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2 14:50: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对社区护理的认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如今,社会经济医疗水平发展快速,现代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对医护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水平,在这种发展形式下,传统的医疗模式也在逐渐转型,医疗服务逐渐涉入社区,并且形成了社区护理服务体系,增加了新型护理工作,开拓了护理内容范围,实现以护理疾病和核心,向社区居民健康而发展,使医疗服务从医院转向社区,走向家庭之中,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
一、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中国社会护理工作还处于起初阶段,在各个方面都需要大力支持与完善,想要做好护理工作,那么,牢固的理论知识才是基础,作为护理护士不仅仅是要成为合格的实施者,而且还要成为合格的教育者。站在长远方向来看,社区护理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特点投资少、高收益。在相应水平上防止发生居民因病治穷的现象,除此之外,还提高了医疗部门效益,促进卫生事业的经济发展,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服务需求,让广大居民在家就可以享受到护理工作者的服务,给居民带来方便。
二、社区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社区护理人员直接的服务目标就是家庭,社区护理全套工作主要包括传播健康知识、遵守医嘱、保障健康、控制疾病等。
2.1 社区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有爱心、有责任心。护理人员要认真与患者以及家属沟通交流,积极回答相关问题,细心护理病人,对待自己的工作要充满责任心。
2.2 社区护理人员要齐备专业护理知识,操作技术要娴熟,能够独自一人完成工作,对业务工作要有足够的掌握,并且能够冷静应对紧急情况的发生。
2.3 社区护理人员除了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之外,还要具备沟通技巧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达到不同需求的人群,要能不辞劳怨,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2.4 社区护理人员要行为规范,仪容大方,体现出作为一名护士的良好风采。
3 做好社区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社区护理工作人员思想由于受到经济体制的影响,而分到社区工作,他们在潜意识中还保留在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的护理范围上,只是单纯的服药,打针等,在工作上不积极,处于被动的状态之中。
3.2 综合沟通能力匮乏,在社区护理人员中,由于在工作上积极性不高,处于被动状态中,对社区服务了解不够深入,在实际操作中没有经验,就会出现工作中出现一些负面影响。
3.3专业知识传统,由于社区护理与其他的护理存在很大的差异,这项工作除了了解一般的护理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对相关知识有深入的掌握。如今,在中国各地社区服务中对医生定期进行培训,而对护士的培训却少之又少,因此,在工作医生与护士之间配合不默契,严重的影响到了工作质量与效率。
3.4 工作环境不理想,由于社区服务在中国刚刚起步,各地的环境条件杂乱无章,尤其是护理服务所需的环境,设备等,也达不到医疗标准,对护理质量带来很大的困难。
3. 5护理人员薪酬低,福利待遇若,工作量大,社会地位不高,严重的降低了社区护理人员的工作兴趣与主动性。
4 服务大众,具备规范职业操守
社区护理工作居民很多,工作量繁琐,他们的对象有健康者,有患者,服务项目不止是执行遗嘱和家庭护理,还有预防疾病等多种内容。要想优秀的完成这项工作,自身就必须要树立职业成就感,对社区护理工作充满激情,能够任劳任怨,不计回报,用工作热情和对职业的职责精神认真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能够独自操作,工作上尽心尽力,针对不同的服务群体持有同样的态度。在与患者以及家属的长期沟通中,要对患者的隐私进行保密,合理处理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与服务对象能够开心的交流,营造好的医患关系。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够顺利实施工作,增加工作效率。为社区护士赢取良好的口碑,让服务群体更加肯定与拥护。
5 工作体会
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笔者深深认识到了作为一名称职的护士所要具备的各种条件,不仅要有精炼的业务能力,规范的职业操守、还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社区护理服务为患者带来了方便,同时也体现出了社会医疗水平。在之后的工作中对护士的要求会越来越严格,笔者每时每刻在提高自己,增强自身工作能力。如今,社区服务项目已经发展很多,主要包括有:健康教育,电话咨询、临终护理、肌肉注射、拆线、测血糖、换药、皮下注射、灌肠术、插胃管术、褥疮护理、抽血等很多,服务内容多,那么服务对象也比较复杂,这些就是社区护理工作的特点。社区护士除了要做好患者服务之外,还要奠定群众基础,想居民做好传播健康知识共组。这就要求能够吃苦,态度良好、知识全面等等。虽然这份工作对自身要求很高,但是个人本身会定制更高的要求。为了医疗事业的发展,为了居民们的健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贡献。
结语
综合上述,社区护理工作非常辛苦,除了要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知识与素质之外,还要及时优化医疗和护理设备,提高服务质量。要在设备上大力投资,只要这样才能满足不同需求居民的需要。在优化环境与更新设备的同时,还应把护理人员薪酬规划在应考虑的范围之内,以此来调动护理人员在工作上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充满激情工作,为医疗事业做出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日益加剧,大众对护理的需求已从对疾病的防治服务扩大到了社区的健康护理服务。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使家庭作为基本照顾者的能力降低,随着老年人对医疗保健需求的增加,对护理机构提供的社区家庭护理服务的需求也逐渐扩大。为了调查实习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和职业态度,了解社区护理教育的现状,为今后的社区护理改革提供依据,于2010年3月对天津市高等院校全日制护理专业毕业实习护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10年3月整群抽取天津市2010年高等院校全日制护理专业毕业实习护生390名。
1.2 调查方法(1)问卷设计:采用问卷调查法,“社区护理职业认知情况调查问卷”为自编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748。问卷分为三部分,含14个条目。第一部分为护生的一般情况调查,含3个条目,内容涉及专业方向、毕业学历及是否已进行社区护理实习;第二部分为社区护理知识调查,内容涉及社区护理的服务对象、目的、工作方法、工作时间等7个条目;第三部分为护生对社区护理职业的认知,有7个条目,内容涉及对社区护理的就业意愿及就业前景、劳动强度、社会支持、待遇、工作环境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等。调查问卷按照目的性、反向性和实用性的原则进行设计。(2)问卷调查:先讲解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然后下发问卷,集中填写,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390份,实际回收366份,回收率93.8%。剔除8份无效问卷,最后保留358份,有效问卷为91.8%。
1.3 统计方法运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差异的比较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358名毕业实习护生中,社区护理专业方向15人,护理专业方向190人,涉外护理专业方向117人,助产专业方向36人;本科学历280人,专科学历78人;其中103人已完成社区护理的实习。
2.2 对社区护理的认知情况 (1)对社区护理工作的整体认知情况:67.9%的护生知道社区护理的服务类型为长期的终身性健康服务,65.4%的护生知道其工作方式,62.0%护生知道其工作方法。按认知得分的高低排名,前三位是“工作目的”(2.85分)、“在医疗卫生系统中的地位”(2.84分)和“服务对象”(2.78分)。护生的整体认知情况见表1。(2)不同学历护生的认知情况:专科学历护生得(2.54+0.32)分,本科学历护生得(2.64±0.26)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P0.05)。
