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的特点模板(10篇)

时间:2024-03-22 14:47:1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众传媒的特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众传媒的特点

篇1

1 大众传媒的双重身份

单从字面意思理解,大众传媒是一种媒介。但是,现实中的大众传媒具有双重身份。大众传媒,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电影和期刊等的总称。从该定义看,大众传媒不只是一种媒介,也是一个传播者。它作为传播者,专门收集社会各类信息;它作为媒介,以纸质、电子类媒介等为传播载体。在大众传媒的双重身份下,传统传播者就是大众传媒。

2 现实中大众传媒的传播模型分析

从受众的角度分析,最终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大众传播模型非常简单:

大众传媒一受众

构成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起码需要五要素,即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反馈。以上的模型显然没有包括信息、媒介和反馈。但它可以称为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因为,现实中的大众传媒,除了具有传播者的身份之外,还提供甚至制造信息,提供媒介,控制反馈。因此,笔者给出了上面的大众传播模型。

单就这一模型而言:

(1)大众传媒主导传播过程,受众被抑制。

(2)参与传播过程的其他部分被淡化或隐藏。

比如信息被选择传播给受众,受到了哪些干扰?把关人都把关了什么?这些关键问题被隐藏。受众从大众传媒上了解的,只是把关人按照某种价值标准塑造的虚拟世界。又比如消息来源,也在绝大多数的新闻报道中被隐藏。这意味着大众传媒将千千万万的消息来源全部占为己有,从而使自己成为传播者。

大众传媒通过这一模型,巩固了自身既作为媒介又作为传播者的双重角色,这是大众传媒权利的主要来源。

新型传播者

相对于传统传播者而言,新型传播者不再是“传…媒”结合,而是“传…媒”分离,传播者成为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者,即传者,与媒介分离开来。它也可以被称为“信息来源者”,即提供信息给媒介的人。这个人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自然人。

新型传播者有以下的特点

1 传播者与媒介分离

这是新型传播者区别于传统传播者的最显著特点。“传…媒”分离是指,传播者成为传播学意义上的传者,不再与媒介结合。他们只负责提供信息给大众传媒。传媒分离给传播界带来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传播者从大众传媒中分离出来,代表着一种力量的崛起,这种力量不再为大众传媒控制,甚至可能控制大众传媒。

2 传播者主动走进大众的视野

与大众媒介分离后的新型传播者充分认识到自身所拥有的权利,认识到大众媒介依赖他们来获取信息。于是,他们从不被大众关注的暗处走出来,主动提供信息给大众媒介,同时让自己通过大众传媒走进大众的视野,以此来获取某种利益。

3 传播者“制造新闻”

传播者提供信息给大众传媒。这里隐含着一个问题,就是传播者会提供什么样的信息给大众传媒?传播者会不会提供经过修饰甚至是策划的信息内容给大众传媒,会不会“制造新闻”?近年来的一些事件,比如芙蓉姐姐、华南虎事件等,证明了传播者在有意制造新闻。而各种营销书籍里面的“新闻营销”、“事件营销”宣告了大规模制造新闻时代的到来。

4 传播者多为“利益共同体”

获得独立的传播者中,绝大多数将结合为“利益共同体”。所谓利益共同体,是指为了获取某种利益而主动结合到一起的个人或集团的总和。

新型传播者产生的原因

社会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利益共同体。

传媒的变化。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大众传媒已经无法掌控所有的信息来源。觉醒的传播者开始从大众传媒中分离,继而影响大众传媒,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大众传媒。同时,大众传媒也实行了市场化改革,“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大众传媒需要直面市场。广告费收入占据了它们营收中的较大比例,因此,加深了它们对广告主的依赖。

受众的变化。个体意识的觉醒正在改变受众作为被动方的传受格局。受众的一个最具意义的变化是碎片化。它使大众传媒不可能瞬间影响所有受众,也意味着个体意见的诞生和繁荣,是对大众传媒传播效果的一种消解。

启示

1 话语权争夺下的民生期待

觉醒的传播者为了追逐自身利益,往往结合成利益共同体。早期形成的利益共同体为了保持已有利益和继续获取利益,必然会去争夺话语权;新兴的利益共同体,也不会坐视话语权的旁落,传统话语权的掌握者,更会加强对话语权的控制,草根阶层也会加入对话语权的争夺。

在话语权的争夺中,社会公平正义能否战胜拥有大量社会资源的利益共同体?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房地产行业的波动,反映的就是利益共同体同政府与公众的话语权的争夺。这种争夺下,民生会怎样呢?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2 乌合之众

毫无疑问,大众中隐藏着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但是这股力量从来不可能自发地产生于大众之中,而是由“利益共同体”引导着。现代民众有可能成为乌合之众,有以下理由:第一,民众没有结合成组织,这意味着民众依然是一盘散沙。第二,受众的碎片化也表明受众失去了结合起来的可能性。在信息不平衡的情况下,碎片化的受众极易受“人”摆弄。第三,利益共同体分享了大众传媒作为传播者的权利,利用自身掌握的巨大社会资源,传播有利于他们的信息。

3 新闻交易行为将愈演愈烈:传媒的再结合

大众传媒身兼传播者和媒介的双重角色,只是传媒的第一次结合。觉醒的传播者从大众传媒中分离出来,这是传媒的第一次分离。但在第一次分离中,隐藏着传媒“再结台”的可能――分离出来的传播者与大众传媒结合,其结果是“合作”。这种结合的危险性在于新闻交易行为将产生甚至愈演愈烈。

大众传媒掌握的核心资源是受众的注意力,他们以出售受众的注意力来维持自身运转;利益共同体掌握的核心资源是资本,他们通过购买受众的注意力使资本升值,同时运用资本制造新的注意力。两者合作并产生互动,新闻交易行为将不可避免。更为重要的是,利益共同体通过制造新的注意力,引导着大众传媒在新闻内容上偏向利益共同体,而不是受众。

参考文献:

篇2

相对于我国公共管理而言,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具有预警性,能够对社会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报道,能够对涉及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况进行报道,从而引发人们的警惕性,让人们对突发事件有所了解,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比如,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之后,大众传媒对地震的现状进行了及时报道,并且将地震的情况进行了传播,不仅保证了地震事件的真实性,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实现了灾区现场报道的有效性。此外,根据大量的事实表明,大众传媒所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以及公开性能够保证大众传媒发展与运行的基本准则,能够让社会产生一定的报道反应。此外,从效率角度分析,大众传媒将涉及的公众利益的真实信息进行报道,能够避免灾难性损失,能够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增加公共信息报道的透明度,尽可能将不良信息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具有议程设置功能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议程设置是建立在环境监视功能之上的。议程设置功能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为大众传媒设定了议程日程的基本功能。在大众传媒中,新闻传媒所传播的基本信息能够以议程的方式进行展现,并且所产生的影响下能够对受众的思想产生影响。一般而言,新闻传媒所选择的播报内容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并且传播媒介在根据现实环境中所选择的报道内容在经过加工之后能够积极呈现给广大受众。从现实角度出发,社会的现实状态是客观存在的,对于部分公众而言是不理想、不规范的,如果想让她(他)成为公共管理中的主要对象,则需要对社会问题进行转换,而大众传媒所具备的议程设置功能则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接触信息,并且能够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传播,使其能够连续性的进行报道,从而引发社会公众的关注。大众传媒对社会事件的客观报道能够提高受众的认知程度,能够引发受众对社会的认识与思考,提高受众的认知度,从而将媒介议程积极转化为公众议程,形成焦点效应,产生强大的舆论引导,促使公共事务进一步调整。

