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8 14:52:2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气象学定义,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 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在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一直把顶岗实习看成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步骤,也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实施顶岗实习的实际意义表现在增强师资力量,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优化社会教育资源,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也给企业注入新的力量源泉。对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顶岗实习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法的研究,有助于顶岗实习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有助于顶岗实习教育和管理方面的落实,对培养技术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经过调查取证,现在我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顶岗实习中存在不少问题,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
①学院领导的组织、管理工作不完善。
②对实习期间的监管不到位。
③缺少对顶岗实习水平的评估。
④顶岗实习指导老师综合素质水平不高,缺乏对业绩以及工作量的估算能力。
⑤有些企业参与意识不高,不愿配合。现在很多高级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基本上都有这些情况,实习效果差,只是些表面功夫。根据以上情况,以下是本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几点体会:
2 加强学生动员、广泛宣传顶岗实习
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是学生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让学生能正确认识顶岗实习是学生稳定的关键要素。
2.1 学院组织全体即将参加顶岗实习学生开动员大会。让学生知道顶岗实习内涵,即顶岗实习是学生到实际的实习岗位上,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一边学习一边在生产一线的诸多岗位与一般职业人一样从事生产劳动,其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学校利用企业的专业人才、技术、设备、工作环境等,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提高学生劳动技能、专业技术、职业素质等,以到达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目的,是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教学模式。会上做到“四个明确”,即明确顶岗实习的目的和意义、明确顶岗实习单位与岗位、明确顶岗实习的任务与责任、明确顶岗实习考核与评价。
2.2 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
2.2.1 以系为单位,组织学生观看学生到实习单位工作情况录像,了解学生即将参加工作的工作环境。
2.2.2 以班级为单位,由学生处牵头,组织一期关于顶岗实习相关的主题班会,加强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进一步认识。
2.2.3 以学校名义,向学生家长寄学生即将参加顶岗实习告知通知书,与学生家长签订学生安全协议,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顶岗实习工作,对学生有鼓励和帮助作用。
2.2.4 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学校广播播放顶岗实习相关信息,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顶岗实习目的和意义。
2.3 带队教师要起到积极的宣传作用。大多数人都没能意识到在校顶岗实习教学的意义,包括学生及其家长,尤其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更是扭曲了它的意义。所以,作为辅导老师要首先把顶岗实习的宣传工作做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顶岗实习教学的好处。使学生清楚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教学是在校期间必须完成的学业,它是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及综合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这就是顶岗实习的作用,即学生上了工作岗位后,角色发生了转变,成了企业里的“准员工”,接受企业派发的任务,进行实践操作,融入到企业社会,推动学生向员工身份角色的转变。这一阶段的学生所接受的实践锻炼,正体现出了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同样通过这些磨合,让学生深入了解到社会,并开始学会适应,为以后工作夯实基础,拓宽就业渠道。
3 全面了解企业情况、慎重选择顶岗实习岗位
学生如何能正确选择实习单位也是学生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对企业及岗位满意程度的高低也是影响学生稳定的关键,学院在考察企业时最好满足以下条件:
①实习岗位一致性。其实是指实习岗位要和所学专业知识指向就业岗位保持一致。
②实习岗位先进性。即企业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文化氛围好,以及合理的经营理念,最好是在该领域中占据领航位置。
③实习岗位效率性。即提高实习岗位利用率,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岗位,让他们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我们总结出,挑选实习岗位要综合一致性、先进性及效率性,实现自己的目标,做出成绩,达到你要的效果。
学生面对参加招聘的众多企业,如何选择岗位,主要根据学生自己的职业规划来选择职业岗位。
①对于家庭条件好、自己想创业、想从事与专业无关及从来没有到外参加实践的学生最好选择自联,主要目的是能顺利完成顶岗实习任务。
②对于想在所学专业上有发展,学生最好应选择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企业,主要目的强化专业水平,提高劳动技能,积累工作经验。
③针对家庭条件较差,急需要解决当期实际困难的学生,最好选择工资福利较好的企业,达到适应社会,提高职业素质的目的。
4 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减轻学生各方面压力
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很多东西都有了变化,比如周围的朋友,接触到形形的人,生活的环境以及自己的身份由学生到职工,一时不太适应,就产生了多种压力,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也是学生稳定的重要要素。在实习过程中,顶岗实习常见的心理障碍有:①角色转变。顶岗实习之后,学生拥有双重身份,即学生和职工,所以受到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双重压力。刚走上实习岗位,就要面对陌生的环境,复杂的工作和纷繁的社交圈,对这些学生来说的确是不小的挑战和考验。学生和职工的双重身份让他们茫然,心理压力也就增加了。②自我认知偏差。在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方面,形象思维占着主要地位,使自己的思想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想法片面,看不到本质就容易使思维理想化。这样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两种方面:一是自傲的心理,这样的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掌握了很多知识和技术,肯定要去实习企业做办公室人员,无视一线的存在,忽视了基层的重要性,狂傲自大。二是自卑心理,这样的学生总是认为自己只是一名实习的学生,对工作方面的事一窍不通,在别的职工面前抬不起头,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总是没有信心,不敢尝试,没有作为,只求不要出错万事大吉,自己的潜力得不到开发,能力无法施展。③职业倦怠。有部分学生在顶岗实习的初始阶段,对工作有新鲜感,所以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可是再过段时间,觉得每天都做一样的事情很无聊,乏味,开始厌倦工作,精神变得颓废,缺少工作热情,缺乏活力,感觉工作压力也大了,实在无法工作,不想再如此煎熬下去,所以就辞职退出。
针对学生以上心理问题,如何帮助学生减轻压力,方法建议如下:
①调整角色定位。学生参加顶岗学习时,要认清自己是学生和职工的双重角色,对这两种角色的任务负责。力求找对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做到面面俱到。
②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一些做法、想法进行剖析,自我认识、自我审视,对不足进行改进,完善人生,使自己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③保持有效的心理沟通。学生与企业管理者、老师与学生是相互责任的认知,具有主观性,具有动态性。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变化,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④学会自我激励。即增强对工作的热情,开发自己脑力,利用创新思维,积极把顶岗实习的任务出色完成。当然工作中遇到困难是难免的,不要被困难吓到,庸人自扰,学会自我激励,想法克服困难。顶岗实习中,当自己情绪不好时,要学会合理调整,积极向自己的亲人、朋友、同事、老师寻求帮助。
