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3 09:11:5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课堂教学主要形式,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在大多数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和职业技能大赛衔接主要采用三种形式[1-4],即以赛促教式、以赛促改式和以赛促学式等。
(一)把课堂教学融入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教
将课堂教学内容的更新反映在职业技能大赛中,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促进教师使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并创新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把职业技能大赛作为考场,检验高职院课堂教学是否突出了高职院校“服务社会、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特色,是否培养了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是否把握了市场人才需求方向。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核心内容以一个或多项目形式,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形式把课程任务分配给学生。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相应任务,从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同时,也可促进工学结合、项目导向学习法的推广,进而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
(二)课堂教学和职业技能大赛相结合,以赛促改
这种衔接模式是将课堂教学和职业技能大赛相结合,把职业技能大赛纳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直接将职业技能大赛结果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测量和评价的一个环节,以职业技能大赛来推动整个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而达到课堂教学和职业技能大赛一体化目的。
开展这种模式的课堂教学和职业技能大赛衔接,一方面需要完善制定职业技能大赛模式的专业教学计划,在各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基础技能板块和专业核心技能板块都要安排职业技能大赛形式的专业教学课程;另一方面需要组织、经费、设备、师资等方面完善职业技能大赛管理和奖励办法。这样能为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教师职业素质提供有利平台,也能为课堂教学和职业技能大赛衔接创造良好平台和氛围。该模式将职业技能大赛纳入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因此成为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
(三)把高职学生学习纳入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
将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和日常学习管理融入职业技能大赛中,从而出现学生到职业技能大赛中学习,教师到职业技能大赛中教学的局面。在设计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际操作中,要求每个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要参加一次或多次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还必须完成各专业课程以项目任务形式出现的其他类型技能竞赛,并以此为依据取得该门课程的学习成绩。这种模式将多种贯穿于高职学生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可以较好地调动教师和学生学习技能和用技能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打破了高职院校原来理论课起主导作用的课程教学体系,进而有效地强化和加强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这种模式除了能较大提高学生学职业技能外,还存在着不少缺点,比较明显的是过分强调职业技能大赛的重要性,过多要求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大赛,这样可能会违背“学生意愿”,造成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大赛积极性不高的局面出现。这种模式教师和学生能动性的发挥,需要一定条件才能发挥出来。如果出现职业技能大赛成绩不佳的情况,将会极大的挫伤学生和老师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二、相关性分析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和职业技能大赛衔接形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物,其促进了高职教育发展,但是这些模式也存在不少问题[5-8]。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课堂教学和职业技能大赛衔接效果发挥的程度,因此,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加以解决。
(一)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和职业技能大赛衔接模式优点
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和以赛促学都比较有效地促进了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在专业学科建设和完善过程中,专业定位比较清晰。职业技能大赛能从市场职业需求变化和方向考核相关专业的知识点。它们也促进了高职院校在专业知识课堂教学组织和实施中有清晰的目标,即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核心竞争力,完善学科设置,把学生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实现学生高质量和零距离就业为最终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和职业技能大赛衔接平台,会对相关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和思想造成一定冲击,能够启发教师思考课堂教学相关问题,促进其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进而提升其课堂教学能力。在专业教师参与和指导下,学生协作利用技能训练、模拟比赛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课堂教学项目任务问题,这样不但强化了专业基础知识,也提升自己专业操作能力,因此学生在提高自身职业能力的同时,了解到相关专业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也为今后的课堂学习方向和基础知识学习目标明确了,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这些衔接模式能比较好地促进高职院校学科建设和师生综合素质提升。
(二)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和职业技能大赛衔接模式缺点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和职业技能大赛衔接促进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升,提高了高职院校社会美誉度,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有些偏差和问题。
1.高职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发生偏离。高职院校实施课堂教学和职业技能大赛衔接是为了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是为了高职院校进一步促进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在一些高职院校,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以职业技能大赛代替课堂教学,紧紧以少数优秀学生为对象,偏离了高职教育是面向全体高职学生,从而走向一个以职业技能大赛为中心的极端。没有发挥课堂教学真正作用,造成学生发展缺乏后劲,不利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2.课堂教学有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职业技能大赛需要较长的准备时间,任课教师有时会放弃日常课堂教学备课时间,节省时间指导学生训练,而学生则会放弃正常的课程教学,把大量时间投入到高强度的训练活动。学校有时也会投入大量物力、财力和人力,这给学校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因此干扰了正常课堂教学秩序,甚至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正常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一些好的方法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一、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 在高中历史必修1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3节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节中,对于“走向联合的欧洲”这一问题,我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资料、制作课件并在课堂上自己讲述,结果学生制作的课件内容不仅包括欧共体还有欧盟,也就是说他们把第2、第3节的内容连在了一起,创造性地处理了教材。在课堂上进行实物展示,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兴趣盎然,记忆深刻,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也得到了体现。
