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管理的定义模板(10篇)

时间:2024-03-20 14:50: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文化产业管理的定义,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文化产业管理的定义

篇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使得文化产业得到很大的发展空间。总的来说,我国的文化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重要引擎[1]。但要实现文化产业能够保持良好态势发展需要对文化艺术管理加以重视。

一、文化艺术管理简述

人们在进行一项文化艺术活动的时候会预先设立理想的目标和最佳的效果,然后根据预设的目标使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活动的实行。与物质化的商品来说,文化艺术产品的意义更显深刻。营利性的艺术产品依旧属于精神产品的范畴,尽管具有盈利的目的,但是文化产品在生产、销售及管理等方面与物质化商品都具有区别。文化产品还可以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和文化涵养,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丰富的意义。因此文化产业管理具有切实意义,能够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文化艺术管理地位

1.文化产业的特性

由我国文化部在2003年出台的规定文化产业的具体范畴。将之定义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根据这一规定,让文化产业更加清晰明辨,使得文化产业可以更好发展。根据这一规定,可以积极推行文化艺术管理,大力推发具有产业特性的文化艺术产品。当前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拥有的产业类型比较丰富,还包含了文化服务等行业。如果没有实现有效的文化艺术管理,在资本等各因素的刺激下有可能会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偏离健康发展的轨道。需要对文化行业加以规范,才能使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2.重视文化艺术管理要素

文化产业的产品与工业商品的营销方式具有很大的不同。工业产品可以凭借薄利多销的方式来获得利润,但这种方式在文化产品的销售中却无法行得通,低劣的文化产品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无法进行销售。在文化产业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当下要想获得成功,推出文化产品,需要有质量优良的文化产品,策划可行的销售方案,借助新媒体进行产品宣传,使文化艺术产品可以为大众所知并吸引他们进行消费。以《阿凡达》为例,这部作品以新技术作为噱头,未来科幻等富含想象力的内容牢牢抓住了大众的眼球。因此,文化艺术管理不仅是艺术一方面内容还涵盖了管理的要点,二者在文化产品的创造和推广中发挥作用。

三、提高对文化艺术管理重视度

1.形成重视管理要素观念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文化艺术管理的历史都非常久远,但是主要是美国和欧洲各国开始加大对于文化艺术管理的重视度,并且由于他们的前瞻性发展推动了他们文化产业的兴旺,有些国家的文化产业甚至成为国家支柱型产业。在我国周边的日韩两国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他们的文化产业之繁荣发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需要从观念上意识到文化艺术管理的重要性,从战略高度对管理的科学性专业性进行思考分析,在文化产业管理中使生产要素的能量得到释放,运用先进管理推动产业的良性长久发展。

2.逐步落实专业科学的管理

我们国家不缺乏高水平的创造团队,但是和国外同类型的团队相比较起来,却拥有更低的收入,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掌握为艺术寻求资金的方法,也就是没有好的管理。要想扭转这个不良局面需要落实专业科学的文化艺术管理。我们国家文化产业制度转变后遗留下来的人员安排不合理的问题需要解决,对管理人才的选拔任用机制加以改革,采用任命市场职业经理人的方法,以这些人才为核心进行专业的集资、规划、宣传、销售,激活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重要因素。

3.民营企业需要进行管理改革

美国的百老汇是一个值得学习借鉴的案例。他们的文化产业全部由市场进行调控,所有文化产品都是具有营利性的商品。他们在进行剧本主题的选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市场运作模式。由制作人通过对受众群体的审美趋势、票房走向分割市场要素进行调查后确定主题,以此提出策划方案吸引有投资意向的投资商,资金落实后再聘请作家完成剧本或聘请作曲家完成曲目的制作。一个完善的文化产业链是多方面力量的合作,与市场密不可分。市场调研、专家评估、资金准备、聘请艺术创作者、销售、售后统计等具体节点的筹备依靠一个普通企业是不能完成的,需要专业的管理队伍进行统筹规划。这将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精的发展。民营企业应当舍弃粗放型的经营管理方式,引进先进管理团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的运营水平。

4.创造引进先进管理要素环境

国家需要出台更多积极有效的法规政策来激发文化艺术管理人员的创造力和执行力。美国的文化管理力量不仅是自身的文化内涵得以充分利用而且还调动的其他国家的文化资源。如迪士尼电影中不仅运用了欧美文化,还运用了中东的文化已经我国的文化。根据电影衍生的各类周边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获取了超高的效益。我国在这一方面的工作还远远不足,这暴露了我国文化管理层面的漏洞。当前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国际的竞争和挑战,我们需要保护好自身文化产业资源,创造多种条件发挥文化艺术管理优势。

四、结语

我们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获取利益的同时不难遗忘社会效益,应当做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将体制改革和技术革新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提升文化产业的活力和创造力,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对于国外的文化资源我们可以取其精华,更为重要的是要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文化产业的高附加值不可轻视,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虽然比较晚,规模还不够大,但是我们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加强对文化产业的科学管理,可以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篇2

1.引言

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有利于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以集群模式发展文化产业便成为必然的选择,而对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也成为热点问题。在评价过程中,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因此经常会遇到决策信息具有不确定性或模糊性的情况[1]。而区间模糊数(简称区间数)使得评价信息可以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确定的值,而是在某一闭区间内取值,从而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文献[1]针对具有不确定性区间数的决策矩阵的规范化问题,给出了两类实用的规范化方法,即基于区间数运算的规范化方法和基于误差传递的规范化方法。文献[2]针对群决策中基于区间数决策矩阵形式偏好信息的评判专家水平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析方法。

本文针对准则值为区间数的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简单加权平均(SWA)的模糊决策方法,即通过计算各方案的加权得分值来确定方案的排序。该方法思路清晰,计算简单,且效果较理想,因此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决策中。

2.问题描述

对某一多准则决策问题,设为方案集,为准则集,为准则的权重向量,其中,

。方案在准则下的值为区间数。构成的决策矩阵记为,试确定方案的排序。

3.决策步骤

本文的决策步骤如下:

步骤1对决策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

当为效益型:

当为成本型:

步骤2对每一个方案进行计算其简单加权平均值。

步骤3对方案进行排序。

根据模糊数大小比较的定义,对各方案进行排序。

区间数的比较:

4.应用案例——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

有三个文化产业集群,现需对他们的竞争力进行评价,评价准则(指标)有四项,即(集群规模),(集群效益),(集群成长),(集群协调),准则均为效益型准则,准则权重为。评价专家小组对这三个集群的竞争力进行评估,对于每一个准则,总分为10,专家打分结果以区间数表示,所得决策矩阵如下表所示,试确定最优文化产业集群。

步骤1对决策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各准则皆为效益型)。

步骤2对每一个文化产业集群进行计算其竞争力的简单加权平均值。

步骤3根据模糊数大小比较的定义,对三个文化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进行排序。三个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排序为:

5.结论

本文针对准则权重完全且为确定值,准则值为区间数的多准则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WA的模糊决策方法,即首先对决策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然后对每一个方案进行计算其简单加权平均值,最后根据模糊数大小比较的定义,对各方案进行排序。此外,对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案例表明,此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各种项目评价,人才选拔、投资决策及供应商选择等领域内。

参考文献:

篇3

“文化产业”概念源起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Theodor Adono)和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在1947年对“大众文化”的争议和批判。自从他们把“文化产业”纳入研究范畴以来,文化产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便得到了学术界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文化产业的变迁和发展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在我国学术界,文化产业同样是内涵丰富、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

