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景观分析模板(10篇)

时间:2024-03-10 09:55:5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校园景观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学校园景观分析

篇1

中图分类号: S7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大学,是各类人才的诞生地,是科教兴国的根据地,是知识经济的发源地。搞好大学校园绿化,对提高校园环境、塑造大学形象有很大的关系。一所优秀的大学,除了体现在它的学术成就与悠久历史上外,其校园环境也应是独具特色、舒适怡人。环境艺术诸要素中,植物、水体、园林建筑与构筑物、艺术品、辅装及其他附属设施,无不与绿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要运用好这些要素,创造出优美宜人的校园环境。

1.某大学校区的主要特点

某市的多数大学建有新校区,这些新校区的主要特点是:

(1)面积较大,一般占地几千亩。如同省的师范大学和建筑大学占地都是3000余亩,某大学总占地5000多亩。

(2)人数较多,新建校园师生人数在1万以上。

(3)新建大学校园基本上位于城市的郊区。

2.大学校园道路景观设计应注意事项

新建大学校园内的道路绿化不仅要适应新大学校园的特点,还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大学特有的人文气氛紧密相联系。新建大学校园的道路绿化应注意以下几点。

2.1 充分发挥道路绿化的生态效应

大学校园的生态景观包括各种公园、水系、原有植物群落、林荫道、运动场、立体绿化等。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可以把他们分为廊道、契合体、模块等景观单元,各种嵌合体都由块区、廊道和基质三种要素结合而成,大学校园也不例外。大学校园的基质是建筑群;廊道有自然廊道和人工廊道两种:自然廊道如河流、自然植被等,人工廊道一般指的是林荫道、道路。其功能主要是:保护城市生态多样性、调节校园生态小气候。

校园在郊区,空气质量相对市区污染少,有毒有害气体少。但是如某建筑大学,离炼油厂较近,污染严重。就得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如山桃、旱柳、丁香、水腊、银杏等能有效的吸收二氧化硫;旱柳、银杨、女贞、悬铃木等是净化氯气的较好树种;梧桐、大叶黄杨、垂柳、女贞具有吸收氟气的能力。

乡土树种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生长快,成长状态好,植株强壮,是绿化选择中不容忽视的道路绿化树种。

2.2 注意营造舒适、怡人的道路空间环境

某市新建的大学校园应是绿树成荫,碧草延绵,林间蹊径蜿蜒,学习用的桌、椅散落其中,泉水涌动,……。而学生的每天生活可以不去欣赏碧草绿树,不去室外的桌椅上学习,但必定要行于路上。为了使学生行在路上有赏心悦目的感觉,应做到:

速生树种生长快,遮荫效果好,可以解决夏日在烈日下行走的煎熬,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怡人的景观。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比例最好为1:1,这样不同道路之间也会因不同树种规格大小而产生景观上的变化。

植物的形态多姿多彩,四季各不相同。道路绿化的色相和季相变化反应在植物的多层次配置上,其色彩搭配以对比色为主。一般的单株落叶植物是春观叶、夏赏花、秋赏果。有些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展示着它特有的美,如春季开花的迎春,秋季变红的枫叶。在春、夏、秋三季,如行道树为绿色大乔木,其下可种植黄色或红色等鲜艳色彩的小灌木或花灌木,以丰富道路的色彩变化,景观效果易形成。但在冬季,色彩极为单调,这个季节里不仅要注意常绿树种的使用,还应注意展示有鲜艳色彩的植物的枝和杆。如红瑞木,在冬季会显出其独有的风姿。

道路两侧的植物规格过小,就难以形成好的景观效果。所以在一开始种植植物时就要在某一定路段用一些大规格的苗木,会给新建的校园增添不少生机。

2.3 将校园的特有人文气息溶入到道路绿化中

校园的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作用。空气清新,环境幽雅、宁静可以使学生感到可亲、可爱,产生美感,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学生的思想情操得到陶冶,生活得到充实。绿化又是形成这种环境的主力军。所以绿化植物的选择也溶进了人的思想感情。可选择树形幽雅、叶形美丽的植物进行道路绿化,如白玉兰、五角枫、银杏等。选择的植物可以代表一定的寓意,如营造竹径的氛围,竹代表着高洁的品格;也可以设计一条桃李路,桃李是师生关系的一种反应。在这特殊的知识殿堂中,合理的植物种植会使绿化空间也罩上知识、文明的感觉和氛围。

3.道路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

根据校园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以及植物自身的生态功能和美学特性,在某市可以用作新建校园道路绿化的植物有:

作行道树的乔木:法桐、毛白杨、旱柳、垂柳、白腊、合欢、槐树、栾树、五角枫、银杏、大叶女贞、白玉兰、广玉兰。

作行道树的大灌木:紫薇、木槿、樱花、碧桃、紫叶桃、山桃、贴梗海棠、西府海棠、红叶李、黄栌、丁香。

大学校园内的主道一般无分车带,路况与市区的主干道相比较简单。因此,其绿化形式也相应的简单。公共干道两侧的绿化空间小,一般采用多层次绿化的模式。而校园的主干道两侧绿化面积大,从生态学和景观学上来讲,都无需封闭性很强的绿化形式,主要形式有两种:道路两侧只种行道树,这种形式简洁,给人以清新感。如位于山大南路的某大学校区,进入南门后西侧的道路上是高大的两排杨树,特别夏季在杨树的庇护下感到无比的舒心和凉爽,既使在深秋和冬季也会被杨树那挺拔、伟岸的身姿而折服。道路两侧乔木下可以种植一层、两层或三层灌木。由于学校空气质量好,相对较安静,通常种植一或两层灌木即可。主要有这几种组合方式:乔木与大灌木相组合、乔木与自然点植的小灌木或花灌木相组合、乔木与整形的点植小灌木或花灌木相组合、乔木与整形的成行小灌木或花灌木相组合。

参考文献

[1]胡喜生,周新年,陈全辉,李纲,范雪飞.大学校园道路景观评价方法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111-114+118.