在高中历史必修2第八单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3节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一节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经济全球化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安排了一次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到商场、家庭、商业街等地展开调查活动。如何调查以及调查什么都是学生自己设计、开展的,事后从生活中的全球化、温岭招商引资的政策、进出口数据、我们的想法等几个方面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让学生边展示边解说,精彩的解说赢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使学生们在动手动脑的实践中感悟了教学内容,展示了风采获得了自信。
这样的学生活动自然精彩,但并不是每节课都可以这样做。类似这样的探究活动必须是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感兴趣的,否则效果不好。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相信学生,学生就会给你惊喜。
二、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课堂上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看懂的,教师就不要讲,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学生能发现的,教师就不要点明,否则就是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学启于思,思启于问”。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仍存在着这样的弊端: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占据主导地位,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上教师问学生答已经成为一种惯例,其结果是导致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只能死记硬背,复制老师讲授的知识,变成了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和考试的机器。看来,学生没有问题恰恰是学习中最大的问题。
所以,课堂上要把提问的权利放给学生,让问题来统领整个教学过程。为此,教师首先要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乐于提问。
例如,在讲解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这一节时,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革命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即从背景或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等方面。这些都是课本上比较明了的知识,就不需要教师讲,而是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提问,教师解答的方式进行。需要引导学生设问的知识点,如造成革命失败或者成功的原因等。的影响中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为什么说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说是的开端的根据是什么。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够突出重点难点,更加便于学生掌握。
三、注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把思维的时空留给学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生想什么比教师讲什么更为重要。学生要有一定的时空去寻找未知答案,要有一定的时空去验证自己的奇思妙想,要有一定的时空去进行调查实验,要有一定的时空去展开讨论与争辨,有时还要冷静思考,有时还要交流与总结……因而,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思维时空,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发展的、创新的思维环境,让学生自由地放飞思维,展开想像。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以应用多媒体手段,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历史知识点,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感,启迪学生思维,创设历史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比如,在讲必修1第二单元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第2节一节时,“日本的滔天罪行”正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我就给学生播放了“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学生看得极为认真,有的学生甚至流下了眼泪。这就是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在历史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使知识内容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多媒体手段,更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必须采用多媒体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而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本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庄河市进修学校小教部组织的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上了一节略读课文的教学观摩课。从准备这堂课到上这堂课的活动过程中,我和我班学生都对上述观点有深刻体会,现在,我就谈谈自己这方面的心得。
一、课内课外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转变观念,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做为实施新课程的教师,必须很好地理解上述观点。我正是深深地认识到这一点,并把这种观点付诸于课堂教学实践中去,才使得这次观摩课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在决定上本课之后,我将课文反复地读,体会这首小诗的意境和所表达出的对秋天美好景象的特殊感情。我想,这种对秋的特殊感受人人皆有,别看孩子们小,也不例外,他们热爱秋天的感情都是来自于实践的,来自于对秋天的观感和体验中的。我作为老师,不应该把他们固定在课堂上,就课本学课本,这样就会束缚他们的手脚,不利于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于是我就根据课文内容布置学生预习,我抛出了两个问题:1、仔细观察:秋天有哪些美丽的景色?2、认真倾听:秋天有哪些美妙的声音?任务一布置下去,同学们马上给予了积极的回应。他们有的以小组为单位,有的与好朋友在一起,也有的自由组合,还有的请家长一同活动,马上投入这次“看秋景,听秋声”的活动中去。校园内的大树下、花坛边,郊区同学回家路边的草地上、田埂间,家庭不远处的大山上……到处都可以听到学生们在谈论着关于秋的话题。每天都有一些同学到我这里问一些问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或以书面形式呈现他们的收获。听着他们千奇百怪的问题,看着他们生动的书面汇报,我感到特别高兴与欣慰。因为我从这里深切感受到什么叫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什么叫课程资源开发,什么叫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他们的汇报中,把秋景秋声描绘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是那么的纯朴自然,生动有趣。“真正的功夫在诗外”,这话不假,这堂课已成功了一半,我心里想。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
自主性教育其实也属于教育的范畴,其目的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学习、自主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挖掘和调动每个学生的内在潜力,实现学生有个性地全面发展。在学校的各个学科之中,体育也不例外,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应站在改革的前例。在我工作来,体育教学的思路、观念在不断冲撞中逐步成长,新的观念不断出现:如快乐体育,终生体育等等,并且在2003年实施了《新课程标准》,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改革中的发展,体育教学更加需要自主性教育,下面鄙人谈谈自己一些浅陋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提高主动参与意识。
首先我们要搞懂什么是自主性教育。自主性教育并不等于放任自由想练就练,想玩就玩,而是有他的规律和科学性的。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不是放任自由就可以做到。而是更应该有严格的课堂常规,纪律要求。我曾问过我所教的二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这么一个问题,“在你的认识里体育课是怎么样的?”
