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3 14:50: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新媒体时代特征,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美声艺术是一种唯美自然的艺术形式,从开始传播中国到现在,只有短短几十年,却以一种特有的方式迅速成长为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它的欣欣向荣毫无疑问是与新时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密不可分的。中国在经历改革开放后,社会发生巨变,各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表演手法冲击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观念,直接影响人们意识形态观念的形成,人们的审美观念在逐渐更新。
随着现代化媒介的更新换代,大背景下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大众对信息多元化的分享趋势日益明显,新媒体的概念体系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以互联网、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等为媒介的大众传媒以新的姿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给新媒体时代下的中国美声艺术带来更多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一、中国美声艺术发展概括
美声在中国的发展不足百年,“”爆发后,美声唱法随着当时先进文化的传播,一同来到中国,受到广泛关注和喜爱。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渐渐被国人所接受,并在声乐教育领域逐步奠定其主导地位。一九六六年“”的爆发,阻碍了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美声艺术”本身作为一种外来艺术形式,受到抨击和批判,致使从事音乐教育者不得不放弃。
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大地,中国美声艺术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作曲家怀着满腔热情创作了许多家喻户晓的作品,如《那就是我》、《党啊,亲爱的妈妈》、《我爱你塞北的雪》、《滚滚长江东逝水》、《夕阳红》等,这些优秀作品不但提高了我国歌唱家的演唱技能,更提高了整个民族的欣赏水平。时至今日,由数字网络技术所构建的新媒体手段对于传统艺术传播媒体造成巨大的冲击,但以数字化互动性为其基本特征的新媒体相较以往的传统媒体更具开放性与融合性。其所具有的优势和潜力必将会对国内美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传播与交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美声艺术的概念及历史渊源
“美声唱法”是十六世纪末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佛罗伦萨。“美声唱法”以先进的教学体系、完善的表演形式、科学的发声方法、丰富的作品创作等,对世界声乐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经久不衰,它不仅是一种唱法的代表,更是一门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一代代艺术家,把“美声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处,深受其他国家音乐爱好者的推崇和喜爱。
(二)美声艺术的特点
《辞海》中对美声唱法的定义为:“十七、十八世纪形成于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其特点是:具有饱满的气息支持和灵活自如的呼吸控制能力,音色优美、明亮、圆润、丰满,音与音的连接平滑匀净,花腔装饰乐句流丽灵活。”
(三)新媒体时代下中国美声艺术发展环境的变化
由数字网络技术所构建的新媒体手段对于传统艺术传播媒体,如音乐厅、广播、电视等媒体造成巨大的冲击,但以数字化互动性为基本特征的新媒体相较以往的传统媒体更具开放性与融合性。其所具有的优势和潜力必将会对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传播与交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对音乐创作、音乐欣赏、音乐教育乃至整个音乐文化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探寻我国美声艺术的发展方向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美声作为有史以来最具科学性的声乐演唱方法,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是无可争议的。从17世纪初诞生至今其仍以歌剧、音乐会等形式活跃在世界音乐的舞台。因其从至今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仅有百年左右,不可否认美声艺术在我国并不是当下时代的主流,但因其作为经典音乐的本质特征和狭窄的受众面使得国内美声艺术大众化发展长期受到制约。
二、新媒体时代下中国美声艺术的定位
(一)从美声艺术的审美特征定位
审美是对事物或艺术之美的欣赏和领悟,但艺术在网络时生很大变化,在一定范围内人们可以欣赏一切出新的事物,甚至超出传统美感的范畴。国内美声艺术的发展从到改革开放至今经历从无到有和蓬勃发展的过程,在此期间许多才华横溢的歌唱家,国内外声乐比赛的兴起和美声作品的创作都促进美声的发展和大众化。但近年来充斥在各大电视和网络媒体之中的歌唱类选秀节目和流行音乐类综艺节目对时下绝大多数国民的音乐审美倾向产生直接的交互影响,美声艺术这类经典音乐的传播空间一再压缩,其在现代大众生活的听觉和视觉范围内已然只剩星星点点。
与流行音乐相比国内美声艺术的发展明显滞后,日趋边缘化。为迎合现代大众的普遍审美倾向,歌唱类选秀节目和音乐类综艺节目传播的几乎都是流行音乐,华丽的舞台包装,各式宣传炒作,加之不乏好声音的选手和明星,使大众对流行音乐更加追捧。同时以网络为交流平台的方式使得观众充分参与到即时有效的互动中,当然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不少千奇百怪的审美变异,例如时下部分观众过于追求个性的嗓音而选择忽略音质的美感,或是歌者为给观众呈现更多听觉刺激而过于追求“喊高音”的演唱方式。但总的来说,这一现象使本来的拥护者们更狂热,也让本不太热衷于流行音乐的人不得不开始关注。正是流行音乐的大众化和繁荣程度使得电视于网络媒体对其宣传的力度更大,范围更广。与此同时,新媒体时代下音乐多媒体的流行性与交互性的体现导致美声艺术欣赏越来越小众化。
这一现象一方面加剧了大众对美声艺术审美需求的断层,即只有少数懂得欣赏经典音乐的人对美声艺术保有持久的热情和关注度,另外为数不多的人则对美声艺术稍有兴趣小有关注,但对绝大部分国民来说,与美声艺术的审美需求仍长期处于为“零”的状态。另一方面,它同样加剧了大众对美声艺术审美方式的差异,对于保守的听众来说,以传统的方式欣赏美声艺术是最佳的选择,但对于部分“新听众”来说多元化的类综合艺术欣赏方式或许更能激起对美声艺术的兴趣和喜爱,事实上受到场地、设备等因素的制约,要在实际演出过程中同时满足以上两种审美方式是有一定困难的。
(二)从中国美声艺术的发展走向定位
新媒体手段下的数字化传播推进音乐艺术的商业化变革。互联网高速传播并可实时更新的传播方式,是作为意识形态的音乐艺术不再受限于传统物质手段诸如磁带、光盘等载体的传播,并完全打破物理上的空间概念。在满足必要设备的前提下,人们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实时的获得美声艺术的享受。
国内大量的古典音乐网站为经典音乐爱好者们提供欣赏美声艺术与沟通爱乐心得的良好平台,但对于其传播与大众化发展却作用甚微。它的受众面主要针对古典音乐专业人士和爱好者,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对这类网站的检索和浏览仍存在较大程度的盲区。当我们仍在琢磨如何使更多民众能通过这一方式了解和关注美声艺术的同时,“云音乐”的新媒体商业模式又已孕育而生。提及在线音乐市场人们对于酷我音乐、QQ音乐、百度MP3搜索和新浪乐库等音乐平台都不陌生,这类软件成为所有民众电脑和智能手机上的必备。新媒体时代下人们对音乐的追求已然成为日常生活需求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行走的各处都有音乐的包围,它可以随时随地想在人们耳边。然而这类音乐软件中可供搜索和下载的美声艺术资源却是极其有限的。
(三) 从中国美声艺术“民族化”定位
音乐是一种没有国界的语言,是飞跃民族障碍的桥梁。意大利美声唱法作为一种科学的唱法,它表达不同民族风格的声乐艺术作品的可行性和二者结合的完美性,已被欧洲诸国如法、德等国的声乐艺术家所证实。在当今的世界,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要走向世界和国际声乐艺术接轨,掌握美声唱法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
