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3 09:11: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非均衡发展的理论依据
非均衡发展理论最早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针对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后来在区域经济领域,为了发展经济,改变落后区域的状态,非均衡发展理论就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重要理论基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以及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等。
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理论。他认为增长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而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他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
增长极理论忽略了时间变量,威廉姆逊首次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提出了倒“U”型理论,即经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间趋于非均衡增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当经济发展到某一点之后,逐渐进入成熟阶段,区域间趋于均衡增长,区域经济差异将会缩小。
二、从安徽经济发展的现实看,安徽亟需非均衡发展
安徽近几年的经济发展的势头强劲,发展速度较快,根据统计年鉴数据,安徽在2004年到2009年GDP的平均增长率在12.8%,高于全国GDP增长率10.5%,在经济总量绝对值上,安徽GDP在2009年达到了10062.82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2.9%,成为全国第14个跻身“GDP万亿俱乐部”的会员。安徽人均GDP也在2000到2009年的这十年里增长了两倍多,从4779元人民币上升到了16408元人民币。以上的数据都充分的说明了安徽的经济发展相对于其本身来说,在量和速度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安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全国,相对于东部发达省份来说是相对落后的,2009年,安徽GDP与其相邻的江苏、浙江两省相比,只有江苏的29%,浙江的44%,而人均GDP只占江苏的37%,浙江的37%,全国的64%。
同时,就安徽内部经济,南北经济差异较大,主要呈现出南富北贫的局面。安徽皖北地区,包括亳州、宿州、阜阳三市及沿淮的五河、固镇、怀远、凤阳、寿县、霍邱六县面积4.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000万,分别占全省的33%和50%,而2009年皖北地区的生产总值2169亿元,仅占全省的21.6%。与皖北形成鲜明对比的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称九市及六安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人口3072万人,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6733亿元,分别占安徽全省的54%、45.22%和66.91%。虽然南北经济的差异已经显示出了安徽经济区域的非均衡发展,但是,皖南的经济发展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皖江城市带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皖江经济提高到了一个国家战略的高度,对于安徽经济来说,是一次发展的重大契机。皖江城市带,作为我国最为活跃的长三角经济圈的腹地,不仅具有非常有利的区位优势,是长三角向中西部地区实施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佳区域。而且具有产业基础好、要素成本低、配套能力强等综合优势,在资源方面,皖江城市带具有突出的资源要素比较优势,岸线资源丰富。非均衡发展理论强调,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作为增长极的地区和产业,通过其扩散效应对整个区域的经济起到带动作用,设立皖江城市带正是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
三、发达省份经济发展的借鉴中,安徽需要非均衡发展
作为与安徽最为相邻的两个东部沿海省份浙江和江苏,从他们的经济发展轨迹来看,其经济的高速的发展,都是以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为代价。
将江苏按照苏南(南京、镇江、苏州、无锡、常州)、苏中(扬州、泰州、南通)和苏北(徐州、淮安、盐城、宿迁和连云港)分为三大区域,从人均GDP看,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尤其是苏南和苏北,1990年苏南的人均GDP是苏北的2.6倍,到2000年达到3.6倍,2009年苏南的人均GDP是苏北的2.9倍,比1990年更大。
将浙江按照浙东北(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浙西南(温州、台州、金华、衢州、丽水)分为两大区域,其人均GDP的差异显著,在1990年浙东北的人均GDP是浙西南的1.9倍,2000年达到了2倍,十年后的2009年,浙东北的人均GDP仍是浙西南的2倍。
通过皖苏浙三地区的近几年来的人均GDP与GDP总量比较(见表1),不难看出,安徽的经济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与苏浙地区。从这两省的发展经验中可以借鉴,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江浙的区域差异还是相对较大的。而安徽不管是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在人均GDP上,都还没有达到江浙地区的发展水平,更谈不上经济上的高速发展的阶段,安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还是不遗余力的发展非均衡经济,加速培养区域经济增长极,通过大力发展增长极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所以,现阶段,安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不仅在理论上是有理可依的,在现实经济条件下,也是安徽摆脱落后状态,实现经济上飞跃发展的必然之选。
参考文献:
1、王成周.安徽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探析[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3).
2、姜炎鹏,沈玉芳,贾利娜等.安徽区域经济的空间发展战略选择[J].中国集体经济,2008(3).
一是世界发展模式深度调整。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试图改变消费模式,提高储蓄率,减少贸易赤字,提出5年内贸易翻番,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这将迫使出口导向的国家和地区转向内需发展,并引发国际贸易争端多发和升级。中国外贸出口已占世界份额的9.6%,离10%的天花板相距不远,面对发达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的全球贸易份额的形势,我们必须改变外贸出口方式,学会运用WTO规则解决国际贸易争端。
二是实体经济重新得到重视。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和英国谋求经济转型和“再工业化”,推动产业回归和振兴制造业,围绕发展高端制造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由于国际资本流动性减弱,加快“走出去”投资,实行低成本扩张,建立跨国的研发中心、资源基地和营销网络等正当其时。
三是气候极端变化催生新技术革命。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节能减排将成为具有国际性约束的硬指标,这一方面会催生以发展低碳经济为重心的绿色工业革命,促进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工程为标志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新市场加快形成,并成为各国抢占的制高点;另一方面对中国及浙江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生产能力、限制“两资一高”产品的出口等形成更大压力。
四是国际金融体系面临深刻变革。现行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将发生缓慢而深刻的变革,人民币在实行新一轮汇率改革的同时,加快发展跨境结算,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将加快建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将有自己的“世界金融中心”。对此,毗邻上海的浙江加快发展区域性的金融中心面临历史性的机遇。
其二,中国经济进入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但这个转变不是消极的,而是通过大调整大布局大建设实现大优化大发展大提高。目前,中国虽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但人均水平还很低,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还不强,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着力解决或缓解长期存在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动力结构,以及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分配结构等的失衡问题,由此释放更多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由不可持续向可持续的转换,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仍是中心任务。从市场需求和政策取向看,以下三个方面的结构转换将构成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空间和动力。
