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的学科性质模板(10篇)

时间:2024-03-15 16:48: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统计学的学科性质

篇1

论文摘要: 本文从系统科学理论的角度探讨学生学习型组织的建构,分析了学习型组织和系统科学之间的理论联系,提出了从不断学习激活个体超越自我,改变心智;在协调、修正中确立共同愿景,确保学习团队建设;在系统论的指导下把握系统思考这三个方面建构学习型组织。

由于学者们对团队学习研究的深入,其运用的效果也逐渐表现出来。在目前的中小学教学中,教师们都经常使用成立学习小组、学习团队的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建立怎样的学习团体能更好地发挥团体整体的智慧及作用呢?以下我从系统科学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学习型组织的建构。

一、学习型组织与系统科学理论

学习型组织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圣吉正式提出的。他将学习型组织描述为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的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圣吉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1]

系统科学理论是指“三论”(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和“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的总称。“三论”以系统论为核心,“新三论”是系统论的新发展。系统科学成为了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指导着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的发展。[2]

我在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建构学习型组织,以使学习型组织在现实的实施中更具有可操作性。

1.自我超越中改变心智与耗散结构理论。

自我超越指的是一个不断突破现有水准的自我实现,也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通过自我超越改变我们的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打破原有的水平,提升自我。耗散结构理论告诉我们,系统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于:必须使系统开放,有信息交流。一个人是一个系统,一个组织是一个大系统,无论作为个体的人还是作为集体的组织都只有以开放交流为重要手段,才能走向进步,走向有序,实现超越。

2.共同愿景下的团队学习与协同理论。

共同愿景是全体成员共同发自内心的愿望和意愿,是通过共同的意愿、价值观、使命紧紧地将不同个性的人凝聚在一起,逐步突破组织成员个人能力成长的上限,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团队是学习型组织的基础。所谓团队是指为了达成共同目标彼此分工协作相互依存的人群。团队学习是发展团队成员相互配合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的学习活动及过程,突破了“单个人”学习的封闭状态,组织成员互相协调、共同进步。

3.系统思考与系统论。

系统思考是以系统动力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思考方式,它要求人们树立全局的观念,形成整体的动态的搭配能力和思维模式,将问题置于系统中来思考,从动态发展的各种要素中寻求新的动态平衡。系统思考要求不孤立、片面地看学习型组织自身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联系,把学习型组织活动的各个环节看成相互隔离的状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系统论的本质在于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进行综合的、精确的考察,以期达到处理问题的最优化。它的显著特点就是整体性、综合性、层次性、最佳性和目的性。

二、学习型组织的建构

1.不断学习激活个体超越自我,改变心智。

学生要超越自我,就要打破原有知识和观念的有序状态,远离原有的平衡状态,通过与外界的信息交换,达到新的有序的平衡状态。

学生应该不断地向经验世界、语言文字世界和虚拟现实世界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学校的教育和个人的学习方式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在学习型组织内的学生要超越自我,应该利用好虚拟现实世界的桥梁作用,向这三个世界学习。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学生从小就应该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学生通过学习形成新的心智,从整体上理解知识,对知识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有进一步的了解,学会从知识网络中理解新的问题。

在学习型组织内,小组内成员可以通过小组其他成员吸取知识和思想,互相支持超越自我。

(1)成员之间的感情投入。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使学习者有了一个情感交流和相互支持的小环境,从一定意义上弥补了个别化学习的情感缺憾,使各成员处于一种友好积极的氛围,形成一种突破自我的需要。

(2)营造学习氛围。学习型组织的建立,营造出了学习者之间相互支持和影响的环境氛围,学习过程所形成的特定的人文环境和感染力,可以有效地维持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3)知识的交流。学习小组的建立,使学生间相互解难答疑、知识的互通有无以及学习方法和心得相互取长补短成为可能,对教学过程的支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不断地学习是超越自我,改变心智是基础。不断地学习既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也是耗散结构理论的要求,必须不断从外界吸取能量。主要含义:一是强调“终身学习”,二是强调“全员学习”,三是强调“全过程学习”,四是强调“团体学习”。

2.在协调、修正中确立共同愿景,确保学习团队建设。

以协同理论为基础,通过共同的愿景来凝聚学习的团队。通过树立共同目标,增加系统有序程度的参数,实现系统内部的协调,促进个人和团体远离原来的平衡态达到新的平衡,实现新的突破和新的进展。

个体的学生也有自己的愿景,确立共同的愿景也是学生之间协同的过程。共同愿景是由个人愿景汇聚而成的,通过汇聚个人愿景,共同愿景才能获得能量。必须不断地鼓励成员发展自己的个人愿景,然后把拥有强烈目标感的成员结合起来,可以创造强大的综合效果。

在学生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组织必须持续不断地激励成员发展自己的愿景,并为个人愿景的分享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使学生对学习有明确的目标,使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成为全体学生的共识。

在课堂学习中,协作学习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七种,分别是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伙伴、设计和角色扮演。

3.在系统论的指导下把握系统思考。

学习型组织建立以后,组织的一切行动都要从系统的角度来思考,主要就是在于看清复杂事物背后结构的形态。

圣吉给出了它们的基本模型,称为系统基模。不断增强的反馈,反复调节的反馈,时间的滞延是系统基模的三个主要方面。在系统论的指导下,更有利于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这四个方面的顺利完成。

系统学科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从方法论上对学生给予了学习型组织建构的指导。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建构也将会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2

系统性课程设计是一个教师团队针对课程体系中的相关教学环节而进行的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设计与创新,是针对一个专业的复杂而浩大的工程,呈现出教学主体的整体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教学环节的全面性三个特征。

(1)教学主体的整体性。一个专业的课程开发主体是教研室团队。课程设计是认识统一、能力相当和认真负责的教师团队集体智慧的碰撞和能力的汇集,而不是少部分教师针对独立课程的离散工作。

(2)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学习者的能力培养是系统化工程,为保证前后知识的延续性、连贯性和相辅相成,以及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实现课程间的准确对接与顺利过渡,课程设计要从课程体系入手,链接相关联的各教学环节同步改革,才能保证教学内容设计的系统性。

(3)教学环节的全面性。课程设计要从教学内容到教学组织、从过程管理到学习评价、从教室到工厂、从教师到学习者,涉及到方方面面,全面系统地整体推进。高职课程改革只有全方位推进,才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1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整体化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和相应的技术思维方式。课程强调专业学习和综合职业能力开发的过程性、关联性和情境性。在行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课程的内容应该是在职业能力和工作分析基础上,源于工作实际的典型工作任务中提炼出来的系列学习任务。

1.1职业能力与工作分析

行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指出:职业能力和工作分析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整体化的职业资格分析。职业资格研究的实质是:以职业行动领域(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把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职业行动情境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整理,并描述相应的职业能力,从而帮助人们遵循职业发展规律完成课程开发与设计。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是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是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可反应该职业的典型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通常一个职业(或专业)一般包括10~20个典型工作任务,如机制专业的“零件加工”、电气专业的“设备电气安装”和电子专业的“电子产品装调”等。准确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对应明确的职业能力(知识与技能)分析是行为导向课程开发的关键依据。

1.2按岗位―能力―工作任务―课程的思路构建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要保证在“职业资格―工作要求―学习内容”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就应按岗位―能力―工作任务―课程的思路构建课程体系,同时,兼顾职业成长规律、教育规律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行为导向性课程的开发可不与来源于企业的实际典型工作任务完全对应,可根据教育特点、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进行适当调整,甚至有一定的创新。在同时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时,课程体系结构要突现四个层次的能力教育,每个发展层次须配备相应的知识形态。第一层次是让学习者了解职业概况,初步建立职业认同感;第二层次提供与职业相关联的知识学习,让学习者对工作系统建立整体性的认识,初步建立合作意识;第三层次提供职业功能性教育,让学习者掌握与复杂工作任务相应的功能性知识,完成非规律性的学习任务,促进合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较高的职业责任感;第四层次是建立学科知识与工作实践的联系,开发学习者的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感。只有科学的、渐进的能力培养过程,才有可能将学习者由较低发展阶段有序、有效地带入到更高的发展阶段。

2高职课程系统性教学设计的思路

典型工作任务通常是一个完整工作流程中的某项工作任务,一个经营活动中的环节工作任务,或者是针对大系统中的子系统的局部工作任务。那么,通过一个由典型工作任务转化而来的课程学习,仅能使学习者处理某个职业(或专业)的一个典型的“问题情境”。要培养整体化系统性的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还需通过系统化的工作历验和经验积累。因此,高职教育过程中应体现系统化综合性工作任务的学习过程。这样,需要以一个能串连多个典型工作任务的综合性工作任务为载体,对相关连课程进行系统性教学设计。

