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8 18:35:5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区域创新战略,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浪潮中,区域创新能力已日渐成为一个地区经济是否拥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在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布局下,如何创建中部区域创新体系,提升中部创新能力,已然成为中部能否从“塌陷”中崛起、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与国家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相协调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中部区域创新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从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部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政策与建议。
关于如何衡量及评价各区域创新能力,各学者纷纷运用不同的指标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核算与考察。但最后的结果,从总体态势来看,基本相同,即: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同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是东强西弱,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由高到低呈梯次分布;而从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的排名来看,这里选用科技部相关课题组的测算结果,2003年,中部六个省份综合排名除了湖北排名靠前外,其他五省除了高于西部几个省市外,与其他先进省市差距还很大。可见,中部六省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与西部较接近,而和国内先进地区比,差距还比较大。下面我们具体从以下几个要素方面来考察分析。
(一)知识创造能力即不断提出新知识的能力
一方面,从中部R&D经费投入来看,2004年,中部地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科技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尽管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缩小,但仍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上年相比,科技经费支出有所增长,但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下降了0.02个百分点。其中,中部科技投入中政府的R&D经费投入所占比重较大,平均为34.83%。另一方面,从科技产出方面来看,中部六省在国内期刊发表的科技论文总数为48855篇,占全国总数的17.79%;而发明专利受理量仅占全国总数的3.28%,而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更低,仅占全国的0.49%,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知识获取能力又称知识流动能力
中部地区知识获取能力的平均综合得分为18.2,与西部地区相差不大,而与东部地区38.63的平均得分相差甚远。将我国知识获取能力分为四个等级,2004年的报告显示,除中部的湖南排名较靠前外,其它省市仍处于第三、第四等级。这说明中部地区的知识流动性不强,合作程度不高。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中部技术创新综合评价远低于东部,尤其是突出表现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上。企业的研究开发在研究开发投入中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从中部创新的重要产出指标看,企业在其中的地位并不高,据《全国R&D资源清查工业资料汇编》数据显示,在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山西的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中,国有企业分别占47.05%、39.26%、41.16%、51.84%和35%。可见,中部几个省的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是创新主体,而中小企业和外资企业地位并不高。而且从中测算出的技术创新的经济绩效来看,不仅东部远高于中部,甚至西部也优于中部。如效率指标中单位科技资金投入产生的发明专利产出、单位科技人员产生的发明专利以及新产品开发费占新产品产值,西部都强于中部。
(四)区域创新环境
一个地区创新的环境包括基础设施水平、市场的大小、劳动者的素质等硬环境,也包括观念、政策、文化、制度等为企业创新提供金融支持的软环境,这些都是制约创新的重要因素。从硬环境来看,中部信息化基础设施较好,但从2003年各个区域创新环境综合测评指数上来看,中部综合测评在区域创新发展水平方面不仅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且全部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原因不仅在于中部信息资源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和利用,更主要的在于中部的政策、制度等创新软环境严重落后。
中部区域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经济实力较弱且经费投入不足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水平,直接影响其R&D投入强度、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强度和区域创新能力。中部曾是我国的粮仓和现代工业的摇篮,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目前正处于向工业化中前期阶段,但由于中部广大地区以农业为主,“三农”问题突出,因此,中部总体上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2003年,中部人均GDP为7810.67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折算为970.27美元。据统计,近年来中部R&D经费与GDP的比例平均维持在0.62%左右,而东部和西部的比例分别为1.18%和0.80%。R&D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中部只能走以使用技术和改进技术为主的技术创新道路,缺乏创造技术的能力。中部地区知识创造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研究开发投入低,而中部科技投入中政府的R&D经费投入所占比重较大,相对来说,企业经费投入不足。中部企业R&D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中部国有企业比较多,经营机制尚未转变;而中小企业发展不足,工业企业普遍效益低下,自有资金不足;缺乏有效的融资体制扶持,造成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筹措资金困难。因此,企业尚未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
(二)产学研合作水平不高
中部区域创新系统的特点是高校、科研机构自办产业较多,与企业联手进行技术创新较少。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合作缺乏长期战略性合作的基础。这主要是因为:缺少激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的联接机制。由于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各行其是的独立职能,加之它们在时间、空间上和职能上的界限,一方面延缓了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使企业错失赢得竞争优势的良机;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缺乏必要的资金和试验场所,使得许多创新不能得以实现。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来促进产学研合作,很难建立起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在“共赢”基础上的紧密合作。
(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落后
中部产业多属传统产业,产业重点多在化工、冶炼和交通设备等第一、第二产业,普遍存在人多、社会负担重、经营机制不灵活、技术创新能力弱等问题;由于中部尚缺乏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和高新科技园区,因此以计算机、光机电一体化、信息、金融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非常脆弱,不具有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优势,而且基础差,尚处于成长阶段,没有一批成熟的和独有的核心技术,在区域创新能力上表现为实力弱。
近年来,中部高技术产业规模在全国比重偏低,技术密集度不高。2003年,中部高技术产业的工业总产值为852亿元,在全国高技术产业的工业总产值15099亿元中所占比重为5.8%,较1995年的8.64%下降了2.8个百分点;中部R&D经费占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8%,低于全国4.96%的平均水平;高技术产业的人均增加值只有5.63万元,仅为东部10.24万元的一半。中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5.73亿美元,仅为全国的0.51%,不仅远低于东部98.60%的比例,而且与西部0.887%的水平相差不远;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也有所下降。同时中部高技术产业的贸易额也远远低于沿海其它省市,并且贸易逆差大,贸易逆差与进口额比例高达-6.36,可见中部高技术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国际竞争力非常弱。
(四)创新制度建设落后
尽管中部科研与创新的基础设施较好,但基于技术创新的制度建设落后,主要表现在:
从正式约束来看,推动技术创新的地方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健全。当前,中部有关技术创新的法律和法规以被动地执行全国有关法律法规为主,缺乏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技术创新法规体系,特别是在一些有关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技术与人才市场的发展等方面政策法规不全,既不利于充分保障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利益,提高其创新积极性,也不利于维护技术创新的正常秩序,保证区域技术创新的效益。
从非正式约束来看,中部地处内陆,受历史因素及传统文化影响,总体上表现为社会封闭,意识落后,缺乏市场观念,创新文化氛围不浓;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管理方式没有根本改变,政府“等、靠、要”的传统思维固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弱,微观管理过多过细,对技术创新的认识不足,管理不到位,支持不够。各省无论从政府,还是从社会,都尚未形成一套有利于技术创新的非正式制度,创新软环境差。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研发一定要突出自身的核心技术优势,保证满足企业能够符合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需求,也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创新则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只有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才能维护好企业的创新需求,这对于企业发展尤为重要。在创新驱动背景下,应该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保护意识,不断激励企业向前发展,并维护好企业的权益。
1 知识产权管理与创新驱动理念分析
1.1 新驱动下的知识产权内涵
根据创新驱动战略的要求,企业应该顺应国家创新战略的转变,我国应该超着制作强国转变,企业则应该充分认识到创新驱动背景下的知识产权内涵。一般来说,知识产权内涵涉及到很多的方面,具体就制造业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外观设计、科学发现、人类活动的科学发明;商标与服务模式;制止不正当竞争;工业、艺术、文化领域中的智力因素而产生的相关权利等。
1.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概述
