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模板(10篇)

时间:2024-03-07 15:56:16

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篇1

【内容提要】近年来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理解,存在着几种片面的、错误的观点,诸如将马克思主义与一般唯物主义相混淆并主张过时论,将唯物辩证法意义庸俗化、方法论化以及实践本体论观点等。对这些观点进行辨析,以澄清思想上的错误认识,十分必要。目前较能体现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意图的惟有实践唯物主义(或辩证的、实践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但实践唯物主义在论证上仍然存在理论的缺环,需要进一步确立有关的科学基础,其中关键是科学而辩证地阐明意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图景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 键 词】本体论/世界图景/实践/意识/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 【 正 文 】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6198(2000)05—0011—06 目前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理解存在几种不同的看法,虽然几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它们之间的分歧既明显又尖锐。这种笼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上的迷雾如果不能得到进一步的澄清,可能会模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象,妨碍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立场的正确把握。要坚定唯物主义信念,从理论上看,有必要针对几种主要的理论见解做一点辨析的工作。 1 第一种观点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一般唯物主义相混淆,认为唯物主义过时了,因此,马克思主义过时了。 持这种理论观点的人,通常对所谓一般的唯物主义(或“物本主义”)不以为然,并且把这种唯物主义当作整个唯物主义的主要形态,没有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一般的物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区分开来。他们将对物本主义的否定与批评简单地转移到对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否定与批评上来,认为既然物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已经过时了,那么,包含这种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也过时了,因此,应当寻求新的解释立场。我们不排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个别言论带有一般旧唯物主义的痕迹,因为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时代,正是这种唯物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他们的某些话语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印记,受到时代条件的约束。同样,我们也承认,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后继者如第二国际的所谓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们,他们站在一般的旧唯物主义的立场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了。这种情况,甚至在前苏联20年代以布哈林为代表的“机械论派”中也有所反映。他们受逻辑实证主义及物理主义的影响,寻求将复杂的、高层次的事物还原为更简单的、低层次事物的还原主义解释立场。我国的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受前苏联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难以划清甚至模糊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与一般唯物主义界限的问题。实际上,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从创立伊始就告别了旧唯物主义,并明确清算了与旧唯物主义之间的理论关系。我们知道,旧唯物主义在哲学本体论上的最重要的观点是,世界是由纯粹的无生命的物质及其运动构成的,其口号是:“给我物质和运动,我能创造整个世界。”这种唯物主义以近代自然科学为根据,对自然的世界图景作了机械论的描述。虽然与神学、唯心主义相比,它有一定的进步性与合理性,但它毕竟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特别是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以极为思辨的方式阐明了被机械唯物主义者们忽略的东西。然而,在近代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的时代,黑格尔辩证法被轻率地抛弃了。马克思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人与超越者,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打出新唯物主义的旗号,首先超越的就是这种纯粹的唯物主义。其代表人物当时是摩莱肖、毕希纳和福格特等人。福格特说:“思想对大脑的关系,有如胆汁对肝脏或者尿对肾脏的关系一样。”(注:k·c·巴克拉捷.近代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史纲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3.)没有肝脏就没有胆汁,没有大脑就没有思想。他们认为,生物界现象要用物理学和化学元素原理来说明,整个世界,无论是有机界还是无机界,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同一个原子,今天是粪肥的成分,明天可能同与它类似的原子一起组成芬芳的花朵。在他们眼里,世界无非是一堆原子,无机界与有机界并无实质的区分,精神也不过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或物质的机能。这种唯物主义将林林总总 的世间万物归结为一种物质即原子,认为一切都可以从世界的原子或物质构成中得到说明。他们不了解,生命的出现和精神的出现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重要的事件,它们一经产生就既不能被还原也不能被取消,并且构成了由低到高的自然等级序列中的新层次。这种唯物主义没有看到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等级层次,没有看到高层次的等级层次具有低层次的等级层次所不具有的属性。的确,马克思认为精神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世界的反映;但马克思并没有停留于此,他不仅指出了精神自诞生起就具有的社会特质,而且进一步指出了精神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马克思在其本体论中明确肯定意识的特殊性和相对独立的第二性的地位和作用,肯定人类意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并把它纳入其辩证的世界图景之中。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要求把事物、现实、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或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本身就明确地包含着肯定人的意识的能动性和因果作用这一理论环节。如果缺少了这一环节,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就成了一句空话。在理论上,它是理解马克思实践观的基础,否定意识必然否定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否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任何可能性。马克思多次明确地表示,他并不反对“精神的动力”,而是要进一步探索“动力”的动力。肯定意识的特殊性和相对独立的第二性的本体地位和作用,是马克思扬弃唯心主义、超越旧唯物主义的重要环节。但马克思是在肯定自然界的先在性、第一性的前提下,肯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或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而其观点与认为精神是世界本源的唯心主义有根本区别,与旧唯物主义的立场既有一致之处,又有重大差别。这种差别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从前的唯物主义”的差别,是辩证的、历史的和实践的唯物主义与“纯粹的唯物主义”或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的差别。因此,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等同于一般唯物主义或“纯粹的唯物主义”是断断不可接受的。 即使是对于一般唯物主义,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断言其过时。实际上,从17世纪以来,唯物主义在西方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哲学中,便逐渐占据了主导的地位,成为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19世纪中叶以来,自然科学唯物主义更是如日中天,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种唯物主义一直是西方科学及科学哲学中的主流。70年代以后,肯定突现与层次以及“下向因果作用”的非还原的唯物主义才崭露头角,逐渐取代传统的一般唯物主义,确立起新的主导地位。这种一般的或纯粹的唯物主义虽然已经成了少数派,仍然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哲学世界观和科学研究纲领,从物理主义到澳大利亚的唯物主义,到以丘奇兰德夫妇和克里克等人为代表的神经科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唯物主义,都秉承了这一传统。它们至今仍然活跃于当代科学和哲学的前沿领域。无论如何,唯物主义过时论是不符合事实的。 2 第二种观点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庸俗化,未能真正理解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导致辩证法的真正意义在理论和常识层面的失落。 辩证法首先是一种世界观。尤其是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与世界观是紧密结合的。马克思的辩证法也同样吸取了并且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本体论辩证法立场。作为世界观的辩证法,它最深刻的意义在于揭示了辩证的世界图景,而不仅仅是被后来的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教条化了的所谓两大原则、三大规律和一系列范畴的组合。世界观的辩证法是对辩证的世界图景的总体把握,这个辩证的世界图景是自然、社会及其历史的立体动态图景。在黑格尔那里,这个图景是头足倒置的,是以绝对精神为中心展开的。马克思把它倒了过来,并且唯物主义地阐明了自然与人类社会及其历史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这种新唯物主义的世界图景中,物质自然界处于最基础的地位;依次往上,随着地质历史的演化,出现了生命;在生命的基础上,出现了具有高级精神智能的人类,历史从此由自然史演进到人类史,并且通过人类的创造活动衍生出人类诞生前自然界所没有的人化自然。具有精神的人和人类社会的诞生是自然进化中的一个伟大质变。马克思敏锐地把握了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之间存在的辩证等级和层次,他不仅清楚地看到了从无生命的自然到有生命的自然、再到具有精神的人和人类社会与历史这一由低到高的既有普遍联系又有重大质的差别的发展过程,而且明确指出,他所创立的唯物史观是对更高层次的人类社会和历史规律的揭示。在他的自然—社会本体论框架中,一个关键的理论环节是:承认人的精神、人的活动和人们的社会关系的实在性和辩证的层次性,承认它们不仅源于自然,而且高于自然,不仅与无生命的自然物、与有生命的自然物有质的区别,更主要的是它们对低层次的事物起一种宏观决定或下向因果作用(开放的历史决定论),这是马克思超越旧唯物主义、确立新唯物主义的自然—社会的辩证法的哲学思想基础,是他在哲学上实现革命性变革的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前提。唯物辩证法的规律与范畴只有紧扣这一辩证本体论框架 才能得到最具体、最有生命力的展开。离开这个辩证的世界图景,离开这一质的规定性,进而把辩证法仅仅理解为一种方法,无疑会导致辩证法意义的失落,这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总体的辩证法就会失去应有的光彩。 传统的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恰恰未能紧扣这一主题,而是简单地将唯物辩证法圈定于辩证自然观,而且其物质范畴往往过于狭义,忽略了物质的多层次的其他形态。因此,一些人诟病辩证唯物主义,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因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强调自然的物质方面,而在于如何辩证地理解自然与人类社会历史的总体世界图景,这恰恰是马克思超越前人的最有贡献的方面。马克思出入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及其辩证法,其所继承的理论遗产决不只是方法论意义上的辩证法,而且是本体论意义上的经过新唯物主义洗礼的辩证法,即新唯物主义的辩证的世界图景理论。辩证法固然是一种方法论,但这只是硬币的一面,断不可将辩证法方法论化。世界观、本体论的辩证法是硬币的另一面,甚至是更重要的一面。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是一种世界观的辩证法,是一种头足倒置的世界观或自然历史观,在他那里,自然是历史和绝对精神的外化、生成过程。马克思清楚地看到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巨大价值,并将它颠倒过来,加以扬弃,创立了唯物的历史的和实践的辩证法。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按其本质来说是本体论的辩证法”(注: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本体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113.),不只是存在于历史和意识领域,而且存在于自然界中。正是由于自然界的辩证运动,才在对立统一、量变质变等运动中产生了形态和性质各异的种种新事物,产生了发展的阶梯和新的质。自然界不仅存在着飞跃,而且正是由于这无数的飞跃才构成了发展的链条,并且盛开出了人类精神这朵鲜花。人类精神倾注在劳动实践当中,体现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当中,一步步地创造出人类的历史和社会。自然界的生物进化逐渐让位于人类精神和文化的进化,自然史也逐渐地过渡到人类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讲,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一种自然—历史的总体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一种辩证的自然—历史的唯物主义。由于马克思侧重研究的是社会历史的辩证运动过程及其规律,因此,我们也可以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简称为历史唯物主义。 3 第三种观点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归之于实践本体论,最终导致实践唯心主义。 与以往的哲学相比,马克思更重视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他的历史唯物主义也可以称之为一种改造世界的实践哲学,是一种实践唯物主义,但不能将它归结为实践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的核心原则是强调实践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回避乃至否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这是一条反唯物主义的原则。虽然马克思哲学的重心不在于阐明自然界的辩证法,而在于阐明社会实践领域的辩证法,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否定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很显然,实践本体论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质的弘扬是以牺牲唯物主义为代价的。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源于一般唯物主义,但高于一般唯物主义,这是不争的事实。实践本体论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架空起来,并将它整个地安放在一个并不牢靠的流沙基础上,其用意虽然是突出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质,但不管怎么说,否定马克思哲学的自然本体论基础,马克思的整个理论大厦也将摇晃。事实上,强调人类实践活动与坚持唯物主义并不矛盾。因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与一般意义上的唯物主义已经有了质的区别。实践本体论对此却恰好缺乏体察。诚然,在一般唯物主义或严格意义上的唯物主义中,是没有作为主体的人和人的实践活动的位置的。说它是物本论唯物主义也不为过。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已经从根本上超越了这种物本论唯物主义(或客体唯物主义)。在这种新唯物主义的世界图景和本体论框架中,自然与社会、物质与人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它们之间既有连续性,又有间断性和飞跃,既有彼此间紧密的相互作用,也有性质迥异的区别。而有精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或意向行为),是这种新唯物主义框架中最富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质的方面。这一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实质不仅被“庸俗的马克思主义”者们抹去了,而且也被实践本体论者们忽略掉了。 回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种错误并不新鲜。19世纪,马克思在哲学上实现的革命性变革,并没有立刻引起德国思想界的普遍重视。在当时的德国思想界,以抛弃辩证法为代价的纯粹的唯物主义占主导地位,这种唯物主义师从达尔文的渐进进化理论,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坚持还原论,在社会领域则主张社会达尔文主义,反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19世纪后半期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一些达尔文主义的拥戴者也遵循着这条思路,认为马克思反对精神、观念的作用,只主张经济决定论。他们不理解唯物史观的真正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崛起,正是直接针对这一状况的。他们倡导“回到黑格尔”,实质上是要回到辩证的总体性和主体性原则,并最终回到历史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辩证法。直至今天,西方人所理解的唯物主义( 不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仍然是严格的唯物主义,即物本主义。实践本体论者也在此处失足,说明他们同样不了解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真正意义。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甚至连唯物主义都不是,而是实践人本主义,马克思新哲学不是唯物主义的新形态,而是人本主义的新形态(注:丛大川.是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还是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念〔a〕.任平,王金福,王晓升. 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c〕.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852—858.)。这种将唯物主义与人本主义对立起来的做法,实际上只是正确地揭示了西方哲学话语中的严格意义上的唯物主义的不足,由此得出马克思新哲学不是唯物主义的论断,实在是张冠李戴。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真的会妨碍其人道主义理想的阐扬吗?当然不会!因为这种新唯物主义是内含着人类精神和实践的实在性和能动性的辩证法。后者不会因为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承认自然规律的基础作用而受到任何限制。相反,离开了这个基础的人本主义精神倒成了无根的浮萍。试想,在人类精神和价值以及人类实践活动本身的本体论地位尚未得到肯定的条件下,人道主义理想充其量只是一种美丽的幻影或精神泡沫。况且,人道主义理想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实证展现,离开了社会历史领域的主客体遵循一定规律的互动过程,离开了历史的唯物主义,它又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恩格斯的合力论早已明确表示了对线性决定论的反对,人类历史的合目的性早已超越了传统唯物主义的樊篱,而且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主张或赞成过庸俗化的经济决定论(恩格斯在晚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通信中一再表明这一点),这也正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高明与创新之处。这一切都可以在新唯物主义的框架下实现,抛弃这个框架,只能说明论者们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理解失当,并因此导致对整个唯物主义理论的错误估计。 4 第四种观点是正确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但论证的范围狭窄,未能真正确立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 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理解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完全正确的,这种理解摆脱了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化、机械论化的错误,同时也与实践本体论划清了理论的界限。但如何将自然、意识、实践与社会历史等方面统一起来?如何恰当地把握马克思的辩证的世界图景?尤其是如何确立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这仍然是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过去我们比较侧重于从社会历史的方面来说明其科学性。这固然是重要的。但人类实践本身为什么是能动的?它的能动性来自于哪里?为什么意识具有能动性和反作用?意识作为实践的重要环节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在理论上,我们以往对此并没有清楚明确的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时代也不可能回答这类问题。而要回答这些问题,就有必要确立科学的本体论立场,使实践的唯物主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因为作为世界观的唯物主义决不可能与科学相脱离。近代自然科学强化了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但同时也将片面性带入了唯物主义。由于它不了解人类社会与纯粹自然领域的质的差别,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采取了还原论的机械唯物主义立场,不能够将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因此,这种唯物主义多半是半截子的。经过历史辩证法的洗礼,唯物主义实现了巨大的跃进,确立了新的辩证的、历史的和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原则立场,但这种原则立场在很长时期以来被人为地与不断发展的科学隔绝开来了。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科书体系长期囿于经典机械论的世界观框架,消极阐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未能从总体世界图景的把握入手揭示新唯物主义的实质的革命方面,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 实践唯物主义的出现,是对这种倾向的富有建设性的矫正。但实践唯物主义本身仍然存在如何说明实践的关键环节——意识——的科学地位和能动作用问题。从本体论角度来看,这是我们必须首先面对的一个问题,而它恰恰又是当代科学(物理学、神经科学和意识科学等)正在探索的前沿问题。当代西方唯物主义面临的最大的理论课题就是如何科学地说明意识在自然中的地位和作用(即所谓的“布伦坦诺问题”(注:布伦坦诺问题,也称为布伦坦诺论题(brentano thesis), 原指人的意向性问题,德国哲学家布伦坦诺以意向性为基础对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进行了区分,意向性后来成了现象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在当今的意识科学研究中,人们常用布伦坦诺问题来泛指一切关于“有意识的经验”问题或“意识之谜”。1994年,美国哲学家查尔默斯将这类问题概称为意识研究中的“困难问题”。))。如何从科学和哲学的角度进一步阐明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这是需要下大力气来做的一项宏大工程。它事关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事关新的科学研究的指导原则,事关两个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事关知识、智能经济时代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创新,我们没有理由将我们的认识停留于实践一般的笼统阶段。如果我们能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广泛吸收当 代世界唯物主义和意识科学研究的积极成果,在科学的、创造性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确立实践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的、历史的和实践的唯物主义将拥有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更广泛的启示力和吸引力,唯物主义的信念将更加牢固。