基于综合性工作任务的系统性课程设计思路是:从一系列的典型工作任务中,提炼出能串联多个相关联教学环节的综合性工作任务,通过将综合性工作任务分解成多项工作子任务(根据教育的特点工作子任务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学习任务),各工作子任务(或学习任务)引至各课程,各课程的教学则围绕工作子任务的开展而设计,从而实现课程的系统性设计。基于综合性工作任务系统性课程设计的思路如图1所示。

2.1综合性工作任务的选择

作为系统性课程设计的载体,综合性工作任务的选择显得尤其重要。它应具备承载学习者系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特性,是开放性、设计导向性的任务,注重反映工作过程的全面性和完整性。综合性工作任务可以是一个系统工作流程(如制造业),可以是一个完整项目任务(如营销、管理),也可以是一个整体系统的设计、生产与装调任务(如电气控制、电子信息)。它能分解为多项完整的工作子任务,每项工作子任务对应一门课程(课程可以开发为行为导向课程、项目驱动课程或任务引领课程等),各课程则围绕工作子任务的开展而设计。

2.2综合性工作任务的分解

在综合性工作任务分解成工作子任务时,要保证工作子任务本身的全面性(包含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和独立性,但有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工作子任务还要体现出不同特征,从刚开始的单一、简单、封闭和模仿的任务,发展到组合、复杂、开放和创新的任务,为学习者的经验性知识积累提供有效的渠道。在学习过程按工作流程(即按各工作子任务的完成顺序)进行有效排序时,因此而建立起课程间的相互关联与相互支承,实现课程间的准确对接与顺利过渡。

3基于综合性工作任务的课程系统性设计应用

篇3

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具有扎实的、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

然而,依靠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在高职院校所有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强调“自我学习能力”是形势的迫切需要。职业教育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需要自身的改革和全面创新。为此,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教学设计改革势在必行。

1.2课程教学设计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课程教学设计作为一种有控制的教学信息传递过程,包含了教师、学生等人为要素、课程等教学信息要素和教学条件等物质要素四个最基本的过程性要素,是系统运行的前提,它组成了系统的空间结构;而课程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结果等过程性要素形成系统的时间结果。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又构成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复杂的运行过程,即我们常说的实施课程教学设计的教学过程。

2.关键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教学设计的核心

所谓关键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适应不断变化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所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它强调:当职业发生变更或当劳动组织发生变更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能力依然存在。由于这一能力已成为劳动者的基本素质,所以劳动者不会因为原有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新的职业不再适用而茫然不知所措,而是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它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课程教学设计就是需要在一种新的概念和模式下运作,为学生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及社会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3.开发大脑,提高学生创造力是课程教学设计的任务

课程教学设计特别需要注重发挥学生眼、耳等感觉器官,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课程教学设计的改革来开发学生的右脑,使左右脑协调工作,平衡发展,培养“全脑人”。

4.课程教学设计的实施方法

课程教学设计包括图示思维(大脑风暴)、卡片展示、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项目法、引导课文法、模拟教学法、畅想落实法等,每种方法各有特点,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穿插使用。作为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并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

5.课程教学设计的实施效果及评价

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收集信息,对学生要及时地加以评价。在评分时,主要考虑学生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和相应的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学生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每一项指标可按等级评分,也可按分数评分,教师在对学生打分后,应给学生以相应的评语。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找出现实的系统同所要求的理想化的系统之间的差异,为下一步修正,给出诊断性的信息。

6.课程教学设计改革有待于日趋完善

6.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培养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必然会大大依赖于学生的主动作用,而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动力必须非常强。因此,对于年纪较小或缺乏经验的学生来说可能不如年纪大些的和比较成熟的学生使用起来适用。课程教学设计改革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6.2“双师型”教师有待快速成长

课程教学设计改革中,教师除了负责制作学习材料之外,还有另一项新的任务,即是指导者和主持人。对于某些教师来说,有效地履行这一职能可能有困难,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组织一些在职学习或培训,以便教师能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

6.3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方法有待完善

如果学校缺乏工学结合课改实效性评估机制或工学结合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后反馈信息未能及时跟进,那么就无法保证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期待课程教学设计改革和工学结合等要融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之中。

6.4教育系统在体制和环境上有待于不断完善

篇4

通用技术课程的必修模块是“技术与设计1”与“技术与设计2”,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技术设计能力,其至关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进行技术设计。学生在进行具体的技术设计时,通常不是不能设计,而是不能合理地设计。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无法正确地理解和解决具体设计所受的各种限制条件。无论是一个问题的解决,还是一项设计的进行,其限制条件主要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是设计对象的特点和设计的标准即内在限制条件,二是设计者的技术能力与条件即外在限制条件。内在限制条件一般是指具体产品的功能、特点和要求,外在限制条件则是指具体设计项目所受到的来自设计人员不同专业上的制约,即设计者是否具有解决问题所需知识和技能,以及设计所受到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限制。就学生的设计而言,基本上指的是利用现有资源,达到指定目标。因此,结合自身能力与条件对现有资源进行收集、取舍和利用,是学生需要解决的外在限制条件,而对设计目标的理解和处理是其需要解决的“内在限制条件”。

一、限制条件对技术设计的约束作用

通常来说,技术设计是从想法到产品的过程,必须严格地符合自然科学与技术这一“客体”的尺度,任何违背自然客体尺度的设计最终都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不具备基本功能,不能被正常加工,不满足生产和销售的经济性要求,不符合使用者的操作习惯,不符合使用者的正常审美需求等,都违背了设计的各种内在限制条件。例如,汽车内部装饰物(包括音响)如果出口日本,需要通过“内突规制”(轿车车辆内部突出物规定与限制),这其实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内在限制条件。对一般的技术设计来说,内在限制条件是设计成功的基础,必须被严格遵守。

与此相似,学生设计尽管非常常见和简单,且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大量的资料,但由于生活经验的缺失,会造成一些显而易见的数据错误和功能忽视,以至于出现无法正确完成设计工作的情况。因此,要想顺利地完成设计任务,必须要很好地确定内在限制条件。

技术设计的顺利实施,不但存在内在限制条件,还会受到设计者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即所谓的外在限制条件。对同一个作品,一千个设计师就有一千种设计,外在限制条件从根本上控制了设计的整个形势。每个人都会因为自身的教育背景及对技术的掌握情况而受到限制。中学生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局限,很难驾驭较复杂的技术设计。尤其是对需要制作模型或原型的技术设计,不但要考虑基本的功能和设计要求,还要思考加工的工具、工艺和场地,否则很难产生较为合理的设计。因此,对学生的设计来说,外在限制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一设计是否真正完成,其重要性甚至要在内在限制条件

之上。

以学生设计台灯为例,使用220伏交流电时要保障其安全性,要思考灯罩的聚光性和不透光性该如何体现,台灯大小、造型以及开关位置要符合使用习惯,且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要好,各构件间的连接要牢固和易于制作等,这些是学生设计台灯的内在限制条件。如果我们无法满足内在限制条件,设计作品就必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外在限制条件要根据学生的主客观条件来决定。例如,甲使用葡萄酒的包装木盒制作台灯的支架,可能是因为在找材料时刚好看见家中有喝完酒剩下的木盒子;乙选择用卡纸制作台灯的灯罩,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动手能力较差,认为用纸材料加工会容易点;丙可能会用铁丝制作模仿小狗形状的台灯,也许在上网查资料时被一盏自制的小狗灯所吸引,自己想仿制;而丁所设计的台灯,显然是不能制作成功的(见图1)。每个学生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条件不同,对尤其需要学生实际制作完成的设计,更要认识到限制条件的重要性,真正了解和解决它。

图2和图3是不同事物的设计草图。从这些设计草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错误,如图2中将合页安装在凳面上会影响使用的舒适性,而且两条相交的木质凳脚开长槽,无论中间用什么连接都不可能在地面上支撑。图3的移动小书柜看似没有问题,但细究就会发现,由于尺寸没有标注单位,而我们一般会默认为毫米,就会发现这个书柜的尺寸实在太小,不实用。学生的设计草图,乍一看似乎不错,但由于受知识技能水平的制约,缺乏实际动手的经验,对设计的外在限制条件考虑不足,就容易出现“看上去很美”但实际无用的设计。

二、主要的限制条件及简单解决方法

在学生进行技术设计全过程的各个环节,限制条件无处不在,要想较好地了解学生对其的理解程度,应该把它放到各个环节中给予分别剖析。

1.收集资料阶段

以学生通过百度搜索查找小木桥的设计与制作受到的限制条件为例,当以设计、限制、限制条件、约束、约束条件、设计局限性、设计缺陷、设计误区等词语中的任何一个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时,均无所得,即使只想寻找一些其他学校的类似设计作品时,使用学生设计作品、小木桥的设计或木桥制作为关键词时,所得图片信息也非常罕见。这一问题还出现在百科类、提问类网站中。一个问题的提出,能得到的往往是大量的重复资料和无用信息,有用的资料微乎其微。