(三)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具有监督作用

自古以来,监督是保证事物发展的关键因素,相应的,批评专栏使受众的参与意识得到加强,新闻传媒针对性的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进行报道与批评,从而提升了政府决策的透明度。除此之外,各种社会中的而不良现象也会通过新闻传媒进行报道,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以及《中国质量报告》等栏目在全国受到了关注与重视,此类节目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社会影响力,其主要原因是该类节目将媒介的舆论监督功能进行了发挥。现如今,我国民众在表达自身意愿的时候要求自身权利的合法性,而大众传媒作为最贴近百姓生活的关键因素,能够引导社会与民众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改变社会舆论监督现状。此外,近几年在科技的发展中,网络成了新闻传播的主要载体,网络不仅改变了媒介的生存格局,并且也从根本上促使新闻信息传播的广泛性,传播速度的快速性,传播内容的全面性。网络的出现让广大受众拥有发言权与表决权,在形成双向互动模式之后,能够有技巧的对政府政策进行调控,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创新,促使人们对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四)大众传媒具有参与政府决策的作用

篇3

相对于我国公共管理而言,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具有预警性,能够对社会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报道,能够对涉及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况进行报道,从而引发人们的警惕性,让人们对突发事件有所了解,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比如,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之后,大众传媒对地震的现状进行了及时报道,并且将地震的情况进行了传播,不仅保证了地震事件的真实性,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实现了灾区现场报道的有效性。此外,根据大量的事实表明,大众传媒所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以及公开性能够保证大众传媒发展与运行的基本准则,能够让社会产生一定的报道反应。此外,从效率角度分析,大众传媒将涉及的公众利益的真实信息进行报道,能够避免灾难性损失,能够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增加公共信息报道的透明度,尽可能将不良信息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具有议程设置功能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议程设置是建立在环境监视功能之上的。议程设置功能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为大众传媒设定了议程日程的基本功能。在大众传媒中,新闻传媒所传播的基本信息能够以议程的方式进行展现,并且所产生的影响下能够对受众的思想产生影响。一般而言,新闻传媒所选择的播报内容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并且传播媒介在根据现实环境中所选择的报道内容在经过加工之后能够积极呈现给广大受众。从现实角度出发,社会的现实状态是客观存在的,对于部分公众而言是不理想、不规范的,如果想让她(他)成为公共管理中的主要对象,则需要对社会问题进行转换,而大众传媒所具备的议程设置功能则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接触信息,并且能够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传播,使其能够连续性的进行报道,从而引发社会公众的关注。大众传媒对社会事件的客观报道能够提高受众的认知程度,能够引发受众对社会的认识与思考,提高受众的认知度,从而将媒介议程积极转化为公众议程,形成焦点效应,产生强大的舆论引导,促使公共事务进一步调整。

(三)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具有监督作用

自古以来,监督是保证事物发展的关键因素,相应的,批评专栏使受众的参与意识得到加强,新闻传媒针对性的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进行报道与批评,从而提升了政府决策的透明度。除此之外,各种社会中的而不良现象也会通过新闻传媒进行报道,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以及《中国质量报告》等栏目在全国受到了关注与重视,此类节目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社会影响力,其主要原因是该类节目将媒介的舆论监督功能进行了发挥。现如今,我国民众在表达自身意愿的时候要求自身权利的合法性,而大众传媒作为最贴近百姓生活的关键因素,能够引导社会与民众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改变社会舆论监督现状。此外,近几年在科技的发展中,网络成了新闻传播的主要载体,网络不仅改变了媒介的生存格局,并且也从根本上促使新闻信息传播的广泛性,传播速度的快速性,传播内容的全面性。网络的出现让广大受众拥有发言权与表决权,在形成双向互动模式之后,能够有技巧的对政府政策进行调控,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创新,促使人们对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四)大众传媒具有参与政府决策的作用

通常而言,我国政府管理体制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始终离不开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所具备的公共空间能够使政府决策具备有效性与实效性。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治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特别是大众传媒的出现,能够将不同的文化背景、人生抱负、思想性格聚集在一起,对其进行讨论与分析,进而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意见,推动我国政府形成新的决策意见。此外,大众传媒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在传媒的平台中,不论是个人、团队、政府还是其他均可以针对决策问题进行论证,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意见。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大众传媒可以对决策的内容进行解读,并且能够深化受众的理解程度,提高受众参与决策的基本意愿以及参与能力。与此同时,大众传媒还能够通过公众群体将错误的信息进行取消,完善决策体制,将社会各个阶层的意愿进行充分反映,从根本上带动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与进步。

篇4

现代传媒和大众传媒,在中国,它们已经越来越贴近,或者说,它们已经逐步的融合了。但是,他们确是两个虽有着诸多共同之处,却拥有更多不同的两种传媒方式。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现代大众传媒来称呼大众传媒,更多的人已经习惯了两者的融合,并且开始享受所谓的现代大众传媒带来的生活。

我们现在就来区分一下,什么是现代传媒,什么是大众传媒。

我们知道,在讨论问题的时候,通常要给予问题一个大环境,那么,我们在讨论现代传媒和大众传媒的区别的时候,我们的大环境就是中国的现代文学视野。在中国,大众传媒并不是真正意义上与“大众文化”相契合的大众传媒。

在世界性的传媒理论中,大众传媒这个概念具有广泛的含义,几乎包容了所有的传播媒体。因此,这个概念就存在含义不清,使用混乱的现象。当“大众传媒”被引入文学研究之时,就出现了概念混乱以及概念使用上的问题。当然,在中国,概念不清也是因为“大众传媒”的外延没有得到科学的界定,对传媒的认识也存在一些模糊的地方。如果究其原因,则是中国学者在引用西方文学研究中的这个术语时,缺少必要的轮廓。在西方,传媒和文化的研究者所使用的“大众传媒”的概念,是建立在西方文化背景上的。西方传媒从其开始就是作为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与西方发达的市民文化密不可分的。脱离了其特定的文化背景,理论的存在也就没有了前提。而中国在借用西方传媒理论时,只是看到了与西方相同的大众文化的特征而没有区别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参与传媒运作时的独特性。因此,我们往往顾及到了“大众传媒”,而忽视了与现代文学关系密切的“小众传媒”,或者只强调传媒与文学的市场化,商品化特征,而没有充分注意传媒与文学的政治化特征,或者是只强调了传媒与文学的政治特征而忽视其商品特征。在现代文学研究的视野里,“现代传媒”应包括具有精英文化特征的“大众传媒”与知识分子的“小众传媒”,或者说,在中国,在现代文化时期,“大众传媒”还没有真正演变成为大众的传媒,不具有当代文化理论体系中的“大众传媒”的意义。只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文化传播媒体。

这里,我们就要了解了,什么是“小众传媒”。所谓“小众传媒”是现代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概念,是现代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有精英知识分子主办的具有精英文化特征的为高级知识分子阶层读者而办的读物,它不追求广大市民读者的购买阅读,也不以发行量作为唯一目标。

但在现代文学阶段,大众传媒与小众传媒并没有严格的区别,大众传媒与小众传媒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现象十分突出。因此,我们使用的现代传播媒体,就是包括大众传媒和小众传媒在内的所有媒体。现代传媒首先是与现代文化现代文学相对应的一个现代范畴中的概念,是以现代印刷技术和现代流通方式为主的文化载体。这一文化载体体现为一种现代文化精神,传达了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欲望,呈现出现代人认识世界的理性方式。

要认识现代传媒和大众传媒之间的区别,就必须刨根究底,最好的是,我们从现代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传播媒介认知它们的同与不同。一般认为,从传播媒体而言的人类文化的演进,可以分为口语媒介时期,印刷媒介时期和大众传播媒介时期。在多次演进进入大众传播媒介时期,口语媒介和印刷媒介同样还是人们传播的主要方式。这就是说,任何新的媒体的出现,都不会轻易地否定过去的媒体。恰恰有意思的是,大众传媒和现代传媒,几乎都是通过这些传播媒介来进行演化的。而且,在中国,所谓的现代传媒是大众传媒拥有融合了小众传媒之后,才形成的一种成条文的传媒方式。它既有大众传媒那种面向大众文化的大众面,也有小众传媒那种面向那些精英分子文化的小众面。所以,现代传媒有时候,表达的是一种适合于大众阅读传播的,但是又容易发人深省的文化。简单的说,我们可以认为,现代传媒是高于大众传媒而低于小众传媒的一种传媒体现。