一是内需扩大和消费结构升级。中国有13.25亿的人口,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人均GDP按照世界银行最近年度《世界发展报告》提出的中上等收入经济体在3706至11455美元之间的标准,已达到中上等收入经济体的门槛水平,进入具有历史意义的既有消费需求又有消费能力的阶段。按照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中国尤其是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开始进入大众高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也就是说,中国及浙江已进入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的重要阶段,居民消费由一般消费品的普及向耐用消费品的普及转变,对住宅、汽车以及公路交通、各种家用电器、高档食品,教育、文化、旅游,以及品牌和奢侈品的需求大幅增长,由此必然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二是以城市化为主导的城乡结构加速转换。根本解决“三农”问题要靠工业化和城市化。城市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城市化是人口、产业和高端生产要素不断向城市集聚的过程。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09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6.6%,浙江城市化率为57.9%,正处于城市化由30%到70%快速发展的中间阶段,是农村人口、产业、资源要素等快速向城市集聚的阶段,也是城乡由分割向融合和一体化发展的阶段。去年,全国城市投资占投资总额的86.3%,城市消费占67.9%。如果未来1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比重能上升到2/3,年均20万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就可以维持20年,年均社会消费额就可以从目前的10余万亿元增加到20万亿元。届时,则无论国际市场怎样风云变幻,中国经济也可岿然不动,并且由此可以拉动浙江经济走向由内需主导的长期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轨道。
三是新一轮区域经济布局构筑新的发展格局。区域非均衡发展一直是中国经济快速成长的重要原因。上世纪80年代初实行的经济特区政策,拉开了中国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序幕。90年代末以来,国家逐渐形成东部率先、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的完整布局。从2009年起,中央又开始谋划新一轮的区域发展格局,陆续将13个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圈”陆续划定。7月中央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今后10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和任务,提出把西部地区“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最近,中央又对经济特区采取重大支持政策,深圳特区面积由现在的395平方公里扩容为1948平方公里,扩大了4.9倍,接近香港面积的2倍;厦门特区的面积由131平方公里扩大到1573平方公里,厦门特区“长大”11倍;珠海特区也扩大到全市,扩容了7.5倍。总体上看,将来沿海省市的发展重心更多转向滨海新区、特区等“沿海地区”;西部省市区的发展重心更多转向地域广阔、资源富集、人口稀少的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如、新疆、内蒙古、青海等省区。这样,就构成了中国未来5年及更长一段时间各省市区“比、学、赶、帮、超”的发展格局,无疑会推动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据此,中国的经济发展版图和人口分布将面临重大趋势性调整。
第三,浙江经济已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面临不转型就不能发展、不发展就会落伍的严峻形势,谋划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空间十分紧迫。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缺少陆域自然资源、缺少国家资金投入、缺少特殊优惠政策的条件下,一路奋起直追,由资源小省发展为经济大省,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创造了中国区域发展的奇迹。然而也要清醒看到,以“轻、小、民、加”为主要特征的浙江发展模式是阶段性的,随着发展环境和发展阶段的变化,浙江的发展模式也必然要进行新的探索和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坚持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转型,着力破解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资源性和社会性的矛盾和问题,既是浙江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浙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经济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会退。转型是手段,发展是目的,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面对国家提出的长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两个率先”的目标,面对“十二五”各省市区加快转型发展的竞争态势,面对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浙江有能力也有条件谋划好新的发展思路、路径和空间。下一步,应着力打造“三个浙江”,开辟浙江发展的新天地。
一是抓住浙江作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的机遇,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再造一个“海上浙江”。浙江虽是陆域资源小省,但却是海洋资源大省,开发海洋潜力巨大,这是未来浙江与其他地区相比的独特优势。2010年7月,浙江列入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建设港航强省、发展海洋经济迎来历史性机遇。根据国家试点要求,浙江将规划打造我国重要的国际枢纽港、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临港产业基地、世界级城市群新型城市化先行区、海洋综合开发体制改革试验区、全国清洁能源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如果实现这些目标,浙江就能把潜在的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完全可以打造一个与陆域经济总量大致相当的“海上浙江”。
(一)基本内涵
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核心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宁可主动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也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长远发展问题,把提高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第一位。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发展体制转变。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二是经济发展动力转变。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开放的推力、区域的合力等因素叠加起来,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三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改变经济发展对素驱动、投资驱动的过度依赖,转向依靠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创新驱动,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四是经济发展目标转变。放弃唯GDP论,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突出解决好教育、就业、社保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保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二)主要特征
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特点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高速增长成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常态。由于我国经济基数的增大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速度将适度回落,这也是经济达到中等收入之后的普遍规律。二是转型升级成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主旋律。以要素驱动为主的传统发展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成为大势所趋。三是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成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特点。宏观经济管理将实施“底线”调控,着力增强宏观调控政策的精准性、有效性、前瞻性和协调性,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四是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成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助推器。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扩大同各方的利益汇合点,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
(一)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
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在不断发酵,在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形势下,经济低迷和转型调整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世界经济的新常态。发达国家致力于改变借贷消费的模式,吸引制造业回流,扩大实体经济比重。新兴经济体则致力于扩大国内需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二)以贸易和投资安排为主要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加剧了多边贸易体制建设的难度,加速了以区域贸易和投资安排为主要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近年来,双边和多边的自由贸易和投资协定持续增加,美国正在努力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议(TTIP),中国也在积极推动建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亚太自贸区(FTAAP)。以贸易和投资安排为主要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正在形成,必将对全球现有的贸易和投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正在孕育兴起