2.3 就业意愿情况护生中对毕业后是否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选择“不确定”的人数最多,比例达到了56.1%。不同学历护生毕业就职于社区护理的意愿见表2。实习与否护生毕业就职于社区护理的意愿见表3。
2.4 对社区护理职业的态度按护生对职业因素“同意”的人数比例从高到低排序,认为社区护理“能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前景好”的比例均达到50%以上,见表4。
3 讨论
据报道,国外已经有社区护士工作团队使用自评的方式对她们与居民的关系和目标地区所需改进进行了评价。国内朱腊荣等研究发现,当地的护生在社区护理知识掌握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在本次调查中,护生对社区护理的“工作目的”、“在医疗卫生系统中的地位”、“服务对象”的了解分别排在前三位,由此可见,这些方面在教学中已经涉及,护生已基本了解。分别有67.9%、65.4%和62.0%的护生了解社区护理的服务类型为长期的终身性健康服务、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护生们不能确定社区护理的工作方式是否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护生们也不能确定医护协作是否是社区护士的工作方法。这可能与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均未注重此部分的内容有关。仅有少数护生了解社区护理的工作时间为轮班制,大部分的护生不清楚,这在实习组与未实习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表明虽然护生进行了社区护理实习,但是对基本的排班情况尚不能了解,所以,社区护理实习的方式是否需要改进,以获得更加满意的实习效果,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调查发现,本科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水平高于专科生,这可能是由于护理专科和本科在学制、课程设置、学时、教学内容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别,本科生接受的教育更广泛、更深入,因此本科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理解与认识水平高于专科生。而不同的认知程度对于今后护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也会产生影响,如果要提高社区护理的质量,则应对护生进行长期、专业的培养。
从调查结果还看出,目前社区护理实习并不能使护生的社区护理知识水平得到提高,这与邹德风等的研究不一致。可能的原因是,目前的社区护理实习质量还有待提高,教学环境和带教老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对护生毕业后就职于社区护理的意愿调查发现,由于生源不同及面临就业压力不同,护生对社区护理就业意向也不同。本科生毕业后有从事社区护理工作愿望的仅占所有本科生的16.1%,专科生有53.8%毕业后愿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出现此情况的原因可能与本科生就业优势相对明显有关。本科生多数人不愿意选择社区护理,而专科护生就业压力大,较多人愿意选择社区护理岗位。由此可见,不同学历的护生在职业定位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是否已实习过社区护理对护生就业的影响不大,这可能与护生对社区护理的定位比较准确有关。
在我国致力于发展社区护理的背景下,大部分护生认为社区护理的前景比较乐观,本次调查结果与胡蓉芳的调查结果一致。护生们也认为,在社区工作可以更大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对目前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在劳动强度、社会支持、工作环境方面却存在疑虑,最不理想的境况是工资待遇,仅33名护生认为社区护理工资待遇较高,占受调查总体的9.2%。大部分的护生(57.3%)在这个项目上选择了观望态度。纠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大众对社区护理的认识还不够,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二是社区护士待遇低,工作环境差,体制滞后;三是社区护士人力资源不足,劳动强度高,社区护士专业水平欠佳,自身素质提高意识不够;四是护理服务方式单一,质量有待提高。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对社区护理教育及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职业情感教育,培养积极的职
业态度:建议不仅要加强职业情感教育,提高护生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同时应适当进行职业指导,根据护生的能力、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职业定位,帮助护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针对培养目标不同,鼓励护生树立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信心,介绍国内外社区护理的成功先例,使护生认识到社区护理的意义和发展前景,认识到潜在的社区护理市场,从而促进社区护理的长期发展。(2)改善社区护理教学环境,提高带教质量:目前的社区护理还刚起步,社区护士的角色尚不能真正在社区中体现出来,因此社区护理的工作内容和任务只体现出最基础的对病人的护理以及建立健康档案,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相对不高;而社区人群对社区护理这一新生事物也还需要时间去认识和接受,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短时间内尚不能显现出来。多种原因导致一些单位在选派护士时没有经过严格挑选,把年资和经验都相对较低的护士派到社区,延缓了社区护理的发展。另外,社区护理在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资源严重不足,工作条件简陋,护理服务质量不良,教学环境不佳,带教老师教学意识和水平欠佳。实习中护生将带教老师当作一面镜子,从他们身上寻找自己的未来。所以,重视社区护理教学环境的建设、加强师资力量是当务之急。(3)通过自身努力,提高社区护士的社会形象:提高护生社区护理专业知识,加强对社区护理工作的理解,鼓励护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居民的信任,为社区护理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娟,李继平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其对策[J]护理研究,2007,21(9):2279-2281
[2]刘则杨,王春生,孙学平,对需求变化条件下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1,2l(4):32-33
[3]李惠娟,季正明社区卫生服务实用手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3-4,17
[4]朱腊荣,护生实习前对社区护理的认知调查及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09,28(5):101―103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社区卫生服务也相应的从单一化、片面化扩展为以整体化、多元化为主体的服务体系。这些根本转变给新世纪的护理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从而对护理职能的转变及护理角色的多元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护士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判断性思维能力和人文关怀等,以上这些都需要在长期的护理实践中去积累。医院高年资护士经历了临床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技巧,她们转入社区将为提高社区护理起到突破性进展。
1 社区老年人护理现状
随着时代进步,社区护理也正式迅速发展,为慢性病患者及不需要住院的患者提供医疗和护理服务。如今全国各大医院几乎都设有依托医院而生存的家庭病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中心下属的服务站,但社区护理人员短缺、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等因素使社区护理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另外,笔者了解到我院三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不同程度存在医疗设备短缺、专科人才配备不全的问题。因此,急需一批专业化知识化的社区护理人才。开展老年人社区护理工作的范围窄,应向经济落后的地区、基层和农村推广,达到老年人均能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社区老年人都不同程度存在孤独感,随着年龄增长与生理功能退化、躯体疾病和功能障碍以及对人文、事物反应的迟钝,再加上现在家庭大都老年人独居,缺乏与人交流的机会。由于机体疾病、自力能力下降以及家庭经济负担加重、给儿女造成不便等问题的发生,心里上产生忧虑感和恐惧感。