现代传媒与大众传媒尽管在传播方式,传播载体上面有许多的一致性,但是就其传播性质以及两者与文学的关系,还是存在诸多差别,有必要进行区别。

第一,从传播媒体的主体来看,大众传媒的主体主要是从事商业活动的文化人,或是文化经济人。既然从事的是商业活动,那么,这些主体人士的最终目的,都是盈利。他们之中也有一些精英的知识分子,但是,他们都是以媒体为自己的职业,依靠媒体生存,他们通过媒体从事文学主要是为了商业目标,以文学报刊作为商业活动的方式。现代传媒的主体主要是由不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精英知识分子构成的,他们或为了社会革命的理想,或为了追求文学的梦,报刊成为他们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

第二,从传播媒体的形体质地看来,大众传媒是以时尚流行的元素进行传播,以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网络媒体为主,大众传媒“不仅是我们可用可不用的工具,而且是我们必须生存与其中的世界”。现代传播媒体则是以报纸,期刊及其他印刷品为主。现代传媒与大众传媒都包括报纸,期刊,图书等印刷传媒的载体。但现代传媒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现代文化的呈现。而大众传媒时代的报刊,书籍则在制作,发行等方面越来越依靠电子传播媒介,可以说,它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电子信息时代文化的呈现。

第三,在传播内容上,大众传播媒体传播的是信息,它“奉行的是等价交换的原则,只要有人来买的,就是信息;只要卖的出去的,也就是信息”。同样是传播信息的现代传媒,它所传播的信息则更贴近现实中的人们最为关心的社会时事,民生所向。它的信息,不是以卖出去为前提。从关心的角度来看,大众传媒关心的是人们的时尚生活,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从而实现一定的商业目的。现代传媒首先关注的是社会,是与社会变革和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文化,文学,新闻。大众传媒传播的是无休无止的欲望,而现代传媒则主要传播现代知识分子的话语,它所传播的欲望,是被知识分子话语所激发起来的变革欲望,英雄梦想,光明理想。

第四,从传播方式来看。大众传媒和现代传媒最大的不同是,传媒与受众的距离。在现代传播媒体阶段,作家为传媒而写作,作家与媒体之间及时一种投稿与采用发表的关系,作家要通过报纸,期刊发表作品,取得一定的报酬或获得发言的机会。同时,这些作家通常都在这些媒体中有一定的话语权,有一体化的关系。虽然,现代传媒冲开设了“公共领域”,但是,由于知识所限,所谓的“公共领域”,只能让更多专业的知识分子参加到媒体的活动中来,而不能给广大的市民提供所需的舆论领域。正是由于这个限制,所以,现代传媒的一些观点,往往只代表了少数知识分子的意见,而缺少了必要的群众呼声。这也是因为,现代传媒的灵魂中,有着小众传媒的烙印。广大的市民只能被动的接受,而不能真正的参与到现代传媒中去。大众传媒就不同了。大众传媒使得写作者和发表出版人之间的距离消失了,更多的“大众”以参与者的身份与传媒发生联系,而不再是以“读者”的身份介入传媒。现代传媒与大众传媒,都依赖于工业生产技术,可以进行文本的印刷发行。不同的是,现代传媒不是复制作品,而是在印刷技术支持下的简单印刷,是借用复制技术而进行的文化传播活动。它有自己的独特的思想。大众传媒可以大量的复制文本,是文本的制作,欲望的制作,大众传媒传播的,大都是一些浅显,通俗的思想,可以被无限复制的,不同于现代传媒传播的独特性的思想复制的可限性。戴安娜克兰论述媒体文化的范式时,引用梅洛维茨的观点认为:“印刷品(图书和报纸)产生和巩固了扩大社会群体之间差异的社会等级制。原因在于学会阅读印刷信息所需要的技能水准,人口各个阶层所能达到的技能水准存在程度差异”,而电视等大众传媒则是“更容易为所有社会群体接受,无论这些人的年龄和受教育的程度如何”。

总体看来,现代传播媒体在更具有平民文化特征的同时,主要被具有平民意识和现代意识的精英知识分子所掌握,从而带上了鲜明的精英文化的特点。而大众传媒则是呈现为大众文化的特点,现代传媒是打着“大众化”文化旗帜的精英文化,而大众传媒则是以大众文化的方式促进了大众文化的发展。现代传播媒介是对古代传播媒体的超越和反叛,从而形成了现代文化的基本特征,也形成了现代文学的审美形态和现代文学的文体特征,大众传播媒体则是对现代传播媒体的超越和反叛,“大众传媒给欲望的文化,审美实现以最为强大的技术支持。大众传媒使得欲望文化,审美实现真正成为可能”。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传播媒体带来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形态,两套不同的美学话语,当传媒进入到大众传媒时代时,人类文化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此,研究大众传媒的英国学者雷蒙威廉斯曾做过精彩的分析:

伴随着十九世纪后半叶不断增长的,在二十世纪组建就支配力量的市场竞争的压力,在这个单纯的市场中,“大众的”还有一层意义。就是从政治激进主义中慢慢分离出来的,而这种政治激进主义本身也就受到了选举权扩大和新的政党选举形式的影响;还来自于一种对于习惯趣味和市场的越来越公开的依赖,而以前那些激进的社会或政治视角总是把它们推到边缘或凌驾于它们之上;现在。“大众的”这一层次意义,已经被新的集中的生产和发行体系认识到了,这一体系是以新闻工作者的读者,或他们二者和老板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其结果就是,大众报纸成为了一种适应“民众”需要的高度资本化市场的产物。

参考文献:

[1]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4页.

[2] 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页.

[3] 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152页.

篇5

大众传媒可以影响社会大众的价值取向、政治立场和道德观念。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对信息的需求量大,再加上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自控能力,更容易受到大众传媒环境的影响。

一、大众传媒的特点

大众传媒是在广播电台出现以后才被广泛运用的一个新概念,指的是在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专事收集、复制及传播信息的机构,一般指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络。新时期大众传媒的特点是有强烈的主体性、稳固的地位和具备完善的社会组织形态。主体性是指大众传媒不是一个简单的传声筒,与一般意义上仅仅作为渠道的传媒不一样,大众传媒本身也是传播者。它不但能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可以生产信息,很多时候甚至可以占据信息从生产到传递一切环节的主导权。稳固的地位是指一般的传播信息媒介常常不具备专业传播的身份,而大众传媒则不一样,它始终具有稳定的信息发出、传播、反馈地位。它的这种特性也使得在对大众的传播过程中,其他的传媒要么被收编,成为大众传媒的一份子;要么被排挤,不具有权威的影响力,人们说的媒体话语霸权就是这种地位的表现。具备高度完善的社会组织形态,是说大众传媒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事、物,它具有自身独特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目标。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广播影视,都是由技能高度专业、运作高度严密的组织支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大众传媒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依据特殊性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搞“一刀切”。

二、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大学生所处的青年期是人由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发展中逐渐成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呈现出与其他阶段不同的特征。只有深入分析大学生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大学生所处的青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发育的旺盛时期,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极强,同化过程高于异化过程。在这一时期,大学生的身体迅速发育,身高、体重的增长都很快,身体形态接近成年而趋于成熟。与此同时,身体内部的器官和机能趋向成熟,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健全,脑的重量和脑的机能都达到成人水平,心脏迅速成长发育,肺活量增加,消化功能增强,循环系统功能健全,内分泌腺分泌旺盛。随着性腺的成熟,性激素的分泌增加,出现了第二性征。青春发育的一个最明显的结果,是人的体质增强和外部形态的巨大变化,而正是由于这种身体发育的巨大变化,使得大学生出现了各种问题。在大众传媒环境下,表现较为明显的是对性知识的渴望和阅读的需求。

