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模板(10篇)

时间:2024-03-10 09:55: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

篇1

一、引言

核心能力又名核心竞争力,是当代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关注的焦点,是现代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前提,是第五代战略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石。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企业战略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的最新发展,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相融合的理论成果,也是知识理论和创新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C.K.Prahalad&G.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正式确立了核心竞争力在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上的地位,使核心竞争力理论成为管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Prahalad和Hamel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学术流派的学识。”这个概念概括了核心竞争力的三个要点:第一,知识性,在知识理论体系中,“技能”属于技能知识(Know-how),“技术”属于事实知识(Know-what),均显示了知识的实体性;第二,整合性,“协调”和“结合”的对象是知识,表明了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中融合了知识的获取、交流、共享等动态性特征;第三,积累性,知识资本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知识活动的结果,同知识一样存在着生命周期。

从管理思想史的角度分析,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兴起源于传统战略理论的不足。Porter的第四代竞争战略理论实际上是将结构―行为―绩效(S-C-P)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企业战略管理领域,偏重于企业外部战略环境的分析,缺少企业内部能力、绩效、成本、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分析。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远远超过porter的五力模型范围,因此能较完美地将企业内外因素分析融于一体。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经济学起源是亚当・斯密的企业分工理论、马歇尔的古典企业理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学起源是企业能力理论、企业成长理论、企业资源理论。由于起源的多重性而导致核心竞争力流派的多样性。

商业银行核心能力微观结构的研究一直是银行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随着银行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优化的有效管理手段。业内人士认为,对微观核心能力结构的科学解析是商业银行管理活动的起点,是管理绩效得以顺利产生的基础平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提出的银行业管理的三大支柱使商业银行的定位出现了新变化,其核心功能不再是简单的信用中介和金融服务,而是风险管理,因此,原有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已经很难有效适用于新的银行管理环境。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微观结构的重新定位是我国银行管理活动刻不容缓之事。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过了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变成支撑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运作的基础平台。现代银行从本质上看是提供优质信息的产业,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升级换代不断为银行提供新的价值创造空间。在全球银行业日益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形势下,许多银行把增加信息技术投入作为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主导战略。因此,信息化环境下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结构体系的解析能够有效地促进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的培育,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的构建

(一)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研究的理论概述

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的培育是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最终目标,但是,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内涵的认识与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结构的解析是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培育的基础性前提。

在商业银行核心能力内涵的认识方面,王创(2001)认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商业银行在市场预测、研究开发、金融服务、经营决策和管理等一系列过程中形成的,由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关键技术、关键程序、关键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是使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有效活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罗仲平,蒋琳(2003)认为:银行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所具有的能够提供更好服务和获取更多财富的综合能力,是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竞争潜力和竞争环境的综合体。张同健(2007)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是国有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战胜对手、获取超额垄断利润的能力。

在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结构的解析方面,郭聚光、舒红斌(2006)认为银行的核心能力可分为如下要素:企业文化、人才聚合及知识管理能力、核心客户及核心业务开发能力、组织效率。吴龙龙认为(2006)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可分为如下要素:企业文化、资源禀赋、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宣丹妮(2004)认为上市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分为如下要素: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资产质量、抗风险能力。其中,盈利能力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总资产报酬率、存贷款利差、销售净利率;成长能力包括存贷款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营业理论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资产质量包括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准备金覆盖率;抗风险能力包括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李政(2006)从创新的角度将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分解为如下要素: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价值创新能力、组织创新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和金融市场创新能力。张同健(2007)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角度将银行核心能力分为五个要素:风险控制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内部管理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的理论解析

信息化与银行业务的高度融合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根本特征,信息技术平台的构建与优化是银行业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实施了客户关系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等战略,旨在促进银行核心能力的培育,而这些前沿性管理战略的实施均依赖于高效的信息技术创新的发展。因此,基于IT视角的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的构建与解析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研究的主题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绩效评价工具,主要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关注企业的整体绩效。作为一种有效的战略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采用了衡量企业未来绩效启动因素的方法,能够将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趋势与近期财务效益有效地联系在一起。根据平衡计分卡的管理思想,本研究将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体系分解为四个要素:风险控制能力(ξ1)、市场销售能力(ξ2)、内部控制能力(ξ3)和金融产品创新能力(ξ4),分别对应平衡计分卡的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员工学习与成长四个要素。

现代银行在本质上是一种风险管理的行业,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目标性成果,可以作为核心竞争力的“财务”要素;市场销售能力是银行价值在金融市场上的体现,是客户群体对银行价值的集中性反应,可以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顾客”要素;内部控制能力是提高银行内部各种业务流程效率与管理流程效率、降低各种银行内部交易成本的有效手段,是银行实现风险控制的根本性措施,可以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内部流程”要素;金融产品创新能力是金融市场竞争的焦点,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能够反映出银行员工的整体业务素质和发展潜力,可以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员工学习与成长”要素。

(三)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理论体系的确立

根据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的研究成果及理论解析,并结合国有商业银行IT建设的经验以及核心能力培育的实践,本研究可以构建基于IT视角的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结构体系。该体系包含四个要素,每个要素包含四个指标,共形成4要素16指标的核心能力结构体系。具体结构与内容如图1所示。

三、模型检验

(一)技术思路

本研究已构建起基于IT视角的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结构体系,而理论体系的可靠性与有效性需要经过经验性的检验。结构方程模型中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模型验证方法,可以验证因子负荷的显著性、因子相关系数的显著性和指标误差方差的显著性,以最大限度地改进理论模型的应用质量。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e equation model,简称SEM),是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是一个包含面很广的数学模型,用以分析一些涉及潜变量的复杂关系。当结构方程模型用于验证某一因子模型是否与数据吻合时,称为验证性因子分析,因此,验证性因子分析是结构方程模型的一种特殊形式。