2 社区老年人对高年资护士的需求
1993年我国提出了健康老龄化观点,为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医疗保健需要,我国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老年社区护理,但目前由于资源与人力问题困扰,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80%的老年人处在身心健康的临界点或已处于亚健康状态,经济情况造成一部分孤寡老人就医难,而健康观念又使一部分老年人不愿就医。没有平时保健预防疾病的措施,小病积成重病或大病的情况时有发生。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成为护理工作的机遇和挑战,社区护士在老年健康护理方面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如评估老年人护理需要、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康复护理、维护良好的生活质量等,这就更需要一批高素质、临床经验丰富、有较深阅历、知识面广的护士到社区从事护理工作。如何提高老年人的保健观念和健康水平,这也需要懂得老年人的特性,抓住老年人的心理和亲人般的温暖去说服和感染他们,使其感受到社区保健和预防的好处,让他们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及家庭小型化的发展,社会流动频繁,家庭照顾老人的成员和时间急剧减少,无法给老年人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再加上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日益增多。医疗费用不断上升,社会保障体系欠完善,这就使得老年人不愿进医院,而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提供的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的基本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以护理为主,治疗为辅,这需要护士长期和患者接触。
3 高年资护士对社区老年人护理的优势
关键词 :老年人 社区护理 实践教学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出现了一系列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等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社区卫生服务是解决广大老年人健康问题的根本途径。社区护士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主要组成部分,配置高素质的社区护理人才是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有效措施。社区护理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根据市场需求,加强社区护理学建设,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出高素质的社区护理人才是每一位社区护理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笔者对秦皇岛市海港区老年人进行了健康现状调研,从而为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内容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一、调查对象、内容及样本
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秦皇岛市海港区老年人,纳入标准:(1)在秦皇岛市海港区相应服务中心(站)内居住1年以上,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2)意识清醒,可用言辞表达;(3)愿意参与本次调查研究。
2.调查内容
自行设计老年人健康情况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07,内在一致性Cronbach´s系数结果为0.725。
3.调查样本
本研究从海港区7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分层随机抽取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所辖区的老年人,从其中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随机抽取45名老年人,从剩余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随机抽取30名老年人,共计360人。
二、调查结果
本研究344例有效样本中,性别比例:男性占42. 7% (147人),女性占57. 3% (197人);年龄分布:60~64岁占25.9%,65~69岁占31.1%,70~74岁占26.5%,75~79岁占9.6%,80岁及以上占6.9%;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占9.9%,高中(中专)占16.3%,初中占29.7%,小学占28.8%,小学以下占15.3%;婚姻状况:未婚占0.9%,已婚且配偶健在占76.2%,丧偶和离异分别占22%和0.9%;居住方式:与配偶同住占55.5%,与子女同住占16.9%,与配偶及子女同住占19.2%,独居占8.4%;主要经济来源:离退休养老金占67.2%,子女赡养占17.2%;经济状况:收入大致够用占55.8%,经济比较宽裕占30.5%;此外,82.6%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33.4%的老年人部分或完全不能生活自理,34%的老年人一周内感到中度及以上的焦虑或沮丧,32.6%的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打分在60分以下,22.4%的老年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生活以及子女等存在经常性担忧。
三、调查分析
1.老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样本中60~74岁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偏高,以年轻老年人口居多。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以小学及以下教育程度的老年人占44.1%,老年人的文化程度直接影响其健康意识及健康行为。调查显示,老年人在患疾病后,才主动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占76.2%的老年人已婚且配偶健在,但本调查中丧偶所占比例为22%,丧偶是对老年人最沉重的心理打击,有研究表明丧偶的老年人存在很多心理问题。与配偶同住及独居老年人分别占55.5%和8.4%,空巢老人居多。经济比较宽裕的老年人占30.5%,大致够用55.8%。经济收入是决定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经济状况差的老年人对卫生服务资源利用率低。调查结果显示,秦皇岛市城区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大多处在中等及偏下水平,他们对卫生服务资源的利用比较谨慎。有82.6%老年人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慢性疾病,有33.4%的老年人生活或完全不能自理,他们不同程度地需要别人的帮助。有34%的老年人有中度及以下焦虑或沮丧。同类研究显示,约有1/3的老年人不适应离退休后的生活,出现孤独、寂寞、失落等负面情绪。老年人心理问题突出,开展连续有效的心理保健是对社区护理的一大挑战。有32.6%的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打分在60分以下,可能与老年人退休、社会地位及经济收入变低、患病增多等有关。有22.4%的老年人对家庭生活、身体状况、子女等存在经常性担忧。
2.老年人的健康护理需求
从秦皇岛市老年人人口特征及健康状况,可以客观分析出老年人对社区护理存在很多需求,发展老年人社区护理势在必行,老年人社区护士的培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社区护理是一项应用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实用性人才,加大老年人社区护理教学实践,培养出能满足市场需要的人才势在必行。就老年人健康现状,笔者提出以下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1)通过市场调研,深入了解不同环境下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现有的教学条件调整老年人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内容,从而为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社区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2)重视实践基地建设。社区护理的实践地点不在学校内,在带教质量和配合程度上难以控制,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承担教学任务,重视带教师资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配合程度。与此同时,政府应将补偿机制向社区护理倾斜,无论机构管理还是经费预算,都应倾向于社区护理的发展。
