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2 14:55:3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班级德育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从社会学角度看,班级是社会的缩影,要使班级这个微型社会真正成为学生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就必须注重学生在班级教育活动尤其是班级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参与。我们所要构建的主体性班级德育,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宗旨,以现代学生观、教育目的观、教育过程观为导向,改革传统班级德育中教师主宰、着重说教及靠外压式环境控制等弊端,通过优化的教育途径、策略及民主、开放、宽松的教育环境和强调激励、参与、内化的教育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作为班级德育活动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班级德育活动中,由此强化主体意识,弘扬主体精神,实现道德内化,开发创造潜能,体验自我价值,实现价值共享,从而为日后道德品质的自主发展奠定基础。
二、主体性班级德育的基本原则
(一)全员参与原则
每个学生作为教育过程的主体,都有参与教育活动的权利,因此主体性班级德育必须坚持全员参与原则。这个原则要求班级德育活动的参与者并非仅是教师及少数班队干部,而是全体学生,包括各层次学生。只有坚持全员参与原则,让各层次学生都积极参与到班级德育活动中,去体验各种角色,发现自我价值,增强自理自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才能体现现代德育的本质特征,才符合构建主体性班级德育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
(二)全方位激励原则
期望学生追求并获得自主发展是现代教育最重要的一个价值取向,而只有通过全方位激励,把这一价值取向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和价值追求,使之主动参与班级教育活动并从中获得成功体验,才能最终转变为价值现实。因此,主体性班级德育必须重视激励手段,通过期待激励、目标激励、赏识激励、表彰激励、物质激励等方式及他励、自励和互励等途径,激发学生参与班级各种德育活动的欲望及自信,使之奋发进取,自觉去实现道德内化,开发自我潜能,发展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个性。
(三)双主体互动原则
在班级德育活动中,师生都作为主体参与其中。从“导”的角度看,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而从“学”的角度看,学生是主体,教师则是客体。教师作为“导”一方的主体,理应调动自身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去发挥主导作用;而学生作为“学”的主体,也理应调动自身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投入到德育活动中。师生之间并非相互排斥,此消彼长的对抗关系,而是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激励、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互动关系。因此,只有坚持双主体互动原则,才能营造一种有利于强化师生双方自主参与热情的氛围,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从而提高班级德育的整体效益。
(四)人境交融原则
实施主体性班级德育,还要创设一种能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其思维,激荡其心灵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身心融入其中,成为活动情境的一部分。只有实现人境交融,才能使活动内容与活动参与者、师与生、学与用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才能激发起学生乐学心理和自主参与德育活动的内动力。
三、主体性班级德育的操作策略
主体性班级德育的操作策略涉及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各种德育活动的途径和方式方法。
(一)让学生自主参与良好班风建设
班风是经过全体师生努力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风貌。让学生自主参与良好班风建设,是主体性班级德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它不仅有利于班集体形成自强进取、崇善求美、团结友爱的精神风貌,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发展。
1.确定班风标准。班风标准通常用几个至10多个字简要而明确地概括出来(跟校风标准相似)。为使全班学生明确、认同班风标准,自觉遵循其要求,班风标准应由全班学生在班主任指导下参与研究确定。班主任应联系本校的基本要求和本班现状,向学生提出制定班风标准的基本要求(包括体现本班的班风特点和实现本班的价值期望),让各小组学生据此研究有关班风标准的文字表达,然后向班委递交班风标准设计方案。班主任与班委协同对各小组递交的班风标准设计方案进行比较、选择、修改或综合,最后概括成本班的班风标准。班风标准确定下来后,以凸体字贴在黑板上方墙壁上,或以统一规格挂在教室门外的墙壁上,作为全班师生共同遵守的思想行为准则。
2.制定个性化班规。所谓个性化班规,即依据本班的班风特点,本班学生总体上的思想行为发展水平及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反映多数学生思想行为的“最近发展区”及其对本班建设的价值要求的班级规则。由于班规需要学生认同、接受并遵守,因此必须由学生自主参与制定。班主任应向学生说明班规的基本内涵、作用及制定班规的基本要求,并指出学生参与班规制定的意义,然后让各小组学生分别联系本班现实情况进行研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班委依据各小组意见,逐项逐条研究制定出新的班规(讨论稿),上交给班主任。班主任和班委把班规讨论稿再加以研究、整理、修改和综合,最后制定出更符合本班实际,更有可行性的班规。
3.强化正确舆论导向。正确舆论导向有利于将班内舆论主流引导到正确的思想轨道上来。为此,教师应通过讲授、播放影视、录像、录音、讨论等形式,将有关规范要求深入浅出地教育学生;或从学生实际出发,对班内舆论冲突的焦点进行思想、理论上的疏导,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以有关规范要求为判断、评价的标准,努力形成健康的舆论主流,同时通过各种激励方式,激发学生崇善求美的热情及批评抵制歪风邪气的勇气。
4.参与各级评价。班主任应引导学生依据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班规及学校有关管理条例,参与到各级评价活动之中,以发展道德评判能力。学生自主参与评价的途径有:一是让学生个体、各小组、各班委成员对照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二是让学生对小组长、班委成员的表现和工作绩效作出客观评价;三是班委对各小组的表现作出客观评价;四是设置“老师,我对您说”专栏,让学生借此对教师某方面的工作或表现作出客观评价。
(二)让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德育活动
活动是外部道德规范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道德素质的中介。教育学离开了活动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发展的任务。因此,要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不能仅靠教师的说教灌输,而必须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的各种德育活动中去,使之从中联系生活世界,加强实践体验,实现道德内化,开发主体潜能,体现自我价值。主体性班级德育倡导让学生自主参与到以下几类班级德育活动中去。
1.爱国主义教育活动。①学校团委与少先队大队可协同组织以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报告会,让学生从中了解祖国(家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或学习英模人物为国为乡无私奉献的精神。②让学生分别从报刊、画报、图书、网站搜集有关国情及祖国(家乡)新貌的资料和图片,或自拍彩照,由班委、年级组或学校团委和少先队大队加以整理和剪辑,然后登载在校刊、墙报栏或宣传栏里,还可举办“祖国(家乡)新貌图片展”。③让学生参加并组织以歌颂祖国(家乡)为主题的文艺晚会,以各种表演形式抒发爱国爱乡情怀。④年级组与学校团委或少年队大队可协同组织并让班级学生参与策划旨在了解国情或考察祖国山河的考察性活动,以使学生增强爱国情怀、强国信念、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2.理想前途教育。学校团委或少先队大队可与校方协同组织以理想前途教育为主题的报告会,或由年级组或班委组织以“如何走上学业成功之路”、“少年如何当自强”等为主题的讨论或辩论会;或由年级组与学校团体或少先队大队组织以“我的理想”之类为主题的演讲评比活动,授予优胜者“小演说家”的称号,旨在为学生抒情表志、表现自我提供舞台。也可让学生自发组织采访一些失业或下岗工人,旨在使学生认识到:少年期是否自强奋发,刻苦学习,关乎日后自己的前途甚至生存;或采访在学业或事业上的成功者,旨在使学生认识到:无论学业还是事业的成功,既不是靠运气,也不是靠别人赐予,而是靠自己不懈的努力。
贯彻理念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首先应该向学生进行科学的人生观理论教育,以便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只有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才能进一步坚定信念,坚持真理,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清醒的头脑,认清正确正确政治方向,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在进行理论教育时,必须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以增强理论的说服力。
其次,应该向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明确首先行为标准,学生出现一些不符合首先规范的行为,往往与他们缺乏正确的首先观念,不了解道德的规范,以及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分不开的。因此,必须进行道德的启蒙教育,以增强学生遵守道德的自觉性。
再者,还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把认识转化为实践活动,并且在实践中加深认识,为此,必须重视在学生中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纪律,树立学生责任感,增强克服困难顽强学习的毅力,同时,还必须组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自己的手和脑为集体,为社会服务,培养良好的劳动态度与习惯,在实践过程中应该注意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学生认识。
第二,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所谓下面教育,就是在进行德育时,要运用先进思想和道行为规范,并有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不断前进,进行德育教育就是要用新生的,健康的事物,吸引学生向光明的未来一步一步的前进,生动活泼地发展,人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解决人的认识问题也必须循序渐进,善于疏导,消极地限制,堵塞是不能从思想上解决问题的,孔子的学生颜渊毛病孔子说:“老爷子循循然善诱人”说明孔子善于一步一步地启发引导学生前进,实践证明,循循善诱是我国教育思想中的一条精华。
贯彻正面教育,积极引导的原则,首先应该讲前途,讲理想,为学生树立学生的榜样,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献身的志向,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青少年关于模仿的特点,为学生树立各种榜样,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在进行德育时必须以表扬为主,要重在鼓励,对于后进学生的点滴进步更应该及时加以表扬,要注意利用学生本身的正面因素加以引导,以增强其进步的信心和决心。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学生有章可循有规可循,必要的规章制度正是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学生的一种基本要求,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听之任之,实际上就是放任自流,对学生不负责的表现。