[2]范宣波,秦风硕.基于学生心理需求的大学校园道路空间设计初探[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7:302.

篇2

为深入了解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打工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系统问卷、个别交谈等形式在北京工业职业技术院校、北京电子科技职业院校、北京信息职业技术院校、北京政法职业院校、北京现代职业技术院校、北京财贸职业院校、北京农业职业院校、北京劳动保障职业院校等高职院校中展开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400份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386份, 问卷有效率为96.5%。

一、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打工基本情况

在386名调查对象中,有过打工经历的学生人数为281人,占调查对象总人数的72.8%,没有过打工经历的人数为105人,其比例为27.20%. 通过对调查资料的统计和分析,了解到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打工基本情况如下:

1.打工开始时间及打工工作时间的选择

调查数据表明,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从初中开始打工的比例很小,仅为4%。自高中起开始打工的学生约占27%。58%的学生的打工生涯是从大一开始的,这一点与其经管类专业的专业性质有关。大二时该比例已减少至11%,而大三学生的该比例值已降至零。这是升入大三后,学生将面临找工作的压力和顶岗实习,之前没有打工经历的学生更无多余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打工当中。

工作时间的选择方面,42%的学生选择了寒暑假,这与假期时间较长有密切关系。利用平时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比例相对较小,这是由于高职院校生的课程较多,他们平时并没有很多时间可以用来打工,这一点与本科生大有不同。利用小长假时间打工的学生比例约为30%,此与小长假期间打工可获得高报酬有关。寒暑假、平时、法定假日都会去打工的学生约占16%,这与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有很大关系。

2.每日最高收入情况

调查对象每日最高收入主要集中在61元~90元和90元~120元,其比例分别为30%和33%。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为公司做促销。日收入121元以上的学生约占22%,其间大多数人是靠牺牲夜间睡眠时间在肯德基、麦当劳打工来获取相应报酬的。另有6%打工收入在30元以下和9%的日收入31~60元的学生,其中不乏勤工助学者。可以看出,学生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劳动去赚取微薄收入,夜班打工者尤甚。

3.逃课情况

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尽管女生比重较大,逃课现象并不多见,但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学生会因打工而逃课。统计显示,该比例约占20%,其中经常因此而逃课的学生比例占8%;偶尔逃课的学生比例占71%,几乎没有逃课的学生比例为21%。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为打工而逃课的,如教师临时调课等。尽管如此,该现象仍应引起校方的重视。

4.家长对子女打工的态度

在家长对待子女打工的态度问题上,90%的家长对子女的打工行为表示支持,这说明绝大多数家长已经认识到打工的益处;不支持子女打工的家长主要是考虑到他们的安全问题。

5.打工动机

调查表明,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打工动机是多样的:为了充实课余生活、同时锻炼自己的学生比例为27%;为了给家庭减轻负担,赚取生活费或零用钱的学生比例是22%;为了接触社会丰富社会经验提早融入职业环境中的学生约占25%;为了在打工过程中从所在单位学习或了解到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技能、从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的学生比例为12%;因感到课余时间无事可做,可以通过打工来消磨时间的学生约占14%;随大流、凑热闹而去打工的学生比例为0%。可见,他们打工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多的学生是希望可以借此积累社会经验,锻炼综合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然有些比较贫困的同学考虑的更多的是缓解经济压力。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打工皆具有积极向上的打工动机,没有学生因为随大流、凑热闹而去打工。

6.打工工作的选择标准及打工工作内容的选择

经调查,有28%的学生要求所找工作要有利于今后的发展,12%的学生要求必须与所学专业相关。这说明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打工不仅仅为了赚钱,更是为了今后的个人发展。同时,他们对报酬丰厚、工作时间的适中程度也有较高要求。单纯以赚钱为目的的学生比例仅为19%。

篇3

基金项目:2014年辽宁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辽东学院为例”阶段性成果;2015年辽东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生就业压力状况调查与分析――以辽东学院为例”阶段性成果;通讯作者:周卉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7月20日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低于“211”院校的毕业生,而在就业率的专业排名中,经管类专业就业率又排在医学类、理工类专业之后。因此,在这样的就业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生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大。如果这种压力持续不减,就会影响其身心健康甚至退化劳动力素质。本文对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生进行就业压力类型及原因调查分析,以期为地方本科院校制定合理的经管类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提高就业能力。

一、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类型

(一)专业型就业压力。所谓专业型就业压力,是指因专业供给大于岗位需求而形成的就业压力。根据麦可思-腾讯联合的大学生就业跟踪调查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普通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40%,其中,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理工类学生居多。这种情况说明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型较强的理工类专业的需求偏好更大,而对技术型较弱的经管类专业的需求量较少。面对经管类专业就业前景的不乐观、不明朗,以及对口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的市场现状,就读该类专业的大学生倍感压力。