模型验证的主要目的是:择取各个要素指标体系中与潜变量高度相关的指标,根据因子负荷调整指标与潜变量的从属关系,提出与所有潜变量缺乏相关性的指标,从而形成与管理实践高度吻合的理论模型。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里克特7点量表对16个观察指标进行问卷调查与数据收集。本项目的研究过程得到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中国工商银行信贷部事后监督处与中国建设银行科技部的大力支持。本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独立核算单位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0份,样本量与观察指标数量之比约为8:1,满足结构方程验证基本要求。调查对象全部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的高层管理人员。四个要素的Cronbach α系数值分别为0.7213、0.8080、0.7912与0.8133,因此,样本数据具有较高的信度。150份有效样本中,中国工商银行50份,中国银行50份,中国农业银行25份,中国建设银行25份,因此,样本总体在行业结构上能够代表我国商业银行的

验证性因子分析中,显著性较低的因子负荷说明测度指标与潜变量之间缺乏相关性,即指标的变化对于潜变量的变化缺乏灵敏性。在弱系统理论约束条件下,说明该指标的特性超出潜变量内涵的理论约束之外,即将该测度指标纳入相应的潜变量体系之中将会存在较大的非合理性与非理论支持性。在强系统理论约束条件下,说明指标状态缺乏变异性,指标观察值局限于狭隘区间,不能有效地反映潜变量的特性。针对管理学研究经验而言,对因子负荷的实践意义的判断要密切联系现实的行业运作特征,将行业数据收集时的感性认识列为因子特性判断的重要参考依据。因为管理学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和科学高度融合的学科。在强系统理论约束下的管理行为中,因子负荷缺乏显著性往往反映两种极端的状态,即相应的管理行为在限定的行为空间内处于高度成熟状态或高度匮乏状态,而居于中间狭隘区域的几率相对较低,在常规管理活动中可以忽略。当然,最后的状态判断与选择必须借助于研究主体的行业实践经验,并以现实的行业运作特性为依据。

得因子协方差矩阵如表2所示。

同时得模型拟合指数列表如表3 所示。

四、结论

一是由模型拟合指数列表可知,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因此,本研究设计的基于IT视角的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结构模型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价值。

二是由因子负荷参数列表可知,指标X1、X7、X11的负荷系数缺乏显著性。因此,结合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构建的样本调查经验可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控制能力目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对风险控制能力要素形成显著的促进功能。其次,市场销售能力开发过程中没有注重对个性化服务能力的培育,这是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存在的一个传统性的问题。最后,内部控制过程中缺乏反馈机制的构建,没有形成有效的信息反馈回路,从而降低了内部控制实施的效率。

三是由因子协方差矩阵可知,风险控制能力要素与内部控制能力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能力的提升显著地促进了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同时,市场销售能力要素和产品创新能力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的改善显著地促进了市场销售能力的改善。

四是根据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总体结果可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的培育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各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促进功能,因此,核心能力结构已进入一种成熟状态。另外,由于存在若干因子负荷的非显著性,以及因子相关系数的弱相关性,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的培育战略还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同健,胡亚会.基于数据调查的国有银行内部控制测评模型经验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9):21-25.

[2] 张同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下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实证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1-5.

[3] 张同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下我国商业银行核心能力微观结构体系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6):116-120.

篇2

1.政府介入为小额投资者参与不动产收益创造机会,这是房地产投资权益证券化起源的主要动力。房地产证券化包括房地产抵押贷款债权证券化和房地产投资权益证券化两种形式,所以房地产证券化的起源也有两条路径。其中一条路径是以房地产投资信托为基础的投资权益证券化。这是资产证券化最早的萌芽,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其后经历了迅速发展、衰落、复苏、稳定发展的过程。1960年,美国国会在内地税则中批准了房地产投资信托业务,其目的是给小额投资者提供一个参与商业房地产投资的机会,使投资大众分享不动产投资收益,避免财团垄断;同时建立房地产资本市场,使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有效地融合起来,美国房地产资本市场迅速发展。此后,日本、英国等争相仿效。经过近10年的发展,在70年代初达到顶峰。

2.房地产信托的避税优势是美国房地产投资权益证券化稳定发展的主要动力。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由于经济危机和房地产市场的萧条,加上早期对房地产投资信托有很大的限制,房地产投资信托开始衰落。20世纪80年代,随着美国税收法案的修订和有关限制的放宽,使房地产信托的避税优势得以发挥,房地产投资信托不能直接拥有房地产资产的情况也得以改变,房地产投资信托开始回升,资产量不断增长,1991年底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房地产投资信托发展非常迅猛,其数量和市场价值增长迅速。1990年,美国共有119家挂牌房地产投资信托,股票市值为87亿美元,到1999年增加为210家,股票市值1307亿美元,增加15倍。现在美国大约有300多家房地产投资信托,总资产超过3000亿美元,约三分之二在国家级股票交易所上市。

3.金融创新是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起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为代表的房地产证券化最早出现在美国,这和美国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采取的金融政策密切相关。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的住房金融是以存贷机构为主体的单一住房融资体系。早在1831年,美国就有了第一笔住房抵押贷款,20世纪初美国已形成了以储贷机构为主,商业银行为辅的间接融资体系。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大萧条中,1600多家银行因为无法收回住房抵押贷款而破产,住宅金融体系几近崩溃边缘。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真正契机来自70年代美国的储贷危机及其后的金融自由化。进入6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陷入了战后最严重的衰退。通货膨胀日益加剧,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产品的利率随之急剧上升,而大量的存贷机构因受到有关条例对存款上限的限制,加之长期形成的“短存长贷”的资金结构,在投资银行和共同基金的冲击下,储蓄资金被大量提走,利差收入不断减少,严重影响了储贷机构的经营,导致支付危机。为获取新的资金来源和转嫁利率风险,美国联邦国民抵押协会、政府国民抵押协会和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三家具有政府信用的抵押机构等金融机构,注重推进金融创新,纷纷将所持有的住房抵押贷款按照期限和利率等进行组合,并以此组合作为抵押或担保发行抵押贷款抵押支撑证券,从而实现了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1968年,联邦国民抵押协会在全美首次公开发行“过手证券”,标志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开端。此后政府国民抵押协会和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及其他机构也纷纷仿效。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占住房抵押贷款的比重日益提高,目前已成为美国仅次于联邦政府债券的第二大市场。从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起源及发展可见,其内在动力是:金融机构为了获取新的资金来源和规避金融风险而推动的金融创新。