5 加强企业沟通、妥善处理学生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在工作过程中犯下一些错误,针对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对公司造成较大损失的,由学生自己承担后果;对于能通过批评教育改正的,通过与公司积极协商,重新给学生机会,如何能妥善处理好学生这些问题也是学生稳定的关键要素。
5.1 对于学生身体原因(近视眼、皮肤过敏),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通过与人事部门协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带学生到医院检查,医生出示证明,部门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重新调换岗位,让学生继续参加实习,提高学生积极性。
5.2 针对学生在工作中与领导产生纠纷的。积极向公司人事反映,由责任解决纠纷,员工科长牵头,到生产部门核实实际情况,了解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如由班线原因造成的,由公司主管部门对班线长提出批评,对不好的管理态度予以改正;如由学生原因引起的,由实习带队老师对学生提出批评,坚决服从公司的管理,要求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加注意,也通过与学生交谈,让学生放松心态,不要为这次事情影响工作积极性,多鼓励和帮助学生,让学生无忧无虑,顺利完成顶岗实习任务。
5.3 针对学生在上班期间违反公司规定(睡觉、串岗等)的,通过与公司人事部门联系,由生产部门根据学生产生严重后果的程度决定是否开除,对于公司重新给予学生机会的,老师也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批评,要求学生平时多注意,机会难得,让学生知道学校和老师随时在关心他们,让学生放心参加工作。
5.4 针对学生对工资问题存在疑惑的。积极联系公司财务部门,及时向他们反映学生对工资的具体情况,通过公司员工交流平台,对工资条上的每一项内容逐一解释,让学生明白工资的计算情况,消除顾虑,踏实工作。
顶岗实习是学生步入就业的第一步,如何让学生在实习期间能顺利完成顶岗实习任务,达到实习效果。以上这些是我一年来作为实习指导老师在稳定学生方面的建议,不足之处,请提出宝贵意见。只有学生、老师、企业三方面加强联系,及时处理实习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6 提高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
在实际的顶岗实习工作中,学生肯定会有很多不同的思想问题。带队老师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应较好地时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耐心分析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带队老师要让学生清楚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明白所有工作都必须从最基层的岗位做起,而且在岗位上都应以安静从容、认真负责的态度去面对。带队老师应注意把道德文明教育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为学生进入社会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计量学的发展是在力学的推动下才实现的,它主要要以力学为基础,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需要不断的罗冲的,当前我国的力学计量体系建设水平越来越高,同时力学计量仪器在这一过程中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同时在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也将更加先进的技术融入其中,一方面大大的提高了仪器检定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大大的减少了误差数值,这对我国的力学检定工作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力学计量概述
1.1 流量计量
根据流体区,可对流量计量进行划分,将其分为气流量计量、油流量计量、水流量计量三种类型流量测量介质不能互换,不过在计量方法上基本一致。现阶段流量计量发展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分别为动态流量校准与介质流量计量、极端量值标准研发。
1.2 压力计量
在工程施工技术测量中所谓压力也就是指强压在压力计量内,压力也同样指的是强压。压力计量的主要工作就是校准与鉴定压力模块、压力变送器、精密压力表、压力传感器等,同时还要负责检测与校准数字压力计。压力计量包含动态检定与静态检定两种类型,静态检定又分为祛码检定与对比检定;动态检定分为正弦压力法与激波管法。在静态检定中,活塞式压力计较多,它可分为液体式、气体式两种类型。动态压力对传感器的检定工作主要依靠正弦压力法与激波管法完成。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河将电子信息技术融入力学计量中,便于采集与处理被测数据减少人工操作提高计量的准确性。
1.3 振动计量
振动描述通过速度、位移、频率、加速等完成振动测试的结果是否准确主要在于计量结果是否精准。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很多国家得出了不同的振动校准结果这表明校准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经过不断研究后校准误差逐渐降低主要原因在于校准技术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1.4 质量计量
在工作中质量是力学计量的基本单位,利用ka符号表示。在质量计量过程内,需利用天平对祛码质量进行测量质量计量水平可依据天平与祛码研究情况作出判断。质量计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尤其环境对其的影响较大,空气对流会影响计量结果。另外磁化对计量结果的影响非常大,因此,现阶段应该着重研究如何降低其他因素对质量计量的干扰。
2 力学计量法
实际上,计量工作是非常复杂的,它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容易,在力学计量法应用的过程中要综合使用武力知识和力学知识等等,而且其在力学领域当中所发挥的作用非常的明显,这是因为力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计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的位置尤其重要。在应用的过程中,其能够有效的减少或者是避免一些误差的产生,因为它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关联,所以它可以很好的对多种力学计量法进行高度的统一。通常我们所说的力学的统一性通常就是指在力学计量法应用方面的一些问题,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防止误差产生,同时其可以很好的保证计量结果的可靠性,所以如果想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就一定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充分的考虑到力学计量方式的统一问题。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力学计量标准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其在实际工作中所采用的计量方式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我国的力学计量工作中通常使用的都是采用自主定制的标准,在需要的时候也会采用国际上公认的力学计量标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比较常用的还是我国自主定制的力学计量标准,通常只有在科研工作中才会使用国际的标准。这样一来,我国和国际间的距离也会大大的缩短。
3 计量检定中的相关问题
在计量仪器坚定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了提高检定的质量,我们必须要对其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更好的保证工作的有效性,以下笔者对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般情况下,力学计量鉴定仪器对实体的力学测量工作进行评价之后会对仪器整体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评定。力学计量仪器的检定工作通常都是由国家来规范和执行的,在实际的工作中通常是需要有主管部门的认定和盖章的,只有满足了上述的条件之后,才能按照其所制定的标准去执行。在我国的相关规定当中,对力学测量仪器检定有着非常明确的要求,所有的仪器都需要通过主管部门的严格检查,其他和该工作无关的人员不能参与到这项工作当中来。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强调的是对力学测量仪器进行检定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保证测量结果的真实可靠,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制定出一个非常严格的计量和规定制度,在实际的工作中,检定人员也一定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去执行,这样就可以十分有效的避免在检定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操作上的失误。从而也使我国的力学测量仪器的检定工作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另外,计量检定人员在进行实际的计量检定工作时,常常会应用到力学计量仪器,因此本文这部分就具体对力学衡器计量检定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们都知道,衡器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天平,其在现代力学计量研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衡器最早是由一位德国科学家发明的,并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经过不断的改造与完善,逐渐定性,在目前的力学计量检定工作中,主要采用了两种计量鉴定方法,在一种是部分检定法,另一种则是整体鉴定法,其中,整体检定法由于具备操作简单、计量结果可靠性较高的优点,因此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这种检定法还可以对检定结果进行再次检定,最终得出所需的调整数值。