心自己的病情严重,甚至会死亡,表现出急躁不安、胆怯、悲观、郁郁寡欢,失去了以往的活力,患儿这种不良情绪会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像慈母一样去关心和安慰他们,向他们说明本病是不可怕的,只要配合治疗是能够治愈的,使他们逐渐熟悉和习惯新的环境。对于胆怯的患儿给他们介绍一些痊愈病友的治疗好转经过,消除其恐惧心理。对心理承受压力较低的患儿,就患儿的某些异常检查结果和可能的不良后果,向家长解释时应注意回避患儿,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1]。患儿家长和医护人员应相互配合,共同关爱他们,使他们感到周围的人都在关心他们,从而不再感到恐惧和悲观,增强信心、勇敢面对疾病,积极接受治疗。了解造成患儿恐惧的心理因素,就可以施用科学的、有效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轻患儿对医疗和疾病的恐惧。
2.2饮食习惯的改变
儿童时期对很多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一个健康的孩子不必严格控制,但对肾病综合征患儿来说,饮食在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不正确的饮食会加重病情。患病初期身体高度水肿,大量蛋白从尿中排出,体内发生蛋白质不足现象,故应从饮食中给以补充,同时控制盐的摄入量,因此要给予高蛋白低盐饮食,如肉、蛋、鱼、豆制品等,食盐量每日不能超过2g[2]。有一些偏食或平时饮食习惯偏咸的患儿难以接受,尤其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的娇惯下特别任性,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向患儿和家长耐心解释,说明过量盐饮食的危害,如果继续大量食用有盐饮食会影响对疾病的治疗,病情难以好转,应等水肿消退后,再逐渐进有盐食物,同时鼓励患儿食用高蛋白饮食,让患儿知道蛋白质是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是非常重要的。要配合家长想尽一切办法调节食物的色香味和种类,尽量适合患儿的口味,增进患儿的食欲,使治疗得以顺利地进行下去。
2.3自卑和孤独心理
激素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常用药物,需长期服用,但长期服用会产生一系列明显的副作用,如向心性肥胖,满月面,水牛背等,由于体形出现了变化,加之其他同龄人的嘲笑,特别是一些爱美的女孩子会远离人群,产生自卑和孤独心理,情绪低落,任何不当的语言和语气都可能是一种不良的心理暗示,对患儿产生消极影响,不愿接受激素治疗,然而,激素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如中途停药,治疗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使病情不断反复。医护人员如果遇到自卑心理较强的肾病综合征患儿,要满腔热情地关爱他们,不能有丝毫的冷漠,语言亲切,要明确地告诉患儿激素治疗的重要性和长期性,用药过程中产生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副作用,要看到经过治疗自己的病在一步一步地好转,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和安慰,随着病情的好转,停药后,激素副作用引发的不良体征会慢慢消除,和健康儿童一样。从心理上解除患儿的自卑感和孤独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态度完成治疗方案。
2.4担心影响学习
由于本组患儿多为学龄期儿童,长期反复住院治疗,不能正常上学,非常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影响今后学业和发展前程,这种担心加重了患儿的心理负担,表现出抑郁、沉默、焦虑、烦躁、发脾气,不安心住院治疗,产生急于出院的想法。为了避免和减轻患儿的忧虑,医护人员必须善于观察分析,掌握患儿的心理变化和要求,及时与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和疏导,用细心的护理关爱影响他们的情绪,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与家长配合组织患儿学习,也可请老师和同学到医院为患儿补习功课、辅导作业,这样可以满足患儿学习的需要,使患儿安心住院治疗,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2.5恢复期心理指导
此期患儿的症状基本消失,部分患儿和家长以为疾病彻底治愈,可以尽情地玩耍,饮食不受约束,不再注意周围的环境,精神上完全放松,甚至把维持量的激素也忘记服用。然而恢复期患儿虽然症状基本消失,但是由于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机体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而感染和停用激素可使病情加重或复发。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做好恢复期和出院指导,讲清有关注意事项,包括饮食,激素减量原则,懂得一般消毒方法及卫生知识,注意休息,适当活动,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定期进行尿液复查[3]。
3结果
对于产生不同心理问题的患儿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所有患儿都能很好地克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乐观向上的心理,缩短了疗程,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4讨论
心理护理旨在对心身病症患儿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它能充分调动患儿的主观能动作用,具有重要的医疗预防价值,患儿的疾病康复是医护人员心理护理工作的最好成果[4],护理人员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改变患儿的心理状态,让患儿在最佳的心态下主动接受治疗,以提高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使患儿身心尽快恢复健康,和健康儿童一样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晔华,阚积荣.24例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心理护理[J].青海医药卫生,2005,37(5):370-371.