三、大众传媒环境下的思想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大众传媒相结合。要加强网络限制,提高网络技术,及时地更新信息,使学生了解事实,调节他们的不良情绪,使他们回归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更新信息的同时,要及时地引导学生的言论。如可以充分利用QQ、飞信、校园BBS、人人网、微博与学生交流思想,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式,正确地引导学生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可以利用大众传媒,通过几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第一,通过大众传媒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事实新闻,培养爱国意识。新媒体能够提供海量、及时的信息,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通过网络、手机等其他平台有效地接受各种时事信息,及时掌握国家路线方针。比如:最近的马航事件,学生能通过传媒实时了解到最新的搜查情况报告,得到来自各方面对失去联系飞机的消息,也能了解各个国家对此事件的态度。其次,通过新媒体提高大学生参政议政的能力,培养政治情怀。交互性是新媒体的另一个特点。通过新媒体技术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及时的在线交流平台,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可以献计献策,一方面既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另一方面通过交流能够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一些不正确的言论可以及时进行疏导。再次,利用新媒体寻找大学生心目中的同辈榜样。以大学生年度人物为例,通过网络等多媒体平台,选出心目中的年度人物。他们是当代大学生的榜样,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能够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的使命和责任。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顺应时展的趋势,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关键是转变教学方式和理念。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高校工作者应掌握和了解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状况,利用大众传媒的多媒体环境优势,构建完善的理论辅导体系,开辟与学生交流的新渠道,让学生畅所欲言,没有对教师身份的畏惧感,这样就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发展状况,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篇6

大众传媒通过与文化创意产业链上的其他组织进行互利合作,达到共赢的效果。在“创意为王”的背景下,大众传媒和文化创意产业出现了融合互动的趋势。

首先,从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关系来看,大众传媒与文化创意产业密切相关。大众文化产生于现代,是工业化大生产的结果,隶属于现代文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城市生活环境及生存状态的相似性导致以产业工人为主要社会群体的文化消费非常相似,最终使大规模生产文化产品成为可能。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产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差异性成为推动产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在文化产业领域,文化产品被大批量生产和消费的现实并不能掩盖受众对差异化和个性化文化产品的追求。在雷同的大众文化消费造就的新鲜感退却之后,创意和差异化的消费成为受众追求的新目标。在这种形势下,文化创意产业与大众传媒之间的联系比以往更为紧密。大众传媒作为大众文化价值的守望者,如何更好地履行传播职责,如何通过参与大众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分工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

其次,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来看,大众传媒参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分工是其寻求经济最大化的必然要求。按照媒介经济学的观点,大众传媒是将“各种资源投入转化为信息产品的组织”。在社会效益目标的约束下,媒介利润的最大化是经营的目标。创意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已被纳入大众媒介经营的范畴,并成为获取利润的“制胜法宝”。

创意是文化产品的灵魂,没有创意的文化产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很多的文化创意产品具有“新经济产品”生产成本高、传播成本低的特点。因此,大众传媒要尽其所能,通过丰富的传播手段赢得尽可能多的受众。但是,在文化创意产品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一个问题,即文化创意产品中的核心价值是基于个体经验产生的创意,它能否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大众媒介作为传播文化创意产品的媒介,在创意多元化、宣传细节等方面上,需要认真的思考。

篇7

当今世界,大众传媒飞速发展为中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给中学生带来正面影响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影响着当代青少年从身体到心里再到行为的各个方面。以至于有人将这些影响比喻为“天使”与“魔兽”。① 中学生的素质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因此,塑造中学生就是塑造祖国的明天,培养中学生就是培养民族的希望。

1 大众传媒与中学生的关系

大众传媒对中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来说是把双刃剑,部分传媒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的,但某些大众传媒的内容对于学生的成长有很多不利的地方。要想认清影响的关键,我们首先要深入研究大众传媒与中学生的关系:

第一,大众传媒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构成了中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无法回避的。大众传媒对中学生既有好的影响,但也存在不良的影响,应该积极认真的看待大众传媒对于中学生的影响。

第二,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的成长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不仅是法律和道德上的责任,而且还是对中华民族的责任。

第三,中学生是新媒体的重要消费者,互联网、手机、电视等在中学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何发挥新媒体在中学生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探索,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第四,中学生的成长需要优秀的精神食粮,我们需要大批的适合我们国家中学生的优秀的传媒产品,这是中国传媒界面临的挑战,我们要着眼建设,着眼发展,提升中国传媒产品的品质。

2 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的责任

大众传媒要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这种责任直接关系着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这是大众传媒应该肩负起的光荣神圣的责任。

第一、中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大众传媒的责任。中学生对外界信息的了解和渴望是交往的需要和成长的本能。中学生的社会阅历有限,正处在成长的年龄,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在高密度传播和选择难度不断加大的信息时代,大众传媒有责任向中学生展示一个真实的、美好的世界,为他们提供健康有益的资源,为他们了解环境、认知世界提供有益的帮助,使他们积极地看待社会,认识自我,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第二、大众传媒的性质和自身发展决定了大众传媒的责任。大众传媒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当前中国传媒正处在品质提升的关键阶段,这其中既包括它的产业要素的品质提升,同时也包括它的观念即职业道德的品质提升。优良的职业道德是打造品牌平台的前提,对道德尊重,对社会义务尽责,赢得社会公信力,就能够赢得人们的信任,就能赢得市场。

第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决定了大众传媒的责任。大众传媒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在为全民族提供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上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民族的复兴和中学生的成长紧密相连。一个有远见的民族会把目光投向未来,一个有远见的媒体也应该肩负起对学生成长的责任。

3 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的影响

大众传媒分布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全方位、广覆盖地向人类生活各个方面快速渗透,它打破了时空局限,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使人们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大。大众传媒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立体多元的世界。

第一、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越来越大。

1、大众传媒为中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学习途径。大众传媒把信息以各种媒体传播方式提供中学生检索、查询和运用,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多样性的学习需求。这些信息,开拓了中学生的眼界,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对他们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上理解、掌握课堂上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理论、法则、定律等,是极有意义的。

2、大众传媒创新了中学生的娱乐形式。大众传媒包罗万象,形式上丰富多彩,天文地理、衣食住行、古今中外、高雅通俗很好地满足了中学生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和娱乐消费,有效地激发了中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和参与性。

3、大众传媒影响了中学生的个性成长。大众传媒昼夜不停地向中学生输送各种信息,如百科知识和时事新闻,从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中学生参与社会的习惯,也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中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对中学生意志品质、兴趣爱好产生影响。

第二、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及其不良后果。

大众传媒为中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信息刺激、广泛的社会生活感受和多元文化的环境影响,对中学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网络沉溺可能导致其缄默、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和欺诈心里。2’

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具有如下特征:

1、潜移默化。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会形成一种不良的氛围,不但从客观上诱使中学生作出消极行为,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中学生意识、思维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学生思想的可塑性强,而辨别力、抵御力较低,可以说是“一张白纸”,影响一旦产生,作用久远,往往很难消除;并且这一作用是一个量变的过程,不为人察觉,而当发现时往往开始发生质变。

2、刺激性强。负面影响普遍具有较强的诱惑和刺激性,它比正面影响更容易拔动人们的欲望,尤其是生理心理上正处于躁动期的中学生的那种本能的欲望,因而对中学生心灵深处打下的烙印也更深刻。

3、感染性强。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通过娱乐休闲服务形式,更容易使好动爱玩、尚未成熟的中学生乐于接受,甚至陶醉上瘾,不能自拔。

4 大众传媒需要努力的方向

第一、坚持正确的导向,教育引导中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深刻认识现代传媒迅猛发展给中学生带来的复杂影响和诸多挑战,肩负起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责任,使大众传媒成为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

第三、加强大众传媒与中学生关系的研究,深入了解中学生的特点,倾听中学生对大众传媒的需要和呼声,努力为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提供有效的服务。

