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在语文教学的作用模板(10篇)

时间:2024-03-20 15:39:0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学情分析在语文教学的作用,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学情分析在语文教学的作用

篇1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在教学当当中通过学情分析,能够有效的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对于教师选择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建立师生管理也有着重要作用。其实对于学情分析来说,当前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但是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仍然没有得到姣好的处理。每每谈到学情分析,大多数研究都认为是教师的事业不够开阔、学生知识、认识水平不高的原因,其实这是一种较为狭隘的学情分析,没有从更广阔的角度、科学的进行学情分析,以至于忽视了对学生内心的关注与学生未来的发展。学情,从字面意思来看就能够直观的了解,即学生情况。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学生情况不仅仅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其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兴趣和期望也是学情中重要的一环。

众所周知,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是必须要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老师的要求是从讲课到教学,通俗来讲就是要从老师的单项传授转变为师生互动。师生互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堂应该成为两个部分,一半属于学生,另一半属于老师,互动的基础应该是学生熟悉且有一定兴趣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告知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该用教材而不是遵循教材,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课程资源的开发,走入生活,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价值观。

一直以来,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受到了一般教学论的严重影响,以至于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停留在对学生基本特征上的分析。而教学设计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必须要做好准备,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这也是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学情分析

(一)了解学生对语文教学的期望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因此不论是对于哪一年龄段的学生而言他们都具有了一定的母语水平。小学生虽然认知水平并不高,但是他们在母语的口头表达和应用上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不应该是零起点。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中,其识字量和语文能力会得到快速的发展,除此之外,他们也更加渴望阅读,更希望语文课堂能够更加生动。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很多小学语文老师都忽视了孩子们在学龄前所具备的口语能力,认为学生们的能力需要重新开始培养。

这一情况在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中体现的尤为明显,由于老师们没有利用小学生已有的口头作文能力,而直接教小学生们写书面作文,甚至出现了老师让孩子们在写作文的过程中用拼音代替不会写的字。因此极大的挫伤了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很多小学生都感到本来趣味无穷的作文成为了一种负担,以至于不仅使得学生口头作文能力浪费,甚至在没有培养学生一定的书面作文能力就已经让孩子们感到害怕。

(二)分析学生的知识和生活视野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教师除了要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书本知识,还应该对学生的知识和生活事业加以分析。我们在这里提到的知识事业主要是之学生在课外通过其他获取知识的渠道所得到了的,而生活事业则是指学生在不同生活环境中所得到了知识。比如,具体的某一学段而言,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的知识生活事业是截然不同的。就农村学生来说,他们主要是来自于学校附近的农村或山区地区,他们的知识视野和生活事业也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对这一点加以充分的考虑,进而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因为城市学生同农村学生相比,他们的家庭条件往往优于农村学生,能够从各种媒体、课外读物、网络中获取到各类型系,因此老师在教学设计中也应该考虑这一点,从而方式由于教学拓展不合适,和他们已有的知识重合而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丧失兴趣。

(三)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

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上还应该注重分析学生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通常来说,学生的学习习惯对教学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可以说,不论任何课程的教学,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会学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在集合学生已有的基础上顺应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从而让学生认同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同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老师还应该有意识地对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加以督促和矫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指导学习的方式来让学生学会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注意自身角色的转变,应该从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想学生学习的引导着和促进者加以转变,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分析学轻视对学生现有的学习习惯加以分析,并倡导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要求教师对学生有着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是教师教的更好、学生学的更好。这一点正如我国特级教师于猗所说的“学生的情况、特点,要努力认识,悉心研究,知之准,识之深,才能教在点子上,教出好效果。”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教师必须要保证教材内容与学生经验的有机结合并应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不论是偏离了这二者之间的哪一方,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的下降,教学质量的难以提高。

参考文献:

篇2

众所周知,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大众眼中被认为是普通高中的弃儿,有的学生只是不得已踏入职校大门,被动接受教育,以达成父母育儿的心愿;有的学生只为了在学校长长个头,以避免在街头晃悠生事端;有的学生稍好一点,属于初中阶段没有好好念书,想在职中谋求一门专业技术,为自己将来在社会上打拼奠定基础;还有的学生要更好一点,他们怀揣着与普高学生一样的梦想,决心在职中努力上进,考上理想的大学。

因此,职教学生的学情可分四种情况:一是那部分缺乏理想、学习目标尚不明确的学生,在进入对口升学班后,放松自己,甚至不能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最终成为班级里的中下等学生;二是一部分有理想、爱学习,但反应迟钝、初中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对口升学班级里逐渐成为中等生;三是那部分理想远大、目标明确,且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成为升学班级里的优等生;还有那部分立志掌握专业技术的学生通常在就业班里会潜心学习,钻研技术。在这种学情下,我们面向全体的语文素质教育到底应本着什么原则呢?

二、新课程体制下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原则

首先是坚持语文性原则,重知识采撷,重文思养成,重语感表达。这是语文教学永远不变的根本原则。

篇3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学情分析:

经过高一上学期的磨合,学生基本适应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大多数同学摆脱了初中时段机械地、死记硬背地学习语文的思维定势,大体上能感觉到高中语文学习与以往有所不同,懂得了主动学习、主动选择和确定学习内容,最起码有了这种认识、这种欲望了。

在上学期期中考试中,许多学生摸不着头脑,从不知考什么中反映出不知学什么,很迷茫。到期末考试时,大多数同学知道高中语文学什么,以及怎么学了。当然,迷惘的同学也还有不少。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激发和引导他们学习语文。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和必修4两本书的内容。

必修3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既有古代诗歌散文名篇,也有中外小说和科普科幻作品。四个单元分别是:人物与环境(小说一),感受与共鸣(唐宋诗),质疑解难(古代议论散文),启迪与想象(科普科幻作品)。

“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一般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口语交际专题为议论。

“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为: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字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名著导读”介绍《红楼梦》和《高老头》。

必修4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有中外戏剧,宋元词曲,古代人物传记及社会科学论文。四个单元分别是:性格与冲突(中外戏剧),情思与意境(宋元词曲),理清思路(社会科学论文、随笔),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表达交际”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口语交际专题为辩论。

“树立探究”设计的专题为:逻辑和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

“名著导读”介绍莎士比亚戏剧和朱光潜的《谈美》。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拟在期中考试前完成必修3内容的学习,其中安排3次写作训练,2次月考或单元测试;期中考试后完成必修4内容的学习,其中安排3次写作训练,1——2次月考或单元测试。

教学中要求做到:

1、依据新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力求获得的教学效果。

2、认真钻研、领会新教材和新大纲,提高课堂效益,向45分钟要质量。

3、本学期要完成必修3和必修4两部书的教学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强化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与提高。

4、本学期在写作上,着重培养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先了解议论文文本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议论说理的兴趣和能力,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

五、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学情分析,面对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的现状,认识并了解新的学生,尽快熟悉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到因材施教。

2、继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围绕学法设计教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讲究提问设计,板书设计,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归类、梳理。

4、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解疑答难,加强辅导,补学补差。

5、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6、在集体备课和教学中,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中心,在作文备课和训练中做到系列性、科学性、实效性。

六、教科研设想:

1、充分认识到教科研工作在实施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性。

2、认真学习、钻研新课程理论,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语文教学。

3、坚持集体备课制度,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用群体智慧和力量,提高整个高一年级组各位语文同仁的语文教学水平和能力。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笔记本电脑在备课、教学、辅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5、课外认真学习有关语文教学的杂志,如《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习》等,广泛吸收,不断充电,以期高屋建瓴地实施教学。