一、文化产业概念区分

目前给“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界定一个准确的定义还是比较困难的。如果从最为广泛的人类学意义上来说,“文化”是一个“独特人群或社会团体的‘生活全貌’”,由此可以引申出所有的产业都是文化产业,因为所有的产业都与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有关。然而事实上,倘若我们将文化定义为“社会秩序得以传播、再造、体验及探索的一个必要(虽然并非唯一)的表意系统(signifing system)”的话,“文化产业”这一术语的表述和使用就会更加精准和严谨。简言之,文化产业通常指的是与社会意义的生产(production of social meaning)最直接相关的机构(主要指营利性的文化企业机构,但有时也包含公益文化事业单位和国家组织及非营利组织)[1]。因此,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大都应该包括广播电视、书报刊出版、广告以及表演艺术等。而所有这些文化活动的首要目标都是与受众沟通并创作文本,最终多以文化产品的实体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从广义上讲,所有的文化制品都是文本,但由于它们可以任人解读,必然会造成认识上的偏差,有些概念甚至还时常混杂在一起。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相对应的概念,长期以来,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在很多场合和领域混合使用,人们没能准确认识到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伴随着快速发展的高新科技和不断进步的现代生产方式,文化产业日益融入大众日常生活视野并风生水起逐渐成为一种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体两翼。

一般来说,文化事业是由政府主导,具有公益性质,通过提供无差别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而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则由市场主导,是经营性的,主要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推动文化企业发展壮大,调动更多非公益性资源和民营资本激活文化市场,以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2]从资本来源上看,文化事业的生产资本由国家或社会统一集中提供;而企业商品生产的资本来源则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多元化,广泛吸收民营经济进入文化产业经营领域。从管理体制看,文化事业通常实行公益性管理体制,文化产业实行经营性企业管理体制。从调控方式上看,对企业单位,国家主要通过税收政策、法律制度和价格杠杆进行间接调控并进行合理引导;而对文化事业,则偏重以国家直接调控为主。

文化事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公益性。绝大部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美术馆等都是国家投资兴建和拨付日常经费进行管理的,理所应当归社会全体公民所有。二是社会共享性。公益性文化事业为社会公有并且共享。三是社会公用性。主要是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方面的多方面需求,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事业。

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方面,文化事业起着重要的文化服务引导作用,文化事业导向和滋养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产品的市场化,可以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激发社会开办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加快文化消费步伐,满足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事业的建设具有基础性的补充作用,两者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都是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形式。[3]

党的十报告提出,推行十多年来的文化体制改革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明确了新的文化建设理念,明确区分了文化事业由政府主导,文化产业由市场主导。文化产业既有商品消费的经济属性,又有精神享受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产业既可以成为一个国家实实在在的强大经济实体,又能体现国家软实力,是一个具有无限生机的经济增长点,能够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4]在全面推进文化强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两手抓、两加强”,要尊重两大规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处理好两对关系——文化发展之“魂”与文化传播之“体”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并不意味着只注重市场规律而不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不能随意夸大或简单理解发展文化产业就是文化产业化或文化市场化。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始终要引导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自觉担当社会责任,绝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影响和谐稳定及国家安全来获取经济效益。[5]

(二)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

在国家层面,我国对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这两个概念的使用有着明确的区分,并没有不加区别地对待。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以及党的十七大、十报告中涉及有关文化产业内容时,普遍使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创意”二字,文化产业并不是创意产业,创意只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所有的文化产业都只是围绕着创意来展开活动的。

英国最早提出“创意产业”这个概念。20世纪末,英国政府提出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英国振兴经济的聚焦点,专门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将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高度,首次明确提出了“创意工业”(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主要指那些充分运用个人的天分、技艺、智慧,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通过循环开发进而创造就业机会和潜在财富的艺术思维活动[6]。“创意经济之父”约翰·霍金斯①根据“有想法的人,特别是有自己想法的人,在很多情况下比操纵机器的人更有力量”的基本判断,对创意产业做出较为宽泛的定义,他认为构成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艺术设计、专利申请、商标营销和版权保护。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依靠人的灵感和创新,借助现代科技提升传统文化要素的内涵和品质的,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加工和移植,创意活动融注了最大的个性特质。

创意产业区别于文化产业的最大特征主要在于它高度集纳了创意元素、文化因子和科技力量,三者相互作用并深度融合,形成了高智慧、高文化的新型产业集群。[7]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中,知识产权、文化产品及服务被认为是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在国内,北京最早认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标准,侧重从文化产业价值链的角度重新定义创意产业——以创新为根本要素和途径,突显文化内核和创意价值,主要体现了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的行业集群特征。[8]而相对于文化产业,具有信息密集性和高知识性特征的创意产业是高智慧和创意的结晶,始终处于价值链的高端。任何一种创意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利用人文积淀,通过重塑传统产业结构来完成创意点燃和价值实现。如当今的3D电影、3D打印和高清数字电视等高科技文化产品都是通过数字新技术完成的。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创意,创意是一种新科技理念。由于创意产业处于文化产业价值链条的高端环节,因此它的创新思维凝结在文化产品及服务当中,通过价值传导进而实现它的附加值增加,完成跨行业、跨领域的重组与合作,进而推动文化产业实现深度发展。

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关联极为密切。文化中有创意,创意中有文化。无论是在学术研究领域还是在政府制定实施决策方面,对“创意产业”一直存有较大分歧,特别是一谈到文化必然提及文化产业,这一对平行的概念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也有显著差异。有时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有明确的区分,有时二者之间又可以互换使用。[9]在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虽然强调创意产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知识创新、产业升级和效益倍增等方面有巨大的增量空间,但由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所限,且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侧重点等方面有所不同,与我国倡导的自主创新也不完全一致。因此,目前看来,盲目照搬英国等国的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既不符合我国国情,也不利于政府的统一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加强两者研究,有助于明晰各自归属的产业边界,廓清文化产业与创意之间认识上的误区。

二、文化产业的分类

文化产业包含的内容和门类非常丰富,是一个多系统多组织构成的有机整体,长期以来没有一个规范科学的分类标准,现在的分类标准是在各种产业分类标准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因为对文化产业进行分类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加之文化产业概念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多义性,世界各国地域、经济、文化背景、产业政策等各不相同,所以与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相对应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和体系也不尽相同。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根据各自的国情和发展目标制定本国的文化产业分类体系,以应对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目前在国际上各种产业分类标准中,以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费希尔在其1935年出版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提出的三大产业分类法最广为人知。根据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顺序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主要指“服务业”,即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的部门,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之外的其他相关产业。除此之外,一些国际组织根据组织内部的产业划分原则也制定了自己的产业分类标准。从世界范围看,文化产业从组织结构上基本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信息咨询、文化旅游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文化产业的阐述不尽相同。由表1可见,世界各国根据本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分别对本国文化产业进行了具体而宏观的行业划分。最早建立文化产业分类标准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其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化的生产标准,经过生产、复制、流通和传播等主要环节的一系列活动,强调其知识产权的属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角度进行科学界定,为我国建立文化产业分类框架提供了重要参考。我国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分类也有系统研究,但划分类别上存在差异性。21世纪初,有学者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包括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广告、娱乐等较为细致的综合性文化体系[10],但划分范围太宽泛,过于笼统。另有学者将文化产业区分为文化艺术、文化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旅游等四个领域[11]。这种粗略划分虽有些过于狭隘,缺乏具体操作性,但划分较为清晰。为更好适应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制定科学规范的分类标准和体系已势在必行。