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对人类的影响,开始超越军事、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乃至民族与国家。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时代的文明程度和精神状态都与文化息息相关,我们应当以全球化为背景和观照,加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与责任心,与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经济的全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声乐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部分,面对21世纪,必须面临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冲击,必然面临如何处理本国声乐艺术文化与他国声乐艺术文化的关系问题。
三、新媒体时代下中国美声艺术的特征
(一)中国美声艺术的技术理论特征
新媒体时代下,快餐文化的冲击, 也是美声唱法难于顺利发展的瓶颈所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而日渐加快。快节奏的生活状态直接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大众娱乐更倾向于简单、快捷的消费,优雅、古典的声乐艺术则少人问津。再者,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国外舶来的各种各样的文艺娱乐形式及价值观念,都对中国人的生活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思维习惯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人们的审美倾向于多元化、个性化。而传统文艺形式中所蕴涵的思维形式、审美形式、价值观念等与现代文明环境中的艺术形式相冲突。传统、经典的高雅的艺术因其富丽、繁杂的篇章,所承载的思想感情,反映的时代背景和内容,均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脱节,传达感情的手段过于细腻,而为现代人所疏远。
像声乐领域中的流行唱法, 由于其内容贴近现实生活、难度适中、演唱风格时尚前卫, 因此容易被人接受和传唱, 成为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传播速度很快, 普及程度很高。反观美声唱法, 由于其作品难度普遍较高, 音域跨度大, 气息宽广且富于变化, 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人是很难表达好一首作品的,很难被人传唱; 加上美声唱法的表现形式过于严肃、伴奏形式过于单一,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娱乐选择多元发展的今天, 人们很难带着观摩、学习的心态欣赏, 因此更难得到普通百姓的认同。
(二)科学的字韵“微调”是汉“字”与美“声”结合的特定技术
所谓美民结合, 就是把美声科学的发声体系和中华民族的语言、生活和审美习惯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美声学派。美民结合有两个关键: 一是如何结合美声的特点, 充分运用民族唱法中的十三辙理论, 解决个别汉字打开困难的问题。如“言前辙”中的“关、年、线、天、全”等字,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 在歌唱中就是很难打开的, 咬字吐字也会很别扭。十三辙的理论科学地把“n”母音分为“弧焙汀n”,发声时由“弧笨始,同时带有鼻音的色彩,最后将舌前部与上腭自然接触;归鼻韵时,使气流从鼻腔出去。这样,咬字准确了,发声歌唱时可以像美声唱法那样充分打开,达到良好的声音效果。美民结合的第二个关键是对高位置判断的认同。美声唱法强调“贴着后咽壁吸着唱”,从气柱的反射方向获得高位置(先气息而后位置);民族唱法要求挂好面罩向下唱(先位置而后气息)。两者显然各有特色,唯一的办法是,只要有利于歌唱的发挥,采用哪种方法就行。由此可见,注重美民结合、加速美声的中国化,是发展中国美声的根本需要。
四、新媒体时代中国美声艺术发展前景展望
(一)创作有中国特色的美声作品并重视中国歌曲的演唱
美声唱法的民族化是众多声乐教育家的梦想。发展中国的美声,将母语和美声唱法科学的发声技巧融为一体,形成有自己风格、自己特色的美声流派,这不仅有利于美声唱法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更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艺术的创新和贡献。
中国声乐事业的先驱者在了解到美声唱法后,发现中国传统的民族唱法至今未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系统的训练体系和唱法规格,主要是以本声为主,演唱形式缺乏个性,其声音效果和规格也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则是缺乏统一的、科学的歌唱方法,更多的是依赖各自的嗓音条件。美声唱法的科学性和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的结合,正是科学的唱法与民族风格的结合,中国的声乐人应该沿着这样一条道路不断积极地探索与总结。将西方的合唱艺术与本民族的音乐风格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艺术上提高一个新高度,形成独特的风格。
(二)强化市场意识并加大美声艺术的推广力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在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型期,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政治体制、文化、文化体制、思维模式等都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文化形式之一的美声艺术也是如此。这种转型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以市场为配制方式,把美声艺术纳入市场的调控,市场是以供求关系调配资源的分配。当美声艺术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的娱乐、审美要求时,它就会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否则会有被市场无情淘汰的命运。这就与美声唱法能否满足人们的审美和娱乐的要求相连,即美声唱法的民族化,这是人们能否接受这种艺术形式的关键所在。
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美声唱法民族化亦是如此”,但经验告诉我们,一种新事物只有在得到广泛的支持时,才能有长足的发展。在中国市场经济在大环境中,只有强化市场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美,参与美声。这样,在全民的参与中,美声唱法才能发展与繁荣。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加大美声唱法的技术含量,用现代音乐制作手法打造美声唱法的时代精神,才能更好地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开拓视听市场,让美声唱法像民族和通俗唱法一样,成为百姓生活的组成部分,美声唱法在中国才会有更好的传播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有较大的提高,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海外家电涌入大陆,录音机、音像制品开始大量进入家庭和公众娱乐场所。伴随录音机成为最时尚的家用电器,录音盒带开始迅速普及中国大陆。录音机与盒带的出现普及,为美声艺术走向市场提供发展的契机,盒带的流行是美声艺术走向大众化、商品化的第一步。因此,这类个体化、家庭化的欣赏方式,意味着在电视、电台这类传播之外,大众的音乐接受一个完全自主的选择。这不但意味着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的削弱,而且表明受众与音像出版发行市场形成一个最大的供需。
中国作为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正逢社会安定、政通人和的好年代。要发展美声,抓住大好时机,努力开拓市场,在演出场所、音像出版、艺术培训等方面做些有益的工作,把美声艺术推广普通百姓中。像民族唱法、流行唱法一样,成为百姓生活的组成部分。只有这样,美声唱法在中国才会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辉.新媒体时代网络音乐文化传播特征解析[J].中国音乐学,2009(03).
[2]匡文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4]曾遂今.音乐网络传播与当代人的音乐观[J].中国音乐,2006(4).
[5]王超.浅谈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J].音乐生活,2007(7).
[6]陈虎.美声中国大众化之思考[J].艺术评论,2006(9).
[7]汪毓和.20世纪华人(大陆)音乐创作概述[M].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2-4.
[8]徐敦广.关于新时期美声唱法民族化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5(4).
[9]蒲涛.20世纪中国声乐的发展[J].艺术探索,2003(6).
[10]石惟正.20世纪末中国声乐的特征[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3).
[11]杨仲华,尤志国.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确立[J].中国音乐,2005(1).
[12]詹桥玲.20世纪中国歌剧发展谈概[J].音乐研究,2005(1).