因此,教师要建议学生使用专业网站和论坛,如乐土网、肉丁网、专利之家、人人小站、工业设计之家等。此外,还可以参照真实物体进行辅助设计,如木桥设计可以参考真实的桥梁设计,简化后

使用。

2.设计分析与方案构思阶段

由于大多数学生的知识面狭窄,阅历少,导致设计方案单一化、简单化。以台灯设计这一偏重设计的活动为例,在设计开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最近几年流行的台灯设计作品,精选设计创新和制作简单的作品,或提供之前学生作品的照片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对于木桥制作这一偏重制作的活动,在设计前,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些结构稳固性的知识和结构力学的经典应用案例,对其也会产生很大的

帮助。

3.设计方案的呈现阶段

设计师给人的最初印象是坐在绘图板前不停绘制和涂抹的人,这是因为他们要以一种非常视觉化和图形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因此,绘图能力的好坏也直接制约着设计的质量,也是学生进行技术设计时的最主要限制条件。但当前中学生绘制草图、三视图的能力普遍较差,基本上不会使用任何计算机绘图软件,导致设计表现方法欠缺,无法把自己的设计方案完整地呈现出来,更无法给予进一步的交流和改进。

但画草图没有捷径,只有靠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这一技巧。教师应有计划地增加学生画草图的训练,从最简单的立方体开始,然后是简单几何体的叠加和切割,慢慢增加几何体的数量,争取早日达到能绘制简单小家具的程度。另外,大多数学生之所以画不好草图,除线条不流畅、线条不直、粗细不均或弯曲不圆滑之外,主要的问题是空间想象能力欠缺和透视表现不够准确。准确的透视、流畅的线条,再加上对物体体积感的把握,是画好草图的关键。由于多数学生之前很少接触草图,而通用技术课的教学时间又严重不足,因此教师可选择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绘图软件进行讲解,如谷歌公司推出的“SKETCHUP”(草图大师),其就是一个很好的三维绘图软件。

4.模型制作阶段

制作阶段,学生会受到加工材料和加工工具的限制。尽管在模型制作前通常会讲解一些关于材料、工具、设备的特性等陈述性知识,介绍加工工艺和技术操作规范等规范知识,但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之间尚存在较大的距离,仅仅从技术层面知道“怎么做”,并不能保证他实际上“会做”这件事。

而了解加工材料的限制是设计创新、设计可行性及材料选择的重要依据,是学生技术素养结构中知识要素的重要方面。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知道一两种材料的特性,那这里的“知道”是什么意思。首先,从技术的角度来说,“知道”材料的特性并不是要知道材料的化学结构,而只是对材料所体现的强度、硬度等力学特性有一些了解,这关系到产品设计的形态及制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其次,从学习要求看,要求知道一两种材料的特性,不是让学生单纯地识记陈述性知识,而是要通过具体的任务情境了解不同的材料特性,如进行技术试验体会不同材料的抗拉和抗压特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将对材料特性的学习与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结合起来。这同样适用于对加工工具的限制,并非简单地通过教一些模型或者工艺的陈述性知识,而应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思考。

综上所述,限制在学生的技术设计过程中无处不在,只有充分理解各个阶段的设计所受到的限制条件,才能设计出合理、可行的方案。

三、限制条件对技术设计的促进作用

技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在设计时必然受到自身技术能力的制约,必然带来不同程度的设计作品,每个产品都是他们精心设计的结果,凝聚和反射着设计师主观的影子和现实环境中无数客观的限制。因此,限制条件不仅对设计有着约束作用,很多时候也能够带来灵感和创新。图4是杭州西溪湿地博物馆的设计图。博物馆要求实用空间大,但要尽可能地拥有更多的绿化。这两个自行矛盾的限制条件让设计师产生很大的困惑,最后形成这样的一个方案:以“山丘”作为表现载体,将博物馆“埋”入“山丘”中,表面设有洞穴似的采光井;“山丘”内部呈空洞型,通过壳体结构形成巨大的空间;外部全部覆盖绿色的植被,远远望去,缓缓的山丘似乎融入西溪的山水之间。这一独特的设计完美地解决了设计最难的限制条件,由此产生一个经典设计。

限制条件不但会为设计者带来灵感,还是设计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保证,是设计评价的基本准则。教师可以给出下列一些设计题目,让学生根据条件进行设

计。如:

1.请学生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柜子,材料和用途自定。

2.请学生设计一个在教室中使用的装置,用于解决下雨天雨具的存放问题。

3.请学生设计一种教室用雨伞柜,用于放置各种雨伞,设计时要满足如下要求:①供全班同学使用;②结构保持稳定、牢固,使用要方便、安全;③放置在教室的空置空间,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④使用雨伞柜时不能造成教室地面积水,要求尽可能的美观、创新。

可以发现,尽管前两道设计题目的限制条件较少,看似放宽了设计要求,尤其是第一道设计题几乎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但“太多的选择等于没有选择”。当学生碰到这类宽泛的设计题目时,反而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第三道设计题目要求明确,学生在克服一个个限制条件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就会完成设计,反而更容易上手。同时,有了完整的设计要求,意味着能以此作为评价标准,而像“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柜子,材料和用途自定”这样的题目,很难在设计完成后对其评价和评定。

篇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6.018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Secondary Vocational Electronics Course

by Enhanc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Interests

LIU Jie

(Xiamen Information School, Xiamen, Fujian 361009)

Abstract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re is a lot of theoretical concept 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 the content is boring and difficult, for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had a great impact. Therefore,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guide the use of teaching methods of interes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use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to stimulate students' professional interests, so that students can take the initiative to learn, to improve student learning. It proves guide on teaching methods for improv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learning great help.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 professional interest guide

0 前言

在中职学校电子及工科专业当中,电子技术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但是由于内容十分复杂、枯燥、难懂,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学习压力,使得学生逐渐产生了抵触心理,不愿意主动学习,自然就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学到电子技术的知识与技能,中职学校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专业兴趣引导的方法,让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1 向学生介绍业界最新发展动态

在中职学校的电子技术课程中,很多学生都认为该项课程学习之后没有用处,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很少能用到。造成学生这种想法的原因主要是传统的中职电子技术课程只注重概念和理论,对于业界的发展水平关注较少。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1 设计好开头课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电子技术课程开课之前,教师应当结合电子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现状对学生进行一个系统的介绍。让学生能够了解电子技术的背景和起源,掌握电子技术当前的应用领域,引导学生理解电子技术的学科特点。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积极探索,主动学习。

1.2 引入对业界动态介绍和评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在适当的时候引入一些业界的最新动态,并对其进行介绍和评述。这样,学生就能够产生较高的兴趣,专注、认真的听教师讲解。例如,可以介绍一下当前市场上的模拟电子器件和电路的具体行情;采用电子技术的主要产品有哪些;哪家企业是这个领域中的佼佼者等。通过这些问题吸引学生的兴趣,进而能够更加高效地学习后续课程。①

1.3 让学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自己专业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在计算机领域,模拟电路模块的设计好坏,直接关系到高速数字系统的设计。而系统处理数据速度的快慢,也受到数据转换期转速率大小的影响。在存储器的设计当中,对于微小信号进行处理的时候,可能会受到放大、采样、失真、滤波、噪声方面问题的影响。在数字通信领域,设计难点主要是数字传输中数据转换期的高精度、大带宽的要求。在无线领域,设计难点为高频、低噪、抗干扰能力。在光接收领域,设计难点为大带宽、低损耗。让学生了解以上知识,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拓宽学生在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的视野。

2 教师利用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教师有着很大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轻松、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学习兴趣。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在情感上的相互沟通。成功的教学,往往都是以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为基础。学生对教师认可,就会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②对此,教师应当用真诚的爱心对待每一名学生,以真实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激励。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如果回答的正确,教师应当给予积极的赞扬和肯定。即使回答错误,教师也应当对其进行鼓励,同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点拨,让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教师应当体现出积极、高涨的情绪,和蔼、慈祥的面孔,以及自信的眼神进行授课。这样,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热情、和蔼、信心。这样学生才能够轻松、自由地学习,才能使思维更加活跃和敏捷,从而大胆地进行想象。对于某些问题,才敢于提出质疑和评论,共同营造一种活跃、积极的课堂氛围,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3 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

电子技术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因此,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实验教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的同时,应当尽量给予学生机会亲自进行实验。如果教师的演示过程十分生动,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愿意积极地进行实验和观察。因此,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实验预习,做到规范操作。同时,为了避免学生看实验过程只觉得好玩,忽略知识学习的情况发生,让学生在实验前进行预习,观察实验的过程中要进行相关数据的记录,以确保实验教学的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内容较为复杂、抽象的知识,可以将其设计成实验,让学生在亲身观察和体验当中,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对于静态工作点与波形失真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给学生演示具体的情况,然后根据实验内容向学生讲解知识,学生就会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

