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2 14:50: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传统教育观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教育本身承载的是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提高,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继承与发展。人类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国家的强盛也离不开发达的教育。尽管人类的历史写地是战争史、帝王将相史,但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部技术发展史。社会的每一次进步,每一种社会形态的更替背后都有强大技术革命的有力推动。同时,技术的发展又带动了教育的发展。
每一次技术进步不仅给教育增加了新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给教育带来新的知识传播形式。纸张的发明淘汰了沉重的知识载体--竹简,汗牛充栋的竹简被浓缩成薄薄的书本,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传播,"学富五车"的成语成了遥远的过去;印刷术的发明把大量的人力从烦琐的抄写工作中解放出来,信息可以没有损耗地被复制成千上万遍,知识的传播更加广泛;广播、电视的发明使单向的远程教育成为可能。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明打破了书本是知识主要传播载体的状况,使教育迈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互联网将全世界的学校、研究所、图书馆和其它各种信息资源联结起来,成为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量信息资源库,全球范围的优秀教师或专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提供同一知识领域的学习素材和教学指导,任何有知识需求的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通过网络学习,形成一对多或多对多的教学交互。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即将形成。
二、互联网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实现。
教育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类是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核心。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教育以人为本,就是老师以学生为本,校长以老师为本,各级政府官员以校长为本,学生受教育后以服务于社会为本。
教育以人为本,要从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出发,根据人的不同特点,实现不同层次的发展。每个人都有三个层次的需求:珍爱生命、维护尊严、谋求发展。
珍爱生命就是在维持生存的基础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互联网不仅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增加了财富,提供了方便,在精神生活方面也大大拓展了空间。互联网使新闻的传播速度更快,满足人们的知情权和好奇心;在互联网上人们参与时政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了解别人的观点,沟通政府与民意,是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种良好补充;在文化方面,互联网已成为大众喜爱的文化生活方式和新兴的文化空间。互联网极大地提高了精神生活质量,使生命更加有意义。
维护尊严是人类特有的需求。没有平等就无所谓尊严,教育权利的演变为我们观察信息时代的平等观念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样本。自古以来,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师道尊严是维持师生关系的基础,老师高高在上,学生言听计从。几千年来的教育是老师主导的知识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在这种体制下,学生求真求新的天性被扼杀,创造力逐渐在负担沉重的课业中消磨殆近。互联网的出现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老师和学生的界限模糊化,只要你有真知灼见,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在哪里,都可以"结庐授课",真正实现了孔子的理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互联网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真正的公平教育,大家面对的是同样的资源,不管你的家庭背景、智商存在多大差异,性格内向或外向,你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老师、课程、授课方式,可以是听讲,可以是讨论,可以是论战。互联网的非歧视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人与人在教育权利和尊严上的平等。
谋求发展是人类更高层次的需求。互联网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教育资源的丰富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资源的多样化带来了学习方式和内容的多样化,个人发展的多样化。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发展方向,选择特定方向的优秀资源,同一流的大师学习和对话,深刻挖掘自身发展的潜能。
三、互联网给传统教育观念带来了巨大挑战。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教育信息化是我们从思想观念到实践方法都必须面对的一场革命。
1.社会对教育信息化认识的转变
鉴于信息化对学习观和教育观带来的影响,许多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在教育领域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纷纷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推动力,呈现出国家重视、政府推动的显著特征。如美国的教育技术规划、日本的第五代、第六代计算机进入教育网计划、欧盟的尤利卡计划、法国的实践计划行动纲领、韩国的虚拟大学、新加坡的智慧岛方案等等。我国也在加大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有些有远见的大学或政府部门已经设置了教育信息化处室,统筹规划学校信息化建设,把握教育发展变革方向。但从整体上看,全社会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有些部门只是喊在口头上,在网络基础设施、师资技能准备、教育资源建设上的投入上远远不够。我们是否认识到学校没有建校园网就等同于学校没有建教室,没有连接互联网就等同于学校没有图书馆,没有教学资源库就等同于学校没有老师?
2.学校功能的转变
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大学的知识产生、知识传播以及知识应用等功能也在逐步演变。知识产生的功能逐步增强,受互联网的影响,知识传播功能将被逐渐弱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应逐步演变成以研究为主的知识生产机构。
由于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大学的另一个功能--知识水平鉴别功能将渐渐增强。大学将通过政府授权,成为以鉴别人们掌握知识水平为目的的考试和证书发放机构。对学习效果的鉴别与认证将随着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趋于复杂化、科学化、专业化。
3.教师教学观的转变
具有现代化教学观念的教师,应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即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和协调,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过去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强调利用好两个工具,即字典和图书馆。今后要增加并强调互联网这个工具,强调通过互联网学习。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利用新技术开发课程课件,一本教案用多年的教师肯定要被信息社会淘汰。
互联网的应用将极大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法。对于一个教师,他(她)的多少教学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共享,多少创新的学术成果能经得住实践检验、为人所用,都将成为评判一个老师学术水平、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传统体制下,教师的水平由学校评判。互联网时代,裁判主体变成了整个学习社会的学生。评价方法从领导或同行参观一堂作秀似的公开课,变成学生对该教师的网上课程的评价和选课率的高低。信息时代,老师将变成公众人物,其教学和学术成就将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评判。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弄虚作假、学术腐败,将在互联网时代无处遁形。
4.学生学习观的转变
教育信息化肯定不能等同于简单的互联网的概念,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信息网络及技术变成自觉学习、自我发现、自主探索的工具。这里就有一个观念问题,不能仅认为只有进入课堂才是学习,只有教师讲的才是知识,只有考分才说明能力,要全面、正确地理解知识和学习,理解教育信息化。
具有现代化学习观念的学生,应从传统的被动地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处理知识、运用知识,要有能力利用信息网络进行对知识的探索,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应有一个从学习互联网知识到通过互联网学习的过程。
此外,学生还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网络观。网络是一种工具,工具的好坏取决于用途,用途的好坏取决于使用它的人。因此,对于求知上进的人,网络是学习的利器,为你发掘无尽的知识宝藏;对于消极堕落的人,它是诱使人沉湎于游戏、虚无、的精神鸦片。因此,在积极倡导建设"绿色网络"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网络观,形成对信息的判断力和防范力是至关重要的。
四、互联网的影响远远超越了教育、经济等领域,已经上升到了国家第五空间的争夺
技术的发展常常令人炫目,其中一些技术象流星一样风靡一段时间后就难觅踪迹了。如在1985年的美国,大唱片曾经是年销售240亿美元的大行业,由于录音带、CD等技术的进步,五年之后大唱片在美国的商场中完全消失了。而今的录音带、录像带的市场也在日渐萎缩。而有些技术如印刷术则不同,它会长期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并不断升级。互联网对人类的影响,则远比电影、电视、印刷等技术要大的多。