[13]王晓俊.中国当代声乐艺术发展现象管窥[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1).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1-0098-02
新媒体纪录片,很多人认为是互联网平台上播出的纪录片而已,并不认为与传统的电视或电影等媒介上播出的纪录片存在显著区别,但是近几年随着新媒体平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平台播出的纪录片逐渐产生出异于普通纪录片的典型特征,新媒体纪录片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纪录片类型。
一、新媒体纪录片的概念
新媒体是指除了传统媒体之外的,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媒体形态,主要包括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若我们将新媒体看作是平台,那么新媒体纪录片从简单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新媒体平台上播出的纪录片,但是这仅仅是新媒体与纪录片在简单意义上的相加。正如话剧在进入电视媒介之后吸收其他艺术形式,从而演变为适合电视媒介播出的电视剧一样,它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两种艺术形式的堆砌,而是两种深层次的属性之间的渗透和融合,新媒体纪录片也是如此,它是指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纯网生的纪录片类型。相对于传统纪录片而言,新媒体纪录片在内容、形式及传播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征,能够更加适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和欣赏习惯。
二、我国新媒体纪录片的现状
首先,依据智研咨询的《2017-2022年中国互联网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末,我国网民规模为6.88亿,同比增长6.1%,互联网渗透率已达50%,网民数量稳居全球第一。另据CNNIC的《2015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76.7%的视频用户选择用手机收看网络视频,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3.54亿,手机已经成为网络视频收看的第一终端[1]。我国的网民数量正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互联网用户对于纪录片有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但是在国内较为著名的优酷土豆、爱奇艺PPS、腾讯视频三大主流视频门户网站可以看出,占据主流的是娱乐节目、电视剧和电影等,纪实性节目只占据很小一部分比重,而且更新速度和宣传推广方面远远不及娱乐节目、电视剧和电影等。
其次,除优酷土豆、爱奇艺PPS、腾讯视频以外,凤凰视频、央视网也是网络纪录片播放的主要平台[2]。不论是三大主流视频门户网站,还是凤凰视频、央视网等在纪录片领域深耕的平台,其播放的纪录片大都是将传统纪录片直接搬到互联网上进行播放的,此类纪录片是依据电视的创作理念创作而成的纪录片类型,不论从形式上的50分钟左右长度、构图平稳以及色彩平淡等,还是内容上的题材宏大、节奏缓慢、讲究叙事的完整性和影片的教育意义,将影片在深层次的意义尽可能地呈现给观众等,这些都不是符合互联网下的受众欣赏习惯,在互联网的环境中,碎片化、扁平化是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最直接的特征,那么只有符合这一特征,⒓吐计在内容和形式上符合互联网下观众的欣赏习惯才会获得观众的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从这两年的发展来看,部分网络平台除了在自制剧方面发力以外,在自制纪录片方面也取得不俗成绩,获得广大用户的认可和欢迎。优酷土豆的《侣行》《季录》《了不起的匠人》等纪录片,不仅制作精良,并且在内容和形式上较为符合互联网用户欣赏习惯,获得了一片好评。《了不起的匠人》这部纪录片被称为亚洲首部治愈系匠心微纪录片,在每集15分钟的影片中大量运用特写镜头,通过别具匠心的构图和柔美的灯光,配合林志玲独具特色的台湾口音解说,为观众呈现出一部温情、细腻又清新的纪录片,该片将主人公的作品与电商购买环节打通,让观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实时转化为消费者,完成影片中对应商品的购买,这种跨界营销行为纪录片的创作开创了一种新的模式,将互联网的思维运用于纪录片当中。
三、新媒体纪录片的特征
新媒体纪录片是具有鲜明的网生特征的,将互联网的特性与纪录片这一类型深度结合起来。
1.形式上的丰富性被放大
新媒体纪录片符合互联网的碎片化、浅层化特征,影片的时长不再是电视式的50分钟左右,而是15分钟甚至是5分钟左右的长度,极大地压缩时长,满足用户在工作、移动等闲散时间甚至是通勤时间的观看习惯。影片在视听语言方面变得更加随意,晃动、虚焦等都可成为影片中的元素,色彩和灯光更加鲜明,将视觉效果置于前所未有的地位。同时,新媒体纪录片的互动性也是有别于传统纪录片的鲜明特征,在新媒体纪录片当中,互动性融于纪录片创作的全过程,将互联网的思维模式结合影片的选题策划、拍摄剪辑、营销传播等过程中,新媒体纪录片的互动性不仅体现在观看评论、留言回复等浅层次,而是将互动植入影片的进程当中,依据用户反馈、观众喜好等因素决定纪录片的播放内容等。
《遇见你》这部纪录片是由优酷土豆推出的一档温情类纪录片,讲述了男主人公丁一舟为了实现身患企鹅病的女友赖敏的梦想,在她生命的倒计时里带她周游全国,在旅途中遇到许多感动的故事。从形式中,该纪录片并没有遵循传统纪录片先拍摄再剪辑和播放的流程,而是以边拍边播的形式呈现,先将前四集连续播出,然后再依据网络平台的播出情况与网友进行互动,许多网友在观看该纪录片之后自发前往帮助两人,影片除了将主人公们偶遇的故事拍摄成片,而且将影片播出后观众帮助的场景也加入到后续的剧集当中,以平台的影响力为后续的播出增加了故事和感动。
除此之外,传统的此类题材纪录片只局限于表达关怀和传递温暖,以影片感动的力量来洗涤人们的内心,但在《遇见你》这部纪录片中不仅如此,更将影片与关注“企鹅病”这一群体联系起来,在观看内容过程中,右侧会弹出互动列表,展示关心“企鹅病”群体的爱心捐助入口,将影片的内容与爱心捐助平台打通,让感动实现“价值”。影片正是在互动的及时性、深度性以及多元跨界的互联网思维模式创作下才获得了较大成功。
2.内容上的深度性被削弱
新媒体纪录片的浅层化特征非常明显,影片不再追求深层次的探索,而是将浅层的、娱乐化的、新奇的作为重点,影片的叙事不再是宏大和完整的,力求在碎片化的时间当中为观众呈现出一种小而美的记录。叙事节奏和结构的安排更加突出互联网时代下影片的传播和网络用户的欣赏习惯,紧凑的节奏和多样的结构力求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内讲述一部完整的故事。在新媒体纪录片的题材选择方面变得更加多元,除了将镜头瞄准下层人群的生活,反映他们的生活状态,突出纪录片的人文关怀以外,表现不为人知的、猎奇的内容成为新媒体纪录片的一大倾向[3]。
在《遇见你》这部纪录片当中,将原本充满感动和泪水的题材故事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但是在轻松幽默的过程中又会收获更大的感动。在总共10集的影片当中,观众除了被丁一舟与赖敏两人身上的“勇敢”、“坚强”、“乐观”和“青春”所感动,还有被影片播出之后许多网友自发帮助他们实现梦想的举动所温暖。整部纪录片并没有同类题材纪录片在主题呈现过程中惯用的手法,而是突破性地以快节奏的处理方式,在较短的影片时长中传递更多信息,以内容上的丰富性实现影片本身的价值。
在影片的题材选择上,正是选取互联网上的热点事件进行追踪,利用网友最关心的热点为题材。在丁一舟和赖敏两人周游全国的故事被传递到网络上之后,才被发现从而拍摄成《遇见你》这部纪录片。同时该纪录片在题材上非常具有新媒体纪录片的特征,以两位情侣在旅程中所发生的故事为题材,赖敏患有“企鹅病”,她的男友丁一舟为她在生命的倒数日子里圆梦。以一辆自行车拉着轮椅与一只狗开始的旅程,本身就充满了话题性,也正是因为话题性让丁一舟和赖敏这一对情侣才会在网上获得广泛的关注并得到众多网友的自发帮助,并且帮助了影片自身在故事上的S富性。该影片在剪辑与结构的处理上借鉴了影视剧的方法,在每一集的开始都会以快剪配旁白的形式开场,以快节奏的镜头画面将观众迅速带入故事本身,在影片当中将不同时空的镜头画面杂糅在一起,以不同时间地点的不同人物来衬托出二人去的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及心路历程。
四、新媒体纪录片与互联网思维
纪录片正是在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过程中形成独有的风格与创作流程。以热点事件为切入点,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包装,将跨界、互动、边看边播等元素融合到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将网友的反馈与参与加入影片当中,让观众在纪录片中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不仅停留在“弹幕”、“留言”等形式上,而是体现到影响故事发展的深层次上,而且这种干预故事发展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并不影响纪录片本身的真实性。
新媒体纪录片是新媒体环境与纪录片交融结合的产物,因此该类型的纪录片不仅符合纪录片的一般特征,在传播规律、受众特点等方面与基于电视创作的纪录片存在着较大区别,在把握和认识新媒体纪录片的发展现状与特征的前提下,将互联网的思维深入融入到纪录片的创作过程,才能创作出真正符合新媒体环境下播出的纪录片类型。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媒体;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然辩证法
随着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调整,要求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要做相应的变革。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教学方法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充分结合网络、手机终端,在微博、微信、数字电视、数字网络的影响下,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成为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和管理者积极探索的问题。本文结合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教学的长期探索与实践,探寻现阶段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分析影响这一趋势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在网络化、信息化条件下,构建以硕士研究生为本、师生双向互动的“321”教学模式。该方法主要是指研究生教学必须坚持“三个转变,两个结合,一个核心”的教学法。“三个转变”是指教师教学逐步由“主导向引导转变”,学生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变”,课堂氛围由“单一被动向双向互动转变”;“两个结合”是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一个核心”是指整个教学成败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教学中起着核心作用。研究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新媒体条件下的特点,并探寻适合时展的方法,增强教学的可行性和时效性,对于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水平和政治觉悟,培养主业能力强、政治素质过硬的高层次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不足
“对青年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由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性质和办学宗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区别于资本主义教育的根本标志之一。”[1]自我国研究生招生以来,我国培养了大批的专业精、政治素质过硬的高层次人才。这其中与对研究生有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分不开的。但是,随着我国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规模越来越大 ,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的效果出现了下滑的趋势。特别是近几年来,新媒体迅速发展,网络化、信息化的大量普及,微博、微信充斥丰富了我们生活,同时对研究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带来了巨大冲击,这为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