(二)条件型就业压力。所谓条件型就业压力,是指因大学生期望的就业待遇条件高于用工单位提供的条件而形成的就业压力。不同的学生有各自不同的就业心理预期,经调查统计发现,大部分学生为了证明自身价值,并能够安身立命,期望得到的经济收入和待遇均高于用工单位提供的薪酬待遇标准。特别是经管类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内容相对简单,其获得的收入会低于工作岗位内容相对复杂的理工类专业。那么,同学之间的薪酬比较就会给经管类专业学生带来较大压力。

二、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压力形成的原因

(一)高校人才结构的错位培养。专业型就业压力起源于高校人才结构的错位培养,即经管类专业毕业生的供给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匹配。首先,部分高校在没有进行深入的专业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盲目设置专业招生计划,这种情况极易导致人才市场供需结构的不对等,从而使得这些专业的学生在毕业的同时就得面临失业;其次,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通常在新生入学前确定,缺乏随市场经济形势变化调整的机动性。这种规定就会导致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体系与用工单位需要的岗位技能出现偏差,从而使得毕业生在入职后所表现出的不仅专业知识单薄,而且实际操作能力也相对较弱,致使用工单位无意聘用无专业技能的经管类专业应届生。

(二)大学生求职理想与现实的偏差。条件型就业压力起源于大学生求职理想与现实的偏差,即经管类专业毕业生期望的薪酬待遇与用工单位承诺的待遇水平不对等。经统计调查发现,经管类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因受其薪酬待遇相对较低、生活设施不完善等因素影响,人才供不应求;另一方面薪酬水平相对较高的沿海大城市,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机会日益减少,人才供大于求。而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生不能对自己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致使其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困境。

综上所述,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校方和学生自身两个因素。对于校方而言,应在结合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严格把控专业设置及课程安排两个关键环节。在专业设置上,可借鉴国外经验,由第三方专业的社会组织评价申报专业的市场需求情况,只有申报专业的相关指标达到规定标准才可招生。在课程安排上,一是聘请用工单位资深工作人员参与制定教学内容;二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保留一定的比例作为机动内容。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把关,以期提高专业设置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从而减少经管类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就业预期,以减轻其专业型就业压力。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生而言,不能仅盯薪酬,应在择业过程中扬长避短、有的放矢,认清自我能力供给与企业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先就业后择业,以减轻其条件型就业压力。

主要参考文献:

篇4

3小结

伴随着移动媒体的飞速发展,手机拥有愈加庞大的用户量,高校学生作为手机持有者,其潜在市场是巨大的。本应用以高校学生内在需求为着点,实现了基本的信息服务,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便利。

参考文献:

[1]陈文.基于Android平台的校园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暨南大学,2012.

[2]叶根梅.基于Android的校园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研究.科技广场,2013(08).

[3]杨鹏.基于Android的校园位置服务系统研究与实现.大连理工大学,2013.

篇5

路易斯·康说:学校之初,是一个人坐在大树下,当时他不知道自己是教师。他与一些人讨论他的知识,这些人也不知道他们就是学生………一些空间建立起来,这就是最早的学校。可见,所谓“学校”,与其说是一个确定的物质空间,不如说是一种教育活动,出于这种活动需要,人们选择了树下的空间。因为那正适合讨论知识,而后来就将这些空间建立起来成为学校。而当初的“树下的精神”就是向我们提示大学校园的本原,使我们明白大学校园的教育与人的关系。

一、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1、大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现在的大学都崇尚一种人文的精神,而人文主义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论所提倡的宗旨就是为了体现对“人文精神”的追求。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一切价值的出发点和源泉,以人为尺度、标准去疏解宇宙万物,衡量一切价值的精神。”可见,“人文精神”绝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人们所认为的“以人为本”而已,更重要的是它所主张的或者说代表的是一种认识方法论,即将物质世界“拟人化”,把物提升为人,用人的方式对物进行认知和把握,创造出适应生活需求的空间场所,才能使之真正体现出一种人文的精神。

2、大学校园环境铸造人才

台湾的东海大学校园就是一个现代版中西结合的实例。我们都知道,美国的维吉尼亚大学校园是曾任美国总统的杰弗逊根据他的“学术村”教育理念规划的校园。而东海大学的创校精神和杰弗逊的理念不谋而合,都认为大学是一个离开尘世追求理想的村落,是由一些小型独立,配置形式不同的特色房舍围簇而成,如两侧的建筑排列不完全对称,各自独立,类似而不相同。美国维吉尼大学的图书馆是放在轴线的端点上,但在东海则是被安排在另一条与文理大道直交的轴线端点上,这就传承了中国建筑的空间转折手法。这种环境设计的目的就是给学生一个开放性空间。东海大学的文理大道就是将坡道划分成一截截的小平台,宛如一个大阶梯。以一条延展性的中央步道作为骨干来串接两侧的校园设施,最主要的概念是为了考虑学校扩张不受限制,由中心向周边发展的意图。同时也带给师生们积极向上,不断充实、发展自己的愿望。

我们发现在东海大学校园中,Mall式空间给予文理大道一个开放空间的个性,日本寺院的坡道则造成它今日的肌理,延展的校园精神观念,使它不至成为一条封闭的轴线。这些都是环境设计所营造的景观气氛,同时带给师生们精神上的享受,精神熏陶让大学成为一种媒介,培养出了一批批精英。由此可见,大学校园环境和大学教育是分不开的。