我国统计部门最早于1985年首次把“文化艺术”纳入第三产业统计项目中,开始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相对成熟的产业分类标准,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和体系。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形势下和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2004年国家统计局会同多个部门广泛调研、共同研究,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作为首个国民经济分类指导标准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首次对文化产业的内容进行科学划分和全面统计,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宏观发展决策的制定实施。此次分类标准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认为文化产业是为全社会提供各类文化产品及服务的相关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联的围绕文化消费的活动集合。主要包括文化产品制作、文化产品销售活动、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等六大类[12]。再具体进行划分,主要分为核心层、层和相关服务层(见表2)。

表2:《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4)划分层次

通过表2可以看出,我国在文化产业的分类上比较宽泛,涉及的领域和门类较多,涵盖的内容十分庞杂,既有物质文化生产、制造和销售活动,又有精神文化生产、和经纪活动;既有公益性文化,又有经营性文化;既包括学术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又包括商业活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交错混杂并存发展。随着新兴文化业态的相继出现,2004年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越来越不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对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亟须对现行分类体系进行必要调整,使其更加切合现实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文化产业主要指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进行的创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2012年7月,国家统计局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统计框架2009》,延续原有的分类原则和方法,对产业类别和结构分别进行了相应调整,新增了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特征的新兴业态,逐步细分了部分行业小类,去除了少量不相关的产业类别。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4)的基础上进行修订,颁布实施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对文化产业的定义进行了更为精准的界定: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并进一步说明了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从内涵)和与其相关生产活动(从外延)的范围指向。

根据2012年的分类标准可以概括出,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文化用品的辅助活动和专用文化设备的生产活动成为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主要内容,其中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构成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主体,其他方面则是补充。文化产业的统计范围基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统计框架2009》规定的范围保持一致。统计上指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覆盖全部文化及相关单位,“文化事业”着重指公益文化单位,而“文化产业”主要指经营性文化单位(见表3)。

当文化产业的内涵较为明确时,其外延描述就会更清晰。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基本上全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客观进程和可喜成就,特别是新的四层次划分较为合理,对文化产业链条进行了新的提炼和梳理,更符合文化生产规律[13],更好地适应了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这既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文化产业的热切关注,同时也澄清了以往在文化产业认识上的不确定认识,为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文化产业统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和行业导向,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人们对文化的认识逐步深入、文化与其他领域的加速融合,文化产业的涵盖范围也在不断发展变化,逐步完善文化产业的科学划分体系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文化产业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和系统划分,能够正确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恰如其分地定位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坐标,以便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进行有效的区别管理,推进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既要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同时也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门类。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产业的媒介品牌与创意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0XXW011);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0JJD860006)]

注释:

①约翰·霍金斯先生是国际创意产业界著名专家,英国经济学家,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版权媒体及娱乐业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知识产权的负责人和提供创意及知识产权咨询的创意集团的主席及创始人之一。

参考文献:

[1]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M].张菲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3.

[2]孙小婷.中国文化产业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2.

[3]张彩凤.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26.

[4]高书生.文化体制改革的10年 谱写文化发展新篇章[N].人民日报,2012-10-17.

[5]孙志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J].红旗文稿,2012(17).

[6]创意产业[EB/OL].http://baike.ccitime/2010-05-11.

[7]温朝霞.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智力+科技”[N].天津日报,2008-10-24.

[8]李嘉珊,赵晋晋.中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外贸易实证对比[J].生产力研究,2007(17).

[9]多斯桑托斯.2008创意产业经济报告[M].张晓明,译.北京: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2008:10.

[10]戚鸣.文化产业:全球新兴产业[N].光明日报,2002-09-12.

[11]王慧烔.对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2).

[12]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EB/OL].http:///2004-05-18.

篇4

中图分类号:G269.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2

一、绪论

伴随着云平台与新媒体的崛起与发展,体验与共享成为构建新型商业管理模式的重要方面,并在各个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得到了众多探索与应用。一方面,体验为强化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情感涉入提供了便捷的方式;另一方面,共享为资源与要素的合理流动与配置提供了良好的渠道。二者在行业内的良好应用,促进了体验经济与共享经济的形成。在此背景下,文化行业依托政府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契机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会,突出表现为3D动画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R)等体验型技术在产业内的相关应用。

由于文化产品所具有的特殊属性,在其管理思维革新的进程中,必须以产品为核心,兼顾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实现新兴业态的打造。而博物馆、画廊、展览空间等肩负重要文化教化功能与文化产业开发意义但尚发展不成熟的一类文化行业,不论国有或民办,多年来都始终面临着资金短缺、客流量不稳定、大众参与程度低等种种问题,且大多仍以传统的博物馆展览模式践行着传统的收藏职能,未能取得突破性大发展、大飞跃。因此其亟需在新的经济形态下探索开创性的管理方式,以更好地建设自身、完善文化产业价值链、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因此,研究体验经济背景下博物馆管理思维与路径的创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二、体验经济时代与博物馆管理

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最早提出“体验经济”这一概念,即有意识的以服务作为舞台,以商品作为道具来使消费者融入其中[1]。当代体验经济的核心在于交互性与关系性,概括而言即为通过增强消费者的体验需求、激发消费者共鸣来增加其对于商品的购买冲动与需求。在这一经济形态下,文化创意产业品牌作为一种典型的体验式业态,具有极强的商业价值与聚客效应。根据赢商网大数据中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度最受关注的文化产业品牌前五十名中,创意书店上榜数量最多,其次是体验性手作培训品牌,而艺术展馆、博物馆以及文化馆品牌在榜单内均不足五个席位。这从侧面显示出体验经济时代的文化产业内行业发展尚不均衡。博物馆管理,学界往往将其拆分为两个层面的研究,其一是宏观管理,其二是微观管理。就宏观管理而言,主要以政府为管理主体,对于博物馆市场、盈利、发展进行系统的协调与管控;就微观管理而言,主要以博物馆馆长或相关工作人员为管理主体,对博物馆的管理体制、思想、文化以及手段进行实施与执行。传统的博物馆管理主要是为了彰显其收藏功能,而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博物馆的娱乐、休闲、文化教化职能日益凸显,这也为其管理思维提出了新的方向。博物馆学家约翰佛克将参观行为全过程定义为博物馆体验,他指出博物馆体验并非单向的,而是个人条件、社会条件、环境条件共同构成的互动的体验模式[2]。这一定义虽然强调了参观博物馆这一过程中的参观者的物理介入,却未能注意到参观者情感涉入的强弱,即与展览品之间体验性互动的程度。而对于当代博物馆应该实现的转型而言,其定义更应深化为“体验式的博物馆体验”。

究其根本,博物馆仍旧是弗朗索瓦・科尔伯特所指出的“以产品为核心”的文化商品,它必须尊重自身的文化性而不能单纯地迎合市场需求。体验经济之所以为博物馆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是因为它可以通过增强博物馆与参观者之间的关系性、聚合性提升客流量与其他资金收入,从而在兼顾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更好的发展。

三、体验经济时代博物馆管理的创新趋势

1.管理体制层面

体验经济时代的博物馆管理,是一个具有高度活跃性、交互性的过程。首先,它要求博物馆管理人员具备极为敏锐的市场视角,能够抓住参观者的关注点与需求所在。同时,体验型博物馆的构建无疑需要大量先进技术与设备的支持,亦即大量的资金支持。此外,体验型博物馆要求的高度关系性强调展览的效果反馈,以便及时获悉观看者的实时体验感受。