“我们认为体育课可以随随便便,没什么内容,也没什么可练的,最多也就打几下球,跑一下步!”我就告诉他们:“其实啊体育课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体育课的内容极(本文源于文秘城:)其丰富,不但能强身健体,而且还会给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许多的快乐呢!你看过奥运会吗?那些体育健儿在赛场驰骋,他们的光彩是多么地耀眼啊!而且在奥运会上会有许许多多来自五湖四海的运动员参加比赛,这时你会认识好多好多的朋友呢!我想你也喜欢交朋友把!那就让我们从认真对待体育课开始吧!”为了让学生消除这种想法,我们就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说明体育课在当前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体育是一门学科,在学校造就德、智、体、美、劳的合格人才中的重要一部分。并且阐明体育课的目的要求,体育活动能增强体质,强健体魄,有充足的精神来面领学习、工作,体育还是全民族、全人类建起友谊的桥梁,还是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具体表现。让学生产生一种无比的好奇心和求知心,带着这种心情让他们在练习中想亲身体验体育活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从而使学生重视体育课,提高学生主动体育锻炼的意识。
二、激发兴趣,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练习的积极性。
要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练习的积极性,那么就先要知道自主教学的特点。自主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能动性,把“要我练”变成“我要练”让学生形成独立进取,掌握练习的方法,主动参与的能力。主动参与,他会推动人们去探索去追求新知,从而来发展新的能力(譬如:想象力,创造力)。因此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提高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1、教材内容合理、新颖、教法多样。
教学中,合理新颖的教材,多样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和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每节课都要克服单调、枯燥的现象,教学的方法要灵活多样。如小越镇小陶志芳老师执教的《围墙》一课中为了避免跳的乏味,在课中设计了跳橡皮筋和看指令卡模仿动物跳的有趣动作从而来达到教学目的;又譬如百官镇小罗英老师执教的《跳绳和投绳》,练习跳绳和投掷是相当枯燥的,为了克服以上困难,她把跳绳设计成了花样跳绳,并且让学生自由发挥,尽情展示自我,把投绳设计成了游戏“除四害”,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让教学走进生活。在组织练习时做到了以下三点:①主动参与。主动参与是练习的前提,每个学生都是练习的主人,都在自主地创造跳绳的花样,都在探索如何除掉“四害”(即投准、投远),让学生全程参与教学活动。②主动参赛。这是一种激励手段,个人和个人之间进行比赛,比比谁跳的花样,比比谁除掉的“四害”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积极参与,热情高涨,练习兴趣浓厚。③主动评价。让学生自己说说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对别人的动作作出评价。在花样跳绳中把自己的跳法介绍给大家,带领大家练习,这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评价。这样可以从中发现问题,不断的主动完善和提高,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教学安排的巧妙构思,营造了欢乐愉快的课堂气氛,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达到了“我要练”的良好效果。
2、教学中多用激励用语。
表扬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都是喜欢的,也因此呢,喜欢表扬成了学生的一大心理特征。合理适时的表扬,能促进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并且能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如在五年级的一解实心球前抛的练习中,一些女同学畏首畏尾,就是怕练得不好,被老师批评。我发现了马上说“不用怕再来一次,一定会成功的,你的动作很好,继续努力”等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就当时学生的手脚都放开了。还有在练习过程中哪怕是有了一点点的进步,也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因为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特别是在练习中练的不理想的同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喜悦,当这时,你即使不要他练他自己也会很想练。
3、游戏是课堂的“兴奋剂”
游戏活动是自主教育的很好体现,学生在练习中是发自内心的,是积极主动参与每一项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游戏带给学生斗智斗勇,团结友爱,关心集体。还有游戏中的欢乐氛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练习中去,同学们在轻松、欢愉中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我还在游戏与学习之间悟出了一条规则,那就是: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常欣(1975—),女,甘肃成县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语言加工心理机制的脑功能研究。E-mail:changxin@shn
。
一、引 言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依托互联网技术所衍生的网络教学则是信息时代教育领域的新兴产物。伴随国内外语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的热潮,网络教学同样出现在外语教育与外语学习领域,给外语教学工作者和学习者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及其体验。与此相适应,各类网络教学形式,诸如外语学习网站、外语网络课堂、在线外语学习工具等相继出现。从不同步的E-mail交流到同步的语音交流,从不可视的文字聊天到可视的视频聊天,从小范围的在线外语学习俱乐部乃至世界性的外语交流论坛,外语网络教学已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与变革,在技术、种类、数量、质量和广度上都有了突破性的飞跃。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外语网络教学肇始,大批外语研究者和教学实践者们就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更好地将网络技术运用到外语教学中这一问题。Atkinson发现在阅读教学中使用计算机很有效果,[1]Gonzalez则利用E-mail交流来帮助提高课内外的外语学习,[2]Hsu证实在线阅读俱乐部(On-line reading club, OLRC)可以有效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英语读写能力,[3]而Sotillo开发的计算机媒传交流(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目前在外语教学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4]而今,网络教学,特别是网络课堂教学在外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同步训练和综合提高中越来越体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并且形成了一些稳定的教学模式,例如计算机媒传交流模式和学习管理系统模式。与之相对,虽然国内外语教育工作者与研究者通过引鉴国外先进的外语网络教学技术,逐渐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的外语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其发展形式明显具有自发性、不规范性等特点,这就导致网络教学在外语教学上的推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质疑。同时,由于对各类繁杂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和网络资源缺乏系统分类,并且各个教学模式的操作性不明确,进而导致教学者在选择网络课堂教学模式时表现出很大程度的盲目性和无针对性。