总之,不能做经验型语文教师,而要做科研型语文教师。

篇4

语文课有其独自的特色,语文书上的大部分文章学生都能看得懂,但是看得懂并不等于能理解和掌握。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层次掌握文章的内涵,这是教师在处理教材时首先应考虑的。其次,我们的教师也别忘了学生在上课时,脑子里并不是一片空白,教师在上课时到底如何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激起学生对新学知识的强烈兴趣,笔者认为要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并且要让学生切实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应该带着教材走向学生。

一、对当前高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的分析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文化基础相对较差,没有学习信心,更不能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课堂上,老师就是一个“光杆司令”,自说自话,只要将所有备课内容填鸭式的塞给学生就完成任务了。反观学生,不积极思考,不积极发言。师生双方没有互动,课堂如一潭死水。课堂上学生不愿听,那么课外呢?经过笔者调查,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课外阅读,沉迷在有声有色的电脑、手机等高科技产品中不能自拔。总之,像这样的古老的教学实践,学生没兴趣,老师没热情,恶性循环,学生的阅读能力越来越差。

现在的职业学校中普遍有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重视专业课,轻视文化课。大多数学生学习的功利性非常强,即毕业后找到一份较好的工作,因而重视专业课的学习,不重视文化基础课,认为语文这门课可有可无,从而严重地影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以前的学习生涯中,语文课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职业学校中,学生们认为专业课对自己以后的就业非常重要,于是这种“重专业轻文化”思想愈演愈烈。大家都抱着学好一门技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思想,忽视了文化课的学习。而学校也是纷纷斥巨资购置大量的实训设备,但对文化课的投入则相对不足。长此以往,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越来越差。

高职语文教师没有职业教育的特点,不能够结合职业技能进行授课。虽然大多数高职教师都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但知识结构却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很多教师不清楚高职语文同其他专业课的关系,所以很难在教学中将语文知识同其他专业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只是单纯地教授语文知识,所以学生更会觉得学习语文没用,教师很难营造出比较活跃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很少,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且高职语文教师自身也不重视阅读教学,把阅读教学放在课外,让学生自己主动去阅读书籍,这对高职学生来讲,根本不可能,他们没有积极主动性。

教师语文教学方法滞后、僵化。其实将阅读教学纳入课堂,朗诵比赛、阅读竞赛、校文学社团这些都可以达到提高阅读能力,优化课堂质量的效果。还有,大部分老师思想禁锢,认为教科书上的答案是唯一的,大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对高职学生阅读方法的学情分析

有位著名的学者曾说过:“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师教的内容应该让学生记住,并且要记在心上。如果不认真研究学生的需求,上课往往只教在课堂上,那么学生就不会记在心上,课堂教学质量也不会高,要提高语文教学的实质,必须要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记在心上。”笔者从调查的一些课堂阅读教学上看,有的教师只是一味地对教材进行分析,很少见到高质量的学生互动阅读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最多只是使学生记住了教材上的一些知识,而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本就没有得到提高。针对高职学生专业的特点,教师应该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比如应用文单元,可以让学生每人做一份应聘材料,课堂上开一个小型招聘会。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再比如,学习诗歌单元,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先了解学生对诗歌常识的掌握情况。在上课前,老师可以事先设计几个关于诗歌常识的问题,而从调查的情况看,学生对诗歌常识知之甚少。掌握了这些情况后,教师在备课授课时就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对于小说单元的阅读教学,同诗歌相比,大多数学生非常喜欢,但是学生喜欢的只是故事情节的曲折,而这种“阅读”法常常只是“门外汉”的阅读做法,老师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就应该在分析讲解课文时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此外,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机械专业的学生,应该培养他们阅读的理解能力,让他们能看懂深奥的专业书;旅游专业的学生,应该培养他们阅读后的口头表达能力等。

实践证明,老师只要对学生进行详尽的学情分析,明确学生应该采用哪种具体的阅读方法,有针对性地教学,才能上出好课,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对学生参与教学的分析