其次,要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就是在进行德育时,要发挥学生思想品质中进步的因素,用身躯的因素地战胜消极落后的因素。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矛盾发展的过程,应该看到每个学生都有积极因素的一面。也有消极的的一面。他们是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统一的整体,同时这两种因素是在不断运动着,而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一个学生积极因素的扩大,消极因素就相应的缩小,《学记》中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是正确反映了德育的规律的。
贯彻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首先要全面看待每一个学生,不能搞片面性,形而上学。只有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才能有促进其转化的基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从儿童进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关于看到并不断巩固和发扬他们身上所有好的东西。”有经验的教师都认为:“落后的学生身上也有闪光点,要善于发现这些闪光点,”这是我们在进行德育时必须解决的一个思想问题。在全面看待学生基础上应该创造条件因势利导、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转化的条件,给他们提供发挥积极因素的机会,使积极因素析一面能够居于主导地位并不断巩固壮大。为了把教育变成自我教育,还应该由教师在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的基础上,并能够独立地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取得正确思想的胜利,教师对此应该及时表扬巩固学生的自我斗争胜利的成果。
再者,还要做到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主要指是在进行德育时,要在热爱学生、信任学生力量的基础上,要求对学生进行认真的管理和教育。
德育是教育学生的工作,教育者必须端正对学生的态度,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按照党和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认真管理与教育,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如果没有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教育。”他在谈到对学生的尊重与要求二者关系时又指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种对个人要求和对个人尊重相结合,并不是两种各不相同的事情,而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并且,我们对个人所提出的要求,就表示出对于个人的力量和能力方面的尊重,而在我们的尊重里,同时也表示出我们对个人的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377-02
高校德育体系是指按照国家对高校德育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全面要求,由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德育途径、德育考评和德育实施所组成,以施教者、受教育者、德育媒介和德育环境为结构特点的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1]。现在我们已经从工业时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化浪潮,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并重新制定了教育改革方案。大学生德育是高等教育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深入研究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积极构建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德育体系,对大学生德育如何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趋势、迎接信息时代带来的种种变化和挑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构建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德育体系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时代大学生道德信仰重建的需要
道德信仰是人们基于道德之于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以及对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张力的认识而产生的对道德规范、道德人格的笃信与崇敬,并以此设定人生目标、付诸道德行动的强烈情感[2]。
信息时代给经济、文化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也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信息的多样化带来了信仰的多元化与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困惑。有些大学生道德情感淡化,不能积极主动的维护良好的道德关系,对坏人坏事视而不见,由于害怕道德欺骗而拒绝对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对崇高的道德理想产生怀疑甚至否定,以至于放弃了对价值目标的追求。有些大学生道德行为偏离了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缺乏责任感,对父母亲人只索取不回报,对恋爱对象不负责,一切向钱看,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盛行,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道德、思想、文化是一个社会的命脉,大学生是社会精神面貌的代表,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危机,威胁着社会的命脉,我们必须要加强道德教育,克服道德危机现象。
(二)解决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问题的需要
我国目前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时展的需要。
首先,德育地位逐步弱化。高校更多地开设实用性强的课程,在学时一定的情况下只能削减德育课程的学时,增加应用类课程的学时。其次,德育目标“同一”化。德育目标设定缺乏层次性、渐进性和个体差异性。对学生说得多、管得多、灌得多,缺少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最后,德育没有形成社会、家庭、学校齐抓共管的局面,只是辅导员和“两课”教师的工作任务。
二、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德育体系基本内容
(一)德育目标层次性
我国高校德育大纲对高校德育做出了总体规划,高校德育体系的建设必须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实践中,高校德育的具体目标应该在高校德育大纲的指引下,根据大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综合特点,按照分类、有序、整体构建、循序渐进、动态更新的原则来制定。我们应该避免德育目标“同一化”,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个体差异进行教育。
(二)德育内容现代性
现代性指人所具有的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情感和态度的统一。现实生活是德育内容施展的依托,高校德育内容应扎根于现实生活实践之中,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现状,结合大学生成长需要和思想实际不断调整其内容结构,更多的体现其现实性特征,更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性,要针对高校学生及各学习阶段的特点安排德育内容,形成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相对稳定的教育内容体系。
(三)德育原则科学性
德育原则要注重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严格要求与热情关怀相结合。管理是强化教育的必要手段。应该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贯彻在各项管理、服务中。各级管理人员应以身作则,用良好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教育者对学生既要严格
求,又要热情关怀,不仅要积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上的问题,而且要关心学生生活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四)德育途径丰富性
大学德育的途径是指教育者对大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以利用和选择的渠道或路径,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是做好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3]。“德育途径的选定,必须反映时代的特征,必须符合德育的任务、内容、方针、原则的要求,必须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4]因此德育途径必须具有丰富性。
(五)德育考评合理性
德育考评的目的是通过信息的收集对德育工作做出评价、判断、分析与反馈,促进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保证德育目标的实现。德育考评要合理,必须坚持考评内容上政治性与综合性相结合;考评方法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另外还应坚持日常考评与定期考评、动态考评与静态考评、全面考评与重点考评相结合。
(六)德育实施保障性
实施德育大纲必须加强领导,必须有健全的领导体制,专门的组织机构,得力的队伍,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必要的经费与物质保证。
三、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德育体系构建的方法和路径
(一)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发挥德育课程主导作用
传统的德育课是“主体—客体”的德育模式,没有充分认识到受教育者参与的重要性,教师一言堂式“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使德育课枯燥无味,无法实现德育目标。我们应该改进教学方法,建立“主体—主体”的德育模式。通过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的媒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设计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语言,变抽象内容为直观内容,让学生愉快地完成接受活动,充分发挥德育课程主导作用。 (二)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实现德育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校园文化活动三个方面。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的设施、建筑的文化和校园的美化绿化等,这些反映了教育者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直接影响受教育者道德修养。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合理布局校容校貌,美化绿化校园环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民主、求实、创新精神,提高学生道德情操。同时开展多层次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具有创新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分为体育类、艺术类、科学技术类、学术类、社会实践类、人文素养类等。这些不同性质的文化活动的开展,越丰富多样,越切实有效,就越能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充分实现德育目标。