二、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是校园“精神”的体现

1、我国大学校园环境空间设计特点

我国传统的大学校园的布局结构,一般严格按照功能划分区域。由教学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教师生活区组成。由于当时在校生人数不多,面积不大,师生教学,生活方式简单,满足当时高校使用功能上的要求。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的科研功能日益突出,与社会的联系也日趋紧密,促使大学校园空间形式的进一步扩张。

2、我国大学校园环境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措施

现在,我国一部分新的大学校园规划,只是将原有功能分区简单放大,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发展与校园发展日益渗透相互融合的这种变化,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A.院系联系不密切。现代大学的高等教育是多学科,多层次的立体网络教育结构体系相互结合。但实际上有的新校园规划设计虽考虑了这方面的问题,但大多停留在平面图上,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聚会场所,因此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功能作用。

B.教学区、学生宿舍区、体育运动区之间距离太远,例如,浙大紫金港校区就有这样的问题存在。现在大学校园的面积往往是原来的几倍,已经超出合理的步行范围,自然会给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我曾去校园考察,问起浙大紫金港校区的同学,他们有些就说,不少同学就会以校园学生宿舍离教学区太远的原因而不去上课,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c.景观附属设施的非人性化。与一般的公共环境相比,大学校园景观环境有其特殊的使用功能。校园扩大,但信息导示牌却不够完善,大学建造得如同迷宫一般,进入校园根本没法寻找方向,只能直接询问相关人员。

篇6

教学资源与管理人员短缺,使得学院管理落后,阻碍了高职院校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生源质量逐年下降,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和当前高职院校的实际需要不相符。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着大数据带来的新形式与新技术,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信息化构建,这是学生管理工作者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1大数据管理体系缺少完整性、统一性与有效性

高职院校没有对应的大数据职能管理部门,其数据管理体系缺少完整性,使得传统的数据管理模式与高职院校现阶段的大数据管理工作不相符。此外,分散的信息处理使得学生管理者低效劳动,导致学生的大量混乱,部门间具有较差的数据一致性,对高职院校信息的准确性构成较大影响,不利大数据的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构建大数据管理体系并不容易。

1.2学生管理工作者信息化意识弱,无法发挥大数据技术作用

管理者不愿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信息化功能上,使得信息化管理效率不高。高职院校现有的技术仅能处理部分相似的信息数据,无法现代化地收集及分析大数据,数据分析技术未切实应用,无法支持高职院校管理决策,缺少大数据挖掘、分析的专业人才,大数据的开发利用有助于学生管理工作,由于缺少分析人才,所以无法体现数据价值。这是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

1.3信息化程度低,数据挖掘与处理难度大且效率不高

尽管高职院校有一部分工作流程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但缺少系统的顶层设计,系统间的信息交互差。很多高职院校在管理方式上还是使用一般文件夹存放文档数据,使得文件夹较多地存储在电脑设备上,存放路径无一定规律,使用效率不高。学生管理产生了许多学生的数据,半结构化数据的挖掘与处理还不成熟,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系统化程度低与决策支撑力度低。

二、基于大数据背景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构建的策略

2.1转变思维,重视大数据体系构建

构建专员管理制度,依照各职能部门把全院所有数据分配至个人,安排专员统一录入数据,编制有关数据管理规范,合理规范信息的收集与使用,确保数据及时、有效。数据整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高职院校寻求变革,转化大数据结论,于同类院校中突出优势。高职院校部门的决策者革新思维,高度重视大数据。

2.2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者队伍的信息化素养与技能水平

学院需要着力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信息化意识,让他们熟练地操作管理信息化系统,搞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有效管理学生常规事物,实时了解学生思想,基于信息化工作经验,探究信息化工作模式。以各种形式强化学生管理者间的沟通,把学生管理系统的工作经验分享给大家,提升信息分析能力与处理能力,逐步提升管理者队伍的信息素养。着重通过大数据技术引导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开展,利用各种形式于无形中让学生熟悉并使用大数据管理平台。在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者实际践行,转变思维,结合具体工作,不断进步,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大数据人才需要熟练掌握大数据所有技术,分析大数据结论,深入探究院校各部门间关联性[1]。按照大数据结论,确保操作操作与评价可行。要求学院统一培养大数据专业人才,组织构建大数据管理团队。

2.3利用大数据研究成果,致力于搭建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

建立大数据共享平台,涵盖全院各数业务信息系统数据与各数据记录,使各系统间信息数据共享成为可能,保持系统间信息顺畅,便于大数据分析与使用。信息化建设时,要求学生管理者高度敏感数据信息,常汇集并整理相关数据信息,经过认真仔细地分析,获得可靠的结论。学生在校参加各类活动,得到积分,找寻学生对某些活动的关注度,便于后续相似活动的开展,强化学生活动的影响力。分析学生校园一卡通的消费记录状况,相应地找到隐性贫困学生,提供帮扶资助,将人文关怀提升到一个较高的高度,健全学生社团主题网站,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风采,培养他们各项技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结束语

大数据给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物联网更多地应用在高校中,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不断收集数据,发给客户。实现了人性化与开放化的学生管理,还要强化学生精细化管理,较好地服务学生职业规划[2]。可以想象未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将逐步完善大数据平台的应用,更好地投入实践工作中。