(3)采用三阶段式循序实践教学法,更快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一阶段为设置实验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现有的教学条件,并结合老年人实际护理需要设定实验内容。以健康教育为例,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在课前分小组,针对教师选定的主题查询文献,充分获得有关老年人护理的相关知识。实验课上,教师以小组为单位作为宣教者,对其他学生模拟的社区老年人群进行健康教育,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和方式。第二阶段为护理专业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见习。通过家庭访问,协助社区服务站建立健康档案,协助组织健康教育,让学生在帮助带教老师完成社区工作的同时,实际体验社区护理的过程,并培养学生与老年人进行沟通的能力。在第三阶段,在护生对老年人社区护理的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开展讨论课,引导护生对老年人社区护理现状进行思考,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评判思维。
中图分类号:R248.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1-0106-02
体质是个体生命活动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等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1],同时也受后天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影响。痰湿质是中医9种常见的体质类型之一,在老年人体质中占了一定的比例。许多现代研究表明,在老年人中,异常体质与年龄基本呈正相关[2],通过对社区目标人群进行筛查,用中医体质辨识,筛出痰湿质体质的老年人,给予相应的中医护理干预,能使偏颇体质有效改善,降低风险性疾病对他们健康的危害,使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基于此,笔者于2014年07月、2015年09月,2次对昆明市吴井社区居民中60 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中医体质辨识调查,并进行相应的中医护理干预,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筛出方法
1.1对象选择2014年、2015年昆明市吴井社区2次参加健康体检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共计289例,其中男101例,女138例;年龄60~69岁118例,70~79岁92例,80以上29例。
1.2筛出方法中医体质诊断标准: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3],运用中医体质辨识表对体检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由一名中医正高级职称和一名中医中级职称的在职执业医师对参加体检的社区老年人进行《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记录表》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身高、体重,体质指数,腰围,血压,并填写基本资料,包括血型、文化程度、既往史、家族史、生活环境、情感状态、体育锻炼、饮食习惯、饮酒情况及常规生化检查、B超、心电图、X光胸片。
1.3筛出结果参加体检的社区老年人偏颇体质所占比例较高,其中居于前五位的体质类型分别是:平和质79例,为27.54%;8种偏颇体质210例,为72.46%,依次为:阳虚质21.26%、气虚质18.20%、瘀血质7.0%、阴虚质6.5%、痰湿质6.1%、特禀质5.1%、气郁质3.6%、湿热质4.7%。
2健康干预方法
2.1方法在2014、2015年体检筛查出痰湿质体质者,相应的给他们建立了家庭健康档案,每月对老年痰湿质体质者随访一次,动态地了解健康干预情况的落实,并间断性按中医的整体观念对个体施行中医体质护理,至2016年体检复查时老年痰湿质体质各项评分已降低,痰湿质体质为3.4%,有效率为50%。
2.2健康干预
2.2.1饮食痰湿质体质常喜食肥甘厚腻食物,如肉类,糯食,甜食,油炸类食物;五谷蔬菜类食物摄取量不够,饮水较少,男士多有嗜烟、饮酒习惯,这些饮食习惯在体检问卷调查时就可看出有很大的共性,在做健康指导时首先要改变不适宜的饮食习惯,指导老年人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诸如牛奶、鱼肉,对猪肉、牛肉、羊肉的摄入量要控制,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肥胖者(多为痰湿质体型特质)的油脂每日摄入不超过25 g[4],以免助湿生痰,应以清淡为原则,戒除烟酒,饮食应有节制,不可过饱或过饥,过饱伤脾胃之气,过饥致气血来源不足。喜饮茶者适宜多饮乌龙茶、普洱茶[5]。据报道称饮茶和太极运动结合可以改善老年人体质和血脂异常[6],对痰湿质有较好调适作用。
2.2.2运动与锻炼痰湿质体质者大多懒动喜静,动则汗出,自觉气不够用。调查对象都是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结果显示9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骨质退行性改变,如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颈椎病等,锻炼选择的方式很关键,不恰当的运动无益且可能导致机体意外伤害,老年人的运动方式以散步首选,其次可以练习太极拳,每天定时锻炼1 h,自觉微微出汗即可,运动时间尽量选择下午5~6点,不建议做登山、跑步、骑自行车等对膝关节磨损较大的运动,坚决避免踢球、打篮球等激烈运动,关键是要养成定时运动的习惯。
2.2.3药膳痰湿体质的特点为头昏脘闷、身重乏力,汗出困倦,久睡不醒、口中黏腻、大便不爽。常见于居住地潮湿,喜食肥腻食品之人。除改变饮食习惯外,日常饮食以芡实、莲子、薏苡仁、怀山药、赤小豆、冬瓜等利湿健脾药材为主,可做成芡实莲子粥、薏米怀山粥、薏米冬瓜汤、陈皮薏米粥日常服用以祛逐痰湿。
2.2.4情志调理中医强调整体观,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是神的外在反映,而神是形之主宰,《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志刺激可影响五脏六腑之功能,七情内伤导致脏腑气机阻滞,情绪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指导老年人精神要保持淡泊宁静,起居规律,避免欲求过多、思虑过甚,自我调控情绪,适应社会环境,鼓励老年人多与外界交流,可以寄情琴棋书画,听音乐,游览青山绿水,陶冶情绪,振奋精神,做到静神少虑、处世豁达、平静生活,达到“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
2.2.5中药汤足浴温胆汤:茯苓30 g,陈皮20 g,法夏10 g,枳实10 g,竹茹10 g,炙甘草10 g。这个温胆汤是罗大伦博士经常用于泡脚的方子(当然也可以服用)。其认为一般体内有痰湿的人,脾胃吸收的能力还不如脚底经络吸收的好,增加新陈代谢,加强脂肪燃烧。每晚用热水泡脚,相当于人为地给身体加热,加速血液循环和身体代谢,这样不但可以有助睡眠,而且也能较好的代谢水湿,燃烧脂肪。
3讨论
中医体质辨识应用于健康体检中,可根据个人体质分为正常体质和偏颇体质。正常体质相当于健康人群,偏颇体质相当于亚健康人群。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一般没有异常指标,或者某些指标仅有轻微的变化,但又尚未达到临床疾病的诊断标准。中医体质学认为,痰湿体质是由于津液运化失司而痰湿凝聚表现出的以黏滞重浊为主的体质状态,形态特征为体型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喜食肥甘厚腻之食,舌苔白腻、脉滑等,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症[7]。老年人具有正气内虚、肺脾气弱的体质特点,这是老年人容易形成痰湿质体质的原因。有资料显示,痰湿体质较容易发展演变为代谢综合征、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对痰湿质体质老年人及时给予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变偏颇体质,可以做到“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有效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在临床工作中,痰湿质体质者对中医护理干预依从性较好,只要多和其交流,耐心宣教,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我国现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对社会和谐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5.