上文所述是要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而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切实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对于课文有话可谈,有问题可以考虑。而要做到这点,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建宽松的环境,开放提问时空,让学生敢问。

教师可以运用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中来,在讨论中完成教学,训练学生的口才;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可以运用情景式教学,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表演;可以运用自主式教学等等。实际上,一个教学活动往往是几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我们应该努力追求多种教法的和谐统一,这样才会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新式的课堂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智力、能力、创造力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转变角色,由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创造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在具体组织学生学习时,要注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近年来,笔者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就尝试着改革课堂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提问题,并就提出的问题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上讲台讲解,最后老师点拨,收效不错。当然,确保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还需要三方面,一是教师对教材要有独到的感受和领悟;二是教师要有开放的心态;三是教学要有应变的机智。

四、倡导师生的互动教学

在倡导师生互为主体,语文阅读教学要回归生活的理念指引下,语文阅读教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的课堂上,学生认真读书;新的课堂上,充满了智慧的讨论、情感的交融;新的课堂上,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体验……面对这些可喜的变化,笔者对新课程理念下语文阅读实践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读是最常用、最重要的实践形式。因此,每篇课文都应让学生充分地读,要让学生以读为手段掌握课文。如何让学生认真读书,理解读书,针对当前“读”的现状,笔者谈几点思考。

(一)要重视朗读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积极朗读课文,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而且能带学生进入情境,情入学生之心。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对好的语句进行反复朗读,这样学生就能产生语感,把握语句的停顿和情感,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好的篇目,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背诵,让学生与作者的作品心灵相通,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通过美丽的画面阅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阅读能力。

(二)要以情导读。

(1)入境悟情。在朗读之前,可以先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2)想象生情。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想象带入到阅读中来。(3)指导抒情。情感的抒发离不开朗读的技巧。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朗读。如教学《长江三峡》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通过电视画面,领略长江三峡的雄伟瑰丽、激流澎湃……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心中的长江三峡。学生兴趣盎然,效果更佳。

朗读教学不要在朗读的技巧上徘徊,要把重点放在情感体验上,让学生融入课文的情景中,老师要相信任何一个学生都能把课文朗读好,哪怕他的嗓音不是很甜润,只要用心朗读,用情朗读,全身心投入,学生就能读出浓浓的情意。

现在的语文课堂,我们应该倡导师生互为主体,共同融入到课堂上来,课堂应该是知识的海洋,应该有热烈的讨论,应该有情感的交融……

综上所述,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摆正“教什么”和“怎样教”的位置,调动学生实质性地参与课堂教学。同时还要善于引导,因为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解决学生读和写的问题,语文老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就是为了解决学生的读和写,鉴于此,课上的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篇5

现在的学生对中国革命战争年代以及时期的生活与经历有很大的距离感,对当时的战争场景很难理解与体会,更谈不上情感上的触动与共鸣,然而,体会中国工农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又是学生回避不了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门槛。于是,两篇设计中都通过多媒体手段营造出途中的情境,让学生在虚拟体验中感受到生活的气息。例如,两篇设计都试图通过情境描述、路线图、音乐渲染、“飞夺泸定桥”视频、高山峻岭图片、故事等全方位地展现与学习内容一致的文本情境,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游离于生活体验之外的语言理解,而是有血有肉的生态学习。这既是学生学习兴趣的生长点,也是学生得以顺利展开其他学习活动的基础。当然,两篇设计中个性化的情境营造还有所欠缺,特别是对于途中的困难,学生的感受还不到位。建议筛选出中面临艰难险阻的画面,再配以动情的描述,甚至撼人的一连串数字,来触动学生想象中九死一生的惊险,从而情由心生,情意相融。只有建立在这样的基石上,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才能水到渠成地凸显出来。