篇2

“科学主义”,亦译“唯科学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和科学观,出现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据英国学者哈耶克考察,“科学主义”最早见于1867年默里出版的《新英语词典》,意指“科学家的表达习惯和模式”。[1]

十九世纪末的德国哲学家狄尔泰主张人文学的研究方法与科学方法不同,人文学应该“主观”,与科学的“客观”相对,并批评那种试图将科学方法应用于人文学(指法律、艺术、历史和宗教)研究的思想为科学主义。

欧文于1952年出版的《唯科学主义,人与宗教》一书中认为科学主义是一种取代宗教的感情态度的文化现象即“科学崇拜”:“把科学地位提高的结果在某些方面使科学被认为是全知全能的人类救世主而逐渐受到崇拜。”[2]

卡尔·波普尔在1957年出版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用“科学主义”指称“对科学的方法和语言的错误模仿”[3]

不过,国内学者有关科学主义的定义引用得更多的是以下两个经典表述。

一是1986年美国出版的《韦伯斯特新国际英语词典》的定义:“认为自然科学方法应该用于一切研究领域(包括哲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主张,是一种相信自然科学的方法才能富有成效地用来获取知识的信念。” 即把科学主义归结为一种科学方法万能论的信念。

二是托姆?索雷的定义:“科学主义是一种关于科学的信念——特别是自然科学——它认为科学是人类知识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之所以最有价值,是因为它是最权威的、最严密的和最有益的。”[4]是把科学主义概括为一种关于科学是人类知识中最有价值的信念。

科学主义的主要思想可概括为:认定真正的科学知识只有一种,即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最权威的世界观,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知识,其高于一切其他类的对生活的诠释。“自然科学的方法,或者自然科学所认证的范畴分类和事物,是任何哲学和任何研究的唯一恰当的元素的信念”,只有自然科学的方法才能富有成效地用来获取知识,将它引入包括哲学、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在内的一切研究领域,才能摒弃它们的非科学形态。

科学主义方法论的精髓就是原子还原论,即理性分析精神。主张把事物进行层层分解还原到最小部分,然后再研究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上的因果关系。这种以分析为本位的研究方法是牛顿经典物理学的产物,曾经是科学主义者的根本信条,它提供了一条认识外部世界的有效途径,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科学,无论其涉及的对象是自然,还是社会或思维,都是以揭示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即规律性为其目的的,是一种成体系的知识,一种工具理性,本身不含任何价值的意义。本质上是一种技术理性。以自然科学的定量化、形式化和逻辑分析为方法论基础,严格区分事实与价值,单纯追求工具化的实用目的和控制手段,强调数学上的可计算性、逻辑上的形式化和机械上的可操作性,力求合乎理性地控制所有事物,而对其所追求的目的本身则不加反省。很显然,科学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核是物本—物化—对象化。科学主义哲学必然形成致力于向外探索,寻求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途径和对自然的征服、开发和利用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时期。现代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及化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科学向技术的转化也开始加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科学主义完成了其理论形态的变化过程,在哲学领域里取得了一席之地,逐步演变为一种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哲学思潮。

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思想来源于科学哲学。科学的成功带来了人们对科学的普遍信任和尊重,也带来了人们思想上对教育的重新认识,一些学者热衷于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来看待教育,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既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人性,也不存在永恒不变的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教育应更多地考虑适应人性和社会的变化,教育应更多地贴近社会生活。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主义教育思潮在欧美各国逐渐兴起。在教学目标上,科学主义教育思潮重视人的智力和潜能的发展。在教育功能观上,科学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是以社会的需要,国家需要为其存在的基础的,因而,在社会与个人、物质与精神上,重社会、轻个人,重物质、轻精神。在教育内容上,以科学知识学习为主。在方法上,主张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以如何迅捷、有效地掌握知识为取舍原则。这也是科学主义哲学所推崇的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

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科学为中心的功利性教育目的观。伴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科学功能的日益显现而产生的。20世纪以来持这种教育目的观的教育哲学流派主要有实用主义教育和学科结构主义教育。

科学主义教育者把变化不息看作是物质领域也看作是社会领域的现象。认为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价值。教育必须要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因此,在教育目标上,科学主义教育者重视人的智力和潜能的发展。认为人的智能发展是迅速有效地掌握现有知识、认识客观事物规律的关键,也是理解和控制自然的前提。

在教育内容上,科学主义教育者提倡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的主要成分又以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为主。因此,在学校课程的开设上重理轻文。在教育方法上,以如何迅捷、有效地掌握知识为取舍原则。重视教师权威,重书本知识、重课堂教学。在教育研究中,主张以自然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实证的方法)研究教育。总之,科学主义教育以重视学习实用知识,重视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倡导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为主要特征。