篇7

现代设计学科体系中,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景观设计学三者并重。但在当今大学校园建设中,高校管理者重视校园建筑和校园规划,忽视校园景观设计,对于高校景观中宜人空间的设计及文化内涵的表达几乎不予理睬。大学管理者习惯将校园景观的元素分解,从属于校园规划和校园建筑体系中进行营造。在有限的校园景观建设实践中,大学建设者们关注较多的是有形校园景观的物质构成,包括景观的构成元素及空间尺度、比例、序列、色彩及风格等;而对无形的校园文化内涵表达则关注不够,景观的物质构成几乎和文化内涵脱节,许多大学校园养眼不养心,因为没有了文化底蕴而使得景观缺乏个性与灵魂,空间感趋同。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各高校的扩建也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人们更多的是对高校校园建筑营造的物质空间的研究,对于高校文化内涵体现的研究也仅限于在建筑中的体现,景观设计中空间的营造及空间文化内涵的体现也只是作为建筑的附属品,进行宏观的研究。

国内关于大学校园文化与景观营造的研究并不多,相关书籍中,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陈于仲编著的《大学校园建设规划论》,对文化景观的规划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作了令人信服的有理有据的论述和探讨。相关的文献资料中,东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关崇(2006)在《大学校园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中,认为文化氛围的营造应该作为大学绿地系统构建总方针之一。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胡凯华在论《大学文化与园林景观的营造—以武汉市为例》中,以大学校园文化为切入点,探讨了大学文化与园林景观营造的关系;高成广、谷永丽等(2008)认为大学园林是文化的生态基础,是校园文化历史积淀的物质反映。江芳(2006)以顺德职院滨江公园的的景观设计创作为例,阐述了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另外还有许多学者从景观的教育功能上,强调营造具有文化品味的校园景观的重要性,如葛盈辉、金卫华(2005)在《大学文化品味的营造与提升》中认为校园景观文化对身处其中的师生是一种无声的“境教”,是一位无言的教授。

所以校园文化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实现显得尤为重要,此研究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一、指导和完善现有的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对设计理论探讨给出明确的定位和思路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城、大学新校区建设也紧跟着迅速发展,而教育理念的不断变化对育人环境也提出了新要求。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绿化点缀的人工环境设计一,校园景观设计应该要能够体现每个学校特有的精神状态和特殊的文化内涵。这样的大学校园环境景观才能是人性化的设计,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其求知欲望,营造良好的思想和文化交流的氛围。本文得出的具体的原则和方法,给校园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提供设计经验,纠正设计误区

目前校园景观设计过分重视校园景观的观赏性,新校区景观普遍存在大而空的问题,校园能够供师生交流以及体现学校特色的环境空间很少。本文在景观与校园文化的融合问题上探讨的同时,让大家明白什么是校园真正需要的环境景观。

三、综述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动态和课题组的见解

现代景观设计是一门融合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和行为心理学三方面内容的学科。现代景观设计虽然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己从早期注重面积的绿化阶段,注重视觉效果的美化阶段,逐渐走向考虑场所特点,综合多元内容,并结合生态学理念的新阶段。

校园文化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实现途径研究以景观设计学为基础,从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研究中汲取养分,主要集中讨论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理论层面——文化与景观的关系。在校园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将校园文化与景观进行融合的研究与探讨。通过对校园文化与校园环境景观的定义,强调重视校园环境景观的构成要素以及校园文化性景观和校园环境景观的文化性。

二是实践层面——对于实现途径的研究。校园文化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实现途径研究是本课题重点探讨的内容,以视觉审美学和环境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为基础,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机制的理论基础,校园文化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实现途径研究探求校园景观设计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通过查阅大量关于校园景观、大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校园历史、文化表达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以及些相关书刊、报刊和网络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确定研究的内容等。根据所查资料对相关校园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校园文化景观的环境要素,景观构成要素,文化特性,了解不同景观区域文化景观的特点及联系,了解校园文化景观的现状及不足。通过访谈形式,随机选择学校师生,对部分高校的历史文化及校园景观改造建议进行调查,掌握师生对文化与景观建设的建议。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对部分高校历史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以此为校园文化景观所表达的文化提供参考和依据,进而找寻文化景观的设计手法。

研究的途径主要分为以下六个步骤:①确定研究对象;②解读研究对象;③探求文化内涵;④实地调研分析;⑤实施原则、策略、途径研究;⑥得出研究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朱新民.浅谈校园景观的构成形态[J].山东环境,1997,06

[2]朱小根.论高校的软性管理[J].学术论坛,2000,04

[3]王正星,刘桂云.试论新时期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教育功能与建设[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0,06

[4]黄厦.高校校园环境营造的几点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2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056-02

校园绿化及其景观的设计是每个大学一道亮丽的风景,不仅体现了校园特有的文化,而且承担着净化空气、阻滞尘埃等改善、保护校园生态与美化校园环境的功能[1]。优美宜人的校园植物景观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品格的塑造以及道德的提高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2,3]。多样的校园植物可以为生物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素材,同时也能让其他专业的学生了解植物学知识,开阔视野,增加学生爱护校园资源环境意识[4]。三峡大学自2000年组建以来,校园绿化工作一直随着校园的建设同步进行。为了更好地保护校园环境,笔者通过近两年对三峡大学新校区人工种植植物(不包括室内植物、建筑物楼顶植物以及教师公寓区内非绿化用植物)进行了调查和分类,为科学合理地建设生态型校园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

一、调查范围

三峡大学新校区地处宜昌市西陵区西北部,地理坐标为111°18.642′E,30°43.443′N,学校占地面积3787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32.3万平方米。海拔约134m,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3.1℃~18℃,无霜期较长(280d),年平均降水量为992.1~1404.1mm之间,雨水丰沛,多在夏季,较长的降水过程都发生在6~7月份,雨热同季。