基于体验经济构建体验式博物馆,应在如下三个方面进行管理体制的革新。第一,应完善部门设置,增进信息互通。以我国国有博物馆为例,其大多仅仅有保管、陈列与群众工作三个部门,且各部门之间权责分离,难以形成互通互联的信息网络。这一方面造成了外界信息与博物馆内部流通不便、获取阻塞等问题。因此,在体验式博物馆构建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完善部门设置与协调,如增设策展部、审核部、市场部等,统筹管理藏品购入-藏品注册-藏品展览这一闭环。第二,应建立健全资金管理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推广博物馆品牌。举例而言,大英博物馆的所有大型特殊展览,都会寻求企业赞助。实际上,资金短缺的根本原因,则在于相关机制的缺失。而体验性展览对布展设计要求很高,唯有大量资金支撑的高质量展览才能够保障并益于观众接受、欣赏展品。第三,应建立展览评审机制,及时获取效果反馈。当前我国博物馆管理机制缺乏对展览效果的评估与反省,这对于长期展览的完善与参观者的聚合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在西方,博物馆、美术馆推行一系列各种各样的评审机制。如英国为确保私人博物馆达到一定水准,由公益机构委员会(Charity Commission)评审博物馆的章程和收藏,以一种非管控的方式去规范这些机构。综上所述,我国应综合国情,构建一套完整合理的评估指标与评审机制。

2.管理手段层面

上文谈到,体验经济时代博物馆管理思维的革新,很大一部分来自科学技术的支持。除此之外,为了在保持展览文化性的同时,博物馆管理必须将其目光延伸到整个文化产业市场,一方面,需要与公众当前的文化消费观相契合;另一方面,需要对参观者有清晰明确的社群观念,即充分了解各种参观群体的不同需求。

一方面,博物馆应积极引入先进科技,实现科技策展管理。通过对3D、4D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感官传媒技术手段的应用,构建交互性、参与性的博物馆展览空间与展览体验。如Woofbert VR近日就推出了一款应用于Oculus VR的Samsung Gear360°全景应用,这一技术被伦敦Courtauld画廊应用于管理中,使全球观众都可以参观到画廊内的各种展览品。同时,这样一种跨界结合的免费应用可以实时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学者、教育家及艺术机构的反馈意见,拓宽了优化博物馆管理的渠道。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博物馆进行管理手段创新,应该尽可能多的引入时代热点与文化热点元素。2015年于浙江乌镇成立的木心美术馆,着眼于当代人关注的文化缺失问题,以木心的一生为主要线索,引入了尼采、林风眠等一众相关哲学家、艺术家的展览品,这不仅满足了体验经济中不同博物馆参观者的个性需求,也体现了很强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除此之外,我国博物馆管理还应该积极借鉴欧美国家成熟的管理模式,并将其与我国实际国情相结合创新出一套全新的博物馆管理手段。

3.管理思想层面

体验经济下的文化产业与博物馆产业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这一变革在管理思想层面主要体现在管理方式的“去中心化”与管理人才的多样、多元、多层化。体验式博物馆所具备的高度互动性与交互性要求博物馆管理团体对互联网、新媒体、文化市场的变化与动向熟悉掌握,这就要求其必须注入独特化、个性化的管理思想,如日本画廊经营人小山登美夫所指出的,个性的管理者才能够塑造出个性化的博物馆。

基于体验经济的博物馆管理思想的变革,宏观而言,应立足于当前文化市场发展的现实情况,促进管理模式由上下级部门转变为头脑风暴式的平行管理模式,实现管理层面的“去中心化”。这一方面有利于充分激发博物馆各层各级管理者的思维与灵感,另一方面还有利于营造自由独特的体验空间,发挥品牌效应。中观而言,博物馆应主动寻求与独立策展人、艺术家的合作。这不仅仅是因为当代艺术家所具有的固定市场可以增强消费者对博物馆的信任感,更加重要的是当代独立策展人、艺术家所具备的行动派、体验派特点,可以使博物馆与参观者之间产生联动。诸如科隆艺博会内“独立于语境”的“0游行”,促使科隆艺术博览会更具声名,实际上就从侧面证明了新的管理思想注入与衍生能够为博物馆重现活力提供驱动。微观上,博物馆应积极寻找、吸纳、吸引新型管理人才的加入与参与,形成文学、历史、艺术、经济、管理等多重学科兼备的科学的管理体系与圈层,这将极大促进博物馆在体验经济时代的转型与创新。

四、体验经济时代博物馆管理的路径支持

1.法规支持:加强宏观引导,推进法律助力

在西方文化标准和文化系统话语强势中,我国博物馆与中国当代艺术一样经历着政治、文化、经济与意识形态的变革[3]。而体验经济时代所具有的快速共享、强化体验等特点,使得博物馆管理创新仍旧面临着诸多困难。对于支持博物馆管理创新而言,最首要的是从宏观层面实现公共规制的保障与维护。

第一,政府应出台更多相关政策与公共规制,扶持全国各类博物馆的创新发展。仅仅依托国家补助的国有博物馆难以寻求新的发展路径,而无力占据市场的民办博物馆亦缺乏顺应体验经济的能力。因此政府应以宏观保障博物馆的资金来源、融资投资渠道,强化博物馆产业生存权、文化权的合法性;第二,政府应加快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各个要素的流动,优化博物馆供给。这一方面要控制中低端供给,另一方面要兼顾结构与制度改革,实现短期发展与长期发展的结合;第三,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避免博物馆产业领域不必要的争端。政府应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维护原创艺术家的作品创作权与相应展览权、售卖权,形成科学、完整、有序的法律制度保护体系,为博物馆产业在体验经济时代谋求新的管理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

2.产业融合:增强科技扶持,优化资源配置

科技已经成为体验经济时代文化科技企业寻求技术、创意与资本融合路径的新引擎,“互联网+文化”思维引领着产业主体实现产业革命。自2014年起,我国政府着眼于宏观扶持、融资机制、创新导向等维度,相继了一系列促进互联网科技产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融合促进的政策规制,核心均在于依托互联网技术驱动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文化科技企业已经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实践探索了新型文化业态,基本形成了以个性定制、体验服务、智能服务为核心的建构体系,彰显着文化资本与科技资本在市场机制碰撞中的金融杠杆作用。

就博物馆产业而言,依托产业融合实现管理模式、管理思维的变革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举措。一方面,博物馆通过主动引入科技,实现自身业务与管理的创新;另一方面,新型博物馆产业能够再次与其他产业互相融合,继而促进全业态下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因此,进一步深入文化科技协同发展路径研究、建立产业融合的长效机制,对于政府制定具体政策、企业研发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以及文化消费市场进一步迸发活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自主创新:实践创新经验,积极培养人才

从微观而言,博物馆积极谋求新型的管理思维,以自身之力打造博物馆品牌;从宏观而言,政府应重视博物馆产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为体验经济下博物馆管理模式的转型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持。

博物馆应努力寻求融资渠道,利用体验经济时代交互性与共享性的特点,实现资金支持。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的创新模式。政府应鼓励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文化创意型人才兼备经济、管理、艺术等多方面的基础能力;应让高校学子充分了解当下博物馆产业发展现状,并以赛事、考察等形式鼓励学子进行实地考察并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应与各省政府进行良好协调与合作,针对体验经济时代博物馆管理创新问题,为学子提供相关培训,使其成为真正具备多项素质的文化创意产业、博物馆产业领域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马骏.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与营销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