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事实让人们开始感受到全球范围内一场技术大变革正处在孕育期,很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工业革命。美国著名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的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指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前两次工业革命的经验表明,工业革命决定经济发展的未来,第三次工业革命有可能使全球技术要素与市场要素的配置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引领全球产业分工新布局,催生世界经济新格局。
(四)服务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当前,服务业已居世界经济主导地位,服务业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已达到70%左右,其中,高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75%左右,低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达到50%。相比制造业,服务业具有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就业容量大等优势,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2013年,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46%,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发展潜力巨大。
三、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
(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201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6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目前,经济增长减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经济发展方式不适应、贫富差距拉大、就业压力上升、腐败现象蔓延等其他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出现过的问题,在我国也相当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不但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也会给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二)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基础薄弱
当前,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和大规模投资等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传统动力已无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同时,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的新动力依然薄弱。一方面,国内消费需求增长乏力,2013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总额占GDP的比重为50%,而高收入国家一般在70%左右。另一方面,经济升级的创新动力不足,我国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企业转型升级困难。
(三)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国内需求增速趋缓,我国部分产业供过于求的矛盾日益凸显,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消耗、高排放行业尤为突出,行业利润大幅下滑,企业经营普遍困难。同时,这些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仍有一批在建、拟建项目,产能过剩呈加剧之势。产能严重过剩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
(四)局部金融风险增大
当前我国金融运行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流动性总量过剩而结构失衡,大量信贷在金融体系内空转,金融没有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同时,地方债务潜在风险增加,截止2013年6月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6988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9256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66504亿元。此外,国内影子银行快速发展,其背后的潜在问题可能波及金融机构,进而影响金融系统的稳定。
(五)房地产市场风险不断累积
从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等指标来看,我国的房价尤其是一些大城市的房价在全世界都算比较高的。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已经普遍在25倍以上,部分城市房产的售价与月租价之比偏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世界上十大贵的让人难以承受的房地产市场,有七个都是中国的城市――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天津、广州和重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9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与8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9个,持平的城市有1个,与2013年9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58个,持平的城市有2个,上涨的城市有10个。
(六)生产力空间布局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不协调
当前,一些生态环境承载力较高的地区,要素聚集度不高,经济活动不够活跃;一些生态环境承载力弱的地区,却过度开发,超出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生产力空间布局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不协调既造成了资源和要素配置效率的损失,也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问题,甚至出现了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和商务运行成本过高等“区域病”或“城市病”,资源被大量浪费或被低效率使用,造成了生产力布局和各地生态环境承载力不协调。
(七)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加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贸易规模的逐渐扩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加大。2013 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呈快速上升趋势,2014 年10月23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上升到6.1195,再次创下自3月7日以来的7个多月新高。同时,由于美元的短期调整而出现阶段性加速升值,人民币的升值趋势仍会继续。2005 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4年6 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28.33%,实际有效汇率升值36.51%。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将给中国经济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挤压我国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加大国内就业压力,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增加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四、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战略选择
(一)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要加快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把政府职能转变作为深化改革、创造制度红利的突破口,加快推进财税、金融体制以及一切有助于实现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各项体制改革,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制度红利。
(二)激发有效需求和供给,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
要从三个层次激发有效需求和供给:一是大力发展就业岗位创造能力强的服务业,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使居民有能力消费。二是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大力推进住房、医疗、养老等福利保障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使居民敢于消费。三是运用供给经济学的思路,推进技术进步,开发各种新产品和新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丰富多彩的可选择的消费品,扩大消费者的选择范围。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创新驱动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和形成一批通过竞争成长起来的创新型行业领军企业,发挥其重大技术研发、技术集成、推进产业化的优势。发展风险投资、信息服务、技术交易、人才服务、并购融资等创新服务业,支持小微企业创新活动。改革以项目直接拨款为主的科技经费支持方式,建立以基金等金融手段支持研发和产业化的财政支持机制,加大普惠性政策支持的力度,减少对企业点对点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人才在创新中“第一资源”的作用,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方式。