第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增强媒体的自我约束意识,增强大众传媒的公信力,抵制一切妨碍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不良信息的传播。

第五、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畅通媒体和中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多层次、多渠道发挥大众传媒对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

第六、始终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努力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体制、机制和表达方式创新,增强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关心中学生、爱护中学生、尊重中学生的良好舆论氛围。

5 学校和家庭的引导作用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中学生参与和运用媒体的教育引导,增强中学生对大众传媒信息的鉴别能力,培养中学生参与运用媒介的基本技能,健康利用大众传媒,主动抵御不良影响。

篇8

第一,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来说仍然主要是一种娱乐方式。多数大学生热衷的只是大众传媒所带来的娱乐体验。各种网络游戏、港台口水剧及搞笑脱口秀节目都在校园内传播甚广,令大学生乐此不疲。

第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弱。很多大学生在接触各类媒介时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浏览信息也十分盲目,消耗了大量时间,缺乏基本的传媒自控素养。

第三,信息的筛选能力不强,对恶性信息没有免疫力。目前大众传媒的环境极为混杂,信息品质良莠不齐,大学生对于信息的分辨、筛选显得手足无措,往往不分类型,完全凭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决定是否接受,缺乏深入了解信息背景的传媒素养。

第四,信息道德法规意识较差。很多高校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十分薄弱,缺乏基本的媒介素养,利用网络的信息共享功能,大量抄袭下载他人的研究论文冒充自己的研究成果的情况早已屡见不鲜,信息道德现状令人堪忧。

第五,社会阅历短浅,欠缺接触传媒的安全规则意识。随着网络传媒的普及,很多大学生容易被网上的各种信息所蒙蔽,导致网络经济欺诈、网络受骗等情况屡屡发生。这种安全意识的匮乏体现了目前大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的严重失衡。

二大众传媒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影响

(一)大众传媒的自身德育教育功能

大众传媒以其传播速度快、涵盖内容多、传递领域广等特点渗透到高校教育体系中。书刊、报纸、广播、影视、网络等传媒形式具有价廉、信息量大、普及性高等自身优势,被高校大学生广泛接受。

大众传媒与大学生的亲密互动性。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的隔阂被打破,移动通讯、互联网等交流方式已广泛应用于传媒与大学生的互动中。

大众传媒的渗透性。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广播、影视、网络等媒介建设出一个模拟真实的虚幻世界,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熏陶,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实现德育教育的感染化、渗透化。

大众传媒肩负崇高的社会责任。大众传媒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更注重社会效益。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主要表现为道德责任。媒体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承担其在道德观、价值取向引导中的责任与义务,是高校实现德育教育功能的重要因素。

(二)大众传媒对高校德育教育的积极影响

大众传媒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广阔平台。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借助传媒环境,挖掘丰富的资源,主动快速地传播积极健康的思想,为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崭新的、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平台。大众传媒的应用有利于丰富高校德育工作的手段。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产生促进。高校德育教育在传统的社会交往教授形式上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文体活动等。大众传媒的发展给大学生社会交往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使其更多地被赋予了符号化内涵。即时通讯、电子邮件、社交网站等越来越普及,大众传媒已逐渐成为高校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的重要载体。

大众传媒促进了高校德育方式的转变。以往高校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灌输式传授来实现的,基本上隶属于学校教育系统,是一种封闭式德育教育。大众传媒的介入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物质手段,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内容,同时也促进了高校德育教育方式的转变。

(三)大众传媒对德育教育的消极影响

大众传媒低俗化干扰大学生视听。为了追逐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传媒更愿意去制造低成本文化快餐,传递品位低俗的文化信息,削弱了大众传媒的德育教育功能。切特罗姆曾指出,“如果一本畅销书或是一部电影迎合着百万人肤浅和缺乏教养的情感,它不是我们寻求的艺术。”

价值导向偏离。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价值观念急剧变化与融合,大学生需要成熟的大众传媒舆论来引导,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道德选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大众传媒面对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抉择时,往往放弃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无德学术观念的滋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大学教育的精髓,也一直是高校德育教育追求的理念和目标。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它所提供的虚拟世界为大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发挥提供了空间,但同时带来的还有不良学术观念和行为的滋生。

大众传媒的“无屏障性”给高校德育教育增加了难度。校园传媒信息呈现出一种“时空无屏障”“资讯无屏障”状态,信息的和使用空前自由。一些腐朽观念、消极思想都在利用大众媒体悄然渗透。

三有效开展高校德育教育的对策

大众传媒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德育工作刻板、老套的模式在灵活多变的传媒前沿抢占教育阵地显得力不从心,面对媒体多元化的冲击,德育教育的主流地位正被日渐削减。高校德育工作应根据时展的要求,不断总结和创造新经验。对于大众传媒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要加以利用,对负面影响要采取相应的有力度的措施加以抵制和改进,增强德育教育的实质效果。

(一)加强对大学生传媒素质的培养

媒体的信息包围和狂轰乱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沉浸其中的大多数人对其不良影响和边缘化引导不以为然。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却又大多持无所谓态度,在德育教育方面严重缺失。媒体的错误引导需要及时转舵,德育工作者的因势利导更是责无旁贷。当前,高校传媒素养教育除了专业院校外在我国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所见甚少。我们亟待提倡德育教育,加强传媒素养的专业教育,增强大学生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使之成为德育应对大众传媒负面影响的主要力量。

引导大学生明确媒介素养目标。对我国的大学生而言,进入大学之前主要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在媒介的接触上也是以实用性的内容和方式居多,进入大学以后一旦面对完全放开的信息环境和完全自主的媒介接触权,极容易陷入信息泥潭而不能自拔。制定明确的媒介素养目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清醒的媒介行为意识,对德育教育的导向有着重要作用。

掌握传媒接触的技巧。在接触媒介时最难于把握的是媒介表面活动背后隐藏的东西,波兹曼认为,“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在大众传媒活动中,无论哪种形式和内容的信息,都带有大众所没有注意的隐含性信息,发现这些隐喻特征是接触传媒的最高技巧。

(二)构筑传媒新平台,拓展德育教育新空间

德育教育要善于利用传媒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开发德育建设平台,扩充德育工作渠道,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改造良好的高校信息环境,为德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我们不能忽略校园媒体的作用,德育工作有责任让学生重归本位,将枯燥空洞的说教充分利用媒体技术进行生动再现,强化德育效果。比如大力发展校园电视与校园网络,引导校园舆论和塑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比如复旦校园的学生网,内容丰富多样,满足了大学生中各类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是一个大的学生社区性质的平台;复旦日月光华网站成立至今,流量和使用率一直居于国内各大高校前列,成为关注和引导广大高校学生物质和精神生活、对外展示校园文化面貌的阵地,对于加强舆论引导、开展德育教育是一个强而有力的支撑。

(三)借助传媒文化建设,营造高校德育文明

媒体属于大的全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范畴体系构成因素之一,要利用媒体呈现德育内容,把高层次、解决实际思想问题的媒体内容引进德育课堂,发挥学校育人功能,改进德育工作现状。

审视大学生所关注的媒体热点事件,会发现他们大多数人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无论是国际国内大事均有涉及,他们对当前正在进行和即将发生的热点感兴趣并持续关注。据新民晚报统计,1/4学生关注报刊广播中的新闻与娱乐内容,这说明德育工作完全可以利用媒体新闻内容进行正向宣传,抓住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学生感兴趣的焦点和有利时机进行宣传。大学生的关注焦点是完全可以加以正确引导和指引的,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正是德育工作的原则和目标之一。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教育会更吸引学生,高校德育授课形式多媒体化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引进的媒体内容应该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目标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自觉追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培育合格的新时代大学生。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众传媒在高校道德教育实践中有着它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着很多消极因素阻碍着传媒德育功能的发挥,这种矛盾将在高校未来德育教育过程中长期存在。高校德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优势,把德育教育的个体行为转化为集体的共同目标,在教育实践中确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形成核心价值体系,让大众传媒更多地履行对高校德育教育的义务和责任。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与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聂庆璞.媒介嬗变中的文明演进[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2]约书亚·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自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雪莉·贝尔吉.媒介与冲击———大众媒介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王岳川.媒介哲学[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6]龙雪津.尊重学生需要改善高校德育工作[M].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

