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3 14:50:5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环境恶化的原因,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方面,农村乡镇企业的殿军突起,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乡村工业化进程的推动,很多乡村工业排污量大、没有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而直接排入大气和水流,影响空气和水流的质量,使乡村上空总是乌烟弥漫,水流变黄发黑,发出刺鼻难闻的臭味。很多工厂排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经雨降落后,形成酸雨。酸雨降到地面后,导致水质恶化,对各种水生动物和植物都会受到死亡的威胁。农村工业化过程中伴随的CO2气体,是“温室效应”的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一些高污染产业向农村转移,如金属冶炼、化工、食品加工、垃圾场等。这些企业由于环保意识差、资金投入少、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和追求高额利润,基本上没有对其排放物进行处理。如排放大量的污水,这些污水灌溉了当地的农田并渗透到地下水,造成农田和水源的污染。许多农村地区,农民的生活用水含氟、锰、细菌等严重超标。目前,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一些纠纷和上访是这一问题的一个反映。
养殖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中图分类号] R47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b)-0036-03
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 是指经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穿刺,经腋静脉达到上腔静脉的一种静脉置管,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被首次应用于临床[1]。但如果缺乏恰当的维护,会出现并发症,其中静脉血栓属较严重的情况,甚至导致死亡的发生。因此有针对性地根据各种血栓发生因素制订预防措施,防止静脉血栓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调查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术后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为早预防、早发现提供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东莞市某二甲医院住院置入PICC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岁,能正确表达自身意愿并知情同意;确诊为恶性肿瘤并行静脉化疗的患者;同意在本院完成化疗疗程的患者。排除标准:意识障碍无法配合研究的患者;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共观察恶性肿瘤患者100例,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18~78岁,平均43.8岁;其中,肝癌25例、卵巢癌4例、鼻咽癌8例、大肠癌12例、胃癌18例、乳腺癌14例、肺癌19例;患者均行PICC置管化疗,化疗时间根据病种的不同分为2~6个疗程;导管选择美国BD公司的4Fr单腔三向瓣膜式PICC 60例,选择末端开放式的耐高压单腔PICC 40例。同期抽取非恶性肿瘤PICC置管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32~80岁,平均52.5岁;其中,呼吸衰竭50例,失血性休克30例,心力衰竭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组成课题研究小组,经过小组讨论后呈交相关肿瘤专家评估制订PICC术后患者跟踪报告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①患者社会人口统计学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状况、医疗支付方式、居住环境等;②疾病相关资料,如疾病诊断、检查结果、血栓史、病程、治疗方式、化疗方案及次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③PICC置管情况,如导管的选择、穿刺部位的选择、置管过程的观察、置管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置管侧皮肤、静脉及其他症状的观察等。
1.2.2 PICC置管过程
由东莞市某二甲医院住院具有PICC执业资格证的静脉专科护士执行。置管前首先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对出凝血时间缩短、血小板增高、白细胞低下、糖尿病史、血栓病史、上腔静脉部分压迫、长期卧床等静脉血栓高危患者应高度重视。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血栓形成风险较低静脉,穿刺成功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显示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表明置管成功。
1.2.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观察时间为置管后开始计算到PICC管拔除。评价标准:患者主观感觉置管侧肢体、腋窝、肩臂部酸胀疼痛,上肢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臂周径较原周径大[2]。研究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上肢静脉血栓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3%[3]。因此,发现上述情况,还需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是否发生了静脉血栓。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处理,两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 0.05。
2 结果
恶性肿瘤置管后发生静脉血栓共5例(5%),对照组3例(3%),两组比较,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χ2=7.986,P < 0.01)。
3 讨论
3.1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
与其他长期静脉留置导管相比,PICC的留置时间更长,对血管的刺激性更少,能减少多次穿刺带来的痛苦,患者携带方便,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实效等多个优点[4]。因此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肿瘤化疗、外周静脉通道难找、反复输血或血制品、长期静脉输液、家庭病床的患者及儿童。本研究结果显示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比非化疗患者血栓发生率高。