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问题是,为了避免产生误差,必须采用多次计量的方法,简单来说,当其需要测量2次时,要将测量次数增加值3-5次,这样才能减少随机误差的发生。在对整体进行检定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了基准计量、仪器计量等方面的内容。其中,部分检定称之为分项检定,其是指对计量仪器的检定,而遵守的原则就是需要对计量仪器进行反复的检定验证。通过将多次得到的计量结果进行对比,从而确保最终计量结果的精准性,还从一定程度上,有效弥补了整体检定中存在的缺陷因此.在实际的力学计量仪器检定过程中,需要交叉使用部分检定与整体检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实际的力学计量仪器检定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存在着较大的复杂性。其不仅与我国现行的力学计量标准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更是对力学计量的统一性问题有着重大意义。因此,我们只有对力学计量仪器检定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分析,才能确保其检定规程真正满足于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进一步提高力学计量仪器的精确度。
参考文献
[1]李燕华,悦进.JJG2071-2013《(-2.5~2.5)kPa压力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解读[J].江苏现代计量,2013(10).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刊登放射、超声、核医学、介入治疗、影像技术学、医学物理与工程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实验 研究最新成果,信息量大、发刊周期短,注重医、理、工的结合,是影像医学发展和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本刊论文是医学影像专业人员晋升中、高级职称和完成硕士、博士学业的重要依据,也是图书馆必备的学术刊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为月刊,160页,大16开本,彩色印刷。单价20元,全年定价240元。订户可随时向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509;亦可向编辑部直接订阅,免邮寄费(欢迎通过银行转账,附言栏请注明订阅杂志名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23-0033-03
一、说教材
1. 教材内容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选自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第6轮规划教材之一《分析化学》的第十九章第三节。教材内容丰富,具有权威性。本次课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包括相对重量校正因子的测定,归一化法,外标法和内标法。
2.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次课承接上节课“气相色谱仪的一般流程和定性分析方法”,以概论部分“色谱流出曲线基本术语和概念”为知识基础,对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一一进行了详细介绍,从而为具体的实验设计和定量计算做好准备。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对样品组分的定量分析是主要工作,“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和工作中的定量分析和计算。
3.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①知识目标:掌握归一化法、内标法和外标法的定量分析方法;理解各种定量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归纳总结、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定量计算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能力。③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积极主动、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能够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课堂教学。[1,2]①教学重点:定量分析方法以及适用范围;确定依据:定量分析是对气相色谱数据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要得到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必须使用可靠的定量分析方法;学生实验"气相色谱对霍相正气水中乙醇含量的分析测定"要根据内标定量分析方法对实验进行设计,对数据结果进行处理和计算;“高效液相色谱”这一章中,定量分析方法教学内容和本节基本相同,学生实验“芩连片中黄芩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也要用到外标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②教学难点:重量校正因子的理解、各种定量分析方法的特点及灵活运用。确定依据为:重量校正因子的含义较为抽象。每一种定量分析方法由于原理不同而有着各自的特点,因此难点在于使学生充分理解校正因子以及各种定量分析方法原理,在此基础上,根据分析工作的实际要求灵活选择合适的定量分析方法。
二、学情分析
本课程是药学专业大二下学期的基础必修课。学生在大二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分析化学的基本知识和一些分析方法,结合具体的实验训练,对分析化学这门课程的特点和要求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通过本学期仪器分析“色谱概论”章节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色谱分析方法的基本知识。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认识到仪器分析课程的重要性,因此对新的知识领域充满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药学专业的学生在大二期间基本上还是以基础课的学习为主,课程任务比较繁重,而仪器分析课程内容较为琐碎,讲述性内容较多,学生普遍缺乏总结概括的能力,对所学的前后内容不能做到较好地融会贯通,课堂所学知识不能较好地运用到实验设计和操作当中。因此,在教学中,需注重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归纳总结,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践。
三、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
本节内容采用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讨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3,4]以启发式教学作为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因材、因人施教,科学组织教学内容,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维活动,使教学方法富有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活力,使学生在丰富多彩和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得到知识的熏陶。
上节课结束后,要求学生对本节课程内容做好预习,并利用网络资源,以“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药”为关键词查阅文献资料,初步了解文献中所用到的定量分析方法,并作为教师举例和学生讨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充分联想旧知识,由旧达新,以新固旧,做好知识的衔接和过渡。指导学生对几种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归纳,总结出每一种定量分析方法的特点以及适用的对象和范围。以“气相色谱对霍相正气水中乙醇含量的分析”为具体的实验内容,进行简单的课堂练习,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当堂消化所学的内容,再结合学生课前查阅的科学文献,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要求课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施讨论,进行具体的实验设计,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培养综合素质,并做好实验课的预习工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程序
1. 课题引入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雪抑乐;冰片
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a Capillary G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Bornol in Xueyile.MethodsChromatographic conditions were SPBTM-1 Capillary Column (30 m×0.25 mm×0.25μm),Detector:FID,Column temperature:100℃,injector temperature:235℃,detector temperature:245℃,Carrier gas:N2,Flow rate:1.2 ml·min-1,Split ratio 1∶10,and Internal standard:naphthalene.ResultsThe isolation and the linearity were fine with the recovery rate of bornol 96.44%(RSD= 0.90%,n = 6),isobornol 96.78%(RSD=1.15%,n=6).ConclusionThe method is accurate,rapid and simple.It can be appli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bornol.