科学主义信奉科学万能,注重科学技术对人的物质生活的改善,从而强调事物作为工具的价值。这种工具主义的价值观反映在人文教育上,则是偏重人文作为应试工具的功利价值、作为学科工具的实用价值,而忽视了它对于人的精神发展的本体论上的目的性价值。以这种价值观作指导的人文教育,剔除了人文教育的人文性因素,把人文教育变成了一种纯粹的知识之学、技能之学。这样,人文教育的目的性价值让位于工具性价值,人文教育的精神陶冶便被知识训练代替了。假如科学主义所持的这种工具理性不加批判地扩张,就不可避免使实质的是为追求真理、创造福祉的科学技术被一再地用于消极的甚至是错误的目的。

70年代末以来,中国伴随着恢复高考为契机,逐步形成以考试主义、学历主义为核心的应试教育模式:考试中心,认知至上,分析本位,技术主义等教育理念为科学主义的教育观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科学主义思潮严重地扭曲了人文教育的学科性质,妨碍了人文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误导了人文教育的发展方向,造成了教育上的重大混乱。这一时期的人文教育表现出来了极端的唯科学主义功利性的价值趋向与唯科学方法论的实践走向。

最早引入我国人文教育界的西方教学模式是德国赫尔巴特的“四段论”模式。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其后继者又把它发展成“五段论”。即预备(提出问题、说明目的)、提示(提示新课题,讲解新教材)、联系(比较)、总结和应用。赫尔巴特派的这一理论在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宣告了科学教育学的诞生。也预示了科学主义教育观的到来。

赫尔巴特对教学过程的研究基本上是站在科学主义的立场,把教育学心理学化,从错综复杂的教学现象世界抽象出最简单、最原始的要素——“观念”(原子还原论),并深入地研究了“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即“观念”从被统觉到应用,是任何教学过程都必须遵守的铁定法则(机械决定论)。赫尔巴特作为哲学家、教育家,也深深地认识到把教育学单纯地心理学化可能导致教育的人文性、精神性丧失的危险,于是很明智地把哲学(伦理学)引入教育学,以此为教育目的论提供理论基础。这样,心理学就只能局限在方法论的层面。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人类所面临的许多灾难性问题的解决,在手段上还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社会正日益走向科学化的时代,在科技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决定因素的当今,教育目的就必须以科学精神为基础。

人类对物质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因而对科学的追求也是无限的,物质的进步越来越直接地依赖于科学进步。因此,教育必须以科学精神和科学训练为基础,在这一点上,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现代科学正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知识经济的出现已充分证明这一事实。

尽管科学的功能日益巨大,但它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尤其是科学本身不能直接解决价值问题。科学万能的信仰,技术决定一切的理念,是人的物欲恶性膨胀的结果。科学主义者断定科学是人类知识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惟有科学最能造福于人类,但是他们只是强调科学是追求工具理性的最佳方式,却不明白科学不是追求价值理性的最佳方式。爱因斯坦说,科学提供了人类所向往的目标的手段,可是它不能提供目标本身。

科学万能论者企望科技能够克服人类社会的一切危机,解决人类社会的任何难题。然而,科技和物质给人类带来的并非都是幸福,在科技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由于科技的非人道化使用,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威胁。价值问题当然可以用科学方法来研究,但人生意义、伦理道德、审美情趣、艺术创造不是仅用科学方法、理性的、逻辑的方法所能解决,这些还涉及感情、意志、灵感、顿悟等等方面。

随着人类理性的不断觉醒和需求的不断完善、科学局限性的逐渐暴露以及人文主义的复兴,以科学为基础,以人文为价值方向的社会发展观和教育目的观正在深入人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已表现出明显的融合趋势。人文主义教育是自古希腊到现代社会一直伴随着教育实践的教育观。尽管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教育主张,但其教育宗旨不变,即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性,不管这些人是生活在古代、近代、现代还是未来。

无论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角度来看,还是从教育目的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科学教育都需要人文教育的价值导向,长期以来严重偏于科学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的畸形教育必须彻底改变。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都是构成完整教育不可缺少的,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又有其各自固有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二者具有互补性,单纯地强调任何一方,都将会导致教育的失衡,进而导致人和社会发展的失衡。

本文是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9年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视域下的高职教育理念的审读》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F.A.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P6)

[2]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P16)

篇3

关键词:

探究教学;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策略;生物教学

探究性学习在目前知识经济兴盛的背景下对提高我国人才研发能力和自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明确了探究性学习这一概念,并在目前我国义务教育中进行推广。本文就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意义和探索价值进行分析,努力把握探究性学习的精髓和探究性学习对学习效率学习质量的贡献。

一、传统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弊端

探究性学习在目前依旧是十分年轻的概念,对于它是否能够适应现代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一些疑虑和困惑,但是相比传统生物课堂的教学方式,探究性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忽略的作用。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主要是以课堂讲解为主,实验为辅,但是这样一来,学生真正动手实践的机会相对而言就会少很多。课堂讲解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死记硬背在生物课中是无法很好地把握这门课的特点的。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生物是注重实践和亲身体验的学科,要求学生兼具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就我国目前教学水平和教育制度而言,很少有条件真正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首先我国教育人口巨大,学生人数多,管理难度比较大。教师队伍建设不齐全,导致管理不够到位。另外,生物课需要的基础设施很难做到配套齐全,部分发达地区和城市可以实现,但是对于偏远落后地区,基础设施是十分稀缺的。而且,生物课主要是看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学生个体差异性导致老师难以跟进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让老师难以在兼顾学习效率的同时控制好课堂纪律,老师的素质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也很难有效提升。相对于其他学科,生物学科所具备的特殊性要求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当中克服学习中所存在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困难。

二、初中生物探究式学习的实践

探究性学习可以使生物课堂更加灵活、更加生动,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问题的思考,可以使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有自主学习的欲望和追求知识的渴望。在生物课堂中,老师就一个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要改变以往老师自圆其说的方式,而是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形成一个热烈的谈论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选举出小组长和小组成员,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知识点,或者大家就同一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最后进行对比分析。生物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生物知识,因此,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鼓励学生去户外进行观察,让学生做好对植物、动物的记录,观察动物的习性和生物特点,做好记录。最后在课堂上进行归纳汇总,起到进一步加深学生印象的作用和提高学生分析事物、观察事物的能力,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综合性的提高,而不是在课堂上单单只是死记硬背地获取知识,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从而加深他们对生物知识的印象和对动植物自然界观察的敏感度。生物科学是人类发展进步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学生而言,生物学科对学生了解人体生理构造和身体机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学生了解自然界和了解自然规律生态环境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因此,大到宏观的自然界生态,小到人类基因粒子,都处于生物的一环中,人类同时也是许多环中最为环环相扣的一环,其独特意义不必多说。因此,学生学习生物学是不断了解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的重要途径,生物学科在初中阶段是进行启蒙式教育,对学生的生物知识框架进行启蒙,因此单纯从书本上学习,学生无法得到一个清晰明确的知识框架,它必须具备完整而直观的印象。因此,在探究式学习中,我们可以借助影视图片等形式,让学生在具体脉络的探究中获得更为清晰、更为完整的知识启蒙,并从中受益终身。

篇4

近几年,厦门市大力推进中小学学科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研究,初中物理学科的教育目标主要有:培育学生乐学会学的物理学科情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论思想教育;重视物理学科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能源价值观、正确的能源伦理道德观;感悟生命安全的意义和方法;培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等.随着实践研究的深入开展,对于一线教师的教学具有导向作用的中考试题编制也率先有了实际的行动.在试题编制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1素材的真实性原则

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素材虽然越具有正能量越好,但也要注意尊重素材的真实性,甚至于培养学生多角度看待事实的能力.例如,当教师引导学生领略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乐于探索自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有亲近感、热爱及和谐相处的情感时,也要意识到保护环境与维护生态平衡的历史重任同样要落到学生的肩上,同步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在获得和利用内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的同时,对生态环境又造成污染,引起了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社会问题,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2创设情境的多重教育性原则

试题的教育性,在于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知识与技能的认知与理解,改变和提升自身的思维方式和应用能力.还在于选择真实的题材,创设题目的情境,把社会热点、科技创新和家乡变化等创设为题目情境,对学生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等.例如,立足物理视角,以厦门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为试题情境,海底隧道的建设、智能节水环保公厕和高架桥两侧的噪声防治等,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

1.3训练思维的辩证性原则

在习题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体现在结合哲学观点,注重逻辑辩证思维的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阐述物理现象和规律.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而且对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方法论的掌握都有积极作用.例如,在冰熔化成水的物态变化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温度变化引起物态变化,物态的质变又会导致体积、密度、比热等量变化的关系,借此让学生了解量变与质变观.

1.4把握物理学科方法的思想性原则

在物理学中,建立概念、发现规律和应用知识等都需要思维的加工,区别于一般的思维过程,物理学科的思维有其个性特点,如复杂事物的模型化、解决问题的多级性、开放式探究的多向性、规律表述的多样性(文字、图像、公式)、思维的转换(研究对象、物理模型、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和等效方法的应用等.在试题编制中,重视物理学科思想方法,紧密联系实际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物理试题案例评析

纵观近几年厦门市中考物理试题,除了有挖掘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引领学生同步了解当代科技新产品等特点,最大的亮点还在于紧密结合时代要求,发挥了学科德育的功能,体现了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用意.

2.1结合逻辑思维,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提示了万物的发展包含了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等规律,这三者分别是事物发展的状态与形式、动力与源泉和趋势与道路.通过物理学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物质组成了世界,物质是运动的,而且这种运动是有规律的.因此,在物理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结合逻辑思维,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也就是要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探索、认知和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知某些哲学思想.例1(2013年厦门)如图1所示,嫦娥三号的着陆器携带月球车将在月球的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为避免着陆器与月球猛烈碰撞,以下措施最合理的是A.选择松软的月球表面降落B.着陆器底部垫有硬度小的材料C.临近月球时向下喷气反推减速D.临近月球时打开降落伞减速分析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思想在初中物理教材的体现甚为广泛,比如惯性的利用与预防、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电荷有正电与负电等.本题以嫦娥三号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与时事热点,分析判断材料的硬度大小和有无空气阻力等知识点.同时,也让学生领会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统一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就是矛盾的同一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相反是矛盾的斗争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渗透了“对立统一”的唯物辩证主义观点.