3.2 原因分析
3.2.1 导管因素 PICC导管虽然采用高级硅胶材料制成,实验证实与人体组织相容性较好,但毕竟不属于人体本身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的排斥性,加上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多行分次化疗,出院后不予拔除,长期留置后,血管管壁周围容易形成纤维蛋白隧道,是形成静脉血栓的重要原因。
3.2.2 治疗因素 据研究证实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有3个方面:血液的高凝状态,静脉内膜损伤和静脉血流迟缓[5],而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血液多处于高凝状态。King等[6]认为抗肿瘤药物是影响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一,化疗药物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恶性肿瘤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此外,肿瘤患者除了化疗以外,多数都有放疗同治。放疗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多次强烈的电离辐射会促使内皮细胞致死性和亚致死性损伤,引起微血管(血管窦和毛细血管)的破裂和血栓的形成。
3.2.3 护理因素 ①技术操作不到位:护士给患者行PICC置管术,有时评估不到位,造成穿刺失败,另外,穿刺针头通常较粗,容易引起局部出血或渗血,一般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但很难把握松紧度,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过紧则会引起血管过度受压,血流变得缓慢,增加了静脉血栓发生的可能性。②护理观察不到位:输液或者非输液状态均有可能出现静脉回血,不管何种原因,护理人员没有注意到,或者化疗药物输液结束后未能及时用生理盐水冲管,又或者封管方法不正确均会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③健康宣教不到位:行PICC置管后,由于护理人员没有详细交代注意事项或使用指导,患者担心导管脱落而不敢活动,加上化疗后患者多显乏力,不愿活动等,致使置管侧肢体的自主活动受限,血流缓慢,成为血栓形成的诱因。
3.3 预防对策
3.3.1 导管与穿刺位置的选择 在满足治疗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选择管腔最少、管径最小、长度最短、质量最好的导管。PICC置管选择的静脉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按照人体解剖学,贵要静脉在肘窝处呈斜行,位置较深,不利于穿刺,但其管腔由下至上逐渐变粗,且静脉瓣少,是PICC穿刺的首选[7]。操作者一般先评估患者的贵要静脉,如果皮肤、关节位正常,先进行穿刺,次要选择肘正中静脉,最后才选择头静脉。
3.3.2 专科护士技术培训与资格认证 随着肿瘤患病率的逐年升高,PICC置管用于化疗的需求随之增高。现在很多省市地区已经开展了静脉专科护士的培训并组成了医院PICC专科护士小组。但每个医院PICC专科护士的人数不多,有些医院甚至还没普及PICC置管术,这样就增加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也造成了医疗用物的浪费,增加了医疗成本。这就要求操作者穿刺时尽量一次到位,动作熟练,避免因反复穿刺或送管造成血管内膜损伤,诱发血栓形成。因此,顺应现代护理的发展趋势,应该在护理领域加大PICC专科护士的发展,让更多取得资格证的护士参与PICC置管术。
3.3.3 注重宣教 穿刺后嘱患者置管侧肢体避免重体力活动,避免上举、外展或旋转导致肢体活动强度过大,机械性地刺激血管内壁;在输液或睡觉时,不能压迫肢体,影响血液流动;同时也要指导患者适当活动,如轻轻抬高、外旋、活动手腕、松握拳头等;嘱患者穿宽松的衣服,尤其衣袖不能太紧,其他日常活动则不受限制。
3.3.4 加强观察 血栓形成的早期,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偶尔只感深部组织闷胀感。输液后冲管时护理人员会感到轻微的阻力,若行回抽可见微细的小血块,此时仔细观察发现输液滴速较前有所减慢,此为血栓形成的先兆表现[8]。静脉血栓应以预防为主,因此,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血栓形成的先兆。此外,还应定期、定部位测量置管侧臂围,每班巡视有无肿胀、皮温增高、肤色改变及疼痛等症状,提高警惕,引起重视。
3.3.5 心理护理 PICC属于长期留置导管,患者出院后一直携带,开始的不适应或者显露在外,尤其夏天衣物较少容易被别人看到等,觉得自己与常人不同,造成患者紧张、焦虑、逃避等心理。要多关心患者,告知患者化疗疗程结束后会予以拔除,指导女性患者夏天穿衣袖宽松的长袖衣服遮盖等,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
综上所述,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发生原因既有患者自身因素,也有医疗护理的因素。因此,从置管到拔管,都应有针对性地根据各种血栓发生因素制定预防措施,防止静脉血栓的发生,以减少穿刺次数,降低医疗用物的消耗,同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参考文献]
[1] Griffiths VR,Philpot P.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s):Do They Have a Role in the Care of Critical Ill Patient[J]. Intensive Crit Care Nurs,2002,18(1):37-47.
[2] 鲍爱琴,闻曲,成芳,等. 全程护理干预预防恶性肿瘤患者 PICC所致血栓形成[J]. 护理学杂志,2011,26(11):12-13.
[3] 潘晓冬,冉德森. 彩超对上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探讨[J]. 首都医药,2007,(10):30.
[4] Walshe LJ,Malak SF,Eagan J,et al. Complication Rateamong Cancer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 Catheters[J]. J Clin Oncol,2002,20(15):3276-3281.
[5] 吴在德. 外科学[M]. 5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689.
[6] King MM,Rasnake MS,Rodriguez RG,et al.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Associated Thrombosis: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Risk Factors in Adult Patients[J]. South Med J,2006,99(10):1073 -1077.