互联网不但影响国家的政治、经济,而且对产生新的文化与价值观念甚至语言的演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凭借对网络空间的掌握和控制,一些经济文化大国通过对本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宣扬与传播,悄然侵蚀着他国的传统文化。美国大片、日剧韩剧,在网络时代可以迅速风靡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和13亿人口的文明古国,青少年对中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淡漠与哈韩哈日的狂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乃至占领。语言的演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不久前在网络小众间使用的词汇,没几天就成了人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如果哪个民族不抓住这个机会发展,今后将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传统上人们把一个国家的定义在有形空间上,如领土、领海、领空等三个空间,靠科技的发展,少数发达国家正在争夺太空的控制权,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国家的第四空间(或称领宇)。而互联网实际上已经成为国家的第五空间(存在于有形和无形之间,或称领网)。尽管它不存在有形的边界,但它靠知识产权、文化和价值观念、技术壁垒等划分了彼此的势力范围。对互联网主导权的竞争实际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国家争夺战,而且正日趋激烈,我们必须而且能够在这个战场上夺取胜利。
五、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转变观念,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挑战
自第九个五年计划以来,中国政府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在1999年教育部实施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专门设立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以推动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国的教育信息化步入了快速发展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尽管投入有限,国家公共网络快速发展,中国教育和科研网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互联网络,中国教育电视台卫星多媒体传输平台已经建成,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交互功能的现代远程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网络平台。基础教育校校通工程已经启动,大学校园网工程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实施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工程项目,分布在我国西部的约152所大学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已经实现了高速连接,缩小了东西部之间教育基础设施的差距,大学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建设、校园网络课程建设和全国远程教育资源库的建设等项目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
教育观念是指按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愿,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方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与看法。①文化传统是指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②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晶,文化传统会植根于人们深层的心理结构,使人们的思维结构与逻辑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甚至封闭,这种稳定与封闭性影响着人们对教育观念的理解与选择,人们在对职业教育观念的进行选择时必然也受到该国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因此,考虑一个国家的、民众的教育观念,必须考虑其所依据的文化传统,反之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教育观念。中德两国文化传统的差异性造成了两国不同的职业教育观念,受不同的职业教育观念的影响,两国的职业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
一、中国文化传统与职业教育观念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着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传统的教育观念对劳动和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其所提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育内容都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的轻视。在我国古代,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儒家教育占据着封建社会统治地位,而与劳动关系密切的农家和墨家却受到人们的轻视。自春秋战国以来,我国就有“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与读书相连的的士排在第一位,表明在古代读书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地位胜于与职业教育相连的农工商阶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封建社会,一个普通人如果想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也唯有通过读书、做官,而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更是进一步将这条道路固定下来。《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其讲到了许多为学、为人、为政的道理,而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受到儒家的轻视。比如,“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每天应该考虑的是能不能学到“道”,而不是通过劳动去获取食物;孔子的弟子樊迟去向孔子请教稼、圃之事而受到冷遇,却被孔子认为是“小人”应该去做的事情。
2.“学而优则仕”教育目标对人才观的影响。受中国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封建知识分子大都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更是提出了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的人才培养路线,可称之为“学而优则仕”。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社会分工有高低贵贱的不同,而体力劳动的人,要受到脑力劳动的人的统指。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育所要培养的应该是治国安邦的君子,而不是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方面具备一技之长的人。这种片面的培养目标不利于以培养生产技术人才和实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发展。
3.重伦理轻技艺的学习内容。儒家教育的教学内容侧重于伦理道德,而忽视劳动和生产技术的培养。孔子继承了西周贵族的“六艺”教学内容,虽然对科目有些调整和充实,但仍然是以伦理道德的培养为主,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君子谋道不谋食”,孔子认为社会分工有君子之事,有小人之事。君子与小人职责不同,君子不必参与小人的物质劳动。所以他根本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科举制度的建立之初是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到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只能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埋首故纸堆”的学习内容也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知识分子严重批判。这种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以实践和劳动为主的职业教育相悖,导致职业教育长期受到忽视。
4.“克己复礼”对个性自由的压制。儒家所提倡的“礼”的思想长期占据着封建社会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也深深影响着教育观念。我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们的行为方式要符合一定的礼数:孟子说“养心莫过于寡欲”(《孟子•尽心下》),修养身心的方法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了;朱熹更是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观念,认为要想获得一定的道理,就要去除人内心的本能欲望。这种对自由的压制,不利于个人兴趣的培养。“学而优则仕”教育思想的提出,把学生固定在“读书—做官”这一既定的人生道路上。读书是正道,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而技艺的学习则是“雕虫小技”。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学生不得不遵循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
二、德国文化传统与职业教育观念
同以儒家占统治地位的中国文化传统相比,德国的文化传统更加多元。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浓厚的、对个性自由的尊重、对劳动的热爱和务实的人才观上。多元的文化传统影响了德国的教育观念,并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1.德国宗教文化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德国是一个宗教文化十分深厚的国家,宗教思想影响了人们对待职业和工作的态度。西方宗教改革先驱马丁•路德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任何职业不论是教师、工匠还是农民,都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为上帝服务的,人们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在履行宗教义务,就是表达对上帝的服从和尊重。在这种“天职观”的影响下,德国人民热爱劳动、尊重职业,工人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职业。且在工作中他们能够享受到乐趣,精益求精,不断地提高生产的效率。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与劳动和工作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历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2.实用主义造就务实的人才观。实用主义是德国文化传统中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用主义是从希腊词“行动”派生出来的,从哲学上看是一种行为主义,即注重实践活动与行为效益。受实用主义的影响,以培养应用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受到人们的重视。1708年C•泽姆勒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实科中学“数学和机械实科中学”,到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以实科教学为主的学校纷纷建立,并受到人们的欢迎。正是由于德国人民务实的人才观,使他们并不盲目追求学术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技术人才同样受到人们的欢迎,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德国文化传统历来就重视技艺的学习。