在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教师的实验演示,还应当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为了能够取得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做好课前准备,对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反复测试,尽量掌握试实验成功的关键条件,以及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的情况和影响。以便在学生课上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予以解答。此外,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前,教师应当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做到基本掌握实验过程和步骤,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在实验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应当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出和解答,表扬表现良好的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并不稳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当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的渗透,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水平。另外应当在课堂教学模式和效果方面采取措施,让学生能够产生并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

4 激发学生专业兴趣的措施

4.1 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

在中职学校电子技术课程当中,由于很多概念和理论知识十分抽象、复杂,因此学生很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同时由于有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有所不足,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将抽象、复杂的知识进行处理和简化,采取一些较为贴切的事物对其进行比喻,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同时激发独生求知欲和好奇心,进而产生专业兴趣。

4.2 将抽象的电子技术问题生活化

对于一些电子技术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引用生活当中的实际例子,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让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③例如,在讲解负反馈放大电路自激振荡的产生和消除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想象和回忆唱卡拉OK的时候。如果麦克风和音箱的位置不当,就会出现刺耳的声音。而只要移动麦克风或音箱的位置,使自激振荡不满足相位或振幅平衡,就能够消除这种现象。这样,学生就会变得十分活跃,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4.3 将抽象的电子电路具体化

教师在讲解电子电路的时候,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事物,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一些新的电子元器件的时候,教师可以多带几种不同型号的电子元器件和电子产品,让学生在线路板上自行寻找电器元件,了解其构造和型号等知识。这样,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就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相关的知识。

4.4 结合实例进行教学

在中职电子技术课程当中,有一些内容十分复杂难懂。例如集成运放性能指标,如果采用传统的背诵定义的方式进行教学,将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很大的打击,学生也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其具体含义。④对此,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运算放大器的设计方向及其应用领域,讲解为什么运算放大器做不到十全十美,介绍能够对集成运放性能产生影响的具体参数。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相关知识,同时也能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

4.5 重视实践操作的训练

在电子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实践操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它能够巩固和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程设计、教学实验等环节,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只进行单调的操作,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对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⑤例如,在学习直流稳压电源之后,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动手,为家中的小家电制作一个直流电源,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电子制作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既能够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6 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问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提问能够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利用适当的提问引导,不但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专业兴趣。因此,在提问设计中,教师应当合理的设置问题的悬念和矛盾,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同时应当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能够进行主动思考,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学习中规模常用时序模块计数器的时候,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一个电子钟需要几个计数器,每个计数器的模分别为多少;利用学习过的中规模计数器集成芯片制作电子钟,至少需要多少芯片;如果时钟源是1MHz的石英晶振,能否采用计数器进(下转第117页)(上接第37页)行分频。教师可以通过以上这些问题,将课上学到的知识进行串联。同时也将分频器这一计数器的另一用途也引入其中,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这样,教师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将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从而继续完善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5 结论

无论进行何种学习,兴趣始终都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稳定的学习动力。尤其是在中职学校的电子技术课程当中,利用学生的专业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能够有效解决电子技术课程内容枯燥、乏味的问题,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取得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注释

① 涂巧玲.兴趣引领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4(5):70-71.

② 王洪昌.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兴趣[J].教师论坛,2012(4):48-49.

篇6

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属难治性休克,病死率高达50%。在脓毒性休克中,循环处于扩张状态,血浆血管加压素(AVP)水平降低,机体常需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来维持血压[1]。但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易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如组织耗氧增加、肾脏和肠系膜血流减少,肺循环阻力增加等,使病情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势必影响患者的预后[2]。

血管加压素(AVP)为垂体后叶素的主要成分,近年来应用小剂量AVP治疗感染性休克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临床疗效显著[3]。特立加压素(TP)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血管加压素类似物,近年发现它能较好地维持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动脉血压[4]。但TP与儿茶酚胺类血管活性药物联合使用时,“小剂量血管加压素”的概念尚未量化,有待建立明确的量效关系。在联合血管加压素治疗前,去甲肾上腺素需要剂量是血管扩张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探讨了不同剂量持续输注TP对脓毒症难治性休克患者心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本院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科收治的脓毒症难治性休克患者60例,患者(中心静脉压≥10 cm H2O,容量负荷试验阴性)均接受适当的液体治疗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36~72岁,平均(56±8.32)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小剂量、大剂量组)及对照组各20例,各组在年龄、性别、原发疾病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小剂量、大剂量组在原有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容量治疗和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基础上,平均动脉压低于65 mm Hg后,分别加用不同剂量TP输注(小剂量组为0.01 U/min,大剂量组为0.04 U/min),在维持平均动脉压≥65 mm Hg的基础上调节去甲肾上腺素药物剂量。排除对象包括有严重慢性器质性疾病及72 h内死亡病例。

1.2 监测资料 所有患者均行右侧桡动脉置管、中心静脉置管;外接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CI)、全身血管阻力(SVR)。留置导尿管监测尿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治疗前,治疗后6、12、24、48 h的心脏(HR、CI)、血流动力学参数(MAP、SVRI)及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剂量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均采用非参检验中的Mann Whitney检验法,以P

2 结果

治疗组在TP治疗6 h后,与治疗前比较MAP明显升高,HR下降(P0.05),见表1。治疗组去甲肾上腺素需要量在治疗后6 h即逐步下调直至观察结束(P

3 讨论

感染性休克是高死亡率的疾病,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其主要的死亡原因。目前临床治疗休克主要的措施包括原发病的处理、液体复苏和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等[2-5]。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等是儿茶酚胺类药物治疗休克的首选用药,用以维持血压、保证重要脏器的灌注[6]。目前最多用于感染性休克的血管活性药物是去甲肾上腺素,小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能有效改善感染性休克时的血流动力学。但随着休克的恶化,多种机制作用下,机体对儿茶酚胺类药物产生抵抗作用,临床上常需使用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来维持血压,这也将引发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如组织耗氧增加、内脏血流减少、肺循环阻力增加等,使病情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势必影响患者的预后[7]。因此,临床上亟需一种更有效的纠正血管扩张状态,改善组织灌注的治疗措施。资料表明,小剂量持续静脉泵输注TP有效升高MAP,并降低心率,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8]。TP主要通过与血管升压素神经元V1受体结合,而与V2受体结合能力较弱,通过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来介导血管收缩反应[9]。与儿茶酚胺相比,由于TP的半衰期较长为6 h,TP的缩血管作用在感染性休克的病理过程中不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削弱[10]。有研究表明,小剂量持续输注TP 1.3 μg/(kg・h)与去甲肾上腺素

15 μg/min具有相同的安全性[11]。一项最新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发现,小剂量持续输注TP能够有效逆转感染性休克时的低血压状态,并且明显降低去甲肾上腺素的使用剂量[12]。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脓毒症难治性休克患者,在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的基础上,小剂量持续静脉泵输注TP,能有效提升血压、降低心率,且对CI和SVRI均无明显影响,从而可能降低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的发生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存活具有积极意义[13-15]。小剂量持续输注TP有效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使用剂量,从而可能消除了儿茶酚胺对心血管系统的不利影响,而较大剂量与小剂量在血流动力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疗效没有更多受益。因此对于脓毒症难治性休克患者,笔者推荐在充分液体复苏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TP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

综上所述,小剂量持续输注TP或联合较低剂量的儿茶酚胺类药物,能够有效稳定脓毒症难治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且未发现明显与之相关的不良反应。推测TP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有可能成为脓毒症难治性休克治疗的一线药物。

参考文献

[1] Landry D W,Oliver J A.The pathogenesis of vasodilatory shock [J].N Engl J Med,2001,345(45):588-595.

[2]邱海波,杨毅,刘松桥.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容量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J].中国危重病与急救医学,2004,16(11):451-453.

[3] Landry D W,Levin D R,Gallant E M,et al.Vasopressin pressorhypersensitivity in vasodilatory septic shock[J].Crit Care Med,1997,25(8):1279-1282.

[4] Delmas A,Leone M,Rousseau S,et al.Clinical review:Vaso-pressin and terlipreein in septic shock patients[J].Crit Care,2005,9(2):212-222.

[5] Ospina-Tascon G, Neves A P,Occhipinti G,et al.Effects of fluids on microvascular perfus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sis[J].Intensive Care Med,2010,36(21):949-955.

[6]吴健锋,陈娟,欧阳彬,等.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组织氧代谢的影响[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2010,4(2):22-25.

[7]高景利,李晓岚,王爱田.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肾灌注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8,30(12):1118.

[8] Kampmeier T G,Westphal M,Rehberg S,et al.Effects of early versus delayed terlipressin infusion on hemodynamics and catecholamine requirements in ovine septic shock[J].Critical Care,2011,15(6):P93.