针对目前外语网络课堂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一些学者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外语学习网站评价标准、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行为效度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即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目前盛行的几种外语网络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进行分类总结,旨在通过探讨它们的基本特点,厘清教学模式的评估程序与标准,进而帮助外语教学者根据教学目的指出针对性的选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外语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趋向,以期能为外语网络课堂教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外语网络课堂教学的概念及其特点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网络课堂教学既不同于远程教育形式,也不是学校信息技术课,它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完成学校课程的教学活动。外语网络课堂教学则是指将网络课堂技术应用到外语教学过程中,从而帮助人们提高外语水平的诸多教学形式。因此,外语网络课堂教学并不是指人们用外语来教授网络信息技术的课程,也不是单纯的多媒体技术在外语课堂上的应用或者人们所熟悉的远程教学活动,而是指外语教育工作者在一定的教学动机下,运用一定的网络技术,按照一定的原则使学习者参与到一定的网络环境中,帮助学习者提高语言能力,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活动。
外语网络课堂教学将网络技术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师和学生通过同步或者不同步的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的交流来综合提高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网络课堂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将传统课堂教学的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主要包括自主性和交互性的特点。[5]将网络课堂教学应用到外语教学中,不仅有着网络课堂教学的一般特点,同时还有着外语教学一些独有的特性。具体地,外语网络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以下一些特点:
1. 交流形式的多样性
比起传统教学模式,网络课堂教学的交流形式要丰富得多,不仅可以通过E-mail、留言系统等进行不同步的信息交流,也可以通过在线文字或者在线语音聊天工具进行同步交流,甚至结合视频工具进行面度面的互动。网络课堂教学所具有的交流形式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为不同教学模式的形成和应用提供了硬件条件,同时使外语网络课堂教学在交流形式的选择上较传统教学模式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2. 交流工具的先进性
1.1随意、模糊的教学目标。所谓"教学目标",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也称行为目标。"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全面的语文素养,在不断提高和继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目标随意模糊的状况,其主要表现为:无目标型。个别老师曲解了新课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课堂开放性的讲法,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教师缺乏相应的指导;目标随意型。教学目标确立得当与否能决定课堂的成败。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认真地确定学习目标。很多时候教师却忽略了教学目标,或者目标的制定非常随意,这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目标罗列型。有些课堂教学目标总是想做到面面俱到,但最终的结果是空洞庞杂,面面不到。
1.2花哨的教学形式,甚微的课堂实效。课堂教学的形式化主要体现为教学活动形式化和教学内容形式化。
(1)教学活动形式化。目前的课堂教学过于注重形式,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课堂变活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但其背后却隐藏了盲从和浮躁。课堂教学的浮躁性非常严重,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着很热闹,但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未真正激活。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现象非常多,从表面上看,这种教学方式非常成功,但学生并没有理解一些真正的知识,直接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
(2)教学内容形式化。课堂教学是实施一种有计划的活动,老师要提前备课,对教学细节进行设计和安排。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老师死磕自己课件的现象严重,固守传统,教学内容一直都不变化。形式化的教学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降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2.1切实、准确地制定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应达到的目标进行具体而详细的描述,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测。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的实施有非常严重的制约作用,是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保证。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程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时应提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方向性和有效性,最大程度的较少盲目性、模糊性和随意性。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反馈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反馈是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内容、组织后续教学的重要方法和主要依据。把握课堂教学反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认知活动的关键环节,是师生互动的中介,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作用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调控教学活动、教学行为的依据。有效的课堂教学反馈,能使教师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了解学生的切实需要,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反馈的有着重要作用。
1.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对教师教的作用