(一)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总体来说是积极上进,有责任感。但由于显示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表现出了不仅令人满意的一面,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政治素养不高。研究生从小学开始就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接受理论教育,到了大学本科阶段,进行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学习理论,并要求他们能以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新情况、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但从现实情况看,不少研究生对的基本立场和观点都不熟悉,更不要说运用的立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一些理工类研究生对政治不感兴趣,专注自己的专业,结果出现了一些“政治文盲”,经常闹出政治笑话。
第二,道德行为与其学识极不匹配。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不仅要求其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同时也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较好的道德表率,成为道德模范。但是,有些研究生却表现出了与其知识和学历不相匹配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其一,责任意识薄弱。由于受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有的同学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片面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因而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社会担当,甚至一些研究生连研究生班的干部都不愿意担当。其二,集体观念淡薄,团结协作意识差。研究生由于学习的特殊性,研究生集中学习只有一年,其余时间大部门都是各自做试验和课题,这必然导致研究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机会比较少。再加上自私和自我封闭,长期以来必然导致他们集体观念淡薄,团结协作意识差。其三,心理素质较差,缺乏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准备。近年来,由于竞争日趋激烈,研究生在学业、经济、就业、以及处理个人问题上的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些压力使得他们难以平静心情专注学问,生活中变得自私自利,学习上急功急利,在各种压力下,心理这些年来各高校频频出出现各种问题。历年来的研究生跳楼事件就典型的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教育培养的高层次人才,“自然辩证法”作为研究生的公共课,其开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把握自然、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理工科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自然辩证法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但从现实来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表现却不令人满意。究其原因,是多方面,但其根本原因确是创新文化的缺失。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受一定文化影响,这种文化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文化,二是西方文化。从通行的 《自然辩证法》教科书?内容来看,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五个方面,全书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和哲学认识的巨大进步为基础进行论述,全书仅在文末提到科学技术与中国现代化的问题,涉及中国文化内容很少,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因此,“在课堂中引入中国文化因素是不可缺少的,它可以弥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本土文化底蕴的不足。”[2]而我国研究生在在整个人生学习过程中,受西方形式逻辑的影响非常严重,因此,缺乏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在实践中则表现为创新能力不足。
(二)从教师层面看,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要求,教师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也影响着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和水平。
第一,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已经不能时展的要求。在旧媒体时代,媒体对学生的影响是有限的,媒体传播的信息是可靠的 ,大众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媒体传播的知识和信息。除此之外,学生大量的知识是靠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也主要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但是,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微博、微信广泛发展,新媒体影响着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学生也成为媒体终端,学生对信息的获取也由过去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学生更直接成为各种信息的提供者和者。所以,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中“满堂灌”不感兴趣,对教室教授的不感兴趣的话题也在关注。所以,出现了现在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上“口沫四溅”,学生在自己座位上毫无反应,低着头,关注自己的手机的不协调现象。所以,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引进与现时展的新的教学方式。
第二,教师的个人素质和能力也影响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从我国研究生师资培养来看,我国研究生教师随着招生的规模逐年增加,总体上满足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需要。但是,随着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改革,《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由原来54个学时,变为现在的18个学时。随着学时的改变,所需教师就大量迅速减少,一些学校原来打算引进这方面专业的教师,现在也不在引进。随着老教师的逐步退休和一部分教师转上其他专业课程,自然辩证法方面的专业教师就越来越少,一些学校就临时找来上公共课的教师临时凑数,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教师也不在是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成为了一种职业,部分教师也放低了对自己的要求,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做一份职业,他们只关心自己完成的工作量的多少和报酬的高低,对上课的真正实效漠不关心。教师的责任心的缺失和专业素质的不高必然导致教学效果的偏低。
(三) 学校管理部门的考核方式也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从目前各高校对于教师教学也记得考核来看,大多数学校只注重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完成,比较注重数量的考核情况,而不太注重教师教学的真正实效。就其原因,数量的考核直观、清晰,易于把握,而质量的考核则不易把握。在公共政治理论教学中更是如此。一些学校也采取了“专家评价+学院领导评价+学生评教”的方式对教室授课进行考核,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也不尽如意。如果说是这个领域的专家,那还能真正提出一些实质性的效果。但有些学校所谓的专家,其实就是退休教室,甚至出现文科专家听取理科教师上课,理科退休教师为文科教师打分的荒唐现象。学科的不同,教学思路与理念会出现较大差别,难怪一些年轻教师对所谓专家不屑一顾,对专家的评价极其不满。在学生评价方面,最初学校设置评教系统,是便于教师认识到自身教学的不足,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最终提高教学效果。但从我校实际操作效果来看,结果完全相反。这是由于管理部门的“懒惰”所造成的。由于管理部门简单、直接利用学生评教结果,把学生给教师打分直接当做教师授课水平考核的依据,并将这一结果与教师的奖金、评优、评职称挂钩,这就必然导致教师不得不认真对待学生评教。甚至一部分教师为了学生对自己评分高些,不得不采取一些迎合学生的措施。所以,学校出现了教师怕得罪学生,不愿意管学生的敷衍教学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必然变差了。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存在的特点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本科生相比,具有其自身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它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人们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争取最佳教育效果的规律。同其他学科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现实性和实践性,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其独特要求与特点。目前不同学校教育者都在努力探寻适合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与方法,并结合本校研究生的具体实际,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如复旦大学学院王贤卿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最核心的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创新理念。山西财经大学学院武晓峰则认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力求做到“四个突出”,即:要突出培养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理论思维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突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实践性与针对性;要突出研究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突出考核目标中的综合素质与研究能力考查。西南民族大学贾秀兰则认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要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加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教学方法的探索是一个重点,要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列为专题加以讲授,并进行课堂讨论,形成教学互动,促进师生交流,可有效地提高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但是,这些教学方法探索与教学特点的探寻还是具有单一目标,缺乏对学生现实时代环境的分析与考量,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要充分考虑网络、微博、微信、数字网络与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和冲击;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在当今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探寻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和方法,并充分利用新媒体具有的优势,并结合传统媒体的优势,探寻更加符合研究生认知心理和可接受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和时代性,培养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创造型社会主义建设者。