二、调查方法

采用实地调查,结合植物志等资源,将校园分为若干区域并逐一调查。对于植物的种类、生长环境、习性和生长状况等进行了调查、记录,同时对部分植物采集了数码摄像照片。依据《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签》、《湖北植物志》、《园林树木学》等工具书进行分类鉴定、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

1.校园人工种植植物种类及资源概况。经过调查,三峡大学校园共记录了人工种植植物155种或变种,隶属于76科130属。乔、灌、草和藤本数量、物种数量比率、常见科和主要物种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三峡大学校园内人工种植植物资源中灌木占较大部分,达42.6%;乔木和草本次之,各占25.0%和22.2%;藤本最少,占10.2%。

2.校园人工种植植物的观赏特性分析。根据常见的植物观赏特性分类方法[5],将三峡大学校园人工种植植物的观赏特性分为以下六类,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校园内观花植物最多,为63种占总种数的40.7%;其次为观叶与观姿类植物,观干类植物最少为3种。其中兼具多种观赏特性物种有16种,如绛桃既可观花也可观叶,构骨既可观叶也可观果,结香既可观花也可观姿等。

四、讨论与建议

1.因地制宜、美化环境,配置多样化。三峡大学校园植物的配置体现了“因地制宜、美化环境、构建生态型校园”的设计思想和原则。按照不同的地形特点、植物生态习性、园林布局及人群活动的特点等进行合理配置,绿叶树种与观花、观叶、观果的树种及孤植、丛植、花架、草坪、地被植物等形成了各种校园景观。本文调查结果表明三峡大学灌木类植物最多,为59种,乔木类植物与草本地被类植物种数相当,藤本类植物最少。其中双子叶植物最多,占总种数的76.1%,表明三峡大学校园植物种类多样,不仅丰富了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科研的素材,同时在美化校园环境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调查发现有45科仅有1种植物,占总科数的59.2%,建议今后在现有的基础上补充一些同科其他植物,进一步丰富校园植物的种类。

2.“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各有千秋。校园绿化及其景观的设计体现了特有的校园文化,优美宜人的校园植物景观对大学生的母校校园文化的培养以及认同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根据不同植物对四季的气候变化的适应,同时结合校园的区域规划,建议不同区域配置不同的植物。春季主要以花灌木景观为主,花木与溪水相映,香气宜人;夏季主要以浓荫绿叶景观为主,同时配以紫薇、美人蕉、矮牵牛、凌霄花、八仙花等观花灌木以及红叶李、木等少量观叶灌木;秋季主要以秋色叶树种以及法国冬青、火棘等观果树种,桂花等观花植物,同时配以临时栽种的万寿菊;冬季主要以常绿树种以及竹类植物为主,形成了不同季节不同的景观特色。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三峡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桃花为主要植物景观核心的“桃花节”已经成为学校的名片。

3.加强养护,合理规划,维护校园植物多样性,创建美好校园。虽然,三峡大学校园目前的人工植物种类有一百多种,但有部分植物种类株数较少,生长欠佳。另外,在校园建设过程中,引种树种不适宜种植环境等现象时有发生,新栽种的成活率较低。再比如大学路两侧以及校园其他路段两侧都以樟树为航道树,生长缓慢,树荫避道效果差,导致校园主体景观效果未能及时发挥,因此,对校园内现有树种进行改变和引种苗木要进行论证,以保证绿化植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1]。

校园物种配置的多样性可以体现校园的文化气息美,体现深刻的校园精神与文化内涵。校园内不同观赏特性的人工种植植物种类的数量不一致,观花植物最多,其次为观叶与观姿类植物,观干类植物最少。因此在物种的配置上注重物种本身的观赏特性,使得校园的植物景观呈现多样性,进一步增强观赏效果。此外三峡大学校园人工绿化植物没有实行挂牌管理,通过给校园绿化植物挂标牌,注明中文名、拉丁名、习性和功用等,可以起到服务社会、服务教学的功能,对于传播校园植物科普知识起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景艳莉,刘芳,杨凤军,等.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园木本植物调查与景观评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59-60.

[2]邓珍琴.校园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的配置[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7,4(2):60-63.

篇9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休戚相关,而科技发展依赖人才的求是创新、建设高水平的大学是关键。武汉大学具有当前我国大学发展中出现的、若干校园迅速集聚并形成城市化的典型特点,其生态化代表特征使其在探索高校建设上具有较强借鉴的现实意义。

    1 大学校园城市化引发新的生态问题

    大学校园城市化将高等教育从原有城市相对分散的地域中剥离并重新集聚,迅速改变了原有城市郊区的生态面貌,并引发城市开始新一轮的扩张。

    1.1 武汉大学城市化的生态表象

    “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具有百余年历史的武汉大学校园环拥珞珈山。宫殿式的建筑群布局精巧,这与现代生态建筑不谋而合。武汉大学不但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而且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育人环境优美,是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高等学府。

    综合性的武汉大学在功能和空间上表现出当代大学的城市化,一方面是大学校园原有的如后勤、居住及附属的幼儿园、小学、中学教育等功能向社会转移;另一方面,教育自身的发展要求大学校园向城市提供开放空间,由为国家培养干部转向为社会培养人才,形成城市的教育中心。