[9] Rehberg S,Ertmer C,Vincent J L,et al.Role of selective V1a receptor agonism in ovine septic shock[J].Crit Care Med,2011,39(25):119-125.

[10] Piazza O,Scarpati G,Rispoli F,et al.Terlipressin in brain-death donors[J].Clin Transplant,2012,2(10):12 038.

[11] Malay M B,Ashton R C Jr,Landdry D W,et al.Low-dose vasopressin in the treatment of vasodilatory septic shock[J].J Trauina,1999,47(15):699-703.

[12] Morelli A,Ertmer C,Rehberg S,et al.Continuous terlipressin versus vasopressin infusion in septic shock (TERLI VAP):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study[J].Crit Care,2009,13(4):R130.

[13] Morelli A,Donati A, Ertmer C,et al.Short-term effects of terlipressin bolus infusion on sublingual microcirculatory blood flow during septic shock[J].Intensive Care Med,2011,37(11):963-969.

篇7

1 前 言

经过近20年的不断发展与整合,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已经形成了一支具有行业特色的技术服务队伍。但是,随着人口计生事业的发展和演变,今后技术服务机构何去何从,有时也令人感到困惑,尤其是专业发展受到限制或服务对象不断减少或变化的时候,对未来发展的前景不免令人担忧。结合目前人口计生系统发展的导向,深圳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在服务转型过程中充分发展生殖与性医学服务,在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上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在此和大家交流,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促进生殖与性医学科的发展与完善。

2 生殖与性医学科在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发展的必要性

无论是想保留还是想发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都必须拓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领域。从单纯的计划生育向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服务并重的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我们认为生殖与性医学科在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发展有以下几点重要理由。

2.1 计划生育服务机构需要新的发展点

虽然不是所有的技术服务机构目前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至少是部分存在这样的问题,而且迟早这样的问题还会不断出现。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传统的四术数量在一些大城市或人口稳定的城市已经逐步减少。随着知情选择的广泛开展和民众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传统的计划生育工作势必进一步减少,以往的那种计划生育,一天可以做几十台结扎手术的现象已经罕见,医务人员工作量不饱和已经逐步成为现实。单位要生存就必须拓展服务,而由于计划生育行业的限制,医疗服务的范围难以进一步拓展,与计划生育密切相关的生殖与性医学科正是能够进一步拓展的领域。

2.2 民众需要性与生殖健康服务

传统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主要是为计生政策服务,与群众的生殖健康需求没有紧密联系,多数是与群众的意愿相背离的结扎手术或流产手术,这样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门给民众的印象不是最可爱的人。在目前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形势之下,技术服务也要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兼顾政策性的技术服务。这样不但有利于完成政策性的服务工作,也容易化解民众对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抵触情绪。性与生殖健康服务是民众的健康需求,也是计生系统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实施,体现了政府的惠民政策。另一方面,性与生殖健康问题广泛存在,尤其是在性病和艾滋病猖獗施虐之后,心理和社会问题就进一步加剧,经济危机、贫富差别悬殊、性观念的开放和的放纵,导致的性与婚姻问题的不断增加。民众在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服务需求也与日俱增。我们仅以障碍为例,就足以了解民众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男性障碍:障碍患病率是10%;患病率是29%;低下患病率是16%;同性恋问题占3%;障碍患病率是2%;总共占60%。女性障碍:性唤起障碍患病率是19%;缺失患病率是12%;低下患病率是34%;同性恋问题占3%;疼痛患病率是11%;总共占79%。可见民众的需求应该是我们服务的指南。

3 生殖与性医学科在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发展依据和前途

3.1 借鉴国外相应的性咨询和治疗机构的完善体系

在瑞典,由瑞典性学会主管的200余所青年诊所就是由妇产科医生、皮肤科医生和精神科医生组成,他们只对15-25岁的青少年服务,没有包括治疗障碍,但其它服务范围与我国的计划生育类似也包括了性医学科的主要工作。国外有性治疗师、性咨询师、婚姻治疗师和婚姻咨询师等职业。他们的工作类似我们的生殖健康咨询与性医学科之间。他们主要不是靠打针与吃药,而是主要依靠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手段,解决病人的障碍、性心理障碍以及婚姻家庭问题。他们多数是大学临床心理系毕业的学生,或者在专门的性教育或性治疗机构中培训出来的学生。他们经过严格的考试,持证上岗。完全相同的机构在我国还没有,中国性学会目前正在申请性治疗师的职业,但没有得到正式的批准。现在从事与性咨询或治疗的相关职业包括婚姻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家庭管理师和生殖健康咨询师。除了生殖健康咨询师之外,其他组织或机构的咨询人员如果不在医院,就没有独立的诊疗机构作为平台,开展的工作多数是私下进行,或者在一些咨询室或工作坊进行。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和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又涉及性这样敏感的问题,所以难以健康和顺利地发展。由于正规的大医院没有关注性问题的解决,所以性问题的治疗目前还没有规范化,自然收费没有物价局制定的标准,大医院没有性医学科,一些私人医院已经开展了类似的工作,但由于过于看重经济效益,难免有乱收费、诊疗不当等问题发生,所以很难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信誉,群众的信任度和满意率很低。

3.2 生殖健康咨询师职业化促进性医学学科建设

由国家人口计生委牵头申请并且得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批准的生殖健康咨询师已经成为一类新型的职业,而且国家人口计生委已经将生殖健康咨询师的培训工作作为人口和计划生育职业化建设的突破口,由于国家人口计生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2009年生殖健康咨询师的培训工作将在国内广泛开展。虽然生殖健康咨询师的工作主要是咨询,但这项工作如果广泛开展必须有自己的学科支撑体系或者后盾,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生殖健康咨询师的培训范围几乎已经涵盖了性医学科的主要工作。生殖健康咨询不能解决的问题是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如果组建了性医学科,那么就形成了咨询与治疗的完整体系,咨询促进治疗、治疗完善咨询,如果人口计生系统只单纯提供咨询,有问题就推荐去医院,而医院没有相应的部门负责治疗,或者增加了时间或金钱的耗费,那么民众的需求仍然不能得到满足,甚至会进一步挫伤民众寻求生殖健康咨询的热情。如果我们能够提供性医学的服务,而且是低价或者免费的服务(当然药品或必要检查费除外),那么就能够满足民众的需求,提高民众对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认可程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生殖健康咨询很容易引来病人,而病人的到来也促进了性医学科的发展。这样就会在生殖健康咨询与性医学科之间形成良性的互补关系。

4 生殖与性医学科在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中获得成长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范围过于狭窄,这无疑制约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事业发展。按照目前计划生育法律规定的计划生育服务领域在传统的计划生育方面非常明确,而生殖健康方面就非常含糊,没有明确的界定,这样就既是机会也是障碍,关键看如何应对。国家

人口计生委目前将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服务并重,无疑拓展了传统的计划生育服务空间。生殖健康服务的范围非常广泛,严格地说,已经涵盖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与性健康是经常并行的,卫生系统喜欢用性健康,而计生系统喜欢用生殖健康,而国际上更流行的是性与生殖健康。单独就生殖健康而言,很多工作仍然是属于卫生系统,尤其是妇幼保健系统,计划生育系统与卫生系统在生殖健康领域的工作有明显的重叠,绝大多数生殖健康的工作仍然主要靠卫生系统承担。我们之所以提出生殖与性医学科的建设,主要是因为性医学的内容是卫生系统长期忽视的领域,由于卫生系统没有形成性医学科的学科与服务体系,目前该学科也还没有诱人的经济利益,所以计划生育涉足这个领域不会与卫生系统形成利益冲突,而是对民众的需求形成优势互补,还充分利用了国家的公共卫生服务资源。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以吴阶平教授主译的《性医学》为蓝本,推广的工作范围主要包括:性的发育和遗传,以及性衰老问题和性传播疾病,同时关注各种原因导致的障碍及其相关的疾病,各种异常和性身份识别障碍,以及与此相关的性与婚姻问题的咨询与治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更多的患者他们性生活障碍来源于心理问题导致的障碍,甚至引发严重的焦虑和抑郁。因而,我们组织专业研究人员对性心理学展开了深入研究,探索了障碍与性心理、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生殖健康咨询,这些研究既充实和发展了生殖与性医学科,也有利于生殖与性医学科在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中的应用和发展。

5 生殖与性医学科在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具体经验

深圳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生殖与性医学科,是在市人口计生局的高度重视之下逐步建设起来的,领导重视是关键。局领导看准人口计划生育的技术服务机构必须从狭义的单纯控制人口的技术服务观念中解脱出来,从计划生育向生殖健康拓展,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并重。在经过一个阶段的论证之后,深圳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生殖与性医学科作为市人口计生局的重点学科建设写进了深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十一五规划。作为重点学科,几年来在人财物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医教研方面都有丰富的收获。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5.1 重点学科建设