为此,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和研究生院出台研究生改革和创新计划,支持教师大胆改革。为此,《自然辩证法》课程组对本课程教学进行了大胆探索,提出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321”模式教学法。该方法是指研究生教学必须坚持“三个转变,两个结合,一个核心”的新教学模式。其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三个转变”是指教师教学逐步由“主导向引导转变”,学生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变”,课堂氛围由“单一被动向双向互动转变”。首先,教师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一言堂”的授课模式,改变教师完全忽略学生的主控课堂的教学习惯,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向有关问题的方向思考,教师职责则由主导向引导方向转变。其次,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听课和做笔记的习惯,要通过事先设置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完成有关问题的学习,并在课堂中和其他师生探讨,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其三,课堂教学中要实现由“单一被动向双向互动转变”。由于过去是教师完全主导课堂,忽略学生这个主要主体,所以教学效果不佳。现今要充分发挥学生这个主体。因此,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这个主体的切身实际,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要引导学生对有关话题有话说,想要说,而且必须说,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参与性,从而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健康、正面发展。
第二,“两个结合”是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为了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的时效性,教育部开设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课,目的就是把大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分析现实社会问题,增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此环节,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了正确的认识,用有关理论解决现实社会重大问题的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没有专门的实践课,但是各高校也都设置了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但是,目前很多学校这一环节都是由学工部在负责,因此往往与理论教学相脱节。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同时也为了增强学生实践环节的目的性,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让理论教学的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并把实践教学中的事例和材料引入课堂,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增强了时效性,学生也能真正感同身受,从而真正达到对研究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第三,“一个核心”是指整个教学成败的核心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课堂的把控、课堂问题的设置、课下材料的准备、课堂互动的引导与把控,各方面工作做得好坏与否,效果怎样,核心人物还是在教师。所以,教师在课前要做充分地准备,要详细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否则,就可能失败。正因为有这样那样的担心,所以有些教师完全不让学生参与发言,怕掌控不了课堂。有些教师又完全让学生发言,教师掌控不了课堂,起不到正面引导的作用。
三、“创造5分钟”,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还要受到创新环境的影响。创新环境包括硬环境( 由物质环境和刚性的管理体制及人员组成) 和软环境( 由人文环境、弹性的研究方向和评价体系组成) 两大类。本文主要涉及创造过程的人文环境中课堂创新氛围的小环境的营造,具体途径就是在每堂讲课前设置“创造5 分钟”。所谓“创造5 分钟”,就是研究生通过创新文化等的熏陶、创新意识的培养,把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科研中最有创意、最有心得、最受感动的一件事用5 ~ 10 分钟的时间在课堂上通过视频、图片、讲演、实物、表演等向大家展现。由于这个活动是一种自由、开放灵活的交流活动,参与活动的人只要有灵感、创意、创作,都可以走上讲台。通过这个活动,其目的在于交流研究生的创新心得,打破思维定势,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从而唤醒每个研究生潜在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冲动并最终投入到创新实践中。“创造5分钟”这一活动环节最先由中国科技大学刘仲林教授创立,笔者作为刘仲林教授的博士研究生,深深感到这一环节的时效性,所以在笔者回到西南科技大学后,在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中推行这一教学实践环节,也赢得了同学的广泛好评和喜爱,效果非常好。
总结: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效果决定着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关系到中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只有各级研究生管理部门和广大教师学者深入探讨,才能不断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水平,提高研究生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觉悟,从而为早日实现中国梦献出自己的力量。
[注释]
①目前各高校使用的 《自然辩证法》 教材版本不尽相同,本文主要以郭贵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2013年1月第 1 版) 的 《自然辩证法概论》为依据。该教材是教育部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配套用书・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科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 1949-2008) [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商业文化价值观变得无孔不入。消费的特征使得建筑产生了图像化的趋势,人们体验建筑的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感受三维的建筑空间转变为针对其外在形式的二维欣赏。表皮的概念由来已久,但是表皮的内容与形式真正丰富起来要归功与当代建筑技术的飞跃和审美标准的多样化发展。当前建筑表皮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反应当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快速发展变化的信息时代特征。建筑表皮成为建筑师日益关注的焦点,并形成了各种建筑表皮的设计方法和潮流。总的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建筑表皮的独立,使得构成表皮的物质基础——材料及其建构丰富多彩;探索运用媒体化的建筑表皮来反应信息时代的特征;从生态角度探索建筑表皮的气候调节性。
建筑表皮的独立
随着建造技术的发展,新材料和新的生产方式为建筑表皮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建筑表皮摆脱了承重结构功能的强制束缚,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但是,现代建筑设计理论更热心于建筑体量和空间的表现,表皮只是作为他们的附属品而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建筑的一些法则收到质疑:当一个建筑的生命周期之中有几次内部功能上的改变时,我们还能在原有表皮上读出改变后的内部功能吗?或者当一个建筑由几个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时,我们又如何让建筑表皮去反映这些不同的功能呢?另一方面,表皮与支撑结构的分离已使表皮成为一个真正的膜,并随着人们对舒适度越来越高的要求和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使得附加在表皮上的技术也越来越多,规范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建筑表皮不再是简单的内部与外部的分隔,而是要实行一系列功能(通风、采光、隔声、隔热、防火、安全、美学等)。多层的建筑表皮设计方法就成为探索的捷径。将建筑表皮按照不同的功能等级分为不同的功能层,并依据建筑特定的功能要求,地域和环境特点等。可以强化或弱化某项功能层。于是建筑表皮不再附属于体量,而是附加于体量,甚至可以游离于体量之外,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
建筑表皮的媒体化
我们常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意味着构成的这组石头凝聚了“历史的信息”。如今,人们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就能轻易地获得大量的信息,信息的表达方式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作为这个时代的许多建筑师,正试图通过建筑表皮来捕捉来自信息时代的精神,反应信息时代的特征。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最新的技术手段将各种信息符号置入建筑表皮,如运用釉层、丝网印刷或在玻璃内置入全息薄膜,使建筑表皮具有生动的图像,叠印的文字或具有动感的信息。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是建筑表皮媒体化的极力倡导者。他积极探索运用新的技术信息技术把建筑表皮转化成信息的屏幕,一种“装饰性的外表包装”。以此来反应我们的媒体时代特征。他相信“空间的品质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即使建筑的本质是掌握空间。材料、质感及表皮的含义已变得越来越重要,物体间的张力呈现在外表或界面上”。让•努维尔设计的法国欧莱利尔(Euralille)商业中心,灰色的背景的建筑表皮上点缀具有跳动感的信息符号和印在玻璃幕墙上的图案,增强了商业中心的特征,产生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图1)。
图1,欧莱利尔商业中心
伊东丰雄在1986年设计的“风中之塔”是将真实的外界环境,如风、噪音和光的变化通过电子程序转换为信息注入表皮上。灯光沿着圆柱体上下穿梭,并因风速变化和周围噪声的大小而虚实交替,以不断变换恶灯光奇景反应东京城市的特性。随着城市商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和深入,建筑表皮上的信息符号将成为城市景观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信息符号被置入建筑表皮内而不是以附加的方式黏贴在建筑表皮上。使得建筑表皮与信息符号成为一个整体。信息符号不再是建筑表皮上可有可无的纯装饰物,信息就是表皮,表皮就是信息,信息与建筑表皮一体化,建筑表皮媒体化了。一些立面的设计要素,比如比例、体量、分隔,需要重新定义,取而代之的是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媒体化表皮。这些表皮正改变着我们对建筑的视觉审美观,我们现在不仅是被建筑表皮所包围,今后有可能被充满信息特征的建筑表皮所淹没。
可调节的建筑表皮
传统建筑的立面与屋面主要是被动的保护建筑室内环境,防止雨水、风冷与热等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建筑表皮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室内外分隔,而是内部与外部的过程器,具有可调节气候的能力,即有能力通过改变其自身位置、形状、密度、颜色来增强、衰减、拒绝或诱导通过建筑表皮的自然气候资源。