    1.2 迅速改变原有城市结构,引发新一轮扩张

    当前大学校园城市化进程的内因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从19世纪90年代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大学在校生迅速增加,大学无法在城市中满足扩招对增加土地的要求,因而转向近郊区、远郊区。大学校园城市化是城镇生态空间发展过程中离散性的表现,城市的教育功能从城市中离散出去,形成新的城市生态区域核心。

    城镇生态空间理论认为,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和空间受到干扰的程度成反比,同时生态空间是时间和空间耦合的结果。大学校园城市化使得原有市郊迅速成为城市的一个区域(教育)中心。由于这种城市化过程是在短时间内进行的,大规模项目迅速改变了当地的生态面貌,大学园区的生态空间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

    大学城带动园区房地产、科研、中小学教育、旅游等相关产业集聚,从而可能形成城市新的教育中心。如各大高校在新建的分校:武汉大学东湖分校、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等,引发城市新一轮扩张。这些迅速带动当地经济繁荣,同时也给原有环境带来巨大的生态压力。

    2 大学校园城市化的生态系统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大学校园作为一个独特的子系统应考虑以下功能:

    2.1 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保护城市环境敏感区域,特别是市郊边缘地带这些对城市生态系统具有特殊意义的区域,以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异质性。具体而言,当前应积极利用大学校园对大学生和城市居民进行生态教育;为大学这个文化社区提供交流场所,促进城市文脉延续发展;同时运用景观生态学等方法,保护生物多样性,节约使用不可再生资源。

    2.2 教育——建设大学校园生态公园

    生态发展就是要让现在的资源足够满足当代和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当前人们普遍缺乏生态意识,设立大学校园生态公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愉悦身心的学习环境,和体验自然、生态教化国民的场所,从而提高大家的生态意识,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校园。因此,探索建设生态校园具有积极意义。

    城市生态公园的小型化使得大学生态校园建设成为可能。武汉大学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民族风格的建筑群体和诗情画意般的园林艺术融为一体,构成了古朴、幽雅、宁静、舒适的校园,是造就千万优秀学子的理想园地,具有极高的人文与自然景观价值。

    大学校园生态公园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校园以及城市绿地系统结合设计,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珞珈校园就是国家级重点名胜东湖风景区范围。以往大学校园公园强调的是可游、可赏以及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场所,大学校园生态公园也具有一定的旅游观赏价值,但更强调的是看者的生态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态教化作用。2.3 景观生态——嵌合体、块区、廊道、基质

    生物学者认为:“在环境日益人工化的情形下,仍然可以通过林地、绿带、水系等的巧妙布置来保持高水平的生物多样性,总体规划不但应考虑环境优美和经济效益,也应考虑生物种类的保护”。校园的生态景观保护是将校园作为一个整体对待,以保护各种景观元素为主要内容,把保护景观的多样性、异质性、建立合适的生物群落以及维持其生境稳定性为目的。

    各种嵌合体都由块区、廊道和基质三种要素结合而成。在大学校园中,海星状的形态是比较合适的,其中心是一个具有自然植被的大块区,其作用是保护校园地下蓄水层和相应的地下水系统、保持生物多样性,并为大多数需要广阔空间的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逃逸掩护,同时它还能够保留各种自然的景观,让校园更加近似自然。海星的触角端部是小块区,这些小块区形成群体,具有“脚踏石”的功能,有利于物种之间的活动。同时小块区还能够容纳某些不适合在大型块区生存的物种,并产生许多生态效益。大块区和小块区之间用廊道连接,以利于物种的传播。

    武汉大学校园内有丰富多彩的植物体系和珍稀植物,使其成为一个天然的植物园。据不完全统计,园内就有种子植物120科、558属、800多种,其中属于珍稀濒危的植物有11科17种。校园内形成各有特色和情趣的樱园、梅园、枫园、桂园等,尤其是樱园,以日本樱花为主,收集了早樱和垂枝樱等共6种10余个佳品的樱花,花色丰富,绚丽多彩,枝干多异且花期不同。每当寒冬过后,梅花凋谢之时,早樱开放,继而日本樱花、垂枝樱花、晚樱等开放。盛开时节,樱园酷似花的海洋,成千上万游客慕名而至,留连观赏,如醉如痴,大有“三月赏樱唯有武大”的意趣。  

    2.4 管理——大学校园生态管理

    生态校园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交通、资源利用(水利能源等)、垃圾、校园小气候环境质量、大学社区参与、生态课程教育、培育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师生健康与安全。具体如下:

    2.4.1 步行 +自行车——从步行城市到步行校园

    武汉大学鼓励在校园里使用自行车和步行,限制机动交通。欧美自行车运动已经在大学校园取得成功:如剑桥大学园区、牛津大学园区(人口为15万)和诺丁汉大学园区(人口为25万)等大学园区。牛津大学校园区专门设有自行车道,在次要交叉口自行车道是连续的。在我国,大学校园内自行车使用已经很普及,在大学校园规划中针对自行车的停放、交通、安全进行统一规划,将有助于改善校园的整体生态环境。

    2.4.2 纸——回收和无纸化办公

    在武汉大学校园中,最普通的资源可能就是纸了,相应的在大学校园中纸的浪费也很普遍。学校普及网络技术以降低纸的使用量,此外设立专门的纸回收利用体系,鼓励纸的重复使用、双面使用等有效办法以减少纸消耗。