二、世界房地产证券化的发展概况

房地产证券化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之后迅速发展。到80年代,这种证券化的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抵押债权以外的非抵押债权资产,而且随着金融市场自由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这一金融创新在欧洲市场上获得迅速发展。到1997年,美国50%以上的住房抵押贷款实现了证券化,抵押贷款二级市场总规模将近8000亿美元,出现了完整的证券化体系。此后英、日、德等国家也纷纷学习引进美国的做法,制定法律、设立组织,推动房地产证券化的发展。90年代进入亚洲市场,房地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工具成为全世界金融创新的标志。

我国在对房地产证券化探讨了十几年后,2005年由中国建设银行发起,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30.1亿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是国内第一个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项目。另一个由国家开发银行发起,中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发行近42亿元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这是国内金融市场上发起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房地产证券化交易。两个房地产证券化产品的推出表明国内房地产长期依赖银行支撑的局面开始被突破,一个新的融资平台正在架设起来。但房地产证券化能否在我国迅速发展,取决于是否具有巨大的内、外部动力因素。

三、我国房地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1.我国商业银行在房地产证券化中利润吸引动力不足。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有其独特的动力机制。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是商业银行,作为商业机构,最大化地谋求商业利益是其目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从银行的角度看,实质上就是商业银行将住房贷款的债权转让给第三方,通过提前兑现现金,转嫁银行的贷款风险,降低不良资产比重,保证银行的资产充足,满足后续贷款的顺利实施。由于目前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被银行视为优质资产,各大商业银行都在积极扩大抵押贷款的规模。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能否成为贷款银行的主动,主要取决于贷款银行贷款证券化过程中获得额外的利润大小。银行在通过发行债券等形式将债权证券化,发售转让给第三方(即投资人)的同时,也必须将其发放贷款的收益一部分转让给投资人,这是住房贷款证券化得以实现的经济动因。这样,银行和证券投资人就共同承担了住房贷款的风险和收益,既满足了银行提前套现保证资本金充足的需

要,也为投资者开辟了新的更多的投资渠道,新的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出现,使投资者在选择具有避险功能的投资组合时有了更大的空间。可见,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过程实际是将抵押贷款的利息收入在服务商、SPV、信用增级手段提供者及投资者等诸多证券化参与者之间分享,虽然贷款银行可以作为服务商享受服务费,但这比贷款机构自己享有所有抵押贷款利息获得的收益要低得多。

2.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房地产证券化的压力不大。一是从总体上看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规模相对较小,到2004年底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余额仅占GDP的11.6%,而欧盟国家2001年平均达到39%,其中英国为60%,德国为47%,荷兰达到74%。二是从贷款机构的各商业银行来看,住房抵押贷款所产生的压力亦相对比较小,即使抵押贷款规模最大的中国工商银行,2003年抵押贷款余额也仅占其机构存款总额的7.23%,建行也只有10%。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已占40%左右。而我国作为资金供应重要来源的居民储蓄则持续增长,虽然住房抵押贷款占金融机构吸收储蓄存款余额比例从1998年的1.3%已逐渐上升至2004年的13.3%,但仍占很小的比例,这说明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是充沛的。三是从储蓄存款结构上看,由于我国居民偏好储蓄以备购房、养老、子女教育之用,因此居民储蓄中长期的定期存款比重较大,由此看来,我国的商业银行并不担心流动性。而美、英、日三个国家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都是以提高住房抵押贷款的流动性和扩大住房借贷资金的来源为其动力的,其手段是在金融市场上以已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为担保来发行可转让的证券。

3.外部环境不成熟。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一级市场及证券化环境看,大范围地推进房地产证券化的时机也并不那么成熟。首先,贷款机构呈现单一化。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上占有绝对主导地位,截至2002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我国所有金融机构的住房抵押贷款余额的比例从未低于87%。它们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具有绝对强势的博弈力量,这对如何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保护好投资者的利益带来一定的挑战。其次,中介机构体系及信用体系不发达。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作为一项金融工程,其良好的运作体系是依赖于一个高度发达,运作有序的中介机构体系及信用体系,而这两者目前在中国的发展都不完善。尤其作为核心SPV的信托机构,由于其管理制度不健全,非常容易产生漏洞,一直是金融治理整顿的焦点。

相比而言,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起源时外部环境良好。首先,政府给予了大力扶持,美国政府通过规范抵押贷款的信贷行为,促进了抵押贷款证券合约的标准化,为以后在二级市场上出售抵押贷款,实现资产证券化奠定了技术基础。其次,美国政府为公民和退伍军人提供抵押贷款担保,这使抵押贷款的风险大大降低,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创造了条件。再次,具备了金融自由化的外部环境,主要表现为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即放松或取消外汇管制,资本的输入和输出更趋向自由;利率的自由化,即放松或取消银行存款与贷款的限制;金融业务自由化,即放松或取消银行业务与证券公司业务交叉的限制。另外,美国在住宅政策方面的条件也很好,联邦政府的目标是“让全体居民有足够的住宅”、“为美国公民提供体面的住宅”。为实现这一目标,联邦政府的主要措施就是广泛地利用其发达的金融机构,采取抵押贷款的方式,促进居民的购房,并对购买住宅者提供各种便利和优惠。