德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技艺学习的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西罗马时代。从西罗马时代到欧洲中世纪的结束,是著名的动乱时代,战争是这个时代的主流,骑士则在这个主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骑士文化也在这个时期产生了重要影响。战争的不断进行,扩大了人们对武器、工具、日用品的需求,为了满足战争的需求,各种手工作坊应用而生。国家对各类作坊的建立,以及从学徒的培养到师傅的称号册封也都做了相应的规定。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行会”,由行会来负责作坊的建立、学徒的培养、师傅称号册封。而行会组织本身的职业性和技术性,以及他们产品质量的要求,对敬业乐业、技术秘密的保护鼓励了人们对技术的传授和学习,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4.人文主义思想强调对个性自由的追求。人文性是德国文化传统的又一个重要组成。人文性反对宗教主义对人性的束缚,提倡人的价值,尊重自由和理性。反映在教育观念上就是注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全面发展。同中国“整齐划一”的教育相比,德国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独立精神。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是接受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他认为“世人厌倦就是教学的最大罪恶”、“只要培养了兴趣,一个人即使走出了学校,兴趣会伴随他一生,使他终身受益。”③人文性对个人兴趣和自由的强调使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接受的教育,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在学术方面取得成就。和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不但没有受到排挤,相反却受到人们的欢迎。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观念的反思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长河中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职业教育却成为德国振兴的秘密武器,在我国却长期受到人们轻视。导致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步履维艰的关键是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使人们对职业教育长期缺乏正确的认识。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为其他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一种出色的典范,但是每一种教育模式的成功都是基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因此我们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要基于自己的文化传统,而不能盲目的照搬德国的经验模式。此外,教育观念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协同努力。
1.走出长久以来文化传统观的误区,对职业教育有一个正确认识。首先,职业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它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而不是普通教育的附属品,更不是高考失败者的选择。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且长期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过重大的贡献;其次,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式: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待遇优厚的高级技工无人问津。优秀的技术工人是国家的紧缺资源,而当前“技工荒”的现象也只能由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的优秀人才来弥补。
2.树立全面的人才观,注重劳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父母应该能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子女的兴趣,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注重子女的全面发展;其次,学校应该开设一些与实践有关的课程,并组织一些与动手能力有关的实践活动,引进多方面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评价从各方面综合考虑;第三,对于已经步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应该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充分利用在职业院校短短几年的学习时光,掌握自己未来就业的各种技能。
3.职业院校自身的调整与改革,增强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职业院校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在大学不断扩招的今天,要能够坚定培养目标,发展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专业,而不是盲目地升本和转型;其次要注重办学质量的提高,吸收国外职业院校优秀的办学经验,改革落后的教学方式,提高人才的质量;最后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心理品质。在对学生个性进行关怀的基础上,加大学生吃苦耐劳和基本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可度。因此,转变人们对职业院校的偏见,需要职业院校通过自身的努力。
4.国家应该做好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首先,对职业院校学生可以采取优惠政策,提高补贴标准,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职业院校,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使他们能够专心学习;其次,提高职业教育从业者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职业教育,并表彰从事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形成良性的社会循环;第三,多举办技能类的比赛,在全社会形成一股爱动脑、勤动手、热爱发明和创造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余婉娜,饶异伦.文化传统下的中美职业教育观念比较[J].中等职业教育,2006.20.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戴娇娇,于辉.儒家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负面影响[J].商品与质量,2010,10.
[4]顾明远,黎忠义.世界教育大系德国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5]施德军.论马丁路德对德国人的工作观和职业观的影响[J].湘潭大学学报,2005,5.
一、中国文化传统与职业教育观念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着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传统的教育观念对劳动和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其所提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育内容都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1. 中国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的轻视。在我国古代,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儒家教育占据着封建社会统治地位,而与劳动关系密切的农家和墨家却受到人们的轻视。自春秋战国以来,我国就有“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与读书相连的的士排在第一位,表明在古代读书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地位胜于与职业教育相连的农工商阶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封建社会,一个普通人如果想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也唯有通过读书、做官,而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更是进一步将这条道路固定下来。《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其讲到了许多为学、为人、为政的道理,而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受到儒家的轻视。比如,“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每天应该考虑的是能不能学到“道”,而不是通过劳动去获取食物;孔子的弟子樊迟去向孔子请教稼、圃之事而受到冷遇,却被孔子认为是“小人”应该去做的事情。
2.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标对人才观的影响。受中国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封建知识分子大都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更是提出了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的人才培养路线,可称之为“学而优则仕”。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社会分工有高低贵贱的不同,而体力劳动的人,要受到脑力劳动的人的统指。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育所要培养的应该是治国安邦的君子,而不是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方面具备一技之长的人。这种片面的培养目标不利于以培养生产技术人才和实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发展。
3. 重伦理轻技艺的学习内容。儒家教育的教学内容侧重于伦理道德,而忽视劳动和生产技术的培养。孔子继承了西周贵族的“六艺”教学内容,虽然对科目有些调整和充实,但仍然是以伦理道德的培养为主,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君子谋道不谋食”,孔子认为社会分工有君子之事,有小人之事。君子与小人职责不同,君子不必参与小人的物质劳动。所以他根本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科举制度的建立之初是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到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只能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埋首故纸堆”的学习内容也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知识分子严重批判。这种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以实践和劳动为主的职业教育相悖,导致职业教育长期受到忽视。