品析经典语词源自语文教师的功力

这两篇教学设计都体现出参加这次NOC活动的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功力。语文教师,必须要有对经典语词和语言文字的敏感,并能将其转化为语文学习活动。不管是游府西街小学的设计还是莲花学校的设计,都无一例外地对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作了精心的教学设计,对“暖”和“寒”字作了对比与学习铺垫,通过故事与视频再现了“巧渡”与“夺取”的感人一幕,把对“暖”和“寒”字的品析既作为学习语言文字准确性的切入口,又作为展现途中的风貌,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突破口,在抓实工具性的同时实现了人文性的要求,在实现人文性的过程中加强了工具性的落实。因此,在新技术不断走进课堂的时代,语文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新技术的使用,更要提升自己的语文基本功,形成在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基础上对新技术应用的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会有更有说服力、更典型的创新教学案例。

微课程的系统思维也表现在设计中

微课程是从课程的高度来系统规范要求的,所以微课程教学设计不仅需要注重自身的整体构建,还要注重与资源开发、微视频、学习单、学习平台、实施与评价等系统的组合,更高位、更系统思考是微课程设计的重要表征。这两篇教学设计承前启后,前后贯穿,一气呵成。在游府西街小学的设计中,“教材分析”部分能以整组课文的视角来审视本篇课文,继而强调了“全文短短56个字中出现了五处地名”,体现了团队对教材的独到理解与利用。“学情分析”部分不仅剖析了学生的能力现状与认知现状,而且强调了“让学生学会借助地名背后的故事品味本文语言的独特魅力”。承袭前面的分析,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了解中相关地名背后的故事及其在诗句中的表达效果”也就是应有之义了。在“教学过程”部分,设计能够更加突出和利用“地名”在教学中的纽带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教学环节都依次用“地名”来贯穿,如“以地名为抓手理解古诗,走进伟人内心”“以地名为抓手学习写作手法,感受伟人创作才华”以及填写地名的巩固练习。

莲花学校的设计则更全面、周到些,不管是在“教材分析”部分,还是在“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部分,都力求体现出《七律・》这一课应有的教学要求,特别是“教学目标”部分,其中的生字新词、词语理解以及体会精神品质都设计得具体而全面。莲花学校的设计也有贯穿全篇的重点,即通过抓住诗眼“不怕”来开展重点学习环节的活动。例如,“教材分析”部分指出,“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教学目标”部分也指出,“通过抓住重点词语‘难’‘不怕’,反复诵读和品评诗句”;“教学重点”部分又再次强调了前一教学目标;“教学过程”部分的“深入感悟,体会精神”环节,则具体呈现了紧扣诗眼“不怕”所展开的教学活动。

两者对微课程的理解差异是显著的

篇6

在近几年的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过程中新课改的力度较大,因此在导入新课之后给语文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教师的教学理念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以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展现教学内容、提取教学重难点,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模式,抛弃原先的那种收效甚微、漫无目的的教学状况。因此如何在新课改的挑战中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来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主要问题,具体的情况的探索如下:

一、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确定重难点

依据教材来确定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顾名思义就是依据教学的内容来确定教学重难点,以语文阅读为例:注重内容就是指要注重τ镂脑亩恋睦斫夂土煳颍也就是说要读懂所学课文的内容并且理解其中心思想。众所周知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要理解内容,这也是课改新大纲对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要求,也强调以理解阅读内容为核心。因为只有做到正确的领悟了阅读内容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甚至提升自己的语文功底。只有像学习语文阅读的态度来对待语文教学才能满足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就课程标准来说就是要了解新课改的内容和目标设置吃透新课标,据此来确定教学重难点,只有明确了语文教学系列的知识框架和和教学目标的完整性,并且把新的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一起整合起来,才能更加科学明确地提取语文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结合教学实践确定重难点