性能不断改进的材料组合各种控制系统,使得活动遮阳的面积和位置,产生不断变化的动态建筑表皮效果,反应居者的生活节奏,位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Wohnen am Lohhach住宅被覆盖一层由用铜皮包裹形成的可以折叠的遮阳板,住户可按各自的需要开启与关闭这层表皮。随意变化的表皮使得简单方形体量的建筑形体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双层皮”幕墙是当今生态建筑中普遍采用的一项有效节能技术,被誉为“可呼吸的表皮”,它主要针对以往玻璃幕墙耗能高,室内空气质量差等问题。双层玻璃内的空气在太阳能辐射作用下,通过合理设置进出风口,在夏季产生烟囱效应,带走室内多余热量,达到通风降湿作用;在冬季产生温室效应,被加热的空气起到室内外温差的缓冲作用,并被输送到室内,起到防寒的作用。在双层玻璃表皮内增设可操作的遮阳或热保护膜,就可以达到调节太阳光进入室内的强弱。由于该层免受风雨侵蚀和阳光直射,其运营、维护、更新更加方便。在实际运用中,根据不同的地域气候的条件,改变各层表皮的功能特性、表皮层的数量、重叠的方式、顺序、或运用新技术、新产品,我们可以得出不同形态和性能的建筑表皮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材料正不断出现,许多感应设备和新技术正侵入建筑表皮,使建筑表皮具有新的功能。如建筑整合太阳光伏电系统(Building-integrated Photovoltaic,简称BIPV),不仅具有发电与储能的经济效益,还能替代既有建材,形成建筑的某一表皮层,成为主动发电的载体。由此可见,在不久的将来,那些现在昂贵的用于填充液晶显示屏内的液晶成本将不断下降,以至于我们也能用于填充双层玻璃内,起到一种电控的遮阳或广告屏幕的作用。建筑遮阳变得具有液态特征、随着季节的变化改变其颜色、透明度等。
今天不再有占有主导地位的统一风格,众多潮流同时进行。本文论述的建筑表皮设计趋势显然不能涵盖所有的潮流。前面两种趋势更多地从形式上探讨建筑表皮的表现,反应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但要防止走入极端,将建筑表皮的设计演变成一种时髦的“包装设计”。第三种趋势似乎更符合当前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但也要防止借着生态建筑的口号设计一些仅起装饰作用的无效生态表皮。建筑表皮已经成为当今建筑界所关注的焦点,在不久的将来,多层、柔软、动态、变色龙式的建筑表皮最终将与我们快速变化的时代相融洽,瓦解永恒不变的立面。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170-01
一、设计当随时代
标志设计是依据品牌或企业特定的需求用一种特殊的文字、图形和色彩等视觉要素组成的信息化符号,以传达特定信息和含义的视觉识别符号。随着科学技术、信息互联和传播媒介的发展与变化,数字媒体技术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延伸到设计领域,这也促使了设计师在标志设计时创作思维、视觉语言和表现手法等方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基于新媒体环境在当下的发展趋势,并兼顾视觉传达专业标志设计课程自身的特点,对课程中动态标志设计的教学内容进行革新和完善,这将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设计观念和设计形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设计领域的每一次创新与媒体变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数字媒体技术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标志动态化传播成为可能,而且将标志本身的形态推向无限化。标志作为承载时代特征和企业文化的视觉载体,担负着信息传播、沟通企业与受众关系的社会作用,在标志设计创作时应紧跟时代脉搏、关注消费者的审美取向,并充分了解市场营销的规律和特点,以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适应时代的变化,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作出符合时代潮流的标志作品。
在传统的标志设计课程教学中一直将标志作为某种静态和固定的形态展现,随着数字媒体化时代的到来,标志设计的教学理念出现了一定的滞后。标志设计只有大胆借助最新的数字媒体技术平台,不断打破旧有的设计束缚,才能创造出更为多元、多维、多效的标志设计新形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品牌传播的更高需求。因此,标志设计课程内容不应固守21世纪标志造型程式化的规律,在教学中应打破传统的几何化、扁平化设计模式的藩篱,并结合当代标志动态化的流行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设计能力。
二、标志设计课程教学的创新探索
在数字信息化时代日益发展的当下,标志设计课程的讲授应大胆尝试突破标志单一、静态、固定的外形与色彩,更加注重利用标志内部结构的韵律和动态平衡来表现视觉形象的本质。因此,标志设计课程应该适时运用当今的新媒介、新技术和新理念,设计更富有文化张力,设计形态灵活、多元、丰富的标志作品。
高校课程的教育实践性教学改革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国内外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在标志设计课程教学上应充分借助数字化媒介传播的时效性和多样化优势来表现标志的动态化,这也是增强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的必要内容。现如今在影视片花、频道包装、网页设计都有动态标志的身影,而且标志的动态化设计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如图形学、传播学、符号学、影像学乃至设计心理学等知识,并需要选择适合的媒介表现方式和传播平台,这就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有丰富、多元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独到的视角,而且具有熟练操作譬如Flash、AfterEffects等新媒体制作软件,这是对视觉传达专业学生动态思维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其电脑技术处理能力的锻炼。
根据笔者近年对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经验与学生就业情况发现,学生所掌握的软件技能往往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其原因主要在于视觉传达专业要求掌握的软件工具比较单一,仅局限于二维平面设计软件的运用,在标志设计课程中对动态化设计内容改革也是对学生认知新媒体软件的有效途径,在数字媒体平台下提升学生的设计艺术的表现力。因此,数字化的媒体环境为动态化标志提供了生存空间,屏幕媒体为动态化标志展示提供了展示舞台,而Flash、ImageReady等新媒体软件则为标志的动态化呈现提供了技术支撑,这将为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的砝码,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增强岗位胜任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综合型视觉设计人才的目的。
在标志设计教学内容中适时渗透现代标志设计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到现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对标志设计产生的影响,通过标志设计课程的改革强调学生的实践性培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相互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二、新媒体时代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它逐渐演化成了一种最为独特以及便捷的信息传播的技术和手段。伴随着这种新技术的面世,它对于自身的技术水准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标准以及实践要求。这种新型的技术也逐渐被各大高校所利用,逐渐地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得以广泛的应用。这样逐渐被扩大优势加以利用是有其自身的优势的,具体说来,新媒体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优势。具体说来:
(一)新媒体所独具的权威性的特征。新媒体时代在继承传统媒体传播信息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发扬了传统媒体的优良作风,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做出了很大的突破和进步,正继往开来的为国家以及人民传播信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与众不同的舆论监督力量是其他行业不具备的媒体优势。也正因为如此,新媒体继成为国家进行宣传的窗口之后又一在高校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重要阵地。
(二)新媒体所独具的覆盖性的特征。这里所提到的有关于的新媒体的覆盖性特征是指新媒体在面向社会公众的环节上,它充分的实现了向更广范围内的社会大众,更大面积的传播相应的信息,伴随着这个过程,也逐渐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强覆盖性以及强辐射性。众所周知,各种媒体类型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都是各有所长,也存在着相应的不足和缺点。这样不同的媒介之间可以充分彼此搭档,优势互补,促进信息传播的最大化。新媒体充分受这一与特征的影响,结合高校学生这个群体的年龄夜店、性格特点以及生活习惯等,使其成为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做法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着巨大作用的。
(三)新媒体所独具的先进性的特征。新媒体以及自身所独具的信息技术优势逐渐扩大了信息在大众化传播过程中的独特魅力,促进了信息的接受的便捷性、快速性。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大众所接收到奥的信息更为准确、及时以及更加富有时代特征等特点。众所周知,大学生更为乐于接受和主动乐于尝试很多新兴的技术,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媒体所独具的先进性的特征。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发展
新的历史时期,各高校在对本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过程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痕迹越来越明显和突出。
(一)将新媒体作为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媒介。高校努力的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将新媒体这一媒介广泛地应用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环节的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媒介技术,引导当代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创新,在通过充分的课堂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工作深入到其各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网络群体的特殊作用,并且伴随着这个环节的开展,需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的“育人、树人”的教学观念,逐渐引导学生突出和强化自身的主体性学习观念,不断锤炼自身的意志,提升自己的品格。
(二)逐渐培养出相对专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研究者。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需要逐渐成长为现代化的先锋,更应该与时俱进,结合新的历史特点,及时地对自身的教育观念进行及时的更新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感觉到时代竞争的压力,在充分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主动出击,合理结合新媒体的优势,把握好思想政治发展的规律,双管齐下,做好评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引导以及教育的工作。