教师获得反馈信息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从而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随时修改教学计划。一个教学计划制订得是否完善,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不是看备课笔记上的教案写得如何,而是看大多数学生是否真实接收并贮存了信息,具备了某种技能。教师通过一定的手段(如观察、提问、练习、作业等)获取各种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并与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及原因所在,并对反馈信息作出评价,决定下一步的策略,调整教学的节奏和步骤,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对学生学习的作用
学生通过教师获取学生反馈信息后的情感反映和分析评价,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诊断自己的学业水平。学生及时得知自己的学习结果,会激发学习兴趣和强化学习动机。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成绩,精神上得到满足,伴随而来的是兴奋感和愉悦感,更会产生一种自信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出问题所在,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及时弥补不足,改正错误,改进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的反馈与补偿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对学生获取知识的综合情况进行信息采集,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的指导与补救,以实现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反馈与补偿的实施,靠的是师生的双向信息交流。因此,教师要根据数学教学特点及教材的知识点,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明确课堂教学反馈与补偿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切中课堂教学反馈与补偿的主要方面,运用反馈与补偿的基本策略,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实施课堂教学反馈的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实施课堂教学反馈,应以贯彻落实课堂教学目标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其原因在于:
2.1从课堂教学反馈的实质看
课堂教学的决策应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开始,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导向、激励、评价的作用,同时教学过程又是全面贯彻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教学的反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方面,它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有着检验的作用,其实质就是为落实教学目标服务。
2.2从课堂教学反馈的形式看
课堂教学反馈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师生的情感交流和操作练习来完成的。同时,学生课堂练习、操作又是其认知程度的主要反映形式。教师对学生认知程度、实践水平的反馈,对于落实课堂教学认知目标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激发其求知欲望,有利于使其充分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而反馈是落实课堂教学情感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堂教学的反馈设计,应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把如何更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视为其首要的任务。
3实施课堂教学反馈的策略
教学中必须克服目标模糊、要求划一、形式单一、缺乏指导的低效反馈模式,探讨最佳策略,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反馈。
3.1明确反馈的目的性
课堂教学反馈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巩固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二是灵活用所学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三是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并发展思维。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三个方面的目的要求,以练习为手段,实施课堂教学的反馈。例如,“乘法分配律”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三个层次练习:
第一个层次: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反馈与补偿。如,(16+8)×5=16×5+8×5=80+40=120;
第二个层次:对灵活运用知识能力进行反馈与补偿。如,14×36+68×14=14×(36+68)=14×104=14×(100+4)=14×100+14×4=1400+56=1456;
第三个层次:对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进行反馈与补偿。如,8+8+8+8+8+6=8×5+6=40+6,或8×6-2=46。
3.2加强反馈的针对性
课堂教学反馈的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需要,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加强反馈的针对性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了提高针对性,课前教师应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基础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组织反馈与补偿。针对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没有掌握的教学重点内容;二是学生易混淆的知识内容;三是学生因知识负迁移而产生的差错。
3.3重视反馈的多样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大脑皮层的单一刺激,不仅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感,而且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课堂教学反馈与补偿形式的多样性,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手段。例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对学生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反馈与补偿,可以设计这样题目:画出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你能画出几个看看哪一个面积最大这样的反馈形式的设计,既强化了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理解运用,又渗透了长方形长和宽的变化引起面积大小变化的规律,形式新颖,富有趣味,有激励性。
3.4强化反馈的指导性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单调的课堂形式,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其教学方法比较传统,按部就班的完成其教学内容,致使其课堂的形式单调、枯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负担较重。同时,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表现为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但枯燥、单调的课堂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制约着教学效果的提升。其二,不科学的课标要求,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学,但教学目标的不科学性、不合理性,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得到全面的提高,使教师的教学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从而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负担,学生不能将其学习到的知识进行高效的应用。其三,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的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致使教师、家长与学生均关注分数,升学率成为了评价学校、教师的指标,最终导致学生将面对众多的作业与任务,学生的学习压力巨大。