所谓的创新驱动,并不是没有根据凭空而来,大部分都是在创新经济的带动下而出现,能帮助实现企业的多元化经营需求,以满足较强的国际化竞争。一般来说,创新驱动主要涉及到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2]:一是,协同创新,企业应该具备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市场经营中的协同创新的模式则是优化选择方向,能够结合多目标开展工作,充分考虑多种因素的结果上研发出综合性产品;二是,不断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利用集成化、原始化的创新模式,并充分考虑“产-学-研”模式,进行企业发展创新;三是,大力发展体制创新,逐步通过各方努力来保障“市场-政府-科研机构”的体制逐步完善,能够综合政府政策优惠、经营能力以及科研单位的创新能力的优势所在,进一步提升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让企业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2 创新驱动下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思考
纵观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的历程,可以认识到,其主要是依赖于相应制度方面的发展而壮大。相比与西方发达国家来看,相关的制度建设则存在着本质区别。西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具有较早的研究基础,经过多年的总结,有着不可估量的沉淀性优势,我国这方面却有着不小的差距。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创新驱动对于国家知识产权变革具有明显的积极方面的影响,另外,也不可否认,知识产权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助动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化发展[3-4]。
第一,有利于实现知识产权信息的进一步扩散。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能更好地保护创新,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实现保护创新技术。通过知识产权的管理单位,能够快速方便的查找到专利的必要信息,能够实现在信息化背景下,专利技术的传播和查询,这样能够有效避免重复研发的精力和成本,也能从另一个角度来提升技术经济转化的速度,能够实现知识产权维护和创新驱动的相互结合。
第二,保证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鼓励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可以看出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驱动具有密切的相互关系,创新驱动能够有效在一定范围内扩大知识产权的范围,另外,还能够将其视为有形资产而给予一定的保护,使得知识产权归属性进一步明确,保证技术创新具有独特的社会地位。同时,还能有利于企业增加经济效益,提供宏观方面的保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然会使得企业创新的欲望和能力进一步提升。
第三,保证企业具有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随着创新驱动的影响,企业经营意识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自主创新非常重视,同时,知识产权也能保证实现技术维护,这种企业就具有国际竞争力,能更好符合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利用专利技术保护,能够使得国外技术进入中国市场担忧有所降低,有利于深化我国市场改革。
3 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
第一,树立创新驱动产权管理的战略。随着创新驱动的发展,技术创新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也急需保证自主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所以,企业应该重视如何树立知识产权管理战略,切实加强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保护。应该结合知识产权的管理发展,从企业实际出发,保障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建立,全方面高效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从细节工作入手,在每个环节中都融入自主知识产权的维护工作。应该勇于应诉侵权事件,决心维护好自主知识产权。保证全员都树立知识产权意识,维护企业的创新发展。
第二,进一步加强产权管理机构与制度建设。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再加上对于大型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分析,较为复杂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往往都配置在大企业中,基本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法律维护、专利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同时,这部分的知识产权管理单位也具备足够的权利,全权负责来处理企业知识产权问题。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产权管理机构与制度建设,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进行不同层次以及区域的划分,实现知识产权的小组管理模式,这样能够具备较为灵活的工作方式,使得知识产权管理具有较高效率。
第三,设置合理的奖励和分配机制。基于创新驱动的技术研发或是技术保护,其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应该结合企业发展远景,利用必要的经济激励制度,有益补充相关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确定不同级别的奖励,这样也是对于技术研发人员的肯定,避免出现技术资产的流失。另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团队也能从此获利,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将其支付给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保证正常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强国计划的提出,创新驱动战略则是我们要格外重视的一项发展战略,能够更好帮助企业来认识知识产权管理。两者之间呈现出相互补充、相互发展的特点,创新驱动极大化地促进了知识产权管理的发展,而知识产权管理能起到有效保护创新驱动的作用。所以,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应该充分利用好创新驱动的机遇,保证自助知识产权维护水平的提升,最终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产品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朝晖.创新战略绩效评价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8(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290-03
一、引言
建立区域绿色创新体系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式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大背景下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成为国际大势所趋。要实现结构的优化升级,就必然要建立区域绿色创新体系以缓解当前的资源环境压力,对于我国经济的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绿色创新绩效普遍较低,其中,传统产业结构刚性是制约区域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障碍之一。因而,提高区域绿色创新能力,必须将绿色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构建基于绿色创新的现代产业体系。其实现模式是建设城乡融合的绿色产业体系,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二、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战略
绿色技术创新战略有若干层次,采用何种层次的战略,一般会依据企业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选择,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战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被动型战略、参与型战略、主动型战略及创新型战略。
1.被动型战略
被动式战略是指在参与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从绿色环保角度来看,其创新的最终用途是来实现工业“三废”的绿色无公害,实现清洁生产。在这个战略中,在绿色生产技术的前提下产生的废物进行处理,通过废物分类,处理资源再利用和垃圾焚烧等手段,以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流程。一般规模较小采用被动型战略的企业其绿色技术创新过程如图所1示。
2.参与型战略
参与型战略是指参与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不仅通过终端处理技术,更强调工艺设计,使用绿色创新技术。绿色创新技术主要是用在生产过程中节约原材料,替代,回收,减少废物和过程的变化,减少废物排放的措施。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绿色工艺创新是最重要的创新内容,开发出一种基于企业能有效利用的绿色技术工艺流程,并以某些技术引进为辅,企业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绿色技术引进投资策略,运用此策略,公司规模一般高于平均规模。企业的目的不仅仅是实施绿色环保技术和清洁生产,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承担了减少对环境污染的责任。参与型战略企业其绿色技术创新过程可归纳如图2所示。
3.主动型战略
主动型战略是指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除了重视绿色技术的最终使用,它也侧重于遵循绿色产品创新战略规律研发绿色产品。确定绿色产品的技术标准有三个:(1)生态,也就是说,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产品的使用,不会造成污染排放,不会产生环境污染;(2)生态化生产,即材料的选择及管理,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和资源分配过程中,选择一个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控制系统,不会污染环境;(3)生态化的废物处理与资源再利用。对已完成产品生命周期的废弃品,其处理和处置必须符合生产要求,如拆装方便,便于回收或安全处置对废弃品的资源再利用不会产生污染,实现清洁生产。
采用主动型战略的企业其绿色技术创新过程如下图3所示。
4.创新型战略
创新型战略是指企业在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时,除采用末端处理技术、绿色工艺、绿色产品设计外,还需要对企业的组织机构、人力资源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变革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一种战略,见图4。
三、绿色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
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若想更好地发挥作用,使参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各个主体能围绕着绿色技术创新目标行动,使绿色技术创新向着更高、更新的层次均衡发展,离不开坚实有力的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包括法律制度体系、财政税收体系、融资体系、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和技术开发服务体系等。
1.法律制度体系
绿色技术创新,需要有完善、健全的法律制度支撑。绿色技术创新法律制度体系主要包括绿色技术产权法律制度、绿色技术企业法律制度、绿色技术市场法律制度和绿色技术政府法律制度。
(1)产权法律制度