(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创新德育方式
网络在其发展与应用中,逐渐展现出了其他技术形态与传播媒体无法比拟的特征,它具有超越时空性、开放共享性、平等交互性、虚拟现实性等特点。在进行网络德育工作时,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建立网上的德育阵地,构建德育网络平台,培养优秀的网上德育队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能适应网络信息时代挑战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真正达到网络德育的目的;另一方面应正确分析受教育者的主观状况,根据客观条件,采取疏导的办法,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运用技术手段,堵塞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的“有害信息”进入,净化网络空间,使网络成为德育理想的开放空间。
(四)不断强化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道德品质
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展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人只有通过做才能成为人。”[5]因此,德育要强调生活践履,强调情感体验和知行合一。在德育的方法上,要增强实践性,使道德教育与丰富的生活相联系。社会实践是进行德育教育的生动课堂,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实际,通过勤工俭学、社会调查、生产实习、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社会实践锻炼道德品质。
(五)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力量,实现德育新突破
“当前,我国在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学习者的道德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影响
下形成的。生活化德育要避免出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不协调,尤其是避免出现相悖的状况。为此,必须要做到三者的统一和协调,协调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并紧密配合,形成教育合力。”[6]学校教育长于言教,家庭教育长于身教、社会教育长于境教,各有不同的功能与优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共同配合、交互作用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只有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和谐一致的时候,学生的品德发展才是顺利的和健康的。
总之,大学生德育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非常重要同时又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化浪潮为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进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构建科学完整,内容具体,易于实施的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德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姬长周,胡小林,张明.高校德育体系的基本特征与结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1996,(04):23.
[2]周欣,陈安民.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与重塑[j].琼州学院学报,2009,(01):58.
[3]项久雨.整体构建大学德育途径的新体系[j].江汉论坛,2000,(2):65.
学校是未成年人步入社会的中间地带,当前我国的学校德育由于教育观念等的系列偏差,导致某些未成年人道德观念淡漠,道德水准下降,屡有偏差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进行分析,审慎思考学校德育的不足,加强学校德育以防范和矫治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未成年人偏差行为,通常指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纪律规范和非刑事法律规范,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还不构成犯罪或不作为犯罪处理的行为。主要可表现为(注:此种分类主要参照了吴铎主编的《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按社会规范的类型对越轨行为的划分方法。):其一,违俗行为,即与人们普遍认为“应该如此”的原则或理念不一致的行为,如离家出走、未婚先孕。其二,违德行为,即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如奢侈浪费、自私自利。其三,违纪行为,即违反特定场合的特定管理规范的行为,如考试作弊、旷课逃学。其四,违法行为,即违反国家法律条文并对他人和社会造成某种程度危害,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如索财、携带刀具。其五,心理性偏差行为,即由于个体自身某些特殊的精神问题或心理因素引起的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如暴露癖、乖僻残忍。其六,自毁行为,即违反社会规范并对自身造成伤害的行为,如酗酒、自杀。
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深渊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未成年人先前一系列的偏差行为逐步积累恶化而成的,其基本路径为:沾染恶习——偏差行为——犯罪。未成年人的偏差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发生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往往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前兆。社会个体与现存社会规范发生的磨擦和冲突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小到大,逐渐加剧,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导致犯罪行为发生,未成年人犯罪也是如此。要解决未成年犯罪问题,首先要预防未成年人出现偏差行为,切断他们通向犯罪的这一途径。
2003年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的“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表明,全国初中2.9%的学生有严重的心理性偏差行为,14.2%的学生有较明显的心理性偏差行为。在校未成年人行为偏差问题日益凸显了学校德育的缺失。
第一,学校德育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认识存在误区,往往把“行为偏差” 等同于“品德恶劣”,忽视了偏差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未成年人的道德观念还在形成之中,还缺乏较强的自制能力,其一般性偏差行为大都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他们或是由于家庭的残缺不全,容易形成孤僻自卑、行为怪异、自我封闭等的精神缺陷和心理障碍,导致偏差行为多发,或是由于对新环境不适应,学习成绩差,缺乏与老师和同学间良好的沟通,形成对人际交往的焦虑、自闭甚至暴力反抗。学校德育往往关注教育目标向学生个体思想品质和规范行为的有效转化结果,而忽视了学生道德内化和行为外化需要经过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些心理过程是德育的必备支撑。将未成年人行为偏差简单地认定为“品德低下”,给其贴上不良少年的标签,不但无益于未成年人长期积聚的心理问题的解决,还容易加剧其偏差行为程度,甚至产生严重的危害他人和社会的犯罪行为。当前学校德育中,一些教育者不能科学认识未成年人偏差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对其或是忽视,或是不能给予充分的接纳和理解,更谈不上给予合理的教育和帮助。教育者简单粗暴的排斥和过激教育行为,不仅无法获得未成年人的心理认同,更可能加重他们的心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教育者成为了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制造者和推动者。
第二,学校德育针对性差、主体性不强,无法有效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偏差行为。传统德育通常是以社会为本,只将受教育者视为被教育客体。传统德育的方向和内容不是根据未成年人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而主要是根据上级的精神,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学校德育很少关注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和内心的价值冲突,只强调受教育者对道德义务和责任的认同,忽视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主体地位,容易造就出阳奉阴违的伪君子或什么都不信的道德虚无主义者。同时,以灌输为主要形式的道德教育也难以引起未成年人的共鸣,最终导致未成年人厌烦和自动远离道德教育。然而,任何手段也无法割断未成年人和现代社会种种不良因素之间的联系,面对多元化的社会,单纯的道德灌输,导致未成年人价值选择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缺失,使学校德育对于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疏导作用大为降低。
第三,学校德育目标存在片面性,实现过程中只注重行为管理,忽视人格培养,无法达到有效减少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和“育人”的目的。人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德育要引导学生成为规范的社会人,还要具有高尚的心灵、美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但是,
长期以来由于学校德育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混在一起,使我们倾向于以政治教育标准来衡量德育的成绩,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代替了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在升学或者就业压力之下,学校德育经常以德育课分数衡量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无暇顾及未成年人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缺乏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科学的评价标准。在实践中,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往往放在规范学生行为和校纪校规的教育上,在管理上层层把关,把学生置于形式主义的管理网中,对照相应的《守则》《规范》,给学生的道德行为贴上量化的标准,把培养出严格遵守规范的“乖学生”当作了教育的最终目的。至于如何结合未成年人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则很少关注。只满足于抓外部行为管理,忽视人本的道德内化的做法,使德育成了单向的行为训练和单纯的行为管理,使未成年人往往为了获得某些好处而做出符合“规则”的行为,甚至形成急功近利、口是心非的人格缺陷,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心理和行为能力的形成。
二
那么,怎样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实现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预防和矫治呢?