4. “克己复礼”对个性自由的压制。儒家所提倡的“礼”的思想长期占据着封建社会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也深深影响着教育观念。我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们的行为方式要符合一定的礼数:孟子说“养心莫过于寡欲”(《孟子?尽心下》),修养身心的方法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了;朱熹更是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观念,认为要想获得一定的道理,就要去除人内心的本能欲望。这种对自由的压制,不利于个人兴趣的培养。“学而优则仕”教育思想的提出,把学生固定在“读书―做官”这一既定的人生道路上。读书是正道,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而技艺的学习则是“雕虫小技”。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学生不得不遵循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
二、德国文化传统与职业教育观念
同以儒家占统治地位的中国文化传统相比,德国的文化传统更加多元。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浓厚的宗教信仰、对个性自由的尊重、对劳动的热爱和务实的人才观上。多元的文化传统影响了德国的教育观念,并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1. 德国宗教文化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德国是一个宗教文化十分深厚的国家,宗教思想影响了人们对待职业和工作的态度。西方宗教改革先驱马丁?路德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任何职业不论是教师、工匠还是农民,都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为上帝服务的,人们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在履行宗教义务,就是表达对上帝的服从和尊重。在这种“天职观”的影响下,德国人民热爱劳动、尊重职业,工人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职业。且在工作中他们能够享受到乐趣,精益求精,不断地提高生产的效率。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与劳动和工作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历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2. 实用主义造就务实的人才观。实用主义是德国文化传统中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用主义是从希腊词“行动”派生出来的,从哲学上看是一种行为主义,即注重实践活动与行为效益。受实用主义的影响,以培养应用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受到人们的重视。1708年C?泽姆勒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实科中学“数学和机械实科中学”,到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以实科教学为主的学校纷纷建立,并受到人们的欢迎。正是由于德国人民务实的人才观,使他们并不盲目追求学术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技术人才同样受到人们的欢迎,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德国文化传统历来就重视技艺的学习。德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技艺学习的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西罗马时代。从西罗马时代到欧洲中世纪的结束,是著名的动乱时代,战争是这个时代的主流,骑士则在这个主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骑士文化也在这个时期产生了重要影响。战争的不断进行,扩大了人们对武器、工具、日用品的需求,为了满足战争的需求,各种手工作坊应用而生。国家对各类作坊的建立,以及从学徒的培养到师傅的称号册封也都做了相应的规定。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行会”,由行会来负责作坊的建立、学徒的培养、师傅称号册封。而行会组织本身的职业性和技术性,以及他们产品质量的要求,对敬业乐业、技术秘密的保护鼓励了人们对技术的传授和学习,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4. 人文主义思想强调对个性自由的追求。人文性是德国文化传统的又一个重要组成。人文性反对宗教主义对人性的束缚,提倡人的价值,尊重自由和理性。反映在教育观念上就是注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全面发展。同中国“整齐划一”的教育相比,德国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独立精神。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是接受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他认为“世人厌倦就是教学的最大罪恶”、“只要培养了兴趣,一个人即使走出了学校,兴趣会伴随他一生,使他终身受益。”③人文性对个人兴趣和自由的强调使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接受的教育,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在学术方面取得成就。和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不但没有受到排挤,相反却受到人们的欢迎。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观念的反思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长河中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职业教育却成为德国振兴的秘密武器,在我国却长期受到人们轻视。导致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步履维艰的关键是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使人们对职业教育长期缺乏正确的认识。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为其他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一种出色的典范,但是每一种教育模式的成功都是基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因此我们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要基于自己的文化传统,而不能盲目的照搬德国的经验模式。此外,教育观念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协同努力。
1. 走出长久以来文化传统观的误区,对职业教育有一个正确认识。首先,职业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它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而不是普通教育的附属品,更不是高考失败者的选择。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且长期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过重大的贡献;其次,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式: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待遇优厚的高级技工无人问津。优秀的技术工人是国家的紧缺资源,而当前“技工荒”的现象也只能由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的优秀人才来弥补。
2. 树立全面的人才观,注重劳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父母应该能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子女的兴趣,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注重子女的全面发展;其次,学校应该开设一些与实践有关的课程,并组织一些与动手能力有关的实践活动,引进多方面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评价从各方面综合考虑;第三,对于已经步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应该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充分利用在职业院校短短几年的学习时光,掌握自己未来就业的各种技能。
3. 职业院校自身的调整与改革,增强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职业院校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在大学不断扩招的今天,要能够坚定培养目标,发展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专业,而不是盲目地升本和转型;其次要注重办学质量的提高,吸收国外职业院校优秀的办学经验,改革落后的教学方式,提高人才的质量;最后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心理品质。在对学生个性进行关怀的基础上,加大学生吃苦耐劳和基本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可度。因此,转变人们对职业院校的偏见,需要职业院校通过自身的努力。
4. 国家应该做好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首先,对职业院校学生可以采取优惠政策,提高补贴标准,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职业院校,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使他们能够专心学习;其次,提高职业教育从业者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职业教育,并表彰从事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形成良性的社会循环;第三,多举办技能类的比赛,在全社会形成一股爱动脑、勤动手、热爱发明和创造的社会风气。
注释:
随着教改的实施,广大体育教师应切实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因材施教,使学生“乐”上体育课。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多以技术教学为中心,也就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整个课堂只有教师统一口令的“军事化”教学,学生缺乏提出自我目标和追求新目标的动力机制,过多的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强度大,密度高的练习下,缺乏自主学习时空没有质疑和解决问题的余地。学生自主学练能力的不到很好的培养。教师应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行列中去,充当一名“裁判员”或“运动员”的角色。想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就要与时俱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平时要多钻研教材,阅读课外书籍,广收众所之长,弥补自声的欠缺,还要充分运用电脑资源制作各种课件,熟练的进行多媒体操作。
多让学生观摩体育比赛中的“明星”们的动作,用“追星”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学生才愿意上体育课,上体育课是才会尽力去学习,去模仿。去训练。
二、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愉悦的课堂氛围