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产权法律制度体系,通过划分、确定、界定、保护和行使产权的一系列规则,使产权关系制度化,依靠规则,尊重、承认或行使产权,如果违背或侵犯产权规则,就要受到相应的制裁或惩罚。通过明确和固化产权关系,对产权制度进行规范与创新,建立一整套绿色技术产权激励制度、产权管理制度、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制度以及产权交易制度,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一种最经济、最持久地绿色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使绿色技术创新者与绿色技术创新成果之间建立最直接的绿色经济关系。
(2)企业法律制度
建立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法律制度,按照知识知识产权为导向,以生态系统优化为基础的本质要求,通过建立绿色技术创新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绿色技术产权保护制度、绿色技术标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度、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本管理系统,把对生态和环境保护纳入企业行为规范,使企业关心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市场法律制度
通过构建一个绿色技术创新的市场法律制度,以保障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市场法律制度,包括环境标志制度、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绿色技术知识的普及倡导绿色消费,也包括对绿色产品市场中非绿色技术产品的规范,消费者选择的因素,以及为制造商使用绿色技术观念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开展公平市场竞争,提供绿色技术产权激励的商业模式,以市场为基础的绿色产品,绿色技术创新,鼓励企业产生强大的创新动力的市场化制度设计等。
(4)政府法律制度
构建绿色技术创新的政府法律制度,通过建立绿色技术创新决策和规划系统,绿色科技评价制度,绿色技术创新风险管理制度,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奖励制度,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税收法律制度,绿色技术创新的行政执法制度,绿色技术创新的投资体制和相应金融和法律制度,提高绿色技术创新风险防范的水平,稳定绿色技术创新资金来源,鼓励创新努力的总体规划,为绿色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护创新的发展积极性。
2.财政税收体系
在过去的十年中,北京房山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束缚,遵循现代教育规律、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推动幼、小、中、职、成等各级各类教育有机融合、互为补充,初步构建起一个支持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转型的综合教育体系,走出一条具有广泛借鉴意义的区域教育创新发展之路。
创新思路 优化结构
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和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是我国改革和发展面对的两大基本问题,也是制约区域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房山是首都城郊的农业和人口大区,平原、丘陵、山区面积各占三分之一。新世纪初,这里虽然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由于受自然条件、区域经济等因素影响,山区人口居住分散,生产生活水平相对低下,面临教育体系残缺、学校布局分散、办学效益低、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2001年,房山区进行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撤销了原来的教育局、成人教育局、区政府文教办,组建了现代意义上的区教委。
新成立的房山区教委坚持从实际出发,经过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后,大胆提出了房山教育发展的宏观策略,即坚持“一个思路”,突出“两大主题”,实现“两个转变”,达到“三个聚焦”。
十年来,这个宏观策略在房山教育系统逐步深入人心,成为引领区域教育创新发展的灵魂。
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房山区教委以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为抓手,坚持以政府为主导,走规模办学之路,打破乡镇区域界限,创造性地启动了“山区教育工程”。投资3.78亿元,在城镇地区新建2所、整体改造2所寄宿制中学,将山区10所中学一次性外迁;将山区31所小学一次性集聚为14所,实现局部寄宿制;充分利用腾退教育资源,兴办乡镇中心幼儿园8所、乡镇成人学校8所。
“山区教育工程”的实施,直接推动了房山山区教育现代化进程和教育均衡化发展,并由此带动了山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涵养区建设,是全国同类地区优先发展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先导性、基础性作用的成功典范。
整合资源 健全体系
在办好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需要。面对基础教育较为完善,学前教育、职成教育十分薄弱的现实,房山区实施了学前教育和职成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2001年,房山区只有2所市立幼儿园和几所乡镇自办幼儿园,运转十分困难,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不足30%。而且在当时,一些地区出现了向社会拍卖、转让公立幼儿园的现象,“公退民进”、“市场化”成为学前教育改革主方向。
这种形势下,房山区教委顶住压力,率先开辟了政府主导新思路:坚持走农村幼儿园公办化之路,将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纳入教育督导评价体系,努力构建以市立园为示范、以乡镇中心园为骨干、以民办园为依托、社会多元参与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首先,确定乡镇中心园的独立法人资格,把中心园人员工资和公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按国家标准为幼儿教师核定编制。其次,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时机,对腾出来的校舍加以改造,优先用于兴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和分园。再者,对适合从事学前教育的中小学超编教师,采取集中培训和内部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及时进行转岗培训。同时,及时补充国家教师,优化幼儿教师队伍。
如今,当“入园难”、“入园贵”成为社会热议话题时,房山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已悄然达95.89%,提前10年超额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学前教育发展目标,走在了北京市和全国前列。
为改变职成教育相对滞后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房山区利用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机遇,在每个乡镇确保建立一所社区成人职业学校。确立社区成人职业学校的法人地位,核定人员编制,将其建成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教职工从中小学分流教师中加以解决,公用经费由区财政负担。同时,召开以职成教育改革为主题的教育工作会,集中解决了原有三所职业学校隶属三个部门的历史问题,保留和重点建设两所中等职业学校。依托结构合理、功能多样、自主发展、灵活开放的现代职成教育体系,房山区每年深入开展各级各类职业培训和成人培训15万人次。
通过十年的努力与探索,房山区走出了一条学前教育领先发展、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职成教育快速发展之路,初步建立了幼小中职成等各个学段相互衔接、相互融通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实现了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内涵发展 提高质量
区域教育创新发展中,如何防止单纯追求规模、搞外延扩张而忽视提高教育质量的倾向?房山区教委较早地意识到,各级各类教育必须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重新认识德智体美劳五育关系。教育的本质工作就是教育孩子学做人、学做事。德育是灵魂,智育是生命,体艺见特色。美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其心灵美与行为美和谐统一;劳育的目标是培养劳动情感、养成劳动习惯。在理清五育关系的基础上,围绕“德育”,提出学科德育、全员德育,把德育渗透到教育过程当中;围绕“智育”,提出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为尺度的课堂质量标准;围绕“体育”,提出培养体育道德、普及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养成体育习惯等六大目标任务,把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严格区分开来。
――着力建设标准体系。制定并实施了“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各类工作规程”、“课堂质量标准”、“阶段性质量标准”、“人员考核标准”等标准体系。
――着力构建动力机制。形成了以课堂质量评价为中心的教师考核和绩效工资机制。
――大力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狠抓以职业生涯为载体的内驱力和以专家引领为载体的外驱力建设;搭建以教科研为载体的理论成长平台、以基本功大赛为载体的技能提升平台和以网上备课为载体的集体成长平台;加强师德建设、培训体系建设、教研组建设和学习型学校建设。
经过十年的不懈探索,房山区在教育管理上实现了从结果式管理向过程性管理的跨越,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全区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保持在99.9%以上,高中阶段普及率从2001年的90%提高到2011年的99.9%。高考升学率由上世纪末的不足30%上升到2011年的94.15%,连续八年超过北京市平均水平。
外延投入 改善条件
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
为保证全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房山区教育正常性支出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年度教育支出由2001年的2.8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15.83亿元。近十年来,教育正常性投入总额达77.11亿元。公用经费从无到有,从部分保障到全部保障。在落实国家有关工资待遇的基础上,历史性地提高骨干教师、班主任、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的补助津贴标准,政府每年投入资金从原来的63.85万元增加到762.08万元。
此外,在每年投入1500万元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创造性对山区外迁中学生采取“三免两补”政策。从2006年起,每年区财政投入840万元,用以保障家庭生活相对困难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
在保障教育经费的同时,紧紧抓住北京市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机遇,利用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创造性地划分了区、乡(镇)两级政府职责,完善乡镇政府教育工作评价体系,从而形成了市、区、乡(镇)三级政府改善办学条件的分担机制,极大地加快了标准化建设进程。2001至2010年的10年间,教育发展性投入累计达35亿元,新建和改造学校330所(次),新建和改造学校面积300多万平方米,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房山区域教育在十年改革创新中实现了大跨越,成为社会肯定、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调研组认为,房山区域教育创新并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
中图分类号:G644;G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8(c)-0152-02