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一般较少,但在人员编制紧缺的情况下,我们在生殖与性医学科在原来一名主任医师、两名副主任医师、三名普通医务人员的情况下,又引进了中科院心理所的一名博士后,一名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的硕士。在发展学科建设的同时,我们也不断引进相关设备和建立研究室,除了有共用的手术室外,我们目前已经引进了美国夜间记录仪、24小时脑电图记录仪、ERP事件相关电位分析仪、贝克曼光化学激素测量仪、分析仪、多种心理测量工具、前列腺治疗机、理疗仪,以及行为医学研究室(可以进行录像监测和分析,主要用于手术医疗纠纷和司法鉴定)。

5.2 开展学术交流、举办学术会议

中心针对学科发展的要求,经常邀请相关的学术机构或著名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或专程讲学。香港大学的吴敏伦教授、台湾树德科技大学的阮芳赋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朱迪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的胡佩诚教授、清华大学的马晓年教授、人民大学的潘绥明教授、社科院的李银河教授、国家计生科研所的吴尚纯研究员和陈怡民研究员、复旦大学武俊清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的张玫玫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赵连山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的彭晓辉教授、中山大学的张滨教授等都前来讲学或进行学术交流。

5.3 借鉴香港经验

我们从学科建设的角度专程参观香港大学和家计会与我们工作性质接近的机构,引进香港大学和家计会的服务理念,从中获益匪浅。

篇8

[中图分类号]N9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1X(2012)02-0023-04

“人们通常都把系统等同于整体。实际上,系统是整体的一种描述方式。人们真正关心的不是系统而是整体,人们着眼系统的目的和实质在于整体。系统的整体思维,其精髓是它的整体性,系统其实是整体的一种表达方式。”

整体论作为一种哲学思想,至少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施穆滋Jan Smuts)创造了“整体论”(holism)这一范畴,以此彰显“在自然界中,通过创造性进化而产生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趋势”。

整体性问题是系统思想中的一个经典问题。这源于系统本体的整体性、层次性、关系性与自组织等特性。而从科学范式的角度讲,系统科学区别于经典科学的最大特征即系统的整体性。按照不同的角度系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但是不同类型的系统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的性质或特征,其中最基本的性质就是整体性。贝塔朗菲(Bertalanffy,L.v)明确提出系统论是研究“整体”或“整体性”的科学;拉兹洛(E.Laszlo)则将“整体性”列在他所概括的系统的几大特征之首。

然而,系统的整体性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到底具有哪些内涵?这些内涵是如何逻辑地展开因而使得系统科学思想史成为可能?本文拟述之。

一、新质涌现:整体性的行为表征

系统整体性的行为表征(或外在表现)是新质涌现。即质的新颖性是系统整体性的直观体现。系统是要素、外部环境和结构三方面相关联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系统的整体性是相对于其外部环境而言的,这是系统的一种外在表现、行为表征。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能看到或感知到一个系统,首先是因为它从外在展示了一种整体性的表现。而一个活的系统,维持其生命力的一个主要的外在表现就是不断地涌现新质。

涌现(emergence),当代系统科学理论也曾称之为“突现”。新质涌现是指这样一种情况:被考察的客体原来没有的质或特性,在某一变化过程中骤然出现,或者相对于实施考察的主体而言是骤然出现的,同时形成了一种与新突起的质或特性相对应的系统。

由于涌现现象似乎总是给人以神秘感,导致它长期被排除在科学研究的视野之外。系统科学的发展使对涌现性的重视和研究重登科学舞台。贝塔朗菲最先冲破这一禁忌,把涌现概念引入系统科学,并把对涌现现象的描述作为系统科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但是,贝氏对突现性的理解还是构成性的思维,他借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把突现表述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涌现的实质注定不会在贝氏那里得到准确的阐释;霍兰(Hpland J H)把涌现表述为“多来自少”、“复杂来自简单”,欧阳莹之认定“只有系统的额外特征才有资格为涌现”;这些命题仍带有某些神秘色彩,或多或少使人觉得那些额外涌现出来的东西(定性的或定量的)来路不明,无迹可求。由于这个缘故,许多人把不可解释性当成涌现的基本特征。特别是那些把还原论当成科学方法论之唯一可能形式的人,至今视涌现一词为非科学术语,拒绝接受。

实际上,涌现现象并非凭空出现的,它具有可以查寻的客观根源和能够用科学揭示的产生机制,因而原则上具有可解释性。消除突现的神秘性,应考察它的现实来源,揭示其产生机制。苗东升认为,系统突现性来自系统的组分、结构和环境三方面:构材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环境效应四者共同造就系统的整体涌现性。

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系统的整体性最初表现为其突现出的各组成要素所不具有的新质。这种质的新颖性就是整体性的直观体现。从实质上看,系统的整体性也只有就这种质的新颖性而言,才具有客观的意义。以生命系统为例,生物体的特性不等同于细胞的特性,更不能归结为组成细胞的分子、原子等成份的特性,生物体所突现的新质不是别的,正是“活的”生命有机体这种复杂系统所展示出的一种整体性,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自我调节,甚至病变消亡等。

二、对称破缺与多元协同:整体性的内在原因

从本质上看,由新质涌现所体现出的整体性并不意味着系统内部的单纯性和均一性。恰恰相反,正是由于系统内部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激烈的变化,从而使系统的构成要素产生一种对称破缺、高度分化、质的规定性多元化,才有可能造就出某种形式的整体性。

整体性产生的原因包括:开放环境可能导致熵减;非平衡是产生新的有序之源头;涨落导致有序;非线性导致自组织。而非平衡、非线性及涨落状态的形成均离不开系统内部的对称性破缺。因此要研究新整体产生的原因,必须研究对称性破缺的问题。

1.新整体诞生的条件:对称破缺

所谓对称破缺,是指观察者视线中系统构成要素的对称程度降低或对称性质丧失。它意味着一种分化,即系统结构由一种均匀的同质状态转变为性质不对称的异质状态。对称性与有序性密切相关。对称程度越高,则有序性越强。普利高津在耗散结构理论中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论述,“耗散结构一旦形成,时间以及空间的均匀性可能遭到破坏,我们更加接近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生物学’的空时观。”所谓“生物学”的时空观,就是对称破缺的时空观,它包括空间对称破缺与时间对称破缺。

空间对称破缺:表现为系统的各构成要素在三维空间中分布的非均匀性。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对称破缺展示出系统的不同构成要素之间或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本质差别,这种本质差别为演化这种复杂行为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首要的先决条件,它使得原来在无差别介质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的演化过程,在对称破缺的条件下可以成为现实。例如著名的贝纳德花纹实验,就是系统达到某一阈值时,由对称性破缺而产生的一种空间宏观有序结构。

时间对称破缺:显示为系统定向运动变化及其周期性、节奏性。经典力学认为时间是可逆的,这就意味着“过去”和“将来”没有质的区别;热力学第二定律对此提出挑战,揭示了孤立系统的熵随时间的推移趋向极大值,但不足的是这种对时间的非对称性的描述仅仅限于孤立系统。而耗散结构理论等自组织理论,则更一般也更深入地揭示了开放系统、不可逆系统的方向性。它们指出,任何开放系统都有一个随时间而创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绝对不可逆转的。对于开放系统来说,时间t总是单向的、对称破缺的。它的意义已非一个简单的几何参量,而是一个决定系统演化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量。作为耗散结构论中的一个新概念,时间t是与系统不可逆过程相联系的一个内部变量。如化学钟实验,即著名的B-Z反应(Belousov-Zhabtin-shi),就是经过时间对称破缺,形成一种新的动态稳定的有序结构。

对称破缺作为整体性的内在特征,表现为三维空间上的非均匀分布和一维时间上的不可逆演化。有了不可逆性,即时间对称破缺,才有空间对称破缺的产生维持和发展。时间对称破缺具有更为基本的意义。对称性破缺可以引起我们对两个问题的反思,一是关于秩序问题,二是关于不可逆性问题。

2.对称破缺是自组织系统进化的标志

事实上,无论是平衡结构的产生还是非平衡结构的产生,都表现为某种对称破缺。在进化生物学中,首先是有机分子旋光性的对称破缺,被巴士德等人看作是“生命的唯一判据”。没有这种破缺就没有真正的生命;其次是遗传密码和遗传信息流的对称破缺,它们是原始生命得以产生和延续的关键;而细胞内部及细胞之间的对称破缺,是原始生命继续进化与发展的前提。

当外界条件具备时,系统发生对称破缺是必然的;而对称破缺是如何实现的,却有很大随机性,而在这时涨落则起了重大作用。比如磁体磁场的方向、激光的频率和相位、正反粒子数之差等,都是随机决定的。系统科学家詹奇说:“现在与海森堡不确定关系描述的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并肩而立的是结构中的宏观不确定性。”这些都是系统整体性的具体体现。