Key words:Capillary GC; Xueyile ; Bornol
雪抑乐是泸州医学院正在研制的天然药物复方制剂,用于治疗中、轻度抑郁症。冰片是其中重要的辅助成分,主要作用是促进药物的吸收,其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药效发挥程度[1,2]。因此本文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冰片中龙脑和异龙脑的含量[3,4],作为雪抑乐质量控制的指标之一。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SP-3420型气相色谱仪(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公司);ZB-2010色谱工作站(四川知本分析测试技术公司);WYB-Ⅱ型静音无油空气泵、SPGN-2A型高纯氮发生器、SPGH-300型高纯氢发生器(北京中亚气体仪器研究所)。
1.2 试药雪抑乐(批号20070516,20070520,20070524,自制);雪抑乐缺冰片阴性对照品(自制);龙脑(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881-200605);异龙脑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512-200201);萘(分析纯,天津市登峰化学试剂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和结果
2.1 色谱条件SPBTM-1 Capillary Column (30 m×0.25 mm,0.25 μm),柱温100℃(测定,240℃冲柱);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温度245℃;进样器温度235℃;辅助温度245℃;量程11 mV;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量1.2 ml·min-1(0.1MPa);补充气为氮气,流量40 ml·min-1;燃烧气为氢气,流量40 ml·min-1;助燃气为空气,流量500 ml·min-1;分流比1:10;内标:萘。
2.2 溶液的配制
2.2.1 内标溶液精密称取萘0.046 3 g,用氯仿溶解并定容至250 ml作为内标溶液。
2.2.2 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龙脑对照品0.010 0 g,异龙脑0.010 0 g,用氯仿溶解并定容至5 ml,即得。
2.2.3 样品溶液精密吸取雪抑乐0.3 ml于10 ml容量瓶中,加氯仿适量,振摇提取10 min,精密加入内标溶液0.8 ml,用氯仿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取续滤液,即得。
2.2.4 阴性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雪抑乐缺冰片阴性对照品0.3 ml于10 ml容量瓶中,加氯仿适量,振摇提取10 min,用氯仿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取续滤液,即得。
2.3 系统适用性实验
取20070516批样品溶液1 μl进样,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异龙脑峰(R= 2.6)、龙脑峰(R=2.7)以及内标峰(R=1.6)分离良好,见图1中“1”。
2.4 阴性干扰实验精密吸取1 μl阴性对照品溶液进样未发现龙脑与异龙脑峰,表明雪抑乐中其他成分对冰片的测定无干扰,见图1中“3”。
2.5 线性关系考察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冰片对照品溶液0.1,0.2,0.3,0.4,0.5 ml于5 ml容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0.4 ml,用氯仿稀释至刻度。每个浓度分别取1 μl进样3次,分别以龙脑和异龙脑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比平均值(A)对浓度比(C)进行回归处理,得龙脑回归方程为A=-0.00 1 0+0.806 3C(r = 0.999 1),表明龙脑在0.040 0~0.200 0 m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异龙脑回归方程为A=-0.003 7+0.882 9C(r = 0.999 9),表明异龙脑在0.040 0~0.200 0 m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6 精密度实验精密吸取“2.2.2“项下对照品溶液0.3 ml于5 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0.4 ml,用氯仿稀释至刻度,取1 μl连续进5针,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龙脑和异龙脑与内标物的峰面积比值,龙脑RSD为1.05%(n = 5),异龙脑R为0.54%(n= 5)。
2.7 重复性实验精密吸取20070516批样品0.3 ml各5份,按“2.2.3”方法配制样品溶液,各吸取1 μl进样,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龙脑和异龙脑与内标物的峰面积比值,龙脑RSD为1.29%(n = 5),异龙脑RSD为1.06%(n = 5)。
2.8 稳定性实验精密吸取20070516批样品溶液1 μl进样,每间隔1h测定1次,共8次,结果龙脑、异龙脑与内标物的峰面积比值无显著变化,龙脑RSD为1.18%(n = 8),异龙脑RSD为1.50%(n = 8),表明本法在8 h内稳定。
2.9 加样回收率实验取20070516批样品溶液0.3 ml(龙脑含量为5.406 mg·ml-1,异龙脑含量为3.354 mg·ml-1)于10 ml容量瓶中,分别精密加入对照品溶液0.05,0.1,0.15 ,0.2,0.25,0.3 ml,加氯仿适量,振摇提取10 min,精密加入内标溶液0.8 ml,用氯仿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取续滤液1 μl进样连续测定地3次,取平均值计算回收率(见表1)。龙脑平均回收率为96.44%(n = 6),异龙脑平均回收率为96.78%(n= 6)。表1 回收率实验结果(略)
2.10 样品含量测定取20070516,20070520,20070524 3批样品,按“2.2.3”法配制样品溶液,取1μl,连续进样2次,取平均值计算含量。结果见表2。表2 样品含量测定结(略)
3 讨论
本实验旨在对雪抑乐中主要辅助成分冰片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以控制其质量,保证药效的充分、快速发挥。含量测定方法学的考察结果显示,本法操作简便、专属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可作为雪抑乐临床前研究质量标准中的检查项。
作者曾采用10%PEG-20M填充柱[5]进行测定,结果柱效偏低,达不到分离要求,且检测时间较长(37 min),因此改用毛细管柱。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12-0051-03
收稿日期:2014-10-30
作者简介:暴文慧(1986-),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馆员。1存在问题
1.1期刊征订工作的重要性
期刊是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献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的重要内容。它承载着最新的信息资源,带给我们最前沿的学术知识,能够及时地反映出人类对于世界的最新认识。因此,期刊管理在图书馆工作中非常重要,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在经费拮据的情况下,图书馆应该舍书保刊。据统计,国内外图书馆用于期刊管理的经费占到总经费的60%~80%。
期刊征订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点之一。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日益深入,书籍等资料载录的知识也在发展,文献资源会不断地推陈出新,这一现象在期刊出版上体现的尤为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期刊会出现内容改变、质量下降等现象。对这种变化,若是处理不当会引起馆藏期刊资源质量下降、分类出现偏差、介绍有误等问题。为保证图书馆期刊资源的质量,在一年一度的期刊征订工作中必须对期刊种类进行更新调整,做到去芜存菁。
1.2高校图书馆期刊征订的工作要求
期刊对于学术研究的意义非常重大。据研究者统计,世界上有75%的科技文献是通过学术期刊发表的,而科研工作者所需的文献资料70%~80%来源于期刊。由于高校以从事教学科研的院校师生为服务对象,期刊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因此,高校图书馆的期刊管理工作也需要特别的重视。
出于服务教学科研的目的,高校图书馆对期刊的选择应该更具有针对性。高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等发生变动,对期刊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学术研究,期刊征订应该契合所在高校的学术研究,并根据学术方向的变动进行调整。具体而言,期刊征订工作中需时时考虑本院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等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引进新进的优秀期刊,剔除陈旧过时的无用资料,让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作用。
1.3高校图书馆期刊征订工作现状
尽管高校图书馆的期刊征订工作非常重要,但其完成质量并不理想。有研究者认为,不少高校图书馆中服务教学科研的期刊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没有达到要求。事实上,征订工作实施中确实也存在一系列的实际问题。
