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5 14:52: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文化创新战略,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苗玉宁(1967―),女,山西临县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伦理、高等教育管理。
摘 要:按照大力推进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要求,在深入分析文化传承创新现实困惑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以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价值体系为切入点,提出实现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战略、策略与行动科学对接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文化;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2)02-0022-0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了整体部署。总书记对高等院校提出“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要求,向高等教育赋予了重要历史使命。大学作为一个既是有深厚文化底蕴、承担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学习型组织,又是在传承基础上吸纳全球优秀文化,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融合创新功能的学习型组织,如何将构建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作为实施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战略的新课题,并在与相关策略和行动的科学对接上具体化,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 现实困惑:消除文化传承
与创新之间的鸿沟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由此不难看出,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一个基于空间与时间的动态结构。
就空间而言,不同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大学文化传承,应以传播基于本民族精神的文化和知识财富为内容,潜藏着民族传统和历史演替的“与时俱进”内涵。如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灵魂,大学教育应将“八德”作为文化传承的核心知识点,转换成“学会做人”的具体行动;将《易经》中“不易、变易、简易”的思辨模式,转换成“学会思维”的具体行动;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彰显中华文明的“器”群,转换成“学会学习”的具体行动。中华传统文化对强化杨叔子先生提出的实现大学教育“学会做人、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功能有重要意义。
就时间而言,鉴于历史原因,特别是清代的闭关锁国政策,昔日的文化传承,曾盲目排斥西方资本主义发轫、发展时期的西方文化和科技革命的成果,使我国科技、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世界潮流,究其根本原因是不能“与时俱进”地系统吸收诸如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反对神性,提倡人性”的人文创新精神,不能适时将文化作为一种潜性动力,促进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所致。社会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教育对基于不同文化成果吸收的传承。
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存在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对大学社会功能认识差异所产生的具体行动上。世界上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当属1088年意大利的波罗尼亚大学。而我国官办最早的大学是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堂。北洋大学堂与波罗尼亚大学800多年的时间差距,形成了基于历史沉积的,对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认知的差异。其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作为文化有机组成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总量与质量的差距。实现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就是要建立缩小差距实现相对赶超的体制和机制。
但是,在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和相对赶超的过程中,存在着如下的一些基于历史的现实困惑:一是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古代私塾教化与科举制度,已在东、西方文化之间人为地设置了一条无形的鸿沟。如曾将西方文化在促进生产力发展中创新出的科学技术成果称之为异端学说,这在一定意义上隔裂了跨地域、跨民族、跨国家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二是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曾将诸多被称之为“华夏之根”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打入冷宫,隔裂了本民族、本地域文化的链式传承与创新。如俞吾金在《文化传承创新:从自发走向自觉》中指出,“有人主张把所有的线装书扔进厕所里,也有人主张把汉字拉丁化”。中的“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打倒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的口号,不仅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陷入了灭顶之灾,而且封杀了建国17年来基于跨地域、跨民族的文化传承、文化交流的创新成果,导致出现难以“与世俱进”的局面。这与全球包括发达国家在内,上世纪掀起的“八十年代‘孙子’热”,“九十年代‘三国’火”和“21世纪‘易经’兴”,融东西方文化一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趋势形成了鲜明对照。
如何建立融家族荣誉感与民族自尊心于一体,实现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相结合的体制和机制,激发大学生融家族与民族荣誉感于一体的自我、自主学习精神,如何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域文化的优秀成果,建立不同民族与国家文化传承创新的大学文化融合机制,用填平鸿沟的主动性,消除现实困惑,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科学制度提供支持。
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正是在文化创新发展制度的建设上,优化了文化发展的大环境。这对进一步发挥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提供了机遇。不仅会使大学文化传承创新走出旧体制僵化的羁绊,而且会从体制与机制的结合上,快速消除大学发展中现存的研究开发急功近利、教学内容形式趋同、师生之间伦理淡薄,教学管理衙门作风和行政管理的官本位。
二、 战略视阈:构建文化传承
与创新的价值体系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是中国高校发展中一道艰深难解的命题。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的出路,则要构建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观,认识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新使命,将构建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价值体系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新使命,要以“发展是硬道理”、“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的理论为依据,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以追求文化传承创新行动的效率和收益为目的,确立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价值走向,优化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互动促进机制,在用文化传承创新成果引领科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战略与策略的科学对接变成具体行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价值体系构建首先要在提升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效率与质量上具体化。这对作为科学技术载体的科技人才培养效率会产生潜在的促进力。在高等教育阶段,文化传承创新作为一种看不见的隐性“力量”,对人才成长产生的显性促进作用,是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产生文化力的价值内涵。
价值体系构建要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文化力予以重视。纵观我国宋朝文化与技术成果和西方文艺复兴与科技革命同步发展的史例,任何一个科学技术创新活跃、生产力大发展的时代,都需要基于文化传承创新的激荡和引领。在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中,大学不仅是信息和知识的传递场所,也是运用作为文化力组成的教育力对各级各类创新人才培育的关键环节,实施文化力、教育力与科技力集成策略,运用潜移默化的、内在的、不可替代的文化力,使学生成为追求真、善、美,成为具有民族使命感的复兴中华的人才。
大学文化价值体系构建的收益最终要体现在合格人才的培养上。科学人才的培养,无疑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杰出自然科学人才的培养也要有宽厚的人文知识做基础,爱因斯坦、玻尔、普朗克、钱学森、李四光、袁隆平等,都有较高的音乐艺术修养。近年来,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正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深刻的改革,但是文化传承创新绝不仅是将《论语》、《弟子规》等古文在大学生中单纯诵读的“知识教育”,而是要体现在可持续地而不是一次性地建设有独特品位、高雅格调、厚重氛围校园文化系统的行动中,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场”作为策略,使文化成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促进大学生成才的看不见的“影响力”,成为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环境建设中的“软实力”。从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时、事事、处处影响一所大学全体职工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要通过深度挖掘基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建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行动准则,用集“家族、校族、省族和民族”利益于一体、荣誉至上的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行为规范,激发大学师生共同自主、自觉、自省的学习动力,以此消除以单纯知识拓展替代文化素质教育的倾向,构建东、西方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的“文化场”和“文化智慧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战略导向具体化,用可持续优化文化传承创新的体制与机制,实现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三、策略行动:实现文化传承与
创新的科学对接
文化既是以本民族的固有形式而实现的传承,又是以多民族的借鉴融合而实现的创新。总书记把文化的传承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第四大职能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这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调整的一大贡献。为此,要通过战略、策略与行动的科学对接,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策略调整的重要内容,变成每一所大学的具体行动。
第一,要充分认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新职能,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第四职能纳入教育和文化发展规划修订的内容予以重视,实现国家规划与省(市)规划的科学对接;纳入教育与文化发展年度计划,实现规划与年度计划的科学对接;纳入每所大学的发展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实现国家宏观规划、省(市)中观规划与大学微观规划的科学对接,实现规划、计划和行动的科学对接;将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职能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各类决策的议事日程。只有将对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认识转换成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才能将文化传承与创新落在实处,才能用文化促进力优化大学发展环境,才能激发师生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动性与自觉性。用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动性,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将树立正确人生观、荣辱观、价值观的自觉性和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与价值导向,变成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素质人才的具体行动。