篇5

二、文化产业项目策划风险评估及控制策略

(一)文化产业项目策划的风险评估文化产业项目策划的实质为知识产权和文化创意的占有及交易。文化产业项目策划风险是指在策划过程中由于各种元素导致偏差,而引发文化产业主体的实际经济、社会收益与预期不符甚至背离,其后果不仅包括经济方面的损失还包括企业甚至整个产业社会认可度和信任度的下降。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方面的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如人力、信用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如自然风险。其中,信誉风险指在文化产业项目策划过程中进行经济交易或履行经济义务时,合作一方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违约甚至违法行为,并造成合作方蒙受经济损失的风险。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涉及的影视剧策划、展览策划、文艺演出策划、文化版权交易策划、文化产品发行策划等均存在信誉风险;自然风险,是指由于自然灾害、气候原因等自然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对文化产业项目策划造成的风险。案例一:信用风险案例——四环生物斥资半亿试水文化产业或遭合作方解约四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斥资5000万元试水文化产业,并就此项目与环亚天地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打造“中国山海经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项目。然而,双方合作经历了最初磨合期后并未向默契方面发展,之后又传出了四环生物遭合作方解约的消息。这一信用风险导致四环生物的股价出现持续下跌,其文化项目策划也面临终止的危险。

(二)文化产业项目策划的风险控制策略针对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方面进行风险控制,首先应提强化策划队伍的风险防范意识,在项目策划中就提前预估可能性风险并将其防范于未然。具体包括加强风险控制理念培育、注重风险文化养成、建立风险评估和跟踪机制;其次,在项目策划时应积极寻求行政支持,可提前熟悉相关政策、法规,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及交流,促使其重视并支持项目策划及后期实施;再次,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对资金有着强大需求的产业;同时,其产品的非保值性、较大的需求弹性、担保机制的不完善性又使其成为一个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产业”[4]。这就需要在项目策划阶段就降低成本预算并进行必要的投资、融资、购买保险等。案例一:寻求官方支持规避风险——侨商联合国际文化传媒寻求行政力量支持策划重要项目世界三大男高音紫禁城广场音乐会将北京申奥期推至,也为侨商联合国际文化传媒公司创造了更多声誉。作为我国著名的演艺文化品牌,该企业多次与官方机构合作,共同策划了中央各部委专场演出、《同一首歌》歌会、《中华情》大型歌会、宋祖英维也纳金色大厅个人演唱会等。该公司通过寻求行政力量支持,拥有了国内外丰富的媒体资源和强大的策划团队。而在文化项目策划上与官方机构积极联手,一方面降低了企业单独策划可能存在的资金风险,另一方面增强了项目策划的专业水平,树立了项目的良好口碑。案例二:以优良策划降低项目成本及风险——低成本、好创意的798文化项目798艺术区位于原718联合厂。2001年起,北京及各地的艺术家逐渐聚集到798厂,以独特视角发现了这一废弃工厂的艺术魅力,并在原有风格上对工厂进行改造。以廉价的租金打造了举世闻名的798艺术区,策划了这一经典的艺术文化项目,并为不少文化企业带来了丰厚收益。这也提醒文化产业策划时应以优良策划降低项目成本,从而也降低了潜在的经济风险,以低成本、好策划打造多方收益的文化项目。

三、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的风险评估及控制策略

(一)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的风险评估

文化项目管理是对文化项目涉及的人力、财力、物力等相关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控制的过程,此过程中因管理者素质、项目组织过程、企业管理机制等各类原因导致并可能造成损失的不确定性都属于管理风险。具体而言,文化项目管理风险主要包括人力管理风险、财务管理风险和国际化管理风险等。首先是人力管理风险。具体指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由于工作主体心理活动及工作行为与消费者心理状态及行为不相符而导致的潜在或诱发性风险;其次是财务管理风险,是指在项目管理过程的资金循环中,因为各类不确定因素而导致的文化产业经济主体收益损失等风险。其诱因是多方面的,例如财政系统不完善、债务结构不平衡、预算不合理、盲目策划、激进式扩张等,都可能影响策划进程及实施效果,并最终影响经济主体盈利情况。另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开放度的提高,文化产业国际化扩张和并购现象日益突出。然而“文化差异使得在不同文化交汇过程中有可能导致文化摩擦、文化误解、文化冲突,最终影响企业国际化经营目标的实现”[5]。案例一:人力管理风险案例——管理团队未审时度势,偶像剧遭遇收视“滑铁卢”近年来国内偶像剧泛滥成灾,在受众产生审美疲劳的情况下,部分影视公司的工作团队未审时度势仍盲目跟风。由于与受众需求不够契合,《抹布女的春天》、新《天龙八部》等偶像剧均遭遇收视率“滑铁卢”,这也导致部分影视项目、影视公司甚至整个行业出现一系列潜在风险,影响经济主体的经济收益及受众口碑。而且收益惨淡也必然影响行业及企业在这些影视项目方面的投资,可能导致策划水准的下降,从而步入恶性循环。案例二:国际化管理风险案例——迪斯尼进军法国,文化冲突引发国际化管理风险随着迪斯尼主题公园在美国大受欢迎,迪斯尼国际化进程也于上世纪后期开始。不过,在法国迪斯尼项目管理中迪斯尼却因管理不当造成了严重经济亏损。原因在于迪斯尼乐园建设时占用了农民土地,当地工作人员及消费者对迪斯尼文化和管理模式存在抵触心理,严重影响了企业公众形象。

篇6

二、翻转课堂产生的背景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理念,来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所高中。2007年春,该校的两位教师考虑如何给因病无法出席课堂学习的学生补课时,利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及教师讲课音频,并将制作好的视频放置到网站上以供缺课的学生使用。从未缺席的学生也使用在线材料,主要用于复习和强化课堂教学内容。不久他们进行了更具开创性的尝试——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形成了早期的“翻转课堂”。

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引入“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新兴的文化产业人才应该是懂得经营、擅于管理的复合型经营人才。由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包含许多学科门类,涉猎面较广,包括经济、文学、艺术、管理等学科,它属于一个复合型专业。第一,学生数量较少便于开展翻转课堂。2004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云南大学四所高校中首先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授管理学学士学位。这标志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正式设立。目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有几十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但在校生总数仍然偏低,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第二,师资队伍跟不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已经有了一批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并充实到教师岗位中,但远远不能达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对师资的要求。很多高校的任课教师甚至是从其他专业调转过来的,多数属于“半路出家”,这使得专业教师十分紧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实践性,这要求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担任实务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关从业经历。但是,中国从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门人才凤毛麟角,有些只作为企业的单一人才,不能兼职做专业教师,导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从业教师实践经验几乎为零。