一、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
伴随着能源开采和利用,工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生态环境,涉及空气污染、水污染和生态恶化等环境问题。2006年全国流经城市的河流中,70% 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 3亿农民无法喝到安全的饮用水,75%的湖泊出现了负营养化问题。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是1995年的2倍, 1/5的城市人口居住在污染严重的空气中。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生态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
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结果。现代工业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空前的物质文明,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些压力将通过环境的自我循环和消纳过程而得到缓解。但如果超过了缓解能力,就会导致生态环境变化;如果这些变化造成了环境质量下降,就形成生态环境恶化。
从经济学的角度,生态环境恶化是由于制度安排出了问题,即经济过程中的运行机制,以及经济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和政治力量的运作,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具体说,生态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一)市场调节控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失灵
市场失灵在生态环境问题上表现为市场在以社会最大利益角度配置资源方面的失灵, 即市场在引导经济过程走向社会最优化方面的无能为力,从而造成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1.生态环境资源的公共性
生态环境资源一向被视为公共财产,属于“自由取用物品”即公共品。公共品只能由政府提供。作为公共品如不节约使用和加以保护,有限的生态环境资源将无法支撑规模日益扩大的经济体对生态环境资源的需求。
2.生态环境资源的产权不清晰
市场机制正常作用的前提条件是产权明晰,而且产权必须是排他的、可转让的。而环境一类的公共品由于本身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性,无法界定其产权。结果必然是人们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无节制地争夺有限的生态环境资源,从而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日益恶化。由于河流是“公有的”,每个人或企业都可以使用这些资源,在制度不完备的情况下造成污染也不用负完全的责任,于是加速了各方对生态环境资源的争夺和滥用,结果河流污染会越来越严重。
3.环境资源的外部性
生态环境资源的外部性意指,企业使用环境资源所产生的结果并不计入其成本或收益。“环境破坏”具有典型的负外部性或负效应。如“上游砍树,下游遭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企业从事具有外部负效应的经济活动不必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而是由社会承担损失,这种外部负效应就会迅速扩展,环境污染就会不断加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不可避免。
4.资源无市场、无价格或资源价格扭曲
传统经济学认为,自然资源或环境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自由取用”的无价物,以致形成“产品高价、原料低价、资源无价”的扭曲价格,或通过政府补贴等手段使资源价格严重偏离其真实价格。这是长期以来环境资源被无偿占有、无偿或低效使用的理论根源,也是导致环境资源加速损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基础被严重破坏的根本原因。
(二)政府干预生态环境恶化的失灵
1.目标偏差
纠正市场失灵很少是政府干预的唯一目标,其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又很少是重视的中心。部门利益、社会团体利益、党派利益等的存在和冲突,往往使生态环境成为牺牲品。
2.政策的副作用
政府干预在其它方面是成功的,但对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例如,为促进农业发展,对化肥、农用水的补贴,可能对土壤和水资源产生不良影响,造成环境污染。为开发落后地区,积极引进资金、放宽污染限制、廉价出租出售土地、发放公共资源使用许可证,这可能引发资源过度利用、废弃物迅速增加、污染加重。
三、防治生态环境恶化的对策
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关系。只要有人类经济活动,必然对环境产生影响。我们并不主张零污染,因为大多数情况下,零污染意味着零发展。我们追求的是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减缓以致消除环境的恶化,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1.国家直接干预的方式
庇古提出环境问题具有“外部性”,即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市场是不可能自动填补这个缺陷的。既然市场在环境资源配置上是失灵的,那么,政府就应该以非市场途径对环境资源利用进行直接干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国家对环境问题的干预也是很有必要的。
2.市场调节的方法
在政府对环境资源进行直接干预的同时,可以通过市场激励的方法来协助对环境资源的管理。由管理部门建立环境产品市场,制定包括资源全部社会价值的市场价格,由企业在这个修正的市场机制作用下自主决策。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对排污者征税,用税收来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额。税收会自动刺激排污者转向社会最优的生产和污染削减。政府确定污染排放量上限并将排污量在企业之间分配,发放排污许可证,许可证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在总的污染水平确定的情况下,通过交易,总的污染控制成本将达到最小化。
3.环境信息公开政策
环境信息手段主要是通过各种媒体将环境行为主体的有关信息进行公开,通过社区和公众的舆论,使环境行为主体产生改善其环境行为的压力,对污染源起到限制和刺激作用,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四、结论
中国的环境管理模式正在向三角式的环境管理模式逐步过渡。即由政府、市场和社区组成环境管理的3个方面,政府主要负责制定有关的管理规定和环境标准,确定经济手段的采用和加强立法等。市场在环境管理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污染者的环境行为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对生产、消费以及投资行为的影响。而社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公众和社会团体参与管理、监督污染者和项目决策的环境行为。
中国是一个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国家,要多角度地认识生态环境污染,认清根源,开辟新的解决途径,对各种政策工具的相互不同及内在联系要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前言
城市水环境是城市生存、生产、生活的基本基础,城市水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城市进步的质量和速度,因此,必须对城市水环境问题加以重视。应该在认知城市水环境特点的同时,清楚地了解城市水环境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原因,探寻出符合城市水环境建设,有利于城市发展的措施,以改善城市水环境为契机,实现城市综合、深层次和全面地发展。
1 城市水环境的基本特点
1.1城市用水的特点
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是城市用水的主要类型,由于城市人员密集、工业化生产程度高,所以,城市用水需要较高的质量、较大的供水量、稳定的供给,这对城市采水、供水和用水来说有着不同于农村的特点。
1.2城市用水的依赖性强
城市由于用水量大、供水要求高,所以,单纯依靠城市区域的供给和开采往往难于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大众城市往往需要从城区周边或外地调水来满足城市的用水需要,“引滦入津”、“南水北调”就是这样的举措。