第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和核心知识点链接的研究,开发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新手段与新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创新传承内容、传承模式、传承机制的基础上,向传承全过程赋予新内涵。通过不同民族文化的比较研究,追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知识接口,优化吸收外来文化的环境、模式与渠道。在处理好文化传承、文化创新和文化引领的关系的基础上,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于一体,将传承、吸收、引领和创新科学对接的成果,用于提高高等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教学收益的全过程。当前,要强化人文社会科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的作用认识,在消除重“理”轻“文”上有规划、有办法、有行动。将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为人之道”和“做事之法”的工具,纳入理工类大学教学的知识体系。要用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有效广泛传承,作为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和核心要素,尽可能多地发现人文社会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对接的案例,创新二者结合的新理论,将发挥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建立在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协同共进的基础上。
第三,优化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体制与机制。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文化传承创新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见成效。就一所大学文化的内部机制创新来说,一要建立健全基于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平衡的民主管理机制,合理配置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以学术权力效用有效发挥为重点,可持续地优化大学学术自由的环境;二要向师德建设注入新内容,建立教师知识与技能持续更新的激励机制,用校长、院长可持续学习新知识、践行文化传承创新的行动,激励教师持续学习新知识的动力,用教师可持续学习新文化、新知识、新技能的行动,激发学生“以学为本”的职业操守,将校风、学风的改善建立在团队全员学习的基础上,用大学文化传承创新行动的全员科学对接,影响学生求学态度和为民族振兴发奋向上、为民族争光的精神。
第四,优化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社会环境。要深入研究制约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硬件设施与软件环境,制定相关激励机制。一要制定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分级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办法和奖励办法;二要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劣纳入大学评估与评价。按照分级分类指标,对做出突出成绩者,无论是民办大学还是公办大学,无论是重点大学还是普通大学,要在加强分类指导的基础上,对在实施文化传承创新中走出新路子、迈出新步子、做出新贡献的院校,要通过设立“文化传承创新”专项奖励制度予以表彰鼓励。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绝不仅是“985”、“211”大学的“专利”,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大学,对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要制定相关条款加大对量大面广的弱势大学的支持,鼓励这些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上做出新成绩,从而在更广范围内,将总书记提出的“大学文化传承”战略落在实处。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in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Combination of Strategies, Tactics and Specific Measures
MIAO Yuning, WANG Fenghua, ZHANG Xiaoxue
(Business College,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31)
一、会计诚信的内涵
会计诚信是单位领导和财务部门的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和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做出的将真实的经济活动客观公正反映出来的承诺。其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自我层面”。对会计行为主体而言,应真实、公正地产出“客观的原始会计信息”,真实地反映财力的运行和配置情况。二是“外我层面”。对会计信息相关利益主体而言,一方面,应当诚实地表达个体意愿,不能授意、强令、指使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等伪造、变更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等,并以法规的形式做出规范;另一方面,应支持会计行为主体的规范会计行为,正确引导会计行为主体的会计行为,不应对忠于职守、依法履行会计职责的会计人员实施打击报复。
二、会计诚信文化的发展现状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一号公告中指出:“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是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会计人员应有的素质应包括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近些年,社会上不诚信现象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使得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在认知中产生了一种错位,在某种程度上误将“不诚信”认同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甚至是获得利益回报的一条途径。这种负面效应的影响对道德的腐蚀是不可低估的。
目前会计培训机构往往侧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开设了大量的会计专业课和其他相关课程,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会计诚信素质和法制的教育,未把诚信素质教育摆在应有的位置,会计诚信教育不成体系。这样严重削弱了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诚信素质意识,从而大大影响了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修养,使会计人员的职业诚信素质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
三、创新会计诚信文化的对策
(一)加强会计人员队伍管理,提高会计诚信主体从业素质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制造者,如果会计人员具备了较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就能从一定程度上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和压力,有效地保证会计诚信。因此,首先要全面深入地开展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有针对性地做好业务培训和指导工作,以切实提高会计专业技术水平,防止出现“无知者无畏”的违信情况;其次要在认真抓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严把“会计证”管理关的基础上,对会计人员的执业资格、业绩考核、工作规范、后续教育等方面制定有关制度。
(二)加强会计职业文化教育研究,构筑会计诚信的新理念
美国经济学家考埃特认为:良好的信用是一种有价值的稀缺资源。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最稀缺的东西最有价值。古往今来,在会计工作活动中,诚实和守信最为稀缺,而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更显得稀缺。在财务部门中,谁坚持诚信,谁就会从会计监督部门中得到信任,就会从以后的工作中得到最大的回报,诚实守信日积月累就能够形成良好信誉。同时,它还是一种可以再生和重复利用的资源。诚信渗透到会计过程中可以产生超常规的效率,从而成为个人、单位的无形资产,是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的资源。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认识会计诚信,才能认识到诚信的巨大作用。
(三)加强会计人员道德建设,夯实会计诚信的思想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基础”,而道德作为思想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特有的职能和方式作用于诚信行为。加强会计人员的道德建设,实行全方位的诚信教育,是确保会计诚信的必由之路。
第一,重新认识道德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辩证关系。从经济学理性的认识角度看,诚信是一种可以转化为物质财富的精神财富。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是通过各种交易行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既然诚信是一种能够带来财富的财富,那么诚信就是值得追求的。作为一种道德追求,诚信是每个人或组织在交往中,按照道德原则进行道德实践,从而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良好的信用形象,形成无形的信用资产,这是当代社会所有财富中最宝贵的资产。所以说,诚信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是一种可以带来远期经济效益的价值。
旅游产业在与文化产业融合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整合、创新和结构优化,形成了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旅游新业态——文化旅游,从而大大提升了旅游业的竞争能力。文化旅游产业与第二三产业逐步融合创新,衍生出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等新兴业态形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旅游消费观念和市场需求,从而推动了文化旅游新产品的培养和新业态形成,使文化旅游价值链和产业链不断延伸。酒嘉两地要按照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促进现有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区域新兴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形成文化旅游新业态。
1文化旅游新业态形成的机理
1.1市场需求拉动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形成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逐渐从传统的观光旅游进入体验旅游的高端层次。人们越来越注重旅游过程中的体验性和参与性。主题公园、探险旅游等体现娱乐性和参与体验性的旅游新业态应运而生,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满足了城市人希望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旅游需求,主题酒店、度假酒店、自助游等满足了不同旅游消费水平和档次的需求。
1.2市场竞争推动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形成
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共性,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竞争明显,文化旅游企业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必须不断对产品进行创新,并开发新的产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旅游市场需求,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旅游市场的竞争推动旅游行业组织的创新,旅游组织逐步朝着集团化、专业化、网络化的格局方向发展。同时,旅游企业进行战略联盟,通过资源整合,为旅游企业构建联合进行市场运作的平台组织,规模优势进一步增强,逐步形成网络化的协同效应,通过区域联动,发展文化旅游。利用招商、节会等平台和形式,合作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交通、旅游资源、旅游营销等方面的松散连接、弹性运营的组织联盟,提高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共同促进旅游发展。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也逐渐成为各地旅游业发展的共识。以上这些因素不断推动旅游新业态的产生。