[2]朱秉臣.1075例老年人体型与体质关系的分析[J].湖南中医杂志,1988,3(5),5.
[3]王琦.中医体质学2008[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52-466.
[4]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333.
[5]邹磊.饮茶与体质的关系[J].茶博览,2011:63.
本组一共选取我社区接诊280例的糖尿病病人,随机将患者分成社区护理随访服务组140例及对照组140例。社区护理组有男67例、女73例,年龄均在40岁到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18岁,病程均在0.5到11.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7年,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量均在5.43到8.19mmol/L之间,平均血糖量为5.72mmol/L,并存疾病和并发症有:周围神经发生病变有8例、脑卒中有13例、缺血性的心脏病有34例、高脂血症的有43例、高血压有83例。对照组中有男65例,女75例,年龄均在38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17岁,病程均在0.4到12.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8年,治疗后的护理随访空腹血糖量均在5.45到8.25mmol/L之间,平均血糖量为6.12mmol/L,并存疾病和并发症有:周围神经发生病变有6例、脑卒中有11例、缺血性的心脏病有33例、高脂血症的有40例、高血压有78例。据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并存疾病及并发症、治疗情况上差异均为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2 方法与社区护理随防服务
2.1 方法。对比分析法,选取我社区接诊280例的糖尿病病人,并将他们随即分成两组:社区护理随访服务组140例及对照组140例,两组中所有患者在门诊治疗阶段均接受糖尿病饮食健康教育,社区护理随访服务组在住院期间接受饮食教育基础上,当治疗后还继续给予社区护理随防服务,观察组不采取任何护理,最后是以量表来评定在干预前后两组糖尿病患者饮食的认知状况和饮食依从性。
2.2 社区护理随防服务。所谓社区护理随防服务就是指医护人员定期深入到患者家中对患者对其家属给予专项的饮食指导,反复提醒患者及其家属饮食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性,并对健康饮食相关知识,饮食治疗糖尿病注意事项、如何合理安排一天三餐及食物交换知识等给予详细解释说明;[2]此外还定时督促病人按照饮食嘱咐健康饮食接受治疗,对于患者在饮食治疗中遇到的问题要给与解答;根据不同患者饮食习惯,为患者定制个性化膳食卡,引导患者科学合理的安排饮食,具体社区护理随访服务如下:
2.2.1 普及健康教育。社区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传授健康知识对患者正确开展饮食治疗具有重要作用。社区护士要定期到患者家中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疾病治疗要求,不良药物的反应、预防和处理,监测要点以及并发症防治措施等,让患者通过不断学习,掌握正确饮食治疗方法,构建健康行为,从而获得有效治疗效果。
2.2.2 定期叮嘱患者控制饮食。患者按医生要求节制饮食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患者只有长期按照医生规定控制好饮食,做好饮食治疗才能长时间控制疾病和保持血糖的稳定及延缓并发症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患者由于长时间受到病魔折磨,因此难免会产生消极情绪,导致不按医生吩咐正常饮食。针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要在精神上支持患者并定期以随访形式帮助和提醒患者正确饮食,达到饮食治疗目的。
2.2.3 心理护理。糖尿病具有病程长、不易长期用药、治疗效果不够明显及为终身疾病等特点,因此患者往往会产生绝望、抑郁、孤独、焦虑、紧张等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不仅严重降低了患者饮食依从性,还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加重了患者病情,所以社区护理人员应当定期随访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和护理,可以定期根据患者兴趣爱好和文化程度开展各种娱乐活动,例如:打太极拳、门球比赛、练习书法、听音乐等来宣泄不良情绪,保持愉悦、稳定和积极心理,从而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有效控制病情。
2.3 评价方法。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三个月后的饮食认知情况和饮食依从性给予评价。护理人员要负责完成问卷调查,在调查前对所有病人都使用统一指导语解释填表要求,再由病人自己填写问卷,问卷当场回收,问卷共发放280份,都有效收回。最后数据处理使用SPSS软件,并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3 结果
在干预3个月之后用量表评定可得到社区护理随访服务组的饮食认知得分和饮食依从性得到均高于对照组,据比较差异P
4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危害严重、发病率高慢性疾病,其规范治疗措施主要有药物治疗、运动治疗、饮食治疗、健康教育和自我检查五种,其中使用饮食治疗糖尿病是基础措施之一。[3]饮食治疗糖尿病要求患者能够合理控制饮食,力求控制好每日的总热量,按照比例摄入相应营养,定量定时进食,在必要时才能加餐。因此,对治疗后的糖尿病病人采取社区护理随防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患者饮食认知度和饮食依从性,进而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社区护理是由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理论综合而来的,用以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提供连续性的、动态的综合的护理服务。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理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居民为中心,以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及慢性病为重点,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为一体的综合、便捷的护理服务。目的是解决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满足其对护理技术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促进社区人群的健康,提高社区人群生命质量。服务对象是以社区的人群为主,面向个人、家庭提供服务。现将社区护理现状及其发展对策介绍如下。
1社区护理的意义
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实现了病人在家中享受到和在医院一样的治疗服务,社区服务提高了社会效益。在社区工作中,通过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宣传,使人们认识到学会自身保健是免除疾病、减少疾病、增进健康的关键。护士进入社区,用知识与技术解除病人的痛苦改变人们不良卫生习惯等,增进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提高护士对事业荣誉感和自信心。
2社区护理现状
2.1社区护理人才匮乏在对社区护理进行调查过程中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基本上以医疗、预防为主康复护理、保健内容较少,不能充分体现社区护理的特色。1个社区服务站服务1条街,1个街道居民有3000人~5000人,护士仅1名~3名,社区服务只有初步的治疗,社区保健知识宣教、自我保健、疾病预防等工作难以开展。长久以来,我国护理服务一直注重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服务十分薄弱。社区护理是一项范围较广,所需知识面较宽的工作,其服务不同于临床,要求社区护士要有较全面的护理知识和人文知识。而目前的社区护士普遍学历层次不高,再加上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也未受到社区护士的足够重视,致使社区护理队伍整体素质较低,无法提供高素质、深层次的护理服务。社区护理急需大量的全科护士,而我国社区护理教育还是一项薄弱环节,缺乏培养专门的护理人才从事社区护理工作。
2.2社会对社区护理工作缺乏信任和理解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然而社会上对社区护理工作仍有偏见,有些人对护士的价值并不真正理解,部分人群对社区护士独立自主的护理服务持怀疑态度一,这样病人的护从性必然很低,护理效果自然受影响,反过来势必制约社区护理的发展。
2.3公众的卫生保健意识滞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没有相应提高,主要原因是过去的医疗卫生部门工作重点放在院内治疗,对防病保健工作投入少、宣传少,现在社区中的大多数老人文化程度低,卫生保健意识也很低。另外,目前一些人下岗,经济收入低,影响人们对卫生保健的投入,他们的钱只能用在有病治病上,谈不上无病防病。