篇3

一、世界房地产证券化的发展概况

房地产证券化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之后迅速发展。到80年代,这种证券化的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抵押债权以外的非抵押债权资产,而且随着金融市场自由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这一金融创新在欧洲市场上获得迅速发展。到1997年,美国50%以上的住房抵押贷款实现了证券化,抵押贷款二级市场总规模将近8000亿美元,出现了完整的证券化体系。此后英、日、德等国家也纷纷学习引进美国的做法,制定法律、设立组织,推动房地产证券化的发展。90年代进入亚洲市场,房地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工具成为全世界金融创新的标志。

我国在对房地产证券化探讨了十几年后,2005年由中国建设银行发起,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30.1亿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是国内第一个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项目。另一个由国家开发银行发起,中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发行近42亿元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这是国内金融市场上发起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房地产证券化交易。两个房地产证券化产品的推出表明国内房地产长期依赖银行支撑的局面开始被突破,一个新的融资平台正在架设起来。但房地产证券化能否在我国迅速发展,取决于是否具有巨大的内、外部动力因素。

二、房地产证券化的动力机制国际比较

房地产证券化在西方国家之所以发展迅速。其巨大的内、外部动力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我们主要以美国的房地产证券化发展经验为例进行研究。

1.政府介入为小额投资者参与不动产收益创造机会,这是房地产投资权益证券化起源的主要动力。房地产证券化包括房地产抵押贷款债权证券化和房地产投资权益证券化两种形式,所以房地产证券化的起源也有两条路径。其中一条路径是以房地产投资信托为基础的投资权益证券化。这是资产证券化最早的萌芽,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其后经历了迅速发展、衰落、复苏、稳定发展的过程。1960年,美国国会在内地税则中批准了房地产投资信托业务,其目的是给小额投资者提供一个参与商业房地产投资的机会,使投资大众分享不动产投资收益,避免财团垄断;同时建立房地产资本市场,使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有效地融合起来,美国房地产资本市场迅速发展。此后,日本、英国等争相仿效。经过近10年的发展,在70年代初达到顶峰。

2.房地产信托的避税优势是美国房地产投资权益证券化稳定发展的主要动力。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由于经济危机和房地产市场的萧条,加上早期对房地产投资信托有很大的限制,房地产投资信托开始衰落。20世纪80年代,随着美国税收法案的修订和有关限制的放宽,使房地产信托的避税优势得以发挥,房地产投资信托不能直接拥有房地产资产的情况也得以改变,房地产投资信托开始回升,资产量不断增长,1991年底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房地产投资信托发展非常迅猛,其数量和市场价值增长迅速。1990年,美国共有119家挂牌房地产投资信托,股票市值为87亿美元,到1999年增加为210家,股票市值1307亿美元,增加15倍。现在美国大约有300多家房地产投资信托,总资产超过3000亿美元,约三分之二在国家级股票交易所上市。

3.金融创新是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起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为代表的房地产证券化最早出现在美国,这和美国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采取的金融政策密切相关。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的住房金融是以存贷机构为主体的单一住房融资体系。早在1831年,美国就有了第一笔住房抵押贷款,20世纪初美国已形成了以储贷机构为主,商业银行为辅的间接融资体系。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大萧条中,1600多家银行因为无法收回住房抵押贷款而破产,住宅金融体系几近崩溃边缘。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真正契机来自70年代美国的储贷危机及其后的金融自由化。进入6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陷入了战后最严重的衰退。通货膨胀日益加剧,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产品的利率随之急剧上升,而大量的存贷机构因受到有关条例对存款上限的限制,加之长期形成的“短存长贷”的资金结构,在投资银行和共同基金的冲击下,储蓄资金被大量提走,利差收入不断减少,严重影响了储贷机构的经营,导致支付危机。为获取新的资金来源和转嫁利率风险,美国联邦国民抵押协会、政府国民抵押协会和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三家具有政府信用的抵押机构等金融机构,注重推进金融创新,纷纷将所持有的住房抵押贷款按照期限和利率等进行组合,并以此组合作为抵押或担保发行抵押贷款抵押支撑证券,从而实现了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1968年,联邦国民抵押协会在全美首次公开发行“过手证券”,标志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开端。此后政府国民抵押协会和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及其他机构也纷纷仿效。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占住房抵押贷款的比重日益提高,目前已成为美国仅次于联邦政府债券的第二大市场。从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起源及发展可见,其内在动力是:金融机构为了获取新的资金来源和规避金融风险而推动的金融创新。

三、我国房地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1.我国商业银行在房地产证券化中利润吸引动力不足。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有其独特的动力机制。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是商业银行,作为商业机构,最大化地谋求商业利益是其目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从银行的角度看,实质上就是商业银行将住房贷款的债权转让给第三方,通过提前兑现现金,转嫁银行的贷款风险,降低不良资产比重,保证银行的资产充足,满足后续贷款的顺利实施。由于目前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被银行视为优质资产,各大商业银行都在积极扩大抵押贷款的规模。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能否成为贷款银行的主动性行为,主要取决于贷款银行贷款证券化过程中获得额外的利润大小。银行在通过发行债券等形式将债权证券化,发售转让给第三方(即投资人)的同时,也必须将其发放贷款的收益一部分转让给投资人,这是住房贷款证券化得以实现的经济动因。这样,银行和证券投资人就共同承担了住房贷款的风险和收益,既满足了银行提前套现保证资本金充足的需

要,也为投资者开辟了新的更多的投资渠道,新的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出现,使投资者在选择具有避险功能的投资组合时有了更大的空间。可见,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过程实际是将抵押贷款的利息收入在服务商、spv、信用增级手段提供者及投资者等诸多证券化参与者之间分享,虽然贷款银行可以作为服务商享受服务费,但这比贷款机构自己享有所有抵押贷款利息获得的收益要低得多。