(四)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创造更加稳定的市场环境
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这一基本方向,进一步用好增量、盘活存量,避免资金在金融系统“空转”。与此同时,大力鼓励和激活民间投资。把民间资本引导到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基调的同时,适时适度预调微调,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保持市场流动性相对宽松的局面,促使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回到较为平稳和合理的状态。研究治理影子银行,对影子银行分类处理、疏堵结合,在发展中进行规范,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五)加快推进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建设,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
深入研究住房建设的规律性问题,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注重发挥政策的扶持、导向、带动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调节人民群众住房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经济、适用、环保、节约资源、安全的住房标准体系。总结上海和重庆试点房产税的经验,加快房产税立法,适时扩大房产税征收范围,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行为。推动农村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进入市场,逐渐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体系。
(六)建立长效机制,加快化解过剩产能
坚决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强化产能盲目扩张的控制机制,建立淘汰落后产能的引导机制,完善开拓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扶持机制,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管理机制,逐步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遏制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加剧。理顺资源、要素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完善差别化价格政策,提高产业准入的能耗、物耗、水耗和生态环保标准,切实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七)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抓住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战略机遇期,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推动建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亚太自贸区,不断扩大同各方的利益汇合点。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广播剧(Broadcasting Play)是指通过广播电台播送,主要由播音员或配音演员演出的戏剧,也可以称为放送剧、音效剧、声剧。①广播剧是为适应电台广播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以人物对话和解说为基础,同时充分运用音乐伴奏、音响效果来加强气氛。与其他戏剧艺术表现形式一样,广播剧情节居于各要素之首,人物对话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手段。通过个性化、口语化并富于画面感的配音演播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并表现主旨。
与电视剧相比,广播剧的传播无法借用视觉手段,但是不能机械地认为电视剧剔除画面元素后就等同于广播剧。广播剧虽然只能通过语言、音乐和音响等听觉手段传播,但是可以充分调动听众的想象力,使其直接获得特殊的艺术享受。同时,由于不用视觉手段,广播剧在展开情节时可以不受画面的限定与束缚,获得更大的时空自由,并加入幻想、梦境、回忆等电视画面难以支撑的超越时空限定的内容,使广播剧题材更丰富、创新点更多、可听性更强。
分析现阶段国内广播剧生存发展状态,剖析广播剧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广播剧发展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广播剧现状及发展瓶颈
1.国内广播剧的发展历史
我国广播剧创作至今已经有80年历史。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可查到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广播剧是刊载在1933年1月20日《中国无线电》杂志的一部名为《恐怖的回忆》的剧目。这部剧在制作公司组织募捐支援抗日前线将士的活动中播出,对激发广大上海人民的抗日热情和斗志起到了一定作用。②
解放后,特别是自1955年以后,广播剧处于上升时期,先后出现了一批富于思想性、艺术性并且具有影响力的剧目。至上世纪80年代,国内掀起又一轮广播剧发展浪潮。1981年至1983年间,国内广播剧年产量多达数百部。上世纪90年代,随着广播剧录制技术的不断进步,陆续出现《刑警803》《三国演义》等掀起收听热潮的名剧。
进入21世纪以来,广播剧的发展有了新的飞跃。“十一五”时期我国广播剧类广播节目制作总时间达8.02万小时,比“十五”末的7.54万小时增加0.48万小时,增幅为6.37%,年均增长1.24%。广播剧类广播节目播出时间为57.48万小时,比“十五”末的41.18万小时增加16.3万小时,增幅为39.59%,年均增长6.89%。③但与其他形式的艺术产品相比,广播剧在产量、质量、创作单位和专门的创作人员数量等方面还有很大不足。
2.广播剧发展的主要瓶颈
尽管广播剧诞生以来,在国内一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广播电台的传统文艺节目形式,广播剧在现阶段表现出一定的传播疲态,节目播出效果受到影响。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广播剧种类单一,缺乏新意。目前,电台播出的广播剧主要是说书式广播剧,间或播出以小说为原作制作的广播剧。相比之下,以动画或游戏的附属故事所制作的广播剧和情景喜剧式广播剧则比较匮乏。而原创广播剧虽偶尔有之,但通常以制作单集或短篇幅剧为主,播出连续性不强,可听性受到影响。
第二,广播剧题材陈旧,缺乏创意。目前,电台播出的广播剧大多依赖传统剧和所谓经典“题材”,内容大多比较老套,欠缺时代感。《杨家将》《封神演义》等动辄上百集的老故事仍然充当广播剧的顶梁柱剧目,既影响到新剧目的推出,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作乏善可陈的现状。
第三,播出时间有限,黄金播出时段逐渐被其他节目取代。广播剧原本是广播文艺的“龙头”品种,是广播文艺大餐的一道“主菜”。但是,目前很多文艺广播中,广播剧类节目占据的播出时段大多是午间及夜间,而早间及晚间黄金时段则让位于相声小品及其他文化类节目。以北京电台文艺广播为例,《评书连播》节目安排播出时间为1:30~2:00、5:30~6:00、12:30~13:00;《评书演艺》节目安排播出时间为3:00~3:30、10:00~10:30;《小说连播》安排播出时间为12:00~12:30;《广播剧场》安排播出时间则为22:30~23:00。
二、广播剧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是广播剧专业制作机构及专业创作人员缺乏,导致国内广播剧专业制作机构创作的广播剧集数量有限。以2005年高峰产量为例,尽管绝对产量非常可观,但其中90%以上都是各地的“新闻报道剧”。这种以叙述的形式进行新闻播报的广播节目,在情节上并不具备原创性,严格地说,并不能算作真正的“广播剧”。除去这一部分,全国广播剧年产量实际只有150部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专业人才欠缺,广播剧创作缺乏养分,不仅新作数量有限,也难以保证质量。
二是国内广播剧专业制作机构创作的广播剧内容含金量不高,使得广播剧类节目与其他文艺节目相比,竞争力减弱。目前,多数文艺频率的定位正在趋向多元化。一些电台的文艺频率在传统文艺节目基础上融合相声小品及脱口秀类节目,增添娱乐元素,呈现出具备文娱特色的广播频率。这样一来,广播剧类节目既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时代感,部分剧目更难称得上是思想底蕴深厚、经得起推敲的优秀作品,自然难以在节目竞争中延续强势地位。
三是广播剧销售及赢利状况不佳,销售价与成本价倒挂,影响创作人员的创作热情,进而损伤广播剧的生命力。据市场测算,一集广播剧的制作成本大约需要几万元,其中包括编剧、导演、演员、音乐、声音效果和使用录音棚的各项支出,而市场出售价格却仅维持在百元左右,收回成本存在一定困难。
四是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受众接触到更多元的媒介形式,拥有更多接收信息的途径。特别是多媒体影音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扩大了受众的选择余地。面对新媒体发起的挑战,传统广播剧受到冲击在所难免。
三、广播剧的创新途径与措施
尽管面临一定程度的发展困境,但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广播剧依然有其稳定的生存空间和固定的受众群(见表1)。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覆盖北京地区的广播频率为例,说书式广播剧节目无论在调频覆盖的文艺之声的收听率、市场份额排行榜,还是在中波覆盖的老年之声、娱乐广播的收听率及市场份额排行中,都位居前列。其中包括上午、午间及晚间时段,均不在黄金时段之列。也就是说,广播剧节目的收听率仍有增长空间可以开掘,当然前提是解决目前国内广播剧面临的问题。
第一,加强广播剧专业机构及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对现有广播剧专业制作机构及创作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提高创作水平。通过开设研讨班、参观广播剧制作基地、录音棚实践以及获奖作品学习研究等途径,对包括剧本创作、配音演播以及后期制作在内的各个环节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达到提高创作人员的创作水平,降低制作成本并锻炼创作队伍,培养新人的目的,使广播剧的创作得以保持鲜活的生命力。二是吸纳广播剧人才,扩充创作队伍。尽管目前各地电台专业从事广播剧创作的人员尚比较少,但是民间涌现出的广播剧制作团体却能为广播剧创作注入新鲜血液。目前,民间已经有以华音社为代表的网络广播传媒社团,以及凌霄剧团、剪刀剧团、声创联盟等数十个原创广播剧社团。未来,各地电台可以考虑吸收民间广播剧团的创作班底,并鼓励民营制作公司参与制作,这样既能够缓解人手不足的问题,也能够起到扩展创作思路的作用。