3社区护理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16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强烈,社区护理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随着我国步人老龄化社会,社区护理在预防保健、促进与维护居民健康、缓解国民“看病难、看病贵”等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社区护理人员数量的匮乏及学历与素质较低仍是阻碍其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我国目前注册社区护士不足10万人;而学历结构以中专为主(约70%),全日制本科、专科学历不足10%。由此可见,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重点是人力资源的培养。目前,国家高度重视高职高专教育,作为护理队伍新生力量的高职男护生,正逐渐充实到护理队伍,男护生选择从事社区护理也是当前形势下补充社区护士队伍的重要途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与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择陕西省两所高职院校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二年级护生338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63人,女生175人。平均年龄16~ 22岁。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在阅读大量文献基础之上,结合专家访谈、现场调查、个案分析等方法,参考国家教育部“关于高校毕业生择业行为及其意向的调查”问卷及《社区护理》教材自行设计的护理学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①护生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生源地等②对社区护理的了解程度与途径、认可度,对社区护士及从事社区护理工作能力要求的看法,对社区护理发展前景的看法等③社区护理就业意向态度,是否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影响自身决策因素、期望的待遇水平等共25个题目。
1.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属于描述性研究中的现况调查法,收集资料的方法为问卷调查法。选择已完成所有理论课程,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取得知情同意后于2014年5月由研究者担任主试,对所有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一指导语,统一发放问卷,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338份,全部回收,有效问卷338份,有效回收率100%。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基本资料用百分比描述,不同学校、性别护生就业意向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护生从事社区护理的意向
由表1可见,338名护生中有248人(73.4%)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其中男护生121人(48.8%)。男护生、女护生的社区护理就业意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表2可知,愿意从事社区护理护生中有196人( 79.0%)愿意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有52.3%护生的择业决策不受任何人影响;35.9%护生期望的社区护理工资水平为2000元~ 3000元。
2.2 护生对社区护理认可度
对社区护理发展趋势的态度:非常乐观196人(5 8.0%)其中男护生102人( 62.6%);一般乐观102人(30.2%),其中男护生45人(27.6%);不乐观32人( 0.095%)其中男护生16人(0.098%);不清楚8人( 0.024%),无男护生。男、女护生对社区卫生服务于专业方向联系程度认知比较见表3,其中男、女护生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男、女护生对社区卫生服务了解比较见表4,其了解程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影响男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的因素
2.3.1 影响护生就业意向的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男护生愿意从事社区护理的首位原因是认为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前景好,政策支持下比较稳定;其次为与医院相比可获得提升的机会比较多;工作强度低,工作压力小,相对比较轻松等。而不愿从事社区护理工作首要原因为觉得工作虽然重要但是简单没有挑战性,对男生来说发展空间小;后依次为经济与福利待遇低;社区护士地位不如临床护士地位高;对社区护理工作不感兴趣等。
2.3.2 社区护理认可度与就业意向的关系
根据男护生的社区护理就业意向,将其分为愿意与不愿意两组。分析两组护生就业意向与其对社区护理的认可度之间关系。结果发现,两组护生在对社区护理发展趋势以及对社区护士地位认可两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0.95和12.97,P值均
3 讨论
3.1 男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率较高,多为自主性决策
随着医学学科进步,我国护理事业正向着逐渐完善的方向快速发展,人们对护理专业的观念也在更新,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临床对男性护士的需求在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男性选择护理专业【3】。随着我国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护理为居民提供有效、经济、便捷、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已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社区护理作为21世纪护理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新的热点,正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社区护理人才相对匮乏,社区护理要进一步发展,新生力量的补充是促进其发展的关键环节。男护生护生作为未来护理工作的生力军,其从事社区护理就业意向非常重要。本研究研究发现163名男护生中有121人( 47.6%)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就业意向率较高。男、女护生就业意向之间差异无统计学。说明目前护生对社区护理认识比较全面,对其发展前景看好,大部分男护生愿意从事社区护理服务工作。
同时研究显示,愿意从事社区护理248名护生中有113(45.6%)人自主决策不受任何影响,后依次为受父母,教师观念影响。说明护生自我意识较强,这可能与护生学习背景有一定关系。本次研究对象均学习过社区护理,对社区护理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工作内容与方法等方面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正因为了解社区护理,所以自主决策意识较强。
3.2 男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显示,男护生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社区护理发展前景好,政策支持下比较稳定,而且与医院相比可以获得更多的提升机会,有利于自我价值实现。说明男护生能充分正确认识到社区护理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内重要地位,能认可社区护理良好的发展前景,也能改变传统的观念,在就业选择时,更关注自身的发展,以及该行业的发展前景。护生能多考虑选择就业的环境是否有利于自身发展、施展个人才华、体现自我价值,说明其就业观比较科学。
本次调查还发现,护生不愿从事的首要因素为觉得工作虽然重要,但是简单没有挑战性,对男生来说发展空间小,还有一部分护生认为社区护士地位低于临床护士地位,因此不愿从事。这说明还是有一部分护生对社区护理存在认识误区,也提示在社区护理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引导护生正确认识社区护理工作的内容和意义。
综上所述,男护生对社区护理认可度较高,其社区护理就业意向率较高,就业决策自主性较强,在进行就业选择时更关注自身的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该行业的发展前景。但是还存在部分护生不能正确认识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还需要教师在讲授某些内容过程中将社区作为教学场所,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联系起来,增加护生对社区护理的兴趣,以及对社区护理工作内容的认识,为社区护理工作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谈学灵.护生从事社区护理的意向调查及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2011,11(25):2857-2859.