兴趣来自每个学生的生活体验,而个性因素多会制约表现方式。好动的学生对任何体育活动都可能感兴趣;而好静的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就会较弱。在笔者任教的初三年级就有几个特别好动的学生,上体育课集体意识单薄,通过接触发现他们自尊心特强,爱表现。因此根据其活动兴趣,培养他们为同学服务的意识。适应后,这些同学组织纪律性与活动能力都有明显提高。现在的初中生好奇心与求知欲都较强,因此体育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多样化,多选择竞争性强、富有趣味的体育运动项目,运用不同教法并注重引导、转变,激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并着重体验体育学习带来的无穷快乐。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再也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权威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语文教学就是要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教师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关系,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要真正蹲下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朋友。试想,师生关系如果是一潭死水,那么在教学中无论教师如何努力,其效果都不会尽人意。“亲其师,信其道”,正是因为老师的可亲、可敬,学生才会全身心的跟着老师的脚步前行。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们会放飞思维,积极探索,充分发挥自己独立见解,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个性也会得以发展。教学重心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转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措施要围绕他们组织起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是师生共同享有的快乐的生活,教室是师生共处的生活世界。
二、转变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任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提倡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特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思考、探究,在实践中自主学习。课堂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再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创新的合作者、参与者。转变学习方式需从以下方面没入手:
1.以合作为基础的学习方式。以合作为基础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融入小组或团队的集体学习活动之中,展开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他人共享学习资源。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沟通,培养合作精神和相互支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问题为载体的学习方式。学生和教师以多种形式提出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开放式问题:诗中用“朵”来修饰“流星”恰当吗?为什么?一个女同学就领悟出应该是恰当的,因为那流星也像鲜花一样美丽绽放,所以可用一朵。这样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能,而且激发了探究式学习的热情,学生们喜欢标新立异,使心理特点得以张扬,智慧的火花时常在民主、愉悦的氛围中闪烁。
3.加强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学生要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转化为能够理解运用的东西,还必须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为基础。这就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的开展,如处理自身日常事务的生活实践,处理与他人相互关系、与他人交流合作的交往实践等。
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未知欲,才会自觉地花时间,下功夫,动脑筋,“学有所乐”就能积极地学,达到“学有所获”的境界。激发兴趣的主要方法、途径很多,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课堂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就值得我们借鉴。
如:“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测老师来调动学生的兴趣;适当用一点班级用语,来引起学生兴趣。创造机会让学生尝试成劝的快乐,收获并不遥远,学习的劲头自然就更足了。如果说兴趣是行动的先导,那么习惯就是行为的延续,兴趣能促进学习习惯的形成,习惯又有利于兴趣的发展。所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如:1.养成勤积累的习惯。2.养成善思考的习惯。3.让学生多读多写多说。
从当代青少年的实际出发,我在实践中认识到传统美德教育应当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培养当代青少年的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
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十分强烈,历史上有无数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这种忧患意识又总是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青少年生活那么幸福,有什么好忧患的呢?首先,我国还是个发展中的国家,改革开放虽使相当一部分地区和人民富了起来,但还有一部分地区和人民在温饱线上徘徊。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其次,21世纪的竞争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人的素质的竞争。竞争就要有压力,当代青少年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三,当前要充分利用国际和平、国内稳定的有利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传统美德教育过程中应使青少年具有忧患意识,并把它与责任感结合起来,与“祖国同发展”、“与上海同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融入社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
第二,引导青少年对社会尽责,勤奋学习,刻苦锻炼。
对社会尽责,勤奋刻苦,古往今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在迈向新世纪的今天,特别是肩负历史重任的当代青少年,更有必要学习、发扬这种美德。
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不是一句空话,关键要落实到行动上。要负责任,就要有本领;要有本领就要勤奋学习,刻苦锻炼。当代青少年是喷薄而出的朝阳,正处在勤学苦练的最佳时期。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流传着“韦编三绝”、“悬梁刺股”、“怀书而耕”、“凿壁取光”、“羲之墨池”等许许多多刻苦自励、发奋读书的故事,这些都是值得当代青少年学习的。
艺校学生要想占领一流剧院,没有技压群芳、艺惊四座的一流艺术技能技巧是不行的。戏谚常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久久为功,方能成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见只有勤学苦练过硬、扎实的基本功,才有可能去为人民、为社会尽责。强烈的责任感要转化为刻苦勤奋、吃苦耐劳、忠于职守的具体行动,因为人的一生对社会、对人民的奉献主要是通过职业实践实现的。
第三,提高青少年美德修养的自觉性,持之以恒。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33-01
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才的时代。面对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不断吸取知识的能力。当今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着很大的变革,这也对培养人才提出更进一步的挑战,也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以新的观念来培养人才, 顺应现代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教学必须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用新的观念和不同于传统的方式,实施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我们应该认识到花了时间、投入了精力就应该有所收获;应该在最短时间争取得到最多的知识;而且,应该学最有价值、最值得学的知识;我们还应该让学生懂得运用这些知识来进一步学习和创造。要做到这些要求,用新的观念和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一、从学生适应教师教到教师适应学生学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活动,要搞好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配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教师讲起来头头是道,学生接受起来也不费什么力气,因为学生踏着教师的足迹,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障碍都被教师在讲课中一一扫除。但是,学生的实际水平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遇到稍有变化或结构比较灵活的数学题,仍然束手无策。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以教师为主体,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念,自己没有多动脑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得到发挥,只是机械的跟着教师走。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水平也不同。因而学生考虑问题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的想法和思路去思考,学生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所以要学生适应教师教的要求而学的话,学生学起来难免感到苦和累。相反,教师去适应学生学就会避免类似的许多问题。学生能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通过学生自身的思考去获取知识,同时也学到了学知识的这个过程!这就更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避免死记硬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学的目的落脚到学生学习知识上。要尽量避免学生跟着教师的脚后跟去“拣”那些教师扔出来的抽象、枯燥、乏味的知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己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通过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去发现、吸收无穷的知识。这样,学生的视野可以更加广泛,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加的浓厚,获得的知识会更多,效果也会更好!