篇4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056-02

一、商业银行概况

1.商业银行的产生。所谓银行是指办理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世界上最早的银行诞生于1407年的意大利的威尼斯银行,而中国第一家国内银行则是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银行是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具体过程分为三步:一是出现了货币兑换业和兑换商;二是增加了货币保管和收付业务即由货币兑换业演变成货币经营业;三是兼营货币保管、收付、结算、放贷等业务,这时货币兑换业便发展为银行业。

2.商业银行的性质。现代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起源于资本主义商业银行。它是新兴资产阶级为了获得大量价廉的产业资本,对抗封建主义银行发放的高利贷的工具和产物。特定的历史出生背景决定了商业银行的基本性质,主要有三点:首先,商业银行依旧是企业,具备企业的基本特征,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的和发展动力;但它又是特殊的企业,它不以普通商品为经营对象,而是为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其次,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银行。在经营性质和经营目标上,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不同。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在经营过程中讲求营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不受政府行政干预。商业银行与各类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相比也不同,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广泛,功能齐全、综合性强,尤其是商业银行能够经营活期存款业务,它可以借助于支票及转账结算制度创造存款货币,使其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最后,商业银行的成立实行特许制,发放银行经营许可证的部门是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

3.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1)信用中介职能。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这一职能的实质,是通过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集中到银行里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经济各部门。(2)支付中介职能。商业银行除了作为信用中介,融通货币资本以外,还执行着货币经营业的职能。通过存款在账户上的转移,客户支付,在存款的基础上,为客户兑付现款等,成为工商企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者和支付人。(3)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上,产生了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是能够吸收各种存款的银行,和用其所吸收的各种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派生为存款,在这种存款不提取现金或不完全提现的基础上,就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最后在整个银行体系,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4)金融服务职能。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从多方面给商业银行提出了金融服务的要求。在强烈的业务竞争权力下,各商业银行也不断开拓服务领域,通过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进一步促进资产负债业务的扩大,并把资产负债业务与金融服务结合起来,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服务已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能。(5)经济调节职能。调节经济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其信用中介活动,调剂社会各部门的资金短缺,同时在央行货币政策和其他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实现经济结构,消费比例投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调整。此外,商业银行通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活动还可以调节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篇5

中图分类号:F8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01

一、电子货币的出现及特征

在历史上行行的货币起源学说中,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从价值形态的演进阐述了货币的产生。人类活动的最初目的是满足个体衣食住行最基本的需求,在那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下,交换行为就已经出现,此时就已经出现了实物形态货币的雏形。直到私有制的出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过渡到商品经济阶段,劳动产品变成了商品,货币也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最初的交换体现为偶然的交换,而一般的实物都可以充当货币,后来为了方便交易和流通,一种实物被固定的充当了一般等价物,但仍然存在携带不便、不易分割、价值过小的特点,所以最终货币被锁定在贵金属充当的形态上。随着区域贸易的不断发展,商品交易量越来越大,所以受贵金属储量,价值以及使用中磨损等因素制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出现了。

信用货币的出现完全割断了货币与贵金属的关系,发行货币的基本保证是国家的信誉和银行的信誉。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结构的形成,货币这种特殊的商品也在其执行其职能的过程中被不断创新,随着电子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以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国家信用的活动为载体,电子货币应运而生。

目前世界上存在的电子货币一般来说都不是法定货币,他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用货币的特征,二是体现为法定货币以外的约定货币。电子货币的体现形式大家较为熟知的就是伴随电子商务的出现广为应用的体现为结算方式的银行存款,体现的是银行信用,而另一类就是有其发行主体的,一般法定货币的发行主体是中央银行,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则逐渐的与商业信用结合在一起,比如说电话卡,公交卡,还有我们通常所讲的网络货币。

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过程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交易者对于货币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投机性需求三个方面,一定时期内流通当中需要的货币量就由这三个因素的需求来决定,那我们需要的货币到底怎样进入流通领域,到底要由央行发行多少货币则是货币政策要研究的。

货币政策是政府经济职能的体现,宏观经济调控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失衡,虽然这些目标之间会相互矛盾,但每一个目标的 实现都与货币的存在密切相关,所以中央银行通过对货币数目的控制来实现这些目标。首先央行会发行现金来满足流通中最基本的交易需求,这些现金进入流通领域后一部分用于交易,一部分则以存款的形式流回银行系统,所以中央银行控制的基础货币就是流通中的现金以及准备金,所以,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二元传导机制下,由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的完成去实现整个银行体系存款总额的增加,实现对基础货币的倍数扩张,这就是货币供给的基本过程。货币供给的过程实质就是央行在调整货币供给量,去尽可能的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而电子货币的出现实际上是减少了流通当中对于现金的需求,那则一定会影响到货币乘数,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三、电子货币的出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首先,电子货币的出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央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一般来说有两大类操作工具,一类是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俗称的三大法宝,一类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我们下面分析电子货币的出现对三大法宝的影响。1.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效果的影响。电子货币的使用降低了央行资产负债规模,传统意义上央行对商行缴纳的保证金是不支付利息的,缴纳保证金对商行来说增加了融资成本和机会成本,所以,电子货币的出现削弱了央行存款准备金对商行货币扩张的影响效应。2.对再贴现政策效果的影响。再贴现政策实际是央行体现最后贷款人职责解决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问题的,电子货币的发行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商行融资的问题,在传统理论中,再贴现政策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融资意向,所以,商业银行融资成本降低的情况下,再贴现政策的效应受到一定影响。再次,对公开市场操作政策的影响。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业务通过公开买卖证券吞吐货币调节货币供给量,但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央行的铸币税收入减少,对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开展的灵活性下降。

其次,电子货币的出现对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过程的起点是基础货币的提供,进而通过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机制完成货币供给过程,运用多种工具实现对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多少主要受流通中现金,准备金,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定期存款比率等因素影响,所以,随着电子货币对现金的替换比率的提高,商业银行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比如说超额准备的减少,比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减少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银行的存款创造倍数,从而扩大货币乘数。

四、结论

在我国的电子货币主要以银行卡为载体,电子货币功能的实现主要是依托持卡消费,所以,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显而易见。借鉴西方国家电子货币的发展,我国的电子货币的体现形式可以逐渐多样化,从发行主体的角度讲慢慢扩大到企业,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为了降低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也可以由央行控制电子货币的发行,实现对货币供给的有效调控。为了降低应用电子货币的不确定性风险,应该考虑央行对电子货币的发行缴纳准备金,同时不断的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章程.电子货币对金融的影响和冲击[J].财经科学,2002.