篇9

【关键词】

大众传媒文化;大学生;影响;对策

一、当代大众传媒

1、大众传媒的含义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它是信息的传播工具,是传递各种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电影和杂志的总称。郭庆光先生在《传播学概论》中明确界定:“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从其生产规模的巨大性和受传者的广泛性而言,我们又把它们称为大众传播者,或称为大众传媒。”

2、大众传媒的发展

大众传媒文化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原始传播、手抄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四个阶段。原始传播阶段书写工具尚未问世,人们主要靠语言、肢体动作、图形标记、火把等方式来传递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很大的限制。

随后,出现了报纸,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报纸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新闻传播工具,但是早期的报纸依旧存在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后来,电报发展开来。电报的诞生让人们感受到了信息的时效性,成功的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开启了大众传媒的新纪元。当时的人们认为电报的产生是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他们根本无法预料到以后的多元通讯工具能超越电报这让人叹为观止的发明。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广播、电视等利用现代化电子技术进行传播的媒介的高速发展,它们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登上了传媒文化的历史舞台。大众传媒是以科技的进步,技术的革新为发展基础的,激光照排技术、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技术的普及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迅速到来并风靡全球,有力的推动了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使得大众传媒跨入了新的时代。

二、大众传媒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由于受到大众传媒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当代大学生早已走过了埋头苦学的时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具有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特点,对大众传媒文化更是充满了好奇与探知欲望。但是,与之并存的还有另一方面:在瞬息万变、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面前,这一新时代群体又有缺乏辩证能力,无法准确的选择正确的方向。大众传媒文化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大众传媒文化并不是单一的,也并非全都是对我们有益处的,它是多元复合、良莠不分的,真、善、美、假、恶、丑,各种各样的因素以五花八门的形式掺杂交错,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无法及时有效地辨认当中的真善美。无疑,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

1、大众传媒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使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大众传媒文化在每个时代相应都反映了时代的先进性,满足了人们在精神层次上的追求。大众传媒文化在一定的意义上具有愉悦效果。大众传媒文化使得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的空间得到拓宽,使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使大学生的知识面变得宽广,视野开阔。大众传媒文化“包罗万象”,涉及经济、政治、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军事、伦理道德、法律、恋爱婚姻、天文地理、科学技术、旅游、审美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大众传媒以其广泛性、新颖性、多样性的特点,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内、课外知识,同时,先进传媒文化对旧观念的冲击,衍生了新的生活观念和特立独行的生活风格。当代大众传媒文化改变了传统社会认知的单一性。传媒文化的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在各种文化场所和网络、影视、报刊杂志等媒介中进行交流的机会,从而使视野更加开阔,知识面更加宽广,同时也能激发艺术灵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更好的适应社会。社会化是指个人向社会、他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资格,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大众传媒文化中包含的礼仪、风俗、民族、艺术、法律、道德和价值理念等各种方面的内容,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大学生通过对大众传媒文化的接触,可以提前了解并适应社会。有学者指出,“个体也正是依托一定的文化价值理念、行动规范的引导而使自身上升成为类的存在,成为德性的存在,成为置身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历史境遇之中的自由自主的‘人’”。

2、当代大众传媒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不良文化导致盲目跟风、攀比、非理性消费。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当今中国的消费水平正在飞速提高、消费观念变革异常迅速,消费主义文化氛围愈加浓厚。大众传媒文化发展趋于商业化的特征使它倾向于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长此以往,大众传媒文化必将受到消费文化的荼毒,从而使大学生走向浅薄、粗俗的一面。 当代大学生多数从小衣食无忧,节约意识单薄。再加上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不问缘由便为孩子的各种消费提供不限量的经济支持。种种原因的叠加累积造就了当代大学生在不具备高消费能力的情况下崇尚个人享乐主义,盲目的追求所谓的个性生活。从而引发非理性消费,忽视了合理的消费理念培养。不良文化导致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低俗化。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少的关注中国古典文化,凡事追求视觉效果,使得当今文化更倾向于直观表现,而忽视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朦胧美、内涵美的含义。视觉感知成为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感知方式。部分大学生认为对名著、经典论述影视化、光盘化、漫画化可以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严肃的学术著作进行图解。他们更加倾向于浅显直接的视觉感受,快餐文化成了当代大学生的文化标志。

三、大学生应如何面对大众传媒文化

篇10

Abstract: with the full and even over much multiple choice of media channel, the information that receivers could achieve become more and more. Thus it is a necessary choice to integrate the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nd receivers information touch. Traditional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uses mass media to realize its value effect. The absence of mess media could cause the failure of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media world, a certain degree of limitation appeared in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by using mass media. There is natural disadvantages to use mass media as the main support of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which are unilateralism, compulsion and disseveration to communication and marketing. Integrated marketing has not only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ing to every media and influence, but also choose the best communication model in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Therefore, operation to mass media communication may not be the best, but it maybe the method with highest benefits cost to many productions.

Keywords: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Mass Media, Re-valuation

信息技术和多元竞争正在给现代社会带来一次前所未有的蜕变,反映在营销传播领域一个明显的标志便是,以大众传媒为基础的营销传播模式受到严峻的挑战,而随着媒体管道的充分多元化甚至趋于过剩,受众的信息获得可能越来越多,因此通过整合营销传播建立与受众的信息接触成为一个必然选择。整合传播是一种把构建稳定关系作为核心价值的传播形态,因此追求互动交流是衡量媒体价值的基本标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众传媒在营销传播中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在新的信息传播背景下各种媒体面临着一次全面的价值重估。显然对于大众传媒而言,如果要改变这种局面适应新的挑战,就必须对自己的传播行为和传播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传统营销传播对大众传媒的依赖

传统营销传播是相对于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营销传播而言的,它代表了营销传播领域的一种信息传播惯性。其本质就是以往所说的促销(Promotion),而广告和公关宣传则是传统营销传播的主体。传统营销传播通过大众传媒相关信息,依赖大众传媒作为主要途径实现其价值效果。可以说大众传媒是传统营销传播的基本传播管道,在某种意义上说,大众传媒的缺位完全可能导致营销传播的流产。因此在营销传播的作用模式中,作为信源的营销传播者和作为信息管道的大众传媒,往往出于共同的利益追求达成某种默契,然后向作为接收者的市场对象发送经过特别设计的信息,而信宿方向则相应的处于被动接收状态。

传统营销传播得以盛行的一个前提是,由于营销和营销传播的主导权主要控制在制造商和中间商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它们对市场营销和营销传播资源的占有和控制,从而形成了营销和营销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垄断和信息不对称。所谓营销和营销传播的主导权,这里主要是指的营销中的四大基础:数字化、信息技术、知识产权和传播系统,这些基本上都掌握在市场上游的卖方手中。他们控制着数字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并决定何时何地何种背景下在产品和服务中运用这种技术;知识产权本身也掌握在制造商手中,他们利用这种所有者权益开发新产品、获取专利并行成独特的技术优势,从而转化为无法抗拒的销售能量;至于传播系统则更大情况下是受到制造商影响或者操纵的,大众媒体的结构本身就是为了迎合营销机构的需求,它吸引尽可能多的受众目的就是为了将其转租或者卖给营销组织以获得利润。在这种背景下,处在市场下游的受众往往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在上游信息的驱动下表现出相应的信息追随。而生产商和销售商则总是利用大众媒体告知客户相关信息,表现出对大众媒体极大的依赖性。