2.2培养安全意识,感悟生命安全的意义

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要有安全的社会环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日俱增的车辆、琳琅满目的家用电器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都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不可避免的,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伤害,如家庭触电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和煤气中毒事故等,这些都给社会带来许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应急避险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等,也是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目标之一.纵观初中物理学,我们可以发现有许多生命安全教育资源.如交通事故、龙卷风、触电事故、火灾事故、光污染、煤气中毒和核泄露等安全教育.例2(2015年厦门)安装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的行车记录仪,可以拍摄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以保存证据,还原真相.在一次A、B两车追尾相撞交通事故中,交警调阅A车行车记录仪,看到道路前方正常行驶的车子纷纷“倒退”.突然发现B车超车变向,并道到A车前方后却又放缓车速,即恶意别车.A车避让不及,追尾相撞,如图2所示.请用物理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如何理解“道路前方的车子纷纷‘倒退’”?(2)为什么恶意别车容易造成追尾相撞的交通事故?分析这道试题取材于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的恶意别车事件,命题者以此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交通安全.当看到行车记录仪里,前方正常行驶的车子“倒退”时,其实所选的参照物就是后方的车辆,也就意味着自己所在的车辆速度偏快,要注意控制行车速度.而且,当发生恶意别车事件时,后方的车辆即使踩了刹车,但是由于惯性还会往前冲,难免会发生追尾事故.因此,本题在考查“参照物”和“惯性”的知识时,也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了一次交通安全教育,体现了命题者重视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设计意图.

2.3激发民族自信心,培育爱祖国爱家乡情感

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学生个体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但是,爱国主义相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宏观而又不具体的概念,前苏联教育学家加里宁就说过,“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因此,在物理学科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结合身边的具体事例,从培育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做起.例3(2015年厦门)如图3所示,厦门公共自行车绿色标志由人、自行车和道路三个元素组成,寓意绿色出行.关于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车时三者间的相互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路面受到人的压力B.人受到路面的支持力C.自行车受到路面的支持力D.人和自行车都受到路面的摩擦力分析当前,厦门一样面临着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而且交通非常拥堵的现状.培育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命题者以自行车绿色标志为背景,在考察了力的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引导学生了解城市交通的困境,积极关注发展自行车交通的举措,并了解该举措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身体力行参与其中的意识.当然,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也是促进国家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其实也包含了增强民族自信心,坚定爱国信念.例4(2015年厦门)2015年5月30日,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中以9.99s的成绩获得百米比赛季军,成为第一位突破“百米十秒”大关的亚洲本土选手.求苏炳添在比赛全程的平均速度.(计算结果精确到个位)分析尽量收集生活中积极正面的好素材做为试题的背景,让学生了解本民族在某些方面的迅速发展,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本题中,苏炳添虽然以9秒99的成绩仅获得了季军,但这个成绩的特殊意义在于,这是在正常风速下,亚洲本土选手首次突破10秒大关口.因此,第(1)小题在考查速度计算的同时,也树立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篇5

中国分类号:G633.91

前言

在中学阶段课程设置中,生物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在高中阶段,生物课已经列入高考的综合科内容之一,要做好生物教学工作,我们首先要分析出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更好地解决途径,提出生物教学要点,对症下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顽疾,使中学生物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

一、现阶段中学生物教学中易忽略的要点

现阶段中学生物教学中,由于教师自身因素是造成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认识到生物教学真正的教育意义、本身具备的价值和地位,生物教育对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二是没有认识到生物教学的真正的目标。对初高中各阶段生物学对学生重点培养的目的和意义不明确;三是生物教学课程编排不重视,,课程随意串改,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四是不注重教学技能的应用和提升,传统应试教学和灌输型课堂教学意味仍然严重。

二、中学生物教学中注意的要点分析

(一)正确理解生物学课程的价值和地位。生物教学是一门涵盖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方面教学技术和内容的学科,它具有各种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形成的,既有文、又有理学科特点,作为生物教师必须要认识到生物教学的性质、地位和价值,明白生物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意义。从生物学性质来说,它是一门科学课程,具有技术课程的性质,属于学科课程,它所体现的价值主要是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提高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在学业结束,学生步入社会择业时提供帮助。当前,生物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准确掌握中学阶段生物学课程目标

作为一名优秀的生物教师,一定要准确掌握生物教学在中学时代不同阶段对学生教育的意义不同之处,才能确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真正的目标。

1.初中阶段生物学的课程目标。主要让学生获取生物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规律的知识,了解和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社会中以及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实验,能初步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文明道德素质,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含义,在思想中,逐渐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奠定基础。

2.高中阶段生物学的课程目标。此阶段,让学生获得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和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进一步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兴趣和创新意识,为将来在工作中创新发展打下基础;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方法,培养较强的生物基本操作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的性质、技术的性质,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进一步了解生物科学相关领域,更好地将学校融入社会,让学生感应社会的发展速度。

(三)合理编排设置生物教学课程。生物教学课程设置主要是在具体阶段中,开设的生物学科授课总学时以及所占比例达到教学要求,合理编排和设置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生物态度和兴趣具有一定影响,它反映了生物课程在学校的地位、作用以及重视程度。现阶段,生物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分科课程是专指生物学,一般在高中阶段,综合课程一般是初中阶段的主要设课方式,它包括生物学、物理、化学、地学和空间等学科内容综合一起的理科课课程。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主要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以及《课程计划》来制定并实施的。生物教学主要内容分为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四个部分内容,与其它课程标准采用了统一的框架结构,它的目的也是通过对生物教学合理课程设置,达到各阶段教育真正的目标。

(四)生物教学中应注意几种教学技能的应用与提升。一是教学语言技能的提升。语言是沟通的方式,在课堂上要讲解教材、组织练习、传授知识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要运用语言,语言沟通技巧的好坏也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所以,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加强对语言技能的掌握,语言提升要从语音吐字、音量语速、语调节奏、词汇语法等几个要素提升;二是加强导入技能的应用。导入技能就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引起学习动机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点的一种活动方式,分为经验导入、直接导入、实例导入、旧知识导入、悬念导入、设疑导入、直观导入、故事导入等,它的结构一般是引起注意到激起动机到组织指引到建立联系,导入技能要注意导入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并具有关联性,导入要有趣味性和艺术魅力性;三是注重演示技能的锻炼。演示技能在教学中是一项经常运用的教学方式,演示技能的方法分为分析法、质疑法、归纳法、声像法和展示法,教师通过实际表演和师范操作,运用各种材料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以及归纳总结。熟练的演示技能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技能、学习兴趣、演绎、推理能力,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四是变化技能的应用。就是在生物教学中运用信息传递、各种媒体教学、资料等变化,刺激学生,引起学习兴趣,变化技能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习热情、丰富学习环境,变化技能一般分为教态的变化,信息传播通道变化、师生相互作用的变化;

结语

中学生物教学,在现代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怎样能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也是现代教育中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中学生物教学要点,主要是加强生物教师个人素养和教学能力培养,让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者,通过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增长教学技能、注意教学事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中学生物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篇6

目前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理解存在几种不同的看法,虽然几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它们之间的分歧既明显又尖锐。这种笼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上的迷雾如果不能得到进一步的澄清,可能会模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象,妨碍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立场的正确把握。要坚定唯物主义信念,从理论上看,有必要针对几种主要的理论见解做一点辨析的工作。

1

第一种观点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一般唯物主义相混淆,认为唯物主义过时了,因此,马克思主义过时了。

持这种理论观点的人,通常对所谓一般的唯物主义(或“物本主义”)不以为然,并且把这种唯物主义当作整个唯物主义的主要形态,没有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一般的物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区分开来。他们将对物本主义的否定与批评简单地转移到对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否定与批评上来,认为既然物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已经过时了,那么,包含这种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也过时了,因此,应当寻求新的解释立场。我们不排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个别言论带有一般旧唯物主义的痕迹,因为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时代,正是这种唯物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他们的某些话语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印记,受到时代条件的约束。同样,我们也承认,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后继者如第二国际的所谓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们,他们站在一般的旧唯物主义的立场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了。这种情况,甚至在前苏联20年代以布哈林为代表的“机械论派”中也有所反映。他们受逻辑实证主义及物理主义的影响,寻求将复杂的、高层次的事物还原为更简单的、低层次事物的还原主义解释立场。我国的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受前苏联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难以划清甚至模糊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与一般唯物主义界限的问题。实际上,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从创立伊始就告别了旧唯物主义,并明确清算了与旧唯物主义之间的理论关系。我们知道,旧唯物主义在哲学本体论上的最重要的观点是,世界是由纯粹的无生命的物质及其运动构成的,其口号是:“给我物质和运动,我能创造整个世界。”这种唯物主义以近代自然科学为根据,对自然的世界图景作了机械论的描述。虽然与神学、唯心主义相比,它有一定的进步性与合理性,但它毕竟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特别是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以极为思辨的方式阐明了被机械唯物主义者们忽略的东西。然而,在近代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的时代,黑格尔辩证法被轻率地抛弃了。马克思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人与超越者,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打出新唯物主义的旗号,首先超越的就是这种纯粹的唯物主义。其代表人物当时是摩莱肖、毕希纳和福格特等人。福格特说:“思想对大脑的关系,有如胆汁对肝脏或者尿对肾脏的关系一样。”(注:k·c·巴克拉捷.近代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史纲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3.)没有肝脏就没有胆汁,没有大脑就没有思想。他们认为,生物界现象要用物理学和化学元素原理来说明,整个世界,无论是有机界还是无机界,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同一个原子,今天是粪肥的成分,明天可能同与它类似的原子一起组成芬芳的花朵。在他们眼里,世界无非是一堆原子,无机界与有机界并无实质的区分,精神也不过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或物质的机能。这种唯物主义将林林总总的世间万物归结为一种物质即原子,认为一切都可以从世界的原子或物质构成中得到说明。他们不了解,生命的出现和精神的出现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重要的事件,它们一经产生就既不能被还原也不能被取消,并且构成了由低到高的自然等级序列中的新层次。这种唯物主义没有看到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等级层次,没有看到高层次的等级层次具有低层次的等级层次所不具有的属性。的确,马克思认为精神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世界的反映;但马克思并没有停留于此,他不仅指出了精神自诞生起就具有的社会特质,而且进一步指出了精神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马克思在其本体论中明确肯定意识的特殊性和相对独立的第二性的地位和作用,肯定人类意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并把它纳入其辩证的世界图景之中。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要求把事物、现实、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或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本身就明确地包含着肯定人的意识的能动性和因果作用这一理论环节。如果缺少了这一环节,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就成了一句空话。在理论上,它是理解马克思实践观的基础,否定意识必然否定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否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任何可能性。马克思多次明确地表示,他并不反对“精神的动力”,而是要进一步探索“动力”的动力。肯定意识的特殊性和相对独立的第二性的本体地位和作用,是马克思扬弃唯心主义、超越旧唯物主义的重要环节。但马克思是在肯定自然界的先在性、第一性的前提下,肯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或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而其观点与认为精神是世界本源的唯心主义有根本区别,与旧唯物主义的立场既有一致之处,又有重大差别。这种差别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从前的唯物主义”的差别,是辩证的、历史的和实践的唯物主义与“纯粹的唯物主义”或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的差别。因此,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等同于一般唯物主义或“纯粹的唯物主义”是断断不可接受的。2

第二种观点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庸俗化,未能真正理解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导致辩证法的真正意义在理论和常识层面的失落。