    2.4.3 可重复利用资源及垃圾减量、分类和回收

    武汉大学鼓励选用可回收或可重新利用的物品,鼓励办公中尽量使用大头针以替代一次性的订书钉,鼓励大学生使用二手教材和生活用品。设立二手交易市场,在武汉大学图书馆门口经常有高年级的学生将自己生活学习用品摆成地摊,在轻松友好的气氛中,大家都神清气爽地进行交易。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以其独特而珍贵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这些老建筑进行内部功能改造,外部修旧如新,而非简单的拆建,既保护了艺术文化价值,又延长了建筑使用寿命。

    对垃圾进行分类,有害垃圾独立处理。

    2.4.4 水资源

    大学校园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文系统的生态保护。加利福尼亚大学在其生态校园建设中提出,应保持水文系统(地表水、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在向城市补充地下水的工作中,日本早稻田大学校园中采用了渗水性混凝土和沥青道路,以及利用中水灌溉花木等。向城市补充地下水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北京由于地下水开采过度,无地下水区域已形成漏斗状,地表局部下陷。水上城市威尼斯也是由于地下水开采过度,整个城市持续下陷,不得已又往地下注水阻止下陷。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教训。

篇10

中图分类号:B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6-0222-01

1、引言

21世纪的大学校园环境应该是便于促进师生交流、激励学生学习的环境。在进行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过程中,不仅要体现出学校文化底蕴及时代感,还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更适合师生休闲、学习、交流的优美环境,以激励大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动机和塑造学生的道德素质。而大学毕竟是一所以师生为主要对象的环境,所以,在进行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时,应该从人的角度出发并运用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让大学校园环境真正满足师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产生的不同的心理感受,它研究环境中人的行为,着重从人的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人与环境和谐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才能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它包括空间认知、领域性、私密性、个人空间和环境知觉等。

2、现代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

对于校园景观设计而言,我国还是具备了一定的优势: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在现代大学校园中,用地面积越来越大,也增大了学校的规划。大学城不断涌现,校园景观逐渐成熟起来,整个校园的学习氛围也增强了。

但是我国校园景观设计虽然有一些发展,就国际接轨的意义而言,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由于现代大学新校区的不断扩建,导致了某些高校的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冲突,忽视了对原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其次,某些高校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对校园的整体规划和功能分区不明确,导致校园景观布局的不合理。再次,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体现还不够充分,在校大学生除了基本的学习、运动、休息的活动外,还应该为其创造更多可以交流与娱乐休闲的户外空间,以满足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最后,在校园建设中,忽视了学校特色和办学宗旨,使大学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得不到恰当的体现。

3、环境心理学在现代大学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3.1 营造特色的校园景观环境

从领域性的角度来看,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的精髓与核心,是赋予学校生命与活力并反映学校历史传统文化的一种精神面貌13L而校园环境又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它为校园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场所,记载了学校的历史文化,展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因此,结合学校历史而设计的校园景观对于烘托校园文化有重要作用。

在景观营造中,应使校园文化与景观相互渗透,充分体现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让师生在校园内找到一种真正的归属感。如确立本校的校树或校花,加强特色植物的景观建设,这有利于加强景观的历史人文性,还能烘托出校园自由、活泼、创新的学术氛围。可以在校园内增加一些历史和传统的景物或雕塑,如纪念碑、人物塑像、特色亭阁等,既能使校园景观丰富化,又能让在校师生对学校校史有更深刻的了解。

3.2 规划合理的景观空间布局

从空间认知的角度来看,合理规划的景观设计对于实现学生对学校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具有重要的意义。就现代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而言,应呈现出综合化、组团化、信息化的倾向。这种倾向有利于大学校园的整体规划和大规模建设,还有利于符合现代化的设计理念。

首先大学是一个整体,在进行景观规划时应遵循统一性、稳定性和完整性。在统一中完成变化,在调和中找对比。做到景观的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相结合,自然的、人文的景观可视为静态,在校内的活动的师生可视为是一种动态。在校园景观中可创造出多层次的空间,为师生创造一个动静结合的美好校园环境。其次,布局上可进行组团化的景观功能分区。大致可分为主要景观区和辅助景观区,主要景观区是学校景观设计的典型,代表了学校的办学主旨和文化内涵。辅助景观区有景观亭、特色景观雕塑、入口景区、景观休息区等,具有较强的领域性。最后,在现代科学技术如此发达和信息化普遍的今天,如何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体现现代校园的信息化与现代化,成为当今大学校园的新话题,可以将功能强大的虚拟现实空间融入到校园中。所谓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为人们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受,使人们可以在校园网上将以往的二维空间转变成三维空间,更加真切地感受校园环境。虚拟现实空间不仅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宣传校园文化,还能增加学生对学校的认知度与自豪感,扩大学生的学习氛围。

3.3 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从领域性的角度来看,优美的校园景观环境能让身在其中的师生产生自豪感和认同感,满足其审美取向和精神文化需求。因此,现代大学校园环境应为师生创造一个服务于师生,和谐优美的环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素养和陶冶情操。

从私密性和个人空间的角度来看,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核心始终是“人”设计的目的是构建一个宜人性、合理性的学习环境,增加环境空间的安全感和认同感。所以,应从人的角度出发,把景观环境与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尊重环境,同时环境也关心人。在进行校园景观规划时,也可以特意地创造一些私密的个人空间,这既是对人身心的“塑造”,又可以满足个人情感的宣泄与隐私流。因此,设计应充分体现育人于乐的精神,考虑到人的日常行为与环境的关系,注重人的行为心理、尊重人的精神世界,考虑人在环境中的位置,创造出适合人活动的环境空间,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3.4 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校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