1.3城市水环境脆弱
在我国北方,城市生活和生产用水大都在简单处理或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之中,在日积月累的大量污染的影响下,城市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并且这一现象有蔓延和恶化的趋势,造成水环境的脆弱和生态的破坏,影响城市深入地发展。
1.4城市地下水环境恶化
城市地下水环境恶化来源有两个,一是,城市生产和生活中大量污染源渗入地下,造成对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的破坏;二是,城市地表硬化导致城市地面下渗量的减少,在大量开采地下水的同时,没有必要的补充,出现水环境的恶化。
2 产生城市水环境恶化的原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和生产排放的污水呈现指数型增长,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体污染严重,50%的重点城镇集中饮水水源已不符合取水标准,城市地下水水质也在急速下降,1/3的城市地下水已经被轻度污染,影响着城市生产和生活。当前我国北方有68.9%的城市缺水,其中100多个城市出现严重缺水的问题,许多城市存在着限时用水和限量供水的问题,在华北、西北和东北区域这一现象尤其严重,目前沿海发达区域也出现了缺水的问题,影响了城市对水资源的利用。同时,城市水环境生态系统出现了不断恶化的趋向,城市水体严重的富营养化,水体生态系统退化,丧失了水环境的生态功能。产生城市水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有:
2.1污水排放增加
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城市水体污染,进而恶化了城市水环境,水环境污染物质有来自于上游地区的外源污染和城市自身的内源污染。外源污染是河流上游农村水土流失,化肥、农药的污染和乡镇企业、城市的直接排污;城市内源污染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餐饮业废水等。
2.2城市河流与湿地系统生态功能丧失
城市建筑和交通的发展,导致地下水的补给和土壤对降水的净化作用呈现降低的趋势。城市河流渠道化导致水体环境恶化,降低了甚至丧失了河流与生态生态系统对水体营养盐、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净化功能。
3 城市水环境存在问题的治理
3.1加强城市水环境的保护宣传工作
应该以推广节水技术为核心全面提高节水意识和水环境保护意识,制定先进的政策、措施,开发、推广节水技术,普及节水器具,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3.2加快城市水环境保护的立法
城市政府应当在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发挥管理职能作用,制定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根据城市的水环境承载力,科学制定地方性污染排放标准,取缔污染严重的企业,严格按照标准排放,强制企业进行污染处理,控制点源污染。
3.3恢复城市的自然湿地和水系
湿地被称为“生态之肾”。在过去的城市建设中,人们忽视了它的作用,侵占和开垦湿地,使城市湿地面积急剧减少,而且割断了湿地与湿地之间、湿地与其他水体之间的联系,降低了湿地的生态功能。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划定湿地保护区,保持湿地面积,保持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物种资源。在新建与改建过程中不断恢复城市原来的湿地,沟通湿地与其他水体之间的联系。同时要加强水土保持,减少裸地、涵养水土,加大城市绿地建设,扩大植被面积。
3.4修复城市的水体生态系统
应该在城市水体生态系统的保护基础上恢复既往的功能,城市建设会破坏原来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污染使水体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失去了水体的自我净化功能。新时期应该在不断减少城市水体污染源的前提下,城市水体的生态修复是改善水体水质的根本措施。生态修复的主要手段是工程技术。对于城市河流,在不影响河流排洪的基础上建造梯级小水坝,不仅能保持城市河道水面,稳定河床水量,满足景观需求,还能曝气充氧、净化水质;尽量恢复岸边及河床高等植物群落,达到改善河水水质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城市水环境的研讨集中于城市水环境特点的描述,原因的分析和治理的研讨,由于角度和出发点存在欠缺和不足,难免会出现各种缺憾和问题,希望同仁以城市水环境整体工作出发,重在结合自身城市水环境工作的同时,批判性地采纳本文的观点和看法。应该看到城市水环境的治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坚持系统的观点,要结合生态学、工程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立足于我国社会和城市的实际,整体上对待城市水环境的整治。
参考文献
[1]曹洲榕,禹华谦.城市水环境问题及对策探讨[J].四川建筑.2011(01)
[2]高婷,于航宇.浅析我国水环境现状及城市污水的处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6)
联合开展此项研究的两家机构在“绿色GDP”一事上口径明显不同,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说,“真正的绿色GDP核算制度目前并不存在。国际上现在还没有这个意义上的GDP核算标准,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采取这样的核算方式”。
环保总局的专家则说,无论从概念上还是内涵上,“绿色GDP”和国际上被广泛承认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没有本质差异。
“绿色GDP”遭抵制本在意料之中,只是在中央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的大气候下,仍有淡化“绿色GDP”概念,坚持“真正的绿色GDP核算制度目前并不存在”的言论出现,更显示出“绿色GDP”面临的阻力有多大。
同样是GDP,同样是中央在不同发展阶段大力提倡的政策导向,为什么不计环境成本的传统GDP,中央一要求增长,各地执行起来积极主动,惟恐后人:而中央提出可持续发展、统筹发展,要求考虑环境成本,计算“绿色GDP”,总会有些部委和地方政府推诿观望?
原因很简单,不计环境成本的传统GDP,增长起来,地方政府拿到税收、企业得到利润、某些官员也看中了在利润增长中分一杯羹的机会,形成的是“多赢局面”。输掉的只有直接暴露在恶化环境中的升斗小民和尚未出生的子孙后代,这两位输者目前显然都没有什么发言权。
追求传统GDP高增长是一个与人性暗合的政策,所以执行起来顺畅,落实下去干脆,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人性”支配下,别说合法合理的GDP,就是“带血的GDP”、“黑色GDP”也有人乐之不疲。
“绿色GDP”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因为“绿色GDP”多少需要一点“神性”,因为这种发展观,对决策者来说照顾的是别人的利益:对当代人来说照顾的是后人的利益。
要求人为了一个远大目标舍弃个人的眼前利益,向来只能诉诸两种手段,一是用高尚的道德要求人,再一个就是用制度限制人,让他不能不为了未来克服一时私欲。
“绿色GDP”的道德优势无可质疑,时值21世纪,保护环境、搞循环经济,无论在国内国外都被社会公众树为人类的基本价值观,没有人敢于公开挑战这些观念。但这些观念说到底还处在道德层面,没有强制力来保证执行。没有国际法明确规定,就有国家拒签《京都议定书》,打算赖掉减排责任。国家尚且如此,个人在环保问题上更可以说一套做一套。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负面问题。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使我们耐以生存的地球饱受到了“温室效应”的煎熬,给人类频繁造成严重的灾难。因此,结合物理教学内容,强化环保意识教育。将教材中物理知识紧密的与生活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不断地渗透环境保护思想,是非常必要的。
1 将生活中的污染现象与物理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强化环保意识。