为应对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对高等教育创新驱动的新期待,高校应树立“主动适应、主动服务、引领创新、促进创新”的理念,积极开展国际地方行业继续的战略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以成果转化为重点,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推动技术创新转变为技术进步,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总之,各高校若想在新一轮的科技浪潮中获得新新突破,必须契合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及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大力实施产学研及区域合作战略。
1 产学研及区域合作战略助推高校特色化发展
从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主动服务国家社会需求往往是大学迅速崛起的重要条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世界知名高校投入到产学研的实践当中,产生了美国的“硅谷”、北卡罗来纳三角研究园、日本筑波科学城、英国剑桥科学园、苏格兰硅谷、以色列硅溪、台湾新竹科技工业园等著名高科技产业基地。高校在支撑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同时,在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建设、大学文化形成方而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以英国华威大学为例,是典型依托和工商界的密切联系获得发展的顶级高校。1984年学校建立科学园区,截止2012年园内共设有超过70家高科技公司,校企华威制造集团是欧洲最大的制造中心。学校与金融界、商业界以及制造业超过1500个企业建立了非常密切的联系,包括许多知名跨国公司,通过解决这些企业所真实面对的难题,学生和教员可接触最前沿的技术与思想,成为毕业生步入社会很明显的优势。
随着我国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各高校加快了产学研及区域合作的步伐,特别是985高校,较早开展了产学研实践并取得一系列成绩。以同济大学为例,依托同济优势学科如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交通、经济与管理等的吸引力,形成以城市设计等相关研发设计服务为核心的知识型、生产型服务业集群。学校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产业集群中以研发设计为主产值占区域总产值的70%多,80%左右的创业者为同济教师或校友。创建“政府―高校―产业”协同推动的新模式,实现“校园―产业园区―社区”三区联动,构筑了较为完整的“学科链―技术链―产业链”知识型产业生态链。同济科技园提供大力支撑:建立了投融资、项目申报、人力资源、创业培训、市场推广、专业中介、评优评先、财务专业孵化服务平台;搭建完善了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建立实施了联络员、辅导员、创业导师的企业服务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三级孵化服务体系。
产学研和区域合作战略在高校特色化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但不少高校在办学理念和实施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差距。如缺乏学校的统筹规划,组织机构缺乏统一协调;对企业需求了解不够,缺乏对企业缺乏引领企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师资队伍特别是年轻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环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科技园载体资源不足,在国家新一轮创新驱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基础薄弱;产学研与人才培养有一定的脱节;能承接学校产学研政策相对独立的技术转移载体需要继续强化等。
2 产学研及区域合作战略实施路径
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要求,高校应从机制体制、学科结构、平台基地、师生参与几个方面着手提升产学研及区域合作战略。
2.1 完善体制机制,为产学研和区域合作建设提供支撑保障
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合作机制。鼓励教师以职务成果创办企业,推动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研发机构流动,推行知识、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建立,重奖获得重大研究突破和重大技术发明、科技成果转化取得重大效益的科技人员。应更好解决股权激励如何落实到具体的科研人员身上,增强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支持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研究和自主创业,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习基地的评估办法。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按照创新平台功能确定不同的投入和运行方式,探索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机制。对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及业绩考核中,应重点考核其成果转化创造的经济效益及企业的评价。建立灵活高效的协调管理机制。由相关职能部门制定适宜推进产学研的协调措施,组织和协调教师在跨部门、跨学院和跨专业之间的协作,引导教师积极承担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进一步完善、深化研究生科研助理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特别是研究生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生力军作用。
建立快速有效的沟通反应机制。组织校内外知名人士和专家,认真研究区域需求、行业需求和融入模式,赢得地方政府和企业信任,服务区域社会,进入行业主流。密切跟踪企业产品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需求,通过开展有企业支持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集成,直接参与企业开发活动,加强与企业的技术与管理合作,壮大产学研联盟。
2.2 优化内部结构,增强产学研和区域合作的内在能力
科学规划学科专业结构和产业急需的学科专业。学科专业结构要主动适应产业发展高端化、高质化 、高新化要求,实行学科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培育地方支柱产业与新兴瞄准重大产业化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需求,组建优势特色学科群。推动有条件的专业和研究领域深化国际化合作。把国际化的在落脚点向“协同创新”靠拢,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紧密契合国家战略发展,加强和产业界的联系,紧扣国际大潮,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为目标。注重学科建设定位与国家重大产业、科技发展潮流的有机结合。
校区功能改造升级,打造以学校特色专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建设开放型校区,形成知识外溢,实现园区内部知识、技术、信息等资源的共享,支持校内资源对研究机构、企业、社区的开放共享。通过立体化、深层次的产学研用合作体制机制,以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带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科技成果服务企业行业发展的需要,以先进的思想理念引领都市先进文化发展,发挥咨询、智囊作用。
2.3 加快平台基地建设,促进产学研和区域合作实质性发展。
建立对应学校不同层次区域产学研合作基地。积极筹建产业研究院,聚焦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依托产业化论坛和产业化信息平台,汇聚熟悉技术、市场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建构不同层次的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平台,注重区域示范研究院建设。与国际知名机构成立“学校-企业”联合研发中心,进行对口共建研究。加强与中科院等研究单位的合作,共建高水平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通过产学研合作办学,建成多个能反映本专业领域最新发展趋势、学科覆盖面广、实践教学功能完备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强化学校技术转移中心的作用,全面激活产学研合作技术供方机制。成立技术转移中心,作为技术成果展示、对接、洽谈交易的窗口,帮助技术转移中心由“虚”变“实”。技术转移中心可与地方政府合作,主动对接需求,建立政产学研型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同时要重视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注重同中小企业合作以及成果转化。
学校争取地方政府建立合作,构建学校与企业、地方政府的信息交流渠道,对接需求,完善组织运行机制,共同搭建重点专业的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及实践、就业基地。完善地方合作工作体系,为学校在地方合作、企业合作领域的决策提供咨询,推动合作项目的实施。通过这个平台有人才、有仪器设备、有技术、有服务人员,把学校的资源整合起来,通过平台为地方企业、社会提供专业知识服务。成立地方社会经济研究智库,为地区社会发展提供咨询和建议。
将科技园区的拓展和功能完善纳入学校产业的整体规划。利用科技园区、学校资产公司的平台筹措产业化基金、投资基金,服务学校和地方发展。重点完善企业孵化、技术支撑、技术服务三大平台建设,深化科技金融与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园区入驻企业核心竞争力。
2.4 重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鼓励师生参与产学研合作和区域合作。
鼓励具有工程能力和市场意识的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鼓励教师投身学校举办(参股)的科技企业。依托校内产学研平台,设立“科技特派员”,鼓励知名学者、教授参与地方产学研活动。学校设立企业特聘教授岗位或者讲席岗位,吸引优秀的企业家到学校任职。引进业界师资加入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以弥补现有师资工程实践经验缺乏的问题。
培育知识服务团队,将知识服务能力纳入学校未来发展和研究型大学建设的主要战略体系。通过遴选培育新的知识服务团队投入区域产学研活动,不断探索创新创业人才、知识资源、知识产权、社会服务方式和技术转移等发展新机制。此外,知识服务团队建设需不断推进,实现品牌知识服务团队、优势知识服务团队和特色知识服务团队的健康、持续发展。
培养创新创业的人。建立科研项目、科研平台和创业创新基地向学生开放的机制。推动与企业合作,建设相对稳定的“研究开发―实验教学―实习培训一体化”的本科生、研究生实习基地,实现从社会实践到专业实践的转变。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和具备的条件,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的支持力度与范围;强化与相关科研单位的合作力度与深度。在规模上扩大产学研合作项目数量,从产业链、产业群着手,打造出符合学校特色的鲜明模式。
完善、深化研究生科研助理机制。积极鼓励研究生毕业后利用导师的科研成果进入科技园创业。未来应继续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硕士与企业博士后建设工作。组织调研,选出条件成熟的院系和专业,试点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并与企业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3 结语
总之,高校推行产学研和区域合作战略是获得跨越式发展的机遇。高校应以产业需求和区域需求为中心、以行业及区域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为导向,建立有利于学校与企业及区域社会融合的新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学校与企业及区域发展的结合,推进相关学科深层次融合行业主流和社会发展主体;提升学校教师服务行业和区域发展能力,提升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和特色,提升学校对行业及区域发展的影响力和贡献度,全面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支撑和引领。
参考文献
[1] 别敦荣.大学排名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
[2] 曹昭乐.华威大学“弯道超车”发展分析[J].大学:研究版,2014(12):56-63.