【2】艾艳,陈婷.我国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开发策略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0,2-3(6):58- 60.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2.129
影响社区护理发展的因素
①我国社区护理现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得到公众的认可,不少医院虽然开设了社区门诊及家庭病床,其重点仍是病人,仍以基本医疗为主。对“六位一体”人性化服务认识不足。②社区管理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网络化仍处于摸索阶段。③政府不重视,资金不到位,医院仍以营利为目的,工作开展很被动。④全科医师和全科护士缺乏,各项水平有限。⑤社区软件和硬件的缺失。⑥没有得到公众认可,居民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五免六减只是一句空话。⑦社区护理教育还是一项空白,至今没有一所学校培养专门社区护理人才,由于社区护理所需的知识面以及知识结构的特殊性,目前中等卫生学校培养出来的护士将难以开展好社区护理工作。⑧社区护理仍缺乏整体性。连贯性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社区护理的范畴
了解国际与政府卫生组织和卫生法令;进行生命统计;协助环境卫生和团体卫生工作;实施卫生教育;从事妇幼卫生工作;协助公共安全与传染病管理;从事家庭访视及护理;慢性病管理及跟踪治疗,心理卫生指导;执行医嘱;巡回服务;运用社会资源;保存正确纪录。
社区护理特殊性
包括社区卫生与护理两方面的内涵,除做好基本医疗外,社区护理主要是对社区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团体的“六位一体”的健康服务,如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家庭护理、病人及健康人的营养指导、妇幼及老年人保健及心理咨询,慢性病的防治及系统化管理等,促进社区每个人健康安宁,包括疾病的预防、健康的恢复以及增进健康。是社区护士亲切友善精神体现。应用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疾病系统化管理。运用有利用资源,发挥护理功能,协调并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组织、政府机构等相关资源,共同努力延伸到社区中,如与辖区政府街道居委会计生办共同合作,为社区每位成员提供健康保障,为社区护理发挥桥梁作用。
社区内优先服务对象
弱势团体(老弱残障)。社区护理关心全人类的幸福,其对象是不分种族、宗教、年龄、性别或其他任何特征的。妇幼健康应得到特别注意和照顾,其原因是妇女健康直接影响到孩子,母亲健康一旦遭到永久性伤害,不仅造成母子二人健康的损害,且影响到整个家庭生活。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在健康、心理、社会、经济等许多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照顾自己的能力也日益减退,因此老年人的健康照顾非常重要,故在社区护理中应重点维护妇幼及老年人的健康。
社区护理要做好卫生服务的计划、评估和发掘
评估是指对个体及其家属在心理、生理、社会和环境方面的评价,了解每个个体、家庭、团体以及整个社区健康的需求,以保证社区护理计划的落实。社区护士必须先行判断,确立其问题,然后再研究解决其问题的办法。如缺乏孕育经验的孕妇,应让其尽快了解有关孕育知识。每一个人健康需要问题不尽相同,做好区域内高危人群的管理,疾病的筛查以提高个体的抗病能力,共建和谐社区,提高全民族素质,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是社区护理的目标。以社会效益为主,坚持质量与速度的协调发展。
做好健康宣教
社区护士不仅要发现及评估个人、家庭、社区的卫生问题,而且要让社区所有居民都认识到危害性,并采取行动以解决问题。如不少人对癌症认识不清,对待癌症病人就像对待传染病病人一样,由于这种错误的认识,给病人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健康恢复。
按需提供护理服务
社区护士依照个人的特殊情况,提供适当的护理、转诊,或社会资源的利用,慢性病的防治,如对长期卧床的心血管病人的家属给予基本护理知识指导(擦浴、翻身、测血压等等),让病人得到正确的、舒适的、安全的护理。
优化社区环境
控制(或尽量消除)威胁健康或降低生活兴趣的社会环境。社区护士应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环境安全工作,去除威胁健康的因素,如意外事件、传染病疫源、药物成瘾、水源污染、噪声、空气及土壤污染、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等。
做好健康体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和学校社区护理老师共同担任组长的社区护理实践小组,小组成员由技术业务娴熟、大专以上并具有丰富社区护理和全科医学经验的护士和医生组成。带教人员定期接受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护理系组织的教学能力与技巧方面的指导和临床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培训,并接受教学小组组长的社区实践教学质量的督导,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见。
1.2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计划
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合理的教学计划是高质量教学的必要前提。护理系根据教学大纲的原则要求,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制定了相应的社区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实习作息时间、带教工作计划和实行进度安排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格执行护理系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计划,必要时进行调整。
1.3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计划
社区护理本科生实习的时间共3周,分为两步进行:①进社区实习前一周在学校进行,由护理系社区护理教学老师完成,为护理本科生进入社区护理实践前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内容包括社区护理与临床护理的工作内容及方法的不同之处,初步了解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的认识程度并给予相应的指导;②护理本科生进入社区医院后,由带教老师完成的医院环境、实习内容、社区临床操作技术方法等方面的介绍和培训。安排于各科室对护理本科生的理论讲课和技术操作带教,尽量安排于实习第一周完成。护理本科生进入社区护理实践后,实行分组、交叉轮转各科,并在实习第二周末进行集中交流,提出实习意见,第三周进行强化和巩固。第三周末全部实习完成后进行社区实习小结。
2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内容
2.1全科护理
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内容参照袁莉[2]的研究,包括全科护理、居家护理等。其中全科护理教学主要是进行基础护理技术的巩固,学习和实施换药操作,掌握犬伤的处置方法和相关知识。学习全科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并尝试对门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2.2居家护理
跟随社区带教老师到社区居民家中遵医嘱进行护理操作和健康教育。护理本科生要求掌握出诊流程、技巧和注意事项。每一组护理本科生选取一位患者按护理程序进行病历的收集,提出护理措施,进入患者家中进行健康指导,后期进行护理评价,并将病案、护理措施等内容总结,以书面形式上交带教老师。
2.3健康教育
每组护理本科生须完成一次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一次黑板健康宣传报。健康教育由带教老师联系时间、地点和人员,每组护理本科生完成一次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教育的内容可为饮食、运动、疾病康复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实施方法可为制作幻灯片现场授课、现场演示、现场咨询等。另外,由医院提供宣传展版,每组制作一次黑板健康宣传报,内容和形式由护理本科生自由发挥。
2.4社区中医康复
通过听取中医医生的示范讲解,观察中医医生的实例操作,了解中医推拿按摩、针灸、拔罐等中医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
2.5产后访视
访视人员在区妇幼保健院领取访视卡,在访视护士带领下,到产妇家中进行新生儿和产妇的访视。主要掌握访视的流程、访视的内容和技巧,学习产妇和婴幼儿的营养指导和注意事项等。
2.6儿童保健和预防免疫
护理本科生须掌握儿童保健和预防免疫的相关知识。了解儿童保健的程序和内容,掌握婴幼儿头围、身高等测量方法并进行实践,了解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营养指导方法。通过免疫接种护士的讲解和示范掌握计划免疫程序以及常用生物制品的种类、接种方法、不良反应及处理,熟悉和了解儿童预防免疫的预约登记。