总结多年的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学生感觉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针对学习的内容来说,教材中一些综合性较强、时空跨越较大、变化较为复杂的内容,使学生一时难以接受和理解,而这些内容往往非一节课所能完成,这些问题讲好了,可以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任务,讲不好则成为生硬的说教。学生缺乏对语文知识的感性认识、缺乏开展抽象思维活动的动力,不能做到又快又准确的理解学习内容。二是在学习新的概念和新的技术软件模块时,缺乏基础的操作知识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基本操作掌握不准确、不清晰,使学生陷入了认知的困境。且由于新知识认知的不清晰形成了学习的障碍,并且传统的旧知识在其中也起了干扰作用,因而在已知向新知的转化中,注意力常常集中到对过去概念、操作的回忆上,而未能把这些概念、操作运用于新的学习之中,反而成为难点。所以在新课改的标准设置下 要求教师要进行实际分析,了解学情,分析学情,根据学情来确定重难点。因此要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教学难点做出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做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避免教学中的主观主义和盲目性,切实做好理论联系实际。从而确定好自己的课堂教学科学切合实际的静态和动态重点难点。从教育学的活动要求来看,培养学生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是教学重点难点;从情感教育和品德养成来看,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教学重点难点。

三、确定重难点要体现时效性

新的课改标准中对教材中的重难点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是确定不便的,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和教学课程的进展来灵活的确定我们语文教育的重难点。我们要知道教材是死的但是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是灵活多变的,我们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完善教学环境、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我们要把教材的固定性和学生的能动性做到有效的整合,因为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面对的对像是学生,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特别是在进行教学学情分析以及挖掘教学重难点时就要求教师要有学生的心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换位思考,这是时效性的要求也是对现代教学中教师的一个挑战。同时在对教学内容的了解以及提取重难点的时候,要与时俱进,紧跟时展的潮流和方向,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正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在学习重难点问题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7

一、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让学生对诗歌鉴赏失去了兴趣,阻碍了教学有效性的发挥;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人文情怀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具体来说,在现代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不高。现代语文诗歌教学中,因为语文教师对诗歌作品阅读量不够,并对诗歌的研究不够深入,文学素养不高,导致诗歌教学中存在着分析不到位和不深刻的现象。第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因为教师的文学素养不够,只能按照教材和教辅对诗歌内容介绍和感情分析照本宣科,导致学生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不高。第三,教学过程枯燥。现在的初中诗歌教学还没有完全向互动教学转入,还停留在单项传授的模式上,这种枯燥的教学过程因而导致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对诗歌的感悟。第四,课外知识拓展有限。语文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延展,这种闭关式的教学方式使得诗歌教学处于不乐观的状态。

二、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策略

为了解决初中现代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诗歌教学有效性的发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教师要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源等提高自己对诗歌的领悟能力和鉴赏能力,为教学内容的充实打好基础。教师要想发挥诗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就要增加中外诗作的阅读,平时多阅读诗歌理论专著,利用网络资源训练自己的读诗、写诗作诗能力,提高自己的诗歌理论素养,增强教学的技艺。第二,带领学生走进诗歌营造的氛围中,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教师要充分发挥诗歌诵读的作用,带领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音乐美,通过学生有感情地诵读,体会到诗歌本身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篇8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出自我国古代兵家鼻祖孙武著的《孙子?谋攻篇》。意思是说,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失败。同样的道理,我们在教学中也要做到“知彼知己”,尤其是要“知彼”。这里的“知彼”侧重于学生这一学习主体,也就是教学中常说的“学情”状况。

著名的特级教师靳家彦曾经讲过:“顺应学情,是教育的生命线。”因此教师关注学情和针对学情的变化发展灵活组织教学,就成了课堂教学艺术的灵魂。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关注“学情”呢?