1.3.1经费分配中的问题。期刊征订过程中,有限经费的合理分配很重要,是期刊资源结构合理的保证。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要求资金在分配上要考虑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做到“在考虑学校的整体专业设置情况,涵盖所有专业的基础上,做到突出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的期刊建设,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的期刊保障率”。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期刊征订工作需要考虑本院校各个学科的重要性、各个专业的学生人数多少等问题,这些问题图书馆工作人员不易全面把握。另外,期刊资料还存在某些学科需求量大,某些学科需求量小的问题。确定这些不仅需要大量的调查研究,还需要身在其中才能体会,仅凭借图书馆工作人员难以圆满解决。
1.3.2文献选择时的问题。期刊的选择是期刊征订工作的核心,是保证期刊资源质量的关键。由于高校图书馆服务于教学科研,在文献选择上就应该符合师生的实际需求。正确的选择、增删期刊不仅需要大量的调查分析工作,还要求工作者必须精通相关知识。受限于高校图书馆目前的一些客观情况,全面有效的调查结果并不易获得。同时,术业有专攻,图书馆工作人员不可能完全深度把握要征订的所有期刊。
1.3.3读者意见反馈的问题。读者意见对图书馆而言非常重要,是图书馆增订新期刊、削减旧期刊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高校图书馆通过问卷调查、读者信箱等一系列活动向读者征求有关意见,但成效并不理想。研究者对图书馆常见的荐购工作进行调查,发现很多同学没有使用过,甚至没有听过图书馆有这项服务。根据数据显示,荐购服务使用率最低的是吉林大学,其参与荐购者只占读者总人数的0.5%,每年向图书馆荐购的图书不足100本。而针对期刊的荐购情况则更加不乐观,辽宁医学院图书馆期刊部门2013年所收获的有价值的荐购信息不足10条,可谓效果很差。
1.3.4期刊分类的判断问题。准确的划分期刊类别是期刊征订中的必要工作。为了切实起到服务教学科研的作用,高校图书馆的期刊分类要针对院校具体专业而进行。举例而言,《服装设计师》(邮发代号:82-463)与《家具与室内装饰》(邮发代号:42-138)在通常的分类方式下属于轻工业,分类号为TS,但作为具有特定专业的艺术院校的图书馆,辽宁医学院图书馆划分时并非简单的将其归类于轻工业。本着方便具体专业师生查阅的目的,其将这两种期刊分类为艺术类目下的工艺设计大类J5,并进一步细分为服装设计与室内设计。
但实际的征订工作中期刊种类繁多,总数庞大,图书馆负责人员往往不能精通订购工作中所涉及的所有专业,难以正确处理所有的期刊分类,这种情况会造成期刊分类出现一定的偏差。
暴文慧:高校图书馆依托学术委员会开展期刊征订设想暴文慧:高校图书馆依托学术委员会开展期刊征订设想2问题分析
2.1学术权威缺席
虽然学术界尚有争论,但多数学者认为图书馆工作具有学术性质。高校图书馆服务于教学科研,其学术性无疑更强一些。但术业有专攻,要有限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完全把握所有的学科的方向,谈何容易。况且不少早年参加工作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可能学术修养并不太高,难免在征订工作中出现沿袭旧制、凭感觉工作的情况,无法保证图书馆期刊征订高质量地更新剔旧。
与此同时,在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中,来自高校其他部门的支持并不充分。高校最高学术机构学术委员会并不直接参与图书馆事务,各个学院与图书馆的联系沟通相对而言也比较松散,来自院校的帮助不足以解决问题。
2.2客观限制制度的发挥
虽然来自院校的学术支持不足会导致期刊征订工作的质量不能保证,但图书馆界也有一些制度可以缓解。如学科馆员制度、图书馆学术委员会制度等,它们能尽量弥补学术指导的缺席,从而提高期刊征订工作的质量。然而受制于客观条件,这些制度或难以开展,或开展后效果不佳。
学科馆员,或称 学术联系人(Academicliaison librarian)、学科专家(Subject Specialist)、学科咨询馆员(Subject Reference librarians)。通过他们与特定专业的师生沟通与调研,高校图书馆能够真正实现高质量服务教研。但是以现在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客观情况来看,设置足够人数的具有充沛工作时间的合格学术馆员并不现实。尤其是一些中小型高校图书馆,人员相对精简,更难实现。由于这些原因,不少条件不具备的高校图书馆并不设置学科馆员,更勿论借其提高期刊征订工作的质量了。
图书馆学术委员会是协助馆长对全馆实行学术领导的评议、咨询和参谋机构,由具有丰富图书馆知识和很高其他学术水平的专家们组成,对图书馆重大业务问题进行讨论是其重要工作之一。借助其商讨意见,可以有效地避免学术权威缺席的问题,提高期刊征订工作的质量。但图书馆学术委员会设立的条件较高,需要一定数量的人员基础。根据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自国应的观点,委员人数应该视图书馆的规模、业务结构的数量和人员质量而定,400人以上的大约20人,100人左右的大约6~7人,还可以再设顾问若干人。对于很多规模较小的高校图书馆而言,其并不具有成立条件,同样也无法借助其提高期刊征订工作水平。
2.3与服务对象沟通不畅
尽管高校图书馆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来鼓励师生推荐好书、好刊以获得信息。但必须承认的是,图书馆的影响力在校园内比起其他机构依旧显得单薄。图书馆对师生的影响比起学院、行政部门较弱,同时,图书馆与院系之间的交流联系也并不充足。因此,高校图书馆与服务对象的沟通是很不够的,这导致荐购、咨询等活动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3解决设想
3.1争取资金
资金争取是期刊征订工作的开始。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在确定的经费安排下,根据图书馆定位选择最有价值的期刊。在征订期刊工作开始的第一步,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获得专用资金。
3.2整理往年征订目录
往年的征订目录对保证期刊征订的连续性意义重大,图书馆工作者应该妥善保管每一年的征订目录。除此之外,期刊出版中往往会出现内容改版、价格变化现象,也会有ISSN、邮发代号等重要信息变动的期刊,甚至还会出现休刊、停刊、合刊问题,这对当年的期刊征订都会有影响。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于日常工作中勤于观察,并及时与出版商联系,将这些变动准确的记录下来。
3.3记录已有期刊的使用情况。
一种文献资料的订购价值,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使用率。而一份期刊是否受到读者们的欢迎,是期刊征订工作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借出率、浏览量以及观察咨询来了解期刊的使用情况。
3.4联系供应商获得供货单
期刊供应商提供的期刊目录是期刊征订重要来源,图书馆所征订的期刊基本上来自于中标的供应商所提供的数据。不同供货商所能提供的期刊种类、价格、到货率、到书时间以及加工服务质量不同,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本着节约经费、考查服务的态度选择最优秀的供货商,及时向他们索取所提供的书单。
3.5通过学术委员会安排荐购
读者荐购是图书馆贴近读者的一种手段,但如号召组织的影响力不足,荐购工作则会流于形式。学术委员会相比图书馆,无疑更有影响力、号召力,荐购通知可以由其,层层传达,让更多的师生得知、重视。获得的荐购内容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整理,剔除那些重复推荐,错误推荐等无意义的信息。
3.6由学术委员会组织讨论
图书馆工作人员将资金调拨情况、往年征订目录、已有期刊使用情况、供应商的期刊单目以及读者荐购信息递交学术委员会,并申请其召开临时会议,由各个学科的学术专家对期刊征订工作进行讨论,以确定不同学科的经费分配、必须保证订购的期刊种类、非必须保证订购的期刊的选择方向以及分类原则。
3.7图书馆进行后续整理工作
获得学术委员会的指导后,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根据讨论结果,进一步确定期刊征订的种类。当确认无误后,即可联系供应商送刊,并完成整理排架等后续工作。
笔者认为,这种流程的工作方法可以最大程度上缓解目前期刊征订所存在的四种问题,是目前比较可行的有效方法,非常适合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当然,这毕竟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高校图书馆期刊征订工作的所有问题,只是高校图书馆发展完善过程中的权宜之计。根本的解决方法只能是高校图书馆不断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扩大自身影响力,促进与院校的联合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毅.期刊订购原则的重新评估[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3):24-25.
[2]吴漂生.关于印刷型期刊与电子期刊订购的理性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03(1):89-91.
[3]岳晓光.高校图书馆期刊文献资源建设的有效路径选择[J].价值工程,2012(7):284-285.
[4]王咏岚.探讨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订购工作的基本原则[J].群文天地,2011(6):7.
[5]罗毅.高校图书馆荐购系统现状与问题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12):46-49,26.
[6]潘德利等.图书馆的学术地位辨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4(5):103-105.
[7]何芳.实施学科馆员制度更好的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J].现代情报,2007(9):128-129.
[8]自国应.关于图书馆学术委员会若干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图书馆,1988(6):37-40.
[9]孙绵涛.《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7):3-10.
[10]关继舜,查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实施策略探讨[J].图书馆论坛,2010(2):158-159,165.
[11]谷彦.论现代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2):96-98.
[12]方锦平.浅谈高校图书馆期刊订购的前期准备[J].图书馆学研究,2002(6):40-42.