第二,开发新鲜的广播剧作品,拓展广播剧的节目来源。通过比对日本广播剧的创作可以看出,目前日本绝大部分广播剧是以小说、轻小说或动画等为原作来创作的作品,同时,也有不少原创广播剧作品。相比之下,尽管我国动漫产业成熟度远不及日本,但是仍然可以打开思路,从新生的文学作品中汲取广播剧创作的养分。在这方面,目前香港地区广播剧创作的表现优于内地,不过,内地也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改编自当红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同名40集广播剧,2009年5月5日起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午间《黄金剧场》播出后,受到了媒体、听众以及书友们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据统计,这部广播剧的网络及电台同步收听率刷新了此前同类广播剧所创下的纪录。可以看出,经典作品固然能够保证铁杆听众的收听忠诚度,但积极开发具有时代感的新鲜作品能够吸引更多新的受众,促使广播剧回归当下大众审美。
第三,打造广播剧品牌形象,注重广播剧品牌建设。纵观国内特别是大陆地区广播剧发展的历史,像《刑警803》这样广受听众好评的标志性经典剧目并不多,更难说由此建立的品牌形象。未来,在扩充内容的同时,更应当进行整合营销传播,着重打造广播剧品牌形象,使优秀的广播剧作品不仅收到良好的本台播出效果,有效树立听众对广播剧的忠诚度,更能够打开销路,通过制播分离找到更多的销售渠道,使资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获得循环发展的动力。
第四,联合新媒体,拓宽传播途径。广播电台播出的广播剧,在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时,更要注重把握新媒体带来的发展机遇,利用新媒体高效的传播速度及便捷的接收方式,为广播剧的传播寻求新的方式。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例,为克服广播传播稍纵即逝的弱点,通过建设中国广播网,实行台网互动、台网一体,经广播播出的节目,受众不仅可以在网络上同步在线收听,也可以点播往期节目。中国广播网保存的大量珍贵音频资料,大大提高了节目覆盖面。此外,手机媒体的介入、微电台的出现,也为广播剧搭建了新的传播平台。因此,在全媒体时代,广播剧如能把握机遇,仍然可以获得发展良机。
作为广播领域重要艺术形式,广播剧已经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环境与条件。但广播剧能否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得到更大提升、更快发展,还取决于广播剧的上游(制作)、中游(媒介)、下游(运作)各方的积极努力与配合,以及政策的扶持。
注 释
①百度知道,。
③“十一五”时期广播电视发展状况,,2010-01-15。
0 引言
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既有着工业文明时代的深刻烙印,又反映着新经济时代游戏规则的基本要求,从而呈现出新的特点。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一个从人事管理到战略管理的转变的过程,人力资源经理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从高级办事员到企业战略合作伙伴的角色转换。这其中包含了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从空白到丰富,从从属到主动,从事务性到战略性的历程。
1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阶段
1.1 人事档案管理阶段 人事档案管理与我国的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密切相连。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的流动受到了严格的政策限制,人力资源的优势完全被忽略了,企业用人年功制,竞争选拔凭资历,工资分配搞平均。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完全没有发挥出来。
这个时候的人事部基本上是一个象征,是企业的总后勤,完全服务于国家的政策,配合有关国家政策完成工作。本上属于听命型,企业内部听总经理的,企业外部听政策部门的,除此之外,就是重复业已熟练的流程,工作的技术含量极低。作为人事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事务性部门,作为人事经理则是这个部门的高级办事员,人事经理充其量是一个高级办事员的论断由此得来。
所以至今还有人多人认为人力资源是一个没有专业的工作,只有那些专业不好,技术能力不强的人才会去做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什么人都能做。可见,认识经理的高级办事员的形象在人们中的影响是多么的深刻。
1.2 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唤起阶段 随着市场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才的流动的限制被打破,人才的市场化趋势日趋明显,求才择业开始双向选择,人才作为一种资源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企业管理者的认同。
同时,人才政策的开放带动了企业间人才流动速度的加快,企业的管理遇到了挑战,开始注意人才的动向,如何留住企业的人才成为企业关注的一个焦点。
企业的管理层特别是高级管理层纷纷研究对策,督促人事管理部门研究解决留人这个难题。在这个阶段中,高层管理者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主导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而人事部门则处于被动听从的地位,主要目标是完成企业管理层的用人留人决策。
1.3 人力资源管理形成阶段 随着从人事经理到人力资源经理的角色转换,人力资源经理开始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学习研究,开始研究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书籍,参加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研讨会,培训班,咨询公司也顺势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通过的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人力资源经理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成的理论体系,对人力资源的观念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在企业中初步建立了招聘管理、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薪酬体系管理等为框架的人力资源构架。人力资源经理的工作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出击,在观念和意识上都前进了许多,这个阶段是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形成阶段,意义重大。
1.4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 在形成阶段的基础上,随着人力资源经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深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开始逐步成熟,从追求数量转到追求质量。人力资源经理的工作逐渐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员工的绩效管理,建立现代化的薪酬体系。开始考虑整和企业人力资源,通过岗位分析和人才盘点,更加合理配置企业人力资源,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绩效能力,通过改革薪酬管理体系,优化薪酬的分配作用,使之更加具有激励性。 转贴于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手段,人力资源经理不但强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提高了管理技能,更在企业里培养了重视人才,开发人才,激励人才的企业用人观,带动了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人才观念,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趋成熟和发展。
1.5 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阶段 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未来的不可预知性加强,企业间对人才的争夺战也越演越烈,人才竞争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谁掌握了人才,谁掌握了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谁就是掌握了竞争制胜的法宝。
于是,人力资源经理终于名正言顺地站到了企业的战略管理层,成为企业管理层中至关重要的一员,作为企业管理层的战略合作伙伴参与决策。
2 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作为上述变化的回应,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许多新的可能发展趋势。
147户国控企业环境监察工作稽查情况
对以上县市区监管的列入《2010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环办[2009]154号)的47户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2010年度现场环境监察工作进行逐一稽查。严格按照环办[2011]68号《关于深入推进环境监察稽查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实施方案的要求,采用逐案打分的方式开展。具体分为“案卷评审”、“现场验证”两部分进行。
“案卷评审”包括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察档案建立完善情况及12份《现场检查(勘察)笔录》记录完整规范情况。
(1)稽查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档案建立完善情况。对47户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察档案中应存档的企业基本信息表、环评审批文件、竣工验收文件、自动监控系统验收文件、排污许可证、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法人身份证、减排监察系数表等基本资料进行逐一核实。
(2)稽查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现场检查(勘察)笔录》记录完整情况和准确性并按要求进行逐一打分。对12份《现场检查(勘察)笔录》份数进行逐一核对,缺少一份,扣5分。对“基本信息”、“现场监察情况”、“现场监察意见”、“确认信息”、“文字要求”五方面内容进行认真核对,并根据国家环保部打分标准进行逐一打分。
“现场验证”包括对47户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逐一进行现场检查,对“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情况”、“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运行情况”、“整改意见落实情况”等五项内容与《现场检查(勘察)笔录》的一致性进行逐一核对,并根据国家环保部打分标准进行逐一打分。