[3] 樊亚明,王凤玉.经营大学:英国华威大学办学理念探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4(2):103-106.
[4] 陈强,赵程程.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发展中的政府策动演化路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9-116.
[5] 叶志明.从科学、技术和应用的关系谈产学研人才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0):18-19.
,**区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积极推进省委“两创”战略,使远教平台成为服务“两创”的重要载体。全区先后投入资金*多万元,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工作。到目前为止,共建成各类远程教育点*个,其中农村*个,社区*个,家庭播放点*个,并逐渐将站点向“两新”组织、商务楼宇及事业单位延伸,基本实现了区远程教育网络的全覆盖。
创新学用模式服务两创。探索建立“远教家庭播放点+产业基地”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发展。该区在蜜梨、葡萄、白茶、蔬菜特色产业中建立了*个远教实践基地,同时将远教课堂延伸到这些种养殖大户家里,建立远教家庭播放点,将培训内容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起来,使播放点成为农民朋友技术学习交流的场所、致富的新平台。如洪塘街道围绕主导产业蜜梨,建立了蜜梨种植基地,同时将远程教育播放点建到了种植大户陈海珍家中,利用家庭播放点经常组织周围一带种植户到家中学习和交流,通过远程教育今年基地蜜梨产值有了较大的增长。
强化农技培训服务两创。着眼于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的优势,通过专题讲座、在线答疑等形式对农民开展技术辅导。两年多来,全区通过远程教育参加学习培训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达到了30万人次,有效提高了党员干部群众的致富本领。各地还有计划的组织农民群众收看种养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家畜家禽常见病防治等各类农技方面课件,成效明显。如去年*月份,**镇**村大面积暴发褐飞虱,农民损失惨重,针对这一情况,慈城镇金沙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点适时推出了防治褐飞虱技术,该村农民及时学到了这一技术使种植的晚稻免受损失。
市场信息服务两创。远程教育操作员、党员志愿者指导农户提升计算机水平,学习开展网络交易,使他们学会了不出家门也能做买卖,使以往“挑起肩头卖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得到很大拓宽。依托远程教育网,村民们还能经常查询市场信息,及时掌握市场行情,把握销售时机,收入也有了明显提高。如慈城镇毛岙村村民竺国华参加了计算机培训后,在家里装上了电脑和网络,开始上网推销农产品,去年,不出家门就卖出去*公斤杨梅。慈城镇三勤村村支书陈安明经过远教辅导队的专家现场解答,及时解决了白茶销售时机问题,去年该村仅出售白茶就有136万元的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元。截止目前,该区通过远程教育网共各类市场信息*余条,帮助农民有效提升了销售收入。
主动送技能服务两创。将在远程教育网络上下载的最新学习资料刻成光盘,送到海员等长期在外的群体手中,帮助他们提升服务两创技能。如针对辖区内企业多以海运、渔业为主,企业里的党员需要长期随船出海的特点,孔浦街道开展“三上船”服务,即“教育资料送上船、远教课堂开上船、模范作用带上船”,将实用技能、时事学习等远程教育课程下载制作成光盘,并配备相关学习资料送上船,让这些长期出海的党员在船上也能参加正常的远程教育学习。在学习远程教育课程后,还在船上开展“党员技能大比武”,根据党员在船上捕鱼的数量、速度、履行职守以及安全生产情况,评选出“技能标兵”,给予表彰。这一举措在提高海员们思想素质水平、业务技能的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海上生活。
(二)区域“中心城市”战略下庆阳城市创新中的问题
从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视角来审视庆阳创新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重要问题,达不到庆阳“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对于城市创新发展的要求。
1.文化创新层次低,区域影响力不够
庆阳的文化主要以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岐黄文化为代表,又初步形成了红色旅游、文化生态旅游和香包刺绣三大文化产业。目前红色旅游和香包刺绣产业已初具规模。
从区域“中心城市”战略来审视庆阳文化,存在着文化创新层次低,区域影响力较小的问题。以南梁革命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虽然经过近年来的研究和产业化运作,在区域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在普通市民当中,对于庆阳“两点一存”重要历史作用的内涵,普及度依然很低。对于庆阳的民俗文化,区域内影响力更小,这影响着民俗文化产业的整体营销,也影响区域内城市对于庆阳“区域中心”城市的认可度。
2.产业创新速度慢,产业区域整合能力差
庆阳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具备非常好的资源优势,但是由于专业化程度低、科技贡献率低等因素的影响,[6]产业创新速度慢,整合周边城市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能力较低。庆阳工业主要以能源化工产业为龙头,但是产业链短,缺乏深加工,产业创新缺乏动力,没有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整合区域产业资源。
3.服务创新水平低,服务产业区域竞争力低
虽然近年来服务创新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从整个区域来看,庆阳服务创新科技含量低,创新竞争力不足。高速公路建设速度缓慢,虽然处于区域几何中心,但是和周边城市互联互通水平较低,铁路目前仅有西平铁路过境长庆桥,西银高铁(西安到银川)规划在2015年底开工,铁路运力非常有限。旅游和信息产业缺乏创新动力,科技咨询和市场服务创新能力在区域内和延安、咸阳等城市比较有较大差距。整个服务业创新水平低,在区域内竞争力不高。
三、区域“中心城市”战略下庆阳创新发展策略
庆阳市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自2011年提出,至今已有4年的时间了,可是庆阳还远没有完成区域“几何中心”向“服务中心”的嬗变。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产业和服务创新层次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创新的基础,决定着城市产业创新的速度和高度,也决定着服务创新的层次。
1.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提高产业创新速度
从产业创新的主要途径来看,无论是产业转移和产业集群还是产业融合都受到基础设施水平的制约。庆阳地处西北地区东部,要承接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目前基础设施都不足以适应在“区域中心”城市战略下的产业创新要求。
首先,庆阳目前的交通设施无法适应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对于产业创新的要求。庆阳的物流业主要依靠公路交通,而其目前建成的高速公路仅有1条,二级公路有建设密度17.5km/100km2,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40.2km/100km2。要拓宽、加深能源化工产业链,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区域融合,交通运输设施建设仍然需要加大规划和建设力度。
其次,城市供水和能源设施建设层次无法适应打造能源化工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需求。庆阳市工业和居民用水主要靠八家咀水库供水,市郊居民用水主要靠开采地下水。天然气基本能够保证城区居民生活所需,在保障营运车辆的用气需求方面还有很大缺口。
2.高层次基础设施可助推庆阳由“几何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变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城市竞争日益表现为城市群的竞争。只有在区域经济板块中找准位置,切入区域价值网络,才能发展并发挥更为持久的竞争优势。庆阳应审时度势,超前规划,积极、主动地与周边区域城市群建立产业、环境和制度方面的有机联接,有效实现城市功能价值的最大化。
庆阳位于陕甘宁三省交界处,在蒙陕甘宁经济区中处于地理上的几何中心,具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同西安、咸阳、延安的高速公路连接,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已经初具规模,陕甘宁能源“金三角”中又形成了一个核心能源“金三角”(如图2)。庆阳的区域“中心城市”战略,本质就是要让庆阳从“小三角”到“大三角”渐次融入城市群,推动庆阳从区域“几何中心”向“服务中心”的转变。[ 7]
(二)重视城市文化创新,扩大城市影响力
文化影响力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培育、传播和推广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元素以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从而获得更为有效和持久的国际、国内关注,可使城市向着生态、绿色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区域文化中心的认同对于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不可或缺
区域文化认同对城市区域合作能产生很大影响。城市区域合作,从经济目标来讲,无非是要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合理的城市体系及城市间有效的产业分工体系,从城市政府的角度来说,无非是城市间共同合作来解决一些单靠一个城市无法解决的问题,如环境问题和交通、通讯问题。但是,城市区域合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而现实中的人并非纯粹的理性经济人,他还是一个“社会人”或者说是“文化人”。其决策受到制度的制约和文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有时甚至超过对于经济因素的考虑。比如,香港与广东山水相连,具有相似的区域文化认同,因而在改革开放之初,便有大批香港人携带自己的资金、技术回到珠三角地区投资创业,前店后厂,粤港合作进行得轰轰烈烈,极大地促进了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并最终促成了珠三角城市群的形成。这种现象并不能仅仅用国内的劳动力低成本来解释,因为东南亚一些国家劳动力成本更低,而在中国各大区域的相互比较中珠三角无论在自然资源还是在劳动力的成本和质量上均不占优势,而惟一的解释就是粤港双方文化上的一致性以及双方人民基于亲缘与地缘关系的一种文化上的认同感。就京津冀城市群而言,北京作为数百年中国政治中心而形成的京派文化与主要是津冀地区草根阶层精神特质反映的燕赵文化的显著差别,使得三地之间难以取得文化上的认同感,城市区域合作难以取得进展。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北京与津冀之间尽管地理上非常接近,但北京流向上海的资金远远高于流向津冀的资金。可见,区域合作中,无论是中观层次的城市合作,还是微观层次的企业合作,都无疑受到区域文化认同的巨大影响。人们对区域文化的认同感可以促进城市区域合作,反之,如果一种区域文化无法取得区域内人民的认同,城市区域的经济合作必定受到阻碍。
庆阳在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过程中,要实现区域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的战略目标,首先要实现区域文化中心的认同,要用庆阳的文化引领区域城市文化。当庆阳的文化创新能够在区域城市中引领文化创新的方向时,会促进庆阳的文化产业创新,也会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加速区域“中心城市”的建成。