第一,加强学校德育的人本理念,提高教育者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疏导能力。教育者是教育过程的主导因素,其综合素质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效果。政治思想过硬、职业道德修养深厚、专业知识扎实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要求。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还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今天的未成年人具有强烈的个体意识和个性差异,要研究他们的特性,激发其潜能,引导其顺利实现社会化,成为具有基本道德素养的社会人,教育者就必须关注未成年人的道德需要,依据他们智力和性格的差异,采用不同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同时,面对频发的导致偏差行为的心理问题,现代社会赋予了教育者新的角色——未成年人的“心理保健医生”,这就要求教育者不断健全自身素质,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除了学习相关的心理知识与技能,教育者还要特别关注未成年人成长中的心理需求,学会洞悉其偏差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并根据未成年人的个体差异,运用沟通、聆听等心理辅导技巧疏导他们的情绪,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心理的健康程度直接制约着未成年人能够达到的道德水平,以及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发生的几率。而目前的学校德育中忽视了关于个人成长的教育,德育过程中缺失了对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的关注,这造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许多盲点和误区,更迫切呼唤以人为本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对学校德育体系的充实。
第二,贴近未成年人日常生活,丰富学校德育内容,推动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德育内容是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设置德育内容,容易引起未成年人的共鸣,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其一,大力开展生命道德教育。“生命化教育是在生命的视野中,对教育本质的一种重新理解和界定。生命教育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1〕通过生命教育,可以树立未成年人珍惜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态度,减少和避免自杀和虐待他人等偏差行为,帮助其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危机,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其二,加强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8-14岁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期。对于这个时期的未成年人,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进行道德教育,不失为一条科学的途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使品德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因此,是否能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成为衡量德育效果的真正标准。其三,注重未成年人个性发展的教育。学校教育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个性和差异性,不用教条的统一目标评价他们,针对每个人的优势和弱势,为他们提供多元发展途径,让他们真实感到个人存在的价值,从而增加对自我和社会的认同,减少偏差行为的发生。
第三,坚持学校德育对未成年人的“价值引导”,引导其形成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从实践上看,近几年我国的学校德育进行了改革,但传统灌输式道德教育方式的影响却根深蒂固,加之未成年人缺少自主的道德判断和独立做出道德选择的能力,如果教育者只鼓励其自由选择而不加以正面的积极引导,无异于放任自流,只能造成未成年人是非、善恶、美丑界限的模糊,最终陷于道德困境。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学校德育环境,学校德育在尊重未成年人自主意识的前提下,采用多种具体方法提供道德的“价值引导”,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到:“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就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把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作为起点,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层次,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探索式学习。此外,还要建立良好的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关系,提供良好的自我教育氛围。实现了自我教育才会有内心永恒的道德法则,未成年阶段是培养人的自我教育能力和个性得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代。教育者应把操作性强的合理的德育考核放在首位,唤起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识,促进他们的自我教育,变“他律”为“自律”,有效切断偏差行为乃至犯罪行为产生的途径。
体质与心灵健康发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体育课程和教学则是实现该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和载体。新课程改革倡导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三维目标系统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尤其是关注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养成。本文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和教学实践,探究体育教学在发展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体育发挥德育功能的策略性思考。
一、体育教学与学生道德发展的关系
1.身体的发育和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成长经验。关注自身的身体发展与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经验基础,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如数学、物理、化学、语文等有很好的帮助。对于人的道德发展来说,身体经验是最直接的和必要的。它能够带来对于自身的反省,也容易迁移到对于别人身体经验的体会,易于做到对别人的理解和宽容。这样就会通过迁移,建立帮助或协助别人的意识和能力。道德活动是需要身体作为基础的,健康的身体才是人们获得自信和良好生活质量的前提,也是人们能够顺畅与别人进行沟通的重要基础。
2.通过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对社会规则和日常生活的理解。学校进行的体育活动有很强的群体性,往往需要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则进行团体性活动。即使在平时教学过程需要单独进行的活动,也离不开老师和群体的观察、规约。这些都会促使学生形成对于社会规则的理解,促进每个学生理解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实现对于现有生活环境的认同。所以,体育活动通过促进学生的社会性认知来帮助形成规则意识和团队精神。
3.体育活动中的交往经验为人文社会学科的学习提供了体验与整合的基础。例如,人文社会学科的学习需要有对于别人的系统观察和关系分析,体育则能够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则是很好的观察对象。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与同伴的身体接触或交流是观察、分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直接经验。对于人文社会学科课程中复杂的社会关系描述,体育活动中的经验为学生的社会想象提供了基础。
综上可知,体育是道德教育的良好载体,也是最能够体现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学科。虽然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整个学校教育活动的配合与协调,没有一个所谓真正的道德教育的课程能够完成这项宽泛的任务,但是体育教学在学生道德发展中的价值和功能是其他学科教学很难完成或代替的。
二、学校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表现
1.价值观的引导和提升。体育教学活动包含有一系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就日常的教学活动而言,体育教师可以在各种场合让学生体会到体育对于自身的价值。首先是对于自身的学习和工作。让学生们知道现在进行的各种体育锻炼和比赛活动,目的不只是取得好成绩、通过考试,而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健康的身体对于现在的顺利学习,并且帮助自己在伙伴中和班级里树立个人形象有着重要意义。其次是引导学生逐渐领会健康的身体对于个人及家人幸福,以及将来的学习、工作等的重要作用。再就是通过观看和讲解各种体育比赛,让同学们了解到体育活动所蕴含的奋力拼搏精神、团队配合意识,乃至于健康和运动对于社会、国家、民族的重要意义。