2.7妇女保健
了解社区妇科手术(安环、取环、人流等)常规器械的名称、用法、手术流程、配合做手术时的注意事项,并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
2.8社区慢性疾病患者的管理
掌握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的健康档案的建立的方法和访视的安排。在社区护士的指导下对慢性疾病患者进行访视,掌握访视的方式、技巧和访视内容;同时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的收集方法和注意事项,熟悉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流程。
3授课形式
3.1传统教学中应用人本原理
以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实现最佳效果的有利保证[3]。在社区实践教学中,社区带教老师言传身教,将与患者及家属交谈的方式、内容以及观察病情的要点教给护理本科生。护理本科生每完成一个指定的事件后,社区带教老师将应用赏识教育肯定其做得好的部分,并共同找出需改正和需提高的地方。当学生熟悉工作流程和规范以后,在适当范围内让学生单独操作。
3.2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是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首创,采用“先问题后学习”多种学习途径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4]。在社区护理本科生实践教学过程中,护理本科生将老师根据社区护理特点提出的具有一定代表性或学生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作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学习目标,让小组成员各自分析、收集资料后再与带教老师进行探讨和学习。从问题出发寻找原因的思路,既有利于评判性思维的发展,也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5];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4持续改进的教学方法
在社区护理本科生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与社区带教老师一直坚持教学方法的持续改进。小组于社区护理实践结束时,由护理系老师和主带教老师共同组织护理本科生进行讨论和总结,总结在实践中取得的收获,提出存在的问题,并上交一份实习小结。每位护理本科生填写一份由护理系设计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质量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实习内容量化表、实习的收获与不足、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对护理系的评价以及实习的建议等条目。护理系老师对护理本科生意见反馈表进行分析和总结,于每学期实习前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沟通和交换意见。
5结果分析
历届护理本科生共560人填写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质量调查表》反映,对社区护理实习整体的满意度为65%以上,70%以上的护理本科生认为在社区实习有各种收获并对社区护理工作有一定的认识,在社区实习中有一定的收获;还有部分护理本科生认为社区的实习,可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专业实践技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实人生经历和社会工作能力,增加职业自豪感。然而,也有同学认为社区社区带教老师总体存在理论知识欠缺、带教能力不足等问题,对此,学校应通过加强社区带教师资培训来解决。
6讨论
社区护理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重要方向,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目前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社区护理实践能培养和提高护理本科生社会实践能力,激发护理本科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愿望,为他们将来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6.1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对护理本科生的影响
社区-学校合作性的社区护理实践教育模式是对护理本科生有利的合作方式。社区实践教学对护理本科生可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护理本科生参与社区服务,能早期接触社会,并深刻体会到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体会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实施护理并取得成效的前提,从而使护理本科生自觉地加强沟通知识、技能的学习;通过社区护理与护理教学相结合,护理本科生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提高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通过中医针灸和换药技术的观摩、实践,拓宽了知识面;通过社区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工作,提高了护理本科生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的能力;通过入户家访让护理本科生积累了更多人际交往沟通方面的经验;在家庭护理的过程中,让护理本科生明确了服务态度,增强了服务意识,对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疑问,对社区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讨论,并与国外的护理方法比较,对我国现阶段的社区护理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加强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护理本科生的培养、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评判性思维能力[7,8]。社区护理实践还培养了护理本科生应用整体护理观念进行社区护理的能力,提高与患者、家属、居委会等各种不同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加强宣传教育和各种工作场合的无菌观念,增加了对社区护理的认识。
6.2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提高了社区护理质量和教学质量
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也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带来许多正面影响,提高了社区护理质量。我国现阶段社区护理普遍存在护理人员理论水平偏低,本科护理实习生来到社区,为社区带来先进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为社区护理注入了新生力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实习生给社区带教老师的信息反馈可促进老师自身的进步,由此教学相长,从而把社区护理人员锻炼成为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德、全面的业务知识和护理技术、以及灵活的沟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②实践教学过程中,社区和学校带教老师间有很多机会进行沟通交流,这将有利于老师间教学经验的分享,以更好指导护理本科生社区实践学习;③护理本科生在社区的实践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社区带教老师的护理工作负担。最后,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有利于学校带教老师了解社区护理工作现状,便于老师对知识进行更新,从而提高学校老师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6.3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社区护理实践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①社区护士人数少、从业时间短、专业素质不高、缺乏教学经验,且流动性较大,带教内容为日常工作内容,社区护理工作繁重,使得教师对护理本科生的指导不到位,护理本科生通常只能被动地跟老师做事,其主动性和独立性得不到足够的发挥,社区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限制[9];②社区护理工作内容多,范围广,但实习时间短,护理本科生在很多方面只有表浅的了解;③学校社区护理理论教学内容与社区实习内容存在一定程度脱节,护理本科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应用于社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