“生活情景物理化,物理知识生活化”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各种污染现象产生的原因,危害和防治,又渗透在物理教学教材的各个知识点中,在教学中融合环保教育,无处不在。譬如,1,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热和能】,热机的工作实质,是燃料的燃烧释放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燃料汽油、柴油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和烟尘。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加剧了‘‘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影响了生态环境。烟尘大量排放,影响空气质量,造成大气污染。煤炭中含有大量的硫,燃烧时有生成二氧化硫等物质,致使雨水中酸度升高,形成酸雨,腐蚀建筑物,土壤酸化,严重的影响了植物的生长。所以,低碳减排是当今生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每个细节做起,树立环保意识。2,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电学】讲到,电池电源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池的内部含有许多化学物质,有些有毒,有些是重金属。如果将其废品胡乱丢弃,会对周围水源,土壤造成严重污染。进一步影响植物生长,影响了人的生活,破坏了生态环境。在授课之余,倡导同学加入到‘收集,处理废电池等固体垃圾’这一项环保事业中去,全民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3,在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声现象】教材中,把‘振动物体不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严重影响了人的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叫做噪声’。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噪声污染,其强度达到100分贝以上,长期生活在此环境中的人,轻则头晕眼花,心跳加快,神经系统紊乱;重则死亡。在闹市区厂矿企业等环境,噪声危害日趋严重。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噪声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声学知识外,详细交代如何科学有效的防止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和途径。譬如;在声源,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如何减小噪声危害。通过这一节学习,同学既掌握了噪声的特性,危害,又掌握了防止减弱途径,教知识的同时渗透了环保知识。4,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第二节【核能】中讲到,核能是一种新型能源,利用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原子能。1千克铀全部裂变,释放出的能量超过2000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链式反应如果不加控制,大量原子核就会在一瞬间发生裂变,释放出极大的能量。1945年利用不可控核裂变制造的毁灭性的武器---原子弹。如果核裂变加以控制,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使其能量缓慢的、平稳的、释放出来,建成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将会给那些水利资源、化石能源缺乏的地区提供电能,也给人类解决能源危机带来希望。但是核能开发和利用,需要先进的,纯熟的科学技术。如果放射线泄漏到核反应堆的外面,会对人和其他生物造成严重的伤害,形成核污染。1986年,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造成核泄漏。当地环境恶化,切尔诺贝利市变成一片废墟,该地区居民已全部迁移。给周边地区造成的次生危害还将存在。因此,将核污染现象造成的危害和物理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扎实有效的掌握科学知识,同时强化环保意识,在将来开发利用新型能源时严格的制定安全措施和安全指标。既开发了新能源,又防止了污染保护了环境。
其实,生活中还有更多的污染现象,如光污染,水污染等等,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危害和相关知识点,防止方法及措施在物理教学中随处可见。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融合环保教育,使同学在掌握知识时,树立环保意识。在以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按规律办事,从而有效地防止由各种污染引起环境恶化。
2 教学中突出“能源与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节能思想,强化环保意识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章,讲到世界能源结构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化石能源。占首位的是煤炭,其次是石油和天然气,既是常规能源也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一些乡镇企业的兴起、乱用农药等,使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日趋严重。
1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人为因素
1.1乡镇企业污染蔓延,资源浪费惊人
为了搞活农村经济,提高人民的经济收入,脱贫致富,各地不顾环境和经济效益,盲目地办起各式各样的企业,由于这些企业工艺陈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耗能高、排放的污水不能处理,这样导致有些地方仅有的水源遭受严重的污染,发生人畜、农业用水危机,农业产量连年下降,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
1.2农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综合治理措施不齐全,各种病虫害连年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为了保收,施用农药是当前防治的主要措施,但是由于不科学地施用农药,致使农产品受到严重的污染,食用后,引起许多疾病的发生。同时,过量的施用农药,也造成环境污染。
1.3耕地面积减少
土地是财富之母,但由于大办厂矿企业和农村打庄占地,使仅有的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单位耕地上承载的人口不断增加,土地和人口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1.4土壤肥力下降
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包括水土流失、粗放耕作、农田污染、有机质不能还田、不正确的土壤耕作等。从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农业系统产出的产品输送到各地消费加工,土壤的营养元素以产量的形式输送到农业系统之外,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三料”不足,大部分秸秆作为燃料烧掉,从而使得秸秆不能还田,土壤有机质严重缺乏。由于对土地进行掠夺经营,有机循环中断,地力下降,只得靠人造肥料补充。但是由于投入有限,导致农业生产后劲不足,生产水平下降,缺肥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突出问题。
1.5废弃的塑料制品污染严重
塑料工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方便和好处,但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在自然界极难降解,造成白色污染日益严重。目前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率很低,又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1.6施肥方法不合理、不科学
由于不科学的使用化肥,导致施肥量虽然增加,而产量却不增加,甚至出现减产的现象,降低了土地的生产力,同时造成肥料严重浪费。
2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政策
2.1控制污染源
对于污染农业用水的污染源,要进行严格控制。提高厂矿企业的生产技术,改变工艺流程提高效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污液采用一定技术处理。对于经济效益不高,大面积造成污染农业,应采取措施停办。总之,要采取各方面措施,保证农业用水安全。
2.2推行有利于环镜保护的能源政策,解决燃料问题