3.整体性涌现的动力学机制:多元协同

系统的新质突现表现为外在的整体化和一体化,而对称破缺则意味着内在的分化和多样化。这两个方面相反相成、互相促进;一方面,系统的整体性来自于对其构成要素特性的扬弃,即在新的关联过程中,要素间自身个体性的相互协调,从而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和谐一致。另一方面,只有对称破缺、高度分化和质的规定性的多样化,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才具有实际的意义。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促成整体的新质突现。

邦格(M Bunge)认为,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新颖性,往往是在性质相异的事物结合形成系统的过程中产生的。如果说系统内部的相互关联使其各构成要素相互协调、彼此一致地突现为具有新质或宏观信息的统一整体,那么,正是各构成要素充分发展了的对称破缺和相互作用更加丰富、更加紧密、更加具有新质的创造性。

于是,“系统的整体性最终可被理解为:以多元协同为内在动因或突现机制的对立统一体。”而在理解多元协同时,需注意:(1)系统内多样性的关系是多元协同产生的前提条件。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的存在,使得它们之间竞争性的独立运动和关联性的合作运动成为可能。正是系统内多样性的存在,为协同作用的产生提供了可能。(2)大量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关联导致了所谓非加和性,即相干性。多元协同的效果之所以能产生,就是因为相干性的存在。普利高津认为由于有了相干性,系统就显示出了整体的行为。哈肯也认为,子系统在相当规则的形式下会发生相互合作,从而使整个系统的状态出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化。因此不能将系统分解为子系统,并用纯粹的、无规则的子系统作用简单叠加来说明系统的特性。通过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合作,确实能够导致在宏观层次上信息的创生。这种信息反映了系统的总的状态,它是由系统中的合作即协同作用所产生的,所以被称为协同学信息。

总之,多元协同是整体系统的和协之源。它具有动力学的性质,是在动力学过程中发挥效能的。耗散结构论和协同学等系统自组织理论,详细地探讨了系统在演化过程中的动力学机制。系统内部的对称破缺使其构成要素彼此有了区分,由完全均一的一元化变成了高度不对称的多元化,而系统对称破缺之后要素间产生的相互关联,则产生了新的效应——多元协同。故,对称破缺、多元协同共同构成了整体性的突现机制。

三、走向生成整体论:系统整体的生成机制

科学的历史发展到量子理论阶段时,科学家波姆(D J BOhm)提出了生成性的整体论。以往的整体论更强调系统的空间结构,生成整体论则更关注时间的延续性与系统的动态性。而系统科学发展到非线性科学阶段,其整体论思想的主要特征即生成性。

按照生成整体论,整体是动态的和有生命的,整体不是由部分组成的,而是从生之时起就是整体。生与成联在一起,成长壮大,是任何机器系统所不具有的。特别是生命系统,其整体有着自组织性和突现性两大基本特征,它们是自己创造自己的。按照生成整体论,部分只是整体的显现、表达与展示,整体通过连续不断地以部分的形式显现其自身。

对于生成,重要的不是物质的空间运动,而是信息和能量的跨层次传送和转换,由此生成整体必然具有自组织性、突现性、多层次性、不可分性和不可还原性。按照李曙华的观点,生成的过程是信息指导物质的生成(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生成),是新事物不断出现的过程。生成整体论的使命就是:如何突破还原分析的传统方法,找到整体作为整体、非平衡作为非平衡、非线性作为非线性的新的研究方法,而不满足于在构成的基础上附加考虑相互作用,在局域平衡的基础上附加考虑子系统间的不同情况,或考虑如何将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处理。在这里,信息是生成的重要条件。

1.逻辑起点:生成元

系统科学之于经典科学,除了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对立外,还有构成论与生成论的对立。在经典科学中,原子是构成世界的终极因,它是构成一切而自身不被构成者。原子的假设为经典科学提供了一个逻辑起点,其特点是:从实体和部分出发,因此“质料因”是最基本的;认为整体由部分构成,因此可分;由于认定部分与整体是同质的,所以了解了部分即可了解整体;所谓变化就是指不变原子的分解与组合,或受力点在空间的运动;原子相对不变或稳定的属性是质量,即“原子量”。

而建立在整体论基础之上的系统科学的逻辑起点是“生成元”。按照李曙华的生成理论,她将生成元与原子的差别归纳为:(1)生成元首先透显的是“动力因”和“目的因”,而不是“质料因”;(2)生成元不是既存的,而是生成的,因此生成元可生可灭,本质上是过程;(3)生成元是整体,不是部分;部分由分化生长而成,具有整体性与分形性;(4)生成元相对不变或稳定的属性是生成规则(中国文化中所谓“理”或“道”),而实体则是不断生长变化的;(5)决定生成元生长的是信息,而不是载体的原子质量。系统科学的各支理论中,隐藏着不同的生成元,如耗散结构中可以放大为巨涨落的涨落、突变论中突变点上的整体控制型、协同学中的序参量、超循环中拟种的突变体、混沌中的吸引子、分形中的分形元等。

总之,生成元是系统整体生成的逻辑起点,也是新结构诞生的“胚胎”。生成元的生成过程包括反应增殖(简单信息增殖为复杂的整体信息)、展现进化(潜在信息进化为强大显在的序),此二过程不可回避,否则生成过程将变得神秘。

生成元其实就是广义信息论中的潜在信息。生成过程包括信息增殖——简单信息相互反应为复杂信息;信息进化——潜在信息组织无序的物质能量放大展现为显在序这两种过程。以上两种过程都是超循环过程的片段,超循环起到了选择、正反馈增强、稳定结构一过程链、不断自我复制的作用。于是自组织、自稳定、自复制的有机整体遂在动态中生成。

2.整体重建与生成:分形生长与混沌动力

根据自组织理论,突变点上系统进化的问题,实际上是系统的整体重建问题。其机制是各子系统通过自组织形成超循环,并实现内在的价值选择,关键在保证代表进化的某种“生成元”在突变点上诞生并迅速生长,完成进化。按照非线性科学的观点,分形与混沌理论则进一步揭示了系统生长的形态学与动力学机制。分形几何学揭示了系统形态生长的普遍的数学规律,并进而涉及能量、信息与功能的分布等规律,而混沌理论则发现了奇异吸引子——世界生成过程中信息创生及跨层次传递信息和能量的重要机制和渠道。

如果说贯穿整个机械过程的基本规律是能量的形式转换与守恒,那么贯穿整个生成过程的基本机制则是信息的反馈、复制与转换。“生成规律本质上是信息规律,是信息选择、组织物质和能量的规律。生成的过程是从整体到整体,而不是从部分到整体。从根本上说,生成是信息的创生、保存、传送、翻译和转换。”

篇9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69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145-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卫生疾控系统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关于防治性药品的管理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降低了卫生疾控系统信息化的步伐。疾控系统防治性药品库是进行药品采购――药品供应――药品管理――药品安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改变其管理模式,提高药品的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本文通过对疾控系统防治性药品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分析药品管理的弊端,现将调查资料报道如下。

1药库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1.1现状资料分析本研究资料选取为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广西玉林市疾控中心和各(市县疾控中心药品管理的资料。从选取资料中可以看出,目前疾控系统防治性药品的药库管理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必须明确药品管理的操作性问题,减少医疗问题,避免医疗纠纷等[1]。

1.2防治性药品的管理防治性药品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因为采购问题、养护问题以及药品管理人员素质问题而影响药品的质量。其中在采购过程中,如果不按照相关规范流程进行,检验人员缺乏安检与理论性经验,则会使质量不合格的药品混入药库中,从而出现药品质量问题[2]。

在药品养护过程中,湿度、温度以及环境等因素至关重要,因此如果温度、湿度不能控制在所规定的有效的范围内,就会使药品发生质变,影响药品的质量。同样库房的环境也非常重要,如果未做好防尘、防潮、防霉、防虫、防鼠等措施、就会使药品受到污染而成为不合格的药品。

1.3药品管理员存在的问题药品管理员由于经验不足、责任心不足、药品管理知识匮乏,从而不能够依照法律规定对药品进行管理,导致药品变质、过期等[3]。

1.4药品储存环境未达到规定要求药品储存环境未能够达到规定的要求,无明显标识,从而导致药品发生变质、过期、与其他药物混合等问题,进而在销售过程中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1.5验收记录不完整性药品管理员在验收药品过程中由于不负责以及不明确相关规定等,从而导致验收和记录的不完整性,降低了药品质量管理的安全有效性[4]。

1.6出库药品出库时未进行严格检查,导致出库的药品与记录的药品不符,从而降低了出库单位的信誉度。

1.7记录不完善药品管理人员对入库记录以及管理记录不完善,因而当药品出现问题时,不能够对号入座,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8管理混乱疾控系统在进行防治性药品管理的过程中,管理方式不当,导致管理混乱,不利于药品质量的提高。