2.规则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体育活动有着严格的规则,对学生来说是行为规范的学习和遵从的过程。每个动作都有要领,每项比赛都有规则,要想参加比赛,充分展示自己的运动才能,就必须严格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员的判决。经常参加“有规则次序”的体育教育活动,可以克服自由主义的毛病,加强组织纪律性,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步调一致、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体育活动中,还能使广大学生由于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而凝聚在一起,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全的发展。尤其是在一些集体项目上,为了达到全队的胜利,人人都要为队友创造进攻机会或者弥补防守漏洞。如果队员各行其事,只想展示自己,就会乱了阵脚,惨遭失败。
3.良好的意志力和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的养成。体育的竞争性决定了它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上进心,培养他们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如体育比赛,体现竞技性,而竞争就是超越自我并战胜别人,通过比赛来检验自己的实力,它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激发和调动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积极性。通过体育运动与消除疲劳减缓应激,与增进心理健康相关联,能使人减轻焦虑状态,缓急抑郁获得运动愉,缓解学生在学习上的紧张与疲劳。
4.性情与身心的陶冶。体育运动本身有着极高的观赏性。优美的技术动作,健美的体格向人们展示着美,使人享受到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精湛的技术、优美的形象、娴熟的技艺,都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奔跑、跳跃、冲刺、滑行、旋转、翻腾能引起运动感、肌肉感、节律感、时空感、立体感,从而产生对力量的震撼、对速度的惊奇、对勇敢的赞叹,都会引导我们走进精神世界的美。学生不仅可以在运动中享受快乐,同时通过努力和拼搏,完成教学中的教学任务和比赛,他们从中获得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是不言而喻的。
三、深化体育教学德育功能的策略
1.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类活动的教育价值。从学校教育来讲,只要是与学生的身体发育、成长与运用相关的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体育教学的契机。善于发现这些活动的体育特性,以及它在促进学生道德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实现整合学生学习经验的价值。同时,教师要善于将要求渗透在每一个活动的细节之中。在试点过程中,我们选定早操作为德育渗透的突破口,把升旗唱国歌、整队、进退场、做操评质量组成早操系列。这一系列活动,融爱国主义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健身教育于一体,转变了为操而操的观念,从而使广播操的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对良好的校风、校纪、校貌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2.善于把握进行道德训练和提升的时机。从体育活动过渡到学生道德的发展并不是分开的活动过程,而是看教师是否善于把握体育教学过程中对活动意义进行精神提升的时机。体育项目繁多,德育的内涵极其丰富,如何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不同的德育内容,选择最佳的渗透时机,是渗透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游戏竞赛活动大多以群体的方式进行,加上激烈的竞争氛围,是渗透集体主义思想的最佳时机;器械练习中的保护和帮助,是运动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渗透助人为乐精神的理想时机;耐力与素质练习时,要求学生克服困难,吃苦耐劳,是渗透意志品质的最佳时机;体育课的队列练习与常规教育,毋庸置疑有利于渗透组织纪律性……把握时机,可使德育渗透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过程。要使德育渗透富有成效,教师必须在课前精心设计,创设利于德育渗透的教育情境。如我们在快速跑教学中,假设了播种、耕耘、收获、造房、绿化等系列接力游戏,改变了枯燥的练习形式,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这种由多种情境性游戏组编成的练习,既使学生的速度素质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提高,心理上也得到了满足,又使学生从个体活动到群体活动的演变过程中,心情愉快且自然地接受了集体主义思想的教育和劳动观念的培养。练习中,学生的显经正确疏导,逐步形成正确的观念;另一方面,学生的潜在意识与能力也转化为显性的行为。这些都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与疏导。这种由显内化、升华为潜在观念。潜在意识、能力转化为显的交互作用过程,即是德育渗透的过程。
4.灵活运用多种手段组织教学。体育教学过程本身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具体的训练手段更是灵活多样。但是这些都需要教师有充分的准备,做出多种活动方案,以便相机使用,同时要使这些手段在实践中起到价值引导的作用。为此,需要注意方法选择与运用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体育就是通过体育身心练习,把学生培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符合社会期望的人。这一目标是在预期社会化过程中逐步达到,所以,正确的导向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正确引导、积极开导、循循善诱,能使渗透工作更加完善。体育教学中同一练习内容,由于教师的目标导向不同,其教育效果也不一样。我们在体操支撑跳跃实验教学中,采用两种不同的目标导向,其结果就不一样。第一种目标导向,要求在练习结束时,各组推出3名代表进行示范表演。练习时基础好的学生个体能动度加强,组内两极分化加大。第二种目标导向,要求练习结束时,比各组动作完成率的高低。练习时,组内交往频度增多,合作互助增强,组内群体凝聚力提高,助人为乐精神得到了培养。
(2)可组合性原则。通过方法的变化与组合起到训练的作用,从而发展学生的能力。体育教学中组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以教学班、组为单位的法定组合;有情趣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的趣缘组合;有技术相仿的学生集合成的学缘组合,还有偶合组合……同一练习内容,可以选用不同的组合形式。合理的组合,能启迪学生认识一个良好集体的组成,需要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位置,并能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角色集合,从而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3)可变通性原则。但体育活动大多在动态下进行,情况千变万化,教师不可能预测到所有情况。如在一次做抢点游戏时,2名学生为抢同一个点,互不相让,这是始料未及的。执教老师随机应变,要求游戏中既比风格又比快,看能否把方便让给别人,困难留给自己。由于疏导及时,僵局倾刻化解。这实际上是随机渗透了利他精神。可见,只有善于将有意渗透和随机渗透恰当调适,才能交相辉映,使渗透工作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4)激励性原则。体育教学的价值不只是通过身体锻炼能够健康的目标,还要让技能得到熟练和扩展,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锻炼方式要具有激励学生克服困难、磨练意志力作用,能够增加学生克服困难的动力。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对两个班女生800米跑进行对比测试。一个班采用随机测试法,另一个班加激励因素(群体激励与自我激励)。测试结果表明,加激励因素的班,优良率高达73%,无不及格。随机测试的班,优良率只有15%,另有30%的人未跑完全程。从中可以看出,激励手段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过程中的重要性。体育教学中只有巧妙地使自我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才能提高德育渗透活动的效益。
5.教学中注意系统性和层次性。
所谓系统性,就是指要系统地考虑学生的发展,注意实现同其他学科教学的配合与沟通。对于体育教师而言,需要充分理解和发挥体育教学的多方面价值,与其他老师一起共同完成学生对于道德活动的理解和自主锻炼。毕竟学生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是借助于知识技能的学习、情感的表达等多种方式进行的,身体和语言的训练要通过众多学科的教学来进行。
所谓层次性,是指要注意尊重学生身体和道德发展的层次性。中学生身体发育成长和心理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性,体育教学要尊重规律要求。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学生的道德发展和品质养成虽然也有规律性,但表现得更为复杂多变。在发掘体育教学对于学生道德发展功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尊重道德发展的规律,不能因为要实现德育的目标而减弱了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争.发挥体育的德育功能塑造学生健康人格[J] .科教文汇,2006,(3).