二.课堂教学实现增效减负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现增效减负是必要的,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增效减负,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同时实现师生互动,实现二者的共同学习与进步,最终实现学生的减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并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吸收知识,促进学生创新精神与探索能力的形成。
三.课堂教学实现增效减负的对策
1.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改革主要是对教学目标的改革,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形成科学的、合理的教学目标,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要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得以实现,因此,要求教师要具有正确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根据科学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合理利用教学时间,进而实现增效减负。
2.促成丰富的课堂形式
小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课堂形式的丰富性,主要是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其好奇心较重、活泼好动,丰富的课堂将实现对学生的吸引,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进行高效的安排,可以利用课本剧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使其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吸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不仅完成了教学内容,还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同时,丰富的课堂形式还包括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个性、民主、活跃课堂氛围的形成,个性化的课堂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教学,因材施教;民主与活泼的课堂要求根据学生的意愿开展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形成自主、自律发言的教学环境,主要是由于学生的思维比较发散、活跃,如果用课堂的规则约束学生,将不利于学生观点的表达;教师要鼓励学生的主动发言,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形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实现增效减负的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116
1 前言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发展,应贯穿在整个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始终。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从行为表现一般来说可分为两种,一是投入英语学习的积极情绪,即是对英语学习的热爱的程度,在这其中包括学习英语持续的时间和对英语课文熟练掌握程度或者是预习课后知识的情况;二是课堂上的真实表现以及课堂问题知识点的参与程度大小。如何培养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教师实际课堂教学手段密不可分。
2 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手段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自主性教学中的兴趣不大。现实中,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课程中的“兴趣”不是很大。被调查学生认为“手段不够、没有创意”是制约英语课程“兴趣”首要问题。学生认为英语课堂教学都是老师安排的,没有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造成学生主动性不强。我们的调查显示,在对英语课堂教学的要求方面,大部分学生希望自己能够主动跟进参与;但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上,学生多数是 “观看”没有机会参与。可见,学生个人接受英语课堂教学时的主动性、兴趣性等问题上都受到一定限制;课堂教学不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或者体现学生意愿、价值方面提供物质基础和参与的空间,致使最终造成学生动力的丧失,继而丢失了英语课堂学习的兴趣。
第二,学生英语课堂自主教学的实效性、目的性不强。通过各种形式的英语课堂教学的探讨和实施,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英语的初步知识的掌握、初步的观察能力、实践读写和阅读理解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技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我们调查还发现一些职校在学生参加英语课堂自主教学目的方面,大部分学生认为参加英语课堂实验主要是为了“巩固知识”,也有的为了“提高英语表达技能”,少部分认为“有助于考试”。当问及英语课堂的效果时,只有仅仅一半学生认为参加英语学习后实现了既定目的,而还有一半的学生认为很难达到既定英语交际运用的目的。可见,广大学生参加英语课堂的实际收获与其预期差距较大,英语课堂学习的效率低、效果比较差。因此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手段的方法和方式的质量问题,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事情,做不好,就打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延伸和发展,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造成背道而驰的负面影响。
3 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具体问题主要体现
第一,英语课堂实验内容的现实性不强,缺乏针对性。大多数学生认为英语课堂实验内容陈旧,手段老套单一,全是教材上的翻版。只有很少的学生认为,既定的教材和“实践联系紧密”。
第二,英语课堂教学的形式单调。不同场景的英语课堂实验应视情况采取不同的情境形式,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学生英语课堂实验,采取的主要方式,“教室教学”是主要的场所,其次是“课外实践”和“多媒体模拟”;单一的教学形式,一方面使学生不感兴趣,另一方面英语课堂由于缺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老师的要求相去甚远,故学习的效果不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第三,英语课堂实验教学质量不高。部分英语老师的素质有限,不能很好地胜任英语教学工作,对老师的课程评价有待于细则的制定;英语课堂实验理论和实践性不强,或者是僵化的课堂教学英语课堂实验形式,让学生没有主动参与性;偏离了英语课堂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物理综合能力的运用的提升帮助不大。
第四,能力培养方向不明确。参加英语课堂的学生反映,只要记住英语课堂的流程和结果,在一般情况下考试都比较理想。以考试为目的而进行英语课堂实验,往往是不能取得任何实际的效果,