语文教学在基础教育体系中一直以来居于核心地位,但随着语文学习枯燥、低效感的蔓延及外来语学习热浪的紧逼,其核心地位其实早已名存实亡。汉语阅读热情持续消减、写作水平不断下滑已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甚至于一度掀起拯救汉语的运动。处于热点中心的教育界,从观念、内容、方法、手段方面对语文教学进行了多次的改革,但语文学习的枯燥、低效仍没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回顾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儿童文学在1920年由“国文”到“国语”的改革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它不仅推动了文与语的合一,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童学习的兴趣与效率,从此儿童文学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赫伯特·里德在《今日之艺术》中指出:“我们从原始人(以及儿童)的最早的艺术表现中所得到的艺术之本质,较之于从文化最发达的时代的苦心经营出来的智慧艺术品中得到的更多。”[1]由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可从基础教育的起点——小学语文教育开始,重视、落实儿童文学的阅读,解决语文学习枯燥、低效的困境,从根本上促进语文教学的改革。
一、借助其欢愉性,建构汉语教学的趣味性
高尔基说过:“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现行的三大版本教材在第一学段都编入了不少篇目的儿童文学素材,人教版72篇(首),北师大版56篇(首),苏教版16篇(首),[3]但为什么欢愉的教材变得枯燥了呢?王金禾在《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中指出了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小学语文教师缺乏应有的儿童文学素养;二是课堂教学不能抓住儿童文学的特征进行教学。[4]但究其根本原因,是小学语文教学绩效评价体系的急功近利与对知识性识记以外其他语文能力的忽视。当下,在无法撼动评价体系的条件下,只要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儿童文学阅读的新鲜感和完整性,如儿歌《柳树醒了》、童话《月亮的心愿》,故事《乌鸦喝水》[5]等儿童文学的韵律美、意蕴美、情节美,其浓郁的趣味性仍可给语文课堂注入活力,使学生在趣味的牵引下愉快地完成阅读,并逐步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在借助第一学段丰富的儿童文学教学资源时,只需教师尽量少讲、少分析,把时间与空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自主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适宜地引导学生不断地从节奏、意蕴、情节等儿童文学特有的欢愉性切入教材,这样,学生既能在充分的阅读中享受儿童文学作品本身所具备的充满愉悦性的审美情趣,又能掌握文学类文章阅读的一些基本技巧,语文课堂就既能自然活泼起来,又能较好适应现有的绩效评价体系的要求。在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构建起汉语教学的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可以更长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二、搭建其交流平台,增强汉语阅读教学的活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在教学中耗时最多,表面上也适合用“量”来评价的阅读教学,教师却死死守着每册教课书的二三十篇课文,对课外阅读教材及阅读篇目或点“目”为止,或置之不理。为什么呢?一是不少小学语文教师把阅读仅仅地理解为“读”,所以阅读变成了朗读,变成了堂上百花齐放的诵读与点评;二是对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理论,迫于急功近利的“分数考评”压力不敢实施,而是采用堂上过量分析、讲解的方式来“提升”学生阅读答题的套用能力。
其实,在当下师生都无法挣脱分数羁绊的前提下,通过搭建丰富的儿童文学作品的交流平台,可以让教师慢慢由前台转到后台,从而自然而然地变革教学方式,使阅读由“读”回归阅读。譬如,儿歌适合朗诵与游戏:现在课堂教学常用的方式是诵读乃至背诵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感知汉语的节奏与韵律美及积累应试所需的语言材料。如,将教师讲解儿歌内容的时间缩短,加入设计的儿歌游戏,这样儿歌的学习可自然延展到学童的课外娱乐生活中了。堂上游戏平台的搭建,在增强趣味性的同时,不仅加强了学童对语言材料的识记,而且也加深了学童对儿歌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语文学习发展为语文生活。这样做虽然会增加教师课前教学设计的工作量,但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率及课程的活力都可得到提升。又如,学生们非常喜欢的童话、故事等儿童文学作品适合讲述与表演:当下已有不少教师在单篇作品中运用学生讲述与表演的方式来调节讲析为主单调的阅读教学方式,虽效果不错,却比较费时且受益面有限。其实童话与故事可用全册集中分组交流教学的方式,来解决时间与受益面的问题。堂上讲述与表演平台的搭建,不仅仅是训练了学童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在活动中检测学童的阅读水平与矫正学童的阅读误区,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童课外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散文适合自主阅读与体悟:当下常用的方式是讲读结合。其实,儿童散文一般比较清新、浅近,教师只需点拨一下,可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体悟与交流读后感。堂上阅读体悟与交流平台的搭建,不仅可节省大量的堂上时间,而且有助培养学童专注阅读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童自主学习与交流、探究能力的形成。