[2]孟爱霞,董建俊,安琳. 电子货币的发展对金融的影响透析[J].华南金融电脑,2005.

[3]王倩,杜莉.电子支付科技影响货币乘数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8,12.

篇6

商业银行营销是一般营销学原理和方法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领域中的具体运用。现代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就是商业银行以客户需要为导向,通过运用整体营销手段把可赢利的商业银行服务引导到经过选择的客户中的一种经营管理活动。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银行服务的对象是经过选择的客户。所谓经过选择的客户,就是依照一定的标准,通过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归集起来的在接受银行服务过程中能给银行带来赢利的具有的相同需要的客户。银行所提供的服务或者说出售的金融产品必须是可赢利的服务或产品。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核心就是引导和说服客户购买金融产品。

金融市场作为一个专业市场,它是由需要某种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的客户与能够提供某种金融产品或服务的金融机构,进行金融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观念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和产品服务创新的基点。在发达的市场条件下,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产品开发设计,都是从市场的需要来思考和判断的。以市场为导向,要求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活动要围绕有效市场展开。可以说,商业银行的各类业务发展和任何产品创新都是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而银行在满足市场需要的同时,发展自身的金融业务,赢得自己的市场份额,取得更好的经营成果,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

商业银行的营销必须以客户为中心,客户的金融需求是商业银行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在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扩大业务,增加赢利,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根本。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实质上就是要求实施客户发展战略。商业银行的发展,根本上是客户的巩固和发展。没有客户,就没有业务,增加客户,就是增加业务,发展客户,就是发展业务;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扩大和提高,业务就不能扩大和提高,在市场竞争r卜就会被淘汰。实行客户发展战略,首先是选择、确定目标客户群,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确定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商业银行的目标客户群,既有目前经营状况比较好的、发展前景好的客户,也有当前经营状况一般,但发展潜力大,今后可望成为新的效益增长点的客户。优秀的目标客户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变化,有进有出,滚动发展,逐步扩大。现代商业银行要与战略合作伙伴――为数不多的经营稳健、举足轻重的大公司、大集团,开展互利互惠的全方位合作,建立一种长期稳定发展的关系,形成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其次,业务开展要适应和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要以客户的需求作为业务品种创新和发展的目标,以方便客户、满足客户的合理需求,作为业务开展的出发点。要有超前的思维和眼光,制定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规划和项目。客户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其需求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产品会由被客户喜欢变为不被客户喜欢。因此,需求的多变性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创新。特别是在高新技术出现之后,由于商业银行是现代化服务部门,客户会要求银行及时采用这些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市场营销作为新的竞争策略和竞争手段,逐渐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和喜爱。因为就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实质而占,它足以金融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适时适地推出客户所需要的金融产品和银行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要和欲望的,拥有客户是占领市场的基本前提,而要赢得顾客,尤其是优良客户,建立稳定的客户群,就必须满足顾客的需要和欲望,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才有可能筹集到资金,才能扩大中间业务的范围和规模,才能创造赢利。要满足顾客的需要,首先必须了解顾客之所需,市场调研恰恰是市场营销的起点,有的放矢,知己知彼,不打无准备之仗,才能从根本上抑制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效益,抑制和化解经营风险。这就为商业银行的竞争注入了生气和活力,同时,坚固了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以至于不被市场经济的风浪所吞没。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专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全面转轨,这是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的过程中,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心理定势依然有一定的市场和较大的惯性。商业银行被推向市场后,要求根据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进行等价交换,从而达到银行的经营目的。这样必将引发和加剧由专业银行转变而来的商业银行内部自上而下的观念转变和观念更新,商业银行就必须重视市场、重视客户需求、重视市场营销及各种营销策略的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

[1]万后芬:现代市场营销.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

[2]亚瑟.梅丹著.王松奇译金融服务营销学.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篇7

一、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现状分析

作为货币的经营主体,商业银行的垄断性使得其在市场交易中占有了有利的地位,市场的主导性导致商业银行缺乏了营销的动力。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金融体系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开始变得激烈。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模式,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发展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市场营销之路。由于受到我国基本国情和体制束缚,加之自身发展经验不足,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营销等方面与国外商业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为:

(一)市场定位模糊

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自身市场定位模糊,盲目地顺应市场潮流,这些主要表现在营销混乱和产品创新不足等方面,难以对客户进行有效划分,并根据客户的自身需求提供多元化服务。大部分的商业银行简单地以占有现阶段市场份额为目标,缺乏长远的规划。部分从业人员以高息拉储,有奖储蓄等方式来拉拢客户,提升了自身成本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二)产品推广不足

近年来,商业银行推出了大量新的产品,但产品很难有效推广到潜在客户群中去。现阶段,商业银行的主要做法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点等方式进行产品的推广,并没有做到目标明确的选择,这是由于市场区分度不够的带来的问题。在没有合理的推广模式下,商业银行的产品推广会浪费很多人力和财力,客户也会面对杂乱的产品也难以做出有效选择。

(三)过分注重关系营销

关系营销对于商业银行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我国商业银行过分注重关系营销,曲解了关系营销的本意,赋予了关系营销以“拉关系、给回扣”等错误的含义。为了获取更多的存款,商业银行采取了提高利率、给回扣等手段,加大了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成本的同时,也是一种资源浪费的行为。