二、从教了、学过到教懂、学会的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花了时间并不意味着有所收获,教师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理解或掌握知识,教师应该把教的落脚点放到教懂、教会上。因为无论采取怎样的过程和教学方法,最终的目的是学生学到知识,让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教学内容教了,在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下,是远远不能达到要求的,所谓的教懂、学会就不光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要求能力上得到提高!真正的懂要求学生不仅会做,而且还能做到举一反三,弄清来龙去脉,甚至学生会自己改造知识,推广!同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学懂,学会。如果学过的知识不会用,学了而没有掌握,是毫无意义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和学的目的落实,投入一分钟时间和精力,就得争取有一分钟收获!应该认识到在教室里“苦苦”的学40分钟而没有收获与不学或未学根本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有花时间教与学的同时,做到真真正正教懂、学会才有价值!因而,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要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三、从学知识到学会怎样学知识
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学会生存,才能够在不断变化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才能赢得发展。从世界发展的形势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知识的获取,科技的进步和教育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当今是知识经济世界,教育已成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产业和动力源,传统的“应试教育”已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社会对人的终身教育和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教给学生学习之策略,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现代教育的要求。就像战争中的谋略一样,数学学习策略[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为达到数学学习目的而使用各种方法、技巧和法则,其重点在于运用数学学习方法。讲究学习的策略,是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的因素,也是创造性学习的体现,也是未来终身学习的素养。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创新能力,以及着眼于未来的“自我可持续发展”对数学素养的要求,在教学时应教给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数学学习策略;这也是学好数学,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因而,教师可以:(1)指导学生掌握常规的学习策略,即与课堂教学相应的基本学习方法,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四环学习法,“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等。还要重视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探索和发现创新的能力。(2)在掌握常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数学方法。一般的数学方法有:数学思维方法,包括逻辑思维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如归纳猜想法、联想类比法、分析法、综合法等;数学工具法,如变换法、辅助图形法等;数学模型法,如代数法、几何法、三角法等。其中,数学思维方法中的综合法教学,注意一法多用,能使学生对同一类的数学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思路和方法,使之克服解题的盲目性,透过不同现象抓住其本质。同时,通过“做一题,解一类”也有助与培养学生创造性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
总之,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指标,是学习能力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注重教给学生数学学习策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鼓励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就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素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让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M]上海三联书店 1998
2、钟志贤,深呼吸:素质教育进行时[M]科学教育出版社 2003(3)
3、唐润海,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之策略[J]柳州师专学报 2002 17(3):112
4、黄玉成,提高数学预习效率的方法ABC[J]数学教学研究 1998 (6) 7-8
佛教传入中国以前,中国的冥间思想认为人死后为鬼,肉体埋葬,灵魂飞天,如:《论衡・论死》中所解释的:“人死精神升天,骸骨归土,故谓之鬼,鬼者,归也。”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才有了入冥思想,认为人死后是灵魂是埋入地下的。这种佛教思想传入中国引起思想界的轩然大波,首当其冲的便是文学文本之作。朱恒夫在《六朝佛教徒对志怪小说兴起的作用》一文中认为:“六朝佛教徒对志怪小说兴起有着决定性的作用。”[1]而在六朝志怪冥婚小说,便是将佛教的入冥思想与中国传统婚恋小说相结合,形成了冥婚小说。由此,笔者便来深挖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婚恋观念的初期相遇所产生的效果。
一、“众生平等”思想与中国传统婚恋观念的初期碰撞
“众生平等”的佛教思想来源于佛教“法相平等的价值观念”,即:“佛教以普渡众生为根本宗旨,以慈悲之心悦护万物,要求破除一切差别,提倡众生平等。”[2]这是佛教伦理最具特色的重要理论。而在28篇魏晋六朝志怪冥婚小说中,以人鬼入冥成婚的形式,将佛教思想这种“众生平等”的思想融入到婚恋小说中。
首先,28篇冥婚小说中几乎均为冥间女鬼直接或间接的主动要求与阳间男子结为夫妻、以及主动求欢,并且男子在得知女子为女鬼之后,仍欣然接受,不仅充分表现了女子在爱情婚姻中的主动性,还体现了男女间自由结合的爱情婚姻思想。如:《幽明录・丁晔》中女鬼主动来寻夜宿方山亭的丁晔,与其交欢作乐;《搜神后记・何参军女》女鬼何参军女主动到刘广家中,并与之交欢结合。这类冥婚故事既是对自由婚恋思想的崇尚,也是对中国传统婚恋思想中女性毫无主动性的挑战。其次,在28篇魏晋六朝志怪冥婚小说中,只有少数是在父母见证下或有着前世姻缘的相订下所结合而成的“合法婚姻”,如:《搜神记・卢充》中卢充在狩猎中误入女鬼之府,并在其父的主持下奉命成婚;《幽明录・崔茂伯》讲述暴亡的崔茂伯女来夫家与未婚夫裴子告别,后以女鬼身份与裴子结为夫妇的故事。多数为抛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进行的自由结合,甚至有违抗父母之命,执意结为夫妇的违抗礼教的“不合法婚姻”,如:《搜神记・紫玉》中吴王夫差之女紫玉与韩重私定终身,在其出外游学之际韩家向吴王求婚遭拒,紫玉气郁而死,三年后韩重归来,墓前恸哭,紫玉鬼魂现身,于墓里结为夫妇;《搜神记・王道平》中王道平与唐叔偕女“誓为夫妇”,后王道平被征伐,唐叔偕女被家人逼迫改嫁,忿怨而死,后王道平归来墓前悲哭,唐叔偕女鬼魂现身,王道平掘其墓而活,并与之结为夫妇。这些多数的“不合法婚姻”故事既是对男女自由结合婚姻的支持,同时也是对当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恋观念的挑战。最后,在28篇魏晋六朝志怪冥婚小说中,28位女鬼主人公中有6位王室女,如《紫玉》中的女鬼紫玉为吴王夫差之女,《辛道度》中的女鬼为秦闵王之女;9位贵族官宦女,如《徐玄方女》、《李仲文女》中女鬼皆为官宦之女;1位宠姬西施,即《萧思遇》篇女主人公;12位平民女,如《卖胡粉女》、《朱氏女》等篇目。是以身份高贵且为鬼的女主占一半以上,而男主几乎全部为男人且是地位低下、生活困顿的书生形象。由此比例来看,小说主人公多呈现出贫贱男人与贵族女鬼的角色组合。这一角色组合同样表现了男女双方自由恋爱、婚姻的意愿,同时也是对中国古代传统婚恋观念中“门第观念”的挑战。