1.3科技创新为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形成提供技术支撑
科技创新特别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旅游产品开发和创新,是促进旅游新业态形成的关键因素。在旅游资源整合、基础设施建设、产品项目开发、市场开拓、企业管理、营销模式、咨询服务、电子交易等领域,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旅游企业不断调整发展战略,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对产业格局进行大力变革,产业体制、经营管理、市场运营方式等方面得到有力创新,从而促进了旅游新业态的出现。途牛在线旅游逐渐被消费者熟悉,声光电技术运用于各类科技馆形成的科普旅游,载人航天技术与旅游结合形成的太空旅游,携程和e龙等都是科技创新与旅游融合形成的典型新型业态。旅游行业逐步实现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服务、数字化景区、数字化旅游,政府通过互联网系统对旅游行业进行执法监督,处理应急事件,监控区域运营情况,提供信息服务。科技创新与旅游业的融合创新,极大地优化了旅游业的产品结构,提升了旅游服务的整体功能。
1.4产业融合渗透推动文化旅游新业态的产生
旅游产品依托对象的创新与产业融合同样会带来旅游产品的创新。旅游产品不再完全依赖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资源,而是依托于其他产业,使其创新和开发范围得到最大程度的扩展,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从而形成与相关产业融合关联的旅游新产品。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渗透形成新的旅游新业态,也就是文化旅游。例如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中,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通过融合创新,衍生的文化旅游产品既满足了旅游消费者观光游览的体验,又能够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餐饮、购物、休闲等体验。通过产业融合,旅游产品得到不断创新,以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激发消费者的旅游欲望。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需要不断丰富内涵,扩大外延,使产业链条不断由纵向和横向无限延伸拓展,市场覆盖面更为广泛,市场网络更为细密,客源层次得到较大程度的拓展,企业经营效益增加,同时又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旅游企业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及服务能力由于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创新而不断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新型旅游业态的产生。
1.5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形成
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推进旅游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加快实现我国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转变的必然要求。进一步深化旅游业的服务功能,将旅游市场进一步细化和主题化,不断创新市场营销手段,紧扣时展趋势,进行特色旅游市场的开拓,通过产业融合,开发地方具有文化品位和历史价值的人文积淀、风土人情、历史传说、风土人情等文化资源,实现旅游要素的配置创新,促进旅游产业从初级形态逐渐向高级形态转变,旅游产业结构由单一结构向多元复合结构转化,供给推动和需求拉动共同作用于旅游市场发展,通过多区域联动合作、创新、改革、融合,实现旅游业的多样化发展。
2酒嘉地区文化旅游新业态创新发展的策略
酒嘉地区文化旅游新业态创新发展重点要采取以下策略:
2.1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策略
一是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支持过程中充分考虑区域的文化特色,通过文化聚集平台,政府、人才、企业等各创新主体在内外支撑环境下,文化、技术、制度、市场等多种创新方式共同作用,赋予文化旅游资源以新的财富创造能力。酒泉市近年来对兴办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在选址、申报、立项、审批等方面不断探索简化程序,政府以补贴、奖励等方式增加投入,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的扶持引导和政策引导力度,制定以市场为导向的优惠政策,为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和创新发展优化环境。二是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为文化旅游企业融资贷款提供优惠便利,有效解决文化企业发展中的资金困境,推动文化企业发展壮大和改革创新。为扩大文化产业市场的投融资渠道,酒泉市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力度,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策划和包装开发以及艺术表演团体的演出补贴,并争取由读者集团、光大银行、酒钢集团、甘肃电投共同出资设立羲源股权投资基金对重点文化企业进行补助。通过资金注入和政策支持,培养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文化产业项目或文化企业,推动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快速形成。
2.2产品融合策略
坚持产品融合的策略,将酒嘉两地的文化旅游与工业、农业、航天科技、沙漠探险等各种旅游新业态融合创新开发,深度挖掘两地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提高两地文化旅游服务的质量,提升两地文化旅游景区的层次,促进区域文化旅游产品转型升级,以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价值的提升。一是创新引领。文化旅游产业要发展,创新是文化旅游发展的生命和灵魂。产业融合的本质特征在于创新,通过创新,在产业边缘地带激发出全新的产品形态。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构想,为酒嘉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通过不断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积极探索文化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和新途径,才能为其注入发展的活力。二是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研究相关产业市场和文化市场需求,找到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的契机和融合点,形成适应本区域资源禀赋的产业融合模式,以优质项目带动,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以资本为文化企业与相关企业的合作联动纽带,实现优势互补、市场共享,形成较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根据酒嘉两地文化资源特点,形成和开发更加丰富独特、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三是创新市场网络。创新市场网络机制,调整和改进商业模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运营机制,创新营销,通过交流平台、技术创新、网络促销等方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文化旅游产业效益,不断满足市场对文旅游产品的消费需求,打造区域文化旅游产品品牌。
2.3联动互通策略
酒嘉地区要与丝路文化毗邻地区联动开发,充分发挥各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在联系和比较优势,共同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在线路的设计上连点成线,互联互通,并强化主题、突出特色,建立资源互用、信息互传、客源互送、产品互补,推进文化旅游朝着资源利用最优化、线路设计专业化和主题特色化的方向发展。整合区内文化旅游资源,延伸产业链,完善区内产业结构,,实现产业集聚,开发更为丰富的文化旅游产品,实现区域文化产业价值提升。政府做好后盾,搭建区域合作平台,提供交流合作平台,将区域文化自身的特色融入世界文化的大流,广泛提升区域文化的知名度和认可度。2014年酒泉市共举办28项节庆、会展、国际赛事,借助文博会等招商节会平台,推进50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一年来,全市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实质性签约合同金额达到247.7亿元,到位资金39.95亿元。2015年将不断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文化产业项目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宣传推介、包装推荐力度。依托酒嘉两地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禀赋,依托合作平台,借助东部的技术优势,通过文化与技术的融合互动,提升整体联动效能。
2.4人才兴文策略
文化旅游新业态创新发展的关键是对人才的培养和利用。酒嘉两地文化资源优势突出,但产业发展起点低,市场化程度、企业创新、技术创新都比较落后,资金、人才等资本投入严重不足,造成产业附加值较低。实施“人才兴文”策略,进行适合区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建设,快速推进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创新发展。进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政、校、企三方合力,构建完善系统的文化旅游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解决文化专业人才亟需的问题,同时要完善人才选拔和激励竞争机制,营造良好的文化旅游人才创新环境。“十二五”期间,酒泉市实施文化产业人才队伍“221”工程,确保在“十二五”期间培育20位优秀文化企业家、20名文化创业之星,每年培养100个文化产业方面的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地方职业院校在2014-2015年向文化产业发展输送文化旅游、动漫制作、艺术设计类专业及管理人才超过600人,全面贯彻和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坚持引进、培养、开发相结合,统筹推进文化旅游管理干部队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技术研发与市场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2.5一体化发展策略
区域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区域间的深度协作,共赢思维是开展协作的关键。酒嘉两市必须树立“大旅游,大发展,大区域”的观念,提倡区域协作精神,遵循旅游市场发展规律,广泛开展区域协作,优势互补,统一管理,建设互补的文化旅游产品群,共同致力于区域旅游做大做强,实现合作、互动、共赢。在两市旅游开发一体化、交通建设一体化、市场开发一体化、信息服务和人才培养一体化的合作平台上,鼓励支持旅游企业联合创新发展文化旅游新业态。以合作共赢为前提,通过“共推、共建”,建立区域文化旅游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以区域文化旅游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文化旅游市场发展创新的联动机制,通过对酒嘉区域内文化资源脉络的梳理与文化资源特色的提炼,形成能够被市场和内部广泛认同的宣传形象,建立信息的联动机制,制定统一的文化旅游发展政策,打造一体化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文化旅游新业态的产生改变了以往对文化资源的片面依赖性,扩展了文化旅游产品类型,深化其内涵。以旅游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开发交叉性的、边沿化的、深度化的文化旅游产品,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涵更加丰富化,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创新发展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在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组织结构层面的调整转型和优化升级,促进形成文化旅游与科技、观光、游乐、美食、修学、康体、娱乐、休闲等多要素、多层面一体发展的多元文化旅游产业结构,推动旅游业增长方式的改变,实现旅游业的优化升级,满足了人们日益变化的旅游需求,极大地提升了区域旅游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出现,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塑造大旅游发展体系的良好发展环境,拓展了旅游市场范围,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也保证了文化资源要素的有效组合和高效利用,有助于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苏甦.旅游业态创新体系构成要素及动力机制探析[J].时代金融,2012.
[2]李雪丽.新业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江苏商论,2011.