对以上47户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环境监察稽查情况,全部按规定填写制作了《污染源现场监察工作个案稽查表》。
2176件环境行政处罚案件现场调查取证工作稽查情况
对各县市区2010年度环境行政处罚案件现场调查取证工作进行全面稽查,稽查率达100%。
自8月3日起,在对襄汾县、侯马市、曲沃县、翼城县、乡宁县、蒲县、尧都区、洪洞县、霍州市、古县及安泽县11个县市区环保局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环境监察工作进行稽查的同时,分别对以上县市区2010年度环境行政处罚案件现场调查取证过程中形成的证据材料进行逐案稽查。
根据国家环保部要求,对“环境行政处罚案件主要证据”、《现场检查(勘察)笔录》两部分进行逐一核对,并根据国家环保部打分标准进行逐一打分。
对被稽查县市区2010年度所有的176件环境行政处罚案件现场调查取证工作稽查情况,全部按规定填写制作了《环境行政处罚案件调查取证工作个案稽查表》。
在对11个县市区环保局辖区内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2010年度现场环境监察工作及2010年度环境行政处罚案件现场调查取证工作全面稽查结束后,均分别与县市区环保局主要负责人进行座谈,反馈稽查所发现的问题,制作《临汾市环境监察稽查记录》并由稽查人员和县市区环保局主要负责人共同签字确认。
3建立环境监察稽查档案
根据国家环保部环办[2011]68号《关于深入推进环境监察稽查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我们对47户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2010年度现场环境监察工作稽查情况和176件环境行政处罚案件现场调查取证工作稽查情况逐一建档。
4稽查发现的问题
通过此次稽查,发现各县市区环保局在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2010年度现场环境监察工作及2010年度环境行政处罚案件现场调查取证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1)2010年度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环境监察档案中存在无环评审批文件、竣工验收文件、排污许可证、自动监控系统验收资料等环保手续复印件;无企业基本情况登记表、照片等影像资料;无在线监测设施运行情况记录、季度监测报告等问题。减排监察系数检查记录表存在记录不完整或记录不规范等问题。
(2)《现场检查(勘察)笔录》未使用国家环保部规范格式,部分笔录存在未记录执法人员执法证号、被检查人职务、被检查企业生产状态,未记录被检查单位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运行、联网、验收、比对监测及定期校验情况,对被检查单位执行环评、竣工验收等情况记录不完整,被检查单位现场负责人、环境执法人员未逐页签字并注明日期等问题。
(3)在对各县市区2010年度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环境监察工作进行现场验证稽查过程中发现,存在被检查单位有未经验收擅自投产的建设项目、被检查单位部分污染防治设施未按环评要求建设,但在《现场检查(勘察)笔录》中没有记录的问题。同时,存在部分被检查单位未按要求落实整改意见,《现场检查(勘察)笔录》中未依法提出进一步处理处罚意见的问题。
(4)2010年度环境行政处罚案件调查取证档案资料中存在无当事人基本情况及单位营业执照、企业代码、个人身份证等证明资料,无影像资料等取证记录和取证照片不清晰,无法证明违法事实的问题。
(5)2010年度环境行政处罚案件调查取证工作中,部分《现场检查(勘察)笔录》无拟处理处罚建议或拟处理处罚意见不完整。同时,存在调查取证证据链不完整的问题。
(6)2010年度环境行政处罚案件调查取证工作中,部分调查违法事实与案由不完全匹配,部分案件调查报告处罚建议适用法律法规不准确、不恰当。
针对以上稽查发现的问题,2011年9月7日,我们按国家环保部、省环保厅要求,制作并分别下发了《临汾市环境保护局环境监察稽查整改意见书》,要求有关县市区环保局对稽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并要求在15日内将整改结果书面上报。
通过此次环境监察稽查,可以看出,基层环保部门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中存在着很多不规范、不到位、不符合规定的问题。通过开展环境监察稽查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规范基层环保部门环境监察执法工作。
(1)规范使用环境监察执法文书。通过稽查,要求全部使用国家环保部同意规范的《调查询问笔录》、《现场检查(勘察)笔录》等执法文书,完善执法人员执法证号,被检查人职务,被检查企业生产状态,被检查单位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运行、联网、验收、比对监测及定期校验情况,被检查单位执行环评、竣工验收等情况以及被检查单位存在的环境违法行为等记录内容。同时,要求环境执法检查人员、被检查单位负责人以及参加人员必须在笔录上逐页签字并注明日期等。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界定
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离不开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经济发展的方式就是经济发展的方法和形式,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优化、经济运行的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及现代化程度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含有可持续发展等。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但不等同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经济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变化的总体特征。惟有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来研究发展方式才有意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尊重所处的历史情境、地域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观点综述
经济增长方式被引入中国后,经济学界和实务工作部门从现代主流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制度主义的范式等多个维度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行了探索。十七大又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方针,要求尽快实现发展理念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动态来看,主要研究了以下五个问题。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发展方式的转型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方针来指导经济建设的开展。为此学术界针对新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展开了研究。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与难点
从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历了12年的时间。一些学者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和难点展开了研究,以期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和高发展,中国实现高增长的动力是什么?来10―20年,是否能继续保持这种强劲的势头?刘庆宝、未良莉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对经济增长理论的源动力进行系统的分析,构建了扩展的索洛(So-low)模型,对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费作为经济运行的主要动力,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有科学的途径,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更深刻、更自觉地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现有研究的评价及其启示
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出发,对相关研究动态加以梳理后,笔者认为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维度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措施,但这些研究存在一些问题: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尚缺乏统一的界定;未能从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认识经济发展的转变;从动力结构优化的视角寻求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一)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界定展开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二)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研究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保持了持续30年的强劲增长势头。他们都在怀疑,中国经济能走多远?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内涵和现实特征,确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思路,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成为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的新趋势。
(三)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问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继续保持量的增长,更要注重质的提升。当前世界经济仍未停止萎缩,尽管经济下滑的速度放缓,但缺乏后劲的经济增长依然有下滑的可能。面对这场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挑战,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结构,以扩大国内消费、加大投资为主,积极稳住出口来启动经济。
参考文献:
[1]欧志文,蒋均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理念与时代内涵.消费导刊.2008(2):209-211.