辩证法首先是一种世界观。尤其是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与世界观是紧密结合的。马克思的辩证法也同样吸取了并且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本体论辩证法立场。作为世界观的辩证法,它最深刻的意义在于揭示了辩证的世界图景,而不仅仅是被后来的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教条化了的所谓两大原则、三大规律和一系列范畴的组合。世界观的辩证法是对辩证的世界图景的总体把握,这个辩证的世界图景是自然、社会及其历史的立体动态图景。在黑格尔那里,这个图景是头足倒置的,是以绝对精神为中心展开的。马克思把它倒了过来,并且唯物主义地阐明了自然与人类社会及其历史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这种新唯物主义的世界图景中,物质自然界处于最基础的地位;依次往上,随着地质历史的演化,出现了生命;在生命的基础上,出现了具有高级精神智能的人类,历史从此由自然史演进到人类史,并且通过人类的创造活动衍生出人类诞生前自然界所没有的人化自然。具有精神的人和人类社会的诞生是自然进化中的一个伟大质变。马克思敏锐地把握了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之间存在的辩证等级和层次,他不仅清楚地看到了从无生命的自然到有生命的自然、再到具有精神的人和人类社会与历史这一由低到高的既有普遍联系又有重大质的差别的发展过程,而且明确指出,他所创立的唯物史观是对更高层次的人类社会和历史规律的揭示。在他的自然—社会本体论框架中,一个关键的理论环节是:承认人的精神、人的活动和人们的社会关系的实在性和辩证的层次性,承认它们不仅源于自然,而且高于自然,不仅与无生命的自然物、与有生命的自然物有质的区别,更主要的是它们对低层次的事物起一种宏观决定或下向因果作用(开放的历史决定论),这是马克思超越旧唯物主义、确立新唯物主义的自然—社会的辩证法的哲学思想基础,是他在哲学上实现革命性变革的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前提。唯物辩证法的规律与范畴只有紧扣这一辩证本体论框架才能得到最具体、最有生命力的展开。离开这个辩证的世界图景,离开这一质的规定性,进而把辩证法仅仅理解为一种方法,无疑会导致辩证法意义的失落,这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总体的辩证法就会失去应有的光彩。

传统的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恰恰未能紧扣这一主题,而是简单地将唯物辩证法圈定于辩证自然观,而且其物质范畴往往过于狭义,忽略了物质的多层次的其他形态。因此,一些人诟病辩证唯物主义,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因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强调自然的物质方面,而在于如何辩证地理解自然与人类社会历史的总体世界图景,这恰恰是马克思超越前人的最有贡献的方面。马克思出入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及其辩证法,其所继承的理论遗产决不只是方法论意义上的辩证法,而且是本体论意义上的经过新唯物主义洗礼的辩证法,即新唯物主义的辩证的世界图景理论。辩证法固然是一种方法论,但这只是硬币的一面,断不可将辩证法方法论化。世界观、本体论的辩证法是硬币的另一面,甚至是更重要的一面。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是一种世界观的辩证法,是一种头足倒置的世界观或自然历史观,在他那里,自然是历史和绝对精神的外化、生成过程。马克思清楚地看到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巨大价值,并将它颠倒过来,加以扬弃,创立了唯物的历史的和实践的辩证法。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按其本质来说是本体论的辩证法”(注: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本体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113.),不只是存在于历史和意识领域,而且存在于自然界中。正是由于自然界的辩证运动,才在对立统一、量变质变等运动中产生了形态和性质各异的种种新事物,产生了发展的阶梯和新的质。自然界不仅存在着飞跃,而且正是由于这无数的飞跃才构成了发展的链条,并且盛开出了人类精神这朵鲜花。人类精神倾注在劳动实践当中,体现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当中,一步步地创造出人类的历史和社会。自然界的生物进化逐渐让位于人类精神和文化的进化,自然史也逐渐地过渡到人类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讲,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一种自然—历史的总体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一种辩证的自然—历史的唯物主义。由于马克思侧重研究的是社会历史的辩证运动过程及其规律,因此,我们也可以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简称为历史唯物主义。

3

第三种观点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归之于实践本体论,最终导致实践唯心主义。

与以往的哲学相比,马克思更重视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他的历史唯物主义也可以称之为一种改造世界的实践哲学,是一种实践唯物主义,但不能将它归结为实践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的核心原则是强调实践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回避乃至否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这是一条反唯物主义的原则。虽然马克思哲学的重心不在于阐明自然界的辩证法,而在于阐明社会实践领域的辩证法,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否定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很显然,实践本体论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质的弘扬是以牺牲唯物主义为代价的。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源于一般唯物主义,但高于一般唯物主义,这是不争的事实。实践本体论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架空起来,并将它整个地安放在一个并不牢靠的流沙基础上,其用意虽然是突出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质,但不管怎么说,否定马克思哲学的自然本体论基础,马克思的整个理论大厦也将摇晃。事实上,强调人类实践活动与坚持唯物主义并不矛盾。因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与一般意义上的唯物主义已经有了质的区别。实践本体论对此却恰好缺乏体察。诚然,在一般唯物主义或严格意义上的唯物主义中,是没有作为主体的人和人的实践活动的位置的。说它是物本论唯物主义也不为过。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已经从根本上超越了这种物本论唯物主义(或客体唯物主义)。在这种新唯物主义的世界图景和本体论框架中,自然与社会、物质与人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它们之间既有连续性,又有间断性和飞跃,既有彼此间紧密的相互作用,也有性质迥异的区别。而有精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或意向行为),是这种新唯物主义框架中最富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质的方面。这一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实质不仅被“庸俗的马克思主义”者们抹去了,而且也被实践本体论者们忽略掉了。4

篇7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无止境的步伐,发展催生了人类的认识。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和人类对社会的认识与把握相伴相随、共同共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的认识水平和方式是不尽相同的。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形成了对自然、历史与人类自身的总体看法和认识,其目的在于把握人类自身和理解人类自身,并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历史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这在人类研究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会科学以社会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了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现象,等等。从主体的参与性看,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很大的区别。社会现象具有极强的复杂性,这是由于社会对象中包含人的因素,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在研究社会对象时,就需要有一种科学的、全面的指导思想作为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从而为人们真确地解释社会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本文试图沿着社会科学方法论(人类认识社会)的主要方式探析其哲学基础。

一、人类认识社会的主要方式

就像人类的思维一样,人类对社会的认识也是有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人类对社会的认识就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类认识社会的主要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神话传说。这是原始人类认识社会的基本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处于初级阶段。那时的人们运用原始的人类思维对社会的客观现象做出解释和理解。人们初步将人类自身感同身受的世界和人类本身做出了区分,产生了外部世界这样一个认识概念,这是十分难得和了不起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思维的特点是直接感受性、抽象幻想性等特点。神话传说常常是以一种集体表象的方式得以表达和传递。集体表象是原始集体中为全体成员所共有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认识倾向或解释方式,在一定的集体中世代相传,它先于个人而存在,对每一个成员的认识活动发生深刻的影响。原始人类以一种神秘的眼光去感知和思考世界,从而在集体中产生了恐惧和崇拜等情感。当然,由于他们对主观和客观、人与物、感知世界与实在世界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原始人类常常把自己的理想和愿望中的东西当作真实的东西,将一种超自然的或者超人类的力量强加或神话于人类。神话传说直接是一种空口的交流,没有文字语言符号的记载,仅仅是一种经验式的流传方式使得其有很大的局限:首先是不可能传递精确复杂的信息;其次是个体表达的能力是有限的,十分容易失真,常常是一种一知半解或者以讹传讹的状态。

二是以史为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尤其是语言文字符号的发明和运用,使得人们的生产技能和生活经验得以保持、提升和传播,特别是历史经验在社会历史的中的积淀,以致形成了以史为鉴的认识方式。以史为鉴就是人们认识社会和社会自我认识的第一自觉形式,人类社会自身的历史发展和历史经验作为人类认识社会和自我的参照系。从人类以往的历史活动和发展的过程中采纳经验、汲取教训是以史为鉴认识方式的基本方法。追求好的结果和追求最佳效益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目标。这表明了人对结果的关注,结果作为活动的产物,与活动的方式、节奏等有内在的联系,不仅是在社会生产中是这样,在政治、思想、文化生活中也是这样。正是源于对历史发展过程中诸多“结果”的把握,人们才逐步形成了社会意识。

三是理性求知。这是以人类理性为根据和尺度,去理解和评价社会历史与现实,并进一步建构和创造社会的未来。这是人类社会认识的一种重要的发展,即是人类理性精神的外在表现,又是思想的有力武器。这种认知方式对历史和现实进行理性批判,在这种理想认知的前提下,这就必然要求人类本身需要就其内在的合理性进行批判,科学地认识和评价现实社会的合理性及其现实状况。也要求人们对未来社会进行理性的建构,理性的内涵是批判与怀疑,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社会认知的预见性、指导性和建构性。这是人类向外的触角即是人类社会探寻除人类这会自身的外部世界。理性求知的认识方式使得人类探索人类本身的发展,对我们自身进行理性的把握,处理人与外界的关系有根本性的转变。

四是实证方式。这是近代经典自然科学最本质的规定和要求。一种观察或假说必须要有充分的实证材料或实验结果的支持,才被认为是科学的。同时认为对于社会问题的研究也可以凭借实证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来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实证性的社会研究方法可以追述到圣西门和孔德。圣西门力图创立社会物理学和社会生物学,认为一旦把物理学和生物学的方法应用于社会问题研究,对于人类和社会的研究变成为实证的和科学的学问。孔德强调以实证方法研究社会问题,主张以实证的知识代替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思辨并依据他对社会现象内在本质的研究,以及社会生活贯穿着某种“自然规律”的假设,提出整体、观察、实验、比较和历史的实证研究方法。实证主义的认知方式对社会历史研究的科学化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实然,实证方法论并不能完全适用与人类社会,而研究人文科学的理解方法论同样不能完全适用,因此,为了更好的研究社会对象,就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一是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探析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又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代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那么,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普遍适用的科学方法,它的方法论原则主要是什么呢?