文化产业作为中国未来最有潜力的产业,是党和政府若干年内要大力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居于更加突出的地位。在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潮中,文化资源、文化消费、文化市场日趋国际化,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愈加重要。尽管我们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但是,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还面临很多挑战。我国文化企业与国外的文化企业相比,不仅规模小,而且竞争力弱。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我国的文化产业势必要日益开放,这也给文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机和挑战。开发、整合、包装文化资源,形成、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刻不容缓。
1. 文化企业存在的问题
1.1 体制改革滞后,资源配置机制混乱。文化单位的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配套政策不完善,改革难度大,导致民营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有文化经济的平稳增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落差。文化产业传统的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化要求之间的矛盾依然尖锐,资源配置机制混乱、条块分割和行业壁垒与市场化要求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困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
1.2 政府定位、职能不清:一些地方以党代政,对文化市场微观主体经营活动干预过多的问题仍然比较普遍。管办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职能交叉、行政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依然突出。这不仅导致了市场微观主体的交易成本过高,而且依靠以行政资金为主要手段和行政推进为主要方式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政府文化主管部门配置资源的传统体制,导致了管办不分、资助覆盖面窄、监管缺失等一系列弊端。
1.3 市场化程度低,产业链不完整:由于受传统体制束缚,我国文化企事业单位普遍对文化市场的重视和调研不够,市场开拓意识不强,营销能力普遍较低,尚未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营销模式,导致文化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即使是优质产品也难以形成产业链,产品附加值未能得到有效挖掘。
1.4 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来源缺乏体制保障: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普遍存在,部分地区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还存在一定障碍,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来源缺乏体制保障,投资主体单一,各级政府财政紧张,加之金融市场发育不充分,筹资渠道单一,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
2.文化企业的改革策略
2.1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1)政府职能的转变。推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促进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改进文化管理模式,创新文化管理手段。鼓励文化企业进行经营方式的转变,公有经济向私有、股份制方向发展,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投资集资引资,发展多种渠道,鼓励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参加各种活动,扩大影响力。
(2)加快文化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进一步改革文化体制,对文化企业的运行方式、机制进行创新。不断修改完善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加快文化市场发展步伐,坚持文化企业发展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的模式。通过政企改制建立规范的公司制文化企业,确立市场主体地位;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的监督管理,努力打造一批较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文化企业。
2.2拓宽渠道,开拓市场:文化产业投入不足,投资渠道单一,是阻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如公益文化事业它不仅是政府行为也是整个社会的事业,却存在“等、靠、要”,国家不拨款,我就不建设现象。应广开渠道,多方筹集经费,努力做到社会事业社会办。在经营方面,过去多数企业都有“守株待兔”、“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观念,这种观念已经过时。现在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提高文化企业的影响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向消费者或其他企业推销自己,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在保持原有内涵和底蕴的同时增添新鲜感,做好市场调研,及时调整产品方向,以满足不同人的喜好与需求。
2.3创造个性鲜明的产品,打造文化品牌:在进行产品的前期设计时,必须根据消费者的喜好进行选择定位、设计,要将自身的文化特色、最能吸引人的地方展现出来。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充分理解它们真谛的基础上,做好产品的定位,创造出新的具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
文化企业想要拥有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能有所收获,就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产品,让大家去熟悉它、认可它。发展既具有我国特色又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站在文化企业的顶峰,与知名的文化企业多交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积极主动地将新想法、新观念引进来。通过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进而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打破行业、部门等所属界限,整合文化资源,培育有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和企业集团。同时,创新是文化资源开发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创意化、特色化制胜,才能扩大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4重视人才培养和管理: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使之保持一定的后劲,必须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文化产业专门人才。同时,特别注重培养造就和引进创新人才、策划人才、外向型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本,占领文化产业的人才高地。
文化产业是高智力、高科技的产业,因此,文化产业的竞争,也就集中在创新能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上。通过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文化人才;完善用人机制,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加强培训,提高团队合作能力等手段,充分重视人力资本的投入和人力资源管理,尽快培养具备文化产业的相关知识,掌握现代科技、懂经营、会管理、能创新的专业人才。
2.5明确社会责任,提高服务质量:作为文化企业,其产品不单是供人们使用那么简单,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低俗文化造成的精神污染,比环境污染的危害还要大。因此,文化企业在注重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的同时,也要肩负起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培养优秀文化的责任。
3.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发展,整个世界的文化正在向着相互融合的方向发展,因此,我国文化企业发展是必然趋势。文化企业的发展对文化产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把握好机遇,并且将各种资源有效的充分利用起来共同发展我国文化企业。
参考文献
[1]葛安娜.中小文化企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1(5)258
[2]常莉.论文化企业促销策划与控制.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3(6):80-81
[3]周延召.文化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探析.学术交流,2008,170(5):173-176
[4]杨春丽,史萌.浅谈文化企业的特性和发展对策.山东经济,2009,152(3):140-144
[5]胡燕.文化企业的营销创新策略之路.中国市场,2011,637(26):48-50
作者简介:
中图分类号:G249 文献标识码:A
一、整合现有文化职能部门并加以创新,即“大部制体制改革”
无论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在体制机制方面,跨部门跨行业的整合创新,是现代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必要出路。而我们政府的各个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严重,如文化产品进出口的审批程序及手续复杂,不利于文化产品的出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进行文化职能部门改革势在必行,将多方面行政关系交由一个大的部门管理,有利于内部事务的协调,节省行政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行政资源浪费、多条管理和条块分割的现象。
比如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大部制体制改革”教育部门可以积极协调各高校、各研究机构实现跨校、跨院系人才培养。由于当前文化产业方面的专业人才匮乏,如懂金融但不懂艺术、懂艺术但不懂管理、懂技术但不懂艺术等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实现人才的跨专业跨院校培养,对于培育能够适应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尤为重要。
二、积极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为了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政府需要积极引导、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各级政府部门都需要加大对文化科技的工作支持与投资力度,多渠道吸纳资金,鼓励科技创新,与此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关方针政策,切实保护文化知识产权,争取在关键领域形成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确立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长远战略,建立科技创新的保障措施,完善与科技创新配套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大力促进高新技术创新,发展高、精、尖等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文化产业,加快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新技术向文化成果的快速转化,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使我国在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与传播等各个环节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增强对文化产业市场的引导力度,鼓励扶持中小文化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通过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保护传统民族文化资源并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丰富文化产品数量,扩大文化消费选择空间,积极发挥消费政策的正向引导作用,鼓励与倡导全社会进行文化消费,引导文化企业找对突破口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进而为中国文化产业拓展市场提供根本支持。
三、加快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性机制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责任实体只能是文化企业,因此,各文化企业需要增强忧患意识与竞争意识,在企业发展战略上不能鼠目寸光,抱有得过且过心理,搞“一锤子买卖”,做吃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老本”的生意,而要有长远的发展计划与布局,加大企业科技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与高校、科研单位强强联合,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有力促进科技创新,使传统文化资源在新形势下焕发生机,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其次,需要发挥文化企业的集群效应。根据各地的地方特色,合理规划文化产业园区,通过文化企业的集聚推动资源共享,降低生产成本,培育创新氛围与环境,进而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与高新技术的文化产业集团,增强文化企业的规模化与集约化水平。再者,文化企业要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发展与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科技交流,充分利用国际文化市场,通过参与国际产业项目、合作立项、共同投资开发以及扩张兼并,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科学技术,汲取国外文化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取长补短,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大力培养文化科技人才