四、怎样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翻转课堂”模式

人们认为,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翻转课堂”模式,实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观念体系、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结构的构建和优化等方面入手实施:第一,汇聚信息资源。在“翻转课堂”里,教师需要提前布置上课任务,需要学生进行信息搜集,极大的丰富了教学素材,同时课堂上进行信息汇聚,讨论教学目的,教师参与并评价,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个体无法掌握所有的教学资源,通过慕课教学,成为一种更为积极的教学手段。基于这些教学特征,人们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对教师与学生的定位重新定义,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教师也实现了角色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管理类教学的实践特性,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第二,加强课程群建设。管理学类课程群要使学生掌握管理学方面特别是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掌握一定系统知识后更多的是要充分了解文化资源,发挥开创性的思维。“翻转课堂”的推广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开放慕课,通过这一平台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学校的内容,感受不同的授课和学习方式,亲身体会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的碰撞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主干学科、课程群建设无疑是一种难得,也使“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另外,教师授课时要预留实践环节,可与一些社会活动、比赛、案例研讨等紧密结合,突出实践环节在课程群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技术整合形成专业合力。由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所涉及的学科基础广泛而分散,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往往出现各个来源学科各自为政、各门课程之间互不协同的问题,难以形成专业教育的合力。因此,在“翻转课堂”中技术整合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比如录制微视频、制作微课、采用数字化互动教材、开放的网络教学视频资源等,这些都需技术更新提升教学手段,因此,数字化的教学课件才能更好地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课下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推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翻转课堂”的开展,人们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对于何时进行翻转教学,需要充分考虑学科内容适应性和学生特点等问题;对于学习资源,任课教师应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结合慕课等互联网教学,可以更加有效地制作适合学生的教学视频。

篇7

一、增强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78.7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685505.8亿元,年均增速为9.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85元上升到2015年的49992元①。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的贡献率达到了33.2%,居于世界首位。除此之外,基础设施建设、高速铁路、分享经济、移动支付等已经成为代表中国发展成就的亮丽名片,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制药、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方面也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可以说,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在硬实力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政治运转、社会治理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然指日可待。然而,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却没有与硬实力增长保持同步,国人的文化迷茫,价值观混乱扭曲,道德失范,文化主义与文化自卑心理普遍存在,迷茫与混乱在物质条件丰裕的情况下更加凸显。另外,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各国之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处理他者与我者的关系成为调整民族心态的重要内容。更进一步说,文化成为各国之间竞争的核心要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到底是文化的复兴,而价值观自信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价值观的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推进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有所依循、知所趋止、顽强进取的定力与韧性所在,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面对各种文明创造和文化滋养择善而纳、从容吞吐的气度与尺度所在”。[1]近代以来的历史境遇割裂了数千年传统文化为国人提供的文化归依和价值观归属,价值真空下,西方价值观伴随着枪炮、器物、资本、技术涌入中国,在从物质层面改造中国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直到今天,仍然有人对西方价值观念、政治制度、社会治理以及发展水平盲目崇拜,对于中国的发展成就嗤之以鼻,对于目前存在的问题戴着有色眼镜批判。此外,更加重要的是物质丰富之后国民心态在文化上的迷失,当下社会一系列道德失范问题以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娱乐至上等已经限制了中华民族真正强起来。目前我国正处于由大转强的关键阶段,物质的发展与超越已经必须要有文化的支撑,国民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归属与定位,因而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自信具备独特优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贸易和全球化》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国际通用的“文化产业”概念,即文化产业是指那些包含创作、生产、销售“内容”的产业。[2]从本质上讲,它们与文化有关而且是不可触摸的,一般通过著作权来保护,并且以商品或服务的形态出现。国家统计局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中将文化产业的定义进一步完善为“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相较于2004年分类的定义,此定义外延扩大,包括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使用、传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以及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需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通过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自信具有独特优势,具体体现在广泛性、潜移默化性和高效性三方面。文化商品的载体是大众文化,也就是普通人所喜闻乐见而非少数文化精英才能孤芳自赏的,这就决定了文化商品所承载的价值观可以触及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增强文化自信并不是少数精英的事,少数人的自信并不能上升到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必须是在中华文化圈影响下的每一个人的自信。在广泛性上,商品化的优势无可比拟,单纯的说教也许可以进入课堂、单位,但并不可能触及社会中每一个阶层。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即便是底层民众也有文化消费需求或者至少是消费需求,这就为文化产业将增强文化自信的文化内容触及到每一个中国人提供了前提。从社会意识的形成过程来看,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初级阶段,是不定型的感性价值判断,但也是文化自信生成的必经基础阶段。社会心理本身就具有广泛性和自发性,通过商品所承载的文化内容影响社会心理的走向也是文化产业的一大优势。潜移默化性是指文化产业不同于说教和灌输,往往是在不自觉中完成价值观影响。消费者之所以愿意为文化产品支付货币,在于该文化产品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正效用,消费者或者追求娱乐性而愿意承受其中的价值观教化,或者在娱乐和精神享受时受价值观影响而无觉,或者直接追求其中的价值观或者文化内容。在非自利动机下灌输教育的价值观很容易成为抗原而遭到接受者精神上的抗体免疫,无论受众还是价值观本身在过度免疫过程中都将背离消解本来性状。但是消费者在自利动机下消费文化产品而接受价值观就不存在排异反应,接受也不只是理性上的认可,而是在感性浸润下所激发出的情感反应和理性思索的综合,从而深入进行价值观改造,完成认知、认同、践行一系列完整过程。高效性由广泛性和潜移默化性所决定。以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自信实质上就是将价值观以合适的载体(文化内容)所承载包装,通过市场的方式传递给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在人们不察觉的情况下完成价值观干涉,其中的关键在于市场化传播手段和价值观载体。价值观载体以多种方式出现,或者是“讲故事”的形式,或者以体验性、娱乐性、趣味性为特征,如此就遵循了普通人的认知水平以及认知过程。经验、感性、情感体验是人对事物认知的初始阶段,在媒介形态的变更下,一般而言,人们也更偏好由图像、视频、声音等所传递的信息。文化产业通过多维立体的方式拉近了大众与价值观的距离,提高了价值观影响的效率。

三、文化产业发展要以文化自信为根本价值取向

纵观世界上主要的文化产业强国,虽然在市场化程度、产业政策等诸多方面存在区别,进而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但都具有明确的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美国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非常高,体制机制上也没有专门设立管理文化事务的机构,但是美国的文化产品中无不包含着价值观和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这与美国的国家使命有着密切关系,美国向来以向全世界普及美国价值为己任,因而文化产业也是美国实现国家使命的工具。日本与韩国的“文化立国”战略也提出了明确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这也使得其文化产业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党的十报告提出在2020年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是文化产业在我国被赋予了太多使命,包括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等,[2]这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存在价值取向模糊的原因之一。文化产业在节能减排、增加就业、扩大内需方面的属性本身就是文化产业的内在规定,只要文化产业繁荣,这些利好自然而然就会凸显,而这些属性却不能显示文化产业最根本的价值属性。相反,这些发展目标存在将文化产业导向“唯收视率”“唯票房论”等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取向的可能性,从而在社会影响和价值观导向方面进一步加重混乱。从国内外的文化产业实践,以及国内从官方到学术界的一致观点都表明文化产业不能仅仅当作产业经济的一般门类来看待,其具有广泛深远的外部性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价值,因而文化产业从定位上就应当把价值属性放在首位。西方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不同,政府参与深度不同,但无一例外都是这样实践的。增强文化自信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核心价值,当代文化发展繁荣入手,而文化产业恰恰在这些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而,政府应当将增强文化自信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明确目标,以增强文化自信作为文化产业的价值属性所在,目标之下,文化产业体制机制的建立,机构的设置,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都要围绕着实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样的顶层设计为文化自信和文化产业都指明了方向,我国目前文化产业发展最大的问题也就是价值摇摆将得到根本性解决。以文化产业推动文化自信必须发挥市场的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就仅仅充当“守夜人”,相反,由于我国文化市场还不健全,文化产业价值还存在摇摆,因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需要更加强调政府角色。在确定了以文化自信为文化产业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政府应当首先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规定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自信的初始参数。如韩国在确立了“文化立国”战略后,于1994年,文化观光部设立了文化产业局,主管文化产业,并建立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1998年文化立国战略提出之后,韩国政府便成立了游戏产业振兴中心、影音公司;2000年成立了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专门制订国家文化产业政策方向、发展计划及文化产业振兴基金运作方案,检查政策执行情况,开展相关调查研究;[3]法律方面最早制定了文化产业促进法,包括《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网络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法》《关于游戏产业振兴的法律》《关于音乐产业振兴的法律》《关于电影和录像产业振兴的法律》等。[4]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议在重要报告《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中,确立了日本在未来21世纪的文化大国方略,并通过经济产业省、总务部(原邮政省)、文化科学省和内阁官房(负责各省厅间的协调机构)等机构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法律方面通过了《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知识产权基本法》等相关法律规范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以《知识产权推进计划》不断调整文化产业政策,内容产业专门调查会等组织为文化产业政策提供专业的决策咨询。我国也应当建立专门的文化产业部门,改变目前多头管理的泛管理模式,在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目标下具体制定文化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并专职负责文化产业管理。另外,还需要建立官方的文化产业咨询机构,为文化自信的目标实现提供路径、模式等专业咨询。我国目前还缺乏健全的文化产业法律体系,因而也应当出台专门的文化产业法律,一方面从法律层面廓清文化产业发展价值取向等基本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法律健全文化市场,以版权保护为重点,保障产品生产者的正当利益,为优质内容生产和创新提供可预期收益。从财税政策上讲,韩国的文化产业财税政策在实现“文化立国”的目标上具有重要参考意义,韩国政府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设立专项基金、税收优惠、信贷优惠等方式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以实现国家战略。具体而言,政府建立了文化产业财政资金扶持机制,通过每年度的国家公共财政预算,政府公共基金投资于文化产业部门或者由官方机构(财政资金)和民间机构(非营利性资金)共同出资,经由韩国文化振兴院进行研判与评定后,给予资金不等的支援[5]。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财税政策的支持,但目前存在资金来源单一,管理使用相对低效的问题,而确定了增强文化自信的目标,不仅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而且对于文化产业发展和增强文化自信都是帕累托改进。