音乐的创作、表演及欣赏是一完整的过程,三者之间缺一不可,从我国早期社会到当今社会,都不缺乏将音乐创造、表演以及欣赏融合为一的音乐人才。在音乐发展的路程中,人类音乐活动衍生出来的形式主要包括固定型、编排型、即兴型。其中,即兴型的音乐活动与音乐创作者、表演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在当前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中,通常将固定型的教学模式作为主要的方式,而忽视了即兴型、编排型两种[1]。这就意味着当前音乐教学教学工作中,学生无法从实践方面对音乐创造与表演进行体会,缺乏真实的实践经验。很显然在现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学生难以实现知与行的统一。民族器乐理论教学亦是如此,通过行为定向开展教学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乐器理论知识,并帮助其获得更多有关于音乐学习的体验。
一、以行为定向的音乐教学相关内容
20世纪70年代中叶,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里勃克、赖涅克、劳赫完成了《以行为定向的音乐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一书的写作,并在书中明确将“行为定向”理论提了出来。该学说主要依据的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而变化得出,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划分行为为两大类别:其中一类叫做操作,该行为属于机体本能反应的一种,和外界事物等因素的刺激没有关系;另一类是应答,该行为主要是由于外界因素的刺激导致。而对应这两种行为的反射条件也分为两大类别:操作对应的反射现象为操作性反射,应答对应的反射现象为应答性反射。应答性条件反射和外界的刺激有直接的联系,操作性反射则与强化的外界刺激无明显关系。在学习环境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操作,这一行为对于学习同样有重要作用。所以,以行为定向的音乐教学重点就是通过自主的作为或行为体验到的知识,这也是对学习内容进行理解与掌握的重要基础,这和常规的音乐欣赏和理解是有所不同的[2]。首先,行为定向是作为非认知进程和有关行为进行对待,仅仅单纯依靠知识理解是无法对音乐进行掌握的,还应当通过人自身的实际行动与体会才能对音乐进行真正的掌握。音乐的学习与欣赏是有所不同的,但是欣赏音乐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能够理解音乐,这也要求学生和音乐行为整体进行结合。人体能够依据外界刺激的不同作出不同的反应,同时能够依据内在的意志体现出相应的行为。因此,学习并非是一种机械化的自动反应,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过程,需要学习者本人用自我的学习特征,将纯粹的音乐认知进行取代,通过场景化、动作化、口语化的方式对所学习到的音乐内容进行理解[3]。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也很少将音乐作品作为教学的主要对象,更多的需要学习者以自己的情感对作品进行赏析,最终达到领会作品意境的目的,这些事音乐教学工作开展的最终意义所在。
以行为定向的民族器乐教学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到整个民族器乐学习过程中取,并参与到教学计划的安排与讨论中;音乐老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引导学生利用自我的学习效能获得学习的最终成果,并注重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的结合,使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和自我创作达到一种良性的平衡状态。这种教学的特征和研究性的教学有着共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这两种不同的模式都能将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4]。以行为定向的民族器乐教学提倡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因而行为定向和研究性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共通性。
二、基于行为定向的民族器乐教学方法概述
一方面,基于行为定向的民族器乐教学中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能够积极参与到对器乐教学进程的实施及评价工作中。民族器乐理论教学的重要基础是建立在学生对音乐音响、文字理解以及自我的心理、生理作用之上的,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自我体验,从而将这些原本抽象的主观感受变为更加清晰、具体的行为动态,并通过行为动态的实施获得对民族器乐知识的真正理解,这一点是行为定向下开展民族器乐教学的重要成果。
另一方面,由于音乐艺术具有非明确语义、非具象等特征,在当前民族器乐理论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不仅要积极引导学生从音乐的本身出发,还应当与特定的音乐文化环境相结合,从而对理论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与感悟,培养出在音乐学习中不断创造音乐与发现音乐的能力。不仅如此,音乐老师还应当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通过自我的行为将学习的结果导出,进而结合不同环境进行学习,形成一张科学学习的网络。[5]
三、以行为定向的民族器乐理论教学模式及实践
(一)提示教学联合集体行为教学
可以将这一教学阶段划分为两个模块:第一,教师通过对课本知识的宣读与讲述,从而将一些简答的理论知识宣传出去;第二,教师制定出一套相关于理论知识教学内容的完善计划,主要包括语言描绘、现场演奏以及实地考察等具体的行为,从而让学生实际参与到这些行为计划之中,在各类特定的行为中感知并体会体现出的理论知识。例如,音乐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民族器乐理论知识时,可以将一些课时进行适当调整,事先选择一种特定的民族器乐作为考察的主要对象,将相关的基本理论概述完毕之后,从而组织学生对所呈现出来的理论知识进行理解。[6]同时,教师带领学生前往实地进行考察,作出现场报告并与学生一起分享。通过这种实地考察等活动的组织,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到民族器乐知识的存在及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从而对于整个音乐课程的学习与把握都十分重要。再例如,教师在向学生就讲述有关于民族器乐中原板变奏旋律手法时,可以选择《五梆子》作为教学材料,该曲的构成主要有主题和其三次原板变奏,在变奏时都实用了具有特色的旋律加花和演奏技巧。在行为教学时,音乐教师可以依据不同演奏技巧的发声特点进行动作编排,从而让学生在模仿。
(二)分组行为教学
开展分组行为教学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模块,即课内分组和课外分组。其中,课外分组行为主要是通过举办户外音乐节、田野采风等形式进行分组教学,由于受到地域考察、交通条件以及课时数量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于客观环境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而组分的形式相对较弱,可以结合民族音乐采风活动或集体户外教学的方式开展。课内分组行为教学,主要是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性,从而使得学生在民族器乐理论知识的理解与体验方面的深刻性提升,教师能依据教学的时间段和总数进行科学分配,从而划分学生为若干个小组。每一个小组都能在共同的研究与讨论下进行音乐学习。各个小组可以相互交换组内的乐器,然后进行交换合奏与表演,反复进行学习,从而获得学习效果的强化。
四、结语
以行为定向的民族器乐理论知识教学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与户外活动的结合,通过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实际行动的交融提升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要想取得良好的民族器乐理论知识教学效率,还应当开展分组行为教学和集体行为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模式,从而形成一种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合理指导的良性教学状态,为学生创造出一个音乐学习、音乐创作、音乐表演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卢盈盈.浅谈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中传承性与时代性的融入[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239-240.
[2]薛军.论回归生活世界的民族器乐教学改革[J].音乐探索,2010,02:34-36.
[3]王政.高校民族器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1:75-7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184-02
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数学与应用数学学院开设的《动力气象学》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学方法和考核等方面对非大气科学专业《动力气象学》课程建设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学院开设《动力气象学》课程主要是针对应用数学专业。此课程的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流体力学、大气物理学、天气学原理等,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与先修课程的衔接,在大气动力学的整体框架内讲述大尺度大气动力过程。掌握基本的动力气象学理论对于理解和掌握后续的专业课程(例如《中小尺度大气动力学》和《热带大气动力学》)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用数学专业《动力气象学》一般在大三下学期开设。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深入地理解大气动力学的基本理论,了解近代动力气象学的主要进展,掌握大气运动过程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和基本原理,从而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与科学研究能力,为将来从事气象相关工作及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1)系统掌握大尺度大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大气动力学主流理论和学说,并理解各理论、学说之间的有机联系,了解大气动力学进展和发展趋势;(3)强化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从实际过程中提出问题,利用大气动力学基本原理分析实际大气过程的能力,培养通过对实际大气过程的分析,提出所研究气象问题的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求解方法,然后分析、认识实际大气过程规律和机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教材
非大气科学专业《动力气象学》课程没有必要涉及动力气象学的所有内容。结合应用数学专业的特点和需求,选择的教学内容以经典动力气象学的核心内容为主。考虑到应用数学专业大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侧重基本概念、理论和公式推导。表1列出了具体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第1章绪论对课程进行概述,简要介绍动力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简史。第2章是针对非大气科学专业学生缺乏相应基础而安排的流体力学、大气物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第3~11章是动力气象学的主要内容,也是课程学习的重点,包括描写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分析各项力,用尺度分析简化方程组,坐标系的变换,自由大气中的平衡流场,环流定理和涡度方程,大气能量学,大气行星边界层,大气中的基本波动及稳定性理论。从物理定律出发,从理论上揭示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机理。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递进,以便学生理解吸收。
目前国内动力气象学的教材主要是参考英文版《Introduction to Dynamic Meteorology》[1]编写而成,在各个大学使用的主要教材是《动力气象学》[2]-[4],因此本课程将以2004年出版的《动力气象学》[2]为主要参考书,并结合其余几本教材特别是英文原版教材进行补充。
三、教学方法和考核
1.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PPT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近些年来,多媒体教学已经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动力气象学涉及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空间结构(例如球坐标系与局地直角坐标系),关于公式和方程的推导也很多,因此本课程除了运用多媒体教学之外,板书也是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特别是涉及到公式及方程的推导时,通过板书一步一步地详细分析,更容易引导学生的思路,抓住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加强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另一方面,通过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和动画对动力气象学的一些抽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形象地讲解,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这些概念和理论,并且更能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例如,第三章在讲解局地直角坐标系和球坐标系中方程组的形式时,需要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三维空间结构,理解各种坐标系的定义以及相互转换,此时使用图片和动画,甚至是在课堂上拿一个篮球作为实例,就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现这些坐标系的定义和关系,如此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这些内容并且不容易忘记。(2)由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侧重基本概念、理论和公式推导,公式较多并且理论性强,学生可能会觉得越学越枯燥,容易产生学习懈怠,学习兴趣较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尽量多地理论联系实际去讲解,增加与这门课有关的一些应用。例如在介绍非线性动力学时,可以讲解“蝴蝶效应”这一热门话题。再如在讲授地转平衡时,可以将其与实际业务中使用的天气图结合起来。对于这门理论课程,不但要重视课堂教学,还要加强业余时间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促进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2.考核。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20%、20%和60%。平时成绩是由课堂出勤率、作业完成率以及课堂回答提问的方式组成,这样对于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比较有效,也便于教师及时对授课方式和授课速度进行调整。期中和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但是不要求学生机械地背诵公式,在试卷中会给出可能用到的重要公式,使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注重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分析。
四、结语
《动力气象学》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很强。开设本课程的大多是大气科学专业,非大气科学专业开设《动力气象学》,不能简单地照搬大气科学专业的课程大纲。我院已在非大气科学专业(包括大气物理、大气探测、海洋科学等)开设该课程,已经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的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转而对大气科学专业产生兴趣并考取本专业的研究生。因此本文在之前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探讨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学方法和考核等课程建设和相关教学经验,为我院对应用数学专业开设《动力气象学》课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Holton J.R. An introduction to dynamic meteorology. Fourth edition. Academic Press,2004.