21世纪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尤其是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创意的源泉,是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现代文化产业作为高技术与文化高度关联的领域,对专门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构成有着特殊的要求,这种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已成为夺取文化产业未来制高点的制胜因素。” 当前,我国整体科学文化水平较低,人口科学素养还有待提高,在知识、信息、智力密集型的文化产业类型中还缺乏掌握相关技术的核心人才,人才短缺现象极端严重。由于缺乏高素质人才,我国的文化产业还不具备足够的发展动力,导致许多产业还处于蹈袭发达国家的低级模仿状态,难以真正与之抗衡、一较高下。因此,当前亟需加强文化科技人才的培养,根据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大中专院校、培训机构、国际合作办学与科研交流活动等多种途径,加快培养一批适应数字化、信息化环境的高科技人才,形成一支能够担当起中国未来文化产业发展重任的高端人才队伍,使中国文化产业在研发、生产与传播等多个环节都能拥有相关的高新技术,进而促进中国整个文化产业的腾飞。
五、抓住数字互联网时代的大好机遇
数字技术与传统技术不断对接产生出许多新业态、新创意,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三网融合不断升级,大数据时代到来的今天,国内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新技术、新创意、新业态的市场发育程度还不完善,因此,科技的创新的发展空间与前景都值得期待。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185-03
2008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着力打造宜昌、恩施、荆州、荆门、十堰、襄阳、神农架、随州等八个地区组成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力求使其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以推进鄂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湖北东西部相对均衡发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神秘而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是交通问题以及和交通问题相关联的市场推广、目的地通达性、区域资源整合、产业体制等问题一直是制约鄂西旅游发展的瓶颈。因此,“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要想成为湖北旅游的一张名片,乃至成为中国区域旅游的成功典范,就必须引入创新思维,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有创造性和持续能力的发展战略。价值创新(value innovation)战略,为这一问题找到了解决的思路和途径。
一、价值创新
价值创新是由莫博涅和W.钱·金在《蓝海战略》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价值创新被认为是蓝海战略的基石,这种战略的核心思想是满足和创造顾客和企业自身的价值,并由此开创新的无人争抢的市场空间[1]。以价值创新为理念的蓝海战略让企业以一种新的方法思考和实施战略,克服了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战略必须进行权衡取舍的缺点,“与之相反,志在开创蓝海战略的企业则会同时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1]。因此,企业通过价值创新,实施蓝海战略,从而达到成本领先和差异化的完美契合,最终可以实现高额利润。沿着这条思路,我们发现价值创新不仅适用于微观层面的企业,同样也适用于宏观层面的区域,因此,可以用来指导本文的研究。
问题是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实现价值创新、开辟蓝海战略?莫博涅和W.钱·金通过战略布局图这种工具来完成此工作。战略布局图是诊断和分析蓝海战略的有力工具。使用战略布局图可以使企业清楚的了解企业和竞争对手在一系列竞争要素上的战略分配信息,绘出本企业的价值曲线,从而了解企业较之竞争对手的优势所在。
如果经过分析,企业的价值曲线不具备竞争优势,那么就要考虑战略重构。莫博涅和W.钱·金开发出了一套创造新的价值曲线的四步动作框架:剔除—减少—增加—创造。企业通过剔除一些顾客不再重视的价值的方面、减少不必要的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增加消费者愿意为之付出的价值要素、创造新的顾客需求,实现新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价值曲线。
本文通过借助区域旅游的产业战略要素,结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特点,绘制该区域战略布局图,并由此诊断该区域的战略问题,然后利用“剔除—减少—增加—创造”四步法,重构该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布局分析
(一)区域旅游战略要素
诸多学者在区域旅游合作要素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马波认为,在目的地发展阶段,“区域”的问题就已开始实质性孕育,多个目的地在旅游空间上发生交叉重叠,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2]。张金萍认为,科学合理地建立不同层次的“旅游地域综合体”,是旅游业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实现平衡布局的关键[3]。孟爱云认为,交通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关键要素,虽然长春、吉林等大中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已具备较高水准,但大多数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直接导致大多数地区旅游组织能力较差,内部旅游线路支撑能力低,限制了对旅游产品的组合及区域旅游线路安排[4]。旅游联合促销是合作实践与研究中常被关注的一个热点,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联合行动是旅游联合促销中的关键。李树民等认为,旅游市场规模扩展与旅游促销经费投入密切相关 [5]。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本研究区域的特点,本文得出 八个“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布局要素,分别是:(1)空间区位优势。空间区位是影响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要素,空间集聚效应明显的区域,合作优势大。(2)旅游资源禀赋。区域内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核心要素,旅游资源禀赋高的地区,游客数量多,其效用也大。(3)旅游产业规模。旅游业是一个综合型产业,既包括旅游产业的直接生产部门,也包括很多交叉部门,其中旅行社、酒店和景区是旅游产业的直接生产部门。本文用旅行社和酒店数量来描述旅游产业规模,旅游产业规模越大,该地旅游越发达,其效用也越大。(4)交通条件。包括区域内各地之间的交通通达性以及区域与其他地区的交通便捷性,交通条件好的区域,游客进入方便,区域旅游发展好。(5)合作意愿。包括区域内政府间合作意愿及民间合作意愿,政府主导合作加上民间自愿合作是推动区域旅游发展的条件。(6)市场推广。可以通过官方宣传文件、网络、媒体广告等各种市场行为观察区域旅游的宣传力度,对区域旅游宣传力度大,表示区域旅游行为主体的主动性强。(7)配套设施。区域内满足游客旅游活动所需服务的配套设施的配备程度。(8)创新意识。区域旅游发展的创新意识决定区域旅游合作的效率问题。
(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布局与价值曲线
武汉作为鄂西最大的旅游集散地,用武汉到达各区域的距离和通达性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八个区域划分为三个子区域:荆州、荆门、随州为第一区域,其交通条件最好;宜昌、襄阳为第二区域,交通条件较好;十堰、神农架、恩施为第三区域,交通条件较差;同时圈内各地之间交通畅达性有待提高。
笔者浏览了圈内八个地区的旅游局网站,只有个别地区在网站宣传中提到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概念,也鲜有针对性的产品设计与市场推广策略。由此可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作为湖北省的一个官方行政口号,并没有在圈内各地得到实质性的重视,其合作意愿与市场推广力度很差。同时,鄂西作为湖北省的欠发达地区,旅游配套设施配备不足,也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问题。除此之外,产业经营及管理创新意识的缺乏,也是旅游圈发展速度缓慢的原因。
三、“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价值曲线重构
根据价值曲线重构的四步动作框架,需要考虑剔除、减少、增加和创造的各项要素:(1)剔除。“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由八个行政区域组成的旅游圈,圈内各地经济、旅游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等发展不均衡,尤其是恩施、神农架等地区,其“山高水远”的特点已经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人们很难将它们和其他几个地区联想到一起。因此,需要剔除掉“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区域差异概念和游客的空间距离感。(2)减少。圈内各地旅游资源丰富,但能够体现整体特色的旅游产品设计目前还很匮乏。因此,需要减少一些各地单打独斗的、没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3)增加。需要增强政府间合作力度;增加官方及民间的市场推广力度;增加大旅游圈整体意识,构建“8=1”的整体形象;增加资源整合力度及效度;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及配套设施的配备。(4)创造。如何将八个区域整合为一个整体品牌、将“8=1”的整体形象投射到消费者心里?这需要一系列的创造过程。因此,需要创新旅游圈品牌管理;创新产业集群模式;创造一系列整体旅游产品;创新市场运营与资本化运作机制。
通过四步动作框架,明确了需要剔除、减少、增加和创造的各项要素,可以绘制“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新的战略布局图和价值曲线(系列1)(如图2所示):
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战略建议
2009年12月1日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这表明旅游业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更重要的角色,也表明国家对旅游业的扶持态度,这对中国旅游业尤其是不发达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是利好消息。因此,借助政府大力扶持的东风,及时有效的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是促进旅游圈发展的战略保障。
(一)加强政府间的合作
各地政府部门要从大局出发,改变原来各自为政的做法,进行政府间的合作与对话。各地政府一方面要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进行科学有效的整体战略规划,根据各地的特色,进行合理的产业布局、科学的资源整合,并且建立公平的利益分享机制;另一方面要对区域间的合作进行多方面的积极干预,利用政府有力的信息平台做好区域旅游合作的宣传工作,利用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手段做好产业发展的规范工作,利用政府部门的资源优势,做好科学调研工作,利用政府间的合作,做好交通及其他公共设施的投资建设工作。
(二)加强行业间的合作
旅游企业作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在区域合作中应当发挥重要功能。各地旅行社要破除区域界限,实现信息共享和统一的市场营销,创新旅游产品,进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线路设计。各地饭店要尝试建立基于旅游圈的中央预定系统,以“圈内人”的意识服务于各地旅游者,并为圈内其他同行业提供服务与支持。同时,业界也可以建立基于旅游圈的中央服务平台,为圈内各旅游企业提供资源、信息支持,并为旅游者提供信息查询、投诉、旅游线路咨询等方面的帮助。
(三)两个创新思路:资本运作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品牌化
2009年5月7日正式挂牌成立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是由省政府、宜昌、襄阳、十堰、荆州、荆门、恩施、随州、神农架等八市(州、林区)以及部分大型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专业投资公司。公司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功能:一是投资功能;二是融资功能;三是资本运营功能。公司成立至今已经获得了多方的融资,并进行了几项大型投资,为旅游圈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和资金保障。但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也需要更多以市场为主导的民间投资公司的注入,因此,吸引更多民间资本的注入是旅游圈发展的持续保障。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打造成为一个整体旅游品牌是区域合作努力的方向。要实现这一目标,即要求圈内各地政府利用行政资源在推广旅游圈品牌化工作上有所作为,比如建设旅游圈一体化系统,设计统一的识别标志等;同时,旅游企业要提高旅游圈整体品牌意识,用大旅游概念取代单体旅游模式,从而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 W.钱·金,莫博涅.蓝海战略[M].吉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4-21.