搭建各种儿童文学学习的平台,可促使教师更多地从台前走向幕后,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教学设计,从整体上、根本上动摇以教师为主的阅读教学方式的传统,把时间与空间交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搭建起语文课与学生的“语文生活”之间的通道,[6]从而解决困扰各层次教育者的“学生读书少及不爱读书”的问题。
三、回归其审美特质,促进作文教学难点问题的解决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学生怕写老师难教,因而写作教学不仅枯燥而且低效。学生为什么“怕”呢?一是写不出来;二是“写不好”。其实儿童文学可以帮师长们找出原因与方法:“写”不为心声,不是自然而为的,所以写不出;“好的评价”来自成人标准,不是孩子能理解的,所以写不好。要解决写不出的问题,其实教师们首先要像儿童文学作品一样回归儿童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心智与情感特点,提出合理的写作要求:写心声,语言自然(稚拙)。对于还“写”不出心声的第一学段的学生“说”出心声,其实已是“写”了。这其实就体现了李吉林老师所说的“提前起步”的作文教学理念的“提前”了,这种“提前”是教师对作文教学的意识提前,为第二学段的作文教学做好铺垫,并不是简单地将三年级的作文写作要求提到二年级甚至一年级下学期,使不少学生在这种要求的压抑下写不出作文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书写困难的解决,学生或急中生智或背水一战,“写不出”的问题会得到缓解,但随之而来的“写不好”的问题却更为普遍、更难解决。真的有那么多的孩子写不好吗?其实,其中不少的作品我们用儿童文学的审美特质去评判,则充满童真之趣。比如,有一个孩子写自己学琴时等待老师时的无聊心情,他不断地如实重复叙述他看到一个又一个学生来了,爬上楼梯,老师还没来,只好在走廊等,这样重复叙述了三四次。当然老师的评语是“重复啰嗦,应写出每个同学不同的细节。”这样的要求其实等同于福楼拜对莫泊桑的要求。站在非语文教师角色读这段文字:第一次叙述觉得“平”;第二次感觉“烦”;第三次有点想笑;第四次忍俊不住。回味整个片段很有荒诞派小说关于“无聊”情绪表现的艺术效果。教师们重温一下儿童文学的审美特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朴素”,[7]就会发现有不少孩子的习作是写得很不错的。由是作文的问题,还不不仅是“分”的问题,还来自于成人对儿童的了解与尊重的问题——以适合孩子的标准判断他们的行为,包括写作活动,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作文教学的问题。
对于孩子们来讲,有趣的语文课堂才会有效。儿童文学是孩子们的文学,他们喜欢它。教师有责任与义务在语文学习中让孩子们读自己喜欢的书,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能写的语言。
参考文献:
[1][7]黄云生主编.转引于《儿童文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12:28;P23.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3]许湘云.浅谈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2 生命历程理论概述
生命历程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的分析范式,发轫于20世纪初美国社会学中的芝加哥学派对美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移民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等的研究。生命历程主要指在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等宏观因素影响的年龄级角色和生命事件序列。如上学,结婚,生子就是一组生命事件序列。生命历程理论主要关注整个生命历程中年龄的社会意义,社会模式的代际传递,以及宏观事件和结构特征对个人生活史的影响。艾尔德将生命历程理论归纳为四个核心原理,分别是“一定时空中的生活”原理、“个人能动性”原理、“相互联系的生活”原理和“生活的时间性”原理。[2]该理论侧重于考察剧烈的社会变迁对个人生活与发展的显著影响,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成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与个人力量互动的产物。
目前,生命历程理论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个案研究。很多学者认为个案研究所得的结论不具有“代表性”,因而影响研究成果的可靠性。但刘中一曾说:“我们虽然也承认个案考察确实在‘代表性’和‘普遍性’方面可能存在着实证主义者所说的某种欠缺, 但仔细记述和分析这些‘个案故事’,我们会发现很多情况下却更能够直指问题的核心和要害”。[3]
3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的解读