(三)需要充分发挥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形式之间优势互补的特征。熟悉和掌握新媒体的特点并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而是在了解的基础上就好好地利用,以便其可以更好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作。比如现在很流行的通讯新媒体形式,诸如QQ、MSN等等通讯形式,都可以辅助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快捷和实时性。例如Email的广泛使用可以有效并快速的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做好主客体之间的平等互助活动。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比较新的媒体形式,微博的出现。它同样是作为一种新的社交以及传播软件而在新媒体领域极度活跃的。伴随着社会上对它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以及它自身的优点也在切实的显现出来,我们发现,这一新的媒介形式如果可以有效地应用到大学教学菱悦的话,其自身的优势可以说是极其明显的。
四、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需要大力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只有在充分扩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要渠道的基础之上,只有这两点做到完美的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学生之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活动的互动发展。通过广泛的利用好新媒体这一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实现对高校优秀课堂的广泛传播。
目前,国际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为了实现变革的根本目标,逐步实现全球信息化已经成为了一条主要途径。实现全球信息化主要体现为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逐渐引入了先进的设备来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从而使企业的发展逐步迈向自动化、智能化。其次,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也不断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信息的传播更加高速高效。最后,信息和信息及其成为了一切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甚至还参与了人们的知觉活动、概念活动以及原动性活动。由此可见,信息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改变生产的过程,而且还能够从本质上改变社会相关信息的传播结构和方式。随着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好的进行普及发展,信息技术的本质特点也将会在实现全球信息化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1.2信息化的时代特征
社会信息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呈现出的必然形势,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使人类以最便捷的方式传递一切文明成果
信息化的实现主要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以及生物工程技术等相关先进技术基础上的。社会信息化在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的同时,还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增进了国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将国际社会变成了地球村,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
1.2.2是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发展到信息化的主要标志
信息化设备在工业生产中逐渐代替手工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工业生产的脚步,促进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先进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已经使人类社会整体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信息化的转换主要是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在信息化这个新阶段里,人类生存的一切领域,在政治、商业,甚至个人生活中,都是以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分配为基础。
二、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影响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具有其特有的优势和条件,而作为传统信息传播途径的新闻媒体行业来说,在网络传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影响可以从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来分析。
2.1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正面影响
如今,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凭借着自身的诸多优势,在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的生产中被广泛地应用,它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新闻传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目前新闻采编也产生了一些正面的影响,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将新闻传播变为多媒体化的传播
传统模式下,对信息的传播的方式往往都比较单一,仅仅只是限于文字和声音。然而,利用网络来对信息进行传播,不仅可以将文字与声音结合起来,而且还能够将传统模式下的多种传播形式同时使用,比如说,使声音、文字、图像以及动画出现在同一界面,使新闻的传播呈现出立体化和多媒体化,使人们能够更加充分地对所传播的信息进行全面掌握。
2.1.2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对周围所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进行及时准确的报道是新闻媒体的生命力,虽然传统的新闻传播对时效性的要求也非常高,但是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仍然会导致所发生的新闻不能第一时间进行跟踪报道。网络传播具有不受任何因素限制的特征,可以充分实现即时与远程传播的统一,从而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使新闻的时效性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2.1.3新闻传播的信息容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传统的信息传播载体都会受到容量的限制,比如说报纸、杂志等等,都会受到篇幅容量的制约,从而不能详细地将新闻的全貌向人们传递。而网络传播则不会受到文章容量的限制,可以将新闻信息的容量进行大幅度的提升,也可以实现无线连接,从而使新闻的报道更加全面。
2.2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负面影响
虽然,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在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正面的影响,但是,由于网络的复杂性和随意性等特点,也同样会对新闻采编的一些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2.2.1新闻的严谨性受到挑战
新闻的严谨性与时效性一样,同样是新闻媒体的生命线,而如今,由于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的容量比传统的信息载体要大得多,这样就会导致新闻的报道质量得不到充分的保证,无论是文字措辞方面还是信息的准确度方面都缺少相应的严谨性,加之有些网络虚假信息与谣言到处可见,也给新闻传播带来不利影响。
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不但要承担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而且还要担负着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而学生的思想仅靠政治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的思想是和其心理状况紧密相联的。因此,笔者认为要搞好学生的思想教育,首先必须要搞好学生的心理教育,以心理教育促进思想教育。也就是说中学政治教师也要搞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当然,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不是一回事,但政治教师进行心理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那么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政治教师如何搞好学生的心理教育,以达到促进思想教育的目的呢?
一、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现状
(一)猎奇求新,追求时尚而缺乏持久力。当今的中学生,大多出生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缺乏传统思想的熏陶,缺乏艰苦生活的经历,他们对父辈们的生活一无所知,也缺乏兴趣,简单的艰苦奋斗的教育和忆苦思甜的讲解他们根本接受不了。他们的时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由摸索走向逐渐成熟的阶段,是人们的思想从压抑到解放而释放巨大能量的阶段。他们面对的生活是丰富多彩、摇曳多姿的,他们的世界是物质充裕的世界,与物质匮乏的年代相比有天壤之别。外部环境作为成长的外因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心灵,并外化为相应的行为和实践,使他们的各方面都表现出新一代的时代特征――猎奇求新,追随时尚而缺乏持久力。
(二)逆反与偏激。逆反和偏激的心理主要源于两个因素。一是来自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这说明我国的家庭教育亟待进一步的改进,应该成为关注的热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二是时代对学生心理特征的影响。现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成为时代的潮流,成为人们观念转变的动力。人们的民主意识、价值评价标准、思维方式、传统习惯都在深刻反思中得到了重新锤炼。思想上一旦被解除,人们对传统就会产生一种激进的逆反和偏激心理,甚至不惜矫枉过正。受这种大气候的影响,这一代的中学生无疑会有这样的心理特征。要对这种逆反和偏激心理加以引导使其趋利避害,单靠思想政治教育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它涉及学生的心理特征问题。
(三)盲目大胆而不计后果。猎奇求新、追求实现自身价值成为时尚,必然引发人们对自我的大胆展示。开放的时代赋予开放的意识。一些中学生盲目探险、逃学(如去网吧通宵达旦地上网)、与异往过密等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已司空见惯,更大胆的行为也在不断地发生。许多人对此忧心忡忡而又感到不可思议。这是代沟在作怪,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代际关系使两代人形成隔阂,彼此不能理解与沟通,从而不能对他们的行为加以正确的引导。还有,我们的时代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众多的媒体如互联网、影视、报刊杂志等渲染烘托出一个开放的世界,与六七十年代出生的父辈们相比,新生代们的视野更广、观念更新、更有胆魄。不可避免的是有些行为又显得出格。盲目大胆而不计后果的心理特征根源于此。
当今的中学生心理上具有以上这些时代特征,那么如何把握中学生心理上的时代特征,以便进行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呢?