(四)忽视深层形象定位

形象定位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指的是通过银行内部管理制度的加强,促进员工信息沟通与交流,从而展示出银行良好形象,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与接受。随着经营环境的复杂化,行业竞争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由过去单纯的提升业务规模到了重视形象定位,从而促进业务水平。现阶段商业银行在进行形象建设的时候,过分注重“外包装”,如大搞装修、大量广告宣传等,而忽视了内涵建设,如企业精神、员工素质等方面的提升。

二、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发展分析

为了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和质量,更好地适应于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应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的整体市场化运营体系。

(一)树立整体化市场营销观念

我国商业银行应针对当前经营状况,加大对市场竞争的深刻认识,提升市场营销的意识,经营理念应由注重产品转换到注重客户和市场。不断研究市场变化,根据客户的自身需求进行产品的开发,以客户满意为核心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同时,商业银行还需要加强整体市场营销的组织系统建设,形成健康有效的营销机制。

(二)明确目标市场

金融市场是巨大的,很难有一家商业银行能够满足所有的市场需求,所以明确目标市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就至关重要了。所有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根据不同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产品成长期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综合利用促销组合,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商业银行要在选定的目标市场上进行产品和市场定位。

(三)差别化定价策略

利率、汇率和手续费成为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中重要的三个部分,合理的定价策略可以有效的提升影响效率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如何建立科学灵活的营销定价机制将影响到商业影响的经营,利率作为商业银行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将会大有作为。同时通过实施对不同客户和产品的差别化价格策略可以加强对优质客户的吸引力,也有效地提高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

(四)积极整合内部组织结构

营销活动的开展与商业银行各个部门的协调密不可分,高效率对于提升客户满意度来说至关重要。商业银行的营销是从市场调研开始,到细分与定价,之后的分销促销为一体的系统性工作,涉及到银行的财务、计划、政策研究等诸多部门,部门之间良好的配合可以有效提升营销效率。为了加强这些部门的协调沟通,规划长期营销发展战略,强化对具体营销过程的管理与指导,必须建立专门的营销管理部门,实施对市场营销活动进行有效地指导与监督。

三、总结

面对市场化竞争的加剧,提升营销效率是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方式,树立整体市场营销理念,切实落实产品的差异化策略,增强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可以有效地提升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水平。商业银行应及时把握机遇,实施适应市场化的营销策略,促进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君,我国银行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07)

篇8

一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总体经济形势

2008年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全球经济逐渐步入复苏轨道,但世界各国的发展仍旧受到金融危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在经济结构、经济方式、财税结构和金融结构四大领域逐步进行深入调整,这些调整不仅需要较长时期,而且会减缓经济复苏的速度,因此全球经济发展预计还将经历一个长期波动和低速增长的阶段。

二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依据

利率市场化理论起源于“金融自由化”理论,其核心在于利率由市场根据资金供求关系、金融机构头寸以及盈利状况决定。利率市场化就是政府逐步放松甚至是取消对利率的直接管制,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资金供求双方自主确定利率水平的变迁过程。

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培育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最终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利率由非市场主体的政府单方控制的决定的外生变量逐渐转化为由政府间接调控、众多市场参与主体交易博弈后决定其水平的内生变量。

三 金融危机之前,国有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下的状态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主要是基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和金融市场的成长情况确定具体步骤渐进推行的。在市场化利率制度中,商业银行既要充当央行货币政策中介,又要根据货币政策的意图调控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商业银行的这一中介地位,要求它必须是自负盈亏和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实体,否则无法起到中介传导作用。

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已完成上市,但其尚未达到现在企业改革的预定目标,并不具备成为利率市场化下的合格微观主体的能力。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还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自主定价。这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历史渊源导致其经营理念、治理结构等发展滞后,对政策性融资有着持续性依赖,且未形成科学有效的定价机制。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对利率变动的反应并不敏感。由于在资金使用方面尚未形成健全的风险约束机制和利益推动机制,国有商业银行一直面临着形成巨额不良贷款的风险。这一点在四大行上市时表现得尤为明显――每个国有商业银行都有着庞大的不良债权债务负担。

四 后金融危机时代,利率市场化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挑战

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外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加大了利率市场化下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压力和利率风险,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间的竞争加剧,导致市场份额的重新分割,同时,利率市场化又使存贷利率差减少,所以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有更高的压力。利差减少幅度越大说明了管制利率偏离市场利率的程度越高。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残酷的价格竞争及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自我约束能力等不健全不规范的现实情况,利差不可避免。

贷款存在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使资产的平均质量有所下降。实际利率升高,风险厌恶和风险中立者会选择非银行的融资方式,偏好者将更多的选择银行业务。高利率使借款人选择高风险的投资用于还贷,从而加剧了道德风险,平均质量下降。存款存在的竞争引起的基本点风险使银行行业的平均利润率降低。负债和资产不匹配、客户的选择性风险、利率期限结构风险使银行的利差减少。

四 后金融危机时代,利率市场化给国有商业银行创造新的机遇

利率市场化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自,消除了因商业银行严格执行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而违背“按质论价”和“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市场原则,扭曲价格关系,削弱利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功能的现象。商业银行可根据银行经营管理及市场利率情况,综合考虑自己的经营成本、客户风险差异、目标收益、同业竞争及利率供求弹性等因素,灵活确定存贷款的利率水平,实行差别化策略。

篇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一体化浪潮,我国金融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日渐显著。从所属范畴来看,金融业属于第三产业,它隶属于为生产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我认为,研究金融的发展,不应该只是提出精美的数学模型,因为它们会使金融变得玄妙,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在技术分析层面达到一个高度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倾向于研究文化因素对于金融的影响。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去分析金融体系及金融制度是如何发展发展的,从最本源来看待金融。这样,我们才可以将它看的更加清楚,更加透彻,从而为现今及未来的金融发展提供借鉴和源源不断的思想精髓。