参考文献

[1]沈壮海: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之核[J].求是,2014(18).

[2]来有为、杨晓东、黄斌:文化产业发展新常态[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

[3]陈艳平、盛辉:从韩国文化立国战略看国家软实力的提升[J].人民论坛,2014(4).

篇8

(一)城市物质文化建设

城市物质文化是一种外在的文化,是能够被直接感知到的、具有鲜明物质载体的文化类型,主要由城市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产业组成。虽然这些文化是以物质的形态出现,但它们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一是城市的空间是由各种造型、风格、色彩的建筑构成的。这就要求城市建筑不仅要满足城市各种功能的需要,更要承托起城市的底蕴和文化,成为城市形象的主要载体。当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中时,具有文化艺术气息的建筑能够使城市形成独特的风格和品质。二是一个城市的兴衰伴随着城市产业发展的好坏,文化产业作为城市经济产业部门之一,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或“黄金产业”。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当前,文化产业不仅直接推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也日益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设计等产业融合,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其具有创意性、引领性、低投入、低消耗的鲜明特点和优化结构、扩大消费、增加就业、促进转型的独特作用,既可以有力地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

(二)城市精神文化建设

城市精神文化反映的是城市的精神价值、观念层次,主要包括城市历史文化、城市大众文化、城市生态文化、城市民俗文化等,因此其体现文化本质的方式也会更加直接。一是对于现代化的城市来说,历史就是城市的根基,城市中许多有价值的历史的印记是城市发展的资源。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而且,历史文化使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充分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物和文物依存的周边环境,是树立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途径之一。二是居民作为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主要载体。只要广大居民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就能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

(三)城市管理文化建设

城市管理文化对人口素质有定型塑造作用,包含调节市民行为的准则、规范系统,主要包括:城市行政文化建设和城市道德文化建设。城市管理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文明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是一个城市行政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大量集聚城市,对城市的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抓城市工作,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一是城市政府及其文化行政部门依据国家和所属城市的方针、法律、法规,对城市文化事业进行规划、组织、调控和监督的一种行政行为。二是通过城市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和人本化,使管理文化中的先进理念和优秀作风传播到社会各层面和各领域,能够对广大城市居民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城市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二、河南城市文化建设新发展趋势

(一)城市文化建设主体呈现多元化

随着近几年国内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加大,国家在政策方面对文化产业更加重视,引导多种所有制形式的资本进入,使投资主体上呈现多元化趋势。所以河南的城市文化建设主体既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也有演艺、影视、动漫等经济性的文化企业;既有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等大型国有文化企业集团,也有清明上河园、天人文化旅游等一批民营或合资企业,还有国有、民营、外资、职工持股等不同所有制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尤其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网络文艺社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民营文化工作室等新的文艺组织,以及网络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演员歌手、独立制片人等新的文艺群体大量涌现,使河南城市文化的建设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荨

(二)城市文化建设需求呈现多样化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持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市,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呈现多层次的特征,而且目前模仿型排浪式的文化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性文化消费渐成主流,城市的文化消费市场将呈现出多样化、细分化的趋势。这就对城市文化产品的供给提出了新要求,多种形式和题材反映社会现实、多种角度反映当下生活、多种方式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产品将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而文艺创作和公共文化服务更要辐射到河南城市的各个阶层和各类群体,尤其是要多为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工及其家属提供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特有的中原传统文化为基础,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形成多元化的河南城市文化供给。

(三)城市文化建设发展呈现融合化

随着“一带一路”发展的全面推进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城市文化建设呈现出融合化发展的趋势。2015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印发河南省“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大量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呈现。目前,河南城市已经涌现出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内容为主体、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文化科技型企业,而且一些传统企业也通过现代科技技术实现了转型升级。“文化+金融”成为当今河南最热的创投和风险投资模式。2011年大地传媒借壳上市,2014年郑州墨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河南知胜广告传媒策划有限公司分别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上市,2015年河南省闯世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挂牌上市。“文化+旅游”成为河南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洛阳牡丹节等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节会,而登封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开封的清明上河园等也是文化与旅游、科技、休闲等行业融合化发展的成果。

(四)城市文化建设管理呈现人本化

篇9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三大职能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博物馆通过陈列展览这个形式把对馆藏文物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并以此履行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职能。作为一个文化事业单位,把优秀的中国历史文化传播给社会公众,让前来博物馆参观的观众通过视觉、听觉等器官来感知和体会中国古代工匠和艺人创造的陶瓷器、青铜器等各类艺术品以及附着于艺术品之上的文化内涵,从而能够清楚地了解中国古代各种伟大的发明和创造,以此来激发爱国热情,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可见博物馆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过程中所承担的重大历史使命,因此,把博物馆建设好,举办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陈列展览,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博物馆参观,是新形势下博物馆要做好的首要工作。