中图分类号 P45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165-02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quall,using automatic weather observations stations,this paper analyze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change characteristics when squall passed station,found the corresponding basis in the automatic station datas,numerical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sudden strong wind in Ding'an County in 2009.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ccurately grasped the definition of squall and the value change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producing squall phenomenon,was the basis of correct judgment of the squall.
Key words squall ; weather phenomenon; records basis
“飑”是指带状的雷暴群所构成的风向、风速突变的一种中至小尺度的强对流天气,通常伴随或先于冷锋出现,其出现时瞬间风速突增,风向突变,气象要素亦随之有剧烈变化,常伴随雷雨出现[1-6]。其破坏性很大,春、夏季容易出现。在地面观测中此类天气出现时很容易发生“漏记”的现象。自动站正式运行使用后,其观测到的数据可以更有利于判定“飑”出现与否。 “飑线过境”是指在暖气团内部出现的风切变的强对流现象[1-8],而不是锋面两侧冷暖空气之间出现的风切变,充分领会和理解定义防止“飑”漏记[9-13],对防灾减灾、农业生产等有重要的意义。
1 “飑”的定义
“飑”意为强阵风。“飑线” 是气压和风的极度不连续线,又称不稳定线或气压涌升线,是一种狭窄的强对流天气带[1,4](由多个雷暴单体或雷暴群所组成),是一种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不可抗拒等特点,沿着“飑线”可以出现强对流天气(冰雹、雷暴、大风、龙卷风、 暴雨等)。 “飑线”出现具有突然性。“飑线”过境时,风向突变,气压涌升、气温急降,“飑线”后的风速强时可在40 m/s以上。春季里,由于大气处于高温高湿状态,一旦有高空波动东移和冷空气过境[4-7],就导致产生“飑线”。
2 “飑”的特征
判断是否出现“飑”最重要的依据是“飑”出现时风的变化特点。气压、温度、湿度等其他相关气象要素也会发生剧烈变化[5-9],这些要素变化明显。
2.1 湿度的变化特点
当“飑”出现时湿度的变化曲线也是很明显的,同样的可以从自动站的分钟数据中找到相应的变化量。“飑”出现前湿度变化比较缓慢,而当“飑”过境后,湿度会下降,然后逐渐回升,形成“湿度谷”的特点,这一点有异于一般的强对流的雷雨天气的湿度陡升的情况(图1)。
2.2 风的变化特点
“飑线”中风的总体变化特点是风速突增、风向突变。在自动站数据中可以比较对“飑”出现时瞬时的风向风速和前后的正点十分钟平均风进行判断[1-10]。“飑”出现时瞬时风速较大,一般大于9~11 m/s,出现前和出现后的瞬时风速均较小,一般小于5.0 m/s。有2种风向变化,一种情况是出现前为某方位的风向,出现后为另一个方位风向,风向变化可达119~222°(图2),一种情况是出现前和出现后的风向大致相同[6-8,12],只是出现“飑”时前后瞬间风向发生变化,而正点前后风向无明显变化。
2.3 温度的变化特点
在传统的自记迹线上,在“飑”出现时,温度是呈现突然下降的曲线,在自动站中也能找到相应的气温的分钟数据变化来体现这一特征。如图1中表明,飑线过境时,温度呈直线下降状态,其前后温度在30 min内变化幅度可达5~6 ℃,且没有回升,这和“湿度谷”的变化特点是不同的。这是每次“飑”出现时温度的特征。
2.4 气压的变化特点
从 “飑线过境”的描述中可知,出现这种强对流天气现象时,气压自记的迹线呈现一个高压鼻,即在短时间内气压上升又下降,有时呈现波浪式的气压曲线[1-8]。因此,判断“飑”的一个重要的要素特征之一就是“高压鼻”或波浪式的气压曲线,自动站正式运行数据量化后这个特征更容易体现出来(图3)。
2.5 雷雨的变化特点
飑线过境时常有雷雨天气现象出现,因此,“常伴雷雨出现”也是判别“飑”出现的依据之一。在上面所述的3个例子中,在“飑”出现时段内均有雷暴和降水发生,资料记录表明6月22日19:00―20:00、6月23日16:00―17:00、7月5日12:00―14:00期间均有雷暴发生,且降水量分别是28.9、32.1、1.7 mm。这也是气象学中所指的“雷雨大风”现象。
从天气现象编报的角度来讲,“飑”可以补记的主要原因是 “雷雨伴随出现”的这个特点。因为雷暴和降水的天气电码 “95”或降水的 “80”总是大于“飑”的 “18”[4-9],“18”的电码在雷雨天气中一般不会使用到,故补记了飑后不会影响当时的天气现象的编码。
3 “飑”的风切变和锋面风切变的区别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飑”和锋面附近发生的风切变是不同的,可以从两方面区别:一是 “飑”出现时风的切变是风向转变后,风速突增,随后迅速减小,而锋面影响时风的切变是风向转变风速加大后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立刻减小;二是飑线过境时的降水多为阵性,而锋面产生的降水一般为连续性。
4 结语
在日常工作中,“飑”由于是只记开始时间没有结束时间的,且基本上都是“补记”的情况为多,所以很容易发生“漏记”的现象。只有充分地了解“飑”,才能做到良好记录。一是在日记录审核或月报表制作和审核过程中注意“飑”现象的各种特征[5-9,10],从自动站的分钟数据和正点数据中寻找相关要素相应的变化情况来判定,以防止“飑”的漏记。二是在当班过程中密切注意天气变化[4-7],在雷雨天气里出现瞬时起风的现象时要仔细观察风和压、温、湿的变化特点。值得一提的是在相应的时间段内若出现大风现象,则飑现象可以不记录。
5 参考文献
[1]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
[2] 中国气象局.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5 .