在这种营销传播模式中,大众传媒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首先,它具有其他任何传媒形态所不具备的广泛性特征,这使得它可以尽量多的保持营销传播对受众在数量上的要求。因为传统营销传播很大意义上追求的是规模效应,不论是无差别营销还是差异化营销,都试图通过受众总量的增加实现营销传播效果;其次,大众传媒在长期的信息渗透过程中通过对受众的信息统治,已经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影响力,伴随着这种影响力而来的是其超出一般传播手段的公信力。而这点又正是营销传播的基本目标之一;其三,由于大众化传播模式所具有的公众性特点,相对于它所带来的影响而言,营销传播的发起者使用媒体的相对成本并不高,在平均概率之下通常送达信息给一个受众的绝对成本要远远低于其他传播途径。除此之外,相对于大众媒体而言,营销传播者对受众的了解程度也有一定的欠缺,这些或可看作是传统营销中,以大众媒体作为主要形式的广告成为营销传播主体的基本原因所在,可以说长期以来,正是这种必然性关系导致了传统营销传播模式受到极大追捧。

通常情况下所说的传统营销沟通主要就是促销组合模式,它一般包含四个主要构成:广告、公关宣传、销售促进以及人员推销。而广告在其中最具有典型意义,无论是就广告传播模式和传播方法而言,还是就广告在传统营销传播中间所占的比重来看,它都具有相应的代表意义。公关宣传也不例外,虽然公关宣传无法像广告那样可以通过媒体购买,达成比较自由灵活的媒体操作,但是它对大众媒体的依赖程度却一点也不亚于广告。而正是这种契合与依赖,进一步凸现了传统营销传播在运用大众传媒过程中的传播特征。简单的说,这些促销手段在运用过程中强调的是单向度的对销售对象的促销,注重于“推”(push)。表面上看传统营销沟通方式分属于不同的营销传播工具,它们的特点和应用特征也各不相同的,同时每一种方法也都有自己相应的特色和天然的局限。但是如果对这些传统手段加以普遍性抽绎,从其依赖大众传媒的信息来看,我们会发现其中有许多值得统一关注的地方。简单地加以归结,我们不难发现它们的一些共性因素:

其一,直线沟通。这是传统营销传播运用大众传媒的一个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传统营销传播在以大众传媒作为工具的传播过程中,都表现为一种直线型传播。所谓直线型传播在这里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方面是指其信息传达中信息目标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它毫不回避自己所包含的利益追求,一切信息传播的目标都是为了影响受众的态度或行为;另一方面是指在传播环境的设定中,把信息与信息对象之间的关系看成是垂直对应关系。这种垂直关系实际上也是媒体现实所决定的,因为大众传媒本身并不具备多重性的互动特征,它只能够简单地对既定信息性传播。

其二,行为第一。传统营销传播在衡量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中,一个显著的指标就是促成目标对象的行为反应,因此它也成为媒介选择和媒介使用的基本取舍标准。建立在这种追求基础上的营销传播侧重于对象的直接行为反应,把促成交易达成作为单纯目的,简单地以目标顾客的购买行为考量营销传播和大众传媒的价值。简而言之,行为第一的营销传播建立在简单的交易关系之上,忽略了品牌与顾客之间的更进一步关系,其假设的前提是“信息促成顾客反应”,而不是“顾客选择性的评价各种信息”。

其三,信息单纯。由于营销传播对大众传媒的有偿使用这一特征,决定了它要充分考虑大众媒体信息传达的使用成本。因此在运用大众媒体过程中,为了能够突出信息的价值,并减少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噪音影响,把传播重点放在了信息本身的设计之上。这一点在传统营销传播中格外突出,可以说传统营销传播的许多经典理论都多少与此相关。比如罗斯·瑞夫斯所倡导的“独特的销售说辞”理论,就着力于为产品找到一个独一无二的诉求点。而各种创意理论也基本上都是围绕这点进行的。

二、大众传媒营销传播的局限与极限

当然,建立在大众传媒传播基础上的营销传播理论,在今天看来依然有效。但是随着媒体世界的变化,仅仅依赖这些在整合营销传播中却远远不够。同时我们也很容易就可以发现,以大众媒体作为营销传播主要依托,其间存在着某种天然不足,简而言之可以将其概括为三点:即单向度、强制性和把传播与营销相互割裂。所谓单向度是因为运用大众媒体信息传达,没有考虑到营销传播是公司及其产品、品牌与顾客之间的一种交流和对话,任何单纯的诉说完全可能只是对牛弹琴;强制性是因为在适应于大众媒体的信息设计过程中,主要是以公司自身利益作为考虑的前提,各种为消费者设计的利益点其实都是一种变相诱惑消费者接受的强销说辞;与此同时由于营销传播过程中,传者与受者处在不接触状态,而媒体虽然是可以通达的管道,但是仍旧只能承担简单的信息传达作用,所以在这种背景下营销与传播是相互割裂的,传播只是整个营销过程中的一种促销手段,而忽视了整个营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沟通传播。

可以说传统营销传播依赖大众传媒进行信息传达过程中,在突出大众传媒强大的营销传播动力的同时,也暴露了在新型营销传播环境中,其达成新的传播目标的缺陷和不足。以广告所代表的传统营销沟通方式边际效益递减现象正日趋加速。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最为突出的事实便是,依赖大众传媒的传统营销沟通在新的市场背景和信息环境下,其功能模式由于某种不适应性而受到了严峻挑战,并且这种挑战具有一种深刻的普遍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提出了对大众传媒营销传播的怀疑。有关大众传媒效果的怀疑,最重要的当首推“有限效果模式”。早在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的先驱卡尔·霍夫兰就已经已经发现大众传播媒介虽然在信息传递上非常有效,但是却未能改变人们的态度。[1] 其后在60年代由传播学家克拉伯正式提出的有限效果理论,他的主要观点是:

大众传播通常不作为受众效果的必要且充分的原因而发生作用……由于存在着中介的各种因素,大众传播在强化现存各种条件的过程中,不是唯一的原因,而往往是构成促进的作用原因之一……作为促进作用因素、或者直接产生效果的作用因素的大众传播,其效力受到来自媒介和传播自身以及传播状况的各种层面的影响。[2]

由此可见,在运用大众传媒实施营销传播过程中,传播的中介因素和媒体的自身因素是限制传播效果充分发挥的基本原因。这表明了营销传播中大众传播的极限所在,即它最多只可能是促进传播效果达成的众多原因之一。从这里我们可以引申出在营销传播中,运用大众传媒形式所必然产生一定程度的传播局限,我们把这种传播局限概括为几个方面:

其一,营销传播过程中大众传媒延伸限度的局限。所谓大众传媒的营销传播延伸限度,在这里指的是处于信源方和接收方之间的大众传媒,在送达信息过程中由于双方互联间存在着某种广泛性和特殊性,由其大众化特性所必然导致的特别受众的媒介可得性差异。

其二,营销传播过程中大众传媒稳定程度的局限。所谓稳定程度这里是指由于大众传媒的普遍性质,使得它在营销传播过程中很难保证与公司或者品牌的目标顾客或者相关利益者保持一种紧密的联系,进而使这种联系达成一种稳定关系。

其三,营销传播过程中的大众传媒完整性的局限。完整性考虑的是一种传播形式是否准确地全面地把营销传播信息送达目标接收者,显然大众传媒在这方面的局限十分明显,通常由于信息资源的限制,信源方向只能够对信息进行选择性编码,而接收方也根据自己的需要采取选择性态度,这就导致了原本并不全面的信息受到更大程度上的损失。

其四,营销传播过程中大众传媒信息可靠性局限。正如克拉伯所指出的那样,大众传播通常并不是受众效果的充分条件,往往只是构成影响的众多原因之一。在营销传播过程中,通常顾客和利益相关者所接受的信息,除了媒体信息之外还有非媒体信息,一般情况下大众媒体信息是经过信息发送方精心设计的信息,虽然具有概括力但是并非同样具有可信度。很多情况下,顾客和相关利益者还会接触到来自其他方向的信息,这些信息并不受公司方面控制,但是他们却往往对此表现得更加信任。