一、课前预测学情,优化教学设计

课前预测“学情”,是指教师根据已掌握的学生的知识经验、学习习惯、心理规律等宏观的、共性的、静止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一个预先推测。然后,针对这些预测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或策略,以便对学情作出及时调整和引导。老师在备课时必须研究学生情况,充分了解学生。备课的基本环节就应依次包括文本解读、学情分析、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案的确定。在这个流程中,文本解读是基础,学情分析是关键。所谓学情分析,就是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预料学生学习的困难和需要,再结合文本内容和语文课程的性质及特点,来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制订出来的教学目标才会对教学有指导性。

但现实的情况是,备课时我们很多老师都跳过了“学情分析”这一环节。只注重于教师的教,少关注学生的学。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考虑的往往是:“我要教什么?我要怎么教?”而忽略了:“学生需要学什么?学生最好怎么学?”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可见,没有“学情分析”准备的课,肯定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只有在备课时做到心中有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来设计教学,才能科学地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的方式方法,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扎扎实实地有效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能有不同层面的收获。

二、课中关注学情,适时调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地变动。”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分析处理学情。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生命状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和生成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吸引学生更好地参与、经历、体验和反思学习过程,让课堂不断创造出未曾预设的精彩。如果教师不能切实地关注学情,不能做到“对症下药”,甚至无视学情及其发展变化,只是一味机械地套用教学预案,教学活动极有可能落得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的结果。

我们先来看一个教学片断。一位教师教《心声》一课,师生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

师: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

生:渴望有机会朗读《凡卡》这篇课文。

师:还有吗?

生:李京京地心声是想回到爷爷的身边,或者希望爷爷能来看他。

师:还有吗?

生:老师,我也有过和李京京类似的遭遇。

师:我问的是李京京的心声,不是你的心声,答非所问。

在这段对话中,第三个学生的回答,被老师一句“答非所问”全盘否定,与程老师忽视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有什么区别?这位老师一心关注教案,而极少关注学情,学生成了课堂的摆设与陪衬,忽视了学生的切身感受和独特的体验,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思维,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显然只有表面的关注,并未用心倾听、思考,并及时予以点拨。如果老师不关注学情,一味机械地套用教学预案,这样的课堂不但低效,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宇宙里有些什么》时,课文中有一句话:“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这时,一个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万万等于多少?”大家都笑起来,有一个学生说:“万万不等于亿吗?”在大家的笑声中,提出问题的学生只好灰溜溜的坐下了。于老师觉得他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于是她问:“既然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什么不说宇宙里有几千颗星星呢?”这一问,学生都哑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不用万万有两个好处,第一,用“万万”听起来响亮,“亿”却听不清楚,第二,“万万”好象比“亿”多。这时,学生们又笑了。其实这个问题是对的。于老师当场给予了肯定,并表扬说:“你实际上发现了汉语修辞中的一个规律,字的重叠可以产生两个效果,一是听得清楚,二是强调数量多。这时,学生们都用钦佩的目光看着那个学生,而于老师却说: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今天学到的这个新知识,是谁给予我们的?这时,大家才将目光集中到第一个提出问题的同学,这个学生十分高兴,这对于他以后敢于大胆提出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这堂课上,于老师以其睿智的眼光敏锐的发现这一动态的教学资源,并及时营造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因势利导,创造性的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既让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更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培养了学生敢于提问的精神,使原本尴尬的课堂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收到了不可预约的精彩。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真正地去关注学情,从学生的表情、质疑、朗读、答问以及精神状态等多方面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用心去感受学生的一点一滴的变化,不断地从学生身上觅到新的课程资源,适时调控,因学施教。

三、课后反思学情,明得失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有一句名言:“教育是灵魂的回头,是顿悟的艺术”。 课后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课后反思绝不是一般的教学回顾,更不是教学检讨给别人听(看),课后反思是思维过程,是追问过程: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其根本原因在哪里?我的教学存在哪些问题,急需解决的关键是什么?怎么进行尝试性解决?