我省大部分地区“三料”不足,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制定可行的能源政策,把当前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推广节柴灶,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生物能源。要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树木,解决能源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实现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2.3保持水土,科学施肥
在制定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时,要把近期的和长远的利益兼顾起来,从长计议。改善农业生产单一结构,实现秸秆还田,改善耕作制度,用养结合,科学施肥,使农田生态系统所需的物质和能量从多渠道得到补充,提高农田生产力。要大力推广普及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农作物的需肥规律和土壤测试结果及肥料的特性、有效利用率等进行施肥,作物缺什么营养就施什么肥,缺多少就施多少,提高肥料的有效利用率,降低施肥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调整土壤中氮、磷、钾和中量、微量元素的比例,改善土壤质地,使种地和养地有机结合。针对我国各地的土壤状况,目前大多数地区应采用加氮、加钾、稳磷、补微的施肥原则,使作物得到科学、合理的养分供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转贴于
2.4兴办农业技术教育
举办农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技能水平,把先进的科学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减轻由于技术运用不当造成的污染。
2.5加强立法,强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D9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6-0028-03
1 引 言
环境问题,一直是政府官员、学者和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在世界环境恶化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各国都对本国的环境保护与再生建设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目的是使在发展本国的经济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或者使经济的发展与环境自身的新陈代谢相协调,以利于当代与后代的继续生存与发展。为此,各国的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了环境法。这是从社会现实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理念来说明环境法制定的根据。
但是,法之理在法外,一种法律所包含的理念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掌握的,我们需要从人与人的角度、历史与现实的角度、人与自然的角度、经济角度以及从法律自身角度来理解。因此,对环境法的理解不应仅仅局限在前面所说的两个层面。在众多中理念中,最为基本的就是这种法律制定之依据所体现出来理念。对于环境法而言,我认为这种依据即为由目前环境的现状所引出的各种关系产生矛盾的问题。
2 我国环境现状反映出的问题
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是我国目前环境的真实写照。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忽略了经济的发展与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使得我国的经济在环境危机的状态下运行。
目前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2.1环境污染呈上升趋势
我国的环境污染呈上升趋势。我国的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固体废物污染的情况日趋严重。据统计,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不到1%,62.3%的城市二氧化硫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超过了三级标准。
水污染状况相当严重,我国7大水系重点评估河段中符合国家一、二类的只占32.2%,属于四、五类的有38.9%,78%的城市河段水资源不能饮用,一半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从而加剧了城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许多城市出现了供水难的问题。
固体废弃物污染逐渐加重,城市生活垃圾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工业固体废物占地面积1996年即达到了5.17万hm2。环境污染的加剧,必然造成一系列的不可避免的结果。由环境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逐年增加,环境污染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2 生态环境破坏加剧
我国生态环境自身的脆弱,加上人为的破坏,造成我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自然灾害呈逐渐上升趋势。
在最近的半个世纪里,我国的沙尘暴已经出现过70余次;酸雨威胁已经由80年代的西南地区扩大到国土面积的40%,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km2,荒漠化面积达26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7%,草地退化、沙化、碱化面积逐年增加等等。据估计,由于生态恶化所造成的损失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百亿元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的千亿元。其中内蒙古、、新疆的生态损失是新增收入的7~8倍。
从上面众多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环境的恶化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同时也给社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如此的环境现状,究其原因,除了我国环境自身脆弱之外,对环境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甚至是无节制的滥用导致了环境的恶化,由此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与价值发生变化。针对这些变化,社会必然会进行投资以缓解由于变化所导致的各种矛盾,如此追加的投资必然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负担。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环境的恶化必然会导致社会成本的增加。
2.3 环境恶化导致成本增加
不妨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知道,社会再生产的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把社会再生产的成本记为 T ,固定成本记为 M ,变动成本记为 N ,那么这个关系就可以用下面的关系式表示:
T1=M+N1
可以做一个假设,在其他因素不变,没有环境恶化给社会带来追加投资的压力下,社会再生产的成本就可以用 M+N 来表示。现在,由于环境的恶化导致与之相关的成本的增加,诸如因环境恶化导致社会保障性投资增加,导致处理环境事故应急措施的需求增加,导致企业因环境恶化致使生产资料供应量减少而使成本增加等等(这些成本的总和可以用 L 来表示)。这些成本可以归入变动成本之内。那么现在的变动成本在原有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表示为:
N2=N1+L
于是,可以得出现在的社会再生产成本:
T2=M+N2=M+N1+L
显然,社会成本是增加了的。增加额取决于因环境恶化所导致社会所需要追加成本的多少。
2.4环境现象反映人与自然关系
理论自身也包含了对社会现状的理解。那么环境法理论本身所蕴含的深层次的理念,就是如何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基于这种关系而产生的其他社会关系。环境的恶化说到底是由于人的无节制的掠夺环境资源造成的,因此,在环境恶化的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最为本质的东西,即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就是由于环境的恶化导致调节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成本的增加。因此,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环境法的真谛,也是实施环境法的意义之所在。