2.文化创新对于增强庆阳城市软实力意义重大
在诸多城市治理工具中,文化作为一支软性的润物无声的力量,可以发挥出独特而又难以替代的作用。世界上一些有代表性的城市发挥文化“以文化人”“以文化城”的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1)形成城市人文特色
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和城市的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千城一面的同质化发展的困境。不同的城市经常会呈现出大同小异的面貌,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
事实上,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根、一个城市的独特滋养。在基础设施和硬件配备日益趋同的今天,城市的特色被消弭,而文化是一种“救赎”,是使一个城市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一张特有名片。
(2)有力撬动城市治理能力
在城市发展之初,人们往往更注重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城市发展到达一定的阶段和程度,一系列社会问题――环境恶化、通货膨胀、失业率高、交通拥堵、贫富不均、信仰危机往往接踵而来,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居民幸福感指数下降。这时候,文化既能撬动城市的管理能力,又能充当社会安定的减压阀。
(3)推动城市创意氛围和创新发展
创新是一个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城市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生态的培育和维护。创新还可以让人们的城市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一个小小的创意或者设计,往往既能节省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又能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体验。但是,要推动创意的发展,绝非一时一日之功,而需要将文化创新发展和基础教育培养紧密结合起来,长期关注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创新理念的开拓。上世纪90年代初,芬兰发生严重的经济衰退,失业率大增,政府希望凭借发展文化产业而重新获得经济增长,因此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据统计,芬兰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多为小公司,在芬兰文化创意产业中,大约83%的公司雇员人数不超过4人,但仍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推动城市间科技交流,提高庆阳区域产业整合创新能力
推动城市间科技交流,加强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建立和完善由国家和地方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构成的多层次产业创新支撑体系,对于提高庆阳在区域内产业整合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7]
参考文献:
[1] 科技日报.新常态下更需要创新[EB/OL].人民网.2012.4.6. .
[2] 齐 欣.庆阳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4.20(8):60-63.
[3] 刘海天.庆阳发展能源化工产业,从能源大市向经济大市转型跨越[EB/OL].人民网.2015.6.3. .
[4] 张松柏.庆阳市推进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对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9.9(1):23.
1武汉市区域袖流环境分析
1.1政策环境
2009年3月10日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我国现代物流业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奠基石”。在国家政府有利政策的指导下,湖北省和武汉市纷纷出台适合本地发展的相关政策。2003年,湖北省政府出台了供于“十五”时期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的意见》,2005年,湖北省政府又出台<湖北省“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出湖北省“十一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以武汉城市物流圈为重点,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夯实现代物流发展基础。2006年《湖北省交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武汉及江汉平原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公路交通现代化,中西部交通强省初具雏形。2007年,湖北省出台了湖北省2008 2012年服务业发展规划(鄂政办发[2008]76号文)。重点提出以武汉为全省物流的核心枢纽,打造服务全省、融合国内国际物流的“中物在线”物流与采购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涵盖区域物流和产业物流的全国性综合型物流中心的战略目标。
1.2市场环境
1.2.1物流需求状况
武汉市物流需求总体规模逐渐扩大。在商业物流方面,武汉是内陆地区重要的商品流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具有物资流通量大、周转量大的特点,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服装、小商品等多个交易中心,以武商、中商、汉商为代表的大型商业集团实力雄厚,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强大基地。此外,武汉更是历史上的商业名城,其商业机能随着城市的扩张和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强。在工业物流方面,武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武钢为龙头的钢铁业在全国钢铁市场上竞争力较强,以神龙为龙头的汽车制造业形成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巨大的磁场效应。近年来,武汉大力推行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以环保技术、新能源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物流需求旺盛。在农业物流方面,湖北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老农业基地,农业物流需求占的比例较大。
1.2.2物流供给状况
武汉市的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铁路方面,武汉是全国铁路枢纽之一,京九、京广、武九、汉丹4条铁路干线在武汉交汇,形成“米”字形网络构架。水路方面,武汉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同时有沌口、汉阳、汉口、青山、阳逻五大港区。在航空运输方面,武汉机场是全国六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公路方面,武汉拥有京珠高速、沪蓉高速公路;同时以107、316、318、106国道为主干,形成9条主要出口公路,并与l5条省道和39条县乡公路形成路网。货物运输通达全国2O多个城市。2007年3月,湖北省与武汉高桥产业园联合打造国家级物流产业园区,此外,武汉市阳逻湾港区物流园以阳逻深水港为依托,连接公路、铁路,临近武汉国际航空物流港,面向武钢、化工新区及周边区域的制造业基地,承担以水运集装箱运载为主要形式的物资及商品进出吞吐转运任务,并提供仓储、多式联运、进出口集装箱装卸等物流服务功能和报关报检等口岸功能。武汉吴家山则依托地处武汉市北部的交通区位优势,主要面向周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制造业园区以及铁路集装箱集散中心等,在分拨转运、仓储配送等方面发展势头不错。
1.3竞争环境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外包物流观念的增强,物流市场竞争Et益激烈。武汉区域物流企业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国内传统物流服务企业如武汉汽车运输总公司、商业储运公司、中国邮政武汉分公司等,他们依托原有基础设施,具有强大的仓储和运输能力。第二类是由大型工业和商贸企业独资或合资成立的相对独立的实体,这些企业依托自身企业优势,自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企业资源进行自营物流。第三类是三资物流服务企业,如三家快递巨头FedEx、UPS和DHL均已进入武汉,给武汉物流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第四类则是占大多数的中小型物流企业,他们大多数没有或拥有少量的运输工具和仓储设施,既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也没有强大的品牌支持,一般承接的是零散小业务,但是却比较灵活,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武汉市区域物漉企业发展现状
2.1服务功能单一、市场无序
区域性的物流企业无论是人员规模、资产规模还是服务营业额规模都相对较小,大多数物流企业设施简单,很少有企业能够提供综合型、全过程、集成化的现代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仓储、运输和城市配送等方面,相关的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J比外,由于国家前期没有制定好物流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物流企业也没有严格的标准可依,导致建立物流企业的门槛非常低,武汉市在短时间内出现了上百家小型的物流企业,甚至只要有一辆货车,就可以成立一家小型物流公司,导致市场无序化竞争和服务质量的低下,而政府各部门各自为政,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与合作,对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
2.2物流服务营销意识淡薄
服务营销指的是以提供服务为主的企业或从事附加服务的部门的营销活动。武汉市自营自建物流的企业较少,自营物流的企业现代物流观念淡薄,几乎没有几家企业设立有专门的物流部门,对物流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采购、销售环节,不重视内部生产物流,仍然以产品营销为主,导致生产成本过高。第三方物流企业则参差不齐,以分散的小型物流企业居多,大多由传统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组织化程度不高,往往只拥有较少的车队而缺乏配套的仓储设施等资源,员工服务意识、营销观念淡薄,经营方式过于死板,还停留在等顾客上门或依靠一些老顾客维持运转的原始营销阶段。物流企业市场营销知识缺乏,营销缺乏主动性,对市场分析不够,导致很多企业规模较小,前进步伐缓慢,甚至只能维持现状。
2.3品牌观念淡薄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品牌越来越凸显其独特的价值,企业要想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品牌效应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许多区域性物流企业不重视树立企业品牌,甚至对于品牌缺乏应有的意识,如企业名称生僻难记、企业有形产品展示不足、员工服务不到位等等,最终导致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在低端市场靠价格恶性竞争勉强生存。
3武汉市区域性韧流企业营销创新建议
3.1差异化定位战略