首先是客观性原则。这是作为方法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最基本的原则,其建立在对世界本质的科学认识基础上。世界的本质来是物质,世界上千差万别、五光十色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主观意识、思想等精神现象,则是物质的产物和客观存在的反映。因此,主观符合客观,主观统一于客观,就成为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方法论原则。

从这一原则出发,不管运用什么样的方法,都必须从客体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和想象出发。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揭示社会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便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任何社会领域的规律都是客体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人强加给社会的;人能认识和利用社会规律制定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们福利的法律,但不能为社会发展制定规律。任何原理的提出,都应来自于客观事物及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不能来自于研究者的主观幻想。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都应遵守客观性的原则。这不仅适用于物质领域各种事物的研究,也同样适用于精神领域各种现象的研究。这就要求人们从客观实际出发,这里所谓的实际,不能简单理解为“物质的东西”,而是与认识主体相对应的被认识的客体。其中既包括客观物质世界的各种现象、矛盾和问题,也包括作为研究客体的主观精神领域的各种现象、矛盾和问题。主观精神领域的各种现象虽然是物质的反映,属于主观意识范畴,但它们的发展变化也是有其规律性的。因此,只有将它们作为被认识的客体,从它们的实际出发,才能揭示它们的本质和规律,取得对它们的科学认识。

其次是普遍联系原则。物质世界是由普遍联系着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组成的纵横交错的“蜘蛛网”。每一个事物都同其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每个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也都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没有什么事物是绝对孤立的。事物只有在同其它事物的联系中才能存在和发展。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交织起来的画面”。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它始终把事物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

在研究任何一种事物和现象时,都要把其作为无穷无尽的相互联系的事物和现象中的无数环节之一来考察,反对把它独立于周围世界之外对其进行孤立的即片面的分析。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虽然对事物的发展起著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对它们不能忽视,但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基本发展趋向的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我们尤其需要着力把握住对多种多样的事物联系,既不应忽略什么,又不应等量齐观。把握住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就是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而这正是科学研究的直接目的。普遍联系的原则是一切科学方法所共有的原则,只不过在不同的对象领域,其表现的具体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当下,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越来越受到科学工作者的重视,主要是因为它们在说明事物和现象的普遍联系方面提供了新的思想、新的范畴、新的原则和新的方法,从而使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具体化了,为科学方法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另外是运动发展的原则。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过程,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没有什么事物是一成不变、永世长存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运动发展的原则是与普遍联系原则不可分割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在研究任何一种事物和现象时,都必须用发展的观点和历史主义的方法去观察和分析问题,要在事物的动态中而不是完全静止的状态中进行考察。在了解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判别它的发展趋势,预测它的将来。

科学史表明,运动发展的辩证方法是真正科学的方法。从天文学到社会学,到处都证实了这一点。运动发展的原则,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对其它各种科学方法都具有指导作用。客观性原则、普遍联系的原则、运动发展的原则,三者是互相联系紧密结合的。客观性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体现了正确的认识路线,普遍联系的原则和运动发展的原则是唯物辩证法作为科学方法的根本要求,是贯彻客观性原则不可缺少的基本原则。三者的联系结合,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科学方法论的主要要求。

二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探析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解释了历史,揭示了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各门社会科学具有方法论意义。部分和整体是密切联系着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对于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自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说,没有哪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是不同历史唯物主义的普遍概括没有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律和范畴,对于各门具体社会科学来说,都是科学认识的工具。那么,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主要是什么呢?

首先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则。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它作为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们必须首先吃、喝、穿、住,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为了获得这些生活资料,就必须进行生产。人们进行生产,就要有生产力和同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这些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态,生产就顺利发展,但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活泼易变的因素。当其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便同原有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就需要通过社会革命或改革的方式,变革原有的生产关系,使之适合于发展了的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从这一原则出发,我们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中去解释和说明社会革命和重大社会变革。社会革命和重大的社会变革,是许多具体社会科学经常研究的课题。科学地说明社会革命和重大变革发生的原因,则是这些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些受历史唯心主义束缚的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对社会革命和重大社会变革的原因,往往只停留在考察人们的动机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上面。而人们的动机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又是怎样产生的,是受什么决定的,则没有得到说明。历史唯物主义则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长期困扰社会历史学家的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现有的生产关系发生了矛盾,于是出现了变革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而实行经济领域的变革,首先就遇到维护现有生产关系的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的抵制和阻挠,于是又要求实行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所以发生社会革命和重大变革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人们围绕社会经济政治变革所进行的斗争,不过是这种矛盾冲突的具体表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充分而又恰当地估计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是分析社会发展问题必须注意到的。

其次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紧密联系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又一基本原则,也是它作为科学方法的又一基本原则。任何一种社会都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部分组成的。经济基础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为了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建立的,因而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改变了,上层建筑也要随着改变。马克思说:“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的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他还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样,也是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对有关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对正确认识某一具体社会及其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发展变化,都具有指导作用。

在分析和判定某一具体社会的性质时,不能以该社会的自我标榜或其某些政治文化特点为根据,而必须以该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结构为直接的客观的标准。在判明某一具体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的性质,说明该社会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政治法律制度而不是别样的政治法律制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意识形态,而不是别样的意识形态时,都不应以其自我宣扬和社会传统为根据,而必须以该社会的经济基础来说明。在说明某一具体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方向时,也不能从领导人的个人品格和人心的变化为根据,而必须从经济基础的变化来说明。

另外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历史唯物主义同历史唯心主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是用人们的思想、意识说明社会存在,而是用社会存在说明社会意识。它从纷繁庞杂的社会现象中找到物质资料生产这一对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根本意义的现象,创立社会生产方式的概念,说明社会生产方式在本质上也同自然界的物质形态一样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性现象,是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而人们的社会意识,则是为这种社会存在所决定的,是第二性的。这就将唯心主义驱逐出了社会历史领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在实际内容上是基本重合的,前者是为后者所包括的。但是,两者提出的角度是不同的。为了更深刻地说明社会意识的本质和作用,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一个方法论原则提出来是完全必要的。

我们在考察各种社会意识形式或某种具体的社会意识时,不能用社会意识自身来说明,而必须用社会存在来说明。历史上出现的一切道德规范和理论观点,一切文学艺术,只有理解了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理解了物质生活的基础的生产方式,并从这些物质条件中引伸出来,才能得到正确合理的说明。由于政治和社会思想文化是互相作用的,因而有些社会意识不仅是经济关系的反映,也是政治关系的反映,这是考察社会意识时需要注意的。但由于政治也是经济决定的,所以归根到底还是经济关系的反映。各种社会意识形式都有其相对独立发展的历史,有着其特殊的发展规律。它们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任何理论观点、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继承前人所提供的思想资料为不可缺少的条件,忽略了这一点,就不能对它们做出完全地合理地说明,也不能说明为什么每一民族文化何以都有自己的特点。

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的方法论原则,对于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指导作用。其并没有过时,当今世界各国社会的发展并没有推翻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否定它的方法论意义是没有根据的。但是,在具体运用这些方法论原则时,又要防止简单化,不能把它们当作一把万能的钥匙,随意套在所研究的社会历史现象之上。

三、结论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为此,我们在研究社会科学问题、面对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问题时,要沿着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才能对社会历史做出全面和科学的解释,确定出更合理的研究方法,使得该方法论体系构建得更为完善,并能够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使研究结果变得更为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 [法]列维·布留尔, 著. 丁 由, 译. 原始思维[M]. 北京: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1981:5. 

[2] [法]圣西门. 何清新, 译. 圣西门选集[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2:126. 

[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2,39:406. 

[4]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2,3:60. 

[5]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2,4:240. 

篇8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270-02

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把德育放在首位,优先于智育。这充分说明了德育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自然科学的生物当然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渠道,那么怎样才能在生物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呢?以下是本人一些浅薄的思考与研究。

高中生物教材为德育渗透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就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德育而言,其内容并没有现成的文字材料,它的理科特性,往往很容易使我们较多地重视它严密的知识体系传授,而忽略其深邃的德育内容渗透。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平时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现笔者把高中课本中的德育素材分类整理,做一个总结。

1 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目的:培养民族自豪感。

德育素材内容:人民抗洪抢险的题图;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的新型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被誉为粮食生产上的一次“绿色革命”;我国研制的生物工程乙肝疫苗在1992年投放市场,在预防乙型肝炎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课题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1989年转基因鲤鱼的培育;1995年抗虫基因棉花的培育成功、我国生态农业取得的成就等。

意义:爱国主义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教材中根据内容的特点安排了多处我国生物科学的成就,为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德育素材。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把握好,以帮助学生增强爱国信念,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科学探索精神教育

教育目的:学习严谨求学、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德育素材内容:疫苗的发明;C4植物的发现史;紫茉莉质体遗传实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史;巴斯德对微生物的研究;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

意义:一个生物科学发现史就是一个好的德育素材,这些科学发现史包含了科学家的思维、分析、假设和判断等全过程,是科学家严谨作风、勇于探索的结果,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怕挫折、困难的探索精神。

3 理论联系实际教育

教育目的:利用科学家的发现历程,渗透意志品质和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

德育素材内容:DNA是遗传物质的发现实验;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历程;孟德尔发现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的豌豆实验;细胞质遗传在实践中的运用;基因工程的发展前景与成果;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生物膜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发酵工程在医药工业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设计生态农业。

意义: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加强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科学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而且只有认识了生物界的客观规律,才能按照人们的意愿,利用、改造、控制生物,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4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育目的: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德育素材内容:生物的新陈代谢的同化、异化作用之间的关系;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细胞癌变的内外因;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具有运动发展的特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中各细胞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细胞质与细胞核遗传的对立统一;生物膜系统,细胞器的分工与协作;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内外因;淋巴细胞的产生、抗体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微生物代谢的调节中酶合成的调节与酶活性的调节之间的联系;水的平衡、与无机盐的平衡的联系;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联系的观点;水盐平衡与内环境稳态之间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体温调节中产热、散热的对立统一;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进化理论。

意义:生物体本身以及生物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辩证唯物性,只要在教学时合理运用这些知识就可帮助学生建立发展与联系的观点,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5 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教育

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

德育素材内容:细胞衰老与癌变;中暑、呕吐与水盐平衡;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治疗;低血糖、脂肪肝、肥胖症、营养不良;SARS、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的预防与治疗。

意义:生命意识是人类对自身生命和它类生命的尊重和关爱。生物学科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生物学是研究生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只有认识和掌握生命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尊重、关爱生命。

6 环保意识教育

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道德意识。

篇9

 

“科学人文主义”一词是萨顿首先提出的,其提出目的是为了解决科学和人文这两种不同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紧张关系的。然而,在内在论影响之下,科学哲学向来是见物不见人,把科学活动看作一个封闭的系统,只研究科学自身的因素,而忽视了研究科学的人的因素的重要性。近代以来,逻辑实证主义者片面强调主观感觉的“中性”,更使科学逐渐脱离社会因素和人的因素。这里仿照萨顿科学人文主义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寻求一种在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的手段,即人本主义思想。 

 