[3] 陈凤娟,邓吴生.自动站数据中如何防止“飑”的漏记[J].广西气象,2006(增刊1):146-147.
[4] 陈凤娟,邓吴生.自动站数据中如何防止“飑”的漏记[A].广西气象学会(Guangxi Meteorological Society).2005年广西气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广西气象学会(Guangxi Meteorological Society),2005:2.
[5] 牟容,余君,张亚萍,等.一次飑线过程的雷达回波分析及其反演风场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中国气象学会,2011:14.
[6] 刘明云.飑的观测与记录[J].山东气象,2009(4):73-74.
[7] 张维桓,张铭.对流凝结潜热激发飑线的数值试验[J].气象学报,1987(3):282-289.
[8] 牟容,余君,张亚萍,等.一次飑线过程的雷达回波分析及其反演风场研究[J].气象科学,2012(2):153-159.
[9] 郭弘,林永辉,周淼,等.华南暖区暴雨中一次飑线的中尺度分析[J].暴雨灾害,2014(2):171-180.
[10] 缪子青,何宏让,张云,等.一次飑线过程雷达回波特征及环境条件分析[J].气象科学,2016(1):71-79.
[11] 康红,费建芳,黄小刚,等.一次弱弓形飑线后方入流特征的观测分析[J].气象学报,2016(2):176-188.
[12] 王晓芳,胡伯威,李灿.湖北一次飑线过程的观测分析及数值模拟[J].高原气象,2010(2):471-485.
[13] 牟容.利用四维变分同化技术反演低层风场的准业务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7.
2体育气象学的学科结构
2.1学科基础
体育气象学的基础主要包括气象学、数学、物理学、生理学等。气象学是体育气象学的根基。气象学可以简单地被定义为研究大气和大气现象的科学。这些大气现象我们统称为天气,因为天气是我们周围环境的主要因素,所以,影响着人类的各种活动。在气象学上,大气的物理性状主要以气象要素来表征,如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云量、降水量、能见度等。气象学的领域很广,其中就包括研究大气的本质,从而能解释大气现象,寻求控制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进而应用这些规律,通过一定的措施,为预测和改善大气环境服务(如人工影响天气、人工降雨、消雾、防雹等),使之能更适合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数学是体育气象学中数量分析的基础,最常使用的是统计数学(包括数理统计、回归分析、非参数统计、体育统计等)、组合教学(主要研究存在性、计数、构造、优化等问题)、数学规划(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目标规划等)、随机过程和模糊数学等。物理学是研究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性质、运动和转化、内部结构等方面,从而认识这些结构的组成元素及其相互作用、运动和转化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在物理学的基础性研究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出来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实施手段和精密的测试方法,已成为其他许多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到体育运动,在各种气象要素影响下,对一些运动器械运动规律的物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理学作为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在各种气象要素影响下,从生理学的角度出发,可以探讨体育运动的生理学本质,能够进一步认识人体机能活动、训练的基本规律,清楚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发展变化的影响;掌握不同年龄、性别,不同运动项目和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的生理特点,从而科学的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更好的为体育实践服务。
2.2学科属性
有关体育科学体系的研究已经很多了,尽管研究、分类的角度不同,但是,体育自然科学类学科是各研究中所共有的。并且,已经有研究将体育气象学纳入了体育自然科学学科。[7]体育自然科学学科是由体育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某些学科门类(力学、物理学、化学、医学等)或学科(解剖学、生理学、生态学、气象学等)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组学科。这些学科具有明显的边缘性,它们既是体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又是自然科学某个学科门类的分支学科。因此,体育气象学是气象学在体育运动领域的具体运用;同时,它又是应用气象科学的分支学科。换一个角度思考,体育气象学是硬科学还是软科学?软科学相对硬科学,正如软件相对硬件,软件和硬件都是计算机科学词汇,没有软件,硬件的潜力就无法发挥出来。虽然作为自然科学的气象学(它也是一门硬科学)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理论、方法系统,但是体育学与气象学决不是简单的结合,体育气象学的理论命题可以追溯到它的基础学科中去,但它不是这些基础学科的原有命题,而是将这些学科的理论重新阐释后运用到气象环境影响下的体育运动中去。因此,体育气象学作为自然学科更需要自己的软科学。软科学的任务之一就在于人们如何认识和开发利用硬科学。要真正认识体育气象学这门科学,还需要从这门学科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以及它的发展规律性去认识它,要达到这个目的,单靠本学科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谓外部环境,就是一门学科所处的社会条件和科学基础,其中也包括了这门学科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要弄清楚这些,需要了解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些都属于软科学的范围。所谓内部结构,指的是一门学科所包含的几个主要部分,这几个部分是如何通过复杂的反馈关系而紧密地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也是软科学的范畴。另外,还要搞清科学认识的发展规律,使我们能够找到正确的途径,深入到问题的实质,这些都是软科学的范围。当然,软科学的范围不止这些,如果我们不具备相关的知识,很难正确地弄清科学探索的方向,发挥已有成果的效益和组织好一门学科。因此,体育气象学横跨硬科学和软科学,集众多学科于一体,来充实自己的体系。
2.3研究领域
体育气象学的研究领域目前主要分为两个大的领域:一是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适宜时间和地点的研究、以及赛事期间天气保障方面的研究,这个领域主要运用天气学的各种知识(当然也用到了数学的统计知识),这是体育气象学最直接、最本质的研究领域,可以看作宏观领域;二是气象要素对运动项目、运动成绩、运动员机体以及运动器械施加影响方面的研究,这一领域用到了物理学、气象学、生理学等多种基础学科知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研究越来越精细,可以看作微观领域。
2.4体育气象学的发展重点
2.4.1体育气象学的基础理论
体育与气象组成了一个复杂系统,其中包含着许多复杂性。大气是环境中变动性最大的,因此,气象规律性十分复杂;同时,在气象现象对体育的影响过程中,运动器械、特别是人体机能的变化规律更是异常复杂,不综合、系统地研究这些基本的东西,就很难弄清楚气象对体育影响的实质问题。
2.4.2体育气象学的研究方法
在多数情况下,体育气象学的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是一个单学科问题,但在研究中要借助相关学科的高技术手段来测试用经典或常规方法无法获得的指标、数据或分析处理纷繁复杂的各种信息,得出单一学科研究无法得到的一些全新结论。目前的问题在于,体育专业的研究人员对气象知识知之甚少,而气象专业的研究人员又不了解体育,所以,在使用资料和分析研究方法方面常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关于统计方法的使用,无论选用气象统计方法还是体育统计方法,必须要考虑气象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所以,偏相关统计就不适合于用来分析气象要素,因为偏相关的原则是被选取的最优因子与被舍弃的因子无关,而逐步回归的方法则比较适合气象要素的分析。所以,寻求适合体育气象学的研究方法是未来体育气象学发展中需要认真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