按照美国广告大师阿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的观点,对定位应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进行把握。静态的维度是指产品及其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动态的维度是企业为了树立产品及其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而进行的营销活动过程,静态和动态的定位不是固定不变的,他们之间是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由于原来树立的定位不再受消费者偏爱,企业又通过营销努力使其从静态返回到动态的过程。在整个循环过程中,静态的时期总是长于动态的时期,定位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为企业赢得了更多的消费者信赖期间。差异化定位就是为顾客提供与行业竞争对手不同的产品及服务。通过顾客需求和企业能力的匹配来确定企业的定位,并以此定位作为差异化战略的实质标志。差异化战略是以了解顾客的需求为起点,以创造高价值的产品及服务,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终点。
因此,按照差异化定位战略的要求,区域物流企业在决定其服务范围与服务水平时,首先需要思考的是企业的目标顾客究竟需要何种服务以及顾客所要求的服务水平。物流企业可以先选出在物流行业内顾客可能比较关注的服务要素,如价格、准确性、安全性、速度等,在目前价格竞争激烈的时期,物流服务的准确性、安全性和速度显得更为重要。在选出这些要素之后,然后将顾客的需求与企业自身能力相匹配,提供差异化的物流服务解决方案。区域性物流企业在决定自己所提供的服务水平时要考虑顾客对服务要素重要性的不同看法以及行业竞争对手所提供的服务水平两个方面。对于关键的战略环节要素,企业应努力把自己的服务提高到行业最高水平之上,以形成企业的战略竞争优势。
3.2品牌战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取决于品牌的竞争,没有品牌的产品将很难在市场上立足。同时,品牌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一般说来,品牌资产价值越高,企业的道德力量和市场公信力等关联资产越好,卓越的品牌资产可以为公司带来有力的竞争优势。以提供服务为主的区域性物流企业更需要重视建立品牌,树立品牌经营意识。有些区域性物流企业的领导者认为物流企业提供的只是一种服务,没必要建立品牌,只要价格具有优势就能获得发展。这种观点从短期来说可能有一定合理性,但是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看是很难站住脚的,因为消费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先接触的是你的品牌而不是你的产品,品牌接触先于产品接触。因此,服务也要树立品牌。相比实体产品而言,服务具有无形性、异质性、不可分离性、不可储存性四种特性,服务的这四种特性决定了消费者只有在购买服务产品之后才有可能对自己所接受的服务有所感受,并且消费者很难区分出不同企业所提供服务的细小差别,因为这一切都要靠消费者的主观感知。因此,消费者为了规避风险,往往选择市场美誉度较高的服务提供者,而美誉度最重要的载体就是品牌。因此,区域性物流企业要在激烈的同质化市场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必须树立品牌意识。
目前的现状是武汉市大多数区域物流企业的品牌战略意识十分淡薄,公司管理者普遍认为价格是竞争的唯一法宝,因此更多的将品牌经营视为一种额外的成本支出,因此为了同其它企业争夺市场,盲目跟风,大打价格战,陷入了价格竞争的泥潭。鉴于此,笔者认为物流企业迫切需要转变观念,树立品牌,而品牌战略不是简单地取个响亮的名字,注册一个商标,不是简单的vI(视觉识别);更不是投入大笔的广告预算就能实现;此外,管理者也必须认识到品牌并非大公司的专利,中小企业同样可以树立知名品牌,因为品牌资产中最重要的是要发展品牌的核心价值,品牌代表着什么,品牌能带给消费者什么样的价值体验。因此,品牌是个系统工程,是长期市场培育的结果。
3.3网络营销战略
简单地说,网络营销是指企业借助互联网平台结合企业资源开展的营销活动。网络提供给了企业一个全新的经营环境。借助互联网,企业可以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和客户进行便利的沟通,因此可以扩大企业的市场边界。网络也具有其他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低成本优势,并且企业可以利用网络交互性为客户提供便利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时接受客户的反馈信息,为改进产品和服务获得第一手数据。
其实并不是只有提供实体产品的企业才适合运用网络营销战略,区域性物流企业更应该将网络营销上升到战略高度,作为谋取长远竞争优势的企业战略规划。企业领导必须去除网络营销就是简单地建立一个企业网站,介绍企业及其所提供服务等基本信息的狭隘观念。网络不仅可以成企业展示其形象的窗口,也是企业与客户交流的平台,甚至成为降低企业成本的有效途径。
在实施网络营销战略的时候,企业必须将网上网下活动相结合,互相兼顾形成一个精密的系统。网络可以实现信息流、货币流和资金流,但是物流及商流必须通过网下来实现,这就决定了企业必须把网上网下的活动结合起来,相互补充,才能为企业树立竞争优势。建立企业网站只是实施网络营销战略的基础,更重要的是网站应注意宣传其品牌形象,可以借助论坛、博客、SNS等Web2.0工具对企业的服务及品牌进行推广,增加企业的曝光度,吸引更多的潜在顾客,同时企业还应该提供在线沟通方式,接受客户的咨询和反馈,回答客户的相关问题,改进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
一、服务创新驱动战略是高校的重要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则要求高校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规划的确定为如何造就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勾勒出了清晰的路线图,也为高等院校如何开展学生工作明确了思路。
二、创新驱动战略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体系探析
(一)理念定位:“尊重――发现――扶持”
理念决定一切。要建立适应创新驱动战略的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必须有一套科学新型的理念作指导。这就是尊重学生本体,发现所有学生的“长板”,拨亮学生闪光点的理念体系。
尊重理念:相信我们的下一代。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必须明确:尊重工作对象,将他们放在平等的人格上看待。这是人本原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学生管理中的一条金科玉律。对待管理对象,在态度上必须表里如一、真诚一致,不隐瞒自己,使学生觉得学生工作者自然、诚恳而有人情味。大学生来到学校接受教育和管理尽管有他被动的一面,但他们又有渴望自己发展自由,能主动安排自己学习、生活的一面;他们在人的尊严上不仅希望得到周围同学的尊重,也希望得到老师和社会的尊重。作为管理者,如果不理解这一点,而一味地用强硬的方式来规范命令他们的思想、行为,势必会造成无谓的抵触情绪。尊重不仅仅是每一个学生工作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理念,也应当更多地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工作作风中。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布置和实施时,学生可能会有抵触、不理解。这时,作为管理者,应该听取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合理要求,耐心说服和正确引导,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当然,强调尊重管理对象,不是让管理者对管理对象迁就和放任自流,而是强调用引导、关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接受管理。
发现理念:寻找所有学生的“长板”。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识就是通过充分肯定的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发挥的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没有学生是木桶上的短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做的是发现所有学生的“长板”,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发现其闪光点,通过老师的“小题大做”,使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扶持理念:拨亮学生的闪光点。高校学生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学生成功的标准问题。成功的标准并不统一,成功的学生不一定是学业的优异者,但一定是生活的强者。而教育的本质是增加人的价值。
学生工作者要主动去找寻,去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改变部分学生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的状态,鼓励他们参加到班级活动中去,及时提供帮助,让他们充分展示自身的才能,创造一切机会,给予学生以成功体验,让他们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班级集体一员的责任。
(二)目标定位:特色非趋同
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建设人才,所以我们的教育更加要为学生创造不断发展自己个性的条件, 创设能够展示个性的舞台。以各种方式力争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特色非趋同的目标定位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爱好、个人特长方面尽量按照学生个人的本意,按照学生的特性潜质发挥以及长远的发展考虑,不仅仅按照我们惯有的模式培养“千人一面”的所谓人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各方面的人才,激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避免无视人的个别差异,强求一律化和平均化的发展,造就碌碌无为、毫无个性特点和创造性的庸才。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学生管理体系特色非趋同的目标定位的对象并不局限于单一客体,更包含学生群体。对于任何一个学生群体、学生组织或学生集体,学生管理者必须提供其充分探究潜能的机会,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细致化与专业化的指导与服务;避免将学生全面发展概念化,避免强调学生按照统一的步伐、统一的思想、统一的规格行动,以“平均发展”代替“特色发展”。要引导其确定自身的特性目标,最终形成百花齐放的新格局。
(三)决策定位:顶层设计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做好学生发展、学生教育的“顶层设计”工作。做好前瞻性预判,高瞻远瞩,从“后知后觉”到“先知先觉”,进行系统化思考,分析实现终极目标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同时将终极目标描述清楚,进行任务分解,通过循循善诱引导学工团队成员和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决策一定要慎重。要避免出现决策失误,造成资源浪费。决策时,立场要公正,要自觉站在中立、公正的立场对待各种利益矛盾。要客观判断,对政策执行的客观环境、执行条件等客观因素认识充分,充分考虑某些政策对象的政策认同感和可能出现的抵触情绪。
(四)举措定位:
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日常管理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满足创新驱动战略的需要。
(一)创新制度,建立健全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有效和长效机制
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机制的创新,要在遵循新《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的管理特色,重点将在实践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新方法、新理念、新手段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将在关系学校未来发展的大事要事期间,所提炼出来的有益经验制度化,建立健全学生工作的有效和长效机制。制度的创新使得文明规范教育得以有效保障,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