总之,关注学情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基础,我们只有深入研究学情,密切关注学情,才能“以学定教”,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篇9

一、准确把握,悉心挖掘

语文教材是一个承载多种情感信息的载体,是一个储满情感的仓库,因此语文课最易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依据文章创设的情境对文章进行教学,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先体会文章,有自己的真切感受,用丰富的知识、饱满的情感、丰富的语言积累,对文章进行深刻的领悟,把握文章的情感脉搏,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并把这种情感保留到课堂上,激起学生的共鸣。

二、创设情境,激活情感

我们都知道,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古今中外许多优美的篇章,“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悲壮、济南冬天的温情、北京春天的寒冷、孔乙己的可悲……这些都是作者感情的结晶,只要我们教师深入理解文章中作者的情感并把学生带入到文章中去,就能使学生真正融入到文中去,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

三、激情朗读,抒感

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个别教师往往忽略了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其实我们都知道,文学的语言是优美的,情感是丰厚而感人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些美的东西表现出来,把学生带入到文章的意境,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中活生生的形象,领略文中壮阔美丽的风光,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收到“闻声现义”的效果。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手段,以情发声、声情并茂,让浓郁饱满的激情进入学生心中。例如:《春》、《小巷深处》、《风筝》等文章都是极适合朗读的文学作品。当然,除了教师的朗读之外,更要重视学生的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和作品及作者进行交流,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情感。

篇10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呼唤学生发扬主体情感,所以我们对待学生不能仅仅是把他们当成是我们教师进行个人表演的道具,而应把他们当作是有独特个性的个体,尊重他们的精神,尊重他们的情感。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恰恰因为过分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致使课堂教学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少生气和乐趣,缺少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缺少对文字所描写生活的兴奋和激动,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做知识的保持、再现等枯燥乏味的劳动,缺少真正的感情投入,导致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欲得不到满足,厌学情绪潜滋暗长。试想,如果我们把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成就感、紧张感等积极的情感因素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我们的课堂势必会出现一个崭新的面貌。

一、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调节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情感能有效调节学生思维,改变学生的行为。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这一重任,成功的情感教育能调节学生学习动机的倾斜,使学生明白社会的要求,祖国的期望,让自己得到最大的自我肯定和心理满足,从而转化为报效祖国、报效社会的内在动力和具体行动。同时,当学生受到外来不良影响,或家庭缺少温暖,学生思想发生偏差或出现“空白带”时,教师适时的情感教育就能调节感情天平的倾斜,弥补感情的“真空”,使其精神生活充实,思想品质高尚,避免错误行为的发生。

2.感召作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情感可以唤起学生的良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使学生更加热爱、尊重教师,乐于听从教师的教导,增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意识,积极配合教师,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3.求知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积极作用,是师生间建立起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即可以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同时利于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使师生间的活动增加,学生乐于向教师请教各种问题,从而获得更多知识。

4.益志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积极情感能使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学生心情愉快、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想象力强,教师的意图就会很容易转化为学生的行动,且学生的内在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优化了学生智力因素。

二、如何抓好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1.准确把握,悉心挖掘。语文教材是一个承载多种情感信息的载体,是一个储满情感的仓库,因此语文课最易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依据文章创设的情境对文章进行教学,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先体会文章,有自己的真切感受,用丰富的知识、饱满的情感、丰富的语言积累,对文章进行深刻的领悟,把握文章的情感脉搏,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并把这种情感保留到课堂上,激起学生的共鸣。

2.创设情境,激感。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古今中外许多优美的篇章,“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悲壮、济南冬天的温情、孔乙己的可悲……这些都是作者感情的结晶,只要我们教师深入理解文章中作者的情感并把学生带入到文章中去,就能使学生真正融入到文中去,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

3.激情朗读,抒感。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个别教师往往忽略了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文学的语言是优美的,情感是丰厚而感人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些美的东西表现出来,把学生带入到文章的意境,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中活生生的形象,领略文中壮阔美丽的风光,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收到“闻声现义”的效果。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手段,以情发声、声情并茂,让浓郁饱满的激情进入学生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