因此,由以上对于故事情节所分析的结果来看,均是从不同方面表达了对男女自由婚恋思想的尊崇、对阻碍男女自由婚恋思想的挑战。这表现了佛教“众生平等”思想在冥婚小说中体现为破除一切差别,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平等,平等的拥有自由追求爱情、婚姻的权利。同时也呈现出了佛教思想与传统婚恋观念初次遇合的相渗与相斥之处。
二、“轮回思想” 与中国传统婚恋观念的初期碰撞
“轮回思想”是佛教思想中影响最深的理论之一,佛教中的轮回即“六道轮回”,认为人死后按照一定的规律在六道之中轮回转生。佛教传入中国以前,中国的冥间思想认为人死后为鬼,肉体埋葬,灵魂飞天,而“中国小说史上的‘入冥’母题是中土冥界观与佛教地狱观结合的产物。”[3]中国古代最初的入冥观念即为上文所说的肉体埋葬、灵魂飞天,然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土,大小地狱之说,以及带有审判、刑罚性质的佛教地狱观随之流传开来,并与中土冥界观相结合,形成“入冥、地狱之说”,逐步为人们所接受。是以,早在汉末、魏晋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之初,便与当时中国社会的文学相结合,在魏晋时期志怪冥婚小说的基础之上形成“至情”思想。“轮回思想”是佛教思想中影响最深的理论之一,佛教中的轮回即“六道轮回”,认为人死后按照一定的规律在六道之中轮回转生。《心地观经》中有:“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同时,“佛教更注重不朽的精神性一面,即所谓灵魂的受形轮回”。[4]这种思想在当时的志怪冥婚小说中,表现为“情之轮回不绝”,即身死而情不绝,乃至情能超越生死。
这类魏晋六朝志怪冥婚故事有着其共有的故事情节:男女主人公在生前已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或有过婚约或私定终身或暗生情愫,男女主人公的某一方,即男主人公或女主人公因某种原因,如染病暴亡、门第悬殊、被迫嫁人等,未能在前生与意中人结为夫妻,死后因情爱未断,鬼魂现身终与恋人结为夫妻,甚至因之复生的故事。如:《搜神记・紫玉》中吴王夫差之女紫玉和韩重私定终身,因门第悬殊不为吴王所允,气郁而死后情感不死,终以鬼魂身份与韩重结为夫妻;《搜神记・王道平》中王道平与唐叔偕女“誓为夫妇”,后王道平被征伐,唐叔偕女被家人逼迫改嫁,忿怨而死,死后因情爱未断,唐叔偕女受至情所感,让王道平掘其墓而复活,并结为夫妇;《幽明录・卖胡粉女》中与暗恋卖胡粉女的富男突然猝死,家人状告卖胡粉女,富男还魂为之辩解并结为夫妇;《搜神记・河间郡男女》故事类似《搜神记・王道平》,讲述的是晋武帝时,河间郡有一对男女相爱并约定婚姻,男子从军积年不归,女子被家人逼迫改嫁,后因男子墓前恸哭并掘墓而活结为夫妇的故事。“这些篇目都格外强调了情感真挚对于复生的意义,某种意义而言,能否复生,往往取决于生者的态度。”[5]p13《搜神记・河间郡男女》故事结尾:“以精诚之至,感于天地,故死而复生”的叙述点出了复生故事的原因,更是表达了魏晋六朝志怪冥婚小说中这类“至情”冥婚故事的主要思想。可见,这类小说充分张扬了情感的强大力量,即“情之轮回不绝”,身死而情不绝,甚至为情而死、为情而生,都以佛教“轮回思想”来体现“至情思想”。
这与中国传统婚恋观念中的“一夫多妻”制度下的滥情思想相背离,是对不平等、不合情理的中国传统婚恋观念中“一夫多妻”制度的挑战。倘若韩重、王道平、河间郡男子移情,富男多情,此类故事便不会发生。“这是把佛教‘死而复生’及‘轮回思想’运用于老百姓的爱情故事之中,不仅表达了当时社会人们的美好愿望,还宣扬了佛教崇尚的‘至情思想’。”[6]
三、结论:
综上所述,魏晋六朝志怪冥婚小说,作为外来佛教初入中国时的宣教载体,就中国的传统婚恋观念而言,二者的思想观念几近背离,可见佛教思想就当时社会而言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且其初入中国时期宣教的成份居多。佛教思想以一种契合于当时社会人们愿景的方式,将佛教思想巧妙锲入冥婚故事文本之中,使其即使与当时社会主流思想相背离,也能以最巧妙而深刻的方式深入人心。西方文化中,道德是宗教的引申;中国文化中,宗教反而是道德的引申。对比我们今天的婚恋观念来看,佛教思想对中国的传统婚恋观念的影响无疑是进步的。由当时社会的婚恋现实来看,虽然佛教思想未能对当时社会的婚恋观念起到扭转的作用,但外来佛教的进步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相融、相斥的进程中互相影响、互相进步,无疑对推进中国文化的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恒夫.六朝佛教徒对志怪小说兴起的作用[J].明清小说研究.2001(1).
[2]张怀承.简论佛教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J].伦理学研究.2006(9).
[3]张灵,孙逊.小说“入冥”母题在宝卷中的承续与蜕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3).
传统作曲也就是指传承统一之前的音乐经验,传统作曲的概念并不是仅限于过去的,而是一种辩证的传统。电子音乐简称为电子乐,电子音乐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电子音乐是指使用电子设备创造出的音乐,甚至是以电子合成器或者是电脑音乐软件等产生的电子声响;狭义的电子音乐是指涉及科技等种类的乐曲。作曲是在音乐创作中对一些音乐素材进行有意识的,有逻辑性的整合或者是组装,在传统作曲时期,作曲家严谨的对乐谱上的音符进行组织,然后再通过乐器演奏出来,电子音乐作曲的出现开启了作曲者、指挥者以及演奏者这三者之间一种新的音乐关系,同时也拓宽了音乐表现的可能性。
二、探究传统作曲与电子音乐作曲的创作观念
音乐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音乐创作,在一定程度上,音乐创作的进步取决于音乐创作观念的更新,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音乐创作就没有音乐作品的出现。音乐创作从传统音乐创作到成为电子音乐创作的发展,极大地扩展了音乐的概念,无论受众是否接受或者是欣赏这种全新的音乐,音乐创作的观念还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传统作曲和电子音乐作曲的创作观念上的差别。
第一,音乐普及方面。在以前人们想要享受音乐的时候需要去歌剧院,或者是专门演出音乐的场所,这极大地影响到了传统音乐作品的传播速度,电子音乐作品是依靠新的媒体来进行传播,人们在家通过计算机网络就能够自由的选取音乐。相比之下电子音乐作品能够更好的进行普及,这主要是两者依靠的传播媒介不同,也就导致两者的传播广度以及速度存在一定的差距。
第二,教育功能方面。从事传统音乐创作的人在创作音乐的时候会考虑到作品蕴含的民族精神,表现出一种人文情怀,相比之下电子音乐大胆的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审美观,教大程度的开阔了创作者的视野,但是两者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
第三,审美艺术方面。电子音乐创造了传统音乐之外的新音乐,打破了音乐发展的界限,可以说是一场音乐观念上的改革,而传统音乐创作主要是沿袭了传统的审美观,两者虽然审美观念大不一样,但是却按照自己的方式对立而统一的发展着,同时服务于音乐创作。
三、传统作曲和电子音乐作曲创作技法比较
第一,音乐灵感方面。灵感可以说是因音乐创作的主要元素,电子音乐的出现打破了传统音乐创作灵感的来源,传统作曲主要使用的是传统的灵感,而电子音乐作曲则是利用各种能够使用的灵感,相比之下电子音乐创作中的音色拥有无限的可能性,但是两者的技法和曲风都离不开音乐灵感。
第二,音乐组织方式不同。传统作曲利用的是一种线性思维对声音进行组织,而电子音乐创作使用的是非线性的思维方式,两者的创作观念和手法是相互补充的,这也正是传统作曲没有被电子音乐作曲同化的根源。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两者无论是在传统的手法还是技法上,是殊途同归的。
第三,技术手法方面。电子音乐创作方式的出现,给音乐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传统音乐创作中音乐的形态集中的表现在节奏、旋律以及结构等方面,传统音乐创作音乐的时候,首先是记下之前构思好的旋律,再开始对旋律进行编配,电子音乐创作是先将旋律创作出来,再针对音色选择适合旋律的配器。电子音乐创作技法多使用的是倒置手法、伸缩手法等。
【中图分类号】R6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7-0107-02
Monitoring of muscle relax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racheal extubation comparison with traditional
Zhang Lifeng Bao Yang Shi Dongping et al.