数年来,本人热爱本职工作,作为班主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原则,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带出一拨好的学生来,简要谈谈我是如何胜任班主任工作的。
一、班级管理应该兼顾全面发展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层组织,班主任通过组织和领导班集体实施对全班学生的教育工作。它对于形成具有崇高的统一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正确的集体舆论、自觉的纪律和优秀的传统的集体,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若能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事件、信息等管理要素,加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和情感沟通,就能协调步伐,从而和谐、愉快地共同创造一个有凝聚力、有朝气、有活力的班集体,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它认为德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智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事的,体育是做人、做事的本钱,美育陶冶人的性情,劳动能加深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感悟。
二、班主任工作中的有效策略
青少年中的确存在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表现为很不服从,告诉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甚至公开顶撞。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针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不同成因,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确立适合青少年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过高的教育教学目标,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时,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准确把握学生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要循序渐进,切忌急躁冒进,尽可能避免师生对抗情绪的产生。
1、在知识学习上。虽然一年中教学时间紧、任务重,但我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⑴向书本学习。我经常阅读《小学教育》、《优秀教案选》等各类书籍,并且报考了本科自学考试,以便于在学历上在知识上进一步提高自己,为自己的大脑充电;⑵向同事学习。无论是学校集体组织的听课活动,还是自己创造的学习听课机会,我都认真把握,从中汲取同事们的在教学上的优秀方式方法,从听课中领悟教学艺术。
2、在教学工作上。我认真抓好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主要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抓起:⑴抓课前准备。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搞清楚,了解教材结构特点、重点、难点,掌握知识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要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⑵抓课堂教学;⑶抓课后辅导。要提高教学质量,要注重课后的辅导工作。小学生好动、爱玩,缺乏自制力,在学习上表现为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还抄袭作业。针对这种行为,我把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作为工作的一项原则,并把这项原则贯彻到教学中。
3、在班主任工作上。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的班务工作主旨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快乐的地度过在学校的每一天,既教书又育人!用心关怀。关爱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因为有我这样的班主任,每天能快乐充实;同时他们在获取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做人。这是我做教师一天就是一天的重点,也是我做班主任一生的重点。我常教育孩子们回家要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注意规范学生的行为,不断地掀起学习的热潮,完美自我形象;学习中互相帮助,做好一帮一活动。
引 言: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中学政治课作为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目的在于通过课堂授课向学生传递思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健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然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功利主义”的制约和影响下,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德育教学的目标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我们实际的教学中去。在教育教学中,要想圆满的完成课程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就必须正视德育教育面临的问题,积极创新德育教育的新思路、新手段和新途径,密切中学政治课与中学德育的关系,切实将德育教育融入到中学政治教育中去,充分挖掘出思想政治课中蕴含的德育功能, 帮助学生尽早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在中学政治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开放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日趋多元化,教师授课进行教育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必须明确,教学目的与教学动机的实现要借助于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实现。德育教育要想成功融入到政治教育中,需要教师借助一定的载体和媒介,创造一定的气氛,帮助学生在无形之中渐渐地接受心智的启迪、美好情操的熏陶和心灵的感染,进一步确立健全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1.1德育渗透有助于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
中学生正处于心智还未成熟、正要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德育教育便显得尤为关键。实施怎样的德育教育事关学生当前乃至将来的人生道路怎么走的问题。德育渗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目的,同时也是传承、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要求。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将人的德行教育列于语言教育、政史教育与文学教育的前面,充分体现了德育教育理念由来已久。唯有在中学生的政治课堂中坚持德育渗透,贯彻和谐理念,营造与时代潮流相符合、与中学生心智特点相符合的教育环境,才能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中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教育基础。
1.2德育渗透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在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了德育教育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所在,并加大了德育渗透的力度,积累了丰富的德育教学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有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德育教育手段与德育功能对象、德育教育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和谐,真正体现政治教育的本质,对于进一步增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重要的意义。
1.3德育渗透有助于营造和谐、温馨的社会环境
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大德育教育的力度,更加关注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改进和完善中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对于培育互帮互信、相互尊重、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有重要作用,同时也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中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支柱、是祖国明天的建设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持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和谐温馨的社会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学政治课中德育功能发挥面临的难题
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中学政治教育课的内容要求德育教育必须要放在政治课的首位,既是政治课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政治课教学的归宿。然而实际教学中,德育功能实效性普遍较低,一系列难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德育功能的正常发挥。
2.1德育教育不符合学生实际心理状态
教师在政治课上实施德育教育时,往往从社会制度的层面出发追求德育目标的理性化,而心智年龄还很不成熟的中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观点、想法、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还不能从制度层面上接受过于理性化的德育教学目标,使德育教育仅仅存在于表现形式上,极大限制了德育教育的实践性与开放性,无法真正发挥出政治课该有的德育功能。
2.2德育教育拘泥于课本 与社会现实相脱节
现实社会中各种、、行贿受贿现象屡禁不止,与政治教材中空洞的理论说教形成巨大的反差,学生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变化,无法理解、接受政治理论,只是被动的听教师照本宣书。政治课逐渐失去说服力和影响力,德育功能的发挥受到挑战,学生的理想信念逐渐动摇。
2.3德育教育缺乏纪律约束力
政治课实施德育教育时主要采用的形式是正面教育与心理辅导,进而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境界,帮助学生端正人生态度。但是脱离了制度的监督与控制,单纯的说教就显得力不从心,缺乏约束力与警示力的教育形式无法保障学生道德素养的实际提升。所以教育必须与评价相挂钩,说服也必须与约束相挂钩,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标本兼治。