3 环境法体现出社会成本理念
环境法的基础是环境、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而良好的环境却是人类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础。
3.1 环境缺陷导致发展成本增加
就我国而言,自然环境的先天缺陷导致我国在经济发展上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据统计,我国的牧业发展成本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03倍,农业发展成本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05倍,林业发展成本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08倍,矿业发展成本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03倍,基础设施成本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8倍,工业发展成本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5倍,水利工程发展成本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1倍,自然保护成本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7倍,土壤侵蚀速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0倍,自然灾害频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8倍,生态恢复成本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6倍,区域发展成本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7倍,我国的综合发展成本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5倍。
由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由于环境先天的不足,我国经济的发展要付出比其他国家更多的成本,再加上人为破坏导致环境的恶化,那么需要追加多少的成本可想而知。
3.2 社会再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从环境经济学角度来理解,社会经济的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它不是在自我封闭的体系中进行的,而是同自然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自然界提供给劳动以资源,而劳动则把资源变为人们需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社会经济再生产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同时又不断地把各种废弃物排入环境的过程。人类经济活动和环境之间的物质变换,说明社会经济的再生产过程只有既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又遵循自然规律才能顺利地进行。相反的,如果违反了这种规律,不仅不能使社会再生产顺利地进行,反而会因此导致一系列诸如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成本增加等问题。
4 环境法调解人与自然关系
为了减少社会所需追加的成本,必然需要环境法的调解。在环境法所规制的内容之中,也必然包含了这种社会成本理念。
4.1环境法对政府和企业的规定
《环境法》第3章“保护和改善环境”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正是基于目前我国环境的现状及对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的现状而规定的。
第4章“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是对污染源头做出了一系列的规定,“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这是《环境法》第24条规定的一个总责性质的规范。而第5章即是从法律责任角度对对广大生产经营者和对环境能够造成危害的人们的一种规制。
依据《环境法》第五章之规定,对违反法律危害环境的行为的处罚有如下几点:罚款、赔偿损失、承担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4.2 罚款
首先,《环境法》规定的罚款,是针对那些对环境破坏并非十分严重的行为。对于罚款,笔者认为是通过罚款以惩罚危害环境的人及其行为;通过罚款所得的资金用于改善被破坏的环境;通过罚款这个途径使“谁破坏谁治理”得到贯彻;通过罚款以减少国家治理已破坏环境所投入的成本等等。综合这些理解,能够得出一个结论:用罚款所得的资金治理环境能够减少社会治理环境所投入的成本。虽然用这种方式来治理已破坏的环境并不是主要方式,但是至少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可以说,这种处罚措施从一个角度减轻了社会的负担。
4.3 赔偿
其次,《环境法》规定的赔偿损失,主要是污染环境的行为者有义务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很明显,污染环境行为会对相关的单位或个人造成损害。由于排污者对森林的污染,导致森林周边的居民的生活舒适度和对林业的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果没有赔偿制度,那么这些居民和企业的损失是无法补偿的,除非社会投入更多的成本,在治理森林污染的同时给予这些人和企业以保障。可想而知,这样势必会增加社会的负担。相反有了赔偿制度,不仅可以减轻治理环境所需要的费用,而且也可以对这些居民和企业的损失予以赔偿,整体而言这个制度确实起到了减轻社会负担的作用。
4.4 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最后,《环境法》规定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是对那些污染环境较重屡教不改甚至造成重大环境事故以使公私财产受到重大损失或者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的人员。给这些人行政或刑事处罚并不是初衷,根本上讲是通过这样的处罚对其他对环境实施破坏或还未造成破坏的人产生一种警示作用,使得同样的事情减少或者避免发生,从而减少环境事故,减少因环境事故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害。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同样起到减少社会负担的作用。
不管是如何具体规制的,其本身所蕴含的观念没有变化,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降低解决因为环境问题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所需要的成本。
1 板块运动加剧。白垩纪晚期正值印度,沙特阿拉伯、伊朗、阿富汗、、南极洲、非洲、南美洲等板块所形成的泛大陆开始解体并分别向北、向西漂移,导致地壳剧烈运动。这对火山、气候、地球磁场等都会造成极大影响,其后果显然是灾难性的,只不过现在人们还不完全清楚其过程。
2 火山猛烈喷发。白垩纪时期是地球火山大规模频繁喷发的时期,如印度次大陆火山持续不断的大规模喷发,导致大量火山物质堆积在德干高原地区,几乎相当于法国领土大小的面积上堆积了3000米厚的火山物质。在日本及我国东部沿海,特别是浙江全省及福建部分地区,火山活动也很频繁,长达上千万年断断续续的火山喷发,使浙江全省堆积了巨厚的火山岩系地层。在江苏南部也有大量火山爆发,在现南京铁心桥一带就有上千米厚的火山沉积物。
尽管反对者认为火山喷发的影响是局部的,但考虑到白垩纪长达几千万年断断续续的火山喷发,且范围如此之广,所以造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在辽宁西部之所以能发现大量保存极其完美的带毛、带羽毛的小型恐龙,大量带羽毛的鸟类以及大量精美的昆虫化石,就和这一地区的火山喷发有关。火山喷出大量二氧化碳、有毒气体及火山灰,使得动物突然死亡并被火山灰迅速掩埋,不致造成尸体腐烂或风化殆尽。这些火山灰沉积层如同极好的化石保护层,所以后人才能够看到这么多栩栩如生的化石。
3 地球气候强烈变化。法国古生物学家研究后发现,白垩纪晚期全球海平面下降,这是气温下降,两极冰帽形成,气候变冷变干的结果,从而导致植物大量减少。也有的学者认为,中生代地球上温暖潮湿,而且二氧化碳含量高,极适合恐龙所爱吃的植物群的生长;而到了中生代末期,气候干冷,且二氧化碳含量低,不适于那些植物群生长,导致草食恐龙食物大量减少,不得不吃下许多毒性很大的有花植物,从而威胁到恐龙的生存。人们从恐龙的骨骼中确也分析出许多这类毒素。