第五,英语课堂缺乏学生自主性。调查结果分析还显示教学资源匮乏、实施前准备不足、缺乏自主探究不能激发学生参与英语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产生,因而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效果还很有限。
4 如何培养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一,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探索合适的英语课堂教学形式,积极营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第二,组织学生进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后测,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实验操作等方法对课题研究进行论证。
第三,教师要运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对学生进行情感激励;如何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运用多媒体CAI开展演示实验教学;如何重视和拓展课外实验,体验英语课堂教学乐趣,继而提高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 结语
高职英语教师必须意识到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严格按照《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要求来进行实际的教学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方法,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完成实时的高职英语教学任务,提高英语学习成绩,以为走上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华维芬.关于建立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的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3,(6).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099-01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主阵地,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当前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纲要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渠道。虽然新课程改革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但是,在大力弘扬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也出现了片面追求形式、过分注重粉饰的倾向。为此,进一步认识和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进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和必然结果。
一、有效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区别
“所谓有效课堂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增强体质的教学活动。它是一种高效率、高质量和高品质的课堂教学。”然而,作为一种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有效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从现代教学论和新课程理念视域看,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教学目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侧重于传授知识,主要强调教学的知识目标,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关注不够,是应试教育的一种体现;而有效课堂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其二,教学方法。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讲授法为主;而有效教学则强调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
其三,教学载体。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学载体比较单一化,所使用的是多年一贯制的固定的教科书;而在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学载体多元化、信息化,所使用的大多是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辅助教学载体。
其四,教学反思。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重心在“教”上,对教学反思重视不够;而在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教学反思,并通过自己的教学反思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种教学方法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应取长补短,不可偏颇。
二、有效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
通过前面对有效课堂教学的定义、有效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区别的论述,从现代教学论和新课程理念视域看,有效课堂教学的本质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有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效课堂教学体现以人为本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它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在这一发展体系中,有效课堂教学不忽视其中任何一方面,否则就破坏这个完整体系的有机统一而失去和谐 ,影响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因此,离开学生全面发展这一主题去认识、 评价有效课堂教学就会失去时代意义。
(二)有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传统的教学论把教学活动仅仅看成是教与学、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显然不能说明教学的本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是在认识、情感、意志及行为方式等心理层面上进行的双向沟通。因此,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之间的协调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有效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促进师生共进,教学相长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可以说,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文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四)有效课堂教学本质在于彰显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核心,教学内容主要是系统的学科知识。可以说,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居于主要或垄断地位。因此,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以说,有效课堂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主体性开展教学,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和谐、有效的课堂成为教学的追求。但改革课堂教学既不是简单地否定传统的课堂教学,也不是在有效课堂教学中搞一些表面装饰,或追求某些形式,而是要围绕课堂教学培养人的宗旨,凸显课堂教学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