一、陈列展览与文化产业

在2007年的“博物馆文化产品”研讨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曾明确指出:博物馆文化产品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展览,即把独立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藏品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具有思想性的文化产品。二是通过一些商品作为媒介,把展览的信息传达给观众,帮助观众进一步了解和认知展览。关于观众参观博物馆的目的,故宫博物院李文儒副院长认为:观众参观故宫主要有三个需求,一是看宫廷建筑,而是看皇家珍宝,三是想购买有故宫特色的纪念品。从上述两位专家、领导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博物馆要想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职能,首先要做的是设计制作出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陈列展览,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参观,并且为观众提供与陈列展览有关的纪念品。这种为观众提供有纪念意义的商品是文化产业的行为,如此看来博物馆似乎已经与文化产业建立了某种联系,其实不然,从各地博物馆纪念品销售管理情况来看,销售纪念品的柜台或商店并不是博物馆的职能部门,而是由社会上的商业人员经营管理的。那么,博物馆作为一个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机构怎么实现来与文化产业相结缘呢?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是这样的: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从这个定义上看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似乎不是文化产业的范畴,因为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虽然是文化产品,是绝对不能拿来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如今国内博物馆除少数几个特殊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秦兵马俑博物馆以外,均已免费开放。在免费开放的情况下,博物馆就已经不以经济效益为目的了。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提出博物馆陈列展览如何走文化产业发展之路的课题呢?这是因为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一方面博物馆事业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机遇,以每年新增100多座博物馆的速度迅猛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最求文化精神文明方面的需求日渐迫切。这就为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提供了一个可以通过某种介质与文化产业建立关系的机会。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介质就是旅游业。

以河南博物院为例来说,近几年来河南博物院通过对基本陈列进行几次比较大的调整,推出了“中原古代文明之光”为主题基本陈列。“中原古代文明之光”基本陈列以丰富的文物藏品为基础,在科学的陈列设计理念指导下,运用合理的陈列形式和手段把最具河南特色的历史文化——青铜文化展示出来。从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中有四件青铜珍宝就足以看出河南古代历史文化重点所在。

河南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发源地,从偃师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发掘出土的最原始的青铜器到郑州二里岗商代前期文化的杜陵大方鼎,到安阳商代晚期殷墟文化的国之重器后母戊大方鼎,到三门峡虢国文化的虢季墓出土的象征王权的九鼎八簋,到新郑春秋郑公大墓出土的稀世珍宝莲鹤方壶,再到辉县琉璃阁战国青铜器群,河南青铜文化发展的脉络清晰可见。

河南博物院利用丰富的藏品资源举办以青铜器为特色的基本陈列为参观者提供一个学习、认识和研究青铜文化的平台。那么,这个平台应该是建立在以“特色”、“精品”来定位的陈列设计理念之上,运用创造性思维和综合性的艺术实践,将中国古代与现代“行业”这种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以有形的、趣味的、互动的和观众参与方式陈展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河南博物院在基本陈列“中原古代文明之光”中的“鼎定中原”展区里,以丰富的青铜器藏品来展示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展区内各个时期的青铜珍宝相映成辉。其中在青铜器展区有四件镇馆之宝,它们是杜陵方鼎、妇好尊、莲鹤方壶和云纹禁,这四件极品之作,把商周时期的冶铸科技水平、人文思想内涵、审美情趣取向、艺术创造能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篇10

1.具有跨文化属性的旅游产业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概念被定义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是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人们对陌生文化的体验,也是对自身文化的重新发现和认识。而旅游正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首先,从世界旅游组织每年提出的旅游主题中可以看出。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理解旅游和发展旅游是被多次提及的一个主题,这些旅游主题的提出说明旅游这种交往形式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种新方式。旅游和交际,尤其是和跨文化交际的密不可分是由旅游活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其次,旅游者对异质文化的追求是旅游具有“跨文化”属性的重要原因。由文化的“异”引起的游客流动是国际旅游的主流。

2.追求异质文化催生跨文化旅游

文化型动机是旅游基本动机之一,文化的多样性导致旅游目的地的多选择性,而追求异质文化又是旅游者的终极目标。人类所注意的既是自己所熟悉的东西,又是自己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但十分感兴趣的东西。而恰是后者,构成跨文化旅游的心理动力。

跨文化旅游的大规模兴起其直接原因是文化的差异和对异质文化的好奇与了解欲望,旅游是一项特殊的文化活动,是世界范围内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旅游产业也天然地带有文化产业的色彩。因此,利用旅游产业鲜明的跨文化属性,大力发扬地域独有的文化特色,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再以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产业带动旅游产业的繁荣,二者相互促进,有利于旅游及文化市场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二.在独特地域特色的文化框架中发展旅游产业

1.相辅相成的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

将旅游与文化两种产业之间实行跨越。旅游行业中那些专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为旅游服务的经营企业,其本质属于文化产业,如嵩山少林寺的禅宗大典。而文化产业中那些主要为旅游者参观、游览、鉴赏、购买等而生产产品的单位,又发挥着旅游的作用,如博物馆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旅游产业具有两种不同特征—文化是其属性,旅游是其功能。另一方面,在行业渗透、学科交叉的当今,文化产业本身也形成了本体产业(演艺业、娱乐业、音像业、电影业)、交叉产业(文物博物业、文化会展业,文化旅游业)和延伸产业(动漫业、网络业)。因此,应该打破原有的行业门槛,结合地方特色,将两种产业实现跨越,将旅游产业置于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框架下发展,将旅游产业整合为旅游文化产业或文化旅游产业,有利于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不但可以创造地方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可以使旅游产业的发展进入一个长期的可持续性阶段。

2.发展河南旅游文化产业的建议

2.1 以思想的整合为纲领

以指导思想的整合为纲领,保证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对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整合发展,必须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二是人本思想;三是特色原则。

2.2 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政府管理机制的转变,深化企业体制改革。河南省文化体制改革还处在起步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依然是改革不够、文化产业发展不够。因此,一方面要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各种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调控市场,引导文化、旅游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突出管理的整合作用和衍生力量;另一方面要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3 整合产业,形成综合效益

一方面,文化和旅游打破行业界限,促使两大产业相互延伸、扩散、融合,形成互动。另一方面,整合组建跨行业的产业集团。由于旅游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国际上不少大型的跨国集团都是以一业为主,辅以多种经营。只有搭建起产业集团的平台,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河南省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精心策划,以龙头企业为试点,实施跨行业、跨地区的联合扩张。将实力强大的文艺团体(如话剧团、豫剧团、民间艺术团)、武术团体、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等联合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较为完整的旅游文化产业链,增强企业竞争力。

2.4 打造品牌文化产业

品牌效应对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用现代的营销手段运作文化产业。国内外成功的文化产业都很重视品牌的培养和利用,美国的迪斯尼公司就是品牌经营的成功典型。我们的舞剧《风中少林》在这方面迈出了一大步,把“少林文化”这个河南独有的特色品牌打出去了,但在宣传营销上还应该能够做得更好,实现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5 要有文化多样性的旅游创意

要用文化多样性的旅游创意,加大对旅游产品的改造、包装,并大力开发适合旅游者需求的参与性、娱乐性旅游产品,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高水平的策划、高质量的建设、全方位的宣传、促销,使得老景区又焕发出新的活力,游客回头率大幅上升。

2.6 注重高科技作为旅游的支撑

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必然是要有高科技作为支撑,如一些景区夜景和大型歌舞表演要求声光电配套,要音乐礼花烘托,青少年喜爱的旅游是动态的、参与的、好玩的、刺激的,这就要求是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因此,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是要注重高科技作为旅游的支撑。另外,还可以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进行多种营销创新。

文化历史游是河南旅游的一大看点,历史文化游在河南旅游中占有近80%的份额,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潜力十分巨大。凸现河南旅游产业特色,大力发展河南的文化旅游,变现文化旅游的潜在价值。

三.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的价值

异质文化的吸引是旅游的动机之一,有创新性地发展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文化产业,对当地旅游产业的繁荣会起到促进作用,旅游业的兴盛也会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蕾蕾.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

[2]林南枝,李天元.《旅游市场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