4 天体强烈影响。有的学者认为,这一时期太阳耀斑强烈爆发及超新星爆发等,都会导致宇宙射线骤增,严重影响生物生长,甚至导致大批生物灭绝,据美国学者研究,超新星爆发时产生的Y闪爆比热核炸弹产生的威力和破坏力要大得多,而且可能每500万年这种闪爆就会发生一次,由此毁灭地球上大量生物。
5 地球磁场强烈变化。地球磁场的存在使得太阳发射出的高能粒子流(俗称太阳风)和宇宙射线在到达地球时发生偏离,使地球生物免受其害。但地球磁场的磁北极和磁南极的位置是在不断变化的,如1831年~1904年磁北极就移动了50千米。另外,磁场作用也有强有弱,甚至发生南、北极对换或倒转,而这时磁场作用最弱。1964年科学家首次发现,一些海洋放射虫的灭绝与磁极转向几乎是同时的。后来的研究也表明,地史上一些灭绝事件也与磁极转向有关,如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就与当时磁场多次转向有关。白垩纪末也有类似情况。不过,有学者认为磁场倒转不会导致生物大批灭绝。但不能否认磁场强烈变化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很大影响的,如细菌在低磁场下生活72小时,其繁殖能力降低15倍。
6 自身免疫系统欠缺。在同样外因环境下,为什么有些生物没有灭绝而有些却灭绝了?显然这和生物的内因有关。恐龙的灭绝和它们免疫系统欠缺不无关系。它们体内不仅无完整的淋巴管道、淋巴结,而且仅有的免疫器官――胸腺发育也一般,这和鸟类有些相似,但鸟类同时尚有其他免疫器官,所以其免疫能力远强于恐龙;恐龙体内的抗体也缺乏多样性,所以无法抵御各种病菌的侵袭;此外,恐龙作为冷血动物,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免疫细胞的增殖速度。其他冷血爬行动物如青蛙,就具有某些效力非凡的防御肽来弥补其免疫系统的欠缺,而恐龙则没有这种本领。在白垩纪晚期,环境的恶化导致病菌肆虐,与此同时,恐龙的免疫能力却进一步下降,终于使它们走上了灭绝之路。
1.1地质灾害频发原因
地质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作用常超出生态环境允许的程度,使地质环境恶化,最终给人类自身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也就是地质灾害。可以看出,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使地质环境恶化,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毁损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严重破坏的事件。
1.2地质灾害造成的不良影响
近年来,虽然在地质环境保护、预防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在地质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至今还没有一部较为完善的法规来进行规范,人们对地质环境的认识及重视还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加之某些地区地质环境条件较差,不合理人类工程活动等日益加剧,从而导致地质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经济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在频度、程度上都大大加强,进而导致对地质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频发的地质灾害和恶化的地质环境,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防治地质灾害和保护地质环境的主要问题
2.1人类活动使地质环境遭到破坏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对自然改造能力的迅速提高,人类在利用地质环境的同时,其活动作为一种日益强大的动力因素对地质环境的破坏也越演越烈。水土流失,土地砂化,土地盐碱化,冻融,地震等现象发生频繁。地质环境质量日趋下降,自然资源损失严重,人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整个地质环境向紊乱、衰退的演替趋势发展。再加上“三废”抛掷无度等等一系列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已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
2.2保护意识薄弱
我国具有许多在国际和国内都享有盛名的地质遗迹。但由于保护不得力,开发利用粗放,管理滞后,破坏地质遗迹现象屡有发生。例如,嘉荫龙骨山的恐龙化石有的被风化破坏,有的被江水冲走;五大连池火山地貌被开辟为采石场,碎石成堆;勃力硅化木被推土机推出,弃之如粪土。诸如此类事件比比皆是,几乎省内的每个地质遗迹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地质遗迹的破坏不仅使地质环境改变了,同时也使得经济发展受到了阻碍。增强保护地质环境意识刻不容缓,所有公民都有义务参与其中。
2.3矿产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在大规模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也大大改变了矿山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给矿山地质生态环境和资源带来巨大压力。矿山整体地质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天然植被覆盖面积降低,岩石增加,地下水资源枯竭,水质恶化,降低了整体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地质灾害。对矿山开发建设构成威胁,严重制约矿山地区的发展[1]。另外,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又是发展中国家,资源需求量极大,出现掠夺式开发与利用矿产资源的现象。尤其省内许多不登记的集体和个体企业技术落后,装备差,回采率低,布局混乱,产品结构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严重。
3.地质灾害防治的方法措施
3.1建立地质灾害监控体系
建立健全适应不同建设需要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评价地质灾害的稳定性及动态趋势,以达到预防的目的。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遥感技术(RS)及全球定位技术(RS)等[2],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优势,包括有关高等院校、国家专业实验室及科学研究机构,对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现状开展系统的大规模调查与建档工作,重点查明重要城市、经济带、交通干线及人口密集区地质环境状况及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基础依据。建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监测及监控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信息系统、危险性分析评价系统和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并通过网络传输的手段,实现信息的全社会服务体系,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2改善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环境恶化和破坏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没有充分认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在于人类忽视甚至违背自然规律而对环境进行的不恰当的过分干预。因此,当务之急是改变人类的基本观念,增强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建设符合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协调发展的新环境文明。建立同步发展观,即应该追求人、社会、经济和环境同步发展的观念;建立整体效益观,即把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作为社会的发展目标;因为惟其如此,人类的整体生活质量与其所处的环境质量才会得以保障和提高。环境质量的提高,消除了地质灾害滋生的土壤,从根源上抑制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3.3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灾害发生平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