农村留守儿童一般是指父母外出打工半年以上,留在户籍所在地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其教育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制约,又有留守儿童身心发展不成熟的影响。本文以艾尔德归纳的生命历程理论的四个核心原理为基本理论支撑,通过对一个典型个案的分析,从宏观的角度解读“民工潮”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案例:
小张,男,17岁,贵州某村曾留守儿童,5岁时,父母去广州打工,将他留在家乡,由爷爷奶奶照管。在家里,爷爷奶奶十分溺爱他,总是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也很少打骂他,当和其他孩子吵架、打架时,他们也总是护着他。在学校里,他们班上有60人,超过半数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老师较少,并每天忙于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等事务,较少关注他们这些留守学生。小学六年级时,他和一些行为不端的学生混在一起,原本学习较好的他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开始逃课。上初中后,小张觉得父母虽然没读书不多,但通过打工仍能赚钱,又常听到村里的人说,现在许多大学生毕业也不好找工作,于是初二时,他毅然选择了辍学并外出打工。但几年之后,他意识到还是应该多读点书,可已经没有条件和心境读书了。
3.1 一定时空中的生活原理
出生在哪一个年代,属于哪一个同龄群体,基本上就可把人与某种历史力量联系起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结合其生命事件序列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从时间来看,留守儿童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人;从空间来看,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生活在城乡二元结构中的农村,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其教育方面出现诸多问题。如在小张的案例中,在农村这个限定空间里,父母外出务工,爷爷奶奶的教育方式失当,学校教育主导性不强,社会教育良莠不齐,使其价值观、教育观发生改变,过早地放弃学业,外出打工。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上,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应积极建立四位一体的、连续的教育网络,突出家庭教育,加强学校教育,净化社会教育,加大政府教育工作投入,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3.2 个体能动性原理
生命历程理论认为,人总是在一定社会建制之中有计划、有选择地推进自己的生命历程,人在社会中所做出的选择除了受到情景定义的影响之外,还要受到个人的经历和个人性格特征的影响。个体差异和环境之间的互动产生出个体的行为表现,所以人的能动作用和自我选择过程对于理解生命历程具有重要的意义。[4]在小张的案例中,尽管外部环境对其发展不利,但他没有主动去改变目前的处境,而是顺其自然,过早地选择物质化的生活。
因此,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重视孩子的挫折教育,而不只是传授一些简单的生活知识和书本知识,要让孩子学会在逆境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变自己的现状和命运。
3.3相互联系的生活原理
事物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作为个体的人总是生活在由亲戚和朋友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每一代人注定要受到在别人的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生命事件的干扰。从生命历程理论的代际转换原理看,小张的父母进城打工,无意识中向他传递了“读书无用”的思想,使其认为父母读书不多,也能通过打工挣钱,并使他产生了“早打工,早致富”的思想。
(上接51页)
要减少父母外出务工给孩子造成的这种不良的代际传递,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应加强联系,采取相应措施,如农村中小学可以通过开设一些关于职业启蒙的课程,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初步的职业理想。
3.4生活的时间性原理
生活的时间性原理认为,个体生命事件的发生必定存在一个社会性标准时间,可以理解为事件发生的恰当时间,即在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是一个最佳时间的概念。假如生命历程的发展偏离了恰当的社会性时间,就有可能带来麻烦、困惑甚至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并受到社会的“惩罚和制裁”。[5]“民工潮”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性标准时间”产生了较严重的消极影响。正如案例中的小张在留守生活中出现了厌学、逃学、辍学的现象,进而弃学并过早地进城务工,在身心发展不成熟的年龄,极易受不良社会环境影响而误入歧途。当意识到这样的选择是错误的时候,已经错过了读书的恰当时间。
参考文献:
[1]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面临亲情缺失等问题[EB/OL].
gov. cn/jrzg/2008-02/27/ content_903341.ht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