本文将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来阐述文化对金融的影响。

一、制度创新及企业文化创新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中的应用

四大国有银行在我国银行体系中占有绝对优势,由于在股份制改革之前,这四家银行完全由国家所有。从现在看来,即使这四大银行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但是由于制度目前还不健全,所以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金融改革之前,由于我国当时生产力水平相对还比较低,而且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风险最终都由中央银行承担,因此,在风险意识方面和经营理念方面都有着一定的欠缺。

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之后,商业银行已经成为金融体系中的支柱行业,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成为金融改革中最重要的方面,建立新的制度已成为大势所趋。由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导致我们社会总体风险意识较差,所以商业银行以往的风险最终都归于中央银行。新的时期,随着人们的风险意识逐渐增强,商业银行需要创建以风险为核心的新制度。同时,企业文化对于商业银行也日渐重要,它是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它与银行命运息息相关。商业银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创新具有自身特色的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所以在新的时期,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有着重要意义。

二、不同法系的思想和精神对于金融体系的影响

金融体系不是孤立的,它的发展要受到法律的影响和制约。对比美国金融体系和中国金融体系,我们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美国能发展一个良好功能的金融体系?

法律金融理论认为,不同的法律传统在不同程度上注重私人投资者相对于国家的权利的比较,这会对金融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他们同时认为,法律传统在适应不断变化的条件方面的能力也不尽相同,与僵硬的法律传统相比,灵活的法律体系能够迅速适应商业环境变化以缩小经济契约需求与法律体制能力间缺口,从而更有效的推动金融业的发展。

根据其起源不同,法律可分为两种,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大陆法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罗马法,它是依靠职业的法官,法典以及成文的法律;普通法系起源于英国法,它主要依靠未经职业训练的法官,宽泛的法律原则和口头辩论。在法律体制强调私人产权、支持私人契约安排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利的国家, 金融市场就会更为活跃,反之亦然。而且,不同的法律起源会造就不同的法律体制,并进一步塑造不同的金融体系。不同的法系不仅影响股息水平,还会影响企业的估值。而且,不同法系不仅通过对投资者的不同保护决定了资本的发展水平和企业的表现,还影响着金融中介,特别是银行的发展。曼哈尼在对不同法系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在1960到1992的33年间,大陆法国家比普通法国家每年人均GDP增长率大约低0.5%。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不同法系对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会带来不同的影响。

所以,在完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相关法律时,我们要做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等基本原则。在现有法律基础上建立健全金融市场监管法,金融投资管理法,金融风险防治法和金融信托管理法,以完善的金融的法律体系促进我国金融的发展。

三、宗教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篇10

一、什么是零售银行

零售银行是相对于传统的批发银行而言的、是以消费信贷、银行卡业务、网络银行及个人理财业务为代表的、向消费者和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的银行或金融机构。

零售银行起源于600年前,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当前,在国外商业银行业务的收入来源中,零售银行业务的比重通常都在50%以上。与传统的公司业务相比,零售银行所占用的资本金少、业务规模庞大、单笔业务金额有限、创新空间广阔,能够更好地分散风险。因此,在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转型过程中,零售银行业务日益为现代商业银行所重视,成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二、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偏重于批发业务,零售业务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一直以来,批发业务在商业银行的经营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零售业务所占的比例甚至不到20%。

2004年,招行行长马蔚华提出要打造“零售银行”,并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信用卡中心,相继地,民生、浦发也都在上海成立信用卡中心,并逐渐实行成本独立核算的内部事业部制。2005年11月,中信实业银行正式并更名为中信银行,去掉了“实业”二字,表明了向零售业进军的决心。与此同时,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也都进行了经营战略的调整,掀开了向零售银行转型的序幕。

三、我国商业银行选择向零售银行转型原因分析

1.发展零售业务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1)银行业的发展受监管部门和巴塞尔协议Ⅱ的约束。2004年3月1日,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到2007年1月1日,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一方面,银行的发展要受到这个刚性标准的约束,银行要扩大经营规模,就需要增加更多的准备金成本。另一方面,银行若要持续而稳定的发展,资本充足率是其生命线。这时,零售业务的准备金要求比批发业务少的优势就开始显现出来。

(2)利率市场化将打破了长期垄断的资金价格。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长期垄断的资金价格将被打破,在目前利息收入作为银行主要收入来源的情况下,这无疑会影响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收入。当前,我国金融企业流动性普遍过剩,截至2006年3月末,我国金融机构的存差总额为9.7万亿元,是2000年底是4倍多;贷款与存款的比例也从2000年底的80%下降到目前的54%。流动性资金的过剩导致银行间的竞争加剧。一旦利率完全市场化,商业银行势必进行削价竞争,这会导致利差的进一步收窄和上存资金利率下调。

(3)金融机构竞争激烈,金融脱媒趋势加强。商业银行发展到今天,国内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传统的批发业务市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和饱和。而与此同时,银行与非银行机构之间,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之间的竞争也已硝烟弥漫,金融脱媒现象日益增多,具体表现为:一是直接融资大幅增加。二是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迅速崛起。三是短期融资券的发行。2005年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超过1400亿元,而2006年的整体规模预计将超过3000亿元。由于短期融资券的成本远远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大量优质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被替代掉,对银行贷款的稳定性和收益率造成直接冲击。这样,银行的长短期贷款产品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均出现了代替产品,银行整体经营环境更加严峻。

(4)迎接外资银行挑战的需要。2006年12月11日,金融业将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不仅拥有先进的技术、高效的服务以及丰富的经验,而且外资银行不受国内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约束。这也就使得外资银行将在我国享受“超国民待遇”。而与此同时,国内银行还受“分业经营”机制的束缚。为了扭转业务竞争上的劣势地位,于是国内银行纷纷主动出击,拓展零售业务。

2.在我国发展零售银行业务有了现实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