一、科学人文主义的缘起、内涵及意义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并展现出了无穷的魅力,使“瓷本主义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科技的繁荣压倒了其他文化形式,衍生出了惟我独尊的大科学主义。但是,繁荣的背后往往总是存在着阴影,科学过度发展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也日渐突显,人文主义者们对其的批判之声越发之大,发科学主义的浪潮也变得日渐高涨,不可避免的就是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对立日益加深,后果愈加严重。对此,萨顿指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怕的冲突”。这种冲突必将伴随着科学和人文的发展进一步加深·旧人文主义是以解放人性、寻求自由为主题的,而萨顿就针对科学与人文的矛盾敏锐地提出了新的科学人文主义。萨顿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使科学人文主义化,最好是说明科学与人类其他活动的多种多样关系——科学与我们人类本性的关系”。在萨顿看来,只要关注科学中的人性,或者在科学中“注入”人性,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他于是提出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新人文主义,即“科学人文主义”,他又将之称为“科学人性化”。 

萨顿指出仅仅依靠科学并不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爱因斯坦也曾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所以,必须使“科学人性化”,强调促进科技发展的目的是服务于人,在这一点上。科学发展观与之完全一致。它主张科技发展要以人为本,因此,是萨顿科学人文主义的继承、弘扬、创新与实践。 

如仅就文化层面而言,科学人文主义产生的总背景是“两种文化”的分裂与对立。所谓“两种文化”,在目前状况下,可按萨顿和斯诺所指认的加以理解,即:一是科技专家的文化,另一是人文学者(文学知识分子)的文化。具体而言,科学人文主义产生的基础至少有三:一是传统人文主义,二是近现代科学及科学文化:三是现当代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以及人们对此问题的求解。萨顿的科学人文主义是一种理想的科学技术发展观,它至少包含四层意义:作为一种新人文主义,其以科学为基础:同时肯定人文的价值,强调必须以正确的人文价值观为导向促进科技的发展;倡导科技与人文的协调共进;其目的是使科学发展完全为人类服务。 

科学人文主义自提出后,引起科学哲学等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及深入探讨。至20世纪50年代末,斯诺明确指认了“两种文化”现象,之后布罗克曼提出“第三种文化”,同时伴随着“索卡尔事件”、“科学大战”,科学人文主义思潮在西方得到时代的关注,获得了新的发展。 

既然科学人文主义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作为科研工作者又如何才能在日常的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呢?这需要寻求一种适用的手段。 

 

二、在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的手段——科研人本主义

(一)人本主义思想的起源和特点 

在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入的理性力量。在西方中世纪,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封建神学的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成了束缚人的枷锁。到了14世纪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新兴的学者以研究古代文化为借口,首先在思想上展开了反封建主义和天主教的神学统治的斗争。文艺复兴在15世纪扩展到了整个欧洲,到16世纪达到高潮。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资产阶级思想家抨击封建神学的“神本主义”,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以“人性”来反对教会的“神性”,主张个性解放和自由,把人们的价值由天堂拉回到人间,高扬人的意义和价值,形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再次兴起则首先是基于其发展之中面临的新矛盾,因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与传统的人本主义比较出现新的特征:传统人本主义从人本身出发研究自然、以某种精神或物质的实体为基点来说明人。在认识论上要求得某种共性的东西,因此是本质主义的,并且强调人的理性作用。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自然的研究,认为哲学只研究人,把人的存在提到本体的高度,主张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本体论。对人的理解,排斥做自然主义、理性主义的解释,认为人是孤立的个体,其存在及本质是情感意志和心理体验等,是超出精神物质之外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不承认世界有所谓共性的东西,强调人的个体性,在个体的自我中寻找人格的完整,更注重于人的非理性的情感意志及体验。 

 

篇10

abstract: what is the essence of design is that it creates technical artifacts. dual nature of artifact is dual realization of design. when reviewing dual nature of artifact, we found that dual nature of artifact is the same as mind-body problem in mind philosophy, just being at different forms. base & significance of philosophy of design research is able to being some character of mind philosophy. it must go on design research when going on human studies.

key words: design; artifact; naturalism; mind philosophy

一、问题的提出

设计,先天的具有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的性质。我们已经看到,如同工程问题和文化问题一样,以传统的认知主义的认知方式,在单一(学科)维度上进行设计研究(如设计科学和设计哲学等)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认知主义范式在此类问题研究上困难重重。因此,设计的高层次理论研究(如设计科学与设计哲学)非常薄弱,设计问题长期徘徊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视野的边缘地带,直接导致了工程问题和产业问题研究的滞后。我们意识到了设计哲学的必要性,看到了它的可能性;但是,我们更需要看到它的可行性。因此,有必要追问设计存在的哲学基础,并阐明其意义。否则,由于高层次的哲学理论和伦理价值的缺位,设计研究还是无法摆脱长期处于学术边缘地带的困境。类似地,工程研究(如工程哲学和工程伦理)与产业研究(如产业哲学)也将无法摆脱学术边缘地带的困境。

当然,如此追溯设计的哲学基础并不是一种基础主义的方式,这将更多地涉及到自然主义和心灵哲学等领域。而在此所涉及到的设计问题,主要属于自然科学或工程科学领域,而不属于艺术和美学领域。为了追问设计的哲学基础与意义,我们将首先从概念分析切入,分析设计概念定义时所遇到的问题;其次讨论一般的技术人工物(以下简称人工物)所体现的设计的形式实现与意向实现的双重实现属性;接着探讨在智能人工物的设计问题上设计所体现出来的哲学基础与意义;最后探讨了有关于设计的进一步研究内容。

二、设计的概念困境

simon指出:凡是以将现存情形改变成向往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在搞设计;生产物质性人工物的智力活动与为病人开药方或为公司制订新销售计划或为国家制定社会福利政策等这些智力活动并无根本不同。([1],第103页)自然科学关心自然世界事实上是怎样的;设计关心人工物应该是怎样的且是否满足功能需求的。现代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技术性主要是由设计科学这种设计过程的系统性学说来完成人工物的形式构造,而艺术性主要是由设计哲学(及美学)来实现人工物的功能和期望,凸显人工物的意义。重要的是,设计越来越多地具备文化意义,美术设计、外观设计和概念设计,甚至工程设计也成为展示人文景观的必经途径,它们是文化认知和跨文化交流的基础。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哲学的与非哲学的,包括广告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和技术专家等,认为设计的哲学研究是必要的。

设计哲学可以看作是通过哲学的方式追求并探索关于设计的洞察力([2], pp.216)但是,设计哲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科学哲学,作为一种新近进入学术视野的研究领域,该如何阐述它的哲学基础和意义呢?明显地,仅仅从客观性或“实践哲学”角度阐述设计的哲学意义是不充分的。我们必须追问设计在什么问题(领域)、什么意义上是具有深刻的哲学原理和伦理价值的,因而设计哲学得以成立并逐渐脱离学术边缘地带。

如此追问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设计尽管几乎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但设计作为独立被关注的对象或领域只是近代以来的事情。1907年德国才建立了第一个由建筑师、工程师和生产者联合的设计联盟,提出了现代设计哲学思想:艺术与工程结合。1996年,西蒙在《人工科学》第三版中正式提出“设计科学”概念,([1],第103页)而“设计哲学”(philosophy of design)概念大部分出现于最近几年的文献中。([3];[4], pp.293-313)

设计如此不受重视,究其原因,有两个原因值得关注:

第一,所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由于设计与器物联系十分紧密,并缺乏高层次的哲学原理和伦理价值的研究支持,设计因此长期以来处于学术视野的边缘地带。

第二,从客观性的三重根性质来看,人们对客观性的认知方式的顺序是看、说、做。([5],第29页)恰恰是近代以后人们对客观性的认识到达“做”或“实践哲学”的层次,设计的研究才进入学术视野中。

我们已经看到如此不受重视的严重后果。对于设计这样年轻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最突出的问题是概念的混乱。试想,一位语言学家和一位计算机专家合作设计一套语音辨别系统。他们对同一个事物,如系统设计的整体认识、语音输入、识别与输出等环节的认识,都是基于各自学科背景的研究语言进行描述与思考。他们所使用的理论上的冲突与差异是显性的,尤其是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学科;设计过程中有许多问题是违反他们各自学科的本体论、认识论和理论适用情景的;关于设计的过程及其本身的研究和理论建设,他们缺乏一个清晰的研究范围、边界和焦点问题;对于他们这些先期的研究者而言,建立满意的文献资料库,确定类似认识论的基础,以及建立关于设计过程及其本身的广域学科理论,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障碍。([6], pp.346)

从词的意义演变历程来看,“design”(设计)*源于拉丁语“designara”,本意是“画上符号”,([7], pp.491-492)把设计思想以符号、图像和模型等方式表达出来。到18世纪,设计的词义仍限定在艺术范畴之内,1786年版的《大不列颠百科辞典》对“设计”的解释是:“艺术作品的线条、形状,在比例、动态和审美方面的协调。在此意义上,设计与构成同义,可以从平面、立体、结构、轮廓的构成等诸方面加以思考,当这些因素融为一体时,就产生了比预想更好的效果。”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产品设计和建筑工程等工业设计活动越来越成为“设计”概念的主导方面。([8],第28页)18世纪之前的设计活动属于“艺术设计”,偏重于艺术表现;19世纪后的属于“工程设计”,偏重于技术构造;现代设计则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在明确的意向目标或功能定位的前提下,用艺术、技术和工程等手段组织各种资源来筹划,以期实现意向目标或功能。西蒙更是强调“凡是以将现存情形改变成向往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就是设计”。以比较艺术的方式介入并改变现存情景是理解现代设计的关键。

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上的一般共识,设计的概念混乱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几个关键术语,如design、design process和designing,在不同的领域中研究者使用不同的意义,或者在同一领域中不同的研究者使用的是不同的意义,又或在文献中使用不同层次的抽象意义。([6], pp.347)

二、设计有多种隐喻:(1)设计是创造性的天赋;(2)设计是解决问题;(3)设计是在可能的解决方案范围内寻找恰当的路径;(4)设计是对各部分的综合。([9],转引自[6], pp.351)

三、design(ing)有多种用法。作名词可以指某项具体设计或者设计的结果,又或者设计本身的元概念;作动(名)词可以指某项设计的活动;其他的还可以做形容词、副词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同时面对design process(设计的过程)和design(设计的结果)时,尽管两者有所区别,但是它们相互之间是紧密相关的。要理解design process(设计的过程)的性质需要理解design(设计的结果),反之亦然。([10], pp.291)因为,设计的过程直接结果(即人工物)同时具备物理结构和意向功能的双重属性,使得design process与design不可分割。

综合上述,我们仍然无法形成有确定内涵和外延的设计的概念,正如我们无法确切定义文化概念一样。只有在单个学科维度上,才能给出相对有确定内涵和外延的设计定义;但是对于具有交叉学科或跨学科性质的设计问题而言,这样一种具有确定内涵和外延的认知主义方式的概念定义法则,已经不适用了。无法对概念本身进行有效分析,就意味着在正面分析上难以对设计的相关哲学问题进行研究。为了能够继续研究设计及其哲学问题,我们采取迂回策略,通过研究设计的结果,即人工物的相关性质,进而探讨设计的相关性质。