[2] 马波.旅游业的转型与区域旅游合作——兼论中、日、韩旅游合作的演进[J].旅游学刊,2007,(5):24-25.
关键词 农村群众文化工作 意义 创新 策略
在当前我国十三亿人口中,其中农业人口就占了九亿多,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这就需要作好基层群众文化 工作,使我国广大农民能够保持健康和谐生活的取向。通过加快推动新农村文化 建设,以便于更好的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加快三农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新农村的建设
相比于城市,我国农村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较为落后。近年来,在国家各项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农村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和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农民精神生活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中,传统的文化已很难与当前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则需要加快对传统文化进行改时,创作出新作品,从而更好的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水平,确保更好的推动新农村的建设。
(二)有利于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经济和文化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经济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可以有效的带动文化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水平得以大幅度的提高,这就需要具有与之相匹配的文化,这不仅有利于加快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能够加快与国际文化的接轨,所以需要对农村群众文化给予充分的重视,加快农村群众文化的创新,从而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为建立农村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以建立和谐社会作为其重要目标,而在这个目标实现过程中,群众文化起着核心作用。通过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在愉悦身心的基础上,能够使广大农民更好的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进一步对其深入的理解,而且在越来越丰富的群众文化作用下,我国农村的环境会有所改善,有利于更好的推动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发展策略
(一)思想观念的创新
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需要加快思想观念的创新,这样才能创作出全新的作品。同时作为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者,也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在工作中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在群众文化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加快新的艺术形式的引进,以时尚和丰富的艺术形式来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农村群众文化工作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具有较强的发展和改革意识,以创新性的思维来加快推动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
(二)发挥文化观自身的职能,做好群众文化工作
群众文化工作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在公共文化体系当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群众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内容。我们在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主流方向,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弘扬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美的和文化体系,充分合理的运用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方式,让人们能够在活动当中提升自我,寓教于乐。积极主动的开展文化阵地建设活动,让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能够变得丰富多彩。
(三)以队伍建设推动农村文化的自觉创新
首先.要制定和落实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者的鼓励政策,进一步疏通职称晋级渠道,关心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了解他们的疾苦与忧患,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确保基层工作人员在编在岗,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培训的内容不仅要有业务知识,更要有思想上的先进意识。
其次,要积极扶持、大力加强农民业余文化队伍的建设。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受惠者,更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来自农村各个层面,活跃在乡村山间地头,紧贴在农民身边。只有最大限度地、持久地把他们吸纳到文化队伍中来,才能更好地摸清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切实提高农村文化自觉创新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四)加强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的创新
文化内容上应该在保持当地特色的同时进行创新。农村传统的特色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极高艺术价值,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但是在保证传统文化原有特色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内容上的创新。将新的高科技融入到了文化建设当中,新的表演道具,新的设备在促进着文化表演的改变的同时也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形式。 结束语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群众文化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就更需要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加快思想上的创新,在吸收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要对群众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确保更好的推动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确保农民整体文化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新媒体环境的融合与发展
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学术界的定义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_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由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具有较强的外延性,因此有的学者也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是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细致整合以及充分运用,通过创造性思维产生经济效益的知识服务类产业的统称。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文化创意产业的独创性、科技性、覆盖性等特征更加显著。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媒体也逐渐成为当今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元素之一。就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来看,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相对简单的传播方式,已经迎合了当前人们因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而呈现出的个人可分配时间零散化的现状。通过新媒体这一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开展互动、表达诉求,获得更大程度的关注,更能产生更多互动,形成了良好的循环反馈模式。 如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新兴产业,不仅加速了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还与新媒体环境产生了良好的契合性,不断与之融合发展,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推动中国产业现代化进程的有力产业支撑。
二.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宝贵机遇与发展挑战
目前,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工具,利用数字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以及电子产品等终端,向广大用户提供持续的信息化服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即时通信工具,以QQ、微信为代表,具有通信效果即时、互动方式灵活、传播速度迅捷等特点。二是自媒体工具,以微博、博客为代表,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扩散性,人们不再接受被一个“统一的声音”告知对或错,每一个人都在从独立获得的资讯中,对事物做出判断。三是流媒体工具,以可传输、可点播的音频、视频数据流为代表,媒体提供商在网络上传输媒体的“同时”,用户一边不断地接收并观看或收听被传输,虽然远在天涯,却如亲临现场。由此可见,新媒体已经融入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既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
(一)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宝贵机遇
1.新媒体将助推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产业壁垒在互联网浪潮下将被逐渐打破,文化创意产业链有望被逐渐打通,进而颠覆文化创业产业的固有发展模式。从长远角度来看,凭借网络平台这一基础,更多产业将开始进军文化创意产业,开展多领域、跨平台的经营拓展活动,逐步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最终形成资源配置优化、经济效益凸显的良好局面。以万达集团进军文化产业为例,自2012年起成立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以新媒体平台为基础,展开了院线、影视制作、演艺、科技娱乐、美术收藏等诸多领域的商业拓展,年收入不断攀升,目前已成为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
2.新媒体将助推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融资新范本。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媒体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全新的虚拟市场空间,其强大的传播效应与聚合能力,将使文化创意产业借鉴到更多金融合作模式,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融资难”瓶颈,为文化创意产业,特别是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方式和资金投入渠道。以阿里巴巴公司借助旗下的娱乐宝平台融资文化产业为例,娱乐宝平台于2014年开展预售活动,支付宝用户以100元为门槛,就可以投资《小时代》、《狼图腾》等影视作品,支付宝用户也从消费群体一跃成为准投资群体,文化创意产业也筹集到了相应的启动资金,进一步拓展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渠道,创新了文化金融的合作模式。