[2]吴树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前线.2008(1):17-31.
[3]杨玉霞,邢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及实现机制.学理论.2008(6):15-18.
二、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1.经济增长机制。现在社会上有两种的经济增长机制。一种是传统模式,只是增加原材料或劳动力的投入来提高产量;另一种是规定原材料及劳动力的投入分量,采用最新的科技,提高原材料及劳动力的使用效率,优化其配置,以提高产量。因此可以得出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两种方法。一是增加基本要素的数量;二是运用最新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国际贸易也主要是通过这两种资源的进出口贸易,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国际贸易出口贸易的结构受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并不断的进行调整、优化升级,使世界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让各国可以将本国富余的资源出口到稀缺的国家,取得较大的资金收益;再用这笔资金向其他国家进口本国稀缺的资源,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和居民生活需要,达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人们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2.国别经济层面。国别经济是构成世界经济活动的重要部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国别经济的分析,得出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国别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增长作用主要体现在贸易的进出口上。
(1)进口
①国家进行进口贸易是因为本国对于所进口的商品比较稀缺,而国内又需要对这种商品进行消费。国家为了以后能够减少对这种商品的进口,就会研究这种商品,形成新的产业。②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富余的资源,也会有自己稀缺的资源,这是就需要进口稀缺资源,增加本国的要素供给。还可以进口其他国家的最新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本国的生产力和生产率。③企业在日益激烈的进口要素竞争中,可以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完善,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2)出口
国家将自己剩余的资源出口到其他国家,既可以为这些资源提供市场,还可以减轻因这些多余资源所带来的压力。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某商品有市场、有需求,国家就会增加商品的生产量,推动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并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3)概括
国家进行贸易进出口会对国家经济产生以下影响:①国家进行国际贸易可以打入世界市场,扩大市场范围,使国家经济增长不再局限于本国市场。②进行国际贸易可以引进本国没有的商品,刺激本国消费,产生新的需求,促进新的产业的出现。③通过国际贸易将剩余资源换取稀缺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④国际贸易所引起的需求和资源效应,可以促使企业进行企业改革,优化企业结构。以便国家淘汰效率低的企业,扶持效率高的企业。⑤企业的增加引起竞争的加强,可以刺激企业引进新技术,提高创新意识,提高劳动生产率。⑥开展国际贸易活动有利于加快国家增长经济发展速度,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出口贸易可以加大企业的生产率,提高人们的就业率,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一、当今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的特点分析
1、经济金融进入复苏和缓慢调整阶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持续进步,世界经济也处于逐步深化调整发展阶段,不同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成册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分化。美国经济复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工业生产水平恢复较为缓慢,产能利用率依旧较低,私人消费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十分有限,失业率依旧较高。而欧元区受到债务危机的影响,其复苏的力度十分有限。新兴市场的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普遍遭受了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2、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明确
由于国际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全球股市产生了相应的分化。世界经济处于复苏阶段,然而其复苏是不平衡的。而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趋向明显分化发展。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缓慢,失业率持续居高发展,市场发展缺乏支撑,在短时期内依旧需要宽松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支撑。然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的刺激作用十分有限,新颁布的货币供应向新兴市场国家流向。而主要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增长速度趋于缓慢,然而受到通货膨胀压力,较多国家需要颁布货币紧缩政策。全球流动性增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聚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通货膨胀管理的难度。货币升值压力增加,同时资产泡沫也有所增加。
3、经济再平衡难度较大
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要实现再平衡具有较大的难度。全球治理模式的变革处于长期的发展阶段,要缓解世界经济失衡现象,需要主要经济体消费、储蓄以及投资结构的推动以及调整。其关键以及核心在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超前消费以及透支消费结构体系的调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实质上是对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强制性调整,然而随着经济的复苏,世界经济要实现再平衡发展具有一定的难度。
4、宽松货币政策负溢出效益影响加大
主要经济体国家例如美国、日本、欧盟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当中,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给金融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太高资产价格,从而帮助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家庭资产负债表,降低利率以刺激国内投资以及消费,压低汇率以及拉动出口,然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国际上具有十分明显的负溢出效益。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以及新兴经济体的利益竞争,提升了资产泡沫;另一方面,流动性泛滥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最后,若是资产泡沫以及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增加,为了应对经济发展的滞胀局面,则被迫进入加息通道,从而将逆转流动性过剩现象,充分暴露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最终对实体经济复苏产生影响,并对金融体系造成冲击。
4、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对经济不平衡调整的冲击
在很大程度上而言,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发展现象受到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发展影响。这种经济不平衡,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其根本的原因可归结于跨国公司在全球扩张以及追逐利益的结果,也是全球产业转移以及重新分工当中,国际资本以及发展中国家廉价要素的结合发展。在全球化趋势无法逆转的背景下,资本、要素的不对称分布,难以扭转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同时,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之下,将要求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开放市场,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增加较快以及明确的成本优势,则能在很大程度上对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进一步的强化。世界经济的在平衡发展需要调整各国的发展方式以及治理结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发展,实现推动消费并且逐步摆脱过度依靠投资以及出口拉动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对经济利益的重要调整,需要大量的投入。若是不改变当前以美元为主的国家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依旧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调整发展阶段。
二、当前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的形势
1、发达国家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幅度波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为了有效应对债务危机而实施的财政紧缩政策使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为了有效推动经济的复苏发展,主要的发达国家将持续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
2、增强对国际资本流动性的监督管理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报告可了解到,持续大规模的资本流动扩大是引发世界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国际资本流动利弊并存,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性的监督和管理,各国政府也应加速监督管理以及改革的发展进程,逐步完善金融框架体系,提高对资金流动性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三、我国的应对策略
当前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较为严峻,宏观紧急面临调整。世界经济的内生动力依旧不足,发到经济体的私人需求乏力,美国依旧面临失业率增加困扰,并且欧元面临财政紧缩压力,日本则持续面临通货紧缩压力,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增加。
要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中趋利避害,则应抓住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机遇,首先,通过扩大内需,保证投资的合力增长,同时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尤其是扩大内需,增加消费需求,在推动城镇化以及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建立消费需求增长的长效发展机制。同时,还应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对外发展战略,培养我国商品以及服务国际竞争的新优势,尤其是通过体制改革以及政策的配套发展,持续形成我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优势。
参考文献:
[1] 丁斗. 全球货币流动性泛滥与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J]. 国际政治研究. 2010(02) .