2科学管理方法

2.1中心药库的设立在相关管理人员领导下,设立疾控中心的中心药库,对疾控中心的防治性药品(包括试剂等、医疗耗材等计划、采购方案以及供应、保管分发等工作进行统一性管理。在进行管理过程中,制定中心药库的管理制度,减少药品管理的不规范性。

2.1.1药品采购规范性中心药库设立后,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制定采购计划单,按照规定进行审批手续的办理,采用合法严格的进货渠道进行药品的采购[5]。

2.1.2质量检查药品在购进以后,必须由相关部门对药品进行检查验收,工作人员需要对药品的品名、包装、注册商标、批准文号、合格标志、出厂以及批号、有效期等等进行核对,应该检查药品具体规格与原始单据在含量、数量以及规格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性,如果有药品与单据记录不符,则需要查明原因,予以退货或换货,然后将核对结果做好记录,输入疾控信息系统中,从而为药品查验找到入库依据。

2.1.3分类管理采取分类管理的方法对药品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分清药品性质,对不同药品贴上不同标签,按照相关规定予以科学摆放[6]。

例如易挥发性的药品应该放置在密封、不透气的环境中,防止药品与空气发生化学反应;对于易爆、易燃以及腐蚀性较为严重的药品要重视轻拿轻放,并选取单独场所对这些药品进行存放,防止其引发危险性因素。

2.1.4按照药品性质对药品进行分类管理要想保证药品的质量,就必须重视其储存环境的问题,按照各种药品对温湿度的不同要求进行存放,保证药库通风顺畅,特殊药物特殊放置、防止不同药物出现相互作用,提高药库的卫生质量,防止药品发生虫蛀、受潮等问题。

2.1.5药品领取问题各部门领取药品过程中,应该对照实物进行仔细检查,如果发现分发的药品与单据上的药品存在差异,则应该当即提出予以解决。

2.1.6领物单填写中心药库在进行分发药品的过程中,需要开出至少一式三份领物单,作为部门领药依据、库存依据以及会计计算凭证等。

篇10

通用技术是浙江省教育改革中新增设的一门新学科,大多数通用技术教师都是从其他学科转来的,课堂教学的引课法还处于摸索阶段,如何根据通用技术学科的自身特色,在引课中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摆在通用技术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觉得通用技术课堂需要一个好的载体,一个跟产品有关的模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直观的空间感觉,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开启主动学习模式。产品的模型很多,材料多种多样,结构有复杂、也有简单的,成本也有高有低,但纸质模型首先保证材料来源上的充足,降低了模型的成本,其次,有些纸质模型完全可以自行搭建、粘贴组合,不仅方便教师开发新的模型,而且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适应新课程的创新性。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谈谈纸模型引课法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探索、设计制作适合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纸模型

在通用技术必修1中,《设计的一般过程》一节,教材涉及的是便携式小凳的一般设计过程,课后练习更是直接要求用卡纸设计制作纸凳模型,所以,笔者觉得该节课可以用纸凳模型引课。由于该课的教学目标只是让学生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所以纸凳的结构、纸凳的功能并不需要拘泥于优秀的形式,对纸凳所暴露出的缺点的思考也可以作为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的某一环节。但有了纸凳,一来可以直接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明确这节课的任务目标是围绕纸凳展开的;二来也可以当做学生设计制作要超越的对象。《技术试验》一节,为了让学生更加客观的认识技术试验是怎么一回事,可以设计该节课完成活动手册中提到的“纸质梁的承重试验”这一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那么用纸质梁引课,无疑也是直奔主题的好方法。《制作模型》一节,可以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完成一个产品的设计制作,课堂中可以操作的材料当然首选纸质材料,那么引课中直接用纸质产品例如纸质笔筒,也将使学生明确设计方向,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技术的性质》一节,看似和各行各业的技术产品都有关,其实也可以用纸模型来引课,因为纸模型也是其中一个技术产品,纸模型也能体现技术的创新性、目的性、综合性以及两面性。以纸模型作为课堂内容的起源以及主线,将会使学生更加明白这几个性质是技术的基本性质。《设计分析》一节,涉及到台灯,如果直接用一个纸质模型而非图片引课,那么学生对设计分析所涉及到的因素分析、物人环境三要素分析将更加全面。在通用技术必修1第6章中,正等轴测图的学习和三视图的学习,也可以用纸质几何模型来引课,使学生一开始就能较好地认识三维空间结构和建立三投影体系。在通用技术必修2中,结构与设计这一单元也是比较适合用纸模型来引课的。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直观的空间感觉,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制作模型》这一节教学过程中,我直接用自己设计制作的创意笔筒引课,展示纸模型的那一刻,学生的目光就被创意笔筒纸模型牢牢锁住,那种空间的立体感是鲜明而强烈的,甚至有些学生马上就表示想要拥有这样的产品,欲望被点燃后,自然更加主动学习。对于任何技术活动课,引课时使用恰当的模型激起学生的兴趣,都将使这节课的效率得到提升。

2、贯穿教学课堂的设计项目

之前介绍的创意笔筒纸模型,不仅在课堂开始吸引学生的目光,激起学生的欲望,也是贯穿课堂教学的设计项目。活动过程中学生一直都在吸取老师引课过程中的纸模型的精髓,学习目标明确,知道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从老师展示的纸笔筒开始,学生有的在模仿,有的在超越,有的在增加个性化的设计。整节课内容紧凑,节奏鲜明,张弛有度,很好体现学生主体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

三、聚焦目光,深入思考

在《设计的一般过程》这一节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引课的。

展示纸凳模型,问:大家觉得我这个纸凳是怎么设计制作的?

生1:先在纸上画线,然后裁剪,把各部分粘贴起来,最后组装。

师:这位同学好似看过我怎么制作的,说的非常全面,但你说的只是这纸凳是怎么被制作出来的,那么完整的设计该从哪里开始呢?

生2:因为要上这一节课,所以老师你才想到要做纸凳的吧。

师:是的,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纸凳的设计一般过程,从而学习产品设计过程是需要经历什么样的阶段的。

……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多个方案;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从设计成果引课,让学生思考设计过程。拿出纸凳模型,直接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进而使学生在思考设计过程时,有了客观的客体做载体,焦点在纸凳上时,学生的思考就是围绕着纸凳展开的。在接下来的引导中,也围绕纸凳展开问题,学生学习时由纸凳这个点散发开来,逐渐思考纸凳的设计各个阶段。整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讨论也是有针对性的进行,较好地实现了学习目标的掌握。

四、作为载体实施项目

在《技术试验》这一节教学过程中,

展示纸质梁模型,问:大家觉得这个纸质梁能承受多少重量的重物悬挂?

生:纸这么薄,这么脆弱,承受的重量应该不多吧。

师: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对于我们不知道的,我们可以探究后下结论。

演示纸质梁的承重试验

将纸质梁放置于相距一定距离的同一水平高度的两凳子上,在纸质梁中间悬挂矿泉水瓶,逐渐增加矿泉水瓶中的水和矿泉水瓶的数量直至纸质梁出现形变,称量纸质梁形变前悬挂的总重量。

师:我们刚才对这个纸质梁的猜测有些看似很有依据的,结果也不准确,只有做了相关的探索实践,我们才得到了这个纸质梁准确如实的承重结果,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技术试验。

……

若没有好的载体,技术试验这节课就沦为纯理论课,学生在学习时只能关注概念及意义的记忆,且没有理解的记忆将是痛苦的学习过程,老师在上课时也将觉得空对空、索然无味。我用了实实在在的一个技术试验做载体,课堂气氛一下子变的有探究味了,纸质梁的引课就直接把学生拉进了学习的空间,甚至有同学主动要求参与进技术试验过程中,我选择了一到两位同学亲自体验纸质梁的承重试验,学生在完成技术试验后对纸质梁又重新看了几眼,有的眼神里透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当然对技术试验的理解和技术试验重要性的了解也更深刻了。

其实课堂中,其余同学也有很多跃跃欲试的,尽管没能亲自体验,但在学习过程中也是时刻关注演示的情况,甚至有同学直接就发出惊呼。我觉得这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真正主动学习,通过对浅显易懂的事例的探究真正学到了技术试验的相关知识。

五、纸模型引课法对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其开发自身思维的能力,教师不应该单纯地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应该在教师教导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操作的空间。为此,教师首先应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要根据教学内容有效地设置问题,让学生直接参与和经历,调动学生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用纸模型引课,学生的主体得到很好的发挥。在明确了课堂任务后,学生学习方向明确,探究的问题明确,学习的效率自然也就高了。几次实践探究下来后,感觉学生不仅进入学习状态的效率提升,而且在后续的学习上也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主动思考探索,深挖各种可能情况,甚至有时候超出设想界线,把问题思考地更加全面、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