【Abstract】Objective:Monitoring of muscle relaxation through the guidanc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tracheal extubation, Observe the change after the hemodynamics and the postoperative residual curarizationmuscle(PORC) the rate. Methods:Choice of 10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aged 65-75 years old, ASA grade Ⅰ ~ Ⅱ implement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tiva).Randomly divided into monitoring of muscle relaxant group (A group) and the traditional group (B group).Record (before surgery, during extubation, after extubation 30min,after extubation 1 hour.) MAP,HR,BIS,TOF.TOF0.05),after extubation 1 hour of PORC incidence of 0%;the traditional group MAP,HR changes were significant(P
【Key words】Postoperative residual curarizationmuscle(PORC);Tracheal extubation;Train of four(TOF);Bispeetral index(BIS)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老年全麻患者100例,年龄70±5岁,体重50-75Kg,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100例随机分为肌松监测下气管拔管组(A组)和传统气管拔管组(B组)各50例。
1.2 方法:入手术室后开放外周静脉,监测MAP、HR、BIS,采用HXD-1C028肌松监测仪,以四个成串刺激形式(TOF值)监测肌松。全凭静脉麻醉,诱导:咪唑安定0.05mg/kg、芬太尼3ug/kg、异丙酚1.5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维持:异丙酚5-10mg/kg/h泵注;瑞芬太尼8-10ug/kg/h泵注;维持术中BIS=40-60之间;顺式阿曲库铵追加量为0.1mg/kg,45分钟追加一次。A组术毕持续静注异丙酚使BIS=75±5,在TOF≥0.9时停用并拔除气管导管;B组术毕停药,在临床评估下拔管。两组均不拮抗。
1.3 观察指标:分别记录两组术前、拔管时、拔管后30min、拔管后1h的MAP、HR、BIS、TOF。TOF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斜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A组:拔管时、拔管后30min、拔管后1h的MAP、HR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拔管后1h的肌松残余(PORC)发生率为0%。B组:拔管时的MAP明显高于术前(P
3 讨论
传统评估下气管拔管存在的缺点:(1)可引起短暂而强烈的心血管反应[1],这是由于麻醉苏醒过程中,病人意识逐渐清醒,气管导管的刺激、吸痰拔管时对气管及咽喉部的直接刺激等多因素引起,表现为血压升高、心动过速、躁动不安等。一般正常患者能耐受气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但老年人整个心血管系统的顺应性降低,对循环改变的适应能力差,此不良反应则可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功能衰竭等。如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对苏醒和拔管的心血管反应更显著,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而我国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约占50%,所以气管拔管引发的不良反应对老年人的潜在危险性更大。(2)因为老年人机体功能呈现出年龄相关性改变,如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这些都大大增加了老年患者肌松药运用的不可预测性,个体差异极大。而抬头、握力、伸舌等传统评估方法又受许多因素影响,故常因评估不足而发生术后肌松残余。
肌松监测下气管拔管的优势在于:(1)有利于定量反应肌松的恢复,以减少老年人拔管后的肌松残余,术后肌松残余可出现苏醒延迟,肺活量减少、低氧血症、呼吸道梗阻等[2]。Murphy GS等人研究发现术中肌松监测仪的使用减少了术后麻醉恢复室肌松残余阻滞及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4],Blobner M指出只有使用了肌松监测仪,那么术后肌松残余所致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都是可以避免的[5]。有数据表明轻度的肌松残余(TOF在0.7-0.9之间)可能和严重的呼吸系统及咽部肌肉的损伤相关[3],因此本研究选择TOF≥0.9时拔除气管导管。(2)麻醉深度的监测(脑电双频指数 BIS),能迅速反应大脑皮层功能状况,被认为是评估镇静深度最为敏感、准确的客观指标[6],在镇静下拔管能避免过强的心血管应激反应等不良后果,故肌松监测组术毕持续静注异丙酚维持BIS=75±5,在TOF达到0.9时停用并拔除气管导管。
研究表明,肌松监测下气管拔管组与传统气管拔管组比较,前者明显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肌松残余发生率低。所以老年患者通过肌松监测指导气管拔管更平稳、安全,适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Arain SR,Kern S,Ficke DJ,et al.Variability of duration of action of neuromuscular-blocking drugs in elderly patients.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05,49:312-315
[2] Fuchs-Buder T, Eikermann M,et al.Residual neuromuscular blockades. Clinical consequences, frequency and avoidance strategies.Anaesthesist. 2006 Jan;55(1):7-16
[3] Debaene B, Plaud B, Dilly MP, Donati F,et al.Residual paralysis in the PACU after a single intubating dose of nondepolarizing muscle relaxant with an intermediate duration of action.Anesthesiology. 2003 May;98(5):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