[2] 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 共克时艰推动经济复苏[J]. 中国统计. 2009(02) .
陈安主编的《国际经济法学专论》将国际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分为3个阶段:(1)萌芽阶段。时间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l7世纪,以罗得法、罗马法中的“万民法”、中世纪的国际性商事法典、“汉萨联盟式”的商务规约为主要内容。(2)发展阶段,时间为17世纪以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以双边国际商务条约、多边国际商务专题公约、多边国际专项商品协定、近现代国际商务惯例以及近现代各国商事立法为主要内容。(3)转折、更新阶段,时间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目前.主要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制和关贸总协定.多边国际商务专题公约得到发展.出现了区域性或专业性国际经济公约.各国的涉外经济法不断发展.而经济全球化明显加快.国际经济法面临新的挑战认为国际经济交往中所发生的国际经济关系.在每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往往形成某种相对稳定的格局、结构或模式,即国际经济秩序。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变迁,取决于国际社会各类成员间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的对比国际经济秩序与国际经济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国际经济法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表现的是国家利益的维护和争取国际经济法是建立国际经济秩序和巩固与发展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工具国际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的各个阶段前后相承.又各具特色。在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过程中.各国均以争取最大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郭寿康、赵秀文主编的《国际经济法》[,]认为国际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经历的3个阶段是:(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2)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今他们认为国际经济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一个新兴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国际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任何法律部门的产生都基于一定的社会物质关系国际经济交往和商品交换活动的发展.是国际经济法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调整各民族间的商品交换关系的法律规范.主要表现为调整国际经济交往中当事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私法规范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自由资本主义政策.而自由资本主义是当时发展到最高阶段的商品生产.故此时为国际经济法的产生时期l9世纪末出现了少量的国际公约.作为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规范。各国间频繁的经济交往和商品交换.是国际经济法产生的物质基础.而大量出现的调整此类交往和交换关系的国内法、国际公约、国际惯例,是国际经济法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张晓东主编的《国际经济法原理》•]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为国际商法时期.这个时期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法规范。中世纪时期.在欧洲逐渐形成了国际性的商事习惯规则.继承和发扬了罗马法的内容商人习惯规则时期是国际商法的萌芽时期.这时的规则大多是习惯性规则这些规则严格说起来不是法律规则.不具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产生的普遍适用性和强制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由于各国采取的是自由经济政策.对国际经济活动干预很少.也就不存在国家对国际经济活动进行管制的国际立法和国内强行法.就不存在国际经济法的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因此.国际经济法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2O世纪60年代末和7O年代初以来为国际经济法的现状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跨国财产流转关系和国家对其管理、管制关系的综合体,国际经济法的法律规范中必然有管理、管制的强制性规范。对跨国财产流转关系调整的法律规范中有强制性规范存在.是国际经济法产生的一个显著标志
二、对国际经济法产生与发展阶段的讨论
(一)自由贸易与国际经济法的起源
国际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是因国际经济交往而产生的国际财产流转关系以及国家对这种国际财产流转的管理与管制关系.它的产生涉及私人间国际经济的交往而更多的是国家对跨国经济关系的干预.包括相关法的废除和创设国际经济应当是自由发展的经济.国家对自由经济的立法规范和保护应成为国际经济法的开端在古代至中世纪.国内法中涉及的国际法规范主要是由于国际贸易和经济交往的出现而形成的私法性的习惯规则.调整的是各国商人之间的贸易关系.很少有调整国家之间或国家政府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的规则中世纪末期.北欧国家首创了调整国家经济关系的商事条约.其中最有名的是“汉萨联盟”城市国家间缔结的商事条约“汉萨联盟”更多体现的是14一l7世纪期间北欧各城市国家结成的商业和政治联盟.它涉及城邦国家间的商事关系.但还不能与现代的国际商事条约相提并论.因为在当时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还没有出现且在英国的《谷物法》废除之前,这些商事法律规则主要调整的是商人间平等的商事贸易关系.还没有出现国家对跨国财产流转关系的管理规范。所以这一阶段.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法规范并没有正式形成.直到英国《谷物法》的废除。1815—1846年间,英国《谷物法》的变革是保护贸易制度向自由贸易制度过渡的典型反映,《谷物法》是英国自由贸易进程中一个最难逾越的障碍。到19世纪前半期,强大的英国工业已经不再需要国家来进行贸易保护了,而这个法律只能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不利于英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及对外经济交往的开展。1864年《谷物法》的废除象征着自由贸易的开始.是国家对国际间财产流转关系管理的开始之后.英国与欧洲大陆各国签订了自由贸易的协定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自由贸易随着垄断经济的产生而淡出.这个时期应当是国际经济法的起源阶段
(二)垄断经济与国际经济法的调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这是国际经济法的调整阶段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十预.制定了一系列对跨国经济行为管制的国内法规范.并与他国订立了协调彼此对跨国经济行为管制的国际条约。这其中有双边的.也有多边的;有一定区域内的,也有世界范围内的:有专项性的,也有概括性的从国际贸易到国际投资.从国际货币金融到国际税收.都无一例外的成为国家间或国际组织之间的谈判内容,如《英美金融协定》《欧洲经济合作条约》《围际砂糖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议公约》《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等等此阶段的国际经济规范更多体现的是大国间的利益维护和争取及大国对世界统治范围的再划分,是殖民经济的新发展。故此阶段是建立公平公正、自由发展、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法的调整阶段.是弱小国家争取经济独立和为平等参与世界经济往来的斗争阶段。
(三)合作经济与国际经济法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