(二)紧抓主线,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工程建设
1.创新思想教育途径,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寓于学生的“民生”问题中。就业问题、困难学生资助问题是学生的“民生”问题。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经济结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使得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学生承受的经济、学业、就业的压力较以前有所增加,学生民生问题解决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者要树立关注学生“民生”问题的意识,把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和困难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将国家的政策落实到实处。
2.重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功效。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重点突出思想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功效,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缓解来自家庭、社会和学习等方面的压力。
(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切实做好学生服务工作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偏向于教育型和服务型,激发学生全面发展的潜在动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因此,管理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创新和探索新方法。特别是要加快推进校园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增加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以信息化增值学生服务。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惠民工程,高等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扮演着核心力量的角色。新时期,新机遇,新挑战,在创新驱动的背景下,高校应本着与时俱进的理念,积极探索、实践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创新,更新理念、管理民主、决策科学,努力做好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最终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强国战略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3,3
[2] 李敏.论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J].教育探索,2011(5)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辅导员工作存在着滞后性的问题
1.工作中墨守成规,创新意识不够,
创新在辅导员工作中的有效应用,对于推动班级的整体创新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将具有一定的助力作用。现代辅导员面临着日益复杂多变的事务,其工作内容的不确定性,要求辅导员必须认真查找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提高创新能力,将成为辅导员解决各类疑难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但目前的各高校辅导员或陷入日常工作的琐事之中,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往往固守多年工作经验和教条,墨守成规、缺乏创新胆识和创新精神,其工作方法难以跟上现今大学生自身特点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导致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都不能深入有效的开展,就更谈不上培养创新型人才了。
2.日常管理中对学生约束多,忽视学生创新潜力的激发
在我国,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是人才培养,这一职能要求高校必须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高校辅导员担负着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任,在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如今在一些地方高校辅导员,由于作为学生在学校的第一“监护人”,学生学风不好、违纪现象、意外事故的发生等等一切,都可能冠之以辅导员管理不到位,由辅导员负全责,由于压力过大,导致大多数辅导员在工作中一方面以不出大事为幸,另一方面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日常管理中,每天被繁杂的检查学生起床、寝室卫生等琐事缠身,没能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积极性放在细心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再加上95后的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持续,对条条框框管理和约束滋生抵触情绪,消极应对,长此以往,显然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创新潜力。
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视域下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
1.带着爱心、细心和耐心去肯定、发现、扶持有创新的大学生。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发表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用爱心给学生尊重和肯定。辅导员职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日常管理,在辅导员动用校规校纪对学生进行约束和管理的过程中,避免不了的会引起学生抵触和不理解。遇到这样的情况,辅导员应该多听取学生的心声和意见,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用引导、关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接受管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充分的肯定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给学生以勇于进取和不断进取的动力;在当今创新驱动发展的大环境下,o导员工作必须有所倾斜和偏重。
2.遵循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辩证思想,并把其寓于人才培养中。辅导员工作对象是一群懵懂的大学生,当今大学生的普遍性特点是:思想活跃、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快、可塑性强、发展变化的空间大,更主要的他们全部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辅导员在工作中,首先要遵循普遍新原则,对每个学生都要给与关注、赏识和肯定,培养每个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做到不埋没、不忽略、不遗漏,通过耐心的教育和引导,达到整体进步的目的。同时,辅导员还应根据学生学习爱好、个性特长,尽可能从学生的特性潜质发挥以及长远的发展考虑,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励学生大胆的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以避免无视人的个别差异,强求一律化发展,以培养既大有作为、又有个性特点和创造力的、符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的各方面人才。
3.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为建设祖国而出力流汗的创新意志。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成长期,爱国主义教育是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辅导员应该熟知中国近现代历史,并善于运用历史上的人和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座谈会、带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知识、谈心得体会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受到的屈辱、为摆脱屈辱先辈们所进行的抗争以及我们国家由弱变强,以致西方国家再不敢小视的艰辛历程。一方面让学生懂得落后要挨打、强盛莫敢欺的道理,另一方面,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培养学生爱国意识及为祖国强大而奋发图强的精神,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当下,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创新、主动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潜力,成为祖国建设有用之才。
4.甘为人梯,充当桥梁和纽带,为学生搭建创新平台。辅导员工作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必须与时俱进,在当下创新驱动时代,辅导员要清楚认识到: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要素、第一资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体,是最能动的因素。首先,应转变工作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深入到学生中间,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服务学生成才、服务学生发展、服务学生创新。其次,辅导员是高校公认的桥梁和纽带,在学校各个部门与学生之间、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起到牵线人的作用。辅导员要做好桥梁和纽带,要经常与学校相关部门以及具有专长在创新创业方面有所成功的老师联系沟通,把在相关方面有创新点的学生引荐给他们,以求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高校的重要在于它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摇篮,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在于它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与时俱进性。在创新驱动发展潮流不断上涌的当下,辅导员要不失时机地抛掉陈旧的观念和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更新工作理念,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服务学校。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己任,积极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出力、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2013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