三、设计的结果(人工物)的双重属性

关于人工物的属性描述有三种:

(1) 目标(goal/purpose)、特性(character)和工作环境(environment);([1],第5页)

(2) 意向功能(function)、物理结构(physical structure)和人类活动情景(context of human action);([10], pp.295)

(3) 自然结构(natural structure)、社会功能(societal function)和技术过程性(process of technology)。([11],第29页)

(1)的描述比较笼统,(2)比(1)更具体一些,并且(2)中的人类活动情景还可更细分为设计的情景(context of design)和使用的情景(context of use),其中使用的情景与(1)中人工物的工作环境相当。(3)的技术过程性其实就是设计的情景,此外,(3)中第一和第二个属性描述引用了(2)的研究,所以可以认为(3)是(2)部分描述。综合起来,(2)的属性描述更有代表性。人工物就是为满足特定的意向目标或功能而运用技术等手段创造的具有特定物理结构的事物。

人工物,作为设计的结果,与设计的过程密不可分。设计的过程既包括物理结构的实现,又包括功能的实现;因此,人工物,无论是创造还是使用,都包含在人类活动情景内。([10], pp.297)用更简洁的方式表达人工物的属性就是:物理结构与意向功能。即一方面,人工物具有特定结构的物理对象;另一方面,人工物又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意向对象。必须强调的是,对技术人工的描述既不能只用物理方面的属性也不能只用意向方面的属性,必须是双方面的结合,这就是人工物的双重属性,而且与心灵哲学的心身问题是同种类型。人工物是设计的直接后果,因此,人工物的双重属性问题就是设计的双重实现问题:形式化实现和意向(功能)性实现。

一个人工物被创造之后肯定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但经常出现与预期功能不一定的功能,如自行车可以代步,也可以作为运动锻炼的器材,而同样是代步功能的人工物,既可以使自行车也可以是飞机。可见,即便是稳定存在的人工物结构与功能也不是一一对应的。根本原因在于结构与功能在人工物上是统一的,而在人类活动情景——设计的情境和使用的情境——中是分裂的:

a) 物理对象——物理结构——设计的情景

b) 意向对象——意向功能——使用的情景

人工物的双重属性的分离性表现为:物理结构在设计的情境中实现,而意向功能在使用的情境中实现。设计过程是根据功能预设组织物理结构的,如果把设计过程看作是黑箱系统,那么输入的是功能预设,输出的是物理结构,预设的功能又要在使用的情境中实现。设计过程就是解决物理结构与意向功能如何在人工物上统一的问题。

这样的分离使得在人工物的设计过程中两种设计策略:(1)结构导向设计、(2)功能导向设计。这样的分离状况在人工物的设计过程中完全展现出来:(a)物理结构与意向功能之间有无特定关联或规律?若有,是什么?(b)结构与功能能否相互还原,或者只是一方还原到另一方?若是,又如何还原?(c)结构与功能之间怎么能够架起一座桥梁,消解或降低由此带来的设计困难?……

这样的分离状况也反映在simon的人工科学理论里。他认为,人工物可以看成是“内部”环境(人工物自身的物质和组织)和“外部”环境(人工物的工作环境)的接合点——“界面”。([1],第6页)

内外部环境的分离的好处是,只要对内部环境作极少的假定,就可根据人工物的系统目标与对系统外部环境的了解来预测行为。从内部环境的角度来看,经常地,一个特定系统能否实现特定的目标或能否适应环境,只取决于外部环境的些许几个特征,而与外部环境的细节根本无关。这是一种体内平衡状态,无论是生物还是人工物,多数优秀的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体内平衡。设计者想方设法将内部系统与外部环境分离,以使内部系统与目标之间的关系保持不变,不受表征外部环境的多数参量在大范围上变动的影响。(第8页)内外部环境的可分离性,对于所有复杂的大系统,无论是人工系统还是自然系统,都有程度不等的可分离性。simon因此推论得出:整个自然界是按不同的“层次”(levels)组织的层级结构(hierarchy),这个大系统由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在结构上又是层级式的,直到达到某个基本子系统的最低层次。(第117页)

simon这种人工物的“层级理论”是典型的结构功能主义,尽管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经历长久争论,并且无数设计者无不想方设法解决或跨越结构与功能分离的关系,但仍然没有令人信服的说法。必须承认,在现实设计情境中,层级理论无疑提供了一个使设计过程更简便更高效的路径,所以,关于设计的诸多理论几乎是层级系统方法论一统天下。即便是建构关于设计理论的统一理论建构的框架体系也是层级结构和结构功能主义方式。例如设计理论的元理论结构(meta-theoretical structure for design theory)包含十个层次:(1)事物的直接理解、(2)目标的描述、(3)设计要素的行为、(4)选择机制、(5)设计方法、(6)设计过程结构、(7)关于设计师和协作的内在过程的理论、(8)一般设计理论、(9)设计理论和事物理论的认识论问题与(10)设计的本体论问题。([4], pp.305-306)

综合上述,对一般技术人工物的分析,设计仍然停留器物层面上,还没有涉及到深层次的哲学理论和伦理价值问题。因此,我们将更进一步探讨特殊的人工物——智能人工物——所涉及到的设计问题及其哲学意义。

四、智能人工物的双重属性与心身问题

作为一类特殊的人工物,智能人工物[如人工智能系统(ai)、专家系统或机器人]自然具备物理结构与意向功能的双重属性。在ai领域,这样的双重属性被表述为:形式化(formalization)和意向性(intentionality);并且它们在建立ai与哲学的联系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2],导言第8页)形式化问题是ai设计的关键问题,无论是认知主义还是联结主义都是一样。认知主义视角下,任意事物,只要能形式化,就可以由计算机通过符号逻辑来实现;联结主义也是以形式化开始,如网络拓扑结构,建立分布式表述算法来实现。但是,意向性问题在ai两大体系中有不同的表现。认知主义认为意向性是区分人和机器的根本特征之一,人有意向性而机器没有;但在联结主义视野中,上述表达将被打上严重的问号!联结主义通过拓扑结构/物理结构来实现运算,虽然还无确凿的经验证据表明拓扑结构具有意向性,但是有关身体意向性和认知的具身化(embodiment)([13], pp.4)的研究已经暗示着这种可能性。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机器人、克隆人与自然人的性质和关系来更深入探讨这类形式化(物理结构/身体)与意向性(意向功能/心灵)的双重属性问题。在此,有一点必须说明:自然人是否能与机器人、克隆人在同维度上比较?

传统上,人被认为是万物之灵,拥有智慧和心灵特征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更是与机器的区别。此外,克隆人作为人工物来看待也涉及到严肃的伦理问题。如果我们困于传统的认知情景,那将肯定无法突破现有理论体系,无从深入地探讨设计的哲学问题。但是,按照自然主义的理解,所有的存在都是自然性的;自然人是,克隆人也是,机器人也是。甚至,机器人设计的极限状态就是运用生物技术和基因技术,直接设计制造与自然人属性一样的“生化人”;因此,三者是可以比较的。此外,认知科学可以通过自然科学方式研究人的心灵问题,当然可以运用设计这种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手段研究人的心灵问题。也就是说,自然人和克隆人、机器人都可以理解为具备双重属性:物理结构(或身体)和意向功能(或心灵)。

机器人是典型的人工物;克隆人其实也是人工物。虽然存在着伦理争议,目前也没有现世,但它可以是为了满足特定的意向功能——如为不孕夫妇制造孩子——而运用克隆技术等手段创造的具有与自然人同样生理结构的“人”。机器人、克隆人与自然人这三种“人”都具有类似的物理结构:自然人和克隆人主要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有计算决策中心(无数脑神经元连接而成的大脑)和运动系统(肌肉、骨骼和神经);机器人主要由硅、铜、铝等元素组成,有计算决策中心(无数晶体管连接而成的中央处理器与存储器)和运动系统(齿轮、导线、马达与机械臂)。它们也有类似的功能,如跨越障碍的行为,模式识别或判别尺寸大小等“思考”活动。

以自然主义方式进行认知考察,机器人、克隆人和自然人无本质区别,只是形式化复杂度和意向性复杂度的大小有所不同。三者各自的双重属性就是人工物双重属性不同表达形式。所以,心灵哲学的心身问题是人工物双重属性的一个特例,而人工物的双重属性问题就是设计的双重实现问题。因此,心灵哲学的心身问题也是设计的双重实现问题的一个特例。也就是说,设计的哲学基础与意义具有心灵哲学的性质,设计也不再是一个只关乎器物层面的学术边缘领域。

五、小结

正如simon所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要研究人类便要研究设计科学”。([1],第129页)然而仅研究设计科学是不充分的,我们需要更多地研究设计哲学及其相关等问题。当传统的认知主义范式对设计这种交叉学科性质的问题力不从心的时候,有必要使用另外一种认知范式(如联结主义)来研究设计问题。这不仅仅是联结主义与心灵哲学研究密切相关,而且设计研究与心灵哲学研究密切相关,因此,未来对设计的研究将有更多的进路,如(1)联结主义方式的设计概念体系,(2)设计形式化实现机制,(3)身体意向性与设计的意向性实现,(3)具身化与设计双重实现问题等。随着设计研究(如设计理论和设计哲学)的不断深入,不仅将使设计在学术领域获得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同等重要地位;而且,必将大力推动工程研究(如工程哲学和工程伦理)与产业研究(如产业哲学)的进度,并有助于它们摆脱在学术研究中的边缘地位;可能更为重要的是,设计研究可以作为心灵哲学研究的类比形式,正如人工神经网络可以作为大脑研究的类比形式一样,设计的研究意义非同一般。随着设计科学和设计哲学的研究推进,必将大力促进并推动心灵哲学等对人的研究的进展。

[参 考 文 献]

[1] 司马贺著(武夷山译):人工科学[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2] galle, p., philosophy of design:an editorial introduction[j]. design studies, 2002(3).

[3] vilém flusser. the shape of things: a philosophy of design[m]. (english-language translation) london: reaktion books, 1999.该书最早于1993年carl hanser verlag出版;1999年出版的是其英译本。

[4] love, t., philosophy of design:a meta-theoretical structure for design theory[j]. design studies, 2000(3).

[5] 盛晓明.客观性的三重根[a].赵汀阳主编.第一哲学[c].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

[6] love, t., constructing a coherent cross-disciplinary body of theory about designing and designs:some philosophical issues [j]. design studies, 2002(3).

[7]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z].boston:american. heritageo, 2000.

[8] 朱红文.“设计哲学”的可能性和意义[j],哲学研究,2000(3).

[9] coyne, r and snodgrass, a b., ‘problem setting within prevalent metaphors of design’[a]. working report,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sydney, sydney(1992).

[10] kroes, p a., design methodology and the nature of technical artefacts [j]. design studies, 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