3.新媒体将助推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产品形态的针对性转变。
新媒体环境下,大数据分析技术与信息推送技术将成为文化创意产业迎合用户需求的重要手段。通过大数据分析海量信息,充分挖掘潜在文化创意元素,不仅可以掌握用户的真实需求,还可以进一步细分用户需求;通过信息推送技术,可以更精准地投放产品,完成从被动接受到精准推动的有效转变,区分市场,抢占先机,提前谋划,运筹帷幄,最终完成产品形态的针对性转变,从而更好地迎合市场需求,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发展挑战
1.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着产业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挑战。
原创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原创内容生产仍然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动力,这其中产业融合发展是基础先决条件,没有优质内容,终究无法吸引优质客户。但当前形势下,部分文化创意企业恰恰忽视了原创内容生产,未能建立从内容创意创作源头到播放终端的全产业链,未能在提高核心竞争力方面苦下功夫,走出一条跨界融合与合作发展的双赢之路。
2.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着高水平人才相对缺乏的挑战。
文化创意作为一个复杂学科,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具备多种学科门类知识储备的高水平人才参与其中。由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当前的从业人员现状并不乐观,存在人才总量相对不足、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落后、高端人才相对缺乏的普遍问题,整体人才层次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无法满足现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
3.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着普适性程度相对不高的挑战。
受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活模式与文化传承特殊性的影响,文化创意的来源具有较强的地缘差异性。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呈现出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局面,但缺少相互间学习借鉴的成熟模式。特别是一部分文化创意企业过于注重迅速获得经济效益,而忽视普适性程度相对不高的现状以及对地缘文化的创意应用,照搬照抄,盲目模仿,导致同质化、趋同化等不良现象的产生,不但导致文化创意产业陷入以单纯赢利为目的的发展困境,还阻碍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创新发展。
三、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途径探究
(一)坚持内容为王,切实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内容为王的核心思想就是以提升文化产品质量为归宿,以注重文化资源挖掘为宗旨,使文化产业及其产品具有极强生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坚持内容为王,坚持以传统文化为基本的创作内容,文化创意产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要把提升文化产品质量作为基本着力点,将内容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以内容赢得产业发展优势,注重文化资源的挖掘,注重文化创意的提升,注重文化品牌的打造。
(二)加大培养力度,构建高水平复合型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
文化创意产业核心是人才的灵感和创意。在新媒体背景下,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构建高水平复合型的人才队伍,是解决人才匮乏问题的关键。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存在同质化现象,培养定位大同小异,难以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的“偏才”和“专才”。因此,应该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市场需求,充分从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师资配备、实践教学等多个方面,提升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新媒体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战略
在顶层设计方面,要树立战略思维,克服短期效应和急躁情绪,尽快制定新媒体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战略, 形成宏观层面“互联网+”的顶层设计,探索实施推动融合促进战略。努力实现三步走:一是落实中央关于文化产业融合相关政策,加快制定各地区相应的配套保障措施,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二是支持重点企业和项目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研发生产和市场开拓能力。三是大力扶持中小文化创意企业,使其成为“互联网+”创新、创业的重要主体。再次基础上,进一步利用产业集聚效应引导传统文化产业与新媒体及文化创意产业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13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2013-JSJYYB-099);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2013-JKGHD-0349);2014年度河南科技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师教育[2014]37号)
【中图分类号】G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51-02
在信息大爆炸的环境下,人们对各种知识获得的渴望越来越强烈。而普通高校作为教师教育体系的主体,既是人才培养的基地、也应是地方文化教育的摇篮,更应是全民素质教育的导师与助手。当代大学生不仅仅只将知识停留在书本,而全面应该融入社会发展。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竞争力的加剧,高校数学教育资源与构建社区文化协同发展显得更加重要。
1.高校数学教育资源与构建社区文化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1.1 普通民众对数学的表面认识
数学虽然是人们接触的最早的学科之一,但普通民众对数学的认识一般都只停留在表面,绝大多数的人给数学贴上了“难学”、“难懂”这样的标签。很多学生也因为数学的抽象性、严密性等而畏惧数学,诸多家长更担心孩子的数学知识会影响将来的升学,从而使得各种数学辅导班应运而生。数学也成了学生、家长们眼中最难学的课程典型。
1.2大学数学文化课程的发展需要
大学数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数学文化课程的发展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在很多高校开设了数学文化课、开展了数学文化活动,但仅限于对学校教育的普及,普通民众――这一重要的群体被彻底的忽视了。2002年8月在北京举行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02)期间,91岁高龄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为少年儿童题词,写下了“数学好玩”4个大字。并强调,数学的教育是全民的教育,一个国家强盛的衡量标准是掌握数学的程度。因此,向他们普及数学文化知识,必将给社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效果。
1.3 基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大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专业教育,而他们最终会走向社会将所学知识回赠于社会。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一是为了让学生得到锻炼,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另一方面,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应用。
1.4 基于高师教育实习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现有高等师范教育实习状况令人堪忧,普遍存在着教育目标单一、实习时间过短、创新点缺乏等,实习整体陷入空虚、乏力的困境,接收学校不够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所以亟待转型与变革,走进社区将是一条新的途径,也为建立“大实习”观,多层次的实习目标体系的提供有力支撑。
1.5基于国家提升公民文化素质的要求
普通民众文化的缺失,将会导致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水平下降,而他们在家庭中的角色,又决定着他们必将对下一代的学习方向、思想认识、专业选择等方面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向他们普及数学文化知识,必将带来良好的链锁反应。况且,现代城市、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日趋规范,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区文化,也是我们国家提升公民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以“社区数学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带动其它社区科学文化活动的开展,对提升公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2.高校数学教育资源与构建社区文化协同发展的意义
2.1 教育实习模式多样化
传统意义下的教育实习通常是让学生到中小学校讲好课、改好作业,但由于学生经验不足,很多实习学校给予学生这方面的锻炼机会很少,从而未能达到实习的真正目的。而走进社区,通过实践、教育实习使学生在组织班级活动、与家长和同事沟通交流、与学生互动以及讲课技能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提升。从而使实习模式打破传统,不拘泥于中小学校的课堂,而是让学生主动进入中小学校、住宅区,即可脱离课堂在户外进行,又可依托课堂开办社区讲堂。从而改变教育实习模式古板单一的形式,变得灵活多样。
2.2 教育实习功能多元化
在教育实习原始功能的基础之上,进行拓展,如:在讲授专业知识基础上,拓展了数学文化的普及;在师范技能锻炼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活动策划,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交往能力;通过活动组织,提升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通过活动主持,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等。增加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以服务意识进入实习学校或社区,更容易让合作单位接收实习生,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2.3 社区文化建设优质化
将高等文化知识融入社区文化建设,或与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能够提升社区文化的层次;同时,使高等文化知识贫民化、生活化,实现“高校-社区”协同创新、共同发展。也促进了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打通了“高校--中小学”的连接通道,弥补中小学在数学文化教育上的缺失,丰富了中小学校的数学课堂。
3.高校数学教育资源与构建社区文化协同发展的战略研究
3.1 开展“数学文化进社区” 活动
开展高等文化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促进社区优质、高层文化建设。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在 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数学文化节”活动,旨在传播数学文化,普及数学知识,挖掘数学之美,弘扬数学精神,特别从2012年起新增“数学文化进中学、数学文化进社区”两种活动形式,受到了广大师生以及社区居民的好评。为普通大众提供人之平台,提高基本素质。
3.2 建立长期优质合作机制