这种现状的存在,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在营销传播过程中,如何全面把握可以影响客户和相关利益者的信息接触。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仅仅着重于大众传媒并不能取得良好的营销传播效果,因为客户和相关利益者的信息接触并不主要来自大众传媒,而且大众传媒在营销传播过程中,本身也存在着上面所说的各种传播局限。结论是:要想达到合理的营销传播效果,必须从客户与相关利益者的现实出发,分析各种传播接触,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实施接触点管理。在营销传播现实中,从接触意义上看,客户和相关利益者得到的很多关于品牌的信息并不是来自大众传媒,很多情况下它来自于非媒体形式或者是其他意义上的媒体。非媒体接触通常是指的品牌与客户和相关利益者之间,通过一种非常规的甚至是偶然性的关联实现了信息接触,这种接触的中介形式往往不是固定的管道,也不具备某种普遍性。比如,某一个品牌不经意间被其消费者的亲友提起,也许说者无意,但是听者却十分有心,往往随便一句话就很可能改变后者对品牌的态度。这种传播接触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也不具备固定性和公众性,几乎不包含任何技术性质,但是其影响力却毋庸置疑。

三、传播转型与大众媒体价值重估

从广义上说接触当然也具有媒体性质,任何传播都是通过媒体作为中转的。只是这种对媒体的宽泛理解,大大拓展了我们的视野。麦克卢汉在他令世界为之震撼的著作《理解媒介》中,曾经天才性地断言“媒介即信息”,他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一切媒介在把经验转化为新形式的能力中,都是积极的比喻”,“我们发现自己日益转化成信息的形态,日益接近意识的技术延伸。”[3] 麦克卢汉的理论尽管受到这样那样的不同的阐释,但是他这种对媒介延伸人体且本身包含信息的论断,从营销传播角度有利于我们解读不同形式接触状态。从中我们显然可以发现,在营销传播的信息接触中大众传媒的绝对优势正在不断丧失。一切正如传播学家沃纳·赛佛林(Wernaer J.Severn)和小詹姆斯·坦卡德(James W.Tankard, Jr.)所说的:

我们正在从将传播内容灌输给大众的泛传播转变为针对群体或者个人的需求设计传播的窄传播。我们正在从单向的(one-way)传播媒介转变为互动的(interactive)传播媒介。……至少三个方面传播思路发生了变化:自变量由说服变量(比如消息来源的可信度)向表述概念(即所用语言的本质)和结构概念(在媒介中事件是怎样包装和表现的)转变。因变量由态度(对一个对象或反对或支持的评价)向认知(关于一个对象的知识或信念)转变。对传播效果的强调重点由改变(比如态度改变和行为改变)转向重构(包括建构关于事件的图解或模型,或者对真实的社会建构)。[4]

媒体和传播形态的变化来自于信息技术以及市场的转型。市场的转型是一个深刻而又广泛的转换,实际上它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市场结构转换,也是社会结构和技术手段发生转换的一种反映。可以说营销传播的转型与市场的转型是相伴随着发生的,市场的转型在本质上表现为市场控制力量的转移。营销系统的复杂化和不断裂变,使得传统的制造商驱动的市场逐渐发展为分销商驱动的市场,并且进一步趋向于由市场的需求终端即消费者驱动市场。相对而言渠道商不仅承担制造商的任务,而且原由制造商所扮演的角色很大一部分转由渠道商扮演,在整个市场结构中渠道商在直接向消费者兜售的同时,又把自己所拥有的对消费者的兜售能力转卖给制造商。在大多数比较成熟的市场上,形形的中间商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诸如大卖场、加盟连锁、各种专业市场等等,组成了一个完整而又严密的市场控制体系,这些体系不但进行营销控制,而且也进行营销传播,也就是说它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使营销和传播相互统一。

显然在这里传播管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往制造商在传播管道上主要依赖的是大众传媒,这种传播方式所存在的弊端,在渠道商驱动的市场传播中有所改变,一些有效的更加有利渠道商的传播手段开始受到注意并得到了快速发展,诸如直邮、服务电话、会员制等等。渠道商为此做了大量投入,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一些相应的数据库和目标传播管理模式开始建立,于是随着市场格局的演变,新的市场传播体系也逐渐形成。这个新型市场传播体系打破了大众传媒的传统垄断控制,它建立在市场中各个部分对信息资源的共享之上的,因此各方在市场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平等的和对话式的。

虽然制造商仍旧一如既往般地依旧保持着与消费者的交流,并且运用多种方法试图增加这种交流,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它们惯于运用的大众传媒方式,在交流过程中变得越来越艰难,而本来就缺少反馈的线性传播又因为渠道商的介入效果进一步衰减。可以肯定的是,新型市场体系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上的。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大规模介入,使以往市场的基本构架发生了改变,这种转变最为突出的标志是以传播手段作为代表的。随着市场控制权力的下移,原来由制造商和渠道商所垄断的市场控制力量,分散为市场各个部分共有的权利,而处于市场之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都需要一种权利平衡,并且也因此而形成了相应的全方位的信息交换流向。对此舒尔茨教授的看法是:“所谓交互式就是指:产品和服务的信息流在整个系统中无所不至,而不只是输出系统,就像制造商驱动的市场和分销商驱动的市场那样仅向一个方向输出。信息是基于各种成员的需求流动、组合、分拆”。[5] 毫无疑问,这种控制权的变化也彻底导致了营销传播的革命。如果说以往的营销沟通都是单向的线性传播,那么现在则是一种双向的沟通,其间包含着各种沟通层面的互动式交流。

市场转化也导致了营销商的传播角色转化。对于原始的传播者制造商来说,它已经不只是单纯承担商品生产者角色,它也负有向消费者进行直接沟通交流的任务;渠道商也不能简单地控制上下游沟通连接,它只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多重需求和可以实现这种需求的多重选择中的一个角色。过去它们只是简单的制造信息并根据自己的需要把这些信息加以输出,现在它还必须学会聆听除了制造信息也要接受信息。也就是说在信息传输系统中,大家互为信源同时也互相接收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讲,在这个新的营销传播体系中,来自消费者的信息是最为重要的信息。因为传统的线性营销由于其封闭特征,只要开发出有价值的产品将其信息传达给消费者即可以实现营销目的,但现在却必须首先学会在聆听中发现需求,根据需求进行开发然后在将其传达给消费者,这样才有可能获得反馈。所以新的交互式市场中的传播流是双向沟通的。恰恰是在这一点上,大众传媒在与新兴的互动媒体和各种接触方式比较中,表现出了它的天然不足。无论是从媒体的有效性、适应性,或者是媒体本身使用的成本价值来看,大众传媒的优势都不复存在,这必然导致营销传播中对媒体价值的重新评价。所谓媒体价值评价,在这里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媒体的任务不是简单的信息,而是要实现与顾客或者相关利益者对话和交流。

这就使营销传播中的媒体观念也发生了彻底改变。因此整合传播既包含着对各种媒体的综合运用和发挥集合影响,也不排除在营销沟通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传播沟通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媒体传播运作未必是最佳手段,对于很多产品很可能还是效益成本最高的一种手段。因此整合营销传播在保持各种沟通渠道协调一致过程中,都在选择属于自己的最佳传播沟通手段,这一点很多卓有成效的公司已经取得了相当成功的经验,比如位居世界500强的物流行业的沃尔玛公司,以及新技术领域的微软公司、日化行业的安利公司等,它们的基本沟通传播渠道显然就不是大众传媒和广告。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佳沟通传播形式,以此为主导并与其他沟通传播形式完整结合,进而达成与消费者稳定的关系,实现营销中传播,传播中营销,这才是整合营销传播的根本所在。

注释:

[1] 参见[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第396页

[2] [美]约瑟夫·克拉伯著:《大众传播的效果》,见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第332页

[3]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3,第92、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