2.4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了德育功能的发挥
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不正之风、违法现象此起彼伏、屡禁不止,给具有一定分辨能力,却仍未真正走向成熟的中学生带来巨大的冲击,一些学生受社会不良现象和不健康网络信息的影响,逐渐产生认识偏差,蒙生金钱主义、利己主义、享受主义等不良价值观。炫富、拼爹、酒驾、郭美美等一系列网络热词对中学政治课德育教育敲响了警钟。
3将德育教育融入到中学政治教育中的途径与建议
3.1摆脱应试教育束缚 体现政治教学目标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应试教育束缚下,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考试分数、提升入学率,对政治课的本质功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要想实现政治教学的真正目标,就必须加强德育教育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融入、渗透,就必须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授基本理论知识与提升学生修养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学生知识水平与思想认识的共同提高。
3.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密切师生之间交流互动
新课改理念下,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计划的设计者、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者。所以,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自觉营造平等的教学环境,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要控制自己发言的时间,把更多机会留给学生,把学生的感悟和对问题的理解放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地位。“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特点采取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综合素质的提升、基础知识的掌握创造条件。要尊重每位学生的发言与见解,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互动平台,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完善的过程中分享彼此知识资源与情感态度。
3.3在真实情感中实施德育教学
每一个受教对象都是富含感彩的人,因此教育过程充满了情感性。忽略对学生情感体验的激发,强制性灌输知识无法保障教学目的的实现。而人的情感存在并产生于一定的情景,唯有富有人文关怀、愉悦舒畅的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与兴趣。因此学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情育人的教学理念,努力创造和谐有序、文明健康的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接受美好品德的熏陶与感染。
3.4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重视德育体验
德育教学必须摆脱教材课本的限制,让学生进入社会生活进行德育体验,通过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确定信念、锻炼意志、陶冶情操、提升素养。只有将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生活中去接受实践的验证和检阅,才能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才能减少政治理论与社会实际脱节的现象,才能帮助学生走出认识误区。
参考文献:
[1]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教育工作者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融入到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主要是对于班主任的要求。班主任的个人形象和综合素质对学生有着关键性的主导作用,所以班主任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另外班主任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并且随时掌握学生的动态。然后,在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就是渗透性原则,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与传统说教式教育相比,更符合现代教育观念;第二就是针对性原则,班主任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开展教育工作;第三就是以身作则原则,班主任的模范效应,可以有效地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当前初中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学习方面的问题
厌学是当前初中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会出现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学校的差别对待以及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会让学生的心理一直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从而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学习行为和习惯,渐渐地成绩不理想,教师不重视,造成学生焦虑不安和自卑,从而导致学生出现逃避学习、厌恶学习等不良心理。
(二)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除了学习方面出现心理问题之外,人际关系问题也是导致初中生出现不良心理的主要原因。初中生的人际关系中包括和班主任的人际关系,和同学间的关系以及和父母的关系。初中生很容易和班主任产生对抗心理,而班主任不理解学生且没有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就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学生和同学的相处交流的时间是最多的,但是同学间难免会有摩擦和小矛盾,就容易导致其和同学的关系紧张不融洽,从而致使学生情绪波动大,或者使其形成孤僻心理。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初中学生一般都进入了青春期,进而青春期的一系列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初中生容易封闭自身与外界的交流从而产生消极情绪。在青春发育期,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改变,很容易出现压抑和抑郁的症状,这时候父母和班主任的不理解,加之学生缺乏可以倾诉的对象,时间一长,便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
三、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方法
(一)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和班主任交流最多的场所,就是在班主任的课堂中。所以,班主任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可以通过营造健康的课堂氛围,来纠正学生的不健康心理状态,并且可以有效地利用初中教材蕴藏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既能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又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净化心灵。
(二)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班集体活动中,也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积极有益的集体活动能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团结协作和集体的智慧来共同完成活动。班主任需要在活动中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注重学生的心理引导,这样就能利用活动本身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三)师生关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里,教师是“高高在上”的,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心存畏惧,使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距离感。这样的关系会阻碍学生和教师的平等交流,更使得教师不能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内心情绪变化,不利于教师及时的解决学生在学习或者生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所以为了能准确了解学生的心理世界,学生和教师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会到亲切感并且愿意和教师沟通交流。班主任可以通过写周记的形式,增加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进而疏导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四)人格培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初级阶段,各方面都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就很容易受班主任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当加强自身的品德和素质规范,和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得体的语言、文明的举止,为学生做出良好的榜样示范,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影响着其今后的成长,班主任作为初中生学习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的角色,必须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工作当中,通过运用合理而全面的健康教育方式,来为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各任课老师的纽带,也是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桥梁。作为班主任,其工作就是要弱化矛盾,减少摩擦,实现班级目标效益最大化。如何做好一个协调者?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协调学生与任课教师的关系