以“数学文化节”活动为依托,建立长期优质合作机制,举办社区图片展、社区影音播放、开展系列游艺活动、举办数学文化讲堂等。并让高校树立系统人才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市场、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3.3 建立功能多元化的实习模式
增强大学生实习的多元化、内容多样化的高师教育实习模式,促进教育实习的有效性,真正成为师范生由学生向教师转变的平台。以此为契机,为社区提供必要的家教服务、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充分利用大学校园的各种优势资源(学生、专业知识、先进的理念等),让大学教师、大学生走进社区,加大高等专业知识的普及与推广,切实执行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实现大学与社区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协同发展,提升人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
4.结束语
普通民众文化素养的匮乏是当代国际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在功利性教育理念的驱使下,使得人们重视教育的经济价值,从而忽视了教育的真正价值。通过数学文化走进社区,加强高校数学教育资源与构建社区文化协同发展,从而改变大学生当前高等教育的单一性,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开创高师教育实践新途径,为全民文化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陈鹿华.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J].时代报告,2012(6):438
[2]陈志强. 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大众文艺,2009.02:142
[3]吴隆基. 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与高校体育资源协同发展的战略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S2
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形成背景
技术革命使企业经营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提高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创新能力,选择参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企业逐渐增加。现今,市场需求日新月异,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单纯依赖单一产品,已很难赢得竞争的头筹。要想获得生存和一定优势,企业必须从竞争走向合作,形成产业战略联盟,实现协同创新。
(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内涵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1]。同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企业为主体,强调成员单位共同投入、利益共享,以契约关系为基础,注重合作主体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产业共性技术的突破性创新或建立行业标准为目标,强调技术成果的大规模商业化运用。具有合作自由化、主体企业化、目标产业化等特征。
(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原则
产业联盟是由多个合作伙伴组成的松散式的合作组织,每一个伙伴都具有自己的历史背景、资源禀赋、经营发展等特点[2]。因此在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时应充分考虑联盟成员主体的差异性与普遍性。为保障联盟运行的稳定性与持续性,联盟构建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市场导向原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应遵循市场导向,要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联盟各方的优势条件,综合考虑联盟各方利益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市场信息与联盟创新工作的基本匹配,逐渐出现适合市场发展的产业创新链。2、合作共赢原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体现联盟间的合作共存。联盟中的每个企业单位通过建立产业联盟合作,聚集联盟各方的优势资源,降低风险、增强联盟的综合实力,实现联盟的长远持久发展。3、稳步推进原则稳步推进原则表现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的各个方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立需要有计划的进行判断和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等活动,不同的产业领域,联盟成员的选择准则也是有差异的。联盟建立时,联盟成员纳入、工作进程等都将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联盟成员间的合作关系也要不断推进。
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现状及其主要问题分析
战略联盟总会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技术创新方向,它的发展是不可预期也是不可控的。因此联盟的成立及后续科研成果,将产生巨大的共同利益。利益的拥有者即利益主体,它既可以是处于一定的组织结构中的单个的人,也可以是某一群体或组织[3]。目前,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联盟组织结构松散
战略联盟将一起占据合作创新技术资源作为方向,其所建立的并不是单独的企业单位,联盟中成员相互间产业领域也不一定是相关的。战略联盟在意的是瞬间的机会,当机会来临,联盟中的成员便会聚兵会战,当机会走远,就会为了新的目标并结识另外的合作伙伴[4]。所以,战略联盟自身是一种不太紧凑的经营单位结构。
(二)联盟内部信息沟通不畅
产业技术联盟合作的根本是自由的资源交流。具有差异的目标间达成完美合作结构的条件是充足的资源传递。由于联盟间成员的不同,联盟间内部信息很难进行很好的交流。战略联盟中的联合交往的行为,并非联盟对固定时刻经营条件的变化才产生的短期效益,根本上说是汇集企业将来的资源优势,使企业随着一定市场方向发展的一种长远计划。所以,联合方式十分注重根据既定的目标方向,增强联盟内部成员间的经营条件、优势资源的沟通与共享。
(三)联盟成员间存在信任风险
由于战略联盟是根据已有的市场或规则而出现的多个企业之间的合作,若发现市场没有足够的效益支撑,联盟便有可能瓦解。联盟成员在参与合作的进程中,也会担心自己单位的情况全部泄露给其他企业,会对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丧失优势。联盟的发展中发现双方不信任及利己行为,最终导致联盟的不稳定。而联盟成员的不信任及联盟关系的不稳定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联盟中人力资源的复杂性。由于联盟各个单位是相异的地区或国家,思想观念、教育文化、价值观复杂,因此致使人力资源整合不易。其次是联盟成员技术水平的差异性。在不同的教育经历和工作环境的作用下,产业技术联盟成员间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当然,联盟成员所采取的不同观念和文化,会导致联盟中的成果和资源在相互合成时产生沟通的问题。
三、基于E-HR系统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人力资源整合分析
(一)E—HR系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使用
E-HR系统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员工、一般员工和分公司的管理员工在拥有相同水平的平台上进行交流和共享。能够实现信息的集中统一。E-HR系统打破常规的面对面管理,突破地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限制,改善了原本的工作效率。
(二)E—HR系统在产业技术创
新战略联盟人力资源整合中的优势1、有利于形成产生协同效应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整合(HumanResourceIntegration,简称为HRI)是指依据战略与组织管理的调整,引导组织内各成员的目标与组织目标朝同一方面靠近,对人力资源的使用达到最优配置,提高组织绩效的过程[5]。E-HR系统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应用,可以实现通过电子平台,迅速的集齐联盟主体中优质人力资源进行合作。从而使联盟成员可以通过将彼此主要的人才联合起来,联合不同的市场力量,形成更大的竞争优势,给联盟带来真正的协同效应,产生1+1>2的效果。2、有利于降低联盟成员管理成本E-HR系统中的员工技能管理、培训管理、个人培训档案管理和测评系统能够最深层次的挖掘员工的潜能,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之间的相互协调,形成各联盟伙伴之间的知识、经验、技能等高度整合,并实现联盟成员间的联合发展和共同进步,尽可能缩短发展时间,获得快速效益。
四、E-HR系统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人力资源整合路径
(一)联盟高级管理层的整合
选拔队伍头脑,确定合适的管理人。当联盟管理是由一个合作企业支配或是独立的时候,决定谁是联盟中的CEO是最重要的事情(Killing,1998),战略联盟的CEO必须是独立的,必须受到双方的信任,他必须在联盟自己利益和合作企业利益之间找到平衡[6]。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需要对E-HR系统有全面的理解和认识,懂得利用E-HR系统中对于人事信息的统一管理,及时更新和管理数据,并且快速地进行查询、统计和分析,以此来加强领导。建立一支有开拓精神的、团结的、能力结构合理的经理队伍。联盟并非只是需要单独的管理核心,而且要形成强有力的经理队伍。所以,联盟的经理必须拥有不同文化的合作伙伴,并利用E-HR系统平台开展深度合作。建立联盟团队时要遵循如下几个方面:首先,选择可以和不同文化的成员进行沟通的人员;其次,选择能够拥有部分潜能的经理人;第三,选择能够听取他人意见的人;最后,根据联盟的要求来选择经理人员。
(二)联盟成员的整合
从联盟中挑选人才成为联盟职员。企业从联盟中心处挑选人才能够让命令完整的实施,但是也可能会出现人员改动幅度太高等不好的影响。因此在抽调员工的时候要充分使用E-HR系统,拓宽调动渠道方法,实现人员调动的合理性,有利于降低人力成本、,实现联盟人力资源能够实现分享,改善总体的员工效率和满意程度。用E-HR系统招聘人员能够让企业有可能进入当地的竞争中来,获得更具挑战性的机会,使得管理更加民主化、主动化。
(三)联盟成员沟通渠道的整合
联盟之间的交往是E-HR系统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利用E-HR系统对联盟成员沟通渠道进行整合,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联盟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及联盟运行效率,增强联盟的整体竞争力。一方面,开展联盟成员间的经常性的会议,经常性的会议可让创造条件让员工之间互访,这种交叉关系是推进沟通、加深关系的途径,也是检查联盟前进方向的正确性、进一步改善联盟成员关系,推动联盟稳定合作的重要方法。另一方面,建立联盟成员间“轮式”沟通模式。同随着联盟成员间交往的日益紧密,联盟成员间不仅希望有基本的一对一的沟通,同时,也需要多联结点的轮式沟通,可以通过举行经理高峰会议,设立战术协调员等作为联系节点,实现联盟成员的轮式沟通交流。
(四)联盟文化的整合
文化整合要求合作关系中涉及的人员具有交流的技术和文化的意识,以沟通他们之间的差异,文化整合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合作双方的信任度以至达到文化融合的程度[7]。而在联盟中消除文化差异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并且建立各异文化间的信任更是难上加难,联盟中的文化整合难点表现在方向选择阶段、联盟管理者的做法等各种经营管理活动上。E-HR系统经过数据挖掘来提供文化整合的有效途径,对所有信息进行分析,通常情况下,文化整合应当从对E-HR系统先进的管理理念的学习和掌握开始,改进现有的行为和方法,加强联盟内部交流管理,树立联盟成员间的合作意识和观念,最大化提高联盟成员间的文化融合度,进而推动联盟深入合作发展。
作者:徐晗 葛军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财政部,教育部等.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N].科技日报,2009—7—6(9)
[2]刘林舟,武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多目标选择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1):55—58
[3]董彪.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策略与方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
[4]何畔.战略联盟:现代企业的竞争模式[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52—59