二、进行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方法
(一)周记法。现在的学生与教师代际隔阂较大,彼此成为知心朋友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过于密切的关系也不利于正常教育活动的开展。相对而言,写写周记,进行书面交流,乃是沟通师生心理的有效办法。这种方法从形式上讲并不新颖,但也不算过时。周记要反映学生的心理,它的内容可以别具一格,教师应首先以学生的倾听者身份出现,然后以学生的疏导者的身份出现,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了解这些感受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疏导,会激发学生更真实地流露内心世界,对工作的开展起促进作用,有助于教师树立起自己的权威,思想教育工作就会水到渠成。
工艺美术的历史起源于人类开始制造工具的时代,它主要是因人们的实际生活要求而产生,因此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工艺美术大多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也因时代、地域、技术和文化及民族等诸多因素而产生迥异的风格特征。根据史料记载,远在冰河时期,人们就学会了用符号来进行装饰,同时也发展了各种加工技巧,包括石质的、骨质的、象牙的、泥土的圆雕、浮雕以及这些材料上各种各样的刻画符号等。此外,从出土的石器时代的文物看,原始人所使用的工具上也常有各种符号和物形,并以此为装饰,加工很是精美,成为最初的工艺美术品的雏形。正是由于古人对于这种形式美感的追求,以及在此基础上累积起来的各种工艺技巧,才使得某些艺术或是造型成为可能,也正因此工艺美术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叠加、发展、创新,才逐渐形成今天的工艺美术的态势。
二、工艺美术的发展制约与优势
目前,大多数工艺美术品过于陈旧,缺乏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制约工艺美术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很多工艺美术品由于仍然采用手工作坊和家庭经营的模式,使得其形态特征还停留在最初的审美尺度上,没有及时的更新,不能很好的适应新时代的市场需求,因此也就是老样子、老传统、老技术,缺乏时代特色和新艺术风格,不具有时代感,很难被现代消费者所喜欢所接受,从而丧失了一大部分市场和消费群体,因而也羁绊了其向前发展的脚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固守陈规、不思进取、失去市场、被时代淘汰,这就是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在迫使你改变、必须改变,在工艺美术技艺的承袭中,也要与时俱进,充分考虑时代特征,并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创新,这样才能与市场接轨,真正达到产销合理的良性循环。工艺美术的厚重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是其最鲜明的优势。工艺美术一般都是经过百年历史的沉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大的社会价值及影响力,作为一个传承历史的载体,具有其显著的历史特征和烙印,其后深藏的故事和品牌价值使得很多的工艺美术成为非遗产物,其独有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都是其他产业所不能企及的。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必须严把特色,不断尝试和挖掘自身内在的文化内涵和现代文化的相互交融,以及不断发展新的技艺、新的风格和新的时代特征,注重市场需求和品牌建设,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品牌价值,融入时代特色,发扬传统核心影响力,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多丰收。
三、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区域文化是某一特定区域的人群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民俗习惯以及这个特定区域人群意识所折射出来的一切活动,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反映的是该区域的人类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一部分,地方媒体在传播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区域文化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方式,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地方媒体无论从传播内容还是传播形式上,都受到区域文化的影响,并承担起区域文化传承的重任;另一方面,地方媒体不断地在解构固有的区域文化,建构符合时代特征的区域文化。
首先,从媒介的功能来看,地方媒体具有广泛推行符合区域特征的社会价值规范与社会价值意识的社会功能。地方媒体以其符号传播的方式确立和强化社会主流文化价值体系,这部分价值规范和价值意识事实上也就是区域文化中的一部分。不同区域的历史、环境、制度各不相同,因此形成了丰富的区域文化。媒介时代之前的区域文化传播主要是通过区域内人们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或者是书籍等方式传播,在信息时代下,由于社会交往的扩大和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媒体成为区域文化传播的最佳平台。
其次,从媒介的传播过程来看,地方媒体在信息传播活动过程中,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受众无一不受区域文化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如今也走向了分众化传播,受众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越来越无从选择。此时,与受众相关或者和受众有共同心理体验的区域信息将越来越受欢迎,而文化则是把受众和媒体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区域性的文化使得受众和媒介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密。地方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或者节目编排过程中,应当以“地域性、故事性、文化性”作为主旨,充分展示、挖掘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揭示出区域文化对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深层约定以及人对生存在其中的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传统观念、生活方式、行为特点、历史变迁、时代风尚等。因此,展现和传承区域文化成为地方媒介的生存与立足之本。
最后,从媒介传播的效果来看,地方媒体对于区域文化不仅是一种传承,同时也是一种建构。区域文化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其中的绝大多数成份符合时代特征,具有合理性的一面,当然,也存在一些不符合时代特征不合理性的另一面。因此,有必要对区域文化进行一定的整合和扬弃。文化从来都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在不断前进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扬弃自我的动态过程。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说过:“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它延伸的正是人类的精神文化。信息时代中,这部分工作基本上是由地方媒介来完成的,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一个建构的过程。
地方媒体在区域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实情况来看,区域文化建设过程中地方媒体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全球化时代下,各国和地区越来越重视区域文化的保护和建设。然而这一过程中,地方媒体存在许多失误与不足。
地方媒体的“自我中心”意识。地方媒体在区域文化建设中存在“自我中心”意识,从媒体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出发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以客观的、他人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人,造成忽视地域差异性的单向思维。这种“自我中心”意识往往是一种无意识的意识,很多情况下,媒体自身并不清楚内容传播过程中是否带有“自我中心”意识。
地方媒体的“都市媒介文化霸权”现象,脱离群众文化。区域文化大多是经过千百年时间积淀的民间文化的升华,它们源于群众且归于群众,许多能够体现地方特色的文化现象都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据了全国总人口的大多数,孕育在广大农村地区及农民群体之间,质朴且源远流长的“农文化”实际上已经成为区域文化的代表。媒体的发展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结果,特别是在市场的作用下,媒介关注的往往是能够给自身带来经济效益的事物,“都市行为”因此成为媒介传播的重点内容,“广告”成为媒介传播的源动力。在都市媒介集群和话语霸权的操控下,最能代表区域文化的“农文化”日益被媒介边缘化,地方媒体的传播内容逐渐脱离群众文化,造成区域文化传播的弱化。
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意识觉醒,但地方媒体缺乏区域文化守护意识和能力。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是文化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将全球范围内文化的一元化、统一化,把本来异彩纷呈的不同文化标准化,这将给本应当多元化的世界和以地方文化为特色的区域文化造成巨大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土文化意识开始觉醒,从政府到民间,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始注重地方文化的保护和建设。由于具有将区域文化扩散为大众文化的优势,地方媒体自然而然地承担起区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责任。然而,很多的地方媒体依然缺乏这样的一种意识,作为工业时代的产物,媒介仍旧把信息传播作为西方国家创造的流水线工作中的一项,从操作模式、节目形式、节目内容都采用同一模式,媒介传播的同质性越来越强,缺乏代表理性特征的个性。媒介变为工业时代的一个符号,区域文化慢慢融入这样的时代当中,逐渐边缘化并且消散。还有一些地方媒体可能已经有这种区域文化守护意识,但是由于受到资金、政策、市场监管等多方面的压力,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只能让这种意识汇入市场的大潮当中,无声无息。
区域文化建设中地方媒体的功能彰显
尽管地方媒介在区域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但就现实情况来看,地方媒体依然是最好的传播与传承平台。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媒体在区域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成为一个重大问题。
地方媒体传播内容要坚持传统价值理念。受市场、地方政府、受众三方面限制,地方媒体必须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现实中,很多地方媒体只考虑到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造成节目同质化、虚假广告、新闻节目娱乐化等现象,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进而弱化媒体功能。区域文化经过千百年发展,反映的是区域内人类生活和社会行为,其价值理念必然是普罗大众信守的,也是衡量社会效益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地方媒体在传播内容上必须坚持导向原则,坚持传统价值理念,宣传区域文化。另外,地方媒体传播重点要关注本区域。区域化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受众文化认同,一种个性化,也是大多数地方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同质化日趋严重的媒介生态现状来说,区域化成为在分众化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最有力武器。在传播过程中,地方媒体要加重区域信息内容,比如电视台可以多开办一些关注民生的节目或开办方言节目,民生节目可以加强媒体的亲和力,方言节目可以加强观众的文化认同。
地方媒体要坚持“地域性、故事性、文化性”原则,以区域化的内容、新颖的形式、深厚的文化内容来吸引受众。将区域内的传统观念、生活方式、行为特点、历史变迁等在事件、人物以及故事发生的情节中潜移默化地输导给观众,使观众在关注身边发生的故事的同时,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理念。通过地方媒体单纯的文化传播方式可能会比较单薄和枯燥,但通过情节展示或者故事的方式来传播,就更容易被受众接受。比如某地方电视台向观众介绍该地一处历史遗迹,如果仅是通过影像展示加画外音解说的方式很显然过于平淡,但电视台以纪录片的方式,通过人物、情节、历史源流各方面用故事的形式来拍摄播出,其效果立马可见,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同时让观众学会历史,了解知识。所以说文化是基础,媒体是平台,表现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