学生与任课教师关系是学习成绩和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也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任课老师在配合班主任控制学生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平时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协调好学生和任课老师的关系,避免矛盾。这在协调这一关系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工作的分寸,不能以“一班之主”自居,不尊重任课教师。要做好这一关系的协调者,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学会在学生面前或其他场合赞扬任课教师。赞扬任课教师要注意坚持适时、适度、适当原则。即在任课教师特长发挥充分的时候赞扬;赞扬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任课教师的优点,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赞扬的方式要合适,可以选择集体教育,也可以个别教育。形式上,可以选择:(1)班会、集会、集体活动时介绍任课教师特长;(2)个别教育时;(3)引用学生赞扬任课教师的话,同任课教师交流,增强其成就感。
2.鼓励学生。通过了解任课教师对班级及学生的意见和看法,调整学生学习状态,沟通、协调学生和任课教师关系。任课教师在分析学生方面有班主任不及的优势。班主任可以利用下列形式,借任课教师之力鼓励学生。首先,利用考试质量分析时、个别谈心等小范围交流场合听取任课教师对个别学生及班级的评价,并反馈积极评价给学生,帮助学生调整状态;其次,在任课教师和学生有摩擦时,应教育学生主动认错,并传达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弱化矛盾;再次,在个别场合,可以引用任课教师的肯定评语,鼓励学生,向他暗示任课教师对他的赞许,增强其信心。
3.利用良好的环境因素。班级环境因素是班级形象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环境会给任课教师带来一种心情上的轻松和愉悦,积极的心态便于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因此,班主任不可忽视这一协调手段。班级环境或形象的独特是相对的。比如纪律严明,学生有礼貌,班干部能力强,学习气氛浓,这些是无形的;教室文化建设,布置精致,这些是有形的。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善于听取任课教师的意见,增强其参与意识,不能自己说了算,闭目塞听,否则会影响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注意力和责任心。
二、协调全班学生以及与平行班学生关系
本班与平行班级的关系,是班级工作中不容回避,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如教学问题、学生活动问题、不同班级间学生的矛盾摩擦问题等。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善于“一碗水端平”,有意识、有原则地处理这些关系,不分亲疏,不偏不倚。要做到不偏袒本班学生,本班学生不是“亲生的”;不打击或贬低平行班级的学生,平行班学生也不是“后娘养的”。
要扮演好这种协调者角色,应该做到:首先,班主任自身要调适心态,明白自己承担的多重角色,不能求一舍多;其次,遇到本班学生与平行班学生有摩擦,善于置身度外,如果给学生一种亲疏有别的感受,就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矛盾的弱化,也容易使本班学生滋生依赖意识;再次,坚持民主、平等、公平的原则;最后,学会心理疏导,及时化解学生的思想疙瘩,不能以恶吃恶,以黑吃黑。
我担任高二(1)班的班主任以及任教高二(2)班的语文,一开始二个班有部分同学因为各种原因产生了矛盾,而且还有着激化的趋势,在了解了原因之后,我把涉及到的同学请到办公室,不偏不倚,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平息矛盾,使他们握手言和,和好如初。
三、协调与家长的关系
班级是学校管理教育学生的基本单位。一个学校如欲取得最佳效果,引导班主任创造优良的、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创造班集体各项工作中,班主任协调好与家长的关系又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班主任与家长接触时难免发生一些矛盾。这些矛盾解决不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影响班级教育任务的完成。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家长接触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班主任要把培养与家长的真诚感情作为家教工作的重要内容。感情的建立首先是要多与家长联系,多交流,多沟通,在沟通中加强理解。班主任切不可因工作忙或其它原因,而忽视了平时与家长的联系。
第二,班主任应端正与家长联系的动机。班主任要明确与家长取得联系是为了交换意见,交换意见是为了调动家长参与的教育的积极性,与学校统一步调,形成教育全力。
第三,班主任在与学生家长接触时,要注意尊重家长,注意不伤害他们的感情。平时与家长联系时要以友善的态度,耐心倾听家长意见,从细小的地方寻找家校教育结合点。还要做到不对他们的子女进行不负责任的评价和指责,更不能用讽刺、嘲笑、挖苦的语言。这样家长才会真诚地支持班主任的工作。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有很多管理的学问。在班级工作中,协调关系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成为合格班主任的基本要求。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集体,协调者的角色非常重要,它是一个班级管理水平能否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马立.《全国模范班主任教育思想和管理艺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2005年
近年来,有关德育育人的论文可谓是汗牛充栋,其智慧通达,震铄古今之论亦如夏夜之星空,星光灿烂。它们启示着教育者欣然而行,而不必再班门弄斧。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作为班主任,怎样去和一群可爱、纯真而又懵懵懂懂的少年男女相处,怎样引导他们建立一个“乌托邦”的世界,又协助他们打破自己亲手建立的“乌托邦”去面对一个充满是非、真假、美丑、善恶、冲突的真正社会呢?我反复探索,深入研究,任何一种方法绝不是心血来潮,简单粗暴,浅尝辄止,而是精心备案,反复论证,深入浅出,使德育工作不再是建筑在沙滩上的海市蜃楼。
一、把握开局,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万事开头难”,一个班集体良好行为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始怎样做。开学前两天,我就着手调集学生信息档案,初一刚入学时,大部分学生家长会陪同来报到,我一方面让学生和家长及时填写纸质信息,又一方面与家长一一当面交谈。在交谈中了解这个家庭和这个学生的过去,也包括一些负面的信息。在很快了解了学生情况的同时一下子拉近了和家长之间的距离,为今后的老师与家长的长期沟通打下了基础。开学第一周,实行粗放式管理,这种粗放式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而这个时候,作为班主任,我不多言语,但也不是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而是早到垂范,身体力行,抽出更多精力,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从而开出良方,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行为习惯,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一月后,我推行精细化管理。这种管理,是在粗放的基础上的完善和丰富,也是以生为本,使班级能全面发展并使学生个性得到补充,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成长需要。二个月后,将精细化管理各条款逐一查实,找出需要加强和重视的地方进行完善。比如,值日生打扫制度,尽管每天都有值日生打扫班级,但只要检查一结束,没有几分钟就会出现垃圾,很多学生把果皮纸屑等废弃物随处乱扔,尽管垃圾桶就在教室后边,有学生却视而不见,很少有学生主动捡起别人扔下的垃圾。这个时候,就需要班主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多多弯腰,让学生见到你的行动,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对公共道德缺失的原因进行探讨,使学生们认识到只有道理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具有相应的道德行为并养成习惯才是必须的,数月后,学生普遍都融入了这个集体中。
二、民主平等,促进师生良好沟通
作为班主任,要想更好地开展学生教育工作,与学生良好的沟通必不可少,而有的班主任,常常不加考虑,以一副过于严肃的面孔居高临下地对学生进行评论或者批评,不但起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初中生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且不能很好地遵守纪律和规章制度、说话带脏、打架等行为时有发生。于是我结合学生的兴趣,在对话和娱乐中教化,特邀部分同学召开多次小型集会,设计诸如“你印象中的好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子?”此类问题,引导、激励学生,平等的对话、寓教于乐的方式、朋友式的坦诚问候和希望,带给学生强烈的情感冲击,使他们认识到我这个老师是站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与他商量、沟通,而不是气指颐使、批评他们。在这种民主、平等的环境下,学生也很乐意与我交心。我从而也分享到他们细腻的情感,与学生彼此走进了对方的心灵世界,实现了情感的碰撞。
三、适时契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它要求老师时刻关注学生的状况,随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又要学生不产生压抑感,不产生厌倦心理,这就要求老师要注意把握火候,抓住契机,切中要害,对症下药,并反复过问,跟踪鼓励。而对于好的班级现象则进行赞美与嘉奖,让受者感到自信与荣耀,让美好深入人心。黄杰,上课不爱听讲,作业爱做不做,老师的一次次疏导在他眼里扭曲成了对他个性的压制,以致于和老师、家长都闹起了对立,然后坚决要求退学。差生退学,省却了老师和学校许多麻烦,但这却不是教育目的,不符合育人原则。于是,我与家长一起研究对策。一个星期之后,有学生告诉我说黄杰来学校了,在附近逗留;又过了一周,他终于走进了我的办公室,找到我,要求复学。我严肃地告诉他,学校不是让他随意进出的地方,不能想走就走,说来就来,若真心悔过,交来认识,作业补齐。原来离校两天,他就出外找工作,但一无所获,而且还因为焦心,吃睡不好而生病,病中头一次举目无亲,想着老师的苦口婆心,想着家人的眼泪,想着自己失学在外,悲从中来,潸然泪下。回校后,该生虽然行为反复,旧毛病时有发作,但我及时地提醒、敲警钟,该生的行为规范多了,学习成绩也稳步提升。
四、爱心滋润,让每个学生昂扬向上
班主任要有大爱,班主任的爱如和煦的春风,如温润的春雨般去滋润学生的心田时,他们情感智慧的大门才会向你敞开。学生正逐步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产生变化,这些因素共同影响导致学生行为的分化。作为班主任,要敏锐地察觉学生的思想动向和行为的变化,及时介入,在无微不至地关爱优生的同时,及时处理好问题学生和“偶发事件”,一般注意有事说事,不掺杂主观,并注意和颜悦色,在谈话时轻抚一下他的头发,在学生心情低落时,拍拍他的肩膀,而这些看似平常的肢体语言,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帮助他们澄清了认识,也助我更多地了解到学生的各种需求,分享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朝夕相伴的日子越多,越是觉得教师使命之崇高,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的重要,而师生的感情就越加深厚。多年来,我是老师,又是慈母;既是严师,又是益友,深得学生信任。
五、班级文化,铸造积极、乐观的团队精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